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时间:2023-09-30 09:30:58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1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纲]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13年江苏高考)

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

[知识与能力](1)识记兴中会、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基本史实。(2)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其失败的必然性。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展示材料,制作图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2)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习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烈士、孙中山等愈挫愈勇的精神,树立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2)通过学习《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原则,理解“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3)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爆发的背景、评价;《临时约法》;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四课。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辛亥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但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资产阶级并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因此,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失败都是历史的必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温故知新提问: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鸦片战争后,面对接连的内忧外患,地主阶级发起了怎样的自救运动?农民阶级发起了怎样的爱国运动?3、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主要内容?影响?4、《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同时也唤醒了更多的中国人的觉醒,例如,以康有为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光绪帝进行了什么改革?农民阶级发起了怎样的反帝爱国运动?结果如何?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回答:1、1840年鸦片战争。2、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3、《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开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4、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结果都失败了。

导入呈现《辛亥革命》剧照,孙中山弃医从政等材料。提问:辛亥革命的含义是什么?教师简介:广义的辛亥革命和狭义的辛亥革命。引导学生制作“时光轴”。

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2、掌握武昌起义。3、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生朗读。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背景篇)阅读课本子目一,结合[学思之窗]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呈现表格,教师提供多角度的背景分析维度:根本、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直接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寻找兴中会、同盟会的相关内容:时间、地点、主张、机关刊物、意义。注意两者性质的区别: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分析维度总结得出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1)根本: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4)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5)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的创立;(6)军事:一系列的起义和斗争;(7)直接:保路运动、湖北新军的特殊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哪些为其发生提供了可能性?继而得出结论: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

二、惊天动地普春秋(过程篇)PPT呈现动态文字+音效,简述武昌起义的经过,渲染革命的气氛。呈现地图,展示革命势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总结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青史凭谁判是非(评价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呈现材料、图片,由学生回答应该如何评价,并要求学生找出各自的依据,使学生牢固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联系一战由教师提供明确的评价路径:1、社会性质、革命任务2、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社会意识、风俗习惯提供以下材料:1、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晴民国卷》2、从1912至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长了一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3、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巩固练习1、提问,武昌起义为何能迅速取得成功?2、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4、概述近代中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以及其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舆论准备,有利时机,军事基础等原因。

五、板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必然性可能性

二、爆发:武昌起义

三、成果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评价

1、性质

2、功绩

3、局限性

六、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2

关键词: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产业早已被各国各地方政府所重视,很多国家或地方政府甚至于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纵观国内很多城市旅游产业的推广只要抓住了城市发展的机遇,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1年10月10日,辛亥首义100周年大典,武汉作为打响辛亥第一枪的“首义之城”迎来了全体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关注,辛亥百年对于武汉,如同奥运于北京,世博于上海,亚运于广州,是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得益于此次百年大典的举办,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的建设得到了省市甚至于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几乎所有有关首义的旅游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整建与扩建,同时为纪念辛亥百年也新建了一批纪念建筑,可以说打造出若干条长效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舆论环境,而实际上在此次百年大典前,辛亥首义旅游资源因为各种原因保护状态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打造出若干条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并将其长效化,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革命遗址,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功效。

一.武汉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现状

1、武汉辛亥首义旅游资源概况

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汉市区内有为数众多的首义革命遗址和遗迹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为举好此次百年大典,整建、新建与首义相关的革命历史遗址有30处之多,遍布三镇,如广为人知的鄂军都督府-俗称红楼(下称为红楼)、“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孙中山辛亥铜像、黎元洪墓等。在这30处遗址遗迹中,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红楼;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即辛亥革命发难处——工程营旧址、起义门、楚望台军械库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汉口孙中山铜像。同时,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还斥巨资修建了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碑、中山舰博物馆、楚望台遗址公园等辛亥革命纪念性景观工程。这样一些遗址、遗迹、纪念建筑都是武汉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优势所在。这一个个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犹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百年前辛亥革命那段峥嵘岁月展现在游人眼前。

2.武汉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特点

辛亥革命遗址遗迹虽然在武汉三镇都有分布,但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武昌。其中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保护单位,是红楼,其次是工程营旧址、起义门、楚望台军械库等遗址遗迹,这些地方要么是当年辛亥革命的指挥中心,要么是起义的阵地,要么埋葬着烈士遗骨。同时为纪念辛亥首义百年所新建的景观建筑也都在武昌,相对比较集中,而且武汉政府还重点打造了以首义广场为核心的首义文化区,这些客观条件为依托武昌古城为平台,以辛亥革命为主线,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旅游资源,打造出若干条凸显“首义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操作性。

二.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初探

为保证首义旅游线路能广为各地游客熟悉,进而提高首义旅游线路的美誉度,成为精品旅游线路,因此在线路的设计上,应着眼于实际可操作性和游客的便利性,着重将武昌区内辛亥首义旅游资源“捆绑”起来,形成各类主题式的辛亥首义特色旅游线路,并和旅游区内户部巷美食街、胭脂风情街、昙华林民俗街等资源串联起来,在强调主题的情况下尽力将线路的设置做横向性的扩张,一方面既丰富了“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让游客从更多侧面了解“辛亥革命”发生年代的世井百情。这样做的好处也能夯实辛亥首义旅游线路的深度,为该条线路的精品化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短线、中线、长线等立体多元的首义文化旅游线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以武汉旅游业为主联合与当年辛亥革命有关系的一些城市共同打造出若干条辛亥首义历史场景之旅。当然作为扩展我市旅游资源深度,发展我市旅游经济,我们目前的重点还是放在打造出若干条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

