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3 11:51:16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1

过去,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骨质疏松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例如室内工作时间长,经常喝咖啡、抽烟、喝酒、喝碳酸饮料等,这些都是极易造成骨质疏松的诱因。

骨质疏松没有明显的症状,易被忽视,当出现骨折时再进行防治为时已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特别留意一些骨质疏松发出的“警报”,要及早预防骨质疏松。一旦患有骨质疏松,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

牙齿松动。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的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导致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很有可能发生。

指甲变软。由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会流失,所以会引起指甲变软。

体重下降。大约有7%体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内会出现骨质疏松,而骨质的丢失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身高下降。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前倾、背曲加剧,身高会因此下降。这种现象常常被老年人忽视,以为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

走路不稳。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肌肉能力随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走路会感觉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皮肤变薄。当皮肤较之正常皮肤变薄时,也提示着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身体内的钙质参加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伤及皮肤。

骨骼疼痛。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活动能力减退。发现关节活动发僵,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

骨质疏松隐匿性很强,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引起骨折时才能意识到其强大的威力。因而,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骨质疏松的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首先应保持足够的体力活动。要有计划地参加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定,至少坚持每天30分钟、每周3~5次的体育锻炼。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多注重锻炼平衡能力,比如通过做操、单腿站立、频繁踮脚、闭目重复上述动作等,锻炼神经肌肉的协调性。这些锻炼对于预防跌倒、降低骨折风险都有帮助。需要提醒的是,锻炼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有些动作例如半蹲、爬山、上下楼梯等,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是不适合的。

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要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要多摄入含钙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同时,还要避免对骨骼健康有损害的行为,如抽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等。

同时,还可以适当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如服用补钙药物和维生素D。绝经后的妇女,还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在诊断为骨质疏松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骨质疏松是否为原发的,有没有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药物等。如果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定期复查,可以动态观察骨密度的变化,监测疗效。其他方法如X线、CT、MRI、ECT等也可发现骨质疏松,但是,往往在较为严重时才能发现。为此特别提醒大家早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并定期复查。

骨质疏松的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综合疗法:(1)饮食;(2)补钙和维生素D;(3)适当运动;(4)日照;(5)良好的生活方式;(6)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7)手术疗法;(8)避免跌倒和外伤,预防骨折和再发骨折;(9)定期复查骨密度;(10)积极治疗原发病;(11)心理疏导。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骨密度;跌倒;骨折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主要见于老年人群,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 [2]。。近年来,我国正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过渡,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已接近1亿,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跌倒、骨折及骨折致残的风险增加,重视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是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康复的重要一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4例,患者均经过双能X线(Dual-energy X-ray absortiometry,DXA)测定(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且排除不良影响因素,纳入研究前三个月未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52例,其中研究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61-85岁,平均(77.3±3.2)岁。观察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62-84岁,平均(78.9±3.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均采用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口服碳酸钙D3片,600mg/d,口服阿伦膦酸盐(福善美)10mg/d或70mg/w。除上述治疗外,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防跌倒护理:据相关文献报道,骨质疏松性骨折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左右[3],骨折发生后将有80%致残,导致患者被迫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继发性引起栓塞性疾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生理、心理上的伤害,甚至造成自残。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发生于60-79岁的老年人,其发病特点具有外伤力小、死亡率高、愈合率低、致畸率高及治疗费用高的特点[4]。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干预中加强“四防知识”的宣教,即防摔、防碰、防绊、防颠。指导老年患者鞋子要防滑、耐磨;避免雨天、下雪天外出;不干重体力活不提重物;乘坐公交车要扶稳,不坐后排;跨越台阶应小心,防止倒、碰伤。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要严格遵循起床三步法;对于有一定运动能力的老年患者,实施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性的训练计划,降低跌倒几率。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创造安全的病房及居家环境,例如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增设防滑警示牌以及防滑垫,多安置扶手等。在老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增设多样化的辅助措施,确保其方便借力,同时提供性能好的各种医疗行走辅助器械。加强巡视,以防意外发生,对于使用利尿剂或镇静剂的患者,要密切注意因药物作用而导致的意外跌倒。

