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康复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2:59

病人康复护理

病人康复护理篇1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结合多种专业护理技术,对患者从身体康复、生活能力恢复、心理治疗等3方面进行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全面康复。

1 生活护理

1.1 饮食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如豆浆、牛奶、鸡汤、米粥等易消化和有营养的食物。喂饭时要选择安静环境,采取舒适体位,精神要集中,若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应改用鼻饲,并保证营养补给,以增加抗病能力。鼻饲时每次200 mL,每日4~6次,同时鼓励患者在插胃管的情况下,自己喝少量的水或牛奶等流质饮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以便及早从口腔进食。

1.2 预防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褥疮。因此,应经常给患者变换体位和拍背,每2 h 1次,每次约5 min,以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并做好口腔护理。为防止发生褥疮,必须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铺厚海绵床垫或气垫床,协助患者每2 h翻身1次,要经常给患者洗澡、换内衣、剪指(趾)甲等。

1.3 防止便秘和感冒 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现象,故应多食富含纤维食物和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药,避免用力排便而再次脑出血。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季每天开窗通风,每周用食醋加热进行房间消毒1次,以防受凉感冒而加重病情。

2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2.1 床上锻炼 急性期,肢体保持功能位置,急性期后,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可做适当的床上被动运动。先练习缓慢抬头运动,有力时,练习仰卧起坐,以练腹肌,再练习平稳挺胸,挺起腰部;有力时抬起上臂,可能的话也可做俯卧撑,以练臂力。适当活动关节;上肢:肩关节屈伸、内外展、内外旋,肘关节屈伸,腕关节屈伸、外展,指关节屈伸,对掌划圆。下肢:髋膝关节外旋、内外转、屈伸;踝关节除活动关节外,还应做防止足内翻的练习。并配合按摩肢体20 min,2次/d,锻炼1~2周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2.2 坐位锻炼 在床上坐位练习后,再扶病人于椅上,不用手扶能坐稳,逐渐增加坐的时间,能坐稳后,练习扶床架站立、坐下,再站立,反复练习,因膝关节无力站稳时,可在膝部缚一软垫木板,顶住膝部。

2.3 站立练习 练习扶床架站立、站稳、站久,并向左右移动身体重心,轮流用一条腿站立;能用一条腿站稳时,练习另一条腿抬起,当膝部有力时,可练习下蹲、起立、膝向前屈曲。

2.4 扶拐锻炼 先练习扶拐站稳,如膝部无力,可用木板固定膝关节,身体站立背向墙壁,前面有人扶执,以免跌倒。能站稳后,则逐渐练习提起拐杖和轮流提腿,直至能扶拐行走。

2.5 语言训练 了解病人失语类型,充分利用患者残存的语言能力,逐渐提高训练水平,注意患者的发音、语言清晰度、节奏的训练,采用语言集中法和一词多功能疗法,从简易日常用语到复杂词汇,逐渐提高语言能力。

3 心理护理

对心理障碍明显者用暗示和代偿迁移法,进行心理治疗,也可通过体疗、音乐疗法和生活锻炼转变病人的异常心理, 以对待自己亲人的爱心体贴患者,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细心照顾,并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环境,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13]。

参考文献

[1]房向前.脑血管病人的辨证施护[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98.

[2]孙 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47.

[3]白 雅,卞干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48.

病人康复护理篇2

【关键词】骨科;康复期;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73-01

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医疗环境和技术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治疗与护理理念也在不断涌现,社会对护理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中不仅要体现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也要融合人性化的关怀理念,让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护理过程中均得以改善。因此在这一发展趋势和大背景下,心理护理日益为护理工作者所重视,并将之引入到临床的实际应用。骨科是临床上的重要科室,收治患者通常较为复杂,而且病情也相对严重,因此护理工作量也非常繁重。骨科护士如不重视护理细节和患者的心理感受,常易引发相应的护患矛盾,既影响科室形象,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如何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措施,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热点话题。我院通过对骨科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发现收效显著。现将相关心理护理经验和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6例患者,其中包括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33例,四肢多发性骨折22例。依据随机原则,将这7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为14~73岁,平均(52.6±3.2)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为16~71岁,平均(53.1±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并接受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加以评价。

