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30 22:41:11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1

音乐对于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感情十分重要。小学音乐学习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开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不能引起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热情,对于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十分必要。

关键词:

趣味教学;小组竞争;乐器

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太过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素质教育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的明显,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元素,关注学生的体验十分必要。音乐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它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不能使自己的感官配合音乐学习,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趣味教学模式在逐渐地被教师所使用,其展现的效果很是惊人。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渲染教学情境

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结合起来,进而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在他们脑海中变得更加的形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自制力很差,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做到一直都注意力集中,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调动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的时候也不会觉得音乐的知识是那么的单调,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小小粉刷匠”这节课程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报纸和刷子,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东西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将报纸折成小帽子,然后用刷子给帽子涂上喜欢的颜色。学生对于涂抹颜料这个过程都很有兴趣,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涂抹颜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内涵。这样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另外,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中有一些符号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这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这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跟这些符号有关的顺口溜,比如,对延长音符号,可让学生记忆这样的顺口溜“: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学生通过记顺口溜的方式可以轻松地记住各种符号的作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

二、参与表演,体会音乐美

表演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将表演和音乐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把枯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从单一的音乐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动手动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教授“小红帽”这节课的时候,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以后,可以根据这首歌描述的情景,来设置“小红帽”“樵夫”“大灰狼”“外婆”和“猎人”等角色,然后可以把学生分组来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在各组表演结束以后,可以通过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故事塑造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空间很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以一个故事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例如,在教授“动物们的聚会”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一段动物开会的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具热情。教师在教授“龟兔赛跑”这节课后,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录音,伴随着录音教师需要进行讲解,另外,在每个不同的小动物出场的时候都需要搭配不同的乐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不同乐器的作用。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将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复述,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东西。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但是进行趣味教学还需要音乐教师在传统的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

作者:王立平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实验小学通阳校区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 趣味教学 作用 问题 方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1.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2.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提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1.“趣”在语言交流中。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让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2.“趣”在活动体验中。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3.“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旅行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4.“趣”在教者的声情并貌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语言、仪表、举手投足间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在回味的过程中调动起积极的情绪,创造一个热烈、轻松、有秩序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3

一、在音乐共鸣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音乐通过声音的传递而作用于人的心灵,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共鸣是人类与音乐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感应,音乐共鸣让我们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思维与音符碰撞的,收获美好音乐感受的同时让人拥有精神上的满足。尽管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思想内涵不是很明白,但是通过长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音乐共鸣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共鸣碰撞的火花中体会音乐教学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

《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它的歌词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这是我提问学生们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由此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在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想象,仿佛置于辽阔的大草原中在音乐声中一起徜徉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蒙古族音乐,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恿私饷晒抛逦幕。

通过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来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在共鸣中能更好地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背后的情感,音乐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难度也随之降低了。

二、在感受音乐魅力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学生之所以有时候对音乐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感受不到音乐背后独特的内在魅力,认为音乐学习就是听听歌,唱唱歌,没有多大的实用性,学习欲望就渐渐地被消耗殆尽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进入到音乐深层次的学习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在我国版图尾部最高的羽翎上,有一片集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为一体的神奇土地,那就是被誉为“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又称喀纳斯)。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所以在《美丽的哈纳斯湖》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提前搜集了许多与音乐情境相似的图片,编辑成PFrr,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边播放图片边利用有感情的声音,配合PPr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音乐内涵。告诉学生们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他能带给我们的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友谊等等,我们要学会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打开心灵的另一扇大门。

音乐的魅力不仅仅来自音乐演唱带给我们的心灵感受,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受音乐中的文化魅力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音乐的途径进行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三、在游戏教学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游戏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使他们现阶段最大的快乐,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哪个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继而也就会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说,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活动或者环节,或者将音乐教学课堂搬到户外进行进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富有戏剧性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土拨鼠》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我和学生们进行了一个“打地鼠”的游戏,让学生们扮演土拨鼠,学生们在游戏环节都玩的不亦乐乎,所以在之后歌曲的学习中学生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这样的游戏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无形之中音乐课堂教学就变成了趣味课堂教学,学生们更愿意参与到游戏学习中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趣味教学可以最大限度使得小学生集中精力,不管是在演奏还是自聆听音乐的时候都是如此,其次,趣味化的音乐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得到有效锻炼,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适应能力。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产生音乐共鸣、感受音乐魅力,游戏教学等方式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趣味教学中收获对音乐的感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4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几点思考

