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抗震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05 23:04:45

电气抗震设计

电气抗震设计篇1

1 隔震技术

隔震是抗震技术的一种, “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术,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它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隔震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隔震体系能够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人员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增加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已被理论和国内外实发地震所证实。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动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它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目前,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这项技术的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最近参与设计的唐山新文化广场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隔震技术的超高层建筑,相信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抗震意识认识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采用这项技术。

结构设计中典型位置的原理如图所示:

2 隔震技术对电气专业的影响以及电气专业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中专门设计的必要

通过对隔震技术的描述可以看出,隔震技术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隔”,要想隔离地震,首先要将建筑物进行科学的分隔。唐山新文化广场项目是按照抗震九度进行设防,地震发生的时候,隔震层上、下两部分结构会发生相对位移以达到抗震的作用。这种相对的位移最大可以达到几十厘米,一般设计中,不用考虑相对位移的影响,建筑物内部的桥架、金属管、母线等采用的是刚性连接;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中,如果上述构件也采用刚性连接,在地震发生、产生相对位移时,这些构件本身势必会遭到破坏,会造成楼内供电中止、信号中断、设备无法使用,甚至会对建筑物本身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中,电气相关设备也必须采用相应的隔震设计,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降低建筑物的维护费用。

3 电气专业隔震技术综述

目前国内现行的规范中,对电气专业隔震技术进行阐述的相对较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进行了基本描述;另外,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 03SG610-1》中也列举了一些电气设备的隔震做法。其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3.4.3条规定,对于有隔震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震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第13.4.4条规定,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从一个侧面给了电气专业做隔震设计的有益提示,那就是,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电气的相关设计应主要考虑相对位置变动的影响,同时,在此类建筑中,地震时地震作用减小,对电气设备锚固的要求降低了。不过由于此类建筑中设备与楼板之间的相对位移会比常规设计的要大,强烈震动对隔震设计中的连接件的影响也会比常规设计的大很多,那么连接件是否连接牢靠,能否经得住强震的影响也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电气专业隔震技术,主要是在隔震层对连接上部建筑与基础的相关电气原件进行软连接处理,通过软连接,吸收掉地震时建筑物上下两部分相对位移产生的能量,从而保证电气相关设备在地震中不被破坏。目前国内相关的规范、图集中涉及的相关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缆入户做法(一)

如图所示,入户的位置穿结构墙体预埋入户管,电缆桥架吊装在楼板上,入户管和电缆桥架之间的电缆采用明敷,并且在长度上预留出一定的余量来(一般来说,这个余量不能小于隔震支座在罕见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后面所属的“余量”与此要求相同)。结构专业的梁做的比较高,影响电缆走线的时候,可与结构专业协商,穿梁预埋套管,以方便电缆敷设。

电缆入户做法(二)

图示这种做法与第一种做法类似,这种做法与结构梁的高度、电缆桥架的安装高度都有关系;一般来说,在结构梁不是特别高,同时,与其它专业综合以后,电缆桥架可以在梁下安装的时候才能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在结构的梁上预留套管,减少了专业间配合的时间,桥架安装的位置也相对自由,理论上,两个柱子之间的空间都可以用于安装桥架;不过考虑到地震时上下两部分结构的相对位移,建议采用此种安装方式时,桥架距离柱边至少留出1米的空间,并且要保证桥架的固定装置(吊杆等)均设在上层结构体上。

电缆入户做法(三)

图示为室外电缆直接引入室内配电箱的做法,上下结构体中分别做好预埋管以方便管线通过,预埋管之间电缆采用明敷,并预留一定的余量(具体要求参见第一种做法)。

避雷线连接做法

图示为防雷引下线穿过隔震层的做法。在采取隔震设计的建筑中,由于上下结构体是分离的,那么防雷引下线势必无法按照常规的做法引下跟接地体相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隔震垫两侧的柱体上各做一个预埋件,导雷体(防雷引下线)通过明敷跨接在两个预埋件上,两个预埋件分别与柱子内的主筋做可靠连接。同样的,明装的导雷体(防雷引下线)也需要留出一定的余量来。

目前国内相关的规范、图集涉及到的关于电气设备的隔震措施主要有上述几种,当然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设备、元件需要做隔震,比如说密集型母线,建议进行如下处理:

如图所示,采用密集型母线进行供电的时候,密集型母线在穿过隔震层的时候改成电缆敷设,以防止地震时产生的相对位移带来的破坏。

在唐山新文化广场的项目中阅读了一些国外的隔震设计的资料,其中有一些关于电气设备的隔震设计的内容,下面摘录日本关于电力进线隔震设计的做法,以供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 地震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统一培训教材

[4] 日本免震构造协会.《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 8 减震建筑设计与细部》

电气抗震设计篇2

海口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工作。

市计划、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在对具体建设工程场址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环境、地震活动规律、现代地形变及应力场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或设计所需要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地及其周围的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和震害预测等。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家及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或审定的必须达到的以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进行表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或者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而未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予批准。

第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下列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一)公路与铁路干线的大型立交桥,单孔跨径大于100米或者多孔跨径总长度大于500米的桥梁;

(二)铁路干线的重要车站、铁路枢纽的主要建筑项目;

(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架桥、城市轻轨、地下铁路;

(四)长度1000米以上的隧道项目;

