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0 23:39:46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1

我—网络—生活,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们都亲密无间,而正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

起因:N年前,偶从friend那儿知道了网络这个东东,于是引发了偶的好奇心,也在此时我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

动画——

最初,动画是我最喜欢的,《灌蓝高手》,《多拉A梦》,等多部日本动画片,让我领略到日本动画技术的高超;同时,《宝莲灯》,《西游记》等一系列国产动画片又让我看到国产动画发展的迅猛。

音乐——

音乐是我在网络世界发掘到的另一个宝藏,借网络这个平台,我可以尽情的在《珊瑚海》中畅游,偶尔在《挪威森林》玩一下《野蛮游戏》,无聊时客串一下《海盗》,不时还要防备随时刮来的《龙卷风》,一不留神《蓝色风暴》会把你卷到九天之上,闲暇时,我可以和朋友哼着《夜曲》,站在《台》上,看一场浪漫的《玫瑰花的葬礼》,last,但愿我《YoungForever》。

书——

是我三大宝藏的最后一个,但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

它让见到了陶渊明的朵朵点缀的南山,感觉到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化成的春泥......

它不仅让我领略到古人的文采,又让我畅游于《哈利.波特》,《指环王》的世界中。

而《文化苦旅》则又让我体会到别样的人生,让我知道生活道路上的坎坷。

结果:

网络带给我无穷多的乐趣,让我交到更多的朋友,学到等多知识,也让我见识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它犹如黑暗中的启明星,让我知道,成功并不遥远;犹如湍流中的踏脚石,让我知道彼岸就在前方.

网络,让我黑白的世界里多了一丝色彩,让我忧郁的眼神中少了一份迷茫,让我不再退却,不再迷失方向。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2

——题记

理想是一杯浓香的茶水,品茗者知其苦涩。理想是一杯苦涩的咖啡,会意人知其浓香。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人们为它奋斗不止,努力不懈。懒惰的人心知劳苦,便不愿付出。于是,有的人一生辉煌似梦,有的人一生低下平庸。而我,曾为梦想立誓。我会追寻你,踏破铁鞋永不停息。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你可知那年小小的我立誓之后便日夜努力。我踏上一条条你走过的道路。但小小的手拿不走抓不起任何。我盲目的看着你的美丽和耀眼的光芒,咬紧牙一次次追求,一次次失败。那年小小的我还不明白自己为何不可,只是听到母亲对我说,孩子,你必须脚踏实地。于是我记住了,尽管不理解,却仍然昂起小小的脸庞说,我很坚定。

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你可知年幼的我慢慢懂事,我明白了我走错的道路,明白了母亲口中的脚踏实地。我没有放弃,而是从最初开始从新来过。我明白了小小的我没有吃苦才无法抓住。似乎懂事了的孩子放慢了脚步去用心体会。一个个日日夜夜变成了年年岁岁,理想的意义更加深刻。它变成了一丝丝快乐和苦楚,它带着或美丽或沉痛的教训进入我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后又有何不可?

而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似乎是你的耀眼一缕缕褪色,越来越坚定的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明白,你的意义并不在美丽和耀眼,而在于脱俗的气质和清秀。原来的同行者为了你不择手段的时候我知道,他们所追求的只是肤浅。而我愿为你的脱俗而穷其一生,只为心态。理解了。我的追求才是真正的追求。我放弃了许多,同行者,和杂乱不堪的包袱。我继续道路时才发现真的轻松了许多。我多想感谢你,理想,你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思想,还有我的一生。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3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在以前可能只是神话或者夸张吧,但现在已不再是什么神奇之事了。这可得归功于一个神奇的东西,那就是网络。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们活得多姿多彩;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活得趣味无穷;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活在一个方便快捷的世界中……

网络游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它也与我们这些学生密不可分呢。每当我在家做作业感到疲乏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打开电脑,拿起鼠标,点击网络游戏,开始着我的有趣的生活。玩网络游戏可有趣呢,在那里,可以让我感受到儿时的欢乐;在那里,可以让我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在那里……

瞧,网络,它在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网络技术——现在已是21世纪了,在大中城市差不多家家都拥有一台爱不释手的电脑,而网络技术也在我们之间传递着。你听:“哇噻,网上购物,真是太神奇了,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千里之远的东西。”“我也来试试,我要在网上传真。”“最新消息,最新消息,现在股市已上涨了50%啦!”……这些都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

