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4:41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1

【关键词】化学概念 分化 途径

初中的化学课程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学习化学知识与方法,初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加工特点以及学习策略等都会引起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产生差异性变化。一般而言,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中所涉及的记忆特征、言语表征与简单推断等方面的差异性,能导致学生初中化学学习成绩产生分化。

一、初中化学概念学习分化的界定

分化本身的概念来自于生物学科领域,指某特定正在发育的个体细胞中进行形态的与功能的特殊变化而建立起其他细胞所没有的独特特征。运用到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分化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初中学生群体的学习成绩或学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而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逐渐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与难度的加大,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会变得日益明显,通常就称为学习分化。初中化学学习分化指的是学生在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化学概念的发展与增多,化学概念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大,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逐渐拉大,相应的学习化学兴趣逐渐减少,因此表现为其学习化学的能力逐步下降。

通常指的初中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进行概括所得的化学语言,通常包括初中化学知识的定义、原理与反应规律等。化学概念的每个字、词与每句话,甚至每一注释都是经过慎重的推敲而得以确定特定的意义,从而能够保证化学概念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因此初中化学概念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必备基础知识,完整而准确理解初中化学概念是初中生学好化学的必要前提。比如在初中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化学式与溶解度,物质的量与质量守恒定律等均是化学概念。初中化学学习过程的初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掌握了特定化学概念的基础之上。应该说,化学基本概念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核心,它既包括相关化学知识结构的静态内容,同时又包括其形成化学知识结构过程中所经历的认知加工动态过程。一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概括能力的差异,对初中化学教材可以分化具体性表述化学概念与定义性表述的化学概念两个大类。

二、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分化过程

初中生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导致产生学习分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记忆特征、言语表征与简单推断等几个方面。不同初中生在学业水平上产生的学生在记忆特征、言语表征与简单推断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必然导致各层次的初中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存在着较大较为明显的差异。化学学业优良的初中学生在同一化学概念的学习分化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记忆特征和言语表征,以及简单推断。化学学业中等初中学生和学业困难初中学生比学业优良的初中学生在记忆特征、言语表征和简单推断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各层次的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与能力自然产生分化的具体现象。

初中化学在经历一年的系统学习以后,针对不同的化学概念学习产生分化现象,随着化学知识内容加深,初中学生的记忆特征、言语表征与简单推断的差异性得以显著增大,化学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在整个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却会减小。在初中学生中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记忆特征、言语表征与简单推断存在显著性相关,化学教学对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过程具有促进和提高的明显作用。在化学概念中的具备记忆特征的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言语表征中的简单表述与完整表述,简单推断中存在的一步推断与多步推断等领域主要是不同学业水平的初中学生在化学概念学习中产生分化的明显特征。

三、减少初中学生化学概念学习分化的途径

首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愉快地让初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形象地感受到有关的化学概念。初中生在化学概念形成的重要感知阶段,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演示实验和实物模型或者视听媒体等来展示化学概念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初中学生从中立刻形象地了解有关化学概念的信息,从而为自身内化这一化学概念奠定扎实的感性基础。

其次,可以运用合适的语言表征来描述化学概念的定义,从而能够清晰界定化学概念的外延,并且能够透彻分析出化学概念的内涵。化学教师可以用明显的生活化与口语化特征,促使能够反映一目了然的化学信息,从而非常容易被化学初学者掌握的、能够直接观察或罗列比较的具体语言来顺利对化学概念进行表述,非常科学地界定化学概念的基本外延。初中阶段对于一些非重点的化学概念,完全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述,并不强求与教材文字表述的完全一致。但是对于初中阶段重点的化学概念,则需要教师运用去伪存真和去粗存精的抽象思维过程,进行严格、科学与准确的定义,力求能够全面反映出化学概念的深刻内涵。教师应该突出化学概念中那些明显而至关重要容易忽视的关键字、词和构成化学概念的特定含义与条件。

第三,设计多种多类化学关联例证,进一步强化化学概念的对外普遍迁移能力。初中化学概念形成的初期通常都是呈现典型实例以概括出精要的定义与明显特征,以便能够从多个侧面将某些化学无关或关键特征设计成思考问题要求初中学生进行辨认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清晰回答来形成概念。还可以促使初中学生的正向概念,亦可以通过反例来显示概念的关键特征等。

总之,初中化学概念的形成与吸收蕴含着初中学生的能力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概念教学的特点,在形象认知的场景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从感知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实际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静.化学学习优等生人格特征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1998(l):29.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0-58.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2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数学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前言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则以逻辑形象思维为主,这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所以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数学词汇、概念、定理等。这就造成了数学语言没有被学生吸收,就更谈不上培养其数学语言能力了,本文打算通过对数学语言以及数学语言能力的涵义,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从而总结出小学阶段应发展的数学语言能力,为实际的数学教学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涵义

