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火方针范文

时间:2023-11-01 11:23:52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1

一、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

我场做为浅山区农林交错地带,林草矛盾突出,人多危险系数高,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较大。为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力度,首先成立了新的秋季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导小组和专业消防队,专业消防队员30人,防火期间集中食宿,全员待命。坚持24小时防火值班制度,有火情时集中扑救。同时完善制定了防火应急预案,对施业区内防火工作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

二、检查内容 

(一)工作部署情况

是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针对秋冬季进行专项部署、制定专门方案、加强风险研判、开展预警监测、落实工作责任。

(二)体制机制完善情况

1.严格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机构改革精神建立健全各级防灭火指挥机构,完善组织体系。 

2.明确应急管理部门综合防控和应急救援职责专业消防队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职责,森林公安要按照“一条不增、一条不减”原则继续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3.完善部门间职能衔接和工作配合机制完善,建立多部门定期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 

(三)源头管控情况 

1.按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打击森林草原火灾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场长防灭火首问负责制。 

2.结合本地区民俗和农事用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野外火源管控措施;落实群防群治,积极推进防火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林区牧区、进旅游景区。 

3.护林员、检查员、瞭望员及时岗到位,地面巡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火情。 

4严格落实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严格管控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及时发布封山禁火令,对进山入林旅游、驴友、智障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管控监护。 

5.建立防火风险台账,重点林区输配电、通信等设施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对有“树线矛盾”,线路老化、脱落等问题及时整改。 

(四)隐患整改情况 

1.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认真排查、及时发现、主动化解森林草原风险隐患和倾向性问题。 

2.对上一年度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期间发现的问题,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春防关键期森林草原消防安全大检查以及呼伦贝尔森防指办公室通报、督办的隐患是否全部整改到位。 

3.及时吸取重特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等案例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防扑火制度规范和工作措施。 

(五)应急准备情况 

1.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完善,指挥流程、分级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完善。 

2.应急值守到位,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火情报告和和热点核查反馈制度是否得到严格落实。 

3.高火险期扑火队伍是否集中食宿,靠前驻防,并加强培训和演练。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内除城市市区以外的一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本办法所称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本办法所称草原防火,是指天然草原、草山草坡、滩涂草地和人工草地等畜牧用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第三条森林、草原防火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消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行自治区主席、盟市长、旗县(市)长、苏木(乡镇)长负责制。

各级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领导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和盟行政公署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实施;

(二)进行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草原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森林、草原火灾;

(三)组织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四)组织森林、草原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森林、草原防火专业人员;

(五)检查本地区森林、草原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维护、管理防火设施及设备;

(六)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预备方案,统一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森、草原火灾;

(七)协调本地区部门之间有关森林、草原防火的重大问题;

(八)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处理森林、草原火灾案件;

(九)进行森林、草原火灾统计,建立火灾档案。

旗县(市)级以上防火指挥部设立办公室,配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苏木(乡镇)防火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办公室或者配备专职干部。

未设防火指挥部的,由同级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履行指挥部的职责。

第六条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设立防火指挥部,国营林业局、林场、农场、牧场和林区牧区的部队、铁路、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村屯、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相应的森林、草原防火组织,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范围内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第七条在行政区交界的林区、牧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建立防火联防组织,商定牵头单位,划定联防区域,规定联防制度,本着自防为主,互防互救的原则,共同搞好联防工作。

第八条森林警察部队在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营林业局防火组织的统一指挥下执行防火、扑火任务。

第九条林区、牧区各单位要建立群众扑火队。国营林业局、林场和重点草原防火区要组织专业扑火队,配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和扑火器械,防火期间随时做好扑火准备。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国营林业、畜牧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林区、牧区建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站、检查站等防火组织,配备专职人员。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的设置,由旗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检查站有权对进入山林和草原的车辆、人员进行防火检查。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有计划地进行森林、草原防火设施建设,制定防火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不准乱调滥用,保证防火需要。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对进入林区、草原从事生产建设的人员,由招用单位负责做好防火宣传和教育。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组织力量进行森林、草原防火检查。措施不落实、存有火灾隐患的,应及时改进和排除。

第十四条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1月15日为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期。盟行政公署和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当地防火期的开始时间提前或者推迟结束时间,并规定防火期。

第十五条防火期内,各级防火指挥部成员要带班坚持昼夜值班。防火专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六条防火期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林区、草原。个人确需进入林区、草原,必须持身份证件到当地防火指挥部申领防火通行证;因生产、建设、勘察等需要进入的单位,必须持证明文件,经旗县(市)人民政府或者旗县(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防火指挥部批准,签订防火合同,领取防火通行证。经批准进入林区、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应接受森警、护林员、草原监理人员的检查监督。需进入国营林业局作业区的,应征得林业局同意。

第十七条防火期间,林区、牧区各级人民政府,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国营林业局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山、林进行清查,将擅自进入林区、草原和虽经批准而确有失火危险的人员清理出去,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排除。