瞧,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它使我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的世界里。网络对我的用途——我现在已是一个初中生,自然在学习方面也得靠网络这个好帮手了。每次老师要我们查找一些课外知识,我只要轻松地运用电脑上网查找资料,很快资料就查到了。这样快捷的学习手段,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提高我们运用电脑的能力。

瞧,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它使我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的世界里。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它使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我的生活更加充满乐趣,让我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的世界里。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4

生活因改变而精彩

文\黄紫青

认清我们的生活,然后爱它。

——题记

步入九年级,我紧张且彷徨。正因为如此,也逼着我去改变自己。

上课铃声响起,伴随着一阵阵的叹息,教历史的李老师疾步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学习……”李老师口若悬河,干脆利落。李老师突然命令道:“把书翻到15页。”同学们不禁疑惑道:“13页没讲!”李老师不耐烦地摆摆手:“那部分内容只须读一遍就行了!”说罢又开始下一轮的教课……

各科老师的课上得贼快,我不停地埋怨,可又能如何,只得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每次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大伙儿便个个神采奕奕,精神为之一振。可是老师整理好课本,把粉笔随手往粉笔盒一丢,轻松地拍拍手上的粉笔灰,漫不经心地说道:“作业是……今天务必做完!”同学们作惊悚状,我也不例外,惊呼道:“这么多!”我看看大家,个个愁眉苦脸,垂头丧气,老师只是“哼”了一声,便潇洒地转身离去。

下课了,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只见化学课代表张心一飞上讲台,用教鞭敲打着桌子,双手一抱,“得瑟”地命令道:“收化学。”他得意地看着大部分同学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也只得丢弃了当前的练习,跳转化学频道,奋力赶超,愤愤地咕哝着:“上上节课才布置,这就收,真是非人哉!”可又不甘落后地加快了书写的速度。

晚上,回到家,我把当天的惨境都告诉了爸妈,向他们倾诉烦恼之后,心情终于好了一点。现在的我真的很累,累到不想往前飞,只想往后退。因而,我便不停地跟老妈抱怨:生活太苦,作业太多,任务太重……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抱怨越来越多。妈妈见我这样子,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些抱怨,让你的烦恼没有了吗?抱怨改变了什么?”我思考着老妈意味深长的话语。是的,抱怨之后,一切如旧。可是无数次的抱怨中,却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了我对老师的情绪……我猛然醒悟:抱怨没有消除我的烦恼,只消除了我对生活的希望。我们与其抱怨,不如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困苦,昂起头来,笑对风雨!

从那日起,我变了,变得坚强,变得乐观。上课时,我集中精力,努力适应教学的加速度。面对作业来袭,我总是竭尽全力,力求按时完成。面对生活的苦涩,我总是欣然相向,笑脸相迎。我的生活,因为改变,变得充实而美好……

因为改变,我认清了我的生活;因为改变,我爱上了我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思想却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只要我们愿意改变自己,那么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精彩!

【简评】本文以“改变”为线,从讲课之快、作业之多、生活之苦等方面入手,生动记述自我从抱怨生活走向热爱生活的历程,深刻地揭示出“改变态度,生活会精彩”这一主旨。文章以时间为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中妙用对比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九年级生活的困苦,鲜明凸显改变态度的巨大作用,使得文章结构精巧,中心突出。本文最为出彩的亮点在于选材典型,细节生动,尤其是教师布置作业时的情形活灵活现,收化学作业的场景历历在目,其学习的压力之大、生活之苦,溢于言表。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简洁明快,表达灵动,富有哲理,展示出小作者非凡的个性与才情,让人读之理趣盎然,回味无穷!

【升格启示】如何使文章的立意深刻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善于运用聚焦的方法。面对文题,首先要明确写作的重点,将脑海里储存的材料全部调动起来,接着就要使宽泛趋向集中,集中到那些自己最熟悉、最有感受的同类材料上,将笔力集中到一点;二是深入挖掘主旨的内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注意透过生活中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三是努力探求主旨的新意。要使文章主旨有新意,就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展开联想,打通思路。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式的约束和影响,要善于围绕题材进行多角度思考,使得文章因创意而深刻起来。总之,我们的作文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深意,使得文章“意高而文胜”!

