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10-31 17:11:29

动物的科学常识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1

【关键字】植物园;科学普及;展示形式

植物园(thebotanicalgarden)是包含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等功能,并供群众游憩的科研科普单位。科普功能是植物园应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这个平台使社会大众更好地受到科普教育,是每个植物园建设者不断思索的问题。科普设施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对植物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植物园科普功能

1.1普及植物相关知识。以科研科普为主的植物园的里植物通常都会配有植物铭牌,注明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属、原产地、生态习性及用途等,便于游人结合实物了解相关植物知识;带有标本馆、科普馆等场馆的植物园则更有利于配合中小学生开展一些现场教学活动,以植物园为课堂,以园内的植物为直观教材,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给青少年讲解相关知识;植物园本身也可以以其自身优势项目举办一些特色展览、主题科普游园等活动,让青少年动手实践,亲手栽培养护植物和进行各种实验;同时可编写补充教材和科普资料,开阔青少年的视野。

1.2向公众普及植物文化与风景园林知识。我国的“植物文化”历史悠久,“岁寒三友”“四君子”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不仅欣赏植物的客观形态,也欣赏植物中蕴含着的文化寓意和精神力量。到了近代,植物文化有了新发展,新增了不少具有时代感的内容,这些在植物园的造景中通过营造意境、阐述主题等方式都有所体现。作为园林设计的要素之一,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材料,不仅本身的姿态、色彩、香气、质感等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在造园立意和空间塑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当今的科普往往局限于纯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学科上,作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的风景园林学科,其科普常常被忽略。植物园是将科学的内涵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的园林,因其功能和特点,有利于结合地形、水体、构筑物等要素,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优势,提高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认识。

1.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植物园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活动传授植物学、生态学、园艺学和环境知识,在植物园中,人们感受、亲近和了解大自然,潜移默化中建立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向人们宣传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理念,增强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2、植物园科普展示形式

科普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可根据不同的展示内容和对象,来要求不同的形式。展示形式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直接面对游客及接受传播人群。没有一个好的展示形式,科普内容便没有保障传播。

2.1铭牌及宣传材料、相关知识类展板。植物园的科普展示形式最常见的是是植物挂牌、宣传栏知识类展板展示。也有不少植物园免费为游人发放科普宣传材料,但是此类形式由于其自身特点限制,形式比较老套,展板类材料由于不能及时更换,内容较陈旧,不会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2.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1)游园类活动。不少植物园都推出了以服务对象为家庭或者是中小学生的科普特色游,并提供科普导游进行讲解,游览植物园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并陶冶情操的过程。设计出精品的游览线路,配合导游的特色讲解,使游客的注意力集中在科普学习上,达到游园目的。植物园引其功能性、科学性等特性决定其是开展科普活动的理想场所,也是作为教学基地、科普基地的不二选择,通过导游讲解的介绍,游客可以很直观的认识各种花木,了解其不同特征,也可以了解到自然界生物圈的发展、演化过程,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环保重要性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通过常规性的科普活动,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2)专题性活动。利用学校寒暑假、节假日及全国“科技活动周”、春(秋)游等,广泛开展多种植物学科普教育活动。参观名贵花木、珍稀特有植物、药用植物、趣味植物等“植物学科普一日游”活动,通过重点介绍植物的基本分类学和形态学知识,并综合其产地、生境以及各种生物学特性及其经济价值、科学意义、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因故来历等知识的讲解,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此外,还结合各种热点问题,组织教授、专家为公众做科普专题报告。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比如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使青少年进一步了解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资源对人生存所起的重要作用,环境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人类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威胁和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2.3与媒体合作、编写科普读物及著作。与社会上的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媒体合作,开展科普活动宣传,对大众进行科普教育,可在媒体上开设专栏,定期发表文章或短片。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宣传面及宣传力度。编写科普类著作及发表科普类文章也是对公众的一个教育方法,如植物园植物名录、常见植物及科普导读,就可以对公众进行植物、园林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2.4利用植物园现有科普设施、展馆、专类园进行科普教育。植物园中的标本馆、科普馆、体验馆等展馆类设施,这些场馆使植物园进行科普教育的内容往往不局限于仅在植物方面。在这些场馆里,通过大量的实物,文字展板介绍植物及生物界的物种资源、演化史、与人类关系、如何开发利用资源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科普长廊等简易设施,则多对某一专题进行深入介绍,定期更换内容,设计版面,形式生动活泼,也起到了科普宣传的效果。

