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06 16:25:27

村居古诗

村居古诗篇1

韩愈认为,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不仅要“口不绝吟”,还要反复品味。朱熹认为,读书须把书读得滚瓜烂熟,要读到书中之言都像出于自己之口;然后细细品鉴书中的内涵,要品鉴到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好像都是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才有收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也是一样。那么,教学时,我们如何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吟咏之声将学生带进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丰富的意蕴之中,感受古典诗词和谐的节奏与韵味呢?

一、切忌揠苗助长,应循序渐进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等美学特质,但是这种美学特质是需要读者通过反复诵读、潜心品鉴方可感受得到的。所以教学时,教师都会把引导学生诵读、吟咏、背诵古典诗词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重头戏而严抓不放。然而,诵读古典诗词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的,比如:字正腔圆地读通、读顺、读懂文本;把握七言诗、五言诗、词的诵读节奏;根据文本大意有效把握声音的高低和语速的疾徐等。上课伊始,教师切不可立即要求学生高声诵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浏览课文一遍,找出生字新词后借助文末注释与字典、词典等扫除“拦路虎”;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知识储备诵读七言诗、五言诗,划分节奏;最后引导学生把握诵读的语调与语速。诵读蕴含快乐喜悦之情的古典诗词时语调应活泼轻快,语速稍快,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等;诵读有凄凉悲哀、痛苦忧郁之情的古典诗词则应语调低沉哀婉,语速稍慢,有时候甚至要一字一顿,如陆游的《示儿》等。

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1)请浏览课文一遍,给“翁”“锄”“莲”等字词注音释义。

(2)听老师范读,揣摩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背诵默写。

二、少用名家朗诵,多用教师示范朗读

虽然网络中的名家配乐朗诵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这种借助声、色、光、形等诸多美学元素整合而成的名家朗诵,一方面会让学生长时间停留在欣赏状态之中,觉得自己的朗诵水平可望而不可即,不敢开口吟诵;另一方面,由于音画视频中的名家朗诵是面对摄像机的表演性朗诵,朗诵者与学生缺乏最起码的情感交流与朗读互动。教学艺术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艺术,古典诗词本身就是远古诗人情感与智慧的载体。教师字正腔圆、融情入景的朗诵,具有极好的示范性和极大的影响力。教师面对学生的示范诵读是一种口、耳、眼、脑、心并用的操作性极强的艺术鉴赏活动,也是教师对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有效把握,是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良好时机。

比如,教学表现和平宁静的家居生活的《清平乐·村居》时,我一边面带笑容、疾徐有致地范读课文,一边用充满温情、慈爱的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产生了非常好的范读效果。我在范读完词的上片“白发谁家翁媪”后稍作停顿,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接着我的朗诵声情并茂地朗诵起词的下片:“大儿锄豆溪东……”欣喜之余,我更加坚信教师示范朗读所产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少用大声朗读,多用浅唱低吟

古代文人在吟咏、鉴赏古典诗词时,早已发现了浅唱低吟的妙处。比如,明代钟惺在评论汉乐府《古歌》时曾言:“此歌态生于情,情生于调,微吟自知之,其故难言。”清代沈德潜也颇有感触地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晚清曾国藩也颇有吟赏古典诗词之心得:“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上述学者均从自己的吟诵赏鉴实践中体味到“抑扬抗坠”“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式的浅唱低吟。帮助读者深入细致地品鉴古典诗词,是诵读、品味古典诗词的境界。

相对于高声朗诵,浅吟低唱更能使学生的心境长时间地保持在相对宁静的状态之中,而这种相对宁静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和启动积极的多向思维活动:联系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平日积累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充分感知、品鉴文本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深入理解文本的丰富意蕴,创造性地再现文本的艺术境界,从而达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送参寥(禅)师》)之吟咏、品鉴古典诗词之佳境。我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等古典诗词时,从不要求学生扯着嗓子大声朗读,而是先给学生做浅唱低吟的示范性咏诵,再授予学生“抑扬抗坠”“静气按节,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之法,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微吟自知”之妙。

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蕴含着巨大的审美艺术张力,引导学生浅吟低唱古典诗词即是彰显其审美艺术张力。教学时,我们应该遵循“三少三多”的原则,引导学生“抑扬抗坠”“静气按节,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奏响古典诗词的美妙乐音。

