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6 17:08:04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1

一、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的概念

( 一) 会计责任含义

会计责任是指需要被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的单位要对本单位编制和出具的财务报表所负担的责任。

( 二) 内部审计责任含义

内部审计责任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对所在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出具的内部审计相关的报告负担责任。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联与区别

在企业日常运行中,通常面临内部审计、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 和社会审计( 事务所审计、独立审计) 这三类审计,其共同点为掌握基本的审计技术,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鉴。但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仍存在较大的区别:

( 一) 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

( 二) 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 三) 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

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

( 四) 业务范围不同

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 五) 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三、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联系与区别

( 一) 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联系

1. 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关系都是受托关系的存在

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在本质上是依据产权关系存在的,但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根据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就导致了两者之间委托与受委托关系的形成。虽然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相互分离,但是为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服务却是他们二者共同的目标。会计为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编制出企业发展的财务报表,内部审计人员会根据报表为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做出判断,看其报表是否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

2. 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广泛的责任对象

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广泛的责任对象。责任对象问题就是二者对谁负责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大潮下,会计资料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深受重视。会计的责任对象与内部审计的责任对象都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 二) 两者之间的区别

1. 责任承担主体不同

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责任承担主体上,会计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审计单位的治理层和管理层。与会计责任不同,责任主体不同也导致在工作中工作手法也会有不同表现。

2. 责任内容不同

会计责任的责任内容主要会计编制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按审计规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通俗来讲,会计责任主要是对报表的编制,而审计责任主要是对报表的审核。编制报表,审核报表这是不同的责任内容,但是却都是对服务对象负责任的表现。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内容虽不同,但是二者相互有机的结合非常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3. 适用法律不同

法律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最低标准,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一条准绳。任何一种行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行动。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也是一样,他们各自也都拥有着适用于自己的法律。《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所适用的基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中国内部审核准则》是内部审计所适用的法律。这是由于二者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所决定的。明确区分适用法律,能够在发生问题时,很快找到相应法律条文解决问题,有利于二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得以顺利运行。

四、完善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界定的对应措施

( 一) 加强对两者责任的认知

1. 会计主体人员要认真负责

许多单位在年终的时候也都会进行内部审计。但是许多单位对会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并没有应有的重视,认为只是例行程序,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两种工作的重要性。一些会计主体工作人员也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地方,内部审计工作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的作用是其他工作所无法替代的。会计主体和内部审计主体在企业中都应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在企业中各司其职。会计责任不能占据内部审计的工作,内部审计责任也不会减少会计责任。所以会计主体在发现制造虚假信息的领导或个人,一定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罚。

2. 内部审计人员要正视审计工作的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认定自己的作用。内部审计责任并不只是简单的对会计主体进行审计。更重要是要针对和会计主体的相关的更多利益者。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要拥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才能认真执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内容和条例。遵守法律条款,运用专业的审计知识和热情的工作精神,让审计工作能够得以一步步顺利进行。

( 二) 积极降低会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

会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是界定两者责任的主要内容。会计风险又被称为折算风险或转换风险,它的出现是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产生变动的可能性。而内部审计风险发生是由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漏洞与弊端而引起的。内部审计风险中,内部审计人员认为错误的财务报表具有合法公允性。降低会计风险和内部审计的风险可以有效降低两者潜在责任的后果。所以降低风险,建立健全公司内控制度非常重要。内部控制制度,不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手段,并且也是一个企业对会计人员以及内部财务人员的一种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使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责任得以明确界定,也能够确保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要要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具有积极作用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降低会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否则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 三) 提高从业人员能力

工作的效率在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提高从业人员能力要做到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从业人员道德水平。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注重职业准入门槛标准,要招聘能够完成工作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因特殊关系而招聘;同时企业也要做好员工的专业培训,可以定期举行会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考核;从业人员自身也要注重知识的培养,多学习专业知识,让自己能够更加轻松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在道德水平方面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全面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方面,不能畏惧权威,坚守工作,对错不可因上司或者来自其它方面的压力而更改。会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提高了工作能力,减少工作失误,认清各自职责,才能降低会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

( 四)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是企业运行和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基石。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的责任界定不清时,如若有完善的法规对其责任进行界定,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很清楚的界定出来。所以要想对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责任进行科学的界定,就要加强行业的监管,国家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和完善。法律可以对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责任进行科学界定的同时,还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作出的违法行为进行追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要对其进行严肃的处理。有法律法规的界定和约束,企业的会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合理合法的进行。

五、结语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2

一、区县级审计机关在政策跟踪审计中的地位

俗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区县级审计部门在审计系统内是最前沿、最基层单位,凭借其特殊的微观视角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着区县级行政治理的促进和完善,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的,对于许多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区县级审计部门能够比较方便地取得第一线的资料,而且对于这些资料,鉴于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基本上都在该区县域内生活工作,在许多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以及政策执行效果的确定性等方面都较上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政策跟踪审计上,从审计的可执行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结论的科学性等角度来说,县级审计机关理应发挥基础性、主体性的作用。

二、区县级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着眼点

1.立足自身,积极联动,确保审计质量。

加强政策措施贯彻执行,目的在于完善国家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区县级审计机关要正确认识自身在促进完善国家治理方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人微言轻”的思想障碍,通过不断完善有效的审计方法,提升自身的审计质量。所谓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在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区县级审计机关必须立足自身将各项政策的不同内容与本县区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与自身情况契合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充分发挥审计的创新力,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区县级审计机关作为审计实施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其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最终必须能融入全国审计一盘棋,政策实施效果的作用面不是局部的,积极和兄弟区县审计机关保持沟通以及充分运用审计机关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既能在审计方法上促进自身审计执行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也能提高自身在更高的视角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全局性认识。

2.以政策为主线,执行为抓手,效果为重点,推动政策跟踪审计微观化管理。

政策执行的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绩效性等,归根结底是以政策的执行效果来判断。政策跟踪审计应以实施效果的好坏来发现政策的配套措施、实施流程、监督办法等政策执行上的问题和不足。作为区县级行政单位,大部分政策除了一些配套的措施办法之外,许多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在基层都物化为一定量的项目和资金。将宏观的政策层面有意识地微观化为对若干项目的审计将大大推进区县级审计机关审计的效率。政策执行跟踪审计关注的重点也应当进行适当的微观化。例如在一般情况下,政策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一项政策在当地的适应程度有好有坏,而区县级审计人员除了对政策的适应性进行恰当的评估外,还可以微观地分析影响当地政策适应性的各种因素的数量以及各因素对最终政策效果影响程度的大小,以便下一步实现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三、区县级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策略

1.注重证据收集详尽度和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

不同的县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同一政策在不同地域的效果也必然千差万别。最终的政策执行宏观效果有时只有上级审计机关通过借助对下级审计机关层层汇总的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之后才好把握。政策是否需要微调以及是否采取配套措施和采取何种措施也只有之后才能更好的落实。区县级审计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微观地位以及自身工作对于全盘成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指导自身的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审计证据的采集务求详实、充分,审计表格的填列务求真实、完整。基层审计干部们需甘当审计蓝领,一季度一季度地跟踪下去,一级一级及时高质量地汇总上去,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把谋全局与谋一役结合起来,保证审计系统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形成审计合力。