1.2.2心理护理: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多数老年患者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悲观、焦虑心理,由于老年患者机能衰退对周围事物反应迟缓,心理压力大,所以护理人员要具有耐心,掌握病人心理,积极干预,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舒解病人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使护理效果最大化。同时,指导家属尽量陪伴及照顾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

1.2..3饮食指导: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补充足够维生素A、维生素C及含铁的食物,以利于钙的吸收。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合理饮食,丰富饮食搭配,增强营养。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乳制品、鱼虾、豆类等。牛奶不仅含有丰富的钙,也含有相应比例的磷,有条件的患者每日喝牛奶500mL,对骨骼生长十分有益[5-6]。因此老年人因坚持喝牛奶,但要避免牛奶与菠菜同食,因菠菜内含草酸,可与牛奶中的钙形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钙,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同时,应注意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减少钙的丢失,烹饪时间不易过长,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和丢失。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内脏等,人体内维生素D来源于日光照射,故要保证老年患者有一定时间接触日光。

1.2.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钙剂需长期服用才能达到疗效,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预防泌尿系结石;服用维生素D时,不可和绿叶蔬菜同食,以免减少钙的吸收;服用阿伦磷酸钠必须清晨空腹,同时饮清水300ml吞服,至少在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喝饮料,也不能平卧,以减轻对食道的刺激。服用二磷酸盐期间不加钙剂和维生素D。目前,治疗药物还有雌激素、降钙素、唑来膦酸(密固达)等,静脉滴注密固达后48小时内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7.5-39.5℃),应告知患者为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消除顾虑,指导患者多饮水至少1500ml/天,促进药物代谢,经48-72小时体温可恢复正常,必要时遵医嘱予降温处理。讲解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可让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同时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1.2.5生活方式指导:加强卫生宣传,普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提高个人的防病意识,是做好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病情。减少长期高蛋白饮食,避免抽烟、酗酒、饮用过多的咖啡及吃太咸的食物。因香烟中含尼古丁和咖啡因,可加速钙的排出,酒能干扰维生素代谢及机体对钙的吸收。让老年人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并主动戒绝,有利于疾病康复。

1.2.6运动指导:据了解,较多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因疼痛和害怕跌倒、骨折不敢运动。而适当运动机械负荷可以提高骨转换率,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和保持骨量;规律的运动还有助于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对于预防跌倒、减少骨折有重要意义。并且阳光照射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而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应鼓励并指导老人户外运动,运动形式可以因地制宜采取远足、爬楼梯、保健操及重力训练等,强度要求适宜,即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或出现出汗、轻度疲乏、肌肉酸胀感等,休息后可恢复。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避免有危险的剧烈运动。

1.2.7疼痛护理:疼痛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症状,以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护理为主导方案。产生剧烈疼痛时应卧床休息,采取正确的卧位,保持肢体功能位,全身肌肉放松。仰卧时应在双下肢下垫一软枕;侧卧位时应使腰椎在同一水平线上,可在腰后垫一枕头;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对于合并骨折的病人,应按照骨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卧位方法,疼痛减轻后应戴柔软的背部支架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站肢体过度负重。对于夜间疼痛可采取红外线照射理疗、局部湿热敷、中药制剂外喷,按摩患处等综合方法缓解疼痛。同时指导老人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节律呼吸,使老人从疼痛状态中解脱出来。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可遵医嘱服用减轻肌肉痉挛的止痛药。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电话随访和家庭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督导患者坚持服药和功能锻炼,选择合适的健教方式,直至患者遵医用药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随访时间为1年。时间安排如下: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上门访视1次,电话随访1次;第2-5个月:每两周上门访视1次,电话随访1次;第6-12个月:每月上门访视1次,电话随访1次。记录病人干预前后骨密度值的变化及跌倒、骨折的发生率。骨密度(BMD)测定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患者腰椎(L2-L4)骨密度。BMD小于正常同性峰值骨量2.0标准差为骨质疏松[7]。双能X线(Dual-energy X-ray absortiometry,DXA)测定是迄今为止唯一被WHO批准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方法,它能提供与临床相关的骨骼部位非常准确的测量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骨密度干预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观察组;跌倒、骨折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

3 结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常见病,WHO将之列为三大老年病之一。据调查[8],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22.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极大影响了老年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活动减少、日晒不足、微量元素及维生素D缺乏都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研究组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随访1年,研究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增长有重要影响,可提高骨质量,减少跌倒及骨折的发生率,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

[2] 罗德军,周旭,董锡亮,等.跌倒致老年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19.