1.辛亥首义革命之旅

本条旅游线路以展现当年革命风云为主,力图通过将当年首义革命重要的场所对游客做一全景式展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本旅游线路务必包含红楼、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碑、起义门、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首义烈士祠等旅游景点,同时在这些展览场馆中还应多陈列与辛亥革命有关的革命文物、烈士的遗物等实物,在讲解上则力图于还原真实的首义革命事件,而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手段为游客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场景,在加上配合实物的讲解方式更能让游客领略到当年革命风云的变幻和革命成功的艰辛。此线路以教育和感怀为主要目的,需要游客集中精神配合导游人员的讲解,因此线路不宜用时太长,以一日游短线为好。

2.辛亥首义楚风文化之旅

为体现出首义文化特色,本线路在设计上应与黄鹤楼公园联姻,除上述景点外还包含黄鹤楼公园各景点,同时讲解的重点侧重于介绍当年楚地民情,进而烘托出辛亥首义爆发的社会背景,为游客分析首义革命产生的缘由提供材料支撑。此线路既可打造成短线也可根据需要打造成二日游中线。此线路在第二天就可进入休闲之旅,游客可放松心情去感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江南第一名楼的诗情画意,还可以登楼去领略“大江东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迈气慨,

3.辛亥首义风情之旅

本线路重点在于展示出清末民初武昌普通民众的生活场景,因此本线路应包含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碑、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户部巷、胭脂风情街、昙华林街区等旅游景点。通过导游讲解让游客不仅了解辛亥首义革命,同时通过户部巷、胭脂风情街的游览也能让游客体味出百年前武昌普通民众的生活场景和饮食风味;而游客游览昙华林街区可了解当年一些革命志士真实的生活场景。因此此线路的打造应以二日游的 中线和三日游的长线为主,让游客在多日的游览后慢慢去感悟当年革命的血与火、生与死与普通民众生活的关系。

以上三条线路是当前最具可操作性同时也是最具旅游推广性的精品线路,值得武汉旅游业花大力气去打造。

三.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关键

针对以上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客观实际分析,为确保旅游线路可操作发展,对其旅游线路的整合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整合管理体制

对打造辛亥首义旅游线路来说,制约其形成精品旅游线路的最大障碍将是辛亥首义旅游资源分散的管理体制。因此,应加强各行政部门、各景区景点的协调,把辛亥首义旅游资源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成立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管理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按照行政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为线路的打造提供强有利的管理机构。

2.整合打造旅游资源

辛亥首义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各有侧重。为突出线路特色,便于对旅游线路进行主题定位,进而串联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应重新规划昙华林、户部巷、胭脂路,将昙华林定位于反映清末民初文化街区,户部巷定位于展现清末民初特色小吃街区,胭脂路则定位于反映清末民初市民生活风情街区,在此基础上以辛亥首义革命为链接点,在空间格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进而推向客源市场,为线路的组合提供更多的选择。

3.整合打通交通瓶颈

一些核心旅游资源周边交通状况不容乐观,进入景区存在交通瓶颈,一旦游客众多就会造成拥堵,从而使辛亥首义各旅游线路间的可进入性较差、时间成本高。因此应确保辛亥首义旅游线路周边交通顺畅,停车便利,以利人员的快进快出,避免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一系列的后继麻烦,为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创造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

4.发挥政府先导作用,提升线路的可操作性

政府在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先导推手作用,在线路初创阶段做好扶马人,为旅行社的介入创造有利条件,既要在政策上给予旅行社优惠条件,在线路的宣传上也要不遗余力,可利用辛亥首义的深远影响、号召力和吸引向性,激发海内外华人爱国主义精神,大力拓展武汉海内外旅游客源市场,为线路的打造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

四.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长效化

辛亥首义旅游线路要实现长效化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必须以多种手段在更高的层面上塑造出辛亥首义旅游线路新形象。

1.应将辛亥首义遗迹、遗址、标志性建筑群打包集体申报国内五A景区,为下一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先机条件。

2.建立首义之区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培养一批职业素质良好、水准高的服务和导游人员,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使旅游集散中心成为整合散客旅游资源、规范团队旅游市场以及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的重要综合性平台。

3.应成立首义大学,采取创新手法打造首义文化,依托校内研究力量设立辛亥首义研究所并建立网络辛亥史学论坛,加强学术研究以促进学术交流,确保武汉成为辛亥首义文化研究的权威之地和制高点。

4. 将湖北剧场更名为首义剧院,开发辛亥首义相关文艺作品,并在剧院内永久性滚动播出有关辛亥首义的纪录片、电影;运用声光电画等现代化手法再现辛亥革命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这段历史。

5.设立辛亥首义纪念日, 将此纪念日制度化,政府在纪念日当天应举行全市公祭大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先驱,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全国甚至于海内外实况转播,以此扩大影响力,教育后人。