(一)数学语言

1、数学语言的涵义

关于数学语言的涵义,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主要有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他把数学语言看作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特殊模式,是对自然语言的补充和再加工;林尚垣认为数学语言与语文、英语等元语言一样是由一系列特定的符号按一定的法则构成的,用来表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描述各门科学和实际活动领域的事实和方法的语言。[1]邵国坤则认为所谓数学语言就是指用于描述及表达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相互关系等数学思想的人工符号系统。他还把数学语言分成了三类即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这里面包含了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许多学者都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2、数学语言形成的内在机制

数学语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而形成这些语言的内在机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语言学视角,数学是一种专门的语言,它有其专门的数学词汇、语法和其特殊的性质,数学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都要求数学教学中对数学语言的重视。[3]再就是心理学视角,朱文芳在他的《中学数学学习心理学》专门研究了数学语言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他认为数学语言是通过简化自然语言得来的,数学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学习,[4]各种心理学理论均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编码,尤其是对数学学习中的概念、原理和符号等数学语言的编码尤为重要。

(二)数学语言能力的涵义及种类

根据数学语言的涵义,笔者将数学语言能力界定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这些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有些把它分为记忆力、识别能力、理解能力、转译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构造能力八种;[5]而有些学者认为数学语言能力是对数学语言学习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于是则把数学语言能力分为语言阅读能力、语言记忆能力、语言识别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转译能力、语言操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八种。[6]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特征以及数学语言能力特征

1、小学生数学语言特征

许多学者从宏观上对数学语言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梁宇指出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于是总结出数学语言具有简练、严密、精确、理想化和通用性五个基本特点。[7]而邱振明和丘文则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数学语言的特点,提出数学语言具有科学性、简约性、精确性和单义性四个特点。[8]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数学语言的特点。

笔者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小学生数学语言的特征进行一些探讨。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与思维》一书中运用例子把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发展分成了两个阶段,并把每个阶段的语言发展进行了分析。

2、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特征

有学者通过自定问卷得出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不足有如下几点,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意识和观念上缺乏主动,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不熟练和不习惯,对同一数学内容不能进行多种语言形式学习,学生数学语言的综合能力还很缺乏。[10]而有些学者则从数学语言能力的种类上提出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不足,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语言表达形式的操练不够,老师单向传输数学语言,缺乏互动,数学语言的交流不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较低,各种形态的数学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能力较弱。[3]

三、小学阶段应发展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能力整体规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数学语言正在生活化,数学语言是世界通用语言,以其准确、简明、抽象的特质整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说明了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数学知识又称为人人必备,这也说明了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课程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些都需要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为基础。

(二)小学阶段应发展的数学语言能力

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式上升。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也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目标落实到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于是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任务。从学段的课程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这四块内容出发,小学生应培养的数学语言能力也一一体现在了这些内容中.

四、小结

通过对数学语言以及数学语言能力涵义的探讨,笔者对小学生数学语言以及数学语言能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生应发展的数学语言能力,为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尚垣.关于数学语言[J].龙岩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

[2]邵国坤.小议数学语言[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

[3]过家福.高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4]朱文芳.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学[M].2005

[5]李成荫.高中生数学语言能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畅燕.初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7]梁宇.试论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对数学学习的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邬振明,丘文.试论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功能[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9]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1923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4

国家在发展,法制事业在发展;同样作为法律图书馆文献工作者的研究道路也在延伸。特别是近年来法学教育事业的急速扩大、法律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从事实务文献工作的人员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过去还是模糊的观念,现在越来越变的清晰;许多大家过去认识不到的事物,随着立法与法制工作的进程而摆在了面前;许多过去被隐蔽的东西,逐步显露出来并公开化了。在发展的背景下,对法律文检理论与体系给予重新认识和定位也变得日益的迫切与需要。在此,重新回顾与检讨16年来出版的各种法律文检教材,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商榷,进一步对其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与提法给以重新定位和认识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依据个人的点滴体会归纳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敬希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并重新唤起更多的法律文献与信息工作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兴趣,为共同开拓与建立适合我国基本国情需要的法律文献检索理论与研究框架而努力。

