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0-10 16:14:47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1

关键词:设计;企业设计;图形符号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90-01

一、图形符号在企业设计的作用

图形符号强化了企业品牌的个性,它不仅仅是一个辅助图形,同时具有符号意味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心理指示的效应。图形符号虽然不能左右企业品牌的理念,但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将图形符号与企业核心相适应,从而起到有效强化企业品牌理念的效果。同时企业的图形符号延伸了企业品牌的内涵,单纯的核心要素需要与相关的图形进行配合才能应对实际中多变的情况。图形符号使企业的核心要素得到了扩展,增强了核心要素的适应性,从而促使核心要素延伸至整个视觉系统。

二、企业设计中图形符号的特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图形符号成为企业和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图形符号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自身的特性,主要有:(1)简明性,图形符号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要求便于记忆、识别和应用。它作为一种听觉的符号,要求名称简短,上口易记。(2)符号性,采用简单的形式把一个复杂的事物表现出来,以人的共同感知为基础,借助类比、联想的性质,将某事物赋予或归类于另一代表性的事物上。例如:太阳代表光明、鸽子代表和平、绿色代表希望、白色代表纯洁。(3)寓意性,图形符号是企业形象和商品标识的代言符号。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寓意企业精神表达商品的内涵。(4)独特性,独特性的选材思路和造型技巧,别具一格的形象,在企业如林,商品的海洋中,能给人留下特殊深刻的印象。(5)艺术性,作为企业和商品形象的代言,担负着美化宣传,画龙点睛的重任要顺应时代和超越时展变化的需求。(6)应用性,既要适应于缩小,又要适宜于放大制作,可应用小型商品包装、企业用品、服装标识、大型广告、路牌等传播媒介上。(7)时代性,标志面临时代意识的要求,有必要改进、更新,避免过时。(8)延展性,适用于各种传播媒体。(9)长久性,不同于广告、宣传品,有长期使用价值,不轻易改动。

三、企业图形符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形象单纯、主题明确要突出企业个性

在如今这种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下,企业中的图形设计应力求单纯、明确,形象集中统一,且不宜出现多内容、多目标的诉求。这样才能使观众在看到图形作品时,能够迅速地理解并抓住主题。现代企业所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的品质相差不大时,运用图形符号将企业的优点和个性以最简洁视觉语言传达给消费者,从而来传达企业的个性和信誉,使消费者能够了解并认清企业的独特风格和经营理念。

(二)创意独特生动易联想到企业

图形的视觉化就是运用视觉表现的手段对企业理念进行阐述。在进行企业产品的图形设计时,必须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消费者的心态及主题的内涵,形成特有的设计理念从而引发出独特的创意。图形符号的引发和表现必须紧扣企业的核心,进而传播企业的形象,否则即使创意再独特,也不能传播主题,这也就失去了创意的意义。一个优秀的企业图形符号应该迎合消费者心理,使其产生购买的欲望。

(三)注重真实可信的企业信息

传播有效的企业信息是图形符号的重要内容,图形符号别是标志,代表着企业的理念、公司的规模、经营的内容、产品的特制等信息,所有的创意都由此入手,明确传达的信息内容,通过图形构成要素传播信息诉求点,准确表达企业内涵与理念。图形设计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以情动人,有情有理,寓理于情。这样,就使得观众被图形的视觉形象所感动,进而理解画面所传播的设计理念,使之产生真实可信的感觉。视觉传达中的感情祈求,一般运用对比、暗示、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创造特定的意境。消费者对于图形符号传递信息的认同就等于是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同。图形符号能将企业信息恰当传达给目标消费者,成为一种最直接有效和最经济的促销手段,从而诱发消费受众购买欲望,实现图形符号在企业形象的塑造中传递企业和产品信息的作用。

(四)情趣生动多样的图形艺术性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2

关键词:适时财务监控;监控机制;两层级监控模式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更好地生存、更快地发展是当今企业不得不正视的紧迫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但对于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实务和财务监控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尤其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监控非常薄弱,有些企业表面上似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财务数据,很大程度上只是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简单模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适时财务监控的融合及其监控新理念的导入显得很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财务监控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因而,加深对财务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网络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监控思想结合,创建适合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财务监控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本文仅对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调控导向类型、类别和两层级监控模式作一些探讨。

