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时间:2023-11-16 09:48:35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1

所谓政府直审“村官”,是政府审计部门直接对村居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专业的经济审计,其目的在于解决村居经济活动中“审计难进村、村官不能查”的问题。淄川区的改革攻破村级审计的制度盲区,为改善全国基层村级审计事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

撤销乡镇审计所

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村级财务的公开公正、村干部的规范履职,已经成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如果“村官”履职行为不规范、村务不公开,村民议事规则落不到实处,就很容易引发上访事件。据统计,近年来淄川区发生的村居案件中,80%都与村居经济活动有关。反映集体资产处置不当、财务不公开,要求审计村账目的问题约占30%;涉及违法占地、工程及承包合同等纠纷约占30%;与村经济纠纷以及拖欠工作人员工资、退休费等有关问题占20%。进一步加强对村居财务的监督管理尤为迫切。

新政前的村居审计,即2010年以前的淄川区在各乡镇设立了乡镇审计所。

乡镇审计所是一种事业单位。并不是全国每一个乡镇都有设立审计所,而是根据业务的需要来进行设立。并且根据各乡镇对审计业务的重视程度,其设立的审计所也大不相同。有的审计所是财政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有的只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审计所人员工资管理方式不同,有少数审计所人员的工资是纳入乡镇财政统一管理的,工资还算有保证,但多数乡镇审计所人员的工资是真正的自收自支,如果乡镇对审计业务不太重视,正常的审计业务就不能有序开展,部分乡镇审计所收不到经费,人员的工资也就没有着落了。一个机构连最基本的工资收入都成问题,很难想象让它去严肃认真地开展审计工作。

早在1997年,淄川区便建立了乡镇审计所,对辖区内村居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但由于乡镇审计所存在诸多局限性,加上县政府审计触角达不到,导致村官审计形成“真空”。审计所人员大多为乡镇干部,他们的专业性不强,而且经常与村干部接触。

乡镇审计所在审计上独立性不强,且工作起来对于审计对象――村居党员领导干部“碍于情面、不超脱”,审计结果缺少公信力,很难获得群众的认可。例如某社区村民对2004年2008年之间该社区土地及拆迁补偿资金有看法,寻求上访,拢共1552万元的土地及拆迁补偿资金中,社区的账户仅显示有774万元,村民因资金去向不明导致上访。乡镇审计所介入了调查,但审计结果并不为村民认可。最后由区政府授权淄川区审计局彻查审计并公示剩余款项详细用途,村民们才满意。

针对这些情况,淄川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最终决定撤销乡镇审计所。

在撤销乡镇审计所后,即2010年3月,淄川区政府整合审计资源,在区审计局下设立了四个审计分局。

审计分局的职能参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模式和原则对村居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淄川将审计分局定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每个审计分局核定编制6人,人员在不增加总编制的情况下,由原乡镇审计所、财政所、经管站事业编制的干部中通过考试择优选调。此外,淄川区委、区政府专门制定了《淄川区村级审计暂行办法》,规定了对村居进行审计的内容、重点和整改落实要求,并对审计局开展“村审”工作进行了明确授权。区政府对审计局报送的村居审计计划进行审批,由审计分局依据《办法》规定和下发计划实施。

经过脱胎换骨,将政府专业、规范的审计工作引入到村居经济活动中,有效解决“审计难进村、村官不能查”的权力监管真空。

首先是政府审计的规范性,据淄川区审计局局长张勉君介绍,政府审计专业而规范,村内经济事项从决策到实施,全程审计,“滴水不漏”。

其次是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分局是政府派出机构,村委会为基层群众自治单位。并且《淄川区村级审计暂行办法》对审计局开展“村审”工作进行了明确的授权,使得审计分局能够不受其他单位和部门的干扰,独立实施审计职权。

再次是政府审计的专业性。区审计局对审计分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从审计法规、审计程序、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实现了村居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化、正规化。

怎样直审“村官”

一是实现对“村官”常态化、规范化监管机制。改革之前,淄川是通过乡镇审计所或经管站对村居财务管理进行审计,由于是“内审”,效果不是很好。改革之后,淄川区审计分局制定了严格的审计计划,对村居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按照“任中三年一审”、“离任必审”、“三年对全区村居审一遍”的原则,做到与村委换届同步,将“村官”的监管有效纳入政府的视野。

二是构建对“村官”审计的综合体系。审计分局改变过去单纯审计财务账目的做法,转而对村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以如实反映村官的履职尽责情况。除了审计村里的财务收支情况和土地承包、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项目外,还要审计村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新政绩、新变化和新风貌,由单独对财务监督转向对“村官”履职情况的全面监督。

三是建立对“村官”审计的多重责任落实机制。审计分局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村级经济责任审计中出发现的问题,出具审计报告,下发审计决定,提出整改建议。对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由镇(街道、开发区)党委(工委)、政府(办事处、管委会)负责督促整改,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或民主理财小组负责监督整改,村(社区)两委负责落实整改;对于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由审计部门依法处理;对于违纪政纪的问题,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于涉嫌犯罪的问题,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通过改革,淄川的政府直审“村官”取得了很大成效。近几年来,淄川共审计村居资产总额88084.79万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13192.72万元,通过审计整改,为村集体节约资金4000余万元,其中仅土地租赁费、土地使用费达2107.49万元。在对242个村居的审计中,共出具审计报告242份,整改意见325条,63%已得到落实。