1.3基础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等3个方面。生活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多进食蛋白和维生素含量高,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清水。对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要及时戒除纠正。对需要长期卧床恢复的患者,要确保床铺干净卫生,被褥要保持轻柔干燥,经常换洗晾晒,以避免潮湿。经常帮助卧床患者翻身和拍背,以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尽量避免超负荷运动[1]。此外,功能锻炼也是十分必要的护理内容。护士应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式、强度和频率等。如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以舒缩股四头肌,进行跖屈和足趾活动为主,并辅以髌骨被动活动。健康教育的对象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家属,涉及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锻炼活动注意事项、饮食习惯和并发症的防治等。

1.4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康复期的骨科患者,多已接受长期治疗,并对功能锻炼存有顾虑,对疾病的康复和后遗症有较大思想负担,并担心疾病再次复发,护士应将之与发病初期及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相区别,并制定专门完善的心理护理方案加以实施。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是实施心理护理的首要步骤。护士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和谐的护患关系基础上,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包袱,并认真剖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有些患者心情急切,并急于求成,超负荷地进行功能锻炼,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心理,不仅无助于康复,甚至会适得其反。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躁心理,并叮嘱其不可操之过急。此外,有很多老年患者,突然遭受疾病打击,通常会存有悲观和抑郁心理[2]。护士应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有效传递相应的疾病知识和正向内容,可通过介绍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来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针对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术后患者,由于受到突发事件冲击,通常存有焦虑、惊惧和害怕疼痛等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适宜策略,尽最大努力安抚患者。如制动休养对类患者而言十分关键,但是大部分患者会因害怕疼痛,进而不愿活动,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有些患者对锻炼恢复缺乏认识,并担心活动会对关节造成损害。面对这一现象,护士应采取鼓励和暗示策略。通过详细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安慰和鼓励的语言,期望的眼神和动作,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并让患者看到每日恢复的实际效果,使患者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治疗康复中来。

2结果

对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评价,观察组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的患者36例,所占比例为94.74%。对照组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的患者31例,所占比例为81.58%。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姿势、行为和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消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早期康复地目的[3]。我院通过对处于康复期的骨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发现临床效果十分明显,该措施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痊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刘贵芳,胡艳娣等. 骨科患者出院指导在康复期中的意义[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77.

[2]叶花莲. 浅谈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 (12):436-437.

病人康复护理篇3

精神科病人的康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药物促进病人的康复,在康复期药物是采用维持治疗的剂量,并且需要长期服用;第二部分是非药物性康复,非药物性康复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康复,另一个是社会康复。所谓社会康复是指让病人进入社会,参加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发挥其正常的社会功能。〔1〕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家庭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家庭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整体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从医院返回到家庭后的适应困难,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恢复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随着护理模式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向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转变,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显得更为重要。〔2〕

一、 家庭护理的原则

1、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和家庭照料者要保持密切联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定期家访和护理,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解答并帮助解决患者的问题,尤其应注意缓解家庭成员在照料患者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2、 定期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所需的康复计划,执行、评价并修改计划。

3、 督促治疗计划的完成,实施康复技能训练,行为训练,应对压力训练等。

4、 组织康复患者讨论会,提供场地,主持协调会议,以增进患者间相互关怀及分享康复过程中面对困难的经验。

5、 实施家庭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庭支持系统的教育,在提供社交及技能训练的同时,协助病人融入社会。

二、 家庭康复护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 维持用药的护理。精神病人常因不能坚持服药而致病情复发,主要原因:⑴自知力未完全恢复,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意服药;⑵因服药后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感到疲乏无力,动作迟钝,无法坚持工作;⑶认为长期服药会中毒,使人脑子变傻;⑷经济困难或购药不便等。

因此护士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效护理。⑴指导家属和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了解维持用药的重要性。⑵指导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做好服药记录。⑶指导家属妥善保管药品,防止药物潮解失效,特别要防止患者一次大量吞服药物,造成不良后果。⑷对不合作的患者,护士要亲自督促患者服药。⑸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作相应处理。严重的药物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或陪同患者及时到医院诊治。

2 心理护理。家庭照料者应掌握和做好与病人的真正沟通,应做到耐心、和蔼、尊重、信任,使病人有亲密感和安全感。指导与鼓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交往,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融入正常社会人群中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作。要经常分析患者在社会接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重建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

