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0 17:16:16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1

一、2014年真题简析与启示

例1.(2014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4题)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析: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简述地理位置的特点。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因而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表明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表明相对位置;等温线表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表明干湿带的过渡。

答案:甘肃省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份,并与蒙古国接壤;地处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解析:分析农业区位优势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入手。自然方面,可联系第(1)题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提供的中药材生长条件的信息,分析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社会经济方面,可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方面入手,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借工业区位的分析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方面:延长产业链,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2.(2014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解析:通过分析图中西非的位置、时令河、沙漠等信息可知,该地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从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富塔贾隆高原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区,且地势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答案: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解析:通过分析河流流经地区可知,河流含沙量大,西侧有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动,泥沙淤积阻塞航道,长长的沙洲像是该港与大西洋之间的一道屏障。

答案: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所以应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一般都涉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耐旱作物、节水灌溉、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

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例3.(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解析:此问较简单,答出工业区位的优势条件即可。

答案: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解析:可从气候、劳动力、工业基础、交通等方面作答。

答案: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答案: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二、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步骤与方法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答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进行综合运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区域地理综合题考查内容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以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必须纵观全题,审清题意,确定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

首先要认真审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注记、图形等。区域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材料,所以只有先读懂地图,才能联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去组织答案。审题要注重层次性:先根据背景材料确定地理位置,再根据试题设问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

其次要认真审试题设问。区域地理综合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而审题时要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限制性条件等,准确领悟试题考查的意图,思考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材料与设问的内在联系中找寻突破口。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认真分析,获取有效信息。

2.理清思路。

在认真审题并获取了解题的有效信息后,解题的关键就在于理清解题思路。理清思路就是将自己储备的知识与试题设问进行“对接”,从而解答试题。解答问题时要把握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

3.注意层次。

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时要根据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知识储备,科学、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答案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切合题意。

4.组织答案。

答案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性,确保与试题设问准确“对接”,体现出试题所涉及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其次要有逻辑性,能够与已知条件和试题设问组成一条“知识链”,“知识链”的起点是背景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知识链”中涉及的知识点前后要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最后要有全面性,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阐述。

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的区域地理内容相当多,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规律变化等都是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最好解释和说明;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原理、现象、规律等又要在区域地理中得到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如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可在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复习中进行。

1.从生活经验和熟悉的地理事物出发,进行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如经纬网定位、地理事物轮廓定位、地理特征定位等。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综合题的关键,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其中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最难的,因为每一条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都很复杂,难以全面掌握。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加深印象。例如,在对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事物进行定位时,可利用“世界地形图”找出北回归线经过的重要地形区,并将其总结为“一湾两岛三半岛”,这样就把复杂难记的地理事物用数字概括了出来,简单易记。

2.学会读图、画图、析图。

读图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区域地理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读图的基础上还要画图,从而进一步熟悉地理事物。画图的方法有多种,可摹图、临图,也可在白纸上默画。析图是对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过程,能够促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

3.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

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是受多种地理要素共同影响的。在复习中,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有利于我们理解各地理要素的联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复习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时,由于我国作物的分布与我国的热量状况、降水分布、地形变化密切相关,我们可结合我国热量、降水、地形的差异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4.及时整理,归纳概括。

地理知识繁杂,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我们全面透彻地认识地理事物。因此,在加强多种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点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概括,找出规律,化繁为简,从而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例如,对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我们可先从某一气候的分布入手,然后概括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5.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我们可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地理分区,每一分区的地理概况可由地形和矿产图、气候类型图、物产图等表现出来,利用各区域概况理解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要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然后分析区域人文特征,最后归纳总结。分析各种地理因素时,要分析出其中的主要因素、优势及限制性因素。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综合应尽量采用文字形式,这样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强化对区域特征的理解,培养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区域地理综合题的类型与解答技巧

(一)读图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读图分析型综合题是以图形的形式将试题的背景材料呈现出来,设问与地图联系紧密,地图在试题中起到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代文、以图补文的作用。从考查图形来看,主要有区域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知识;从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有填充题、简答题、绘图题、探究题等。

2.解题技巧。

解答读图分析型综合题的关键是观察图像、审清题意、明确目的、把握关键。首先,要认真观察图像的名称、图例、注记等要素,把握图像的核心和关键信息,根据问题明确分析的目的和对象;其次,要以综合性为基础,形成对地理事物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仔细观察图像中地理事物及地理要素的特点,掌握其基本特征;最后,要在读图的基础上分析地理事物及其与要素的联系,对整体性的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二)材料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该类试题是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把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推断得出地理结论。该类型综合题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引入式材料,一般只作为试题的背景,只提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与试题解答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另一类是涵盖式材料,即试题的答案隐含在材料中,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出答案。

2.解题技巧。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特别要注意涵盖式材料,其问题的答案往往隐含在材料中。对材料要进行详细的综合分析,抓住材料的中心问题,理清材料与相关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的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出主导性的、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考生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拓展思维,将材料内容、所学知识与问题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另外,有一些材料中隐含着试题答案的提示,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时,要做到有层次、有条理,使之符合试题的要求。

(三)数据信息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数据信息型综合题的材料主要是各种统计图表,大致可以分为地理资料表格、坐标统计图和结构统计图三类。地理资料表格是以分类列表的形式来呈现地理信息并表示地理事物形成与变化状态的;坐标统计图是以数字坐标的形式来呈现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常见的有平面直角坐标图和三角形坐标统计图两大类;结构统计图是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可分为扇状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

2.解题技巧。

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要素,因为主要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的意图。其次要对统计资料中各种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掌握地理事物的共性,深刻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发展状态等。最后要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答问题。另外,如果试题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

(四)联系结构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联系结构型综合题通常借助线段,特别是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地理要素组合成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2.解题技巧。

要根据图名和背景材料弄清图的类型,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联系的基础。联系结构型综合题重在因果关系,所以必须分清“因”和“果”,尤其是“因”中的主要因素,理清关系,寻找突破口。

(五)特征原理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特征原理型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试题中最基本的题型。解答该类试题时,要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并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解题技巧。

解答特征原理型综合题的关键是抓住试题中的核心信息,发现隐含在其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而以地理原理和规律为依据,深入分析试题情境材料,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题的具体步骤有:感知情境,抓住核心,通过归纳概括,明确解答试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核心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拓展,发现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引导下,综合分析试题情境,将复杂的情境分解,还原到基本模式;针对问题,选择、优化解题方法,组织材料,完成答题。

五、能力提升训练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读图乙,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冻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

2.根据下图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西宁是一座具有2 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年份山东省青海省1990年8 439万446万2000年9 079万518万 (4)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__________(较大、较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条件。

3.读我国部分湿地类型面积变化图,回答问题。

(1)简述1975―2007年我国上述湿地面积和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

(2)我国青藏高原新增湿地1.3万多平方千米,分析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国务院在批复中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希望天津市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1)海洋化工是环渤海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下页图反映了海洋化工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请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及所需要的资源产区补充完整。

E:_____ _____;F:_____ _____;G:_____ _____。

(2)简要评价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3)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天津市的意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岷山山脉贯穿全境,与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约5000米,宽约500米。泥石流涌入县城,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2)简述该地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1)总体特征:北早南晚;海拔高的地区早,海拔低的地区晚(西早东晚)。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

