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02 16:18:09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1

[关键词]竞技体校 优势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4-0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模式的“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同时运用S(优势)W(劣势)O(机遇)T(挑战)模型对我国竞技体校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应用指导。

一、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

以表格为例,综合分析竞技体校的SWOT。

二、竞技体校SWOT因素的交叉分析

(一)竞技体校的SO分析

目前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在竞技体校教学任务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多年来,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指引下,竞技体校在作为直属体育院校教、科、训三结合的实验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体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改革的时候,不能将其看得太单一,体育改革是社会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改革只有与外部经济、社会改革协调运转,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是取得了令人欢喜的成绩,这一切将会大大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众体育的发展和普及。

由于竞技体校都是体育院校的附属学校,这就为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发展条件,其中包括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训练的环境、科研的服务等方面,这就使得竞技体校的发展以及竞技体校运动员的发展更加有利和可持续。总之,我国目前六所竞技体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各自坚持自己的办学方针,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各自的发展等发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二)竞技体校的WT分析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加强运动员文化基础教育,以文化促训练,以提升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我们如果把文化教育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这不仅会对运动员自身有害,而且还将会使我国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对于竞技体校而言,学训矛盾一直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很多运动员由于训练的原因,其文化课水平仍然较低,这必然会造成运动员由于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同龄人,造成运动员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竞技体校要合理调整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时,在运动员获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给运动员更多接触其他知识领域的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应让运动员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在这几年的竞技体校发展中,管理体制虽然还在不断地完善,但相比现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而言,仍然难以跟上变化和发展的步伐。

从2008年奥运会的成绩来看,一些弱势项目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比如田径、足球等,在这些项目中往往投资的并不比优势项目少,但是获得的成绩往往与输出不成正比,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深思,继续努力去探索,争取在保持我国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弱势项目,以使得我国经济体育能够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当今竞技体校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体育现状的发展最为适合,是值得我们去继续发展和探索的。从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培养模式来看,以举国体制为指导方针,坚持“亦读亦训”的管理思想,对运动员从小培养,从而不断地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后备力量,以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此,本文把这种竞技体校的发展模式称为“三维开放”模式。所谓的“三维开放”模式,三维是指教学、训练、科研三维一体,开放是指竞技体校可以根据目前我国的体育现状,灵活发展、创新,同时竞技体校的运动员也可以自由与各省市体委签约,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从而不会使竞赛体制相对的封闭起来,这样也会使得我国的竞赛体制更加完善。竞技体校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实施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服务,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引导下,使得竞技体校不断发展。

基于表1,从竞技体校发展的SWOT分析来看,其发展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学训矛盾,外部的主要矛盾是现在体育发展的迅速和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的矛盾。抓住内部和外部的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发展竞技体校“三维开放”模式对于解决这两个矛盾是有利而且是必须坚持的。其中,学训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亦读亦训”,不同于 “半读半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天读书,半天训练”,也不能理解为“一半读书,一半训练”,而应把“亦读亦训”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读”应遵循文化教育规律,“训练”应遵循运动训练规律。两者既不能代替,也不能兼并,但可以相互联系和补充。因此,贯彻“亦读亦训”的方针,就是要通过寻求两个规律的结合点,既能推动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也能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外部矛盾,各竞技体校在保证“三维开放”模式的优越性之外,必须不断地广开路径,不断拓展,使竞技体校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论

1.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S(优势)因素包括国家投资力度大,后备力量培养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健全,训练科学化等方面。

2.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W(劣势)因素包括学训矛盾突出,大部分运动员文化水平落后,学生培养方式过于单一等方面。

3.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O(机遇)因素包括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体育事业的强力支持,体育的普及与 大众体育发展迅速,举国体制作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实基础等方面。

4.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T(挑战)因素包括经济投入渠道单一,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弱势项目的发展欠佳等方面。

5.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认为教育、科研、训练为一体的“三维开放”模式相对于目前我国的竞技体校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适合的。

【参考文献】

[1]李景瑞.浅谈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管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

[2]罗普磷.我国竞技体校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2

关键词: 体教结合 体教融合 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人才

体教结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构建的一种特殊模式。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工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发展了近三十年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实际发展中还有许多矛盾与困难,如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选拔与生源培养衔接不合理、学训矛盾突出等。

近年来,体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被一些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对体教结合模式中较突出的学训矛盾的分析,结合体教融合模式的自身内涵,探讨体教融合模式下的学训关系,旨在为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学训矛盾的现状

学训结合是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训始终是一对十分棘手的矛盾。在体教结合模式下,运动员进入高校后一般都学的是其他专业,运动员主要精力还在训练上。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为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采用以训练为主、学习为辅的管理体系,所学专业课程无法与正常学生同时完成,最后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给予学分,结果是运动员从事十几年的运动但不是自己所学专业,很难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所学专业不系统,造成最后就业时两头都顾不上的困境,择业十分困难。

在体教结合模式下,我国高校特招的运动员由于专业不对口、基础差,缺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普遍存在发展片面、学历层次低、成材率低、出路不畅等的现象,这些现象凸显了学训之间的矛盾。学训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体教结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尽管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或建议,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学训矛盾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体教结合模式,缓解了当时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激化的矛盾,但并没有真正改变体育教育游离于大的教育环境之外的现状。在体教结合模式中,体育和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把对运动员的培养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并过早地脱离科学文化教育。这种体、教“倒挂”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体教结合模式下有大量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除了一小部分会在体育领域继续工作外,大部分都会进入社会。受专业所限,这些进入社会的人绝大部分会从事与体育无关的职业。由于在校期间的学训矛盾,这些人的训练时间远大于学习时间,其专业知识储备较其他学生要小,因此无论在找工作还是未来的发展上,都有明显的劣势。这种体教分离,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前途、学业为代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得不到良好的文化学习机会,大量的人才在中途被淘汰,这是体教结合模式下学训矛盾的产物。

在体教结合模式下,教育与体育是两个独立的客体,其对应的学与训被人为地分为两个独立的客体。因为片面强调训的重要性,把竞技体育人才狭隘地理解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因此学与训的目标就产生根本差异,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各自独有的特征,从而导致学与训的矛盾,这是体教结合模式下的必然产物。

3.体教融合模式的内涵

要提升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就需要竞技体育人才,竞技体育要赶超世界水平,就需要高素质的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和智力型的优秀运动员。竞技体育人才是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核心,而人才的需求方向是多样的,竞技水平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在竞技运动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包括比赛、训练、管理、组织、宣传、保障等多方面人才的统称,而不是单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