[3] 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2):79.

[4] 程继武,肖德明.髋部OP骨折的危险性预测[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3(1):13.

[5] 任志宏,王永刚,刘莹,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9(9):19.

[6] 吴非同,胡传来,方炎福,等.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4(5B):1.

[7] 马俊岭,郭海英,阳晓东,等.上海市北蔡镇老年入骨质疏松症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的探讨[J].山东医药,2011,51(4):74.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积极防治的疾病,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如何自我保健。

人到中午,体内的骨营养流失过多,骨量的流失达到25%以上,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全身酸痛,腰腿乏力,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不便,甚至动不动就骨折,这些症状往往是判断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依据。防治中,应做到“六宜六不宜”。

宜补全面营养,不宜单一补养

研究表明骨的营养(化学组成)是决定骨质疏松症发生及防治中的重要因素。其中骨密度主要和骨矿物质含量有关。骨强度除了和骨矿物质还和骨骼的形态、结构,及骨胶原蛋白的性质、含量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补钙不等同于补骨,补骨需要全骨营养。

均衡膳食,合理营养骨骼,应选择含钙、胶原丰富食品,如豆类及其制品、牛奶、鸡蛋、鱼虾、肉皮、芹菜、油菜及低盐低脂等饮食。

要避免太多肉类和盐,并且少吸烟、少喝酒,咖啡与茶亦不可过量。最好忌食辛、辣食物。

宜早不宜迟

骨质疏松的防治特别强调年龄段,宜越早越好。正常成人,骨量(骨营养)的丢失年龄段女性为35岁,男性为40岁,随着年龄的增加,骨的重量就会减轻,从50岁到80岁,每增加10岁,骨的重量:男性会减轻5%,女性会减轻7%,所以,女性比男性更早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现象。因此,一个是在年轻时骨储备的高峰期有意识的补充全骨营养,另外一个是到40岁以后,全骨营养流失开始增多的时候,应该尽量补充全骨营养来减少骨营养加速流失的这种现象。

宜动不宜静

运动有利于阻止和减慢骨质疏松的进程。轻度骨质疏松病人可选择户外跑步、打拳、游泳及球类运动等。较严重的人可选择活动量小,以身体上下运动为主的项目,如原地踏步、行走、慢跑等。病情严重者做适当活动――肩、肘、腕、手指、踝及膝部等关节抗阻力的伸屈运动。

老年人须避免做激烈或负重大的运动,避免引发骨折。

宜补肾不宜伐肾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亏损则骨骼脆弱枯痿,导致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补肾方药能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同时还能增生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还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所以,人至中年,应根据体质的阴阳偏颇,常服补肾之品。若肾阳虚,则“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服用肾气丸、右归丸等;如肾阴虚,则“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服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宜健脾不宜损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四肢、百骸,为气血生化之源。

有实验证实:健脾方药和补肾方药在防治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及增强骨骼生物力学强度,预防骨折发生中均有确切疗效。两者作用机制均与较少骨量丢失、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关。临床可选用四君子汤、八珍汤、补中益气汤(丸)等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白术、白芍、茯苓、当归、黄精、山药、炙甘草等。

宜养血活血,不宜破血耗血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4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发生原因 家庭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38-01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质和骨组织微循环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生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健康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约1.7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按2008年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公布数据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1]。由此可见防治骨质疏松症发生刻不容缓。现就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阐述如下。

1 骨质疏松症发生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代谢中骨重建处于负平衡状态。这是因为:一方面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另一方面成骨细胞的功能衰减。

1.1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性激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性激素功能减退,激素水平下降,骨的形成减慢,吸收加快,导致骨量下降。其中,雌激素对骨细胞和骨髓细胞有直接作用,并通过调节这些细胞分泌局部调节因子而影响骨代谢,还可通过调节骨髓中免疫细胞和造血细胞,产生一种或多种调节因子而间接作用于骨组织[2]。另外,雄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对骨基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3]。(2)甲状旁腺素(PTH):PTH作用于成骨细胞,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6)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加,血PTH逐年增高骨髓细胞的护骨素(OPG)表达能力下降,导致骨质丢失加速。

