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18 01:26:00

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1

观《少年华罗庚》有感

今天,春风微微地吹着,让人感觉舒畅。就在这天,我们驱车来到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儿童剧《少年华罗庚》。

故事讲述了我国现代大数学家小时候勤奋学习的故事。最让我感动是:在失学的日子里,嗜学如命的华罗庚依旧捧着一本书贪婪地,如饥似渴地读着,遇到不懂的题目,他就苦思冥想,直到破解难题为止。半夜里,在明亮的油灯下,华罗庚还在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解着题,忽然。睡在床上的父亲醒了,他??潆孰实卣隹?劬Γ??弦患?庖拢?∫位蔚刈叩交?薷?砬叭盟?鹪谛醋至耍?伤?床惶??乖诓煌5匮菟恪?吹秸饫铮?业难劾嵯穸狭讼叩恼渲椴蛔?碌簟P睦锵耄话。??薷?烧姘??把剑∥蘼墼谑裁辞樘跫?拢?技岢侄潦椤⒀?昂脱菟恪T傧胂胱约海河惺被剐枰?页さ募喽健?

一次,我回家作业很多,可我还是不自觉。一回到家,我先吃完晚饭,然后就开始做作业了。做了一会儿,渴了,又去倒了一杯水,喝完后,又去做作业了。一会儿饿了,又去吃了点东西……就这样,我一直到了九点三十分还没做完作业。妈妈跑过来,感到疑惑,一看就说;“你也太拖拉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做完,你应该看看华罗庚,他那么热爱学习,多么珍惜时间呀!在看看你自己!”我听了,心里一阵后悔,想:对呀,我不能再拖拉了,要向华罗庚学习。那晚之后,我很快把作业一块儿做完了。

看了这次演出,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99%的勤奋加上1%的聪明。”只有勤奋才能出天才,我们要像华罗庚那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更有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让我们一起勤奋学习,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2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读了《明星上的一粒微尘》,使我深有感触,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勇于向大人物挑战,每个人也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并且不要盲从,迷信大人物。要尊重科学。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召开数学研究会时,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一位教师——陈景润的来信,信里陈景润指出了华罗庚的计算错误。而华罗庚虚心接受并改正了错误的事。这篇短文既赞扬了陈景润,也赞扬了华罗庚。陈景润不盲从、不迷信,他相信科学,实事求是。华罗庚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了缺点。真是两个品德高尚的人。

亚里斯多德也与华罗庚一样敢于正视缺点,尊重科学。那时,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人们都非常崇敬他,迷信他,就认为他说的话一定是对的。可是伽俐略就在他写的一本书上发现了错误,并勇敢的向亚里士多德指出了错误:两个铁球,一个重一个轻,一定有一个先落地。可是伽俐略就认为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由于人们迷信亚里士多德就对伽俐略说“你真不知好歹!”而伽俐略却坚信自己的看法并宣布,他将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来证实自己的说法。当天,有许多人都去看他出洋相,人们更是讥讽、嘲笑他。实验开始了,只见伽俐略将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同时从高空扔下,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人们都惊呆了!伽俐略的实践证实了真理,他成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要迷信大人物,不能盲目的相信书本。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3

1、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6、书籍是积累众人聪明的不灭的明灯。

7、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8、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贾兰坡

9、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10、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2、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袁守定

13、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刘勰

14、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15、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

16、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17、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信誉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工夫积累的信誉,经常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1、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22、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从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23、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24、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2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6、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27、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2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9、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30、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

31、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32、成功者积累知识和人脉的质和量。——陈安之

33、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3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3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3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7、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38、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3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3、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44、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4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6、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往做的那一刻起,延续积累而成。

47、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8、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选洞,累学之功也。——马总

49、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50、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2、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53、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54、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5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华罗庚

5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58、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59、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4

一日,解缙闲来无事,到一小镇散步。他有些口渴,便走到一西瓜摊前,想买个西瓜吃。卖瓜的小贩认得解缙,知道他擅长对对联,就故意说:“先生,你若给我续上一副对联,西瓜任你挑,让你吃个够,不收钱。”

