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1 08:12:40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1

2016年洛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财政、用地、融资、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支持洛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从市场发展环境看,2016年河南省人均GDP达到42575元,洛阳市人均GDP达56410元,高于河南省人均GDP13835元,各种消费需求也处于爆发式增长时期。

从农业资源条件看,黄河流经洛阳市北部,洛河、伊河流经洛阳市中部,且洛阳市有伏牛山、熊耳山等山脉,地形多样,为洛阳市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多样的地形地貌,有利于多种类型农作物的种植和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

此外,洛阳市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拥有地方特色文化和农业基础,可与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结合,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休闲农业。

二、根据洛阳市休闲农业现状划分类型

洛阳市的休闲农业发展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农家乐,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顺应农旅融合的良好态势,洛阳市休闲农业逐步向现代化休闲农业转变。根据洛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分布特点,将洛阳市的休闲农业划分为圈状、带状、点状休闲农业三种类型。

圈状休闲农业的特点是分布在城市周围,呈现出圈状形态,与城市的需求紧密结合,其生产的产品服务于城市,且在城市技术辐射下呈现出较高的集约化水平。圈状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采摘园、种植园、农业科技园等。圈状休闲农业的作用是,为城市提供新鲜果蔬的采摘,满足城市对农业的休闲娱乐需求。使得市民在较短时间行程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并且使得经营者的收入方式多元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

带状休闲农业的特点是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交通路线分布,呈现出带状的分布形态,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利用自然和人文环境发展多种功能的休闲农业。带状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园区、企业、公司等。带状休闲农业的作用是有足够的空间发展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并且发展空间相对较大,能够形成一定规模,农场和企业可以进行规范地管理和运作。

点状休闲农业的特点是依托地方特色农产品或风景,呈现出点状分布,多形成休闲农庄、特色小镇、采摘园一类,经营规模较小。点状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度假村、特色村庄等。点状休闲农业的作用是充分利用闲散的土地,且其开发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普通农户开展项目和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对于实现城市和偏远乡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三、洛阳市休闲农业存在问题

圈状休闲农业的发展缺乏创新。洛阳市的圈状休闲农业大部分仍然是以采摘园和种植园为主,农业科技园的数量较少且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与国外的都市农业圈相比,洛阳市还缺乏创新的发展方式,市民对于农业生产的参与度较低。

带状休闲农业的发展需缺乏合作。带状的休闲农业由于地域分布原因,易形成园区和公司,但是这些公司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如黄河沿岸与森林带附近的休闲农业园区,均有各自的特点,但对于不熟悉洛阳特色的外来游客而言,不能享受洛阳市全面的休闲农业体验。

点状休闲农业的发展未充分利用当地特色。由于点状的休闲农业较为分散,发展方式可以更灵活。就目前洛阳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一些特色村镇结合当地民俗和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但其知名度并不高,且对于当地特色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足。洛阳市初中程度的人数占总受教育人数的49.18%,由此可以说明洛阳市农业参与主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户对于新技术、新的经营方式的接受能力较差,这些会制约洛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四、发展洛阳市休闲农业的建议

开展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缺乏创新,圈状休闲农业的农户应该结合市民的需求,开发市民农园、农业学习课堂、亲子互动等多种形式的项目,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成长式的发展关系。面对农业科技园还处于发展阶段的现状,园区应该多借鉴学习其他省市的发展经验,引进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洛阳市休闲农业向更集约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在不同的带状休闲农业之间展开合作。针对带状休闲农业的发展需缺乏合作的现状,应该加强洛阳市不同带状休闲农业之间的合作,为外来的游客打造出行组合,这不仅为不同的休闲农业类型带来更多的客源,也提高他们相互学习不断改进的动力,为顾客带来多样的消费体验。