3 病情监测。病情的监测是家庭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注意患者在家庭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⑴睡眠规律变化:睡眠质与量的下降,往往是疾病复发的早期表现之一,应高度警惕。⑵情绪的变化:最常见的有易怒,兴奋,焦虑,抑郁等,患者如频频出现这些表现,应及时就医。⑶自知力的变化,完整的对疾病的自知力是精神病治愈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知力下降经常是精神病复发的征兆。⑷整体功能下降:如患者的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懒散,个人卫生差,不遵守作息时间,孤僻,待亲友冷淡,兴趣减少等。⑸精神症状复现:如出现幻觉,妄想,言行异常,患者复现的精神症状大多和过去发病时类似,一旦发现疾病复发的早期迹象,应立即求医复诊。⑹安全防范:患者的行为受精神症状影响,必须注意安全防范,时刻警惕,既要防止患者自伤又要防止其伤人,有自伤倾向者更应24小时监护或返院治疗。

4 生活护理。⑴个人卫生:大多数患者可自行料理卫生,部分需督促或协助才能完成,少数患者常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或药物副反应的影响,难以自行料理生活,这就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对患者加强训练和教育,使患者逐步获得自行料理生活的能力,但应避免过分的照顾,以免加速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⑵饮食:在饮食方面应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吞咽困难时谨防食物塞满嘴造成窒息;不要给患者随意进补,有些进补食物和药物会引起患者兴奋。⑶睡眠:精神病患者的睡眠与病情有密切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按时起床,白天尽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社会活动;睡前禁浓茶,咖啡和各种有刺激的食物,不要参加能引起情绪剧烈变化的各种活动。⑷居室的布置:患者的居室布置要力求安全,简单,整洁大方。病情稳定,无攻击行为的患者,最好同亲人住在一起,不要独居或关锁,居室不放可能造成自伤或伤人的危险物品,也最好不放易损坏的家具,要保持安静,避免噪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三、 家庭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的实施除了护士外,还应包括家庭成员,因此,加强对患者特别是患者家属的心理教育和训练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可采用多家庭参加,单个家庭参加,患者或亲属个别会谈等不同方式进行。

精神病人的康复是一个社会化的、长期的过程。患者急性期在医院住院治疗,临床痊愈出院回归家庭后,康复与护理工作必须贯穿始终。家庭康复可以监护和保证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没有家庭监护,药物治疗往往得不到保证。在这一点上,家庭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康复能够为社会康复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家庭康复取得一定成效后,病人自然就能够走上社会,因此这三方面的康复措施中,家庭康复处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7—763

病人康复护理篇4

【关键词】恢复期 精神病人 护理要点

1 恢复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要求出院心理。大多数病人因病情好转,就不安心住院,要求出院,说自己病好了,要求出院去工作,想念亲人等。

1.2 消极悲观心理。有的病人认为患了精神病,同事、邻居、亲属等瞧不起自己,未婚的怕找不着合适的对象,已婚的怕离婚,还有病人担心今后是否能继续工作,许多人对生活失去了追求,感到前途暗淡,人生无望,情绪极度悲伤。

1.3 恐惧紧张心理。社会舆论使精神病人怀有恐惧的心理,他们在自身疾病痛苦的基础上,又要承受社会压力与精神创伤。有的病人患病时,有冲动、毁物等危害家庭,扰乱社会的行为,还有的病人看见病友反复住院,亲人不来探视,由此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等。

2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原则

2.1 给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美化医院环境,办好多样化饮食,改善生活需要。丰富患者的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康复活动及院内、外文体活动,鼓励病人发挥自己的才能。

2.2 做好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言语表情及行为等,以动态的观点掌握其心理状态[1],帮助患者认清现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对各种环境和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找出容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抗病能力,消除他们担心病情反复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怎样去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协调与家属各成员间的关系,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3.1 恢复期病人突出的心理要求是被尊重受重视,医护人员应尊重病人,根据他们的职业特点给予恰当的称呼,特别是在与病人交谈时,要努力做到态度和蔼、语言诚恳,要善于体会病人心境,帮助病人正确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础上重塑完整的人格[2],同时用实际病例鼓励病人,向他们说明精神疾病经过治疗和自身心理调节后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让病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为病情康复后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3.2 有消极、抑郁情绪的患者,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到亲切、热情、和蔼、谦逊,尊重他们,爱护他们,鼓励多参加娱乐活动,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等。帮助他们认识精神疾病,减少自卑,树立信心,同时加强患者与家属、单位的联系,让患者感到家属、单位的同志们都在关心自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自己仍然是社会有用的人,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