1.2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为70%,由遗传因素决定,30%受环境因素影响[4]。

1.3 营养因素

钙是骨矿物中最主要的成分,维生素D可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作用,磷、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可维持钙磷比例,有利钙的吸收。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胃肠道消化功能下降,对矿物质及维生素吸收减少,导致骨的形成减少。

1.4 生活方式

体力活动可是刺激骨形成的基本方式,故一些老年人长期卧床及活动过少易于发生骨质疏松,此外吸烟、酗酒,高蛋白高盐饮食,大量饮用咖啡,光照减少均是骨质疏松的易发因素。

1.5 其他因素

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肝素等,长期治疗可引起骨质疏松。

2 家庭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一旦生病需要卧床时心情错综复杂,情绪可表现出忧郁、悲观、焦虑、恐惧、怕孤独等心理[5]。作为患者的家属,应经常陪伴在患者身边,时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并开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2 饮食护理

(1)营养素的供给:每天供给优质蛋白60~70 g,维生素C300 g;钙质一般每日不少于1000~2000 mg,而且食物中钙磷比值要高于2∶1[6]。特别要鼓励老人多摄入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大豆、豆制品、海带及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鱼肝油等。另外还需补充与骨代谢相关的其他的营养素,如维生素K、钠及必需微量元素氟、锰、铜、锌等[6]。(2)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吸烟少喝酒,并避免高蛋白高盐饮食、饮用大量咖啡等。

2.3 疼痛护理

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的原因只要与腰背部肌肉紧张及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故通过卧床休息,使腰部软组织和脊柱肌群得到松弛可显著减轻疼痛。休息时应卧于加薄垫的木板或硬棕床上,仰卧时头不可过高,在腰下垫一薄枕。也可通过洗热水浴、按摩、擦背以促进肌肉放松。同时,应用音乐治疗、暗示疏导等方法对缓解疼痛也是很有效的。

2.4 预防并发症

尽量避免弯腰、负重等行为,同时为老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或装束,防治跌倒和损伤。对已发生骨折的老人,应每2小时翻一次身,避免压疮。

2.5 用药指导

家属应监督患者合理用药,并了解某些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服用时的注意事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药物:(1)钙制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注意不可与绿色蔬菜一起服用,防止因钙螯合物形成降低钙的吸收,使用过程中要增加饮水量,通过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统结石的机会,并防止便秘。(2)钙调节剂:包括降钙素、维生素D和雌激素。(3)二磷酸盐:因此类药物的消化道反应最多见,故应晨起空腹服用,同时饮清水200~300 ml,至少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喝饮料,也不能平卧,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

2.6 运动指导

(1)运动项目:跳跃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方法,有研究者对绝经前后的妇女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运动女性,1年后便可使骨密质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密度也能增加3%[7]。所以一些老人可在有人看护的条件下进行适量的跳跃运动。(2)运动时间及频率:大多数研究者把运动时间设置在30~60 min左右。锻炼频率主要根据受训者的主观感觉而定,以次日不感到疲劳为度。一般采用每周3~5 d为宜,锻炼次数太少则效果不佳,而次数太多则会产生疲劳[2]。(3)运动环境:锻炼的地方宜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以增加日光照射,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的吸收[6]。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原因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了解和学习后,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做好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谢海宝.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6):541.

[2] 楼华.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其运动干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11(52):10671-10674.

[3] 苏燕凤,罗翠云,何茜.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2):245-246.

[4] 张新军,陈冉.浅析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50-51.