村居古诗篇2

1、《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翻译: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来源:文章屋网 )

村居古诗篇3

师:课前让我们玩个游戏,看图片猜古诗。让我们现在走进古诗城堡,瞧,在每张扑克牌的背后藏着一幅画,看到画面,你想到哪一首古诗? 出示图片:《山行》、《绝句》、《池上》、《村居》等。

(一)诗词对比,体会特点

1.师:刚才我们回忆了高鼎的一首诗《村居》。(板书:村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词题目也叫《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板书:清平乐)

2.比较诗、词的不同体裁。

3.齐读题目。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里的“村居”是什么意思?(乡村生活)

2.词人笔下的乡村生活是怎样一幅画卷呢?拿起书,大声读两遍,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学生自读)

一读: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二读:读出词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听它的节奏,停顿。);三读:读出词的韵味,你一定听出这首词的节奏和停顿了吧。指名读,学生评价。

(三)细读品味,想象意境

1.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一样,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一幅画)

2.好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啊。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板书:喜)读读相关的语句,小组里说说你的理由。

3.学生交流。

(1)最喜小儿无赖。看,这就是小儿,他会怎么卧?(学生想象)一个“卧”字我们就想到有许多姿势,有侧卧、仰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小儿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他的小脚丫,在来回的晃来晃去,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词中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哪个词?(无赖)你知道无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多么可爱的小儿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2)大儿锄豆溪东。除了最“喜”的小儿,还喜欢谁?(大儿)(出示:“大儿锄豆溪东”)这里锄豆是什么意思?(在豆田里锄草)如果你是大儿,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二儿正织鸡笼。中儿又在干吗呢?(出示画面:中儿正织鸡笼)(板书:织笼)多幸福的一家子呀!能不令人欢喜吗?谁来读读词的下篇,不仅要读出喜欢,还要读出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勤劳、小儿子的活泼。(学生人情入境地吟诵)

(4)醉里吴音相媚好。过渡:那老两口在干啥呢?(出示画面)他们俩在干什么?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理解“吴音”、“相媚好”。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一个字说说你的感觉吗?(醉)为什么而醉?

学生交流:你瞧,这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与清新自然的乡村美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祥和的乡村画面。

古人写词原是为配乐而唱,一首词就是一首歌,(板书:一首歌)咱们一起跟着优美的音乐来唱一唱。(师配乐《明月几时有》唱词)

二、教学反思

1.诗中有画

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古诗城堡环节,将画面藏在扑克背后,点击白板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孩子看图猜古诗,大大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关注兴趣,后面的词的学习、师生互动埋下了伏笔。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只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白板出示隐藏的画面,一点一点的丰富画面,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画中有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运用白板的即时批注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批注,帮助学生体会词表达的意境;“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使用了白板中的音频播放工具,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的朗读配乐。使古诗词的诵读更有韵味,更有意境,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配乐而唱,此刻,学生伴随着柔美的音乐,浮想联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读中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个别读,听录音朗读、齐声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词后让学生反复朗读,配乐朗读,配乐吟唱。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同时,出示相应的画面,展现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让学生伴着舒缓的音乐,特定的背景画面中反复诵读古诗词,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也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村居古诗篇4

去了浙江金华的武义,我明白了江南的诗意不仅仅写意在乌镇的小石桥、绍兴的乌篷船上。在武义这江南中低山区,当你在深秋的烟雨里流连于白革、郭洞、俞源、山下鲍,别样的山水情致和人间烟火会燃亮你对江南的又一种认知:这样的江南和那样的江南犹如两位标志的孪生兄妹,虽然一个长在山乡,一个长在水乡,样貌似乎有了些区别,可骨子里的美却有脱不开的一致。

地处浙江中部武义,全县77%的地区为仙霞岭余脉所绵恒,千米以上的山峰有84座,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中低山区。散落在这些丘陵中的村落,虽说是山乡,却也没有和水绝缘,清溪、熟溪、白溪、菊溪、白鹭溪、宣平溪东南西北地穿行于丘陵间,山的隽秀中依然充满水的灵性,山石树木、一砖一瓦、庭院楼阁,一派水墨诗意的侵润的江南山乡风情。

朱若功教会了呈贡人民车水车抗旱,教会了呈贡人民品尝美味的泥鳅,这样的爱民清官,不远万里从浙江武义来到云南昆明,也就应该算是我们云南的好乡亲了!很是值得我去朱家祠堂去拜祭拜祭!

