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范文

时间:2023-11-26 16:00:01

乐不思蜀篇1

1、乐不思蜀的主角:刘禅(蜀汉末代皇帝)。

2、刘禅(shàn)(207年-271年),既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3、刘禅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战争。后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国力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刘禅带着蜀汉大臣被进入洛阳,受封安乐公。

4、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思。西晋末年,汉赵刘渊称帝,追谥刘禅为汉朝孝怀皇帝。

(来源:文章屋网 )

乐不思蜀篇2

乐不思蜀中的故事人物:司马昭,刘禅。

司马昭,字子上,河内郡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之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父,曹魏后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昭继其父兄的权力,消灭蜀汉,取代曹魏的权力。灭蜀后一年逝世,其子司马炎逼曹奂禅让后称帝,追司马昭为晋文帝。

刘禅建安十二年,出生于荆州。即蜀汉孝怀皇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来源:文章屋网 )

乐不思蜀篇3

阿香婆连锁餐饮总部迁址济南已经有八年的时间。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如今的阿香婆,已经熬成了连锁餐饮的“婆”,先后在多个城市开设了80余家连锁酒店。

位于济南文化东路的阿香婆分店的装修是中式后现代风格,店堂内点缀古玩、工艺品和刺绣,格外雅致;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时尚的元素。卡座、垂帘、射灯的设计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餐桌旁纱缦的设计则极好地保证了私密性。

阿香婆对传统川菜加以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创新川菜。正宗的川菜口感麻辣,与南方潮湿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北方气候干燥,全盘移植传统川菜显然不可取。阿香婆将传统的川菜融合鲁菜的咸香口味,创新出适合北方人的济南辣,更加符合济南人的饮食习惯。

济南距海较近,食材上可以选取内陆所不多见的丰富多样的海鲜。阿香婆借鉴川菜的烹制方法,用海鲜作为素材,创新出内陆所没有的新派川菜。极品毛血旺选用沿海地区特有的海参、鲍鱼、鱿鱼做原料,讲究火候,口感与传统的毛血旺截然不同,别有一番味道。

注重菜品的精致化,刀工以及摆拼的讲究,让阿香婆的川菜在走大众路线的同时也适合高档的商务宴请。蒜泥白肉选用肥而不腻的二刀肉,用黄瓜卷起来,配以豆腐丝和胡萝卜丝,颜色的搭配很是美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口感也更加爽口,荤素搭配也符合营养学的要求。

传统的泡椒凤爪都是客人拿着鸡爪啃,曾经有韩国美容专家来阿香婆点了一道泡椒凤爪,女士很担心吃凤爪不雅观,店里的厨师随机应变,将鸡爪的骨头剔出来,赢得了客人的好评,从此便延续了这种做法,泡椒凤爪也成了阿香婆的招牌菜。注重新菜的开发,经营管理上的创新都帮助阿香婆生存的更好。创新,让阿香婆不同于传统的川菜。

乐不思蜀篇4

比如说吧,“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是为我而诞生的,可谁知道真正的含义呢?一天,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的群臣时,特意令人奏起蜀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我当然明白。蜀国的大臣都露出了悲戚的之容,我反而笑之,故意装做开心不已的样子。于是,司马昭就对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个地步。我装作没有听见,他见我仍然乐着,就问我,说你不想蜀国吗?我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我怎么可能不思蜀呢,作为一国之君,身在他国,处处都要小心,不然一不留神就找来杀身之祸呀。司马昭杀我易如反掌,我必须要在他们面前装疯卖傻,唯有如此才能保全我的命。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主导文化氛围中,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只要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我在洛阳的一段为求生的表演,让我有了“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名声。甚至连我的名字刘禅【shan】,都被人读成【chan】。人们对我的误会太深了吧。

我是刘禅,被误会遮掩住的刘禅。

重庆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乐不思蜀篇5

虽然自己的父亲是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刘禅依旧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祖国统一事业决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刘备夷陵之战遭惨败,让刘禅同志做了继承人。可是就在刘禅同志打算大干一场,着手实现西蜀和平回归中原大陆的时候,“蜀独”势力集团代表诸葛亮却乘机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致使统一事业陷入僵局。