解缙听后笑了笑说:“好呀,请赐上联。”小贩吟道:“坐北朝南吃西瓜,皮朝东甩。”解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小贩大喜,立马挑了一个最大的西瓜送给解缙。

解缙吃完西瓜,继续往前走。旁边一家酒店突然走出一个人,拉住他的胳膊说:“先生,我有一下联请教。”说罢,便指向酒店的一只四方灯笼,灯笼四面都写了一个“酒”字。那人说:“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解缙听了答曰:“二更鼓两面锣,哐哐哐哐。”在场的观众无不拍手叫绝。

纪晓岚巧对寿联

乾隆50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设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三千九百多人,其中一位老者141岁。乾隆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乾隆出了上联。按我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120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21岁,这样120岁加上21岁,共为141岁,出联堪奇。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我国俗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为140岁,再加1岁,也是141岁,对句绝妙。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构思奇妙的寿联。

华罗庚巧编对联

华罗庚,不仅是闻名中外的数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知识渊博、能言善诗的才子。

1953年,华罗庚参加由中科院组织的考察团出国访问,同行的有钱三强、张稼夫、赵九章等人。大家在途中谈古论今,有说有笑。华罗庚见钱三强教授特别高兴,便借此出了一条上联“三强韩赵魏”,请同行者应对下联。大家冥思苦想了好一阵,竟一时无人能应对。因为上联中一是嵌有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二是指战国时期的三大强国韩赵魏,包含了双重意思,确实很难应对。华罗庚见状,便抛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在此下联中,嵌进了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九章》一书又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作,此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

孙行者

胡适之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时,陈寅恪以“孙行者”为上联考学生,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周祖谟对以“胡适之”。上联“孙”为姓,“行”动词,“者”虚词,又巧妙化用苏轼《赠虔州术士谢君》:“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上联双重相嵌,实乃高难度之出句。下联对之也确实不易,“胡”姓,“适”动词,“之”虚词,又巧妙用音韵相对,也不足为奇了。

霍去病

扬大年

此联是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赠老友杨某的赠联,以表示对其患病卧床的安慰。上联“霍去病”是汉代名将,联中取用“霍然去病”之义;下联“杨大年”是宋代文学家,联中取用杨姓友人“得享大年”之义。黄炎培借两位古人人名成一短联,安慰并祝福正在治病的朋友,联中满含他的良好祝愿。此联构思精巧,语短情长,堪称联作中的一段佳话。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此联上联“碧野”(现代作家、散文家)“田间”(现代诗人)“牛得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都为当代文艺界知名人士,把他们的名字配合起来,语意连贯,构思精巧,且意境幽雅闲适,构成一幅美妙自然的田园风景图。下联“金山”(表演艺术家)“林里”(《人民日报》记者)“马识途”(著名作家)也是当代三位文艺界知名人士,将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顺理成章,巧夺天工。同时,与上联意境和谐融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该联从绘景入手,联中有画,相得益彰。

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此联为著名作家老舍所撰,皆用为人熟知的作家名字连缀而成。“素园”(著名翻译家)“陈瘦竹”(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谢冰心”(儿童文学家)。“素园”与“老舍”恰成妙对,“陈瘦竹”对“谢冰心”也极妥帖精当。“陈”“谢”二字巧为双关,既作姓氏,又为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巧思精构,叹为观止。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数字规律;数学故事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78-01

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引导和教育,离不开教师为其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让学生有兴趣迈入知识殿堂去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发展自己。小学数学教学,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科学素质的基础和重要阶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我做了许多尝试,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和经验,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中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一、利用教学仪器或自制简易仪器

