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场礼仪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02 16:18:12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1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根本要求,大力建设“文明礼仪”,营造文明礼仪氛围,提高职工群众“文明礼仪”水平,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场跨越式发展,为国家作更大贡献。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农场成立“文明礼仪”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单位、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各部门单位、生产队按要求成立“文明礼仪”活动领导小组及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对“文明礼仪”活动负全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文明礼仪”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学习,提高“文明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要在全农场各部门单位、生产队和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文明礼仪”的热潮,提高“文明礼仪”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一个职工群众和青少年懂得“文明礼仪”建设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自觉地投入到“文明礼仪”活动中去,注重自身修养,注重文明礼仪,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真诚的仁爱之心,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农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文明礼仪”建设内容

全农场各部门单位、生产队要通过板报、宣传栏、广播、小资料等各种方式广为宣传农场初步整理确定的“要服装整洁、要语言文明、要交际文明、要行为规范”四项“文明礼仪”建设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文明礼仪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基层”

全农场要扎实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基层”活动,要根据活动内容,结合本地实际,不搞形式,讲究实效,圆满取得活动成功。

农场幼儿园、中小学要根据幼儿、中小学生实际,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学校活动,着重提高幼儿、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幼儿、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农场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各部门机关在文明礼仪知识进机关中,着重抓好办公室文明礼仪、环境礼仪、举止礼仪三项文明礼仪建设工作,提升机关公务文明礼仪,树立服务意识,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办事效率与办事质量,热情真诚服务好群众,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与群众的满意。

文明礼仪知识进基层中,主要是倡导社会文明礼仪和家庭文明礼仪。通过文明礼仪知识进基层活动,培育职工群众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做文明礼貌、遵记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家庭团结,邻里和睦,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和谐基层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落实

各部门单位、生产队要认真学习本活动方案,提高对“文明礼仪”活动的认识,强化落实意识,制订工作计划,把“文明礼仪”活动推向高潮,力争取得新成绩,实现建设“文明礼仪”之乡的目标。

(二)明确目标,完善责任

各部门单位、生产队要根据本“文明礼仪”活动方案的要求,明确目标,完善责任,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文明礼仪”活动如期开展,如期完成,取得成效。

(三)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2

[关键词]礼仪教学 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社交礼仪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228-02

一、引言

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们在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等活动中的重要素质。随着全国对礼仪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保证学生的礼仪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进行铺垫,各个院校纷纷设立了礼仪教学课程,其中,社交礼仪有助于提示学生的自身修养,同时能够更好地树立学生和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由于社交礼仪其具有重要性,往往成为礼仪教学的重点。社交礼仪主要是指在一些交往活动如国际交往、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中用来表示自己尊重、友好、亲善的行为规范。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具有悠久和丰富的礼仪传统和文化,目前国内外,对社交礼仪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邓力通过相应的调研和统计,对吉林省高校学生在礼仪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礼仪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品德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创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奠定了基础,同时强调了礼仪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等人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经过礼仪教育的学生往往成绩更高,而且更加受企业的欢迎;LJV mason通过调研学生之间交流的电子邮件的风格进行评估,认为目前高校学生在社交礼仪上还存在不足,同时提出了社交礼仪在高校教育中的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王琳分析了目前社交礼仪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认为当前的社交礼仪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的专业情况,认为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交礼仪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徐海丽对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社交礼仪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利用模拟式情景教学方式,改革成绩测评制度,采用实践式教学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交礼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社交礼仪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尚处在一个尝试和探索的阶段,对礼仪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点和特色,采用调查问卷、文献调查、教学试点等方式,对社交礼仪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二、研究内容

社交礼仪课程的开设对于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交礼仪教育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树立高职学生良好的精神形象;同时通过对学生的礼仪训练,可以使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从而塑造学生自身的外在之美;而且经过社交礼仪训练,可以使得高职学生掌握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塑造高校行为之美,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准备。并且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对高职学生社交礼仪的训练,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当前在高职院校开设的社交礼仪课中,由于受到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育者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地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和说明,课堂效率不高。教师仅仅是填鸭式地将课本上的礼仪概念和技巧强灌给学生,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将知识强记于心中,而不能很好地领悟其内涵。同时,考核标准也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仅仅是记住了名词解释或者礼仪方式等文字性的东西,对于礼仪的理解并不能达到要求,对于一些礼仪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不能够很好地学以致用,达不到我们对于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学生认为:“该表现的时候,我会按照礼仪规范好好表现,其他的时候还是随性情而做,否则别人说我‘太假’了,没有真正的朋友。”还有学生表示:“不重视礼仪和无所谓,谁愿意学谁学,与我无关,我就这样,我行我素不受拘束。”结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和特色,本校毕业生主要方向为工作第一线或者自主创业,因此,社交礼仪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社交礼仪的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目前,高职毕业生文明礼仪、职业规范、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在对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调研中,几乎全部企业认为学校开展职业礼仪教育非常重要,不光是学生的仪容仪表仪态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教育。在单位方面看来,很多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方面基本上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是在个人素质方面却有所欠缺,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工作人员,更加要增强职业礼仪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比如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还要在接待方面多多培养。同时,很多学生对于职业礼仪中的很多内容都不甚了解,部分学生对职业礼仪中初入职场时应该掌握的礼仪很茫然,这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非常不利。还有很多学生单纯地认为,礼仪就是站、坐、行姿和打电话、递接名片、就餐等方面,忽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美德,例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尊师敬老、爱护环境等。这些方面正是“90后”的学生非常欠缺的。对此,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需要,加强职业礼仪教育,促进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组织、协调等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礼仪理论知识和礼仪文化修养,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举止得体、人际交流技能娴熟、能直接胜任企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型人才。本文试对高职开展职业礼仪教育进行思考,对社交礼仪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三、礼仪教育工作改进