第十八条防火期内,在林区、草原禁止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烤食物、放鞭炮、炸鱼、弄火取暖;禁止用枪械及其他有失火危险的方法狩猎。烧防火隔离带、烧茬地、施工爆破、实弹演习及其他生产性用火,必须由用火单位报经旗县(市)防火指挥部批准,领取用火许可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并通知毗邻单位。

第十九条防火期内,行驶在林区、草原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严防喷火、漏火。铁路(包括森铁)机车应在指定地点清炉、凉瓦。司乘、巡道、养路人员要注意了望,发现火情,立即扑救,并报告就近车站和防火部门。

在铁路沿线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段,由有关部门或者防火责任单位按规定开设防火隔离带;必要时对危险地段要派人昼夜跟车守护。

其他野外生产机械设备,也要安设防火装置,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防止失火。

第二十条防火期内,林区、牧区的嘎查、村屯、工棚、营房、仓库等重点防火区周围,应开设防火隔离带;烟囱必须带防火罩;设置倒灰坑,严禁带火倒灰。林区、草原四级风以上天气,停止一切野外生产用火。

防火期内,在林区、草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草原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草原起火,必须立即扑救,尽快报告就近人民政府或者防火指挥部。人民政府或者防火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同时逐级上报,并通知毗邻地区。

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出发,并服从调度指挥。

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参加。

第二十二条跨旗县(市)的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和跨国营林业局的重大森林火灾,应根据具体情况,由盟市或者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组织现场扑火指挥部,负责统一调度和现场指挥。

第二十三条扑灭火灾后,须彻底清理火场,经现场指挥部检查验收,上级指挥部批准,扑火队伍方可撤离。

第二十四条扑救森林、草原火灾时,气象、铁路、交通、民航、邮电、民政、公安、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卫生等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第二十五条因扑救森林、草原火灾负伤、致残或者牺牲人员的医疗费、抚恤费,国家职工(含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下同)由其所在单位支付,非国家职工由起火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如起火单位对起火没有责任或者确实无力负担医疗、抚恤费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支付,当地民政政部门具体承办。

第二十六条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防火指挥部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起火的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与草原面积、林木与草牧场损失、人力与物资消耗,人、畜伤亡及造成的其他损失进行调查,记入档案。对于发生在国界附近的火灾,重大、特大火灾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火灾,当地防火指挥部应建立专门档案,报自治区防火指挥部。

盟市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关于森林、草原火灾划分标准以及森林、草原火灾统计报告表的要求,进行火灾统计,报同级统计部门和自治区防火指挥部。

第十七条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旗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一)严格执行有关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和本办法,预防和扑救措施得力,在本行政区或者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区内,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

(二)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扑救的,或者在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有显著成绩的;

(三)发现森林、草原火灾及时报告,并尽力扑救,避免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发现纵火行为,及时制止或者检举报告的;

(五)在查处森林、草原火灾案件中做出贡献的;

(六)在森林、草原防火科学研究所中有发明创造的;

(七)连续从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十五年以上,工作有成绩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的,由旗县(市)以上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按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拒绝或者阻碍防火检查站防火检查的,处十元至五十元罚款或者警告;

(二)防火措施不落实,存有火灾隐患,经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草原主管部门通知不改进和排除的,处十元至五十元罚款或者警告;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进入林区、草原的,处十元至五十元罚款或者警告;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林区、草原野外吸烟、随意用火但未造成火灾损失的,处二十元至五十元罚款或者警告;

(五)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但未造成火灾损失的,处二十元至五十元罚款或者警告;

(六)不服从扑火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罚款或者警告;

(七)过失引起火灾,未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令限期更新造林或者补播改良草场,赔偿损失,可并处五十元至五百元罚款。

对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任人员或者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人员,还可以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对旗县(市)以上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期满不又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部门或者单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3

一、广泛宣传动员,增强防火意识

着重在提高全局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火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火方针,认真贯彻《森林防火条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森林防火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景区主要的道路悬挂大型横幅,在林区主要路口、路边及重点防火区域设立永久性宣传牌,设置护栏警示过往群众。二是集中时间,组织志愿者,进行广泛深入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面对面宣传法律法4规、重点宣传、重点教育。三是充分利用会议、微信公众号、参与防火答题王挑战赛等,专题宣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和防火工作动态,进步警示群众,自觉参与森林防火宣传,通过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森林防火的各项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精心部署,落实防火责任和工作措施

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包抓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制定工作责任制,对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再部署、再安排再落实。针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多次到景区、庞统祠博物馆督导检查,确保责任人员到岗到位。每天巡山护林,监测火情动态。

三、加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4

关键词: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规划设计;布局

中图分类号:S762.3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珲春林业基本情况以及防火隔离带建设情况

