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范文

时间:2023-12-02 22:14:26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1

【关键词】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04-02

众所周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到解决中国建设和革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这些工作由中国共产党人来共同完成,在某些方面,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党。”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辛亥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重要前提

任何一种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都有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它的理论反应有时间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实践的开始,即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期间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政治、思想、阶级和干部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因此,辛亥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1.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了清政府,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民众中引发了倡导国货的运动;北京政府为争取资产阶级也做出了努力,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孙中山先生身先士卒,投身实业,掀起了实业救国的运动;辛亥革命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心,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货,促进了本国工业产品的销售。就这样,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环境

由于社会条件和历史进程等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善中国人民的境遇,没有完成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人物,但是它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进步。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让军阀的统治没法像清政府一样进行全国一体化的密集统治,中国由此出现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正是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人民才得以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和损害民族利益的势力作斗争。辛亥革命之后,许多的游行集会和发表声明,到后来的罢课、罢工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民反压迫和反侵略的主要斗争形式。就像董必武说的一样“三十年来,每次带领群众进行各种各色的运动,都和民主运动的发展有关,民主运动已自辛亥革命开辟途径”,正是在这样自由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下,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才出现了多种政治组织并存、多种政治声音并发、多种政治思想出现的现象。经过这一系列的反复辟和反侵略运动,经过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现,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的良好结合,从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二、辛亥革命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的意识形态都根植于经济事实之中,但是新学说的产生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出发,中国共产党正是应用了辛亥革命的思想,才能够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实现了革命先驱的抱负,是辛亥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继承者。

1.辛亥革命启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自1840年开始,中华民族在外国列强的瓜分下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顽强的中国人民不断的探求救国的出路,提出了许多救国方案;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从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都在不同的方面显示了各个阶级的领导人物的爱国主张和愿望。其中,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可谓是影响最深远的。首先,在国家存亡和民族危机这样的关键时刻,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临时政府,并宣告“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辛亥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次,辛亥革命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正如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再也不能利用清政府来统治中国人民。当清政府以后,帝国主义妄想培养的新走狗被中国人民一个个打倒在地,削弱了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中国共产党将反帝反封建作为党的主要斗争目标,写进了党的纲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受到辛亥革命的启示。

2.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经验

辛亥革命最终没有取得胜利,但却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指引了中国人民寻求彻底解放的革命道路。辛亥革命的失败,外在原因是由于反动势力太过强大,内在原因是中国民族的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这些表现在: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对其有一定的妥协和依赖;在军事上,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队伍;在人民的关系上,脱离和害怕群众,没有满足农民的需求,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关键是没有鉴定成熟的政党。这些“老毛病”,使得在革命运动中,没有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断绝关系,不具备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就不能够引导革命走向胜利。辛亥革命的这种不彻底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积极探求新的解放出路,在政治和思想上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运动,革命等待着新的政党的诞生,这个领导阶级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中,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了新的政治力量,自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代表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了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承接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说,辛亥革命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三、辛亥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历史,同时也是继承前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实践做出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还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辛亥革命为这样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精神财富。与时俱进是辛亥革命的精神内容,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在纪念辛亥革命的九十周年大会上,这样评价到:“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的前辈“敢于向几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掀起了腥风血雨的斗争,孙中山先生为了腐朽和反动的统治,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黄岗起义至武昌起义的爆发,期间举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起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许多人更是放弃了家庭生活,放弃了个人的幸福生活,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前去革命,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难保,并且还有抄家灭族的危险,我们从前有那样大的危险,还能够去革命,那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我们富有牺牲的精神。”辛亥革命前辈们这种大无畏精神,这种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为改造中国和实现“三民主义”奋斗的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贡献,深深影响了中国以后的革命道路。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前后将近20年,资产阶级的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和有力宣传使得中国人民爆发了爱国和追求自由的思想,使得中华民族进入了新的觉醒阶段。其次,辛亥革命推动构建了中国现代的民族国家。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辛亥革命中形成,辛亥革命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在经济上,孙中山致力于发展实业和振兴中华,在思想文化上,南京临时政府倡导自由、博爱和平等的思想,对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向来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辛亥革命揭示了真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就有希望和前途,就会发展强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辛亥革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历届领导人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这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万成;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6期

[2]吴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研究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7期

[4]张元新;9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2

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贵州省内文史专家、学者,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部分馆员、特聘研究员,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共60余人。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在会上致辞并向各单位的代表赠送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整理、选编的《贵州辛亥风云录》。顾久馆长在致辞中说,文史馆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当然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我们是文史研究馆!我们要做的事情大概有以下三项:昨天上午在贵阳美术馆举办了《贵州画卷・书法篆刻卷》作品展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编辑出版了《贵州辛亥风云录》;今天下午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研讨会。纪念100年前这个不应该忘记的重要的日子、那些人和事!今天的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有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我的致辞就是热烈的、真诚的欢迎大家,并把时间留给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他们具有时代特色的辛亥革命研究!