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这些人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但多年的耳濡目染,使这些人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员、裁判员、组织者、管理者、经纪人和体育科研人员等。但是在体教结合模式下,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向这些方面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就是体育专业人员缺乏坚实的学科基础,有心无力,这是体育脱离教育环境、自成体系发展的弊端。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不懂体育,碰到体育问题,有力无心。所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体、教之间的壁垒,完善和发展全方位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让这些人在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学习竞技体育训练、管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既懂体育又具备坚实的理论根基,训练时才可能游刃有余。同时也可以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匮乏的局面,让这些后备人才继续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也会解决一部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就业问题。

重新审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让体育回归教育系统,这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和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思路,也正是体教融合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出发点。

4.体教融合下的学训关系

与体教结合不同,体教融合重新审视了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针对体教结合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思想是教育与体育的统一而不是分离。教育部门具有文化教育、人才资源、学科门类等方面的优势,体育部门具有专业教练和训练经验的优势,两者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既能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又有利于全方位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体教融合是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个体系优势的科学方法,弄清体育和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关系,实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效融合,无疑是我国全面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体教融合模式把教育与体育重新整合在一起,认为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学与训不是分离的,要将两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个整体,学习是为训练服务,训练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学与训的目标是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服务的,而不单纯是为竞技体育运动员服务。体教融合模式下的新型学训关系,将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5.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和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和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重点。体教融合作为一项根本性的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变革和教育体系的变革,它采用多样、灵活、全面的手段,让运动竞技人才在教育的大环境中,既在体育特长上有进一步发展,又在文化教育上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丰富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内涵,为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全方位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3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能力

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是高职院体育中最核心、最严格、最科学的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更加高级更加科学的课程教学理念,去研究与开创现代先进的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去更加低耗高效地发展体育能力与终身体育能力,更好地培养体育的兴趣、爱好。

一、坚持精选项目

能否在体育项目中坚持精选最佳体育教学项目,是解决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与发展体育能力的首要问题、宏观问题,具有纲举目张的重大体育教学意义与作用。

所谓最佳体育项目即是同时具备项目最佳特点的项目,亦即是所谓的“三A”项目:

1.必须是奥运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具有最为广泛而最为高、精、尖的竞技与文化效能,才能具有提升人的文化水平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的突出作用,也才是具有“最佳的效果”。

2.必须既是竞技体育项目,又是娱乐体育项目。因为,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非常符合“快乐体育”和“娱乐休闲运动”的现代生活及体育的潮流,才能具有最为广泛而持久的娱乐与健康效能,才能具有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习惯的突出作用。也才能具备称之为最佳的条件。

3.必须是终身体育、市场体育项目。因为,只有是终身体育项目,才具有运动或竞技的年龄跨度较大的特点,才可以起到一朝投入而广泛运用的作用、才可以做到受益终身。因为,只有是市场体育项目,才能具有广阔的社会活动市场(场地器材、游戏者、消费等普及性),才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体育效能,才具有突出的实际使用价值与终身受用价值。只有这样的项目,方能完全具备最佳体育项目的条件。无论是从理论论证上说,还是从全国大学生投票结果来说,最佳体育项目都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自行车。

显然,只有精选最佳项目的教学,学生才会有体育的兴趣、爱好,我们的课程教学才会真正有教学价值,才能获得提高体育能力的最大效益。

二、教学技战术化

所谓技战术,是种是技术而又不完全是技术、是战术而不又完是战术,是战略而又不完全是战略,是意识而又不完全是意识,是基本功而又不完全是基本功的东西,这个术语或名词最初出现于现代篮球运动实践当中的时候,不过只是教练员和体育老师们的习惯性口语,其大意是:包括篮球运动技术、战术、基本功、篮球竞技法则、篮球竞技意识在内的、模糊的与实用的篮球对抗打法。后来,这种习惯性口语,就逐渐变成了常用术语或常用名词,也得到了部分教练员和体育老师的进一步认识与发挥。由于篮球技战术这个术语或名词,非常具有实践运用的优越性和理论研究的优越性,特别是具有对现代篮球对抗打法或方法进行概括性改革创新的能力、和对现代篮球对抗打法或方法的动作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编排的能力,因此,它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运用、研究与发展。

显然,我们只有将课程的单元及每次课的科目按技战术动作与知识的形式进行编排,如乒乓球科目:发球抢攻技战术(发球技术、攻击技术),对抗相持(搓板技术、推挡技术、对攻技术),防守反击(削球技术、放高球技术、反攻技术)……等,我们只有按技战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即以直接进行技战术教学与考核为主,以技术教学为辅为补充的全新教学方法),我们才能超越以往的或一般的体育单一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发挥现代体育课程教学对提高体育能力的更大作用。

三、以模式训考为核心

能否以训考模式为核心,全面展开训练与考试考核,是解决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与发展体育能力的核心关键问题。

所谓训考模式,源于模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即是根据优秀运动员或有效决胜的技战术动作与关键指标所建立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的方法。一般用于特殊或高级的训练。

所谓训考模式,即能力模式或技战术模式,教、训、考高度统一的模式,能够保证运动教学与练习的强度、难度的模式,而非以往或单一技术动作的、并且教与考几乎脱节的教学与考试考核的模式。

显然,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以模式训考为核心,才能狠狠地抓住教学的核心问题,才能我们才能超越以往的或一般的体育单一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发挥现代体育课程教学对提高体育能力的更大作用。

四、奔大众竞技的阳关大道

能否大力提倡与全面推行大众竞技,能否踏上大众竞技的阳关大道,是解决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与发展体育能力的根本问题,也是终极问题。

所谓的现代大众竞技,并不是普通意义上泛泛而谈的竞技,而是具有其特定的概念与功能的一种竞技。现代大众竞技,是严格区别于尖端竞技的一种竞技。如果说,尖端竞技,是一类在竞技规则和行为准则的约束下,不择手段地以赢得竞技决胜为目的全社会竞技,那么,大众竞技则是一类,以竞技为手段,以娱乐、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局部社会竞技。尖端竞技,必须具备高、精、尖的体格体能,必须经过高、精、尖的专业化训练,必须始终剑指决胜并且赢得其比赛。尖端竞技,显然是"竞技主义"理念下的竞技,是少数高、精、尖选手们的游戏,不具备大众参与性,而只具备观赏性与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用性。现代大众竞技,则不一定要具备高、精、尖的体格体能,这也是与尖端竞技的关键区别所在。