寻亲白革

在离武义县城18公里县的泉溪镇,有一座山峰,称白革山(海拔795米),白革村就坐落在海拔400米的山腰上,全村278户,户籍人口935人。村民除9户外,其余全为朱姓。

白革村依山而筑,村外古树参天,竹海翠绿,梯田层层,我们去时刚好起雾,村中的清潭倒映着烟雨朦胧的村落,那种美让人心惊。清代白革进士朱若功远近闻名,朱若功(1667-1736),康熙四十八年会试中进士, 康熙五十八年任昆明县令。他勤理政务,同情人民疾苦,废免苛捐杂税,并疏挖宝象河涵洞,引水灌田,解决旱情,十余里旱田都成了沃土。雍正二年调知呈贡县。上任未一月,乡民呈报旱、水、虫灾数十起。他下乡查勘,才知当地不知道车水灌田的办法,百姓还视泥鳅为怪虫,致使鳅大似鳗鱼,损坏稻禾。他邀请家乡木匠去教制水车,劝民开塘蓄水,用水车引水灌田,旱害大减。还命令手下捕泥鳅烧制成美食,让大家分尝,从此,乡民群起捕捉泥鳅,‘虫害’减少。呈贡原无讲学之所,朱若功捐俸创建“凤山讲堂”,并集众绅续修《呈贡县志》。更有趣的是,雍正四年冬,奉旨进京,他为了不继续为官,上京城皇上问话时,故作答非所问,帝以为他已年老耳聋,令原品归老。他为官8年,两袖清风,颇觉自得。正如他在自己的《咏挽纤》诗中所说:“一握牙筹趁晓天,经纶常在万民先。鞠躬尽瘁知何事?为济斯人不自怜。”反映了他朴素为民思想,这在古代官员中也是很少见的。他教会了呈贡人民车水车抗旱,教会了呈贡人民品尝美味的泥鳅,这样的爱民清官,不远万里从浙江武义来到云南,也就应该算是我们云南的好乡亲了!很是值得我去朱家祠堂去拜祭拜祭!据说朱若功告老回乡,特地从云南带回刺角栗树种植在家乡白革村,如今,这些刺角栗树已长成合抱的参天大树。深秋季节,这些经霜的刺角栗树叶鲜艳异常,把秋雨中的白革古村映衬得格外精神。

(图说)在村宗祠古色古香的屋檐下,戴着大头面具的“大和尚”、“小和尚”、“柳翠婆”热闹起舞。“大头和尚”没有语言、歌唱,却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展现诙谐和机智,引人发笑。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据考证已有500多年历史,”

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我看是应该归结为读书好学的“风气”才对。

探幽郭洞

郭洞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中,深秋的烟雨让浓荫护路的郭洞显得更加静雅宜人,凉凉的秋意使竹木更加苍翠。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郭洞就是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

我理解“洞”的含义是“别有洞天”,郭洞的外表十分低调,外来的我们在入村之前是看不出它的精彩的,当大片的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呈现,我们惊叹先民的韬光养晦,虽然村中鲜见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今的建筑编年史。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新式门窗,比比皆是。“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最好的描绘。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两部分组成,道路纵横有序,均以卵石铺地,晴雨皆宜。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水堆房和何氏宗祠,水碓房素朴古雅的外表中深藏着古老先民的睿智;何氏宗祠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宏伟肃穆,总面积达1060平方米,祠堂悬挂匾额铺天盖地,据说现存的有40余块。祠中还建有大戏台古朴典雅,飞檐角,想象节庆时节,台上紧锣密鼓,台下人头攒动,那是怎样的光景……郭洞虽在深山,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培育子孙立志读书,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啸竹斋”。清康熙年间,扩大规模改为“凤池书院”并作读书歌一首“一代绝书香,十代无人续。书不读,礼仪薄,纵有儿孙皆碌碌……”世代相传。郭洞人不但学文,而且习武,村中建武馆,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其中35名为武秀才,还出过一名武举人……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我看是应该归结为读书好学的“风气”才对。

