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护环境的想法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7:05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法;修订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于1989年,面对目前复杂的环境形势,这部法律实施了20年却从未修改过。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现行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无论从内容上或者是立法形式上都无法统领各项单行生态环境资源法,亟需修订。

一、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指导思想,体现当今时代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生态伦理思想,注意对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和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立法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如2002年《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序言指出:“本联邦法确立环境保护领域国家政策的法律基础,以保证平衡地解决各项社会经济任务,保持良好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其目的是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世世代代的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秩序和保障生态安全”。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制定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前,修订时,立法目的不应局限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把可持续发展的总体价值目标具体化后写入修订后的环保法。同时,立法目的的表述上应注意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的有机结合,重视公民的环境权益。

二、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环保法所遵循、确认和体现并贯穿于整个环保法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是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准则,是环保法本质的集中体现。我国现行环保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但这些原则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要加以修改和补充。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根据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环境法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保护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协调发展,互惠共赢。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损害预防和风险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应该在预防,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才能有所成效。

3.环境保护知情权与公众参与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首先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公开国家和各地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改变政府没有给相关的利益团体以足够活动空间的现实困境,防止环境保护运动走样为形式化的群众运动。

4.科学保护环境原则。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术,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5.国际合作保护环境原则。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全球环境问题制定了几十个环境公约和议定书。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法的环境权益,一方面对外介绍我国的环保工作,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努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环保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核安全等国际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谈判,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进程。要完善对外贸易产品的环境标准,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和进口货物的有害物质监控体系,既要合理引进可利用再生资源和物种资源,又要严格防范污染转入、废物非法进口、有害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流失。

此外,还可借鉴《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第3条和《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前言的做法,把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也纳入基本原则的范围之列。

三、环境保护法建立的制度应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制度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例如,国际影响巨大的野生动物消费和外来物种的引进,缺乏制度约束;对公众参与和环保社会团体的建立与发展,缺乏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制度;对与环保有关的市场和经济发展问题,环境产权的确认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确认、保障和促进机制等。为了克服这些制度空白,修订该法时,可借鉴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环境基本法制度建设的经验,加强法律权利(力)、法律义务、法律调整机制、市场准入、市场规则与市场运行、环境后果与纠纷处理六个方面的制度化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建立以下制度:

1.公众环境权制度。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第6条首先强调的是环境义务而非环境权利;对于环境权利,也仅限于检举权和不明确的控告权。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应明确规定公众的环境权利和义务,强调公众的监督权,充分调动公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人们有权知道环境的真实状态”,在环境立法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建立听证制度,广泛地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并要求立法和行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这些意见做出具体、明确的回应,对公众公开。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2

关键词: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 法律问题

1.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

环境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永恒性的话题,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将环境保护问题作为我国一项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基本国策。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了与战略任务相同的层面上,是我们始终要贯彻的基本政策之一。我国最早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始于1973年,当时起草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规定》中明确写到:“要对环境进行合理布局、依靠群众、全面规划、大家动手、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等多项措施方案,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公众参加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改善,而生活垃圾也在日渐增多,在2009年,政府决定在广州建立大型的垃圾焚烧厂,但是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就发现,垃圾焚烧的废弃物中有严重的致癌成分,所以大力对这一举措进行投诉与对抗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政府也听到了百姓的呼声而暂停这项规划。从这一事件中,我们能够看到政府与市民从对抗到对话的完美结果,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效果,也充分阐释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基本形势。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公众本身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渐渐使自己改掉不良的习惯来符合环境保护的建设需求。公众有参加环境保护计划,了解环境保护对未来发展趋势信息的基本权利,并且能提高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

但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数据分析,我们能明显看到我国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上的多项漏洞与缺位。比如我国政府部门在处理一些环境问题中,固执已见,一味的追求最终目的而忽略了民众的意识。导致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与条款都不了解,公众的权利受到损害。最终导致公众无法及时、正常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组织中来。影响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的法律意识。

2.我国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时的法律问题

2.1环境知情权没有落实到实处

我国公众均享有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的知情权,这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权利,知情权不仅包括环境保护方面,也涵盖了我国生产发展中所有的信息。是我国公众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环境知情权对公众来说是认识环境相关信息与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环境保护信息了解的深浅度是决定我国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知情权不仅有利于公众对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与制约,更能帮助我们对环境污染后进行处理与帮助。对环境保护的制度规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将环境保护的信息积极全面的向公众进行介绍与传播,确保环境知情权落实到实处,政府有义务向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的信息与法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2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缺位

在现有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保障条文,规定中指出:任何单位与个人都具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对任何破坏与污染环境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控诉的权利。”但是多半的法律法规在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条文中明确的公众参与的活动范围与举报流程,这样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不够人性化。关于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过于抽象、缺乏对现实操作的经验、在各种条条框框的原则下,我国公众要想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重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

2.2.1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界定不够清楚。在我国目前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对“公众”这个词做出明确的解释与界定,这样在现实的生活应用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任何居民、单位、团体、个人、公众等都有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的权利以义务,这样一来,对公众这个词的解释就不够明确,与其他意思想混淆,未来颁布的律法条文也都可以对公众这样的词进行自定义,如此以往,是对法律的神圣性的侵犯与践踏。我国对“公众”一词的解释过于模糊,这就不符合我国对制定相关环境保护主体的律法规定,最终致使政府单位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上认识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等。这些问题都将对公众参与度的实践产生影响。