音乐教学为小学生的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空间,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绚烂多姿的音乐世界。然而,音乐课程,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是附属学科,不被重视。其实,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很大影响,对培养小学生审美价值、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是一门轻松活泼、富有魅力的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在新课改的大旗帜下,小学音乐教学也在进行改革变化,新课改中,“趣味教学”这一教学概念被广泛运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善用媒介,营造氛围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运用于各科教学,音乐课堂要使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教法。色彩鲜艳的图画或者动画视频都是小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如能运用课件,使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形象、多彩的画面融为一体,自然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感受身临其境。例如:笔者在导入《小朋友的家》这课时,播放《米老鼠进行曲》,同时出示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动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笔者顺水推舟,用孩子气的声音说:“看得出来,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米老鼠,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因为它太可爱了,今天我们就和米老鼠一起去迪斯尼乐园游玩。”孩子们因为看到了可爱的米老鼠,还听说能跟它一起去游玩,所以表现得非常开心。运用课件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学生们能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并且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二、设置游戏,提高效率

游戏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活动,课堂上如能合理利用“小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相互配合的能力。马卡连柯说过:“游戏没有积极活动,永远不是好的游戏。”笔者就有成功的“游戏案例”,例如在教唱《西风的话》过程中,笔者强调过了歌曲处理中的“渐强”、“渐弱”,学生却掌握不好度,音量控制不好。笔者索性通过玩游戏让学生体会“渐强”、“渐弱”。游戏是这样开展的:课前准备几本书,分别放在班级部分学生的抽屉里,找一个同学当“小侦探”并蒙上双眼,让他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如果“小侦探”离书本近了,那么大家就用力拍手,如果“小侦探”离书本远了,那大家就轻轻拍手,几个回合后大家都能理解并控制好“渐强”、“渐弱”的音量,几个听觉灵敏的“小侦探”都顺利拿到了书,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都非常高,个个都想当一次“小侦探”。有了游戏的经验积累,孩子们再次演唱《西风的话》,歌曲的“渐强”、“渐弱”处理听上去都显得成熟许多。我们都知道,学习兴趣是与学习效率成正比例的,因此“游戏案例”表明加深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把生活情趣引入教学中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在音乐中得到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音乐中释放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趣味教学,是适用于小学每个阶段的学生的要让学生们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考虑把他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的东西导入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把音乐课当成快乐的课堂。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知道在课堂的前五分钟左右,学生们的注意力还不能集中到课堂上,因此,教师可以新课前放一段富有田园气息的音乐,让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伴着欢快的音乐走进课堂这样一来,就可以抓住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的特点,不仅可以迅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美好生活的气息中享受音乐的快乐同时,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过程,让学生分辨出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写在纸上,听完后看谁写得最多,准确率最高,想象力最丰富,然后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如发一朵小红花之类的小物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和兴趣而教师可以在播放完音乐后,插入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者音像资料,并可以利用电教手段,把各种动物张大嘴巴鸣叫的可爱形象表现出来,让学生们在欢乐声中,正式进入音乐课堂。

四、培养审美趣味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趣味教学的侧重点。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的,其中包含了生理的成分。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子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就在还没有听完全曲,还没有学会新歌,还没有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这样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趣味教学。其实音乐教学的本质应是美感,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总之,音乐可以表现美、创造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素质在小学教育中,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实现,以兴趣为指向完成学生的音乐学习。

参考文献

[1]谢文华.加强音乐审美走进美的殿堂[J].小学时代(教师),2011(08) .

[2]高海娜.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的趣味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8).

