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11-06 13:44:54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1

 

某某市基础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南平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启动实施某某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突出安全稳定、提高质量、“四园”提升三项重点,实现教育事业“十三五”开新篇的发展目标。

2016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突出安全稳定,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

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层层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信访日常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基础。

一是巩固提升平安校园成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规定,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安全责任全覆盖。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配齐校园保安、装备、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全年共组织全市学校开展了“日周月”、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防溺水”和“平安寒暑假”、“119”消防安全宣传日、“122”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等安全主题教育400余场,组织5200余名师生到市青少年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组织8.4万名学生、家长参加2016年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各中小学每月组织1次、幼儿园每季度组织1次自救自护和逃生演练,做到教职员工、学生全覆盖。每学期组织开展2次全市学校安全生产大检查,联合10个市直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2次。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查改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全部整改或保障到位。全市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二是扎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全面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实行局领导定期接访和信访值班制度,确保信访维稳工作落实到位。着力做好部分退休未聘教师和原农村中小学辞退代课人员信访问题的政策解释和化解稳控工作,截止2016年12月,已分批审核确认符合辞退补偿补助条件的原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26批次共406人,发放辞退补偿补助金共计200.75万元。认真做好日常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98件,办结98件,办结率100%,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突出教研教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扎实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是加强教育交流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推动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强化教育质量监测,每学期组织一次质量抽查或统一考试和网络上阅卷,运用大数据分析指导教学工作。广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组织开展“名师讲坛”、“送教下乡”、“教学开放周”等教学研讨和主题交流活动50余次。狠抓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召开初中毕业班工作会议9场、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6场,组织高中校校长到顺昌、建阳等地学习交流,召开全市中高考表彰大会,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6年全市应届高考本一上线336人,上线率25.69%,同比增0.94%,本科以上上线1078人,上线率82.42%,同比增3.56%;中考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名列南平市前列,张智凡同学以565.1分名列南平市中考总分第一名。

二是深入实施德育优先工程。扎实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顺利结题。在青少年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建立了市禁毒预防教育实践基地,在四中建立禁毒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并利用各种德育基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接待学生3000余人次,2个综合实践基地共接待学生3300余人。广泛开展读书月、“朱子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学校艺术节活动丰富多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南平市及以上体育、文化、艺术比赛,全市共有300余人次获奖。

三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幼儿项目3个,总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总投资2037万元,新增幼儿学位810个。启动实施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六中、实小、昭小顺利通过管理标准化验收。多渠道投入1798万元,按照年度计划不折不扣地完成“全面改薄”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对城区15所中小学新一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引导各高中校立足本校实际,合理定位办学目标和多样性发展方向,让不同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制定实施残疾儿少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和资源教室建设规划、重度残儿送教上门规划,扎实开展残疾学生康复训练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三、突出“四园”提升,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突出“四园”提升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全面提升“四园”发展。在承接近几年来已经初见成效的主题活动和专项工作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进一步组织全市学校开展提升“四园”发展,促进优质均衡的主题活动。①提升平安校园,通过开展平安校园等级创建、学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全市94所学校(含民办幼儿园)通过安全标准化评审,完成率100%,50所学校获4A和3A平安校园等级,完成率53.2%,剩余44所学校已完成评估验收。②提升美丽校园,通过开展学校环境综合整治,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校容校貌,优化育人环境。14所学校被评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学校),其中南平市级10所。③提升书香校园,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少年宫建设,增强师生文明素养。全市文明学校实现全覆盖,其中省级文明学校3所、南平市级14所。建立25所学校少年宫,并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1月10日-11日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推进会暨骨干人员培训班在我市召开,还现场观摩了我市沿山小学和城郊八一希望小学少年宫建设成果展,赢得了广泛点赞。④提升智慧校园,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提高教育质量。全市50所中小学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625个班级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已开通师生人数23922人,开通率达到100%。中小学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获福建省优课32节、南平市优课48节,获奖数居南平市第二。

二是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续建、新建、筹建改薄项目、幼儿园项目、城区中小学扩容工程、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等重点项目18个,规划总建筑面积80052平方米,总投资26816万元。其中和小教学楼、城郊幼儿园、桂林幼儿园、卫中宿舍楼、洪中宿舍楼、吴家塘幼儿园、大埠岗竹源教学点综合楼8个项目已竣工,洪墩桥头教学点教学楼正在封顶装修,第二实验小学、七中教学综合楼正在基础施工,六中城南校区、通泰小学分校、下沙中心小学、善德中小学教学楼、竹中教学综合楼、拿小宿舍楼、洪小教学楼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计算机、多媒体、课桌椅、图书等教育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三是精准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多渠道投入资金3205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寄宿生住宿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补助“两免一补”资金、为农村寄宿生免费提供床上用品“六件套”、为城乡低保家庭幼儿提供国家助学金、为普通高中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为在城区就读计生家庭纯女户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城区学校低保户子女免费提供校服、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镇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及《学生新华字典》、取消高中校择校补助公用经费,构建完善了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个确保、两个优先、突出片区、维护稳定”的招生办法,确保进城务工或经商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区学生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继续推广实施留守儿童“爱心家庭”关爱模式,搭建幸福温馨家园,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四、突出培训交流,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

以教师培训和交流为重点,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一是加大教师培训交流力度。多渠道补充教师队伍,今年全市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新任教师56名。常态化开展城乡教师双向交流,2016-2017学年度组织教师城乡互动交流293人。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2016-2018年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委托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完成3期300名教师培训。在此基础上,组织160余名校长和教师参加校长培训、万名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市级以上各类培训,开展市本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拓展教官培训、中小学课外阅读专题讲座与培训等各类培训18期,培训教师4466人次。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一师一优课”评选、微课制作比赛、学科教学比武等形式多样的教师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

二是提高师德师风水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师德承诺,“告别谢师宴、风清桃李园”等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召开中高考表彰大会和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奖励高三教学成绩优秀教师56名、九年级教学成绩优秀教师80名、优秀教师241名、优秀教育工作者59名,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浓厚氛围。