2.2.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没有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在法律上得到认可。在我国众多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中,几乎都没有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了公众的权利无法落实到实处,大部分的法律法规中侧重点都是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上进行分析与强调,而对于环境保护的主体,各种相关权利的解释都没有到位。比如知情权、公众环境权、监督权等。这些律法都着重在于义务而非权利。虽然我国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有对公众参与权利的保护,但是这些条文仍然都是脱离实际的存在,并没有真正体现公众应该得到的保护机制。这种本末倒置的法律规范严重侵害了法律本身的神圣性与权威性。

3.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建议

3.1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信息制度

将环境保护的信息全面系统的向所有大众进行公开的展示与推广,大力传播公众对环境保护机制的监督与审查。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公开制度是保证公众参与的首要条件。政府与企业要与时俱进,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大众公布环境的及时信息,让公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环境的变化,并有兴趣参与其中。

3.2推动环境规划部门的立法工作

在我国有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也有关于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法律。这两种法律法规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制约,最终导致政府部门都没有全面达到应该履行的义务标准。因此,要大力推广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科学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确立政府是信息公开最主要的义务者。确保公众能及时的得知国家发生的环境变化,加强对我国立法部门的监督工作,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健康环境提高有力的法律保障。

3.3加强公众对社会环境的监督力度

公众在参与对环境保护的活动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提高政府对环境保护符合人性化的标准。政府机构要重视公众的想法,结合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进行疏通指导,并且对有关环境处理的措施及时的进行公开,加强社会公众对环境法规政策的监督。对群众的想法要采用集思广益的做法。来更好的保障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效应。

参考文献:

[1]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10(5)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3

关键词: 环境法; 立法目的;目的一元论;目的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DF 46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所谓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法律目的是立法者对法律所要追求的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它反映了法律发展的程度。世界各国的立法都对法律目的予以较高的重视,并大多在立法中用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立法是“指政府机关经由审慎思考而进行的创制法律法令的活动”[1]。而环境立法的目的,是指立法者在环境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其对环境法的功能的需求,从可供选择的法律价值体系中为环境法设定的价值目标,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环境法律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或实现的结果。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决定着整个环境法的指导思想、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也决定着环境法的适用效能。环境立法目的直接表达立法者对环境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反映了环境法的发展程度和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因此,世界各国在环境立法中都高度重视环境法目的的规定,不仅在环境基本法中表达清楚,而且在环境单项法规中也明确规定。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图探求现代生态社会环境立法的真正目的。

一、世界主要国家环境立法目的之比较

(一)各国环境立法目的概览

1美国

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of 1969)是联邦国会第一部反映美国国家环境政策以保证环境质量的重要立法,它在美国环境资源法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基本法地位。《国家环境政策法》开宗明义地规定:“本法的目的在于:宣示国家政策,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充分和谐;努力提倡防止或者减少对环境与自然生命物的伤害,增进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充分了解生态系统以及自然资源对国家的重要性;设立环境质量委员会。”宣布美国的环境政策是:“联邦政府将与各州、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公共和私人团体合作采取一起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包括财政和技术的援助,发展和增进一般福利,创造和保持人类与自然得以共处与和谐中生存的各种条件,满足当代国民及其子孙后代对于社会、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该法第2条将环境立法目的规定为:(1)履行每一代人作为子孙后代的环境保管人的责任;(2)保证为全体国民创造安全、健康、富有生命力并符合美学和文化上的优美多姿的环境;(3)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环境,不得使其恶化或者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引起其他不良的和不应有的后果;(4)维护美国历史、文化和自然等方面的重要国家遗产,并尽可能保持一种能为个人提供丰富与多样选择的环境;(5)谋求人口与资源的利用达到平衡,以便人们享受高度的生活水准和广泛的舒适生活;(6)提高可更新资源的质量,使易枯竭资源达到最高程度的再循环。

2加拿大

加拿大的环境立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早期环境立法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偏重于通过制定环境标准来管理环境问题,1988年颁布了一部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加拿大环境保护法》,成为联邦最主要的一部环境法,该法内容广泛,包括大气和水质量管理、有毒物质控制、海洋倾废管理、国际大气污染控制、省与省之间的污染控制协调和执法监督等。1999年9月国会新修订通过的1999年《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1999)增加了许多内容,将促进可持续发展、污染防止、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等作为新的重点。该法的副标题为:“一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关于预防污染和保护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法律”。立法者同时宣告“保护环境是加拿大人民福利的基础,本法的首要目的是以污染预防促进可持续发展。”[2]

3日本

日本素有“公害列岛”之称,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震惊世界的四大公害事件直接促使了日本始自50年代后期的环境保护立法,并于1967年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1972年颁布了《自然环境保全法》,1993年11月19日颁布了新的《环境基本法》;同时废止了原有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并建立了分为:污染控制、公害救济、公害事业和自然资源保护四大类100多部的环境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门类齐全、可操作性较强。1993年日本《环境基本法》第1条:“本法的目的,是通过制定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明确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事)业者以及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构成环境保护政策的根本事项,综合而有计划地推进环境保全对策,在确保现在和未来的国民享有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3]

4韩国

1990年韩国《环境政策基本法》在第2条对立法的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鉴于环境质量及其保持,保护舒适的环境并且维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是国民享有健康、文化的生活以及国土保持与国家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国家、地方、企业和国民应当努力维护和促使环境的良好状态。在从事利用环境的行为时,应当对环境保持予以优先的考虑。在当代国民能够广泛享受环境恩惠的同时,使后代能得以继承。”[4]