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而有深度的发言,涉及辛亥革命在贵州发生的具体情况、它与全国大同小异的历史社会因素、对贵州社会变革的作用等诸个方面。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何光渝先生首先用他自己刚出版的新著《铁血破晓――辛亥革命在贵州》来回顾贵州的辛亥革命,谈了他对贵州辛亥革命的认知问题。他说,他写这本书的原则是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常识”出发,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些现成的观点和结论,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情节、细节上,尽可能地细嚼回味,揣摩本真,多做一点“还原”历史真实的“加法”和“减法”,让百年前辛亥时期的贵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现,以此告诉“现在”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摆脱因袭的制约。何光渝先生在谈到对历史的深入与超然时说,中国近现代史距离现实政治太近了,因而我们很容易受自身立场、情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他认为要研究这段历史,至少需要两种基本的素养:一是要能深入于历史之中;二是要能超然于历史之外。这样才能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表现出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来说明和评述历史,以求根本上达到理解的目的,并进而尽可能真实地“逼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有把历史这面镜子造好,不致于弄成“哈哈镜”,我们才能正确地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他在谈到关于“和谐”的构建时说,研究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近现代史,要格外强调问题意识,要从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的角度,来回答人们今天所关心的种种问题。他认为实现利益和谐,是今天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提升和深化“民本”和“民生”的境界和领域,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方向,正当其时。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万机先生以“‘天末’志士,雄风永在”为题目,讴歌了武昌首义中黔籍志士的精神风采和丰功伟绩。他说,百年前武昌首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来自“天末”的贵州青年志士1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武昌陆军中学堂学员,少数是湖北新军士官,他们有着“誓将热血洗乾坤”的壮志,“抱定三民主义”的信仰。他们主动投身武昌首义的革命浪潮,有的成为首义的骨干力量,有的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的为捍卫民主共和的旗帜奋斗不息,他们的英雄业绩和精神风采,至今依然令人景仰。这些参加武昌首义的黔籍志士,后来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保持和弘扬了武昌首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大无畏的拼搏和奋斗精神,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昂扬的民主共和精神,热烈的爱国精神。他们为帝制,建立民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建立了奇勋,今天我们纪念他们,是为了更好的继承他们的遗志,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林建曾先生在谈到辛亥革命在贵州发生的原因时说,贵州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贵州地方社会亟需变革的现状及反满的社会共识的形成的结果。在清末,封建经济剥削的不断加重,使长期存在的阶级、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同时自成同起义以来,封建政权不唯不能维护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亦难以维持封建社会正常的运作秩序,从地主阶级内部蜕变出革新派。这样,在辛亥革命前的贵州,不管是统治阶层,还是下层民众,革命的诱因都已经种下。他在谈到辛亥革命前贵州社会的转型、变化时说,清末贵州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只有通过交流、整合,才能使之逐渐条理化、明晰化,并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和合力,从而也才能使变革由理想成为行动,而完成这一过程主要得益于近代贵州社会清末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行。洋务运动使贵州的交通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了近代通讯业的兴办,这样使贵州社会不再闭塞而能更加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而得“新政”之益而兴办起来的新式学校和各种职能社团的发展,造就了游离于皇权国家影响之外的舆论环境和对话场所;而为推行“新政”而采取的兴办实业、编新军、创办新学校等措施,直接成为贵州辛亥革命的必要铺垫和基础条件。他在谈到贵州辛亥革命前后,贵州绅商及其政治代表派的作用时说,在辛亥革命前,地主阶级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已经开始发生分化,有的已经产生背离封建政权,企图变革的倾向;有的在探索新的政治出路,包括了解、接受维新、变革思想及靠拢维新派、立宪派,甚至革命派。由此,他认为贵州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贵州社会的几个群体:以中下知识分子阶层为主要成员,此后被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自治学社人士、多为“贵绅”的预备会人士、亦有变革意识、亟图另谋政治出路的乡绅和地方势力,以及代表下层的哥老会、思想激进的陆小学生、新军下层官兵等社会群体形成变革的共识,进而在四川保路同志会举事、武昌首义的推动下,形成为一股反对现政权的合力,一举而摧毁了腐朽的专制统治,实现了贵州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贵州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冯祖贻先生在发言中说,谈到贵州的辛亥革命,还得谈自治学社的性质这个老问题。自治学社经历了从爱国立宪到革命的转变这样一个过程。传统看法是周素园在《贵州民党痛史》中的观点――把自治学社说成是一开始就是革命团体,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也缺乏历史根据。自治学社成立之初是一个立宪组织,在愤恨于清政府出卖路权以及同盟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促成之下,自治学社逐渐从爱国立宪向革命转变。自治学社在转向革命的过程中,团结预备会等社会各界力量,领导了起义,了清政府在贵州的统治,推动了贵州近代化的进程。

贵州大学的张明副教授、贵州省博物馆刘恒代表中青年学者发言。张明副教授围绕贵州少数民族在辛亥革命前的民生状况、贵州少数民族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贵州军政府的民族政策、贵州少数民族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几个方面作了发言。他说,在贵州,苗、彝、土家、布依、侗、仡佬等少数民族继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参与到辛亥革命洪流中,使贵州成为最早宣布独立的省份之一。贵州军政府成立后,执行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稳定民心,减轻各少数民族负担,促进民族地区的恢复和发展,调动了少数民族的积极性。虽然辛亥革命在贵州三个月后就失败了,但他为贵州少数民族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发展打开了闸门,贵州少数民族自此走上了一条艰难而崭新的发展道路。由此,他认为,贵州少数民族支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促进了贵州民族的发展。刘恒学者主要从大汉贵州军政府的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不稳定的三角同盟(都督府与枢密院的冲突;自治学社与预备会的斗争)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发言,用政治逻辑的视角探讨了贵州军政府中的各权力集团之间的复杂互动,重新解读了大汉贵州军政府的政争,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既有的历史认知。

此外,发言的还有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熊宗仁、谭佛佑,特聘研究员于民熊、思纯等专家、学者。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3

关键词:辛亥革命;偶然论;推迟论;辛亥革命评价

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14-002

一提起辛亥革命,人们的认识是不大一致的。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纯属偶然;另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要是推迟发生,不仅会成功,而且意义会更加伟大。在笔者看来,这些见解都是没有道理的。辛亥革命既非偶然又无需推迟,它具有它历史必然性,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此作如下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辛亥革命是偶然的吗?