2016年,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大班额现象、择校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三是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四是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稳中求进”和“狠抓落实”两个基点,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打好项目建设、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战”,围绕“安全稳定、提升质量、‘四园’提升、项目带动、党建引领”五项重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一、围绕安全稳定,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1、突出抓好安全稳定。根据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各项具体制度,完善落实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继续抓好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和平安校园等级创建工作,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推进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程活动,积极开展防地震、防火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定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联合市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食品中毒、防溺水、防踩踏、防校园欺凌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确保学校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2、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坚持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等原则,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纳入干部职工岗位绩效考评,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完善落实信访维稳工作预案,认真落实局领导定期接访和信访值班等日常工作机制,耐心细致地做好来信来访、政策解释和重点稳控工作,及时妥善处置信访问题。认真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构建和谐校园。重点做好辞退代课人员和退休未聘教师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杜绝越级非正常访、集体访发生。

二、围绕提升质量,巩固教学中心地位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长效补充机制,继续实行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满足正常教育教学的师资需求。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精神,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内容,增强教师廉洁从教意识,规范从教行为。继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在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委托闽江师专开展全市中小学班主任提升全员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市本级教师培训,分学科、分年级开展教师比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

4、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认真研究新高考、新中考的政策,研究制定实施提升高中教学质量的激励方案,完善落实高考学科研究工作室和学科中心组的职能,发挥其在学科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力做好2017年高考、中考备考工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认真抓好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推动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走出去、请进来的业务学习交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一系列教研、交流、竞赛、检测等活动,全面提升全市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制定实施“提升课堂教学三年行动计划”的方案,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制定实施《某某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校少年宫、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等德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好艺术节、体育节、乡土文化进校园、朱子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围绕“四园”提升,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5、持续推进“四园”提升。在2016年提升“四园”发展的基础上,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四园”提升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提升平安校园,进一步完善综治安全工作机制,结合各校实际,积极作为,合理谋划,精准实施,提升学校综治安全、信访稳定工作;二是提升美丽校园,因校制宜,持续抓好校园环境整治和环境创设,提升学校环境综合整治,美化校容校貌;三是提升书香校园,加强学校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常态性读书活动,重视读书活动成果评选,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师生文明素养,深化立德树人工作;四是提升智慧校园,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加强教师网络空间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评选,推动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围绕“四园”提升目标,抓好阶段性的督查推动和年终验收评比,确保“四园”提升工作取得实效,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6、注重协调推进发展。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学习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认真贯彻《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积极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研究,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全力迎接福建省“两项督导”评估,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继续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数据跟踪核查工作,继续开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发挥各高中校的资源优势,合理定位普通高中发展方向,注重培育办学特色,推动普高教育提升内涵、多样化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头延伸”,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生活技能培训,为残疾儿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四、围绕项目带动,全力开展百日攻坚

7、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成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百日攻战”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推动教育重点工作进展,全力完成“百日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以市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在继续抓好2016年续建项目的基础上,按年度计划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实施六中城南校区、通泰小学分校、七中教学综合楼、迁建下沙中心小学、迁建第一幼儿园、四中学生宿舍楼、大竹中学教学综合楼、第二实验小学、拿口小学学生宿舍楼、洪墩小学教学楼、洪墩桥头教学点教学楼等项目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79457平方米,总投资29838万元。其中六中城南校区、通泰小学分校和七中教学综合楼3个项目列入市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加强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实行项目化管理、表格式通报、清单式检查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按时序时进度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8、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寄宿生住宿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为普通高中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等上级教育惠民政策,继续落实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免费提供“六件套”床上用品、为城区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校服等市本级惠民政策,认真办好2017年度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进一步完善城区幼儿园、中小学招生办法,在衔接现有招生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扩大实行电脑摇号招生的学校范围,确保进城务工或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爱心家庭”管理模式,积极关爱留守儿童,推进教育基础公平。

五、围绕党建引领,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9、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责任分工,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强化监督考核,逐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完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落实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领会精神,武装头脑,推进工作。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做好农村中小学党支部隶属关系规范工作,协调推进全市40所民办幼儿园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一刻也不松懈地抓好学校班子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管理,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费收缴管理、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基础性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2

一、持续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进行专门阐述。刘延东同志也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在《“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明确把“三通两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去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今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在“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计划”、“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把教育信息化列为重点建设内容。教育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由科技司、财务司、基础二司、教师司、中央电教馆、信息中心等多个司局和直属单位齐抓共管的协调工作机制。全国20多个省(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责任,多方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顺利实施。

多年来,教学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基础教育难以攻克的薄弱环节。许多教学点教师对教育怀有极大的热情,对农村孩子投入了全身心的爱和关怀,但限于教学条件和自身水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教育。去年底,财政部、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由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为全国6.7万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传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支持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利用项目设备和资源,至少开出1门之前无法开出的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9月2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电视台、卫星和项目网站传送到各教学点,标志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正式投入使用。可以说,这个项目为教学点输送的不仅仅是教学资源,更包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学点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沟通交流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去年9月,在深圳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遴选了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通过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技术讲座和成果体验等形式,多维度、多层面地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两天半展期,共吸引了6万余人次观摩,受到各界充分肯定。刘延东同志对展演活动高度评价,并做出了“切实做好推广工作”的批示。今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应用成果,展示给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让更多的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了解、体验和学习这些优秀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各地也做了许多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有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相互协调配合,“宽带网络校校通”依托各类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电信计划今年实现6万所学校接通宽带,工信部在“村村通”工程中支持5000所学校免费宽带接入,财政部、教育部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电子白板。“优质资源班班通”通过“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等三个课堂的建设和应用,典型引路,稳步推进。首批“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活动”征集到的资源正陆续上线,第二批优质教育资源征集工作也已启动。“网络空间人人通”是在网络时代下对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300万个各级各类网络学习空间。去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并面向全社会征集了近万条资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顺利投入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 信息管理系统”也即将投入使用。