(五)国际国内机场中的航空站楼、航管楼、大型机库项目;

(六)年吞吐量100万吨的港口项目或者1万吨以上的泊位,2万吨级以上的船坞项目;

(七)Ⅰ级水工建筑物和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的大坝;

(八)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火电项目、20万千瓦的水电项目;

(九)50万伏以上的枢纽变电站项目;

(十)大型油气田的联合站、压缩机房、加压气站泵房等重要建筑,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接收、存储设施,输油气管道及管道首末站、加压泵站;

(十一)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平台、钻井平台;

(十二)广播中心、电视中心的差转台、发射台、主机楼;

(十三)长途电信枢纽、邮政枢纽、卫星通信地球站、程控电话终端局、本地网汇接局、应急通信用房等邮政通信项目;

(十四)城市供水、贮油、燃气项目的主要设施;

(十五)大型粮油加工厂和15万吨以上大型粮库;

(十六)综合医院或300张床位以上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重要医疗设备用房以及中心血站等;

(十七)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海水淡化项目;

(十八)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

(十九)重要军事设施;

(二十)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质的项目;

(二十一)大型工矿企业、大中型化工和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大中型炼油厂的主要生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建筑,生产中有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的厂房及其控制系统的建筑;

(二十二)年产100万吨以上水泥、100万箱以上玻璃等建材工业项目;

(二十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及以上区域内的坚硬、中硬场地且高度80米,或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及以上区域内的中软、软弱场地且高度60米的高层建筑;

(二十四)各类救灾应急指挥设施和救灾物资储备库;

(二十五)大型影剧院、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商业服务设施、8000平方米以上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以及存放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的博物馆等公共建筑;

(二十六)国家或省的有关规定要求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它项目。

第七条 下列地区应当进行地震小区划工作:

(一)编制城市规划的地区;

(二)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区域内的新建开发区、大型厂矿企业;

(三)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区域内的建设项目;

(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地区。

建设单位在已完成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的,应依据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八条 实施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评价。建设单位应当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受委托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编制该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

2.地震活动环境评价;

3.地震地质构造评价;

4.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

5.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6.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设单位应当将评价报告按评审权限报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

第九条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应当遵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技术规范(GP177411999)》。

第十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设计,不予审查通过。对不按照抗震设计施工的项目,不予验收通过。

第十一条 无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会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前款规定的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质量进行审查,并监督检查其实施。

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建设单位的需要提供抗震设防要求,并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凡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应资质等级许可证书后,方可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十三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禁止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禁止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十四条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业主在编制工程建设计划时,应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项目总投资预算,在工程建设前期费用中支出。

第十六条 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或者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或机构吊销资质证书:

(一)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二)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三)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第二十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出具虚假评价报告的,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xx年6月1日起施行。

地震安全性评价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划分为以下四级:

a) Ⅰ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b) Ⅱ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除Ⅰ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c) Ⅲ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适用于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建设开发区、重要生命线工程等;

电气抗震设计篇3

关键词:安全医院?结构安全?非结构安全?抗震设计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震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工业、交通事故不断,传染病肆虐,社会矛盾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对医疗设施的应急反应提出新的要求。安全医院成为新一时期医院建设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

一、安全医院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对安全医院的定义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和紧接着的阶段依然能够在自身的基础设施之上提供服务并全面运转的医疗机构”。总的说来,在应急救援系统中各级医院设施要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中,有备无患;医院的建筑结构与各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响应,投入紧急救援;工作人员应训练有素,具备从容应对的能力,能及时发挥救死扶伤的关键作用。

在减灾行动中,医院由于其本身具有提供事关生命的功能服务特点,他们高水平的到位率以及他们在发生灾害情况下所承担的角色,对医院的安全性规划与设计提出相应的高要求。

重大灾害的应急救援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所谓急救的黄金时间。例如,美国马里兰州急救系统将灾难急救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三阶段时间概念。

第一阶段,灾难发生后6h以内;第二阶段,灾难发生后6h~48h;第三阶段,灾难发生后48h以上。

因此在发生突发事件形成灾害的情况下,医院需要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并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投入救灾抗险的行动之中。

二、安全医院的内容

在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医院做出应急反应,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医疗救治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全面协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协同配合过程,其内容也包括多个方面,有信息系统安全、结构安全、非结构系统安全、生物安全与环境安全,这几个方面都相互影响,规划设计处理得当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支撑,处理不当有可能相互牵扯影响功能发挥。

安全医院研究包括医院设计的全过程,既包括传统的安全概念范围作安全防范,如医疗设施内消防安全、患者安全等,也包括非传统安全的防范,例如:自然灾害、工业交通事故、传染病、恶意暴力攻击等。涵盖环境安全、建筑安全、结构安全、给排水安全、电气安全、信息安全、医疗气体安全、射线防护、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

下面就我们近年承担的“国内综合医院的安全性设计与研究”课题,针对有关地震安全的内容进行简述。

三、 医院建筑的结构和非结构安全

针对地震灾害发生时的风险分析,需要将医院建筑中的结构系统与非结构系统加以分析,分别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医院建筑的安全设计涉及面非常广,结构系统部分通常由结构工程师通过计算分析进行设计,而非结构部分,则由建筑师、机电工程师或室内设计师设计确定,由结构工程师协助核算,有些设备则由使用者自行购置安放。