1.革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今天的抗日战争,这样许多个别的阶段,费去了整整一百年工夫,”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的各个阶级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例行一条旨在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中间既有洪秀全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的,其中当然包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和运动往往都是以彻底失败而收场,辛亥革命虽然最终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收场,但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终于了中世纪的旧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政府,建立起伟大的中华民国。而且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再者辛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这些方面看,辛亥革命与先前的革命和运动有着质的不同,辛亥革命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绝非偶然,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革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这正像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了。这个革命的过程,现在还未完结。”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把中国近代革命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革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一次总爆发,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人民要获得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华复兴的深切愿望。所以,与其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胜利,还不如说它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再接再厉英勇斗争的结果。

2.中国国情决定了辛亥革命无法替代

将中国的革命划分为两个阶段,他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里的第一步就是指的辛亥革命未完成的资本主义民主主义革命。这里或许会出现这样一个疑问:中国革命是否能跨越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主义革命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否具有必然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所决定的。在提及中国革命的任务时,说:“毫无疑义,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这也就决定了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领导各个阶级反帝反封建,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说:“没有问题,现在的革命是第一步,将来要发展到第二步,发展到社会主义。中国也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但是现在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现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以前,社会主义是谈不到的。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地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因此,作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辛亥革命是必然会发生的,即使没有辛亥革命也会有一个性质相同的某某革命来进行反帝反封建,这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决定的,是任何领导中国革命的阶级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这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指出“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既然中国社会还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既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的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既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为了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而这两个敌人的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即使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而成了革命的敌人,革命的锋芒也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而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然如此,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要分为两部分,即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在第一步没有彻底完成之前,中国所有的革命必须都要围绕这个第一步展开的。为此,同志说:“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今天的抗日战争,这样许多个别的阶段,费去了整整一百年工夫,从某一点上说来,都是实行这第一步,都是中国人民在不同的时间中和不同的程度上实行这第一步,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为了完成第一个革命而斗争。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我们不能将辛亥革命看成一个孤立的事件,而应当将它放到整个中国近代革命的大背景中去考虑,这样,我们才不会认为辛亥革命是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而是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开启伟大革命时代的铿锵音符。

二、辛亥革命需要推迟吗?

1.辛亥革命取得了辉煌成就

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它毕竟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因此辛亥革命无需推迟,因为它已经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就像说的那样,“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2.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引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别于历史上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的,即它是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说来,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他们也曾经表现过一定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封建势力。这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两大基本任务,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那里都不能解决。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发动群众力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革命对象的强大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像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成为由资产阶级独立领导,而是需要多个阶级,特别是工农阶级的参与,才能取得最终胜利。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还在梦想前代西洋的民主革命,还在梦想国家主义之实现,还在梦想其自身能够于革命成功后发展成壮大的资产阶级,建设一个阶级独裁的国家。他们革命的出发点,与其余阶级革命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他们革命是为了发财,其余阶级的革命是为了自身解放;他们的革命是为了准备进行新的压迫阶级,其余阶级的革命是为了要得到自己的解放并且使将来永无压迫自己的人。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不可能广泛地发动群众,领导革命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通过革命走上像欧美国家那样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他们却又害怕通过革命使中国民众革命力量强大起来,疑忌工农阶级之兴起,而无法实现其阶级独裁的梦想,因此,“他们丢弃了群众,丢弃了帮手。”这就注定了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命运,而这并不是推迟辛亥革命就能避免的问题。

简言之,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局限性既无法斩断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而彻底反帝反封建,也无法全面地发动群众参与革命,从而将革命引向胜利。一句话,推迟辛亥革命毫无意义,因为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辛亥革命的痼疾。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4

1911年10月,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 其年为旧历干支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历经了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到最后革命的失败。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是辛亥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让中国***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辛亥革命**了清王朝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成立扫除了最初的障碍;辛亥革命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国家领导人和万千人民都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诞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

***总书记曾说,中国***80多年所建立的伟大业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继承、发展和光大。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它为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封建殖民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中国***意识到没有革命的理论、政党、暴力手段,就没有革命运动的真理,也就不可能让中国人民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

2001年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存。我们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都深信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理论形成的“思想材料”。让我们铭记革命精神,不断努力开创,用我们最饱满的热情和力量去爱人民,爱党,爱国家。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5

【关键词】辛亥梦;中国梦;教学设计

在现代的历史教学之中,应该对于课程进行良好的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中,更应该推陈出新,将教学设计进行全新的设计过程。尤其伴随着现代的人文理念越来越重,更应该让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精神进行了解,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精神有所了解,从这种精神上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中国梦,也只有这样,教学的根本意义才会出现。

一、《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在辛亥革命之中,孙中山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可以说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之中,便是需要对于孙中山先生的“辛亥梦”有着充分认识,通过对于辛亥梦的认识,也同样可以充分的帮助现代学生更加可以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

同样《辛亥革命》在现代之中属于历史教学课程,所以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1)以教学主题为根本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应该明确教学主题,也就是以《辛亥革命》为主要内容,然后进行相关教学材料的整理;(2)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在课堂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毕竟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国家历史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都应该略微了解,这便需要教师应该充分的启发性教学。(3)将学生进行分组,建立课堂讨论模式。这种良好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发的讨论模式,更为良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历史之中最为重要的一场革命历程,如何对于辛亥革命进行评价,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的辛亥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辛亥革命属于中国民主政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

②突破方法: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联系现实与学生感兴趣且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梯度式探讨。

难点:理解和认识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教训与功绩。

教学过程

阅读:通过阅读《辛亥革命》课文内容及教师提供的史料,了解辛亥革命发生背景。

设问:在20世纪,为什么以孙中山作为代表的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派想要掀起这场辛亥革命,清政府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疑问与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动进入学习场景,通过合作方式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革命兴起的条件、革命的目的和完成辛亥梦的大势所趋。

建立师生问答:

师:为了推行反清革命,革命党人组建了多个革命团体,那么革命团体都包括哪些?请阅读教材与资料。

思考:各个团体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什么?是否对革命事业有利?