5法国

1998年法国《环境法典》第110•1条将广泛的环境要素列入“共同财富”的范畴,即“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空间、物产资源、自然环境、景点、风景区、空气质量以及多种多样的,并且保持相互间平衡的所有动植物种群均属于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该条文将环境立法目的规定为:“对国家共同财富的妥善保护、开发利用、修缮恢复及良好管理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既可以满足当代人们对身体健康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危害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即有助于促进国家持续发展。”

6德国

德国非常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德国的环境保护立法相当完备、具体和严格,收效十分明显,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在1993年德国联邦环境局的《环境法典》草案第1条第(1)对立法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为了环境的持久安全,法律的保护目标是:一、生物圈的生存能力和效率,以及二、其他自然资源的可利用能力。环境保护的措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健全。”[4]284-285

7丹麦

1991年丹麦大气《环境保护法》第1条对立法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一)为促进对丹麦自然和环境的保护,为人类生活环境和动植物群的保护提供稳定的社会发展条件,特制定本法。(二)本法的目标为:(1)防治空气、水、土壤和底土污染以及振动和噪音造成的滋扰;(2)基于对人类和环境有重大意义的卫生考虑制定规章;(3)减少原材料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和消耗;(4)推广使用清洁技术;(5)提高回收利用,减少有关废弃物处理的问题。”[5]

8俄罗斯

2002年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任务是“确立环境保护领域国家政策的法律基础,以保证平衡地解决各项社会经济任务,保持良好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其立法目的是“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世世代代的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秩序和保障生态安全”[6]。

9中国

中国自从1979年制定第一部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环境立法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而这段时间正是全球环境保护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1979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的立法目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到1989年,中国对《环境保护法(试行)》作了修改,在新的《环境保护法》第1条对立法目的的修改规定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新法对旧法的修改实际上只是在文字上作了压缩,而原来确定的环境法的任务和目的并没有改变。

(二)比较分析

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深受一定时期的环境保护理念的影响。从以上主要国家环境法目的的比较分析来看,美国环境立法目标虽然是在1969年提出来的,但是在今天仍不失其目的的先进性以及立法的合目的性,这与美国自然保护理念(现代环境伦理的发祥地)的文化和思想以及自由、民主的法律和政治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同时也与美国高度发达的国民经济密不可分。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目的规定涵盖了世代间的衡平、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等几个方面,其内容至今仍保持先进性,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环境基本法的制定树立了一个基本的立法模式。当然,由于受到立法时代的限制,那时还没有产生现在这样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因此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明显的缺陷就是在立法目标上只考虑了美国国民的利益,忽视了从全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树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理念,违背了现代环境伦理的要求[4]285-286。

通过加拿大政府的长期工作,加上加拿大民间环保人士的不懈努力,1999年《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增加了污染预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消除生物多样性危险原则、政府合作原则和充分考虑土著人的传统知识原则等指导原则。这既表明了加拿大环境立法的最新发展水平,同时也表明了加拿大环境保护立法是全世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的一部分。1999年《加拿大环境保护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环境立法之一,代表了环境保护立法的世界先进水平,其内容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非常值得我们国家学习[2]237-238

对日本和韩国的环境基本法立法进行全面考察,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习西方成功的环境保护经验,这两个国家的环境立法在目的规定上也体现了当代环境理念的基本要求。虽然在这两个国家最初制定环境基本法时,其基本的立法目的只是防治、消除环境污染和公害,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尤其是日本的环境立法最初在本位上还是持“经济优先”的思想,或者说对环境利益的考虑只是从传统的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但这种思想后来很快就得到了纠正,并且随着对生态系统保护认识的提高,日本在环境立法的目标上对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由于现行日本和韩国的环境基本法都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在立法的指导思想方面已经经历了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环境伦理观的转变和顺应国际环境保护思潮的历史阶段,所以它们都较好地在立法上融合了现代全球环境保护的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纳入了环境法的目的之中[4]286-287。

法国、德国和丹麦都是具有法治传统的欧洲国家,它们与欧盟其他国家一样,都能体现现代生态社会环境保护的理念,将环境立法目标对准生物圈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优先考虑生态利益,强调保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统一考虑,确保子孙后代的环境健康和完好等等。此外,欧盟其他国家也纷纷跟随国际环境保护理念,修改本国环境法及其目标。如:英国在1990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作为控制污染的综合性法律;瑞典在1992年修改制定了新的《环境保护法》等。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也能体现生态社会的时代精神,确保环境立法目的的先进性。

而中国环境立法思想上存在明显缺陷,一方面是由于对环境法理论研究不足,即在环境立法借鉴西方环境立法经验时只从文字上学习而没有从思想理念上研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环境思想的发展对环境立法的影响比较大,当中国的环境立法者在对国外环境立法作比较分析时,外国环境立法也正在从立法思想上发生着转变,造成现行中国环境立法在思想理论上难以把握和紧随时代特征。因此,将1989年的中国《环境保护法》有关目的规定与同期世界主要国家环境立法对立法目的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环境立法的目的规定在本质上还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其内容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体现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环境保护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态社会伦理观相对立。也即环境立法在立法者的理念中仅仅是作为促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而已,或者说它仅仅是一种浅层的环保主义。尽管环境法学界对这种规定依照现代环境观念从理论上作了夸张的粉饰,但是在环境立法和实践中所表现的事实确是与理论上的阐释相背离的[4]290法律的发展主要靠借鉴[7],要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环境立法的先进理念,更新和确立我国环境立法的目的。

