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6 11:33:54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1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准则差异在内部审计目标方面,中外准则不存在差异,均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己任。区别在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定义较为全面的渗透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即内部审计除改善内控和治理过程之外,还对风险管理产生影响,参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职责之一。然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在定义中并没有涉及风险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内部审计领域关于风险导向思想的认识较IIA相比还存在差距,内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作用有待在内审定义中予以确认。

(二)审计计划的准则差异在审计计划方面,通过比较IIA《工作标准2000——内部审计活动管理》规定,和我国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第十条规定,二者均在审计计划制订阶段体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奠定了风险因素在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但在多大程度上凸显风险导向的思想存在明显差异。IIA将风险作为制订审计计划唯一提到的计划基础,而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将组织风险和其他因素并列成为年度审计计划的考虑因素。此外,中外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审计计划中体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思想部分的详尽程度也存在不同。IIA的几个相关实务公告对准则给出的大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就这一方面而言比我国准则更为完整、详细、丰富。

(三)其他方面的准则差异在风险管理的准则上,中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准则覆盖的范围与详细程度和国际基本没有重大差异,但在局部细节方面,比如在没有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中,内部审计应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过程这一问题,IIA提供了解决思路,而我国准则并没有涉及。在管理层对风险的接受方面,国际准则中单独列示,而我国准则却没有关于管理层对风险接受的相关内容,更谈不上凸显风际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

二、在我国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的对策

(一)严格区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职责范围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分别设立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直接参与风险管理过程,两个部门的职能设置必须严格区分、不能有交叉,内部审计必须独立于风险管理过程之外。否则,一方面可能产生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若内部审计在事实上承担部分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在进行内部风险管理审计时,就可能出于对自身评价和自身工作的考虑,无法给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对于只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而没有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承担起风险管理的责任,识别、评估并应对风险,执行咨询职能,但不对该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审计。

(二)提高风险评估信息技术在识别风险之后进行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工作的基础,决定了风险应对方案与审计范围和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如何量化风险,是风险评估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阻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全面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内部审计人员不管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评估报告出具审计意见,还是由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析文/曲江玲本部门进行风险评估,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风险评估技术。企业应针对自身业务特点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积极筹备建立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依据管理层偏好设立风险模型系数,多维度分析风险,实时监控重大风险,将经过内部审计部门认可的历史风险评估记录录入系统。遇到重大事项或者争议较大的事项时,可积极寻求外部专家工作。

(三)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能够识别各个业务和事项的关键风险点。目前我国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毕业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不断深入化和复杂化,财会专业背景已经不足以使原有内部审计人员贯彻执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引入同时具备内部审计知识和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优化内部审计业务,识别重要风险。同时在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中增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予以考察,将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2

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境外国有资产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存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拥有或者控制的各类资源中国境外国有资产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之外存在的,由中国国家拥有其所有权或者控制权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组织类型上,它包括中国政府驻外机构和中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分支机构及其投资的经营实体或者实物,具体形式表现为价值形态、实物形态和知识技术形态等多种类型。

二、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基本现状

截至2009年底,我国中央企业境外单位资产总额40153.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8445.4亿元。境外资产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为13.4%,平均总资产报酬率为9.1%。上述数据仅是中央一级境外国有资产情况,加上地方层次境外国有资产,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价值总量十分巨大。

近年来,境外国有资产非正常的经挤现象值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和商务部门等国家机关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驻外企业管理决策人员在重大项目投资、海外并购、与国外公司合作等方面,不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也没有相应措施保障,导致决策失误;

2.驻外企业违反规定,擅自决定从事期货、期权、外汇等高风险金融衍生品业务;

3.驻外企业负责人未经批准擅自越权进行对外担保或没定抵押;

4.驻外企业负责人以私人名义在境外注册公司、投资参股、购置不动产或者进行其它经营活动而不依法依规向国内有关部门报告等;

5.驻外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贪污、受贿等方式,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或者挪用公款从事违法活动;

6.驻外企业对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研究不够,也不注重依法经营和规范经营,从事违法经营活动,触犯了所在国的法律;

7.驻外企业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对所在国政治、经济方面的突发事件缺少应急能力或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三、构建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理论框架要点

根据我国国情,对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加强审计监督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其动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拥有境外资产的国家或者地区法这样,依照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机关不能直接审计境外国有资产。不仅如此,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对境外资产审计有可能涉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事项。为此,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应该谨慎从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外交、外事问题。所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对境外国有资产直接审计存在一定局限性。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其在国内的母公司或者投资单位或相关组织主要以内部审计方式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依据主要是2004年8月30日施行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我国或者境外资产所在地区或者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我国境外国有资产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的'由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资产所在机构,依法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其依据更是较为复杂,大多数是依据资产所在地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依据并非十分明确。

(三)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结果的运用

按照中国《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境内投资单位应对境外机构中方负责人进行任期审计与离任审计。境内投资者违反国有资有管理和境外投资法规、制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恶劣影响的,财政部门可根据不同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建议监察、审计部门立案审查。上述规定可以理解为,境外国有资产日常是组织内部审计,政府审计部门负责事后审计或者专案审计。现实中的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也按此规定得到执行。一般情况下,审计需求程度决定审计结果运用程度。在有效审计需求不足的环境中,难以考虑运用审计结果。如果审计结果运用较少,审计委托者得不到审计带来的收益,其审计需求自然就减少。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在境外国有资产审计这一个特殊审计系统中,较少运用审计结果,甚至不用审计结果,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金额、速度、影响程度等都将会远远超过境内同类国有资产流失。不仅如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公众等,运用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结果,其难度也都较境内国有资产审计高,甚至难于利用。一些不当行为甚至犯罪行为,责任难于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极有可能因等问题而几乎“望洋兴叹”,或者寄希望于未来。这样,还有可能引发少数的“学习者”,以至于上千万元、亿元、甚至更多的国有资产处于潜在风险中。为此,各类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结果运用在理论上和实务中都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五、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现状分析

(一)审计内部系统分析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出现审计需求强烈程度不高,审计目标局限性较大,审计依据不充分、不准确,其主要原因是审计系统内部原因。

1.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人才缺乏是制约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有效推行的关键所在。

2.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环境复杂多变、相关被审计人员配合程度难以测度,造成审计风险较高,影响审计人员和组织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在审计业绩考核力量的作用下,更是不容忽视尚未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3.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标准的确定相对较难、审计证据收集受到限制、审计决定执行则更难。

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适用范围较为有限。中央企业、地方企业能够涵盖大部分,但是未能对境外国有资产实施有效规范。例如,我国行政单位、国有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形成的境外国有资产,尚未有明确的类似的控制性规范。