(2)关系:初霜冻日期越早,产量越低。主要措施:地膜覆盖;培育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品种;营造防护林;人工施放烟幕。

2.(1)特点: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

(2)特征: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区位因素:位于河谷,地形平坦;河流供水;政治中心;历史悠久;交通要道;军事重镇。发展变化: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周边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4)较大 主要影响因素: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居民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

(5)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不利条件: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落后、人口压力较大。

3.(1)变化特点: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均持续减少;河流湿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在减少;人工湿地增长迅速;湿地总面积在减少。

(2)自然原因: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冻土和常年积雪消融量增加;气候异常,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增强,降水增多。

4.(1)电力 钢铁 长芦

(2)有利条件:土地资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劳动力的素质较高;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便利;国家政策扶持;周边社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不利条件:淡水资源不足;容易造成渤海的污染。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2

一、重基础,抓类型,攻技巧

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的发挥是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夯实基础知识,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基础知识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解题时找不到思路,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回答不到位,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全面、深入,只是一知半解;对一些重要的地理原理(区位、成因、特点、规律、分布)理解不透彻所造成的。做题最忌讳的是题海战术,因此,力求做一题通一类。

二、注重审题训练,提升审题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读题、审题。 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题、审清题意,明确目的,观察图像,把握关键。读题是审题的前奏,二者结合形成一个分析问题、寻求解答问题途径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注意培养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首先是读题干: 审题时仔细冷静,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语,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

其次是读图、析图:第一,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第二,细辩图例和注记发现图像信息 ;第三,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数据(注意辅图),如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第四读经纬度以及辅助材料,准确地确定区域范围;第五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特别是图表材料须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第六进行图文转换,将已知图像的信息、材料转换到另一图像中,更多地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理解设问要求,正确地选择和寻求答案

考生要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的训练。试卷上的问题是新问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因此,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最后用科学、严谨、清晰、扼要的语言编制答案,要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

四、重视学生亲身体验过程, 提高解题能力

进入二轮复习时,改变了原来的以教师讲为主的讲评课方式;采用了课堂中训练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类型地理题型,并当场讲评。而且讲评时力求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读 ,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的训练。(2).重点分析题目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思想,思考同类试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3).针对学生解题意中思路不清的问题,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模式。如区域类问题的探究思路可简示如下:区域定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生产、地域联系)。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影响(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 (4).应对学生审题时出现的失误进行剖析,通过对学生答案的分析,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盲点),及时补缺补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快速、准确地进行解题。

五、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

熟悉答案的各个要素和组织,形成一定的答题套路,从而快速、准确地进行解题。如区域类问题的探究思路可简示如下:区域定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生产、地域联系)。在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影响(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等。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高三复习课中更要体现 “过程与方法” 的新课标理念.试卷上的问题很多是新问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因此,要教会学生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应用教材知识系统,最后用科学、严谨、清晰、扼要的语言编制答案,要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经过反复的体验和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运用地理的方法和思维重新组合、迁移转化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型。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3

人力资源的概念在学术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在人口经济学中指的是全体人口或社会劳动者的人数;在劳动经济学中指的是劳动人口和劳动力;在管理学中指企业劳动人事关系。从上面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对人力资源的概念总是侧重描述人力的实体形态或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强调其稀缺性和有用性以及人力作为一种既存的或外生的资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由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可以表述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可以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之和。即人力资源由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组成的,包括具有现实劳动能力(即就业人口)和潜在劳动能力(含劳动年龄内的就学人口、正在求职的人口和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等)的所有人口。对这一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人力资源包含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

人力资源的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的质量则反映该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工作技术等的平均状况。人力资源的质量高意味着该地区的大部分劳动者能够从事复杂劳动;人力资源的质量低则意味着该地区的大部分劳动者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二)人力资源具有层次性

通过关于人力资源质量方面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中既包括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也包括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我们把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便可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称作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把受过教育、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的劳动者称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

(三)人力资源具有结构性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但对于不断增长的人口而言,人力资源又不具有稀缺性。实际上,作为一种资源,能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口总是相对稀缺的,在特定时期还可能极端稀缺;而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口相对来说则不具有稀缺性。如一些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从数量上来说不稀缺,但从质量上来看,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却是稀缺的。所以,高质量人力资源稀缺与低质量人力资源非稀缺是人力资源结构性稀缺的主要特征。

(四)人力资源是宏观的群体性概念

虽然人力资源具有层次性,既包括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也包括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但在使用人力资源的场合,往往以群体性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反映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总的状况,不讨论个体素质的差异,仅把劳动者的劳动看成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任何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可以相互替代。

(五)人力资源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它反应一定时期内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的状况。由于人力资源以活着的人为载体,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如物质、信息等)的独特特征,如能动性、智力性、可再生性,不可转让、不可继承等。人力资源的存在和发展既体现自然性也体现特定社会的历史性。

二、人力资本

在经济学理论史上正式论述人力资本基本思想,并奠定理论研究基本方向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明确表述了人力资本的思想,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学术源头。在书中他将劳动与资本并列,把人的劳动技能看作是资本,肯定了对人力进行投资,能够获得更大回报的思想。之后,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克思、萨伊、穆勒、李斯特、瓦尔拉斯、马歇尔等在其研究中均涉及了人力资本的有关问题,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舒尔茨和贝克尔。舒尔茨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力资本和与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本两个方面。物力资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一国的资本存量越大,人力资源质量越高,其国内的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贝克尔则把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家庭分析,把很多家庭行为看成与人力资本有关。此外,弗里德曼、明塞尔、罗琛、肯德里克、米勒等一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从各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对于人力资本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同时也广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资本论(俞荣建2005)等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述,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一)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表现为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等,即人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等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可以带来利润的资本。如一个艺术家设计装修自己的新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他所使用的知识、技能、体力等只给他个人带来效用,如舒适的环境、愉悦的心情,并没有带来经济利益,此时知识、技能、体力等不是资本;相反,如果是别人雇用他来装修新房,他获得的报酬就可以看作是由知识、技能、体力带来的,体现为带来利润的资本。

(二)人力资本最基本的含义必须与财富和价值的创造及分配紧密联系

资本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人力资本必须能带来现在及未来价值的增加,否则不能被当作资本。通常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相结合,相互作用,共同创造财富;然后,根据平均利润率的规律,等量价值的资本可以分配到等量的新价值。

(三)人力资本是动态的

人力资本的动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二是在人力资本内生价值(即人的天然禀赋、自然造化能力,自我教化能力等)的基础上,后天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投资来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外生价值,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获得大于投入价值的价值或资本收益。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主要表现为正规教育投资、职业技术培训、健康保健和人口迁移等几个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培训、健康、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它的表现形态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价值或资本收益。从价值角度看,任何个人对自身进行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投入,如果能给投资者带来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并由其占有和支配这部分价值而产生更大的投入积极性,那么这种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就是人力资本。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人力”和“资本”。

1.人力资本依附于人体存在。人力资本必须依附于人这一活的载体,因为所有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都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人的身体及生命状况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状况,且人力资本的载体只能是个人。人力资本与人体的不可分离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