[5] 董瑞华,丁慧琴.社区护士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干预[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8(3):278-280.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5

敲响骨骼健康“警钟”

避免骨质疏松“骚扰”

随着人体的衰老,人体的骨质生成能力逐渐减弱,造成了骨质流失速度快于生成速度。步入中年后,骨骼中的有机质――胶原蛋白的合成量也急剧减少。不但使骨量逐渐降低,就连骨骼中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也逐渐变小。这就导致了骨骼所能承受的外力越来越有限,于是,骨质疏松就不知不觉地找上门来。

骨质疏松――“隐形杀手”的秘密

人们把骨质疏松称为“骨衰”。这是因为在30岁以后,人体的骨质就以平均每年1%的速率在流失,而绝经期后的女性,每年则以3%的速率快速流失。60岁左右的老年人骨量就仅为正常值的50%~60%,极易发生骨折。全球50岁以上的男性有1/5因为骨质疏松而骨折,女性的比例则为1/3。更为严重的是因骨质疏松而髋骨、脊椎骨骨折者,必然瘫痪在床,导致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低下,极易形成血栓、褥疮等瘫痪综合征,该人群平均存活不到两年。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称骨质疏松为“隐形杀手”。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它会一步步地侵蚀您的健康!

避免骨质疏松

骨骼必需三大营养素

胶原蛋白――是骨与关节的重要营养元素,占人体蛋白的30%。胶原蛋白在骨骼上形成网状结构,将骨质里的钙紧紧地黏固住,使钙不易流失,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骨密度和骨硬度。只有足量的胶原蛋白才能增加骨髂的有机成分,补充软骨营养,使骨骼更结实有力。

钙――人体骨骼主要由1/3的胶原蛋白和2/3的钙盐构成,补钙是必要的。但是在骨骼中需要有胶原蛋白的黏合和固化作用,才能将钙盐牢牢地固定住。所以在补钙的同时应及时地补充胶原蛋白。使补钙达到最佳效果。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6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松动 相关因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手段[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和掌握术后松动的相关因素,对于预防术后松动,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2月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男50例(62.5%),女30例(37.5%),男女之比1.67:1。疾病类型:骨性关节炎5例(8.3%),股骨头坏死32例(40.0%),股骨颈骨折43例(53.7%)。

手术方法:术前查体及骨盆平片,对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患者行皮牵引或骨牵引7~16天后,在连续硬膜外或全麻下行改良Gibson切口入路[2],左侧髋9例,右侧髋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9例,全髋双极非骨水泥型置换5例,全髋骨水泥型33例;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的骨水泥型全髋置换,关节囊松解3例,内收肌切断2例,单纯股骨头置换内收肌切断1例。人工关节安装完成后,屈髋90°位[3],内、外旋稳定,测量牵拉患肢关节的张力,关节分离不≥3~5mm,外展不≥20°[4]。

结 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1.3个月,经过X线确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13例(1625%),其中股骨柄松动5例(625%),髋臼松动8例(100%)。松动原因:外伤松动1例,日常活动不当松动3例,髋臼的旋转中心安置不当发生外移3例,骨水泥填入过2例,骨质疏松和体重>80kg松动4例。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相关因素: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术后松动。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的病例,患者术中强行复位,术后关节张力大,人工关节安装复位后,麻醉下牵拉患肢,其关节的松紧度在3~5mm以内,外展≤20°。否则,应松解关节囊或内收肌切断;在使用髋臼锉扩大髋臼时,锉掉髋臼的外上缘的皮质骨,当髋臼安装位置不当,旋转中心发生外移,使髋臼失去外上支撑点,是髋臼易发生松动的主要原因。②人工关节的合理选择:患者在术前,医生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做到头颈长度及直径比例大小合适,固定稳固,头臼匹配。体质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肥胖超重者不能作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高龄患者应选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选择进口人工关节,不适合亚洲人髋臼扁而浅的特点,常需要加深髋臼,虽扩大了承重界面,但减少了髋臼的皮质骨量,松质骨,术后易发生骨溶解,髋臼不稳而松动,又不利于翻修。③年龄与体重:股骨粗隆下骨皮质的厚度,也随着年龄增大而变簿。假体周围难免发生骨溶解、导致假体分离、下沉而松动。身体过重者全髋置换术后容易引起界面微动、假体磨损、液压作用及应力遮挡等,发生松动较正常体重者高。

防止松动的措施:①手术指征把握:对于年龄较轻的患者绝对不能选择股骨头置换,而应选择全髋置换手术,对于肥胖患者,要进行减肥治疗,对于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及骨质疏松患者,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最后不选择关节置换治疗。②要选择合适假肢:在假肢的选择上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医院,在置换前要根据X线片和术中髋臼的骨质与外形及股骨髓腔的大小进行选择,确保头颈长度及直径比例大小合适,固定稳固,头臼匹配,是减少术后松动的关键。③加强术后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术后6~12个月禁止旋转动作,避免过重的运动和体力劳动,让患者掌握术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减少或避免因了一些外因导致的术后松动。