2.努力拓展“政策跟踪审计+”模式的运用。

区县级审计机关大多依照财经、经责、固投等机构标准进行人员分工,但随着近年来上审下,党政交办、全国全省大型联合审计项目的逐渐增多,股科室间交叉协作情况也日趋普遍,一定程度缓解了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困境。但是,政策跟踪审计这类专业要求强,涉猎范围广,牵扯部门多,投入时间长的新型审计仍然给基层审计机关在人员配置、计划安排、审计质量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仅就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来说,内容涵盖国务院出台的23个方面70余项具体政策,涉及20多个部门,全年按季度进行跟踪汇总,基层审计部门在完成既定年度审计计划的前提下,若要保证审计质量有必要创新审计思路和审计组织方式。“政策跟踪审计+”模式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例如,将政策跟踪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将政策跟踪审计与财政收支审计相结合,密切关注财政资金、地方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将政策跟踪审计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相结合,围绕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检查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情况;将政策跟踪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用数据说话,分析潜在的政策风险情况……通过“政策跟踪审计+”等新模式的不断拓展,可以充分突出审计重点,又与基层审计机关既定年度审计计划相辅相成。既缓解人员时间压力,又提高了审计质量;既保证了业务审计的专业性,又推动了综合型人才的成长。

3.不断加大政策执行效果定量分析的深度。

对于区县级审计机关来说,宏观上的数据较之上级审计部门无论从工作量还是便利程度上都有较大的优势,客观上也给区县级审计机关提供了将数据精细化分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深入的数据挖掘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使得审计人员能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举例来说,中央大力推动的棚户区改造政策,棚户区改造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是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可是“何为棚户区?”很多地方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正是由于标准的不清晰,在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的老发展思路的引领下,棚户区政策在地方政府手中就有扩大化、泛滥化的趋势,只要是拆迁就全部执行棚户区改造政策,抵顶相关任务指标,出现棚户区改造越改越多的情况。区县审计机关可依据对当地实际情况的熟悉,选择当地的标准或其他合适的标准(比如居住条件、原始风貌等)定量分析把当地棚户区改造数据中的水分“挤干”。同时也可以利用跟踪审计的长效特点,对即将建设的项目区进行摸底调查,多管齐下,最终实现给偏离中央政策导向的地方措施进行纠偏的审计效果。这些工作需要也只能由区县级审计部门来主动承担。定量分析的思考维度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具有确定数字任务指标的前提下引入时间的维度就可以进一步审核行政效率。再者,根据凯恩斯西方经济学理论,政策措施特别是公共政策的实施在评估其最终效果时还应注重政策本身的外部性特征。理论来说,具有正外部性的政策最终的社会价值往往大于单纯在局部地域审核的结果。但是由于地域的限制等因素,外部性对区县级审计机关来说,长期被排除在审计评价体系之外。因此在定量分析时适当的引入空间维度以便进一步审核政策措施的外部性将显得非常有必要。另外,区县级审计机关进行政策跟踪审计的定量分析的思路也可以适度拓宽,针对政策的实施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是仍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

4.勇于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定性分析的广度。

具体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许多现象的发生若单纯依照以往财经、经责、政府投资等审计的要求,甚至都无法纳入审计内容,更勿谈进行效果分析。譬如中央喊了千百遍的简政放权,总理三令五申,许多地方都就相关内容有详实的工作成绩汇报材料,简了多少权,取消或合并了多少审批事项。这些内容看起来似乎都成绩斐然,可是老百姓仍面临着“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未婚之前是单身”、“让一岁小孩开不犯罪证明”等荒唐的要求。而以上情况的发生很明显与中央简政放权政策落实的愿景有明显冲突。此时若抛开定量的惯性思维,从定性着手,这些乱七八糟,让人啼笑皆非的“证明”实际上不仅暴露出行政人员极度匮乏的服务意识,严重懒政惰政的工作作风,而且也暴露出政府机关之间的行政壁垒仍然巨大,上下级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令政府可以内部消化的数据流转工作外部化、社会化,令老百姓产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厌恶情绪,根子上还是简政放权的措施不到位。这类事情发生在基层、症结在基层,正是区县级审计机关发挥优势的所在。简政放权主要涉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收费三大类。其具体政策贯彻落实效果的审计监督不应仅仅停留在是否做了、做了多少,更要着眼与做的怎么样、做的效果如何,百姓是否满意等方面。基层的审计人员可以就地综合应用问卷抽样、座谈、测评等形式,取得百姓对相关政策执行效果的直观感受,从中提炼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疑点或不足,区别出人的问题、制度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应整改的对策和要求。用审计的方法倒逼基层政府的服务型政府改革,将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集中到老百姓身上来,这将是区县级审计机关在政策跟踪审计中可以大力发扬的闪光点之一。

5.多维度拓展审计力量的投入。

拓展审计力量的投入分为多个方面,首先应拓展审计力量投入的方向。审计人员在政策执行审计中应从传统的账务审计中“见表、见人、见账、见物”和“逐笔、逐项”的束缚中跳出来,在保证传统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的分析评价中。例如,中央针对地方配套的专项资金若资金出现了大量盈余,除了按照传统审计思路保证专款专用以及资金运用的具体标准合法合规,还要对其产生原因深挖细查,它们往往都与地方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滥作为、执行不力等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县级审计机关需正确认识到社会治理既有许多方面存在资金缺口,也同时存在一些方面资金闲置、损失浪费的客观现实,才能进一步从更高的视角来指导政策跟踪审计的组织实施,进而保证公共资金高效使用。其次,需要拓展审计力量投入的来源。面对审计知识涉及的越来越广,审计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区县审计机关一方面必须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设高水平、综合型审计技术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许多政策具体内容涉及特定的专业知识,审计干部专业短板难免对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此时如需克服审计资源的不足就需要引入专家咨询以及引入专业部门的配合,同时也从侧面支持了中央鼓励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政策落实。

6.不断夯实政策跟踪审计的标准化、模块化基础。

政策跟踪审计是个系统性工程,目前的审计指标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运用往往是政策跟踪审计能否客观、科学、合理地进行审计评价的决定性因素,即政策跟踪审计成败的关键所在。单纯依靠审计人员自身的审计经验来促进各自审计评价体系完善的缓慢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审计提出的政策跟踪审计的迫切性之间矛盾比较突出。政策跟踪审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类似审计署专家经验库的区县级乃至各级别的审计经验系统,以审计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推动有价值的审计经验、审计方法迅速推广。通过将个体经验优势转化为整体方法论,推动政策跟踪审计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不同方面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审计方法的标准化、模块化。这方面基层审计机关离不开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和支持,如果条件允许,可由审计署在制定大的方向前提下,由各省、市依据各自情况单独制定标准。