【病文展示】

生活因改变而精彩

文/黄紫青

时光匆匆,我们从年少无知的新生变成了压力巨大的九年级学生,时间过得真快。九年级,一个新的高度,让我感到害怕、不安,但也逼我去改变自己。

上课了,铃声响起,伴随着一阵阵叹息,老师疾步走进教室,直接进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老师口若悬河,干脆利落,命令:“把书翻到15页。”同学们不禁疑惑:“13页还没讲呢!”老师只是不耐烦地摆摆手:“读一遍就好了,这个不重要。”说罢又开始下一轮的教课。老师课上得太快了,我不禁抱怨,可又能如何,只得继续绷紧神经,认真听讲。离下课还有一分钟,同学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为之一振,老师整理好课本,把粉笔随手往粉笔盒一丢,拍拍手上的粉笔灰,漫不经心地说道:“作业是……今天务必做完。”同学们脸上都呈惊悚状,我也不例外,惊呼道:“这么多!”我看看同学们个个愁眉苦脸,垂头丧气,老师只是“哼”了一声,便潇洒地转身离去。

下课了,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埋头苦干,我握紧笔杆,在草稿本上计算着题目,张心一缓缓走上讲台,用铁棒敲打着桌子,大家望着他,只见他双手环抱在一起,命令道:“收化学。”他得意地看着大部分同学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也丢弃了手中的工作,跳转化学频道,手飞快转动着,嘴中还咕哝着:“上上节课才布置,这就收,真是非人哉!”手中又不得不加快了速度,手酸了,也丝毫没有停止。

晚上回到家,我把今天的遭遇都告诉了爸妈,向他们倾诉烦恼之后,心情终于好了一点。我是真的很累,累到不想往前飞,只想往后退,我想回到过去。现在,我不停地跟老妈抱怨,抱怨生活太艰辛,抱怨课代表收作业太快,抱怨学习任务太重……妈妈见我变得如此爱抱怨,不禁劝道:“这些抱怨可以使你的烦恼没有吗?抱怨改变过什么?”我细细思考着老妈的话语,然后摇头说:“没有!”“我们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态,昂首向前呢?”

从那日起,我变了,变得开朗,不再去抱怨作业的多少,而是接受作业,然后完成它,不再似从前,埋怨老师,不论他讲得多快,我都认真地听,努力地记……

评:

(扣题不紧,语言欠简洁。)

(此段要紧扣师生的改变展开描写,使得文意更加鲜明。)

(叙事须简洁明了,前后要照应,使得文章更紧凑。)

(自我的思想转变过程叙述不具体,描写欠生动,使得文章的中心不突出。)

(未能总收全文,升华文章中心,使得文章意蕴不深!)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阻力;教师;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至今日,人们的急躁心态已慢慢消退,开始进入冷静、审慎的理性思考阶段。人们发现,学校实践与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间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差,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出现向传统回归的倾向,改革所追求的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应然追求层面而非实然状态。由此看来,课程改革在现实的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阻力。尽管适当的阻力可以帮助改革者更加明智地选择改革的策略,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分析并化解这些阻力却是课程改革能否推向深入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目前课程改革推进有所启示。

一、中国教育传统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传统。无论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如何,它们均弥散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教育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发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这其中必然存在许多与今天时代和价值追求不相符合的方面,形成了现实中对课程改革的阻力。这种弥漫在教育实践中因传统而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固化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代际之间不断传递着。当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给现实中的人们带来观念上的强烈冲击时,一方面,很多人出现心理上严重的不适,但囿于这种改革的压力,不得不在表面和形式上附和,而在内心和实际行为上却存有抵触情绪,仅仅将课程改革停留在口头上,并不支持课程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出于对教育现实的强烈反叛,虽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课程改革理念,然而在实践中却感到迷茫,不能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将观念转化成行为。

1.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传统影响了人们对课程管理放权的理解与行为

封建社会的历史持续的时间很长,四书、五经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教材向人们提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隋唐之后的科学制度不断将教育中的这一集权化特征推向极致;至宋代,朱熹注的四书被定为统一的、正统的教材;明清采取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紧紧束缚着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和限制了各种学校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其丧失了主体精神。时至近代,教育包括课程领域的这种中央集权特征在欧风美雨的冲洒下虽有松动,但并未从根本上有所撼动。建国以后,教育领域仍然采用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以至于在课程领域,在国家课程与学校的关系上,学校只有执行;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教师只有听命。作为与国家、学校相对应的学校、教师一方,基本上没有任何编制和选择课程的权利。这种过于强调统一性、严肃性的课程不仅忽略了课程应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造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被动和依赖心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课程权限的下放。面对突如其来的课程选择权、管理权、编制权,许多学校及教师对自己在这种新政策下的责任义务认识不清,更不知道如何作为,在实践中陷入迷茫。行政政策上的赋权和现实实践中权利行使之间形成的巨大的落差,客观上成为改革的阻力。

