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5 13:56:20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篇1

观《少年华罗庚》有感

今天,春风微微地吹着,让人感觉舒畅。就在这天,我们驱车来到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儿童剧《少年华罗庚》。

故事讲述了我国现代大数学家小时候勤奋学习的故事。最让我感动是:在失学的日子里,嗜学如命的华罗庚依旧捧着一本书贪婪地,如饥似渴地读着,遇到不懂的题目,他就苦思冥想,直到破解难题为止。半夜里,在明亮的油灯下,华罗庚还在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解着题,忽然。睡在床上的父亲醒了,他??潆孰实卣隹?劬Γ??弦患?庖拢?∫位蔚刈叩交?薷?砬叭盟?鹪谛醋至耍?伤?床惶??乖诓煌5匮菟恪?吹秸饫铮?业难劾嵯穸狭讼叩恼渲椴蛔?碌簟P睦锵耄话。??薷?烧姘??把剑∥蘼墼谑裁辞樘跫?拢?技岢侄潦椤⒀?昂脱菟恪T傧胂胱约海河惺被剐枰?页さ募喽健?

一次,我回家作业很多,可我还是不自觉。一回到家,我先吃完晚饭,然后就开始做作业了。做了一会儿,渴了,又去倒了一杯水,喝完后,又去做作业了。一会儿饿了,又去吃了点东西……就这样,我一直到了九点三十分还没做完作业。妈妈跑过来,感到疑惑,一看就说;“你也太拖拉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做完,你应该看看华罗庚,他那么热爱学习,多么珍惜时间呀!在看看你自己!”我听了,心里一阵后悔,想:对呀,我不能再拖拉了,要向华罗庚学习。那晚之后,我很快把作业一块儿做完了。

看了这次演出,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99%的勤奋加上1%的聪明。”只有勤奋才能出天才,我们要像华罗庚那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更有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让我们一起勤奋学习,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华罗庚的故事篇2

1、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华罗庚

2、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华罗庚

3、我想,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华罗庚

4、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华罗庚

5、金钱几乎象征着人们的利益和幸福—— 华罗庚

6、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可能靠运气来创造发明,对一个问题的本质不了解,就是碰上机会也是枉然。入宝山而空手回,原因在此。—— 华罗庚

7、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华罗庚

8、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华罗庚

9、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它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

10、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12、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13、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14、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

15、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

16、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给懒汉。—— 华罗庚

17、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18、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19、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2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21、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华罗庚

22、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23、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24、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华罗庚

25、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26、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27、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华罗庚

28、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华罗庚

2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3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31、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32、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华罗庚

3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华罗庚

34、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功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 华罗庚

35、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活过程使用得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华罗庚

36、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37、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38、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要很严格地搞一辈子工作。—— 华罗庚

39、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科学是踏实的学问,连贯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前面的东西没有学好,后面的东西就上不去;基础没有打好。搞尖端就比较困难。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是由于基础未打好所致。一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其它工作上进步的快慢,往往和他的基础有关。—— 华罗庚

华罗庚的故事篇3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毅然返回祖国,为祖国的数学发展而奋斗终生。20世纪50年代末,他开始转到应用数学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并在这方面辟出了一条新径。他把这条新路子以通俗的语言概括为12个字:“大统筹,广优选;联运输,策发展”。从80年代开始,他又把数学研究和宏观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让数学走出神秘的殿堂,走向田野和工厂,让更多的经济工作者懂得了数学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并把数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华罗庚在这方面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被誉为“人民数学家”。

克服重重困难,靠自学成才

华罗庚1911年11月12日(庚戌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城。父亲华老祥经营着一个店号为“乾生泰”的小商店,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华老祥40岁得子,分外小心,将刚出生的华罗庚放在箩筐里,说:“放进箩筐避邪,同根百岁,就叫箩根吧。”“箩”字去掉“竹”字头是“罗”,“根”与“庚”同音,那年又是庚戌年,就用了“庚”字。这就是华罗庚名字的来历,这也包含了父亲对他的良好祝愿。家里人与乡里人还亲切地称华罗庚为“罗罗”。

华罗庚的小学生活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学习成绩不好,他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1922年,华罗庚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初一时,他的数学成绩并不好,通过补考才及格。但到初二时华罗庚的情况就有了重大变化,学习成绩颇为出众。

1925年夏季,华罗庚以全班第二名的优秀成绩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由于家里实在供不起华罗庚去省城读高中,所以他只好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中华职业学校虽然是免交学费的,但最后一学期,因家中再也无力提供50元钱的杂费和食宿费,华罗庚只好退学,回到家乡。

华罗庚失学后,帮着父亲经营小商店。这时的华罗庚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凭着仅有的一本《大代数》《解析几何》和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小册子,开始了顽强的自学生涯。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华罗庚都是以读书为乐,简直到了痴迷的境地,甚至有时还慢待了顾客或多找零钱给顾客,这就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和干涉。父亲甚至要烧毁他的数学书和演算的草纸。

1929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读书时的老师王维克从法国留学回到金坛中学,并于次年担任了金坛中学的校长。他聘任华罗庚为金坛中学的会计兼庶务,还准备让华罗庚担任金坛中学的初一补习班的数学教员。正在此时,金坛县发生了流行性瘟疫,华罗庚不幸染疾,卧病在床。半年后痊愈,但左腿却留下了残疾。

早在华罗庚生病以前,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一本1926年第7卷第10号《学艺》杂志,上面刊登着苏家驹教授的论文《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华罗庚读后,开始觉得很好,继而产生怀疑,于是就写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一文,发表在1930年12月出版的《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

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武之发现了这篇论文,并推荐给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熊庆来反复读了这篇论文,很赞赏作者在论文中表现的智慧、探究精神和勇气,就向周围师生了解华罗庚的情况。与华罗庚同乡的助教唐培经向熊教授介绍了华罗庚坎坷的经历。有爱才之心的熊庆来亲自设法和学校当局交涉。学校当局同意了熊庆来的要求,决定接纳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

1931年8月,华罗庚来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理员,从此踏上了一条通往大数学家的征途。这年,华罗庚年仅20岁。

利用担任助理员的间隙,华罗庚一头扎进清华大学图书馆里,阅读数学文献、晚上回到宿舍里还要进行复习,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惊人的勤奋取得了日渐长进的优异成绩,半年后他就能旁听熊庆来教授的数论课了。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在国外的数学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三篇用英文写的数学论文。

到第四年,年仅24岁的华罗庚就已经成长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1934年,华罗庚发表了八篇论文。其中两篇在国内数学杂志上发表,六篇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

“今年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见面吧”