2.人力资本的本质是资本。通常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被定义成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阶级性,但抛开这一阶级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资本的最一般的本质特征,即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是因为具有资本最本质的特征,即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垫支者手中。这个过程中“人力”创造了新的价值,且新的价值大于原有的投入。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判别准则

有的学者将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划分,把人力资源视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把人力资本视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肖文,2005);也有学者从资源和资本的角度划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杨薇臻,2003;滕玉成和周萍婉,2004);还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理论视角不同、外延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吴中伦,2001)等。

笔者认为,这些分析都没有抓住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及其特征的区别与联系。人力资源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反应一个时间段人口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种状态。而人力资本则是动态的概念,它要求在不断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换句话说,人力资本只有在劳动或劳务过程中才能体现其资本价值量并创造出新价值。人力资本在劳动或劳务之前的“静止”状态下,其价值无从体现,人只能作为一个消费者。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基本的判别准则,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划分依据是考察劳动者是否进入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是否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只有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劳动者身上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才能构成人力资本;没有进入生产领域,包括闲置的劳动力和投入非生产领域、市场失灵的领域劳动力,其身上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只能称为人力资源。

这个判别准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劳动者必须在市场上把自己拥有的劳动力出让;二是劳动者必须进入生产领域创造价值。在未进入市场以前,只能说每个人都具有人力资本属性,但还不是人力资本,只能称为人力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把人力资本价值作为资本进行交易,人的人力资本属性和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人力资源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对于这一准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产权

制度经济学建立产权这一概念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产权的存在即为了说明市场上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清晰、确定的产权才能保证市场交易正常进行,从另一个角度说,交易就是产权的运动和体现。由此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产权问题。由于人力资源不参与市场交易,就不涉及产权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拥有劳动力(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等),如果闲置或只供自己使用,而不与他人发生交易关系,产权问题就无从谈起;相反,劳动者把自己拥有的劳动力在市场上交易,必然产生出人与人之间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安排问题。

(二)人力资本的定价

劳动者进入要素市场进行交易,必定涉及劳动力的定价问题。现实的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和素质相差悬殊,由此导致每个人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要素市场对劳动者的定价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人力资本侧重于描述劳动者的异质性和素质差异,体现劳动者在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方面的个体特征,因此可以根据个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要素的稀缺性和市场供求关系,为不同的劳动者定价,这就是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而人力资源不涉及在要素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不存在定价的问题。如前所述,人力资源中虽然包括从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但在使用人力资源的场合,往往不体现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差异,而把所有的劳动都看成是无差异的。

(三)价值增值

创造财富离不开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没有人力资源就不可能创造出财富,但不是说有了人力资源就一定能创造财富。作为资源,人力可以用来创造财富和创造价值,也可以不直接参与财富和价值创造,或者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或者用于非生产领域、市场失灵的领域,此时不仅不创造财富还会消耗财富。而如前所述,人力资本具有资本价值增值这一最一般的属性。人力资本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后必定能创造出新的财富和价值。可见,人力资本是从人力资源中分离出的进入经济活动创造价值的那一部分。

(四)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当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时,人力资源将促进经济增长;当人力资源的质量低、数量过多时,会阻碍经济增长。可见,在一些情况下,人力资源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有可能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人力资本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后与物质资本、土地等要素结合起来进行价值创造,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十分显著(舒尔茨,1960;沈利生和朱运法,1999)。因此我们说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4

微课程 教学设计 ADDIE 教育信息化

微课程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为实现教育变革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提供了思路。微课程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微课程成为近两年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现有的微课程资源现状来看,缺乏规范科学的教学设计是现有微课程的短板。作为“产品级”的教学设计应用层次,要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探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ADDIE模型是教学设计者和培训开发人员的一个通用过程框架,微课程的开发有必要以ADDIE模型为指导,为微课程的教学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提供保证。

一、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1.微课程是“产品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应用指向三个层次:产品级,课堂级和系统级。教学系统设计的最初发展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从学习资源的角度看,微课程是继文本、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形式;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讲,微课程能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它也属于一种教学系统,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对微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

2.微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微课程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程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2]。而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是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它的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优化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为提高微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证。

3.微课程的自身特性需要教学设计

微课程的核心特征体现在“微”字上,一是内容“微”,即选取一个知识点作为主要课程信息;二是时间“微”,即微课程的时间短,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对微课程的时间长短并没有明确地规定,一个比较认可的范围就是10分钟以内。“精和透”是微课程的另外两个特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个问题讲精说透,让学生听懂学会,这是微课程的基本任务。因此微课程的内容选择、有效时间控制、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等的确定都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微课程有效完成它的教学使命。

二、ADDIE模型概述

1.ADDIE模型的发展梳理

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ADDIE第一次出现在1975年,它是由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为美国陆军设计和开发的培训模型,主要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和控制五个阶段。如今,ADDIE模型已经成为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在国内外的组织培训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ADDIE模型的特征描述

ADDIE模型如图1所示。其基本特征是:①模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阶段,其中评价阶段既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又渗透于其他四个阶段当中,即每个阶段都需要形成性评价;②模型中每个阶段又包涵相应步骤,而每个步骤又有具体的操作子步骤;③该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既要求系统性和整体性,但结合不同的应用环境又具有灵活性和动态性,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在具体的应用情境,起点不一定必须从分析阶段开始,第二,每个阶段的子步骤具有因地制宜特征,不同的应用情境,各子步骤可以不同。

图1 ADDIE模型

三、基于ADDIE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文章以ADDIE模型为基础,尝试构建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2所示。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总体上也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结构,确保在实际微课程开发过程当中的灵活性和因地制宜。下面对该模型进行详细阐述。

1.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包括四个方面的分析,分别是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以及资源和约束条件分析。

(1)学习需求分析

微课程制作的起点必须从学习需求分析开始,当学生的学习现状不能满足和达到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期望的时候,就会产生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学习需求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反应;第二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对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一般都有比较清晰的把握,教师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微课程使用对象是学习者,微课程制作需要考虑以下两点:①微课程的观众是谁?②怎么样保证观众轻松,愉悦的听完和听懂该课程?如果以上两点都考虑到了,微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微课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习者一般特征和起点水平分析。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在这里主要包括:年龄,认知发展水平,生活经验。不同年龄的学习者,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对学习指导的数量、教师讲授语言、教学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针对小学生的微课程就要尽量简单,生动,如果是录屏式微课程多媒体课件要形象,生动,如果是录像式微课程,教师的动作、教态要和蔼可亲,语言也要尽量符合儿童学习的需求。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也是微课程制作需要考虑的特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在自己的原有经验基础之上。

(3)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学习需求分析的结果,即微课程要讲授的知识点,即学习内容。微课程的学习内容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确定微课程内容的学习结果类型,罗伯特・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其中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三种学习结果类型不适合用微课程去表达,而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这两种学习结果需要较高的认知能力和较复杂的操作步骤,较适合采用微课程的形式去表达和传播;第二,确定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关系,这一点对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尤为重要,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讲清楚某个知识点,并达到相应教学目标,平衡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4)资源和约束条件分析