7.积极探索云审计技术助力政策跟踪审计。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金审工程一期、二期顺利完成后,诸如数据库数据筛查分析技术之类的信息化审计技术助力各类审计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在全国性、多层次的大型审计中,成本、技术等问题仍一直制约着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的审计技术(简称云审计)的出现将引领审计信息化发展走出这个困境。云审计的关键是依托互联网搭建的一个具备云数据处理能力的审计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与审计相关的硬件和软件以及最关键的审计数据都储存在“云”里。在云端,面对庞大的目标数据,整个平台仅需要为数不多的服务器维护人员及平台维护人员。在终端,广大的审计干部仅需要专注于审计分析,避免了许多重复而繁琐的类似数据存储、分类、维护的工作,从而大大的提升审计效率。另外,由于云审计的平台属性,很自然地会促进审计方法规范化、体系化、模块化、通用化的日趋完善。政策跟踪审计这样的大型审计项目亟需有效的组织分工、管理模式、审计计划等,而云审计很恰当的契合了这些需求。由基层人员短时间内将收集、整理大量的数据输入云端服务器,在省去大量的重复、低效的信息转换操作后,直接由各领域的专业人员从云端自行将各自领域的专业数据进行实时的审计分析,对于产生的审计疑点再通过云端联络系统交由各目标地域的基层审计人员进行实地落实。若以上措施能够落实,区县级审计机关在政策跟踪审计领域也将更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刘家义.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努力开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J].中国审计,2012,(2).

[2]陈尘肇.关于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监督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1,(4).

[3]刘金章.试论县级审计机关参与国家治理的地位、作用及途径[J].审计署网站.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3

关键词: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区别;联系;助推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配套审计机制的需求日益明显,为此,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为内容的外部审计制度,目的是通过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的外部审计,摆脱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弊端,得到更加真实有效的审计结果,以真实反映各经济单位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进行修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而其二者的区别更是使独立审计的作用可以通过国家赋予的公共权力与独立第三方的角度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理论阐释

按照我国现行的审计体系,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可将审计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而正是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构成了外部审计。所谓外部审计,是指那些由独立于被审计之外的专门机构或部门进行的审计行为。

(一)政府审计

国家审计,亦称政府审计,是指以国家法定审计部门为主体进行的审计工作。它的实质是国家的政治制度之一,借助法律赋予其特殊的经济监督职权,依法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等被审对象进行财务财政收支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等方面的经济评价和监督。作为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国家审计其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综合性。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代表国家和人民,通过层层递进的国家审计机构,综合评价各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并有权要求被审单位按照审计结果进行强制整改,以保证国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以独立执行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主体进行的、对企业集团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它起源于经济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由于其自身能力或企业股权较为分散等原因,雇佣专业经理人来执掌企业的经营权对企业进行管理,但为了评价企业管理层对其职责的履行情况和保证企业的经济成果不被管理层非法窃取,委托独立于企业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通过独立地审核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以及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得出相应的审计结论。因此,民间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主动委托才能进行,并要求更强的专业性来应对企业的各类违规造假措施。

二、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区别

(一)审计主体与对象不同

显而易见,国家审计的审计主体是以审计署为核心的各级审计机关,其进行的审计活动主要是针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的。而民间审计的主体则是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它更多地是对经济组织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型以及反映经济活动的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独立的审核检查、评价和鉴证,它的审计对象不涉及国家政府机关,金泫雨各类经济组织。而国家审计的审计对象更多地是各级政府机关、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国有资产的单位。

(二)审计目标不同

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审计主体和审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审计目标有明显区别。国家审计的审计目标是通过审计被审计对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时发现我国行政体系及国有经济单位内部的经济问题并借助国家权力强制整改,保护国家资产的安全,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政治廉洁、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民间审计的审计目的则是通过对被审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合理保证其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型以及反映经济活动的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公允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型以及反映经济活动的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为企业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参考,进一步维护国家市场经济秩序,减少因错误和舞弊导致的经济波动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三)审计涉及的关系主体

国家审计从性质上来说更多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借助国家权力对各级政府机关、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经济检查和监督,因此国家审计只涉及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两方关系人;而对民间审计来说,从笔者上文所介绍的民间审计起源就可看出,民间审计并不像国家审计那样只涉及审计主体与审计对象,它由于企业所有者的委托,管理层的经营成果进行相应地审核、评价和鉴证,因此它涉及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被审计企业、审计委托方。

(四)审计工作的具体依据标准不同

由于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审计主体和审计对象的特殊性,他们开展工作所依据的具体标准就不尽相同。作为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国有金融机构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并辅以各项部门规章,特别是《国家审计准则》中明确了国家审计的目的、依据、含义、适用范围及对国家审计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审计机关和人员进行国家审计工作所依据的最基本具体准则。然而民间审计关注的是除国家政府机关之外的经济组织,且大部分具有盈利性质,因此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在开展具体的民间审计业务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作为最基础的行为标准,并辅以各项财经法规,它们一起构成了民间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而《独立审计准则》也成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衡量的权威。

(五)独立性不同

国家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组织独立、经济独立、工作独立、人事独立四个方面:各级审计机关是单独设置的,不隶属于其他任何部门或业务机构;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由政府提名但需由相应地人大常委会任命;各级审计机关工作人员不参与审计对象的各项经济活动同时审计机关的工作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情况不受政府机关的干扰;同时审计机关日常运转和执行国家审计工作的经费是独立列入财政核算的。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却与此截然不同,作为审计主体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同时独立于被审计企业和审计委托方,《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方在接受业务时与被审计方、委托方无任何经济瓜葛,且其进行审计所需的经费列入最初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中,因此客观上不会出现由于其他两方操纵审计经费来影响民间审计工作的现象。

(六)审计职权范围不同

国家审计是由国家权力授权的审计行为,他代表国家和人民,要求被审计对象必须接受国家审计,一旦出现违反国家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可以要求被审单位强制执行审计整改决议,具有最强的强制力和权威性。而相对来说,民间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接受审计委托而产生的,他没有任何震慑性的权利来作为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其被审计单位也是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缔结审计合约的方式来自愿接受审计,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一旦被民间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存在错误舞弊或存在不符合合理性、效益性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出具整改意但是否进行整改还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自身,注册会计师本身无法强制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只能通过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方式,来告诉财务信息使用者该被审单位存在没有解决的审计问题。

三、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联系

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之间尽管存在上述许多区别,但他们的联系仍然不可忽视。

(一)二者执行的业务内容既相互融通又相互依赖

民间审计是对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调整,从而促使作为审计对象的各国有或私人企业能够有健康的发展进程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政府审计在对政府部门财政收支进行经济监督时,也会涉及到对与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情况的调查,甚至会用到民间审计留下的相关资料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政府审计工作。二者相辅相成,从企业与国家行政单位两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影响市场秩序的不良因素,让国家拥有一个廉洁有效的行政系统,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更好地态势发展。