(*注:诸葛亮,字孔明,农民出身,少年时就加入黑社会团伙,匪号卧龙,曾因诈骗,盗窃,抢劫而受全国通缉。当时躲在南阳种地。刘备为了抓他,两次都扑了空,第三次乘他在睡觉的时候,将其擒获。然而,诸葛亮是个懂点文化的人,善于坑蒙拐骗,所以巧舌如簧。被擒之后,通过交谈,立刻抓住了刘备志大才疏的弱点,于是向刘备抛出了“三国论”,骗得了刘备的赏识。诸葛亮是分裂祖国的罪魁祸首!而他的“三国论”分裂主义,至今还被一小撮分裂分子津津乐道,并被发展成了“两国论”。)

当时,诸葛亮自任蜀汉丞相,妄图在西蜀继续东汉政权的反动统治,并不断骚扰我祁山边境。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司马懿将军奋起反击,成功的打击了“蜀独”分子的嚣张气焰,保卫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身在后方的刘禅虽然身在后宫,依旧关心祖国的统一进程,机智地与“蜀独”分子展开斗争,屡次在诸葛亮最嚣张的时候,巧妙地把他调回成都,使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未果,成功的粉碎了“蜀独”分子的分裂阴谋。

后来,诸葛亮穷兵黩武,众叛亲离,身死五丈源,祖国统一大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就在刘禅同志又打算大干一场,着手实现西蜀回归中原大陆的时候,“蜀独”残余势力代表姜维却乘机掌握了蜀汉兵权,致使统一事业再次陷入僵局。面对当时严峻的局势,刘禅同志没有灰心。他清楚的意识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历史的必然,统一之势不可阻挡,然而统一的过程是曲折的,长期的,甚至会有暂时的倒退。

于是,在蜀汉政府,刘禅同志依旧勤勤恳恳,为祖国统一默默奋斗。在后宫,他吃喝玩乐,宠幸美女,不问朝政,巧妙地将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蜀独”势力逐渐排挤出去,有效地从精神上削弱了“蜀独”势力,成功的瓦解了他们的意志。

然而“蜀独”顽固分子姜维气焰十分嚣张,先后九次带领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流氓团伙侵犯我中原边境,给广大无辜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原中央政府委派司马懿将军之子司马昭同志出任边防总司令,成功地击退了姜维分裂集团的多次反扑。

后宫中的刘禅同志日理万机,每天都要跟好多美眉打牌聊天,工作十分辛苦。然而,每每想到战场上,华夏同胞自相残杀,他总要默默流泪,并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西蜀和平回归中原大陆。特别是当司马昭同志率领的中原中央军陷入困难,处在危险境地的时候,刘禅同志总会义无反顾地伸出革命之手,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央军,挽救了司马昭同志,挽救了祖国统一大业。

由于以往跟诸葛亮分裂集团进行革命斗争的时候,刘禅同志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斗争经验,深刻地认识到“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于是在跟姜维分裂集团做斗争时,刘禅同志依旧巧妙地从后方瓦解了“蜀独”势力对中原大陆的骚扰,致使姜维分裂集团九伐中原,最终却一无所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乘姜维分裂集团出兵之机,刘禅同志机智果断地撤回了在阴平的蜀汉驻军,为后来中央军顺利入川铺平了道路,基本实现了蜀汉回归中原的和平统一。(只在绵竹发生了小规模暴动:分裂残余势力诸葛瞻,也就是前分裂集团首领诸葛亮的儿子,顽固抵抗,被中央军彻底粉碎。)

最后,姜维集团为了避祸,转而屯田沓中,后又与另一个钟会分裂集团结合,阴谋反扑。当时司马昭同志已接任中原中央政府总理,掌管全国事务,接到姜维,钟会密谋军事叛乱的消息后,果断的派兵前往,一举粉碎了叛乱势力,消灭了为首的姜维钟会叛乱分子,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保障了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公元263年,在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日子,刘禅同志终于来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首都:洛阳,并受到了司马昭总理的亲切接见。两个伟大领袖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历史从此展开了新的一页,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到了洛阳,刘禅同志看到了祖国统一的革命事业蒸蒸日上,于是毅然投入到对过去蜀汉老部下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去。在工作实践中,刘禅同志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他不用以往教条主义的说教方式,而是身体力行,每日陶醉于醇酒美人之中,展现了祖国统一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了广大前蜀汉干部,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由于工作努力,刘禅同志甚至忘记了远离故乡的痛苦,以至于在一次思想汇报工作的宴会上,当司马昭总理关切地问道:“颇思蜀否?”刘禅同志诚恳地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体现了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工作为乐,以四海为家的豪迈气概,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当时,在座的前蜀汉干部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并纷纷表示一定要继续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看到刘禅同志如此的赤胆忠心以及如此高效的工作能力,司马昭总理欣慰地说:“我无忧矣!”