2.传统的精英化价值取向妨碍了课改中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目标实现

在中国,教育制度除承担教育功能之外,还一直担负着选拔职能,通过层级的教育将少数优秀的学生筛选出来。课程也一直采用这种精英化的价值取向,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也就忽略甚至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以换取少数学生的成功。整个评价机制也将此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导致学校和教师将自身的价值仅仅维系于此。“面向精英”成为学校、教师内在追求的核心精神,规范、制约着学校中的每一项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口号,试图引导人们从关注少数“精英”转向关注接受教育的每一位学生。然而,改革绝非仅是一种新理念的提出,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实践,成为自身行为的一种约束力量。在这种转化过程中,教师原有的惯常化教学行为、依然如故的学校评价制度、外在于学校的选拔制度、有限的教育资源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制约和限制着这种取向从理念到现实的践行,形成了推进改革所不得不面对的阻力。

3.师道尊严所体现的严格等级制与师生平等的背离阻碍着人格平等的真正实现

在我国,“教师中心论”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我国古代也有“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论述,但这些观点从来也没有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占据上风,倒是从三纲五常推演至师生关系上的“师为生纲”成为主流,并逐步演化为一种教育习俗,潜移默化地对人发生着持久的作用。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之于学生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天经地义,正所谓“师严然后道尊”。当课程改革倡导的师生平等不断冲击着教师现实的生活方式时,许多教师一方面由于自身权威受到挑战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不适和反感;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也往往由于担心自身对学生的压制而走向另一极端,即从“师为生纲”走向“生为师纲”。面对学生的错误见解和认识,教师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和压制学生的积极性不敢指正,从课堂教学中固有的教师话语霸权走向教师“失语”,造成了教师主体的空场,使得原本含有规范和引导涵义的教育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实际上,无论是对师道尊严的依恋还是对学生的放任都不利于师生平等的真正实现。

二、现实教师文化对课程改革的阻滞

文化意味着一种生活的样式。一种特定的文化一旦生成,就会成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普遍遵循、赖以安身立命的依托,不得不在特定文化所包含的习俗、观念、信仰、规则等调节下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是由文化产生并由文化左右。当然,人也并非完全被动,也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但这种创造要建立在人对自身文化自觉地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实践,否则,人只能处于客体地位。

课程改革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变革,也是对成长和成熟于现实教育实践中的原有教师文化的改革,更是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位教师的生活样式的挑战与解构。在新型文化面前,固有的教师文化或者教师生活的样态在很多方面就不自主地充当着阻滞者的角色。

1.教师生活的重复性影响了教师对自身的改造和超越

对教师而言,周期性、循环性、相似性的生活构成了这一群体的日常生活。正如科西克指出的,教师“在日常中运演着两种可替代性和替换。日常中的每一天都可以换为相应的另一天……同时,每一给定日常主体都可以为另一任何主体所替换。”由于人的活动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种最大经济化原则,这种重复性的生活便形成教师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经验,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经验不经任何的改变就足以应付职业生涯。因此,教师在学校中的活动就表现为一种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自在的活动方式,形成了一种经验化的行为方式并支配着自身的教育行为。这种重复性、经验化的文化可以带来人活动的经济化和高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对学校生活新异性的体验,并可能导致对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压抑。同时这种自在的生活方式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性批判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稳定性。当课程改革追求一种文化的变革,对惯常的教师文化和生活方式形成挑战时,这种生活方式在现实中就表现为一种阻碍新生活方式形成的力量,影响着课程改革在学校教师层面的实现。

2.教师专业生活的封闭性加重了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迷茫

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师生活方式的变革,也意味着教师需要从另外一种角度和方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当变革要求教师以不同于他们以往教育和体验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时,教师更能体验到自身力量的微薄,更希望得到外在的支持和帮助,如与同事们交流困惑、分享经验,共同面对和化解由于改革而带来的对自身生活的挑战。然而,传统学校生活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间的专业交流却十分缺乏。在大部分工作时间里,每个教师都相对封闭,教师们虽然在一起但彼此间的联系却很少。在大部分时间里,教师个体独自在教室里处理自己的问题,品味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很少从同事那里获得对自己表现的有价值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批评。相反,任何对教室内工作的干预往往都会遇到教师强烈的抵制。“事实上,在许多学校里,存在一条隐性规则,即教室是教师的领地,其他人不得侵入。”这种封闭的专业生活将每一位教师与同事间的专业互动摒弃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之外,使得教师个体在生活变革中感到孤单无依,常常陷入实践中的迷茫。转贴于