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的都是整数,到了四年级才接触小数,到底小数是怎样划分的,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教具来说明。教师可以自制一个圆盘,把圆用线分成几部分,涂上颜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还能直观明了地展示小数的由来。例如,把圆分成8份,每一份都是整个圆的1/8,即单位就是1/8。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化,多媒体可以为教师精心准备和制作课件提供帮助。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图像上,这就需要图像课件新颖生动,再配以声音,使得课件声形并茂,学生就像在看电视。没有枯燥的黑板,自然也就没有课堂上的紧张氛围,学生边看边学习,没有思想上的负担,效果自然好。

三、利用课堂小游戏

孩子天性好动,注意力和自控时间短。在课堂上,可以穿插小游戏,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得到锻炼,例如,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摆出数字,有时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有时需要伙伴的合作,通过这些游戏,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四、利用有趣的小难题

不时设置一些有趣的小难题,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稍微加大点难度,是生活中常有的小怪题。例题1: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两条折线互相垂直。然后,沿着与其某边平行的裁剪线用剪刀将纸片剪开,问这张纸被剪成了几份?例题2:甲、乙、丙、丁四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甲21岁,乙17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问丁现在是多少岁?

五、利用数字规律简化计算难度

四则运算是最基本的计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括号,计算结果学生容易马虎出错。有学生在分配率上比较迷茫,例如2×(12+5)利用分配律得到2×12+2×5=34,这个运算还简单好记。但若逆运算,学生就分不清到底怎么运算,例如3×11-3×1分着算,学生能得出结果是30,若利用公式的运算即3×(11-1)=30,往往容易把1落下。再如98×99+98=98×(99+1)=9800,很多学生就会把后面的1落下,结果自然错了。这样的是特例,1是隐藏的,要特别提醒学生只要是单个数,后面都要有1和它相乘。

在讲两位数的乘法时,我们在遵循一般的计算方法时,还可以发现许多新的规律,不带0的两位数相乘可以做下面的计算。(1)个位相乘得个位,满10须进1,留个位。(2)十字相乘再相加再加个位上进的数得十位,满10须进1,留十位。(3)十位相乘再加十位进的数得百位。例如:43×21=903(个位相乘为3,十位相乘再相加为10,进1写0,十位相乘为8加1为9,最后得数为903)。27×36=972(个位相乘42,进4写2,十字相乘再相加为33,再加4为37,进3留7,十位相乘6再加进的3为9,最后得数为972)。

六、利用名人轶事激发兴趣

(1)蒲丰实验。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实验。他在桌上铺了一张大白纸,纸上画满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针的长度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针往白纸上随便扔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圆周率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实验。

(2)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从小很贪玩,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入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他仍不被老师喜欢,而且还常常挨老师的戒尺。学校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具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数学本,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了华罗庚解题时探索的多种思路。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时出了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之剩其三,七七数之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人站起来说出了准确答案。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十四岁。“同学们,你猜一猜华罗庚说出的是多少?”我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们陷入了思索。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教师能够发现,并且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去引导,带他们寻找数学中的乐趣,定能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使他们为自己探索出来的结果而喜悦,并使他们养成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旦.儿童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6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4、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张衡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6、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7、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9、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10、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1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12、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14、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15、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16、精选列举,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辛弃疾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9、永远别让你的思想平凡了,告诉自己你这辈子不平凡。——杨财成

2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1、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6、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罗兰

27、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英国

28、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9、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富勒

3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1、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3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陆游

3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34、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35、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37、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38、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徐干

39、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0、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41、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4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43、学则智,不学则愚。——黄宗羲

4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张少成

45、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华罗庚

46、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

47、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48、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49、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50、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5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书》

5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53、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5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55、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56、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57、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60、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韩婴

6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2、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雷诺兹

63、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是成就的基础。——佚名

6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6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66、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6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68、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卢照邻

69、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70、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71、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朝鲜

72、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7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4、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7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7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77、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7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9、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80、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8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8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83、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亨沃比彻

84、博学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黄宗羲

8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86、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87、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佚名

8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90、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91、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92、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93、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

94、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95、人不学便老而衰。——程颐

96、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97、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9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9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7