一、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

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所说某经济管理系统的机制,就是指它的内在运行规律和有关系统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间各组成发生的变化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一词原本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但在财务监督和控制上通过类比借用此词运用,通常将机制作为运作体系的替代词。诸如,我国管理学著名学者田志龙教授把股份公司治理的内部监控机制定义为所有者对股份公司经营管理者的表现是否称职、业绩是否良好所进行的监督控制的运作体系[1](P82)。单纯对“机制”一词的理解还不能深入揭示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然而我们可从如下的几点分析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1.适时财务监控的涵义

我国财务界对财务监控的传统定义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于财务管理和监控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下,按传统的财务监控涵义来构建计算机的监控系统是无法适应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在本文,我们借鉴8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JIT(Just in Time:适时)[2](P1)制造的先进管理思想和90年代美国计算机商业应用权威专家詹姆斯。迈天提出的cyber-corp(计算机网络化的企业)的概念[3](P5),拟构建适应网络化时代企业快速变化的机制,提出构建能够自我学习、进化和自我适时应变的财务监控系统([4]),以此为基础构建适时财务监控的涵义。因此,我们可给出适时财务监控的定义: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充分应用网络系统提供的实时财务信息对资金流实施及时且切当的跟踪监督和控制,以消除无效益的资金占用和适时地为各业务活动提供所需的资金,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2.适时财务监控机制

将适时财务监控的涵义与机制结合,我们可给出适时财务监控机制一个确切的定义:适时财务监控机制指财务管理者(包括利益相关者)充分应用网络系统提供的实时财务信息对资金流实施及时且切当的跟踪监督和控制的运作体系。这种运作体系实际上是管理者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和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高效率监督和调控企业资金流的综合网络系统。

3.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几点解释

对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解释:(1)监控机制按照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应用网络实时财务信息对财务活动和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控制以达到预定的财务目标。(2)适时监控机制不是一套公文式的财务制度,也不是财务事项记录机,也不是一套简单财务数据处理的网络系统,它是一个可以及时地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和发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转化原因为适当措施再转化为所期望的结果。(3)财务监控机制对制约企业人偏离目标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监控工具;没有适时财务监控,企业的人不可能较好履行契约和企业创造价值的功能,也就不能得以发挥。(4)适时财务监控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的是网络化环境下企业财务监控的本质内在机能,它是企业财务活动和业务经营(含电子商务)各环节融合和协调运作的动态关系。

上述的解释仅解决了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但仍存在若干尚未明确的问题:(1)没有明确机制在系统(企业)中起作用的层级结构。具体地说,对财务监控规律的研究,是对财务监控系统内部及其与财务监控对象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的揭示,也是探讨财务监控机制中的控制对象与监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在上述的定义中没有说明,需要在本文后面作进一步研究;(2)财务监控机制作为企业系统的一部分,则没有对它与其它系统要素(诸如企业治理系统要素:董事会决策程序和监事会监控内容等)的关系加以解释;(3)没有明确财务监控机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机制与适时财务监控概念的混淆;(4)忽视了不良机制可能存在的客观性,怎样揭示和改进不良的财务监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上述问题告诉我们需要对适时财务监控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特性

现代企业面临复杂的网络化环境,适时财务控制的特性表现为:快速反应、实时性和恰当性、集成性和信息实时共享性。

1.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快速反应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3

关键词: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性;主体间性;企业

一、引言

西方哲学自十七世纪的笛卡儿开始就鲜明地把人的主体性问题提了出来,后经康德推进,黑格尔发展,到胡塞尔盛极而衰,转向主体间性的研究。相比较而言,会计的主体性问题就显得姗姗来迟了。长久以来,会计以及会计研究在学术领域没有地位,诚如1924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年会演讲中,henry rand hatfield教授对会计职业的地位所作的既讽刺而又耐人寻味的评价“但是,可悲的会计学只是一门伪科学。……它的研究成果既不能在沙龙发表,也不能在国立院校发表;无论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或者是现象论者,都认为会计学无法讨论,人道主义者将我们视为玩弄美元和分币的下贱人,而不是一个孜孜追求那些难以捉摸的事物之魂的人。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轻视我们,认为我们只有记录的能力,而没有执行行为的能力。”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学术地位和职业地位不断提高,会计人的主体意识也逐渐开始觉醒。然而,人们在谈论会计主体性的时候,却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意见不一。会计主体性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不仅涉及到会计主体的所指,而且涉及到人们对会计主体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的会计主体间性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从笔者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看,对“谁是会计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提法:一是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二是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三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四是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的单位。我国现行的各种版本会计学书籍和辞典中“会计主体”大部分持后三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有的也称为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很明显,人们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一样的。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其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对于“会计主体”这一概念的科学求证和认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科的健康发展和会计事业的繁荣。