淄川的改革,村民、村干部和村集体都是受益者。对村民来说,政府审计“村官”维护了村民利益。审计中发现有些村应付未付村民补助金的情况,审计人员及时督促各村兑付。

对村干部来说,村级审计工作,有效地将村官的履职尽责情况纳入监管范围,增强村干部学习和遵守财经法纪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比如,西河镇一当选的村干部,当了解到审计分局要在三年任期内对其进行审计时,主动跑到审计局询问有关情况,自主学习相关财经知识。

对村集体来说,在严格规范的审计过程中,深入挖掘审计线索,严格检查村集体各项收入的完整性和支出的合理性,及时纠正各类违反财经制度规定的行为,最大限度的维护了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例如经审计发现,昆仑镇小昆仑村原弹簧厂承包期间的资产流失状况,审计分局督促追回集体财产7.5万元,有效地维护了村集体利益。

将村官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淄川新政坚持从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将村官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就能有效强化村居财务管理,抓住基层村居工作的“撬点”。

村官的权力从哪里来?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从职能定位上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村民委员会又有义务“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可以接受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委托办理有关行政管理事务”,村民委员会背负着双重身份。

但是在实践中,情况大有不同。首先是村民自治实现机制的匮乏,村民们很难进行规范高效的自治,许多法定的村民自治的内容在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其次是村委会更多成为政府在基层群众中间的代言人,乡镇基层政权与村级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相互依赖”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委会成为国家权力在乡村的人,享有了某种隐形的“政治权力”。

村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村官”尽管不是“官”、不具备正式的官员身份,却掌握了相当大的经济权力和资源。《村委会组织法》还规定,村委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村委会组织法》还规定,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征地补偿费的分配、集体财产处分、集体所得收益的使用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换言之,村委会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拥有了管理、经营、开发以及处置集体财产(包括集体土地、山林、海域、滩涂、矿山、水资源、企业等)的权力,还要帮助乡镇基层政权落实许多涉农政策、村庄治理的任务。

“村官”治理乱象急需改善。一方面,“村官”由村民直选产生,广大“村官”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千差万别,导致村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很不平衡。另一方面,根据《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定,政府部门不可过多的限制和干涉村级事务。随着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在惠民政策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的倾斜力度,诸多优惠政策、大量资金直接落实到村居进行分配和调度,有些村居在上级拨付的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存在大量问题,亟需加强审计监督。

正是由于村级组织掌握了大量的看不见的“权力”和经济资源,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为了掌握对土地、山林、滩涂等重要经济资源的“管理权”和“处置权”,乡村的各种宗族势力、利益派系对“村官”职位的追逐和竞争十分激烈。在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贿选”以及“拳头政治”、“暴力选举”现象,甚至会出现雇凶伤人、集体斗殴的案件,由此引发村民集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

由此可见,淄川直审“村官”改革,对村居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制度性的审计,在新形势下非常有必要。通过规范的政府审计,监督村官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村官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2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村居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规范村居财务行为,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全街道政治和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村(居)的帐目和资金全部由街道经管站实施委托制,形成村居审报、街道监督的运行机制,村(居)集体资金在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街道行使监督管理权,从源头上规范村居财务管理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街道行政区域内所有村(居)。

第二章村帐办管制度

第四条街道经管站的专职会计与村(居)报帐员共同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街道专职会计职责:与村(居)报账员共同负责村级帐务的处理;对于各项村级支出单据,专职会计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对村级的非生产性开支要严格审查,出现问题追究专职会计责任。

(二)村(居)报帐员职责:负责村(居)集体资金的上解、领取、报帐及登记一帐两簿(现金日记帐、财产物资登记簿、往来登记簿)。村(居)报帐员应选择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有一定会计基础的人员担任,由各村(居)两委会推荐,街道经管站考核确定。村(居)报账员应逐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第五条街道、村(居)两级财务管理人员要按照《会计法》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把好财务收支关,密切配合,及时报帐、记帐、结帐、对帐,做到记帐规范,文字清晰,数字准确,达到日清月结,帐帐、帐实、帐款、帐据、帐表五相符。

第六条村级报账程序:

(一)每月29、30日,各村(居)报帐员要将手续完备的收支单据,上报街道经管站进行单据审核。不能及时报账的要说明理由,并于下月5日前报经管站。

(二)街道经管站对各村(居)上报的单据由专职会计负责审核把关。专职会计对审核合格的单据开据报帐收据,按照与村(居)报帐员分工,编制记帐凭证,登记总帐及有关明细帐,并编制月结表。

(三)各村(居)对已支取的款项,暂无发票的经济业务必须按支取款项的原始凭证报帐,不许白条抵库,对经济业务已发生尚未付款的也必须记入结算帐户。

(四)各村(居)要按时上报单据,超过一个月上报的不许入帐,按经济责任由责任人自负。各村(居)报帐员要保证收支凭证及时整理上报。

(五)农村会计处理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收款权利和付款责任的发生,决定收入及费用的归属期。