(二)二者具有互补性

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各自都存在缺陷,但作为外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者显然是互补的。国家审计虽然从制度上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事实上,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业务上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而行政上仍受本级政府负责人的领导,且各级审计机关的负责人虽是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但需本级政府进行提名。因此,国家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并没有完全独立开来,在开展国家审计工作时难免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制约。而民间审计是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委托方的,但由于是委托产生的审计关系,存在收取经济报酬。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难免会遇到被审计单位不配合的情况,甚至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都要受到经济报酬的制约,这不符合审计初衷,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但国家审计却不存在这一问题,他借助国家权力开展工作,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配合相关工作,且审计机关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报酬问题,其审计结果不受经济方面因素的制约。甚至可以说,国家审计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强制性,是保证民间审计结果的“最后一道防线”。由此看来,二者具有互补性。

四、结语

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共同组成了外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工作初衷都是力求维护市场秩序的平稳、推进政治廉洁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甚至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开展审计工作,还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进一步了解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完善外部审计体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他们分别从国家政府机关、国有资产和社会经济组织的的角度,严密把握并监督全国的经济动向,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一切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34.

[2]刘明辉,史德刚.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65-72.

[3]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4]田莉.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比较研究[J].企业导报,2012(7):123.

[5]蒋品洪.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反思与突破[J].财会月刊,2010(25):40-42.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4

一、当前外汇管理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清,存在审计盲区。当前我国外汇管理机构设置中,除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本身把内部审计职能赋予人事部门外,分局和中心支局外汇管理部门未设置内审机构,实际工作中对外汇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职责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承担,对县级支局的内部审计职能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承担,也就是说,目前外汇管理的内部审计尤其是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县支局)内部审计处于空白或缺失的状态。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区行所在城市的县级外汇支局存在审计盲区问题。目前体制下,人民银行大区行(以下简称大区行)和外汇局省级分局并列,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大区行所在城市不设市级外汇局,其外汇管理职责由省外汇分局代管,大区行所在城市的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由于自身没有外汇管理机构,对其所辖的县级外汇管理局(县支局)也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承担审计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省外管局不但要对各市级外汇局(中心支局)进行业务指导,还担负着所在城市的市级外汇业务管理职责,对县支局几乎无暇顾及。由此形成了县级外汇支局审计盲区。

(二)受各种条件所限,监督检查效果不佳。当前外汇管理部门内部管理机构上看,从纵向说,有上级局对下级局的监督检查,从横向上看,有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日常监督检查对规范管理、增强外汇局依法办事的意识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日常的监督检查无法替代内部审计。

在目前我国资本项目管理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我国的外汇管理从部级的总局到县一级的支局,都要承担具体的外汇管理审核和审批业务,尤其是近年来外汇业务发展迅速、业务量与日俱增、日常业务应接不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各级外汇局新业务系统不断上线运行、系统不断升级改进,上级要不断组织下级学习培训、指导各业务系统安装运行;同时随着业务发展新政策新规章不断出台,上级要指导下级及时贯彻落实……除此业务指导外,各级外汇局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对下级局的监督管理责任和风险防范责任。目前,各分局和中心支局在现有人员和条件下,做好自身业务的同时对下级业务指导已经使他们力不从心了,而要求其对下级开展的监督检查达到及时、全面、风险预警的目标,确实勉为其难。即便是人员力量足够棒,拿省级外汇局来说,外汇局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外汇查处等各业务部门分别组织对下级局监督检查,也难以结合下级局的整体情况予以指导,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下级无所适从、监督检查事倍功半的结果。

(三)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行使外汇管理审计职能在重重困难中艰难维计。当前外汇管理局除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外,各分(支)局均作为人民银行的内设职能部门存在,分(支)局局长由同级人民银行行长兼任。在实际工作中,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实施对外汇业务的审计困难重重。第一,从理论上说外汇业务对人民银行来说不是其主要业务,作为人民银行的内审部门实施外汇审计名不正言不顺,不重视对外汇的审计也在情理中,因此,内审部门人员配备不但不重视配备懂外汇的人员,而且对外汇审计的研究和规范也很难提上议事日程。外汇审计的效果可想而知。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外汇业务专业性较强,与人民币业务几乎没什么关联,或者说根本就是两码事,人民银行的内审部门开展对外汇的审计很困难,往往要四处抽调懂外汇业务的人员,每逢开展与外汇有关的审计都要请求其他部门人员支持。

二、建议及分析

在当前体制下,从有利于基层外汇审计职能作用发挥,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可以采取在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设立外汇审计机构,或者在外汇局内部增设审计机构两种方式。从综合效果利弊比较,在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增设外汇审计机构,或明确内审部门承担辖区外汇审计工作更显优势。

(一)有利于外汇审计工作规范化,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专门的外汇审计职能部门,研究和开展内部审计是其职责,内审部门特设的外汇审计机构,以外汇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外汇审计为主业或重点工作。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外汇审计工作规律,开展外汇审计调查研究,规范外汇审计工作,从而使外汇审计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为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前提条件。

(二)有利于审计资源集约化,提高工作效率。内审部门以内部审计为专业工作,承担外汇审计职能后,外汇审计任务是其工作内容之一。根据外汇审计工作任务情况,内审部门内部可随时调配人员、增减力量。

(三)有利于统筹兼顾,节约审计成本。专业的外汇审计部门以辖区的各类外汇业务为审计对象,对各项外汇业务的开展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审计项目的整合和审计重点的把握,避免重复劳动,突出审计重点。

(四)有利于解决大区行所在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所辖县支局审计职能缺失问题。若外汇审计机构设在外汇管理局,在当前大区行所在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未设外汇管理机构(其外汇管理职能由省外汇局承担)的情况下,仍然不利于解决对所辖县支局的审计职能缺失问题。只有赋予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外汇审计职能,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基层人民银行的内审部门,如营业管理部的内审部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担负起对所辖县支局的外汇审计任务。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异同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5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130-02

所谓审计,是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公认的专业准则下,由经过授予或委托的专业审计人员,对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其中,审计人员必须完全独立于当事人之外,以保证审计活动的公平和公正性,而所谓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其最主要的差异则在于审计主体、原则与规范以及审计的对象等方面。根据内部审计之父索耶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对某一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地评价,从而确定该组织是否遵循合理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行业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并经济地利用了资源,以及是否实现组织目标等。而社会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其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当事人的委托、独立执业、并有偿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

一、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联系

在国家的审计体系中,审计机关属于领导管理机关,它在业务上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上则管理审计事务所,故审计机关同内部审计机构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与审计事务所则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所以审计机关审计范围内的事项,往往可以委托给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社会审计机构组织审计。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区别。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都需要在国家审计的指导下进行,其在审计的内容、规范、程序和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通之处。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可以在社会审计的基础上,对其所提出的薄弱环节和指出的问题进行挖掘,更加深入地跟踪调查、核实以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领域,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反过来,社会审计则可以直接向内部审计获取某些资料,了解基本情况,通过内部审计所提供的信息,社会审计可以快速地确定审计重点并制定合适的审计程序,从而降低财务报表上产生重大误报的风险。换句话说,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间互相配合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审计成果,及时信息沟通,可以扩大审计的影响并提高审计的效果。另外,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区别