二、会计主体的哲学思考

在哲学认识论中,主体是表示人与外部世界活动关系的观念,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指以社会联系存在的社会人。其属性及主要特征:1、能动性: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并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变革的发动者和承担者。2、社会性: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变革时,与社会结成了广泛的联系(社会关系),因而吸取了社会所赋予的品格和力量。3、实践性:只有进入实践活动的事物,方能构成主、客体关系,否则,主、客体只是各自孤立的,互不相干的个别事物。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称之为人性,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这段话一方面讲了人与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到了主体性最根本的内涵。首先,主体是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只有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认知和审美主体。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主体性的内涵。陈先达认为,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但他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在理解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两种极端:一是无视客体的制约性,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二是过分强调客体的制约性,完全排除主体能动性。以上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主体和主体性进行了界定。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会计主体的内涵。相比较而言,会计上所说的主体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由会计学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双重性质所决定。这里,我们显然不能把马克思的“人始终是主体”教条化,认为会计人员就是会计主体。马克思的主体原则与会计的主体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当我们把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用于指导会计研究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会计涉及的因素很多,政府、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规范、会计人员、会计机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社会公众等。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既涉及到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又涉及到主体间的关系。在众多的因素中,谁在会计过程中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呢?谁能配得上“会计主体”这个称号呢?国内普遍流行的观点是把企业称为会计主体,笔者对这种观点表示异议。如果说企业是会计主体,那么它的主体性必然体现在它对客体的对象化里,谁是它的客体?它在会计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依笔者看来,把企业看作会计主体的观点很令人怀疑。

三、会计主体的内涵

根据“会计主体假设”的理论,会计主体是指财务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要严格限定在每一个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地位的单位或主体之内,会计信息系统所接受和所处理的数据以及所输出的信息,都不应该超出这些单位的界限。每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就是“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运行时,要以每一个主体为空间界限,即是“会计主体假设”。(葛家澍、刘峰,1999)简单来说,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是为会计核算划定一个空间范围,以便于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外界相区别,与所有者自身的经济收支相区别。界线清楚,既便于核算,又避免纠葛。此假说的原意是正确的,其界定的经济核算范围也是切实可行的。问题在于“会计主体”概念的指向含义令人费解。我们知道会计既是一门经济科学,更是一门管理科学,从广义上讲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时的一种实践活动。管理的主体是人,撇开作为管理者的人而将被管理的物和事(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作为主体,未免本末倒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假说违背了管理学的原则,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主体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给实际工作造成了混乱。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的制定,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都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上述内容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主体假设做出了规定,但写法却很客观,只以指出会计核算范围、对象为止,并不涉及主体的概念,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会计主体的基本思想最早是由意大利人唐•安杰洛•彼得拉(don angelo pietra)在1586年撰写的《会计人员有规则地记录复式账簿的指针,即最有秩序的教育》(indrizzo degli economi o sia ordinatissima instruitione da regolatamente formare qualunque serittura in un libro doppio)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他“明确地将所有者和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分别看待”。但在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以后,生产的社会化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愈来愈密切,出现了大量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客观上要求财务会计将这些组织视为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经济实体来核算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西方会计学家将这一观念称之为specific separate entity assump-tion。specific separate意指“独立”,entity意指“实体、单位、机构”,assump-tion意为“假设”,整个短语原意为“独立实体假设”,并不包含主体意思。如果把需要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并有独立经济业务活动的单位,称做“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用以界定其经济业务核算的范围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恰如其分的。可见,西方财务会计所指的“独立实体假设”起源于经营实体的概念,在我国却普遍将“独立实体假设”与“会计主体假设”混淆,这种提法既不符合科学概念,又与其他相邻科学无法形成共语。目前我国基础会计学与行为会计学对会计主体的解释各执一词;管理科学与会计学的对主体的解释和认识也大相径庭,严重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通过上述分析,根据唯物主义辩证认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对会计主体的内在构建,作一个轨迹性的概括。会计主体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人和组织机构,亦即“会计人”。“会计人”是一个泛称,主要是指参与和直接进行会计实践活动的人和组织。广义的“会计人”亦包括会计学术工作者。会计客体的变革、会计历史的书写都要由他们来进行,他们才是真正的会计主体。他们是会计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经济实体只是会计核算的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它属于会计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能作为会计工作的主体。