第三章预决算和债务管理制度

第七条实行预决算制度。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要有计划,开支不得无限度,要量入为出。

第八条村(居)集体举债应实行民主决策,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定,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未履行规定程序和村(居)干部私自借入的新债,不得纳入村(居)集体帐内核算,并由借款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村(居)集体应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第四章资金管理制度

第九条资金代管范围:村(居)集体的一切资金,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催收的农户历年欠款、各项承包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款、国家下拨资金、上级无偿支援资金、各项工程补助、银行贷款、土地征用、拆迁占压补偿费、租赁费、收回的外单位欠款、村(居)集体收取的农业、生活水电费以及村(居)集体应收的其他款项。各项收款由财务人员使用统一专用收款收据,不得无据收款。

第十条资金代管办法:

(一)街道实行代管资金公证提存管理办法。

(二)资金管理由街道农村财务结算中心设总出纳,并设专帐专户管理。

(三)工作程序:

1、建户。纳入公证提存的各村(居)在街道农村财务结算中心总帐户下建立公证提存专户。

2、公证提存资金存入办法。发生公证提存业务时,所有资金必须由村(居)报帐员存入专户。

3、支取使用办法。资金使用实行街道领导审批制。发生支出业务时,村(居)报帐员规范填写《资金使用提取申请表》,报街道领导审批,批准后方可提款。严格执行审批权限:支出1000元以下(包括1000元)的备用金由街道经管站长审批;支出1000—5000元的由街道分管领导审批;支出5000元以上(包括5000元)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审批。

4、村(居)报帐员与经管站办理本村(居)各种款项的上交与提取,实行收支两条线,各村(居)收入全部上交,支出一律公证提存。

第十一条约束机制。

(一)为确保村(居)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不受侵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从农村财务结算中心及村级专户,代扣各种款项,一经发现,按财经纪律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各村(居)除规定的备用金外,不准设立小金库,不准搞帐外帐,不准将资金转移到外单位和所属企业部门,不准公款私存,不准坐支现金。

(三)街道经管站专职会计每月对各村(居)发生的支出与批准的提款数额进行核对,以鉴别是否坐支现金。凡违犯以上“五不准”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按《济南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五章支出审批制度

第十二条村级支出必须按计划支出。每月月底由各村定出下月财务支出计划。

第十三条实行负责人签字制度。各村(居)每项支出单据必须经村(居)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

第十四条支出审批权限:经费开支在500元以下(包括500元)由村(居)主要负责人批准;500元—1000元由两委会研究确定;1000—5000元(包括1000元)须经两委会及民主理财小组研究确定;5000元以上(包括5000元)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五条支出单据必须手续完备、要素齐全。原始单据应包括品名、规格、单价、事由等,并由经手人、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签章后,方可上报。

第十六条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取消村级招待费。

第十七条村(居)干部因公外出开会、参观考察等活动所产生的支出,本街道范围内,一律不准报销;街道范围外,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并视本村(居)实际情况自定。要严格控制租车费用,因工作需要确需支出的,租车费用每年不得高于6000元(包括6000元)。

第十八条严禁村(居)干部用公款配备移动电话和住宅电话,村(居)负责人一律不准报销通讯工具购置费及通讯费。

第十九条村(居)干部报酬标准参照当地人均收入,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

第六章财务监督与公开制度

第二十条监督措施。

(一)实行村居财务督查制度。街道成立由纪委、经管、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农村财务督查领导小组,对各村(居)财务收支及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

(二)建立有效的村民监督机制。各村(居)要按要求建立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成员在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中选举产生,并依法开展工作,村(居)两委会成员及其亲属不得担任理财小组成员。理财小组成员的任期与村(居)两委任期同届。

(三)实行村(居)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村(居)负责人离任必须经街道审计无异议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审计后发现问题的,按有关规定另行处理。

(四)建立村居财务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街道对经管站专职会计、管理区主管会计、村(居)报帐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对考核为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考核为不合格的在全街道通报批评;村(居)报帐员连续两年考核为不合格的,除进行通报批评、经济处罚外,要按照规定程序予以辞退。

第二十一条民主理财小组职责:每月定时参加理财会议,对当月发生的所有单据进行逐项审核,审核合格的签字并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不合格的予以剔除,谁经手谁负责。对本村(居)重大经营活动、财务收支事项参与审核监督。

第二十二条民主理财小组要在两委会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当好村民的代言人。理财小组成员应按时参加理财会议,如两次无故不参加理财,提出批评教育,三次无故不参加理财,视为自动辞职,两委会有权从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中另选他人。对于民主理财小组无故不理财或理财小组无理干扰两委会合法的财务工作的,两委会可按程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经研究通过后的提款申请及支出,理财小组不签章的照常生效。

第二十三条各村(居)民主理财小组组长负责召集理财会议,理财日定为每月28日。

第二十四条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各村(居)要建立固定的财务公开栏,每月8号张榜公布上月财务收支事项,公开情况要实地拍照,存档待查。街道将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抽查各村(居)财务公开工作,对于年度内累计三次不进行财务公开的村(居),街道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发村(居)主要负责人及报帐员转移性支付年度补助。

