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见闻范文

时间:2023-11-06 03:19:45

开学见闻

开学见闻篇1

开学第一天,我起床连忙洗漱后换上校服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一来到教室,就见到了许多同学在自已的座位上谈论自已在寒假里的趣事,过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我赶快进了教室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了下来也和同学们谈起了自已的趣事。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进了教室和大家打了招呼,就开起了班会,要注意安全,讲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要天天向上,勤奋努力,争取拿比个学期还要好的成绩,千万不要落后。这次回来学校,听说学校要建一座综合楼,听说综合楼有五层,里面有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真的好期待啊!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努力取得好成绩!加油,我相信自已!

广东省恩平县海外联谊学校二年级:吴林宇

作文 zuowenku.net

开学见闻篇2

【关键词】言论;报道;分开;融合

近年来,随着《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国内多家有影响的都市报纷纷开设言论版,欧美主流媒体奉行的“言论与报道分开”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同行所知晓。

与“言论与报道分开”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新闻事业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用事实说话”的报道观,其具体表现就是报道与评论在版面上混合编排,在内容上相互渗透。而且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的电视、广播述评的兴起和流行,“用事实说话”、叙议结合的“言论与报道融合”或“言论与报道并行”的做法,被认为是符合电视、广播媒介特性的评论或深度报道方式,广受媒体和公众的好评。

由此,作为一种有意思的现象,“言论与报道分开”与“言论与报道融合”成为当前我国媒体上相互冲突,却又同时并存的两种不同的理念或模式。

言论与报道“分开”已不限于欧美媒体

言论与新闻报道分开,是欧美主流媒体的基本规则。新闻报道要求客观、无偏见,即只提供事实,不能出现报道者个人的观点和意见。言论则限于社论版和对页,它们在出版物上有相对固定的版面和版面设计,在媒体组织内部结构上也与新闻、经营等部门明显区分。报道者的个人观点和意见,只能以个人言论的形式出现。

例如,很有影响的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伦理守则规定,新闻报道与观点鼓吹应当分开,新闻分析和评论应该有明确标识,以免与事实或事实背景相混淆。

“言论与报道分开”这一理念在版面上的体现,就是言论与报道在不同版面上的“分置”。欧美国家报纸的评论版通常比较固定化,即将评论集纳并设置在固定版面。言论版单设的做法,不仅体现了新闻与言论“井水不犯河水”的客观报道传统,而且将社论、专栏、读者来信等放置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社会现实中不同言论主体的对话格局,事实上营造出异质表达、沟通对话的媒体言论场。《纽约时报》的言论版一般被认为是欧美言论版设置的典型模式。《纽约时报》社论版历史悠久,1896年奥克斯主持该报后,开该报社论版先河,而另一位专栏作家赖斯顿则在1971年开创了时报的社论版对页。其他像《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的言论版也影响很大。

近年来,国内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为代表的报纸,学习美国评论版的意见组织方式,将各类言论内容集中放置在单设的言论版面上,这样既将报道和言论作了清晰的切割,也强化了言论传播的规模效应,营造了“言论广场”的社会对话效果,凸显了言论产品对于媒体经营的重要意义。

“用事实说话”的报道传统影响深远

与欧美报纸上世纪20年代以后客观报道之风渐盛、报道与观点逐渐分开不同,“用事实说话”的报道理念则随着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成为国内媒体占统治地位的报道观。

早在1925年,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就明确主张:“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1]从强调新闻报道要重视事实这一点来说,的主张与几乎同时期在美国力倡客观报道之风的李普曼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在那里,用事实说话是一种新闻宣传手法,目的是服务于革命斗争舆论工作的需要。而在李普曼那里,对事实真相负责,报道事实,则应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标准之一,其目的是推动现代客观新闻学的创建,使新闻工作者成为与律师、医生以及科学家一样具有职业客观性和地位的专业人士。[2]

长期担任我国文化思想和理论宣传工作领导职务的胡乔木同志,进一步明确阐释了“用事实说话”的内涵。1946年,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说:“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根据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不是从他那里接受意见了(而每个有自尊心的人一般都是不愿相信意见,而宁愿相信事实的)。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3]胡乔木说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不仅是要强调新闻总是有意见的,更是认为高明的意见表达正是通过新闻的方式,就是从表面上看,记者只是在叙述事实,实际上却是在“用事实说话”。正如胡乔木在该文开篇所讲:“我们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我们做革命工作而又能识字作文的人都应该学会写新闻,就如同都应该会说话一样。为什么?因为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用事实说话”适应了革命和建设时期新闻宣传的需要,成为普遍使用的新闻报道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很好、很有力的宣传方法。不过近年来,有学者批评“用事实说话”是“宣传方法”,属于“宣传范畴”的东西,不属于“新闻范畴”,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

诚然,任何新闻都难免有报道者的主观存在,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因此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可避免地在“说话”;不过因此将任何新闻报道都当做“用事实”进行“说话”的手段,就难免值得商榷。从这个角度讲,认为新闻写作的规律就是用事实来“说话”,未免过于突出报道者的主观意图,容易将新闻报道与舆论宣传、新闻评论混淆。

不过,尽管将“用事实说话”作为指导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存在问题,在广播电视媒体上,报道与评论融为一体,叙议结合的广播述评、电视述评,却成为广电媒体摸索出的能够体现其媒介传播特性的评论样式或深度报道形式。

与报道融合的评论成为体现广电媒体特点的代表性评论样式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的创办,不仅是电视评论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新时期媒体评论重新夺回受众、回到媒体中心舞台的重要标志。“焦点访谈”采取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杂糅的节目模式,成为整个电视媒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实绩,起到了普遍的示范效应。朱羽君教授认为,电视评论“将报道与评论并行,融报道、访谈、社会舆论、记者和主持人的评论及观众反馈为一体,信息综合化、系统化,是现代电视评论节目的一大特色”[4]。她认为,过去那种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必须严格分开的观点和做法,已不合乎电视传播的特性。这种观点代表了多数业内专家的看法。