四、会计的主体间性

“会计人”作为会计主体的结论并不能否定其他主体的存在。我们认为,所有者和债权人是投资主体、企业是经营主体,“会计人”是会计主体、其他各类信息使用者是接受主体,我们不能混淆各类性质不同的主体,主体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关系,他们在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中相互联系,而且他们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内涵。会计上的主体间性与哲学上的主体间性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化死搬硬套。哲学上的主体间性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问题,其实质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主要解决人与人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因而是一种交往理性。会计的主体间性并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现实交往问题。会计面对的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不对称交流,这是一种时空错位的交往类型,即会计主体与其他相关主体的非共时性沟通。会计也属于人文科学,其本质是“理解”,这种活动指向由符号构成的语言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鉴于会计的以上特点,笔者认为,会计的主体间性除了指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之外至少还包含以下几点:1、会计的学科性质是主体间性的;2、会计的方法论是主体间性的;3、“会计人”对经济活动的理解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会计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主要有三个运行环节:数据的输入,加工与处理,信息的输出。结合会计主体间性的特点,这一系统可以扩充为:客观世界企业交易、事项的原始数据会计主体最终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但上述系统对会计过程的描述,忽略了会计活动是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不对称交流,经营主体、会计主体、接受主体处于不同的交流层面上。因此有必要根据主体间性的特点,将不同主体的活动过程区分开来,放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研究。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的会计活动并不是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是由于企业业务原始数据与凭证的传递程序所引起;会计主体的会计活动和信息使用者阅读会计信息也不是一个连续体,这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滞后性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把上述系统进行改造,首先,会计活动涉及的第一层面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客观世界—企业—业务原始数据”模式,企业从客观世界中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易或事项产生大量原始数据;第二层面是以会计主体为核心的“会计原始数据—“会计人”—会计信息”模式,“会计人”从会计原始数据出发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在第一层关系中,企业无疑处于主体地位,他把在客观世界中获取的大量原始数据通过甄别与筛选,有选择性地撷取相关数据,并通过预设的数据与凭证传递程序形成会计原始数据。毫无疑问,企业是经营主体,与客观世界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是它的经营客体,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业务数据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内容之一。在第二层关系中,“会计人”是从会计原始数据出发,这个原始数据虽然来源于企业,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已经与企业的初始业务数据发生一定偏差,即有量上的偏差,也有质上的偏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区别了与企业相联系的“业务原始数据”和与会计主体相联系的“会计原始数据”。第三层面是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核心的“报告的会计信息—社会公众—客观世界”模式。在这一层关系中,社会公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另一类是与企业利益直接相关的各类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他们对会计主体报告的会计信息具有反馈作用,但这种反馈作用是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力,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修订与完善。这种反作用力也正说明了会计主体性除了主观能动性外同时还包含着受动性。会计主体性的发挥既受制于前边的企业主体,又受制于后边的接受主体。在传统的会计活动过程中,“会计人”之所以没有地位,就是因为企业喧宾夺主占据了会计主体性的位置,从而消解了会计主体性的发挥。

五、结语

会计主体以及相关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是目前会计研究的新课题,以上仅是笔者对会计主体的内涵以及会计主体间性问题所做的一点不成熟的探索。文中对企业是会计主体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希望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重新审视“会计人”在会计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鉴于会计的主体间性问题与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关联性,笔者认为这一课题很有深入研究下去的必要,它们是构建会计学理论大厦的本体理论,是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石之一。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 会计理论[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先达. 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j]. 哲学原理,1991,(9)

[3]葛家澍、刘峰. 会计学导论[m]. 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特点;翻译方法