(五)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通过“国培计划”和各类专项,累计对600多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不断丰富,网络方式广泛应用,培训效果进一步增强,全面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今年,我部还组织了7期“教育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职能处室处长、地市教育局长、部分区县教育局长等近1000人进行了集中面授培训。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够;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宽带入网率不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四是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二、坚持应用导向,明确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求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基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十分??要的时期,打好这一时期的基础,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增强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现阶段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弥补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资源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让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也能逐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此项工作摆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投入经费、配备设备、建设资源,关键是在教与学主战场的应用,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让信息化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如果仅仅是在教与学的搞点应用,或者是搞点展示性的应用,那绝不是教育信息化真正的应用,更不是发展的方向。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方向,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去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统筹规划部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以应用为导向,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为此应明确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实施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日前,中央财政已经下拨了项目2013年的补助经费,各地要加快实施进程,保证每个教学点设备接收到位。针对教学点选用教材不完全统一的实际,加快多版本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和开发。加强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积极探索提高教学点教育质量的应用机制。一定要下大力气把这件事抓好,抓出成效,通过这个项目,改变教学点的教学面貌,使教学质量有个质的飞跃。

(二)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做好优秀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开征集和遴选,通过整合、征集、购买、开发等多种方式,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标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资源,为农村教学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提供适用、实用、好用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的应用变成日常教学行为。同时,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资源建设一定要充分吸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参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

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机制。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支持,为学校建设基本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集空间建设服务与优质资源服务于一体,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完善空间的改进、升级和服务能力。在现有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采取资源开发与征集遴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和各类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资源免费使用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格局。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重点建设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提供应用服务,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要把学科教学培训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合起来。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国培计划”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教师不同教学水平和实际需求,结合网络学习环境与优质资源建设,以案例为主,开展分类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要按时完成教学点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学校40%以上教师的培训任务。

三、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必须充分发挥多部门的作用,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部门的同志要把握好应用方向,统筹各方力量,组织好信息技术企业、电教馆和信息中心做好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尤其是要服务好课堂教学。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维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好设备运维、网络租用、资源购置等相关费用的配套政策,探索通过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支付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常性支出的办法。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不足,不同地区之间 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更加薄弱。因此,各地要在重点抓应用的基础上,按照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充实硬件建设,逐步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二)试点引导,以点带面。

通过“试点先行”的办法,探索机制、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去年的深圳展演活动中已经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包括此次现场会上的香滨小学,他们已经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注意及时进行总结和梳理,将这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升到可供学习、借鉴和实践的高度,通过试点培育一批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和骨干课程,探索信息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各地要在工作中积极推动本地区的中小学校,在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使用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在学习中体会,在思考中凝练,在实践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三)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各地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着眼长远、总体规划、系统设计,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专业指导,切实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领导到位、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在硬件建设,推动的方式主要是项目驱动。随着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工作重点也要适时予以调整,转向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主体角色转换等内涵发展方面上来,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各地要探索建立“强化应用”的新的管理模式,理顺各方关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要进一步强化专业指导。充分发挥教研队伍的作用,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研究,教研人员要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师进行实践,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本地区进行宣传和推广。要鼓励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课堂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氛围。中小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调动他们自觉不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促使教师逐步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变成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书能力和育人水平。

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和《中小学电子交互教学设备教学应用指南》,前者重点是制定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标准,用以指导各地以应用为驱动,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多元评价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后者重点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指导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今年,教育部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专项督导,督促各地切实将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要地位落到实处。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3

关键字:德国;职业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年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年《魏玛宪法》第145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年起,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69年8月1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年5月19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即经济与管理、金工技术、电工学、建筑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合同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职业预备教育年”或“职业基础学年”.

②在德国,凡整周(星期日除外)全天安排课的学校称为全日制学校;凡一周仅有一两天上课的学校称为部分时间制学校;凡整周仅在下午一两点以前安排上课的学校称为全时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6]T·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4卷)[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2,833.

[7][8]T·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6卷)[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8,138.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4

一、把握新趋势

(一)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现代化”走向“建设现代化”的趋势。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渐行渐近,渐近渐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实质就是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提升过程,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创新、快乐”。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竭的动力”、“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美丽花朵”,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系于想象、成于实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过程,是“定势”的解脱和心智的“放飞”。“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快乐是最高的善”,“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也是生命愿意成长的原因”。我们应自觉地把这些体现“现代性”的核心理念落实在基础教育“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未来”走向“引领未来”的趋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既要解决实现“有教无类”的困挠,又要破解推进“因材施教”的烦恼,真正地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因材施教与因需培养、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

(三)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世界”走向“融入世界”的趋势。教育是“独特的精神生产”,她是依托现有的人培养未来的人,她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的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强,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进步,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必须强调共同基础和个性发展目标,强调横向分类的办学模式所体现的教育公平,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强调提供专业的学生发展指导。

(四)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实际”走向“立足实际”的趋势。我省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86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正处在将强未强、将富未富、发展了还没有发达的转型阶段。因此,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反映在基础教育领域就表现为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单一化培养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激发基础教育自身办学活力与现有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在坚持“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价值取向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只有当知识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境界”的时候,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当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教育、有保障的教育和各得其所的教育的时候,教育才能成就未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忘“办好每一所学校”是良心所系,时刻不忘“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责任所在,时刻不忘“教好每一名学生”是本领所为。

二、强化主抓手

(一)强化以“公益普惠”为主抓手,突出“先中之先”。总书记要求把大力优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作为“贯彻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这是学前教育的属性所使然、国际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所启迪、人民群众的诉求所期待、解决基础教育发展“短板”所要求。发展学前教育,必须事业规划在先、布局优化在先、投入保障在先、务实落实在先,在确保“三个增长”的前提下,使学前教育经费占比逐年提高;重点在于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认真贯彻《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扎实推进“五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学前教育普及与提高工程、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性质,只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设立条件、保育教育质量达到同类公办幼儿园水平,受政府委托和资助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并执行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均可视为普惠性幼儿园;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必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以举办强化班、兴趣班、特长班、试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严禁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格控制班额,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二)强化以“优质均衡”为主抓手,凸显“重中之重”。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满足群众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为可爱”的基础教育的新期盼,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一要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共同发展机制;要把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建立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整合、重组、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二要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按照“七个一样”的要求,认真总结示范区实行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以及优化校长和教师的统筹调配、定期交流的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把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三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将义务教育整体优质水平、均衡发展水平、资源共享水平等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