显然,现代大众竞技,是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全球化现代化的体育,它克服了尖端竞技为少数人所用为少数人服务的弊端,而具备了竞技体育的所有特点与优点。现代大众竞技,更能反映真实的奥运精神,更能贴近"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更能调动大众或学生的参与性,更具有现代体育教学的巨大全面效能。现代大众竞技,是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发展中人们视而不见的“新大陆”,亟待人们去发掘或还原。 现代大众竞技,具有固有的体育教学的“核动力”作用,无论是从其巨大的大文化感染力、组织凝聚力来看,还是从其催人奋进与催人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令人“比学赶帮”的作用,强度难度规格的决定作用来看,都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平.我国体育高等教育模式的特性及演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4

关键词: 竞技体育;奥运;奥运战略;历史

中图分类号: G 811.21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3024005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0911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04ATY003)。

作者简介:何强(1979—),男,四川绵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47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历史审视,既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又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不仅要系统梳理历史进程,更需要研究者以强烈时代感和问题意识关注和剖析历史,从而为解决现存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奥运战略,不仅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历史走向和进程,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体育事业整体发展。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社会总体转型,这必然要对奥运战略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奥运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应对社会转型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发展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此,更有必要系统地回顾、反思奥运战略,这不仅是制定实施新一轮奥运战略的需要,同时更是深刻理解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将文献解读和事实解读相结合,历史解读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探讨奥运战略的历史演进与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其调整和改革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奥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借鉴。

1 奥运战略的历史演进

奥运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积极参与奥运会等国际体坛竞争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战略选择。从现有资料看,1985年全国体工会最早提出奥运战略,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提出“奥运会战略”,并要求“全国都要以奥运会为重点,为奥运会作贡献”[1],此后展开的体育体制改革肩负起了落实“奥运争光”的重任。1987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确立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2]。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启动以后,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体坛竞争,尤其是确保奥运争光目标的顺利实现,原国家体委在推进体育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又专门出台实施了具有滚动实施性质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2000年)》,明确了“奥运争光”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详细部署了全面落实奥运战略的具体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奥运战略与体制改革的同步发展。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国家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奥运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1—2010年)》,同时又针对北京奥运会专门制定《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规划》,将奥运战略具体落实到奥运筹备,以及备战等各项具体工作之中,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历史性突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 奥运战略的主要特点

2.1 以为国争光为最高目标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在展示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向心力、提升国际地位等方面具有其他许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在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使得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成为了促进国民现代化,“救亡图存、强国强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中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一开始就与国家民族利益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1932年刘长春悲壮的“单刀赴会”,不仅是体育层面的竞技展示,更是中华民族不甘落后,寻求国际认同的民族抗争行为。正是基于竞技体育的独特作用与国家特定时期历史需求的共同影响,国家在出台实施奥运战略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以“为国争光”为最高目标,将国家利益至于一切之上。这一目标取向不仅为奥运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其实际运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资源和制度支撑。

2.2 以政府职能部门为发展主体

我国竞技体育的历史基础,以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决定了奥运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竞技水平的有效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国家支持。计划经济时期,借助国家资源垄断,奥运战略以自上而下层层设立的体育政府机构为组织依托,以行政命令、计划指令为调控手段,通过分解目标、明确任务,统一指挥,协调步调来运作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同时扮演了战略决策者、资源配置者和具体执行者多重角色,支撑其运作实施[3]。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虽然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力量显著增强,已经具备承担奥运战略的部分,甚至全部能力;但是国家发展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并未削弱,反而有所强化。举国体制的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奥运战略的直接调控;投入方面,“奥运争光”公共产品属性的定位,为国家承担投入主体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资源大幅度倾斜;具体运作中,虽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政府职能转向战略规划、市场调节、公平维护,而具体事务逐步交由社会组织负责;但是奥运战略的核心事务,例如项目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选拔、竞赛组织等仍然由政府具体操作。

2.3 以“缩短战线,保证重点”为基本方针

奥运战略的运作实施沿袭了“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体育事业基本发展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国家体委(体育总局)首先依据奥运会项目设置,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项目布局调整,明确发展重点,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发展。通过项目布局,形成了以体操、跳水、举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柔道为代表的优势项目,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实现为国争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获得的奥运金牌、奖牌中,70%以上都是由上述优势项目取得的。而在北京奥运会上,优势项目更是获得了39金,占到了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82%[4]。其次,为了贯彻“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方针,奥运战略采取了分类发展、分制投入的体制,按照奥运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非奥项目实施分类投入发展:奥运项目、优势项目实施国家重点投入;一般项目采取国家有限投入与社会投入结合;而非奥项目则鼓励积极走向社会、推向市场,以社会投入为主。分类发展、分制投入,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我国竞技体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有利于发挥资源效益,提高发展水平。

2.4 以专业化的训练竞赛为战略依托

在日趋激烈的奥运赛场,高度专业化的训练竞赛是提升运动技术水平的保证,也是实施奥运战略的基本依托。为实施专业训练,专门设置了集中型、分散型、结合型3种类型国家队,对优势、潜优势项目、基础大项实施集中训练,重点投入、重点管理,其余项目实施分散型国家队,多种训练模式并存。人才选拔培养方面,在继续巩固“三级训练网”专业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积极尝试行业协会、社会组织、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人才培养渠道,拓宽运动员来源方式。竞赛组织则主要依靠全运会等赛事整合、配置资源,实现“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尤其是全运会作为我国规模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赛事,是全面检验训练水平、整合资源的最有效手段。为了使全运会与奥运战略有机结合,全运会的项目设置、举办时间地点、竞赛规则、奖励计分办法都进行了针对性改革,充分调动了地方参与奥运战略的积极性[5]。专业化的训练竞赛,确保了奥运战略的顺利实施,大大增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3 奥运战略的历史评价

3.1 奥运战略的历史价值

3.1.1 支撑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增长

奥运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在历史基础极度薄弱的现实情况下,为快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奥运会等国际竞争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它为我国竞技体育竞赛成绩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战略依托,迅速推动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跃迁。在奥运会赛场上,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短短7个奥运周期,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总数,我国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见表1),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更是首次荣登金牌榜第一,令世界震惊。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 163个,其中改革开放以后就获得了2 137个,占总数的99%;创造世界纪录1 175次,改革开放以后1 001次,占总数的85%[6]。奥运战略出台实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累累硕果,有力地诠释了奥运战略的历史价值。

3.1.2 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模式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但是“贯彻奥运战略、落实奥运争光”始终是竞技体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例如:《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等重要改革文件都提出“强化实施奥运战略”的改革要求,具体改革措施也体现出为奥运战略服务的特点。例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便于国家对奥运战略的调控;项目布局调整始终遵循以奥运会项目设置为调整原则;竞赛改革坚持“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分级分类管理原则,使国内竞赛与奥运备战全面接轨;人才培养始终坚持“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三级训练网培养模式;因此,归纳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是以全面贯彻落实奥运战略、确保为国争光为主要目标而展开的。其间,奥运战略不仅直接影响、决定了竞技体育改革的进程和走向,而且还构建起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1.3 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总体实力的快速提升