3.3 防止患者的自伤和自杀。恢复期患者最突出的心理危机就是自杀,而这种念头在具有绝望、毁灭及羞耻感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最易表现出来,对有自杀史,有持久自杀威胁及严重抑郁症患者,应特别提高警惕,严加防范,注意自杀征兆的出现。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以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打消其轻生念头。

3.4 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工作,纠正一些患者家属中存在的错误观念,鼓励家属对精神病患者应持正确的态度,要真正的为患者着想,富有同情心、责任心。让病人单位、同事、邻居等给予理解、同情,不歧视病人,让他们认识到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了解疾病防治康复的措施。让病人消除顾虑,坚持维持服药治疗,巩固疗效,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4 小结

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充分尊重、理解和关心病人,多渠道、多形式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帮助病人正确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应多组织病人开展体育活动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要鼓励病人家属及单位人员经常探视病人, 争取家人及同事的关心和理解,使周围的群体尊重病人,爱护病人,使病人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通过上述措施,努力减少病人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思家情绪。教会家属在患者回归家庭后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和应对技巧,从而起到治疗和延缓社会功能衰退的作用,减少患者复发,促进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3]。

参 考 文 献

[1]杨华渝.对精神病人及精神病人态度的初步调查[J].中华心理卫生杂志,1989,3(1):25.

[2]林菊英.中华护理全书,1994:908-909.

病人康复护理篇5

A retroversion on the rehabilition of very heavy burned patients after self-care system being used within 15 years.

Lǚ Shu-Zhen, Li Lian-Gui, Zhao Hong-Liang

Burns and plastic dept.,West part of HanDan iron and steel group staff hospital,HeBei,P.R.China.056003

ABSTRACTObject Investigated how very heavy burned patients rehabilitated in convalescent period after self-care system being used.Method we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 which was about how very heavy burned patients (n=8) changed in their convalescent period after self-care system being used, including psychology care,rehabilition care,skill exercise, surplus wounds and nurtrition supply and so on from 1987 to 2002. ConclusionA good self-care system could help these patients get better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condition,they could be fit for the need of society and their quality in family life improved.

中图分类号:R8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086-03

特重烧伤病人,多为深度烧伤,面积大多超过50%以上,多伴有深层组织,烧伤可累及肌肉、筋膜、骨骼。致残率极高,患者随着创面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行自我护理,及出院后自我护理,可减少致残率提高病人伤后重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又称自顾,其职能概括为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自我用药,观察疗效,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及功能锻炼,参加康复工作,通过自我护理,使患者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能够自行调节,自行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增强自我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87――2002,我中心共收治烧伤病人9273例,其重烧伤417例,占烧伤人数的4.5%,治疗成功率在95%经上,有90%以上的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目前尚有8例留在我院康复病房。有30%的病人由于自我护理不当,不能坚持功能锻炼,而返回医院做手术,由于当时致伤面积大,受本身皮源不足限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患者本人极度痛苦,同时,给患者家庭和单位带沉重的负担。

2 心理护理

特重烧伤病人绝大多数属意外事件,且整个治疗过程中需遭受极大痛苦加之昂贵的治疗费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及个体差异,病人心理情绪变化错综复杂,由于毁容,肢体僵直,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做为护士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针对患者复杂多变的悲观心理,首先是与患者交谈、勾通,消除他们的悲观心理,使其增强生活信心,再向患者讲明早期锻炼的必要性和不作功能锻炼的严重后果,使患者能接授自我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现实,给他们讲明,功能锻炼及自我护理是他们伤后长期艰苦的一段生活,鼓励他们时刻准备着为生活和生存而努力适应社会和家庭。如,87年我院抢救一例烧伤100%病人,3度 面积96%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这位患者伤前是一积极向上,爱学习,肯钻研技术的青年,并正在自学电大三年级课程,就鼓励他,认真做好功能锻炼,为将来完成学业打基础,这位患者很快自觉地做手和腿的功能炼习,在他创面愈合后,主动参加功能锻炼,他也完成了学业,增强了自我生活,自我功能锻炼的信心。同时,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创面情况,查阅大量资料,与医生配合,治疗残余创面,通过自我用药,观察创面,自我治疗,使患者精神愉快,生活充实,清除了自悲心理,积极参与自我治疗及自我护理 。2001年我科收治一名烧伤面积93 % 3 度80%的患者,由于早期功能锻炼。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护理和自我护理。伤后40天下床活动,60天出院,回家后根据医生护士的指导进行自我护理。伤后5个月自己驾车来医院。