(图说)宗祠内的匾额大多是省、府、州邑官员赠送郭洞杰出人物的,挂在宗祠 内起着教化后人的作用。何氏源流、祖宗遗训、柱联、诗词都寓意深邃,既含先祖业绩,又启迪众孙其祖武,光大门弟。后祠中数百年的雄性罗汉松根深叶茂,生长旺盛,昭示着何氏家族源远流长,兴旺发达。

不打这里过了,繁华便随人气稀少而衰减。可这也许是上天对山下鲍的另一种垂爱,这样的变迁让山下鲍村奇迹般地保留了已近消失的中国江南山乡的传统农村聚居全貌。

觅古山下鲍

人类融通的愿望会促使道路的开拓,通达的道路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繁荣。山下鲍村古时是金华与丽水的交通要道,村里的涂兴东老人常听长辈讲,清代山下鲍繁荣时期,每逢年末,各地前来交租的佃户常常排起长队,绵延数里地。村里南货、药材、肉铺等商铺生意兴隆,人声鼎沸。但时代的变迁会让人们开通出更便捷的道路,不打这里路过了,繁华便随人气稀少而衰减。可这也许是上天对山下鲍的另一种垂爱,这样的变迁让山下鲍村奇迹般地保留了已近消失的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村里巷道结构、建筑装饰、民居布局等等,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1934年10月,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来到武义宣平,专程考察陶村延福寺。梁思成在后来出版的《中国建筑史》中,编发了一张浙赣山区民居代表的图片,文字注明为“浙江宣平武义山中民居”正是大溪口乡山下鲍村。山下鲍曾经是个富庶之地。因原有几户鲍姓居住。一条溪涧从半山腰贯穿村落而下,像一条串珍珠的细绳,串起全村古民居,因而村里多数民居皆依山傍水。在建于清嘉庆六年、至今已有208年历史的涂氏宗祠,我们观看了山下鲍特有的提线木偶表演,深秋的阴冷挡不住乡民的热情,锣鼓家私全奏得阵响,我们的情绪也被点燃,大家纷纷登上宗祠的戏台把提线木偶的奥妙看个究竟。林林总总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木偶小人被几根细线提拉扭转的生动鲜活起来,这是这个深秋最鲜亮的灵动。

那一涧山溪是从哪里奔涌而来呢?匆匆的访寻让我没有时间理清它的来龙去脉,但这是古村最有激情和活力的所在,据说这里的年轻人纷纷到山外的世界开超市闯荡去了,村中留下的多是老者和孩童,我想在古老的飞檐交错,层层叠叠的老屋里,老人们推窗即见的就是这欢腾的山溪,孩童们出门即可亲近的也是这活泼可爱的山溪,他们山中的日子就不会寂寞。

(图说)山下鲍村现存各种历史建筑31处,其中清代28处,多数房子已有近300年历史。民居大都底部以鹅卵石砌置,再筑以泥墙,覆以黑瓦。院落里的正屋往往配上马头墙,一为防火,二是表达“五岳朝天,四水归堂”。民居建筑以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多。建筑一般为两层,正屋和厢房的前檐均设有用牛腿承托的下檐作为通廊,或在廊子的檐柱外侧加施牛腿托下檐。不仅丰富了建筑外檐立面,对减少夏季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也有很好的作用。

他们选着各自的角度,用水粉渲染着远处的村落和霜染的银杏、渲染着近处的石桥和苍青的香樟,这是我最最梦想的生活,愿洞主庙圆我来生的梦,给我一个沉醉在诗意江南的美丽期待。

问梦俞源

在俞源的俞氏宗祠里,俞家的一位长者吹着唢呐欢迎我们,之后,他用唱道情的方式向我们叙述了俞家迁徙至此的故事,故事开始有些离奇,俞家的一位长辈在外做官仙逝了,后生家人扶棺回故里,路过此地停歇时,棺木竟被一夜疯长的紫藤给缠住了,家人认为这是风水的造化和冥冥中的安排,遂安居下来,生生不息。如果问我去的武义的古村镇中哪个印象最深感觉最好,我肯定会选择俞源。俞源的规划是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所规划,最主要的是将山溪改直为曲,呈阴阳图中的“S”形蜿蜒在村中流过,同时在村子周围的山坡上大面积植树,这样就能涵养水源、减少旱涝灾害,村口布置八卦田。

