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精神范文

时间:2023-10-21 14:01:19

辛亥革命精神篇1

关键词:辛亥革命;尚武精神;国民教育;武术

一、辛亥革命的回顾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了延续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新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华民族划时代的功业,为此后社会的进步和革命力量的涌现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现在一个巍然屹立的世界东方的文明大国――中国,之所以可以让世界瞩目,是因为中国人民承担起了先辈们未能完成的伟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推动着民族的复兴和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的提高,同时也与各个国家,进行着包括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在相互了解的同时很多人的思想被同化,甚至有些人的国家意识可能已经慢慢的变得较为淡薄,在次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力弘扬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改革的精神,在此时重新强调尚武精神的爱国主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曾经在十六大报告中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儿女世代智慧的结晶。这种民族精神无论在什么时期都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日千里的中国,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要进一步提高国人思想境界,升华整个民族的素质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旗帜,已是坚定不移、势在必然的重要国策与战略方针。所以我们要把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同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她需要全国上下各个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坚持奋斗才能实现。对此,从体育的角度来讲,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一个载体,在中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体育里面,可以看到被世人称为是国术、国粹的中华武术大就有了用武之地,具有独特社会功能。

三、现代武术的发展

世界上一直不变的就是变化,每时每刻事物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古往今来一直在客观存在着,这种变化也就是发展。近代竞技武术的开创始于1928年的武术国考,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在统治时期1935的年第六届全运会上,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新中国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使我们看到了武术流派纷呈和拳种众多,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个《武术竞赛规则》,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91年,第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套路和散打携手走上世界武术竞技赛场。除此之外武术还纳入现代教育范畴,1956年,教育部把武术编进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之后武术在各级学校成为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一,并且在学科领域有了很大的突破,1984年和1996年国家分别批准设立武术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国务院审定的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体育类的四大学科之一。与此同时武术理论百家争鸣,武术影视、小说也扩大了武术的影响面。

四、国民教育

在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中,市民社会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密切,同时也有赖于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而清末学校的国民教育与国民意识的塑造正是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服务的。国民意识的渐次生成带来了救亡的希望与专制的危机。

当代,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德之教育属关键一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它自身的道德规范,古往今来,武术的传授一直注重武德的修行,也就是把德育作为武术教育的中心。几千来,武术一直兴旺发达、经久不衰,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它的武德教育。武术的道德规范与传统的仁、义、礼、勇、侠、忠等优秀民族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当今,尽管传统武德部分内容在现代社会中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主题是进步的。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反思传统,目的是要取之精华,使优秀的武术文化思想转型服务于现代,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展示武术的德育功能,昌武术之风范,扬民族之精神,启迪今人、

后人。

纵观历史,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与文化的互动往往存在着多种状态,一是先进文化与进步、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互动,一是落后文化与黑暗、愚昧社会的互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对于国民素质的要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凡学校均应特别注重,以期保存国粹,促进体育,养成坚实之国民。”因此,传统体育中的体育精神与理念,在特殊历史时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人格体现。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的功能与价值并非简单的技术层面的教学与传授,其价值的彰显在于技术背后所隐含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因此,在体育课中广泛开展具有优秀历史传统和人文气息的武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与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尚武精神的传承

振奋民族尚武精神,并不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十足开拓疆土的帝王是汉武帝,除此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说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尚武精神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所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人身体力行的追寻着武术,呼唤着尚武精神。如青年时期的就在《体育之研究》中国“国力茶弱”,根本就在于“武风不振”。 孙中山更指出:中国拳勇技击,与西洋的大炮,有同等作用。他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的尚武精神。

1916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参加当时精武体育会举办的技击运动会时说:“技击术为中国国粹,自枪炮发明之后国技遂微。通过此次欧洲战争的实践证明,枪炮为冲锋之用,肉搏则非技击术不可。况且随着科学日益进步,枪炮终将穷于用,而中国将来与列强相周旋最后五分钟必藉技击术为强有力之后盾。”除此之外,孙中山先生还亲自题写了“尚武精神”的匾额赠予精武体育会,并受聘成为精武体育会的首任名誉会长。

