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护耕地的再审视

时间:2022-07-19 01:57:49

对保护耕地的再审视

编者按: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成社会共识。然而,现实中保护耕地更多强调的是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占一补一”,但“占优补劣”现象时有发生,破坏耕地的行为屡禁不止。“究竟应该怎样保护耕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远未解决。本期“专家视点”栏目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对保护耕地进行了新的诠释。《对保护耕地的再审视》一文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保护耕地的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认为保护耕地要处理好耕地质量与数量、防治耕地污染、耕地质量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等关系。而《拓宽保护耕地的思路》则从土地管理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保护耕地资源安全,就是要最终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要求尽快开展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工作。

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近年来土地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2004年以来开展的全国土地市场秩序整顿,使耕地保护工作开始出现新局面。但应该看到,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正确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如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耕地的质量与污染、耕地质量中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耕地质量自身因素中各要素间的关系等。

耕地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与数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与统一,促进着事物的发展。耕地的质量与数量也不例外,只有统筹好它们的关系,才能促进耕地的保护。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是重数量轻质量。人们在理解耕地总量平衡时往往想到的就是保证耕地在数量上的平衡,占一补一。这使我想起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句名言:“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意思是指一年种三季,每季产三百斤,不如一年种两季,每季产五百斤。前者劳民伤财,后者省力又多产。耕地也是同样,有时种三亩劣质田不如种两亩优质田,可见耕地质量的重要。

其实,绝对的数量上的平衡也是不可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不断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需要占用土地,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土地,人类生产生活也会污染土地甚至使其丧失生产功能。这一切都表明在相当长时期内完全意义上的数量平衡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应该看到耕地质量有着很大的潜力。耕地保护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又取决于数量与质量两个因素,充分发挥耕地质量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是当前耕地保护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既要发挥耕地数量在耕地保护中的基础作用,又要发挥耕地质量在耕地保护中的保障作用,只有统筹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管理,耕地保护的国策才能全面、正确地落到实处。

保护耕地与防治耕地污染。耕地污染给耕地保护造成很大障碍,污染了的耕地必然会导致耕地质量的降低,甚至还会使耕地丧失生产功能。因此,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必须注重耕地污染的防治。土地的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所致。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土地大量倾倒废弃物,废弃物中的许多有害化学元素直接进入土壤中,使土地受到污染。另一种是指土地形成过程中自身就含有超量的有害元素,它们有的游离在土地中形成了土地的污染,有的则固化在土地结构中,在某种外部条件的激发下游离出来,造成土地污染,如土地的酸碱度变化。我们常称前者为次生污染,称后者为本底污染。中国地质调查局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的资料显示,我国上述两类土地的污染已相当严重。第一种类型的污染主要在大城镇附近或工业发达地区,主要有毒元素为一些重金属元素,有的局部地区还出现有毒的有机物,例如多氯联笨等。第二种类型的污染连片出现,形成了大面积的本底污染,主要有毒元素是镉、铀等。无论是哪种污染,其后果都是造成在其上种植的农作物中的有毒元素含量严重超标。研究证明,上述地区的农作物中一些有毒元素超标率可达20%~50%。所以,全面、正确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就应该把防治土地的污染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耕地的质量不仅是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农作物安全的源头保证。劣质耕地不可能有高的生产能力,质量差并且受到污染的耕地会生产出不安全的农产品。耕地质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耕地内在因素,二是外部条件。前者是耕地形成时固有的内在因素,例如耕地的成分,耕地所含的各种地球化学元素及其含量,耕地的腐殖层厚度及肥力,耕地的颗粒度及平整程度,耕地的酸碱度等。这些因素都是耕地土壤形成时固有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人们也可以采取科学的办法对其适当改善,例如通过施肥提高肥力,通过平整土地来改善其平整度及松散度等,也可能由于不适当的耕作方式而使其遭受破坏,但是都不可能完全改变耕地的固有特性。后者是耕地自身以外的条件,例如降雨、水量、温度及日照等。这些不是耕地固有的,而是与周围的区域环境有关。这些条件很多在现代科学技术下都可以改善或改变。例如人工降雨、水利灌溉、塑料膜覆盖等,有的也可能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得以实现。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工降雨可以增加土壤的湿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雨量过大,会造成水土流失?鸦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但过量就会破坏耕地成分与肥力;水利灌溉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农作物成长,但灌溉不当反而会使耕地板结或造成盐碱化;耕地平整可以松散土壤,但过度就会破坏腐殖层等。由此可见,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它们可以得到改善与改变,但必须注意力度,否则不仅不会提高耕地质量,反而会降低质量甚至还会破坏耕地。