虽然,奥运战略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争光,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奥运战略具有强烈的辐射效应;因此,它不仅直接决定了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首先,奥运战略以强烈的资源整合效应,吸纳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多元参与主体,不仅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其次,奥运战略还具有良好的榜样示范效应,通过提升国民体育参与意识来带动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快速发展。例如,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蓬勃开展的“奥运进万家”“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奥林匹克大讲堂”“奥林匹克青年营”“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等活动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第三,奥运战略还有强烈的发展辐射效应,不断推动我国体育向世界体育靠拢,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管理,快速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话语权和综合影响力[7]。

3.2 奥运战略现存的主要问题

3.2.1 “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限制竞技体育多元功能的发挥和多元主体的利益获取

虽然,“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为奥运战略的运作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过分拘泥于这一目标,不仅容易导致奥运战略目标定位狭窄,同时也极易限制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获取。毕竟,为国争光其实反映的是国家政治诉求,它集中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已经明确凸显,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娱乐健身价值等多元功能都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和边界;因此,如果此时仍然以“为国争光”为最高目标,势必边缘化,甚至牺牲上述多元功能的发挥,从而导致竞技体育偏离自身发展规律,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其次,从利益获取来看,虽然奥运战略的发展主体仍然是国家,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都参与了奥运战略的运作实施。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因此,以满足公众精神需求为主的“为国争光”虽然是一种公共利益,但是,这种公共利益是以抽象的“国家”形式存在,难以照顾到运动员、教练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获取。利益的丧失必然影响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奥运战略的运作实施后劲不足、活力不够。

3.2.2 管办一体的运作模式背离了管办分离的社会改革趋势

管办一体的运作模式是奥运战略借助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源整合、动员,以及大规模组织实施方面的特殊优越性,以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为主体,以计划指令和行政命令分解目标、明确任务、配置资源、组织实施。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不仅是管理主体,同时也是操作主体。虽然这种运作模式以极高的效率确保了奥运战略的顺利实施;但是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逐步松散,奥运战略的参与主体已经多元化,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的多元化,而单纯的行政命令、计划指令的调控手段的管办一体运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管理体制,以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政职能管理边界,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基本改革方向和趋势。它明确要求政府必须将发展职能与具体操作职能区分开,政府主要承担宏观管理、发展规划、综合协调等职能,而具体事务主要交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第三部门负责[8];因此,目前奥运战略管办一体的运作模式显然与社会改革大方向背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势必面临严峻地挑战。

3.2.3 “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发展方针不利于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提升

虽然,“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方针使我国竞技体育竞赛成绩和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其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方针指导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重点始终落在极少数优势项目上,发展重心的长时间偏移使我国竞技体育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项目发展结构性矛盾。虽然,随着国家布局调整的逐步理性,项目结构性矛盾有所改观(奥运金牌、奖牌分布面有所扩大);但是目前承担奥运夺金重任的仍然是传统优势项目,而田径、游泳、水上等基础大项,以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影响较大的集体项目整体实力仍然很弱。同时更严峻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优势项目夺金几率几近饱和;因此,如果不寻求新的突破口,仅试图依靠现有优势项目来提升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势必难以为继。“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告诉我们,决定系统整体实力的关键并不是系统诸要素中的最强的要素,而是最弱的要素。依据这一原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提升的关键不在优势项目,而在弱势项目。换言之,不是优势项目不优,而是弱势项目太弱才是限制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提升的关键;因此,如果不解决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就很难实现整体结构优化,其整体实力也难有实质性提升[9]。

3.2.4 专业化的训练竞赛效益低下

虽然,“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学院)—优秀运动队”培养模式为奥运战略提供了众多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价值导向、培养方式、培养效益都存在一些诟病并遭到社会的广泛质疑。 “金牌中心”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导向使运动员培养目标片面化、价值认同绝对化,忽略了其全面发展和非竞技价值的挖掘。早期专门化的培养方式和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剥夺了运动员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还使他们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思想,导致其应对挑战、独立生存生活能力十分欠缺,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最终沦为社会弱势群体。上述缺陷,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益,也使传统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竞赛方面,随着竞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奥运战略、全运战略、省运战略、市运战略之间未能有机衔接,“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竞赛组织模式已经偏离了初衷。“国内练兵”仅体现在形式上,并未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尤其是曾经以整合全国体育资源为奥运战略作贡献为己任的全运会战略,目前已经彻底沦为地方体育部门争夺名次、体现政绩的平台。全运会非但没能有效整合地方体育资源,反而使有限的体育资源在地方之间的激烈竞争中产生巨大的内耗。更为严峻的是,全运会赛场上愈演愈烈的兴奋剂、黑哨、金牌内定、赛场暴力等现象,使得“取消全运会”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我们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不计代价维持全运会以支撑奥运战略;但是其效益低下的现实却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全运会的未来,也给奥运战略未来的发展敲响了警钟[10]。

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奥运战略的重构与改革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人类应对当代越发频繁的发展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与“发展=增长”的传统发展理念和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理解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整体、协调、持续、平等的发展过程,反对单纯的经济中心、人类中心和物质享乐主义,力求构建一种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善待自然的崭新发展价值观,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高效发展和多维发展[11]。我国1993年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逐步将其完善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因此,作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乃至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最高战略,奥运战略也必须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以此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事业整体可持续发展。

4.1 重构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整体协调发展;因此,依据这一理念,奥运战略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最高战略规划,必须以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协调发展为最高目标。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衡量一国竞技体育实力的标准已经多元化,除奥运金牌奖牌数外,运动技术整体实力、国际体坛话语权、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获取国际体育资源的能力、承办高水平国际赛事的条件能力、体育产业国际化程度与市场竞争力、体育的科学化程度,甚至国民的体育意识与自觉参与度,以及体育的社会地位,都将是衡量和评价国家体育整体实力的指标。

因此,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当代国际竞技体育发展基本趋势,重构奥运战略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此前单纯追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争光”转向“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而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绝不仅是优势项目的“单兵独进”,也不是单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是必须建立在竞技体育的整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奥运战略才能适应当前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才能在推动竞技体育的整体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奥运战略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4.2 转变发展思路

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兼顾了发展与增长、当代与未来、整体与局部,以及公平与效益等多元目标;因此,要想实现奥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此前一贯坚持的“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传统发展思路和工作方针进行扬弃,将发展重点和工作重心转向直接制约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和环节。