俞源的俞氏宗祠是浙江最大的宗祠之一,三进两院,院落占地面积大到可以打篮球。第一进照例有装饰精美的戏台,同别的宗祠略有不同的是,俞氏宗祠第一个院落两侧有精致的两层楼房,并同通道门和二进大堂的边墙围成一个小院,怎么看都象是小巧独立的住宅。俞氏宗祠的大门装饰倒并不多,一字排开的房间,不似郭洞等山村的宗祠好看,但一走到里面,这“处州第一祠”的气派还真有些惊人。

位于村尾的洞主庙是典型的乡土庙宇,什么神仙都拜,但其主神却是劈山救母的沉香和营造都江堰的李冰。从方位看,洞主庙可以说位于村外,两条小溪汇流之处,其墙体通红,背枕青山,旁有古樟围护,古樟下一道小巧的梦仙桥,整个画面十分优美。除了美丽,洞主庙还有一个有趣而神秘的特色――圆梦。据说在这里睡一个晚上必会做梦,而且解梦十分灵验,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六月二十六是“圆梦节”,周围四方均有大量人众前来求梦。我在此处遇见三位从金华来写生的美术老师,在江南深秋的烟雨中,他们选着各自的角度,用水粉渲染着远处的村落和霜染的银杏、渲染着近处的石桥和苍青的香樟,这是我最最梦想的生活,愿洞主庙圆我来生的梦,给我一个沉醉在诗意江南的美丽期待。

村居古诗篇5

明月湾古村,位于西山南端石公山西两公里处,南濒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故称明月湾,简称明湾。是吴县西山最古老村落。古村傍山临湖,果树掩映,具有明清传统风格。众多古宅沿着古石板街排列,村内保存有春秋吴王西施望月台、画眉泉及古樟、古码头、古寺、古桥等,是游人寻幽访古的好地方。

位于太湖之中的明月湾古村,在春秋战国吴越相争时,为吴国前沿阵地,故留下了许多有关吴王的传说和遗迹。

“明月湾,吴王玩月于此。”《苏州府志》记载:明月湾村名的由来,相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曾经在此共赏明月,古村便由此得名。

古村现存石板街总长达1140米,共用4560余块金山花岗条石铺成,居民称这条石板路为棋盘街,是明月古村的最大特色之一,街道下面是排水沟,明月湾沿湖还有一个古码头,长58米,宽4.6米,表面用256块金山花岗条石铺成,此码头建于清代。村口有古香樟一株,高25米,胸径2米,树龄五百余年。村内古建筑众多,多数建于清乾隆年间。

至于明月湾村落的始建年代,目前尚无从考证。但至少到了唐代已闻名遐迩,白居易等诗人纷纷慕名而来,欣然命笔。他们留下的珍贵作品,是明月湾历史的重要佐证。唐代诗人游明月湾情况,经查证,最早来到明月湾的著名诗人是刘长卿,时间是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距今已1248年。明月湾村落的建成年代不可能晚于此年。2004年,明月湾一工地施工时,在墙基下发现一个台面大的砖砌体,系六朝绳纹砖,古村的始建年代出现了新的谜团――又该推前多少年呢?

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月湾村名依旧,村址依旧,村落的格局也未作多大变动,千年古村文化绵延不绝,是村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盛唐诗歌中的明月湾,有白居易的“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皮日休的“晓培橘栽去,暮作鱼梁还”、陆龟蒙的“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等等,诗人们对隐于湖山深处的明月湾印象深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天水相接,一碧万顷,是明月湾古村的最大特色,而环境是古村落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明月湾的周边环境,是山水相依,得湖山之胜。明代顾炎武指出,明月湾村落,皆得益于太湖山水,其环境大多美不胜收,非同寻常。历史名人王认为明月湾村落的环境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远胜于其它村落,简直是人间仙境。