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的说明了中华武术不可废之道理。孙中山先生有感于当时中国面临的国民身体素质衰弱以及内忧外患等问题,充分肯定了武术作用,对尚武精神发出了呼吁,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对于武术的重视和期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代人的薪火相传,如今国家提出了对现代民族精神弘扬,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道路。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武术的学习与推广是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关键所在。

六、结语

当今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体系中,与此相应的是社会的各种声音层出不穷。凤凰网曾推出辛亥百年纪念倒计时网站,其中它的开篇词便是“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此网还进行了此问题的调查,其中一个选项是:需要唤醒人们警醒社会的各种弊病。当然,此选项在当时的调查中是被选中的第一位。从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到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一点点精神,辛亥革命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同样是爱国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凝炼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对武术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武术已经超越了技击价值,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武术文化的核心是优秀武德,现代武术发展迅速,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应积极利用学校、社会武术教育培育青少年的尚武精神,从而推动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温力.尚武精神及其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43(8).

[3]李航.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7) .

[4]张娟.孙中山的体育理念――读《精武本纪・序》[J].体育学刊,2009,5(16).

[5]蔡宝忠.解读近代中国“尚武”思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

辛亥革命精神篇2

天气阴沉沉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太阳被严严实实地遮住了。似乎随时都能倾盆泼下。看着眼前庄严地辛亥革命纪念馆,似乎枪声还在耳边呼啸,似乎烈士们坚毅的神情还浮现在眼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但是在前一天,因为共进社负责人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时不慎爆炸,湖广总督下令闭关搜查,在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领导人被捕、被杀或避匿。因为消息的暴露,多少革命志士被杀被捕,但是这些都不能打跨他们坚定革命的信念。人生就像一艘船,理想是帆,信念是浆,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理想和信念,人生才不会失去方向与动力。这些革命志士们真是向我们诉说着这个道理。

中学时期我们大都读过林觉民的《与妻书》,这篇文章实际上再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给妻子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回来的参加起义的同志们,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他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的斗争,想到家乡年迈的父亲和家中贤惠的妻子,思绪翻涌,满心不舍。于是提笔在纸上把满腔的担忧、不舍、眷恋都抒发出来。就感情上而言,林觉民觉得对于老父亲,妻儿是愧疚的,他不能进到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是在民族大义,国家兴衰的取舍面前,他是坚定地,并且坚信自己的亲人们会理解自己,相信自己。在提笔写信的时候,林觉民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书信的第一行就写到:“吾今以此书与如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这样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革命党人来说是如此地寻常,却是如此的崇高。他在信中对妻子说道:“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愿望。死对于人来来说是痛苦的,特别是面对选择的时候,但是当心中梦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时候,死也变成是无所畏惧的了。

林觉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可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享受而看不见广大人民的疾苦。在读完这些资料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着难以遏制的激动,似乎能感受到血液在沸腾着。现在亲身走进了纪念馆,看着陈列的遗迹,内心颤抖,久久不能平静。我开始真正明白了国家大义的含义,开始明白人生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幸福面前,什么都是渺小的。我们只是广大人民中的一员,是人民在养育我们。当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自由平等被破坏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坚决地与之斗争。个人的利益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时那么的渺小,个人发财了,不代表人民就享福了,个人受到尊重了,不代表人民就平等了。那些烈士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的时候,做了最正确的决定,他们的牺牲是为了造福于上亿的人民,以及之后的世世代代。在享受着这样美好的成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自己改为人民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那些为了民主和平付出生命代价的志士们呢?