5.我国以境外国有资产为载体的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配备不充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6.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涉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问题,影响审计执行过程、审计结果运用等。

(二)境外国有资产及其管理

境外国有资产的形成、保有存在以及收回到国内或者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涉及到财政资金收支、金融资产财务收支、财务报告编制及其对外审计报告出具、有关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认定与解除等多个方面。无论是资产形态还是价值量的计量还是时间跨度都比国内资产更加复杂。例如,著名中央企业的中远集团的全球网络覆盖了五大洲,航线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港口,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公司和办事机构,在海外设立区域公司,对所属区域内的中远境外企业进行统一管理。截至2006年底,中远集团的境外资产已经占其总资产的一半左右。中国海运集团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香港、北美、欧洲、东南亚、西亚五个控股公司;境外产业下属90多家公司、代

理、代表处,营销网点总计超过300多个。这些中央企业资产分布十分广泛,总量十分巨大,跨度遍布全球,对其管理、对其审计,非同境内国有资产。在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管理目标、管理水平、管理结果不尽人意时,加强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必须的,然而实施这些审计是有难度的。

六、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境外国有资产范围、发展形势以及审计现状和原因,作好现阶段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工作可采取下列政策。

1.对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例如,境外国有资产是经营性资产还是非经营性资产。资产形态是实物资产还是金融资产。境外国有资产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形成境外国有资产的决策权在哪里,监督管理机构如何设置?是否科学有效?等等。

2.督促有关审计机构要全面落实国家审计署决策布置。正如,刘家义审计长在2010年全国审计工作报告中所言,将加大对境外机构和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力度作为审计机关的主要审计任务。

3.切实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更好地服务于“走出去”战略,作为审计目标之一,不能为完成任务、业绩考核而以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为重、为主。

4.审计方式,宜于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等结合,形成综合审计。特别是境外国有资产外部审计更要用这一方式。境外国有资产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条件,与国内同类型审计项目相比较,审计环境更复杂、更难以控制。审计主体面临的审计风险可能更大。无论是对审计组织还是审计委托者,审计成本、相对国有同类项目则会更高。

5.充分发挥中国境外国家、地区内部审计发展较好,内部审计法规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高,内部审计事业成熟的优势,尽快在国有资产所在组织建立键全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体系实现特殊的经济控制职能作用。

6.境外国有资产外部审计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和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审计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延伸审计功能,审计范围较内部审计广泛。可以发挥政府审计具有强制性、处理处罚权职能作用,比较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威慑力强的优势。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3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这说明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审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范经济风险、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理论和实际课题。本文试结合吉林省的实际, 就加强教育系统审计工作, 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意见。

一、我省教育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为了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 应该对目前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有一个正确的分析。自2002 年教育审计会议以来,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从各方面不断加大教育审计工作力度, 加速推进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各项改革, 在教育审计工作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理论研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是教育审计工作逐步纳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 主要领导越来越重视教育审计工作。各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在院校长的直接领导下, 有些高校在党委书记或纪委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在教育局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教育审计工作。全省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审计工作网络, 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重点开展了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预算执行和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和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各类投资和建设修缮工程项目的审计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业务。二是逐步重视和加强审计机构和审计队伍建设。省、市(州)、县(市、区)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普通高校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或设有内审职能, 配备了专、兼职的审计人员。据2005 年末数据统计, 全省省属46 所普通高校中, 设有内审独立机构的24 所, 占省属高校的52%; 设有内审职能的22 所, 占省属高校的48%。各地区设有内审机构的2 个,设有内审职能的7 个, 其中白城地区通榆县、洮南市, 长春地区农安县, 四平地区公主岭市、铁东区均设立了独立的审计科。全省教育系统已有专职审计人员107 人, 兼职审计人员318 人。三是逐步扩大了教育审计工作覆盖面。通过开展对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进行审计, 促进增收节支。据统计, 2005 年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省属高等学校审计的项目总计为40 599项, 其中财务收支审计19 870项, 预算执行审计15 928项, 基本建设审计1 674项, 修缮项目审计1 972项, 经济责任审计463 项, 专项资金审计202 项, 经济效益审计49 项, 其他项目审计441 项。审计资金总额6017 亿元, 其中查出有问题资金5 656万元, 纠正违法违规资金十多万元。对大型基建及维修工程完成审计111 亿元, 促进增收节支113 亿元。查处并移送纪检部门的经济案件28 件, 涉案金额111 万元, 受党纪政纪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 人。四是逐步出台了一批教育审计规范性文件。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在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同时, 积极制定或修订了一些用于加强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 有力地推动了本单位、本部门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据统计, 过去的一年里, 全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内部审计制度178 个, 进一步规范了全省教育系统的内部审计行为, 从而发挥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服务职能。五是逐步加强了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全省各级各类内部审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 包括分期分批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教育部和省内审计机关举办的审计理论与实务培训班, 组织本系统审计培训、审计业务研讨, 聘请专家讲座等。仅2005 年参加培训人数为1 719人次。通过评选优秀审计项目、优秀审计报告等形式,在提高内审人员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 也促进了教育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六是逐步开始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和探索。“十五”期间,全国内部审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我省教育审计工作为适应形势需要, 积极参与教育审计理论研究,加强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和交流,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等, 研究当前教育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探索进一步做好教育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这不但促进了教育审计理论发展和创新, 更为教育审计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这里, 应当着重说明的是, 在充分估价全省教育审计工作的同时, 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 全省教育审计工作从总体上说, 与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表现, 一是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进展很不平衡。个别教育部门对教育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领导甚至对审计有排斥心理。致使这里的教育审计职能作用发挥不好,不能及时发现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能从审计角度及时向管理层提供所应该获取的信息。二是教育审计的覆盖面不够。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涵盖教育系统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工作目标, 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单位审计工作存在死角和盲点, 往往是出了问题领导才想起审计, 不能全面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三是教育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的高校配备的审计人员不具备审计资格, 一些市(州) , 特别是县(市、区) 的教育内部审计人员大多为兼职,未具有独立性。四是审计观念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审计质量有待提高。以上这些问题, 都严重地制约了教育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很不适应, 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二、我省教育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当前, 全省教育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施行, 老工业基地的全面加快振兴, 使教育审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任务更加繁重。我认为, 在这种形势下, 必须将教育审计工作放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考虑, 放在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来把握。应结合我省实际, 重新认识教育审计在加强教育财务管理,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维护教育合法权益和良好形象, 推进其在全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一是教育经费投入渠道的增多和总量的增长, 加大了教育审计为防范教育资金风险服务的职责。“十五”期间, 吉林省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平均每年增长14112% , 省政府用于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增长6617%。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上, 总计投入21 亿元。其中国家专项安排6 亿元, 我省各级政府投入15 亿元。加大了对省属高校、重点学科的投入, 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有大幅度提高。同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相继出台了各类学校收费标准, 学费收入有了提高。全省教育财务管理总的情况很好,成绩很大, 这是主流。但是, 勿庸讳言, 一些学校也在教育资金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省审计厅近三年来对我省18 所省属高校的审计结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账外资金问题。个别高校将资金账外管理, 账外资金总额较大, 主要用于发放奖金、支付招待费等。(2) 资产管理问题。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上, 将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账外管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 形成账外资产。(3) 后勤及财务部门和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有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以及所属职能部门实行二级财务核算, 但不及时向学校汇总财务报表。校办企业与高校内部财务往来不清晰, 对校办企业的投资形成不少不良资产。(4) 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在土地转让、学校基本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损失或负债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使学校面临风险等。据统计, 按照目前在校生规模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计算, 各贷款学校应偿还债务占高校自身收入总额的比例相当大, 风险很高,应当引起警惕。存在上述问题,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解决问题也需要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但是, 教育审计工作在教育经费快速增长、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的形势下, 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规避教育资金风险、保证教育资金的安全完整、维护教育部门和学校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责任。二是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加大了教育审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的职责。今后几年, 教育经费的投入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教育经费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这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更加突出。“十五”期间,省政府和财政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贯彻国家政策, 保证全省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然而教育经费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比如, 中小学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拨款以及事业收入虽然有了一定量的增长, 但增长的速度还比较缓慢, 部分地区部分年度的初中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 甚至存在与上年相比比例下降的情况。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 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与此并存的是, 一些地方挤占、挪用、损失浪费、使用效益不高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从省审计厅对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审计调查情况看, 个别县(市、区) 财政部门滞拨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 个别的危房改造资金被挪用于归还基建欠款等, 有的县(市、区) 利用危房改造资金建设新校舍, 等等。我们还必须清楚地预测到, 在未来人口基本稳定、可动用资源和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 教育的发展模式势必由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为主。如何配合有关部门通过教育审计, 在督促教育经费足额到位的同时,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是需要教育审计部门下功夫研究探索的政策和实际问题。三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 加大了教育审计的职责。最近几年,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全社会各阶层对教育方面的问题日益关注, 对加强教育管理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显然,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及市场因素的介入,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发生。如一些学校存在严重违规收费、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应返未返学生教材款、无依据自定标准发放各种补贴、领导自定工资标准等情况,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局性问题, 值得予以重视。这也要求从事教育内部审计的同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发挥内审特有的控制及防护功能, 及时有效地促进管理, 堵塞漏洞, 从而防止各类违规问题及职务犯罪等现象发生, 为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 净化教育环境作出贡献。四是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对教育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 由于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不够完善,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教育系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发案领域相对集中在教材图书采购、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教育保险等领域, 贿赂手段复杂多样, 如回扣、手续费、赞助费、劳务费、管理费、附赠、报销各种费用或提供国内外考察等。违纪违法主体广泛, 涉案人员既有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 又有普通工作人员, “以权谋私”和“以岗谋私”的问题并存。近期发生在教育系统的若干商业贿赂案件, 教训惨痛, 发人深省。这也警示我们, 一定要充分发挥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职能, 通过对教育系统经济活动的事前建议、事中监督、事后评价, 向领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改进管理, 以有效减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对策