新中国成立以前,华罗庚曾三次出国深造与访问:1936年去英国留学,1946年2月去苏联,1946年9月去了美国。

1935~1936年,应清华大学的邀请,法国数学家阿达玛与美国数学家温纳来清华大学讲学。华罗庚得到阿达玛尤其是温纳的器重。他们给华罗庚以重要的指导与帮助,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温纳建议华罗庚到英国哈代那里或到美国去留学,继续深造。哈代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知名数学教授,搞数论与分析。哈代与他的长期合作者李特伍德都是堆垒数论的新方法――圆法的创始人与开拓者。那时清华大学给了华罗庚两个机会,供他选择:一是留校升任讲师,一是出国留学。华罗庚为了在数学上有更大的作为,获得更高的成就,决定放弃提升讲师的机会,到英国去进修。

1936年,华罗庚得到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每年1200美元的乙种资助,以一个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英国进修。华罗庚到达剑桥大学时,哈代正在美国旅行。哈代留了一张纸条让人转告:“华来时,请转告他,他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通常若要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至少要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华罗庚则表示:“我不想念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学者。我来剑桥大学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学位。”

于是,华罗庚利用在剑桥的时间,-听了七八门课,记了一厚叠笔记,回国后又重新整理了一遍,仔细地加以消化。在剑桥,华罗庚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国、苏联、印度、法国、德国的数学刊物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正当华罗庚的工作处于高峰,并计划于第二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解析数论的另一中心苏联访问与工作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他不得不中断他的工作,回到祖国。1938年,华罗庚放弃了可能留在英国继续做研究工作与教书的机会,回到了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云南昆明,即“西南联合大学”的所在地。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聘任委员会开会讨论,全体一致同意,通过华罗庚的教授任职资格。至此,这位从金坛走出的仅有初中文凭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成为全国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的教授。

西南联大办学条件差,生活条件差,而且还面临不断受到日军空袭的危险。华罗庚没有向生活的艰难困苦低头,四年的时间,就在这么艰

苦的环境里,他先后写出了20多篇论文,在1941年,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名著《堆垒素数论》。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部凝聚了他大量心血和汗水、至今仍被各国数学界视为经典的重要著作,送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以后,不仅没有出版,反而把原稿给丢失了。

1946年2月25日,华罗庚应苏联科学院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访问苏联。在苏联,华罗庚会见了著名苏联数学家,同他们交流了数学研究成果。访苏期间,华罗庚对《堆垒素数论》的校样作了校对工作。这是1941年华罗庚寄给维诺格拉朵夫的手稿,维诺格拉朵夫当即回电。大意说,“我们收到了你的优秀专著,待战争结束后,立即付印”。1947年这部专著以苏联科学院“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第22号专著出版。这是《堆垒素数论》最早的俄文版本。

1946年秋天,华罗庚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魏尔教授的邀请访问美国,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研究工作,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数论课。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世界最高数学学府之一,这里有著名数学家韦尔、西革尔、冯・诺依曼、韦伯伦、哥德尔、赛尔贝格与爱多士。还有中国学者,如数学方面的王湘浩、闵嗣鹤、徐贤修,物理方面的张文裕、吴健雄、袁家骝,化学方面的在修博士梁守榘,还有考古学家尤侗等多人。

1948年春,华罗庚应位于乌尔班那的伊利诺大学之聘,任终身教授。美国数学家们对于他的天才和成就赞叹不已。美国作家斯泰芬・萨拉夫曾经这样写道:

在这些年里,与华罗庚相识的美国数学家们,对他那清晰而直接的教学方法,他的知识深度和他的天才,有了更深的印象……我对微分几何学家和代数学家提起华罗庚的名字时,所有这些数学家们全都明白了。一位群论学家听到我提华罗庚的名字,他说,我们有一个有名的关于同构的定理,叫做“华氏定理”,那必定是同一个华氏!

华罗庚离开上海时,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已经爆发。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司徒慧敏的夫人刚从延安来,向华罗庚讲述了在延安的见闻。她说,全中国的解放已成定局,由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正在中国大地上势如破竹地展开,的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惶惶不可终日。过江后,集团有可能把一些社会名流及其家眷弄到台湾。闻之,华罗庚便火速给妻子吴筱元和孩子办了护照,将他们先接到美国后再做打算。

华罗庚的大女儿华顺下定决心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她对母亲说:“你到了美国跟爸爸说,我已经跟定了共产党。希望爸爸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早一点回来!”

吴筱元见女儿不为出国所动,便不再勉强,叮嘱了一番,打发老母带着最小的孩子回故乡金坛去,自己带了华俊东、华陵、华光三个儿子乘飞机到了美国。

1949年2月,华罗庚收到了大女儿华顺从北平的来信,信中说:“北平解放了,全城一片欢腾,共产党廉洁奉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新中国的建设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参加,希望父母赶快回家”。接着,他们从报纸上看到愈来愈多的来自祖国的的喜讯,遂毅然决定返回新中国。

1950年初,华罗庚一家从圣弗兰西斯科出发,经檀香山、日本,于2月抵达香港。在香港,华罗庚起草了致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

1950年3月11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这封公开信。他在信中说: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信中最后呼吁:

总之,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朋友们:语重心长,今年在我们首都北京见面吧!

3月16日,华罗庚一家乘火车抵达北京。周培源和钱伟长及清华大学负责人到车站迎接。

回国后,他把家安顿在清华园的教员宿舍里,就兴致勃勃地走马上任,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6他要为新中国的数学发展,进行新的拼搏!

“我就像一个初入伍的新兵”

华罗庚回国30年后说过一段话:自从踏上新中国的大地之后,“我就像一个初入伍的新兵,斗志旺盛,一心想在祖国的建设中尽一份力”。

华罗庚曾工作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学第一线,曾奉命组建中国科学院的数学研究所。与此同时,他还兼任了许多社会职务,是中国和平理事会和中苏友好协会的领导成员之一,是倡导万隆精神的亚洲国家会议中国筹备委员会成员。还不断地随团出国访问。如1953年3月随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到达莫斯科访问,其后还出席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二战后首次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1954年代表中国到斯德哥尔摩和东柏林参加了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春天又同郭沫若率领的代表团飞往印度新德里,出席了“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会议”。在纷繁的社会活动之余,他抓紧一切时间钻研数学,思考怎样发展中国的数学。华罗庚从不放过一点空隙时间思考问题,他连在上班的途中坐在汽车上也要想几个问题,平时工作之余或是讲课、开会之前的十几分钟也不白白浪费掉,而是边读边做笔记。

1957年,华罗庚又出版了60多万字的《数论导引》。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著名数学家在美国《数学评论》上撰文评价道:“这是一本有价值与重要的数论教科书。”