一、对检索教材主题定义之检讨

纵观国内出版的20多部法律文检教材的书名,通过其主题名可将他们归纳为:“法学文献检索”“法律文献检索”“法律文献学”“法律文献目录学”几类提法。(见附表一)前者主要集中在对专业文献信息的查找方法领域;后者则大多是从学科文献体系上来论述专业文献的资源分布。除《中国法制古籍目录学》与《法律文献学》两部著述是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来论述中国古代法制史料之外,其它教材则大多集中在对中外综合法律文献信息的检索技术的范围内。面对这些教材在其书名所确立的主题定义,笔者予以简单的对照分析,产生了一些疑惑之处,例如:法律文献与法学文献是否应有学理上的划分?法律情报、法律信息的定义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法律文献检索研究的新发展?笔者认为,以法律文献信息来作为确定的主题应该是符合其学科实际定义的,它的概念囊括了所有涉及法文献的内容;而其所谓法学文献、情报概论、信息论等都是对前者所做的技术上的进一步探讨,它们都应概括在法律文献信息的理论研究框架内。从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推论,在任何一部《法律词典》的条目解释中都可以分别查出:法律是指“法”,是泛指法规、法令、条例等带有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制订与的规范性文件,是法的渊源;法学是指“法律科学”是以法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研究学科,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无论是用情报学还是信息学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来提出新的主题定义,其针对的最终客体都是落实在法律文献本身,法律文献才是检索教材的根本,而检索技术上的手段革新只是在形式上改变或推动了文献载体。这种看法在检察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李振宇先生所著《法律文献学》一书中曾有过较为贴切的分析。[4]

对主题的准确定位不科学或不规范将会导致业内人士对这一领域中所包含的文献信息在未来类分范围上的混乱。简单的说:出发的原点不正确,深入下去的结果就难免会发生错误或误导。通过对出版的教材在确立书名主题上的分析,我们可得知其中大部分题名归结到了“文献检索”的主要定位上,在涉及到的文献研究与系统分析方面也是以现有的一般图书馆目录或文献利用方面现成的方法去套用,主要内容均与一般检索指导教材并无差异,在实际利用上却与我们应该理解的法律文献检索相差甚远。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大概是与教育部下发的(84)004号文件的具体提法有关,进而形成的“文检教材”多为图书馆培训学生而编辑的工具性指南。对此我们必须说明:走进图书馆与法律文献检索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却为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图书馆只是系统收藏有法律文献的一个文献收藏部门;而不是后者的专指。“文献检索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理论上是指从众多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录出所需信息的一种行为、方法和程序。文献检索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检索系统,二是开展检索服务。”[5]笔者理解:建立检索系统就是依据特定的文献领域或特定的学科范围,依照客观存在、被学科所确认的原始文献信息流通渠道与其分布资源体系去确定资询工作的理论原则;而混乱的主题定义与概念最终将导致的后果是无法准确与概括未来你所要建立的专业文献检索系统。既然我们所要论述的是“法律文献检索”,首先应该统一的就是对这类文献在性质上的准确定位;否则就会出现在本节开头所述的情况,使我们对法律文献检索的论述走入误区或盲点,无法使这个领域中对文献体系设置与检索方式的研究工作深入下去。

二、对检索教材所确立的文献对象与特征之检讨

作为法律文献检索教材所涉及的对象首先应是“法律文献”,然而“法律文献”是指那些专门性的资料与信息?它的特征又是什么呢?这是作为专门文献检索教材所需要首先回答与认定的重要基础。只有紧密围绕“法律文献信息”这个对象来展开科学的分析和论述,才能做出符合实际与学科需要的方法论断。再回过头来仔细阅读一下已出版的这些教材,对法律文献的解释、类型、特征等方面的论断却各述所见,五花八门。有的作者提出:“法学文献是记录法学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法律及其相适应的各法学学科有关的图书、刊物和资料”。[6]也有作者提出:“法学文献是指记录法学这一专门学科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法学文献的特征带有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和复杂性”。[7]还有作者提出:“法律文献是国家机关中拥有立法权的机构依据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法律、条例、规定、办法等形式。它的特征是阶级性和思想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继承性和联系性、时效性和出版规范性”。[8]还有作者提出:“法律信息是一切有关法和法学文化知识的总和。它是从立法、司法、执法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产生,又是指导法律实践与法律研究活动的依据。它的特征是规范性、时效性、分散性、地域性、广泛性”。[9]最终有作者归纳性的提出:“法律文献是法文化的表象之一,是社会法律制度和法制活动的真实再现。它的特征是规范化、分散化、多样化”。[10]