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内涵

(1)保证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计划、程序等的执行。

对于内部审计而言,首先必须全面掌握内部控制系统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外部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内部的政策与制度,内部审计高层管理人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将这些资料全面、完整、及时地传递给审计人员,使内审人员能够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其次,商业银行的控制系统是随着业务发展与控制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内部审计在起到监控作用的同时,还要起到优化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

(2)保证内部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完整。

商业银行的内部信息主要包括财会信息和经营信息两个部分。财会信息主要包括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成本费用使用情况等一系列财务报告。而经营信息包括商业银行在信贷、筹资、衍生等业务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报告与分析等资讯。

(3)保护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

对于商业银行,资金、凭证账册、业务系统、经营器具等资产的安全十分重要,尤其是现金资产,为了保护这些资产的安全,商业银行设计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如现金出入库规定、现金收付程序、金库管理规定、财会系统操作规定、会计档案归档查阅规定等等。

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缺陷

(1)审计领导机制的缺位。

领导机制的缺乏还导致审计职能与业务职能相互间的区隔不足,使审计工作往往受到业务工作的影响,审计项目不能够完全独立地开展,审计师不能公正地提出审计意见,审计意见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与正确地运用,内部审计职能不能充分地发挥。领导机制的缺乏还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2)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不完善。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经过“分散—集中—再集中”的变革过程,基本上形成了总行、区和片的三级管理模式。商业银行总行的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工作的总体规划;并在全国设立大区审计处负责区域内审计工作的部署,对区域内各省级分行的审计工作负责;在区审计处的领导下,各省内设置若干审计点分片对省内各市的审计项目负责。每年,大区审计处按照总行审计部门的指导思想安排区域内的审计计划,由各片审计点负责实施具体的审计项目,对于一些重大审计项目,大区审计处则直接组织实施。通常,大区审计处要负责五个以上的省,每个省设置两个审计点,每个审计点配备十五名左右的审计师负责四个以上的市,每年最少要对这些市组织一次重点审计或综合审计。

(3)审计职能分散。

在商业银行开展审计工作之初,审计、稽核、事后监督这三个概念就共同存在于商业银行中,一直并存且分别在各自范围内开展各自的业务监督工作,缺乏相互的支持与资源的共享。这种现象发展到今天,对于基层商业银行,尤其对市级分行,三项业务都属于对业务经营工作实施有效、必要监督的部门,于是,一些市级分行已经尝试将它们放到同一个部门进行管理。

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1)建立监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

在目前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争议最多的就是监事会如何有效实施监督并对监督责任的负责。企业管理中一旦出现问题,人们总会置疑监事会的作用。

(2)进一步完善审计组织结构,加强基层行的审计管理。

①审计片实施矩阵式组织结构设计。内部审计师各有所长,即审计师往往是按审计业务来划分职责,但是为了加强对基层行的审计管理,审计师还应分别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各市级分行的审计管理,由他们制定管理行的审计计划并负责审计项目人员、程序的安排。这种分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轮换。这样有利于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