二、环境立法目的学说的评析

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的目的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所谓的目的一元论与目的二元论。目的一元论通常认为,环境法仅仅应该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惟一的目的,突出人的利益,反映在国家立法上,有代表性的国家包括匈牙利和1970年的日本环境法。目的二元论则认为,环境法的目的应该是二元的或多元的,应该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环境法不仅应该保护环境,维护人体的健康,也应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当今世界各国所修改和制定新的环境基本法和确立新的环境政策目标来看,采用“目的二元论”者占多数,中国目前也是选择目的二元论。

显然,上述的“目的一元论”的环境立法只强调人的利益,认为人类是万物之主,而忽视人以外的其他因素,这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生态社会环境思想发展的需要。那么“目的二元论”是否应当是最理想的选择呢?

实际上,“目的二元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的矛盾心态在环境法中的表现。经济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为此人类用法律这一最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试图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矫正不恰当的经济发展行为。但提出限制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得人心的,而且几乎也是难以执行下去的。最为明智的,莫过于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愿望写进环境法的目的条款中,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似乎也是最为理想的立法模式。可是,当我们进一步去追问它的实际效果时则不能不感到沮丧。在中国,情况更是不容半点乐观,中国所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都显示出立法者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保障人体健康等多项目标的追求,希望环境法能具备多种功能。在实践中,由于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中都表达了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中国环境执法人员一旦遇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相矛盾的情况,一般都会采取经济发展优先的选择,这种选择无疑是符合中国环境立法目的的要求的。如果对经济发展实行限制,不仅会遇到现实的种种障碍,而且也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8]。因此,“目的二元论”的环境立法其实质也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物,而且主要体现的是“经济优先”的价值理念,突显人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有的学者认为: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影响下,环境立法的目的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在立法上反映出“经济优先”、“人类优先”的思想[9]。通过对环境立法目的的两种学说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与“目的二元论”的争议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一种延伸,是在把自然当成人类价值客体前提下的争论。因此,这两种学说都不符合现代生态社会环境法价值理念的要求,显然存在明显的缺陷。

三、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正和确立

生态危机不是由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变迁引起的,而是由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导致的,人类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10]。无数的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急剧恶化本身不仅是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相背离的产物,更是对经济价值的追求超越对生态价值的维护的结果,是物质利益超越精神利益的结果。由于环境伦理要求维护生态的长远价值,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尊重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发展规律。因而,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状况,重新在尊重环境价值的基础上调整人类的行为。因此,环境法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而不是保护这一整体中某一部分的价值,即使这一部分是人类,也不能例外,因为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更不应该只限于是保护人类的某种或某几种价值。

基于整体价值的环境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首先表现为对现有不符合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部分进行限制。要正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有内部矛盾,采取回避的态度是无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而且会使得环境问题继续恶化,错过解决环境问题的良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环境立法的目的进行修正,应该确立环境立法的惟一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整体价值,将生态价值作为环境法追求的目标,去掉促进经济发展的表达。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长远观点来看,环境的可持续乃是经济的可持续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基础,因而经济与环境并不矛盾,但这不足以成为在近期内不存在矛盾的充足理由。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通过环境法律制度机制的制衡才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良好战略。

有机整体、共生进化的生态世界观要求我们对于每一个实在的个体都采取双重的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是因为我的具体的思想和体验而存在,但它也是作为它自己体验的中心而存在的。”“人类无一例外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类也不例外。二元论不包括在内。”[11]我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把人类放进自然界整体中去理解,承认自然的其他部分尽管作为异于人类的存在,但并不是人类内部相互关系的客体,而是与人类平等的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可以以人的体验替代其他个体的体验,以人的关系来替代其他个体之间、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在新的环境伦理基础上的环境法必须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摈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和道德偏见,把人与自然的公平纳入到法律追求的目的之中,使环境法能够更具有价值合理性,既要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也要抛弃同时追求多项价值目标的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而是坚持环境立法的惟一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

结语

环境法的生成必须有一个根源,这个根源正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指出的时代精神。当代人类生存已经跨进全球化生态之境,并且由于近代以来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物种霸权主义和绝对经济技术理性已成为基本的生存信念,整个人类生存与自然世界处于严重的分裂与对峙状态,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分裂已构成了全球性生存危机之源,于是把人类推向了重建生态平衡之域,这些客观因素要求当代人类的时代精神应该是生生不息的生态理性精神[12]。“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是整个宇宙天地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生生不息是聚散世界、万物、生命、人之存在气象与灵光于一体并形成整体生态动力之源。

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以被视为一个统一的生命体,能够操纵地球的大气层,使其适合整个生命体的需求,并且天生具有远远超过个别生物成员的智慧和能量。在地球生命有机体中万物都是具有生命特质的实体,人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生态系统是维持在一个非常精细的平衡上,人类行为必须十分谨慎,不要去破坏它,否则生态失衡会危及所有生命的安全。因此,只有将保护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作为环境立法的惟一目的,才能体现当今生态社会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才能制定出良善、完备且适用高效的环境法来维护生态正义与生态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E.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31.

[2]尤明青《1999年加拿大环境保护法》评价[C]//载韩德培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39.

[3]竺效环境资源法之法律目的研究[C]//吕忠梅,徐祥民环境资源法论丛:第4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4-55.

[4]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 ―环境立法目的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84.