在针对高职院校的社交礼仪教学中,应该有三个阶段,首先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了解社交礼仪是什么,有哪些社交礼仪;其次是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要让学生知道进行社交礼仪时需要注意什么,要让学生存在一种礼仪意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种礼仪习惯,对礼仪的内涵进行领悟,将礼仪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礼仪的前提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礼仪,并潜移默化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改进,我们应该对教育和教学的方法进行更好的改进。

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引入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像等,通过分析多媒体资料中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来评价对错,分析礼仪在一些环境中的用处,并且分析试听资料中存在哪些礼仪形式,寻找其不足,通过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形象地了解礼仪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自觉地掌握礼仪,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书本上枯燥的知识与有趣的生活片段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可以将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完成转变成一个主动的探索者。

社交礼仪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让学生真实参与其中是有必要的。为了使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可以以虚拟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即通过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对场景充分感受,进而让学生判断应该采用何种的行为礼仪应对当前参与的场景。在这个参与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结束后,让参与者和观摩者对场景再现进行适当的评价。通过这样自己参与其中,以及同学间相互点评的过程,使学生实践礼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并能够将礼仪的内涵融入自己的思维,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的行为。

在开展礼仪教育课的同时,也应该发挥校园的优势,可以结合学校技工学校培训的特点,举行一些模拟求职大赛、模拟演讲比赛、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礼仪实践活动、团学活动等竞赛或者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掌握和了解社交礼仪。

在考核标准方面,增加平时实践得分的比例,将课堂上的分析问题、情景再现和平时的比赛表现得分加权计入总评成绩,更能促进学生融入到对课堂和校园活动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礼仪的理解,提高其积极性。

四、总结和展望

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礼仪教育,注重学生德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才的素质培养,达到知行统一,使得学生更加适应和掌握目前企业发展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社交礼仪知识和技能,同时在礼仪教育的开展方面,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礼仪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让学生更加自觉地将礼仪融入到自身的行为、自觉地树立礼仪意识,是下一步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力.吉林省高校开展社交礼仪教育的必要性[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136-138.

[2]???,??.A Study on Importance of Life Etiquette Education in College: In Case of `I` College in Inchon[J].??・???? 2014,26(04):333-345

[3]Mason L J V. Understanding style,language and etiquette in email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 survey[J].Research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2014,19(01):75-90.

[4]王琳.高职院校礼仪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08):155-156.

[5]许海丽.关于高校《社交礼仪》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109-110.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3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修养;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为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中职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中职学校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所以从当今中职生的现状来看,加强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一、当代中职生礼仪规范缺失状况

很多青年学生自认为进入中职学校是无奈之选,对未来失去希望和动力,学习上无积极性,纪律观念淡薄,道德品质滑坡,卫生习惯随之下降,心理上更加脆弱导致心理问题增多。在家中,他们不懂得尊重父母,对父母出言不逊,指手划脚,以自我为中心,也从不主动帮家里干农活,为父母分忧。在学校,他们不懂尊重他人,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他们缺乏普通的礼仪常识,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礼貌等。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尊重别人,暴露出的礼仪素养问题令人堪忧。

二、当代中职生礼仪规范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 中职生礼仪失范的现象日益突出,认真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偏颇

家长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在教育方式上, 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导向, 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另外,家人更多的重视孩子在吃穿冷暖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在礼仪方面的启蒙教育。而且大多数中职生来自于农村家庭,繁重的农活也让家长无暇顾及对孩子进行礼仪道德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欠缺

1、有些中职学校认为中职生价值道德观念已经形成,不需要再进行礼仪教育。其实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

2、只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弱化在礼仪道德方面明确的、较高的培养要求。有些教师认为,礼仪教育应是父母完成的,学校的任务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科学技能的培养。