1.1 吉林省珲春林业基本情况

珲春林业局全局总经营面积40.5万hm2,森林覆盖率85%。下属9个林场,2个保护站,1个管护站。珲春林区为林农混居区,全市121个自然村屯大多分布在林区腹地,林情社情非常复杂。珲春林区地理位置、自然状况和气候条件独特,企业人员少,管护面积大,防火周期长,境外火情多,防火压力重,是吉林省重点森林火险区。

1.2 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情况

珲春市中俄边境线全长246km,全部以林地接壤,防火隔离带长度在原来231.2km的基础上,2005年又新伐开10km,现已开设贯通从敬信的张鼓峰至春化与黑龙江省交界处(中俄384界碑),长度241.2km,中俄边境防火隔离带平均宽度50m。其中27.5km为机翻带,剩余的213.7km为人工割打地段。2008年秋冬季节,对600高地(403/3界碑)至2记号的71.4km人工割打地段进行了林冠下加宽50m,并每年持续进行维护至今。2011年,根据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文件要求,又增设了14记号(400界碑)至600高地(403/3界碑)33km人工割打段的林冠下加宽50m。对省界(中俄384界碑)至草帽山附近36km的人工割打地段改造为机翻作业段。

2 目前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规划具体措施

在了解了珲春林业基本情况以及目前的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防火工作的实际需要,相关部门主要将规划的重点放在防火隔离带的阻隔地段。目前在177.7km的人工割打中的104.4km进行了加宽,由原来的50m增至100m,后续还需要将剩余的73.7km进行调整拓宽,将原有的隔离带类型设置为一个综合性,包括生土带与防火林带。

另外,针对珲春市中的带有季节性的防火隔离带应该充分利用好图们江等自然条件的优势,重点加强人工割打清理工作。通过常年在珲春林业局积累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关于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规划调整工作,具体为以下几点:针对人工割打地段,在每年的8月中旬利用割灌机或镰刀割除隔离带内所有的杂草、灌木,平铺、晾晒,并于9月上旬选择适当时机对割除的可燃物进行烧除,争取在9月15日前完成全部工程任务。针对机翻地段,在每年的9月初,利用拖拉机拖带滑犁对隔离带地表以下30cm左右深度的土壤进行翻扣,使杂草、灌木等可燃物全部被翻埋地下。针对人工割打加宽段,是在原隔离带中方一侧50m宽度内的林冠下,利用割灌机或镰刀割除所有的杂草、灌木,平铺、晾晒,并于9月上旬选择适当时机对割除的可燃物进行烧除。针对人工割打段中新拓宽的104.4km地段采用清林抚育手段,将原有的隔离带内测的森林改造成为生物防火林带,做好每年的定期维护工作。

3 规划调整后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布局与下一步工作 经过规划调整之后,再加上中俄边境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需要,其整个的调整重点放在了连片森林地段。利用Google Earth和Arcgis技术获得了吉林省珲春市具体的地理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遥感影像资料,整个需要维护的防火隔离带的总长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从1986~2011年的26a中,中俄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国家累计投资共2759万元,从2008年起,隔离带每年维护费用国家投资达到200万元。但是由于珲春中俄边境防火隔离带均开设于延边境线的山脊之上,施工、交通等条件极为艰苦,维护成本逐年升高,而国家计划投入却基本保持在多年前的标准,为了保证隔离带的施工质量,林业局每年都将自筹一定数量的资金来补充维护费用的不足。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珲春林业局想要进一步做好防火隔离工作,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清楚了解到目前珲春的实际工作内容与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增加隔离带维护国家投资额度,同时,将更多适宜地段改造为机翻段,提升隔离带的隔火能力。考虑到珲春林业局的工作,其历史原因的存在,隔离带原始开设宽度不规范,且开设时间较长,树冠自然扩展量很大,减少了隔离带的有效宽度和隔火效果,应采取大修性质的维护,全面予以恢复。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上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减少工程维护强度、降低维护费用、提升隔离带的阻隔能力。

4 结 语

总而言之,针对中俄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调整与布局工作,其中更多的是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还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方法,同时借助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遵循森林防火隔离带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础之上有效做好边境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我国林地安全,减少森林火灾损失。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大力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防救避险知识,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凝聚全镇安全发展共识,增强全镇防范森林火灾的能力和水平,牢牢守住“决不能屡屡重蹈覆辙”的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活动时间

每年3月至4月为镇森林防火宣传月。

三、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深入宣传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宣传全镇各村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和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的务实举措,引导全镇各村各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以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抓好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部署落实。

(二)广泛宣传森林防灭火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全面加强防火、防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广大干部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意识,营造社会关心支持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浓厚氛围。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森林防灭火的法律意识;广泛宣传普及防火基本常识和避险知识,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持续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进展成效。深刻汲取两次“3.30”森林火灾惨痛教训,利用清明节、五一节、“5.12”等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段,积极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和森林防灭火工作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等情况,以及省、市、县森林防火命令、《镇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文件的宣传;宣传我镇紧紧围绕森林防灭火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有力整治各方面问题,制定方案、化解风险隐患、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全镇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向好,全面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和扑救水平的坚决态度和有力举措。