从上述这些对基本概念的不同论断,我们对其所述专业文献检索所指向的文献对象及其特征的正确与否产生了疑惑?作为法律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应该如何科学地解释与理解自己所面对的专业文献类型与其基本特征,是其今后工作成败的基础。如果连所述的对象都无法认识清楚,哪如何进一步去深入研究检索的系统理论呢?笔者同意作为法学博士的李振宇先生在其所著《法律文献学导论》中对此的论述:“法律文献是人类法文化的表象之一,是一种社会法律制度和法制活动的真实表现”。这个论述抽象的、科学的表明了法律文献的基本概念,从这个概述出发去考察此类文献的对象与特征,可以推论出这类文献包括有不同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所有法律文本文献与法律、法制方面的研究性文献。在图书馆学或文献学角度上去理解的“法律文献”在含义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而不应将其简单的固定为某一类型或某一种的专指性文献。

对法律文献检索对象与特征的论述,一定要遵从学科本身的学术体系,要从文献类型的实际资源分布出发,以法的渊源为导向。在泛化法律文献定义的前提下,从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对法律文献检索的基本原则出发,按效力、按文本、按部门、按体系、按类型、按时期、按地域的分别去细化和归类法文献与研究性文献,并分别指出细化归类后的同类文献的基本特征。最终才能做到在其学科范围内对所有文献检索途径进行正确的梳理并提供科学的指南。

三、对检索教材内容划分之检讨

在反复阅读教材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大部分教材的作者将“法律文献”所涉及的文献按内容而依据一般图书馆的理论进行内容上的划分;即将法律文献与法学文献概括到一般图书馆学检索教材中常用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1]或依据出版形式划分为:图书、刊物、资料;[12]或将其简单定位在:拥有立法权的机构制订的规范性文件。[13]这些对文献内容上的划分方式是否规范,是否科学?笔者觉得很有必要深入去探讨。至少我们可以提出这种区分应该说带有极大的缺陷,它忽视了法律文献本身对文献内容在界定上的基本原则,既法律科学本身的特殊性,而将法律文献检索简单归同于一般文献检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法律图书馆与法律文献信息工作在其理论研究及其实务调研方面的严重不足。笔者认为这也许是与国内法律图书馆的专业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图书馆学专业出身有关,所以热衷于按照传统的图书馆理论体系来编织法律图书馆检索手册,而偏偏忽略了对自己所要服务的检索对象在内容上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正如留美学者刘丽君女士在编辑《漫游虚拟法律图书馆》一书的前言中所述:“如果法律是一门科学,那么法律图书馆就是它的检索实验室。法律检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法律文献检索的内容是围绕“法律”本身展开的一个特殊的文献体系,它的划分与限定应以“法”为轴心,严格按照这个轴心的特殊性来揭示其庞大文献体系的渊源及其分布与查考方式,而不能简单按载体形式或加工形式将其归结为印刷型、文本型、电子型[14]或将其展示为一次、二次、三次文献。[15]有的教材作者甚至将法律文献按性质划分为几类、按载体分为几类、按出版形式分为几类、按加工程度分为几类,这样过多的在形式上反复划分文献检索的最终效果如何?笔者认为只能是让利用者陷入更加混乱的检索对象中。更有作者将法学文献归纳为五种形式、四个级别、十大类型。[16]然而这些划分的学理依据是什么?是否经过了可靠的论证?是否能为学界与业务同行所认同?恐怕编者本人也很难答复。例如:该书中按出版形式划分的十大类型有“ 图书、报刊、学位论文、法律法典、公报公告、判例案例法律解释、条约与章程、契约票据商标司法文书档案、法学工具书”。在教材中只有上述十类名词的解释,而并未对这十类文献的内容展开充分的论证,即使对个别类型有简单的说明或定义也未能采用合理的学术规范去严格加以说明,特别是对所谓的“十大类型文献”各自内容的举例说明,在一些提法上完全是凭个人经验的片面看法而提出,实在缺乏让人信服的认同理由。如:其中涉及的“公报公告”类、“条约章程”类,它们与其中的“法律法典”类、“判例案例法律解释例”类在文献内容划分上有何不同,划分的学理依据又是什么?还有的教材中,作者明确提出法律文献的检索内容划分为三类:法律图书报刊、法规标准案例、法律事实数据。[17]仅举其中涉及的法规检索,原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法规是法律和规章的总称,在传统文献分类中“法规”属于政府出版物中的一种。[18]然而在学科研究中“法规”一词又是如何解释的呢?国务院法制办杜佐东先生在其《中国法规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指出:“法规也有称其为法律、法律法规等,在法学圈子里约定俗成,这个词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在内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同时在国务院的《法规汇编出版管理条例》中对法规也有解释:法规汇编是指将依照法定程序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按照一定顺序或者分类汇编成册的公开出版物”。[19]可见杜先生的阐述应是较为完整的概括,而不是如前者那样简单、笼统地总括为“中外、古代、近现代”的法规和规章文献的总称。特别是针对当代法律文献检索在内容上的区分,应严格依循一个国家立法体制和法的历史渊源来充分认识其文献所包含的内容,而不能想当然的找一个名词去替代。再如有的教材中所述的“法律案例”按照原作者的观点这类法律文献依照来源划分为:法院案例、教学案例、宣传案例等。[20]这种提法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实在大有商榷之处。首先所疑惑的是“案例”一词在我国法律文献中的严格指向是什么?它作为专类文献其特征性表现在那些法的规范性中?作为专业文献工作者这些应该是不难解答。其次“法律案例”的提法本身是否规范?是否符合现实中的文献内容?从已知的学理分析中笔者认为:我国法律体系中所指向的案例文献应定位在“司法案例”以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国家机构在执法活动中的行政执法案例。前者特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审理各类案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献资料,包括公布的裁决、审判与调解文书。而现在我们通指的“案例文献”主要指判决类的文书,也被我国司法机关称为“先例判决”,它与英美法系“判例文献”性质不同的是,我国司法机关的“案例”不是法律渊源,但是对审判活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特别是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并公告的典型案例。[21]在上述笔者个人的简单理解中大家可以看到,对法律文献检索内容的定位必须从其规范性特征出发,准确划分不同类别法律文献的范围,才能正确引导读者去检索专业文献资源。古人云:赠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如果你把检索只锁定在仅仅几本书的内容上,那就背离了文献检索的真实目的,仅是为文献而检索文献;背离了为解决法律问题而检索文献的查询宗旨。最后使得你所费心编辑的教材本身不能去深入地、正确地展示法律文献资源的学科内容和科学意义。