世界发展到现阶段,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不可改变的事实,在世界性贸易逐渐成熟和体系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商务英语已经在很多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商务英语是国家以及企业集团之间的主要交流模式。商务英语运用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需要对其运用的语言体系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才能在语言交流基础上促进国际贸易的推进和发展。

一、商务英语在应用过程中的特征

(一)商务英语的简明特性

在商业活动的交流过程中,商务英语扮演着语言主题的重要角色。可以说,没有商务英语的标准应用和功能发挥,商业交流会一度出现阻碍甚至崩溃。并且,商务英语自身的词库和习惯表达用法,也随着商业交流和时代进步不断地演变和更新。在实际商业模式的诉求中和英语规范的标准下,商务英语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用法和关联性措辞。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商务英语有很多表现形式都是通过部分的字与词汇之间的穿行。在复杂和多变的商务交际过程中,对商务英语的运用和实际应变要求非常高。很大程度上,细微的用词差别会导致交流过程中的解释意思的巨大偏差。例如,商务英语口语例句中的“Howsooncanyouhaveyourproductready”翻译成:你们多久才可以把产品准备好呢?简短的数个词汇,把重要复杂的商业信息传达得淋漓尽致,是精简语句的典范。

(二)具有丰富的语言内涵

由于商业活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因此,商务英语的应用范围和语言内涵是十分广泛和丰富的。这种应用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综合协调性较强的现代商务体系,更能加强个人和企业以及媒体在商业交流活动和企划中的商业沟通,从而在语言基础上保证商业体系的稳定和优异发展。在商务英语的应用过程中不仅包括了各个领域中的精神要义,而且还针对应用意向中的方式方法做了具体的语言究析。哲学思想和学术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商业领域也不例外。在我国的商业活动中,很多哲学思想和文化习俗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和重要领导人。因此,哲学思想和理论在商业中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商务英语在商业哲学理念和论述中的配合应用更是十分关键。简明达意的哲学性商务英语标识能够使商业运作中的主题思想和行动意图更加明确。商务英语丰富的语言内涵,还可以通过借鉴典故、名著、俚语、俗语等来增加趣味和丰富形象。

(三)行文格式明确,涉及行业宽泛

商务英语的类型相对于传统英语简单,分析的思路和模式也具有非常明确的规律性。在语句语法应用的过程中,格式相对标准和固定。一般包括,消息、简报、评论、合同、报告、信函等标准的商业应用文本类型。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不仅具有清晰的应用规范格式,而且在应用思路上也能够对标准的基本信息进行分解、整理并针对商业特性对应用的过程缠上具体的标准语句和应用内容。明确的格式和应用类型能够为商业模式提供有效业务交流需求,并且在各类行业范围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和教学投资。在此,需要对商务英语的行文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增加行业交流的机会,锻炼行文格式的成型标准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针对各项文案格式以及文件内容进行标准的格式行文和应用。

二、商务英语翻译方法的研析

(一)科学的应用词库

众所周知,商务英语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的语法系统支持,同时还需要巨大具有时效意义的词库作为基础。在各种商业活动的应用中,需要强大的词库信息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不同需要。商业内容的不同,也决定着应用词库的类别不同。针对各个领域的主要事宜内涵来制定翻译方法和词库应用标准。在众多领域的语言习惯中,需要对商务英语的内涵进行具有针对性理解和应用。很多企业和应用团体已经在一些方面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和标准,根据专业的英语标准结合实际的商务应用实施英语翻译的标准化。在标准翻译制度的应用过程中,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商务英语的翻译方式进行应用和理解。

(二)应用完整的翻译体系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进程中,必须依据专业的理论指导。在对商务英语范例进行具体应对内容的研究时,很多应用方法能够对翻译工作的具体标准进行综合的诠释和总结。在标准的商务英语教育和建设基础上,能够对应用的具体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对接。在发表风格上也需要对英语蕴含的区域性质和企业文化进行研究。有很多国家的翻译团队能够对商务英语的理论系统进行不断的修改和纠正。例如,我国大陆地区商务英语的应用措施是相对进步的。组成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多种综合性质的应用领域的数字翻译联盟系统。