3 康复护理

是用护理学方法照料残疾者。它除治疗护理手段外,尚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训练方法帮助残疾者在病房进行自理生活的训练。特重烧伤病人康复护理及自我护理直接关系到病人愈后生活质量及重的能力,而康复期护理内容多伴溶进了自我护理内容。护理专业性强,其主要内容是功能锻炼,使僵硬关节肢体变得柔软灵活。护理工作量大,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且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早期康复护理可使患者摆脱伤残或把伤残降到最低限度,如早期切削痂手术愈合后,在不影响皮片成活的情况下,每天协助病人做关节活动,特别是双手,是他们以后生活自理的主要器官,改善其功能非常重要,每天有规律的活动,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要训练病人做握拳、手指屈伸动作,让其自己掌握频率。

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特重烧伤康复期重要的环节,也是自我护理的重点,由于全身皮肤、肌肉、神经、血管甚至筋膜损伤,在治疗过程中,长期卧床,伤后大量消耗体力,致使肢体僵直,肌肉萎缩,不能活动,有些病人连站立都非常困难,护士以满腔热情激励患者战胜困难,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患者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指导患者熟悉功能锻炼时的动作及注意事项,说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不进行功能锻炼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康复期回家的病人,除指导患者做好自我功能锻炼及自我护理外,还要指导家属及陪护人员掌握锻炼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般在伤后15――20天开始,病情逐渐好转,局部水肿及疼痛明显减轻,方法是所有未被抱扎、固定的关节,可作运动量小,范围不大的、速度缓慢的运动,但要以自己主动作为主,如手指伸屈,对掌,各关节外展,内收等运动,包扎的创面在每次换药时,视创面情况鼓励患者作一些部位简单活动。如:伸屈、旋转、外展内收等。

第二阶段:创面完全愈合、局部炎症基本消失,即可开始锻炼,以尽快恢复病人的肢体功能 ,预防和矫正各种疤痕挛缩关节畸形,在这一阶段中,可尽量利用各种器材和各种体疗方法进行锻炼,活动速度及幅度要适当增加,并强调主动活动,特别是康复期回家的病人一定要做好自我护理,自我锻炼,在活动中,特别注重对抗挛缩强制活动,如挛缩在屈曲部位,应作伸直活动,活动量应从小到大,反复多次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开始不可强牵拉,达到自我运动。

第三阶段:全身关节活动明显恢复,唯有力量差的患者,除继续练习关节运动外应增加活动量,这阶段主要是自已根据全身情况,做好自我调节运动量,通过自我功能锻炼充分利用精神和体力最佳状态,进行自我活动强度调节。

5 残余创面的自我护理:

由于深度烧伤,创面感染,切痂植皮,造成毛细淋巴管损伤,至使淋巴液回流受阻,在已愈合的创面上形成小水泡,处理不好,就会形成新的创面,此种创面,极不易治愈,在临床处理非常棘手。首先,应是预防水泡的形成:(1)保持愈合疤痕皮肤清洁;(2)在疤痕增殖期佩戴弹力套,使疤痕部位有一定的压力;(3)疤痕奇痒时避免抓破疤痕,应用棉签等物品轻轻搓;(4)功能锻炼前适当涂一些润肤油,有助于增加皮肤的弹性。对于已形成的水泡,防止水泡括大,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泡山脚液体后,适当加压包扎,使表皮尽量覆盖在基底上,对于已形成的创面,用浸浴,清洗、涂药等处理,浸浴液0.1%新洁尔灭或1:5000高猛酸钾液,,浸浴后用0.9%盐水清洁创面,外涂红氟合剂,(红汞、氟哌酸)或磺胺嘧啶锌银软膏制成纱布块贴上,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对于反复发作水泡形成的小创面,不能单一使用一种药物,应经常更换,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创面超2厘米 ,需要植皮才能愈合。由于创面经常反复发作,在我们给患者换药的同时,教会患者自己学习对创面的护理及用药,观察创面类型,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做,以后有小水泡形成的创面患者就会自己处理,通过自己换药加深对创保护和认识,而且自己换药也比较耐心、细致、减少疼痛,也减少了交叉感染,通过自我治疗,使患者摆脱经常到医院的麻烦,也使患者感到自我存在价值。