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成为述评类节目的常规操作模式。该类节目一方面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报道,提供大量现场信息,同时通过采访相关专家、政府官员、新闻当事人,以及记者和主持人点评等提供意见性信息,使报道与评论有机结合。

述评类节目形式之所以被电视所青睐,与电视媒体的技术特性相关。电视的优势是画面,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眼见为实的活生生的论据性事实和言行。因此,与文字评论不同,电视评论通过“展现”、“展示”,或者只需简单点评,即可让节目意图昭然若揭,而不必展开详细论证。比如,舆论监督类节目很多时候只需客观将监督对象的言行举止在屏幕上加以展示,往往无须加更多的评论,观众自然就能得出结论。另外,诉诸叙事的采访报道过程,还可以借助报道叙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新闻评论“活”起来,避免单纯说理论证的枯燥和干巴。因此,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用事实说话”的评论理念,以及把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结合、以事明理的操作手法,被誉为“抓住了电视评论表现规律的脉搏”。

不同新闻评论范式背后的理念冲突

除了媒介特性的原因外,媒体对言论与报道“分开”与“融合”的不同选择,更多地体现出新闻理念的冲突。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看,强调教化的宣传主导模式更多地倾向于“言论与报道融合”的做法,强调媒体信息传播角色的专业主义模式更多倾向“言论与报道分开”的做法。

正如喻国明所认为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结构下,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及公众对于媒介所履行的社会功能和要求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5]

我国新闻体制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新闻从业者作为党的宣传工作者,活动于“党的新闻事业”这一范式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特别是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我国新闻事业的面貌也在发生变化。从目前来看,宣传、启蒙、市场导向与新闻专业主义等多元新闻理念一并存在,并一起在实践中被改造、扭曲,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潘忠党、陈韬文在2004年曾从媒体范例评价的角度对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进行了研究[6],结果显示,受新闻改革和传媒全球化的影响,“党的新闻事业”和“专业主义新闻”这两大新闻范式在中国新闻从业者中并存。前者表现为新闻人员对的称许,后者更多地表现为对西方主流媒体的赞扬;前者体现于新闻人员强调媒体的对民宣讲、为民说话方面的功能,后者更多地体现为强调媒体的信息扩散功能。该研究在分析了中国大陆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的部分数据后还发现,“西方专业媒体”比“喉舌媒体”得到的评价要高。

新闻工作是一种职业,当称之为专业时,特指从事新闻工作需要特定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中的重要概念,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媒体专业主义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套行为方式,同时使用各种方法,比如言论与报道分开,来达到客观、真实、不偏不倚的目的。传播学者陆晔等认为,经过20余年的新闻改革,建立新闻专业的信念、伦理和规范,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改革过程中新闻实践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已经呼之欲出。[7]

毋庸置疑,一个以专业标准为新闻职业尺度,以信息传播为旨归的媒体,言论与报道在版面上分置,内容上分开是自然会呈现的一个结果。

(该成果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CXW039)

参考文献:

[1].《政治周报》发刊理由[M].载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5.

[2]Sheppard Simon, “American Media, American Bias: The Partisan Press from Broadsheet to Blog”, PhD disserta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8.

[3]胡乔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M].胡乔木谈新闻出版,人民出版社,1999:27.

[4]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1999(4).

[5]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下)[J].新闻与写作,2005(2).

[6]潘忠党、陈韬文.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J].新闻学研究(台北),2004:78.

[7]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71.

(作者为吉林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开学见闻篇3

关键词 新闻领域 中国模式 反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面对中国发展的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人们以不同姿态、不同价值取向甚至不同心理出发,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对“中国模式”等话题展开描述、分析、评价、展望和反思,形成了比较广泛且浓厚的具有一定世界性的学术交流场域与氛围,①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总体上看无疑是好事。但不无遗憾的是,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至今关涉甚少,更谈不上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即使有,也大多是对30多年来中国新闻业改革、改进过程的历史性呈现,缺乏足够的理论总结、抽象和概括。因而,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业已显现的中国模式做一些宏观的事实描述、总结和概括,并进行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一、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内涵解释

模式概念有多方面的含义,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或方面: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模式,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存在、运行的机制和结构方式;一种模式就是事物存在、运行的一种样式;这样的模式既是相对稳定的客观存在,也会在事物演变过程中不断变化。二是认识论、方法论意义上的模式,主要是指主体阐释认识对象的一种方式方法,②通常它是对客体对象的一种程式化的、简明化的把握。本文所说的“模式”,首先是指本体意义上的模式,是指中国新闻业实际存在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当然,我们对这种模式的认识、描述是否真实准确,则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姿态与认识能力。但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先入为主地在价值论上评判新闻领域中中国模式的优劣。

当前学术界所讨论的“中国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两说:广义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模式,③具体包括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社会(狭义)模式、外交模式、军事模式等方方面面。狭义特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至少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模式。事实上,世界意义上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直到现在也主要聚焦于经济发展问题。但是,对于一定社会来说,并不存在孤立的经济活动,因此,关于经济模式的讨论必然会延伸到以政治领域为核心的各个领域。

毫无疑问,不管是在社会有机论视野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结构理论中,或是在关于新闻业的“社会中心观”(society-centric view of journa lism)解释框架中,④人们关于中国整体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探讨,对我们关于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考察,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或基础价值,同时也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作用。因此,离开全球化语境、离开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我们不可能理解和把握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模式。这是我们在讨论这一重要问题时应有的自觉。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的新闻模式,构成了中国整体发展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正像新闻业构成了中国整体发展的重要部分一样。进一步说,中国新闻业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始终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任何其他社会系统都难以替代的功能作用。因此,探讨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阐释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就是要揭示过去30多年以至更长历史时期中国新闻业的核心特征或实质性的内容构成;正是不同向度上的核心特征或内容,整合构成了中国新闻业的特有模式。观察新闻业的视野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新闻业的基本制度、性质定位、功能指向、运行机制等,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支配整个新闻业运行的核心观念或“主义”层面的指导思想,也即新闻意识形态。下面,我们就循着这样的路径,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二、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内容构成⑤