专类园在物种资源收集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科普方面起作用也不容小视,游客可以在游园的过程中通过对一类植物的参观学习,了解其形态、生长适应环境、用途等不同方面的知识。

3、小结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2

我认为,生物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应教导他们的学生经常留意身边的生物科学。生物学是自然学科中与我们日常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及周围中处处有生物,处处是生物,处处都有生物科学的意识。寻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啤酒发酵所用的酒饼,重大的有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克隆技术;小到加酶洗衣粉等生物制品,大到人类基因组计划;轻微的有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各种生物,严重的有曾经风靡全球的SARS病毒……这一切无不说明生物及其作用范围之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生物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必须把生物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把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与教学主体(学生)的切身经历、体验联系起来。因此,就我们学校目前所倡导的“生本教育”模式和理念,我也经常和同事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本教育固然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但是‘生’绝不仅仅表述为学生,也可指生命、生活等意思。”既然如此,生物学就承载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以生本教育引领生物教学!

基于上述观点和理念,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1、生物教学首先贵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我们一开始给学生上生物课, 就可以讲述一下“生物科学和我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让学生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随着人口增长而接踵而来严峻的粮食问题、有效解决粮食问题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产品、以及近来南方医科大学最新启动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课本说所要讲述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与憧憬,让他们知道我们接下来的整个学期都是围绕《遗传与进化》进行学习,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后续的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物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以经常联系课本上一些相关的内容,适当的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地枚举一些例子,例如“‘猫不吃老鼠便成为变瞎猫’、‘松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质壁分离一定发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等例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的互动平台,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把学生的正确观点总结在一起,给他们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筛选和凝炼,并给出一个正确的诠释。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既使学生们听得津津乐道,也使他们的思想观点在争论中得到碰撞与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日常生物现象的能力,而我们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做调查报告。新课程理念比较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且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为此,我们生物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上网去搜索资料,查找、分析与汇总信息。上个学期,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些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研究,比如《校园植物药用价值的调查和统计》、《南雄地区特有生物物种的调查》、《在校学生高度近视比例的调查分析》、《青嶂山的植被的考察》、《一中学生在校餐饮情况的调查》等等,虽然这些调查报告显得有点稚嫩和不够完善,但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拓的视野和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使得我们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4、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一些学有余力,对生物很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导和培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多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拓宽知识面,为高考的理科综合考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参加“广东省生物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们学校是南雄市重点中学和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生源素质相对来说较好。而我任课的几个班级,特别是“宏志班”,汇集了大批全市的学习精英。但是,好学生并非都适合参加生物竞赛,只有那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才适合培养。因为生物竞赛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纯属记忆的东西比较少,而目前,我们许多学生重知识,轻智能的现象相当严重,这是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广大一线生物教师必须意识到一点就是,我们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生物人才或生命科学家,也不是说要教给学生多少的知识,而是在于如何通过生物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理科综合素养和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万变的时代中,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加强生物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20世纪后期,生物科学在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一般来说,新生的交叉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未来科学的先驱,而生物科学的研究领域正是产生这些新生科学学科启蒙思想的沃土。因此,我们一线教师更应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力求站在一个高的视点来纵横生物学与其它各门自然学科的联系。比如,2008年“广东高考生物卷”的第38题就有一道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综合性问题。题中涉及到一个关键词:“苯酚”。倘若我们的学生不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不清楚它的分子式,对它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就不可能知道它本身即可以作为一种碳源供微生物所利用,更不可能很好地解决材料中所给出的问题。