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进行宣传。基于当地的特色产品或特色的农林景观进行宣传,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将农业和当地的旅游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改变以往村落封闭的状态,使顾客在感受当地农林景观的同时,了解当地悠久的农耕文化渊源,并且学习一些实用的培育农作物的方式。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特点;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6)02-0062-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和稳定直接关系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稳定。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加快,大规模劳动力涌入城市,传统农业的劳动力水平严重下降(大多数为妇女和老人),大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将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小规模包产到户正逐渐被大规模农场化经营趋势所取代。农机作业比人工劳力在时间、成本上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业机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利于提高劳动产出率,有利于农业的增产增收[1]。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标志,有利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机械化的发展必将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的现代化实现打下基础。然而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机行业取得了极大成就,但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农机产业仍处劣势,现状不容乐观。我们需要针对我国目前农机行业的特点或者是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未来农业机械化行业的发展趋势。

1新中国成立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和所得成就

1.11949~1978年的起步阶段

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机械化。中央明确地提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及指导方针。国家成立农技站,并大力投资形成了遍布乡村的农机体系。我国的农机工业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并出现了以洛阳一拖为首的大型农机厂,为农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1.21978~1995年的停滞阶段国家改革开放,正式施行土地包产到户,国家对农机的研发生产投入急剧减少,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农机发展进入迟滞阶段。后来随着国家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农机,农民成为经营农机具的主体。农机产业进行了大幅调整,重点生产适合小规模使用的机具,且机具配套失调。

1.31995~2003年的市场阶段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在农忙季节性劳动力不足。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解决了小规模土地生产与农机大规模作业的矛盾,大型农机尤其是联合收割机又恢复了新的活力,同时又带动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我国小麦的机收水平有54%一跃到88%。

1.42004年以来的促进阶段

2004年我国正式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提出加快我国农机发展,购机补贴制度更是在市场的角度拉动农业机械化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农机发展进入新的春天。目前我国能生产播种机等十四大类三千多种产品,成为世界农业装配大国。目前我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50%。

2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实现了农机工业从无到有的跨度,并且201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迈上10亿千瓦台阶,大型机械达到470万台,涵盖农林牧渔方面,但由于历史观念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的科技进步,农机化生产仍面临许多问题[2]。

2.1总体农机化水平低

虽然在目前,全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达50%,但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只有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对于水稻插秧,玉米收获等困难环节大多数地区仍在用人力。像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因为机械化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农机化程度高的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如东北,我国大部分为山地丘陵地区,由于无合适机械,目前机械化水平很低,很多梯田只能依靠人力,大大制约农业发展。

2.2农业装备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从我国目前农机装配结构来看,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的比例为1:1.5,低于发达国家,动力机械使用效率低。而且大多数农民在使用购机补贴时选择动力机械,并在生活中充当交通工具。受生产方式影响,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很少。从产品上来看,大多数为耕整地机械,主要作物收割机械,联合大型耕种机械很少。除此之外,在特色农产品方面,如水果等,现阶段没有可靠地农机具,有些如养殖业,出现机具空白。

2.3科研水平有限

我国农机行业缺乏大型的创新型企业,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企业经营规模过小,没有相应的技术研发人员和能力,靠仿制机械为生。高端产品零件主要靠进口。农机因为其对象,利润低,自主创新企业遭到仿制企业低价挤压,创新积极性下降。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3.1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实行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为机械化连片作业创造条件,为大型机械进田服务。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农机创新力度[3]。并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我们需要组织相关团队开发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形的农业装备,实现全面机械化。同时,对于水果等农机技术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再实时改进。

3.2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农业机械的作业对象是作物,我们必须掌握作物的状况,才能设计出有效的农机具。农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也可依赖于农艺,共同促进发展。

3.3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农机的功能已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人畜力。农业机器人可以依靠丰富的传感器准确分析作物的生长状况,并依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增多施肥量,减少水量等,使用智能化机械人可以实现精准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甚至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完全替代劳力。信息化则是指智能农业机械可以将作物生长状况保存对比,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网通过专家诊断系统实时诊断原因并采取措施,这是农机的新出路。

3.4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

目前在农民小规模种地的情况下,农机很难做大,而大型机械效率高,平均亩成本低的特点无法体现。我们要鼓励农民合作经营,并且产出大马力,联合作业机械[4]。

3.5农机必须环保节能

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将会得到较快发展节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机械化加强节能技术设计顺应了当今经济发展之要求[5]。

4结束语

作为当代农机一线工作者,我们在思考我国农机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想着怎么去做。我们首先要精通专业课程,学好自动控制理论,学好电子技术,为将来农机的信息化,自动化打下基础。同时我们应看到,祖国需要农机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立足自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合格人才,为祖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桃林.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农业机械化[J].现代企业,2009,(4):4-5.