学生回答:众多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互之间不统一,而且所处地域分散,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和辛亥梦的完成。

总结:辛亥梦的百年革命存在的意义。

二、辛亥梦和中国梦

伴随着人文精神在现代越来越为普及,中国梦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当梦想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个人念头,实际进行了中国梦的提出,在现代学生也应该充分对于这个词汇有所认识,并且进行充分领悟。在中国梦的大前提下,我们应该明确辛亥梦便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梦。在教学过程之中,将百年辛亥梦和中国梦进行结合,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了自我提升,更加帮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在历史课堂之中,进行新颖的教学设计,为《辛亥革命》传统历史课程赋予了新时期的生命,同样在中国梦概念提出后,可以将概念进行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百年之前的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所思所想,本文希望靠相关的分析,帮助历史教学得到自我的提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辛亥革命的意义;探究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探究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难点:有机将百年辛亥梦与提出的中国梦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探讨中国梦的新形势。

教学过程

联想:教师引导学生从辛亥梦的精神与意义,联想到提出的中国梦,探究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设问:辛亥梦能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民族精神,与如今的中国梦存在着怎样的相似?

设计意图: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蕴含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重大的意义。结合中国梦,探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与时代精神,并分析辛亥梦与中国梦的相似性。着重探讨中国未来发展走向问题。

建立师生问答:

师:如何把握提出的中国梦含义?中国梦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思考:辛亥梦是否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梦?

学生回答:虽然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当时的辛亥梦也同样是民族精神的变革,是时代的产物,与中国梦存在的相似的联系,可以说,辛亥梦与中国梦都是探索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

总结:百年辛亥梦―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颜先辉.百年辛亥梦――中国梦――《辛亥革命》教学设计[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第7期:93-94

[2]梅荣政.中国梦与世界社会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1期:1-10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6

[关键词]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2-0024-06

教育是型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教科书则是实现这一型塑功能的主要载体,担负着向受教育者“规范”各种知识、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作用。而辛亥革命作为近代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在其发生后不久即被引入教科书中,成为实施现代教育型塑的重要元素。但受政局变动、时事需要及学术研究的影响,各时段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的书写常有不同,甚而差别极大,而这又对各时段民众(特别是受教育者群体)辛亥革命集体记忆的构建起到了直接的影响。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即以北洋军阀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记载为分析对象,对此阶段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观稍加探讨。

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此事即被教科书所收入,成为构建受教育者“合法”知识或观念的一部分。对辛亥革命的记叙,多个学科中都有存在,如历史、国文、地理、修身等科目。不过总体而言,记载辛亥革命最为集中的当属历史教科书。如1912年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有讲述“民国之建设”的要求。而后其他历次历史课程标准也都将辛亥革命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加以规定,因而自北洋政府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各个时段的本国历史教科书中都有辛亥革命的记载,这些记载不仅仅是篇幅长短有别,而且不同时期的辛亥革命呈现出来的面相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与可选择性。即便是在位仅仅五年的袁世凯,其执政时期,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的记叙也显示出一定的变动。

据考证,辛亥革命发生后,较早记载这一事件的教科书是开智编译社编辑的《小学历史教科书》。该书初版于1912年10月,其在“第二十课民军起义及民国成立”中记载如下:

满清入关以来,待遇汉族不平等,人民积怨已深,迄乎近世,吴樾、徐锡麟、熊成基、汪兆铭、胡瑛等,皆牺牲一己,与满族为仇,以时机未至,事皆不成。铁路国有之政策定,人心愈愤激,武昌义旗一举,全国响应。清廷知战争久延,必启瓜分,遣使与民军议和。时孙文自海外归,被举为临时大总统,组织临时政府于南京。磋议两月,议定优待皇室条件,于是清帝逊位。孙文亦辞职,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南北统一,遂为亚洲第一共和国。

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该课文虽然仅寥寥200余字,但不仅简略概述了辛亥革命的大致过程,而且对于革命发生原因也有一定分析,指出“待遇汉族不平等”与“铁路国有之政策”是导致辛亥革命爆发的两个主要因素,并对辛亥革命相关的一些关键人物,如孙文、袁世凯、黎元洪都有提及。另外对于辛亥革命产生的影响也有一正面的判断,认为是这一事件造就了“亚洲第一共和国”。仅在革命发生后数月,历史教科书就有这样基本可信的叙述,应该说十分可贵,符合了南京临时政府所要求的“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的历史教育目标。

除开智编译社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外,另一较早涉及辛亥革命的还有庄俞、沈颐编辑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用)》。该教科书初版于19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据其编者自称:该教科书“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为目的”,包含“理科及天文、地理历史等科之常识”,“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因而编写的课文中包括“民主国”“共和国”“平等”“自由”“司法”等篇目,并有“辛亥革命”“国庆日及纪念日”二课专门叙述辛亥革命。其中“辛亥革命”一文首先解释了“国家政治,拂逆人民之公意,人民不得已以武力颠覆政府,谓之革命”,辛亥革命正是由于“前清季年,政治纷乱”而导致“革命之说日盛”,最终“辛亥之秋,革命军起于武昌,各省响应,清帝退位,遂建中华民国”。同前述《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辛亥革命的记叙相比,两者虽都是对辛亥革命的肯定评价,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更强调辛亥革命的“革命”意义。应该说这些教科书中较早对于辛亥革命的论述大体比较公允。

但自1913年后,对于辛亥革命的叙述开始有所偏差侧重。如1914年《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

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而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