实质性的内容构成,是我们描述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核心任务。我们将以新中国新闻传播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业演进到今天的主导性实际情况为对象(当下的基本事实是以往历史积淀的结果),省略细枝末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模式做出描述。

(一)核心理念:“宣传新闻主义”

所谓“新闻主义”,就是相对比较系统的新闻观念体系;它是对新闻(广义)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反思性回答,主要包括关于新闻(狭义)、新闻传播、新闻媒介、新闻媒体、新闻业之本质、属性、功能、价值等的基本观念,以及新闻、新闻传播、新闻媒介、新闻媒体、新闻业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基本观念。⑥简单点说,一种新闻主义,就是一种关于新闻的本质观(事实观)、价值观,也就是一种新闻意识形态。从原则上说,任何新闻活动主体,都有自己的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不同层次的新闻意识形态或新闻观念构成了一定社会整体的、庞杂的新闻意识形态系统。⑦

一般而言,在特定的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主导性的新闻观念,构成该社会的主导新闻观,或者说是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必然是该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引导着新闻业、新闻媒介、新闻传播的总体价值取向。

我曾在《新闻观念论纲》一文中对“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进行过基本划分和阐述:

在全球范围内,在历史向度上,出现过三种“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宣传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和专业新闻主义(新闻专业主义);⑧在当前的共时状态中,同样存在着这样三种“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宣传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专业新闻主义,是几种差异不小的新闻意识形态。从理论上说,宣传新闻主义以政治利益为至上目标,商业新闻主义以经济利益为至上目标,专业新闻主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至上目标。但新闻实践中的新闻主义,更多的是由各种主义形成的混合主义、混合观念,实际中很少存在、实行单纯的某种新闻观念体系或新闻主义。⑨

那么,我们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新闻观念、新闻主义)应该做出怎样的描述和概括呢?我以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可以名之为“宣传新闻主义”,是三种“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之一。我的这一概括,只是一种新的概括性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原创性,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所谓“宣传新闻主义”,最直接、最简单的内涵就是:宣传既是新闻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新闻的主要归宿处,新闻在宣传新闻主义的实践中,作为宣传的工具和手段是其本质特征。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焦点访谈”的标志性口号“用事实说话”,典型反映了“宣传新闻主义”的精髓,“事实”其实就是新闻,“说话”就是宣传,新闻是宣传的基本手段之一。

宣传新闻主义的实质大致有这么几点:首先,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政府(包括各级机构与组织的负责人)则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⑩使传媒成为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宣传新闻主义坚持把新闻作为极为重要的舆论引导手段,并把舆论引导提高到关乎党和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1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1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重视舆论引导、舆论导向问题,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时明确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12再次,宣传新闻主义要求,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的方针。在1989年11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李瑞环同志作了题为《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讲话,对这一方针作了权威性的解释,他说,“我们所说的‘正面’,所说的‘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13“坚持这个方针,就是要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当前就是要造成一个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舆论环境。”14这一解释与要求直到目前并没有新的或大的变化。最后,宣传新闻主义要求新闻媒体、新闻宣传人员要积极践行“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和方法,15获取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中国的新闻改革,始终是在宣传新闻主义核心观念指导下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专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和做法、商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和做法被不断批判性的接收和吸纳。但就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占主导性的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仍然是宣传新闻主义,坚持的仍然是发展新闻学的基本理念。

(二)资产制度:国家所有16

从新闻资产所有制来看,中国新闻业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是国家所有制。在实行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任何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新闻媒体。这方面已经有明确的规定,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其中明确规定了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的范围,具体包括:通讯社、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二是新闻媒体要么直接隶属于国家机关(自然国有),要么必须有国家认定的主办单位和必要的上级主管部门,而这些上级主管部门也是国家机关或者党的组织部门。17

新闻资产所有制是新闻业作为事业和产业的根本,谁掌握了这个基础或根本,谁就掌握了新闻话语权。而新闻话语权当然不是简单的新闻信息传播,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体系、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宣传与建构问题,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传承问题。因此,不难理解,新闻资产所有制一定是新闻体制改革中的根本,也是最核心之所在。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和判断,我们可以对新闻资产国有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进一步阐述:其一,新闻资产所有制是经济权力在新闻业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要素,决定了新闻话语权的性质和归属,而新闻话语权则是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宣传新闻主义的核心理念下,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必然也必须统一,一旦把经济权力(资产所有制就是最大的经济权力)放开,也就意味着在相当大程度上削弱了政治权力,因此,新闻资产国有制是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在新闻业中达成统一的必要保证。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并会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持续下去,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多发期。在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和尖锐,可以想象,一旦新闻资产可以以其他形式所有,这就意味着在社会常态或非常态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必然对我国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以至经济发展带来冲击,这对国家、民族都不是有利的事情。

事实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或者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能够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振兴中华、复兴民族,其中重大原因之一就是,党和国家始终牢牢掌握着新闻传媒资产的所有权,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新闻传媒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帮忙”而不是“添乱”,使其成为描绘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目标与理想的有力武器,这是中国新闻业的一贯精神和做法。

(三)业态性质:三种基本属性中定位

关于中国新闻业的性质,有一个通俗的、比喻性的说法:新闻传媒(它们的活动整合为新闻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18那么,这样的新闻业具有怎样的属性呢?到目前为止,主导性的观点认为中国新闻业是在双重属性中定位的;但近来也有新的观点提出,认为除了双重属性,也应该强调新闻传媒业的公共属性,应该在三种基本属性中确立中国新闻业的定位。