深藏不露,深得桃源意境使明月湾古村颇具禅宗思想。明代张怡、清代王维德一致认定,洞庭西山犹如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西山岛位于太湖中央,周围山深水阔,明月湾处于西山腹地,更为幽绝。2000年,明月湾开通公路,在此之前,除了太湖水路之外,只有一条山林小径与外界沟通。小径曲折幽深,两旁梅杏、柑橘、杨梅、板栗等果木,枝繁叶茂,层层密密。穿越山林,翻过山冈,方始豁然开朗进入古村,此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异。这是先民们继承陶渊明隐逸思想,在修筑村落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不到村口不见村,到了村口难找门。明月湾的大自然是树深林密,野趣天成的。“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明月湾古村西侧村口与太湖之间,是一片开阔的树林,原先林深树密,古木参天,把古村遮掩得严严密密。

阡陌纵横,屋舍俨然,明月湾古村处处展示出独特的江南乡村风貌,虽历经风雨,然而“败石残址,也入图画”。明月湾的古建筑,大多重建于明清鼎盛时期,近年来多有更新。原建筑以二层为多,普遍是二到三进,外貌古朴简洁,内部精细文雅。不滥施装修,大多只在梁架、门楼等关键处略加雕琢,作传神点睛之笔。充分显示出明月湾人崇尚简朴,又不失风雅的文化风尚。明月湾向有“无处不栽花,有地皆种橘”的习俗。房前屋后,甚至在塌废的宅基地上,也大多栽种柑橘、石榴、桃杏等花卉果木。花开季节绚丽烂漫,芳香四溢。

村居古诗篇6

每篇古诗词虽说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教起来却不容易。上公开课时,也极少有老师选上有关古诗词教学的课。也许是觉得一首古诗词就这么几十个字,信息量太少,不屑一教;也许是古诗词真的很难教,这样的课堂太难“出彩”了,大家都不想吃力不讨好。于是乎,在古诗词教学上,大家几乎都怀着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奈。观看了济南市洪家楼小学张洋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后,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笔者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激发诵读兴趣,把握好节奏和韵律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律美。读,无疑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法宝。古诗词教学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进,读懂,读深。个人浅见,一节古诗词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在于读的效果,而读的效果,又在于诗情诗境的创设,而诗情诗境的创设,则依赖于教师个人古诗文素养,尤其是教师本人诵读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对诗文诵读的研究,提升诵读水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为了让学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可以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毛诗序》中曾说在“咏歌之不足”时,犹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也可以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当那种顺畅悦耳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通过学生喜欢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能够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诗情诗境,提高教学效率。

二、 注重古诗词教学的语文味

古诗词把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等都凝结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认真揣摩语言,体会意境,以诗传情,品诗感悟。例如,张洋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中小儿“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时,是这样品味“卧”字的:看图观察,并想象小儿的神态、动作等,反复品读这句诗,让学生把“卧”换成“躺”或“趴”,想想有什么感觉。这样一来,学生都能够从中体会到“卧”的情境、“卧”的情趣。辛弃疾这首田园诗词的风格、情感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整合资源,拓宽视野

古诗词灿若繁星,我们要精心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这样,既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感悟,又可以丰富拓展学习内容。例如:张老师在引导学生观看插图引入《清平乐・村居》时,让学生背诵高鼎的同名诗《村居》;当学生描述到“大儿子在田间锄草”时,引导学生吟诵《锄禾》;当学生描述到“小溪里开满了荷花”时,引导学生吟咏《江南》。教学时,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意境、情感的基础上,让有关诗句、诗篇,有机地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前后联系,拓宽学生视野。

四、运用多媒体,“画”中感悟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必不可少。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易唤起同学们强烈的探索欲望。

张洋老师在课上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件,借助美丽的图画,理解字义、诗词大意,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的画面。如,对于“亡赖”的教学,便采用了看插图理解词义的方法。请学生看看图上的小孩,他给你什么感受?学生的回答就是“亡赖”的意思,最后老师小结,渗透理解诗文词句的方法――借助插图。掌握了这一学法之后,“相媚好”一词的理解也可运用这样的方法。在讲授到“相媚好”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尝试运用。可见,形象的图画能让人感受更加真切,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既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又使学生在快乐中理解诗词,体会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村居古诗篇7