6、充分利用有限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生物学课程的新课标教材容量大,涵盖了必修Ⅰ、Ⅱ、Ⅲ三本教材内容,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每周只有两节,我们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而学生本身在生物方面花的时间就很少,也不太重视。经常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只有抓住40分钟的课堂这块主阵地,才能获得主动,取得好成绩。因而,我们可以在上新课前的5分钟对前面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理过程等加以温故,疏通整个知识章节的脉络结构,以求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效果。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策略

G633.7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期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对物理概念进行很好地掌握,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才能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都困惑高中物理学习难度大,学习内容多,难以理解。因此,高中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对学好高中物理至关重要。

一、学生掌握学科学习策略的重要意义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物理在学生各科发展中的作用,在具备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物理学正确的态度。新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进行知识上的传授,还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形成科学的态度,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策略。掌握物理学习的策略,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的效率。掌握一定的物理学习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W习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策略本身就是创新,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活到老,学到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是现代人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教师在平时上课时,重视对学习策略的传递,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给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固化

现在高中物理学习模式普遍比较单一,课堂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教学过程中往往围绕知识点进行讲解并进行练习,课堂讲解课下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于急功近利,重视对知识的传递,忽视了知识的前因后果。同学们普遍缺少自主探究意识,在生活和学习中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启发式思维和动手能力比较弱,这种学习习惯对将来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2.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单一

由于高考是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决定性考试,很多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学目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常常是掌握基础理论,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知识点,快速做题。学生常常陷入题海战术,忽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能被挖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对我们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良好的科学价值观容易被忽视,教师有意无意中引导学生成为做题机器。

3.课堂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单单是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发。传统上的教学方式往往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缺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单单是掌握知识。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思维和练习过程中,进行巩固提高。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物理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不能以与上课内容无关拒绝学生思考

4.物理实验课流于形式

物理课堂由实验课和理论课组成,在进行实验课时,常常是通过学生课下预习和教师引导,在实验课上留下充分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很多学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前半节课由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后半节课依照教师讲解进行试验。缺乏讨论环节。实验室只在上课时段时间开放,平时不开放,学生没有实验的场地,一些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无法动手操作。物理实验的兴趣难以培养,物流实验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验课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如何让学生掌握学科学习的策略

1.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物理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想尽办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和动手实践,教师再主动引导课堂,协调配合好学生的学习,保证探究性学习的进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是物理知识的源泉,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物理知识,本人认为物理学习中应开展实践性教学,转换授课模式,将课堂转换到自然环境。教师在引导学习的过程中,应组织好、指导好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开展,落实学习目标。

2.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原则

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答疑解惑,在学生“众说纷纭”中指点要点,少走弯路,探寻客观真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控制好教学进度,领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把握物理学习的时间,树立对物理学习的信心。

3.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好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去思考,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深层次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坚持每天学习,做到持之以恒。

4.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习注重探究,物理学科也是生活中自然科学的体现,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对生活实践进行指导。因此,物理学科教学和学习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因此,教学过程中,以生活实际例子为素材,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萍,涂清云,张齐齐,王媛平. 改革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态度正向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02):37-40+79.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 情境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81-01