总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13个月,经过X线确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13例(1625%),其中股骨柄松动5例(625%),髋臼松动8例(100%)。松动原因:外伤松动1例,日常活动不当松动3例,髋臼的旋转中心安置不当发生外移3例,骨水泥填入过2例,骨质疏松和体重>80kg松动4例。掌握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假肢,良好的健康指导是减少和避免术后松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Jasty M,Freiberg AA.The use of a high hip center in revison total hip arthroplasy[J].Semin Arthroplasty,1995,6(2):103-108.

2 Jasty M,Freiberg AA.The use of a high hip center in revison total hip arthroplasy[J].Semin Arthroplasty,2005,6(2):103-108.

3 David JP,Sabapathy K,Hoffmann O,et al.JNK1 modulates oste oclastogenesis through both c-Jun phosphorylat ion-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echanisms.Journal of Cell Sci ence,2002,115:4317-4325.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7

关键词: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人群 ;失败原因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常见损伤现象之一,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和其他慢性病的高龄人群更为常见,而且多为粉碎性骨折,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极易引发全身并发症[1]。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局部肿胀,外旋、缩短畸形,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手术方式主要有[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LESS)和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采用固定手术后,也有髋内翻、骨折移位或肢体缩短等多种并发症的出现,给患者术后身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拟对施行内固定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并施行内固定手术的256例患者,手术失败22例,失败率14.67%,笔者现所有手术失败患者资料总结如下:年龄65到90周岁,平均74岁。其中男9例,女13例。患者术前骨折轻重Evans分型以及骨质疏松Singh指数统计数据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本组256例患者中实施PFNA手术者有120例,LESS手术者有51例,DHS手术者72例,其他13例(近端锁定板5例、伽马钉4例、全髋置换4例)。其中PFNA 手术方式为:取患者侧卧位,身体前倾约20°,采用C臂X线机监视操作,完成闭合复位手术。牵引患肢骨折两断端,至复位满意后施行固定,采用纵行股骨粗隆正中切口,切口长约5cm,位于近股骨大粗隆端,依次由外到内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后,沿与肌纤维平行方向分离臀中肌直至股骨粗隆。在大粗隆顶点位置稍偏内开口,作为进钉口,插入导针,扩张近端髓腔至15厘米,以适合前倾角插入合适粗细主钉,并调整至适当深度,待植入的颈螺钉和远端锁钉在C臂透视下调整至满意位置后,拧紧髓内钉尾帽,冲洗缝合,常规留置引流管。

1.3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取平卧位,患肢稍高。待麻醉效果丧失后,视患者意愿允许其起坐,术后24小时,锻炼患肢远端功能;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和骨质量状况进行康复指导,逐步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手术3周后可做部分不负重下地活动,行拄拐或助行器走动。骨愈合后开始负重,并逐步行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Evans分型骨折稳定性、骨质疏松Singh 指数、内固定材料选择对内固定成败影响程度的比较,用χ2检验, P

2 结果

在术后3~12个月时间内,2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失败类型总结如下:以正常成年人股骨颈干角为110°~140°为正常,股骨颈干角

3 讨论

3.1骨折稳定性Evans分型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EvansI型、II型骨折为稳定性骨折,骨折碎块少,骨折断端移位不明显,复位后骨折断端吻合程度高,内侧皮质连续性比较好,利于手术后的恢复[3]。术后负重时,作用于股骨头的力量得以分解,能够增加骨折位置的骨稳定性,对骨折处骨愈合起到促进作用,减少手术后髋内翻的发生几率。EvansIII型、IV型、V型骨折为稳定性骨折,骨折碎块多,多为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骨折粉碎、股骨内侧皮质缺损不全,不利于骨折愈合,且负重时,内置物应力增大,内置物和股骨间产生不和谐作用,导致骨折不能愈合或髋内翻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4-5]。