雨终会酣畅淋漓地降下,滋润干渴的花朵们。盛放的花朵,青翠的树木,还有我们坚定地目光,坚强的信念都是对烈士们最好的慰藉。安息吧!最可爱的人儿~我们将坚持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辛亥革命精神篇3

突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辛亥革命在当时的一个巨大影响,在于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对当时的亚洲乃至世界都起到了莫大的震动作用。

虽然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农村,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打破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突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坚定的支持者、继承者。2005年,在会见连战一行时指出:“在当年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理应继续成为我们两岸的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和责任。”可见,继承辛亥革命的伟大遗产,充分进行辛亥百年的对外报道,“振兴中华”值得大书特书,并且可与现实联系起来。

由于时代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振兴中华并没有能够实现,这一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奋斗目标,振兴中华这一宏伟目标必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的大地上得到实现。

明确辛亥革命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在进行辛亥百年的对外报道时,不可忽视辛亥革命对于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皇帝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辛亥革命破除了皇权的神圣性,为中国人摆脱思想上的禁锢、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也指出:“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明确“国家统一”是应有之义及其现实意义。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孙中山的政治遗产中,寻求国家统一无疑是其最重要、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精髓之一。

为了推动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计前嫌,提出并积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使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也是报道中的应有之义。

肯定孙中山“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在1938年孙中山去世13周年时,就在延安举行的纪念大会上提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40年艰难曲折的奋斗中,“孙先生总是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当着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先生总是坚定的。…‘他始终坚持了三民主义,并且发展了三民主义”,“不但坚持了而且发展了统一战线”。

这是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总结。赞颂孙中山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顽强斗争精神,适乎世界潮流和人民需要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气魄宏伟而又谦虚务实的精神,为改造中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到底的精神。

辛亥革命精神篇4

关键词:辛亥革命;史学取径;文化范式;精英群体;辛亥国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16-06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电視剧《辛亥革命》重新为我们呈现了百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暴,以史诗般的全景式展示了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清朝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实现民主共和的全过程,揭示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历史大势和客观规律。《辛亥革命》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部生动而形象的历史教科书——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一面隽永而鲜明的精神旗帜——展现革命先行者们为反对封建专制,为追求国家自由与民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

小大由之 相济相成:《辛亥革命》之史学取径

以辛亥革命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再生、独一无二的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对其总体脉络和逻辑承接的把握尺度,即如何在大历史框架下驾驭小历史个案——对贯穿其中的历史节点的串联,对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的嫁接,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取舍,这既是考量制作者大局观、大智慧的重要课题,也是检验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回顾历史,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大处居高临下俯瞰,大刀阔斧而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以试图厘清历史发展之大脉络为目的,由远及近,达至通史。另一种是从小处一斑窥豹着眼,以阐发特定历史时期之某一历史细节为目的,以小见大,精于专史。此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有如从望远镜中观历史,脉络明确,然难免会流于浮浅,力度不够,使人知所以然,而不知其然;后者有如从显微镜中察历史,细腻明晰,然难免困于一隅,无法旁通,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归之于史学研究理论,前者则为“大历史观”,即如黄仁宇先生所称:“必须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综合考察决定历史走向的各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和比较,来探究历史真实面目,发现其中的规律,而获得真正的知识。”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切入历史的取径:一种系以空间架构之思,关注历史的方位性移转和长期发展趋势,另一种系以时间脉络之论,注重历史的周期性变动和因果演化机制。与大历史相对,后者自然就是“小历史”,即微观历史,历史的细节,诚如作家赵柏田所言:“我想这‘小历史’,是相对于历史的宏大叙事而言,从日常生活的視野去观照过去的人和事,还原历史的生动与细节。在方法论上,一是剥去标签,还原人性,二是重建内心世界。历史不该是公式化的,民间性、日常化的话语应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辛亥革命》所表现出的史学取径则是这两种范式的完美结合。作为一部宏大叙事的史诗剧,《辛亥革命》的焦点不仅仅简单地集中于武昌首义,而是放在一个更长远的大历史視野中溯前观后,就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渊源、过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宏观梳理与展示,围绕以孙中山为主的革命派和以袁世凯为主的清政府,重点表现了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南北会谈及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过程,可以说提纲挈领地再现了辛亥革命的脉络与进程。

《辛亥革命》在这样一种对历史时空精心剪裁形成的历史框架中,集中和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内生原因和发展走向。这种大历史所传达的观念清晰地告诉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会受前段历史的影响,也会对将来发生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则是这些层面关系相互激荡的必然产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辛亥革命不再属于兵变、暴乱或改朝换代的封建范畴,而是为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为改变王权天授的专制政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大历史的真正进化方向。