现行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所谓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巧妙的设置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中要提供能反映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提供真实活动,支持知识的合作建构。创设情境教学才是有效探究的重要保障。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它既是一个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的具体的环境,也是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即是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互动。情因境生,境为情设。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情、境和谐统一,从而达成了某种境界或氛围,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可以说,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能促使我们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新课程要求学习回归生活,创设的情境要能利用科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因此创设的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据调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的小肠由于对钙磷的吸收不良等障碍,病人常常表现出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但抗给生素D 佝偻病与红绿色盲不同,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遗传病是困扰人类由来已久的疾病,至今人类正为运用什么方法治愈遗传病而不断进行着科学研究,现在已有科学家尝试运用基因疗法对遗传病进行治疗。但无论用何种方法治疗遗传病,首先人类都应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发病部位,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分析情境的表象,进而使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性状与性别相关连,说明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为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联系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将使学生印象深刻,感受深刻,促进理解。与此相似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不胜枚举,在平常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充分利用生活现象,设置生物课堂情境,不但可使学生加深生物学科与生活联系的印象,而且从对生活情境的分析、思考、讨论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逐渐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生物学科知识,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学以致用;新课标要求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也只有在生活情境中不断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二)创设形象化情境

生物的结构、生理过程往往抽象难以通过语言进行想象,创设形象化情境无疑非常的必要与重要。情境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例如,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个知识点牵涉到从DNA分子结构到其结构特点的分析,到关于碱基的相关计算。课堂教学只用语言进行表达解说晦涩难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感性形象,将DNA的单位、单链、平面结构、立体螺旋化结构逐一呈现,形成点、线、面、体的形成过程,DNA结构的稳定性、规则性、多样性、特异性也就跃然于“课件屏幕”上,继而在DNA结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碱基相关的计算也就不再抽象。

(三)创设情感化情境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生物科学研究与发展中有无数位科学家的艰辛与努力甚至牺牲,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研究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不但领会其思维的探索过程,也体会科学家不懈努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与人文素养。

鉴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教学,可一改传统生物学科概念晦涩难懂、名词生僻难记,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等现象,利用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不知不觉进入新课教学,在情境中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在情境中培养能力,在情景中领略科学家的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既从分析生活现象进入生命本质,又利用对生命本质的了解分析生命现象,在情境化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洪钰.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巧设问题情境案例及反思[J].中学文科,2009(5):109-110.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而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那么怎样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制仪器增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三、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6

一、让学生走出自卑,坚定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非常重要,在上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动员学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这是学生学好物理的第一步,如果学生一开始就觉得高中物理很难,或者在初中的时候基础不好,也没有信心学习高中物理,那么,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我告诉学生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会有所成就。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大多数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存在智力差异,更多的是个人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问题。教师要教学生预习教材,培养自学能力,教学生记笔记,学会总结,提高听课效率,教学生认真做作业,练习本常放在手边,且练习本上也要写整齐等。学生学习一旦入门了,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灵活变通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各异,基础参差不齐,任课教师做好深入的摸底工作,吃透班情很重要。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密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认识能力,采取巧妙灵活的办法,增加或删减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对难度较大的知识,开始可适当降低坡度,既按教材系统教学,又不呆板单一,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吃得饱,又吃得消。对于基础好的班级,其学习潜力较大,应适当拓宽知识面,多增加实际知识,开阔视野,也为今后学习或深造奠定了基础,而对于部分有升学要求的学生,应在课外再布置一部分选学内容和较大难度的选做题,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的班级,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按照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采取学一点、会一点的方式,循序渐进。

四、增强科学应用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使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1.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2.关注一些社会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与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物理是一门实践动手很强的基础学科,在动手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学了电学知识时,指导学生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当学了电磁波时,将电磁波与现代通讯相联系,这样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些动手操作能力,并不受学生成绩的影响,甚至有一大部分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动手能力特别强,课外的操作为他们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只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均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达成.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10).