②将市级分行管理的储蓄事后监督、会计稽核业务并入审计部门管理,在审计片下设立稽核点,稽核点可集中到审计片办公或在原市级分行办公。这两大业务曾经分别由会计和储蓄部门管理,随着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变化,它们与审计的相似,已经集中到市级分行管理,并与原有的业务部门逐渐分离。并且,随着前台会计和储蓄业务操作的逐步合并,一些商业银行已将它们合并起来。设立稽核点可以大大提高审计监督的适时性,增强了审计对业务的监督效率,有利于数据与资料的积累及其真实性的提高。

③将审计片与稽核点的工作范围进行合理的划分。由于市级分行的所有业务都会在会计核算业务中体现出来,包括信贷、信用卡、租赁等业务以及资产、经费等等,设立稽核点后,只将稽核的内容与范围扩大,稽核点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对市级分行所有业务的日常监督。而在此基础上,审计片的工作则以重点审计项目为主。

(3)正确地划分审计职能与其他职能的范围。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审计职能与其他职能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区隔。例如,业务部门是业务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但是业务部门往往还要负责制度执行的监督,这在商业银行会计和储蓄为两大传统业务中十分明显,这与审计职能在商业银行内部是重复的。

(4)扩大监督范围,充实审计内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还不能满足有效监督、风险评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审计范围主要停留在传统的会计、结算、对公信贷等业务项目的审计和内部控制的评价,而对个人信贷、信用卡和外汇等业务审计不足;②对创新业务如消费信贷、业务等的审计滞后,对这些业务规范性和风险性缺乏有效的监督;③对经营管理的状况和效果的评价涉及很少,治理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成本、内控制度的效率等;④审计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相关性,不能够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各级行的管理与经营情况。

(5)加强审计项目的流程管理,建立完整资料系统。

①建立内部审计管理流程,如审计效率考核流程、审计建议报告程序、审计计划制定流程等;审计管理流程的作用在于对常规的审计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操作程序,优化管理环节,让审计人员明确各种管理事项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审计管理效率。

②进一步完善审计作业流程;审计作业流程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审计项目的差异分别设计适用的流程,如内部控制审计与信贷资产质量审计的操作流程的环节与重点存在着较大差异,这需要内部审计师分别进行流程的设计。

③在建立流程的同时,对流程中各环节的辅助工具加以优化,如设计不同审计项目的控制问卷、审计底稿、审计意见确认书等。

④建立与流程相互一致的各项审计业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审计人员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丧失,提高内部审计行为的规范程度。

⑤结合业务和管理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审计管理流程和作业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职能与效用。

(6)协调审计关系,建设良好的审计环境。

①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等银行高级管理层要积极地为内部审计创建独立性开展审计的环境。

②转变对审计职能的认识,从服务于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确定审计与银行的战略、价值、文化、管理之间的关系。

③内部审计师要恰当地运用审计报告或口头汇报等方式汇报审计工作,提出审计意见,得到审计委员会的支持和银行各级管理人员的配合。

④评价审计项目和考核审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要采取有效地手段激励内部审计师自觉地开展审计项目、提升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稳,王旭阳.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4,(3).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5

(一)成因

首先是经济效益审计(以下简称效益审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二十世纪中叶以前,审计业务只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下简称财务审计),而在其披露问题和管理建议的陈述中,也涉及收入丰欠、支出节约或损失、浪费等事项,表明财务审计中早有评价效益的因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社会经济重大变化对审计有新的需求,其时财务审计已有成熟的业务基础,于是效益审计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审计种类。

应当看到,财务审计在悠久历史过程中进展缓慢,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重大发展,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涌现大量新兴工业部门和大型企业,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出于保证投资、贷款、税收等安全的需要,财务审计业务量迅速增长,审计内容有重大变革;但审计规范、方法和法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出现风险和失误,直至1939年到1948年,完善审计程序、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制定会计准则,建立审计标准,才奠定财务审计业务基础,为效益审计的兴起和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变化对审计提出了新需求。以政府审计为例,美国财政预算在战前未超过一千亿美元,战时大量膨胀,战后高达二万亿美元,民间对浩大支出反应强烈,迫使议会质询??大开支的成效并要求审计证实,审计总署(GAO)对财政资金重大支出项目的成效、节约或浪费进行审计提出报告,形成美国的经济和效率审计(Economy and Efficiency Audit)和项目成果审计(program Results Audit)。与此同时,加拿大议会对政府的巨额财政支出虽经审计证实真实、合法,却未表明其有无效益或损失、浪费,要求对此进行审计;而政府中多数部长也是议员,认为真实性与合规性有一定审计依据可以接受,而成效高低则难以评定,对此力持异议;最后由议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审议后修改了审计长法,形成为 “价值为本审计”(Audit of Value for Money),结合财务审计称为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

内部审计中效益审计的兴起更体现社会经济变化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后期涌现的新型大企业经营范围扩大,管理层次增多,一些企业开始建立专职的、独立的内审机构,赋与监督资产完整,检查收支合规,审核盈亏真实,以及贯彻经营决策和实现经营目标等权责,含有评价效益的事项,但其审计业务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仍局限于财务审计。此时由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职责说明》,只规定审查财务会计资料,四十年代后期才扩大到经营资料。五十年代企业受战后新技术、新科学所冲击,经济竞争过去主要靠资本雄厚占领市场,此时则取决于品种新、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快,售后服务好才占有竞争优势,而品种更新、质量提高、技术改进却带来成本增加和资金短拙,危及企业生存,必需对技术改进与效益优劣进行评价,以保证决策正确和持续发展,兴起了新型的经营审计(Operational Audit)。它引起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重视,六十年代大力倡导,成为内部审计业务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在1983年成立审计署,即对内蒙物资局实施财务审计,对天津铁厂进行效益审计。地方审计机关也相继试行多种形式的效益审计,如扭亏为盈的审计,行业成本审计,项目投资效果审计,财政支出节约、浪费、损失的审计等,促进其制止损失、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后,以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开展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后者具有多种多样内容,曾推动了节支增收,也促进了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改进。

(二)概念

效益审计是中国的审计术语,国外与此相同的有多种审计名称。如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中,有绩效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综合审计、全面审计,以及经济效率审计和项目成果审计等;内部审计则一般称为经营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IA)曾经试图统一名称,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作了讨论,出于习惯难改,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何名称,其内容都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简称“三E”审计。其后,审计领域扩大,涉及环境(Environoment)、公平性 (equity)等事项,有些学者进而改称为“5E”审计。1995年开罗举行第十五届国际审计会议对环境审计的内容研讨后,认为主要仍是包含经济、效率与效果的“3E”审计。