(三)社会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重实效、讲效益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受父母及周边人的影响,中职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实用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却忽视传统礼仪规范的学习和培养。

(四)中职生个人因素

1、升入职业中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学习方法欠佳,学习动力不足,有自暴自弃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逃课、上课缺乏兴趣、考试舞弊、平时不完成作业等。

2、强烈的自尊心与严重的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一些中职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情绪严重,但是他们在行为上却拼命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导致自尊心的不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他人不礼貌、顶撞老师、与同学打架、斗殴,违反学校的纪律等方面。

三、礼仪对中职生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尺度。中职生进入社会后,如果能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礼仪教育对中职生来说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礼仪的实质是尊重,是教育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每一个人。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将礼仪素质作为重要的人文素质,纳入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而且塑造青少年的礼仪修养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礼仪素质的培养是中职生适应竞争上岗的需要。礼仪教育给学生创造全面和谐、发展锻炼的机会,要求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适应职业,让他们一毕业就能走上岗位,熟练就业。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另一方面,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企业员工的职场形象与职场礼仪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外在形象。

四、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持全面性、渐进性与长期性的教育原则,才可能实现对青少年的礼仪修养教育的目的。

(一)学校是三方面共同发挥礼仪教育作用的关键力量。

首先,要彻底扭转职业教育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不仅关注中职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礼仪修养素质的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自己发展的状况,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其次,加强学生管理。职业学校不应当对学生放任自流,而要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品行的监督与引导,创新管理与评定制度,将品行考核并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之中,还可与奖学金制度、毕业就业推荐制度相挂钩,以形成激励机制。再次,如果把礼仪规范只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作用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礼仪修养的养成必须摆脱仅限书本的说教,注重与实际学习、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二)家庭作为个体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作用也不可小视。

父母应和学校与社会紧密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父母应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社会舆论的引导与调节作用的发挥。

社会舆论无形中影响着个体的思想与作用,对个体具有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社会环境对人的品格养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坚持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美化人际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社会礼仪氛围,礼仪教育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国家需要既有文化素养又有一技之长的中职生,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命运。我们要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优化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为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行为文明、知书达礼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礼仪教育的追问,中国德育,2011年02期.

[2]朱敏芳,职教生礼仪教育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4

(一)礼仪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很好的对接行业岗位的需求

目前,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课程一般都为考查课,课时量也很少,许多学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往往把礼仪课设为大班教学。这种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学内容的选取也没有结合行业岗位的要求,礼仪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

目前,专业教师对酒店以及企业岗位的职业礼仪只进行概要性的阐述。教学方法多以老师讲述、学生倾听为主,根本没有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礼仪训练的目标。

(三)教学配套设施不足,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手段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礼仪课程的教学场地一般设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缺乏有效的训练和职业引导。此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激励,教学流于形式。

二、提高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礼仪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礼仪意识,营造职业礼仪的教学氛围

职业礼仪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一定的职业氛围和职业形象的塑造。心理学研究证明,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礼仪环境氛围是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礼仪的基础。

1.加强职业礼仪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酒店业竞争激烈,已由原来的硬件设施竞争转为服务礼仪软件竞争。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生,入学后即应接受职业礼仪方面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礼貌意识和规范的职业礼仪意识,通过播放礼仪教学片、带学生到酒店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酒店前台、餐厅、客房等各种服务礼仪在酒店管理工作中的普遍运用,体会到职业礼仪在实际酒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及时找准职业定位,了解职业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课堂教学中礼仪氛围的营建,对学生进行礼仪熏陶。首先,教师要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带动学生。其次,要善于运用酒店管理礼仪规范营造教学氛围,使教学成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礼仪、用礼仪的途径。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着酒店行业的制服,并按酒店管理职业礼仪来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模拟教学的“仿真度”,让学生通过塑造职业形象感受职业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的“他律”作用。

3.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营造讲礼仪、重礼仪的氛围。作为中职院校学生,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礼仪素养的养成和自身形象的塑造。学校要将职业礼仪的培养延伸至整个在校期间,渗透到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营造友善、微笑、亲和的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活动项目可以结合校园生活设置,如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园晚会礼仪展示、小品等,让学生在校内获得礼仪训练机会,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同时,通过墙报、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工具,传播正面信息,引导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气氛,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二)优化教学模式,对接职业需求

强化应用教学礼仪教学是一项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锻炼的充分结合,学生不仅要掌握有关的礼仪理论,更要注意理论的实际应用。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中职学生大多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对职业礼仪知识的认识难免空泛、模糊,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课堂延伸到酒店和其他工作环境当中,激发学生对礼仪素养的认识。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景模拟法即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酒店服务场景,让学生扮演与酒店礼仪相关的角色,再由教师和学生对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直观认识。案例分析法即通过观看示范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查找酒店服务中出现的礼仪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吸取教训。