3.2骨质疏松Singh指数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骨质疏松Singh指数根据患者骨小梁数目和形态结构而定,患者骨质疏松后,单位体积骨质密度降低,骨皮质内孔间隙增大,皮质变薄,导致患者骨骼的力学性能变差,对螺钉把持力减弱,不能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

3.3术前准备工作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术前对患者自身因素分析、对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形态的分析、术中相关问题的预防准备工作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实施的评估等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手术顺利实施均具有极大的影响。有关学者研究认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失败不仅与术前漏诊和误诊等直接的关系,同时手术设计不合理、对骨折情况缺乏认识以及手术方式选择不正确,手术设计不当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其中本组失败病例中有3例为手术设计不当而产生失败,有2例由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

3.4 骨折复位不良

复位是基础,是做好内固定的前提,复位不良大部分可造成内固定物位置不良,甚至会造成内固定在股骨头中切割。关于转子间骨折专家建议复位标准为:解剖复位、骨折间隙〈4mm[6]。在骨折复位操作中,首先应以“尖顶距”为依据,同时保证“尖顶距”在20mm以下或者髋关节正位上髋螺钉在股骨头颈部中下的1/3处,侧位上位在中线偏后,螺钉尖端巨鹿股骨头颈部软骨下皮质5mm,即为最佳的复位。但是如果>25mm,则将会造成拉力螺钉切除股骨头几率,造成骨折复位不良。

3.5 内固定物位置不理想、固定不可靠

内固定物位置不理想,固定不可靠等很容易造成内固定钢板翘起、内固定钉折断、脱出,骨折断端移位造成骨折不愈合,最终造成手术失败。而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通过股骨头颈螺钉固定的患者,其固定的最佳位置应为钉平行或者紧贴股骨距,而头钉螺纹应在抗张力骨小梁和抗压力骨小梁的区域中,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大的把持力,减少内固定失败现象。另外,笔者认为,对于要求股骨端钢板螺钉固定把持力一致的情况下,应加强注意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在某一个螺钉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断钉以及远端送脱现象。

3.6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目前临床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方法有很多种,内固定材料也多式多样,但是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治疗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研究表明,造成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因素为骨折不稳定型。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所需的条件是早期完全负重、在骨质疏松骨有很好的抓持力、操作简单、对骨折能进行动力加压、能保护骨的血供、置入内固定材料时避免造成医源性骨折。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关于内固定选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对于顺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固定方式具有动力加压的作用,通过时其动力化的特点也符合A0生物力学观点,因此其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对于逆粗隆间骨折,一般进钉点下外侧没有完好的骨质,同时骨折近端存在向外移位的现象,而DHS内固定主要是通过对近端骨块向外下移位加压而获得稳定,因此对于此类性骨折患者实施DHS固定很容易出现手术失败现象。(2)对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由于此种类型骨折主要是股骨颈后内侧出现骨质缺损现象,因此采用压应力则很难实现股骨距传导,因此如果采用DHS内固定,很容易造成内植物上应力增大,最终造成钢板疲劳断裂或者螺钉切割股骨头等现象。(3)严重粉碎性转子下骨折、外侧壁不完整骨折累及大转子以及冠状面骨折等骨折类型也不易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因此在对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时,术前一定要对骨折类型进行分析,以旋转最佳的治疗方式。

3.7 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

由于高龄患者骨质疏松程度较为严重,骨皮质变薄,并且多为粉碎性骨折,从而造成高龄患者股骨髓腔内径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临床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完全按照患者髓腔内径选择手术方式或者内固定材料,很容易造成股骨皮质劈裂,导致骨质和内固定的锚合力降低,造成手术失败。另外在加上手术中不良的复位、反复操作、内固定物的反复置入等易造成骨丢失、骨质疏松骨的抓持力下降、骨折复位不满意,从而造成植入内固定位置不良,内固定固定不稳定,甚至医源性骨折,导致手术失败。因此,临床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临床特点选择最佳的方案,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必要术前、术后予抗骨质疏松治疗。

3.8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手术后过早负重,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或者因重力、应力、剪力、旋转力等的作用,很容易导致疏松骨质的抓持力下降、骨质丢失、从而使内固定松脱、骨折断端移位,引起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关节功能丧失等造成手术失败。因此,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前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使用防旋谢固定患肢,使患肢保持中立外展位,护理时避免患者翻身或患肢扭动。后期,应根据病情及患者骨质疏松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下床活动和康复锻炼,避免过早负重。

本组失败病例中,过早翻身和下床负重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研究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当、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以及负重过早,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不当等,因此临床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中应加强注意上述几项问题,同时还应根据患者自身因素和骨折特点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邓珍良,曾文军. 早期康复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4:11-12.