该课文还附有袁世凯相片一张。若将此书的辛亥革命记叙与前面所说两书相对照,可以明显发觉,后书的记叙在做不公正的取舍,即对革命党人的一方,包括孙中山都避而不谈;有意扩大袁世凯在其中的作用,认为袁世凯有调停、迫使清帝退位的“大功”,故而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与正式总统。但若证诸事实,则可以肯定袁世凯的赞成共和,是存在很大的政治投机行为。

另外,1914年的《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与1915年的《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也有类似之处。

如《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记载:

民国成立之前年十月十日,民军起于武昌,以改革政体号召,全国旬月之间响应者十余行省。清兵南下与民军累战于武汉之间。斯时也,南北相持,各省军队林立,人心纷扰,列强环伺,藩属生心。袁世凯深虑战祸延长,举国糜烂,力持停战,遣使南行,与民军议定优待皇室条件,清廷遂宣告逊位。民国元年二月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建设共和政治。于是全国乃渐趋于统一。二年十月袁世凯复被举为正式大总统。各国一致承认,此中华民国成立之始末也。

《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中也说道:

清季政治不良,民军起义于武昌,以图改革。数月之间,各省响应。袁世凯为清廷内阁总理,虑全国扰乱,力持停战,遣使南行议和,定优待皇室条件。清帝逊位,让权于中华民国。是时各省军队纷扰,藩属离心,几成分崩之势。幸民国成立迅速,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从事整理,秩序渐复。已而正式大总统仍举袁世凯续任,友邦同时承认,民国基础乃固。

之所以会出现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记叙中缺席,当然是因为二次革命。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的分裂,致使袁世凯通过教育部直接下令:“查各商店旧日编纂之教科书,叙述民国成立,于孙黄颇有奖饰之词。今彼等叛乱行为,已为全国所共见。自应将其肖像及称扬之语,悉行删除,以祛国民之瞀惑。”网故而自1913年至1916年间教科书中基本没有了对于革命党人的记载,甚至当时历史教科书在叙述辛亥革命时也是如此,如1915年出版的《实用历史教科书》也绝口不提孙中山、黄兴和革命派。出于同样的因由,此时对革命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及1914年白朗起义的记载全为负面之辞,认为:“民国二年之赣乱,及民国三年之豫匪。凡惨遭蹂躏地方,学务既多受影响,即其余各地,亦以经济之困难,未能大事扩张,此则识者之所不能无虑也。”从其叙述可以发现,编辑者从社会秩序稳定的角度,对二次革命与白朗起义加以批评,实质是否定了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的革命运动。当然这一出于政治原因而刻意忽略、甚而否定作为辛亥革命主角之一的革命党人,夸大当权者袁世凯的书写策略,直接损害了这一时期教科书作为传授知识载体的权威性与客观性。

尽管此时教科书在记叙辛亥革命时存在明显的偏差,但作为辛亥革命在教科书中最初的书写仍有其可取性。

如对清王朝覆灭原因的探讨,这一时期的教科书认为:一是清朝建立以来,长期推行的种族不平等政策,致使人心尽失,这成为革命爆发的诱因。二是国事败坏,任人唯亲。清室先是“妄信义和团,以致丧国权,重民困,已大失民之心”,又“国事败坏如故,事权悉归亲贵,且政出多门,贿赂公行,国民益失望”。三是出卖国权。清廷“旋颁铁路国有之命,将商股减成收购,民怨益甚”,“人心益离散”。四是社会危机四伏而清廷处置不当。“先是清室以政治不良,诸不正当之秘密结社棋布域内,其军人亦未受相当之教育,不知保国卫民为何物,识者已早怀瓦解之忧,加以立宪无期,专制弥甚,民人之从事革命者日益增多,清廷但知恃武力为长城,从未能为根本上之救济用,是推倒专制之必要,渐次印人军人之脑海,而险象环呈。”

由此看出,这一时期教科书对于清廷覆灭原因的认识,不仅看到了清政府自身的不足,即出台政策的连连失误,本身的腐败致使误国误民,而且注意到革命党人能够成功发动辛亥革命,除了宣传发动、动员组织已久,顺势而为外,更重要的在于革命党人提出了顺乎民心的“三民主义”纲领。

另外,这一时期多数教科书都从正面肯定了辛亥革命,认为一方面“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从此吾国历史上得一大结束扫专制之旧习,增民族之光荣”;另一方面“中华民国成立,乃合汉满蒙回藏五民族为民主立宪国”。这其实是讲明了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了封建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实现了政体的转变。《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对此表述的更为明白:“我中华立国亚洲数千年来,政尚专制,相沿不革。自民国成立,革新政体,扩张民权,创历史未有之观,开亚洲共和之幕。”将中华民国的成立提到了“创历史未有之观,开亚洲共和之幕”的高度。

这一时期教科书还对民主共和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普及。如将“共和国”简明解释为“共和国者,以人民为国家主体。一切政务,人民自行处理之,故亦谓之民主国”。所谓“平等”则是指“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法律。不论何人,权利义务,无不从同”。所谓“自由”即指“共和国之法律,凡属个人之自由,不特他人不得侵犯,即国家亦不得侵犯”。并且解释维持“共和”的要素就在于平等、自由、博爱。这些民主共和概念,在现在看来可能相当粗浅,但对于刚刚从几千年君主专制的统治中脱离出来的民初国民而言,却起到了必可不少的思想启蒙作用,直接推动了民主共和真正深入人心。

总体来说,袁世凯时期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书写,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不少偏差。