[3]陈健真.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探索[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游戏;生活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趣味教学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两点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小学生是十分热衷于游戏的。鉴于此,我们可将游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习音乐知识,并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如此,就能改变学生对音乐课堂枯燥、机械的印象,进而变得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比如,在学习唱游歌曲《踢毽子》时,我就组织学生完了这样一个游戏:在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个人为一组,其中一个人踢,另一个人计算个数,游戏时间以歌曲长短为限,从歌词的第一个字“小”开始,一直到歌词的最后一个字“习”结束,哪一组踢的多,哪一组就赢得踢毽子冠军的宝座。这样,我通过将游戏引进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踢”的过程中,感受了这首歌曲的美感,实现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教学。

二、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

身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

比如,在学习《温暖的家》这首歌曲时,正式学习之前,我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婴儿时期和全家福的照片,课堂上,要求学生拿出照片,并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从你们出生开始,爸爸妈妈给了你们无私的关爱,使你们在温暖幸福的家庭中长大,在长大过程中,爸爸妈妈总是用爱呵护你。”而后,我要求学生拿出全家福照片,继续说道:“家,是温暖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温馨、幸福的家,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跟老师学习一首有关家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学?”“想!”学生声音响亮得回答道。这样,我通过勾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了亲切感,从而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进行音乐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

总之,我们一定要采取趣味化的教学策略,使音乐课堂变得精彩有趣,让学生愿意投入到音乐课程学习中,进而在日后变得爱学音乐、喜欢学音乐。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充分融合在音乐教学中呢?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进行趣味性教学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爱动,所以想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就千万不要让他们做得太死板,可以利用增加“律动性”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小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注意能够坚持的时间较短,如果我们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律动,可以调节气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对于增强学生的乐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都有着很大的好处。笔者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了跟随音乐给学生设计不同节奏的动作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随不同类型的音乐节奏比划动作,这样一方面收回了学生的走神现象,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音乐知识的魅力,将趣味教学落在了实处。譬如笔者在教授《数鸭子》这一歌曲时,就首先让学生自己模仿小鸭子或者老爷子的模样特征,然后再设计一些小鸭子与老爷爷的经典型动作,让学生跟随《数鸭子》这一歌曲的节奏自己摇摆、表演。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投入,小脸儿红扑扑的,沉浸在美好的律动当中,享受着音乐学习带给自己童年的欢乐。另外,像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民族歌曲,笔者也结合一些民族的传统动作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穿插到具体的课堂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引导

歌曲教学中轻声也不是唯一的做法,我们常常在教学中提倡轻声唱,即保护嗓子,又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在教三年级柯尔克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时,欢快热烈的旋律,录音一放演唱起来富有奔放的激情,我写下了这样的体会,这个班学生平时爱喊,嗓门较量,要是他们认真起来大声唱,也别有情绪,。第二课时,他们已经对歌曲熟悉,大声唱我没有制止,倒让我想起来青歌赛新疆代表队中热情奔放的三个原生态组合。学生唱的兴奋、快乐,从中也得出只要组织调动引导好,就能有大声唱又不乱喊的现象。在唱的过程中,两个学生高兴时,用“沙沙”当衬词,同学给我反映,说他们胡唱,我真不知怎样回答,这种情况应该允许,他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课上为了不让学生都去随心去表现,还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即不支持也不反对,自己也觉得挺违心,按理应让学生尽兴。可教学有时为了课堂的秩序经常会碰到放手又不够大胆的做法。

三、运用电教设备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其对我们每一名普通公民的具体生活和工作实践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教育教学课堂进行渗透的具体表现,它通过自身声光电等多种感官角度的充分调动,给我们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并通过随时暂停、反复播放、扭动旋转等功能给我们的讲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譬如笔者在教授《愉快的梦》这一歌曲内容时,就在教师示范演唱的过程中,辅以具体的多媒体视频展示,跟随者教师的节拍,课件中逐渐呈现了小船、白帆、海浪,还有欢乐的儿童,神奇的椰子岛等画面,再加上教师所运用的儿童画像就是用手机拍摄的自己的学生,所以孩子们更是群情盎然,激动不已。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对于歌曲旋律与歌词所表达的情感色彩有了一个深刻的领悟,有效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吹入一股清新的风。同时,透过这样的音乐画面,学生对于音乐的本质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就是音乐不仅仅是唱歌,更是一种流露情感,再现生活,升华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用来进行交流与表达的语言。还有像一些民族歌曲,如果我们能够拥多媒体展示这个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情与生活习俗,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认知都有着极为难得的正面意义与影响。