加拿大一些学者对“3E”作了如下表述:

经济性指节约或损失、浪费;

效率性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

效果性包括完成预算目标或达到计划目标。

以评价3E为内容的效益审计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根据一定的审计目的,采用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对照评价标准,作出审计结论,证实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而对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加以证实和进行监督。此项审计过程,与财务审计具有共性,但效益审计乃是单独的种类并与财务审计具有差别:

1、审计目的:财务审计在于证实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效益审计是证实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审计范围: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资料;效益审计除此而外还涉及有关的生产、技术、工程、经营与计划、决策、管理、组织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

3、审计依据: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会计等法令、制度、规章、规范;效益审计则需依据有关的政策、决策、计划、方案、法规,以及生产技术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

4、评价标准:财务审计主要运用财政制度(财务通则)、会计准则;效益审计则采用能够评价、证实、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有关标准,如预算、计划或方案所达到的目标,生产、技术、工程的定额、指标或标准,本单位、同行业、国际上的可比水平,以及执行考核的责任目标和业绩标准等。

5、审计方法:财务审计主要采用一般审计方法,如审阅、核对、盘点、调整,分析法等;效益审计除此而外,要按照审计项目所需评价效益事项而运用不同的经济分析、数学分析、经济论证或其他管理科学方法等(如评价投资效果应用净现值法,成本效益应用价值工程法等)。

6、审计方式: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有相同也有差异之处。例如:

(1)财务审计有全面和专项审计,定期和临时审计,现场和送达审计等方式;效益审计都可应用,但无论就单位、部门、地区或全国来看,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多,全面审计少;从时期看,年度审计(或常采用几年一次的轮回审计)少,不定期的审计项目多;从审计地点看,现场进行检查、取证、分析的方式多,以书面资料或电子数据实施的送达审计少。

(2)财务审计大多是对单位或部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处于微观性质,即使发现普遍的问题需在多个单位检查、取证以形成宏观性的结论和建议,其事项较少。效益审计除进行微观性的审计外,还侧重于全国、地区、行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3)财务审计主要是事后审计。而效益审计还有事前、事中、事后和后续审计。

7、审计职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评价,鉴证、监督职能。财务审计主要是鉴证,而最后是通过鉴证执行监督。效益审计侧重评价,最后仍是对防止损失、浪费和提高效益进行监督。两者有差异,也有共性。

8、审计作用:通过财务审计能够促进核算正确、收支合规、资产完整、盈亏真实,防护性是其主要作用;它通过审计也揭示管理失控,促进其健全管理,也存有建设性作用。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促进改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的管理、生产经营支出或成本的控制,进而改进生产技术经营,加强控制机制,提高决策和计划水平,乃至促进宏观经济的治理和调控,提高单位、地区或是社会的经济效益,所以它具有建设性作用;但从防止资金使用不当、控制系统失效等而言,也有防护性作用。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的主要作用仍具有差别。

还应看到,效益审计与经济分析也有重大差别,两者不能具有同一概念。

由于效益审计过程也采用经济指标对比或者运用经济论证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或是寻求增效潜力;因而有的学者认为两者业务相同,既有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技术分析或是财务分析(以下统称经济分析),无须另有效益审计,或经济分析即是效益审计。为了防止这种概念失误,对两者的主要差别简略表述:

1、主体不同:经济分析是财政、计划、统计,银行、税务、会计和业务部门都可进行的;效益审计只能由审计部门及其审计人员才能实施。

2、行为不同:经济活动按照工作需要可以在本单位内部或是现场随时进行,其调查、研究、分析所形成的结论,主要作为信息反映或参考建议,是一种管理行为。实施效益审计以国家制定的法规为依据,作出的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是国家授权的经济监督行为。

3、方式不同:经济分析以存有业务关系的单位或地区为对象,以主要经济指标为内容,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和论证,无需统一的程序和规范,即可作出分析结论或研究成果。效益审计则对所有需要审计的单位、部门、行业、地区均可作为对象,审计的方式和方法要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标准,规范地形成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报告。

4、力度不同:经济分析对一定事项、或一定单位、地区,采用相关的经济指标和数据,运用科学技术分析方法加以分析论证,然后产生分析研究成果,它既可反映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又能表明实现的成效和发展趋势,对决策和控制都有重要作用;但依据的指标和数据如有缺漏、差误,其结论缺少效力。效益审计以审计证据为评价基础,其审计结论的信赖性力度较高。

(三)特性

效益审计的业务内容和审计的方式、方法及其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均有不同于其它审计种类之处,由此才形成一种单独的审计种类。但效益审计赖以建立的基础理论,却与其它审计种类是同一的,存有共性。例如,基础理论中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证实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的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证实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并以真实、合规的数据构成“3E”的审计证据,用以证实效益优劣,进而证实是否履行受托的经济责任。这里,有三层涵义:一是经济,效率和效果,是效益审计特有的审计业务,乃其特性;二是效益审计活动的核心是对“3E”进行证实,内中蕴含的“证据”,“证明力”、“证实性”进入审计基本理论而成为各种审计必备的共性;三是各种审计活动的最终成果落实于证实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这种证实性乃是审计区别于其它业务部门所具有的特性。

即如,会计与审计的关系密不可分,曾有不少学者断言审计是会计的分枝,最后从审计的此项特性否定了这种论断。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会计、审计学者R.。J.安德逊在《外部审计》一书论述审计程序时,指明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会计是一个鉴别、计量、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活动;审计是一个获取、评价、传递审计证据的过程,是对审计目标的证实行为。与此同时,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定义公告:审计是一个系统过程,它客观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申明的证据,以证实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的吻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有关用户。1985年,《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十版肯定和引用了上项定义而摒弃了过去陈述的论点。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87年再版《经营审计》一书,指明实施此项审计要获得和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证据,用以对照标准证实效益优劣。

但是,无论经济性、效率性或效果性又如何证实?从何入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曾举办过一个从效益审计典型案例入手探索其理论与实务的会议,通过对二十多个不同内容的案例个别讨论和集中论证以后,大部分学者、专家认为效益审计业务的内容应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证实数据真实。无论是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或与此有关的数据,首先应当审查核实,做到真实、合法,才能保证评价效益有可靠根据。

2、证实效益优劣。根据审计项目的目的、内容和要点而取得的审计证据,必需具有充分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并有足够的证明力,对照经过确定的标准,衡量和确定其效益高低。