首先,转变以优势项目为中心的传统项目发展思路和模式,通过调整项目布局,投入资源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在保证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竞技水平和竞争力的前提下,将项目发展重点转向那些对提升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田径、游泳、水上等基础项目,以及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逐步缓解项目结构性缺陷,为我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和竞赛成绩的提升确立新的增长点,也为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第二,在提升竞赛成绩的同时,积极推动职业化改革,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进程和发展程度。职业化改革不仅是培育和壮大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发展竞技体育产业的依托,也是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获取全球体育资源,提高发展效益的重要依托;因此,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和发展也是奥运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保障。第三,竞赛发展思路由“跟着讲”向“接着讲”转变,即在积极参与奥运会等国际竞赛,力争获取优异竞赛成绩的同时,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举办高水平国际性体育赛事。高水平竞赛不仅可以拉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而且还能有效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声望和地位。第四,确立“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奥运战略不仅要提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更肩负着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重任;因此,在制定实施奥运战略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管理和国际体坛游戏规则制定,尤其应该通过加快培养高层次体育管理人才,扶持欠发达国家发展体育等方式,提升在国际体坛中的话语权。

4.3 转变运作模式

奥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其自身运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而运作模式可持续发展又必须建立在遵循社会总体改革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社会力量显著增长,以及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管办一体”的奥运战略传统运作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条件已经逐步趋于消解。因此,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改革的基本趋势和要求,确立“管办分离”的运作模式,将是奥运战略顺利运作实施,以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管办分离”运作模式,就是在坚持国家发展主体角色不变的前提下,严格区分奥运战略的“发展主体”与“实施主体”二者之间的内涵和职能。当前,由于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仍然具有资源垄断优势,因此,作为满足全民精神需求的奥运战略仍然需要政府承担“发展主体”的责任。政府承担“发展主体”责任,就是要凭借其掌握的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综合运用资源、法律、经济等多种调节手段对奥运战略实施宏观管理、总体协调,充分发挥其战略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公平维护者、市场调节者等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者”,为奥运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最广泛的投入(广义投入,而不仅是经费)和最大支持。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政府作为“战略管理者”承担发展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政府及其具体职能部门同时也是奥运战略具体事务的实际操作者。因为政府职能部门介入具体事务运作,不仅将削弱其宏观管理职能,同时其行政化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也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背离;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组织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逐步从奥运战略具体事务中剥离出来,由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各单项运动协会、职业联盟等社会团体、市场主体,以及第三部门具体负责运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奥运战略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同时也有利于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4.4 改革措施

1)重新调整奥运战略的项目布局,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在维持现有优势项目竞争力前提下,将发展重点放在整体实力较差的基础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弱势项目上。将人、财、物、政策、信息、科研等资源向潜优势和弱势项目倾斜,力争快速实现潜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的发展,以潜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为突破口,拓宽项目夺金(奖)点、面。

2)实施多元化的奥运人才培养模式和渠道,推动奥运战略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在稳定现有专业队基本架构,着力提高培养效益、质量的同时,通过政府授权、政府采购、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主要方式,侧重扶持行业体协、单项协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职业俱乐部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队体制内和体制外2条路径并举,多渠道造就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共同为奥运战略作出贡献。

3)改变运动员选拔模式,促进人才的可持续流动。在现有全运会人才选拔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体育竞赛、商业性竞赛、单项体育竞赛、大中学体育竞赛、大奖赛等多种竞赛,通过高水平竞赛发现并选拔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同时,建立以高水平竞赛为主的优秀人才流动渠道和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效益。

4)建立惠及所有运动员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社会保障为基础、以商业保障为方向、以自我保障为补充的运动员多元保障体系,为奥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首先,运动员从业其间的劳动医疗保险、重大赛事的商业保险;其次,改革原有运动员收益分配制度,建立以产权关系为基础的收益分配制度,在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基础上,兼顾国家、社会组织、运动员各方利益的收益分配制度;第三,以高校、运动技术学院为基地,多方筹资经费,实施运动员再就业培训,建立和完善再就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李梦华主任在1985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的总结发言[R].1989:52.

[2] 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306.

[3] 何强.战术的调整与战略的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0321034.

[4] 刘鹏.中国军团出色完成任务,要拓宽夺金面:在北京奥运会总结大会上的发言[EB/OL].[20091020].http://.cn 20080827 content_16338850.htm.

[5] 赵鲁南,孙晋海,曹莉.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111.

[6] 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990.

[7] 田麦久.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与国际责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16.

[8] 刘青.政府体育事业职能界定[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97.

[9] 熊晓正,邹月辉,刘媛媛.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经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8):59.

[10] 郝勤.全运会,给我一个理由[J].体育文化导刊, 2002(1):2021.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5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政治、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教体结合是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的新鲜模式。教育部门担负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体育普适教育功能,培养学习成绩和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模式,其结果是,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协调难度增加,教体结合模式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出发,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策略,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教体结合的三个运行模式 

教体结合模式即学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②]。教体结合是一种共创双赢、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夺标的普遍愿望又满足了成才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最佳模式之一。目前,教体结合有以下三种成功的运行模式: 

1.三集中制。高等院校按其招生政策的要求,招收或特招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对于招收进来的运动员集中学习、住宿和训练。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和毕业、就业等实行一条龙管理,由招生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文化课,选派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员负责运动训练,同时配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此训练体制确立了学校训练和教学的双重责任,利于统筹安排,突出学校办队的特色。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办少年班,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运动员入校,在附中设篮球班,从大学部选派教练,进行竞技训练,形成一条龙训练体制。 

2.高校主导制。以高校为主导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安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附近就读,统一进行学习文化课,是一种集中住宿、分开训练的运行体制。与三集中体制不同的是,它是散开在各自学校进行训练,高校主导的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共同促进与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被更加充分使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愈加显著,又可抑制学校与体育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使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输送变得更加流畅。清华附中建立的马约翰运动学校,是这一体制的成功代表。 

3.分工协作制。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作为学生运动员,由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在高校学生运动员修完应该的学分学可拿到文凭,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运动员具有两种身份。此训练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可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二、教体结合的困境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矛盾未能真正解决。虽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教体结合,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决定竞技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和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即“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员训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有三:第一,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第二,竞技体育具有的高竞争性及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片面肤浅理解。片面理解运动训练就是苦练,就是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次数,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较高的运动伤病率,运动员几乎没有精力与时间学习文化课及其他活动。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担负一生,仅有高水平运动成绩而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进行职业转换。竞技体育的耽误太多文化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才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一充满风险的道路,而上大学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选择。第二,退役再安置的问题。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使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面临重重困难,部分退役运动员由于缺少基本劳动就业技能,使得就业时竞争力不足,安置难度加大,致使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时间无法得到安置,滞留运动队,新运动员入队不及时,影响了后备运动员的更替。以上困惑使得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竞技体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 