2.精选教学内容。酒店职业礼仪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中职院校在授课时有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个关键的要素是任课教师必须要对酒店管理实务中的岗位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能将教学内容紧密对接酒店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要求,针对酒店员工的服务特点和目标,以客人的消费心理为轴线,分析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将要运用到的社交礼仪知识,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多种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实施重点教学,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3.强化实践训练。酒店管理专业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礼仪风范,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酒店服务礼仪训练课与理工科的实验课一样重要。原则上实训课的比例不应低于整个课时的一半。实训课主要从酒店对员工服务理念和服务姿态的管理与要求入手,结合仪容训练、形态训练、表情与语言训练、常用礼节训练、模拟综合训练等内容,形成系统、科学、应用性强的实训项目,进行强化训练。

(三)完善教学配套,提高教学水平

1.建设一体化的职业礼仪实训室。职业礼仪素养的认识和实践离不开一个个真实的情境,这就需要建设一体化的职业礼仪训练室,让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去感受,提高感性认识,增强教学直观性。实训室应具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整的形体训练设施以及同步录像的条件,利用软硬件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实训环境,强化规范用语、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训练。

2.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在构建职业礼仪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时,可采取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兼顾鼓励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在职业礼仪课程的考核体系中,学生综合成绩应由知识模块和职业能力两部分组成,前者占60%,后者占40%。模块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对酒店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职业能力考核则包括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仪表、仪态沟通等内容,通过对学生各项指标的合理考核,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此外,还应推动相关专业课程、公共课与职业礼仪课的交叉融合,注重在其他课程中融入礼仪、表达等方面素养的培养。完善的考核体系,应体现在相关的课程考核中。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5

【关键词】高职,公关礼仪,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联系更加广泛,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把教育的目标定在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上,其中,公关礼仪能力就是一种现代人谋求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是现代人能力结构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一、高职学生在公关礼仪方面的学情分析

1、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学生公关礼仪意识的逐渐淡化与缺失带来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从来自就业面试现场与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反馈,有80%以上的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心理素质较差、基本社交礼仪比较缺乏等。

2、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个性过程中,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都被学生当作了“新潮”、“潇洒”,诸如此类不良行为已严重损害了高职学生的形象,成为学生们健康成长的障碍。

3、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表现出“依附别人、利用他人、以个人为中心”等倾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与其他同学形成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

4、学生的仪容和日常卫生观念淡漠、仪容仪表邋遢、着装不符合自己的气质个性;不能按照时间、地点、场合的不同准确着装。

5、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学生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同学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究其原因,随着学生网络使用频率的提高,一方面网络会使一些学生受到不良观念的引导,逐渐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与公关礼仪行为相违背的倾向;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在学校得不到完善的公关礼仪教育时,就利用网络上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了层次不统一的对公关礼仪认知的程度。

二、高职院校公关礼仪课程理念的建构

1、公关礼仪课程理念必须体现建构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和社会交往中,通过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方式获得的。该理论以重新定位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为前提,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这一认识,公关礼仪课程不能单纯地局限于传统礼仪知识讲授,而应通过礼仪知识讲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然后结合某一公关活动情景让学生进行模仿,认真反思和实践各种礼仪规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公关礼仪课程理念必须体现多元性。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只一种,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受多元智力理论启发,公关礼仪课程的评价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并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公关礼仪课程的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内容。

3、公关礼仪课程理念必须体现生成性。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它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种新理念认为课程内容并非事先预设完成,强调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新资源、新思想或新方法。公关礼仪课程不应该让课堂成为教师独享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场所,而应该鼓励师生加强对话,促进课程发展。师生对话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真诚、平等和信任,是师生对知识的共同追求和相互分享。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三、加强高职院校公关礼仪课程建设的对策

1、优化公关礼仪课建设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博采众长、优化组合,形成有特色、实践性强的教学体系。目前的大多数《公关礼仪》教材中,对仪态、言谈、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相对要少,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自觉地对美的关注和追求,使他们对仪容、仪表等部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教材中有大量这方面的介绍,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仪态方面的内容,操作性强,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示范、训练和点评,这样才能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加大仪态方面的课时,强化仪态、言语、行为规范方面的训练。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构生活化、情景化的教育模式。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可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并注重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以强化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如仪式方面的教学内容,可采取讲授、讨论、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强化了理论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仪表、仪容、礼节等教学内容,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电化教学、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现场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再如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公关礼仪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变化,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公关礼仪情境教学,凭借形象、生动、富有感隋色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3、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改变单纯传输、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积极探求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关键。为此,我们公关礼仪课程在教学中引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具体可选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