[2]关振,王成忠.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态势[J].北京农业,2013,(36):223.

[3]程志华.基层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9.

[4]杨敏丽.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8,(1):12-16.

[5]杨景艳.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吉林农业,2013,(12):48.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 靖边县 农机培训 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17-01

关于农机培训工作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它本身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追求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这样一来,就为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一、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的目标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的北部偏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关于这一区域农业的开发和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想要从根本上完善现有的农机工作,进行好相应的培训,就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战略目标的定位,当前的相关的培训内容比较杂,缺乏一个明确的体系和模式,所以参与培训的人员抓不到中心思想和关键所在,因而就缺乏核心竞争力。相比于我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比较繁荣,并且拥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北美地区,其大型机械化生产已经日益成熟。也就是说,随着现代农业领域的不断革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理应受到重视,要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靖边县其他领域的建设和完善。

二、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尽管得到了国家在资金上的支持,但是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农机培训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更是差强人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这一领域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先进化,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我县属于我国重点农业发展区域,其地位自然是不容小觑。我国在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农业的发展更加国际化,我国的农机培训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所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务必要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与此同时,还要对国内外农业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目前,就我县的现有状况来看,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当中并没有强调机械设备与农业本身的重要联系所在,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视野上面受到局限,思维得不到拓展,大大束缚了其发展能力。

三、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的创新举措

纵观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在农机培训的过程当中,要合理运用多种方式,让参与培训的人员,深切感悟到农业机械化的内涵和真谛。当然,这样的培养方案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政府还是培训机构,都应当其作为一项重要工程重点推进。另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虽然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并且有了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模式,但是培训机构对于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并未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这样一来,从培训机构走出的人才难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培训机构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人才,就应当时时刻刻注意市场动态,并及时作出修正和调整,还要根据自身所处的靖边县经济的发展特点,构建适合自身拓展的培训模式,最终使得我县走出的农业机械化人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并且培训机构还将国际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放在培训的重要位置,最大层次上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人才的质量。

四、发挥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的优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相关理论并不成熟,尚且处于成长提升阶段,然而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来看,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作为强大的支撑力量。事实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并不能完全适应后者的要求。尽管从客观上来看,农业机械化确实为我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没有理论研究的支撑,农业机械化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支柱型产业,农业机械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自身的价值不容忽视。我国的学者应当充分意识到这样一点,以创新理念作指导,促进理论研究的探索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和很多产业之间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所以农业机械化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农业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我县政府来说,更要走创新型人才管理路线,切忌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可以说,缺乏创新理念的管理模式是不能够帮助农业机械化完成改革创新的,进而导致这个行业失去意义所在。传统上的经营方法和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为它有闭塞性,也没有可依据的理论基础。而国外的农业机械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理论基础,我国农业学者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除此之外,农业的管理战略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收益。想要保证我县的农业具有较高的经营水平,就必须对经营战略有一个系统化的调整和完善。

结语

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的开展是推动我县农业领域建设的重要力量,并且能够促进该县多个领域的进步发展。现阶段的农机培训工作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各大培训机构,因此培训机构要全面贯彻创新型理念,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对人才的教化和培养。政府也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正确的调整,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夏丽波,王加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培训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03)

[2]杨军.当前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8)

[3]鲁科综.全国“三夏”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座谈会在聊城召开刘宪副司长出席阳光培训活动 高洪波副主任致辞[J]. 山东农机化. 2010(06)

[4]彭新,李华.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培训工作[J].科技资讯.2010(24)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县域金融 农业发展 涉农贷款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县域金融问题受到各方关注,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县域金融机构作为县域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社会大众投融资,给县域经济造血、输血,其经济带动能力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侧重“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完善。在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中高速”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关键时期,应该正确理清县域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士对县域金融进行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1969)对经济和金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二是县域金融体系现状和重构方面;董晓林和徐虹(2012)认为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何广文(2011)指出,农户和城乡中小微企业贷款难一直是中国农村金融业面临的困境,其建议构建农村县域本土金融服务机制。梁静雅和乔海曙(2012)用Cobb-Douglas函数进行研究,指出在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的背景下,县域金融仍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三是农业融资的现实状况和相关对策方面;王清川和何梅(2012)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缺乏财政支持,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业融资的实现。覃群发(2013)通过比较中、美、印农业融资体系,指出中国农业融资存在规模小、资金来源单一、股权融资比例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应借鉴美国与印度的农业融资体系。