同时,《辛亥革命》还将镜头更多地注目于革命时代平凡而具体的日常场面,在全知視点的覆盖之下,不忘借助充沛的细节来还原历史情境,撷取革命浪潮中的朵朵浪花,通过看似平常的一些琐事与情节,承载

史变革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历史的细节处条分缕析地解读那个时代,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使得一种真切的历史现场感扑面而来,重新建构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想象,引领观众更平易地触摸到历史本质。正如罗澍伟评价的那样:“历史,有时就是一部被细节填满或雕刻的大剧。而一部文艺作品能够把历史真实细化到这样精准的程度,实在是难能可贵。”

《辛亥革命》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大历史走向的“把脉”和对小历史史实的“透读”,全面立体地深入探求社会发展与历史事件及人物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既烘托出大历史走向的客观性,又渲染出小历史发生的必然性。两者的到位结合揭示出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定位和历史发展规律,也创造出作品中的独到的大片气质和人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辛亥革命叙事模式,融思辨色彩、史料价值和观赏趣味于一体,体现了作者见微知著、融会贯通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虚实相生史艺并重:《辛亥革命》之文化范式

作为革命历史剧,《辛亥革命》有着自身所特有的内涵与属性。就定性的审美习惯而言,革命题材的影視剧作自诞生伊始便被归为主流话语和主旋律文化,因而它的身上带着众多抹不去的胎记:主旨的健康性、思想的深刻性、意义的重大性、内容的严肃性,主人公也无一例外地闪耀着神化般的光辉,如此等等。但人所共知,艺术中的历史并不完全就是历史的编年史,它包含着文学修葺与历史想象。在忠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对历史进行剪裁、对接以凸显历史转折的亮点,使文学因素丰富,历史想象适度,进而达到用历史的事实教育人,用艺术的魅力感染人的目的,应为历史剧之本义。

对于这一点,郭沫若曾提出:“历史剧是以历史为题材,不能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在历史剧创作上,提倡‘失事求似’,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事实所束缚。”李希凡则进一步提出:“历史剧究竟怎样才算符合历史真实呢?主要的应该是特定历史事件、历史生活的本质真实,历史精神面貌的本质真实,至于某些非主要的历史事实或细节真实,那就必须服从戏的艺术内容的需求,任凭剧作者在不违反、不削弱历史本质真实的条件下取舍或加工。”

简言之,历史剧实质就是借艺术来演绎历史,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与虚构达到一种艺术真实。历史剧应该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历史真实要靠艺术真实来反映、来体现,艺术真实必须以历史真实为依据。历史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只要它能够表现一个时期的历史真实,或者是反映当代 意识形态,抑或是表现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主题,那么它就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剧。就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的那样:“不应剥夺艺术家徘徊于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权利。”

而《辛亥革命》在以历史史实为依托的基础上,着重表现剧中人物的人情与人性,以丰满的艺术形象来寻找历史理性,传达主流情感,塑造文化品格。对一些次要人物、情节进行必要的艺术虚构和二度创作,不仅止于历史呈现,同时注重心灵表达和灵魂刻画,用充满艺术灵性的点睛之笔提炼出革命者舍生取义、执著于理想等丰富的精神内涵,无论是恢弘而惨烈的烽火战争,还是浪漫凄美的乱世情缘,都在强烈的历史质感中表露出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使得《辛亥革命》呈现出一种历史与情感交融、写实与写意并重的独特气质,实现了以史述事、以事抒情、以情衬景、以景蕴诗的史艺组合,渗透着对人类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终极拷问,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中,身临其境,心感其态,移行换位,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在史实与现实之间穿越,在理想与真实之间纠结,表现出历史正剧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契合所产生的巨大文化感染力与同化力。

可以说,《辛亥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以庄重客观为特质的历史史实与以渲染想象为手段的艺术虚构,融合了以权力话语为主导的主旋律文化和以亲情友情为基调的大众文化,展现了一场由两者联袂进行的别开生面的共谋演绎与双赢献礼,代表着革命历史剧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心存敬畏 多元考量:《辛亥革命》之精英定位

很难想象,一部优秀的电視剧不会留下几个性格鲜明生动,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辛亥革命》电視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近百人,其中绝大多数为有史可据的历史人物,