资源和约束条件分析主要包括:时间,人员,工具,辅助资源等。根据学习者和相关部门需求,微课程需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便于我们确定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所需要的时间。有哪些人员参加微课程的制作和评价工作?如果只是录屏类的微课程在此环节会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微课程属于录像类的,就需要相关人员配合来完成,摄像人员,后期制作人员等。工具和辅助资源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分3种:录屏类、PPT自动播放类、录像类,而不同的表现形式所需要的工具和辅助资源也不一样。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顺序、设计辅助资源、选择视频制作工具五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对于短短几分钟的微课程,一开始直接告诉学习者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罗伯特・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讲到:教师不要以为学生知道教学目标,或者让学生猜测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非常明确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在微课程的实际制作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用一两句简单明确的话阐明教学目标。

(2)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按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而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组织策略和传递策略。组织策略在这里主要表现在根据所选知识点确定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关键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配合最佳的教学内容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安排教学顺序

时间短、效率高、针对性强是微课程的立命之本,在学习资源大家族中,微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学顺序是微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罗伯特・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理论,对微课程的教学顺序安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九个教学事件包括: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复习旧知,讲授新知,提供指导,组织练习,提供反馈,评定行为表现和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其中以下环节在微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引起注意,告知目标,讲授新知,提供指导等。微课程作为一种微型课程,在教学顺序上最后还应该加上课程的结语部分,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结语,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因此微课程的教学顺序如图3所示,其中引起注意和告知目标两个环节顺序可以调换。

图3 微课程的教学顺序

(4)设计辅助资源

微课程的表现形式不同,需要的辅助资源也不同,需要的辅助资源主要有:高质量的PPT课件;根据学习内容分析,以及所采用的教学顺序,设计纸质或电子版的教学过程脚本;有些微课程还需要简单的测试题,这里的测试题形式主要包括: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针对知识点的辅助练习题等。

(5)选择确定视频制作工具

可以支持微课程的制作工具很多,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视频制作工具,选择和确定视频制作工具可以参见表1。

表1 微课程制作工具参考表

3.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微课程制作的核心阶段,主要步骤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课程脚本、编制测试题、开发微课程。同样,不是所有的微课程在开发阶段都需要这四个步骤。

(1)制作多媒体课件

PPT课件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课件形式,开发微课程之前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PPT课件也是一种“产品”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应用,它的设计和开发同样需要教学设计理论指导。里主要强调高质量的PPT课件的特征:首先课件具有美感,给人一种简单,美观,风格统一,舒适的视觉感受;第二是课件具有较好的逻辑结构,应具备基本封面页,教学目标页,内容页,结束页;第三是课件应具备适当的交互和动画部分,适当的交互和动画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演示原理过程,辅助教师更好的讲授教学内容,确保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发课程脚本

开发课程脚本是所有微课程制作的必备步骤,逻辑清晰的课程脚本是微课程顺利录制的重要保证。大多数微课程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在开发课程脚本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课程脚本结构,如表2所示。对于不需要课件辅助的微课程,比如可汗学院式微课程,强调过程的操作性知识的微课程,其课程脚本结构参考表3。

(3)编制测试题

测试题的编制不是所有微课程制作过程的必要步骤,但是,对于中小学微课程,建议微课程教学设计者在微课程中提供必要的思考题,练习题。思考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来,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教师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告诉学生答案。练习题可以在课程的最后呈现出来,这里的练习题一般要求和学生面对面的同步课堂结合起来效果更好,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此类微课程。

(4)开发微课程

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分析,设计以及辅助资源的开发,所有开发微课程的条件已经具备,确保了微课程的顺利录制。在微课程的录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征,教师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措辞,甚至可以是幽默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面对一段教学视频,如果听到的是教师冷冰冰的,没有感情和亲和力的讲述,就很难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机。其次,对于操作性知识的讲授,语速适中,操作过程要简单明了,不要有太多琐碎的动作,比如不断转动手中的写字笔,在屏幕上不要乱晃鼠标等;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4.实施阶段

微课程的实施阶段在实际的教育环境当中可能有以下情境:第一是上传至微课程制作者的博客,网易云课堂或者优酷等公共服务平台上;第二是上传至学校公共的学习资源平台上;第三是上传至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学习资源管理平台上。国内微课程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大的微课程学习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因此前两种上传和传播形式占多数。第一种上传和传播方式的学习者不够集中,但是任何学习者都可以学习和观看,收益的学习者范围比较广;第二种上传和传播模式学习对象集中,学习者的准入机制不够开放,学习者收益面小而窄。第三种模式是一种可以弥补上面两种问题的比较好的方式,像网易公开课,爱课程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让更多的学习者从微课程中受益并提高。

5.评价阶段

微课程评价的重点是形成性评价。微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微课程上传至网络推广使用之前,先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试用,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评价和修改微课程。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其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自评阶段,微课程开发者本人即教师在录制完微课程之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发现问题,修改完善;(2)专家评价阶段,专家可以包括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或其他相关领域专家开展评价。这个阶段很重要,根据专家的建议,再次修改微课程。(3)一对一评价阶段,选定3-8个试用对象试用微课程,教师通过学生观看课程的表情,简单访谈,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微课程。形成性评价是微课程臻于完善的过程,以使其更好的适用于学习者。

四、结语

微课程“短、小、精、透”的基本特征,以及支持不断重复观看的视频特性,不仅顺应了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信息模式需求,也满足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习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入融合的教育实际需求,因此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要保证微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对微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入手,从学习资源角度、微课程开发的系统性以及微课程的自身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微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在梳理ADDIE模型发展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ADDIE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为国内今后一个时期的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借鉴,通过推进微课程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快速稳步发展。

――――――――

参考文献

[1] 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 移动学习;设备特征识别;内容自适应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084-03

0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远程教学模式从远程学习(D-Learning)到电子学习(E-Learning)向移动学习(M-Learning)演变。M-Learning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具有移动通信模块的PDA等)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并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教学互动的学习形式。

为适应人才培养形势的变化,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大纲,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纲中规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了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突出了不同以往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将传统的阅读能力培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的综合能力训练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或基本熟练的在工作和学习中运用各种英语技能;二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学的教学,增加学生训练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引入现代科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学时少、要求高[1]。大学英语课在一般院校非英语专业每周只安排4到6个学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按大纲要求,教师在2-3年内大约280-350个学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读、听、说、写、译的基本技能,最后达到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能就教材内容和一般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讨论,能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300汉字。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要求较高。

2)教学班级规模较大、学生数量较多[1]。大学英语教学班级规模较大,每班学生大约50-100人,给语言技能的训练带来很大困难。

3)注重信息化和个性化[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改善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使教学过程从时间、地点等方面更加自主灵活,学习形式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使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识、选择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

M-Learning的泛在性,可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时少、教学班级规模大、学生数量多的问题;M-Learning的即时性,可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时少的问题;M-Learning的个性化适合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本文以“大学英语”作为目标课程来设计移动学习管理系统。

1 设计目标

本文设计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拟实现以下目标:

1)支持多用户、多角色、多权限、多设备的用户及设备管理,实现对用户的安全认证;

2)实现友好、简洁、高兼容性的用户界面;

3)为用户提供资源浏览、测试、作业、调查、答疑、讨论、词汇表等教学功能,更好的辅助师生完成学习任务;

4)支持在线M-Learning模式,体现M-Learning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特点,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讨论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体现M-Learning的交互性和情境性特点;