[2]李黎.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初探[J].科学教育,2002(4).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7

一、两种物理教育观

中学物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尽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说法不尽相同,其基本目标都是要与其他学科和其他学校活动一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1990年4月第二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两种不同的实践反映出来的却是两种不同的物理教育观。多数人的作法实际是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物理专业工作者,另一种则是力图使物理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过程中作出贡献。

1.两种教育观对重点知识的不同认识

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分为重点知识、重要知识和一般常识。什么是重点知识?举例来说,一般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是重点知识。1990年教学大纲(修订本)在高一和高三两次安排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按照现行高中课本,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牛顿第二定律和为这个定律做铺垫及随后巩固的教学约达七、八课时,若考虑到其后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及力学单位制时肯定要出现的有关第二定律的练习,所占课时数还会大得多。关于运动学的三个公式的教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把这部分内容所需的预备性知识,例如力的分析,所用的教学时间也包括在内,所占课时会更多。至于高三总复习,这部分内容所用时间的比例就更大了。

高素质公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化的社会生活,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想象在什么场合会用到“连接体”等高中物理中这类典型问题。即使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如果不是去作大、中学的物理教师,恐怕也很少需要在这样的层次上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同志们认为,在中学的有限课时内,应该多学一些“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则是那些在物理学中影响全局的,掌握不好就无法进一步学习的,也就是说,考虑得较多的是物理学科本身,而非公民素质的需要。

不适当地强调本学科的主干知识,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使得我国物理教学内容过窄、过旧,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英美的教育制度不像我们这样整齐划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学习物理课或者学习哪种类型的物理课。他们有若干物理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和很多种物理教科书,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可供师生选择。以美国一本有名的CONCEPTUALPHYSICS为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书中只有一个由力和质量直接计算加速度的例题,章后也只有一个这样的计算性习题;但是这本书却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有空气阻力时落体的运动,包括降落伞的作用等实际问题,这类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却是我们的课本中所没有的,原因是这类问题派生于牛顿定律,况且由于中学数学知识所限,不能进行“深入的、定量的”研究。

附带说一下,英美也有一些旨在培养未来物理学家的中学物理课本,但是这些课本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定律、力的分析等老问题中并没有像我们这样下功夫,他们用全新的现代物理的观点研究物理学,其实这才是培养物理学家的道路。这个问题不在本文深入讨论。

2.对于应用性知识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两种教育观有不同的认识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这一点没有争议。拿我国90年代的课本和50年代的相比,可以看到联系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的例子大大增加了。在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1992年颁布)规定的教学目的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和物理知识本身是同等重要的。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本文要谈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教育观的支配下,在课程、教材和教学中,对于物理课程中应用性知识的处理是不同的。

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包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本职工作中的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性实例有多种作用,第一,给学生指出,在实际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些知识;第二,这些实例是一些示范,让学生看到,怎样使理论中的公式、条文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互沟通;第三,向学生展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我们制定大纲、编写课本和进行教学的人,大多是物理专业出身,在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要把学生复制成我们自己,因此,往往把应用实例处理成诠译理论的工具,好像在物理学中只有系统的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不能全面发挥教材中应用性实例的作用。这种认识和在它支配下的教育实践是和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

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把知识的应用规定为教学目的之一,为了贯彻这一规定,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中,编者尝试了从两个方向建立物理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过去的习惯是讲过一段理论之后讲一讲理论的应用,以说明理论的重要意义;现在在保留这种形式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向上加强了理论和应用之间的联系,即抓住了一些场合,从实际问题出发,向学生介绍怎样在实际问题中找出科学道理,以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在义务教育物理课本第二册中较多地作了这种尝试。在这些尝试中,有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物理知识,如“生活用电”,有的要求讲清原理,如“热机原理”,有的要提及技术层次的某些考虑,如“能源和节能”。关于技术层次的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自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以来,编者力求改变长期以来流行的重科学、轻技术的倾向,在教材中努力体现这样一种思想,即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例如在讨论燃料的有效利用时,对比了煤块、煤粉和煤粒在锅炉中的燃烧效率;在讲到直流电动机时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换向器的作用。这些问题不涉及新的物理原理,但正是当年的这些“技术决窍”,推动了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提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实例作基础。和现行高中教材相比,在用于两省一市的高中试验教材中应用性实例大大增加,在前四册的16篇阅读材料中,9篇是有关实际应用的。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练习和习题介绍了物理知识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点和过去的教材有很大不同。希望老师们了解教材编者的初衷,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和题目,让它们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作用。