3.缺少切实可行的训练模式。在教体结合过程中,一些教育部门常常死搬硬套训练队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及相关人员没有对学训结合的深层次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教育部门也缺少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构建。其结果是,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未能充分得以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科学的引导,竞训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的匹配,使得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处置难度增加,比赛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考试期间学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亦会遭到破坏。 

4.体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分工协作体制下,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此运行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出现不统一的状况。 

三、完善我国教体结合的策略 

1.多种运行模式结合。无论是分工协作制、高校主导制还是三集中的运行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应是三者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依据现实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 

2.依据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性质和学训结合的特点,在训练的时间上学生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差距很大,学生运动员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训练,学训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于学校竞技体育中。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训练实践,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主观性,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客观性,提高训练效率,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在教体结合过程中照搬专业队训练模式的情况,建议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研究,教育与体育部门应协调匹配,分工具体、明确,切实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保障机制及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 

3.利用体育专业院校优势,推行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体育专业院校表现出特别的优势,构建适应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展需要的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的办学体系,以全面教育促进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牵引,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过程中,检测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真伪。竞技体育与进入学校体育,也使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夺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对普通学生的素质培养。 

4.成立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小学阶段开始选入竞技体校,一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都在一个体育专业院校学习和训练,这一体制的优势性体现在:(1)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2)可以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和文凭问题。(3)运动员在培养过程,有固定教练指导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运动员分级训练培养体制中互相不适应,而且还有益于教练员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另外,学生运动员还可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使较低水平运动员可以亲眼目睹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运动竞技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培养过程,提高了训练和成才的效率。 

5.文化学习途径的解决。在文化学习上,低水平运动员强调综合、全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在全面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之上,加强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根据其训练、竞赛、地点的异同,分为借读(学生在训练地点附近选择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借读)、队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在训练地授课)、校读(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自读(按教学大纲自读)等。 

6.树立综合发展、育人唯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其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升到育人的境界,没有在教育视角下实施运动训练,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统筹到终身教育的界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看做一个专门的职业,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充分挖掘人体机能能力的极限是片面的,不应忽略人是统一的完整体,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需要各子能力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全面拥有各子能力,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6

现阶段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多从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等微观角度出发,针对某一具体的专业类别进行,而从技能竞赛视角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整合研究,这与现阶段实践教学中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技能竞赛的现状背道而驰。在现有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下,我们借助技能竞赛平台,整合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从整合对接视角开展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又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在技能竞赛中履行职责,推动教学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国内外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对接研究现状

研究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首先要理解技能竞赛的渊源和举办技能竞赛的初衷。国外技能竞赛主要以世界技能大赛为代表,其目的是通过成员间合作,促进对新技术和高标准竞赛带来的重大贡献的全球性认知,最终达到经济增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其宗旨是推广职业教育及实践训练。国外实践教学通常在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予以反映,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课程为代表,以企业实践技能培训为主、职业学校实践理论教学为辅,校企分工协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二种形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代表。按照国家行业培训顾问委员会制定、国家培训局审定后颁发的行业培训行为标准,将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按照能力要素、行为标准、证据指南进行关键能力分类和分包。第三种形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国际劳工组织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为代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技能目标为核心,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岗位职能,通过培训需求评估、职业技术规范、技能分析,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国外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通常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行政立法。比如韩国颁布的《技能奖励法》,通过科学化、程序化、系统化的规则制度培养技能型选手,将实践教学通过立法途径予以推动。第二种途径是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职业教育体系将实操型技能竞赛融入实践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体现实践教学特征,将实践教学通过教育体系予以推动。第三种途径是企业与行业协会。通过企业与行业协会提供的设施和设备,完成实践技能实操实做,将实践教学中应达到的技能标准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予以推动。国内的技能竞赛主要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代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政府主导,立足于社会经济助推器的角色定位,推动政、校、企合作办赛,校、企、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学生实践性技能的全面发展。国内实践教学通常在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予以反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三段式课程模式为代表。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教育,但并未实质性的突破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框架。第二种形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平台式课程模式为代表。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现知识能力观,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以利于学生发展和职业更换。第三种形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以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为代表。在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组合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通过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主流检索引擎进行查阅,国内同类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技能竞赛角度研究实践教学和从实践教学角度研究技能竞赛两个领域。近年来逐步呈现将技能竞赛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研究的趋势,相关文献共检索出103条。关于国内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的研究,现阶段比较主流的学者有:从制度层面研究的史文生认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校企培养模式等造成影响,需从构建原则、目标、安排、措施等方面加强技能竞赛的可持续发展”;从运行机制层面研究的陈利认为,“职业技能竞赛推动职业学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应将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结合起来,在技能竞赛和实践教学改革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从发展层面研究的彭年敏认为,“分析技能竞赛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进技能竞赛朝良性方向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从教学改革层面研究的张寒明认为,“开展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专业课教材、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训练体系”。检索结果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国内同类项目的研究80%都是以某一个专业或某一个学科大类为例进行技能竞赛或实践教学的探讨,而从宏观角度开展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研究很少,即使从宏观角度研究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也很少考虑到二者在整合过程中的融通与对接。借助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建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的评价模型,利用指标参数评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融通与对接后效益的研究几乎没有。

三、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对接影响因素

由于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涉及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主体,在规划设计时需考虑三者间谁为引导、谁为反馈,从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角度进行设计,既要立足于技能竞赛角度考虑紧贴企业生产实际,注重培养参赛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协同考虑情景、协作、会话和意境等要素,正视实践教学与岗位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探寻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的影响因素是开展设计的首要考虑环节。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设计是按照学习环境设计整合要素,以促进学生技能发展为目的,以实践实操技能训练为融通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和竞赛管理方式对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机制进行探寻。我们按照目标倾向的角度,从理论基础层次推演到高阶段思维能力反映实践教学复杂度,依次历经岗位思维能力、模拟真实场景、实践认知工具、实践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模式评价五个层面,分别从讲授、指导、实操到建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反映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过程中二者的内容交叉性、实践互补性和融通协调性。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新型认知反馈与融通途径,无论是传道身份的教师还是学习身份的学生,都需要充分发挥效能工具、信息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认知工具和评价工具,将所学的内容从人为的抽象转向为真实的情境,反映实践操作具体业务的真实情况。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设计需从理论、讲授、实操和建构层次上考虑教学难度维度、市场需求维度、岗位真实维度、竞赛模拟维度、实操技能维度、教学投入维度对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的影响,综合反映效果层面的技术应用观。