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间既是互相联系的,也是互相区别的。总的来说,社会审计具有广泛性,而内部审计则具有其私密性。由于社会审计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审计组织,因此其审计人员,即注册会计师,具有服务公众的责任,并且需要获得公众的信任。而内部审计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因此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则主要是基于对风险,以及对组织内部的控制与治理的客观性保证的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应对组织内部负责。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异:

1.独立性不同

由于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目标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独立性上并不相同。社会审计之升级活动中完全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相对于审计客体和内部审计而言,其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因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11年的《IPPF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中进行的说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则指审计组织机构具有独立性,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并无直接联系。由此,内部审计虽也具有独立性,但事实上其在经济、工作、以及组织结构等各方面都要受到审计对象的制约,其独立性也相应地受到了一定限制。与内部审计相比,社会审计则要显得独立许多。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社会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对反映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从而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转。与此不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因此内部审计主要是针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以促进本单位经济目标的实现。而由于其审计目标的不同,使得其在业务范围方面也有差别。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是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尽职调查、鉴证审计等业务,因此社会审计的目标常常要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相比而言,内部审计则是以企业自身经济活动为基础,而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3.审计依据不同

社会审计在内部审计在法律依据和性质上存在差异。社会审计是依法批准成立的审计组织,属于社会监督体系,具有法人资格,即俗称的“民办”组织。社会审计的对象必须由国家法律规定,而具体的被审计企业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因此,外部审计以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而内部审计的标准却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这是因为内部审计所的法律依据是由审计法所设置的,是各单位的职能部门,因此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

三、构建信息共享型内外审计关系的实施策略

如上所述,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极其重要。值得指出的是二者在财务审计方面的共性,使得各类组织机构在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审计建议书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有必要的,因此这应当是成为处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关系的指导思想。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1.对协作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制定总体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就本部门与社会审计师的信息沟通情况进行梳理,包括信息沟通的频率、方式、内容及实际效果等。在此基础之上,再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着手制定一个总体协作计划,并征得高层管理人员及审计委员会的认可,同时同社会审计部门进行开放式交流。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落实总体计划

在总体计划制定完成的前提下建立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信息共享机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和方式来进行:一是召开短会商讨;二是定期举行联席会议;三是不定期情况通报。此外,还需在必要的范围内互相交流工作底稿,在审计结束时相互交流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做到共享工作成果。

3.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协调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进行了规定,其中包含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并且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可以说审计委员会是内外审计信息共享的结合点,必须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为二者的沟通和协作创造便利条件。

四、总结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6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

据统计,2011年区有28家民企入围全国民企500强,15家企业进入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在省百强民营企业中有14强。这些企业大多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向资本多元化、产品市场化、管理制度化发展,办公以计算机为依托,逐步实现了自动化。

区百强企业中前50家民营企业,近几年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资金28186万元,投入资金最多的万向与传化分别达到9000万元与8000万元,48家企业拥有计算机专业人员1711人,不同程度地在不同领域运用了计算机软件,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有33家企业内部审计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一个或者多个领域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相对接,其中有19家企业在内部审计中借助了计算机辅助手段。其内部审计与信息化有机融合,有的已产生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并得到了中央、省、市内审协会的充分肯定,8月上旬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场交流会在召开。

调查显示,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不同,其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内部审计控制点嵌入信息系统中。以传化集团为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多年内审工作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现有信息技术环境,将审计关键控制点提炼转换成计算机语言嵌入到信息技术控制系统中,并开发形成以“审计业务管理与交流平台”和“审计数据管理平台”两大实施平台为基础的符合企业特点的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审计人员利用系统进行审计监控,利用系统的自动报警及时获取审计线索,通过“审计数据管理平台”进行审计分析,通过“审计业务管理与交流平台”实施规范化审计操作流程,提高审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该种模式需要企业有成熟的审计经验和完善的信息化环境,关键控制点的设置要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更新,随着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进行修正完善。

2.建立与内部审计融为一体的会计审计结算中心。以永翔集团为例,把集团下属各个单位的生产、资金、财务、人事、办公等各子系统,借助电信等网络平台,集中在集团会计审计结算中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流向、重大决策、财务核算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监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风险,实现了审计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监控。这种形式需要把融资、财务、审计、计算机等各种专业型人才集中在会计审计结算中心,并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其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弱。

3.给内部审计机构设定监控企业相关信息系统的权限。以三弘集团为例,内部审计机构根据授权,通过对企业财务、生产、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生产经营、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或不合规合法行为的疑点,经批准立项进行审计;根据年度审计计划或领导交办事项,根据项目需要查阅相关电子数据。该种形式需要企业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相应的权限,配备不同专长的、可以通过对某个子系统的监控发现问题的内部审计人员。其缺点是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难以直接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对相关数据导出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才能利用某些计算机软件、工具进行审计分析。

4.内部审计机构与信息管理、财务、生产等部门联手。以荣盛集团为例,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以及应用信息系统的财务、生产等部门在日常的运作管理中发现疑点,及时向审计部门反馈信息,内审人员据此立项审计;内审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提请相关部门予以配合,共同完成审计项目。该种形式需要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为促使有效运作,最好由一把手负总责,对各环节进行明确的责任分解,并配合必要的内部责任考核制度予以保障。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性

1.信息化建设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营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许多集团公司跨区域乃至国外分支机构逐步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一些白手起家的企业家,由于学历、观念受到限制,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仍以当面听取汇报、阅读文件等传统的方式掌握企业发展情况,面对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于外地分支机构,更感到鞭长莫及,疲于管理又疏于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不注重信息化建设,已成了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

民营企业家开始认识到,要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保持原有的发展优势,必须转变思路,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足发展。

2.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区百强企业中前50家民营企业两年内开展各类内部审计项目1706个,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拓展到效益审计、制度审计等,审计重点已逐步转向内部管理、风险预警等管理审计,审计方法上也在积极探索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转变。两年来,查出损失浪费金额3526.5万元,增加企业效益12642万元,被审单位采纳审计建议意见2909条。

实践证明,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需要内部审计,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给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对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成效正不断显现。

另外,从世界各国先进企业的发展来看,只有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以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手段才能促使企业健康发展,而内部审计是内控制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规模小,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但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管理者急需相对独立的“第三者”来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促使提高管理水平。

3.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现代企业管理机制逐步代替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信息系统也广泛渗透到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中。企业从最初运用财务软件、网上办公平台,发展到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等各个管理领域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使企业的经济环境、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企业内部需求而产生的内部审计,其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手工审计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必须融入企业的信息化环境,适时改进审计思路、审计理念、审计组织管理、技术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满足企业、领导、股东多层次的需求。