3、证实效益差距。与一定标准对比表明的效益高低体现了其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无论是优是劣都要分析、评价,查明其中有多少是主观产生或客观影响,以便寻求消除、改善或弥补差距的措施。

4、证实效益潜力。效益审计不应止于评价优劣和差距,还应从差距中解剖、分析、评价其能够提高效益的潜力。当然,效益低劣的差距分析主观或客观因素后,属于主观造成者须从内部整改加以缩减,外部影响的也应同有关方面研究适当解决。此外,效益优良的差距,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增效的潜力。通过效益审计寻求改善差距的措施一般只是方向性的,而具体的举措是在提出审计报告后由有关业务部门制订。

效益审计对其数据、优劣、差距、潜力几个方面所作的证实,仍须按照一定的审计程序顺次进行,如包括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阶段。

(四)展望

审计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效益审计更有其独特之处,如:

1、通过审计及时制止损失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和加快资金积累。

2、效益审计涉及生产技术经营各个领域,审计过程揭露其薄弱环节和低效事项,或是对比差距体现其增效潜力,既可推动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又可实现挖潜增效。

3、对决策、方案、计划等进行事前的效益审计,能够及早防止差误,保持应有的先进水平。

4、在宏观范围对影响社会经济效益低落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计,可以显示决策、控制、经济结构或经济运行中薄弱环节和问题,有助于改进国家的经济决策、方针、政策和加强宏观调控。

5、政府或议会提供需要证实的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效益审计,有利于制定法规、政策、方案、决策。

6、效益审计能为政府、企业提供评价绩效或业绩,以及履行责任的审计报告。

因此,效益审计适应社会需要而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开展此项工作也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1、新的形势和要求为效益审计的开展指明道路;

2、过去初步实践提供了经验,特别是开展此项审计应探索的一些主要问题;

3、逐步成熟的财政财务审计建立的与效益审计具有共性的业务基础为建设效益审计创造了条件;

4、国际上最新发展的效益审计理论和实务可供借鉴;

5、拥有一批初步从事效益审计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人员。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审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几条原则可以思考:首先,效益审计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其次,效益审计业务可以学习国外经验,却不可全盘照搬;再次,效益审计的理论和方法要从我国现状出发,实事求是地开拓创新,构成有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通过对比可以反映一些情况,即如:

1、国外效益审计的职能或功能,只讲评价;我国也讲评价职能,却是通过评价结论而最后仍执行经济监督。

2、国外一些政府已将效益审计作主流,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在其审计份额中愈来愈少;根据我国情况,制止帐目虚假、防止税收流失、揭露收支违纪、维护公有财产完整、审查财政资金违规等审计任务很重,因而国家审计机关须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

3、国外进行效益审计一般以现有的财务会计与有关经济数据为依据,对其真实合规与否未作单独核实,现已表明其帐目数据不少造假,效益审计结论很难?{信;我国则首先要证实采用数据的真实合规,作为效益审计的一项重点。

4、国外财务审计理论中多有审计最终目的落足于经济责任的论点,而在效益审计中很少论及;我国的效益审计不仅理论强调受托经济责任,而且将在其实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中都把责任性作为论证重点。

5、国外效益审计进行评价多从财务领域出发,着重市场营销和管理效率,落足于增加盈利;我国效益审计除此而外,在于促进生产技术经营与控制系统,管理机制的改进,以及根据审计发现问题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方案、决策与加强宏观调控,注目于发展生产力。

6、国外的社会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由内部审计机构按企业所需而各有侧重开展效益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对此不予过问;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财政资金涉及的范围广泛,开展效益审计的指导思想和业务规范将遍及这些单位。

还需探讨的是,处于新形势下的效益审计工作将是新的起步,需要研讨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若干主要问题。即如:

1、拓宽审计领域。过去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国家审计机关中试行过若干效益审计业务,如财政财务支出的损失,浪费或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变动和盈亏变化的效益,工程建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质量变动和市场开拓的成效,管理机制、控制系统的效率,经济合同、责任目标、经营业绩的成效,以及对经营决策、可行性方案的效益所做的评价等,在各个时期、各有侧重、形成或多或少的审计内容。目前,若干新的事项要求拓宽和深化效益审计领域。例如,个别单位或一定区域环境保护或治理的成效,大项目或大区域建设投资的效果,某些产品产量猛增出现质量低劣、重复生产、布点分散、资源不足等影响社会经济难以协调健康发展等重大问题,有待实施效益审计评价效果并据以加强宏观调控制。

2、探讨主要问题。效益审计业务若干要点尚待探索,例如,以经济指标为主或相关事项为对象进行评价?一些非会计信息或非量化的数据可否转化为核算数据进行效益审计?审前如何有效评估风险并确定审计内容,重点和方法?宏观经济中若干效益重大事项怎样开展审计并运用何等审计方式、方法?科学进步发生大量产品更新、质量变化、工艺革新等效益如何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以及效益审计的领域应覆盖哪些新兴的项目?过去的效益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并如何制定其审计规范围等。

3、完善审计方式。以期间为例,效益审计应有事前、事中、事后和后续审计,并按其审计范围或内容不同,项目间应各有侧重。例如,产品开发、质量升级、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等应有事前审计,及早评价效益以保证达到先进目标;产品质量、控制系统等应有事中审计,以控制和保证其应有成效。各个审计项目都应进行事后和后续审计。此外,有些审计事项如宏观经济中的某些问题,或是涉及经济活动不多而政府或议会要求审计证实的特殊事项,不可能按常规审计程序进行,只能通过专项审计调查获取有关证据,按受托目的加以证实。

4、安排适当分工。效益的领域很广,范围很多,如果全面开展,审计业务大量增加,一些审计单位将力不能及。属于企业中的浪费损失、资金效果、成本效益,以及生产技术经营和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内部控制等经济效益的评价,可由内部审计作为业务的主流加以实施。各级审计机关应把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并重,其中地方审计机关以本地区内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项目为主;国家审计机关则侧重在全局性,大型化和宏观领域中的效益审计项目。这几种力量相互结合,推动效益审计加快发展。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6