结构部分:房屋中承受重力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雨荷载以及其他类型荷载的部分;梁、板、柱、桁架、支撑承重墙(承受房屋重量和(或)侧力的墙体);基础(如筏式基础、独立基础和桩基础)等。

非结构部分:房屋中结构部分以外的其他各个部分,以及房屋内部的陈设;隔断墙、墙体饰面、天棚(吊顶)、门窗灯具等各种陈设;计算机、空调机、电视机等各种电器设备和办公用设备;公用系统各类管线以及系统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变压器、发电机、中央空调机组、换热器、水泵、医疗气体机组等。

(一)医院建筑的结构安全

与其他公共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要求相类似,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需要依照我国的相应规范执行。

采用不规则的平面与体型的建筑,将可能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与扭曲,对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而引起破坏。因此,在平面与体型规划与设计中应尽量选择规则平面,采用简洁体型并使其刚度均匀,不发生突变以避免在发生地震时产生破坏(图1、表1)。

至今为止,建筑抗震设计仍然只由结构专业工程师负责,而实际上对于单体建筑抗震设计而言,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应当共同承担责任,在房屋体型的确定与非结构设计方面,建筑师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

医院建筑由于其功能的特殊要求,需要具备有较大的改造灵活性。在近期的医院建设中已较少采用砖混结构(小规模的单层、二层乡镇医疗设施除外),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一些采用钢结构的医院建筑,如北京医院新建的病房楼工程、北京人民医院新病房楼等。

为了缓解地震力对医院建筑的冲击,在日本、美国等多地震国家出现了一批采用减震垫设计的医院建筑。与传统隔震技术相比,新型橡胶垫隔震技术对保护建筑物结构与非结构系统、保护建筑安全发挥良好性能。

我国采用减震垫技术的医院实例,如北京301医院的9051工程,该工程病房楼采用国产减震垫,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首座采用此技术的医院(图2)。

(二)医院建筑的非结构体系安全

建筑的非结构部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侧位移敏感的非结构部件,如天棚、高的隔墙、竖向管道、建筑的饰面。由于他们与房屋建筑的结构有多种连接,所以它们随着房屋整体变形而变形,其破坏取决于房屋的层间位移。另一类是对加速度敏感的非结构部件,包括机械和电气非结构构件、锅炉、压力容器、变压器、发电机、空调机组等。办公室的分隔墙、重的家具、贮架、书架,通常置于楼地面上或与楼地面连接。

1.医院建筑的非结构构件

隔墙、女儿墙和突出构件、围护墙、玻璃窗、幕墙、楼梯、灯具等。

公用设施,如电气照明系统、供水排水系统、采暖空调系统、医疗气体系统、计算机通风、IT系统、电梯等。

以上设备的损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建筑中断,造成财产损失,在以往历史经验教训中,非结构修复费用约为房屋总修复费用的40%~70%,必须予以重视。

例如,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时只有2%的房屋遭到严重破坏,损失约20亿美元,但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却高达440亿美元。

2.医院中关键医疗装备的安全

除了上述与维持建筑物正常运营的结构与非结构构件之外,医院中的一些重要医疗装备也是医院持续发挥生命维持与救治所必不可少的。为此需要了解哪些是紧急情况下医院需要展开进行的主要医疗活动,来确定关键医疗装备重要性的顺序。

表2是1996年墨西哥国际医疗设施减灾会议中由R.Boroschek等人提出的。

对于发生抗灾救治所涉及的功能活动科室必要时需要临时调整一些门诊、办公室甚至会议室、入口厅等作为紧急救治使用。

根据以上可以大致了解医疗中需要重点防范震害的关键医疗设备的先后顺序。

对建筑非结构体系的抗震设防,2010年新版《建筑设计规范》分别在13.3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以及13.4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中做出了规定。

参照美国统一建筑规范UBC的规范,在13.4条文中列出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要求。

① 重力不起过1.8KN的设备;

② 内径小于2.5mm的燃气管道和内径小于60mm的电气配置;

③ 矩形截面面积小于0.38O和圆形直径小于0.70m的风管;

④ 吊杆计算长度不超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

对照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① 医院中有许多大型医疗设备整体或分件组装,单体或部件重量小于1.8KN,例如以上设备仪器有的虽然整体或部件重量小于1.8KN但在应急救援中,需要及时投入使用,不能中断,有必要采取抗震措施以保证维持其基本正常运行。

还有些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如受损代价昂贵,建议在布局以及综合考虑隔震装置,减少震害造成损失。包括如直线加速器,γ刀,电子显微镜等等。

② 医院内配置有医疗气体系统管道,包括氧气、吸引在手术区域,还有氦气、笑气、二氧化碳等,这些医疗气体系统用于支持开展手术、急诊抢救以及重症监护,各类管道内径大多数小于25mm,但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份,受到损毁将严重影响医院救治功能。

③ 医院中的风管尤其是生物洁净区域的风管,面积或圆形截面小于规范规定,但这些部门的生物洁净空调是保证维持医疗抢救、施展外科手术、手术生物安全环境的需要,受到损毁将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

④ 医院建筑中,各类工程管网类别较多,医疗功能部门密集的医院科室部门层高要求门诊、住院部门高度高、管网密集,以吊杆悬挂管道的吊杆长度往往超过300mm,如不设防将构成地震时对上述各个系统安全的威胁。