四、对检索教材查询方式及途径之检讨

作为专业图书馆员开展必备查询业务的基础应该是以建立正确的检索系统、开展检索服务为先导。而作为检索教材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对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的教授。“针对法律图书馆的专业文献工作者来说,具体讲述法律文献检索的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是未来每一位法律从业者应需掌握的基本技能”。[22]这种基本技能在目前国内出版的法律文献检索教材中却被偏偏忽视了,大多数教材作者喜欢引用传统的、一般的图书馆教材中现成的思路去套用,就文献而谈文献,只从文献的载体或表面形式上去给予简单说明。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编辑的教材为例,其中共有六个章节涉及到中文法学文献检索途径,其标题分别为:法学图书检索、法学论文检索、法学名词术语及时事资料检索、典章制度法规条约检索、人物资料检索、历史事件查考。我们抽出其中的第四章“现代法规检索”,来作进一步的分析,[23]教材作者在文字中提出“查找现代中国的法规通常主要利用法规目录工具书与法规汇编工具书两个途径。目录工具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目录1949- 198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目1949-1989》;汇编工具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令汇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年鉴工具书查找;同时”国家公报“是查找最新法律规范的主要工具。国家公报是我国国家机关出版的一种定期或不定期刊物,它主要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重大事件、成就和决策”。[24]短短不足千字的一段文字,竟然概括了对当代中国法律文献的检索途径与方式。事实是这样吗?这种归纳实在无法让人接受。在现实的国家法律体系框架下,法律文献信息的检索途径真是如此简单吗?[25]类似这些论述笔者在其他教材中也多次的发现,这里不再过多复述。现在来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导呢?笔者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教材的作者并未深入调研 “法律文献信息”作为一种特殊文献信息在现实法制活动中的规范作用,他们编写的教材缺乏在法律实务工作方面的经验,并未完全了解法律文献信息检索的真正意义,这类教材严格的说不是“法律文献检索”;而只不过仅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某个图书馆的使用手册。如果再依照上文中提出的法规检索途径与方法来进一步推测,还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质疑。例如:依照《宪法》与《立法法》有关立法权限的规定,是否仅通过教材提出的两类工具书就可检索现行的法文件?法规目录与法规汇编在检索内容上是否相同?是否需考虑时效性、地域性和法律限定性等因素?法规汇编与法律全书是否同为国家立法机关指定的权威性标准文本?年鉴性工具书是否都能够查找各类法律文献?“国家公报”的提法是否正确?是“部级公报”还是“国家类公报?是特殊出版物还是期刊?各级政府的公报是否为”公报“?如何来划分汇编与图书、公报与期刊的检索途径等等问题。对于一位细心的学者或法律专业人士来说,这些都是需要给予标准的答复,不能一带而过,仅以介绍或寻找几本书目提要就可以解决了。