袁世凯死后,中央政权仍落到了北洋军阀其他派系手中,自此中国陷入军阀长期混战的局面,而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依旧长期处于中央政府的对立面。因为这一缘故,教科书中对于辛亥革命的记叙有所避忌。如历史教科书虽然记载有辛亥革命,却已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将1923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与前述纲要相比,可以发现在教育胃的上删除了前期重点讲述“民国之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博爱、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学生读史的兴趣和习惯”等要求。在讲述内容要点上,也没有将辛亥革命单列出来,只是笼统的标了一个“民国史迹”的篇目。这也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在教科书中地位的下降。

尽管如此,历史教科书因为叙述史实的需要,或多或少地对于辛亥革命的经过及其社会影响留下了相对详细的记载,并在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对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此阶段的教科书把责任完全归咎于清政府。认为正是因为“清廷为着政治不良”,使得“当时全国的人心,厌恶帝制已达到极点”,“屡起变乱”,革命党人于是“义师蜂起”。具体来说,乃是“清廷握专制之权数百年,实不愿改用,将大权公诸人民,是以阳说预备立宪,(光绪三十二年下诏)暗中实厉行专制。此外一切政治也无革新的诚意,人民见清廷态度如此,知道舍去‘革命’别无救亡之策,这是‘革命’的主要原因”。由此观之,革命党人的起义乃是顺应时势的产物,是清政府自掘坟墓的结果。

关于辛亥革命的经过,尽管教科书对于课本篇幅都有限制,但同此前相比,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革命的经过的论述更为详细,特别加强了对革命党人辛亥前的革命活动的记载。如卢秉征编辑的《实验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的记叙并不限于武昌起义发生后之事,而对此前诸如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活动加强了记叙。但一方面由于此前革命党人的活动具有秘密性,而且此时的革命党人仍处于与中央政府对峙的地位,不少教科书的编者对于清末革命党人的活动了解并不太确切,另一方面也许因为编者政治上的调和立场使然,所以在叙述时存在较多不准确之处,如组织同盟会只提黄兴,称康有为、梁启超以言论鼓吹革命,黎元洪起义于武昌等。

最后是辛亥后续影响有所延伸。袁世凯因为复辟帝制早已身败名裂,所以此期教科书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也有明显的贬斥。如《新学制历史教科书》就写道:

(辛亥后)袁氏想永远维持自己势力,停止国会职权,解散省议会和地方自治会,国内都听从袁氏号令。……国人正在愤激的时候,北京忽然有筹安会发生,主张君主立宪,通电各省,举袁世凯做皇帝,改元洪宪。云南……等省起兵护国,外交也不顺利、袁氏只好取消帝制,不久就病死了。

此外,由于辛亥革命并未给中国带来真正的民主共和,反而造成军阀割据,因此推动此时一些教科书对改造中国的方式进行反思。如吴研因在《新法历史自习书》中就直接设问:“革命是激烈举动,渐图变法,是在比较和平些;民党舍变法而倡革命,他们的方针对吗?”正是在对激烈革命的反思基础之上,国人提出了“革命”与“改良”到底哪一条道路才真正适合中国这一问题。

同袁世凯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还有两点值得留意的:一方面是对时任总统的黎元洪有所放大,如前文就直接记载是“黎元洪等遂倡义于武昌”;另一方面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记载,这也使得这一时期教科书的辛亥书写相对客观。

由上可见,无论是袁世凯执政,还是其后北洋军阀其他派系掌权,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记述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实与此时的审定制度、教育宗旨、史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朝末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国人对教科书的需求急剧增长,清政府为加强对编订者和受教育者的控制,规定教科书非经审定不能通行于各学堂,即各出版社或个人编辑的教科书要提交学部的审定科核定后,才能出版使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也继承了这一教科书审定制。1912年5月临时政府教育部就公布了《审定教科用图书规程》,其中规定:“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教科用图书,任人自行编辑,惟须呈请教育部审定。这其实就是清末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翻版。到1913年1月为止,教育部就在政府公报上公布了已审定的教科图书三十余种。尽管后来“民国四年,袁世凯任大总统,十六年段祺瑞为执政时,亦曾两度试行官编,前者无甚成就,后者仅一纸命令而已,故而北洋政府时期教科书采用的是审定制。正是这种严格的出版制度,—定程度上影响着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的记述。当然,教科书的编纂与出版,最重要的还在于对教育宗旨的依偎程度。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民主共和取代了君主专制。清末旧有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显然已不适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根据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要求,率先提出了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9月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与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有些许差别,但两者实质基本一致。与此相应,各科教学目的也进行了调整。如历史,清季高等小学历史科教育的目的是:“陈述黄帝尧舜以来历朝治乱兴衰大略,俾知古今世界之变迁,邻国日多,新器日广;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中学堂历史科教育的目的是:“当专举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而在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校教则中规定:小学历史教育“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中学历史教育“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历史教育的目的由培育“忠君”的臣民转向共和国的国民。

在新的教育宗旨的指导下,清末教科书也被禁用。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就规定:

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呈送样本于本部,及本省民政司、教育总会存查。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亦可指出,呈请民政司或教育会,通知该书局改正。

清末风行全国的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也因此种原因而被其后来编写的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为目的”的“共和国教科书”所取代。

但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宗旨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因政权被袁世凯所窃取而发生改变。袁世凯为实现其称帝复辟的个人政治目的,大造尊孔读经的舆论。1915年1月袁世凯在《特定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近日学子,厌弃旧学,丧失独立之精神,足为人心世道之忧;亟应极力提倡古学,发展固有文化,始足维持独立之精神,奠国基于不敝”,并要求“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法师;宜尊孔以端其基,尚孟以致其用。”不久,袁又颁布了“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教育宗旨。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相比明显倒退。受此影响,此期的教科书为奉行这一宗旨,又纷纷删除了有关“共和”“民主”的内容,对于袁世凯个人的记载有了加强。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由其主张的尊孔读经的教育宗旨也相继被废止。但在袁之后,中国的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北洋各系军阀之间连年混战导致他们对于教育并不太重视,北洋政府对于改革教育宗旨也无大的热情,反而是在五四新文化浪潮的影响下,民间人士积极推动着教育改革的前行。1919年民间团体——教育调查会就提出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这一新的教育宗旨。在此带动下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新学制,即“壬戌学制”,对于各科教育目的也做了重新调整。如历史,1923年颁布的常乃德起草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规定:

(1)研究人类生活状况之变迁,以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制御天然的能力。

(2)启发人类的同情心,以养成学生博爱、互助的精神。

(3)追溯事务的原委,使学生了解现代各项问题的真相。

(4)随时以研究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以养成学生读史的兴趣和习惯。

这一历史课程纲要反映了“博爱、互助”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教育内容重新抬头,并且从教育本身出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正是教育宗旨的变更,中小学历史的课程纲要也随之改变,培养人才的标准也与之相应调整。当然,历史教科书的编订,除了受到政府主导的因素影响外,与编者也不无关系,特别是编者史观的影响。

正如克罗齐所言:“历史就是历史学家在某种世界观和历史观指导下与史料之间的对话。”换言之,历史学家对“历史”的书写、解读直接受到其世界观、历史观的影响与制约。相应,教科书编撰者的史观对于教科书,特别是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而言,也至关重要。甚而教科书编者也不否认此点,因为“无论教科书的编撰者如何郑重公允,总不免有他的观点或偏见,这称为史观”,而编撰者的史观“有时也可以给初学者以研究历史的途径,但有时他的偏见也能给以不良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进化史观成为历史教科书编辑的主导思想。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此时公布的历史课程标准。1912年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其重要事迹”。1923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则将“能知人类文化之演进状况”与“能知本国及重要各国政体变迁之概况”作为初级中学毕业的最低限度标准。这两个历史课程标准都明确体现了进化史观的印记。

证诸此期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也可体现这一特点。如钟毓龙的《新制本国史教本》在“编辑大意”中就写道:“吾国历史,多偏于君主及战争之事。共和肇始,皇家一姓之事,苟非与大事有关者,皆在所宜删;而战争之事,则别有专史,非本书范围所及也。本书要旨,在发挥我国国民之特色,而更推究其贫弱之原因,故于专制之成因及流毒,言之较详;而社会变迁、风俗隆替,尤所注意,庶学者读之,得知现势造成之由来,藉资反省与空谈往事而徒记姓名者不同。”从这一“编辑大意”可以明显看出进化史观取代传统变易史观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变化:一是由君史变为民史,“皇家一姓之事,苟非与大事有关者,皆在所宜删”;二是要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推究其贫弱之原因”“专制之成因”等;三是不再仅局限于政治史,也将“社会变迁、风俗隆替”纳入历史书写中。应该说这一转变是这一时段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的共识。另一教科书编者顾颉刚也认为:“历史教科书的主要事项,就是把进化的迹象指示出来。所谓进化的迹象,在大题目上,固是:民族是如何发展的;文化是如何迁流的;各时代中,政治和家庭的组织是如何的,经济力的分配是如何的,道德观念的方式是如何的;文明的主要器械是何时制作的。”故而由顾颉刚编写的《现代初中本教科书本国史》就指出:“举凡民族之分合,政治之设施,社会之风尚,学术之嬗递……足以表示时代特征者,皆为简略系统的叙述。”进化史观对于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影响十分深远,甚而在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党化教育”下仍留有其痕迹。

正是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得北洋军阀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记载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也形塑了国人对于辛亥革命的集体认识与记忆。

[作者简介]彭雷霆,男,1981年生,湖南衡阳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谷秀青,女,1981年生,山东菏泽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近代经济社会史研究。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开智编译社.小学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2.

[3]庄俞,沈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用)(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

[4]庄俞,沈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用)(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

[5]庄适,郑朝汐.单级国文教科书(第1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6]范源廉等.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第5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4.

[7]刘传厚,范源廉,沈颐.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M].上海:中华书局,1915.

[8]大事记·学事一束[J].教育杂志,第5卷第12号,1913.

[9]赵玉森.师范学校新教科书历史(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1]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共6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11]章嵌,丁锡华编.新制中华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第6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2]樊炳清,庄俞.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用)(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13]庄俞,沈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用)(第7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

[14]樊炳清,庄俞.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用)(第4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15]赵玉森.新著本国史(下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16]卢秉征.实验历史教科书(第4册)[M].北京: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24.

[17]傅运森.新学制历史教科书(下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18]吴妍因.新法历史自习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19]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0]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2]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23]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下册)[M].上海:开明书店,1931.

[24]钟毓龙.新制本国史教本[M].上海:中华书局,1914.

[25]顾颉刚.中学校本国史教科书编纂发的商榷[J].教育杂志,第14卷第4期,1922.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7

【关键词】:精神 青年 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精神价值,我们发现辛亥革命提供了此前的中国历史进程未曾提供的精神法宝。当代青年应当担当起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者角色。人们常问辛亥革命的精神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振兴中华,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自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力军要牢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精神同时,要牢记自己的历史责任,要敢于担当,放飞自己的理想。

一、辛亥革命精神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秋瑾、徐锡麟、邹容、陈天华„„斯人已逝,名永存。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这些人挺身而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

2.民主主义

辛亥志士们在黑暗的旧中国高举民主主义革命火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并在长期艰苦斗争的基础上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民主法令,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切都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体现出高昂的民主主义精神。

3.创新改革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提出了以另一种政治制度来代替君主制度,尽管道路千难万险,但革命党人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了革古鼎新的目的。