第二十五条实行会议登记制度。各村(居)召开的有关财务会议必须做好会议记录,形成的决议必须经与会人员签字登记,重大事项的决策以会议记录为准。

第七章钱物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不准直接管钱管物,钱物管理人员必须健全帐簿,据实登记,及时核对余额,盘兑实物,达到帐帐、帐实相符。

第二十七条健全财产物资使用、保管和维修制度。各村(居)要定期盘点、及时处理损益类财产帐目,按规定提取折旧,严禁非法侵占集体财产物资。

第二十八条街道、村(居)都要配备档案室、档案橱,各村(居)当年及上一年度的会计资料由街道保管,三年以上的会计资料由各村(居)自行保管,并严格按卷归档,做好档案交接。街道、村(居)对历年会计资料,必须分年度统一编号,整齐有序地集中存入专柜,确保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所有会计资料必须按年限保存,任何人不得私自销毁。

第八章一票否决制度

第二十九条村居财务管理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街道全方位目标考核,对因财务和加重农民负担问题引发上访或越级上访的管理区及村(居)主要负责人依据街道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村居财务管理和减轻农民负担实行一票否决。

第九章罚则

第三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依据《长清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办法》(济长政发[*]7号)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未按规定程序任免村(居)报账员或村(居)主要负责人及其直系亲属担任财会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各村(居)报帐员不按时报帐的,扣发当月补助,并提出批评教育。年度内累计三次不报帐的,免去报帐员职务。超期上解资金,时间在一个月之内的,处以超期金额10%的罚款;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处以100%的罚款。

(三)未建立健全会计账目、财务档案或非出纳人员保管现金的,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四)未执行固定资产折旧规定或提取的折旧费未用于固定资产购建、改造、更新的,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五)将村(居)集体资金公款私存,设帐外帐、小金库,坐支现金,以白条抵库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违法金额10%至30%的罚款。

(六)擅自以村(居)集体资产进行担保、抵押,或未按规定变卖、报废或以其它方式处理资产,或利用职权压价发包、低价出租集体资产的,处以经济损失10%的罚款。

(七)对挪用、平调、私分、侵吞、哄抢、破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集体财产的,责令停止侵害,限期退还全部资产,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处以经济损失10%至30%的罚款。

(八)有以上行为之一,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当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3

关键词:新常态 农村财务收支审计 问题研究

一、新常态下对农村财务收支审计的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下,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倡导服务型政府管理体系构建,通过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权力干预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激发市场经济活动;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机遇,通过制订一系列金融政策和市场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基层干部要树立严格自律的形象,并要求农村党员干部切实做到公正廉洁自律,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工作要求,严于律已、严于修身,学做结合,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工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从严治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做好农村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新常态下农村财务收支审计问题进行了研究[1]。

二、新常态下对农村财务收支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经济责任的认定困难。农村是我国的最基层组织,是政府组织机构的最基层机构,村级基层政府组织通常由基层村民自行选举产生,集体“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的“四权”(审批权、使用权、分配权、收益权)在村干部手中,村(社区)“三委人员”更换快,新官不清楚、不理旧账问题突出。并且一些会计中心在账务核算中并未实现收支两条线,社区也未配置相应稳定的报账人员,大多由指定的临时人员担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村干部即负责政务,又负责财务这种模式显然是不符合财经纪律要求的,加之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加大了滋生个人腐败问题的可能性。从当前审计角度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经济责任认定不明确,很难明确经济主体责任人[2]。

2.缺乏专业审计人员。一些区域对村级政府机构的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未配备专业审计人才,导致专业审计人员数量少,现有的部分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审计能力有限[3]。

3.审核内容单一、审计标准模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财务收支的审核内容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一些区域审计人员仍按传统的项目开展审计工作。我国村级基层政府组织审计经验不足,对财务收支审计无标准的体系,审计标准模糊,主观评定因素较多,审计结果不客观。

4.国家审计政策落实困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专项资金,很多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存在专项资金与项目不匹配、专项资金应用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加之村级基层政府组织在财务管理上不专业也不到位,导致国家审计政策在村级基层政府组织中的落地困难[4]。

5.审计结果应用不足。在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审计中,归纳性提取出审计意见,并明确了评价标准,但是对于审计结果应用不足,一些村级基层政府组织并未根据审计结论进行整改,对于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财务收支工作并未做进一步的完善,并未将日常的财务收支工作与审计结果相挂钩,开展整改工作。

三、新常态下村居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路径

1.转变审计思想,发展审计内容,明确责任主体。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干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在审计实践中,要转变审计思想,明确审计责任主体。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干部要切实担责,担当起经济审计的主体责任,积极作为,完善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管理,避免财务收支审计问题的出现。

2.做好财务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财务和审计人员的管理思想和专业素质,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明确审计负责主体的权限范围。明确负责主体的权限范围,让农村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明确的依据,并做好相关制度的执行工作。

3.明确审计标准,丰富审计内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做好定量评价,按标准进行统一的财务收支问题审计,让审计定性评价结论具体量化有依据。

4.及时反馈审计成果,配合部门工作整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审计结果要及时反馈,并做好备案存档工作,并配合部门做好落实整改的跟踪督导工作,确保农村财务收支审计政策落实到位。