5)支持学习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可以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2 总体功能设计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是面向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和多种移动设备,服务于多种身份用户的系统。由于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服务对象的差异性较大,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移动设备的特点,需要为不同的移动设备提供相适应的用户界面,需要针对用户所使用的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特色的学习活动。因此,移动学习管理系统应具有对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特征进行识别,并根据设备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与设备特征相适应内容的功能。移动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除了应考虑使用户能够以B/S模式通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访问移动学习管理系统,还应为用户提供短信息服务等更具M-Learning特色的教学服务。

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对系统的具体功能分析如下:

1)用户管理功能。认证用户身份、分配用户权限、实现用户访问的安全控制。

2)设备管理功能。实现多种移动设备通过多种移动通信网络(WLAN、

3G网络等)访问系统,使用系统提供的M-Learning服务,并识别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特征和用户浏览偏好。

3)用户界面管理功能。实现各种具体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适用于不同的移动设备,保证用户浏览内容的友好性、便利性、正确性和一致性。

4)学习活动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种具体的学习活动,并实现以SMS的方式向用户教务教学信息。

2.1 用户管理功能设计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权限分配和用户访问的安全控制。本文设计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为多用户、多角色系统。用户的角色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每个角色在对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权限,各个角色的权限如表1所示。

2.2 设备管理功能设计

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中安装的互联网浏览器以B/S模式访问移动学习管理系统,对用户移动设备特征的识别,实际上是对用户使用的互联网浏览器特征及浏览偏好的识别。用户浏览页面的呈现方式应考虑浏览器特征差异,页面内容的质量和数据量应考虑用户的浏览偏好设置。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功能实现对用户设备特征和用户浏览偏好的识别。系统通过检查移动设备是否具有设备描述文件来判断设备是否是首次访问移动学习管理系统。当设备首次访问系统时,先通过浏览器发送的HTTP报头来识别用户的设备特征。通过HTTP报头,可以识别设备是否是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类型、浏览器类型、是否支持Cookies、支持的WAP版本、支持的CSS版本、是否支持JavaScript等设备特征信息。然后由用户对浏览偏好进行设置,最后将设备特征信息和用户浏览偏好以设备描述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浏览器中的Cookies参数)保存在设备中。当用户再次使用该设备访问系统时,系统读取保存在设备中的设备描述文件来识别设备特征和用户浏览偏好。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将设备描述文件保存在用户设备中,可以减少系统负担,系统对每个设备只进行一次识别。采用这种方式保存设备描述文件也降低了用户操作的复杂度,避免用户在同一设备上重复设置浏览偏好。

2.3 用户界面管理功能设计

移动设备的硬件性能、软件性能、网络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资源的形式也存在多样性。用户界面管理功能实现为不同的用户及设备提供与设备特征和用户浏览偏好相适应的用户界面,使系统提供的教学服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用户界面管理功能分别由界面生成技术和学习资源重组技术两部分实现。界面生成技术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征选择适合用户设备的页面模板,学习资源重组技术根据用户设备的特征和用户浏览偏好选择适合用户设备的页面内容,并将选择的页面内容填充到相应的页面模板中。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读取保存在用户设备中的设备描述文件,然后根据设备描述文件描述的设备特征选择页面模板,根据设备特征和用户浏览偏好选择页面内容,最后将整合后的页面呈现给用户。

用户界面管理功能根据用户移动设备特征将同样的教学信息及教学活动内容以不同的用户界面反馈给相应的移动设备,保证不同移动设备浏览内容的一致性,并根据用户的浏览偏好设置,将教学资源按资源质量和数据量进行重组,为不同浏览偏好的用户提供内容一致但资源质量和数据量不同的教学资源,以适应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及处理能力。

2.4 学习活动功能设计

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设计移动学习管理系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某单元的实际教学活动流程[3]如表2所示。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可以看出,按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部分;按教学活动可分为学习课程资源和参与课程活动两个部分,学习课程资源应用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参与课程活动应用在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因此,本文设计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学习活动功能分为课程资源学习功能和课程活动功能,对学习活动功能的具体分析如表3所示。

“课程资源学习”功能实现网页形式的学习资源浏览,学习资源由教师添加。

“课程活动”功能实现通告、测试、作业、调查、答疑、讨论、词汇表和教学过程控制等学习活动功能,单个课程中可加入一个或多个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测试”功能实现单选、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填空、匹配等形式的测试,测试内容由教师设计,学生参与测试并提交答案后,可查看本次测试的结果(包括测试进行时间、测试成绩等);“作业”功能实现在线作答和离线作答形式的作业;“调查”功能实现关于某个主题的单选或多选调查,并实时统计调查结果;“答疑”功能实现聊天室模式的实时在线问答;“讨论”功能实现“主题――回复”模式的论坛讨论形式;“词汇表”功能实现词条模式的单词学习;“教学过程控制”功能实现教师查看并评阅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参与的测试。

根据上述分析,移动学习管理系统的学习活动设计如图2所示,分为“校园通告”、“在线课堂”和“我的班级”三个部分。

“校园通告”实现面向全部用户通知和公告。

“在线课堂”实现具体的学习活动功能(课程资源学习功能和课程活动功能)。

“我的班级”实现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活动。系统将用户按现实中的教学班级分组,不同班级之间相互隔离,并为用户提供班级定制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用户只能访问自己所在的班级,班级教学活动包括“在线课堂”中的全部学习活动。

3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整体框架如图3所示,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及设备识别模块、课程内容管理系统模块、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模块、短信应用模块、移动学习功能逻辑模块和移动学习资源管理模块。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由“用户及设备识别模块”、“课程内容管理模块”、“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模块”、“移动学习活动管理模块”、“移动学习资源管理模块”、“短信应用模块”和“数据库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

“用户及设备识别模块”实现用户管理和设备识别功能;“课程内容管理模块”完成对用户、课程及教学活动的管理;“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模块”和“移动学习资源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界面管理功能;“移动学习活动管理模块”实现具体学习活动的管理功能;“短信应用模块”通过外接GSM Modem等短信息收发设备实现以短信息的方式,向用户及时教务教学通知的功能;“数据库模块”存储系统所使用的相关数据。

用户以B/S模式访问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时,先由“用户及设备识别模块”对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特征进行识别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将PC用户转入“课程内容管理模块”,将移动设备用户转入“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模块”。“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模块”通过“学习资源重组”和“移动设备界面生成”两个组件为移动设备用户提供与设备特征相适应的浏览内容。“移动学习活动管理模块”实现各种学习活动的移动化应用。“移动学习资源管理模块”完成对学习资源的管理,为上层应用提供所需的数据。

移动学习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接入层、表示层、功能层、应用层和数据层。

接入层为用户提供通过LAN/WLAN/GSM/CDMA/3G等多种通信网络访问系统的能力;表示层为不同身份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功能层实现平台管理、学习活动管理、服务管理等功能;应用层实现用户及设备识别、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资源制作、短信息应用以及学习资源管理功能;数据层管理数据并为上层应用提供相关数据。

4 结语

移动学习应用广泛,涉及多个交叉学科,本文围绕移动学习,探索了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进行了移动学习管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设计目标;根据系统设计目标分析了移动学习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将系统总体功能分解为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界面管理和学习活动管理四个子功能;针对移动设备的差异性,提出了移动设备特征识别和移动设备内容自适应的方法,能够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移动设备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内容。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使用移动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教学信息、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的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推广和发展移动学习将促进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的发展。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有助于构建泛在的终身学习环境,对构建信息时代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利,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135-136.