五、结语

为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必须将首义旅游资源及其临近各类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做通盘考虑,惟如此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也有利于辛亥首义旅游资源的长效发展。而在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旅游资产整合,克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弊端,为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保驾护航。

武汉作为首义之区,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整合辛亥首义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魅力,提高武汉在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民众的自豪感、归属感,而且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对于促进全球华人大团结、大联合,对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打造出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既是武汉旅游业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也是应尽的历史责任。打造辛亥首义精品旅游线路,武汉旅游业责无旁贷。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汉辛亥革命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0b736)

参考文献:

[1] 李家清. 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整合的探讨[J]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 35 (4) :481 - 484.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5—0056—05

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课知识容量大,且辛亥革命作为初中的教学重点,学生已经对其过程及主流价值评价有相当程度了解。如果教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讲授知识点,只能是重复初中内容,学生在走马观花中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无法体会历史本来面貌和现实价值。

“还原本真,追寻历史的价值”——是每一个历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而我们从这个层面看去,辛亥革命的确唤醒了国民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争取民主、独立之路,也开创了走向共和之路。在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以“走向共和”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关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共和”演变之路,重点探讨辛亥革命的本来面貌,尤其是争议较大的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敏锐的历史意识和独立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国旗的颜色和图案都有一定的含义和象征,甚至可以直观反映国家的性质。请观察清政府(黄龙旗)和中华民国初期(五色旗)的国旗,谁能给我们分析它们所代表的涵义?

预设答案:黄龙旗代表君主专制即“朕即国家”,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族共和”。

设计意图:历史的演进变迁通常都由重大事件推动,可是往往一个微小事物也能精确地反映历史的重大变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历史意识。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尺寸之间蕴含大意,特点突出,很适合对比,尤其是五色旗,特点更是鲜明,将共和、团结等概念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通过清政府和中华民国的国旗引起学生对辛亥革命宏大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追问,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努力和尝试。

一、维新立宪?革命共和!——革命缘何成为必然

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一时成为时代潮流,但也有学者提出,历史条件不具备的革命狂飙打断了中国改革维新之路,将中国推向军阀割据混战的无底深渊。

告别革命·走向革命

材料1: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清末新政)。

——李泽厚

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2:吾党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撰于1897年)

师:20世纪初的中国具备了社会转型的种子,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促使这颗“种子”的萌发?

分析:李泽厚明确指出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型。一是改良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二是改良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社会转型,即避免保持社会稳定。清末新政和立宪本已经打开了结束旧体制、开创新制度的通道,如果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的话,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李泽厚的观点是历史的假说,但这种假说对学术研究、对现实来说是有意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引导学生对这种假说的批判性思考(或者说否定),就是接近历史真相的过程。这也是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和研究百年前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价值所在。

革命能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发生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雷颐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实践进程来分析辛亥革命的必要性。这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也体现了革命的前提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通过彻底的暴力革命涤荡所有的旧东西,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

理解这两种看似相悖的观点,能从不同角度审视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中国现实。实际上,这两种相悖的救国途径,都曾出现在孙中山的思想中: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受到郑观应、何启等人影响,曾试图在现存政体内部用和平方式救治中国。孙氏1890年的《致郑藻如书》,1894年6月的《上李鸿章书》都表明这种倾向。后来,受到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及朝廷下诏谴责议政者的刺激,上书李鸿章又遭冷遇,这一切使孙中山从“偏重于请愿上书”走向暴力反清——共和革命成了孙中山的最终选择。

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的多元开放,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亦有众多突破。告别革命和走向革命的争议比较敏感,高中生的知识储备也无法准确把握。可以由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应该指出历史无法告别,我们的责任是竭力接近历史真实,让人们作出自己的判断,从中吸取历史智慧。

材料:观察下面三幅图片《中国?蛋糕!》《立宪万岁》《苛政猛于虎》

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能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答案:清政府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境遇显得束手无策,进而主动进行清末新政和立宪改革,但严重的财政困难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征税不但没有搜集到改革所需的资财,反而激发了民众对清廷和改革强烈的抵触情绪。共和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她既不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激起的“骚动和不安”,也不是在少数人“极端感情”或“革命狂热”煽动下的“幼稚与疯狂”,而是具备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设计意图:这三幅图片很有代表性,将中国当时面临的危机直观地表现了出来。教师不需要过多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按照照片的呈现顺序观察,将三幅图片用线索串起来即可。这部分材料的展示,看似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实则着眼于历史大视野的培养。这里需要学生具有宏观的历史视野,脑中有历史发展的大线索。通过这部分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历史脉动的能力,深刻理解历史演变的内涵,让学生一步步接近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真相。

二、共和!共和!——近代的中国梦!

师:共和,共和!这是晚清以来许多英勇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理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们常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南京民国”时期的中国有没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人们是否对“共和”有深入理解?或者退一步讲,时人是否清楚究竟什么才是共和?