如何准确而形象地塑造好这些观点、立场、性格、习性大相径庭的人物,在故事的叙述中展现其是非功过、历史地位,并在荧屏上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该剧倾力打造的另—个重点。

历史人物评价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是由只能尽可能接近,而不可能完全“复制”的“客观历史”与后来研究者的主观认知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而且标准与原则常常随时代变化和研究者的主观认知、价值取向的不同而有差异。学者们普遍认为:“对历史人物要做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原则,应当说是明确的。惟其如此,非要提出一个人物评价的统一标准来,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

因此在评价史事和人物时,充分考虑事件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相,努力避免因原则、标准等形成的先人之见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在运用原则和标准具体评析近代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时,则应进入宜细不宜粗的思考层次,不仅要有多维視野,具体分析,还要切实考察其所属的时空环境,共性与个性、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及相互变化等,这样的评析才是具体而非抽象的,符合历史真实而非脸谱化的。

《辛亥革命》的一大特色就是利用以上原则和标准对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精英群体给予了准确的定位和评判。正如编剧王朝柱所言:“辛亥革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革命,从发动到发展,它的核心成员、基本队伍都是清末民初那个时代的知识精英。因此,他们每一个人也必然在这场革命大潮中得到洗礼。……为此,我仍以敬畏之心去描写被时人、后人引为文化大师的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杨度等人,公平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也批评他们给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说,这是《辛亥革命》这部电視连续剧绕不过去的难题。同时,也是这部电視连续剧的一大特色。”

不论历史和现在,精英分子永远都是社会先知先觉的一部分,也是具有妥协性和摇摆性的一分子,在他们身上既有时代所赋予的先行者的品质,也有主观所造就的两面性的性格。《辛亥革命》在准确地把握历史的本质和主流的基础上,公正地评价了精英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段位所定位的不同角色,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在肯定先进人物长处的同时,也不为贤者讳,敢于揭示其不足之处;在否定落后人物短处的同时,也不因人废事,勇于发掘其贡献所在。《辛亥革命》对精英群体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面性的成功表现,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人物鉴赏的价值标准,发挥了历史剧扬善击恶的道德舆论功能,也为学术提供了中国精英群体研究难得的标本,体现了史剧互动互补的双效功能。不仅如此,正是《辛亥革命》客观到位的评价,达到了知人论世的功效,通过人物活动轨迹,从一个点,一个线索了解和展示错综复杂的社会面,阐释了社会的演变过程与历史规律,是客观表现和刻画人物与时代的一部成功之作。

在这些精英中,孙中山无疑是《辛亥革命》全剧结构展开的依据和情节发展的主线,是全剧叙事的中心。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从兴中会到同盟会再到国民党,孙中山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高扬反封建旗帜,提出三民主义,倡行“振兴中华”,一生为革命奋斗凡四十年,正像他在遗嘱中所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孙中山的政治纲领、思想和人格魅力统率了整部电視剧。《辛亥革命》根据这个主旨进行审美化创作,真正做到了以孙中山为第一主人公的艺术呈现。通过对其政治思维的解读、精神世界的诠释、领袖风范的阐发、人格魅力的铺扬,丰富和深化了孙中山作为革命者、先行者的光辉形象,显示出他天下为公的非凡境界、百折不挠的高尚情操。从而成功地树立起孙中山——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

与此同时,围绕孙中山,《辛亥革命》塑造了一大批与之并肩战斗的战友和针锋相对的宿敌,生动准确并且公允地刻画了黄兴、宋教仁、秋瑾、袁世凯等诸多历史人物形象,从而摆脱了让革命领袖鹤立鸡群唱独角戏的俗套,也避免了堆砌事件的被动叙述,把历史英雄和普通人一样作为历史过程中的一员,并在历史运动过程中展示人的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使历史成为人的历史,使人成为历史过程中的人。观众看到的孙中山是一个伟人,但不是一个神化了的伟人,而是一个“人化”的伟人,一个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