关键词:离;附丽;仓庚;战争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1-0089-04 《周易》“离”卦向来解释多岐,大体有以下几种:一种释“离”为附丽,始于大传。《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孔疏:“离,丽也。丽谓附著也,言万物各得其附著处。”[1]释“离”为附丽一直沿袭到现代。《周易集解》作离[2],高亨本之,依《说文》释为山神兽。卦中出现的“黄离”即黄色之神兽,“日昃之离”即为傍晚之兽。释离为兽的还有现在的刘成春[3],其根据陕西青涧县一带方言,证明“离”即为狼,认为“离”卦为狩猎之卦。后高亨注《传》,则释“离”通螭,为云气似龙形者,虹之类。音转而谓之霓,黄离即黄霓。[4]李镜池依传世本作,依说文释为黄,仓庚鸟。,《说文》:“黄,仓庚也。鸣则蚕生。从隹离声。” [5]帛书离作罗,有学者据此认为罗为本字,释罗为狩猎用的罗网,如张启成,[6]对应于《说卦》中的“离为目”,“目”即为网眼。离卦九四中的“突如”,帛书作“出如”,阜阳汉简本作“其出如”,又结合《古易音训》引晁氏:“《说文》作作,云不顺忽出也,从倒子。易突如其来如。不孝子突出不容于内也。或倒,京皆作,云不孝子也。” [7]曾宪通认为此字即“毓”字之省。又结合秦简《封诊式》中的《出子》篇,认定此“出”当释为“生”,即生孩子。据《爰书》解释离九四当为流产。[8]李尚信又在此基础上认为离卦讲的是与生殖有关的事情。“黄离”意为胎位正,“日昃之离”意为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故有流产之事发生。释“离”卦为生殖之卦,对应于《说卦》中的“离为大腹”。[9]“大腹”即怀孕,怀孕即有生育。

释“离”为附丽者,“离”当通“丽”。“离”“丽”来母歌部,双声叠韵,“离”可通“丽”。《广雅疏证》:“离与丽古同声而通用。” [10]《序卦》:“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丽。离者,丽也。”处于困难之中,当思附丽于别人以求援助而渡过危机,别人可附者又莫过于王。离卦所言本为战争,前半部分是受外敌入侵,损伤惨重,附丽于王,后得以复仇,故此卦称离,卦名本为附丽之“丽”,甚为允当。(详后)

其释“离”为兽或鸟者,都本于说文,《说文》:“离,山神兽也。” [11]“,黄,仓庚也。”《说文》所释当为两类不同的动物,其所释当为两个词。的甲骨文为(前六・四五・四)(前六・四五・六)(佚五一九)(河七四四)(甲骨文编)[12]。丁福保认为离古今字:“尖足布有作石者,古泉汇释作万石,非是,为离之古文,象兽之两角,小篆省作,隶书变为,离为古今字,江氏《尚书集注》,欧阳书今文,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作如豺如,又《易》卦本作离,自后儒以离卦之离为,而古文亡矣。” [13]离为两个词非为古今字。的甲骨文写法中隹形很明显,不是离字隶变的结果。《尚书》“如豺如离”《史记》作“如豺如者”,为“”假借为“离”。说《周易》中离本作“离”,现在作“”者为后儒所改恐证据不足。现在《周易》阮校本、唐石经本、敦煌残卷本都作“”,唯《周易集解》本作“离”,但释为附丽。如卦辞下引虞翻:“坤二五之乾,与坎旁通。于爻,初之五,柔丽中正,故利贞,亨。” [14]释“离”为“附丽”。《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引《九家易》:“戚嗟顺阳,附丽于五,故曰‘离王公也’。阳当居五,阴退还四,五当为王。三则三公也。四处其中,附上下矣。” [15]释“离”为“附丽”。故《集解》中“离”皆非本字,通“丽”。不当以《集解》中字作“离”而引《说文》释为“山神兽”。