一、读全诗分类别

这是鉴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分清它是哪一类,才能知题材,从而定主旨,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高中所学的诗歌根据描绘对象内容可以分为:(1)写景抒情诗;(2)咏史怀古诗;(3)伤春伤别诗;(4)羁旅行役诗;(5)山水田园诗;(6)托物言志诗;(7)即事抒怀诗;(8)边塞征战诗;(9)赠友送别诗;(10)闲适隐逸诗;(11)谈禅说理诗;(12)悼亡游仙诗。

这种粗略的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鉴赏诗歌时,快速了解诗的内容,以便把握诗歌的主旨。例如: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分析景是如何表达情的。诗歌中两种主要的情和景的关系:(1)描写之景和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它们之间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描写之景和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与今的关系,可以借古讽今,也可借古喻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与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根据诗歌题材,深入体味并整合诗句大意与情调,取舍主次,即可得出诗词的主要思想感情,是心旷神怡、热情洋溢、豪情满怀、慷慨激昂,还是忧国忧民、消极避世、壮志难酬、激愤悲壮、孤独寂寞等。

二、读题目明题材

有的题目往往是诗眼或中心事件,里面包含了诸多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看题目“归”即回归、返回,“园田居”即田园山居生活,我们据此可以判断出这首诗的题材是闲适隐逸诗,思想情感应该是和喜爱田园生活、厌弃官场有关。

三、读作者解风格

经常说知人论世察诗,了解作者的基本经历、风格,能大大帮助对诗词的领悟理解,譬如:杜甫――现实主义手法,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的人生;李白――浪漫主义手法,清新飘逸的风格,愤世嫉俗的人生;王维――以生动清新的笔触,描写恬淡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诗中透露着禅味哲理;辛弃疾――满怀抗金复宋大志,壮志未酬的遗憾,闲居江西二十年中也有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作品;杜牧――怀古诗为主,比如《题乌江亭》、《泊秦淮》,主题多为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这里所说的风格是就诗人的多数作品而言的,我们也知道伟大的作家往往是不拘一格的,李白也有反映现实的诗句,杜甫也能浪漫,“豪放之祖”苏轼也会写委婉哀怨的动人作品――“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而“婉约之宗”李清照也可以豪放慷慨地高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所以,知人论世察诗仍要结合诗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读注释知背景

诗词鉴赏一旦给了注释,往往有重要作用:第一,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所处的环境和此诗写作的背景。第二,解说重要的字词、典故,消除阅读上的障碍。注释一定会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以,一定要利用好,并结合诗歌本身细细体味。

例如2009年琼宁高考中,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下的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这一注释透露的信息是作者此时遭弹劾解官归居,古代的文人被罢官被迫归隐,这种不得志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失意,而为了排遣这种失意的情感,诗人们往往寄情于外物。他们看惯了官场的浑浊,退居山野乡间时,和村人为伍,与清风明月为伴,诗歌大多抒写清闲安适的乡村生活,表达自己悠然恬淡的心情,这一类诗词即为闲适隐逸诗,据此可以确定这是一首隐居题材的词,从而知道它的主旨是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的厌弃。

五、读内容悟态度

教学中,通常的方法是前半部分寻意象,后半部分寻中心,拿到诗词后,边读边找里面的意象,根据意象的特点推断作者的心情,再仔细解读里面表现情感的诗句,二者综合才能正确理解鉴赏,从而把握其内容。作者辛弃疾,我们前面所说他的风格特点是气势雄壮,满怀抗金复宋的大志,但是始终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在这个前提下再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孙权是“英雄无觅”,刘裕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满怀热情地歌颂这两位大英雄,为什么?显然是对他们丰功伟绩的仰慕,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所以他才对廉颇有如此的感叹,因为在廉颇身上,他看到的是他自己,同样雄才大略、悍将奇兵,却同样受小人排挤,报国无门,即可得出主旨是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

村居古诗篇8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功能,也是村落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风水观念

“风水”中虽然掺杂了玄学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但它的实质不外乎是在人居选宅和人亡选穴方面,作为对地质、地温、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衡量准则。道家认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顺其自然,便可达到极乐世界;儒家认为:“生生之谓易”,强调自然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生活就是宇宙,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处,也就领略了生命的意义。中国古代风水学可以称作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灵魂,它作为一种思想观念,风水对中国古代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深刻而普遍的影响,是左右中国古代村落格局的最显著力量,古代村落、屋舍的建造均讲究风水。