伟人,在他身上更多的是无可比拟的亲和力,无论是儿女私情、兄弟亲情还是同志友情,塑造精确到位,感情真挚朴实,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人’而不是‘完人’的形象”。

壮怀激扬 大气磅礴:《辛亥革命》之国魂再造

学者们普遍认为,一部经典的史诗剧不能满足于一般的还原和开掘历史,更应注重的是对应当下历史转折中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史诗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今天的观众和体现主流价值,从而承载起当下的历史文化使命。

作为近代史的开端,辛亥革命所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枪林弹雨的血肉之搏,更是一种贯穿革命始终,荡漾于辛亥志士内心深处的魂灵的变迁,精神的折射和思想的力量。革命不仅需要刀剑,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正如时人所论:“一 而能立国于世界,则必有一物焉,本之于特性,养之以历史,鼓之舞之以英雄,播之于种种社会,扶其无上之魔力,内之足以统一群力,外之足以吸入文明与异族抗。其力之膨胀也,乃能转旋世界而鼓铸之;而不然者,则其族必亡。兹物也,吾无以名之,名之日国魂。”正是怀着再造国魂的信仰与追求,辛亥志士们甘愿抛妻弃子、放弃个人的前途乃至不惜生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中,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壮举。诚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与妻书》所言:“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从弘扬辛亥精神、再铸中华国魂的理念出发,《辛亥革命》以主流艺术创作的使命,通过对辛亥革命精神的深入理解与艺术再现,旗帜鲜明地张扬革命话语,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歌颂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辛亥志士,歌颂那种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舍我其谁的坚定意志,以及不畏险阻,知难而进,肩负祖国的安危,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国魂”内质,以激发新时代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的豪情。

《辛亥革命》中运用大量唯美的画面和诗歌般语言集中展示了一个个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历史场景:陈天华为理想奋身蹈海,徐锡麟为正义悲壮牺牲,秋瑾为信念噱慨赴死,七十二烈士为使命英勇就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活悲壮,场景气壮山河,无不激荡着革命主义、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正是《辛亥革命》所刻画的仁人志士的精神写照,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觉先行者,他们所代表的再造国魂、冒死犯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也是今天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内核。

借助所蕴涵的如此深刻的思想主题,《辛亥革命》具备了对现实的潜在观照,打通了历史和今天,成为现实精神建设强有力的艺术力量,使主流艺术作品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始终占据文化领域的制高点和掌控话语的主导权。

余论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辛》剧的价值不仅是一次全景式的历史呈现,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反思。”《辛亥革命》唤醒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让我们重温历史,去体味在民族困厄中满目疮痍的中国社会,去感受在民族屈辱中劳苦大众的挣扎,去理解革命志士在艰难中的呐喊斗争,引发辛亥革命的反思,反思共和之路的艰辛与曲折。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辛亥革命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历史使命,或许会留下历史的遗憾,但其革命的进步意义不容抹杀。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带来了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是20世纪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基础。而正是基于对辛亥革命的反思和借鉴,催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乃至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说到革命的准备,192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

《辛亥革命》告诉我们:历史选择了孙中山,选择了辛亥革命,历史也选择了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正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和超越。在辛亥革命

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繁荣强大。历史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实现了令无数辛亥革命先辈们梦萦魂牵的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民生幸福的美好理想和追求,真正完成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志士们未竟的事业,并把它发扬光大。

时值辛亥革命百年,一部《辛亥革命》足以告慰先烈,激勉后世。

参考文献:

[1]程帆,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30

[2]王洪波,“小历史”:在“大历史”的缝隙中[n],中华读书报,2007-06-20

[3]何音,富有悲壮美的历史图卷[j],电影电視艺术,1986,(12)

[4]肖云获,历史题材电視剧的新收获[j],电影电視艺术,1986,(9)

[5]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53

[6]郑师渠,近些年来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若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1)

17l壮游,国魂篇[j],浙江潮,1903,(1)

[8]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j],太白,1934,(3)

[9]肖怀远,生动形象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写在电視连续剧《辛亥革命》首播之际[n],人民日报,2011-10-07

辛亥革命精神篇5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1

      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电影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时间定格在一九零七年……

 