所谓双重属性,是指新闻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事业属性,又有一般产业的属性。前一种属性意味着新闻媒体是舆论机构,是事业机构,是思想宣传中心,一句话,它是党的事业,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因而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统率作用,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不能屈服于市场压力;后一种属性意味着新闻媒体是信息生产企业、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因而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像其他企业一样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追求最大经济效益。19构成当代中国新闻业主体的所有新闻媒体,就是在这种既有事业性质、又有产业性质的双重属性中定位的。

从理论上说,意识形态属性从本源上受制于产业属性,经济是命脉,传播是表现。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新闻市场,来自人们的信息需求、新闻需要。但意识形态是方向盘,把握它的是政治体制。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新闻体制改革的步伐是紧紧跟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和发展的。

在政治与经济之间,在两种属性之间,当代中国新闻业中的新闻传媒并没有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这是由新闻媒体是在这种既有事业性质、又有产业性质的双重属性中定位所决定的,各种传媒集团组建过程中的行政推力也表明了这一点。

就已经表现出的事实来看,产业属性意味着商业利益的至上性,意识形态属性意味着政治利益的至上性,而这两种属性能否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从根本属性上保证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职业自身的应当或理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即如何把新闻业建设成为真实的公共事业,如何把新闻媒介建设成为真实的公共平台,如何把新闻领域建设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如何使新闻职业人成为真正的社会公仆,很多人以为在产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之外,还必须强调新闻业的公共性。只有在根本属性上确立新闻业的公共性,才能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对此,我将在后文的反思部分做专门的阐释。

(四)传播取向:两种主要功能中展开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中国新闻业,在“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指导下,新闻传媒的宣传功能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新闻业的功能开始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新闻本位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新闻的延伸(派生)功能得到了有力全面的提升。20但不管功能怎样变化,宣传功能并没有被弱化或淡化,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和强化。可以说,在新闻与宣传两种主要功能的实现中进行传播,是当代中国新闻业的突出特征之一。

中国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工作是公开的、旗帜鲜明的。中国新闻传媒从事的工作主要被称为“新闻宣传”工作,而不仅仅是“新闻工作”或“宣传工作”。中国的新闻传媒明白无误地表明要进行政治宣传和思想宣传,要引导人民、教育人民,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和政府的意志,要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和组织,统一思想和精神,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新闻媒体,不像西方媒体那样,即使做了宣传,也要遮遮掩掩。在中国,在党、政府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新闻工作者不仅是职业新闻人,也是职业的宣传工作者。普通大众,则更是把在新闻组织机构中工作的人员,看成是政府的人、党的人。因而,不管是党和政府,还是民间,甚或是新闻工作者自己,都把职业新闻工作者称为“新闻宣传工作者”。

对中国的新闻媒体来说,它们一方面把传播报道新闻本身作为直接目的,另一面则把报道新闻作为手段,以实现宣传目的,所谓“新闻宣传”正是这样的含义。早在1989年,江泽民同志就开始使用“新闻宣传”概念。“‘新闻宣传’不是指新闻传播和宣传,而是指通过新闻传播媒体进行宣传工作”。21而“用事实说话”不过是对这一含义略带学术味的表达,被称为新闻宣传的规律。新闻媒体通常追求的一种境界则是在传播中将新闻与宣传统一起来,即在新闻报道中实现宣传,在宣传中报道新闻。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对于不同的具体新闻媒体来说,它们在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有所差别。一般说来,产业属性较强的新闻媒体,也就是党、政府管理相对宽松的市场化媒体,更注重新闻报道,但在政治与新闻问题上,它们往往会自我把关;而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新闻媒体,比如各级党报、党台(电台、电视台)以及一些重点新闻网站等,由于往往受到某一级党组织和政府的直接管理,因而更注重新闻宣传。这是中国新闻业在长期的事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图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两种主要功能中传播,并没有否认当代中国新闻业其他功能的存在和发挥。实际上,当代中国新闻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媒体、媒介功能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但就当代新闻业来说,将新闻与宣传自觉、明确且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国个性、中国特色甚至可以称作是中国气派或中国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在功能论的角度说,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模式就是:在两种主要功能中传播,并以宣传功能优先。

(五)演进机制:多元逻辑中运行

与改革开放前的新闻事业相比,尽管中国新闻业仍然保持着自身特有的性质、地位与作用,但当代中国新闻业已经处于全新的环境中。中国新闻业是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业,是处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中的新闻业,是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或大变革中的新闻业,是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新闻业,是处在新的媒介生态、媒介格局中的新闻业,是处在新的传播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日新月异中的新闻业……;所有这些环境或条件,使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整体运行处在多种逻辑或多种力量形成的复杂机制之中。

首先,当代中国新闻业是在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定位中运行的,也是在越来越加突显的公共属性中演进的。因此,新闻媒体既要遵守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诸多政治规范,按照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方式进行传播,又要以企业角色(至少是准企业角色)适应市场经济的逻辑规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经营管理,同时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为社会大众服务。可见,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公共逻辑成为新闻业、新闻传媒遵循的基本逻辑,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成为传媒运行的总体方向。

在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公共逻辑中,政治逻辑决定着新闻传媒的根本价值取向、意义追求,经济逻辑决定着新闻传媒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命脉,公共逻辑则在深层次上、以社会大众作为公民、作为市场的角色左右着新闻传媒的前途和命运。就三种逻辑形成的现实状况来看,政治逻辑是“稳中求进”,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新闻传媒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在组织上、思想上始终坚持党对新闻传媒的领导。经济逻辑是“变中求稳”,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新闻业一直在探索实践各种经营管理方式;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如今已经在整体上开始步入市场经济体制,西方世界具有的各种经营新闻媒体的方式几乎在中国的土地上都已出现,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到处都是,跨地区的媒体经营方式、跨媒介、跨行业的经营方式成为事实,跨国经营也已迈出了步伐,提高和加强中国新闻传媒的国际传播能力成了国家的自觉,也成了大多数新闻传媒的自觉,“软实力”观念已成为新闻领域的普遍认识;市场经济的逻辑和机制已经开始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支配着中国新闻业的生存与发展。公共逻辑则是初步显现,还没有形成看得见的机制,这也正是需要我们反思探讨的(见后文反思部分)。