在当前我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密切、国际金融业务突飞猛进发展的情况下,作为国家的外汇管理机构,如何加强内部管理、防范外汇风险、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是现实提出的客观要求,但是外汇管理审计的现状尚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外汇管理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清,存在审计盲区。当前我国外汇管理机构设置中,除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本身把内部审计职能赋予人事部门外,分局和中心支局外汇管理部门未设置内审机构,实际工作中对外汇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职责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承担,对县级支局的内部审计职能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承担,也就是说,目前外汇管理的内部审计尤其是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县支局)内部审计处于空白或缺失的状态。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区行所在城市的县级外汇支局存在审计盲区问题。目前体制下,人民银行大区行(以下简称大区行)和外汇局省级分局并列,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大区行所在城市不设市级外汇局,其外汇管理职责由省外汇分局代管,大区行所在城市的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由于自身没有外汇管理机构,对其所辖的县级外汇管理局(县支局)也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承担审计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省外管局不但要对各市级外汇局(中心支局)进行业务指导,还担负着所在城市的市级外汇业务管理职责,对县支局几乎无暇顾及。由此形成了县级外汇支局审计盲区。

(二)受各种条件所限,监督检查效果不佳。当前外汇管理部门内部管理机构上看,从纵向说,有上级局对下级局的监督检查,从横向上看,有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日常监督检查对规范管理、增强外汇局依法办事的意识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日常的监督检查无法替代内部审计。

在目前我国资本项目管理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我国的外汇管理从部级的总局到县一级的支局,都要承担具体的外汇管理审核和审批业务,尤其是近年来外汇业务发展迅速、业务量与日俱增、日常业务应接不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各级外汇局新业务系统不断上线运行、系统不断升级改进,上级要不断组织下级学习培训、指导各业务系统安装运行;同时随着业务发展新政策新规章不断出台,上级要指导下级及时贯彻落实……除此业务指导外,各级外汇局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对下级局的监督管理责任和风险防范责任。目前,各分局和中心支局在现有人员和条件下,做好自身业务的同时对下级业务指导已经使他们力不从心了,而要求其对下级开展的监督检查达到及时、全面、风险预警的目标,确实勉为其难。即便是人员力量足够棒,拿省级外汇局来说,外汇局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外汇查处等各业务部门分别组织对下级局监督检查,也难以结合下级局的整体情况予以指导,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下级无所适从、监督检查事倍功半的结果。

(三)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行使外汇管理审计职能在重重困难中艰难维计。当前外汇管理局除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外,各分(支)局均作为人民银行的内设职能部门存在,分(支)局局长由同级人民银行行长兼任。在实际工作中,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实施对外汇业务的审计困难重重。第一,从理论上说外汇业务对人民银行来说不是其主要业务,作为人民银行的内审部门实施外汇审计名不正言不顺,不重视对外汇的审计也在情理中,因此,内审部门人员配备不但不重视配备懂外汇的人员,而且对外汇审计的研究和规范也很难提上议事日程。外汇审计的效果可想而知。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外汇业务专业性较强,与人民币业务几乎没什么关联,或者说根本就是两码事,人民银行的内审部门开展对外汇的审计很困难,往往要四处抽调懂外汇业务的人员,每逢开展与外汇有关的审计都要请求其他部门人员支持。

二、建议及分析

在当前体制下,从有利于基层外汇审计职能作用发挥,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可以采取在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设立外汇审计机构,或者在外汇局内部增设审计机构两种方式。从综合效果利弊比较,在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增设外汇审计机构,或明确内审部门承担辖区外汇审计工作更显优势。

(一)有利于外汇审计工作规范化,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专门的外汇审计职能部门,研究和开展内部审计是其职责,内审部门特设的外汇审计机构,以外汇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外汇审计为主业或重点工作。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外汇审计工作规律,开展外汇审计调查研究,规范外汇审计工作,从而使外汇审计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为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前提条件。

(二)有利于审计资源集约化,提高工作效率。内审部门以内部审计为专业工作,承担外汇审计职能后,外汇审计任务是其工作内容之一。根据外汇审计工作任务情况,内审部门内部可随时调配人员、增减力量。

(三)有利于统筹兼顾,节约审计成本。专业的外汇审计部门以辖区的各类外汇业务为审计对象,对各项外汇业务的开展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审计项目的整合和审计重点的把握,避免重复劳动,突出审计重点。

(四)有利于解决大区行所在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所辖县支局审计职能缺失问题。若外汇审计机构设在外汇管理局,在当前大区行所在城市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未设外汇管理机构(其外汇管理职能由省外汇局承担)的情况下,仍然不利于解决对所辖县支局的审计职能缺失问题。只有赋予基层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外汇审计职能,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基层人民银行的内审部门,如营业管理部的内审部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担负起对所辖县支局的外汇审计任务。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7

一、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1、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有助于科学地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准确把握二者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在表面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二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独立工作,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能和职责范围,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从本质上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加以区分,在业务监督领域,对于充分发挥两者的职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有助于从宏观方面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国有资金监管工作的贯彻执行。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自身的业务工作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管理的依据,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强两种监督的相互协调配合,更好的服务于国有资金的监督管理。

3、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有助于分清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的责任,从不同角度客观分析评价各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监督责任是监督主体在监督过程中应负有的相应责任,会计监督的责任是指会计监督过程中产生由会计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审计监督责任是指审计监督过程中由国家审计机关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各自享有的权利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对于国有财政资金的财务运行状况,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能够通过不同的执法手段、依据不同的业务标准进行分析评价,以揭示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就产生了分析评价的责任应该由会计负责还是由审计负责的问题。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便于分清两种监督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对各单位资金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

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区别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的主体不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监督的主体不同,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监督主体是以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为主的会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从这一点看,会计监督具有监督范围的局部性和监督人员的复杂性,也就是说,会计监督仅指单位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内部控制形式。而与此不同的是,审计监督则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人民政府由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具体实施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因而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法定的审计机关,相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审计监督主体具有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它是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工作的,是为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

2、监督的内容不同。无论会计监督还是审计监督,监督内容都与其职能密切相关,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不同,集中体现在二者所具有的职能不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就明确指出了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和监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会计职能直至今天演变为集核算、监督、分析、考核、预测等多种职能于一身的重要经济管理活动,与此相适应,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监督除了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能外,同时还蕴含着会计服务的功能,会计监督作为单位内部经济监督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不仅存在于机关、企业、事业等使用国有资金的单位,也广泛存在于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非国有资金单位,可以说,凡是有资金运动的企业或组织,就必然存在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会计监督在整个会计工作中的地位必将快速提升,会计监督的内容将越来越深刻,监督的覆盖面也将越来越大。审计监督的内容同样是审计职能的反映,受审计工作特点的制约,审计具有监督、评价、鉴证三项职能,其中审计监督是审计最主要的职能,国家审计机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其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结果必然要与国家相关政策法令保持一致,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审计监督的内容就目前来看主要局限于使用国有资金的单位,民营经济的发展短期内不会对审计监督内容的拓展产生太大的影响,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集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税收纳入审计监督的范畴也是完全可能的。