      影片一开始便把我引入一位妇女身上,她身戴枷锁一步一步顺着被围观群众开辟的道路中走着。她的步伐铿锵有力,头发凌乱却目光坚定……她就是革命同盟会中的一位妇女代表秋瑾。她边走边望着周围的群众,尤其是妇女们和刚出生的婴儿们,她的眼神是同情的,也是愤怒的,但她唯有望着这些无知愚昧的所谓的“大清子民”一声不吭地走着。此时她已在脑海里交出了一份对“革命”的答卷:革命并非革谁的命,而是为天下所有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当一位清朝官员对她说:“你的两个孩子快要没母亲了……”而她却坚定地打断:“不,是天下的孩子们失去了我一个母亲。”那位清朝官员听完之后吓坏了,急忙解开枷锁,并让桧子手准备。而秋瑾说完,便毅然走上了断头台……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这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又是那么的不平凡。因为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的一声枪响,不仅预示着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开端。然后,经过各地义士如雨后春笋般激烈的起义之后,光复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光复完毕后,一个崭新的中华民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武昌首义前后,影片中无数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新生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他们那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熠熠生辉,万古流芳。

 

       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所谓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和“协作精神”而武昌起义的成功,与湖北革命党人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值得纪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并了解辛亥革命,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2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华儿女们的自强不息,看到了英勇奋战的精神!辛亥革命牵动着多少中华人民的心呀!我激动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电影一开始是一位妇女,她戴着枷锁一步一步顺着围观观众开辟的道路走着,她步伐刚劲有力,她说:“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球瑾始。纵使世人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蕃赴死,正因为回答革命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创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死并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我不由得感动,她是多么的伟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看似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一声枪响,它预示着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灭亡!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烈士洒下了热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先生说: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他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

 

“革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目标,这目标,将会是你人生的“革命”!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3

 

    电影《辛亥革命》讲述的是我们国家由封建国家进入现代国家的那一段历史。

 

当神州大地处于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末期,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进步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他们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它的领导人就是受人敬仰孙中山。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下的辛亥革命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斗士们众志成城,经过鏖战,武昌起义以胜利告终,随之产生连锁反应:湖南、江西、山西、云南、陕西五省宣布独立。不久,清政府彻底土崩瓦解。孙中山先生的智慧、大度和谦逊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推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就职,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是一场人民的革命,是一场光荣的革命,他推翻了清王朝,同时也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为重振中华铺平了一条崭新的路。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看着电影,我的耳边又响起那轰轰烈烈的枪炮声、呐喊声,眼前又清晰地浮现出一副副英雄的面孔……如果没有他们为真理、民主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没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的中国!革命先辈们抛妻别子、心怀大爱、舍身赴死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世界,则国以屹立世界。”辛亥革命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勇往直前!

 

 

 

辛亥革命精神篇6

1911年10月,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 其年为旧历干支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历经了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到最后革命的失败。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是辛亥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让中国***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辛亥革命**了清王朝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成立扫除了最初的障碍;辛亥革命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国家领导人和万千人民都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诞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

***总书记曾说,中国***80多年所建立的伟大业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继承、发展和光大。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它为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封建殖民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中国***意识到没有革命的理论、政党、暴力手段,就没有革命运动的真理,也就不可能让中国人民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

2001年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存。我们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辛亥革命精神篇7

【关键词】 辛亥革命;纪念;启示

辛亥革命以来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改变命运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一百年。百年之后后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纪念些什么呢?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又给了百年后的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百年纪念

2010年“双十”前夕,凤凰网专门做了辛亥百年倒计时专题网站,其开篇词即为“为什么要纪念辛亥百年”,并说明“从今天起,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用一系列的专题报道,来和你一起接近、还原、触摸辛亥革命,寻找、追问、反思近百年来中国与中国人的,变与不变,以及改变”。在辛亥革命前后有一个群体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代表,那就是为祖国革命和建设都做出巨大贡献的海外华侨和华人。[1]海外华侨始终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始终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孙中山先生为此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高度概括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勋。

他们的功勋和地位体现在:辛亥革命时期:

(一)华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海外华侨是革命思想的启蒙者、传播者;海外华侨是革命组织的重要支柱;海外华侨是革命经费的基本来源;海外华侨是武装起义的核心骨干。[2]

(二)华侨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得百年间华人华侨的家、国意识更强烈了。辛亥革命使不同方言、不同帮派的华侨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打破了原先狭隘的地缘血缘观念,他们由“家乡认同”转向了“国家认同”,自由、民主、平等、共和的新思想在华侨社会得到传播。

到20世纪初,海外华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得到强化和升华,这位后来华侨支持抗日战争、支持祖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抗日战争及建国后:华侨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一百年来,海外侨胞的赤诚爱国主义精神一以贯之,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这些都是我在百年之后应该铭记的。

二、百年启示

从1911到2011,一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无不诠释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古老到现代、从危亡到复兴的壮阔进程,其中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启示。

(一)应该顺应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3]辛亥革命带来了震撼,也留下了思索。了帝制,却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是失败的,那么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的过程中,究竟谁是唤起民众、激发人民这一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百年中国的历史巨变,如千帆竞渡,又如百川归海,从岁月深处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只有坚定这样的选择,我们才能顺应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时代巨潮仍在激荡,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二)社会需要呼唤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先驱们“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之精神,树“振兴中华、迎头赶上”之雄心,面对袁氏窃国、军阀割据,干戈扰攘、民生凋敝,却只能感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务须努力”。辛亥革命以其伟大的成功与沉痛的失败昭示世人,如果不能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起支撑现代化国家理想的制度框架,便无法拯救斯民于水火、力挽狂澜于既倒、切扶大厦于将倾。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它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三)探寻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强国之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辛亥革命也失败了,各种希望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尝试均告失败。

中国共产党接过辛亥先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理想与推进现代化事业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在先进理论指导下首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带领人民彻底改变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求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当代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取得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实现经济从贫困落后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四)确立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群众还没有动员起来”,与广大的中下层社会阶层几无关联,无法形成雄厚的社会支持基础和民意基础,这是辛亥革命“上层革命”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继承辛亥革命志业的起点所在: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保障普通民众的权利?

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参考文献

[1]朱英.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与百年超越[J].社会科学.2011,(2).

[2]李海峰.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11-08-23 (4).

辛亥革命精神篇8

XX年7月22日下午,江汉大学数计学院“探寻记忆中的那一抹红——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小队,于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一下午的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研究活动。由六名热爱历史、渴望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的同学组成的小组,完成了这一院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因这里由红墙红瓦建成,故又名“红楼”。其主要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一步步参观,一件件承载着这段历史的物件映入眼帘,同学们已经是热血沸腾。当然,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武昌起义!这场发生在自己家乡的起义,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这场胜利的战役,使人自豪感油然而生。参观完纪念馆,同学们还探访慰问了住在红楼附近的革命老人。他们的和蔼,慈详,是历经沧桑的释然。从他们脸上的皱纹,我们读出了一段段历史宏章。经历了那一段历史性阶段的他们,在和平幸福的今天,又是怎样的感慨万千!

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受益匪浅,随着纪念馆闭馆,也结束了这次活动。然而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这场历史性的革命的回忆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今日的和平,这些革命先烈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们相信,我们都愿参加这场革命。为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这一场宏壮的革命事业!

【范文二】

7月10日下午,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科党支部开展“弘扬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重温辛亥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提升支部党员的先进性和综合素养。

一到红楼里,党员们立刻被馆内庄严的氛围所感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走过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处处展览,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所展示的晚清中国和辛亥首义都让党员们驻足凝思。近期展出的辛亥革命时期漫画展更是引起了95后党员们的兴趣,学生党员谢彪感慨道,“没想到时局动荡年代的漫画,意义如此深刻,很有意思,揭示了很多历史事件的真相”。

党员们继续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馆内的各种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精彩新鲜,创意十足,让党员们“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学生党员张强龙这天十分兴奋,“平时我就很喜欢看历史书,现在期末考试完了,到博物馆里看看实物,真让我有置身当年混乱时局的感觉。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好,要珍惜,但也要常常追怀历史、缅怀先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以辛亥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绩效考核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