[2]李俊新,大学英语教学新特点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7:164-165.

[3]邓桂东、兰天,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主导-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4):25-27.

[4]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作者简介: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绩效管理系统 简约化

随着绩效管理理念在我国被广泛地接受和不断地实践,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绩效管理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探索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具有资产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精炼、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等特点,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必然具有自身特殊的内容。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从绩效管理系统的本质含义出发,在分析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有必要实现简约化的基础上,依据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和简约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从绩效管理的目标、组织、程序、资源和技术这五个方面归纳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简约化的基本特征,以期为中小企业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提供研究基础。

一、绩效管理系统的本质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企业组织中的绩效管理具有系统性质,因此需要把企业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去看待,去研究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

所谓绩效管理系统,就是从组织绩效管理出发,实现员工绩效管理与组织绩效管理的整合,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等一系列管理环节的完整系统。

从组织绩效管理出发,能使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使绩效管理系统具有战略导向性及目的性;而实现员工绩效管理与组织绩效管理的整合,可使绩效管理系统形成层次;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则构成绩效管理系统流程,其中绩效计划是管理者和员工根据组织战略目标、业务重点及工作职责等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绩效实施是管理者和员工通过持续的沟通来纠正员工行为、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对绩效目标进行修正与调整等的过程,绩效考评是运用特定的方法、指标和标准对员工进行具体考评的过程,绩效反馈是管理者为了使员工了解自身的绩效水平而对绩效结果进行回顾与讨论的过程,绩效结果应用是将绩效结果用于促进绩效改进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要实现简约化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具有资产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精炼、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等特点。而简约化管理就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利用科学方法,将管理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尽可能剔除掉,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简单问题条理化,使条理化问题更简单,从而简化管理环境,优化工作流程,缩减文字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效益的一种管理理念。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之所以要实现简约化,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1.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实力较弱

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和有效运行往往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因此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受规模和实力的限制,一般化的绩效管理系统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需要,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必须要实现简约化。

2.中小企业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

高效的绩效管理系统要与人员和组织机构规模相适应,中小企业在人员和组织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宜采用和推行一般化的绩效管理系统,否则会造成绩效管理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不协调,从而使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不相符,因此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要实现简约化。

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精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相对较少

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通常都相对简单,并且只能有少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去专门从事绩效管理。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就难以驾驭一般化的绩效管理系统,因此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就要实现简约化。

4.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更加灵活

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实施往往需要完备、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而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更加灵活,简单化、非程序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如果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实现简约化,则能够使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与企业中的其它管理制度更加协调。

三、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简约化的基本特征

从绩效管理系统的本质含义出发,根据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和简约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归纳出以下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简约化的基本特征。

1.目标的简明化

对于规模较小、经营较灵活的中小企业而言,简单、明了的目标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从而也有利于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而如何将企业复杂的目标体系变得简单化、条理化,是简约化管理理念的首要要求。因此,目标的简明化是中小企业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的首要特征。

目标的简明化这一特征要求企业的目标设置要具备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切忌过于复杂、空洞、泛化。具体表现在组织、部门和员工三个层次的目标上会有一定的差别。表现在组织目标上,就是要能够直截了当地点明企业的发展方向;表现在部门目标上,就是要能够清楚明白地说明部门的具体要求;表现在员工目标上,就是要能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重点一目了然。

2.组织的精简化

中小企业具有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的特点,若绩效管理组织过于庞大、复杂,必然会阻碍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而绩效管理规模的设定与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是简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中小企业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要具备组织的精简化这一特征。

组织的精简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横向来看,绩效管理枝节的设定要精简化,也就是不要机械、统一地对企业内所有职位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的所有考评,应针对不同职位的具体特点进行精简;另一个是从纵向来看,绩效管理层次的设定要精简化,具体体现在工作执行的步骤不要太繁杂,切忌把简单问题繁琐化,把繁琐问题复杂化,将绩效管理的操作难度变大,而是要简化管理层次以便形成高效、直达式的管理。

3.程序的简练化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精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而言,很难驾驭复杂的绩效管理工作程序。而抓住问题的关键因素,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简约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程序的简练化是中小企业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程序的简练化主要是对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而言,在绩效管理系统五个环节的具体实施中均可以有所体现。例如,对于考评方法的选取。考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而言则不适宜采用像平衡计分卡这样复杂的考评方法,而需要采用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较为简单、有效的考评方法。

4.资源的简省化

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往往不能承受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巨大的资源消耗。而将企业资源最高效地利用不仅是简约化管理理念的出发点,也是简约化管理理念的落脚点。因此,资源的简省化是中小企业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特征。

资源的简省化表现在绩效管理系统构建和实施的方方面面。例如,对于绩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所安排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数量一定要精简。再如,考评周期的确定,需要针对具体职位进行具体的确定,绝不做无效或者效果不大的考评,以确保资源的简省。

5.技术的简捷化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而言,工作的高效性是保证绩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要求。而如何将现代技术应用于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达到能用电脑代替人工操作的一定不用人工来操作的要求,这是简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本质要求。因此,中小企业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要具备技术的简捷化这一特征。

技术的简捷化要求企业利用现代技术简单、便捷的特点,来完成绩效管理系统工作,以有效地提高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绩效管理系统中也确实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可借助于电脑来完成,如绩效考评过程中的许多工作都是可以实现计算机化的。

综上所述,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资产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相对精炼、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的特点,所以结合简约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必须要实现简约化。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简约化的基本特征包括目标的简明化、组织的精简化、程序的简练化、资源的简省化和技术的简捷化五个方面。中小企业要充分依照这些基本特征去构建和实施简约化绩效管理系统,这样才更有可能使绩效管理取得真正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李业昆.绩效管理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吴宪和.简约化管理: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J].管理实务,2010(10)

[3]王少华.论简约化管理[J].现代教育论丛,2008(10)

[4]张彦君.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经济法 调整对象 产品关系

一、 宏观层面的调整对象——涉公共产品的经济关系

尽管争议很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这是争议的共识,因此解决调整对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寻找到这样一个有效表达经济法功能(作为部门法自有的)同时又不与其他法律部门(特别是民商法)交叉的对象载体。本文依据这个思路,由此构建自己的经济法调整对象体系。

经济法是依存于经济的,而与其调整范围相交叉的部分也一定是并存于经济关系中,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回归到经济层面,则我们可能分化出上述的交叉不同之处。经济学上有一种简洁的模型,即将经济社会划分为两个部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对应的这两个领域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两种产物形态。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来看,公共领域的产品就是为了弥补私人领域产品的不足而产生的:因为私人处在市场中,仅依靠市场被动反映提供出的信号而再调整,从而维系市场的各种经济流转,但显然私人理性不足,市场信号的反馈损耗带来的失真、滞后性,限制了这种再调整的效率,这就要求公共领域的介入,通过较为温和间接的公共产品媒介,还原上述的调整。这种公共解决指向不是特定的市场个体或市场事件,而是一种不确定的社会主体,潜在的全局性的经济事件,我们发现这种目的与经济法的适用目的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竞合不正说明上述公共产品的涉及范围就是经济法的调和对象,同时公共产品又拥有一种单向的而非双向互动的面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体的指向性,正是这种单向指向,我们再一次与经济法的单向性得到印证。而私人领域,则是基于个体的意志的一致和自由表示来完成其自我的价值运作的,这里没有也不可能有公共性目的的直接体现,个体的利己特性只会使他们处在特定的游戏规则下平等(当然也会不平等)地相互为特定的经济行为。因此我们看到这种强调合意的平等主体的行为,如果引入契约来实现,毫无疑问就是与民商法相统一的,而明显的是契约就是上述私人领域的主流交易运作手段,而其双向特性更是民商法的内在特性体现。