四、适当的引入流行音乐

开学后第一天,在和同学们围绕“你心中的音乐课是怎样的”这样一个话题进行交流,我发现学生们呼声最大的时关于流行音乐进课堂。虽然流行音乐确有良莠不齐的问题,有的作品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的确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因此而全盘否定流行音乐,并把它们一概挡在小学课堂之外,是不科学也不负责任的。再说音乐课堂应该体现教育改革的精神,课改教师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适当增选几首流行歌曲,让学生来学一学,唱一唱,以激发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把《但愿人长久》引入了课堂,课堂上我首先用录音机机播放了《但愿人长久》的二胡独奏曲,让学生欣赏了乐曲的委婉,然后我将苏轼的《水调歌头》妙在黑板上,动情地朗诵了一遍,学生被优美的曲调及歌词的美妙打动了,这时,我将《但愿人长久》又播放了一遍,学生情不自禁的演唱了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7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教学法

一、情景渲染来“引趣”

在音乐课教学中,技巧训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枯燥的发声、节奏练习、视唱以及乐理知识等单纯的学习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与一些有趣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其变得生动活泼,让学习在兴趣昂然中参与活动,学生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

例如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节奏的训练中,教师可采用象声词读出节奏,如:模仿马蹄声等等,让学生先以感性入手,通过这些自然的音响,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学习。节奏练习也可利用语言节奏或歌谣等多种形式,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学生会认为学习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意志力也会增强。在视唱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用口琴、竖笛等乐器来吹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识谱的能力,加强了音准的培养,收到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发声练习可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喜爱的儿歌或世界名曲,如《闪烁的小星》、《欢乐颂》等等。

二、多样形式表现中“融趣”

小学音乐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只要遵循艺术教学的融合原则,将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达到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的目的。

1、美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小学生喜欢涂画出他们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以及所见所感的事物。在音乐教学中,可利用这一特点,将歌曲与绘画适当地结合起来,将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引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重新描绘出歌曲的内容,使歌曲的内容变得直观而有立体感,从而达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如在《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对野外的风光景色进行观察,然后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出所看到的田野景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懂得祖国的大好河山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描绘、去改造。这样,学生在一个情景交融的氛围中领会了歌曲的内涵,激发了用歌曲来表达情感的愿望,演唱歌曲时就会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2、写作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音乐教学中的“写”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写”可以是描述作品意境的写,要求学生写听后感;还可以让学生描写作品情节。如有的乐曲故事性、情节性强,动听易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可以在欣赏前向学生提出听写音乐故事情节的要求,以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此外,对高年级学生也可尝试填词甚至谱曲教学,学生对每一创造性的活动都会充满高度热情,可让学生尽情地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教师应给予适当鼓励、赞扬或引导。此时,他们会感到更大的满足,对创造性活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 除了以上这些艺术形式外,诗歌、故事、游戏、书法等也能在音乐教学中很好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教者声情并茂中 “知趣”

音乐教师声情、体态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建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融入语言、仪表、举手投足间艺术课教师所特有的美,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在回味的过程中调动起积极的情绪,创造一个热烈、轻松、有秩序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舒畅的学习环境,从而能情绪饱满地、不知疲倦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否有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乐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情绪,也就难以建立欢快的情绪气氛。再有,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集中精炼,不讲废话,富有启发性。如在音乐欣赏时,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形象,通过教师精确的言语表达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展开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在课堂上,音乐教师应该象一个演员,用自己清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努力做到以“情”入课,用语言的艺术魅力塑造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教师演奏的姿势、动作也要优美而得体,教师的范唱姿态要放松,呼吸要正确,演唱中的每一小节都应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应特别注重声情、体态的美,深入到歌曲、乐曲的意境中去,做到声情并茂的同时达到与体态完美的统一,从乐曲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声情、体态的美,即使一曲终了也还要有一段“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五)学生自身表演中“品趣”

我们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曾经看到:课堂上参加表演的同学总是个别的尖子生,涉及学生范围面很窄,大多数学生常常处于静止状态,听别人唱,看别人演。这样,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表演的行列中,让学生在自身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感受、品味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结论

总之,通过趣味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不仅能很好的完成作业,也能更深层次的诠释作品内在,进行深层次的赏析与审美。