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视角探讨农业发展的融资策略,在基层关注小微涉农企业、普通农户,探索农业发展的有效融资渠道。

二、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4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农业产值2726.75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287.67亿元,增长6%;牧业产值1467.37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309.89亿元,增长6.3%。农林牧渔业增加3099.23亿元,增长2.8%。

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和设备投入不足。全省农业科研技术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长期停滞在研究开发阶段,未充分和农业实际生产结合,投入农业生产的科研成果少。2014年湖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5%,机械化水平低于70%的国内平均水平。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据调查,全省多数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老化,蓄水引水能力弱化;国家项目资金少,缺口大,投入不足,影响了政府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三、湖南省金融机构涉农资金投放现状及相关对策

(一)湖南省金融机构涉农资金投放现状分析

根据湖南省2014统计公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7048.5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农业产值为3148.8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1.64%,同比增长4.5%;农业贷款占整个行业的3.25%,对农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率不尽相同,如下表1所示,邮政储蓄、农业发展银行和农商银行贷款发放主要投向农业,涉农比例超过50%,其他银行贷款涉及各行业,农业贷款占比偏小。

表1 湖南省2013年主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资金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银行官网。

全省涉农贷款相比去年有较大增长,增幅为12.91%。相比农业占全部经济份额的22.14%,其贷款比例为3.25%,实属过少。如下表2和图1所示,大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对农业所投放的资金为0.87%和2.20%,低于整体的平均水平3.25%,大中型企业对农业发放的贷款比例相较于整体平均水平差异尤为明显。与此相反,小型金融机构对农业发放贷款的比例是最大的,达到21.4%,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3.25%。可见,目前对农业贷款支持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规模类型是小型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表2 主要金融机构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分行业情况统计表(2012年)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图1 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占比图

如下表3所示,2012年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为1514932.14万元,其中农业保费收入为159613.68万元,占总保费收入的10.54%,相比其他行业,农业的保险力度是较强的。农业保险赔偿支出占保费收入的62.62%,相比行业内的平均水平,农业保险高出近12个百分点。说明农业本身风险大,保险公司承保此类保险,风险大、利润小。

表3 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主要指标(2012年)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2013。

(二)县域金融服务农业存在的障碍

第一,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门槛高。湖南省现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除了邮政储蓄等极少的银行有信用贷款业务,其他银行主要以抵押担保代款为主,贷款金额一般为实体标的物资价值的50%~70%。目前农民的自留地和自用住房属于集体财产,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加上农户本身的信用额度就低,拿到银行贷款的可行性很低。

第二,普通农户贷款利息高。目前央行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5.1%,而各金融机构现实的贷款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5.1%至9%之间,涉农贷款实际成本则更高。至于它的低利率优惠政策,申请条件非常严苛,最终只有极少数能得到低息贷款。

第三,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少。当前,农村闲置金融资源并不缺乏,大部分没有用到农村地区。以农商行为例,2013年农商行的存款总额超过3000亿,其中67%的存款来自于农村。从存贷比的角度来看,其年度平均存贷比为72.5%,而住城区以外的县域存贷比为50.25%,表明农村大量进入资金流向了大城市。

第四,县域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我国现实的农业资金投放状况是;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又受国家政策保护,却不支持国家关于惠农融资政策的实施,农业贷款投放比例远低于整个金融行业对农业贷款的水平。小型金融机构资金弱小,对农业贷款的扶持力度却很大,农业贷款投放的比例也远高于整个金融行业对农业贷款的水平。

第五,县域金融体系存在功能性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低,资产不良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不适应农业战略性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农村资金流失严重,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存贷差越来越大,部分银行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