根据以上分析,医疗设施特别是综合性大型医院、三级医院因为具有抗灾救灾功能,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已列入防灾救灾建筑类别,对于其所配置重要医疗设备、仪器以及工程管网建议分别采用抗震防震技术措施,减少发生意外灾害时的潜在破坏风险,提高其安全性。

一些抗震防震的构造做法,见图3~图6。

四、结束语

总之,安全医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疗设施应急系统网络的建立,医疗设施应急预案的规划,应急医疗设施的布点与选址,以及承担应急救治任务的医院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布置等多项内容,不仅仅是硬件的设计,还需要有人才、物质等各项储备,需要有软件系统的配套运作,才能做到快速反应,稳定人心,减少人员生命与社会财产损失,是建立小康构筑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 编辑 许译心)

电气抗震设计篇4

主题词:高层建筑 设计 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iscussions are made from the found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the security design and integra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cept, and strive to summarize safety, scientific, convenient, user-friendly structure design.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nalysis

中国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前言: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达的前提下,城市发展也不断的快速、科学、高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建筑材料的出现,城市建筑高度不断在刷新,同时由于城市空间及建筑土地等条件的限制,高层建筑就成了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建筑。那么,如何使高层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又能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就成了设计师们最大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述。

一、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

所谓高层建筑,就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我国自1982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8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其结构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对钢材的强度及钢筋混凝土的标号、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包括地基(桩)、建筑主体、运载通行(含水电暖使用、通风等设备设施)设计。

1、地基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中,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体型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2、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可分为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体系。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体系的特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接点连接组成的结构,是多层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也是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单元。它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空间;缺点是属于柔性结构,抗水平荷载及抗震性较差。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外墙和内墙作为承重骨架构成的剪力墙结构体系,这种体系侧向刚性强,可承受较大的侧向水平方向的荷载,缺点是主体被分割成小的封闭空间。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布置灵活,又能较好的承受水平荷载,且抗震性能较好。

筒体体系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筒体作为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又可分为筒中筒结构体系和多筒体系。它的整个筒体就像一个固定于基础上的封闭的空心悬臂梁,不仅可以抵抗很大的弯矩,也可以抵消扭矩,是非常有效的抗测力体系,同时这种体系结构布置灵活,单位面积结构耗材少。上海金茂大厦、迪拜塔等建筑就是典型的筒体体系。

运载通行设计

⑴高层建筑的运载通行主要依赖于电梯,同时辅以步梯,同时根据建筑用途不同还可以设置货运电梯。在大楼电梯规划中须考虑如下因素:①大楼的种类及用途。②电梯服务楼层数量。③楼层高度及电梯的行程。④入口楼层。⑤每层人数。

一般建筑物层数超过25层时,电梯宜采用垂直分区设置。目前形式主要有: ①奇偶层停站。②高中低分区。③单双层双轿厢。④高空转换大堂。总之,电梯的设计要考虑到实用性、舒适化、人性化和节能化。

⑵水电气暖设施的设计。设计供暖和给水排水系统时,必须考虑因建筑高度增大的压力,保证管道、炉片具有耐压能力;在供暖、通风中考虑因高处风力增大而增加的空气渗透和中合面以上、以下的热压变化对于散热量计算的重要影响;用电方面要考虑由于增加了电梯、水箱供水和消防动力用电,对电气设计的区域配电和干线、支线布置提出的要求。

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

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封闭的区域,如何保证安全运行是历年来各设计师殚思竭虑进行研究的。高层建筑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管理、防雷电安全管理、防强风安全管理及防震安全管理等内容。

(一)消防安全是高层建筑的软肋,我们看过了太多的悲惨案例。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要设计科学、高效的消防设施杜绝惨案的发生。

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 政策、 规范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法规,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使用方便。首先要明确建筑本身的建筑和功能特点,了解与火灾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有关的相关专业的硬件设施,尤其是设备通风、 给排水专业对于电气专业的设计要求,然后根据有关规范确定消防报警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器、光烟感应喷淋系统、应急逃生通道、消防栓、避难层、电源、天燃气总控室。同时要间隔一段距离就要设置防火墙或闸门。

(二)高层建筑抗震措施

在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除要考虑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外,历次地震后人们在限制建筑高度,提高结构延性(限制结构类型和结构材料使用)等方面总结的抗震经验一直是各国规范重视的问题。当前,在抗震设计中,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高层建筑的防强风设计

在现代高层建筑平面常用的几种形式中,方形、圆形、矩形及三角形4种形式的选择与高层建筑能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层建筑中,交通核心的位置决定建筑室内空间的安排,不同的平面布置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室内风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交通核心筒的布置包括四种模式,分别布置在建筑北向、东西向或靠面几何中心,不同的位置产生的风环境效果是不同的。核心交通布置在北向有利于冬季室内热量的稳定,夏季也同样降低了纵向穿堂风的通过;布置在东西向对建筑抵抗室外热辐射造成的室内温度的上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冬季,南北向的开敞贯通增加了室内热量的散失,使室内空间额外能耗增加;核心筒及附属空间布置在建筑的几何中央时,南北空间划分及中部走廊的相隔阻碍了气流的串通,对建筑的通风最不利。