1959年,华罗庚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一书。这是华罗庚应《德国数学百科全书》丛书编委会邀请而撰写的。该书受到很好的评价,成为一本经常受到同行征引的重要文献。王元与吴方将该书由德文译成了中文,于1963年在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1964年苏联出版了该书的俄文版。

1956年1月31日,在、、李富春的领导下,召开了制订12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动员大会,会上宣布了国务院的决定。华罗庚始终情绪饱满地参加了“规划”的制订工作。他和严济慈在《规划》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绝对不能放松理论科学的研究,得到总理的赞扬。“规划”增加了56项“若干重要基本理论的研究”的项目,其中包括数学、力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与地学的研究项目与相应措施。

6月14日,、、、邓小平、陈云、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会见了包括华罗庚在内的参加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的科学家。感谢科学家们为发展新中国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华罗庚深受鼓舞,对这个规划充满了信心,也为实现规划中关于全面发展数学的计划充满了希望。他说,如果这个计划实现了,例如对于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都是很重要的泛函分析,以及概率论和统计学等都得到了发展,中国和国际上数学的差距就可以大大缩小。

规划制定出来以后,由全国科学规划委员会

提议,经过总理批准,将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喷气技术等列为国家急需的紧张项目,立即筹建起专门的研究机构,集中人力物力大干快上。这五大项目被称为“五朵金花”。从此以后,我国的计算科学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让数学为国计民生服务

华罗庚在坚持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探索数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

1959年4月19日华罗庚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数学与应用》一文。文章说:

数学的重要是因为它的应用广,是因为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重大作用,并且在处理社会现象方面也是不可少的而且有十分宽广的发展前途的。同时也因为它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理论性。

那么,如何解决数学的应用问题呢?华罗庚提出两个字,一个是“网”字,一个是“纲”字。

何谓“网”?何谓“纲”?华罗庚认为“网”是应用,“纲”是理论。因此他提出:有纲无网,清清凉凉,有网无纲,四处奔忙。提高普及,保证质量,理论实际,要纲要网。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北京举行的科学讨论会上,华罗庚了解到生产管理中制订施工方案的方法CPM(“关键道路法”)与PERT(“计划评估技术”),并了解到由于用了这些方法曾使“北极星导弹”的研制时间大大地缩短了。这些方法虽然很简单,却很有用处。华罗庚和他的助手们透彻地分析并简化了这些方法,结合“统筹兼顾”和“抓主要矛盾”的思想,起名叫‘÷统筹方法”,简称“统筹法”。

几乎在同一时间,华罗庚看到了威尔德的著作《优选法》,其中克弗尔的“斐波那契方法”与“黄金分割方法”是用来合理地安排实验,以求出最佳“工艺”的方法,即如何用最少次数的实验以得到“最佳”的工艺。这个方法也是非常简单而且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的。华罗庚见到这本书后,心情非常兴奋。从此,华罗庚及其助手――科技大学的陈德泉、计雷和后来的李之杰等,―起南征北战,开始了推广和普及“双法”的历程。经过多年摸索,华罗庚已看到“双法”可能在国民经济部门中普及使用,从而使生产工艺与管理水平得到改善,产量与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华罗庚带领学生到北京电子管厂去实践,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各级推广统筹法、优选法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这时,有人出来吹冷风。华罗庚即向写信反映。信中说,他读了主席的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诗的开头两句:“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他体会旧社会就是白骨成堆的地方,自己是从旧社会来的,白骨精的影响是有的,但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像诗中指出的“僧是愚氓犹可训”,努力进行自我改造。最后,他附上了自己写的一首词《西江月》,以表示决心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词曰:

森森白骨堆中,是俺生身所在。皮囊纵然万般改,积垢依旧深埋。

妖兴易受益惑,风起障目尘埃。勤学毛著脱凡胎,才能入得门来。

1964年3月18日,亲笔复信:华罗庚先生:

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肃此。

敬颂教祺!

一九年三月十八日

的来信,使华罗庚多日来郁积在心头的彷徨、苦闷情绪,顿时烟消云散,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1964年冬,他收到了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诚和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韩光的邀请信,邀请他到大西南去,参加成昆铁路的建设。他当即复信表示接受邀请。

成昆铁路的施工现场,大多在崇山峻岭之中。年已55岁的华罗庚每天拖着病腿,和助手们一起,翻山越岭,在工地上向战士和工人讲授统筹法。大家都尊称他是“人民数学家”。

有一天,他在一个施工的地方参加了一次追悼会。死者是一个战士和一个班长,他们生前在爆破一个山洞时安放了22支雷管,其中的一支雷管失灵,成了哑炮。战士和班长在排除故障时哑炮爆炸,不幸牺牲了。

这一事故对他震动很大。他想:“两个年轻人的牺牲难道是不可避免的吗?我们工厂生产的雷管,为什么不事先把次品检验出来,而要到现场使用时,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测出是否合格?难道这种牺牲不使人猛醒吗?”做为一个数学家,他的责任感促使他对这件事不能等闲视之:“今后一定要设法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地抽样检验,要设法普及应用数学,设法改进生产管理,决不能让这种悲惨的事件继续发生!”

追悼会开完了,华罗庚的心情却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战士的鲜血猛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他的心中萌发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把知识还给人民!

他决心要使数学进隧道,人车间,遍原野,上高山。他带领着学生和助手们,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他提出了从成都到甘洛的铁路修建方案。实行的结果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华罗庚和他的助手们因此受到了铁路建设指挥部的嘉奖。

1965年初,华罗庚回到北京,写成了《统筹方法平话》。6月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予以发表。华罗庚以普通的泡茶来深入浅出地讲解统筹法,通俗易懂。

之后,中国工业出版社又出版了华罗庚编写的小册子《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他又给写了第二封信,信中谈了到大西南受到的教育,把自己写的《统筹法平话及补充》寄给了。

1965年7月21日,又亲笔给他复信:华罗庚同志:

来信及平话,早在外地收到。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听说你到西南视察,并讲学,大有收获,极为庆幸。专此奉复。

敬颂教安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不久,华罗庚又组织助手和学生,五人一组,组成许多小分队,从北京出发了。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先办训练班,听讲的人中有工厂的厂长、技术人员,也有工人和农民。讲解完了统筹法,他们就真刀真枪地和当地群众一起做试验,研究如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他们时而出现在北京地铁的施工现场,时而又出现在农村的田野上,为推广统筹法而忘我地奔波着。

1966年6月,“”开始。华罗庚等被通知回北京参加运动。8月20日,在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遭批斗,继而遭抄家,华罗庚关于“矩阵几何”方面的研究论文未来得及发表,就遭抢掠,不知去向。1969年,华罗庚在科技大学的办公室的门被撬开,一些数学研究手稿遭盗窃。这一抢一盗,对华罗庚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无法弥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这危急的关头,于1970年3月4日做出了对华罗庚进行保护的批示:

首先,应给华罗庚以保护,防止坏人害他。一

次之,应追查他的手稿被盗线索,力求破案。

再次,科学院数学所封存他的文物,请(刘)西尧查清,有无被盗痕迹,并考虑在有保证的情况下,发还他。

第四,华的生活已不适合再随科大去“五七”干校或迁外地,最好以人大常委身份留他住京,试验他所主张的数学统筹方法。

此事请你们三位办好告诉我。

根据批示,华罗庚的个人工作关系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转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样一来,华罗庚在组织人事关系上,不仅与科技大学,也与科学院脱钩了。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如果群众再要批斗他,就必须征得人大常委会的同意。

国务院工作人员还告诉华罗庚:有指示,统筹法是要搞的。国务院生产组决定要抓这项工作,生产组的负责人是苏静。明天是星期日,希望华罗庚于星期一(1970年4月20日)在国务院一些部委的负责人会议上介绍统筹法。

4月20日,国务院生产组召集七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开会,每个部来了四个人。华罗庚在会上向大家介绍统筹法。同时又向大家介绍了优选法,这是他第一次公开讲优选法。华罗庚用泡茶、折纸等讲解“双法”,使在座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觉得“双法”在自己的部门里是有用武之地的。

不久,华罗庚等人应邀到上海去普及统筹法。6月9日华罗庚到了上海。上海市革委会生产组介绍他们先去上海炼油厂。厂里正好要进行“酚精炼扩建改建工程”,要换一个炼油塔。上海市革委会生产组要求上海炼油厂15天完成这项任务,厂里领导则认为至少需要25天才够。华罗庚、陈德泉与计雷三人用统筹法制定了工程的施工计划,结果6天就保质、保量、保安全地完工了。其后,上海炼油厂有一个“硅片消洗液”的配方问题,经优选法安排试验,很快获得了成功。这是普及优选法所取得的第一个成果。差不多同时,华罗庚又在上海炼油厂做了一项“605降凝剂”的配方试验,亦很成功。

1971年7月28日,国务院召集17个部委开会,首先由华罗庚作报告,介绍“双法”,然后由北京市化工部门与电子部门的人向大会介绍他们普及“双法”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会后,不少地方与部门都纷纷表示要华罗庚去普及“双法”。这一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华罗庚编写的《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的科普读物。

从1972年起,华罗庚组织了“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小分队”,到各地推广“双法”。7月,华罗庚和小分队到了湖北,帮助沙市棉织印染厂解决“白纱咔”问题,在19道工序上搞优选,讲方法,培养人,做实验。不久,便使“白纱咔”的一等品从16%提高到了43%,质量提高了两倍。后来,一等品又从43%提高到83%,最后,使一等品直线上升到了90%。

这年冬天,华罗庚应聘担任了大庆油田科学技术总顾问。华罗庚到大庆油田推广“双法”,和年轻人一样到处宣讲、答疑、咨询,帮助工人解决疑难问题。

1975年9月,华罗庚决定应黑龙江省的邀请率小分队去黑龙江普及“双法”。华罗庚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去黑龙江。华罗庚从哈尔滨改乘小火车到大兴安岭的伐木场,同工人们一起,用优选法和统筹法研究木材的“采、运、用、育”等问题。有一个林场用“双法”安排冬运木材,提高劳动效率33%,提前一个月完成运输任务。回到哈尔滨后,华罗庚心肌梗塞发作,经抢救转危为安,从哈尔滨回到北京,但从此留下了心肌梗塞的病根。

1976年夏,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开滦煤矿停止了外运。“北京缺煤!”“华北缺煤!”“工厂停工!”“居民断电!”华罗庚不顾大病初愈和心脏病随时有可能复发的危险,于1977年2月,冒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亲自到大同煤矿现场用统筹方法做运煤的实验。原先日装车只有702车,实验的当天就装了847车,以后平均日装车达到1000车以上,一天多运煤1.8万吨,历时5个月,突击运出了存煤100万吨。在全国工业展览会上,华罗庚主持进行的这项“铁路统筹和汽车节油”实验,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一等奖。

在近20年中,华罗庚为了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足迹已经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成百个县。他写的《统筹法平话》和《优选法平话》,开始在一个个项目和一个个车间应用,后来又逐步形成了行业的系统经验。经过多年试点,国家计委曾把这两种方法作为全国重点项目予以推广,解决了一大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工农骨干,使许多应用数学工作者得到了锻炼,摸索出了一条发展我国应用数学的道路。

1979年6月13日,华罗庚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这位老科学家多年的夙愿。1980年元旦,华罗庚见到邓颖超,她亲热地称呼华罗庚为“老同志,新党员”。

1981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了“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华罗庚及小分队的工作重心由普及数学方法向国民经济的咨询工作转移。

1982年3月,煤炭部部长高扬文致信给华罗庚,希望对两淮煤炭基地开发规划进行研究。4月初召开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电力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等有关部门会议,专门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会议希望“六五”规划会议前拿出论证方案,并决定由华罗庚负责,以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为课题组长单位,组织煤炭、电机、铁道、航海、通讯、能源等学会的20多位专家成立咨询专家组,赴两淮完成这项工作。从这一年的4月到6月华罗庚两次赴两淮煤矿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同课题组一起用“双法”论证和规划两淮煤炭基地15年开发规模、建井顺序及外部配套工程的方案。7月,煤炭部在北京组织了论证报告验收会。两淮煤炭的建井工期,用统筹法安排,平均比过去提前两年左右,提前一年就多产煤4000多万吨。共计安排了23对矿井的建设和外部的配套工程的同步建设,总规模4870万吨,到2000年全部可建成投产。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许。

经华罗庚等参与论证的大型项目,如“两淮煤炭开发规划”,“准葛尔露天煤田开发规划”,“大庆油田‘七五’规划”等均付诸实施了。这期间,除大庆油田外,湖南、内蒙古、河北等省、市、自治区也先后聘请华罗庚为他们的高级顾问。中国人民总参谋部亦聘请华罗庚为顾问。

华罗庚对自己的晚年也做了规划,希望能集中力量做三件事:(1)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数学应用;(2)理论研究(这也是应用的基础);(3)把“”期间“偷”“抄”“散”的手稿,回忆一些写一些。

党的十二大之后,华罗庚决定把失去的手稿的内容重新写出来,不幸心肌梗塞复发,于1982年11月又住进了医院。1983年3月6日,他在病床上写下了这样一些话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现在的心情是:(I)醉心于创新工作。(2)摩拳擦掌,盘马弯弓,准备执行国家交来的任务,重上前线,再试宝刀。

1983年初病愈出院,华罗庚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求贤若渴,奖掖后学

1953年2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期间,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代表们举办文艺晚会,观看京剧表演。华罗庚的座位被安排在身边。观看文艺表演期间,亲

切地对他说:“华罗庚同志,你也是苦出身,希望你为我们培养出些好学生来!”