6 营养饮食,排泄的自我调节

康复期营养需要比较全面,主要是通过饮食供给,其特点是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让患者通过各种食物热量卡,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身体需要,自己制定食普,

使患者能够选择营养丰富又适合自己口味的饮食,同时提醒患者食用粗纤维食物,避免便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紊乱,造成机体低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失调,新的水泡形成 。患者积极参于治疗饮食,使营养供给,分泌排泄达到自我调节。

7 自我护理的评价

特重烧伤病人,需要有一个长期自我护理的过程,在离开护士的护理,转入社会和家庭,应逐渐适应自我生活,自我观察 及预防可能出现的疾病,使其生活,饮食、功能锻炼,创面护理,达到自我调节,而且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提高自我生活质量,自我护理不是护士推卸责任,而是对患者健康、社会和家庭负责,要使患者通过自我护理,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病人康复护理篇6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脑卒中的诊断治疗水平迅速提高,极大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同时,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通过感觉运动输入,打破或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建立分离、协调的运动模式的强化康复护理训练,使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我科2011.9――2012.9住院的3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护理(意识障碍及严重痴呆者除外)。经颅脑CT或MRI确诊脑出血16例,脑梗死21例。女14例,男23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2岁,均系首次发病,发病即日住院,均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时间15――43天。

2 康复护理训练方法

2.1 病情早期。采用床上健侧卧位,每2h翻身一次,预防或减轻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预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痉挛等异常模式出现和加重。

2.2 良肢位的保持。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功而设计的一种治疗。要求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将整个上肢放在一个枕头上,肩外展50°,内旋15°,屈40°,肘腕、手指诸关节均伸展。下肢为屈曲位――髋、膝于屈曲位,踝关节于中立位,背屈90°,伸髋、膝,足下放置垫袋,防止髋内、外旋。可用软枕帮助,无论仰卧位或侧卧位均应注意。

2.3 在无进行性卒中发生,生命体征稳定后48h,关键偏瘫的不同阶段和患侧肢体的功能状况循序渐进的进行。(1)肢体康复训练。对患侧肢体关节做无痛范围内的屈、伸、内旋、外展被动活动,主动辅助运动;借助滚筒、沙磨板等器具进行上肢分离运动及控制能力训练、下肢的床上桥式运动,同时训练健侧肢体;(2)翻身训练。协助病人向健侧和患侧做翻身训练,逐渐从被动运动过度到主动运动;(3)坐位、立位平衡训练;(4)步行及上下楼梯的训练。

2.4 按摩和被动运动。对肢体进行按摩,尤其要注意患侧手肩、下肢的按摩,达到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褥疮和静脉炎,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对瘫痪肌予以按摩揉捏,对拮抗肌予以安抚性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做髋关节和肘关节活动时,注意手法柔和,活动幅度不宜过大,应小于或等于90°,以免发生骨化性肌炎。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自我按摩效果更好。

2.5 转移和平衡训练。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开始先做双髋向两侧摆动,然后带动躯干向左右移动,注意转动躯干时,健手应握住患手随躯干配合头的转动同时翻转。当患者能进行翻身和半桥动作后,可逐渐训练从卧位转为坐位。为了预防性低血压,床头的高度应 逐渐抬高。脑梗死发病后2周,脑出血发病后4周可以开始进行这项练习。先从健侧卧位坐起,再到患侧卧位坐起,从需要帮助到独立坐起。之后两腿下垂,坐在床边,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一周后可下地坐椅,能维持10min,可进行站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训练。

2.6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鼓励患者利用健手或健手带动患手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2.7 肌肉松弛训练。以心理疏导和被动活动的方式,缓解肌肉紧张。

2.8 作业疗法。让患者用手指快速指鼻,或手指互相对指、拍手、画图、写字、翻纸牌等加强手的精细、协调、控制能力的训练。

2.9 心理康复护理。根据病人心理的不同阶段给予疏导、支持、鼓励,指导家属、同事对病人进行宽慰,树立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使其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主动锻炼。