高层建筑的防雷电设计

雷击引起的上万伏的过电压(过电流)及极强的交变电磁场是损坏楼内弱电设备的主要原因,雷电入侵楼内设备的途径有供电线路引入雷电,通信控制线路引入雷电,地电位反击、雷电电磁场。。因此,为了使高层建筑内各设施能正常运作以及保障大楼内人员的安全,防止雷击而带惨重损失,有必要对大楼进行综合雷电防护措施,除了要安装良好的避雷针、避雷带,还必须在电源系统、信号系统进行可靠、有效的雷电防护工作,并具备可靠的接地装置。

三、高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很大的影响。仅以它的人口和规模,就对城市街区的行人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将这些可以归纳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它有效的成为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在这方面高层建筑的发展将由规划者通过规划来加以控制。一座高层建筑设计首先要与城市达成协议,就是那里的现状:既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建筑群,而不会给人以压抑、突兀的感觉。

结束语:在目前能源短缺的国情下,对高层建筑系统不断开发、研究并追求最优化、最节约能耗、最安全的设计方案是相当有意义的。特别是对商业比较发达而能源来源有限的城市,通过合理设计,更能为城市的商业繁荣提供更好条件,为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奠定基础。

[1][德]普林茨.建筑与环境[M].[日]小蟠一日,李维荣,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袁莹,苏粤.关于建筑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因素的几点思考[J].华中建筑,2005(1):39240.

[3]彭致禧.住宅小区建设指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4]王国栋.建筑设计与建筑形体的相关问题初探[J].太阳能建筑,2005(2):38240

[5]宋效峰,陆春萍.防雷保护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 2008.(01).

[6]夏文光,陈堂勇.建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探讨[J].电气应用. 2008.(03).

电气抗震设计篇5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aseismic design and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harm of the earthquake now describes structure seismic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技术

Key words: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structure seismic;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保障建筑内人员的安全需要对建筑工程做好抗震技术的结构设计。

1建筑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球深处或者它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难以感觉到;而人们感觉到的地震,也即有感地震,仅占总量的1%左右;能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为数更少,平均每年十几起。然而,就是这些每年为数不多的地震,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和触目惊心的人身伤亡事故。据有关方面对世界上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震害资料所做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无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低的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典型的例子如,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政府一贯重视建筑物抗震设计,其防震设施和技术相当先进,建筑物通常具备了抗御7~8级地震的能力;而阿尔及利亚当地房屋建筑质量普遍低劣,抗震性能差,地震时易坍塌。由此可见,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2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2.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场地条件有密切关系。历次地震调查表明,同类型的建筑物,由于建造场地不同,破坏程度会有很大差别。应避免在地质上有断层通过或断层交汇的地带,特别是有活动断层的地段进行建设。

2.2合理规划,避免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

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有时会比地震直接造成的社会损失更大。避免地震时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是抗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在地震区的建筑规划上应使房屋不要建得太密,房屋的距离以不小于1~1.5倍房屋高度为宜,以便为地震时人口疏散和营救以及为抗震修筑临时建筑留有余地。要避免房高巷小,以免地震时由于房屋倒塌而通路阻塞;公共建筑物更应考虑地震疏散问题,一般可与防火疏散同时考虑。

2.3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方案

建筑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后确定。所选定的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2.4非结构构件的处理

非结构构件包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和支承于建筑结构的附属机电设备。建筑非结构构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立荷载的构件,如内墙壁、楼梯踏步板、框架填充墙、建筑墙版等;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指为现代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

在地震作用下,建筑中的这些构件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工作,从而可能改变整个结构或某些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传力路线,产生出乎意料的抗震效果,或者造成未曾估计到的局部震害。因此,有必要根据以往历次地震中的宏观震害经验,妥善处理这些非结构构件,以减轻震害,提高建筑的抗震可靠度。

3抗震结构原理

3.1框架结构抗震

框架结构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3.2剪力墙结构抗震

剪力墙结构指的是竖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搭载墙上,这样构成的体系,叫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风、地震等)。风(或地震)从一面来,那么板有一个相当的力与它顶着,沿着整个竖向墙板的高度上相当于一对的力,正好像一种剪切,相当于用剪子剪楼而且剪楼的力越往下剪力越大,因此,把这样的墙板叫剪力墙板,也说明竖向的墙板不仅仅承重竖向的力还应该承担水平方向的风(或地震)荷载,包括水平方向的地震力和风对它的一个推动。

图2 框架-剪力墙结构图

4 抗震施工技术要点

5.12大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严重倒塌,但有少数砌体结构的房屋却经历了高震级的考验,此情况一方面说明现存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另一方面也说明砌体结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和精心施工,也能够抵抗较大震级的地震破坏能力。因而,此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如下:

3.1混合结构内外墙在每个楼层1400mm砌筑高度以上部位应同时咬槎砌筑,不得留直槎。上部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必须不小于高度的2/3。

3.2与构造柱相邻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在墙体施工时,应根据马牙槎的尺寸要求,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截面。相邻砖墙马牙槎的最小间距必须满足构造的设计截面尺寸。

3.3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两根Φ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0mm。后砌的非承重墙与承重墙交接处,除应在承重墙留阳槎外,还应沿墙高每500mm配置2根Φ6钢筋互相拉结,钢筋伸入每边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