3.教师生活的被动性阻碍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

“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也只有以变革的姿态做好迎接变革的心理准备、技术准备、行动准备并找到在变革中的成长路经,才能够投身于变革并推进变革的发展。所以,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拥护和支持与积极的参与和实践。新的课程改革是一种主体参与式的改革,它同传统的课程实践中教师主体的缺失和学生主体的空场绝然不同。它要求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巨大投入,要求教师做出合理的课程决策,要求教师不断超越现有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革与更新中逐步成长。然而,现实中由于未形成起一种超越教师自我评判的价值维度,教师自我工作及对自我工作的评价所依靠的是对外在力量的顺从、执行,教师仍处在一种被动的生存状态,这就使教师增加了自己被他人支配的危险性,也使得教师难以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更不会在改革中有大的作为。正如教师的教育经历不会主动地转化为教师的教育经验一样,教师也只有在课程改革中主动解决问题,通过批判性的反思与审视,在与众多的对话者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够将自身的教育经历从具体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和丰富的教育表象中梳理出来,生成教育经验;在经验的反复拷问与申辩中练就智慧,真正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

三、课程改革文化阻力的化解

以上两个方面实际上并不属于同一个层面的问题,传统的一种无言的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教师。这种传统的变更需要持久的观念交锋和不断的文化沉淀。教师生活方式的变换相对教育传统而言需要的时间短,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要转换成每一教师个体熟悉、理解、认同并打算力行的观念,也同样需要一个非常困难的磨合和内化的过程,需要外在于教师自身的文化启蒙和观念的宣传,需要有效的制度为教师文化转型提供相应的保证。

1.以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文化启蒙推进课程改革全体参与者的价值认同

从文化变革的角度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味着对旧文化的反动和新文化的构建。文化变革往往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旧文化自身内部新文化因素的出现导致了价值冲突和文化结构失衡而致使的变革;另一种则是由于外部新事物的刺激而引起了与原有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自身文化结构的改变。可以说,价值认同起源于价值的冲突,文化的变革导源于文化结构的失衡。但无论从哪种角度而言,这种在文化结构上追求新平衡和新价值的认同,只有在期望改革的全体成员中达到相当的程度和规模时才有可能。

作为一种新文化的构建过程,课程改革需要教育界全体成员共同不懈的努力和参与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从参与者的专业生活方式和在课程改革中承担职责和任务的不同出发,我们可以将他们相对地分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由于其专业生活方式的特征更易于理性地批判现实,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变,进而在课程改革中承担起文化启蒙者、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之前和初期发挥着促进者的作用。实践工作者则是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权力的下放、精英价值取向的改变、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评价观的转变等等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取向,对原有的教育传统和教师的惯常行为方式形成挑战。由于实践者——主要是教师——生活的重复性、封闭性和被动性等特征,这种新观念的被接受并转化为他们自身行为的先导,决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文化启蒙和理论宣传,在持续不断的刺激中实现实践工作者对所倡导观念的群体认同。

新价值观是在对传统观念反思和批判中形成的。因此作为理论工作者,必须从文化自觉和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刻地批判现实和构建新的愿景,引导实践者走出自在的文化状态,成为课程改革的有力促动者和践行者。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并非意味着理论工作者要成为课程改革的吹鼓手,成为政府和合法权威的代言人,而是指从对课程改革和教育现实的理性思考和审视出发,从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实现对实践工作者的思想启蒙,在引导教育内部全体成员认同新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推动全体社会成员观念的转变乃至文化传统的渐次改变。而作为实践工作者,也必须从原有的唯上和迷信权威中走向理性的选择,在对课程改革利弊得失的理性思考中进行自己的选择,在不断的文化启蒙中实现自身观念和行为的艰难转变。

2.构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制度,促进教师生活方式转换

课程改革力图构建和形成的是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不仅要求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发生变化,也要求行为的相应改变。所以,课程改革决非是一次事件,而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充满痛苦的过程。对于课程实施而言,它需要改变的是教师自在的、惯常的、模式化了的生活样式,构建起一种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理性自觉的、合作的、充满活力的新文化,实现生活方式的真正转换。对教师个体而言,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建立往往需要来自外部专家和内部群体的全力推动,需要合理有效的制度提供各种形式和途径才能顺利实现。