参考文献

[1]徐萌,小学音乐趣味教学[J].音乐时空,2014/09

[2]陈青青,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篇8

一、课堂唱歌教学的趣味导入

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的好,学生有兴趣了,对整堂课的授课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面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设计导入环节中要遵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快速、准确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法:在学唱《共产儿童团歌》、《爷爷为我打月饼》等歌曲时,我把这些歌曲产生的背景编成故事,再配上相关的视频辅助教学,这样,孩子的思绪将被拉到那个硝烟弥漫、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孩子情绪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学唱这首歌,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游戏导入法:在《捉迷藏》一课中,我用布把一个同学的眼给蒙上,让他找其他的同学,大家很有兴趣的参与了这个游戏,游戏约5钟后我就导入歌曲《捉迷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兴致一直保持到下课时,课堂气氛很高。

高年级的孩子想像力丰富,教师一句话就能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一般采用的复习式、直接式、谈话式、设问式等综合式。但是作为教师要尽力熟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义以及趣味性;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联想,在上课时,特别是导入时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节奏旋律难点的趣味突破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但纯粹的节奏训练是很枯燥的,只凭老师的讲解与反复拍奏,学生不仅无法掌握规律,更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因此,启发学生把节奏与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如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可以启发学生引用“知了”的叫声或划船时的节奏来掌握。如歌曲《玩具进行曲》,歌曲的难点是连续的附点节奏,我们可以通过和玩偶说话为突破点,循序渐进、简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点,学生对此有教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二年级教材中的一课,一字多音和切分节奏贯穿其中,可以结合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点,设计“快乐闯关游戏”,把以往单调的发声练习和节奏练习渗透在游戏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解决了难点,为学生学唱歌曲做好铺垫,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三、歌曲演唱中的趣味处理

1.歌曲情绪、情感处理

对歌曲的情感处理不能以其中一种来决定歌曲表现的内容,而是应该合理、灵活地运用旋律的起伏变化,通过演唱者的歌唱技巧准确表现歌曲的内涵,防止演唱变得呆板、僵化。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如雄壮地、庄严地、活泼地、充满活力地、深情地等等。小学的很多歌曲都是跟一定的故事和情景有关的,如一年级下册的《小黑猪》,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情景再现,让学生从故事中了解歌曲,分别说说小黑猪在歌曲每段中的情绪变化,从而为歌曲的整体表达推波助澜。

2.歌曲对比处理

一首歌曲的整体情绪在进行中是没有变化的,但是过程中的一些恰当的对比处理会使得歌曲更加饱满。

(1)“强”和“弱”的对比

我们平时说话有轻有重,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进行和歌词内容感情上的变化,以及演唱者对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必然会出现声音的起伏。如歌曲《大鼓和小鼓》中的模仿大鼓和小鼓声音,就应有明显的演唱力度对比。教师可以用鼓上的小米粒这个活动让学生观察,敲击小鼓米粒跳得低,所以模仿小鼓的声音唱得弱;敲击大鼓米粒跳得高,所以模仿大鼓的声音唱得强。这样直观的方式更便于帮助学生理解力度的概念,且让歌曲处理在趣味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2)演唱速度上的“快”和“慢”的对比

歌曲的演唱速度对表达歌曲的情感非常重要。每首歌曲都有一个速度上的基本要求;有时为了强调歌曲的特殊艺术效果,演唱时可把某一乐段、乐句之间的速度处理得稍快或稍慢、渐快或突慢、原速等等。如:一年级下册的《勤快人和懒惰人》,学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把勤快人的乐段唱的轻快,而懒惰人的乐段唱得拖沓一些,且他们非常乐意用这样方式来对比处理歌曲。

3.歌曲尾部的后缀动词及衬词处理

在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最后加入了“敬礼”这一词,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增加歌曲的情趣。《只怕不抵抗》中“一刀斩汉奸”后加入“hei”,”一枪打东阳”后加入“pia”等等,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各种演唱形式的结合

如歌曲《小河哗哗对我说》抒情性强,齐唱有困难的乐句、乐段,可安排乐感强音色好的学生领唱。主歌、副歌组成的二段体歌曲,主歌部分可安排领唱,副歌部分可用齐唱、轮唱。轮唱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演唱形式。它比合唱容易,但又比齐唱有变化、有乐趣, 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上一篇:环境污染的状况范文 下一篇:工程审计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