(三)强化以“特色多样”为主抓手,破解“难中之难”。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受教育者全面生活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是具有多重使命的素质教育,这就是普通高中“难中之难”之所在。高中的多样化源于物质世界的差异性、社会需求的广泛性、时展的多元性、办学主体的能动性。《纲要》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了阐述:一是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如公办高中、民办高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甚至“科学高中”、“人文高中”、“数学高中”、“外语高中”等特色高中全方位发展。二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即创造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性和自主性,以满足不同潜质、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今年将有条件地开展新型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试验,鼓励普通高中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互通立交桥。研究制定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计划,支持试点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强化以“关心关爱”为主抓手,落实“特中之特”。特殊教育是充满爱心和人性闪烁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一是继续提高普及水平。通过努力使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残疾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5%,适度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二是实施特殊教育师资提升工程。安排专项经费,完善特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依托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建立稳定有效的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采取措施优先落实特教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其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特教学校特别是农村特教学校正常运转并得到发展。

三、突出着力点

(一)着力“德育为先”。教育的第一使命是“让人更像人,让人更高大”。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张维迎在《市场制度最道德》认为“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知道:一个人在面对外部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在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既需要‘窗子’,更需要‘镜子’”,“教育的失败往往表现在教育效果的失败上”。因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务实开好全省中小学德育大会,研究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管理的措施和办法;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注重价值引导与自主学习、分层实施与统一要求、实践体验与知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二)着力“能力为重”。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传承性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使学生继承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规范为价值导向、以刚性必修课程模式为载体、以他主接受性学习为重要实现途径。这种模式确有使基础知识牢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优势,但这种模式是以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牺牲相当数量学生的兴趣为代价。“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故事,不是作宣传;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教育是描绘,不是去制图;教育是超越,不是去苟同;教育是神往,不是去规定;教育是……不是……”。“教育是最具有人类良心、最纯洁、最壮美的事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克服“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刚性而轻弹性、重灌输而轻探究、重他主而轻自主”的弊端,“给学生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给学生以主动,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创新”。毕飞宇在小说《推拿》中写道“理解力比想象力重要,想象力的背后是智慧,理解力的背后是情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的“第一目标”。切实抓好“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各项试点工作,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知行统一。

(三)着力“体美俱进”。艺术教育是“成人之美”,通过“传授知识、提升能力、走向体验、启迪感悟”而“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因此,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研究证明,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大脑右半球的潜能,在培养直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切实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时不我待,开好中小学艺术教育现场推进会,推进艺术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和制度化。同时,强化“用体育来培养精英”的意识。体育一方面把复杂的生活简化,给了学生一个“通俗本”,让学生有亲历的经验,让学生事先理解许多事后才能理解的东西;另一方面又真实直观地模仿着生活中的竞争。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努力实现省政府提出的“三升一降”目标,会同省体育局组织开展第二轮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启动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试点工作,举办江苏省第二届学生阳光体育节,对全省普通高中体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积极做好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体育艺术卫生和国防教育省域达标试点”准备工作。

(四)着力“课程标准”。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必须认真抓好学习,开展全员培训,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根据修订后印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科书的修订和审查工作;指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结合各地实际,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教研工作,切实解决好师资、实验仪器设施设备配备等条件保障问题,确保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五)着力“改革创新”。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过程就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创新过程。一是继续推进我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5项基础教育改革任务,通过边试点边总结,力争有所突破。二是以普通高中学历信息网络认证和电子学籍注册为抓手,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三是把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为重要抓手,逐步建成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名师、名校、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开发,做到在网上可以随时查阅。四是加强课程基地建设,在抓好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建一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五是推进百所“E学习”学校试点,探索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为“电子书包”开发提供支撑。六是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包括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六)着力“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充分认清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例,确保今年超过18%。不断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多渠道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附加费等要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不得因此而减少其他应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义务教育学校与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标准,评选江苏十佳师德模范,高质量完成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完成招收600名男幼儿免费师范生任务。三是强化督导职能。完成对扬州、淮安、泰州所辖24个县级政府的督导和13个县(市、区)中小学教育装备、普通高中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进一步健全规范办学行为日常举报受理与督导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飞行督查”;完善督导责任区建设,组织对新增补的省督学的专题培训;建立督导约谈和问责机制,落实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七)着力“教研先行”。从一定意义上说,“教研力”就是教师的“教学力”、校长的“办学力”、学校的“发展力”、区域的“教育生产力”。面对教研内容变化快、教研手段更新快、教研要求提升快、教研成果推广快的现实,“教研先行”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时效性、富有创新性。一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贴近学校,完善校本教研;立足区域,开展连片教研;依托技术,推进网络教研。二要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建立基本规范,完善运行机制,落实推进机制,加强质量监控。三要创新教研组织领导。加快建立起以各级教研机构为骨干、以高校基础教育研究机构为指导、以中小学为基础、社会性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体系;把教研经费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预算,逐步加大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积极改善教研工作环境,提高教研保障水平;启动实施教研室“达标创优”工程,明确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并接受教育行政的委托,承担教学管理的任务,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课程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课程教学资源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

四、营造好氛围

(一)营造“善谋敏行”的好氛围。我们应当看到:江苏基础教育在高普及率基础上,保持高巩固率难度极大;在高成本基础上,保持高投入约束极多;在高期待基础上,保持高满意度任务极重。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普及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不能满足于已有巩固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率先发展的理性认识;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满意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理性谋划,坚持争先创业、领先创新、率先创优,加强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实践探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使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切合客观实际;既反映基层诉求,又表达群众意愿,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二)营造“求真务实”的好氛围。“求真务实”是指求“认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之真、务“践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之实。江苏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催人奋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尤其需要我们提振精气神,舍得下苦功,奋力求作为,全力抓落实。立足“站得高”、顺势而进,着眼“抓得准”、蓄势而发,聚焦“落得实”、乘势而上。否则,再好的部署也会落空,再好的目标也难实现。因此,必须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做少说、崇尚实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5