(三)解决农业融资难题的相关建议

农业发展融资有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以整个体系分析、解决问题,相关意见和建议如下所示;

一是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县域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当地政府应该借鉴浙江村镇银行相关发展经验,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农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建立地方农机租赁公司、农业用地信托公司。针对县域金融体系存在的功能性缺陷,政府应该引导创建一个积极有效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维护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增强农民资产的融资能力,解决好农村资产变现难的问题。目前农民的自留地和自用房属于集体财产,不属于个人私有财产,无法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很难用自留地和自用房去银行抵押贷款。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农村土地进行严格管制,不允许私下交易和市面流通,保护了农户自留地和自用房产权,但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经济再创业再发展,加速了他们的贫穷。湖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立法通知,加快农村土地、房产的流通,盘活农村资本市场,增强农民的融资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的涉农产业;农业资本投入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周期长。针对发展农业盈利状况较差、利润水平较低、贷款利息很高、农户贷款难的现状,发展湖南当地特色、高效的农业,能降低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提高农业投资的回报率,达到吸引民间资本的目的。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可以加大优惠力度,奖励农业大户,提高农民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农民自身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地理、经济的现状和需求的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比如大棚蔬菜、有机水果、观光农业、农产品。

四是降低农户贷款利息和贷款门槛;针对普通农户贷款利息高、贷款门槛高的现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借鉴孟加拉的扶贫模式,组建一个公益性融资平台,适当降低贷款门槛,提倡联合担保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适当降低贷款基准利息,尤其是涉农贷款利息,使农户能真正享受到合适的可承受的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农户贷款申请条件也要适当降低,加强相关立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支持涉农产业发展。政府应该制定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户、涉农产业贷款的政策及相关机制。

五是建立健全县域存款主要用于县域经济的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存款主要用于县域经济的机制,阻止农村资金过于非农化。培育和引进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小的特色农业项目,建立涵盖湖南县域所有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比例控制与考核机制,建立龙头金融企业对口帮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机制。县域级政府也可以积极引导县域经济主体汇集资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

六是鼓励农村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鼓励改革与金融创新。培养高素养高学历的金融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高等素质教育;政府提供关于金融创新的优惠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和个人金融创新;引导一个大众创新的经济生态环境;根据县域现实经济状况和需要,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Zhu Dan-Tao, henk van Gemert:Financ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Economy & China. Number 3. 2001.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1969年.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农村商品流通农产品商品化农村商品经济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商品流通市场实施统一的政策和监管,可以通过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减少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并有利于在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不同时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对此,不应主张制定城乡两套政策标准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研制生产所谓特殊的消费商品,反对以降低原料等级和原料成本等偷工减料方式为农村市场生产劣质低价的专属商品,防止人为地将大众商品区分为“城市商品”和“农村商品”;而应鼓励通过去除过度包装、降低流通费用的方式减少商品生产流通成本,简易包装的质优价廉商品不仅农村市场需要,而且同样会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同时,随着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这种全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可以适时动态地调整城乡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布局。

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有利于商品生产流通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拓展市场区域,并可通过农商产业联盟的形式获取额外的经营利润,从而促进农商经济的互动发展。随着产业技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大大缩短了商品在研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生命周期,而农村消费市场的广阔性和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化,正是商品生产流通企业延长产品周期的现存资源和有利条件。同时,商品流通企业可以发挥自身在城乡市场商业网点的资源优势,将农村优质的农副产品回购输往城市经营,通过城乡间商品与农产品的双向流通经营实现额外的商业利润。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商品流通农产品商品化农村商品经济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商品流通市场实施统一的政策和监管,可以通过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减少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并有利于在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不同时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对此,不应主张制定城乡两套政策标准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研制生产所谓特殊的消费商品,反对以降低原料等级和原料成本等偷工减料方式为农村市场生产劣质低价的专属商品,防止人为地将大众商品区分为“城市商品”和“农村商品”;而应鼓励通过去除过度包装、降低流通费用的方式减少商品生产流通成本,简易包装的质优价廉商品不仅农村市场需要,而且同样会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同时,随着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这种全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可以适时动态地调整城乡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布局。