[5]纪倜,译.丹麦环境保护法[M]//韩德培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65.

[6]马骧聪,译.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和土地法典[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1.

[7]伯恩哈德•格罗斯菲尔德.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M].孙世彦,姚建宗,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51-153.

[8]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2.

[9]曹明德.生态法原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4.

[10]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5.

[11]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51-153.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4

关键词:生态整治 法律 问题

一、我国生态整治恢复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

我国生态整治恢复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我国在环境整治方面的立法已经建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一些法律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善,这些生态保护立法仍存在不少缺陷,和我国当前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体系不健全

(1)法律领域存在真空??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已经很多,但是在生态整治方面还存在一些空白,存在着真空,很多情况仍然是无法可依,如生态效益的补偿、生态整治恢复的法律保障。出现问题只能是临时出台一些文件,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整治来说非常不利。

(2)基本法律侧重于防止污染?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法律不能适应当前的情况,例如现行《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那个年代的环境意识和现在的情况不能很好的结合,那个时期主要注重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对于环境的保护治理方面来说意识淡薄,虽然也有一些规定,但是仅仅只限于形式,例如,《环境保护法》第19?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这种粗线条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规则指引,被执行的很少。

2、对生态恢复缺乏足够的重视?

生态环境问题是涉及很多领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现行的法律缺少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的重视,这和当前重视生态保护极其不符,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民法、刑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保护做出相应的规定。有些法律法规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意识,但是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仍然需要作出相应的细则。如新《刑法》对盗伐林木罪的处刑规定明显缺乏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新《刑法》对盗伐林木罪的最高处刑,由原《刑法》按盗窃罪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降为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规定显然给人们一种盗木比起其他的刑事犯法轻一些,给人们一个误导信息,对于立法我们要深思熟虑,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在其他法律中也存在这样类似的问题,在此不再一一道来。

二、完善我国生态整治恢复法律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法律意识,预防为主

法律的制定的目的不是在惩罚,而是侧重预防,同样,环境保护相应的法律制定也同样是预防为主。宣传法律,让普通老百姓能够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首先知法才能懂法、守法。守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保护法,只有懂法的了这些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守法。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法律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认识到保护环境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掌握依法保护环境的武器。环境问题是破坏容易治理难,有些环境甚至是如果破坏了就永久不能恢复了,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所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防止危害环境的后果产生。

2、专家参与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法律的建立都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各个法律立的建立都需要相应的专家学者的参与,精通相关业务,在环境立法这个领域,由于需要相关的生态专业知识,不仅仅需要法律专家,更需要邀请一些生态专家参与立法,将更能把握立法的目的,充分调节好人与自然,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3、可持续发展观知道法律的制定???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制定环境保护法律的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有时和经济的发展相矛盾,?我国目前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在解决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者协调统一的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解决这些方面是很有用的,以这种思想构建的法律制度,能从根本上防治污染和防止环境遭到破坏的法律制度。人类历史和实践证明,破坏环境,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都是不牢固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国外的前车之鉴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因此,?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我们环境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4、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外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应该说是有好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主要包括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的制定,这对于我国环保法律的建立和完善有很大的帮助,积极维护我国的利益。

法律的制定有时不是很难的事情,关键是好的法律如何执行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西方国家在环境执法、司法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例如《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了公民在环境方面的一般权利。《清洁水法》和《清洁大气法》都规定允许公民对任何违反这两个法律的人提起诉讼。在美国环境法中还有一项独特的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允许环境管理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以实施环境法。我们都可以有选择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秦天宝:完善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社会科学.1999(6)

[2]李克国: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环境科学动态.2000(2)

[3]戚道孟: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的探讨.中国发展.2003(3)

[4]李爱年: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法律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5

【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 法律 完善

前言:

改善环境恶化和资源破坏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国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定的虽然晚了一些,但是到现在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了,在这些年中,我国在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之上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基本上形成了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体系,对于改善环境恶化的情况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法律体系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进一步的完善。

1. 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的意义

国家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是自然环境不受或者是少受破坏,来保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和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与持久性,保证生物资源能够持久永远的被人类利用。因为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十分复杂,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其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从我国现在的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来看,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包括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种类和储备量虽然不错,但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人类对于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剧;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的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到真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我国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第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十分贫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资源消耗量不断加大,这就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从1989年制定实施的,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了,这些年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部法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显示出了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下面就对这些不足和缺陷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2.1现行《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不够准确

《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些立法观念和指导思想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规范,需要进一步改正。比如说其中的第一条就出现了要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的目的和方向,这明显是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于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相违背的,通过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这显然是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思想,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相对健全和完善的经济制度之下,是不允许这种的生产模式和思想存在的,所以说《环境保护法》把这种思想作为一项立法的目的和方向是不科学的,原有的立法思想应该和时代的要求相一致,与时俱进,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规划。

2.2现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地位较低,而且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所有由我国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修改的法律,也称为“基本法”,另一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制定的除基本法以外的其他的法律,也称为“一般法”。虽然说这两类法律都是由国家规定的立法机关制定的,但是二者的地位确实不相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宪法赋予的特殊权利和地位,所以其制定的法律在其效力上也就高于了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地位,我国在保护环境这方面虽然也制定了许多的法律,但是并没有形成以宪法为基础,基本法和一般法为辅的完整的法律体系,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形式上属于是一般法,所以当其与其他的法律发生冲突时就不能够占有有利地位,也就不能凸显出环境保护的效力,所以我国制定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还要进一步提高这类法律的法律地位,使其真正能够显示出环境保护的鲜明主题。