其次,传播技术进步是当代中国新闻业迅猛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建构中国新闻业宏观景象、新闻传播宏观图景的极为重要的力量,22自然也成为影响各个层次新闻观念、新闻思维、新闻生产、新闻收受等等的重要力量。23顺便说一句,技术进步也成为影响新闻传播研究宏观走向的重要因素,24塑造着新闻传播研究的整体面貌。

在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新闻业的生态、格局正在变化,一个新的时代(后新闻业时代)已经开启,民间新闻与职业新闻的融合景象初步显现,25全媒体、融合媒体及其相应的全媒体新闻、融合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图景的整体趋势。一言以蔽之,技术逻辑正在塑造着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图景。

从上述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公众或公共逻辑、技术逻辑等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业运行的基本逻辑,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新闻业运作的基本机制。

注释

①只要我们大致浏览一下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些重要学术期刊,看看最近几年的目录,就可以发现以“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北京共识”、“中国特色”等为主题词的论文比比皆是。各学科都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人民网的理论频道还设了专门的主题“聚焦中国模式”,参见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149513/。

②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③有人将这样的整体模式描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具体包括这些内容: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第二,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循序渐进实行政治改革;第三,高效率和高度负责的政府;第四,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遵循国际规则;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逐步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参见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④参见ari heinoene and heikki luostarinen,reconsidering “journalism” for journalism research, p227, see global

journalism research—theories ,methods, findings, future, edited by martin loffelbolz and david weaver, by 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⑤本部分的2、3、4、5诸小点,我曾在有关论文中有所论述,参见杨保军:《当代世界新闻业与中国新闻业总体特征分析》,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但本文对一些问题、观点作了新的解释或补充。

⑥参见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⑦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观念,也像一般意识形态一样,可以依据不同主体存在,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比如,人类的,社会的、媒体的和个体的。参见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载《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另参见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⑧关于专业新闻主义的历史、内涵与实质,以及在中国的表现,可参阅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载《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71)。

⑨参见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⑩参见http://cctv.com/cctvsurvey/special/01/20100105/103427.shtml.

11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参见《新闻工作者必读》,文汇出版社,2001年2版,第65页。

1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一版。

13李瑞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参见《新闻工作文献选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1版,第206页。

14李瑞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参见《新闻工作文献选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1版,第202页。

15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5/20/con tent_878286.htm.

16注意,这里关于资产所有制的说明,主要关注的是新闻传媒,并不是针对整个传媒业。

17新闻媒体属国家所有,在现实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实行方式,即由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作为宣传文化系统全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委托监管主体,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委托监管的国有资产自然包括新闻媒体。比如,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委托市委宣传部作为上海市属宣传文化系统全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委托监管主体,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构建上海文化领域国资监管体系的原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领导,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参与,遵守共同规则,实施单列操作。

18这一说法的原创者是胡耀邦。他在1985年2月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的发言中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参见胡耀邦:《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见《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

19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在两种属性中定位,意识形态属性是明确的,但产业属性定位实质上是模糊的。因为,新闻媒体到底是不是企业,一直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或者说说法是模糊的。从1978年开始的关于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制度至今没有改变。新闻媒体定位模糊也被看作是新闻改革难以有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这其中暗含的理由仍然是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

20参见杨保军:《论新闻的本体功能与派生功能》,载《理论月刊》,2010年,第3期。

21参见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22参阅杨保军:《简论新闻的技术建构》,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或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第7章第2节相关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参见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张征,马海燕:《从“单打选手”到“全能选手”——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采写变化探析》,均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5期。

24陈力丹:《新传播技术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的视野》,载《新闻战线》,2011年,第2期。

开学见闻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新闻关注 现状调查 改善建议

一个国家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各种消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更是引导社会舆论、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关注新闻,是大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发展动态,提升素养,领会并形成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拓宽认知范围,陶冶身心的重要途径;也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自己专业学习的进步和知识见闻的丰富,推动自己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敏锐观察能力,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预见,反映出大学生的政治社会程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关注新闻的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互联网呈现给人们一个空前巨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充斥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信息洪流,个人对各种信息的识别及理性分析能力,良好心态,正确的观念,都十分重要。我们选择大学生新闻关注现状的调查,正是为了了解在信息社会,大学生对社会新闻的关注现状和影响因素,从中了解大学生的新闻关注特点,为正确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新闻观、良好的心态和理性认识能力奠定基础。

一、调查的核心问题及主要调查结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阅读新闻的现状,我们以中国计量学院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展此次调研活动,对大学生群体新闻阅读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其发放

基于文献研究和初步调查,问卷设计采取两个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由基本信息填写和选择填空共7个问题组成,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状况、政治面貌和人生规划等;第二部分由18个问题构成,针对大学生关注新闻的途径、内容及对待新闻的行为及看法进行调查。

问卷中1~6、13~22为单项选择问题,每道题目因实际情况的不同设置选项的数目不定,但利用层次差异将选项大体控制在4~5个以达到对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恰当描述。7~12题多选,这样更能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关注新闻的基本现状。其中1~4题主要是针对调查大学生家庭背景、政治面貌及大学生人生规划等的调查,5~6题从利用阅读频数和时长考察大学生阅读新闻的总体情况,7~10题是关于大学生了解新闻的渠道、内容的相关问题,11~12题针对大学生关注新闻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进行调查,13~16分别就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程度,大学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情况等对大学生对待新闻的态度及处理方式进行调查,第17~20题是反映大学对当前媒体的看法等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其中的影响因素,最后第21~22题是对大学生对新闻总体认识进行了解,调查大学生在新闻关注方面的需求。

实际发放问卷120份,其中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为116份,有效回收率达98.3%。为综合体现大学生阅读的现状,我们以偏文偏理的两个学院为代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以各占25%的比例发放问卷,同时在发放问卷时力求男女比例均衡。实际回收问卷情况见样本信息表。