同时,一些上规模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也为利用计算机实施内部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其不存在有效获取与转换被审单位电子数据的障碍,某种程度上比国家审计利用AO系统进行审计分析更具优势。

三、制约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原因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从总体上讲起步早,起点水平也高,效益较好,但还有相当部分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区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刚刚从“家族式管理”的初始阶段发展到“公司制”的现代企业管理阶段,其观念还不能完全转变,对内部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认为是“劳命伤财”的事。很多企业领导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道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只要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整合信息化资源,就可以极大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2.缺乏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从我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看,大部分是财务、法律、企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内审机构中很少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些企业即使认识到计算机审计人才的重要性,也苦于良驹难觅,只有借助外部软件公司或企业信息部门的计算机人员力量,辅助审计人员完成计算机审计工作。但往往由于这些计算机人员不懂审计,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的极度缺乏,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没有现成的经验与模式可以借鉴。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与模式,加之于民营企业往往考虑到商业秘密等原因,行业之间的交流相对缺乏或不敞开。我区在开展计算机审计的企业,大多数是边摸索边实践边完善,类似行业之间相互借鉴的较少,由此限制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虽然一些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集团领导重视,信息化程度较高,内部审计运作比较正常规范,已经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良性循环态势。但是,从规模一般、管理粗放的民营企业看,由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信息滞后或者企业规模较小等原因,信息化普及率较低,信息化内部审计没有真正地实行并发挥作用。

如何在现有的观念、条件下扎实推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加快内部审计转型,需要我们研究相应对策和途径,在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下,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显著成效:

1.以审计的有为,赢得企业领导的支持。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需求而产生的,它必须赢得企业领导的重视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而且是一项需要全体员工知识更新、需要全员培训的工作,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必将寸步难行。

所以内部审计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本企业的内审管理体制、努力创新内部审计方法,不断拓展内审范围,及时、有效地预防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为企业用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为企业提高绩效做出贡献,以显著的内审工作实绩,奠定内审在单位中的地位。

由此,内审人员以自己的有为体现存在的价值,赢得企业领导的重视和信任,使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不断优化,实现内审与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要让领导认识到,内审信息化建设,是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上进行的,不必从零开始投入很多资金,却能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而且能发挥长久效应,更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要求。有了企业领导的支持,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内审信息化建设。

2.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计算机审计开展的范围与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对于那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推进内审信息化建设,成本低、成效明显,更易被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接受。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信息化运用程度和运用方式不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授权范围不同,内审信息化开展方式、推进程度也不同。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开发适合自己的审计办公、审计现场实施软件,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系统,将审计关键控制点植入信息技术控制系统,融入到现有财务、业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中,以达到审计与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也可以通过充分授权,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进行全程监控等等。总之,内部审计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切合企业实际的合适的方式推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将计算机技术与审计工作结合的能力。要全面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加大计算机培训力度,学会如何在审计中将审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知识结构。要打造一支不仅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律和审计准则,而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的高素质内部审计人才队伍。

4.国家审计与内审协会要积极指导服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在现阶段,国家审计机关、内审协会更应积极指导服务,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多种沟通渠道、多种会议机会进行宣传,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内审工作理念,分类服务帮助企业寻求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内审信息化建设之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宗旨,推进内审信息化建设,提高内审质量,促进内审转型。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7

一、国家审计系统具有开放性

国家审计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当国家审计系统内部的网络结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是一种“耗散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国家审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就意味着国家审计系统不断与社会大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如审计人员的招聘、流动与交流;审计经费的供给与支付;审计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审计程序、审计结果公开等等,这些都是系统开放性的表现。而国家审计恰恰通过这种交换,才能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下,实现自身功能,发挥自身作用,达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国家审计系统具有非平衡性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平衡性是国家审计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前提。正是因为不同的地域或同一地域的审计系统工作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才能形成一种势差,以保持其非平衡性。根据区位择优理论,国家审计系统在优势区位,即在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得到发展,而地域偏僻、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由于区位之间存在差异,就产生了势位,促使国家审计系统工作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远离平衡态是相对于平衡态和衡态而言的,当系统处于静稳定状态或趋于静稳定状态时,总的倾向是趋于无序和趋向平衡,小的涨落和扰动在系统本身固有的涨落回归力的作用下被阻碍和吸收,很难改变系统原有的状态和运动趋势,所以系统不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对于国家审计系统来说,这种自组织的动力,即非平衡性不仅来自审计系统之间的差异,即审计署与省市县地方审计工作发展显著不平衡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审计工作发展差异,也来自审计系统内部审计人员的差异性。

三、国家审计系统具有非线性作用

自组织原理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系统有序的动力。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复杂系统中要素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它具有互不独立的相干性、时空上的非均匀性和多体的不对称性等特点,不能简单地进行数量上的叠加,而是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效应,形成作用对象之间支配与被支配、催化和被催化、控制与反馈等复杂的多维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审计系统来说,如果不存在内在的非线性的作用关系,那么国家审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就缺乏一种相互维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力量,就很难谈到发展。因此,国家审计系统构建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审计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一种自组织力量,即国家审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国家审计系统中的要素包括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审计资源、审计方式、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内容等,这些要素之间的作用不是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审计人员以审计资源为依托,依靠一定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体系。

四、国家审计系统具有涨落性

随机涨落是相对于系统平均状态的偏差波动,对系统的自组织过程起着触发、催化作用。随机涨落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原初诱因。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是通过随机涨落作用实现的。随机涨落是促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杠杆,是使系统进化阶段中更有序状态的诱因。通过随机涨落,首先是个别子系统超越常规,“认识”到其他的新的状态,而后当新的发现得到其他子系统的响应并在整个系统内得以放大时,系统就被诱导进入新的或更有序的状态。国家审计系统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向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转变、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关门审计向开门审计转变、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不断诱导审计系统进入新的或更有序的状态。

五、启示

1、促进国家审计系统的开放性

首先,审计风暴刮开了封闭已久的审计大门,审计的环境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好,审计的影响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实事求是地讲,就速度、广度和深度而言,开门审计的门开得还不够快,不够大,不够响。有些审计机关,虽然也在尝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但审计项目、审定过程、审计决定执行、审计人员监督途径及责任追究的公开工作还未启动,审计公开的途径和形式还嫌单一。有的查出的案件线索虽移送了纪检监察机关,但衔接不紧,跟踪反馈不力。有的与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有力,但内部各自为政,缺乏上下左右的协调联动,结果整体作战效果不太理想。有的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联席会议制度,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不够充分。有的虽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置了网上举报信箱,但没有落实专人处理和反馈,功效不大。有的虽每年向人大报告审计结果,但利用各方面力量,促进制度的完善,改革的深化,有待加强。这一切都说明审计公开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很有发挥的余地。国家审计系统要积极推进和不断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其次,要加强全国审计系统交流。强调全国审计工作的整体协调,强化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关系,对于促进审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为目标,科学确定年度授权审计项目计划。加强授权审计项目考核和重点抽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不定期举办审计专业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等方式,研究专业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提升业务层次和水平。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应用的培训,并为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提供必要的师资;建立审计署与省级审计机关人员交流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省级审计机关业务骨干到审计署工作或参加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同时上级审计机关选派骨干到地方审计机关任职或参加地方的审计项目,促进沟通情况,加强交流,提高水平,锻炼干部;加强审计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省级审计机关及时向审计署报送业务综合报告;审计署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情况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加强总体规划和应用指导,推动地方审计信息化建设。