十分遗憾的是,在市面上众多的复习资料和习题集中,训练学生把物理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的题目几乎没有,它们很难在这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此外,目前的各种考试,命题时也不大考虑它们对素质教育会起到什么作用。在作者手头的7个省市近年的15份高中会考试卷中,没有一个实际应用的题目,这使得这些考试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方面难以进行正确的导向。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三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其命题一直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这个导向是正确的。

3.物理课程与其他科学课程的关系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综合的,人们为了教学的方便把它们分成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几门课程,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虑课程、教材和教学时,不能认为这种课程设置和内容划分以及课时分配比例是理所当然的和一成不变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在几门基础学科中,它的研究对象最广泛,它研究的规律最基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无生命的,但是,生命活动却绝对不会违背物理规律。现在人们常说,21世纪是这门学科的世纪、那门学科的世纪,这是从某学科的发展前景来讲的。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出现了跃进式发展的学科,必然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学科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学科的重要性不能等同于学校中课程的重要性。这里要回到我们的出发点:中学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总的目标作出贡献。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我们在谈到中学的三门科学课程时,总是按照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顺序,而英美的教育工作者则相反,说起来总是生物、化学、物理。在问到为什么把生物课程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时,他们说,(按照西方人的观点)人最关心的是自已的生活,而人的身体医学,人的食物农业,都是和生物学密切相关的,所以社会舆论对于学校中的生物课程十分重视。他们的说法给我们一个启发:今天的中学生,包括能够考上理工科大学的那部分高中学生,他们之中将来从事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的人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对于居民中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许多从业人员来说,到了下一个世纪哪门科学领先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懂得周围的科技环境,适应技术化社会的日常生活,能够应付本职工作中不断进步的技术要求,有能力对于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成为某学科专家的潜意识转变一下,更多地考虑未来的普通公民切身的实际需要,那么学科的重要性、课时分配等难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二、物理课程应该加宽知识面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物理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过窄的物理学知识面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也不利于实现物理课程的其他教育功能。

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却难以找到,即使有,也往往作为选讲处理,多数老师不讲。相对湿度是一个常用的物理概念,夏天,人们对于温度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在技术上,许多仪器设备对相对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在现行课本中只是一个选讲内容。现在,天气预报常讲降水概率,但是,作为应该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有几个高中毕业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概率的含义呢?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看问题片面,以偏盖全,究其认识论上的原因,也和缺少概率与统计的观念有关。其实,作为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当然也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热学和原子物理学中,关于概率与统计的问题本应多作一些文章的。

其他一些物理知识,如角动量守恒、多普勒效应、绝热过程,以及流体动力学的初步知识等,较高素质的公民是应该有所了解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包括在《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中。

基于以上讨论,正在两省一市试用的新编高中物理课本(必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了一定的努力。在尽力限定那些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不同形式增加或加强了例如多普勒效应、电话磁卡、电话IC卡、高空气温为什么低、怎样测定古物的年代等与生活常识关系密切的内容。

课本的编写必须遵照教学大纲。由于在降低“主干知识”的要求方面无法加大力度,所以增加的内容也十分有限。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物理课尤其被认为“深、难、重”,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一步扩大物理课程的知识面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在于能否在正确的物理教育观的指导下较大幅度地降低“重点知识”的要求,不再在这些知识点上“深挖洞”。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物理课程“深、难、重”的问题,也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物理课程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服务。

三、必须加强科学方法、科学觉悟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如上所述,公民的科学素质首先表现为具有较多的科学知识,此外,还表现为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觉悟和较强的科学精神。

1.科学方法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至科学理论的建立,小至自行车、台灯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国的物理课程一直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这次新编高中试验教材在坚持这个优良传统的同时又作了以下努力。