的亲切谈话,一直激励着华罗庚为新中国数学的发展广纳人才,培养后学。

1953年,华罗庚在清华大学发表题为《谈谈同学们学科学的几个问题》的演讲,向青年学生们提出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四点希望:(一)学科学养热诚,更需要持久的热诚;(二)学科学要创造,但不能越级而进,更不能钻牛角尖;(三)学科学要能创造,但也要善于接受已有的成果;(四)学科学要注意原则,但也不能忽视小点滴。他还写了《谈革命干部学习科学知识问题》《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数学》《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体会》《写给向科学堡垒进攻的同学们》,特别是发表于1956年第7期《中国青年》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一文,曾经鼓舞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向科学进军。

1962年,华罗庚提出了“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所谓“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所谓“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1979年之后,华罗庚又提出了“治学之道应该是‘宽、专、漫’”。“所谓‘宽、专、漫’,就是:基础要宽,然后对专业要专,并且还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些观点既是华罗庚的经验总结,也是青年学生治学的良方。

华罗庚还为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做出了不懈努力。

王元,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大学四年级时他在读书讨论班上报告了A・E・英哈姆的《素数分布论》。大学毕业后,由苏步青、陈建功教授推荐,做华罗庚的研究生。华罗庚经过考核后收下他,研究数论,后来成为华罗庚重要的助手,成长为一代著名数学家。

陈景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由于他不适宜教书工作而被辞退。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将他调回厦门大学搞管理图书资料工作。他阅读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时,看出《堆垒素数论》还有地方可以改进。他发现第五章的方法可以用来改进第四章的某些结果。陈景润把他的想法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当即将陈景润的手稿转交数论组的人审阅,经大家确认陈景润的想法与结果是对的。华罗庚得知后很高兴,认为陈景润是一个有想法、肯钻研、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遂即邀请陈景润作为代表来参加定于1956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陈景润在会上作了“塔内问题”的报告。以后华罗庚又将陈景润在大会上报告过的结果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堆垒素数论》再版时,华罗庚将第四章与第五章的次序颠倒了一下,并将新结果写了进去。

华罗庚在见到陈景润后,就已在盘算着把陈景润调来数学研究所工作。1957年,陈景润被调来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从1960年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后来取得了辉煌成绩。

华罗庚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之后,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60年代共招了11名研究生,分别学习华罗庚从事的三个重要研究方向,多复变函数论、代数学和数论。华罗庚指导研究生的方针是以自学为主,指定要阅读的书籍及文章,参加一些讨论班,并平均每两周和他谈一下学问。参加讨论班的除了研究生,还有其他专业的科技大学教员,不同学科的人员共同讨论一介课题。大家相处很融洽,有利于共同提高,终生受益。

华罗庚同时把发展数学的目光投向了青少年学生。1956年华罗庚倡导在中国举办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这一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与武汉四大城市举办了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华罗庚的倡导得到了中国数学界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华罗庚等最有威望的数学家都出面支持并参与了这项活动。一般都是上午进行笔试,下午集中评卷,当天就结束。然后由著名数学家接见名列前茅的参赛选手,并将他们免试送入他们志愿去的大学数学系继续深造。

1957年,高中数学竞赛活动进一步发展到了其他城市,如南京等。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高中数学竞赛暂时中止,1962年又予以恢复。华罗庚又出任北京市竞赛委员会主任。以后又在1963年和1964年相继举行了两届数学竞赛,又因“四清”运动及“”被迫中止。直到“”被粉碎,“”结束,数学竞赛活动才于1978年恢复。这一年举行了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安徽、辽宁、四川、广东八省市的中学数学竞赛,华罗庚出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并亲自主持出试题、监考与改卷等工作。竞赛活动之后,华罗庚主持出版了《全国中学数学竞赛题解》的小册子。华罗庚为该书写了长达7000字的《前言》。1980年在大连召开了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总结中国数学竞赛的经验,并确定了以普及为主的方针,数学竞赛活动被定为中国数学会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并由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来主持。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因年事已高,他们的工作由中国下一代数学家全面接替。

华罗庚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一生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和培养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缅怀华罗庚先生的巨大功绩,激励我国数学家在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促进我国数学的发展,中国数学会与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91年设立“华罗庚数学奖”,并共同主办,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范围为在数学领域作出杰出学术成就的我国数学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国门大开,加强了中外科学文化交流。从1979年到1985年,华罗庚的音容笑貌不断地出现在国际数学讲坛上,直到1985~g6月12日下午5时15分,倒在东京大学学术报告厅的讲台上,以身殉职,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罗庚的故事篇4

2011年10月20日,一封长达五页纸的特别来信,呈在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的桌上。这封信的作者,是该校新闻学院2011级一位朱姓学生。他在信中阐述了新闻学院学生不应该修习数学的理由,并质疑“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估计连他本人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封信,不仅成功引爆“数学无用论”的社会舆论,而且将数学――这个曾经火爆的专业摆在了极为尴尬的窘境。

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弃文从数,科学救国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首创数学门(相当于系),成为中国第一个数学系。到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数学专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混战中,因此较之外国,中国近代的高校数学教育起步晚了一截。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涌现出苏步青、华罗庚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事实上,正是当时的劣境促使这些优秀的人才“弃文从数”。

根据著名中国数学史学家李学数回忆,“因为数学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救国是当时的社会思潮,也是大部分人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苏步青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学数原名李信明,学数是他的笔名。他1945年出生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数学系。1973年,李学数开始在法国南巴黎大学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其间,他感叹于研究所的学者们进行数学史研讨会时只知道希腊、埃及、印度,完全忽略了中国。于是,几乎是仅凭一己之力,他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并以“李学数”为笔名写了八册的《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的故事就收录于第三册中。

李学数说,中学时的苏步青有一个雅号,“文人”。因为喜欢文史,当初他还立志要啃完《资治通鉴》,以后当一名历史学家。然而,在他初二那年,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杨霁朝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中国。’他旁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最后他说:‘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这想法影响了苏步青。”

1924年,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进行入学考试。和现在国内大学动辄上百人的录取不同,当时该系只招收9名学生。苏步青最后以“微积分”和“解析几何”满分的成绩成为唯一被录取的中国留学生。