建立持续有效的现场指导和后期培训制度,实现专家和教师的合作。课程改革行进至今日,各类培训已经门可罗雀,与课程改革之初铺天盖地的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在热闹非凡的前期培训中,我们见惯的也无非是解释几个新概念,分析几个新名词,以及国外如何、现实应如何等应然的诉说。这样的培训在当时也许能够激发教师对改革的向往和参与改革的热情,但当教师回到学校、回到课堂的现实生活时,仍然感到茫然与无助。所以这种培训并没有真正发挥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只能是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命令”。命令并非一定是消极的,但“命令只有与持续的对话交流、持久的培训、现场指导、给实施以充足的时间等一系列行为相结合时,才能够较好地运作”,充分发挥其指导功能。与启动课程改革相比,课程实施过程充满了更多的困难险阻,也更容易变成改革搁浅的暗礁。为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现场指导和后期培训制度,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随时或阶段性地得到排解,避免教师因新尝试的无效而重新复归旧有的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理论工作者尤其是课改专家必须改变传统的坐而论道的指导方式,深入一线,扎根学校和课堂,与教师一起会诊改革中出现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持续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们也应在实践中验证、修正并升华理论,使之能真正指导实践。作为主要实践工作者的教师,则应从中变革实践,升华智慧,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转换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成长为理性的实践者,有效地推动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建立常规有效的教研制度,实现教师之间的合作。就教师而言,理念上的文化启蒙、与专家的合作尽管伴随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时时刻刻,但不可能是完全不间断的。为此,真正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新文化的形成更需要教师群体自身不懈的努力。这就需要在教育机构内部建立有效的合作教研制度,通过教研组、教育沙龙、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促使教师打破原来“鸡蛋筐”式的交往方式,引导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各自为政走向合作,在自己的专业共同体中交流困惑、分享经验,实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通过彼此间专业生活的观照、批评、建议,共同迎接由改革带来的挑战,在不断地化解困惑与迷茫中走向自觉的生活,共同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要真正发挥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教研制度的有效性,还必须摒弃随声附和、盲目从众、迷信权威或一味迁就等各种心理,克服各种流于形式的合作现象,同时应鼓励、保护和尊重教师的个人创见,在求同存异中丰富教师的思想生活,因为缺乏对教师个人创见的保护和尊重,合作也多半是形式而非内容。

3.促使教师借助各种途径与平台,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专业发展

“文化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小形式发生变化,不是通过董事会的引人注目的通知”。教师文化的改变不可能仅仅通过教师自身的外部力量实现,它更需要借助教师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达成。然而正如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指出:很多课程改革“在制定其教育决策的时候,很少考虑教师的经验。教师只不过是些公仆,其职责是将别人作出的决定付诸行动”,这种远离教师生活经验的改革,“教师的利益和意见在学校发展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教师的参与是一种被动参与”。仅仅是因为被卷入改革而导致的被动参与,无法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热情,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改革。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教师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这就需要国家和学校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使教师借助这种制度、途径和平台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在改革实践中完成自身生活方式的转换。

教师的生活理想、生命价值与生活质量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生涯来承载和体现的。在以人为本,注重个人生命尊严和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社会中,没有人会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仅仅维系于外在于自身的各种活动。教师个体也只有在课程改革中获得充分的专业发展,其在课程改革中的投入和活动才会被视为有意义和价值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师在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主动投身改革,并在其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19.

[2]马健生。教师:何以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3]S·拉塞克,等。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

[4][美]吉纳·E.霍尔,等。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7.

[5][加]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

[6][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7]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61.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6

【关键词】 改革开放;生活方式;变革

生活方式是人们围绕生命存在,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展开的各种生活活动的总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现代社会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生活方式。所以,应该促进绿色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在主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和总体特征。生活方式是一个总的概念,它包含人们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一切活动。概括起来说,生活条件决定生活方式,而改革开放促进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改革开放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1、由生存型转变为享受型

我国自古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生存型的生活方式长期困扰着中国人。1987年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很差,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多,生存需要已经不是人们的最主要需求,而更多的需求是生存之外的精神层次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享受型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

“保守”一直以来是中国近代的代名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当时中国社会真实的现象。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国人终于从单一型的生活模式走向了开放型的多元化道路。从此,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的方法也日趋先进,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交流工具正悄然走向我们,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二十一世纪出现的BB机、大哥大、移动电话、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3、由闭锁型转变为休闲型

在改革开放之前,贫穷落后的生活是人们为生存早出晚归,闲暇生活不仅内容贫乏,而且休闲时间较少。而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休闲”,1995年5月,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这使得更多的人开始走向“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近年来,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进一步实现,部分农村人也开始走出家门,开始了旅游,这更加说明了休闲在全社会中普遍成为一种现象,人们的生活方式由闭锁走向了休闲。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良生活方式的表现