首先、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多次做了特别的说明。

第二、重视“猜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的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作是正确的,但有两点常被忽略。其一,单纯的演绎不能得到新的认识;其二,单纯的归纳得出的规律只适用于与原型相同的场合,不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两点都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需要猜想。在新编高中试用教材中,编者多次正面提到“猜一猜”、“可能”这样的词语,这在过去是十分忌讳的。

最后,在新编高中试用教材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多次应用并正面介绍了某些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新教材中还渗透了使用仪器设备时把它们视为“黑箱”的思想方法。在使用多用电表和使用示波器的教学中,教材有意识地把它们作为“黑箱”处理,即不引导学生考虑它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只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两个界面与被测电路的界面和与使用者的界面。新设备、新电器层出不穷,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掌握它们的结构和原理,能够有意识地用“黑箱”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能力。

能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是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近年来,方法教育已经得到很多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方法教育只能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不能把科学方法异化为新的知识点。这个问题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已经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试用教材以旁批的形式在适当时机指明某些常用的科学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一门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对于不以物理学为自己专业的学生,某些知识的细节可能以后再也不会用到,但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却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使人终生受益。因此,在物理课程中不断探索方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科学觉悟

科学觉悟,在本文中指的是对于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也指对于科技成果的亲近感。

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教材的编者作了一些努力来落实这方面的教育。过去的教材中关于科技成果的应用一般到技术层次为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和新的高中试验教材则在可能的场合把它延伸到科学和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包括资源和环境问题)。在高中试验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物理学史的内容,目的之一也是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两套教材都用了一定篇幅讨论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对于科技成果的亲近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质。这样的亲近感属于非智力心理素质,它并不要求人们对新科技成果有深刻的理解,但是从内心里愿意接近它、愿意了解它,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用它。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对于新出现的微波炉、IC卡电话,以及过去的压力锅、电子煤气点火器等事物非常关心,有条件时总想试一试,这种作法未必出于具体的功利目的,似乎只是好奇,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亲近感。相反,有的人,特别是那些本职工作与科学技术距离较远的人,常常对于新科技成果呈茫然、恐惧以至排斥的心态。

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缺少对于科学技术的亲近感,中学里的物理教育是有责任的。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学生学不会,二是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自然会疏远物理学,进而疏远一般的科学技术。在课程、大纲、教材和课堂教学这几个环节上,不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律片面强调本学科的主干知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有趣的内容,由于在物理学科体系中处于枝节的位置而不能在中学教材中入选。一门课程如果以这样的面孔出现,怎么能够使人亲近呢?

3.科学精神

我们的国家曾是一个文明古国,但从几百年前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对于这个现象,可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从不同侧面寻找原因。从文化传统上看,儒家思想在我们国家统治了几千年,在很多场合道德思维代替了科学思维。在民族心理的深处,重人情、重道德,轻逻辑、轻规则。与西方文化相比,不能不说科学精神有些欠缺。

不唯上、不唯书,不受传统观念的左右,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真正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时候要经受痛苦的观念转变。供试验用的新高中教学大纲在建国以来第一次把量子论和相对论列入教学内容,目的之一也是进行这样的教育。

质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重要的科学精神。新编高中物理试验课本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都十分注意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展开课题。课本写得思路清晰、节奏轻快,本身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不了,有的理论推导对中学生说来预备知识不够,或者有的推导或运算是留给学生自己完成的,那么这些地方都有明确的交代,不丢失任何一个思维环节,也就是说,绝对不给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坏习惯。