(三)加大商务英语的应用范畴

商务英语的应用意义非常重要,在很多领域都体现着其重要的角色和关键性的作用。商务英语运作团队对翻译的应用范畴做好了具体的规划和应用的总结。针对翻译工作的重点对其核心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对商务英语的范围进行跨领域的扩展。针对翻译工作的发展方向,对其做合理的技术性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对商务英语本身进行合理顺序安排,而且对商务应用领域的具体策略和应用都能起到市场规划的作用。例如,国家相关领域机构可以针对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应用需求对商务英语的培训和开发做专业性的规划。通过对各个领域的资金投入和师资人力的管理,对应用的具体标准进行合理的展示。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做好实时的引导和实际应用配合。保证输出全能的多方位的人才。为拓展商务英语专业领域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的商务英语教研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参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对商务英语的应用特点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具体的论述。在应用的过程中,商务英语的应用标准能对商务领域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参考作用。在标准的知识理论体系中,应用范畴和具体翻译方法决定着团队和商务英语的发展水平,同时在应用方法和翻译标准中加大力度也是商务英语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付媛媛.浅论商务英语特点及翻译技巧[J].读与写,2015,(03):6-7.

[2]张静.论商务英语新闻的修辞特点与对应的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02):112-115.

[3]赵隆华.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技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9):150-151.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5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66-02

我国政府自2000年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后,企业信息化由此形成热潮。当前,企业在其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片面追求采用高、新、全的技术,而不顾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水平如何,造成了众多企业的信息化投资不能产生合理的回报,甚至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大规模信息化投资前必须准确地测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信息化投资战略。制造业在工业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研究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从整体上优化企业各项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 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1.2 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众多,过程复杂且易变性强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 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 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 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2 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 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计算机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为:CAD/CAM应用水平、ERP系统应用水平、电子商务应用水平、Internet应用水平、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系统衔接能力七个方面。

4 结束语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6

摘要:企业的文化就像人的个性一样,是许多有形和无形特点的总和。文章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外延和内涵,对“文化”的功能与企业文化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企业文化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和结果,企业文化是企业长久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 外延 内涵 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外延 “企业文化”是一个泊来的概念,英文是“CorporateCulture”。企业其实就是一个“人”,从其孕育、萌芽、发生、发展、成长、壮大、成熟到衰落,直至消失,经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逐渐形成其具有个体特征的外观、性格、脾气、健康状况、自我认识与诊断和变革能力、学习能力、思想倾向、处事方式、信仰哲学、奋斗方向、努力目的等,此即其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和结果,正如一个人的“文化”,是在其有生以来的复杂经历中逐渐形成,而不是在其小时候拿来一种貌似值得学习的成人的“文化”安装于其体内,并要求其照此“文化”行走。有些专家们大有誓把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引进来传授给中国的众多“婴儿”们之势。强调企业文化没有错,因为它的确很重要,其实我们中国的企业从没有忽视过它,今天反而被一股文化攻势弄糊涂了,我想,就是因为专家们犯了逻辑的错误,要求处于不同成长时期的企业和企业家同时安装“成人的文化”,并言之有据地引用“松下”、“惠普”、“海尔”、“联想”以证之。乍一看,讲的真好,太精彩了!把人们全都唬住了,也把人们全都困惑住了:好像我错了,错在哪呢?好像我应该做点什么,怎么做呢?成功企业的文化都是风风雨雨之中逐渐养成的,就像父母培育子女,不断地引导、纠正,不断地用先进事迹影响,不断地让其学习和经历。 企业的文化就像人的个性一样,是许多有形和无形特点的总和。企业文化体现在有形“物件”中,比如开放或封闭的办公室、办公场所的选择、办公设备与先进性、考勤制度、正式或随意的穿着、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薪资结构、业绩衡量与激励计划等,几乎每件物品都包含着一些有关企业价值观的信息;也体现在无形的“状态”中,比如市场声誉、广告公关、适应能力、变革能力、公众印象、成功与挫折中的态度、资本结构、劳资关系、领导风格、工作氛围、沟通方式等,每一方面都渗透和反映了企业的努力方向。 上述的每一点都构成企业文化的外延。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做了这样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有人把企业的领导人员和职工的文化素质与文化行为及企业中有益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包括在内。由三个层次构成: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机制、人际关系、规章制度、作风纪律等;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的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群体意识、职工素质、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称企业精神。 上述这些概念则构成企业文化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谈论的企业文化往往指的是深层形象,是抽象的核的东西。 三、“文化”的功能与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企业文化现象在任何企业中都存在。企业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企业文化则是这个生命体从小到大、自始至终的血肉和灵魂。讨论价值观念、健全制度、形象建设等的作用,其实只是在简述企业文化的作用。日本文化里有着“勇往直前,前进!征服!”,作用表现在弹丸之国敢于踏遍中华侵略世界,表现在日本半个多世纪的飞速发展;毛泽东为什么成功?因为他深深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他深知中国人需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04-01