1、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

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是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一切为了钱、一切向钱看,判断、评价任何事的标准就是金钱,把金钱奉为“神”。改革开放大门的突然开放、经济的突然腾飞,形成了一把双刃剑,大部分人都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部分思想不坚定的人走向了拜金主义这条路。有了一点钱,就傲慢的不得了,唯利是图,对于好多事情只看到了现象,不了解本质。

2、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在社会意识形态中,享乐主义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追求,他们主张及时行乐。“人生及时须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对其真实的写照,干事不考虑后果,只想当下,这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他们追逐名利、贪图享受,是社会主义新型的“糖衣炮弹”,应当警惕。

3、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后,受西方“人权”思想的影响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出现了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把自身的价值放在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之上,认为“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过分夸大自我的价值和作用,肯定自身能力。这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畸形生活方式。

四、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健康发展

1、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观

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从小培养,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应加强对文明健康科学生活的引导。首先,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使人们从小养成科学的生活价值观。其次,提高国民素质,使人们在平常生活中意识到文明健康科学生活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2、形成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第一,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应该积极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坚持科学、适度、健康、文明的消费行为。第二,摒弃不良消费行为。积极倡导文明消费,完善自身的道德意识,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第三,积极践行绿色消费。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爱护自然环境。

3、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不仅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在当今的生活中占居于重要的地位,精神文化丰富了,人民才会幸福,才能全面实现小康。

4、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要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多了,才有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增加闲暇时间。其次,应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闲暇技能。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使得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我国社会由贫困走向繁荣,由落后走向进步,由盲从走向理性;消费生活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享受型,生活的样态从封闭、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休闲型。然而,我们还不能忽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针对这些不良现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形成科学的消费价值观、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国华.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多维转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

[2] 孙立平.改革以来社会结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3] 汪业周.社会转型期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00(5).

[4] 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生活方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 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6] 徐长山.消费方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J].社会科学,2001(3).

[7] 刘士林.略论畸形消费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06-04-04.

【作者简介】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7

[关键词]《活着》张艺谋 人性 政治

张艺谋说:“用最通俗的方式叙事,这是第五代导演们或者说我本人过去最不屑于的,可我认为我们总得甩掉过去的拐杖。”所以,怀着“向过去的自己挑战”的目的,1993年后他放弃了自己以往注重造型、求气势、善于营造氛围的特点,转向追求朴实的风格。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的经典之作就是其改编自余华小说的《活着》。张艺谋认为自己的这部作品相当成功,因为“从《活着》中再也找不到张艺谋,张艺谋躲到了幕后。”但笔者认为其实不然,电影《活着》与余华小说文本《活着》虽然有着相同的人物、相似的情节和架构,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文学文本到电影剧本,作品的主题、细节变动是必然的,甚至发生“误读”也是可能的,对于艺术而言这一切都是允许的。但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改变,作品内在的精神是不可以改动的。在这方面,张艺谋《红高梁》对莫言小说的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对苏童《妻妾成群》的改编是比较成功的,但他的电影《活着》对余华的小说改编却在主体意旨上发生了错位,使电影《活着》的艺术价值远远没有达到余华的《活着》的高度。下面笔者试选取电影对余华小说的几处改编来比较一下二者。

1 有庆死因的改编:抽血而死变为车撞墙压死

余华小说《活着》中有庆是被抽血而死的。小说对这个过程是这样叙述的:

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

“心跳都没了。”

医生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

“你真是胡闹。”

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在这段苦涩的带有戏谑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国人的官本位思想,看到了某些国民思想鄙陋之深刻。但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这一细节却莫名其妙地被修改为:区长因工作太累了,到有庆学校检查学校大炼钢铁的情况时已经天黑了,倒车时撞到了学校的院墙,而有庆也因炼钢太累而在院墙后睡着了,结果就出了事故。在余华小说中,有庆的死有一种必然性。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有庆的死则表现为偶然性,而且似乎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生活中的一个必然的代价。同为必然性,对人性思考的深浅则迥异。

2 故事结局的变化:孤单一人变为四口之家

在《活着》的结尾处,张艺谋对余华的小说进行了较大的删改。余华的小说中,福贵几乎直面了自己所有亲人的死亡。这些人死亡的方式原因各不相同,结尾处是两个“老不死”在犁完地后在渐渐远去。而在电影的结局处,却与之大相径庭。其中虽有庆和凤霞死去了,但却保留了家珍、二喜和苦根,祖孙三代同堂,家庭也还算美满。