5.做好审计结果的应用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细化和量化,具有可操作、可实施地,将审计评价结果计入个人人事工作档案中,与个人业绩挂钩,以便将审计结果充分与村居领导干部的个人业绩、升迁相挂钩,作为今后人事调动的参考。

四、结论

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下,要做好村级政府组织的财务收支公开与监督工作,促进村级政府组织财务收支规范化管理,为村级基层政府组织培养专业审计人才,做好审计结果的应用工作,对于一些村级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员的违法违纪等行为要严肃依法处理。总之,要建立起服务型政府组织,完善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管理工作,加强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做好农村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推进财务收支情况的信息公开与监督工作,确保村民的知情权,推进村级基层政府组织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师高康,胡辉.新常态下村级财务管理须常抓不懈――基于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专项检查调研[J].中国农业会计,2015,02

[2]王慧.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村居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及其财务收支、专项资金审计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6,03:99-100.

[3]晏维龙,韩峰,汤二子.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02:3-13.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4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一个“强”字

我们党政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依法治国、治市、治区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要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必须坚持把依法治村、村民自治作为依法治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必须妥善解决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基于此认识,我们街道办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三个“强”:一是强机构。历任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都亲自担任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办公室建设,完善工作机制,配备了精干、能力强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把依法治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村(居)委会、各部门也相应建立健全依法治理机构,保证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强制度。我们结合本地的实际,坚持从完善制度入手,先后制订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50多项,包括首创的《村(居)民小组议事规则》和《农村党员监督实行<议事规则>落实村务工作责任制》等,确保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三是强责任。根据《惠州市依法治镇(乡)工作指导纲要》和《惠州市依法治镇(乡)工作考核验收标准(试行)》的要求,我们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有关部门、村(居)委会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分工负责落实,并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形成了各级领导带头抓、主动抓、务实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突出一个“实”字

惠环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且市仲恺高新区坐落在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随着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也相伴而生。如因征地引起的纠纷,村民聚众闹事,集体越级上访等现象,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街道办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针对这些社会突出问题,我们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抓基础工程,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街道办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司法、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负责人共16人组成的普法宣讲团,经常深入村(居)委会,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知识。同时,每个村(居)委会配备2—3名法制辅导员,每个村小组配备1名法制宣传员,负责村(居)、组的法制宣传工作。各部门利用街道办党校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栏、学校法制课、法制图片展览、法律进万家活动等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机关干部、农村干部群众、中小学生、流动人员进行普法教育。据统计,*年以来,共举办较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活动80多场,宣传法律法规20多部,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为全面开展依法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抓住重点,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们针对辖区企业工厂多、人员繁杂,打架斗殴、偷盗抢夺等治安刑事案件时常发生的情况,通过推行“三级联防”、“政企联动”、落实“出租屋房东责任制”和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等途径,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促进了社会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各类治安刑事案件保持逐年下降,辖区出现无黑恶势力、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恶性事件、无集体越级上访、无练习者、无虐待和拐卖妇女儿童及买卖包办婚姻、无常住人口吸贩毒、无常住人口刑事犯罪的“九无”良好局面。三是健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网络。不断完善了以办事处、职能部门、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四级调处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网络,先后成立了8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达50人,并聘请了38名治安信息员,做到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妥善处理,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几年来,办事处调解可能引发集体上访的事件20多起、劳资纠纷200多宗,处理率达100%;调解民事纠纷500多宗,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8%。同时,组织由专业法律工作者参加的工作组,进驻长期存在干群关系紧张、村民连年上访等问题的村组,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疏导工作。*年以来,辖区没有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年,街道办还被评为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二等奖”。四是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年底,我们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平南村作为试点单位,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年在其余6个村(居)委会全面铺开。我们按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九条标准制订了实施方案,完善软、硬件建设,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基本达到了“六有”要求。通过创建活动,正确引导广大村(居)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机制,重心下移,突出一个“效”字

惠环各村民小组均拥有各自的经济实体,涉及到村民权利和利益。由于过去种种原因,个别村出现了干群矛盾日益突出的现象,而现行法律对村民小组这一级还存在着管理盲点,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在村小组难以实现有效结合,从而给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带来一定的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年,在依法治市、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性地制订并在33个村(居)民小组全面实施了《村(居)民小组议事规则》。《议事规则》明确规定只要是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都要按照“拟订方案——向党支部报告——公布经党支部和村(居)委会审批同意的方案——召开村(居)民会议表决——确定表决结果”五个程序进行议事,直接把村务管理重心下移到村民小组,大大增强了村组一级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有力促进了村民自治,保障了村(居)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推行《议事规则》4年来,街道办33个村小组先后议事500多件,有土地转让、厂房建设等经济大事,也有收取卫生费、计划生育、收入分红等村务事项,没有发生一起因村民不满村务工作而引起的集体上访事件。33个村(居)民小组集体经济逐年增长,由原来年收入不足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以上,最多的年收入达13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年的5615元增长到*年的7158元,年均增幅达8%以上。