[2] 赵俊英. 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5例的手术配合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3:247-248.

[3] Ujjal Bhakat,Ranadeb Bandyopadhayay. Comparitive Study between Proximal Femoral Nailing and Dynamic Hip Screw i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J].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2013,0307.

[4] 熊林,夏炳树,王军,陈超坤. 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1:35-39.

[5] 陈军,赵耀杰,李进. 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02:153-154.

避免骨质疏松的方法篇8

[关键词] 老年性; 骨质疏松症;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16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1996年11月~2009年6月我所离休老干部(以下简称“休干”)中经驻军171医院及地方三甲医院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999年3月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学科组制)。共39例,年龄60~91岁。按年龄段分60~69岁4例,70~79岁12例,80~91岁2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目前对39例休干的治疗药物分为三类:一类为促进骨矿化药物,如钙剂和活性VitD:高钙片、罗钙全等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二类为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降钙素(益钙宁)、雌激素(黄体酮、安琪坦等)等,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已知疗效最确切的抗骨吸收疗法,但副作用也较多,且休干配合服用者少。三类为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依普拉芬等。治疗时,有单独用药,但我们通常联合用药。

1.2.2 高危人群的监测与家庭护理 对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的宣教,提供预测风险和评估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日照时间,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对于高危老人出现无明显外因的腰酸背痛、关节长时间痉挛,或并有身长缩短、驼背时要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已患病休干加强其安全防护指导,注意不要参加剧烈活动或长时间活动;避免在黑暗中及太光滑或有障碍的地面行走;穿舒适而耐磨的鞋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愈合:症状消失,BMD(Bone mineral density,骨密度检测)或BMC(bone mineral content,骨矿含量)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好转:骨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即BMD或BMC较诊断治疗时基础上平均增加1个标准差以上;控制:BMD或BMC的测定值较诊断治疗时未有明显改变,症状消失或得以控制;无效:症状无改善,BMD或BMC值减少明显,甚至出现骨折。

2 结果

在病人的药物治疗中,0例愈合;11例(占28.2%)好转;26例控制(占66.6%);2例无效(占5.1%),其中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股骨颈骨折。在治疗的过程中仍有10例出现新发现的骨刺和颈、腰椎及其它关节的退行性变,BMD或BMC的测定值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表明一旦患有骨质疏松症,治疗相当棘手,疗效也不确切。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内统计资料为8800万,占总人口的6.97%。骨质疏松症是骨吸收增强及可能充分进行骨形成所致。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以达到预防病理性骨折,同时缓解全身性骨痛为目的。在我们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仅是延缓病程,缓解症状,起不到根治作用。临床治疗不彻底,患病后护理一般也较繁琐,因此我们就需从预防上着手。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致病因素很可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降低甚至消除。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随着年龄增加其骨量的减退是不可避免的,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注意饮食补钙,达到高的骨峰值,可减少更年期后和随着老龄的骨量丢失;运动会促进骨的发育,坚持持续适量的运动会增加骨矿盐的密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骨量不必要的丢失。因此对于骨质疏松在尚无绝对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消除可控致病因素,尤其是在BMD或BMC值低于1~2.5标准差的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预防显得格外重要(包括在疾病时)。具体的做法是:平时应进食足够的营养和含钙丰富的膳食,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等;改变不良嗜好,如戒烟、戒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品;适度、适量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舞剑、做操、打门球等,同时还可以增加日照时间等。那么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就会较低;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速度也较慢。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使之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消除或减轻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密切监测骨密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或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进. 骨质疏松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1.

[2] 肖建德. 实用骨质疏松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6.

[3] 贾云,张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杂志,2005,22(6):44.

上一篇:网络教育辅导培训范文 下一篇:新生儿护理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