3 护理体会

37例患者在住院时即发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经平均35天治疗及 康复后取得明显疗效。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达58%,坐位站位88%达到平衡,且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明显。住院期间,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并发症如肩手综合征,肌萎缩,关节痛,压疮等明显降低,对出院后的继续康复大有帮助。另外,患者突然发病,处于身体残疾后的震惊、否定阶段,对康复欲望强烈,家属、同事及单位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加上患者本人的积极努力,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更易达到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康复护理训练对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4 讨论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康复护理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

早期的康复护理训练以给病人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治疗为主。采用被动患肢活动的刺激方式,一方面增强了患侧的感觉刺激输入,降低了病人对偏瘫肢体忽略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偏瘫肢体、关节的无痛范围的活动,即防止关节活动范围低下,又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同时对健侧肢体的训练,促进了其对患侧肢体恢复的影响。通过反复进行翻身、坐位、立位、步行训练,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经传入、传出冲动的反复刺激,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从而建立肢体由高级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经过日常生活运动训练,促进了随意地、协调的、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为整体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成效。当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增强病人对康复的信心。

病人康复护理篇7

采用删除试验、线等分试验、临摹试验检查和凯瑟琳-波哥量表(CBS)检查提示异常,并伴有相应临床症状;②病人病程均<2个月;③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意识清楚,能够正常交流;排除标准为:伴有其他脏器病变或功能不全;具有恶性肿瘤或神经系统病变病史;伴有失语或认知功能障碍。入选病人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28例病人因自身各种原因(如不配合、轻视、恐惧等)未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列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3岁~75岁(53.6岁±6.3岁),病程(26.3±10.5)d,左侧空间忽略24例,右侧空间忽略4例;34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康复护理干预,将其列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45岁~76岁(55.2岁±6.8岁),病程(30.4±12.1)d,左侧空间忽略28例,右侧空间忽略6例。两组入选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构成、CBS评分等基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向病人及家属讲解USN相关知识、临床表现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告知USN对日常活动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得到病人的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与病人及家属主动沟通交流,积极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对病人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均给予肯定,树立病人治疗的信心。.

2改善忽略行为干预

直接用拍打、冰等方式刺激病人忽略侧肢体;嘱咐病人注视物体,同时慢慢移动物体至身体正面,或嘱咐病人追视光亮物体达到干预效果;对病人进行视觉扫描练习,如涂色、拼图、挑拣小物品等,练习遵循从右至左、从小至大、从线至面的原则;通过闹钟、音乐等声音对病人进行听觉刺激;重视忽略行为的干预:指导病人的头、眼向患侧转,将日常行为进行分解,减少日常活动步骤的遗漏,嘱咐病人日常活动时勿忘患侧的事物,并注意保护患侧;肢体摆放位的干预:指导病人双手交叉或对称活动,坐位时保持肢体平衡,尽早采取床边坐位或轮椅坐位,纠正躯体向患侧或后侧倾斜,保持膝关节、髋关节与踝关节屈曲90°;指导病人翻身时躯干与双上肢一同翻转,仰卧位时练习重心向左右两侧转移;周围环境的干预:根据病人空间忽略侧对病人所处环境进行调整,日常生活用品置于病人患侧,病房入口处于病人患侧,医护人员和家属与病人交流时站在病人患侧,病区走廊内扶手用两种色彩。观察内容及评判标准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平衡功能与Fugl-Meyer量表评价运动功能[7]。Berg平衡量表包括14个动作项目,评分越高则平衡功能越好。Fugl-Meyer量表评分越低则运动障碍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判标准:>60分为完全完成;41分~60分为基本完成;20分~40分为部分完成;<20分为依靠帮助完成。采用CBS评判病人USN程度,共包括10个评判项目,评判标准为:0分为无空间忽略;1分为轻度空间忽略;2分为中度空间忽略;3分为重度空间忽略。

3讨论

病人临床可表现为进食时吃完患侧饭菜,剩下健侧饭菜;行走时易撞到健侧人和物;与人交谈时不注意健侧的人;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和使用健侧的物品;阅读时从页面中线开始而不是从左侧阅读。USN不仅影响病人的感觉、认知、运动,还影响病人精神及心理活动,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日常活动。USN表现为感觉性忽略与运动性忽略两种形式,感觉性忽略即患侧大脑半球对健侧空间注意发生障碍,运动性忽略是指患侧大脑半球对健侧辨距不良、运动迟缓或运动意念下降,对USN病人治疗时应该将知觉训练与运动训练相结合。USN病人的康复与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忽略的持续存在可影响病人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临床治疗中,虽然部分USN病人在一段时间内有恢复的可能性,但由于脑损伤后皮层功能恢复相当有限,因此USN的自然恢复是不充分的[10]。临床观察证实,28例未施行康复护理的USN病人,经治疗8周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Fugl-Meyer量表评分均相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中完全完成者占3.6%,基本完成者占46.4%,但均明显低于施行康复护理的USN病人。