为保证《议事规则》贯彻落实好,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年,我们制订了《农村党员监督实行<议事规则>落实村务工作责任制》,将《议事规则》实施与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规定了党员自身建设的“十带头、十不准”,即党员必须带头参与《议事规则》议事,不阻碍村务运作;带头遵纪守法,不参与“黄、赌、毒”;带头维护稳定,不违法参与上访等。还规定了党员在实行《议事规则》和监督、落实村务中的十大任务,并制订成小册子,发至每个党员,提高了党员落实村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我们还先后建立了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居)委会工作责任制、月工作汇报会、半年专题汇报会、定期检查、年终考核评比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确保《议事规则》得到有效执行,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利的落实。目前,《议事规则》和《农村党员监督实行<议事规则>落实村务工作责任制》已成为我街道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村民民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四、加强管理,完善监督,突出一个“真”字

村务、财务公开是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也是农村依法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年起,我办事处就全面实行了村务、财务公开。我们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公开栏的建设。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7个村(居)委会及33个村(居)民小组建立了公开栏,实现了“一村一栏”。我们按照省、市、区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将村务公开内容归纳为工作目标计划、干部职工录用交流、财务收支、工程招投标、计划生育等八项;将办事程序、社会承诺、政策法规等内容以及村民普遍关心的事项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

二是认真抓好规范化管理。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方面的《集体经济的投资决策制度》等12项制度和财务公开方面的《财务机构人员管理制度》等6项制度,全面规范了政务、财务管理。*年,我街道办以平南村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村”为契机,大力加强各村(居)委会财务阵地建设和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全面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处理程序,认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坚持农村财务审计,有力地推动了各村(居)委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年,平南村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

三是认真抓好监督管理。为了保证村务、财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我们进一步完善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代表议事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确保这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有人监督。同时还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村组“两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此外,我们从驻惠环的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村务公开监督员,定期组织他们视察“两务”公开工作情况;设立公开咨询、投诉电话和举报箱,方便群众查询和投诉,确保“两务”公开正常运作。

四是认真抓好考核奖惩工作。我们制订了《两务公开工作和民主管理量化考评办法》,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各村和村干部的年度考核之中,考核的结果与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挂钩,促进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是实行会计选聘制。在保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经营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办事处选聘会计到各村(居)委会办公,按照统一票据、统一凭证、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记账方法、统一会计报表、统一公开时间和公开内容“六个统一”的标准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全面推行会计选聘制,增加了农村财务管理收支透明度,保证了财务公开的规范性、公正性和真实性,防止了暗箱操作。同时,还对农村历年来的往来账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年以来,各村(居)委会和各村(居)小组彻底消除了财务“白条单”现象。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5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发挥“两翼”山林资源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增效的重要举措。开展农村居民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调查(即农村居民纯收入抽样调查),可以有效监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进程,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制定农村经济政策、科学决策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客观真实地监测我县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小康进程,推算各乡镇粮经作物产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农业生产重要指标数据,有利于乡镇编制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二、样本抽选办法

(一)调查范围、规模。按照全国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方案和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县政府决定在全县所有乡镇(含白帝城风景区管委会)建立规范化的农村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网络,开展农村居民纯收入调查工作。调查规模按照每个乡镇20户抽选。

(二)调查样本抽样方法。以各乡镇为总体,建立有代表性的乡镇抽样调查网络,并按照科学规范的对称等距抽样方法,进行三阶段抽样:

1.调查村的抽选。由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负责。以各乡镇所辖行政村为总体,按照各乡镇上报给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标志由低到高排队,乡村人口为辅助标志,对称等距抽出调查村。每个调查村选定1名辅助调查员。

2.调查社的抽选。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报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审定备案。在抽中调查村中选出一个能代表本村农民收入水平的中等收入社作为调查社,即按照该村各社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排队进行抽选。

3.调查户的抽选。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报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审定备案。先对抽中社所有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回忆调查,然后以收入为主要标志从低到高排队,以每户人口为辅助标志进行累计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编制抽样框,对称等距抽选20户调查户。

(三)样本轮换周期。农村居民纯收入抽样调查为常年性调查工作。为保证抽样调查的代表性,调查样本轮换周期为5年,每隔5年重新抽选一次调查样本(上级另有规定除外)。在轮换周期内,各乡镇每年可以有序轮换20%的样本户。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和职责分工

为统一规范实施抽样调查工作,保证抽样方法的科学性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农村居民纯收入调查工作实行统一方案、统一管理、统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管理模式。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府办联系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农民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的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的职责。主要有:制定调查方案;直接抽选调查村,指导乡镇抽选调查社及调查户;负责组织培训工作;制发、维护数据录入程序;每月(季)进行超级汇总;负责指导、检查全县各乡镇的调查工作;负责评估、审定全县及各乡镇的数据;负责数据上报和工作;调查网点的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宣传解释、县级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工作。

2.各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的农民纯收入抽样调查工作;配备专职的统计干部1名(统计干部的必备条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较高的文化水平、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程序),并保证统计干部的相对稳定;为统计干部配备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及必要的工作经费;指导、检查本乡镇的调查工作;核实并签报本乡镇的原始调查资料数据。

3.乡镇统计干部的职责:指导、管理本乡镇的所有调查户的日常调查工作;每月收集、整理、录入、审核本乡镇调查户的所有调查数据;上报调查数据;负责资料管理和数据保密工作;撰写并上报统计信息资料;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调查任务。