材料1:汪荣宝、叶澜编《新尔雅》称“共和”为“公和”,文曰:“立体又别之为民主立完,君主立宪。由人民之愿望,建立公和国家,举大统领以为代表,而属人民者,谓之民主立体。

——20世纪初中国人对共和制的认识

材料2:“共和”政体的两个基本特征:(1)政府的权力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人民大众授予的;(2)执掌政府权力的人员,其任职期限是明确固定的,并且他们在任职期限内应当忠实地履行其职责,向人民负责。

——当代学者刘远征综合研究后的结论

材料3: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鲁迅《鲁迅全集》

材料4:至辛亥以后,“五族共和”已不绝于书报、口谈,天下人耳熟能详。袁世凯敢于“帝制自为”,立即成为“天下共击之”的,即与“革命”“共和”理念的广为传播大有干系。但“共和”的“公”(共和政体是公平、公正政体)、“共”(国权是公民共有事业)、“和”(以和平方式参与政事)三义真正为国人所认识并付诸实施,则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冯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

预设答案:共和政体的内在特征是人民选举产生政府和国家元首并有一定任期。革命进行中的中国没有条件举行全国性选举,可是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等称谓本身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恪守共和原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势力相对弱小且影响力有限,普通百姓对共和一知半解甚至茫然无知。由此可见,南京民国时期共和的实质内容还没有真正践行,共和思想也没有被百姓真正理解并接受。但毕竟搭建了共和政体的制度框架,开启了中国近代共和之路的大门。

设计意图:共和是抽象的,但并不是虚无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从时人、今人对共和的定义人手,再关照社会现状,很容易看清当时“共和”的流行、演变。面对以上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可能觉得,“共和”成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与其告诉学生中华民国性质是共和的结论,不如让学生在材料中归纳共和的制度设计和内在特征。以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共和之路的必然趋势和艰辛。

三、袁氏当国——短暂的共和梦

师:1911年12月初,代表南方革命军的伍廷芳与代表北方袁世凯的唐绍仪在上海举行谈判。在国际国内形势共同作用下,南北双方达成“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史称“南北议和”。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莫理循书信集里的那句话:“曲折的谈判,一方面以幼主勋位,另一方面孙中山为了推荐袁世凯自行辞去新的共和国的临时总统职务而告终。于是袁世凯成为唯一的胜利者。”但1916年初袁世凯,名洪宪皇帝。

思考:袁世凯是否终结了中国的共和之路?

设计意图:学者历来对袁世凯褒贬不一,袁世凯这个人物也具备了历史的复杂性,对他的评价的确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但设计出来后我总觉得生硬的评价游离于主线之外,而且单单评价袁世凯,范围也太大,还是应将学生思考的范围同“共和”联系起来,袁世凯的称帝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在他之后,历史的潮流何去何从?共和之路是否中断?这应该是学生探究的主要方向。因此针对这一部分教学,笔者设置了自主探究的思考题以求学生能放开视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这段历史,得出自己的体会。

四、辛亥!辛亥!——共和路在何方

千秋功过待谁评——播下共和的种子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新陈代谢》载于1912年3月5日《时报》

材料2:辛亥后有人沉重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一位辛亥武昌首义参加者沉痛吟诗云:“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蔡济民《书愤六律》

材料3:民国三年,戴季陶在旅途中遇一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也”,老农“茫然惶然,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

师:从以上三段史料出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为学生作任何限制。可以说辛亥革命是特殊条件下的革命狂飙,涟漪过后中国社会依然死水一潭,革命的早产儿共和政体也名存实亡;也可以评价辛亥革命唤醒了国民意识播下了共和的种子,真正开启了中国共和之路,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救亡图存乃至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理性的、个性化的评价在课堂上显得难能可贵。

以史鉴未来——梦未灭,共和在路上

师: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意义与价值皆在揭示现在与未来。探寻历史本真固然重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为现实服务才是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终极目的。

材料1:孙中山先生曾说:“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革命“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只有了腐朽政权之后,才可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

——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材料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材料3: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预设答案: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但辛亥精神伪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开拓创新、放眼世界的博怀等——李文海语)却激励着先进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设计意图:历史意识的获得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辛亥革命的成败固然重要,但让学生纠结于此意义不大。辛亥革命中蕴涵的普世价值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则是我们追寻辛亥百年的价值所在。以上三则材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辛亥精神,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实现历史知识的升华。

教学反思

1.史料教学揭示历史本真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百年来的各种解读汗牛充栋。尤其是近年来从不同史观和特定利益集团出发对辛亥革命进行了颠覆性解读,其真相反而在历史的迷雾中模糊。“史学便是史料学”——从史料中还原鲜活、真实的历史。本课通过取舍教材,在简化但不淡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取了丰富的典型性史料,“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学生在阅读史料中去感知、思考、评判历史。学生追寻历史本真之情油然进发,亲近历史、揭示历史、感悟历史的强烈意识逐渐内化为历史情结。

2.动态生成实现有效教学

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是教学中一对矛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对辛亥革命已有相当程度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中的生成问题提交给我。我根据教学主题选取典型性的生成问题进行教学设计。“维新改良和革命共和谁更适合中国”“袁世凯是否终结了共和之路”就是学生在预习中的生成问题。这种将课堂生成提前为预习生成的确避免了教师个人的、僵化的教学设计,也避免了学生无目的、随意的生成。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即生成原本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现在变成了静态生成。

3.思维互动触发教学的内核

“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实现师生思维互动的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失去思维互动的教学就变成了单向的知识填塞,能力、方法的培养无从谈起。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涉及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则坚持多元史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史学范式或角度去思考历史,最终得出个性化的结论,实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思维互动的实现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石。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4