2.3现行《环境保护法》执法过程受到阻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之后,我国已经陆续建立起了覆盖到国家、省、地、县四级的环境监测和执法机构,已经拥有环境监测机构3000多个,在职人员4.5万人左右,我国整体的环境监测水平和执法能力也在不断上升,尽管如此,但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也是相当多的,执法不严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具体分析产生这方面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有关环境保护和检测部门不受重视,虽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检测体制,但是许多地方的环境监管部门往往只是形同虚设,因为这些部门都归地方政府所管辖,而现在好多地方政府都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在环境保护上往往要放松要求,导致一些环境监测部门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是在人员配备和资金上也是困难重重,这些部门也就难以行使自己本该有的权利;第二,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权利很有限,国家有关法律所赋予这些部门的权利只有检察权、建议权和罚款权,并不能独自行使更多的执法权;第三,对于环境保护部门的人员要求不够严格,在许多地方环境保护部门都是一些不受重视的部门,对其的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有关人员渎职之后也没有切实追求其责任,这也纵容了更多的渎职行为的发生。

3. 变换立法思想,提高立法水平

对于制定法律来说,立法思想是立法者的意识在法律制定上的最高表现,也是以后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参考,所以立法思想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样才能使所制定的法律能够真正适合时代的要求和需要,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是所有相关法律的根本,必须能够契合时代社会实际,响应时代的要求和号召,为促进时代的发展和服务。实行可持续发展是现在时代的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环境保护法》在制定和修改时候也要紧密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紧跟时代潮流,约束社会和人员行为,也为社会发展而服务。

提高公民在立法中的参与度

要想提高公民在立法中的参与权首先就是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公民应该了解环境权是所有的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和人权表现,是每一个公民所拥有的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应权利。虽然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可以看出对公民环境权的一些表述,但是并没有铭文说明,所以应该进一步明确共鸣的环境权。

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之后就是要加大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环境保护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务,对于立法来说,公民对于现实中我国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是最有发言权的,能够为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时候提供很有价值的参开意见和建议。

结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于此带来的却是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是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换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了,我国已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和资源,所以一定要运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我国自1989年就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但是这部法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且真正能够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服务的法律。

参考文献:

[1]张守德,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西安大学出版社,2008.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6

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环境法的最终价值和根本目标。这一价值和目标必须反映在《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之中,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统领环境法的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

近日,颁布于1989年,实施了23年的《环境保护法》,在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千呼万唤之下终于进入正式修改程序。

23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保护法》没有与时俱进,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2012年8月27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汪光焘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对《环境保护法》修改草案进行了报告说明,随后,草案公布征求意见,一时社会舆论议论纷纷,赞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失望。等了20多年才盼来一次修改机会,到底应该改什么?本人认为,应该在以下几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具体修改。

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环境法的最终价值和根本目标。这一价值和目标必须反映在《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之中,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统领环境法的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

有的学者主张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不尽合适,因为基本原则只是一个侧面上的内容,其统领性没有指导思想那么高,作为基本原则使其地位下降,功能减弱了。《环境保护法》对于立法目的是这样规定的:“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用现在的认识来看,该规定存在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对人们环境权益的界定过窄。立法目的只关注健康权一方面,没有涉及文化、精神和美学等方面的权益,然而后面这些权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所追求的重要权利,当然,这些权利缺乏法律保护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定位不当。立法目的要求环境保护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会将环境保护放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位置,忽视了环境及环境保护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本末倒置;第三,对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考虑不足。中国政府于1983年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精神应该在环境基本法中明确及落实,但是现行法从立法目的到具体内容都没有反映出这一要求,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调不够;第四,没有反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也没能反映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新思想。

笔者提议在修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时,将立法目的条款改为:“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良好的环境质量,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明确和加强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环境保护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强化政府的环保职能是应该,但是不要走入政权力的恶性循环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尽管环境保护社会化的趋势也加快了,但是政府的环保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为了提高政府环境行政的效能,政府环保职能的内容和管理手段有必要调整。第一,政府的环保行政理念要改变,这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思路相一致,就是要建立服务行政的理念。“服务已经成为21世纪政府行政管理的本质,服务精神是21世纪政府的灵魂。中国政府职能的再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服务行政’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第二,提高政府环保行政的有效性。我国现有环保制度和措施已经非常多,但真正有效的不多,需要对制度进行重整;第三,政府环保的责任制应该建立,使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要求落到实处;第四,政府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应当公开、透明;第五,政府必须建立民主的决策程序,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现实可能;第六,加强政府的协调能力和对环境资源的再分配能力。

目前的修改稿强化了政府的环保责任,也完善了政府的环境监督手段。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了环境质量标准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规划制度,补充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一些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修改稿删掉了排污许可制度。

排污许可制度被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环境基本法都确立为环境保护的核心制度,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第二代——综合排污许可制度,但是它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却是障碍重重,其中与一些部门仍然以部门利益为先有一定的关系。

建议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加入排污许可制度,使之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制度,不再依附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之下,对于各种排污设施的排放污染物全面实行许可。

近十年来环境管制措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污染控制措施综合化,公众参与制度化,环境财政保障法定化,环境修复要求法律化等。这些趋势反映了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政府环境管制与社会多元参与相结合,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等新理念的要求。在我国的环境基本法中也应该有所体现。但是,我们也一直关注到中国在对付社会危机时存在单一依靠政府的习惯,危机越深就总想给政府有关部门更多的责任和职权,危机出现,扩大政府权限,危机加深,进一步扩大政府职权,殊不知,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越是困难的事件就越要依靠社会的力量。