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有利于商品生产流通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拓展市场区域,并可通过农商产业联盟的形式获取额外的经营利润,从而促进农商经济的互动发展。随着产业技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大大缩短了商品在研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生命周期,而农村消费市场的广阔性和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化,正是商品生产流通企业延长产品周期的现存资源和有利条件。同时,商品流通企业可以发挥自身在城乡市场商业网点的资源优势,将农村优质的农副产品回购输往城市经营,通过城乡间商品与农产品的双向流通经营实现额外的商业利润。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我们国家在得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逐渐开始稳定且迅速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还和世界各国之间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非常的关注,对此,国家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有效,而且这些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较快地发展农村经济状况。

1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实际上一些传统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作用,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迅速的发展。对此,还因为我们国家农村居民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能够及时地在农村得到利用,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始终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与之前的理想状况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1.2环境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此外,影响我们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不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而且南北地区的环境状况差距也比较大,有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当地的气候因素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约束。同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农村都处于山区当中,如果在山区种植树木,会非常的耗费资源,而且所取得的效益也不大,这样只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篇8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农村信用社与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金融与国家优惠政策的成功对接,为农民创业致富,摆脱贫困注射了一针“兴奋剂”,激活了“三农”创业细胞,形成了先富带后富,携手奔小康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成为创建农村和谐社会中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一般运作模式

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探索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对农民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农民(农户)是农村经济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活跃了,才能使整个农村经济出现繁荣,只有激发起每个“细胞”的致富潜力,农村经济才能充满活力。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经济的把握都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的,使我们为发展农村经济所开具的良方并不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庭,治标不治本,缺乏微观针对性。为此,要真正使农民摆脱贫困,除了要有宏观的政策和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措施,而详细了解农村经济的现状,特别是了解农户的现状,然后对症下药,才是帮扶的关键。

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在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正是从摸清单个农户基本情况开始的。对农户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由信用社农村信贷员与村委会共同完成,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状况、外出务工经历、技术专长等,另外还要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现有产业状况、历史上是否有传统手工产业等。

(二)寻找适合的致富项目。在对农村经济状况有了比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一种适合当地农户发展的致富项目是关键。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挖掘传统产业。对于有传统产业项目的乡村来说,将这些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是一条快速致富的途径。例如,平原县王打卦乡赵庄村,由于人多地少,人年均收入不到1500元,属于全乡落后贫困村。虽然历史上有烧木炭的传统,但烧制技术仅限于三至五户掌握,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效益差,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2003年信用社与该村村委会联合牵头,专门划出场地,投放贷款5万元,将技术较好的5户烧炭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木炭协会”,挖掘扶持这一传统项目向产业化发展。并以协会为辐射源,吸纳本村农户加入协会,无偿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销售渠道,使木炭烧制业迅速产生了规模效应,成为全村快速致富的支柱产业。

2、利用自然条件。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庄,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致富。例如,位于马颊河西岸的王杲铺镇梅家口村,附近水资源比较丰富。2002年在信用社的引导下,梅家口村书记梅路云带领3个有闯劲的农户,到河北省白洋淀等地学习养鸭技术。回村后,利用本地河道合伙投资15万元开始养鸭,当年收回投资并实现利润3万元。信用社及时跟进,于2002年底引导帮助他们建立了“养鸭协会”,对新入会会员提供联保贷款支持。到2004年底养鸭协会会员由原来的3户迅速扩大到120户,养鸭户年收入平均达到5万元以上,比2002年翻了四番,实现了当年养殖当年致富。

3、能人效应。通过成立专业致富协会,使有技术专长的农户逐步带动其他农户共同致富。例如,恩城镇铁匠村,除了土地,没有其他可利用的资源,但村里有5户农民有木匠手艺,且开拓了一定的市场。2003年5月信用社与村委会就从这个现实出发,在村里组织了“致富协会”,将这些致富能手组织起来,发挥信用社资金优势和村委会的管理协调优势,在信用社40万元的贷款支持下,在村委会规划区域内建起了木器加工小区,优先雇佣本村农户从事木器加工。由于木器加工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对雇佣本村的人员无偿进行木工技术传授,根据技术掌握情况进行分工,再根据工种确定薪酬。对关键技术环节,重点招聘外部老木工进行把关。从而,使本村及周围村的入会会员掌握了一定的木工技能,在实现共同致富的同时,使新会员学会了一门致富技能。