注意发挥耕地质量内在因素中诸要素的作用。耕地质量内在因素包含多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在耕地质量中起一定的作用,耕地质量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但是,人们在分析耕地质量时往往忽略耕地中各种元素及化合物的作用。其实他们是耕地成分的重要组成,是由于成土母质及成土作用所致,母质不同或者成土作用的不同,自然会造成耕地中的元素及其含量上的差异。一般耕地中有两种类型的元素,一类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一类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有害元素,人们有时也按耕地生长的农作物对人体是否有害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都说明耕地的质量与元素及其含量有关。一般来讲,营养元素越丰富,有害元素越少,耕地的质量越高。因此考虑耕地质量一定要考虑耕地土壤的成分,尤其是各种元素、化合物及其含量。弄清这一点,就可以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适应性的农作物或者科学地改善土壤,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保护耕地就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而耕地的生产能力不仅取决于耕地的数量,而且还取决于耕地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增加耕地数量的空间已经很小,虽然我们不断地提倡节约耕地,千万百计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但由于种种原因,耕地减少仍是一种趋势。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耕地质量提高的空间还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农作物的最佳方案也成为可能。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潜力还很大。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正确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有必要在现有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一次耕地质量的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成果,按耕地生产能力重新划定耕地等级。耕地质量调查曾多次进行过,但由于各种原因,调查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质量调查中对耕地成土机理与耕地元素的组成以及耕地的污染程度注意不够,谈“标”的多,论“本”的少。耕地质量包含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因此要统筹兼顾。耕地的调查必须要全面反映出耕地质量的各种内在因素、外部条件、已被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被污染的趋势,综合它们的内在联系,制定确实能反映耕地质量的耕地分级标准。应注意到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提高耕地质量就是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因此,以耕地的生产能力来反映耕地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构建新的指标体系,改进现有管理办法。保护耕地的目的就在于保护耕地生产能力,从这一新观念出发,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与管理办法。新体系要以耕地生产能力总量平衡为总目标,耕地生产能力总量可表示为:

耕地生产能力总量=单位面积耕地生产能力×耕地数量

其中,单位面积的耕地生产能力反映了耕地质量状况,耕地生产能力是质量与数量的双变量函数,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变量来保证生产能力总量的平衡。按这个理念,新指标体系应包括:调查结果确定的某地块的生产能力,这个地块的数量以及这个区域的耕地总生产能力。通过建立这个指标体系,就可以改进现有管理办法来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

举例说明:某地区有耕地一百万亩,其中生产能力超过八百公斤的优质耕地二十万亩,生产能力超过六百公斤的优良耕地三十万亩,生产能力超过四百公斤的一般耕地三十万亩,生产能力为二百公斤的劣质耕地二十万亩,可以计算出这个地区耕地的总生产能力大于五亿公斤。若建设需要占用优质耕地五千亩、优良耕地五千亩,按现有办法则必须补充一万亩耕地,但新补耕地生产能力较占用的土地低,因此虽然达到了占一补一的要求,但这个地区的耕地生产能力将低于原来水平。在新的指标体系下,我们可以改造五千亩优良地为优质地、一万亩一般地为优良地、一万亩劣质地为一般地,虽然耕地减少了一万亩,但这个地区的耕地生产能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提高了。

在全国范围或在全省范围内,要利用各种政策,鼓励人们应用科学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允许合理的易地补偿,以达到全国或全省范围内耕地生产能力的总量平衡或稳步提高。这里有个概念必须弄清,这就是耕地的生产能力与播种面积,前者关系着耕地的产能,是由耕地的质量与数量决定的,后者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应该由政策来引导与调节。要通过政策的引导,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促进耕地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利用。

三是重视耕地污染的防治问题。耕地污染造成耕地质量的退化严重影响着耕地的生产能力,必须切实加以关注。要大力加强耕地污染的调查,摸清情况,分别对待。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次生污染,要查明污染源,采取措施加以清除。要严格执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新的次生污染的发生。对于污染已严重影响生物安全的耕地,必须停止使用,或改作它用,或努力修复。改作它用的,应易地实施生产能力的补偿。对于本底污染要查明污染形成的机理,对于已严重影响生物安全的耕地,可按次生污染办法处理。对未激化游离出有害元素的,要在加强监测的同时,努力减少激化因素,保持原生状态的稳定。当前,尤其要注意耕地酸碱度的变化,避免由此引起元素被激发而导致新的耕地污染。要依靠科学技术探索对污染耕地的修复。目前,地球化学工程学已被人们肯定,其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它将在包括耕地修复在内的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努力实现科学种田,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科学种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充分发挥耕地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种植。二是改善耕地的质量要有度。无论是自身因素还是外部条件,都可以通过某些办法来改善,以提高耕地的质量,但都要适度。实施水利灌溉时要防止水的漫灌,以防止水土流失与盐碱化;施肥尤其是化肥应用不能过量,防止土地肥力降低;平整土地要防止破坏腐殖层等。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按自然规律去运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生产能力。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土地整理 下一篇:两个规划协调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