帛书本“”作“罗”。罗古相通。《方言》:“罗谓之,谓之罗。”[16]《史记・五帝纪》:“旁罗日月星辰。”司马贞《索隐》:“即罗也。”今本《孙子兵法・行军》:“天井、天窖、天罗。”银雀山汉墓竹简作“天”。帛书作“罗”正是“”之假借。故《周易》此卦本字当为“”。

此卦中有敬(警)、焚、死、弃、征、折首、获等,都是典型的战争用词,此卦是典型的战争卦。《说卦》:“离为甲胄,为戈兵。”此皆为战争之物,此卦详细纪录了一个部族在外族入侵时依附于王从而得以复仇的故事。

。利贞。亨。畜牝牛吉。

为卦名,通丽,意为附丽,指百姓附丽于君主。离承坎卦,处坎之中,当有所附丽,最可附丽者,当为君王。离卦前面几爻情况都很危险,受到敌人的入侵,死伤很重,是坎卦的延续。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敬通警。《说文》:“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17]《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警由敬得声,敬可通警。《诗・常武》:“既敬既戒。”郑《笺》:“敬之言警也。警戒六军之众,以惠淮浦之旁国。”[18]敬戒对举,其义自显。《诗・敬之》:“敬之敬之。”《毛诗傅笺通释》:“敬之本义即警也。”[19]需・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敬之吉。”不速之客来,有害无益,当提高警惕,作好警备,以防不测。敬亦通警。

“无咎”,没有危害。敌人来侵,见我们戒备森严,无从下手,所以没有咎害。但敌人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在等待机会,一旦有机可乘,就会卷土重来。

六二:黄,元吉。

,即离黄,仓庚鸟。李镜池指出这是鸟占,得之。[20]鸟占是种原始习俗,是“根据鸟的鸣叫、飞行或出没活动来预测事物吉凶的。这种习俗几乎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中。”[21]旧解多释黄为黄色,非。黄当为正,由九三“日昃之”可知此“黄”当为日中之,黄有中义,故《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六二处下卦中爻,故言“黄”。黄色为尊贵之色,此爻处中道且尊贵,故吉。这是当时人们在日中时看到了鸟所作的占筮,结果吉祥。结合当时的情况,敌人刚刚退去,因为我们高度警惕,戒备森严,不敢仓促来犯,故吉。

九三:日昃之,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日昃指傍晚。日昃之离,傍晚时的仓庚。这也是鸟占。此爻重点在昃,昃非中,故《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九三处下卦之末,又据六二,有凶象。《象》所言“何可久也”意为六二之“吉”不能保持长久,祸不远矣。

“大耋”泛指老人。对比来看,“不鼓缶而歌”者当为年轻者。年轻者看到日昃之离,知祸亦不远,灾祸要来且不作积极准备,老人们发出了叹息,即梁寅所言“过刚不中,志荒矣”。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突,《说文》:“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22]段注:“引伸为凡猝乍之称。”[23] 突如”指敌人从埋伏处突然出现,我方没有戒备,感觉很突然。帛书本、阜阳汉简本作“出”,“出“即自内至外,与入相对,指敌人自隐藏的地方出来,这是我方看到的情况。《书・顾命》:“诸侯出庙门俟。”《诗・北门》:“出自北门。”《诗・出车》:“我出我车。”出生即婴儿从母体内到母体外,“出”引申为“生”是很自然的。《尔雅》:“男子谓姊妹之子曰出。”[24]《尔雅正义》:“出嫁于异姓而生之也。”[25]正以“生”释“出”。但“出”作出生在文献中使用较晚。甲骨文中“出”字很多,皆作出入之“出”,没有出生之意。十三经索引有“出”字200例,无一例用出生义。在西周初期“出”不作出生讲是清楚的。《汉语大词典》出生义项下引第一个用例为《荀子・礼论》:“无先祖,恶出?”已经是战国后期了。故此爻中的“出”不当如曾宪通释为“生”,六五、上九爻中“出”字亦不作出生解。曾氏所引用例有:《说卦传》:“万物出乎震。”《集解》引虞翻曰:“出,生也。”《管子・四时》:“其德喜嬴,而发出节。”《注》:“出,生也。言春德喜悦长嬴,为发生之节也。”《后汉书・窦融传》:“孝景皇帝出自窦氏。”《注》:“出,生也。”“万物出乎震”,虞翻以“生”释“出”。《说文》:“生,进也。象木生出土上。”“出”,《说文》:“进也。象木益滋,上出达也。”两字同训为“进”,故“出”可训“生”,“生”非指生孩子。《管子》:“其德喜嬴,而发出节。”亦非指生孩子。故此两例使用不很准确。《后汉书》中“出”为生义,但用例较晚,与《周易》没可比性。