然而,总有一小撮顽固分子不断地诋毁,诬蔑刘禅同志,说刘禅同志懒惰,愚蠢,甚至直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针对与此,在后来的一系列工作会议中,司马昭总理一再高度评价了刘禅同志为祖国统一所做的贡献和努力,并特意加封刘禅同志为“安乐公”,充分肯定了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贡献,有力驳斥了一小撮“蜀独”分裂分子的荒谬言论。

纵观刘禅同志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把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西蜀顺利和平回归祖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乐不思蜀篇6

看标题,推意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推知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送友人入蜀》这个标题包含“送别”和“入蜀”两层意思。又由于是送别诗,不免俗套,要对友人出外求官作一番劝勉。诗的大意是:友人由秦入蜀,李白与之谈到具有悠久历史的蜀地 ,形象地描绘出蜀地山之高路之险,告诫其应知悉权贵当道、世路艰难的现实,当乐天知命,安贫乐道,并真诚地劝勉友人切勿强求功名利禄,以来慰人,以表达朋友间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看作者,知风格,明手法,用诗家语。一般的说,高考所考诗歌的作者,要么是教材里出现过的,要么与教材中的作者同属一派,要么是与所遇到的作者风格迥异的另一派。无论哪种情形,都需要看作者,因为看作者,就可以知道诗人他的诗歌的基本风格,其诗家语就可以在考场里运用。如说风格,李白的雄健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孟浩然的恬淡静远,陶渊明的平淡醇美就应该了解 ;说手法,李白的极度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脱口而出 、不事雕琢的浑然天成,不讲法则中却有法则的不主故常等等就应该掌握 。

知章法,析层次。“所谓章法,无非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古诗的章法,无外乎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或者写景中含情三种形式。作者按照题目的要求,在选定的章法里,用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来体现其诗歌的主旨 、写作的目的。这首《送友人入蜀》属于先写景后抒情的形式,作者李白按照诗歌题目的要求,分写“入蜀”和“送别” 两层意思。“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首、颔、颈三联是写入蜀。首联用“蚕丛路” 代蜀道,用听说,委婉地总说蜀道不易行。颔联用“起、生”两个动词,以工整的对仗细写秦蜀边境的栈道之狭窄、陡峭、高危, 形象生动地把“不易行”三字包含的“险”“惊”之意具体化,想象诡异,境界奇美,气韵生动,见出李白炼字的功力之深厚,艺术造诣之炉火纯青。颈联从由下往上和由上往下两个角度,用诗眼“笼”字状栈道被树木笼罩的景色,以突出树的茂盛,但仍是写山 ; “绕”字写山被蜀江春水环绕的美景,这一联的两句写“夷“写’喜 。前三联写景“ 由险而夷” ,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写足了“入蜀”之意,为尾联蓄势,使尾联(“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对热衷功名的朋友的劝勉、宽慰和温情提示之意水到渠成 ;又用一典故(君平,严遵的字,汉朝人。他隐居不做官,在成都买卜为生 ),以过来人的身份把“送别”的客套变成了真诚的关心、爱护,李白对朋友的赤诚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掌握了诗歌的常用章法,又仔细分析了题目在诗歌中怎样一一被写到的情形,从理清诗歌各联组合的逻辑顺序入手,解读正文每句诗,弄清其意思,再合并每句诗的意思 ,最后归纳其所属的层次,这样章法就清楚了,层次也分明了,诗歌的主旨和写作目的就被概括出来了。

看注释,调储存,巧解题。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注释,要么提示难点,要么提示背景,总 之,一定对解答题目有帮助,考生千万不可不看 :有时可能“一脚提醒梦中人”,对考生 理解某个难点起到豁然贯通的作用,可能由此顺利地解答出关于诗歌的某个难题。如《送友人入蜀》中的“君平”就需注释,不然考生读本诗就会被没有考查意义的词语难住,而“蚕丛路”,就只需考生借助《蜀道难》中教材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里“蚕丛” 一词注解的记忆和在此诗中的转换(“蚕丛” 由蜀国的开国之君代替蜀,“蚕丛路”就是蜀道)。对教材中的注释和一些历史事件、背景平素多记忆一些,多储存一些,考试时遇上了,解答诗歌试题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胜任愉快。