关键词:马克思;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民主

2011年10月9号,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引发了各界热议,近期在学术界对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以及最新修订的《中共党史》第一、二卷中都涉及该问题。2011年是特殊的一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深远的影响,两个历史大事件之间有着割豁不断的关联。

一、马克思关于党建的基本理论

对于创建共产党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首创,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前人提出的时代性问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科学答案。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党的近期目标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近期目标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对党的建设的论述充分体现在《共产党宣言》这部光辉著作中,这是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充分显示了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使“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2008)”成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这为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英勇投入1848年欧洲革命,破除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与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是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条件及任务,“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地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世界观;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共产党是独一无二的无产阶级政党,但不是特殊的政党,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彻底的革命精神;并且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准确地分辨革命形势,最终进行科学社会主义革命作为指导思想,了解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预见到事变的进程和结果……,这些都证明了共产党人可以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限的忠诚,成为工人运动的先锋,英勇顽强地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也只有在具有此品质的党的带领下,无产阶级革命大众才有可能通过不懈努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埋葬资本主义,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共产主义,结束历史使命。之前出现的所有社会主义空想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有一个共同的幻想:必须依靠“一切人”、甚至依靠反动统治阶级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建党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与一切地主、资产阶级政党相对立、同一般的工人阶级政治组织有区别,才能独立领导无产阶级大众进行阶级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是斗争的需要,“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只有和自己保持同样立场的政党并肩作战,团结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有成功之处,把封建皇帝赶跑,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存在它失败的地方,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但这并不代表它一无是处,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在客观上成为一剂良药,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拓宽了视野,为孕育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条件、思想条件和社会条件,提供了经验教训。

首先,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肃清障碍,提供有利的政治社会环境。

追溯历史,可以呈现给我们世人的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功不可没,最终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不仅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华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对中外反动势力也是沉痛一击,在中国的神州大地上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抨击了中国封建制度,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并旗帜鲜明地提出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同时还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辛亥革命存在局限性,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彻底结束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但是它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时代,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之后,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发表声明、集会游行,以至于罢工、罢课、罢市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主要形式。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就是从“破”和“立”两个方面为“新文化运动”和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奠定了思想准备,同时客观上为孕育中国共产党扫除政治障碍,为创建中国准备了一个全面的政治社会环境。

第二,辛亥革命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促发民族意识大觉醒。

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辛亥革命谱写了新的篇章,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把皇帝拉下马,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享有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的自由和权利,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提出带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孙中山,1958)喜欢畅谈国事和舞文弄墨的知识分子向来喜欢这些自由权利,能够为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才华提供良好的平台,随之,人们也开始广泛接受各种新思潮。于是,辛亥革命以后,马克思及其学说传入中国,对其有过简单的介绍,并没有广泛流传,然而谈论和研究社会主义风靡一时,这些宣传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各种西方思潮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思潮也得到认可,有日本的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才在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其真谛被各种社会主义所掩盖,以至于中国人看马克思主义,犹如雾里看花一样,总不是那么真切。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和,而的发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条件也就越来越成熟。

第三,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一定的干部条件,奠定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与后期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筹备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离不开辛亥革命的影响,共产党人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亲自参加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失败后继续探索,选择了“以俄为师”的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等。二是受过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在辛亥民族意识大觉醒的潮流中,产生民主革命思想,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刘世华和谷雨,2002)。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后来也陆续参加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辛亥革命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凡,不仅冲击了封建经济基础,同时刺激其他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遏制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特别是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兴办“实业”,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中国产业工人急剧增加,1900年,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大约是50至60万人,而到1919年即接近于200万人。(徐万成,1991)实践证明由于辛亥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走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它没有能力带领我们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生的政治领导者,它有决心和勇气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登上历史舞台领导革命。武昌起义后,列宁预言:“在中国将出现许多个上海,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9)”

最后,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经验教训。

早期,苏维埃共产党照搬苏联一切模式,忽视两国国情,最终导致了“左”倾错误;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面对同样的问题,资产阶级革命党的失败教训为中共以后从事一切革命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地参照物。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并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更不可能提出一个足以广泛动员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参加革命运动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也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力量异常强大,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三个月,就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所取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11),因此,辛亥革命为中共制定纲领和政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增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同时我党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严密的组织制度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最重要的是我党形成了一支真正强有力的革命武装力量,“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早期共产党人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动农民、动员群众是有必要的。