2、维持国家审计系统一定的势差

国家审计系统构建过程中自组织现象的主要机制是因为自组织“基核”的出现,自组织现象最初的动力只能出现在个别成员、个别事件上,即要有带头人或起始事件,与周围形成一种势差,在其作用下产生自组织动力,使国家审计系统出现自组织成长基核,最终带动整个国家审计系统的自组织现象和结构形成。这种势差一方面来自中央与地方国家审计系统和东、中、西部国家审计系统的审计资源、审计理念、审计标准、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控制等差异,另一方面来自国家审计系统审计人员发展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差异。因此,要全盘考虑全国及省市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对国家审计系统的带动,形成类似“聚集效应”。审计单位构成也要注意其层次结构,一个没有差异的群体是难以形成自组织现象的,国家审计系统的差异性是形成国家审计系统自组织的基础。

3、创造国家审计系统非线性机制

在一定条件下,非线性机制可以把一些微小的涨落放大为巨涨落而推动系统的发展。在国家审计系统中因工作之交演变为朋友互助,因审计项目合作互助发展为审计人员全面身心合作,以致形成一起讨论学习的群体。甚至国家审计系统内的一次文化活动都会成为促进国家审计系统社会风气或某种习惯的“催化剂”。非线性机制的产生依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审计人员多元的社会关系。因此,促进国家审计系统职业的分化是形成非线性机制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在国家审计系统发展过程中,因审计系统内外部各种力量的影响,各审计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会产生出集体运动的协同效应。由于审计人员及其审计活动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集体的协同效应又支配审计系统内各子系统的进一步竞争与协同,从而使国家审计系统处在这样相互作用并关联与放大的循环圈之中。通过这样的互动过程,国家审计系统便经历从无序到有序,或使有序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4、把握国家审计系统随机涨落

随机涨落对实现自组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机涨落驱动了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取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非平衡过程,使得系统中出现了差距,而且加大这种差距,产生对称性破缺,特别是在临界区域附近的涨落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得以放大时,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过程。外部环境的各种随机因素影响系统自组织过程。自组织理论在强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根源来自内在动力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外部环境对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作用。科学证明,任何与外界无交换关系的封闭系统,只会导致系统有序程度下降,最终趋于无序、混乱状态,从而走向“衰亡”。耗散结构论认为,系统只有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外界引入足够大的负熵流,并大于系统自向熵的产生,才会向有序方向进化。这是外部条件对系统自组织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系统演化达到临界点上时,往往同时面临多个可能的分支,系统最终进入哪个分支,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但是,外部条件对系统自组织的作用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转化为推动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负熵流。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8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评估; 行政型审计模式

一、引言

审计是人类为了建立对某种标准的遵循性而进行的评价过程,其结果是得出一种意见(尚德尔,1978)审计与评价密切相关。伴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政府绩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绩效评估(或评价)和政府绩效审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究竟政府绩效审计包含政府绩效评估,还是政府绩效评估包含政府绩效审计?实践中审计参与绩效评估,还是绩效评估为审计服务?这些问题,是政府绩效管理和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急需研究的话题。事实上,不同的派别和机构对政府绩效评价活动有不同的理解:公共管理学者和政府官员、民间组织把对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称为绩效评估(或称为项目评估、绩效评价、经济责任评价等),而审计学者和政府审计机构以及国际联盟组织则倾向于把这项活动称为政府绩效审计(或称为效益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等)。这说明在对政府绩效评价实践活动中,对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的概念界定及关系的理解存有争议。

二、构成观

构成观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绩效评估包含政府绩效审计。该观点是国内外较多认可的观点。从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逻辑起点,构成观的逻辑模式为:和谐社会建设>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审计。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提升和持续改进政府绩效管理水平,而政府绩效评估是持续改善政府绩效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履行监督和评价职能。

国内的相关文献显示,董大胜(2005)认为绩效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政府绩效评估行为,是对政府、政府部门、预算单位、国家建设项目等的绩效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吕文基(2005)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国际化的政府改革潮流,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与审计环境因素构成,绩效审计成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子系统。刘明辉、徐正刚(2006)认为在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绩效审计被视为一种市场化的绩效评估工具。冯均科(2006)认为,在我国现行审计体制下,完成政府绩效评估可能会有许多外来的阻力,因而,不排除在人大之下设立“政府绩效评估委员会”,直接领导由审计机关牵头,人大、政协、高效、民众和政府各层面均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办公室,形成联合评估制度,确保评估工作的效果。

徐卫华(2006)根据我国目前对政府公共支出进行绩效评估是由财政部门与审计机关共同组织实施的以及2005年10月深圳市开始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案例,认为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柏乃(2007)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是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桑助来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2009》中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将绩效审计制度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七大考评制度之一。温美琴、胡贵安(2007)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推行政府绩效审计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包含政府绩效审计即构成观,得到审计和公共管理理论界的认同,其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国家审计的设置特色。我国国家审计在《宪法》的规定下,属于行政型审计模式。见图1。

三、替代观

替代观认为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是一样的。政府绩效审计可以替代政府绩效评估。李爽等(2004)通过对政府绩效评估与绩效审计的比较研究,认为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的区别,目标和方法是一致的,可以相互借鉴。该观点流行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理论与实践。其逻辑模式:和谐社会建设>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审计。针对审计和评估关系的研究,审计不同于政府绩效评估,但是政府绩效审计等同于政府绩效评估。

首先,英美等国将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义。见表1。范柏乃介绍的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义体现英美等国政府审计的强势。

其次,西方研究成果认为两者的可替代性。对政府绩效审计和项目评估的关系论述得较为详细和全面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审计署的前任审计长韦恩卡梅伦(Wayne Cameron),在他的文章标题中直接把项目评估与绩效审计的关系形象地称为“一丘之貉”。Wayne Cameron的观点是从自身的实践得到的经验总结。同样,在美国流行教材中关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项目评估的最早系统阐述学者应该是Tobias Lindeberg,他系统地分析了实践领域中评价结构化的四个方面:标准、数据收集技术、执业人员和报告,梳理出四者之间的关系,其结论是“三种分析性评价实践方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支撑区别的统一体”。从国际视角,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第十四届会议把项目评估纳入绩效审计范畴,认为项目评估也是绩效审计;承认项目评估是帮助审计机关完成绩效审计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内学者彭华彰等认为两者在委托授权、作用以及独立性等方面不同,同时又认为区别“都是形式上的,效益审计与效益评价一样,目标和方法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互相借鉴”。