明考点,读文题,据此规范答题。关于古诗文的鉴赏,《考试说明》要求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设点不外这几个方面 ,只是每次考试出题有所侧重罢了。明白了考纲的以上要求,通过看标题,析层次,剖章法,看注释,调储存,知风格,明手法,就能推测出诗歌的主旨,概括出它的表达技巧 ,再运用平时训练诗歌时概括诗歌的专门术语、常用评语,就能够据此依题意要求答好题目。如《蜀道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地山川的雄伟险峻。“他以气势夺人,其气可谓奇、 逸、壮”,其诗声调铿锵,句法富于变化,韵散兼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借助教师对这首歌行体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以上分析,对照《送友人入蜀》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看看 哪些是一以贯之的,表述时就可借鉴、套用;哪些发生了变化,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一般地说,规范答题的答案包括:①形式上要点明是修辞、活用、或句法;②内容上要分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思想感情;③效果上可以诗中形象或作者角度的介入来分析表达效果。④教师在平时要提醒考生注意,解答高考诗歌题时一定要引用诗中的字或词或句子,对此作简要的分析,但不要架空分析,只写出结论,而要材料和观点统一为宜。如所举的两首诗,它的想象的丰富,声韵的铿锵,对朋友的真诚是一致的。前首诗极度的夸张,夺人的气势,句法的变化,韵散的兼用确实是它所特有的;后首诗的对仗之工整,形容之工巧,作法之细密,“杜律之细者亦不过乃尔 ” ;表达的主题 ,前者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朋友的关心,后者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对世道的讥刺。这些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结果。当然,这些术语只能由教师平时介绍,学生细心辨析、用心记忆,考试时才会恰当地运用,从而规范地解答好题目。

无论是平时练习或高考时答题,鉴赏古诗都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都要有善于新旧联系 、比较辨析的意识,才能够由已知推未知,由旧知得新知,解答好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拿《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来说,二者在内容上有同有异,在理解上可以互为佐证,前者是后者鉴赏的背景和注脚,后者是前者的参照和印证。前者是歌行体诗,学术界大多认为无寓意,后者属五言律诗,寄寓世路之艰难。两首诗都是李白初入长安时送友人入蜀所作,都写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前者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瑰丽、神奇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后者 却恬淡静远,气定神闲 ,恰似朋友之间在拉家常;由秦到蜀,一路写去,写景“由险而夷”,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以典作结,劝勉友人在世路艰难之际切勿强求功名利禄,而应听天由命,安贫乐道,表达“慰人”之意。读两首诗,有相互生发之效,这就是比较阅读,其实考点已蕴含其中, 不必如答题之问一般机械地提出和作答而已。

以上只是自己研习诗歌和进行诗歌教学的粗浅体会,如果有些许价值,则是万幸,以此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M 】。百花文艺出版社。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林东海《唐人律诗精华》。【M】人民文学出版社。

乐不思蜀篇7

文化是有国界、民族、甚至区域之分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萌生、运行和发展于一个特定的地域时空中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特定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以及由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等,这就构成了某种特有的文化。无论是内隐形态的精神层面,还是外显形态的物质层面,这种文化都带着其生存时空浓郁的自然印记――文化的地域特征由此而具。

我国的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宽广而深邃,如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三晋文化的务实豁达等等。这些异彩纷呈,各具内涵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风土人情的集纳和概括,人们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的参照,还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的内在约束机制。在当前举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各个区域文化所独具的内涵,发挥其所具有的感召力,对于当前的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文化渊源已久,其崇尚自然的文化精魂于当前来讲,可以说是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利器。

“道”是成都文化的内核与精魂

成都文化,产生于四川大盆地,盆地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成都文化。一个“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在生命史开始之前,就由地球表层地貌以及相应的气候条件,作用于自然景观变化而形成的决定着一切生命的先决条件。在这种前提下,原始时期古蜀人类童年的意识、思维,在形成之际就被烙上成都平原自然客体的深深印痕。这种印痕又导引着古蜀先民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方向,模塑着他们的创造特点,并且一代代地传递、凝聚、固化和积淀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环境和人文氛围,即古蜀“第二自然”。