三、中国共产党传承辛亥革命的历史任务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实践证明,发生的一切事实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走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历史证明,辛亥革命的历史任务最初首要解决的是“族权”问题,即满汉之间的冲突,清王朝的统治,同时要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动摇其根本,但真正完成此任务则需要解决另外两个问题——“国权”和“民权”。因此,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一开始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需要同时解决“族权”、“国权”和“民权”三大革命问题。辛亥革命弊端,外部环境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根基没有动摇,内部忧患依然存在,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更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致使“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历史任务最终留给了后来人。中华民族这只沉睡于东方的雄狮在经历过一切苦难后,已经崛起,人民的思想意识得到解放,使我们能够立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一切历史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都能给后人重要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我们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启后”与“开来”的需要。同辛亥革命相隔仅有10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能够正确把握航向的引路人——中国共产党,最初我党接手管理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事所有活动都需要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前进,大有“前无故人,后无来者”之势。以共产党为核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还要有一支可靠的革命军队,在这样的后盾支撑下,人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共产党仅仅用20多年的时间带领我们中国人民了压在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又建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内乱,摆脱了列强的欺侮,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更使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极大发挥出来,中国从全球化的最大失利者变为最大受益者之一,目前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经济总量第二的世界级大国,在很大程度上圆了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贤的梦(伊力亚尔,2011)。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以空前的热情取得了独立与解放,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时为创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技术的初步基础;另一方面,面对民族复兴的伟业,孙中山先生临终遗言,依然振聋发喷“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王月梅,2005),这就为共产党完成任务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更应该继承前人的遗志,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回归祖国怀抱,实践证明,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并保持繁荣稳定,那么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回到祖国的怀抱是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最终解决“族权”、“国权”和“民权”三大问题,在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一语道破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联。对于辛亥革命的业绩、思想、精神以及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以十分尊敬的态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对其做出很高的评价,孙中山先生更是呕心沥血,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一生,进行实际革命运动的同时不忘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并提出“知难行易”等思想,传承至今。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等先烈未完的革命事业,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并举,能够推动中国走在世界前列,并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200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55.

[2]孙中山.1958.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785.

[3]刘世华,谷雨.2002.辛亥革命与早期共产党人的思想启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14-14.

[4]徐万成.1991.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教学与研究,(06):35-3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9.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57.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1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6-17.

[7]依力亚尔.2011-11-16.辛亥革命的任务仍未结束[EB/OL].http:///whxx/lscl/2011/45955.htm.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5

名人墨迹因包含独特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容,再加上存世少、唯一性等特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去年以来,借势辛亥百年,那一时期名人墨迹不仅成为收藏市场上的焦点,也一再成为各类展览中的主角,而借此时机,许多过往堙没已久甚至从未露面的藏品也频频见诸于世,给人带来无限惊喜与期待。今天,虽然我们无法再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社会变革、动荡剧烈的特殊时代,但是循着这些携带时光印记的墨迹,我们依然可以真切地体会那一代人的激情与理想、奋斗与挣扎,从中探寻那段历史的蜿蜒曲折与纷繁复杂,因为文字传递着一切,墨迹自会述说历史。

“活”的历史

如果将散落各地的辛亥风云人物墨迹件件排列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幅震古烁今的辛亥版“清明上河图”:中堂、楹联、条幅、扇面、信札、诗稿、批示甚至收条等,真、草、隶、篆诸体,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乃至家庭训语、人际往来、贺寿等方方面面内容无所不包。徜徉其间,我们可以随意叩问某一历史的细节与真实,甚或藉此“复活”历史,将自己置身于某一具体历史语境,切身感受历史时空的多方熏陶,进而生发出对中国历史进程与社会变革更深刻的认知。而且,由着这些墨迹,我们也可以从细微处入手,避免以单一方面取向“以偏概全”,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我们认知的历史鲜活起来,不再是简单的、呆板无味的“史卷陈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的中国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先后编纂出版了《开国名人墨迹》、《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见图)等有关资料,收录了诸多辛亥风云人物珍贵墨迹,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当年积极筹划革命、为革命四处奔走的峥嵘岁月,传达着他们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开卷翻阅,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仿佛从笔墨间跳跃而出,向我们演绎着他们为革命而走过的彷徨挣扎、流血牺牲和不屈不挠,“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在《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中,就收录有一封黄兴致孙中山讨论革命大计的函,在函中他从两广规划到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一带,囊括湖北、浙江、云南等中国诸省,将其对整个革命的大计划高瞻远瞩地勾勒出来。这件墨迹对于历史研究之重要,正如胡汉民在题跋中所说:“此为克强先生于庚戌四月寄总理书,盖在新军失败后,庇能会议统筹广州三月之役以前。其后进行计划,大略如书中所言,则此当为革命文献中不朽之作,非徒文字可宝也。”

作为四大元老之一,李煜瀛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显得并没有那么“响当当”。同为革命者,李煜瀛的革命轨迹,与那时许多人走向革命的道路很不相同。那一时期,作为同盟会成立地,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可以说是革命者用力较多,革命活动也比较活跃的地方。而在欧洲,革命活动相对来说则平静很多,也正因如此,李煜瀛他们当年在法国的革命活动就很值得注意。李煜瀛晚年,曾经给张大干的胞弟张目寒先生写过一幅对联,在其中他就提及了民国纪元前六年,他与吴稚晖、张静江在法国巴黎组织世界社、刊行宣传革命书报之事,足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当时的这段历史与往事,殊为难得。(见图)

今年6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墨迹”拍卖专场。其中,一批曾在辛亥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间往来交际的公私信札,一现身便吸引了包括学术界、收藏界等各方面的注意。这批信札,有些内容十分珍贵,足可弥补现存文献之缺略,堪称是记录那一时期历史状态与纷杂世象的最好标本,瞬间将当年消逝的一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过往的很多疑问自动消解。