引入市场化手段必不可少

市场化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采用,是政府与市场在环境管理和环境资源配置中权力的再分配。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政府环境管理的效率并降低环境管理的成本。

市场化途径包括:(1)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采用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的管理手段。

我国现在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着过分依赖政府的现象,政府包揽太多的具体事务,但是由于其能力和资源有限,力不从心,因而许多方面效率低下,甚至根本无力顾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实,环境保护这种公共产品是可以通过市场由多主体提供。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手段进入环境保护之中是必需的,经济手段即属此类手段。它通过运用收费或税、提供补贴、提供信贷优惠、实行差别税率等方式,改变行为人的成本和利益结构,从而改变行为人的各种选择。在采用经济手段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当事人的条件而不是当事人的价值结构或偏好而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内在化了。

遗憾的是本次《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没有能够在这方面进行突破,使得已经在实践中广泛推行的排污交易制度、环境担保制度没有基本法上的依据,也没能为将来国家建立环境税收制度提供立法支持。

社会制衡的机制是薄弱环节,应该大力加强

本次修改稿没有加入公民环境权的条款,公众参与的内容太少,最令人不解的是将之前已经列入修改稿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删掉了。总的来说,修改稿没有体现鼓励社会多元参与,建立社会制衡机制的思想。

社会制衡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社会公众一直是政府重要的制衡力量。美国法学家庞德认为人类的社会控制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方面是自由的个人主动精神,个人的自发的自我主张;另一方面是合作的有序组织起来的活动。民众的环境保护运动,特别是有组织的运动既是对政府的压力和监督,也是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在经济社会活动急剧扩展的当今社会,环境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已远远不够,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已是必不可少。中国环境政策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要从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直控型环境政策向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转化,一方面要运用政府的环境管理力量,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从事环境监督,让社会内部相互制衡。

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的理念在目前主要是指正确界定政府和社会在环境政策中的地位,尤其是强调把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虽然这种政策重心转型的条件和基础是否具备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是本人赞成社会制衡机制应该大力培育的扶持。通过立法明确及扩大社会环境权益是完善社会制衡机制的基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认为:“运用法律系统解决外部性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在这个系统下,受害者有直接的利益,承担着执行法律的责任,而不是依靠政府来确保不发生外部性。很明显,这个系统更有效,因为受害者比政府更愿意弄清有害事件是否发生。”

欧美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的重点在20世纪70年代已开始向着确定公民的环境权益,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变。除了进一步扩大传统的与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权利密切相关的权利外,还创设环境权以及与环境权相配套的一系列权利。后者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几种具体的环境权益的扩展,如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环境参政议政权等;二是环境结社权扩大,如自由缔结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互助组织等。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7

1制定相关强制性政策,督促地方政府关注环保

就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地方政府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矛盾问题解决上,一直是持有难以抉择的态度。那么,想要地方政府真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制定相关的政策,迫使地方政府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选择。因此,我国相关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颁布了具有权威性的政策制度,以此来为地方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区域限批制度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目的是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共同和谐发展,具有较强的法律性质,能够让当地政府在经济建设发展初期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避免环境受到破坏。再加上环境区域限批制度的颁布,更是使得各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这一制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以环境保护为重点,当地政府必须将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首位,自从环境区域限批制度出台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各个地方也对经济发展战略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计划调整。此外,我国多个地方政府也意识到环境区域限批制度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一味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导致当地很多经济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各地政府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这些环境保护制度虽然会对地方经济短期内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地要想建立新型的产业体系,就必须有效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

2明确责任,完善环保立法

要完善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体系,还要修改和完善现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注意国内环境法和国外环境法的接轨。首先,需要重新界定环境立法的范围,建立广泛意义上的环境法。要把我国环境立法体制中分散于各项法律、法规、规章中的立法不协调、交叉冲突、矛盾的地方予以有效解决,应当由统一的机关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法规,确立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权限,使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将各自的职责具体化。其次,建立健全环境立法重点,要加大对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可以应考虑在《宪法》中加大环境污染者的处罚力度。也可以尽快制定《侵权责任法》配套规定,完善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以便于更好地调查处理污染纠纷。还可以在《刑法》中增设破坏生态罪、非法污染罪等新罪名,使环保刑事责任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加重刑事制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以震慑环境犯罪者。再次,扩大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侵权范围,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此外,还可以建立环境责任保险财务保障或者押金等责任保障制度,这样既可以加强生产者的责任感,亦有利于对侵害对象进行更有利的保护。

3合理分配行政权力,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也给执法人员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虽然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对职权规定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但下属部门的职责范围是比较抽象、模糊的,导致很多基本职责并未落到实处,甚至还会存在一个分管部门承担多个职权的现象。一旦发生问题,无法及时找到责任部门或负责人员。因此,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执法制度,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性,政府应当赋予群众一定的参与权,这是由于所有因经济利益引发的环境问题,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广大群众。所以,凡事若只是由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做决定是无法取得民意的。因此,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决策时,应该着重听取群众的想法与建议,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其中,这样以来,不仅能够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还可以对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决策给予绝对的群众支持,保证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在受到群众的监督下,能够保持廉政执法的工作态度。