笔者认为:作为法律图书馆员要来论述文献检索,最基础的是要从本国法的渊源开始;特别是对现行法文献的检索,必须要全面地了解本国的立法体系、立法程序以及部门、地方政府各类规范性法文件的现实体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来说: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部委、司法机关、地方人大、地方政府、民族自治区域、特别行政区域、较大城市的立法机关与政府与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的机构,都是需要我们展开法律文献检索活动的必须途径。检索方法除法规目录与汇编外,在形式上分为单行本、连续出版物、部门性汇编、地方性汇编:除国家立法机关审定授权出版的权威性文本外,还有参考性的出版物。按照我国法律及其相关法规的规定:除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司法机关公开出版发行“政府公报”外,中央政府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立法与行政主管机关均以出版“公报”或“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规范性法文件及政府政务性文件。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编写教材的作者均来自于院校图书馆,由于工作范围的局限性,很少有人能深入了解现实中“法规”文献的流通渠道与出版方式,故而造成上文中举列出的种种在论述上的缺陷与误导,这不能不引起未来“法律文检课”老师与教材编写者们的反思与重视。多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反思文章出现,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未能见到有人对此提出看法。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5

关键词:杜威;环境;教育性环境

杜威教育思想中在论及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机制问题时,不会离开一个核心字眼――“环境”。与行为主义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对同一问题的论述相比,杜威的描述和解释是不同和特别的。杜威认为“任何共同体或社会群体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来维持自己,依靠的是未成熟成员的教育性成长”。所谓教育性成长,即把未成熟成员引入自己的社会形式之中,使之具备社会群体所抱有的各种兴趣,目的,观念。问题在于,兴趣,目的,观念不可能直接传播,照本宣科的反复灌输,正如杜威曾经比喻的那样:知识不是钉子,不能用榔头敲进人的脑子里;态度不是膏药,不能贴在人的心上。从社会环境无意识的影响到学校控制未成年人的环境,只有依靠环境的中介作用,环境进入生命活动之中并对生命活动产生真实的影响,那么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职能,学校作为改造社会职能的场所,才能完成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任务。

从杜威的“环境观”中可以看出:“环境或媒介代表的是作为一种对生命活动起着支持或阻碍作用的条件而进入这种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如果一种环境,不是围绕着一定的目的,有着深思熟虑的规划和调节,就不会引起主体的反应并且使主体之间真正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学校中,杜威认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的进行教育,而是通过环境间接的进行教育[5]。但不能忽略的是,“偶然的环境”和“为了教育的目的设计的环境”又有很大的区别。本文所指称的教育性环境,就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设计,发挥着教育作用,构成学校主体师生的真环境。

一、教育性环境的内涵

教育性环境首先区别于“偶然环境”。偶然环境是没有考虑教育因素的自发环境,学校或教室里的环境,如果是偶然性的话,则是非教育性的。这样的环境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人动脑改变,不需要调节,是“漫不经心”的,所以杜威认为对参与者来说,“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到偶然环境的反面并不是完全被规划,指定的环境,学校和教室不是“家长式统治的地方”,不是从头到尾都受限制和约束。

其次,教育性环境区别于具体的一般性生活环境。在杜威看来,我们被周围无数多的事物所包围:人群,建筑物,树木,汽车,街道等等,但是这些具体的环境并不组成人与人之间发生影响的中介。个人的环境是与个人的活动,感兴趣的对象相联系,如果客观环境和物质与个体的活动脱离,不与个体的实践活动发生牵涉,便没有意义。一个人的活动只有与他人活动发生联系,受别人影响也影响别人,才能形成受社会指导的社会环境,这种真实的社会环境在学校中才是与教育性环境相照应的。

二、教育性环境的特征

学校环境是一种人为地,特殊的环境。这些特殊的职能成为教育性环境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的形式持续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一个简化的,净化的,平衡的和稳定的环境是能够发挥环境教育性作用的条件。

(一)简化的环境

简化的环境能够选择相当基本并能为青少年反应的种种特征,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倾向的许多因素。简化的环境有利于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秩序,逐步地、分层次地利用先学会的因素作为领会比较复杂的因素的手段。简化的环境具备教育性环境的条件之一,它不同于过分简单化的环境,在尊重学生现有能力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延展。

(二)净化的环境

净化的环境引导着正确的社会价值方向,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每个社会都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的东西,旧时留下的废物以及确实是邪恶的东西所累,阻碍进步

[18]”,净化的环境在于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中的丑恶现象,传递和保存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的部分。教育性环境具有净化功能,但它不同于纯净的环境,在培养必要的道德兴趣同时不忘有利于道德生长。

(三)平衡的环境

教育性环境是一个更加广阔和平衡的环境。杜威指出“由于现代社会是由许多社会集团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各种族、宗教团体和经济区域都有其自己的特殊的利益需求,使得社会上充斥着各种相互冲突彼此不能相容的价值观,极易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相似和平衡的环境。