样本信息表

(二)访谈

此次调查共选取访谈对象20个,其中兼顾文理,从大一到大四对应每个年级各随机抽选2~3人进行访谈,访谈的问题除问卷的基本问题外主要涉及对社会媒体、校园媒体、校园新闻宣传活动的看法建议,以及对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态度和建议,最后将访谈所得结果归纳总结以获得真实的材料。

(三)调查结果分析

基于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处理与分析,加上深入学生群体的访谈,我们整合各方面的相关内容,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当前大学生阅读新闻的时间较短频率较低。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会阅读新闻,但阅读频率和时间各有差异。综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大学生关注新闻的频率为“一天一次”是比较理想的。部分大学生关注新闻的频率低于一天一次,对新闻的关注较少。40%的大学生每次阅读新闻在一小时左右或以上,60%的大学生阅读新闻的时间低于半小时,体现出大学生在新闻关注方面的差异。(见表1)

表 1:大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新闻时间

2.网络成为大学生关注新闻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接触新闻使用的媒介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和互联网。为体现出大学生了解新闻途径的差异,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赋权。(见表2)

表 2:各层次的赋权值表

网络是大学生阅读新闻的主要媒介,而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获取新闻的同学较少,9.51%的大学生将他人言论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36.84%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关注新闻,59.48%的大学生阅读新闻主要受到网络的影响,因此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并对大学生了解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等教育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生,应该注重学生网络新闻意识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和受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电视在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途径中比重有所增加,表明电视相对于其他媒介仍有较强的影响力。(见表3)

表 3:大学生了解新闻的途径以及相关传播媒介

3.大学生关注新闻的类别趋向多元化。

开学见闻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博闻强记;继承;发扬

“博闻强记”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博闻强记”一词的字典解释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我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博闻强记”。自古就形成:“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见《三字经》)由此可见,“博闻强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语言材料,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储备了丰富的知识,为学生认识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和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供了保障,也为促进我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语文教学应鼓励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这一优良的教学传统。

一、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的必要性

“博闻强记”,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和知识,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需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博闻强记”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当前仍然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高考没有改变用分数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现实情况下,语文教学更应鼓励“博闻强记”。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强记”来达到“博闻”,来实现考分的提高和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二、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的可行性

1.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博闻强记”提供了心智基础

如,陆士仪《论小学》中有这么一段论述:“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博闻强记”应该从小抓起。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所选编的文章,很多都是文质兼美,是学生心智水平可以完成的,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他们读书的兴趣和需要,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2.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教材文本为“博闻强记”提供了“源头活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左右,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0万字。”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各出版社在语文教材的选编上大做文章。于是,一夜之间,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美文”“百花竞放”,竞相登场。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选入了大量的古诗、童话、寓言、故事,以及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为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的教学优良传统提供了范本。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博闻强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网络走进了校园……这些课程资源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与教育教学发生了愈来愈紧密的联系,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地支持着“博闻强记”优良教学传统的发扬。

三、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的操作性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语文教学“博闻强记”这一优良传统,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个基本操作策略:立足于课堂,在探究性学习中“博闻强记”;立足于社会和生活,在体验性学习中“博闻强记”;立足于学生实际,在个性化学习中“博闻强记”。

1.立足于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博闻强记”

课堂是“博闻强记”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

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获得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博闻强记”。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下册)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中明白春雨在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眼里是不同的颜色。

语文课堂要体现“博闻强记”,还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小声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不同朗读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语言;有时还可以进行强迫记忆,使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积累语言。如,还是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到读第1自然段中的“沙沙沙,沙沙

沙……”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沙沙沙,沙沙沙……”的不同,感悟到:相同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样是下雨,文中用了“洒落”“下”“洒”“落”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些词的准确使用。在这样的朗读中,探究到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无穷。课程改革的新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教师要好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中增长见闻,巩固记忆,发展思维,积累语言材料和知识,不断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立足于社会和生活,在体验性学习中“博闻强记”

社会和生活是“博闻强记”的“大后方”。当今社会,知识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不只在课堂上,还要在社会中、生活中体验到知识,增长见闻。因此,语文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学习中延伸到生活中,为学生的“博闻强记”提供体验的场所,从而打破“博闻强记”在时空上的局限。例如,组织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或

进行专题演讲,都是语文教学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的体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来源于生活,要运用于生活,只要在社会和生活中加强体验,让“博闻强记”的教学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提高语文素养就会事半功倍。

3.立足于学生实际,在个性化学习中“博闻强记”

学生实际是“博闻强记”的“指挥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个性化的学习是应该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在继承和发扬“博闻强记”这一优良教学传统中也不例外。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背诵你喜欢的段落、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来学习、说出你的不同感受……像这样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存在差异的人性化的对话在新课堂中随处可见。课堂外的学习,也允许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比如,选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来读、采集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等,都体现了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博闻强记”。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继承和发扬我国语文教学“博闻强记”这一优良传统是必要的、可行的和可操作的,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博闻强记”,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开学见闻篇6

现在,在传媒领域,我们已经基本规划出定位明确、特点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比较成功地构建了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为主,同时整合都市类、行业类、专业类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为辅的运行状态良好的现代传播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由此大幅提升,我国政府和人民发表的言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世界的空前重视和广泛关注。