最后,两者的可替代性,究其根源在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审计设置绝大部分直接隶属于立法机关,属于立法型的审计模式(见图2)。具有独立性和高度的权威性及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公共资源存在的地方均是审计或评估的地方。立法型的审计模式,审计机关接受立法机关的直接授权代表公民审计并监督政府的行为和结果,对政府绩效进行独立性的审计评估,并将审计评估报告给人民,促使政府持续改善绩效。

四、共存交融观

将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共存于政府绩效管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交融,形成政府内部绩效审计评估,我们称为共存交融观。即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共存于政府绩效管理。其逻辑模式:和谐社会建设>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评估或审计>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审计=政府内部绩效审计评估。

一般认为,政府绩效管理是指政府在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对内部制度与外部效应、数量和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等方面,以公共产出的最大化和公共服务的最优化为目标,实施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其构成要素为绩效目标、绩效信息、绩效激励、绩效合同、绩效成本、绩效程序、绩效规制、绩效申诉和绩效评估等。其特点:强调绩效评估、强调服务和顾客至上的理念、强调多元服务主体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等。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2009》也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批判性和建设性作用。因此,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共存于政府绩效管理。那么,政府绩效审计(A)与政府绩效评估(B)究竟有何关系?根据文献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包含政府绩效审计(B>A),政府绩效审计是特殊的政府绩效评估(范柏乃等)。也有学者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包含政府绩效评估(BA可理解为自上而下的政府绩效评估,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的绩效审计。因此,政府绩效审计(A)与政府绩效评估(B)交互发展A∩B≠0,共同内在于政府绩效管理。

五、政府绩效评估的审计参与性与主导型

(一)政府内部绩效审计与政府外部绩效审计

当政府绩效审计直接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时,政府绩效审计指的是政府内部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步骤、一种手段,即特殊的绩效评估,是侧重于结果的评估。当政府绩效审计不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时,作为上级审计机关或外部绩效审计,它可以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服务,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具体对政府部门内部绩效评价在进行一次审计,以保证评价的真实客观,即起到鉴证作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2009》中的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结果导向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评价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技术方法——改善政府绩效、提高效率效果和增加公民满意度等管理的原则——绩效审计作为再评价。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在政府绩效管理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关键环节,起着评价、反馈绩效信息,进而改善绩效管理的作用,这里的政府绩效审计是外部或高层级的审计机关,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将上级审计机关外部绩效审计与政府内部的内部绩效审计有机结合,才能在政府绩效管理中更好地发挥批判性和建设性作用。因此,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改善政府绩效的需要,确保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必须强化政府内部绩效审计评估。

(二)构建和强化政府内部绩效审计评估的理由

构建强化政府内部绩效审计评估的原因在于: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背景和目标的一致性、内容与方法的相似性、我国审计模式的行政型等。

首先,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背景和目标的一致性。共存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两者产生背景和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的产生都是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和公众民主意识的提高息息相关,都是有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治理运动推动的。由此为政府绩效评估和审计的兴起提供了社会政治环境。两者都关注政府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政府绩效优化与强化政府责任。因此,两者是通过政府绩效责任相关联。

其次,政府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内容与方法的相似性。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绩效的关注以及政府问责机制的推行,极大地影响政府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的变革。这些变革体现了创新公共管理评价体系对两者的融合要求。

从评价内容看,两者都注重产出方面的评价。政府绩效审计要求前瞻性地评价公共部门的产出。审计内容从传统的“三E”拓展到“五E”等。绩效评估侧重于影响性评估(Impact Evaluation,简称IE)。其目的是确定一项政策执行的实际结果,把这些结果与政策制定时的预期结果相比较,并且建立或确定政策执行方法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影响性评估的调查结果能够判断重要问题,如:政策行为有效的修订和新政策的建议能够成功的可能性。评价结果能够使政策效果具体化并且帮助决策者确定要做的正确事情,以便解决特殊的政策问题。因此,影响性评估是一种能够提高政府和国会决策质量的应用工具。

从系统程序和评价方法看,两者都逐渐趋近规范化。现在,不少国家政府、国际和超国家机构组织相继评估标准和伦理准则,如在美国国家标准机构的支持下,教育评估标准委员会出版了《项目评估标准》,以及美国评估协会采纳的《评估者守则》。这种强制性要求表明绩效评估的评估计划、评估结果的公布和使用,都要遵循有关规范。最高审计机关(SAI)已经在加快发展绩效审计程序,从而使其更像财务审计那样遵循一种标准模式。同时,制度也对绩效评估施加影响。

在具体的规划、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和评估人员也都采用相同的方法执行他们的任务,包括同利益相关者沟通、文件的审阅、观察、引导性调查和面谈、系统分析、统计样本和成本-效益分析。

然而,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两者评价的主体不一样。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仅限于专门的审计机关或人员,它不同于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而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既可以是专门的评估机关或专业人士,又可以是非专门的机关或人员。第二,政府绩效评估侧重于事后评估,而政府绩效审计免疫系统观强调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第三,政府绩效审计主要是一种外部审计,而政府绩效评估既可以是外部评估,又可以是内部评估。第四,政府绩效评估可以是一个全面的评价,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而政府绩效审计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的。据此,将政府绩效评估和审计等同观或相互替代观,在我国现行经济社会环境下是不可接受的。

最后,我国审计模式的行政型决定了审计与评估交融为政府内部审计评估。见图3。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行政型审计模式特色,决定了我国国家审计(或称政府审计,下同)本身就是政府内部审计。事实上,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大部分属于内部评估。因此,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与内部评估的有机结合成为必然,而且,由于审计的本质属性——独立性,决定政府绩效内部评估将以绩效审计为主导。虽然,我国目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尚未法规强制实施,但随着我国大部制的改革,加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与内部评估结合,构建和实施政府内部绩效审计主导型评估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趋势。

六、结论

在当代政府绩效管理活动中,政府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相互借鉴、相互利用,政府绩效审计从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到主导政府绩效评估,常常是一种技术吸收包含另一种技术的优势,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融合关系,这种融合关系使得两者变得更不容易区分,两个概念的关系争论正是由于两者相似而又融合的关系引起的。同时认为在辨析两者的关系时,更应当关注两者的融合,整合两者的资源和成果,而不是两者的区别,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即绩效评价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机遇与条件,绩效审计又进一步推动绩效评价的完善,两者共同致力于政府治理,促进政府绩效的改进。同时,基于我国行政型审计模式特色,政府审计的相对内部性,构建和强化中国政府内部绩效审计从参与到主导型的绩效评估不仅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而且也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董大胜.中国政府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R].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2).

[3] 郝玉贵,等.政府绩效审计与项目评估:实践特征与融合[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

[4] 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

[5] 梁斌,罗文洁.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M].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

上一篇:财经与管理专业范文 下一篇:节能降耗的管理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