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企业活力,并由此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二是企业基于信息化的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基础设施重建、资源拓展、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流程再造的过程;三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转变为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四是企业从传统管理转变为现代管理的过程。基于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企业信息化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企业信息化强调的过程带有根本性的转变;第二,企业信息化所实现的总的转变体现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构成要素的转变之和;第三,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的活力,并由此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集中体现于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企业员工的现代化转变。

2 企业信息化的关键要素

2.1 合理规划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和其他事情一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体而言,其一,从空间层面来看,由于企业信息化工作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这一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涉及技术范畴,而且还要涉及管理范畴,业务范围广,会涉及很多职能部门;其二,从时间层面来看,企业信息化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也呈现出动态变化趋势,由此,企业信息化工作也需要紧密围绕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不断调整,形成可持续的合理的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2.2 使用适合本企业自身需求的信息化软件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即使自身拥有IT部门,并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制作和研发能力,但从专业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其制造和研发能力较之于企业外部的专业化软件公司还存在差距,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构造企业信息化平台的软硬件产品从外部购买要优于内部生产,尤其是对于硬件环境的搭建、实施和维护等一系列工作,由于企业靠自身力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更加有必要把这些项目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公司。对此,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以充分分析和描述自身需求为前提,与提供外部产品的供应商进行有效沟通,并通过企业个性化要求答疑、供应商的产品性能演示等一系列流程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处理系统,同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趋势,为方便信息化平台的日后升级预留一定的空间。

2.3 倡导企业全员参与

尽管企业的IT部门在企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起到了一枝独秀的推动作用,然而,信息化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这就意味着,只有各个部门以及每一名员工都立足于系统观点,从全局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和主动调整、适应自己在新业务环境的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信息化的受益者,并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这同时意味着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也是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3 企业信息化视角下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3.1 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

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至少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可以为企业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持,从而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二是可以为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统一的开发环境以及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在这一工作中,为了避免定制开发带来的周期长、系统不稳定、维护工作复杂等麻烦,企业要确保核心平台软件尽量与具体的业务无关。具体而言,信息核心平台软件主要包括企业门户平台、工作流平台、报表工具平台以及信息平台,这些平台在日后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因此要保证其具有安全性、扩展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来看,各个平台又可以由工作流引擎、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公共组件、消息管理、报警管理、系统配置工具、数据维护管理、编码规则和系统日志管理等要素构成。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体现出信息系统的整体构架及规划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业务分工;二是要有统一的用户及权限管理机制,具备严密精细的数据权限,使系统能够开展安全、便捷的权限管理;三是要具备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使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以及流程变革工作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

3.2 建设内部信息门户系统

总体而言,企业内部门户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为企业领导及全体员工提供即时的信息查询服务和信息共享服务;二是为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包括日常办公管理、企业项目管理、财务信息公布以及协同设计等各种业务系统)提供规范和统一的“企业窗口”,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办公环境,实现企业的人、财、物、项目存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3.3 建设经营管理系统

第一,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作为市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市场开发部的合同管理人员提供合同登记、合同收付费用管理以及各种合同的相关信息统计等功能。

第二,实施有效的售后管理。客户服务质量的好坏对维系企业和客户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售后管理能够实现对客户回访、客户请求等具体事项的细致管理,例如可具体细分到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意见、建议和投诉等,同时要及时掌握客户的联系信息、客户接触记录、客户提交资料记录以及客户接触费用等重要资料。

3.4 建设决策查询系统

第一,建立人力资源查询系统。例如,可以通过饼状图、柱状图等多种图标形式对目前企业各部门、各专业工作人员总数、岗位结构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及时掌握企业人员结构状况的合理性;还可以针对某个员工,对其以往的工作经历、目前从事的项目及岗位变动情况等信息进行针对性查询和统计,从而快速判断人员的变动情况。