4.辅助调查员的职责:具体管理本村抽取的20户调查户;负责检查、辅导调查户记好帐,按时收集调查户的“现金、实物”两帐、“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补充资料”卡片以及年报需要提供的资料。每月按时将审核编码后的“现金、实物”两帐、“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补充资料”卡片报当地乡镇统计干部。

5.调查户的职责。每个调查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时将每天发生的所有买卖收支行为和家庭经营生产情况逐笔记入帐本。做到不漏记、不重记,不记坨坨帐,不做假帐和虚帐。

对每月所记的收支帐目数据与当月家庭的实际收支情况进行对比核实,据实进行更正和补记。

四、启动时间及工作步骤

农村居民纯收入抽样调查网点的启动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年月底前为准备阶段,完成方案的制定。

(二)年月底前完成网点的抽选,确定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并确定专(兼)职统计干部。

(三)年月底前为试行阶段。集中完成调查户、辅助调查员及乡镇统计干部的业务培训。组织调查户进行试记帐、辅助调查员进行试编码、乡镇统计干部进行数据处理程序的调试工作。

(四)年月日开始,正式启动农村民居收入抽样调查网点,调查户开始正式记帐,并建立健全调查管理制度。

五、调查结果的使用及管理

农村居民纯收入抽样调查网络启动后,调查所取得的资料作为农业统计、农村经济统计的基础资料。主要用于县政府对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考核;作为农村司法案件理赔法定数据;是今后各乡镇小康进程监测的依据;是各乡镇对外公布、使用的法定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6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行使村集体及村民委员会财务审批权和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决策的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由镇(街道)统一领导,镇(街道)审计、监察、农经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实行三年一轮审。对当年即将进行换届的村要进行离任审计,对已完成换届选举的村要开展年度经济责任专项审计。

第六条专项审计的重点包括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经法纪执行情况和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七条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任期内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三)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四)村级集体不良债务控减情况;

(五)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制度建设情况等。

第八条财经法纪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等问题;

(二)是否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开支审批制度;

(三)实行财务“双”的地方是否严格按“双”制度执行;

(四)是否规范使用收支票据;

(五)有无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等问题。

第九条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村集体企业改制、“撤村建居”和并村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等;

(二)债权、债务管理。村里举债是否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是否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款另作他用,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不良债务,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

(三)土地发包、承包。“四荒”等资源性资产的发包是否采取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方式,是否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村级基建工程建设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

(四)专项资金管理。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一事一议”筹资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惠农综合直补资金的发放情况等;

(五)财务公开。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资金收取标准、范围、使用是否公开,其他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等;

(六)农民群众关注的其他热点问题。

第十条专项审计结束后,应将审计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

第十一条镇(街道)要为村干部专项审计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安排必要的经费,配备必要的审计人员。

第十二条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纪检、监察、农经等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辖市、区纪检、监察、农经、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本办法执行到位。

第十四条各辖市、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7

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居于国家公务人员,能够控制支配一定公共资源的国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括村级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在此基础上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鉴定与评价的活动,当然也包含以干部考核为目的的活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是指包含国家审计机关在内的一个多部门的联席会议,同时辅助于国家审计机关聘请的外部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查明对有关经济活动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是一种独立的审计业务类型。它运用量化计分的方法,对能够支配控制公共资源的国家人员实施监督考核,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为基础,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来指导和监督新农村建设。经济责任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分项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要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审计评价既全面完整,又具有针对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要素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活动,是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审计的主体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在内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或主管部门的内审机构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客体是特定单位领导干部和所主持单位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确定后才能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要进行财务收支审计,还要审计该领导所在地区综合经济指标的真实完整性、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经济项月的效益性,以全面评价其经济责任情况。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审计取证模式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新农村建设中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要适应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发展,能够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的相对容易,切实发挥其为新农村建设灌输血液的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中经济责任审计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产生的基础,经济责任审计是甄别企业领导人员素质信号的有力工具,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推行也将使领导者深深牢记自己的责任,要正确评价其是否履行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它能促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选择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行为,能够对领导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较为综合的评价,使审计工作走上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部门是人,在国家权力的委托关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信息的公开逐步建立起外部监督机制,能够激励有业绩的领导干部,解决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正确性,提高农村建设的经济效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经济责任审计是以人为三在村级干部管理中的应用,能起到对村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施,能够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其管理能力,保证其能顺利实施领导过程并成功,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管理效率的提高。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与以往新农村建设的不同,其关键在推进,重点在“建设”,它体现了新的背景、新的理念,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工作任务,.强调建立支持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意味着我党要全面彻底的解决农村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的职能是以经济服务为中心、.实现领导管理的“官念”向指导服务、从行政命令向市场引导、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和就农抓农向以工代农、以工促农的四个转变,按照党的政策积极地带领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三、构建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新农村建设需要党政上下齐力,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应该是一个多部门、多组织的联席会议,要建立联席会议的主体模式,能够在执行力和能源整合上发挥审计作用,并资质的社会独立审计组织来进行审计。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客体可以界定为村支书。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干部农村经济责任完成情况,财经法规执行情况,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村干部个人收入及廉政自律审计;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新农村建设专用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负债率、.村干部经费比率、出增长率、人均开支、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招待费支出比率、违规金额比率,账务处理差错率。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实施原则要.坚持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为限定范围的评价原则、.坚持以审计认定的事实数据资料为对象的评价原则、.坚持以经济责任为主的评价原则、坚持以量化政绩为特点的评价原则、坚持区分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的评价原则和坚持区分主观责任与客观因素影响的评价原则。