“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①实质上,风水强调的是“顺其自然”,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和谐。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宝玉表明不喜欢大观园中的稻香村,因为“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廊,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山,似非大观”;因为它“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正是这种对自然而然的追求,才造就了中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村落景观。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高大巍峨皇家宫室,雄伟庄严的殿堂高阁,多建于高台之上,让人从远处看来就感到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和震撼力。老百姓并无雄厚的财力,亦没有资格住进那样豪华的居所,因而讲究风水的好坏。中国人注重天地之和,身心之和,而只有合于风水,调于阴阳,才能达到这一点。所以,官方在进行争权夺利的同时,民间则在抢占风水宝地。李约瑟曾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风水,称之为“准科学”,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他认为风水理论“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遍中国的田园,房屋、村镇之美,都可借此说明”。

风水学长期发展,形成了它特有的环境模式。村落风水的环境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形局完整的地理单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比较讲究地貌的丰富、形局的完整、阴阳胎息的生成、气之沉浮和水口的形势等。

中国古代村落要求有山为依托,依山面水。靠山即“龙脉”所在,称玄武之山;左右护山分别称作“青龙”、“白虎”;前方近处之山称作“朱雀”,远处之山为朝、拱之山;中间的平地称作“明堂”,为村基所在;明堂之前有蜿蜒之流水或池塘。这种由山势围合形成的空间,利于藏风纳气,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土、有良好自然环境的独立生活空间,这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环境也不谋而合。当然,中国古代村落无一不受到风水的理想环境模式的影响,在形局方面,中国古代村落选址强调主山龙脉和形局完整,即强调村基的形局和气场。认为村基形局完整,山环水抱,是上乘的“藏风、聚气”之地。

中国古代村落的选址还极为注重景观优美。风水学中认为,好的村落环境应该是好气场的表现,其景观上的表现是“山川秀发”、“绿林阴翳”。而“水口”在中国古代村落的空间结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口”的本义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风水学中要求“入山先观水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看作是“财源”的象征,“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水龙经》)。

以上的风水观念于古代村落的影响,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表现,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取得一种和谐关系,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会影响人的生活,人居环境可以影响到人的生活状况甚至吉凶祸福。

三、诗画观念

中国古代村落为传统耕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空间,山水村落文化在中国古代的流行,与中国古人的喜好隐逸村落的风尚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崇尚山林,醉心于山水之间,把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引入村落的营造之中,从而孕育了村落与诗境画意相统一的文化环境。他们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泛舟江湖、闲话农居的舒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大自然的山水之美,具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涤污去浊、息烦静虑,使人忘却城市的纷扰,产生忘情于山水人家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创造出让人神往的山水村落的明秀诗画意境。而只有甘于寂寞的人,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静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山水的美,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诗、山水画之所以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意境感受,就在于它们能在有限的“形”之外,创造出无限的“意”,以生成丰富的“境”或“景”。正如肖驰先生在《中国诗歌美学》中所言:“山水画往往从空间的有限突破以追求无限,山水诗则可以将时空的无限展现为空间的有限。”②在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中常有有镜花水月般空灵意境的创造,

村落文化的灵魂也往往是以诗人的气质入画,以画家的气质入诗。在中国的村落文化中,不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抒情感怀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极富“言外之意”,又传神优美,极具自然之美。其诗融入了画家和诗人的情思,又渗透了深刻的禅思体悟,因而达到了一种心境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的纯美境界。在村落文化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明精致的画面,又有飘渺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这样的诗歌意境表现的是古村落被大自然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宁静优美,是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于象外而入于诗心的空明与寂静之禅悦之境。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村落的山水诗意境优美而意味隽永,又能另人以一颗澄澈的心去体验感应这种动与静的结合,从村落的晨钟暮鼓中,以清净之心平息纷扰不安的心灵。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第1版.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3—98,14—145,150—158,209—215.

[2]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M].第1版.商务印书馆,2000.

[3]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第1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赵铁.明恩溥.中国村落社会生活问题研究评析[J].江汉论坛,2006(10):121-123.

上一篇:蚯蚓的日记范文 下一篇:羞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