4赋予基层环保部门行政权力,简化行政执法程序

现行的环保法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权责不统一,有限的行政处罚权也没有必要的强制手段来保障实施,导致执法力度不够,且不能及时有效地达到最初处罚的目的,也不能很好地体现环境保护行政权的威慑力。有些基层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既费时又不经济,也难以提高办事效率,并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为了树立环保执法权威,严格环保执法,杜绝环保执法不作为现象,建议增加在环保执法制度中,可增加基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采取行政强制手段等方面的条文或内容,真正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保一方环境安全的绝对权力,简化行政执法程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环境保护问题是所有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在我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中,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基层行政主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在行使权利时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此,必须要完善相关立法,给予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一定权力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环保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切实履行自己职责,并在执法时有法可依,有权可使,保证执法的有效性。

对保护环境的想法篇8

论文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法律保障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尤其在环境资源领域,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与有效实施体系。本文将着重探讨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资源相关法律保障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及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不计其数开发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的破坏了环境资源,使世界环境公害事件不断频发,并且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类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反思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即传统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形成。1980年国际自然与资源保护联盟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第一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一词,并在1980年联合国大会上首次使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第一次将人类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保护相结合,给人类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不同于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为特点的发展方式,更不是那种停止发展的“零发展方式”。它强调以人类的环境资源为基础,在现有资源所能负担的范围内和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得到切实保护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即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时,也公平的满足后代人对发展的需求。第二,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质量,在实现保护环境资源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它将环境资源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多角度诠释环境资源保护和发展问题,它认为实现环境资源保护和发展,需要从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决策机制等社会诸多方面去推动,它同时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要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实到国家战略之中。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行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方式。使环境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实现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二、对可持续发展保障的法律分析

当前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是在人们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然而面对现在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这些法律法规通常束手无策,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资源法制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构建。1973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问题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多种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面世。现行《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这一规定为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和环境立法活动奠定了宪法基础。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这为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宪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宪法》中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关于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立法的不足。同时也为制定相关的环境单行法提供重要的参照。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市场主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资源保护,再加上我国环境资源立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使得完善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相对滞后。例如《环境资源保护法》作为环境领域的基本法,未能全面的涵盖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未能全面涵盖资源保护等基本领域,污染防治法色彩浓,很少涉及到社会的环境侵害规制问题;多原则性规范,且与实施性规范相互交织,难以发挥有效调整作用;地方性环境资源相关法规缺乏长期规划,更多的专注于对当地当时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保护或者专注于末端污染控制问题,未体现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作为政府政策且与相关法律存在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未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环境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只是简单的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等原则。但是,我国制定的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这也显示我国的环境资源的法律和环境资源的政策之间的矛盾。第三,当前环境立法方面已经基本形成法制框架但其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它重实体规定,忽视程序规范,环境资源相关的部门法林立,而地方立法不足。第四,我国环境资源立法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全适应。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相当一部分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前制定的,更多体现计划经济时代中的忽视环境资源保护,追求高消耗、盲目发展经济的环境资源法律规定,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第五,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部门权限不清。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权限,而仅规定自然资源专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这种立法突出的显现出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专管部门之间权责不清。许多类似情况实质上是法出多门,重视地方法规和规章而轻视法律,这表现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一个缺陷。

三、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与实施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与实施体系是动静结合的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是静态体系,即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加以确认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体系是动态体系,即可持续发展如何实施,怎样实现。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将无从谈起。

(一)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

1.修改现行《宪法》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在相关环境保护法中加以确立,而且应该在国家根本大法中体现。因为《宪法》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法律,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领域,而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复杂性的过程,它必与国家生活的多方面联系,因此应该在《宪法》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2.修改《环境资源保护法》

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没有可持续发展内容,应加以修改并作为指导思想,以适应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需要。同时,《环境资源保护法》许多规定是对环境资源的污染防治而很少对原则性问题加以规定,这就与《环境资源保护法》的综合性目标相违背,更突显了实施法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资源保护法进行修改。

3.修改与环境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例如,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应体现国际公约的要求,提升对污染排放的控制标准,又要充分体现污染者治理的环境资源保护原则。当前,经济全球化,环境资源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某一个国家的控制范围,由此带来的利益与矛盾问题也突显,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法律规定,否则由环境资源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将很难解决。

(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体系

1.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宣传教育作用

普法的对象首先是领导干部,同时也要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要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报到可持续发展执法中的重大违法案件,以实际司法行动扩大影响,提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守法自觉性。

2.吸取国外先进经验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才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市场经济主体在建设环境资源法律体系中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通过法律移植转化为国内法律,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3.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行政执法

我国国家行政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无论是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行政管理还是资源管理,行政执法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手段。很长一段时间来,对于可持续发展主要方面即环境与资源管理方面,我国政府部门的环境和资源管理职能与行业管理职能一体化,这对于行政执法有很大的弊端,尤其在市场经济下与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不相适应。因此要有效地发挥行政执法的作用,必须从整个环境资源法律体系考虑。

4.健全环境资源投入保障机制

环境资源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必须坚持以国家投入为主体,鼓励地方、集体、个人积极参与,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全社会各种投资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向环境资源建设投资。

5.加强监督

在执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地方保护,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本质相冲突,对可持续发展的危害相当严重,根本原因是缺乏有力和有效的监督。因此,加强和改善执法和司法监督尤其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而且也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律保障。行政执法和司法监督毕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职责,它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一种综合决策机制,从可持续发展来讲,就是建立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互相协调的综合决策机制。

上一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下一篇:工程造价的专业学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