(1)案例教学法。即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思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礼仪课的教学中,常常可以在讲授完理论基础知识后,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与本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师针对筛选的案例设置几个思考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解放。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有效参与,导出已讲授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精神的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礼仪问题的思考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应用礼仪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法。公关礼仪课堂教学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法,是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运用礼仪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公关专项活动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这种“情景体验,现场模拟”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了现场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同时也是对公关礼仪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4、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公关礼仪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是在具体的操作训练中提高公关技能。鉴于此,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应调整考核方式,压缩理论考核所占比例,提高操作训练所占分值。例如,考核内容可分为理论考核、操作训练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理论考核比例为40%,操作训练比例为4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和作业)比例为20%。

5、开辟公关礼仪教育第二课堂。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功效。这就需要学生在认识礼仪的本质,即“礼仪要表达的是对交往对象尊敬友好的意愿,而非简单、机械的外在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为此,有必要将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创设所有可能的实践机会,组织学生担任校内外各项活动的礼仪先生、礼仪小姐,锻炼他们参与社交活动的礼仪能力和自身的礼仪形象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军.教育基础知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霍瑞红.浅析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公关礼仪.现代企业教育,2008(16) 

[4]严月萍.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公关礼仪课中的运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5]周益群.浅谈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8(28) 

[6]张颖.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活动.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6

关键词:礼仪 课堂 立体多元化 教学模式 探究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文明礼仪教育效果关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

文明礼仪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水平等内在修养并将其外化为尊人爱己的接人待物的态度和方式,是学生安身立命的“软实力”和“必杀技”,是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核心能力,其培养与提升应予以重新审视与定位。礼仪课程是培养学生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在礼仪素养、文明行为及人际沟通等职业素质方面还比较欠缺,存在德行不高、形象不美、语言不悦、交际不畅等情况,与实际岗位的高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窃以为原因可归结为:

首先,我院学生为政法类高职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对礼仪课程的教化功能认知不足,学院施行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内涵还不够丰富、形式也较单一,学生表面上的执行流于无奈与机械,未能真正帮助学生入脑入心,自觉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人才证书化”使教育证书化日益突显,而礼仪素养、人格教育还没有证书化的衡量标准,受到学生的忽视和冷落。再次,个性张扬、过于自我的人格特征难以修炼良好的礼仪风范,90后的学生强调“人人为我”,缺乏“我为人人”的理念,缺乏宽容理解包容尊重的意识,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漠视规矩、行为放浪是个性,这些都成为礼仪课程学习的绊脚石。最后,军事化管理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操练等体能训练,课堂上普遍存在身心疲惫精神萎靡的现象。以上学情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礼仪课堂上产生抵触和倦怠心理,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创新教育理念、探究总结提炼符合自身实际和别具特色教学风格的高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课题组结合多年的礼仪教学探索与实践,试图总结该课程的最佳教学模式:立体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即教学目标三维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立体化,有效强化了学生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育人目的。

一.教学目标三维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三维化”是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而制定的,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结合礼仪课程“术多理少”的学科特点,将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融汇贯通的,探寻学生内外兼修的最佳途径。

经课题组的实践调研与分析,形成了具体明晰的礼仪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修养的修炼、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相关技能的实训,使学生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和待人接物技能,培养学生成为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现代青年,引导学生塑造富有魅力的良好职业形象,展现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提升职场竞争力。即培养学生内在品质素养及外在得体的社交能力。

(一)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在个人内外兼修的前提下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设置课程目标为:规范习礼、灵活用礼,提升综合素质和职场交际能力。项目活动注重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和职业性,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合正确运用体态与言谈传达对他人的礼貌和尊敬的行为习惯,能够设计个人优雅形象(内外兼修);能够熟悉个人形象在不同时空中角色转换时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如着装、会面、沟通等礼仪规范),自如处理各种事务、提供服务的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情景剧表演),锻炼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化调解)和系统思辨能力(案例分析及表述)。综合能力融会贯通,成为学生第二天性。如交通管理专业的职业礼仪课程教学,应针对专业岗位服务能力的要求,强化专业、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设计、执法礼仪常识及沟通技巧等方面内容。

(二)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的规范知识:以个人素养和形象为中心,向家庭等角色辐射,空间角色的转换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认知规律,逐步掌握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家庭礼仪、语言交际礼仪、会面礼仪、文书礼仪、职场社交礼仪及涉外交往礼俗与禁忌等方面的相关基本常识。