3、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它的方式方法体现在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方面,而会计核算又分为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试算平衡、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七个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处处体现着会计监督的内容:设置账户是通过账户分类对单位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会计监督,其目的是将本单位所有的资金运动均纳入会计核算,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复式记账要求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并通过“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监督和控制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直接监督;登记账簿是对会计凭证加工整理后的综合反映,其实质上是为日后的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提供依据,做到有据可查;试算平衡是对会计业务处理结果实施的一种会计监督,某一会计事项处理完毕后如果不能够做到试算平衡,或者说试算后不平衡,则说明该项业务处理已经发生了错误;财产清查是会计监督最直观的一种方式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盘点现金实物、核对银行存款和往来账项进行;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也是会计监督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可以验证会计核算是否正确,会计要素是否完备。由此可见,会计核算的每一种方式方法中无不体现着会计监督的职能。审计监督的方式方法与会计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同,审计监督的方式方法不是与会计处理相融合,而是凌驾于会计处理之上独立于会计核算之外的体现政府监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由于审计监督的职能不同于会计监督的职能,因而审计监督有其独特的方式方法,一般而言,审计监督实施前先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前调查,下发审计通知书,审计过程中要编写审计日记,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审计取证,审计完毕后还要向有关部门出具审计报告,有违规问题的要下发审计决定书。就审计监督的具体方式方法来看,审计方式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审计方法有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见审计署6号令),正确的审计方式方法是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和合理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

4、监督的后果和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各不相同的,首先,从监督的后果来看,会计监督只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手段,对会计监督的结果,会计主体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或者说,会计监督是在本单位领导之下实施的监督,其监督的程度和结果受本单位行政管理的制约;而审计监督是独立于会计主体的外部监督,它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对于政府审计机关下达的已经生效的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除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外,必须无条件执行,否则就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其次,从承担的责任来看,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根据权利责任对等的理论,会计工作中的责任也必然归属于会计主体,也就是说,对于会计监督产生的责任应由本单位自行承担。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代表政府实施的监督,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九条也同样作出了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一规定表明,审计监督及其产生的责任应由人民政府或负责审计监督的审计机关负责,这是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又一明显区别。三、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相互联系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尽管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区别,但作为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手段,两者在某些方面又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篇8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 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责任 作用

在我国,煤炭工业是高风险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趋完善,煤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风险在煤炭企业同样存在,风险也由传统的安全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向战略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多领域发展。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其宏观调控,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成为主线,既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众多的经营风险。加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既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化特大型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风险的管理关键是识别风险和科学应对。由于现代内部审计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转型,风险与控制是紧密关联的,内部审计也要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煤炭企业面临着市场、政策、资源、环境等外部风险,也面临着决策失误、流程实施、安全质量、人力资源等内部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煤炭产业受到很大冲击,非煤产业起到缓解作用,由此给出煤炭产业单一是企业重要风险的信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煤炭产业受到的冲击比预期小的多,而非煤产业受到很大冲击,给出煤炭产业链越多企业风险源越多的信息。煤炭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风险源和应对措施的复杂性,需从煤炭企业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1.关注企业管理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

现代内部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它的特征是关注整个企业的风险。现代煤炭企业的发展正逐步呈现出公司规模扩大化、管理层次多级化、经营区域广泛化、经营领域多元化、交易形式复杂化、公司管理软性化等特点,这些新特征的出现使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大。现代内部审计目前正经历以财务审计为主向风险管理审计、内控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是客观实际发展的选择。实际工作要求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从传统的财务领域扩展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领域;审计的方式从事后确认向事前、事中监控转移;审计的目标从查错纠弊向测试、分析、确认、揭示和防范关键性的经营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进行评价、评估转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SOX法案的意见陈述书中表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内部审计师的作用是监控、评估和分析公司的风险,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风险已被分散、公司治理有效的保证。”。开展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的审计,既是内部审计满足受托责任变化的需要,也是内部审计承担参与风险管理实践的需要,更是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关注企业管理风险,评估和报告风险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责任。

2.加快内部审计业务整合,拓展风险管理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责

内部审计的核心概念有两个: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由于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企业分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设立,原先属于企业管理者监管的工作出现了分离。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出于成本效益和企业长久发展的考虑,内部控制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现阶段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内部审计新的关注点。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司治理实质上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控制机制,但公司治理本身又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是融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公司治理于一体的全面的内部审计。在继续开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发挥既有优势前提下,整合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评估风险、重视人际关系,加强全面沟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

内部审计之所以要涉足风险管理的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二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发展有利因素。由于企业风险因素的增多,日益构成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要素,必将引起各方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成为防范的焦点,这成为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好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并将其在企业管理中推向一个新水平。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才会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中。三是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即能够客观、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内部审计的建议和意见更易引起重视。四是外部审计的影响。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在其所扩展的新的保证服务业务中就包括了风险评估,且是主要业务之一。这对内部审计界产生了影响。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的内生性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部门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然外部审计可以从事此业务,内部审计就更可以从事这一工作。

另外,与一般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相比,内部审计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既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过程应包括三个方面:①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②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③评估风险防范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4.内部审计在国有煤炭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是对管理层提供帮助,就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财务信息的准确、投资决策的正确和经济活动的合法,实现它是一种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过程。

内部审计通过履行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最终达到对风险管理进行再管理的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部门要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通过这一工作,找出并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的哪些风险,所面临的风险是否已经全部识别,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计量,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予以确定。特别是要能够及时反馈、预警风险。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在检查内部控制程序的合理性以及执行情况和控制效果上予以体现。特别在关注高风险领域和内控不健全区域的潜在威胁时,一方面,通过与相关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沟通,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对重大的审计发现按清晰传递的路线报告,传递给内部相关人员和其他有关方面,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落实情况跟踪报告。

虽然如此,如何才能加强内部审计,促进风险管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审计理念。当今社会企业的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风险的领域就是内部审计的重点,风险评估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审计的目标应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2)要将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的全过程。首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在对可能影响机构风险的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按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优先顺序,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目标。其次,确定审计范围和编制方案时,通过对风险因素分析来确定审计业务的范围,在选择技术与方法时,应能反应出风险的重大性和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对风险状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3)要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动态管理评价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新的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在风险导向审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收集风险数据开展动态评估的评价模式,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4)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管理业务技能,为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人才保证。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帮助。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更应有丰富的专业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精通风险管理技术、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企业预防和减少风险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2]王亚琴.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11):10-13.

上一篇:中西方社交礼仪文化差异范文 下一篇:村级财经制度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