苏步青在1931年成为第二个在日本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第一人是他的学长陈建功。陈建功毕业时,曾约苏步青到浙大。苏步青说:“你先去,我毕业后再来。让我们花上20年时间,把浙大数学系办成世界一流的数学系……”

轰轰烈烈的中国数学应用时代

正是在苏步青等前辈的努力下,中国高等数学教育得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数学从纯理论研究过渡到实际应用。李学数在《华罗庚对我的影响》一文写道:“那时候政府要求科学家从研究所出来,到实际生产中找课题,并将他们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

李学数和华罗庚结缘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他在一位长辈的牵线下给华罗庚写信,希望华罗庚给他指点一二。因为这位长辈和华罗庚交情极好,传闻中脾气暴躁的华罗庚爱屋及乌,和青年李学数的书信交往十分顺利。

“1964年秋天,华罗庚顺应当时的潮流,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和他的助手到大西南地区,帮助建设成昆铁路。”李学数讲述了当时华罗庚工作的艰辛。他们不仅要在山上风餐饮露,还得忍受严重缺水的日子。没有水洗澡,衣服长满了虱子,没有水洗衣服,临睡前把衣服脱下来抖一抖,虱子就成片往下掉。华罗庚的腿不好,生活和工作比一般正常人还困难,在山上如厕,更要吃力地用手扒着山上的大石。

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他也待了足足半年。一句“国家的需要,政府的要求”,让他和其他人甘之如饴。

也就在这个时候,华罗庚的个人美誉度和数学专业声望达到了巅峰。许多大学生都把能进入数学系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当做是一种既时尚又无比荣光的事情。可让华罗庚想不到的是,这种社会氛围仅仅持续了十几年。

数学成为出国跳板

1978年起中国派遣的数学留学生和进修教师大量增加,包括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数学学术会议。李学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陈景润的。

1979年初,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陈景润和吴文俊到美国作短期研究和演讲。当时曾传出“陈景润将留美不回国”的风声,遭到陈景润义正言辞地训斥:“我是中国人,我还要回我的祖国!”

这样的谣言虽是无中生有,但也有迹可循。“当时中国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很多人来了(美国)都不愿意走。”李学数说,当时有一位访问学者去美国,因为太穷,李学数的朋友让出一门课给他教,薪水是正式员工的1/5。但就是从美国领的这份薪水支撑了这位学者的全部生活开支,并且让他在乡下盖了一栋楼。而陈景润在短期交流中拿到7500美元(这笔钱后来尽数捐给科学院购买书籍),怎不让人眼红、怀疑?

李学数介绍,中美建交后,他接触到的中国数学留学生增加了不少。“那时的留学生大部分能够申请到每月3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其实钱并不多,但是从这300美元里拿出60块,就足够养活在乡下的一家人。现在来美国留学的人也不少,但似乎自费的较多。”

的确,读数学已经成为移民新时尚。据统计,北大数学科学学院5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在google上输入“数学专业出国”,跳出10400000条结果。除了留学中介的广告外,大部分是关于“数学专业出国”的话题。论坛里超过九成的回帖说“只要成绩不要太烂,把GRE成绩做好看一点,基本都能出去”。

显然,通过学数学出国不是北大学生独享的潮流。某留学中介告诉本刊记者,近几年数学专业学生出国留学的越来越多,但大多转到商科、金融和统计等专业,“落差大一点的例如人力资源都有,但继续读数学的并不特别多。”

许骏一的本科是在黑龙江大学数学系读的。从大一开始他就觉得数学枯燥,加上师兄说“就业不好”,心情更加郁闷。大三的时候,他发现数学专业出国并不难,而且转专业很方便,于是他决定出国。在网上向牛人取完经后,许骏一把重点放在雅思和套磁上。(套磁,意为“套近乎,搞好关系”。在留学申请中,特指申请者讨好相关学数以增加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最后,他以“数学专业GPA78,雅思6.0”的成绩申请到英国利兹大学。

学习掺水分,就业屡碰壁

像许骏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出国太易,找工作各凭老爹本事,谁还熬夜看笔记?

“如果在自习室最后一排坐着几个人,拿着笔连续几个钟头在A4纸大的本子上画来画去,在关门的最后一秒才离开的,基本是我们专业那些喜欢数学的人。其他不啃书的,都忙着联谊。”两年前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郭鸣说。从本科到硕士,郭鸣班上男女比例都是9:1,“苍蝇都比女同学多”。毕业的时候,除了和郭鸣一样读研的,其他找工作的同学叫苦连天。

根据《北京考试报》报道,近几年,社会对数学系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供需比保持在1:10以上,就业情况良好,分配去向主要集中在IT行业如华为、联想等大公司。“也许吧。但我们没尝到这个甜头。找工作那阵子,吐苦水的远远多过炫耀的人。”郭鸣说,“也只有有资本的大公司愿意招我们。因为学数学的优势往往要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显示出来,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耗不起。”

但是,这样的大公司能有几个?2008年郭鸣本科毕业的时候,全班只有两个同学拿到华为的offer,其他人都像他后来一样,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两年前,郭鸣来到深圳,面试一份助理分析员的工作,月薪只有2400元,还得兼做前台的工作。那段日子,他担心被同事嘲笑,甚至不敢告诉他们自己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应采访对象要求,郭鸣、许骏一为化名)

华罗庚的故事篇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笔者在数学课堂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达到人人爱学数学、人人会学数学的课堂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在“疑”中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笔者在教二年级上册“探索规律―图形的旋转”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熊买饼的故事,接着提出问题,学生被故事吸引,自然乐于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此寓教于乐的形式十分受同学欢迎。

创设歌谣情境――在“唱”中学习

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把语文中的“诵读古诗文、吟唱新童谣”引进到了数学课堂中。歌谣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学生手、口、脑并用,比单纯记忆字形当然更有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紧密相联。此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背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诗句,让语文与数学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神奇,大大增强了数感。

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充满乐趣的数学课堂,学与玩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学中玩,玩中学。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笔者组织学生玩“母鸡下蛋”的游戏。两人一组,每人各执一白色棋子(鸡蛋),并选择三个数,如甲方1、4、7,乙方2、5、8或3、6、9。嘴里说着“母鸡下蛋”,同时伸出手指,再根据双方的手指数做加减法,若得数是1、4、7,甲方就向前走一步,反之则乙方走。谁最先走到目的地(母鸡窝),也就是“母鸡下了一个蛋”,谁就赢。单调乏味的计算演变成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轻松而又愉快。

创设故事情境――在“悟”中学习

学生爱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品味感悟,知晓其中的道理。笔者经常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如讲完有余数除法时,笔者给学生讲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终于靠着顽强自学,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数学家。讲完故事,笔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像华罗庚那样不怕困难,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们当中也会有人成为他那样的大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等中外名家的故事,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精神大振,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了。

创设活动情境――在“做”中学习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七巧板”一课,笔者自始至终让学生沉浸在拼拼摆摆的乐趣中,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七巧板的神奇,也为日后学习用图形转换来推导周长、面积公式打下了烙印。

创设生活情境――在“用”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以致用才达到了学的真正目的。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笔者把教室布置成“小小超市”,学生自扮售货员和小顾客,拿着学具“人民币”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食品或需要的学习用具,买时要认真计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创设成功情境――在“说”中学习

谁不渴望成功?“成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引领他们勇往直前的路石。每个学生受到成功的鼓励,都会心情愉悦;相反,经常遭受到挫折、失败,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导致厌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他们不同成功的享受,得到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爱学、愿学。

总之,笔者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里亲身体验学习的快乐!