3.4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搭接位置应从每层圈梁顶面开始。当混凝土等级为C20,钢筋采用I级钢筋时,搭接长度为35倍钢筋直径,采用I级钢筋的末端应加弯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

3.5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联结,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50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构造柱的箍筋直径均采用Φ6,箍筋端部应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应小于60mm。

3.6构造柱和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20,其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以50mm~70mm为宜。新老混凝土结合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再辅以20mm~30mm厚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灌新的混凝土。

电气抗震设计篇6

为了进一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防震减灾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我区建设系统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经研究,现就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建设监理、质量监督管理中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城市规划方面

(一)加强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查工作

1、加快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20*年6月30日前,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等城市完成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中。其他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防震减灾篇章,对城市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位置、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科学指导城区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的防震减灾工作和避震疏散、地震次生灾害防御等工作。

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位置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进行分析,对城市的防灾避险功能进行评估,对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密度、高度及分布进行控制,对避险场所的面积、容量、分布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做出具体规划和要求,并提出避震疏散、预防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医疗救护、物资供应、防震减灾管理等方面的相应措施,使城市建设满足防震减灾要求,使城市防震减灾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

2、加强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审查。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有城市防震减灾篇章,作为强制性内容审查。在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中,涉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总量等相关指标的规划要求,作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实施,作为工程规划许可的必具的规划条件。

(二)开展避难场所备案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避难场所备案制度。避难场所指在预警信息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躲避灾难、临时生活和暂时避险的场所。一般建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空旷地上,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体育运动场等;设有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相应应急救助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20*年6月30日前,各市完成避难场所登记工作。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避难场所备案制度,记录各避难场所的面积、容积、位置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情况,报我厅统一编号登记,并按照我厅的总体部署,在避难场所统一公布挂牌。

2、避难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12月31日前,有关城市完成避难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经费应分年度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有关城市应按照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要求,加快避难场所供水、供电、排污、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勘察设计方面

(一)实施抗震设计新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已于20*年7月新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各市要认真做好新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加强组织学习和宣传培训,同时,要做到正确理解、严格执行、监管到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鉴于南宁市被列入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市被列入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勘察设计单位对上述城市的工程建设,以及全区各地学校、医院、幼儿园、儿童和老年人福利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广播、电视、电影、通信等公共建筑,城镇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均宜按当地抗震设防标准提高1个烈度进行勘察设计。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提高1度设防建筑的区域和范围。

(三)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性能。研究、引进各地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包括农村建筑抗震实用新技术),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结合建筑节能及墙体材料革新政策,限制或禁止使用预制楼板、预制楼梯、悬浮楼梯,限制砖混、砖木建筑的使用范围。

(四)从严审查勘察设计文件。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和《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的规定,我厅将继续抓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专项审查(以下简称“超限专审”)。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超限专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其中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必须分别由具有高层建筑设计经验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师承担。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必须由具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资质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承担。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中,必须切实加强监管。

三、施工方面

(一)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工序管理,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规定,强化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落实好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大型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施工许可要严格把关。继续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管理,在施工许可之前,对工程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等内容严格把关,凡不符合国家抗震标准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

(三)加快对危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评估工作。加快推进危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评估,特别是学校、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广电、通信、住宅小区等人群聚集的重要建筑,要在当地政府组织下,评估结构安全影响程度,并划分为基本安全、危险和需要进一步鉴定三类。基本安全的可继续使用,但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否则,要采取措施进行抗震加固;危险建筑要设立警示标志,不得使用,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排险加固或拆除重建。

四、城市基础设施方面

(一)制定防震减灾应急预案。20*年12月31日前,各地市政公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完成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初稿。各地要严格执行《20*年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桂防震发[20*]1号),各单位在20*年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基础上,如有必要,可制定新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城市园林和景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地要有计划地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城镇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和道路、桥梁涵洞的受损情况,对损坏的设施要立即进行抢险、抢修。对排查过程中发现市政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报告,力争尽快消除,确保使用安全。城市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要加强景区防震减灾的安全管理。

五、村镇民居方面

(一)抓紧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强并抓紧村镇规划编制,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火灾、水灾)等内容,将防震减灾纳入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村镇建设规划选址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塌陷、滑坡、泥石流、洪水、雷电等易发生灾害地段。

(二)加强村镇民居规划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服务。一要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加强对村镇民居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抗震减灾的政策、标准、规范落到实处。二要按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编制单易懂、经济实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农村民居抗震建设图集,包括抗震设计、施工、鉴定手册,引导农民纠正不良的建房习惯。培训农村工匠,完善民居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使村镇抗震工作走上正轨,逐步提高村镇防震减灾水平。

(三)稳步提高村镇防震减灾水平。一是加强生命线工程和避难场所建设,提高村镇一级的防震减灾设施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注意坚持“五个结合”,即预防为主与救助相结合、重点防御为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加固改造为主与拆除重建相结合、农民投入为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提高抗震性能为主与改善村容村貌相结合;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开展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使我区农村民居到2020年能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要求。

六、其他工作

(一)办事机构

1、自治区建设厅统一对全区工程性防御措施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包括抗震规划、抗震标准、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民居抗震等),统筹城乡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抗震工作,提高城乡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抗震性能。位于抗震设防区内的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相关工作。

2、建立健全市政防震减灾管理机构。加强市政公用行业防震减灾技术指导与服务,推进行业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有关建议并出台政策法规性文件。