完成上述抽象性的论证,我们将细分其组成如下:

1、 社会资源管理产品关系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经济模型的有效运转依赖于整个社会资源体系的稳定,在知识经济的下,这种资源体系会派生出四个管理关系: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关系。毫无疑问,经济的运作焦点是人力资源的掌握、配置与使用,这是在资源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我们发现传统的经济法调整,是一种粗放层面的如劳工法、劳保法等,但随着知识经济工作方式的置换以及脑力劳动的主导,传统的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将要进行扩张:如劳动工资体系,随着期权薪酬体系的出现,员工的较高比例的持股行为,使很多高的劳工与雇主的关系不断被模糊,除了原始的工资+奖金体系,经济法在上述劳动激励机制上是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并且在立法取向上,是否更应关注投资方的利益,从而保证更好地为企业造血输血;而随着资讯手段进步,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办公方式决定了新的劳工环境法律的修改,这就意味着经济法可能扩张到家庭领域,同时由此引发多重兼职关系的管理、职业保密关系界定与监督等等也将是经济法的用武之地。

第二、物质资源管理产品关系。这是传统经济法的资源调整的重心,这里要强调的是:经济法的新倾向,即加强对于基础性、能源性的产品的管理,体现在对于这些产品的扶持与保护,通过与鼓励性投资等措施的配套,垒实我国的经济基石,而对于大多数的市场产品则可以基本放松监控,实现市场的自治。

第三、资本资源管理产品关系。这是一个内部的系统工程产品关系,既有宏观上国家财政税收经济法律体系,又有微观上银行贷款、基金运作管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系列问题,还包括各种资本运营的规范,如近期学者们极为关注的主板市场的交易黑幕,这是证券监管调整范围的重中之重;同时,搭建好风险投资退出场所的创业板,协调A、B股问题,这些新兴投融资渠道的建构与运行亦是经济法的金融监管新范围。

第四、知识信息资源管理产品关系。知识经济使得知识的含金量大大增加,因此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不应当只是局限在民法物权的抽象保护上,作为拥有优势力量的经济法的全面介入十分必要,只有其从市场监控,流通把关,才有可能实现知识经济的安全。这并不会混淆同民法的物权保护范围,因为经济法是作为一种救济监控力量出现的,不是一种认定性确权性的法律,其指向的是产权的流通监管。信息作为一种新兴资源也在知识经济时代被突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法在此的调整范围应集中在对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市场不公平的矫正与补救,特别是因信息专业化的垄断,应是经济法的反垄断的新课题。

2、 秩序管理产品关系

第一、市场秩序管理产品关系。这主要是针对生产者而言的,集中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关系的控制。随着机的延伸以及全球化,经济法被赋予了一个面向国际的拓展方向,也就是经济法的国际化。在开放的经济格局中,协调域内经济法调整范围与跨国国际经济法调整范围,是明确当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重要步骤,因为跨国公司的强势力量极有可能通过无国界的网络被放大,转化为新的跨国垄断形态,这对经济法的内国效力是一种挑战,从而也将是监管的新对象。同时跨国公司的内部的全球通讯系统(如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马),全球采购系统(如美国的通用电器GE),会使得其垄断地的手段更加隐蔽,如何“揭开法人背后的面纱”(不但是资本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应是经济法有效防范不可或缺的一环。引申开来,这种内国法的国际化,必然就是一个与国际经济法的协调整合过程:一方面既有国内立法同国际惯例通则的自觉靠拢,也是一国加入世界实体体系(如WTO)的国内化、本土化进程,经济法应当有机的组合这两种形态的法律渊源。

第二、消费秩序管理产品关系。上述的网络化延伸,必然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触角同样极大扩张,那么如何全面有效的保护消费者可能的全球化EDI交易、商务或网络拍卖等经济行为,是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这首先要调整好法律适用的冲突关系,选好准据法。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必要进行有利的连结点设计,强调最有利消费者的法律适用,并做好同国际相关实体法的协调;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调整的完善,避免类似三菱“帕杰罗”越野车与东芝笔记本电脑质量的异国不平等补偿的法律适用尴尬,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在这个调整关系中,如何兼顾我国国情,在产品责任上处理好内资同外资企业的适用标准、待遇也是必须正视的,简单的对他国的先进立法与予照搬,更有可能危及国内企业的生存,毕竟我们还要面对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我国产品的瑕疵率整体高于外国产品。还要提及的是上述的消费秩序营造是包括了产品质量法、计量法等等的系列法律调整配套问题的。

3、社会安全管理产品关系

第一、市场主体规制产品关系。通过建立经济法的准入标准,为进入市场的主体设置符合交易最低安全标准的法律门槛,通过将主体适格规范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达到基本交易安全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问题,由于交易过程的数字化和虚拟性,在认定BTOC、BTOB交易主体资格民法还存有很大的法律空白,如2002年的世界杯门票的网上销售,虽然格式合同要求每单位(人)只能购票一次,但这种规定往往可以通过改变或使用多个数字身份(ID)而规避,从而造成了很多恶意的购买炒作行为。那么因此成就的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及可能的后续救济问题,必须要求经济法的有效提前干预才可,我们不能单纯的指望事后的司法救济,太多的这种滞后性,只会造成市场交易的不信任感,进而危及到市场的稳定。

第二、资信规制产品关系。社会在社会学家眼中是一种“生人社会”的形态,由于交流工具的发达,社会的个体所面向的是一个极为广阔的社会,这就带来了社会交易的不信任因素,产生资信障碍。调整这种障碍,是以经济保护为最大目的的经济法的必然管辖范围。我们发现,经济法的调整主要有两个层面构成:其一,中介体系,通过专业人员认证的市场要素(如资本、信用、法律状况等),经济法在此调整的是认证的标准、认证人员的选用、认证责任关系等;其二,配套体系,通过资信公示制度,获得前述认证的公信力,保障可信度,并建立资信缺失的救济制度,以惩戒和补救作为最后关口,从而建立经济法的综合社会资信安全体系。当然,对于企业的延伸资信,如企业的CI,企业的广告行为,同样应当给予重视,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经济法资信保障网。

第三、社会保障产品关系。由于市场的运作信息的差异,营销策略的不同,资本运营的迥异,个人竞争力的差距、老化等等因素必然导致市场的优胜劣汰,进而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破产,养老,企业、个人的两极分化等。从市场的基本安全出发,给市场的人力资源一种安全性的后盾,保护其失业后的救济,再培训,丧失劳动优势后的养老,是稳定人力因素的必然举措;而通过税收等多种的再分配手段,抑制上述的两级差异,同样应当是经济法宏观上应给予调控的。