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8

一、充分熟悉村(居)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基础,它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多年来的实践证实,农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党支部,特别是有一个好支部书记。班子不行,什么事也办不成。我县现任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总体来说是好的,不少村班子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一些支部书记能力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题目,矛盾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利益观、人生观等方面变化较大,加上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农民群众思想比较复杂,不少农民群众琐屑较量,唯利是图,只顾自己,不顾大局,只看眼前,不看长远,见利就争。有的村社会风气很不正,社会治安不好,宗族势力甚至黑恶势力抬头;有的地方“黄赌毒”特别是“*”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另外,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纠纷不断,争利争霸等引发的上访上诉不断,等等。再加上不少村资源贫乏,基础差,交通不便,无法找到发展经济的路子,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村容不变,村貌依旧。因而,致使农村工作难做,有些村“两委”干部在复杂矛盾和困难眼前不知如何是好,束手无策,根本无法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履行不了职责,完成不了任务。甚至个别村干部显得很无能,落后于一般群众,与镇党委政府没能保持高度一致。这样的班子不换行吗?正由于如此,县委希看通过这次换届选举,把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选好配强,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公道正派,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人选进班子中来,使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真正成为有战斗力的班子。做好村(尽)换届选举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各级尤其是各镇、村一定要充分熟悉这次村(居)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二、依法依规组织好换届选举工作

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换届选举依法依规有序地进行。

1、必须明确选举程序。村(居)换届选举政策性和法规性强,选举程序要求严格。县委、县政府印发了《第三届村民委员会和第二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对这次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职数配备、任职条件、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等作了具体安排和说明,各镇、村(居)要结合实际,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选举程序,严格遵循和党内选举有关规定,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2、必须明确选举办法。“两推一选”工作是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机制的创新之举,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搞好村党支部换届的一个好办法。

3、必须留意把握的几个题目。一是原则上先进行村委会选举,后进行党组织选举。在实施过程中,各镇可结合实际,统筹安排,自行确定选举顺序。但要留意的是,村委会成员是党员的,应推荐为党组织成员候选人;凡未当选村委会成员的,一般不推荐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二是先审计后换届。要落实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认真搞好村级财务审计、清产核资、公布帐目和追缴失散财产等工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题目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作出处理,并在选举前向群众公布结果。三是先易后难。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一定要分批实施。工作基础好、条件成熟的村要先换届;情况不明、条件不成熟的,要经充分预备后再换届。四是先整顿后换届。对班子软弱涣散、题目突出、情况复杂的村不要急于选举,要集中气力抓好整顿,待打好工作基础后再换届。对于少数不起作用的党支部、村委会班子要果断调整。五是先考察后选举。镇党委要严格按照任职条件,做好职员规划,搞好资格审查,既要重视*推荐结果,又要按照任职条件严格把关。*推荐结果是选人的重要参考,但不是决定条件。用什么样的人,要通过全面考察,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选进村级班子中。

三、认真抓好换届选举工作责任的落实

村(居)换届选举是一项政策性和法律性非常强的工作。各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的落实。

一要落实责任。各镇党委、政府要把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县委组织部分是负责村和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职能部分,县民政局则是负责村委会和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职能部分,一定要切实履行好相应的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好相关职员学习选举法律法规与党内规章制度以及中心和省、市、县委有关换届选举的文件,进步政策水平。各镇要成立村(居)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镇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各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责任制,实行挂点包村或社区居委会,责任到人。对情况复杂的村(居)要派出工作组驻点指导。人大、纪检、组织、宣传、民政、农业、财政、政法、法制、等部分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县几套班子领导成员要经常深进挂钩镇,及时帮助解决村(居)换届选举中碰到的题目,指导各镇搞好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县直各单位要加强与挂点村的联系、沟通,把村级换届当作份内事,把握村(居)换届选举动态,确保挂点村(居)换届选举圆满成功。全县779名驻村干部要把搞好村级换届选举作为今年上半年的首要任务来抓,发挥特殊作用,指导帮助所驻村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二要加强指导。换届选举点多、面宽,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镇要派出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帮助各村搞好村级换届工作。县人大、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要加强对村(居)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

三要做好思想工作。一是要做通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思想工作,使之担负起这次换届选举的责任;二是要做通因年龄题目要退出村“两委”岗位的干部的思想工作,使之紧密配合换届选举;三是要做通村里有影响力的村民,如离退休干部、村中长老等人的思想工作,使之大力支持换届选举工作;四是要加强与该村外出在职干部的沟通、联系,争取他们支持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四要加大宣传。各镇、村要利用广播电视、标语、黑板报等各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开展换届选举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为换届选举营造良好的*氛围。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准则解读范文 下一篇:水利水电防渗墙施工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