[19]”平衡的教育性环境,支持个人发展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平衡学生个人利益和他们“以家庭为中心”和“以社区为中心”的利益。

(四)稳定的环境

“因为每个人所参与的社会环境有种种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倾向受到种种不同势力的影响,使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情感标准。”稳定的环境有助于生成简化,净化,平衡的特征,一个稳定的教育性环境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情感和谐地整合在一起。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成学校,家庭,工作,游戏等互不联系的领域。

三、教育性环境的中心性

教育性环境是作为对生命活动起着支持作用的条件而进入这种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师生的相互影响离不开环境的中介,师与生之间发生真正的教育性作用离不开教育性环境。我们从来不是直接的进行教育,而是通过环境间接的进行教育。影响从不会不通过环境的中介而发生。师生间的影响也是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有教育意义关系的链条存在着这样一种模式:教师――教育性环境――学生。线性的结构表明教师和学生的任何影响要通过教育性环境这个中介而产生。教师不能直接“教育”学生,如果没有教育性环境,他们就不能使自己的方法,观点被学生真正地内化实际地践行。并且脱离了教育性环境,教师不能够使自己对学生的指导更富有知识性,技巧性。学生受老师的影响也不是直接和机械的,教师的品格影响和知识传授不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思想头脑中,学生通过教育性环境的熏陶和再加工接受理智,道德和情感的教育。教育性环境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关系的媒介,充当着一个“中间人”的作用。

教育性环境处于关系链中心,是一个核心的动态因素。它与位于两端的师生之间是互动的。如果教师以一种清楚有目的的方式调节控制环境,从结果上看,首先能够直接地受到他们努力创造的环境的影响,同时因为他们学生的心智被环境加强和激励,也会间接地受到学生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从过程上看,塑造有意义环境的过程要求教师广泛搜集资源,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有效的反思能力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有效地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努力塑造教育性环境,不仅仅服务于学生,而且还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学生对于教育性环境同样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学生会把在“一般性生活环境”或“偶然环境”中个人间的影响带入教育性环境中,成为其中发挥教育性作用的因素。这种个人间的影响当学生重新走入学校和教室时就随之进入教育性环境中。

四、教育性环境的意义

教育性环境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教育性环境和它的物质特征、所用的材料、时间的利用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与人(教师和学生)发生的无数个关系有关。我们在解决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时,不能忽略环境可能作为一个起阻碍作用的条件影响师生关系的间接构建。一个好的老师会在他的思考,计划,行为中,使尽可能多的环境特征变得明确清晰;一个蹩脚的不成功的教师可能会让很多的环境特征,相互作用变得渺茫,微弱而成为无意义物质环境之列

[22]。师生把教育性环境作为一个可能形成的整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育性环境作为一种创生和建设性的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一个简化,净化,平衡,稳定的教育性环境自觉维持主体间真正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改变其中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学习以及自我的关系。“创生着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作用方式,创生着进一步向未知之境的开掘者”

[23]。对待专业发展,教师的视野除了自身还应该聚焦在师生同处的环境上,如何塑造教育性环境,更好的利用环境的中介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素养的过程。教育性环境更是课程实施的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因素,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氛围和条件。

情境是环境中介作用的具体转化和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杜威经常用情境来代替环境。因为教育性环境具体到课堂,又是一种适合教与学的情境。教师在教育性环境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教与、学效率。因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教师不能够总是肯定的知道自己对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也不能总是决定学生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所以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因情境而权变的。有学者曾经总结过十一种有效情境的创设:如创设思辨性情境,学生会心生疑惑,激活思维;创设生活性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化难为易;创设启示性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方向;创设感染性情境,依托情境潜移默化,育德于智;等等]。因此,一个有效的情境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创设各种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情境教育的效能。

从杜威的环境观中提炼出的“教育性环境”不免有其时代局限性,但进一步解读它的内涵,领悟它的精华与真谛,对丰富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创设真正发挥教育性作用的学校情境,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李春玲.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念――杜威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核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3]李国华.教师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J].青年教师,2007(11).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6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行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毎小题1分,共20分。

1.C2. A3.A4.B5. D

6.A7.B8.B9.D10. B

11.D12. D13.D14.B15. B

16.D17. D18.C19.C2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ABD 22. AB 23. BC 24. AD 25. 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稷下黄老学派27.思孟学派

28.捐监29.五经正义

30.小学31.壬戌学制

32.国家教育论 33.学制令

34.家庭35.儿童期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3分,共12分。

36.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州学讲学时所创的教学制度。(1分)其法是设立经义斋、治事斋,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民政、水利、算数等。(1分)这种经义与实践并重的方法改变了当时重辞赋的形式主义的空疏学风,提高了教学质量。(1分)