二、经济法在我国的特殊调整对象

经济法由于其复杂性、多元性,其经济调整范围不仅在国家法域层面,而是限于特定的区域的经济法,其法律渊源可能是地规甚至是民间法,也因此可能特殊于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内容。现分述如下:

1、特定地区的跨地区小额贸易关系

这种特殊贸易形态主要集中在闽台两地间的某些特定的交界地段(如处厦门、金门、晋江之间的大嶝镇),这种由民间自发进行的跨地贸易,同我国在外经贸法律中给予的地区准予适用外国经济地位的标准不同,并不主动适用两地的官方形式的法律文件,相反,由于交易的非官方性,兼之频繁、小额化的特点,人们不可能照搬大陆与台湾间大宗经贸下的转口、通关等繁杂的正规手续,人们更多地采用直接易货的交易方式,一方面减少了彼此货币的汇兑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说明这种贸易动因的使然(这可以从大陆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与台湾的小家电的产品得到证明)。但交易中,我们发现人们同样适用着简单的经济法来调解彼此的纠纷,“游戏规则”就是原始的民间交易基本准则:如调整市场秩序的“童叟无欺”,“不短斤少两”的简单理念,这是实用性的驱使,更是民间裁断的必然(因为的原因,不可能出现正统的法律力量居中裁断)。虽然没有严格的法律身份认定,法律适用冲突规范的选择,但这种简洁的实体性原则所指向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形态的事实存在下,应当归入地区中观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2、毗邻地区的小额他种货币支付关系

由于地缘经济关系的,加上临时入境的手续简化,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的连结地段,在边境的零售活动中,民间的小额货币支付已是不争事实。尽管在宏观的外汇管理体系下,人民币作为唯一的法定支付货币是勿庸置疑的,但这种小额的他种货币的支付效力仍然被该地域经济社会所认同,这种限于零售的他种货币消费力,是一种双方交易习惯的带来的。调整这种特殊的外汇关系,在当地的交易惯例中得到一种认可性的体现,我们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地认定其非法,因为很明显这种特定小区域内特定零售范围的小额支付在数量上不会影响到当地的本币效力,更不用说整个国家的外汇体系,反而是可以带来两地交往的某种便利。因此认定这种民间法的调整效力,进而将上述的支付关系一并纳入中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其实,香港回归后,本港企业同样也是在本港认同人民币的支付力的(比如很多的香港店铺明示“欢迎使用人民币”),这种行为如果放诸长远,将有利于将来的两地的货币统一。

3、特殊的跨境往还劳务的税收管辖关系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招聘 胜任特征 岗位胜任特征

一、胜任特征模型

近年来,由于企业环境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法为组织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学者们对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以及McBer、HayGroup等专业性咨询公司的强力市场推动,基于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纳,并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潮流。胜任特征模型首先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McClelland( 1973)提出的,他认为:与工作、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它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同时指出,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总体测试的方法,转而衡量那些对人在某一特定工作中的绩效表现有直接影响的特征。

胜任力模型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它主要用于解决两个问题:①特定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胜任素质,或者说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符合岗位要求,并能很好地完成岗位职责;②通过赋予每项胜任素质一定的权重来表明它们对于完成工作业绩的重要程度。

二、聘前岗位胜任特征分析――单位自身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集团化公司的不断出现,为不断开发占领市场,分散型公司也越来越多。这些公司大都以发散型方式壮大,工作团队、工作地点也随时在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实现成功招聘不是取决于招聘数量,也不是招聘到高学历高知识高能力人才,而应该指招聘到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最关键的是留得住人才。如何做到“留得住”,聘前岗位胜任特征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公司出现人才需求时,尤其是批量需求时,首先应对该岗位系列或公司人才结构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原有的人才结构能否满足公司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需从现有员工年龄、性别、学历层次及性格特征等角度做出全面解析。

比如在招聘财务岗位员工时,应对现有的财务人员年龄、性别、学历层次及性格特征等做出分析。①现有财务人员是否已婚,是否会因为家庭原因离职或调离;②女员工生育的问题;③这个团队的关系是否融洽,整体性格状态如何;④考虑财务工作本身“轮岗制”的性质,这种轮岗不仅是“出纳”与“会计”的轮岗,还有地域性轮岗等。综合这一系列的岗位与组织之间的胜任特征分析,首先,分析招聘岗位在组织中的扮演的角色;其次,根据招聘岗位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来分析该岗位需要匹配的人员的年龄、性别、知识层次和教育背景等显性特征;最后,分析该岗位在组织中的发展通道,来判断与该岗位匹配的人才的性格特征。

三、在招聘过程中做好胜任特征分析――应聘员工特征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员招聘流程关键要注意招聘信息、职位申请表的设计和面试环节设计等三个阶段。

(1)招聘信息的。传统的招聘信息主要包括学历、专业以及工作经历等,这种招聘信息的表述无法体现企业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企业招聘信息时,要充分考虑到应聘岗位的核心胜任力,使应聘者对招聘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动机、个性特征等素质一目了然。

(2)职位申请表的设计。求职申请表是企业招聘初选的重要依据,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求职申请表的设计中,可大大提高招聘效率。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职位申请表由人力资源部按常规设计,大题框架基本来自于“百度”,不可否认,这样的职位申请表确实可以采集到一些基本信息,但是,很多隐藏信息是收集不到的。其实我们的职位申请表应该由用人部门主设计,人力资源部协调处理,这样用人部门可以在职位申请表上大概就采集出深层次信息。

总之在设计职位申请表时应注意:①要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来设计招聘申请表;②要注重添加价值观、个性特征等内隐素质的行为描述性问题。外显和内隐素质在职位申请表中的综合体现有利于企业全面把握应聘者的情况,取得更好的招聘简历筛选效果。

(3)面试过程的设计。胜任力模型理论要求采取结构化面试过程。所谓结构化面试又称为标准化面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时勘教授将Y构化面试的概念定义为:根据特定职位的胜任特征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考官小组与应考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等方式,评价应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才测评方法。这种面试方式标准化程度较高,可控性较强,面试过程客观公正,面试结果还可以对不同应聘者进行比较。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员招聘,是依据战略性人才规划,确定人员与职位变化,因调配与临时项目/特使任务带来的人员需求,确定招聘甄选的需求,明确关键的专业技能素质与通用素质的要求,界定特定职位的素质等级,进而选择招聘渠道.实施招聘甄选。传统的人员招聘只重视考察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而没有针对难以衡量的核心动机和特质来挑选员工。而这些核心特征恰恰是最有选拔经济价值的。因而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更具有科学性和经济性。

四、用人单位特征与应聘人员特征的合二为一

招聘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适合的,优秀的人不一定能到你需要的地方去,不一定能到你最艰苦最关键的岗位上去,选择企业需要的,也需要企业的员工,当二者的特征合二为一时就是双赢。通过岗位与组织之间的胜任特征分析后,制定好招聘岗位的岗位说明书,根据招聘岗位的特点,编写特定的职位申请表,通过简历筛选、笔试、结构化面等挖掘面试人员的隐性特征,最终选择适合本岗位的人员。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司人力资源问题范文 下一篇:心脏外科常见手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