(四)宣传森林防灭火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重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一线森林防灭火工作者贯彻落实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的先进事迹和表现出的高贵品质、奉献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同时要对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火灾肇事者处理情况以及典型火灾案例、违规用火行为和人员处理情况、进行公开曝光,强化警示教育,形成震慑。

四、工作要求

(一)培养一批宣传员。各村、镇级各部门要结合防火期工作实际,在各部门干部职工、村组干部中重点培养一批专职宣传员、一线宣传职工、村组义务宣传员等宣传队伍,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内容,强化宣传责任,落实宣传区域,加强管理考核,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全到位、全覆盖、全落实。

(二)组建一批巡回宣传队。镇和村(社区)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巡回宣讲队或流动宣传车,在防火期深入林区、村庄、学校、社区、家庭,到景区、村组、企业、寺庙、施工单位及作业现场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处,开展森林防灭火集中普法和知识巡回宣讲,大力推动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和知识进村入户、进山入林、家喻户晓。

(三)增设一批检查宣传卡点。在防火期,结合历年检查卡点设置情况,优化布局并适时增设检查宣传卡点,加强排查和劝导,广泛倡导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祭祀、文明用火。高火险期,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生产作业、旅游观光、野炊露营、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

(四)设置一批防火标识宣传牌。各村要在重点部位、重要节点、进出路口,公路、电力线路沿线,以及国有林的重点区域等增设或完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标牌(碑)。

(五)开展一系列防火宣传教育。镇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培训各项制度规定,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宣传教育形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按要求落实到位〔活动清单详见附件〕。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提高接受度,充分发动各部门力量,明确职责任务,强化资源和人员配备,要明确专人负责宣传月工作,并建立相关部门联系机制,确保组织有力、分工明确、成效明显。

(二)强化联动,健全机制。各村各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发声,扩大宣传声势。要以宣传月为契机,推动全年宣传工作持续开展,注重将宣传教育与林区巡护、走访调研、业务办理、开展区域合作、进村入户等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宣传月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宣传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水平。

(三)加强指导,深入宣传。镇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导村“两委”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议事决策、岗位职责、考评考核、下乡入户、干部培训工作,作为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大手管小手”活动,要把握时间节点,突出重要时节,深入宣传宣讲,做到“逢会必讲、到组必讲、入户必讲”。各村每月要召开1次村民大会,引导规范村民生产生活用火行为。

(四)突出重点,紧扣主题。各村(社区)要围绕主题,

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目标、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林区群众、林区生产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落实宣传责任,根据不同受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差异化开展宣传,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着眼林区、林缘、人为活动密集区等重点区域,针对林区及林缘带重点目标、重要设施等责任主体,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不留宣传死角。要围绕“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这项重点任务,着重宣传高位推动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引导林区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6

关键词:天然林;可燃物载量;林芝县

中图分类号:S718.55+1.1;S762.1;S762.3+3(754LZ)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561-05

云杉(Picea Dietr.)林、冷杉(Abies Mill.)林都属暗针叶林,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森林类型之一,属山地垂直带的森林植被,现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山地、华北山地、秦巴山地、蒙新山地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及南缘的山地,台湾省也有天然云杉林、冷杉林的分布[1]。自治区地势独特,森林覆盖面积大,仅林芝县就有森林面积334 667 hm2,云杉和冷杉是林区的主要树种[2]。据调查统计,林芝县云杉林面积为24 934 hm2、冷杉林面积为181 026 hm2,两者占全县森林面积的61.54%[3]。云杉、冷杉树冠密集,郁闭度大,林下阴湿,多为苔藓所覆盖,其枝叶和主干均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油类,对火特别敏感[4]。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基础物质,林下可燃物是森林可燃物的一部分。在分析森林能否被引燃、如何蔓延以及整个发火过程时,可燃物比任何因素都显得重要,特别是林下可燃物[5-7]。林下可燃物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林下所有活的和死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都具有潜在的燃烧和释放能量的能力[8]。

由于林芝县气候变化无常,干湿季节分明,年均日照偏多,从而形成风干物燥的天气比较多,加上人为活动频繁,所以诱发火灾的因素增多,森林火灾、火警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林芝县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威胁,而且严重影响了林芝县经济的持续发展[9]。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林芝县的云杉林、冷杉林林下可燃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指导森林防火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区自然概况