编者按:教研室、教研员,这是唯有中国才有的国家基层教育机构和专业人员,当属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曾有教师被问到在教学中有否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时,教师回答:“我们不用看课标,听教研员的就行。”可见,教研员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真正”的领军者!在我国基础教育急需缩减理想与实践之间差距、提升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之际,教研室和教研员该如何创新工作,提升教育一线领军者的作用,关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本刊《热点争鸣》栏目将从多方位的视角开展中国教研专题系列访谈,共话创立富有中国特色的优质基础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本期专题刊发三位关注中国教研、引领和服务中国教研的专家学者的专题访谈,供大家学习思考。

《中国教师》:田主任,您好!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历程中,您认为教研室和教研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田慧生:教研体制和教研队伍,从其自身历史来看,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而同步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富有特色,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省陆续建立教研的相关机构,至今有60多年的历程。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各级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特别是在过去受教育人口众多、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而教育规模巨大的情况下,我国能保证相对稳定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我国教育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与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所发挥的特殊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作用分不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研室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传播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培训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在最近10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研队伍作为不可替代的一支专业力量,在支持、引领、服务新课改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够平稳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

我们称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他们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和培训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而且很多教研员本身就来自一线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群体。所以教研员可谓是最贴近一线、最贴近我们教学改革实践需求的一支专业队伍,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现在我们支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专业机构力量多样化,但是这么多年教研室和教研员能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这与他们始终密切地贴近一线、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工作定位是相关的,而且形成了很好的传统。所以,应该对我国教研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其在未来能发挥的作用,抱有乐观的期待。

《中国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组织全国教研部门召开工作与学术研讨会议,是否中心已将组织、领导全国教研部门开展基础教育工作纳入中心职责之中?中心将如何推进全国的教研变革与发展?

田慧生:中心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课程教材教学的专业机构,承担的职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服务于国家的课程教材改革、指导基层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研工作,都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正进入一个深化的阶段,一个需要逐步常态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工作的重心在于把课改的目标、精神和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落实好。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中心需要与广大教研机构、教研队伍一起,共同合作,全方位地服务课改的使命和需要。

为了抓好这项工作,中心最近也在调整一些工作思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与全国教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中心在全国教研战线方面的协调、组织和引领作用。2012年11月我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首届全国教研机构负责人联席工作会议,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亲自到会讲话,对全国教研战线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同时对未来教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好,对全国的教研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中心将来可能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团结组织全国的教研部门共同规划好全国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作基本思路和工作基本布局,形成全国教研工作一盘棋这样的局面,大家共同努力。二是要创造条件,对全国教研系统的骨干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2012年我们结合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实施,对全国地市级教研部门负责人做了全员培训,今后要继续开展一些专项的培训与指导。三是创造一些条件,搭建一些平台,加强教研队伍、教研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全国教研工作进一步形成合力,聚焦在重点教研工作和任务上,更好地为国家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力争将中心发展为全国教研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中心。

《中国教师》:您在原来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任职副所长多年,管理的是教育科研,现在负责中心的工作,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研工作联系密切了。对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研与科研,可否请您为大家谈谈您对这两者的看法?这两者有何异同呢?

田慧生:科研和教研都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离不开的专业保障。在基础教育中,科研和教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人的培养。但是,在具体工作重点、服务对象和工作方式上,科研和教研有一定的差别。教育科研工作可能更关注于宏观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战略性问题,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从理论、实践、政策上进行集中研究,提出决策方面的专业意见。教研工作就是教学研究工作,服务和研究对象相对更加集中,主要是教师、学生和学校;研究的核心问题应是如何有效地教、如何有效地学,就是要解决好教和学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服务。所以,教研和科研从工作方式、研究手段和最后研究的成果来看,有一定差别。科研可能最后形成了专著、报告、论文和决策建议等,教研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让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切实实地得到提高。

《中国教师》:曾经有人倡导教研工作科研化,您认为这一观点可取否?

田慧生:这一提法,不应该是把教研的服务和研究对象泛化。所谓教研工作科研化,就是教研的工作要提高水平,要借鉴科研的专业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教研工作,不仅仅是对教师听听课、给教师提提建议、做点培训。要适应时代需求,教研工作需要不断地更新其研究的手段和方法、研究的观念。从这一点上讲,教研确实要向科研学习,要把最新的、有效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借鉴到教研工作之中,加大研究的力度。

《中国教师》:您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有很深入的研究,著作丰硕。从教育学者的角度出发,您认为我国当前的教研工作质量如何?在接下来的新课程教育实践中,您认为各级教研室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何处?

田慧生:总体而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期间,我国教研工作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教研工作大体上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保持了一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但是,现在教研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和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重点解决“有学上”的问题,现在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主要标志的内涵发展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如何提高和保障教学的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来看,教研工作要满足这样的工作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要进一步创新教研工作,无论是在进一步确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方面,还是队伍和机构的建设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关于未来的教研工作重点,我有以下想法和建议:第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教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教研工作的重要作用。说到底,提高质量要依靠我们教师水平的提升。而教师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借力于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如何更好地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尚需教研战线的努力。第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教研队伍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以及深化基础教育课改的过程中,发挥新的重要作用。教研员不能仅仅从各自学科的立场上去提供相关服务,而是要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把握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要通过教研工作,让学校、教师知道我们的改革应该向何处去,我们的着力点在哪里,从而发挥好方向引领作用。比如,《纲要》提出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像这样一些根本性的要求,就为下一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教研工作也要把这些作为根本性的要求来加以把握,这样教研员具体学科的教研工作才有了正确的方向,研究怎样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从具体的教学、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而不能只关注在课堂的45分钟内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只考虑到单纯的知识和技术的问题。教研员一定要知道把教师和学校带向何处。