(三)素质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在不同场合时空的礼仪运用能力,具备较为深厚的尊己敬人的礼仪文化素养,修炼平和理性的心态、敦厚善良的品行;对个人要体认自尊自强的价值所在;对家庭要继承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对学校要践行合群守规的良好习性;对职业要修炼进取创新、勤奋耐劳的品行;对社会要培养公德心的价值取向;对国家要认识尽忠报效的观念;能够深刻体悟礼仪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提升审美情趣与品位,成为知礼行礼的楷模,引领及感染周围人群,共同营造文明尚礼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回归“以人为本、先做人后做事”的朴实教育理念,课题组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知识体系,以素养修炼、能力训练为核心,以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为主线,精心整合礼仪课程内容结构,这也是本课题的亮点:以个人礼仪素养与行为规范培育为核心,向不同时空辐射应用,形成“塑造好形象”(个人形象礼仪)、“教养好孩子”(家庭礼仪)、“栽培好学生”(校园礼仪)、“培养好公民”(公共场所礼仪)、“历练好职员”(职场社交礼仪——体现专业特色和侧重点)、“引导好网民”(网络礼仪)和“培植好国民”(涉外礼仪)七个模块的课程内容体系(祥见下图),具有很好的心理暗示和积极引导作用,使“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和谐美真正落到实处,确实达到“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教化目的。在内容设计中,通过设计操作性强、预期性好的能力训练项目来实现课程三维目标,项目设计保证对课程内容的覆盖性,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在教学中要有可操作性等因素,以实际的教学条件、专业特点和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礼仪风采展示”的大项目,贯穿教学的始终。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之一

编号:1

项目名称:塑造好形象之个人风采秀

对应单项任务名称:能够做到仪态优雅、仪容整洁、服饰得体、谈吐礼貌

相关支撑知识:规范的坐立行姿及手势表情、着装、配饰原则、交谈的技巧与艺术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自主、互助训练:1、研讨《弟子规》《觉悟》;2根据音乐背景展示仪态举止;3、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个性装容;4、根据不同场景演示服务交谈礼仪。

结果:充分展示个人“内外兼修”形象美

实践证明,内容的精心整合与设计,内容贴切生活,紧接地气,操作性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极大兴趣与积极性,全程参与实操训练,有创造性地进行习礼用礼,拓宽现代个性化礼仪知识内涵,切实提升了综合素质。

三.教学模式立体化

作为行为学科,礼仪体系具有“理”少“规”多的特点,其教学难点是“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高度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理论的传授,轻行为习惯的养成)难以化解本课程所显露的教学难点,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以“聚焦课堂”为着力点,根据学科特点、受众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实用的教学目的,构建别具特色的“立体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案例讲授——行为示范——模拟演练——效果评判,其亮点是将课堂演化成形体室、化妆间、家庭、校园、公共场所、办公室、餐厅、异国等时空交错的立体空间,让学生在其中穿越,有即景之感,充分调动立体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或听或论或演或练,演绎好每一个礼仪形象角色,营造顺理成章的互动效果,调动身心立体感官充分体验感悟礼仪之大美的内涵,确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点面结合、动静交融、显隐交互的立体教学模式。

(一)以案论理地讲授。迎合学生渴望塑造良好形象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渴盼展现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的心态,精心选择地正反两方面的精彩案例,用富有感染力的、精湛的语言艺术讲授礼仪的作用与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感受学礼用礼、拥有礼貌能力的必要性。如用一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学术保姆”——一名大学生在周末用频繁短信查询作业烦扰老师到抓狂地步的例子,有个社团学生预约采访某老师,却迟到、对老师情况一无所知被视为失礼而遭拒的例子,毕业生因缺规少矩求职失败的例子等等,引发学生礼貌能力缺失的思考与共鸣,成功地从思想上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对自己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对礼仪课程的内涵与意义产生深刻地领悟,从而对学好礼仪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二)规范优雅地示范。礼仪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具备各种场合礼仪规范动作的演示才能,才能将学生吸引到立体化教学的氛围中。礼仪教学的任何一项操作活动都是一种文明角色的行为训练,都需要教师惟妙惟肖地操作表演,比如个人形象修炼,坐立行姿、仪容仪态、接人待物等礼仪规范,都属于教师示范的范畴。亦可通过图像视频获得直观视觉美感,成为模仿对象。具体形式在形体教室空间里,摆设出T型台造型,请学生自然展示各种仪态,指出优劣,进而边讲边示范、请学生配合演示,教师作为总导演,不断调整角色定位,力求表演自然流畅,及时进行点评,使之进一步明确礼仪操作的真谛,为其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然的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三)仿真模拟地演练。在礼仪教学中,能力的提升要遵循“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原则,这是礼仪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精髓,需要精心设计操作项目,要具备充满新意的独特性、紧接地气的贴切性、精细合理的可行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在西餐礼仪的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用情景剧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PPT营造西餐厅氛围,优雅动听的音乐,准备好西餐餐具、各类美食,A学生扮演用餐者,B学生扮演服务员,C学生扮演对用餐者错用西餐礼仪规范时的惩罚者——用一充气塑料锤子敲脑袋,笔者扮演纠错员。该情景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们激情投入,充满夸张喜感,引发笑声不断,在幽默轻松的喜剧氛围中,西餐礼仪规范细节已入脑入心,之后,为巩固教学成果,学以致用,课题组带领学生到西餐厅享受一次真正的西餐,在西餐厅里学生娴熟的礼仪规范,男生表现出儒雅的绅士风度、女生则是淑女的风雅,引来食客们的啧啧赞叹,真正是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成功课堂。整个课程内容设计中,每个模块的实操项目都是经反复推敲的精华版,通过实训事实证明,这是纠正非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经反复训练,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四)精辟升华地评判。评判总结是评估教学情况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包括教师对每一项实训的现场点评和学生的自我点评与互评,可以是简短的发言或是书面报告,主要考量课堂表现与应用效果、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知行合一与内外兼修等内容,同学生的分析总结过程中,再次升华对知礼行礼的认知。