林芝县位于藏东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带,地势险峻,间有河谷平地。当地平均海拔3 000 m,相对高差2 200~4 700 m,气候温和,年无霜期175 d,年日照时间 2 022 h,年降水量654 mm,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风季主要集中在春、秋、冬3季[9]。调查地选在天然云杉、冷杉复层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典型的有:①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Hand.-Mazz. var. smithii(Viguié & Gaussen)C. Y. Cheng, W. C. Cheng & L. K. Fu] 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木平均胸径在90 cm左右,郁闭度0.6~0.8;林内主要灌木植物分别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等,盖度为15%;主要草本植物分别属于兰科(Orchidaceae)、蓼科(Polygon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禾本科(Poaceae)等,盖度为30%。样地内死地被物厚度为0.3 cm,空旷地内死地被物厚度为2.0 cm,土壤为漂灰化山地暗棕壤。②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E. Pritz. var. linzhiensis W. C. Cheng & L. K. Fu] 林。林芝云杉林木平均胸径在75 cm左右,郁闭度0.6~0.7。林内主要灌木植物分别属于忍冬科(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壳斗科(Fagaceae)等,盖度为20 %;主要草本植物分别属于兰科、菊科(Asteraceae)、毛茛科、禾本科、蔷薇科等,盖度为50%。样地内死地被物厚度为0.30 cm,空旷地内死地被物厚度为0.15 cm,土壤为暗棕壤[10,11]。

2 调查方法

3.1.2 云杉林林下可燃物资源量及分配 从表1还可以看出,云杉林林下的死地被物资源量占云杉林林下可燃物资源量的71.95%,林下灌木层的资源量占20.73%,森林杂乱物的资源量占4.26%,草本层的资源量占3.06%。云杉林林下可燃物不同层次资源量的大小排序为:死地被物>灌木层>森林杂乱物>草本层。

3.1.3 林下的可燃物总资源量 依照表1各林分的林下可燃物资源量,得出林芝县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总资源量为3 222 625 t,云杉林林下的可燃物总资源量是222 651 t。根据有效可燃物的资源量与林火蔓延速度和林火强度之间呈直线比例的关系结果[17],可以看出林芝县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比云杉林林下的可燃物容易引起火灾,且冷杉林林下可燃物的林火蔓延速度和林火强度都要比云杉林林下的可燃物高。另外根据林分林下可燃物种类存量情况,可以判断冷杉林林下有效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及林火蔓延速度与林火强度的大小排序为:死地被物、灌木层、草本层、森林杂乱物,而云杉林林下有效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及林火蔓延速度与林火强度的大小排序为:死地被物、灌木层、森林杂乱物、草本层。

3.2 林下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的资源量情况

3.2.1 冷杉林林下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资源量 各林分林下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的资源量分布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冷杉林林下的灌木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中,蔷薇科植物占灌木层植物资源量的46.82%,杜鹃花科植物占灌木层植物资源量的53.18%,杜鹃花科的资源量大于蔷薇科;在冷杉林林下的草本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中,禾本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43.20%,兰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28.85%,毛茛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14.70%,蓼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13.25%,冷杉林林下的草本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的资源量大小排序为:禾本科>兰科>毛茛科>蓼科。

3.2.2 云杉林林下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资源量 从表2还可以看出,在云杉林林下的灌木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中,忍冬科植物占灌木层植物资源量的88.63%,小檗科植物占灌木层植物资源量的6.52%,壳斗科植物占灌木层植物资源量的4.85%,云杉林林下的灌木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的资源量大小排序为:忍冬科>小檗科>壳斗科。在云杉林林下的草本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中,蔷薇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27.79%,百合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25.04%,菊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19.05%,禾本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14.30%,毛茛科植物占草本层植物资源量的13.82%,云杉林林下的草本层主要可燃物植物种类的资源量大小排序为:蔷薇科、百合科、菊科、禾本科、毛茛科。

3.3 林下可燃物含水率

3.3.1 冷杉林林下主要可燃物含水率 冷杉林林下主要可燃物的含水率测定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在冷杉林林下灌木层的主要可燃物植物里,蔷薇科植物的含水率为48.16%,杜鹃花科植物的含水率为46.87%;在冷杉林林下草本层的主要可燃物植物里,蓼科植物的含水率为86.41%,禾本科植物的含水率为81.59%,毛茛科植物的含水率为60.00%,兰科的含水率为59.55%。

3.3.2 云杉林林下主要可燃物含水率 云杉林林下主要可燃物的含水率测定结果见图2,从图2可知,在云杉林林下灌木层的主要可燃物植物里,小檗科植物的含水率为30.00%,壳斗科植物的含水率为4.57%,忍冬科植物的含水率为2.69%;在云杉林林下草本层的主要可燃物植物里,禾本科植物的含水率为85.00%,菊科植物的含水率为81.33%,百合科植物的含水率为81.06%,毛茛科植物的含水率为67.07%,蔷薇科植物的含水率为59.76%。