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是又一种科学精神。关于技术,除了一般理解的产业技术外,还有管理技术,包括使用符号的技术。在工业社会里,管理庞大的企业、管理复杂的社会,需要技术,它是产业技术的延伸。企业和社会的法制化管理,则是科学学科的公理化体系的延伸。科学教育不仅在传授科学知识,它还在塑造人,塑造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习惯。目前一些学校中,对于不准备升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物理课教学不认真,除了应试教育在作怪外,就是对于这门课程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觉悟和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四、物理课程和美育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不仅是艺术类课程的任务,科学课程同样负有美育的责任。物理学作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它把科学的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和新奇美全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供试验用的新高中物理课本中,编者在适当的地方已经用旁批的形式作了指点,目前还只是一种尝试。新教材强调了电学规律与磁规律的对称与不完全对称,同时以注解的形式指出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意为向学生展示对称美与对称破缺的美。新教材加强了守恒关系的教学,这也是对称美的一种表现。目前,在科学课程中进行美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动物的科学常识篇8

关键词:科学史观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高中阶段是学生们学习阶段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来说就非常重要了。高中生物学科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高中生物学科作为理科学科如果单纯的以理科思维教学容易使学生们产生理解上的一些困惑,因为高中生物的部分内容是偏文科方向的,所以适度的以文科思维来辅助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科学习的。

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其中生命科学史是反映生物学科进程的知识,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可以从本质上把握生物科学,进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那么,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具体又包括了哪些方面的东西呢?又如何将生物科学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生物科学史观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应用,体会生物科学史在教学实践中的巨大意义。

一、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生物科学史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新时期的高中教学,强调生本理念,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使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落实新课改理念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参与进来。情境教学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在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贯穿生物科学史,能够使课堂教学更丰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比如,在讲授伴性遗传时,我们教师就可以从血友病的发展史来激发学生兴趣。血友病是因为身体缺乏某类凝血因子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这种病症最早叫做“皇家病”,之所以这么说是应为这类病最早发现在欧洲王室,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夫妇身体健康,本育有两儿四女,大儿子因为血友病而病逝,次子继承王位;他们的两个女儿和健康男人结婚后分别生下一名外孙女,一个外孙女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婚配,另一个嫁到西班牙王室,但是都生下一个患血友病曾外孙。从此血友病通过英国与欧洲各大王室之间的通婚而传播到德国、俄罗斯和西班牙,从而出现了“皇家病”事件。在教学前我们把这个知识讲给学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生物科学史与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栏目相结合

在生物教材中,为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所以教材中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教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教师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知识的讲授上,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的理念是基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切实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这就意味着新课改下的生物学科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这就需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及其本质,生物科学史就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例如,在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学说的发展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些重要的思想。人类在探索细胞的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困难与困惑以及在探究过程的中收获与喜悦,正是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现,使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有了巨大的飞跃,因此,恩格斯曾把能量转换与守恒、进化论、细胞学说,并列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所有这些,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科学的价值观相结合

学生的科学价值观,是学生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的看法,包括基本信念与价值的取向,它一般以科学精神为依托,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外在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创造出切实可行的,能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例如,在有关酶的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从酶的发现,研究及在有关酶的研究活动所取得的进展中,充分贯彻科学价值观的思想。酶的发现,最早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酿酒业的发展。在十九世纪未,欧洲盛行的葡萄酒工业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葡萄酒工业的发展,那就是当时酿出的葡萄酒,常常莫名奇妙的变质发酸。当时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其中巴斯德提出,葡萄酒变质发酸,是由于所酿出的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存在,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下,葡萄酒中的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也正是酵母菌的存在,使酒精进一步氧化生成了乙酸,因而使酿出的葡萄酒,在较长时间的存放后,会变质发酸。然而,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并不是酵母菌,而是由其分泌的某些物质,并且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这二种观点,曾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结束这种争论的,是毕希纳。他从酵母菌细胞中成功地提取了一种液体,并且发现,他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的这种液体,能够像活的酵母菌细胞一样,完成发酵任务,毕希纳把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的这种液体称为酿酶。因为毕希纳的这一成就,他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当时,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又过了将近二十余年,萨姆纳与诺思罗普分别提取了一系列酶,并证明它们都是蛋白质,1946年,二人因为在研究酶的本质上的巨大贡献,而共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总之,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要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全面对于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推动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上一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范文 下一篇:集成电路产业前景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