37.是近代教育家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1分)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方针,即不能就教育论职业教育,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发展职业教育。(1分)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个思想基础,并在它的指导下促进了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1分)

38.骑士教育是中世纪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1分)分三个阶段:从出生到7-8岁为贵族子弟在家庭中接受双亲的教育;7-8岁-14岁为“礼仪教育阶段”,贵族子弟被送到高一级贵族家中,学习上层社会的社交礼仪、习惯;14、15岁-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学习“骑士七艺”。到21岁进行宣誓,获得骑士封号。(2分)

39.“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1分)“实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实证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越感性知觉的范围,只有“科学”证明的东西才是可靠的,在教育研究上,实验教育学强调用心理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依据实验获得的数据去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莫伊曼、赖伊和美国的桑代克。(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融育才与选才与太学。(1分)整顿地方官学,改变州县有学无教的状况,加强地方教育管理。(1分)颁定《三经新义》,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重新调释,作为各类学校的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1分)设置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1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帖经、墨义、诗赋,试以经义、策论。(1分)

41.1898年,张之洞著《劝学篇》,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1分)“中体西用”的具体内涵:中学指封建典章制度、*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他认为这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应当放在首位。(1分)西学主要指“西政”、“西艺”“西史”三方面,办西学的目的在于“治事变”,以补中学的不足。(2分)“中体西用”是洋务教育的中心,是创办中国近代新教育的纲领。(1分)

42.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1分)基本程序是:由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教科书的主要思想:(1分)简要叙述与课文有关的知识;(1分)诵读原文;(1分)复数课文的内容梗概;释疑。此外还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辩论。(1分)

43.新托马斯注意教育是一种以*教思想为基础的教育理论,它以13世纪*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名字命名。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玛丽坦。(1分)基本主张包括:人虽然是由上帝创造的,但是为了达到人性与神性的统一,需要由教会负责进行教育;教会要通过学校教育使人的灵魂得救;(2分)要对青少年进行文学、艺术、乃至科学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要多读宗教经典名著;学校在教授数学、自然科学和科学史等学科时,不要触犯宗教信条等。(2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学记》在综合各学派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1分)主要内容:第一,教学相长。(2分)第二,尊师重道。(2分)第三,藏息相辅。(2分)第四,豫时孙摩。(2分)第五,启发诱导。(2分)第六,长善救失。(2分)《学记》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思想相当丰富。论述相当深刻,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实意义部分学生可结合实际自由发挥。(1分)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7

【关键词】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阐述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如同罗盘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语文教学目标的阐述也主宾混淆,用语含混,在现实教学中难以切实执行。目标的设定既然已经缺乏科学的根据,目标的阐述又含混不清,这样的教学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状态,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前语文教学界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阐述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 1.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从学习需要的分析开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去调查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和学习风格,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再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阐述教学目标,并付之教与学的实践。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呈现如下模式:(本文只涉及目标的设定和阐述)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生特征指影响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生理、心理准备,以及诸如智力才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 2.缺乏当代学习论的理论指导,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oPiag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目前语文教学界的确也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提问、讨论和学生动手检索资料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对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论认识,常常使教学误入“满堂问”的境地。有时候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得很热烈,客观上却无的放失,教学效果贫乏。究其根源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真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外部环境、设备、信息等因素的辅助功能,在客观上不是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是走了形式。更坏的情况则是有些教师从经验出发,完全走向了演绎结论、灌输观念的“填鸭式”教学境地。

 3.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的盲目性

为了强调“教是为了学、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宗旨,教学目标阐述中必须用学习目标代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下面分析两例不当的阐述方法;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清晰,才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针对以上提到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和阐述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途径,供同行参考:一是切实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依此制定教学目标,反对经验主义。学习需要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状态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构成了总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即为了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这里要特别注意分析学生的先决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操作过程。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教学起点过高,补足知识结构,适应建构知识的心理机制;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初始技能、学习兴趣及相关的经验、动机、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切实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理论的指导下严密地进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起点。二是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钻研流派众多的学习理论,用理论武器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才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避免使课堂教学走入灌输或发问的极端。三是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的阐述利于教师的授课和检测,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自测。

 现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它第一次把教学设计上升到了技术的高度,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有力武器。教育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但首先应该是一种技术。只有把教学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纳入科学的轨道,才有可能在规律中寻求艺术,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任何理论只有付之实践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但愿笔者以此理论为依据分析教学现状的尝试对人对己能有一点启发。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8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蔡元培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王东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上一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范文 下一篇:民族学导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