“活”的人物

古人云: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楹联、中堂、屏条等一直是人们寄托理想、表达志趣与抒发性情的重要载体,被赋予重要的“人格”色彩与意义。唐代孙过庭在其书法理论名著《书谱》中说:“书法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清人刘熙载也在《艺概》中总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

处于那变革与动荡交替、新与旧较量角逐的大时代,每一位辛亥风云人物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其时,他们或左右时局,睥睨风云变幻;或引领潮流,改写历史轨迹。一百年后,通过他们的墨迹,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视他们人生的经历与传奇,看到他们在铁马金戈、枪林弹雨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从而能够较为立体与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在很多回忆陈独秀的文章中,都提到过陈曾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如虹”这一对联题赠之事。从该联中,我们不难看出陈独秀的胸襟与情怀。哪怕是到了晚年,贫病交加,他这种“如虹”气势也不曾有丝毫减退,这从他那时题赠该联给台静农之父台佛岑先生可以窥得一二(见图)。在辛亥革命前后,陈独秀参加“拒俄运动”,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并任总会长,出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旋又参加“反袁”斗争。这之后,更扯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创办中国共产党并任“一大”至“五大”期间最高领袖,一生轰轰烈烈、气势如虹,岂不正应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如虹”这联语?

此外,无论是对联中的“上款人”,还是信札中的“收信人”,抑或是墨迹中提到的相关历史人物,都间接佐证着辛亥风云人物的生平经历与人际往来。如孙中山赠予不同人的“博爱”横幅,现存至少有六七十件,其先后题写的“天下为公”横幅流传也有四五十件之多,通过梳理这些墨迹的创作年代与提及的相关历史人物,我们大略可以知晓孙中山不同时期的革命足迹与人际往来。由此,沿着这些遗墨,我们可以跟着他著书演讲、挥毫泼墨,寄情、抒怀、言志,奔走革命生涯,从不同角度感受他为革命、为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辉煌而伟大的一生。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6

一、 阶级斗争史观下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

1949年10月1日,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开始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肃清封建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开始承担起培养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当时,由政府编写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因其形式、内容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及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偏差被普遍停用。在教育部钱俊瑞副部长(中共教育部党组书记)“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指示下,新中国初期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订工作陆续展开。

1950年秋,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定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由新华书店出版,供全国统一使用。这是一套应急课本,编写时间短促,该教材根据“以解放区教育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的方针,以陕甘宁边区《中学历史》为蓝本,体现了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在书写辛亥革命一章时,先前被政府大肆宣扬、不断夸大、化了的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初年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事件被重新写入,突出了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编者注意到,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使中国人民一方面感觉到发奋自强的必要,一方面发现了满清政府的腐败,而变法维新和立宪运动的失败,更显得唯有满清,中国方始有救,从而客观解释了辛亥革命能够很快满清的一个主要原因。教科书同时指出:“当时站在‘满清’这面大旗之下的,有单纯以反满为宗旨的,有实际抱着改良主义政治思想的,甚至存心夺取革命果实的反革命派也混在里面。坚决主张建立民国的革命分子却占少数,而且也缺乏实力。因此满清政府倒了以后,革命果实就落到了反革命派的手里。”课本告诉学生:“必须分清当时谁代表革命势力,谁代表反革命势力;注意革命势力怎么会向反革命势力妥协的,反革命派凭什么夺得了革命的果实。”[1]着重强调区分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阶级划分的重要性。对于辛亥革命事件本身及孙中山的反满活动,编者没有将其作为重点介绍,只是做了简单的回顾。

与国民政府时期对辛亥革命持高度肯定态度的解读不同,新中国的历史工作者则将辛亥革命及其领导人置于“人民至上”的语境中进行解读。至于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因不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构建而不再提及。此后的三四年间,又有借鉴各大边区中小学教材的新修订本相继出版发行,如三联书店的《高级中学中国近代史》(1951年,由华北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级小学历史》(1952年,参照前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新编高级小学历史课本》修订)等,其有关辛亥革命的知识传授也与新华书店的版本大致相似,只是内容略有增减,展示出人民民主政权下新的历史书写方式。

1956年后,中苏两党的分歧渐渐出现,不久之后发展成为理论交锋,中国共产党把反对修正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并列起来。至1957年夏,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整风反右”运动,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都空前紧张起来,中央要求各个领域都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和以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成为教育方针的核心。在整个“左倾”的形势下,历来被认为负有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任务的中小学历史课增加了不少理论教条,而减少史实叙述;把农民战争写得完美无缺,帝王将相则一律遭到贬斥,“资产阶级”也彻底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在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处编写的北京市高级小学试用课本《历史》(下册)中,编者采用“红线串珠”式的体例,按照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这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重新审视了辛亥革命。课本强调,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强租我国港湾,在我国修铁路、办工厂、开矿山、建教堂,划分“势力”范围,镇压正义的义和团运动,企图瓜分我国,而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统治者不但不能挽救中国,而且越来越腐败。面对帝国主义日益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日益腐败的危急形势,孙中山在太平天国革命斗争故事的影响下,走上了复兴中国、革命反清的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锻炼成为一个革命家。对于武昌起义的经过,课本明确表示:“这次起义是在孙中山领导的历次起义的鼓舞下和广大人民的支援下,革命军经过英勇斗争才取得胜利的”。[2]作者还突出了革命军渡过长江占领汉口时,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支援和参加革命斗争的例子。在谈到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影响时,教学参考书中如此说明:辛亥革命留给人民最大的果实就是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人民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决心注定不会因复辟封建帝制的袁世凯等人的阻挡而毁灭,后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没有完成的共和、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课本中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革命史进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对它叙述时突出以人民为主人,以人民生活为中心,历史创造也多归功于当时的群众和劳动人民;给了孙中山一个“革命家”的称号,但没有专门介绍他的事迹和思想理论。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7