4 可燃物分类及森林防火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林芝县云杉林、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资源比较丰富,而且云杉、冷杉树冠密集,郁闭度大,其枝叶和主干均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油类,对火特别敏感;并且当地气候变化无常,干湿季节分明,年均日照偏多,容易形成风干物燥的天气,加上人为活动频繁,所以诱发火灾的因素非常多,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特别是在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随着木材产量锐减,大面积森林被封山育林,禁止一切生产经济活动,使林内杂草、灌木丛生,枯枝落叶载量剧增;同时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和抚育力度不断加大,致使林内剩余载量急剧上升[11,18-22],加之受全球气候变暖、降水不均、大风天气增多等诸多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高火险天气增多[23];一旦发生林火,势必形成高能量的森林火灾。为此,要防止和杜绝森林火灾,就得从引起林火发生的最基础物质——林下可燃物开始着手研究;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防止和杜绝林下可燃物的引燃才能消灭森林火灾[24],根据试验测定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分析可燃物的易燃程度[25],我们将云杉林、冷杉林林下的可燃物分为易可燃物、燃烧缓慢可燃物、难燃可燃物3类,以此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林下可燃物的易燃程度来指导森林防火工作。

4.1 易可燃物

这类可燃物易干燥、易引燃且燃烧速度快,属云杉林、冷杉林林下死地被物上层,包括地表干枯的杂草、枯枝落叶、凋落树皮、地衣、苔藓等,是林内的引火物[26]。因此,要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首先得杜绝人为引燃这类可燃物,即严格控制人为火源,对不同性质的人为火源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控制。防火期间严禁个人在野外烧荒弄火,单位必须在野外用火的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报请地方政府县级以上防火指挥部批准。经批准的集体生产单位在野外炊事、取暖等生活用火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全程防火安全督查,选择安全的地点,打好防火道,并由专职人员集中带火使用;用火时严格遵守用火规定,不经批准不烧,领导不在场不烧,没有组织好足够的人力不烧,不打好防火道不烧,不清楚毗连地区情况不烧,3级风以上不烧;用完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27-31]。防火期内,行驶在保护区内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装置,严防喷火、漏火。在非防火期内,如果天气干旱久晴、气温连续上升、出现刮大风天气时,应采取严格控制火源、加强巡逻检查、实行防火等管理措施[32]。

4.2 燃烧缓慢可燃物

这类可燃物指体积较大的大型森林杂乱物及森林死地被物下层,如枯立木、大枝、倒木、地表腐殖质等。虽然这类可燃物不易燃烧,但着火后能长期保持热量,不易扑灭。而且缓慢燃烧可燃物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容易导致高强度大火,在清理火场时很难彻底清除,并且容易发生复燃火[33]。但是缓慢燃烧可燃物的燃烧性是可以改变的,它本身并没有危险性,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可以通过营林防火和生物工程防火措施调节缓慢燃烧可燃物的种类和结构、组成与数量,改变燃烧的物质基础[34]。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清除林内剩余物,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减少缓慢燃烧可燃物积累;②加强营林管理,减少林中空地,增加林分郁闭度;③营建混交林,改善林分组成;④营建防火林带,提高林分抗火性。

4.3 难燃可燃物

这类可燃物指正在生长的草本植物、灌木等低矮植物群落。由于其体内含有大量水分,所以不容易燃烧,有时还可以减弱火势或阻燃,使火熄灭。但当遇到高强度的林火时,难燃可燃物也能迅速脱水干燥而燃烧[35,36]。所以发现火情时,要立即出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迅速铲除难燃可燃物,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策略,制止林火蔓延和强度加大,从而减轻扑火工作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吴征镒.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 李文华.森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05-257.

[3] 王明玉,舒立福,王景升,等.东南部森林可燃物特点及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J].火灾科学,2007,16(1):15-19.

[4] 胡海清,牛树奎,金 森,等.林火生态与管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7-91.

[5] 王 刚,杜嘉林.大兴安岭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关系的研究[J].森林防火,2004(2):17-19.

[6] 王春芳,郭风平.当代森林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8-172.

[7] 田晓瑞,舒立福,阿力甫江.林火研究综述(Ⅲ)ENSO对森林火灾的影响[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22-25.

[8] 郑焕能.综合森林防火体系[M].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9] 王建林,陶 澜,吕振武.林芝云杉林凋落物的特征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26(6):566-570.

[10] 方江平.原始林芝云杉林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11] 陈宫燕,德吉白玛,旺 扎,等.林芝地区森林火灾的年际变化特点及致灾原因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3):11-15.

[12] 俞国松,王世杰,容 丽,等.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的凋落物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0):1019-1028.

[13] 单延龙,关 山,廖光煊.长白山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载量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6):34-36.

[14] 代栓发.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林火隐患及预防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2(1):37-39.

[15] 罗永忠,车克钧,蒋志荣.祁连山林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2):239-244.

[16] 春敏莉,谢宗强,赵常明,等.神农架巴山冷杉天然林凋落量及养分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9,33(3):492-498.