华罗庚的故事篇6

正如片名《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中几个与青春再见了很久的中年人,在生活中麻木而平庸,只因为一通意外的电话,揭开了尘封许久的年少记忆。回忆的过程中他们渐渐找回了青春的激情和梦想,重组了乐队,与青春再次相见之时完成了生命的怒放。

影片所瞄准的,不仅仅只是追忆再现80年代青春的怒放,还细致刻画了一群中年“丝”面对现实的无力,这样穿插和冲撞使得故事更生动,更有深度,更接地气,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卢庚戌说电影里的人物都是以他自己和圈内众多好友为原型的,但这又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回忆录,也不仅仅是他们这帮摇滚青年的史诗,事实上无论文艺青年抑或是普通青年,每个经过这个时代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这是那一代人共同的故事。卢庚戌的老搭档,水木年华的成员缪杰说《怒放之青春再见》拍完后剪出来的几个版本他都看过了,每看一次都会有一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感觉剧中的角色就是他自己,剧中的世界就是他的世界,有种“被附身”的感觉。卢庚戌说,自己的电影拍给青春已逝的人看,也拍给正青春的人看。追忆青春不是他的目的,他最终想探讨的是当青春过后,我们该怎么活。“人不该只是为活着而活着,每个人都应该去追求自己心底的那个梦想。”

从歌手跨界做导演,卢庚戌坦言自己对于电影曾经什么都不懂,只是看了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深受震撼,他就想自己也要拍出一部那样可以让人在回忆里感觉温暖的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从筹备到完成,卢庚戌拍了近四年,他说:“这个过程真的是呕心沥血。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很多之前觉得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都慢慢实现了。第一次写剧本,第一次研究分镜头,第一次跟演员说戏,以前哪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是一个想做什么就会去做的有梦想就要去实现的人。拍这部电影,剧组的所有成员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是个不太愿意去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但是说实话,现在电影拍完了,还真的是很想念他们的。”说到与滕华涛导演合作的机缘,卢庚戌说:“我们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当时就觉得滕华涛这个人很沉稳,很有才华,于是就让他做我电影的监制,他以为我是闹着玩的,一开始不答应,我是求了他一年,他才发现‘哦,原来小卢是真想做这个事,不是闹着玩的,那我就帮一把吧’,于是就答应了。他是从剧本创作开始就介入指导,给了我很多很多帮助,真的是非常感谢滕华涛导演。”《怒放之青春再见》终于拍完了,上映了,虽然很费心力,但是卢庚戌说自己还会再拍,因为电影太有意思了,是一件能让人上瘾的事。

卢庚戌是音乐人,也是电影人,但最终他还是属于音乐的。卢庚戌说,音乐对自己来说是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即使是做电影,也会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专业音乐人执导的电影作品,《怒放之青春再见》中的音乐的确是非常为影片加分的地方,卢庚戌用Beyond、罗大佑等当时的流行歌曲为这个时代编织了一张网,罩住了每个人激荡的情感。同时卢庚戌用了三年半创作了很多歌曲作为这部电影中的插曲,并配合电影出了一张专辑。 “这些歌编了好多版,录了好多版,经常编曲重来,录音重来,进行了很长时间,很多次的打磨和推敲。我觉得这是我出的最好的专辑了,不自夸地说,我觉得这绝对是水木年华新的高度。”

华罗庚的故事篇7

采访当天,只有卢庚戌一人单刀赴会(另一成员缪杰因腿伤不便行动故没有前来),但亦为我们曝出一个重大新闻:由卢庚戌任导演编剧的电影处女作《怒放》已经筹备完毕,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机了。

减少曝光只为拍电影

卢庚戌一来就向记者坦白交待,这两年在乐坛的减少曝光,都是有意为之,目的只有一个,“都在忙我的电影《怒放》”。卢庚戌说,这个电影原来是计划3月开机的,现在要挪到5月了,主要是为了等这部电影的监制滕华弢的时间,“他的电影时间挪了,我们就必须挪,而且我们这部电影的一些青年演员也是他的电影的主演,演完才能过来拍。”

这部电影已经筹备了3年多,卢庚戌自己除了担任导演外,还是主要的编剧,所以这3年里他经常要闭关,“跟几个编剧去一个地方,然后几天几天地讨论剧本,所以你会看到,这两年有一些电视台的活动我都尽量不参加,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生命用在更有益的地方。”

为什么会突然有了当电影导演的想法?卢庚戌说,这就跟他当年想做歌手是一样的,“其实也是跟我做人的态度有关,就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些东西,但是音乐这方面可能无法满足我。应该说,当你希望表达更多的东西的时候,就走到这一点上了。音乐属于意象性的东西,表达情绪和态度非常合适,能给听者一个想象的空间,但用来讲故事就显然不够丰满,电影会通篇把它填满,更极致,有动作语言、文学手段、音乐手段,再加上视觉手段来冲击你。”

在卢庚戌的学习经历中,是没有任何东西跟影视有关的,但卢庚戌说自己一直很迷恋影像。在有了拍片的计划后,就像当年自学和声基础一样,又开始自学起编剧的课程,然后跟影视圈的朋友、编剧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要花大量的时间跟摄影跟美术人员磨合,“而且也跟大量有生活的观影人群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就像你们采访一样,去跟他们聊。”同时也自己开始拍一些MV和短片来练手。

有自己的故事,没自己的歌

很多人第一次写小说或拍电影,都很容易把它弄成是一部自传。卢庚戌这部以“青春”为题的电影处女作,会不会同样也是一部自传呢?