新课改中历史教科书是以“模块+专题”的形式编撰的,涉及孙中山的内容涵盖多个模块和专题,这些内容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本文基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实际的教学经验,对人教版教科书涉及孙中山的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引入史学研究成果,进行粗浅的探讨:

1 结合史学研究夯实学生基础

从历史学习的角度讲,高中历史重在普及基本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但高中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课本知识,质疑某些历史事件的固有结论,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结合史学研究成果,适当引导学生涉足课本以外的知识。

通常认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导致革命以失败告终。面对这一固有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一表述科学么?为什么孙中山最终要“让位”于袁世凯?然后通过引入史学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分析武昌起义后复杂的历史条件,让学生了解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主客观原因,加深对特殊历史现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学术界对“二次革命”的问题争议比较大,甚至怀疑它不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革命。其中“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是“二次革命”中争论的焦点,对于这段研究成果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通过介绍“宋教仁案”的来龙去脉,澄清宋案至今是悬案的事实,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善后大借款的问题上,教师可从借款实际用途出发,介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当时中华民国的运行机制,明白国家面临的困难,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从而引导学生探讨“二次革命”的必要性、正当性以及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深刻认识辛亥革命后国家面临的复杂处境,最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

2 立足时代背景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课程标准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2]注重探讨人物与时代的关系是历史人物教学的侧重点。涉及孙中山本人的教学,教师可以大胆设问,为什么孙中山能够成为辛亥革命的领袖?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孙中山坚持革命的史实,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得出是历史选择了孙中山,从而揭示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人物教学的关键。实际教学中历史人物本身的复杂导致了评价原则和方法的多元复杂。不难看出教科书对孙中山的评价基本是“丰功伟绩”“盖棺定论”式的政治评价,这样的评价难免过于单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教师可在尊重教科书的前提下,使用多种方式评价历史人物,拓展学生的思维。一般认为孙中山对辛亥革命贡献巨大,但从史实看,武昌起义之前的历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失败一度使革命陷入了低潮。基于这个史实,教师可以介绍该阶段革命史研究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孙中山长期以广东为根据地,主张由南向北推进革命,而且始终坚持海外‘输入式’的少数志士潜入沿海城镇举义的僵化模式,导致革命的局面迟迟没有进展,反倒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使革命形?莘⒄寡杆伲?并在中部的武昌胜利起义。依托该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孙中山,既看到人物进步的一面也看到其局限的一面。

3 培养历史思维揭示事件本质

“历史思维不是感知和记忆,而是需要运用形式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来解释复杂历史现象的本质”[3],历史学科有独特的思维形式和认识方法,其中重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内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多表现为被动的接受,存在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大于对历史问题的思考的弊端。随着国内外对历史教育的深入研究,历史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一点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明显的体现。

教师在引入史学研究成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单向度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理清推动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如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迅速取胜的低烈度的革命,立宪派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就推举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为民政部长,汤在组织军政府方面起到了指挥作用,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在辛亥革命之后担任都督,使湖南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流血冲突。通过这些史实的引入首先让学生产生对立宪派投机革命说法的质疑,培养学生的重证据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探索欲望,其次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可以使学生感悟辛亥革命发生的复杂性,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思考。再如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恰当的引入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看法,如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有人说是民族革命,有人说是“假革命”,还有人说是王朝的更替。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先思考争论,然后向学生一一解释出现这些观点的根据,最终对辛亥革命的性质进行揭示,让学生认清楚事件的本质。

4 结语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8

 

9月17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民主党派、侨联纪念辛亥革命**周年报告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纪念会由川师大统战部董杰部长主持,民革川师大支部主委黄英教授热情致辞纪念辛亥革命**周年,民盟川师大支部主委许晓光教授作主题报告。

川师大各民主党派党员、侨联会员济济一堂,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众多年高德劭的老党(会)员冒着大雨前来参加报告会。

黄英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首义精神。她指出:辛亥革命的首义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这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伟大事业,从新中国的创立到改革开放,都是“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我们川师大各民主党派、侨联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和“博爱”的思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盟川师大支部主委许晓光教授做了题为“辛亥革命与四川保路运动”的专题报告。报告分为“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准备、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对辛亥革命和保路运动的评价”四个部分,生动而详尽地呈现了从四川保路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许晓光教授指出: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点燃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广大四川人民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辛亥革命虽然未尽全功,但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深入人心,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走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及其奋斗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报告图文荟萃,资料翔实,深入浅出,令大家深受启迪,收获很大。

董杰部长对民革川师大支部主委黄英教授充满激情的发言表示肯定、对民盟川师大支部主委许晓光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号召川师大各民主党派、侨联以纪念辛亥革命**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 下一篇:生物科技发展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