“出”与“突”比较,“突”更能显示出敌人来之突然,我方措手不及,以至被烧杀抢掠,损失惨重。“突”有出义,“突”定母物部,“出”昌母物部,两者音近,故帛书作“出”。

“突”,《周易音训》:“晁氏曰:说文作作,云不顺忽出也,从倒子。易突如其来如,不孝子突出,不容于内也。或从倒字。京、郑皆作,云不孝子也。”[26]高亨以为逐出不孝子也,即流放之“流”。“流”古文字作(3.1334古陶文字征)[27]意为逐出不孝子,“来如”即被流放之子来家,“焚”、“ 死”、“弃”为施于不孝子之刑。[28]似与卦中其它各爻很难联系起来。曾宪通释为毓字,毓即育,《周礼・地官》:“以蕃鸟兽,以毓草木。”《注》:“育,生也。”[29]径释“育”字,显然认为“毓”同“育”。《说文》:“育,养子使作善也。”[30]此字似为“育”字。京、郑作与帛书本、阜阳汉简本“出”字对应,曾氏也据此证“出”字意为生。盖“突”有出义,故帛书本写为“出”,“出”在汉代有生义,“毓”有生义,京、郑又写为“毓”。

传世本“突如,其来如,焚如”,前后都不言“其”,唯中间“来如”前有“其”字,稍显错乱。汉简作“其出如”,和后面的“其来如”对应整齐,似可从。“其”远指代词,指来袭的敌人。前两动词前有“其”字,揭示来者,后面“焚如,死如,弃如”,两字成句,更能体现现场节奏快速,气氛紧张,场面惨烈,我方损失之大,文学色彩浓厚。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沱”本指水名,“出涕沱若”意为眼泪很多,如同滔滔江水,形容内心无比伤痛。“沱”荀作“池”,一本作“沲”。“沱”“沲”异体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之沱江又名沲水,“池”为“沲”字之省。此爻言受敌人侵略之后,我方人民内心悲痛欲绝,泪如江河,发出声声的哀叹。悲痛之情绪会转化为复仇的力量,这种复仇的力量使大家凝聚起来,跟随王出征打仗,得以报仇雪恨,所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离”通丽,意为附丽,人民是阴,王公是阳,阴附于阳,百姓跟随王出征,正合卦旨。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嘉,《尔雅・释诂》:“嘉,美也。”[31]《说文》:“嘉,美也。”[32]《书・无逸》:“嘉靖殷邦。”《周礼・大宗伯》:“以嘉视亲万民。”“有嘉”,孔疏:“有嘉美之功,所断罪人首,获得匪其丑类乃得无咎也。”[33]“有嘉”即有功。后面“折首,获其匪丑”详述功绩。有释“有嘉”即有嘉国,甲骨文中“嘉”字常见,皆不作国名,十三经中“嘉”字出现35例,亦都不作国名。《前汉・地理志》有获嘉县,属河内郡。《韵会》中有嘉州,属犍为郡。可能汉代始有以“嘉”为地名者,此处“嘉”不当为国名。以前“有嘉折首”句,“嘉”后不点断,还是点断为是。 “匪”通“彼”。[34]“丑”意为众。《尔雅》:“丑,众也。”[35]《诗・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郑《笺》:“丑,众也。”[36]《诗・绵》:“立冢土,戎丑攸行。”毛《传》:“丑,众也。”[37] “获匪其丑”帛书作“获不”。于豪亮:“当借为。”《诗・遵大路》:“无为兮。”《疏》:“与丑古今字。所以读为丑。获不的不字和获匪其丑的匪字都应读为彼字,所以获不即获彼丑,获匪其丑即获彼其丑,彼其即《诗・羔裘》《侯人》“彼其之子”的“彼其”,王引之云:‘其语助也’。所以获不和获匪其丑的意义相同,即《诗・出车》:‘执讯获丑。’《常武》:‘任执丑虏之意。’”[38]