一场伟大变革的发起,一定要有革命理论的准备;一个伟大运动的成功,肯定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当代中国传媒事业的耀眼成就,主要获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及其实践机制的价值营养和有力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及其实践机制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深化和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进程。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学最新理论成果。毫无疑问,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将是重要的灿烂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具有强烈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深深植根于现代中国国情,植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植根于数千年古老而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传统习俗之中,植根于从昆仑山脉到长江、黄河流域的广袤地理环境之中。它是中国的,而不是外国的,只适宜在中国产生、形成和发展。虽然这种独特性并不削弱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借鉴能力,但是,它更强调“要穿合适的鞋,走合适的路”。同时,它还提醒我们,独特性意味着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因此,如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新闻传媒体制也具有不可复制别人,别人亦不可复制我们的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集中概括,它主要包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即邓小平新闻思想、新闻思想和新闻思想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面貌、人民精神面貌,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时代给人们提出了问题,新闻传媒就应当而且必须从理论到实践给予时代的回答。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刻烙着深深的时代印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而赋予其鲜活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相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活的灵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必然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根本;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核心和精髓。按照党性原则的要求,我们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还必须清楚,明确坚持党性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其它新闻学的重大区别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以国富民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为价值依归。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奋斗的现代化强国梦想。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和哪种职业,也都是为着这个宏伟目标的尽快达到。新闻传媒界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唱响主旋律”方针原则,其价值取向正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切服务和服从于这个目的的,我们就要大力宣传报道;反之,则不干和不做。在当下中国,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为了实现小康社会而勤奋努力地劳作。这是现实生活的主要表现形态,也是客观世界的主要显示方面,新闻传媒界当然应该着重反映主要表现形态,报道主要显示方面。这也应当是现实生活和客观世界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们党完成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局工作的战略指导方针转移,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报刊要“成为全国人民思想上安定团结的中心”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积极配合大局,大力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步伐。20世纪90年代初,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组响亮概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迈出了更好更快的前进步伐,创新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任务,提出了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作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同志提出的“舆论导向祸福论”的基础上,总书记进一步发挥,提出了“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的新认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判断,全社会为之一震。这就表明,我党在新闻传播的观念上和认识上,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由上述可见,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我们党总是根据不同任务和不同要求,站在理论提升的高度,适时适宜地提出一些新观念、新判断、新概括,提出一些重大观点和重大认识,以使新闻宣传工作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开放大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任何理论学说要想得到丰富和发展,不仅要立足于传统的地域和时空,而且还要善于吸收、学习和借鉴其它地域和时空的优秀人类文明成果。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传播学开始悄悄闯入我学术理论阵地。有人惊恐,有人反对,更多的人则是以欢迎和拥抱的态度对待之。如同许多西方学术理论一样,传播学也是有利有弊。我们吐故纳新,充分吸收传播学的有价值养分,融入进我们自己的新闻传播学框架,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学术思路,开阔了我们的理论视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媒体勃兴。对这个人类文明的最新科技成果,中华民族鼓掌而迎,党和政府拨巨款大力支持和扶植。总书记在去年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等等。

思想上的清醒和理论上的清楚,是最重要的。它必将带来认识上的清爽和实践上的干净,行动上的利索以及政策策略上的对路。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在实践层面也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重大突破和重大举措。

一是充盈“三贴近”原则。“三贴近”的内涵充盈,体现在从以前的一般性工作作风层面,提升到现在的工作原则层面,提升到新闻宣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高度。也就是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要体现在采访作风上,还要体现在报道内容上,体现在电视荧屏上和报纸版面上,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的始终。这种重大变化,反映出党中央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和融入进新闻宣传工作全部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出台“三大《意见》”。2003年3月,中央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开始减少和压缩高层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时间,这就显示出一种新气象。2003年8月,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2005年4月,中央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意见》的出台,对改进和加强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三大《意见》”的出台实施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是颁布“二大条例”。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个《条例》第一次以国家政府的名义,承诺要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从而使这个《条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这个《条例》,实际上是2006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的继续和延伸。新《条例》将旧《规定》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以长效法规固定了下来,因而具有持久效力。这个《条例》,给予了新中国史上外国媒体及其记者从未有过的最大采访权和报道权,不仅在管理机制、采访机制迈出了一大步,而且在新闻传媒体制上也是重大突破。

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决定》;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可以想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的这一重大举措,势必将给新闻传媒领域带来深刻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走过30年,新闻传媒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变,触发我们几多思考――

启示一: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我们既不迷信东教条,也不盲从西教条;既不走行不通的老路,也不走灾难多的邪路。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依据周密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决定方针,选择路径。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今天做和哪些明天做,哪些可参考可学习,哪些可吸收可借鉴等等。牢牢把握“中国特色”,是我们的致胜之道。

启示二:一定要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大计置于头等价值依归。新闻传媒最终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正如总书记在去年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的:“要完善新闻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启示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地带,敏感度高,政治性强。我们既要小心谨慎,又要大胆出击,用心做好新闻宣传,争取有效传播。可以肯定,“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新闻舆论的斗争将更加激烈和复杂。然而,我们坚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与实践,就一定能够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出更加出色的作用。

开学见闻篇7

闻靖是我在参加美术培训班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她跟我差不多高,比较文静,但她很爱笑,每次我不高兴了,她就拿开心果来哄我,但我觉得闻靖最像开心果。

“同学们,今天回家的家庭作业是画一幅关于爱的画,明天全体同学必须全部上交,如果没画或者没带,我一定对这位学生严惩不贷。听见没有?”这位既高又严厉的老师狠狠地说道。“听见了”同学们的回答声如军人报数的声音一样铿锵有力,这都是被这位“严”老师培训出来的。这是老师昨天放学前说的话,没想到今天我真的把作业忘带了。