第三是进一步健全教研工作机制,保障教研工作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应该说,几十年来教研工作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而且也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完整的三级教研体系和很多有效的工作机制,但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教研员的专业标准应该如何?现在我国有教师的专业标准,而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还没有相应的专业标准规定,这不利于教研员的选拔、评价等工作的开展。另外,也缺乏教研员的培训机制、网络研修机制、教研机构和教研人员的评估机制等等。现在也有人提出,教研人员是否也需要有一个准入、流动、退出的工作机制。这些都有待于工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四是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要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下一步的工作可能要特别地聚焦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作为教研工作的核心。二是要始终把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人才的培养说到底还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程实施关键还是看课堂如何,课堂教学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这个重点不能丢。三是把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相关研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例如,现在处于推进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监测与评价,还有中考改革、学生的日常评价,这些都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纲要》的要求、十的要求,需要探寻多样化、有效的培养模式。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突破。四是加强农村地区的教研工作,改进其薄弱的现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五是围绕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教研工作要展开一些集中的、专题的研究。例如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研要研究如何科学地减负,做到既负担合理,又有利于学生成长。作业似乎是一个很具体的小问题,其实有很大的学问,直接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教研工作既要着眼于整体性工作,还要像科研工作一样聚焦在一些关键性的热点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切实地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告诉教师应该怎么做。

全国教研是一家。全国各地教研各具特色,都有很多独特的好经验,需要加强纵向的、横向的联系,使得好经验能得到及时的传播。中心愿意牵这个头,搭这个平台,加强各地的交流,提升教研专业水平和能力。

《中国教师》:对于教研员的专业标准您有何建议?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教育 基层 基础统计

统计学根据原理划分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两部分。描述统计学即研究简缩数据和描述这些数据,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通过多种图形、表格方法呈现出来,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集中量数” “差异量数”和“相关系数”等特征数值。对有关教育活动的典型性、波动幅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表述,对教育的内在规律予以表现;而推断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分析以及非参数统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的科学判断。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置信度,参考一部分数据而对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推理判断,通过推断统计得出的结论能广泛应用于教育范围之中。

现行的教育统计主要依靠“描述统计学”理论来进行教育统计,进而对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教育统计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宏观决策、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运用“推断统计学”理论来规划和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教育统计工作的认真落实,对教育计划的制订与监测、发展规划的执行与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教育统计工作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不断发展的有利因素。如何扎实地开展教育统计工作,保证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在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是教育今后发展的追求目标。基于此,规范与加强教育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务必要通过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实践措施。教育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的工作机制,是当前各级教育统计机构以及每个基层教育统计工作人员应当重点落实的工作任务。笔者做统计工作已有十个年头,现就统计工作经验,对如何加强教育基层统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教育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现状

(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保障

部分统计对象因认知程度不高,配合不到位,导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保障。在传统观念中,“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些统计对象(学校)在一些不正当利益的驱使下,对教育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持不配合的态度。少数统计对象(学校)因惧怕实底的泄露,有意识地进行虚报与瞒报。还有对统计资料的提供不及时,统计资料的真实性也有待商榷。这种由统计对象(学校)人为制造的影响因素,对统计基础资料的收集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与此同时,一部分基层单位在报表的收集过程中缺乏及时性与积极性,不能自觉准时提交统计资料,给基层源头数据的收集造成极大不便。每次在报表送审的最后期限内,不管是定期的报表或者是抽样调查表,都需要县级教育统计工作人员反复的催促与跟进才能将报表收集到手。催报时间长、催报难度大,基础教育统计工作人员在基层源头数据的收集上花费的精力与时间过长,都严重影响到报表录入及处理分析。

(二)教育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

教育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具体表现在部分二级教育统计机构中,统计任务与统计工作人员力量差异较大。当前,教育统计人员有许多属于兼职,其主要工作任务为教学或者财务,统计任务的开展主要依靠业余时间完成。县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学校教育统计人员负担了多数的统计数据的收集、审核等任务。基于这种形势下,统计人员配置与实际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明显。

(三)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亟须提升

在当前统计形势与工作现状之下,教育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仍存在许多不足,亟须提升。当前,教育基层统计机构工作人员能做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计算机的“四会”标准人数较少。而基于“四会”标准之外,懂政策、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少之又少。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四)教育基层统计受教育基层经费制约

教育基层统计受教育基层经费制约,时常使其陷入困境之中。作为教育统计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办公经费不足,在保证统计人员工作成本的同时,举步维艰的维持着统计基础设施以及网络化建设需求。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基层(学校)统计单位的领导还没认识到教育统计的重要性,甚至连购置统计专用设备报告都未打过。

二、关于教育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机构、提升统计人员职业能力

健全机构、提升统计人员职业能力,为规范教育基层基础统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完善壮大县教育局、乡(镇、街道)统计机构,充实、培训统计人员,尽快考虑对市、县级成立相应教育统计机构,并关注基层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经费投入问题。与此同时,针对教育基层(学校)统计工作中的不足,加大督导力度,完善统筹、组织、协调以及各项统计工作任务,为保证基层教育各项统计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关注对教育基层(学校)统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政府统计与教育统计两者的关系有明确的认知,实现教育统计工作与统计部门工作资源共享;再次,加强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通过创新培养方式为教育统计工作培养出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最后,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政府统计部门加强教育统计报表的管理,以及相关部门和统计部门之间报表的对应,为改变报表指标不统一,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提供便利。