病人康复护理篇8

【关键词】脑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脑中风是近些年来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目前,中风病人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康复的护理倾向。通过对从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39例住院中风病人观察与护理:在进行药物和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康复护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高。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39例中风病人均为我院中风专科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8岁,平均53岁;病程1个月以内的21例,1―3个月的11例,3个月以上的7例。全部病例排除意识障碍、血管性痴呆、严重并发症、乙醇中毒史、药物依赖等。

2护理方法:

2.1情志护理:中风的发生、治疗、护理、康复与人的情志变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素问》曰:“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在防治中风过程中,调节情志为要点。中风后遗症以肝肾虚为根本,如果加上病人的心理障碍,势必造成虚者更虚,虚阳上元,加重病情。故心理开导就显得极其重要,对此类病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接近多安慰,护理说教时不急躁,教患者一些生理常识及讲解恢复期的有利因素,使患者对康复有信心。

2.2生活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及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和不良因素刺激;(2)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为患者增减衣被,防止受凉;(3)长期卧床患者按时进行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4)对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每日更换1次无菌纱布,以防角膜干燥;(5)定时为患者翻身、红花酒按摩皮肤受压处、擦浴、更衣、清理粪便、更换床单及被罩、修剪指甲。

2.3饮食护理:饮食不洁,或过食肥甘是中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风患者饮食护理中,当以清淡干寒为主,调整人体气机。喂食时让患者取半坐位,将少量食物由患者健侧放入口中,以利下行。如患者吞咽反射障碍则以半流质饮食为宜,并防止呛咳。食后漱口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阴虚者给予甘凉食物,如绿豆、小米等;阳虚者宜食甘温食物,如麦面、胡萝卜等;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者,宜多食白菜、黄瓜等蔬菜;便秘者宜食高纤维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体质虚弱和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温热、易消化的软食,忌生冷硬食品。

2.4二便护理:小便失禁者男性可给予接尿器,每日清洗会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女性患者可给予留置导尿,但时间不宜过长,应注意无菌操作,并每日冲洗膀胱及会,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大便失禁者应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并及时清洗肛周皮肤,可外涂滑石粉,防止皮肤溃烂。

2.5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对病情稳定、神经系统体征好转的病人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综合疗法。先按摩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从近端关节开始再至远端关节,先上后下的进行,运动幅度由小渐大,并嘱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6语言功能康复护理:中风恢复,语言康复训练尤为重要。病情较轻者,从简单的音节开始,增加语言的难度和量度,逐渐恢复语言能力;病情较重者,从简单的发音开始,由简入繁,逐渐强化大脑皮层,建立新的兴奋灶;指导练习舌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如反复卷舌及舌的左右运动以促进患者发音。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偏瘫基本消失,生活能自理,能参加一般工作;显效:肢体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下肢功能基本恢复,能独立行走30米及上下楼梯,上肢功能、刷牙、穿衣、吃饭、梳头等需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完成;有效:下肢功能基本恢复,上肢功能几乎丧失;无效:症状虽有好转,但生活不能自理者。

3.2结果:病程1个月以内的21例中,痊愈12例,显效7例,无效2例;病程1―3个月的11例者,痊愈8例,显效3例;病程3个月以上的7例中,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

4讨论

中医学认为,中风发病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内外因素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产生虚、火、痰、瘀等病理变化而致气机逆乱,骤然发病。对于中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整体护理,针对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饮食疗法等可使患者阴平阳秘,气血通达内外,肢体经络疏通,强筋壮骨,对于缩短疗程,促进肢体、语言康复,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起到了十分积极地作用。辨证施护首先在于辨证,在患者恢复期能够分清病证的寒热、虚实以及阴阳属性,然后再施以正确的中医整体护理,包括中医常规护理、饮食护理、二便护理、情志护理等,以及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等才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通过对39例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护理,使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4.6%,说明中风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中医护理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洁,黄霞.中风康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9):92

上一篇: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范文 下一篇:人才资源储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