第二,实现项目统计查询功能。可以通过图表、明细表以及平衡积分卡等方式向员工系统展示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即时状况以及统计分析等相关信息。

第三,实现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从企业领导层角度来看,可以为领导提供总体财务信息及预算汇总数据,具体包括财务月报和项目合同总额、合同收款总额、收入确认总额等相关内部台账信息,从而可以便于领导层随时了解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利润率等重要财务信息;从职能部门角度来看,可对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指标、完成比例、完成数量以及各项预算支出等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并通过与往年同期数据对比,掌握实际工作执行情况,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篇8

【关键词】:业绩评价本质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许多学者和权威组织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认识。尽管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对于它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有必要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本质加以剖析和探讨,以此来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同时,只有从本质上去掌握它的内涵,才能真正地理解企业业绩评价,才能更好地运用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笔者运用三种理论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本质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 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

国内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公允的综合评判。尽管上述定义很直观地说明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本质和内涵。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本质加以剖析和探讨,以此来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

二、 企业业绩评价的本质

1.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业绩评价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种机制。信息经济学将整个社会的经济关系归结为委托关系,主要研究人是否实现委托目标以及委托关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而如何协调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按委托人意愿实现委托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说,这要依靠契约。而契约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信息问题,契约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由于人掌握有比委托人更多地信息,在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就会选择行动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损害委托人利益。因此,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在设计时就会全面权衡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考虑两者之间信息分布的状况。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掌握信息的多少程度,将分析的结果作为选取业绩评价内容和评价要求的根据,然后根据相关利益者的要求来确定业绩评价目标,在业绩评价目标的引导下,最终保证业绩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故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势必会改善公司治理结果,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企业业绩评价可以说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有效机制。

2.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就是一种产权制度。科斯定理的关键和核心就是产权问题,是研究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产权制度。科斯定理认为:第一,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论权利如何安排,都能实现当事人的财富最大化;第二,由于现实中存在交易费用,不同的制度安排会有不同的结果;第三,制度的设计、实施和修订本身是有成本的。基于以上对科斯定理的认识,它为研究和探讨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角度。由于企业业绩评价系统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许多信息资源,但信息的供给和搜集过程会花费很多的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产权制度来降低交易成本,而企业业绩评价系统正是这样的一种产权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使当事人利益达到最大化。同时,由于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实施和修订都需要花费交易成本。因此,需要衡量在没有企业业绩评价系统获取信息所需花费的代价与建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多花费的成本,研究是否有必要建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以及如何建立成本最低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因此,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可以说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制度。

3.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业绩评价是一种管理工具。早在一个世纪以前,亨利・法约尔就在其名著中《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的概念,并对管理职能做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对后来学者认识管理职能起到了导向作用。尽管各个学者对于管理职能的看法各有不同,包括“三职能论”、“四职能论”、“五职能论” 、“六职能论”和“七职能论”等等。但大家认为计划和控制是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企业大大小小的管理活动无一不与计划和控制相联系,企业的管理活动自始自终都贯穿着计划和控制。企业的任何部门和人员都在通过计划与控制去履行自己的职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会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实施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监督,保证企业管理活动的顺利完成,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的增加,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变化,导致管理人员不能通过简单的直接控制方式去管理企业。而是要采取以间接控制为主、以直接控制为辅的联合控制方式去管理和经营企业。而企业业绩评价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公允的综合评判,具有很强的事后性,是一种事后的最有效的间接控制形式,能帮助企业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改正错误和缩小差距。因此,企业业绩评价,从本质上说,它是企业的一种管理工具和控制手段。

4.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平衡各方利益的协调工具。它要求兼顾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要求,不仅追求所有者即股东财富最大化,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债权人、员工、国家、供应商、竞争者等利益需求,通过实行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最大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表明,企业的运营要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各自的利益需求或偏好是不同的,如何能充分、全面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营的关键。为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分别反映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需求,设计出能够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或平衡的评价系统,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和运用,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解,不仅是从给定的表面含义去认识,还要从它的本质去认识它所蕴涵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务中加以应用,帮助解决委托问题,改善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晋自力。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分析与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6,(4)

2.张纯。公司业绩价值驱动器与关键业绩指标[J]。财经研究。2003,(8)

上一篇:科学的技术化范文 下一篇:工商管理学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