四、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对接指标与评测

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整合需充分考虑教学环节如何在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岗位应变能力五个方面的交叉融通式培养,在实施技能竞赛或实践教学的同时需能够兼顾学生基本素质、岗位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衡量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成功的评价标准。我们根据目标层次推导整合特性,根据整合特性设定整合指标,根据实际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将整合后的一级素质指标细化为二级技能指标和三级能力指标。

五、结论

从整合对接角度开展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研究是在校内实践向校外实践转变契合、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宗旨契合、分步发展与循序渐进趋同契合的基础上开展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思路设计。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训强技的融通策略,不断地积累、总结、分析和挖掘技能竞赛的成果,在充分考虑二者整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实施整合步骤、设定整合指标和开展整合评测,完成教学标准与竞赛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对接、教学评价与竞赛评价对接,对实践教学改革成果产生检验作用,对专业教学改革产生导向作用,对职业教育学生学技成才产生激励作用,对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研集合产生推动作用。这既有利于提高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又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在技能竞赛中履行职责,推动教学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27-03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开展技能竞赛”。自2008年教育部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口号并创立“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的平台以来,各高职院校都认识到技能竞赛既是技能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展示方式,大家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然而,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致使职业技能竞赛仅仅成为权宜之计,依靠一事一办的组织方式,为了竞赛而竞赛,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存在着相互独立运行、不能相互促进的问题。笔者拟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介绍“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与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相互促进的具体实践。

“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的特点

“系企一体”不同于“系企合作”。“系企一体”是按照专业带产业、产业促专业的原则,将专业与系办企业结成在教学和生产两方面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在“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中,企业与专业相互依存,资源可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与共享,是校企合作办学中最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专业分别从产学结合中获得各自的利益,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系企一体”运行管理模式按对企业的管理权属可分为系属式和校属式两类,如图1所示。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经济学院依托工程造价专业创办的工程咨询公司实行的是系属式运行管理模式,即企业属系(或二级学院)办产业,企业的人财物全部归属系部门管理(仅租用学校场地),系部直接管理企业生产和专业教学。“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结构简单,其职、责、权、利关系更加明确,能激发参与各方的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专业建设和企业发展,对校内开放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师资培养、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等,都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对专业技能竞赛的促进

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既能交流学习,又能展示人才培养水平,各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但是,在组织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些困难或问题:(1)师资比较紧张,专门设岗不现实。(2)经费、场地比较紧张,集中培训、强化训练比较困难。(3)真实项目比较少,训练素材难以收集。要提高某次比赛成绩,克服上述困难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长效机制,不使参赛成为“鸡肋”:参加,困难多,工作难以开展;不参加,则失去了交流、学习、展示的机会。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经济学院实行的“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对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近两年,学生在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是很好的证明。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以教学为主,很少做科研,教师自己都没有项目,很难带学生做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之所以无法真正实现,师资是一个主要“瓶颈”。“系企一体”平台建设利用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源,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外聘技术人员逐步增加,能提供兼职训练指导教师,“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能各施己长,很好地解决了竞赛训练指导中的师资问题,如图2所示。

“系企一体”中的企业是由系部自筹资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它依托专业人力资源创建、发展,利用盈余反哺专业建设,形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备赛过程中,企业能拿出专门资金支持并有条件提供食宿和工作场地,很好地解决了集中训练的后勤保障问题。特别是在假期组织训练时,由于学校食堂、学生寝室、专业机房等都归学校相关部门管理,申请使用相对困难和繁琐,这一优越性更显得难以比拟。

各类高职院校真正能做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还不多,尤其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要从企业引入项目还存在很多困难。“系企一体”中的系与企业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共同体,企业是生产性企业,其服务项目与专业教学内容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这就为收集项目素材提供了条件。企业项目的真实性使得训练素材更具针对性,可使赛前训练实现“真刀实枪”,以保证训练效果。

技能竞赛还需要加大对获奖选手的激励。由于组织部门在技能竞赛上专项经费较少,所以,奖励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而利用系办企业为获奖学生提供奖励,特别是为参赛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的激励措施,可以实现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勤学苦练专业技能,培养其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技能竞赛对“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的促进

专业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专业建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习实训条件等软硬件建设方面的内容。专业建设模式也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模式,其出发点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对高职教育而言,就是以能力为本位,既要重“学”,更要重“术”,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组织参加技能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系企一体”专业建设的内涵建设。

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可促进“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技能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经过近两年参加和指导技能竞赛的锻炼,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迅速成长起一批技术精湛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指导教师,使教师既深化了造价理论,又精通了造价技能。我院有3名教师因业务素质过硬被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站邀请,参加了《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计价规则》的调研和修订工作。二是可促进“兼职教师库”的建设。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竞赛指导小组,可使系办公司的技术人员更爱教育,懂教育,并可聘请他们当中的技能尖子进入专业兼职教师库。由于公司办公地点就在校内,兼职教师参与对学生的实训指导更具操作性,可充分发挥兼师库的实际作用。

可促进实训教学质量提高 由于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技能竞赛的整个过程就是完成项目的过程,所以,技能竞赛的赛前训练就是项目化的实训教学。加之技能竞赛的命题是参照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进行的,有效地借鉴了技能竞赛规范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求,可以完善校内实训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技能竞赛,可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通过宣传展示参赛学生的优秀作品及其获得的荣誉,可对低年级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带动和激励作用,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通过赛前报名、选拔、集训、竞赛等各个环节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可促进“工作坊式教研室”的形成 “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的特点就是将专业与系办企业结成在教学和生产两方面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工作坊式教研室”就是把教研室建成集教学研讨与项目生产于一体的场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与共享。工程造价的职业岗位特点是智力密集型,所需设备不多,占地较少,这使得“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的构想更能得以实现。

专业建设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均需要以提高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其根本任务。专业建设的方案与成果要在竞赛中应用,促进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参加技能竞赛不应仅仅以拿名次为目的,而是要借技能竞赛反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体系建设,两者要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近两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参加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建模大赛、公路工程造价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这与“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是分不开的。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我院逐步探索并初步形成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机制,进一步丰富了“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柏林.高职院校“系企一体”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2):108-109.

[2]景晓红.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研究――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例[J].职业技术,2010,(12):89.

[3]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228-229.

[4]施孔文.技能竞赛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62-64.

[5]张陈,肖楠,郭维城.应用技能竞赛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404-406.

[6]林宇,田旺军.紧贴生产与教学实际,组织好高职技能大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35-36.