早上我早早地到了学校,班里当时还没有几个人,我看她们都在互相交流自己的作业,顿时,我感觉我就是孙悟空,被如来佛一掌压在了五指山下。直到我的好朋友闻靖来了,我才说出了这件事情。闻靖刚到位置上,就把她的画拿出来给我欣赏,高兴地说:“全舒轩,你看我画得怎么样?”闻靖连续问了几遍我都没有回答她。她朝过来看了看我。当时,我脸色苍白。闻靖立马疑惑不解地问:“全舒轩,发生了什么事吗?”我皱起眉头问她;“闻靖,你猜,如果没有带作业,老师会怎么处置?”“我也不知道,你这意思是,难道……”闻靖不解的说。“没错,我把画忘在家里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老师来了,说:“同学们,把作业交上来。”我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他会骂我的。那也活该,骂我一顿也好,谁叫我没带。”老师检查了一遍,说:“今天作业情况非常好,但还是有一位同学没有交。那就是全舒轩(读到我名字的时候心想:我肯定完了,老师肯定又得拿出他的杀手锏——蹲马步了)的同桌闻靖同学。闻靖同学,下课以后,全舒轩监督你蹲马步五分钟。再给你们看看全舒轩同学画得,多么好,多么逼真,好好像她学习。”当时我看到那幅画,我就在想:“那不是闻靖画得吗?难道她把我们俩的名字换了一下。如果是,那蹲马步是不是不用了。”下课了,闻靖来找我,说:“我们开始吧!”我没有回答她,但问道:“闻靖,是不是你把我们俩的名字换了一下?”闻靖满脸不在乎地说:“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闻靖,你不用蹲了,老师那里我自己去说。”“不,既然演了,就必须让别人相信。”闻靖很凶的反驳道。这位在我心中的小天使,第一次发火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闻靖,她回她老家去了,至今我还保存着那幅不是自己画的画。

开学见闻篇8

[关键词]新闻实践;新闻发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01 — 02

新闻发现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业务素质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然而在新闻实践中,难度最大的是发现,日常新闻业务琢磨最多的是发现。实践迫切需要发现新闻的科学方法。

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没有人发现,无论具有多大新闻价值的事实也永远成不了新闻。新闻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不是客观世界的全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将千类万汇的客观事物中的一些事情传播开来,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

新闻发现是要对事实传播价值进行识别,对事实宣传价值进行判断。通过发现,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信息值和评价值,发觉新闻的时事价值和历史价值。采访过程固然是发现新闻的过程,但新闻发现不只存在于采访过程中。新闻发现贯穿在采写、编辑的全过程中,是要搜寻、掘取的。

有人说,整个新闻思维归结起来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写什么是新闻发现问题,怎么写是新闻表现问题。提高新闻发现能力是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承认认识的能动性——人的一切认识都是有主动性的。在新闻实践范围内,认识的主体是人(新闻工作者),认识的客体是新闻素材。人在自觉的活动中,都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名新闻工作者缺乏主题性的人难以发现新闻。

新闻发现既然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也就必然有其内在规律可循。人的认识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掌握其客观规律的物质运动,而没有不具备客观规律的物质运动。

剖析新闻发现的具体运作过程,主题能动地认识客体,通常有这样一些思维内容:1.面对某一事实材料,迅速判断它有没有新闻;2.面对某一新闻素材,迅速判断它是一则什么新闻,其新闻价值多大,多大范围的读者会对它感兴趣,从哪一角度组织材料才能充分体现出新闻价值,怎样报道它才能最大限度吸引读者注意力;3.面对许多新闻事实,迅速判断哪个重要哪个次之;4.面对一时无新闻的材料,辨认其发展变化趋势,把握新闻“生长点”;5.面对无关紧要的新闻材料,辨认其可能引发重要新闻的因素等。

一、要有识见能力

做过五十多年记着的冯英子曾著文称: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识见,是那种通过事物的表象去认识它的本质的能力,是对事物发展和未来的识断能力。

新闻报道是经过记者发现、选择后的事实,而记者对事实的发现、选择是由其识见所支配的。记者识见的最终物质体现,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新闻报道。换言之,新闻作品是记者识见的外化、物化。有识见才能有所发现,识见独到,报道才有新意,识见深刻报道才有分量。

报界有这样的说法:可读性是报纸的生命,思想性是报纸的灵魂。作品的思想性是由作者的识见所决定的。思想独到是记者的第一素质。而新闻工作者的识见依赖于问题意识。要以新闻工作者对人生、社会、对所有客观事物的总体把握、理解、识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抓问题。许多时候,许多反面问题,从全局出发,从大局出发,即使不能报道,把握它也很有用处,它会使自己在抓正面问题时更有力量。

借用人家的思想、智慧,是记者便利地增长识见的方法。对记者来说,每一天的报道对象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新的、陌生的,记者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专门研究。采写新闻的过程实际就是学习积累的过程。积累思想的途径很多。请教专家、学者、权威人士,翻阅有关方面的材料、著作、论文,应当是记者的家常便饭。

二、要有批判精神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没有批判就没有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闻所需要的批判精神,一是指这样一种思维和心理状态;遇事反问一句“是这样的吗?”二是指那种不轻信现存结论、不怯于且善于生出否定意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

一位曾经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新华社记着说过:记着笔下有财产千万,记着笔下有毁誉忠奸,记着笔下有是非曲直,记着笔下有人命关天。新闻工作者的这种责任感不仅来自良好的教育,也靠各种社会实践的积累。

三、要有事件意识

从记事的角度讲,新闻与历史相同。不管是记载历史,或是采写新闻,都着眼于“事”字。人类今天所作所为所遭遇的事情,新闻和事分不开。事件意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必备素质。

看新闻,人们印象最深,记忆最长久的,也是那些重大事件、典型事件。

新闻的使用价值在于,告诉读者所生存的这个地方、社会、世界及大自然乃至宇宙,发生了什么与他们有关、值得他们关注的事。抓新闻就是盯住社会上发生的大事。

任何事都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礼记·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记事就是要告诉人们事情的本末始终,即告诉人们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专业就是新闻的五要素。新闻主要是写事,写典型的事,即使写人也是依事写人,终究离不开大量的事。新闻的个性就是追求特别,注视变动,崇尚新奇。这种理论共识是新闻工作者锻炼和树立“事件意识”的认识论基础。

记者有没有“事件意识”,对采访对象叙述事实角度的引导会呈现很大差异,所采集和发现的新闻感染力也会大不一样。

事性新闻数量大,是中国新闻的一大特色。非事件性新闻不像事件新闻易于公众关注,可读性感染力差。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是提高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水平。用“事件意识”改造非事件报道,化“非事件”为“事件”,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要有历史观

上一篇:北大就业范文 下一篇:索赔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