卢庚戌说,这部电影并非根据某部小说进行的改编,完全来自他自己的创意。而创意中带有自己个人生活的印迹是难免的,但它不会成为这部电影的主线,只是作为某一种印迹存在其中。“这个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一个经历过青春的中年人,重新找回青春的那种激动和梦想的情怀,所以他要再次怒放。他青春的时候怒放是因为爱情,20年后,他依然觉得生命需要去怒放,这就是我们做这个电影的最本质的东西。”

之前有消息传出,水木年华的另一成员缪杰将在这部电影中客串一个角色,那作为导演和编剧的卢庚戌是否也会参与电影的表演呢?卢庚戌说不会,第一是不适合,第二他也分不出这么多精力,“但不排除片中若需要一个看大门的或者推三轮的,我会去客串一下,主要角色还是由国内一线的青春演员出演。”之前网上曾有消息说卢庚戌曾找过韩庚和倪妮,卢庚戌只承认确实都接触过,但现在演员都已经确定,“只是现在确实不方便透露具体是谁。”

音乐人拍电影,音乐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卢庚戌也不例外,他说,片中会用到大量的老歌,也会用一些新创作的作品。但让人意外的是,卢庚戌请来为这部片子创作音乐的是汪峰和小柯,自己的音乐作品也会有,但比重很小,“因为电影还是需要一些老歌来带入一些回忆,所以有一些老歌会用上。我相信汪峰和小柯的创作水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音乐都还是要为这个电影服务的。”

卢庚戌透露,电影里有一段讲到90年代的故事,肯定会用到崔健的那首《花房姑娘》,另外在讲到校园热血澎湃环节时,也会用到BEYOND的那首《你知道我的迷惘》。虽然这首歌也出现在水木年华刚刚发行的翻唱专辑《生于70年代》当中,但卢庚戌说,电影里用到的肯定是BEYOND的版本:“因为那个年代没有我们唱的这个版本,那会儿大家听的肯定是BEYOND的版本。”

翻唱专辑亦是为青春为电影而做

对于水木年华这样从校园民谣时代成长起来的歌手,“青春”是他们的作品中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以音乐的形式还是以影像的形式。卢庚戌承认,自己确实很迷恋青春这个词汇,“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正好在我们青春的时候,赶上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飞跃,音乐方面电影方面等等都是如此,我们曾经充满了青春的激情,经历了很多事情,因此感觉现在我们的青春期在无限地延长。”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卢庚戌他们这一拨的音乐人,主要都是在别人的音乐里感悟青春,然后用自己的音乐来记叙青春或者回忆青春,可以说,青春就是他们的一种音乐倾向。譬如说水木年华,在他们刚步入青春的时候,就深深地受着罗大佑崔健BEYOND陈升黄舒骏郑智化这些充满人文色彩的歌手的影响,这也导致了他们之后在做自己的音乐时,不知不觉也走入了人文这条路线而不愿自拔。

如果要用歌曲来总结自己的青春片段,卢庚戌说,他一定会想到的就有罗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恋曲1980》,齐秦的《外面的世界》,崔健的《花房姑娘》以及BEYOND的《海阔天空》《真的爱你》等等。事实上,这样的歌曲一直在他们的成长与成熟中萦绕不去,于是,在已经步入不惑之时,水木年华又集结了十首曾经在他们的青春岁月中留下烙印的歌曲,如马兆骏的《会有那么一天》、陈升的《不再让你孤单》、齐豫潘越云的《梦田》、苏芮的《蜗牛的家》等,重新编曲演唱,做成一张充满青春追忆色彩的专辑《生于70年代》。

事实上这两三年里,水木年华虽然为了拍电影而大量减少了在音乐方面的公开活动,但他们并没有停止音乐创作,虽然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除了这张翻唱专辑外,他们只发表了一首新歌《我们的岛》,但据卢庚戌说,他这一两年写的新歌,足够连续三年每年出一张专辑。那作为一直扛着原创大旗的他们为什么首先出的专辑却是一张翻唱?“主要还是想配合电影。我想还是用电影来表达我对青春的理解吧。透过这些作品,你会看到也算是我人生前40年的一个总结。”

青春有痛,但依然要怒放

说到自己人生的40年,想到从前的那些青春,卢庚戌能想到的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就是他的这部电影名:怒放。“就像我大学里看的一本书一样,《伤花怒放》,它讲的是整个70年代的摇滚史。伤花,很忧伤,是内心的一种东西。而青春有忧郁、痛的一面,因为痛所以青春,青春没有不痛的,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它依然去怒放,这是我的一个态度。”

卢庚戌想起他那些最怒放的时光,就是那些做音乐的日子,“那些无忧无虑在草坪唱歌的时候,那些尽情展示自我的时候,那种激动的瞬间,不言而喻,比如说对着一堆啤酒瓶唱歌,在女生楼下唱歌的时候,摇头晃脑声嘶力竭,那就是我最怒放的时候。”而那些痛,则多来自于情感,失恋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然后在痛中寻找成长的方向和成熟的方向。卢庚戌回忆起他最初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总在清华宿舍的楼道里抱着吉他唱歌,唱东方快车的《就让世界多一颗心》,却因为总唱不上去高音而被大家嘲笑。这样才懂得你喜欢听的未必就是你适合唱的,这才知道去找老师练习,慢慢找到自己发声的位置与方向,还是得走这种温暖质朴的人文路线。而当他们以校园民谣类的歌曲走红歌坛后,他们也开始尝试新的音乐可能,试过摇滚,试过古典,被诟病过被非议过也被低估过,然后明白,一个好的歌手,他的嗓音未必适合每一种唱法,而一个音乐人,未必他所有表达出来的心情都能到达每一个人的心里,然后才确定不再为了写作而写作,才确定始终只唱最适合自己的人文色彩的东西,才确定把“六七分民谣+三四分摇滚”的民谣摇滚方向做为自己今后音乐的主线……

《怒放》这部电影计划5月开机,拍摄时间为两个月,其中将展现如何的青春,如何的痛与怒放,一切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底方能揭开谜底。但水木年华能否凭着这部电影再度怒放一次?卢庚戌说,他也听过很多人对他拍电影的惊讶、怀疑或者期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但对于他来说:“我希望有好的效果,但效果你也是没有办法预期的。”

华罗庚的故事篇8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读了《伤仲永》这篇文章,读罢之后,我很受教育。

这篇文章主要讲: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天资聪明,五岁就能作诗。可他出了名后,他的爸爸就不再让他学习了,带他去全县各处题诗挣钱。由于方仲永没有再学习,最后一事无成。

这件事告诉我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一分精神,一分事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我们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这件事使我联想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好,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可他并没有灰心,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可以看出,像方仲永这样有天资的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会成为一般的人;像华罗庚这样没有天资的人,如果努力学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

我要学习华罗庚这种努力刻苦的精神,掌握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空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