(三)协助组织成立经济合作组织。要建设和谐的农村社会,关键是要达到农村的共同富裕,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成立的。张华镇梨园村属于奶牛养殖发展较早的乡村之一,自2000年来先后有6户农户从事奶牛养殖,户均存栏量10头,户均年收入2万元。但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分散养殖投入大、产量小、销售价格低等弊端逐步显现,养殖农户如果卖牛就严重亏损,不卖牛只能保持微利,养殖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信用社在综合分析养殖户资产结构情况中发现,诸如储奶罐、挤奶器、送奶车等设备几乎每户都有,造成设备重复投入。不如把这些养殖户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协会,利用现有设备建立奶站,通过规模养殖带动整体效益提高。2002年信用社通过与周围四个村的养殖户、村委会协调,租用原养殖户的设备分别建立4个奶站,分别与“勤农乳业”、“光明乳业”签订了收购合同,实行分散养殖、统一储存饲料、集中挤奶、统一销售、每月返还奶款的合作模式,既解决了规模问题,也解决了单户资金不足问题,又实现了农户增收。目前,奶牛养殖专业村达到6个,全部被确定为市级小康示范村。

(四)提供金融支持及后期跟踪服务。作为农村合作组织,在信用社具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点,是在农民群众内部自发形成的协作、互助组织。它的职责主要是把分散的个户农民组织起来,为其提供技术服务,提供市场信息等。此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会员提供金融服务。平原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当地信用社的引导和协助之下组建的,所以在为农户会员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信用社为会员农户提供贷款信用资质等级,为他们发放贷款证,并且将“致富协会”发展成信用担保协会,解决了单个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二、信用社的特殊作用

平原县在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过程中,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信用社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信用社具有如此特殊的作用呢?它能承担这样重要的角色吗?

国内的其他合作组织,要么是在当地乡村政府指导下组建的,要么是在当地供销社等农资部门指导下组建的,要么是由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组建的,这些组建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平原县探索的以信用社与村委会共同协作指导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较好的解决农民致富路上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由信用社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

首先,信用社具有人脉优势。信用社是农村地方金融机构,贴近农村,靠近农民,长期以来在当地发展,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与当地农户有天然的联系。平均每个信贷员分管10个村左右,通过长期的积累,对农户家庭具有很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与农户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信任关系,信用社对农户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容易将他们组织起来。信贷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很方便地为农户之间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

其次,信用社具有资金优势。农户要发展任何致富项目,都不可能离开资金的支持。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于农村,用之于农村,本身的职能作用就是支农,为农民服务。在信用社指导下成立的合作组织,对于信用社来说,就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信用社敢于向这些农户发放贷款。农户通过合作组织与信用社之间建立的密切联系,获取发展资金的渠道更加通畅,从而实现农户与信用社之间的双赢,最终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信用社还能发挥管理优势。信用社与当地村委会相互协作,共同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建。这样一方面能发挥信贷员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社既是合作组织的引导组织者,也是合作组织运行状况的监督者。信用社不仅对会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协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对会员的资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内部管理情况进行着密切关注;同时,对协会内部章程制定、规章制度执行、会员间关系处理情况等一些内部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监督作用,有利于协会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

三、结论

对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来说,农民能否增收致富是一个涉及到能否建设和谐农村社会、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虽然国家出台的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关心。但对于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农业、农民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授农以鱼不如授农以渔,调动每个农户的致富积极性,特别是帮助那些没有致富手段,没有致富信息,没有致富资本的单个农民,找到适合于他们发展的生产关系,让农民自己通过实践尽快改变生存观念,尽快迸发出创造财富的原动力,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通过信用社与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结合,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内涵上得到了提升,范围上得到了延伸,机制上不断完善,对农村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破解“三农”问题,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通过协会这种一户带两户,两户带多户,多户带群体的“滚雪球”式发展,农民致富队伍日益庞大,摆脱贫困的农民越来越多。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成为农民的新时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民风民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一篇:劳动教育评课范文 下一篇: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