“离”卦为战争卦,对应《说卦》中“戈兵”、“甲胄”。战争之所以获胜在于附丽于王,卦的前五爻都写人民处在灾祸之中,敌人入侵,烧杀抢劫,人民痛苦不堪,此承“坎”卦之故。但附丽于王,此仇得报。取胜关键在“离”。上九“王用出征”,王弼注:“离道已成,则除其非类,以去民害,王用出征之时也。”孔疏:“离道既成,物皆亲附,当除去其非类,以去民害,故王用出征。”[39]所谓“离道”即百姓亲附于王,即《彖》所言:“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即《序卦》所言:“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以此观之,传之所释深得经旨,若合符契。

参考文献:

[1][33][39]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第181、184、184页。

[2]现在的《周易集解》丛书集成本作不作离。不知高亨据何种版本。

[3]刘成春:《〈周易〉古经的解释原则兼释〈离〉、〈兑〉二卦》,《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4]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282页。

[5][11][17][22][30][3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6、308、53、153、310、102页。

[6]张其成:《周易・离卦爻辞新探》,《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7][26]吕祖谦:《古易音训》,续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6页。此段文字续四库本,曾宪通、高亨都曾引用,基本意思未变,但文字与此差异较大。

[8][24]曾宪通:《周易・离卦卦辞及九四爻辞新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7期。

[9]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10-214。

[10]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12][27]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257页。

[13]丁福保:《古泉学纲要》,说文学刊二卷第一期,《古文字诂林》第4册,第105页。

[14][15]李鼎祚:《周易集解》,从书集成初编,中华民国25年,商务印书馆,第 153、156页。

[16]钱绎:《方言笺疏》,广雅书局刻本,光绪十六年。

[18]毛亨、郑玄:《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9页。

[19]毛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96页。

[20]李镜池:《周易通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页。

[21]刘毓庆:《〈诗经〉鸟类兴象与上古鸟占巫术》,《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2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46页。

[25][31][35]邵晋涵:《尔雅正义》,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1、58、61页。

[28]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8页。

[29]郑玄:《周礼郑氏注》,士礼居本,嘉庆戊寅年,卷三。

[34]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页。

[36][37]毛亨、郑玄:《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3、1160页。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8

一颗叫“陈嘉庚星”,编号2963;一颗叫“余青松星”,编号3797;还有一颗叫作“陈景润星”,编号为7681。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

早期发现的小行星,大多用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命名,后来许多国家和城市的名字纷纷进入小行星世界,

还有许多小行星用古代和现代著名科学家、文艺家等知名人士的名字命名,

以表彰他们对人类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1

2

3

说起陈嘉庚先生与厦大的渊源,厦大的学生肯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厦大,陈嘉庚先生被尊称为校主,厦大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

陈嘉庚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发现的。为纪念陈嘉庚先生毕生倾资兴学,1990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第2963号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恰如其分的余青松星

余青松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出造诣,给一颗小行星用先生的名字命名,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与他的专业成就交相呼应。

余青松先生1897年9月4日出生于福建厦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18年他远赴美国,先在理海大学(美国一所历史悠久的研究型院校)攻读土木建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23年又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天文和数学,在阿利根尼天文台台长邱提斯领导下,进行天文观测与研究,并在美国天文界初露头角。