(二)提升统计质量与效率

关注统计质量与统计效率的提升。对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应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五个方面着手。完整性,即要求统计采集范围与被统计对象(学校)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即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性、真实性上要符合基层(学校)真实情况。在数据采集源头上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可靠,对上报的数据是否符合统计制度相关规定,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正确与否、结果是否精确等问题应细致审查;及时性,即数据质量在统计时间与价值上要满足教育统计数据的时效性。统计工作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对统计方式方法的不创改革创新,对数据统计、收集、时间不断压缩,以高效的统计效率完成教育统计数据;简便性,即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简便明了,便于各级领导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理解接受。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合作,以资源共享形式减少重复统计工作,降低教育统计工作量。同时,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图表以及分析文章等,必务以精确、简洁的表现方式,将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及术语进行适当转换,以符合大众理解能力;适用性,即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统计工作,在工作开展之前要了解各级领导决策与社会各界对教育数据的需求,以符合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展教育统计工作。

(三)提升教育统计服务水平

1.提高服务的主动性

打破传统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根据县域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现状,主动积极开展教育统计服务,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深入思考,及时反馈。

2.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统计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满足数量的要求,同时对分析的质量也需引起重点关注。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分析选题,对具体问题细致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符合现状、有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3.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对教育发展趋势科学预测、及时掌握,打破信息反馈与提供被动的教育统计现状,加大对信息反映与提供问题的研究探讨,确保数据精确度与实效性。

(四)规范教育统计执法基础工作

首先,抓住“九五”普法机遇,在《统计法》与教育统计工作中,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分析与曝光,营造出法治统计的良好氛围;其次,通过各项统计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督促教育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严格落实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对各教育统计项目业务之间的关系、统计主管部门的业务关系、上下级教育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进行沟通协调。强调统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完善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流程化建设,实现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

(五)全面提升教育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教育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作为统计工作的实践者,教育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既要掌握基础的统计工作方法,如数据收集、指标的计算、资料的分析整理等,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教育方针、政策、趋势等要有明确的了解。与此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网络技术。要加强教育基层基础统计工作效率,就要不断对统计人员进行教育培养,通过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育基层统计队伍。教育培训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集中培训、鼓励其自主进修、请专家进来讲课,或将统计人员送大专院校学习等,实现基层(学校)教育统计员自身职业素质的增强,自主学习扩展专业技能,对教育趋势进行精确把握。并通过网络系统的熟练运用,加快信息传递,成为时代所需的高水平的教育统计人才。

(六)借助信息化完善统计工作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教育统计工作依托信息化建设平台对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统计服务技能完善、统计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现有的硬件与网络资源,通过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大跨步前进。

三、结束语

统计工作的开展为了解教育现状、预测未来,实现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教育统计分析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教育最基层(学校)的基础数据,因此,加强基层(学校)基础统计工作是教育统计工作环节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对教育统计研究、分析以及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文彬.教育统计学[M].2007(3).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7

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任务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好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新的一年里,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使命,着力在优化结构、提升内涵、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教育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在学前教育需求增加和供给多元化的背景下,明确性质和功能,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统筹城乡,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深化课改,着力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在群众追求“上好学”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完善政策,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强化规范办学,着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抓住重点、整体统筹,既要全盘谋划各项工作,更要注重有效衔接,找准关键环节,把工作重心放到出实招、办实事、得实效上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动首都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做好基础教育的科学推进,必须首先明确总体思路,即明确角色定位、创新供给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当前,我国处于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阶段,要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务多层次和多样化。要在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和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加快政府从公共服务主办者向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形成惠及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公平、普惠为民、保教结合、就近就便”的原则,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样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今后3年,要全面普及学前3年教育,建设和改造600所幼儿园,使全市公办园比例达到70%。今后5年,市区两级按比例分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安排资金50亿元,统筹各级各类幼儿园发展,提高对公办园生均补贴标准。

2011年要通过新建、改扩建、开办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接收小区配套幼儿园等多种途径增加学位2.7万个,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生均定额成本补助1.2亿元。颁布实施民办幼儿园设置管理规定。面向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实施师资培训工程。建立北京学前教育职业学院,提升培养层次,扩大培养规模。

2.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结合“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根据城乡人口变化和城市建设发展状况,科学规划,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做好布局结构调整。

结合中小学抗震加固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均衡配置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强化政府责任,坚持以公立学校为主接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审批和扶持符合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建立市区政府分担机制,将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范围。

启动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随班就读课堂质量。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薄弱校师资水平,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和机制。

探索多种倾斜政策,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资源共享。继续实施名校办分校、高校对中小学对口支持等行之有效的学校发展策略,普遍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专项督导和监测工作。

3.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修订完善并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高中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开发与管理的模式;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实验,全面开展教材教法、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验、自主排课实验、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开展国际基础教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引进试点。

大力培育高中学校办学特色。引导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体制、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探索多种育人模式,为有特长的学生成长搭建平台。

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总结原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转制工作的基础上,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办学主体多元、办学模式多样的学校发展新形式。强调学校在性质明确,产权、债务清晰,招生、收费规范前提下,给予试点学校以更多办学自,探索出公办校与民办校的有效发展新模式。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校与实验基地。探索区域内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和教育方式,揭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4.全面实施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项目

按照方案,基础教育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实验项目今年将在市、区、学校三个层面上全面实施和推进。项目实验将进一步完善政府牵头的领导机制、专家咨询指导机制、分工负责与协作联动机制、项目培训研讨机制等,保障其运行。各区县和各学校要加强领导,建立政府领导下的改革实验领导机制;要明确目标,创新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要突出重点,明确区域实验有重大突破的若干项目;要细化责任,落实各项改革实验保障制度与政策措施;要加强过程监控,加强全程项目督导与阶段监控;要注重总结,加强问题预警与成果推广,争取3~5年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找准关键,突出新工作、新举措,积极探索,多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前瞻性和创造性

1.深刻把握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

总的来看,目前,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呈现三个趋势: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重点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转变;由一元发展向多元发展转变。

当前,人们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是“择校问题和入园难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反思原有的发展模式,以及在区位、资源、政策、人才、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思维、思想、思路等多个角度,深刻理解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的着力点。

改革与创新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但要防止把改革与创新理想化、绝对化、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首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一种互动,是稳定和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是坚守和正视的一种勇气。要正确处理“追求新意”与“追求价值”的关系,正确处理“合情方式”、“合理方式”、“合法方式”的问题。