[17] 姚树人,韩焕金.中国森林防火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森林防火,2002(4):14-16.

[18] 高国平,郗 娜,冯 莹.辽东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调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1(2):12-15.

[19] 阚振国, 张 吴.谈林区森林灭火的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4(4):48-49.

[20] 孙 丹,姚树人,韩焕金,等.雷击火形成、分布和监测研究综述[J].森林防火,2006(2):11-14.

[21] 左宗贵.南方林区森林火灾的起因与预防[J].国土绿化,2004(5):10.

[22] 韩恩贤,周新华,张卫兵,等.陕西省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原因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4):31-35.

[23] 杜乐天,王 驹,陈国梁,等.区域性森林大火的真正起因[J].地学前缘,2006,13(2):225-227.

[24] 单延龙,刘乃安,胡海清,等.凉水自然保护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的含水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5):41-43.

[25] 张广英,高永刚,曹晓波,等.伊春市五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56-11958.

[26] 周志权.辽东3种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1):32-34.

[26] 高永刚,张广英,顾 红,等.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在森林火险预报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171-175.

[27] 胡海清,金 森.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Ⅱ.林火动态与格局影响因素的分析[J].林业科学,2002,38(2):98-102.

[28] 赵慧颍.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J].林火研究,2006(2):18-20.

[29] 王明玉,舒立福,田晓瑞,等.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Ⅱ)[J].火灾科学,2003,12(3):170-175.

[30] 徐海峰,于占字.北京市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时间及对策分析[J].森林防火,2005(2):24-26.

[31] 申洁梅,夏艳芳,张麦记.河南省森林火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5,25(3):24-26.

[32] 张思让,张冬红,景海斌,等.宝鸡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1998(4):54-56.

[33] 李先敏.陕西秦岭地区森林火灾相关性分析[J].森林防火,2005(3):22-23.

[34] 狄丽颖,张爱国,张艳丽,等.山西省森林火灾的年变化特点和致灾原因分析[J].森林防火,2007(2):19-22.

[35] 郭广猛.东北地区特大森林火灾的分布规律探讨[J].地学前缘,2004,11(2):524.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7

一、自查结果

(一)领导重视,森林防火机构健全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县以往森林火灾发生这个实际问题,尽快改变我县森林防火工作的面貌,我局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一是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多次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分析研究了我县森林发生的原因和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部署森林防火工作。二是为彻底改变我县防火工作的局面,先后制定了《来县森林火灾处置预案》转发了《省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三是为了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度,进一步推进我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得到火灾(情)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靠前指挥,扑救队伍不时都有他们的身影。为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并且极大地鼓舞了扑救队伍的士气,使人民财产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二)明确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

为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地保护我县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县政府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的要求,与各乡镇主要领导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明确了森林防火责任目标。在防火紧要关头,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做到信息畅通,调度准确,反馈及时,组织有力。

(三)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强化野外火源管理

为加强野外用火管理,认真落实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加大了对农事用火的监管力度。在春、冬季森林火险期到来之前,统一组织,开展以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为主的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对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在国有林场设置固定宣传墙个。在主要路口、公路两侧设置宣传牌面,印发森林防火宣传单份,书写标语张,为做好清明、春节重要等时段及节日的防范工作,还利用来县人民政府网站、电视等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大消除了火灾隐患,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我县森林防火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边远山区群众农事活动中烧田埂草习惯还存在,尤其是抛荒农地,林间空地采用烧田草,使得防火工作量大增。二是边远山区交通不便,通讯条件落后,宣传工作还留有死角。三是近年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谋先,留守人员多为年老体弱者,用火随意性很大,造成隐患。也增加了野外用火管理难度。针对以上这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认为要做好我县今后的森林防火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各种形式的森林防火责任区以及宣传包干责任制,切实把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更加深入,努力做到森林防火知识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二是组织人员,适时深入山场、田间地块,特别要深入偏远山区,教育引导群众改变不良传统陋习,变烧田埂草为劈田埂草,变烧杂草为堆肥,变烧纸钱、燃放鞭炮为压纸钱、撒鲜花,消除火源隐患。三是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设施的投入,扩大森林防火宣传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车、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造声势,广泛宣传。特别是在森林高火险期、农事用火集中期、重大节假日等时期,在旅游点、风景区等重点地段,加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

2、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火源管理工作。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加强巡山护林,严把火源关。在高火险期,适时禁火令,查禁一切野外用火,严惩违章用火者。对重点地方严防死守,要从严从快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严惩,以震慑肇事者,教育一方百姓。

3、继续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做好森林消防队伍的训练工作和野外实战演练,提高扑火能力。