后来余青松又转入加里福尼亚州大学学习并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他创立的恒星光谱分类法被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为余青松法。此法还被许多国家定为中、大学天文课程的必修课,这使余青松赢得了国际赞誉。不久,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因余青松“对世界天文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将他吸收为该会第一位中国籍会员。

这样一位优秀的天文学家和厦大有何渊源呢?原来先生一直对家乡念念不忘,获得博士学位后次年即回国,到厦门大学任天体物理学教授。厦门大学于1927年9月设立天文学系,是我国最早建立天文系的大学之一,余青松就是厦大天文系首位主任。据厦大校史记载,1925年至1937年之间,厦大理学院还下设一气象台。台内配有较为完备的气象设备,还有一台口径四英寸(大约10厘米)的天文望远镜,供天文学生实验和观察天象。余青松一度还要建设厦大天文台。

更为有趣的是,发现“陈嘉庚星”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是在余青松的主持下建立的。1929年7月,时任天文研究所所长的高鲁推荐,余青松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邀请,赴南京任天文研究所所长,接续由高鲁肇始的紫金山天文台建台之举,负责继续筹建紫金山天文台,他也是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后轰动了国际天文学界,有不少国外学者慕名而来。日本京都大学校长、著名的汉学专家新城新藏和几位日本学者到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后,站在变星仪室前面,浏览全景,曾深有感触地说:“日本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建筑这样好的、东亚第一流的天文台的人。”

可能由于余青松先生的离开及其他原因,厦门大学天文系在1930年9月停办,前后只有3年。大约由于存在时间很短,且年代较早、史料散失,历史上的厦门大学天文学系现已鲜为人知。

1938年因抗日战争,余青松主持紫金山天文台台的内迁工作,为了能尽快恢复工作,投入更为系统的观测与研究,他再次亲自勘测设计,组织施工,在昆明东郊凤凰山上建造起了一座新的观测站――凤凰山天文台。此站就是现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前身。

1940年底,余青松辞去了天文研究所所长之职,此后,他在桂林和重庆等地负责光学仪器和教学仪器方面的研究工作;1947年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1955年后任美国胡德学院教授、威廉斯天文台台长。

余青松一生奉献给了天文,也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晚年的余青松喜爱绘制星图,他所作的星图绘有经纬线,别具风格,非常精美,刊载在不少天文书籍书,其中最受赞赏的刊登在著名天文学家门泽尔著的《天文学》一书中,门泽尔把余青松称为“伟大的艺术家”。

为了表彰余青松在天文学上的重大贡献,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第3797号小行星命名为“余青松星”,这是第四颗冠以中国人名字的小行星。

陈景润在夏大

陈景润大家都很熟悉,但陈景润在厦大的经历可能少有人知。陈景润是一位杰出的厦大校友,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提到陈景润的成绩,离不开当时厦大校长王亚南的帮助与支持。1953年陈景润从厦大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教中学,由于他整天只知道搞研究,再加上口才不好,言语表达能力不强,和学生沟通交流存在极大困难,因此不受学校喜欢。他只得辞职回到福州老家,靠上街摆个小小的借书摊维持生活。陈景润总是把书一摆就开始算数学题,不说话也不动地方,甚至都不会主动招揽顾客,所以他的书摊总是只有三三两两放学回来的儿童花几毛钱津津有味地阅读连环画,陈景润也津津有味地沉浸在数学世界里。

王亚南偶然得知了这个情况,觉得“陈景润数学基础很好,钻研能力也很强,就是表达能力差一点”,一颗做研究的好苗子不能这么埋没,于是他把陈景润招到厦大图书馆,专门管理数学系图书资料阅览室。王亚南又向图书馆领导交代,让陈景润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数学。

1955年2月,经王亚南推荐,陈景润调到厦大数学系任助教。1956年,陈景润发表《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 《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引起当时中科院院长华罗庚的注意。华罗庚和王亚南商量,想要走陈景润,王亚南欣然应允。这样,同年9月陈景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就是在中科院,陈景润证明出了“1+2”。

上一篇:差旅费报销规定范文 下一篇:薪资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