“合理坚持”有时也是一种改革,“正视差距”也是一种思想解放。特别是敢于正视目前现状与人们群众迫切需要的享受优质教育愿望间存在的差距,这本身也是增强科学发展的决心,提高我们工作能力的体现。

因此,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

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必须坚持规模和质量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注重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简而言之,在新的一年里,首都基础教育要围绕“公平、改革、质量、管理”等主题,把握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实现科学发展。

重视公平与均衡,更加关注公平,建立基础教育基本的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合格学校、合格学生和合格教师的标准,关注学校建设的成就感,教师、学生生活的幸福感,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重视“质量与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个性差异,重视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焕发学校办学活力;关注负担与效益,用低碳发展的理念推进首都基础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

2.深刻把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要聚焦课堂教学,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教学变成研究”,“让教学变成生活”,“让教学建基于对话”。坚持“以学论教”,处理好“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关系、“传统手段”与“现代媒体”关系,减少无效课堂、无效讲评、无效作业。

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认真研究学生课业外延性负担和内涵性负担的特点,关注学生“生活场景”与“问题情境”问题,正确处理好“关注趣味”与“关注意义”的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变为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由长期稳态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长期保持的“双能”发展为“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

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教育的“包容性”增长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追求。

3.深入探索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首都教育的特点用三个词概括是“大气”、“平实”和“优质”。所谓“大气”,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以丰富的教育实现首都基础教育的包容性增长;所谓“平实”,就是不人云亦云,不标新立异,不狂妄自大,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目前每一项工作;“优质”的基点是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优质教育的发展要有世界眼光,优质教育资源持续产生影响,应该更多地表现在现在和未来,而不仅仅是过去。

新形势下,我们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深入探索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推动首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1)进一步拓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高中发展的三大任务是:提高普通高中普及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首都基础教育发展道路既要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又要有自己特色。

一般来说,高中教育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小学和初中发展水平。高中的特色发展要有大视野、大气派,站位要高、立意要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绝不是名校之间的生源争抢。我们要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深入思考和培养学生的近期素养和远期素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

首先,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建立区域“特岗设置计划”,聘请大学教授作为“客座教授”。教育资源是北京最珍贵的资源,人才优势是北京最突出的优势,要主动利用在京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其次,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建立区域“高中生毕业标准”。利用通用技术课、职普融通等内容教育,提高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

第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社会表现力。

(2)进一步丰富提升教师素质的途径

一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的“翱翔工程”。“翱翔计划”探索的“熏陶式培养”形式可以借鉴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上来,让一些教师有机会到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科研现场参观学习,了解最新科技发展现状,甚至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里,在科学家的指导下,借助科研现场资源进行体验式学习,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个人探究、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篇8

解放思想,基础教育应实施智育、素质教育两手抓工程。我们要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好智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育与素质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工作侧重于智育或素质教育的某一方,就会由教育工作的量变而引发教育成果发生质变。无数事实证明,过份的抓素质教育,会使学生课本知识成绩一落千丈,而专搞应试教育,又会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西方国家重视素质教育,而中国的唯智教育却根深蒂固。有专家认为,倘若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合二为一,则是最完美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应实施素质教育与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都不能放松,使学生既有良好的智力,又有过硬的素质;既会用头脑思考问题,又能动手解决问题,操作实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培养出最优秀、最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

解放思想,基础教育应改变完善管理体制和评估监督机制。当前,不少地方的教育正深陷在唯智教育的道路上不能自拔。明地里举着“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旗帜,实质上却干着唯智教育的事情。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评价监督机制,都侧重于智育。如某地抓教育质量,实行质量告诫,告诫的科目只有语、数、外、史、地、政、生、物、化,没有体、美、英、劳等科目。原因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质量评比没有纳入音、体、美、劳等科目。长期以来,这些科目被大众视为“副课”而倍受冷落,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这些课程。其实,这些所谓的“副课”与语数等科目一样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语数等科目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在此,笔者质疑,我们众多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为什么就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呢?这种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不仅表现在了质量告诫上,还体现在了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评定和评优评先上。对于教育单位来说,质量抓不好,则给挂黄牌警告、创佳评差的牌子,对班子进行诫勉谈话,对职工集体扣发奖励工资等处理方式。于是,便演绎了智育重蹈覆辙的老剧。我们必须立即清醒头脑,悬崖勒马,通过改变管理体制和评估监督机制的办法解决问题,把素质教育放在一端是智育的天平上。

解放思想,要正确认识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单指学生的科目考试成绩,还包括学生的素质,具体到了学生的道德、劳动、技能、思想等成长与发展的各个方面。要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一个学生的成绩如何,就要克服改变这种片面的错误的思想观念。要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综合、全面看待评价。另一方面,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判,应通过它所培养的人才去定论,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暂时的、表面的结果和现象。受教育者从被教育成长、成人、成才再到取得成就的这几个环节,成就最为关键。人民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受教育者在成为人才后如果为社会和人民所作的贡献越大,就表明了他所受的教育质量越高,那么,这种教育就是最成功的教育。“人才+贡献=教育质量”的评价公式,遵循了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理论原理,是目前科学、合理、全面、超前的评价标准。这对于基础教育单位中小学来说,要建立“学生终身成长档案”,并以此去衡量教育质量水平。因为基础教育对成长中的学生的知识技能、人格和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

解放思想,基础教育应抓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基础教育是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石,教育的成败从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基础教育必须做实、做细、做牢,来不得半点虚假,杜绝一切形式主义、漂浮主义和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一旦基础教育工作失实失真,就会使教育的大厦沦为空中楼阁。同时,基础教育要做大作强,要敢于创新。我们应重视基础教育,要把基础教育当作一项富民强国的产业来抓,在还没有能力搞“肥猪添膘”的情况下,倾资扶持基础教育,着力解决贫困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和校舍不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突出因地制宜,一个地方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真正实现解放思想推动基础教育的进步与提高。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报告范文 下一篇:法制知识安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