3、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完善县建设局――乡镇建管站――村庄建设助理员(建筑工匠)的村镇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建房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

(二)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1、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吸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警醒和启示,广泛开展震时自救和震后互救的培训教育。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观,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抵御自然灾害的心里承受力。

2、多渠道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免费发放资料画册、举办抗震建造技能培训班和组织专家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1、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我厅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地震应急预案》(桂建办[20*]34号),请各单位按照我厅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完善我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2、适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请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20*年组织一次应预案演练活动。演练的目的在于检验地震应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应预案。如:志愿者统一调度、社区科学自救、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电气抗震设计篇7

【关键字】既有建筑;抗震性能;预测;调查

1 前言

建筑抗震性能的预测工作是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政府进行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情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建筑抗震性能预测的方案对整个预测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引预测工作朝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本文将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预测工作分为抗震性能调查和抗震性能预测两部分加以阐述。

2 建筑抗震性能调查

建筑抗震性能调查工作是整个抗震性能预测工作的基础,为下一步的预测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因而调查工作进行的越详尽,下一步的预测工作就会越方便,并且预测的结果越可靠。

2.1 调查范围和对象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分类原则,鉴于所有建筑均要求采取提高抗倒塌变形能力的措施以达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抗震性能调查按以下建筑类型分类:

2.1.1 防灾救灾建筑:医疗建筑,消防车库建筑,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建筑和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等。

2.1.2 基础设施建筑: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建筑,电力建筑,不应中断通信设施的通信调度建筑,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建筑等。

2.1.3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文化娱乐和体育建筑,商业建筑,博物馆、档案馆和会展建筑,教育建筑,科学实验建筑,电子信息中心建筑,居住建筑等。

2.1.4 工业建筑:采煤、采油和矿山生产建筑,原材料生产建筑,加工制造也生产建筑等。

2.1.5 仓库类建筑:储存高、中放射性物质或剧毒物品的仓库,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库等。

列出可以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各个因数作为调查的对象,如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层数、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基础形式、场地类型、是否进行过抗震加固及采取的主要加固措施、是否存在改建扩建情况、是否存在改变使用性质的情况、可能发生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等有关建筑抗震性能的信息。

2.2 震害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规范、规程、标准和地方有关部门要求,按调查的建筑物的破坏状态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这些状态用多个指标来定义和描述,其中包括主观性的模糊变量和确定性的物理量。

2.3 调查方式

对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根据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各个因数制作问卷调查表和现场调查表,并请相关人员加以填写。

2.3.1 问卷调查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抗震性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调查对象结构类型、建设年代、层数、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是否进行过抗震加固及采取的主要加固措施、是否存在改建扩建情况、是否存在改变使用功能的情况等对建筑抗震性能有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3.2 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查阅调查对象的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

(2)了解调查对象地基基础现状,调查上部结构主体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情况,进行必要的量测和检测。

(3)调查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开裂与剥落情况,钢筋露筋、锈蚀情况,填充墙开裂或与框架脱开情况,主体结构构件变形、倾斜或歪扭情况。

(4)调查砌体房屋的承重墙体砂浆和砌块强度,构造柱和圈梁与墙体连接情况,楼板和梁与墙体连接情况,内外纵横墙连接情况以及楼梯间墙体与楼梯梁连接情况等。

3 建筑抗震性能预测

建筑物震害预测是估计一个地区或城市在遭遇一定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根据前述调查整理得到的资料,选用合适的震害预测方法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预测,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3.1 预测依据和主要内容

既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根据调查统计得到的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抗震规范版本、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计烈度、场地土类别、基础形式、楼板形式、地震动参数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城市既有建筑在遭遇到本地区基本烈度和提高一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预测。

3.2 预测方法简介

目前常用的震害预测方法主要有四种:(1)半经验半理论法,根据不同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提出一个或几个指标来代表其抗地震的水平,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破坏指标,给出相应的易损性矩阵[5]。(2)震害预测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法,依靠专家的知识、经验建立震害预测专家系统知识库,根据建筑物基础资料调查,采集所需数据信息,通过搜索技术,进行易损性分析[6]。(3)多步简化的pushover方法,通过该方法进行变形验算可最终得到对应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建筑物各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反应曲线。以最大层间位移角表述建筑物对地震力的反应,从而用来判断建筑物的易损性[7]。(4)经验判定法,由若干名专家根据基础资料和现场调查的结果,分别填写对建筑物易损性的评定意见,经汇总后给出易损性分析结果。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8]。

4 结语

建筑抗震性能预测工作主要是对建筑信息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议建立一个进行建筑抗震性能资料调查和预测的专家数据库系统,以方便对建筑抗震性能进行预测。本文给出了一个预测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的普通方案,并已在安徽省重要公共建筑抗震性能预测中加以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然而没有涉及关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预测的内容,仍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柳炳康,沈小璞等.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7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尹之潜,杨淑文.地震损失分析与设防标准.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4]尹之潜.地震灾害及损失预测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5]尹之潜.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 11 (4) : 87-96.

[6]杨玉成,王治山,杨雅玲,等.城市现有房屋震害预测智能辅助决策系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 12 (1) : 77-89.

[7]魏巍,冯启民. 建筑物震害预测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A].现代地震工程进展[C].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12-416.