森林草原防火方针篇8

关键词 森林;防火;抚育;修枝;割灌;采伐

中图分类号 S75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05-01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人类的摇篮”,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保护森林人人有责,森林防火就是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陕西省森林火灾的发生比较严重,建国65年来,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400次,受害森林面积达5 000 hm2,森林受害率1.2‰。2003年陕西省佛坪县 “3・28”火灾,造成10死7伤惨剧。2013年10月12日旬阳县白柳镇佛洞村一村民因焚烧秸秆不慎引发森林火灾,8名村民扑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要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尽可能减少损失,就要充分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制度、经济及工程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1-2]。

森林抚育即科学调整树种组成和密度,改善林分卫生环境状况,促进林木生长,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功效,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可持续发展。通过森林抚育,提高了林分质量,增强了林分抗性,森林病虫害进一步减少,林木抗风雪、抗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地表枯枝落叶减少,林内通透性大大加强,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常见的抚育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修枝

对于通风不畅、自然修枝不良的林木,要及时剪去病虫枝、枯死枝,修剪要求剪口平滑,修枝高度幼树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不超过树高1/2。如在陵园随处可见松柏累累,由于我国有上坟烧纸的习惯,陵园管理人员常将松柏树冠修到高1.2 m以上,可有效防止林冠火的发生。

2 割灌除草与定株

割灌除草与定株主要在幼龄林中进行,针对林下灌草丛生,严重影响幼树生长,常采用人工或机械对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灌木、藤本进行清除,以确保林木正常生长(图1)。林内灌草减少后,大大减少地面火的蔓延。在水土流失较重地方,一般只割除影响幼树生长的灌草,而不是林内全部,对空间较大的林地应保持灌木。割灌除草一般要在生长季节进行。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柳滩管护站营林区8小班土壤肥沃,水肥充沛,刺槐林内金银木生长旺盛,普遍高达1.2~1.5 m,平均密度900株/hm2以上。刺槐属林场2008年伐后的2代萌生林,一直未定株,平均密度5 040株/hm2以上,灌草和林木水肥竞争严重,林内如果发生火灾,人员和设备无法正常通过,到达火场。2013年春季,林场对其进行割灌、除草、定株,刺槐平均保留1 500~1 650株/hm2,将影响林木生长的灌木全部割除,有效保证了林木的生长健康环境,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正常进行。

3 抚育采伐

主要对病虫木、风倒木、雪压木、水毁木、枯死木进行清除,以改善林分质量,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对有些地块由于多种原因(如干旱、森林病虫害、火灾等)形成的“小老树”要及时更新,减少森林火灾风险。透光伐、生长伐伐前要做好设计,对伐除木要提前打号,做到有目的进行,切不可以出材为目的。

4 间苗

针对特别过密的林地,在不破坏原有林相的前提下可进行挖苗,如飞播林油松林近几年一直没有定株,有些地区平均达9 900株/hm2以上,林木之间营养竞争非常严重,油松下层枯枝非常多,松扁叶蜂经常发生,火灾隐患非常大,为提高林分质量,兼顾弥补部分生产费用,可进行挖苗。挖苗时要跟班施工,切不可为了挖好苗而损坏其他树木。边缘木、孤立木、油松3 300株/hm2以下都不可挖苗。

5 剩余物清理

枝丫、灌草、落叶、球果易于干燥,容易燃烧,林内的枯立木、风倒木、树根、腐殖质等不但易燃,而且火后暗火保持时间长,不易扑灭,还容易复燃。针叶树含有树脂,树叶、枝丫极易燃烧,因此抚育后要及时清理剩余物,对没有利用价值的枝梢要按照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要求进行统一堆放。

6 防火隔离带设置

在靠近学校、村庄、城镇、坟墓、寺院道观等人员活动较大的场合,要设置4~8 m隔离带,在防火季节到来之前清除隔离带内全部可燃物,并及时运走。也可在重要防火带栽植黄蔷薇、栎类、柳树、杨树等含水量高,不易燃烧的植物作为隔离带。前几年,农民在夏季小麦收割后,为种玉米焚烧小麦麦茬,常烧毁周边农田林网,林业部门常在农民收割小麦后,及时用旋耕机旋耕4~6 m宽防火保护带,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3-4]。

7 结语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通过修枝、割灌除草、定株、卫生伐、透光伐、生长伐等森林抚育技术措施,有效提高了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森林病虫害进一步减少,林木抗风雪、抗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地表枯枝落叶减少,林内通透性大大加强,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一定要加强对施工队的安全防火教育,严禁在林区吸烟和点火,确保各项工作做足做实,使抚育工作真正为了森林。总之,加强森林抚育工作,可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森林环境,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的大事。要进一步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科学经营和利用林业资源,为构建良好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而努力。

8 参考文献

[1] 刘东华,赵远锋.谈森林抚育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201.

[2] 李夫,王集会.对森林抚育间伐意义、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22):62-63.

[3] 曾庆君,宋日清,杨柏林,等.森林抚育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林业科技,2006(4):18-19.

上一篇: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范文 下一篇:突发治安事件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