[7]刘安枕,权养利.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课程群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5):14-17.

[8]刘琴.让技能大赛成为职教发展推进器――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N].中国教育报,2008-06-21:(1).

[9]教育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06-20.

[10]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彭东黎(1979―),男,湖南祁东人,硕士,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经济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及管理。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竞赛;管理模式;研究

目前部分高校校内体育竞赛模式所存在的陈旧单一,新的竞赛管理理念与现状构成的矛盾都要求体育工作者在遵循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原则基础上,构建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新模式,既填补该研究的空白,也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高等学校的体育竞赛是大学体育工作和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最为热闹和亮丽的风景,对推动高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有重大意义。三位一体的教学――训练――科研都可以在体育竞赛上充分表现。它凝聚运动员、教练员和许多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和场上妙趣横生的较量,场上队员与场下观众的互动场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管理模式的定义

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校内体育竞赛管理理念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以优化校园体育竞赛环境。而构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新模式必须对现存在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扬弃发展。纵观体育校内竞赛管理模式发展大多经历了俱乐部管理模式,体育协会管理模式,各赛季单项比赛管理模式和混合型管理模式。分析各模式的利与弊,总结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校内体育竞赛的管理模式。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形势下,一些围绕学校体育竞赛的具体办法与措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各种体育竞赛反映出几种管理模式。

1.俱乐部管理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自由选择和确定参加俱乐部活动的项目的一种组织。它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学校体育俱乐部由学校主管校长、体育教学院系和学生会共同负责,组成俱乐部领导核心,下分设若干专项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中所有职位全部由学生骨干担任,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运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俱乐部会员交纳的会费,俱乐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大学里的竞技体育的组织主要依靠学生体育会和俱乐部这些民间组织来进行,学生几乎都参加这些民间组织,比如足球、排球、棒球等俱乐部,各类俱乐部每学期都制定有详细的活动和训练计划,并在实际中付诸实施。每周至少有4至5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教练由体育会负责聘请。绝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俱乐部,定期训练和比赛。这一组织的存在,对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促进体育社会化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业余体育俱乐部并不只存在于大学,而是贯穿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整个体育教育过程。学校运动员的培养独具特色,学校未设专门的校运动队。学校成立俱乐部,俱乐部中最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和各级比赛,学生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刻苦训练。

2.体育协会管理模式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FUSC)成立于1975年,现总部设于北京市。该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辖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是中国大学生运动的唯一全国性群众组织。197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加入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宗旨是: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中,宣传、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支持和关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审核、批准和单项协会的成立及有关事宜,审定各单项协会的活动计划,定期检查其工作情况;协助国家教委及各单项协会举办各类全国性大学生体育比赛和其他体育活动;促进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组织的交流;参加国际大学生的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交流活动。体育协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学校体育经费、会员费和社会赞助。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组织能力特点,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应采取大学自治的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管理的基本形式应以各单项俱乐部为基本管理单位,进行体育竞赛和余暇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是独立的、自治形式的,由体育骨干、体育专业学生或体育特长生组织建立的课外体育辅导站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健康、和谐的平台。

3.课外体育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体系模式都是以课程为中心而构建的,它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来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以课程为中心的高校体育体系模式,强调课程的“中心环节”、“基本途径”的作用,因而在课程建设中投入很大,并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课外体育的发展水平与体育课差距较大,“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难于落实。当然体育课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最好的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对大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应在更为丰富的、交互性的、真实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获得体育运动的直接经验并感悟体育运动的真谛。

课外比赛集中体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以组织好学校的各类竞赛作为龙头和杠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活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搞活大学课外体育的核心和关键。大学课外体育的比赛组织有别于普通的竞技体育比赛,应采取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的方法,每月举办2~3项比赛。这样既便于学生有目的地围绕比赛进行准备性训练,以赛促练,调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有利于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在比赛级别方面应考虑到使不同层次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均有参赛的机会,都有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在比赛的组织管理方面应充分发挥单项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不同级别比赛由不同的部门(人)组织。

二、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外体育疏于组织与管理,严重落后于体育课程;二是体育俱乐部管理职责不清,体系混乱;三是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自由的无序状态;四是课余比赛、课外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完善的竞赛场地,经费不足,缺乏专业的竞赛组织管理人才,缺乏安全防范制度,参赛学生对裁判争执很大,政策性支持不够,参赛范围大,组织管理难度大,竞赛时间难以协调确定,管理条例不够全面合理。部分研究学者调查表明,表现在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外体育疏于组织与管理,严重落后于体育课程;二是体育俱乐部管理职责不清,体系混乱;三是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自由的无序状态;四是课余比赛、课外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

三、对策研究

1.要将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使竞赛为教育服务,教育促进竞赛的发展

大学校际体育竞赛活动之所以得以发展与完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已被纳人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把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看作是向学生以及教职工提供参与和观赏体育竞赛的一种文化娱乐途径。同时,学校也把校际体育竞赛当作提高学校声誉,吸引学生与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美国各大学均设置了综合性的校际体育竞赛项目,为保证运动员在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学校对运动训练的组织、控制与管理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对训练与竞赛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研究,也自然促进了有关体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可见,校际体育竞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校际体育竞赛的发展。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明确分工是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管理的必要组织措施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权,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现的,所以,管理机构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精干,对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闹。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的管理组织机构,从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到地区联合会,乃至学校,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高层次机构的成员直接由各级学校的行政长官以及学者、专家组成,作为低层次的基础管理机构的各学校体育运动部或办公室则由专职人员组成,专门对校际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

3.加强与社会联系,多方面筹措体育经费,建立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高校竞技体育体系应是一个开放系统,注重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使其商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我国高等院校的运动训练和竞赛应与地方、体委、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争取更多的体育经费,也可走联合办队的路子,提高社会化的程度。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具体的校际竞技体育管理中退出,而只从宏观上进行监督。加强对招收活动的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全面的招收活动管理条例,使招收工作有法可依。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体育人才库的建立。吸收美国成功的商业运作经验,建立健全的资助奖励制度和法规。吸取美国成功的商业运作经验,建立健全的资助奖励制度和法规。

随着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改革步伐的发展,让更多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应是学校体育竞赛改革前进的指导理念。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不同条件和特长的学生,运用不同方式,参与到学校体育竞赛及体育活动中来,满足学生群体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华凤岩,范鹏,张庆春.对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工作现状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93-95

[2]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2

[3]钟天朗,于洁.上海社区公共运动场运作管理模式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14-19

[4]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2-71

[5]骆积强,方熙嫦.台湾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1-134

[6]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一――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103-1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学生课外阅读方法范文 下一篇:安全服务托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