电气抗震设计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0〕28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切实提高全市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总结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经验,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多学科、多手段、覆盖全市的综合观测系统;对我市境内1.5级以上地震,震后10分钟内实现精确定位;不断完善我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15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抗震救援体系,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

到2020年,地震监测、速报、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够综合抗御本地基本烈度的地震;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比较完备。

二、切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加强监测台网建设。新增一批地震烈度速报子台,使我市地震烈度速报子台密度达到1个/100平方公里。完善地震台网运行维护、质量检测技术保障体系,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

(二)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预测预报会商机制,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完善地震预测预报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公民的地震预测行为。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支持和保障开展震情监视跟踪工作,督促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

(三)健全群测群防体系。继续推进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安全员、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两员一队伍”建设。各区(市)县要保证群测群防工作经费,制定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群测群防工作。

三、加强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管理

(一)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应当结合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断层分布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布局。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08〕58号)要求,各类建设工程必须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必备内容,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建设。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依据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严格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电力、防震减灾等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抗震质量监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区(市)县要将重大工程和可能因地震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查纳入并联审批程序,确保此类工程均按经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二)推进农村防震保安工作。各区(市)县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农村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和村镇公共设施要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要认真贯彻《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将农村防震保安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要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落实防震工程措施,提高民居防震能力。要通过按政策规定实行税费减免等方式,引导农民修建抗震农居。要严格执行《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做好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选址、避让工作。自2011年起,全市农村新建公共设施必须满足抗震设防要求。住房与城乡建设、防震减灾等部门要完善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防技术标准,推进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普及建筑抗震设防知识。

(三)提高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能力。新建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要按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开展其他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鉴定及抗震加固改造。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责任制,统筹落实各项防震抗震措施,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四)加强震害防御基础工作。2015年前,有条件的区(市)县要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要组织开展水库、桥梁、房屋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制定、实施抗震加固、改建或拆除的规划,逐步消除未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对处于地震活动断层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建筑,要抓紧组织搬迁、避让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强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和推广应用。

四、提高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

(一)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加快危险路段、桥梁整治改造。推进地铁、快铁防震系统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健全紧急情况下运力征集、调用机制,增强应对大灾的区域综合运输协调能力和抢通保通能力。

(二)提升电力通信抗震保障能力。本着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适当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抗震设防标准。优化电源布局和电网结构,对重要电力设施和输电线路实行差异化设计,加强重要用户自备保安电源的配备和管理。加强公用通信网容灾备份能力建设,提高基础电信设施防震能力。充分利用应急通信网络资源,结合卫星通信、集群通信、宽带无线通信、短波无线电台等技术,保证信息传输及时可靠。

(三)提高水利水电、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抗震能力。优化抗震设计、施工,确保重大工程安全。加强抗震性能鉴定和核查登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认真落实水库、重点江河堤防的安全保障措施,对病险水库及重点江河堤防要定期进行排查和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输油气管线、重点污染治理设施等重大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

五、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一)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健全指挥调度、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动员等工作机制。完善成都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目标、重点部位要于20年底前完成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适时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二)加强地震救援力量建设。加强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救援队伍指挥调度机制,提高救援队伍的指挥通信、远程机动和综合保障能力,满足同时开展多点和跨区域实施救援任务的需求。建立健全军地地震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武警部队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和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演练,提高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通信、矿山、水利、危险化学品等相关行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震救灾能力。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动员机制建设,规范有序地发挥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的作用。

(三)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人民防空应急疏散地域建设相结合并纳入本地区建设规划。要按照规划,结合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按照国家标准搞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安排所需的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品种和规模,完善跨地区、跨部门的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加强救灾物资的质量安全监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应急救援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实现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的有机结合。

(五)加强应急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应急救助补偿机制,分散地震灾害风险,提升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完善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疫情防控、工程抢险、气象保障、次生灾害防范等应急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六、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力度

(一)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加强全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制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深入持久、以点带面地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2015年前,各区(市)县每年至少建设1—2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1—2个地震安全社区。在每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二)做好地震信息工作。要健全地震信息渠道并保证畅通,提高地震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处理能力。完善地震信息制度,强化新闻报道工作组织协调,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建立完善地震灾害舆情收集和处理机制,提高地震信息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地震谣言应对处置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地震谣传,维护社会稳定。

七、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震减灾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各区(市)县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工作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将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推进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措施不落实、责任不到位、机制不健全、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单位,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防震减灾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制定完善规划。各区(市)县要结合实际,依法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防震减灾规划与其他各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配置资源,确保防震减灾任务和措施有效落实。

(四)加大投入力度。各区(市)县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防震减灾资金。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工程设施和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投入,推进本地区防震减灾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技术水平。

(五)推进法制建设。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行政监督体制和机制,推进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有效开展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

(六)加强队伍建设。各区(市)县要切实贯彻落实市编委《关于建立健全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成机编〔2007〕28号)等文件精神,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保持机构稳定,落实工作经费,提高防震减灾行政管理水平。

(七)加强科技和人才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深化地震基础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对防震减灾的贡献率。建立科学的防震减灾人才培养制度,加强防震减灾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完善大震大灾参与和接受救援工作机制。密切跟踪地震科技和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市防震减灾科技水平。

上一篇:教师的几种类型范文 下一篇:乡镇项目建设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