四.课程改革初显成效

礼仪课程经课题组4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该教学模式的施行,与行为学科的特点与要求相吻合;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最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知礼行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法律高职礼仪课堂“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伟娜、郑瑞新、 连江卫 高职院校女生礼仪教育模式改革之研究 [J]学术研究 2012.1

[2]王柳丽 高职职业礼仪教育模式研究 [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1

[3]吕莹、许云强 探析高校礼仪教育模式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时代教育 2013 .5

[4]杨凤娟 新形势下高校礼仪教育模式思考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5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礼仪修养 对策

一、高职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出谦和、勤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然而,现今高职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当前高职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高职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例如:有些学生乱穿马路,闯红灯,相互拥挤的上下楼梯;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不会问候,不懂谦让,不尊重师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高职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学生礼仪知识匮乏,礼仪意识淡薄。

高职学生的入学分数比本科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低,文化基础较差,礼仪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对最基本的介绍礼仪、电话礼仪、穿着礼仪等知识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礼仪意识淡薄,总觉得在高职院校里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专业技能,考到专业资格证书,其他的可以到社会上再学,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许多学生在礼仪方面意识淡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自己都还没意识到,比如:吃完东西乱丢外包装袋、随地吐痰、上课期间吃零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这些行为都体现一个学生缺乏礼仪修养意识。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对正处于各种观念初步形成时期的高职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高职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可度降低,表现出规范行为,如:闯红灯、酗酒打架、偷盗等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功利化已成为部分高职学生的一种追求,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力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有些高职学生的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的无情脱节。

(三)家庭方面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平时对孩子过分娇惯、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重视物质的满足,忽略了孩子的礼仪教育,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行为规范,自私自利。其次,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就使得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影响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礼仪修养的缺乏。

(四)学校方面的影响。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已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不是看日常的礼仪修养,而是看考试分数的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接受和学习,也深刻说明了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有些教师职业责任缺失和职业形象缺失,职业责任缺失表现在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在课堂上讲课不顾学生反应,照本宣科,对学生缺乏爱心,只是单纯的完成个人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没有起到教育引导作用;职业形象缺失表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常常不修边幅、着装随意或浓妆艳抹,这些较差的职业形象,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疏远,导致学生尊师礼仪的缺失。

三、提升高职学生礼仪修养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信息时代,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学校广播、网站、报纸、横幅、宣传栏等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中,弘扬礼仪文化、推崇礼貌之风,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同时应加强校内学术讲座、主题班会、社团活动、课外阅读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礼仪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礼仪系统学习的良好途径,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各类职业礼仪课程。笔者认为礼仪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演练法

笔者将理论知识点讲授完,进行示范,学生练习后,进行课堂模拟礼仪场景,找同学起来演练,比如“为他人介绍礼仪”,首先笔者讲授为他人介绍时应遵循尊者优先了解对方的原则和国际公认的介绍顺序,进行示范,然后模拟不同情景找学生分角色演练,这种教学的效果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2.学生讲授法

对于讲授“领带的系法、西餐用餐礼仪”等章节,笔者在讲授完基础知识点后,让学生们自己来讲授,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记忆的更深刻、操作的更准确。

3.小组讨论教学法

在教学中,笔者把适合的问题和案例留给学生,鼓励他们一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找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加强高职教师的礼仪修养。

教师是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树立好的榜样,注意个人的礼仪修养。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作为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礼仪修养,它是一门必修课。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在高职教育中礼仪修养教育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钱放.商务礼仪[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对职场礼仪的认识篇8

关键词:职业礼仪;职业素养

职业礼仪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基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其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进而完善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进职业竞争能力。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它包括社交礼仪、谈吐礼仪、求职礼仪等等。职业礼仪是一个人职业形象的外在表现,一名成功的职业人,除具备坚实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形象,而且,对于从事服务性职业工作的职业人来说,职业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1 论中职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礼仪培养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绝大数毕业生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应在学生学习阶段尽量为学生打下一定的职业基础,因为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目标的企业多数不会花费时间、人力、物力来培训一名新员工的职业基础的。学习阶段职业基础的内容应包括职业礼仪,这是从事职业工作,特别是服务性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目前,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但我们不应忽略的是:良好的职业形象也是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将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无可厚非,但缺少职业形象的综合职业能力将是不完整的。