《山海经》是“代表巴蜀文化的古籍”。《山海经》所记述的,是上古古蜀先民在漫长的生命进化历程中人生体味的积淀,这些不仅融汇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中,更是厚重地积淀于巴蜀大盆地的人文意识深处,成为成都地域文化性格的特色根源和地域精神核心的原始意象及一种“集体无意识”。

那么,这一“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即成都文化的精魂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道”。

“道”是什么?“道”是古蜀先民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以“师承万物、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以生命的形态拥有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为核心思想的基本概念。“道”既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范畴,也是成都人乐天知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法则。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蜀先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识道、悟道、遵从道的典范。鲧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治水者,他使用了一种土石材料拦河筑坝,去堙、障洪水的泛滥,这其实是古蜀先民最原始的简单治水方法。用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拦、堵方法治水患,注定会失败。古蜀先民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再寻他途,禹就应运而生了。应该说,没有鲧、禹等数代古蜀先民治水的经验积累,我们很难想像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都江堰的成功,正是古蜀先民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历经数十、数百代人艰辛探索和勤奋实践的积累所致。鲧、禹是治水由“堙”至“疏”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治水标志着古蜀先民已开始自觉地顺应自然,能动地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治水的成功强化了古蜀先民“道法自然”的思想意识。

农业,是古蜀先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在漫长的农业实践活动中,古蜀先民不仅懂得了顺天时,趋地利,把握季节变化,方能不误农时的自然之道,而且开展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科学实践。

治水和农业实践活动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以及在天文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蜀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产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要从大自然那里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这些知识和经验教训的积淀,就逐渐成为古蜀先民们“集体无意识”的主要遗传基因,它影响并规范着成都文化的发展和成都人生活方式的形成。在古往今来的文化发展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见这种基因的影子。

《汉书・地理志》载:古蜀地域人文精神“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这一千古定论,正是古蜀先民们“师万物、法自然”,重“道”而不循儒家“纲常”、追求完美人性和自由的体现。

在汉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三家中,蜀文化是道教的源头。道教以道为宗,继承了道的生命意义,追求“道”、“天人合一”的大生命遂成了道教信仰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西汉末期的成都人严君平,根据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挥,留下了一部道学经典《道德指归》,使老子的学说更加系统化、条理化。道教之所以发祥于鹤呜山、青城山一带,与严君平在这一带讲学不无关系。道教的产生和发展,“道”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成都的“第二自然”,模塑着成都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成都文化是对文明的特有贡献

乐不思蜀篇8

关键词:蜀锦;传统;色彩

蜀锦是四川成都地区织造的一种花锦,它是古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四川地区自然环境和文化风俗的长期孕育中,蜀锦形成了独特的色彩风格。蜀地是道教的发源地,传统蜀锦色彩深受五色学说影响,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绿、红、流黄、碧、紫为间色,红灰、黄灰、青灰等为复色,其余为补色。传统蜀锦配色古朴典雅,色调庄重沉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华美的装饰风格。

1 延续五色学说的设色理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特别信奉阴阳五行思想,而蜀地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很深。因此,将“阴阳五行”广泛运用于观察人间万象和宇宙乾坤。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行”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源性要素,“五色”则作为色之本源,人们再通过这“五正色”的不同组合方式创造出更多的色彩。

蜀锦技艺在汉代获得了较大发展,“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是汉式织锦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它充分展现了“五色学说”这种设色理念在传统蜀锦中的运用。该锦以藏蓝色为地,以红、黄、蓝、绿、白五色彩丝织出纹样。由于当时对五正色的使用并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分别用“绿”取代“青”,用“蓝”取代“黑”。“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以“山状云”作为纹样骨架,图案整体向水平方向铺展延绵。云气纹样之间遍布祥禽瑞兽,并伴有寓意吉祥的铭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些文字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除此之外,同类型的织锦还有“长乐明光”、“韩仁绣”等。这些蜀锦大多以“五色学说”作为设色理念,体现出两汉时期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已从原始思维的积累中获得了理性的审美意识。