对于自己的小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余华曾解释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的过程让余华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小说的结局处,福贵老人孤单而不孤独,在一种恬然心境中乐观地活着。虽然无疑相对于小说文本而言,我们的许多读者更愿意接受电影中的改变。但正是这种变化,使苦难的震撼力大大降低,而对“活着”的意义体验浅了许多。

3 叙事人称的转变: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张艺谋的电影剧本对余华小说的改编除细节外,最大的改变就是叙事人称上的变化。余华的小说是通过福贵本人的追述慢慢完成的,而福贵的情感演化也随着其叙事而逐步推进。少不更事而生活荒唐放荡的福贵,中年时历经磨难而充满韧性的福贵,老年时饱经沧桑而走向淡然的福贵。在小说的阅读中,我们的情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而变化,由紧张而松弛,由残酷而淡然,而对“活着”真谛的领悟,也在阅读中逐步得到升华。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对福贵的一生,我们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戏谑化、政治化的情节中欣赏福贵命运的演变。阅读的结局,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在历史、政治的压榨下的无奈,看一段苍凉的人生故事。

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阅读反差,根本性的原因正在于叙事人称的变化,小说文本中叙述为第一人称,而电影中则变成了第三人称。叙事学观点认为,“第一人称叙事所表现的一切都与叙述者有一种生命本体上的联系,因此这种叙述便必然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它是超乎于叙事要身提供的内容之外的。”“当然第三人称叙述者也有自己的爱憎货币也会为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洒一掬同情之泪,也会通过各种必要的修辞方式影响叙述,但它们毕竟不能与一种本体存在意义上的冲动同日而语。”由福贵的自叙而变为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性格化的意义”被取消,福贵与观众的距离自然拉大。

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篇8

一、拓展视野,丰富人生体验

好的习作应该浸染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也正是这种情感驱动的力量,推动学生进入“神思飞扬”的状态,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审美意象。而这种情感来源于充实的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教育学家叶圣陶曾呼吁:“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要进入色彩斑斓、自然活泼、血肉饱满 、情韵丰富的生活图景。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有意识地感受生活,通过亲自参加生活实践而丰富生活体验,并注重引导学生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变化。这样就会使学生走出无病的怪圈。

二、培养习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在平常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痛,不知如何下笔。”“我不会写作文,头脑空空。”有些同学虽然写了,也只是寥寥几笔,敷衍了事,更有的同学写出的作文言之空洞,苍白无力,读了让人觉得乏之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很难把作文写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习作的需求,点燃习作热情,激发写作欲望,培养习作兴趣,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

首先,增加积累,树立自信。学生害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积累。而阅读是增加积累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古人云:“凡作文,须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柢。”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脍炙人口。读,是一种吸收;写,是一种表达。读得多,读得好,积累丰厚,下笔才会如清泉突涌。学生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学生亲身经历外,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和交际。同时,通过这些阅读和交际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其次,注重片段训练,培养写作兴趣。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片段训练,让学生有话就写。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形成文字;对于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以通过文字做个记录。每次这样进行一些训练、循序渐进、盘旋上升。采取化整为零的训练方法,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出现,且不必拘泥于字数的多少,学生往往乐意接受,而且花费时间不多,容易坚持。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自然也会随之提高,写作的热情也就会产生了。

三、自主评改,树立习作信心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做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学生也没有得到益处。在生本理念下,作文的评价修改主动权还给学生:自主评改、自我纠正、自己提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还锻炼了学生鉴赏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首先,突出自主,学会鉴赏。作文评价,就是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指出不妥之处,提出修改建议,正确评价习作的成败得失。在学生习作初稿完成之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自我修改,既培养了自己的语感,又养成了良好的修改习惯。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与吸收,鉴赏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并有效地实施作文评价,构建一套学生容易接受,操作性强的方法。

其次,创设平台,互动交流。让学生同伴交换,互改作文,在评改中学生找到了信心,激发了兴趣。同伴修改时,让他们先说出欣赏对方作文的什么,再指出作文的不足,修改常见的用错的词句。让学生互改,使学生总有新鲜感,这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在互改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这对他们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参与作文评价,把原先“学生习作”,“老师批改”的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静态的环节融合在一起,习作是否成功,让学生自己来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他们的习作进行阅读、评价、欣赏、借鉴,取长补短,加深对这一类习作训练侧重点的理解和感悟。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 下一篇:杞人忧天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