4.英雄主义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辛亥精神中最值得歌颂和弘扬的是他们为了救国救民而舍身取义的英雄主义精神。武昌起义前夕,反动派屠杀多名革命党人,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10月下旬开始,武汉保卫战苦战经月,殉难2600多人, 为全国各省响应革命赢得了时间,体现了革命党人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艰苦奋斗

一百年前,革命党人面对封建社会强大的敌人,自身势单力薄,在强大的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受制于资金、人员、地利等条件的限制,在重重困难面前,四处奔波、甘于奉献、坚持到底、不胜利不罢休。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革命的赞歌。

二、当代青年应该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精神

(一)培养优良的品格和崇高的情操

80、90 后这个青年群体的成长,正处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传统道德与现代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面对着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我们应该仔细对照学习辛亥革命的精神,把它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宝贵财富,自觉继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实现了辛亥革命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的一部分,有的正在变为现实,如何更好地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广泛的大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建设统一、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才是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 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传承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却永远伴随我们前行。百年纪念,是为了百年的超越。重拾那段历史,是为了牢记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更是为了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也同时要求着我们这代青年的不懈奋斗。

(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但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传承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却永远伴随我们前行。百年纪念,是为了百年的超越。重拾那段历史,是为了牢记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更是为了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也同时要求着我们这代青年的奋斗。“革命尚未成功, 孔子.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同志仍需努力”,面对着当今的风雨变幻的世界局势,我们必须跟紧时代的潮流,不断积极进取,发扬辛亥革命的优良的传统,为祖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每一个青年都是国家未来的 脊梁,有人从商,有人从政,不论做什么, “民之为本”。每一个青年,在这个世界,这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已成年,就要担负自己的责任,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回忆,而是一段思考, 一段关于民族,关于党,关于人民的深刻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不 同的获得,我们要传承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总之, 革命已经过去, 使命还在延续,套用孙中山先生的话, 使命任重道远, 同志还需努力。这才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最应该记住和发扬的。

(三)敢为天下先

“现在的学生,可以看看辛亥革命时期那些青年学生的书信和文章,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青年人激荡江山的理想所在,从而做到“心存理想,勇于担当。”将辛亥记忆、辛亥精神真正的传承下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脊梁。辛亥革命的爱国精神是中国青年心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青年前行。辛亥革命的胜利让国人振奋,而辛亥革命不惧反动势力、坚持不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更是值得青年们学习的。21世纪的中国快速发展,社会的竞争力日益激烈。我们面对社会压力,不能退缩,要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好技能,一定可以在这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学习辛亥革命志士们的爱国、敢为天下先、创新奋斗、勇往直前、敢于担当不怕失败的精神,不盲目崇尚潮流,勇于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的精神展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青年们一定要保持这样一个优良的传统,因为这就是辛亥革命的精神。”

(四)心存理想,敢于担当

一百年前,革命党人面对封建社会强大的敌人,自身势单力薄,在强大的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受制于资金、人员、地利等条件的限制,在重重困难面前,四处奔波、甘于奉献、坚持到底、不胜利不罢休。我们把这誉为他们的“担当”和“理想”。我们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这种精神来指引我们找到方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青年都是国之栋梁民族希望,是推动历史车轮快速前进的重要力量。百年前,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思想早已根植国人心中。 时至今日,青年干部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每个单位和组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志曾说,“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也做出了“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根本大计”的论断。青年干部作为当代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兴邦责任尤为重大,只有勇于担当、加快成长,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杨,沙建孙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2.

[2] 秋瑾.《秋瑾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05.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篇8

首先,在评价任何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要先确立一个标准,否则就没法评价。通常我们会采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生产力标准,可是这一条准则也不能当作济世良药,什么地方都去用,那就不好,成了唯生产力论了。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两条标准:其一,客观尺度,即观察革命又没有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其二,主管尺度,即观察着一个名是否完成了革命领导者预先为之规划和设计的任务。

那么,在这里客观尺度,指的是什么呢?准确可行吗?不见得!所谓客观尺度,其实质上是后人在研讨观察历史问题时的价值判断。显然,观点不同,立场不同,可以持完全不同的观点。这个所谓的客观确有着更多的“主观性”。而后一个所谓的主管尺度,实际上更具有史料的依据性,更着有客观的效度性。因此我们在选择评价尺度和标准的时候尽可能的选取效度比较高的主观尺度。

下面,我们就以辛亥革命为例,来看看。首先我们要找出它的有效度主观尺度,那就是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它就是革命领导这对于革命目标和任务的先期构想和规划,以它来衡量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首先,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清王朝统治是同盟会三民主义纲领为民主革命所规定的首要任务,而辛亥革命做到了这一点,因此说它是成功的!

第二,君主专制,实现民主共和是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辛亥革命也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说道此,有人会说,辛亥革命并未出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等封建制度的根本,其实这样极大的轻视和低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君主专制的覆灭,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变得残缺不全,并且失去了正统地位。此后,即使有军阀地主想进行专制,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幌子下进行!

第三,民主主义是同盟会三民主义的基本理念,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它的成功之处。尽管有人说它是假共和,真专制,可毕竟民主价值取得了在中国的正统地位!而这一点正是中国近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历来认为,它没有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此话固然不错,然值得商榷。

我们来看,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局势,首先有来自清政府巨大的军事压力,其次有来自帝国主义干预的危险,在种情况下,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以及条约,显然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说孙中山缺乏反帝斗争的勇气也是不妥当的,因为后来在新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反帝的斗争口号!

其次,三民主义有“平均地权”的主张,有人说未能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说革命缺乏诚意,故而失败。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大家想一想 ,一个新生的革命政权,面临强大的清王朝的军事打击,还有帝国主义随时的干预,还有来自内部的不团结等等恶劣现状,它可能在短短三个月内实施有效的调动农民积极性的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举措吗?!

上一篇:税务征管科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