2 斑斓多彩的色彩氛围

蜀锦随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纹样情节从虚幻的天上转向自然与人间,不同于汉代质朴的风格,逐渐趋向于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通过对各种色彩的搭配使用,营造出斑斓多彩的色彩氛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八答晕加金锦”,它以十余种不同的色彩组合形成“色光叠晕”的独特视觉效果。这类蜀锦整体色调寒暖相宜,层次丰富却不杂乱。在色彩的配置方面,除单色外更加入了多种复合色进行调和,使锦面呈现出庄重雅致的色彩基调。在此基础上,蜀锦艺人们还根据单独纹样的造型不同,在颜色搭配方面分别运用强调、衬托、对比、调和等艺术手法,增强了色彩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斑斓多彩的色彩氛围,使蜀锦的艺术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在唐代蜀锦的装饰纹样中,莲花和牡丹等植物花卉纹样开始大量涌现。“天蓝地琵琶牡丹锦”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这幅织锦以牡丹花团窠环为主体纹样,周围饰有缠枝花纹,构图饱满,极具艺术表现力。它以天蓝色作为背景,并采用橘红、橘黄、灰绿、浅褐等色彩织出纹样。同时辅以黑色勾边,以此方式将对比较为强烈的色彩和谐的间隔开来。“天蓝地琵琶牡丹锦”色彩层次丰富、华美富丽,充分展现了唐代蜀锦雍容华贵的色彩风格。

3 对比与调和的色彩构成

传统蜀锦的纹样色彩常常与民俗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灯笼锦始创于宋代,它通过各类造型不同的灯笼图案来表现喜庆丰年的主题。灯笼旁悬结有谷穗状流苏,周围有蜜蜂围绕,以此隐喻“五谷丰登”,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灯笼纹天下乐锦”,这幅织锦以偏冷的灰绿色为背景,灯笼纹样的色调偏暖同时较为鲜明,以橘黄色系列为主,局部为朱红色,并配有少部分蓝色。蜜蜂的色彩以浅黄色为多,活泼明亮。每个灯笼的局部色彩设置各有不同,由朱红、橘黄、浅蓝等颜色互换位置搭配,较为灵活。这些散点式纹样颜色的变化将对比强烈的灰绿色与朱红色进一步调和,使整幅织锦的视觉效果更加和谐。“灯笼纹天下乐锦”以对比与调和兼具的色彩配合寓意吉祥的纹样,呈现出喜庆欢快的氛围。

新疆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有“唐代联珠对鸡纹锦”,这幅织锦由朱红色、浅茶色以及米白色组成,整体呈现出自然和谐的暖色调。其背景为浅茶色,水平方向织有朱红色的带状宽条纹。条纹上再织出米白色的联珠团窠环,同时用茶色勾边。团窠环内置有茶色与米白相间的对鸡纹样。“唐代联珠对鸡纹锦”整体色调古朴典雅,通过近似色的调和配置,锦面层次丰富且含蓄,展现出和谐大方、朴素雅致的色彩风格。

4 独树一帜的晕色效果

蜀锦所具有的独特晕色效果需要一定的施色工艺加以配合。清朝时期的蜀锦继承了早期传统技艺的优点,并在经向彩条织造技术方面更进一步,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晕技艺。这种工艺通过色阶不同的经丝按一定方式排列,呈现出色彩过渡和谐自然的渐变效果,以此开创了近代蜀锦的新风貌。

“月华锦”在晚清蜀锦中晕色效果最佳。锦面由颜色不同的经丝排列形成数组“由浅至深再由深至浅”逐渐过渡的彩条,每一组彩条都被称为一个“月牙”。彩条上还织有各类浅色的图案,多为花卉植物类纹样,也有表现人物故事场景的题材,丰富了锦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效果。“月华锦”的色调以清新质朴为主,富有韵律感,犹如雨后初晴的彩练。“雨丝锦”与“月华锦”同为蜀锦“晚清三绝”之一,与“月华”晕色工艺不同的是,“雨丝”的经向彩条是由彩色经丝和白色经丝共同组成。在一个单位彩条内,通过彩色经丝逐渐变窄并减少,白色经丝逐渐加宽并增多,形成了一组组“色白相间”的“雨条”。“雨丝锦”彩条的色彩设置较之“月华锦”更加鲜艳明快,给人以章彩绮丽的视觉感受。

5 结语

蜀锦在数千年的传承演变中孕育升华,以独特的色彩风格传达出古蜀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传统蜀锦色彩以五色学说为设色理念,营造出斑斓多彩的色彩氛围,注重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同时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晕色效果。其色彩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深化现代设计的重要参考之一。提取传统蜀锦的色彩并加以创新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扬它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优点,同时使现代的色彩设计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 彭德.中华五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 黄能馥.中国成都蜀锦[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3]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 黄修忠.蜀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总经理范文 下一篇:儿童睡前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