笔者认为,职业形象包含内在和外显两部分,内在的主要是气质、素养方面的内涵,这是基础,也是核心;外显的主要表现在职业礼仪方面,本文只对外显部分即职业礼仪的培养作粗略的探讨。

我校是房地产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房地产销售、中介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无疑,这是服务功能非常明显的岗位,因而,职业礼仪应摆在一定重要的位置。

在房地产销售、中介岗位中,良好的职业礼仪将加大业务的成功率。试想有哪一位客户愿意与举止粗鲁的销售人员洽谈购房业务?又有谁愿意在电话中听到中介人员生硬和粗俗的介绍?坚实的专业知识给购房者一种信心,良好的礼仪则会给购房者带来亲和力和亲切感。得体的举止,优雅的谈吐,专业的讲解,对细节的关注,将为交易的成功增加重要的法码。

在物业管理岗位中,良好的职业礼仪将是服务人员与业主沟通的“润滑剂”。物业管理人员与业主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容易产生紧张关系。如何体现服务至上的物业管理宗旨,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这要求物业管理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做起,这就是职业礼仪。良好的礼仪将使人感到关心,感到服务,感到更加容易沟通,将缓解矛盾的激发。

2 我校职业礼仪培养的做法

职业礼仪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实际上,归根到底是一种素养,因为其表现行为需要内在的素养和气质来支撑,一个内在素养低的人,职业礼仪行为是没有基础的。因此,我们分析,职业礼仪的培养内容应包括两部分,气质和行为,涉及素养和技能两个范畴。

我们知道,技能是可以学习的,可以由一门课程解决,但素养不可以,素养只能培养,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可以解决的。因此,我校职业礼仪培养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2.1 专门性与形成性培养相结合

根据专业的不同,专门性的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礼仪素质的培养。如:房地产中介行业,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外显部分(发型、着装、化妆、谈吐、待人接物技巧、形体训练等)来进行教学;物业专业,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礼节的常识、沟通能力、电话礼仪、应变能力等)来进行教学。当然,不管是哪个专业礼仪的概念都是大致相同的,只是某些方面更注重一些,目的都是为了配合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礼仪规范的要求。

我校每年会举办一次技能节大赛,其目的就是为了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为了促进学生对职业礼仪内容的应用,我们设置了“物业服务接待礼仪”、“售楼礼仪”有关职业礼仪的参赛项目,学生也因此在这些参赛项目中把各职业的礼仪规范加以运用,为此来拉近将来就业与企业要求的职业形象“距离”。

组织礼仪队、模特队的第二课堂,其目的是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的得到不断地延伸。学生通过形体训练、交谊舞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走姿、站姿、坐姿、握手、递接名片、礼貌礼节、 待人接物等礼仪内容的掌握,让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的同时,拓展视野,激发对学习的兴趣,锻造对人格的培养及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模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我校的学习场地除了理论课使用的多媒体课室外,还为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实训场地。如:房地产一手沙盘讲解房、样板房,房地产二手交易所;物业管理办公室,物业多功能展示厅;形体训练室等各种实训场地。学生通过这些场合把自己所学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几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是可以让礼仪知识更具体化,二是能体现职业礼仪的规范化和普及化。从而时刻提醒学生礼仪的场合性和随时随地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卷面考核的方法外,学生的行为举止、仪容仪表、待人接物、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与礼仪相关的行为都成为对学生考核及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不管在校时的操作、实践及模拟训练,对学生来说毕竟这都不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在校时的职业礼仪操作多多少少会蒙上一层“做秀”的色彩。因此,学校设置的2+1教学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即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操作机会的一个非常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一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校时所学的知识不但得到了锻炼,还因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学到了一些在课程设置上还未设置到的一些内容。使学生也因此明白礼仪在生活中、工作中、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学生的礼仪素养也在学习、生活、工作日积月累的不断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校对学生在职业礼仪培养上的教学方法,从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收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已在外实习的学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了较好的工作业绩,大多是反映学生的职业礼仪素质非常好,职业素养也高,甚至比一些在大学生对职业的素养还要高,这也正是目前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职业礼仪受历史传统、各种场合、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讲究职业礼仪,遵从礼仪素养,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职业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职业人才。一个优秀职业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职业礼仪与职业素养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而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陈萍.最新礼仪规范[J].北京:线装书局,2003.

[2]陈玉.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憨氏.礼仪培训课[M].呼和浩特: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

[4]胡宁、刘湘文、刘安拉.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生态水环境治理范文 下一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