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主角范文

时间:2023-10-25 09:27:40

乐不思蜀主角篇1

这首《蜀道难》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到长安之际。“蜀道难”是魏晋时代早就有的歌曲,属于相和歌词中的瑟调曲,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与行旅之辛苦。李白这首《蜀道难》既袭用此题,着力描绘秦蜀道路之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又蕴含世途艰难、功业难成之意。

乐府和歌行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若以乐府曲调为题,就属于乐府诗;若作者重新拟题,不谱入任何曲调,就属于歌行体诗。李白的乐府诗,其句法、章法都是直接继承楚辞和汉魏乐府的,内容也大多依照传统的题意。李白这首《蜀道难》沿用乐府旧题,所描写的也是蜀道的艰险,自然属于乐府诗。李白的乐府诗,对齐梁以来的乐府诗来说,似乎是复古;但其辞藻表现着充沛的时代精神,其形式也大胆地摆脱了一切古典的束缚,因而也是新创。而且,李白给古老的乐府诗注入了新的生命,影响了以后的许多诗人,使乐府诗也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传统。

这篇《蜀道难》之所以为李白代表作,主要成就在于艺术方面。现存资料表明,李白并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回去过。可见《蜀道难》纯系想象之辞,不过是借送友人入蜀,展开想象的翅膀,作一番升天入地的艺术之旅。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应该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前人也是多从这些方面来解读此诗的,如北宋欧阳修《太白戏圣俞》诗云:“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李白诗说:“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可及。”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字音

吁(xī) 鱼凫(fú) 石栈(zhàn) 猿猱(náo)

扪参(mén) 抚膺(yīn) 岩(chán) 飞湍(tuān)

喧(huī) 崖(pīn) 趑趄(zī jū) 咨嗟(zī jiē)

2. 词义

蜀道:指自陕西进入四川的山路。_____ 噫吁:蜀方言,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

蚕丛、鱼凫:传说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尔来:从那时以来。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冲波逆折:激浪逆流。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胡为:为什么。

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秦塞:秦地。古代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开始与中原相通。

天梯:上陡峰的山路。 萦岩峦:缭绕在山峰间。 抚膺:抚胸。 岩:险峭的山岩。

_____子规:杜鹃鸟。 凋朱颜:容颜为之衰老。

喧:轰响声。 峥嵘、崔嵬:高峻的样子。

锦城:锦官城,今四川成都。

(二) 整体把握

1. 意译全诗

【明确】哎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啊,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里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面对这些,怎能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之高;枯松老枝倒挂着,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万壑中发出鸣雷般的响声。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占据此地,为非作歹,造反滋事。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惶惶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回家。蜀道太难走啊,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2. 理清层次

【明确】第一层,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起,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蜀道的来之不易。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小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攀越蜀道之后面临的形势;而后又特地选择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全诗主要由以上三层组成,至于诗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诗,则是绾连各部分的线索,它使全诗首尾呼应,回旋往复,绵连一体,难解难分。

3. 明确主题

【明确】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为忧虑房、杜甫而作,认为作者写此诗是担心身为剑南节度使的严武,会危害在蜀地的房和杜甫;第二,讽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首倡者是给李白文集作分类补注的元人肖士;第三,讽刺四川军阀章仇兼琼;第四,“即事成篇,别无寓意”。经人研究,前三种说法或于史实不符,或于时间不对,都很难成立。所以以第四种说法为基础,即“送友人入蜀”。纵观全诗,叙议结合,多扣诗题,看不出有什么言外之旨。如果说除了担心友人旅途艰险之外还有什么寓意的话,也不过是笼而统之地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忧虑,这其中还掺杂了含蓄而执著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含有以蜀道喻世途艰难、功业难成之意。

(三) 重点研习

1. 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以“噫吁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奔腾直泻,抒发出作者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而后,在诗的中间和结尾,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诗人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令人心潮激荡。

2.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缘”照应哪一句诗?

【明确】“尔来”句表达了蜀地与外界隔绝的时间之久,“黄鹤”句照应开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写出了蜀道崎岖难行的特点。

3.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与“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明确】“但见”句表现了蜀道人烟稀少的情景。“连峰”句分别从视觉角度和听觉角度描写了陡峭的山势和瀑布巨大的声响。

4. 本诗的夸张与想象有着怎样的特点?

【明确】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张与众不同,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致度。人说登天最难,他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语有“谈虎色变”,他却道“蜀道之难”“使人听此凋朱颜”。民谣相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地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本诗想象力也非常惊人,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各种图景的展现,又有“悲鸟号”“子规啼”“崖转石万壑雷”诸般音响激荡;甚至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凭借神奇的想象,作者具体地描绘出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地渲染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

5. 全诗在句式方面有什么创新?

传统的《蜀道难》句式单一,而李白生性豪放不羁,写诗也喜欢用句式自由、叶韵宽松的歌行体,以便任意驰骋才气,表达胸中起伏多变的强烈感情。这首古题乐府以七言为主,又掺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短者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宇。这类散文化句式,长短不等,错落交接,时而散漫,时而整齐,随心所欲,又舒卷自如。

【课后检测】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鱼凫(fú) 石栈(zhàn) 岩(chán) 飞湍(tuān)

B. 喧(huī) 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 崔嵬(wéi) 峥嵘(zhēng) 扪参(shēn) 万壑(hè)

D. 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jū)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

A. 地崩山摧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B. 冲波逆折 峥嵘崔嵬 横绝峨眉 倚绝壁

C. 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 摩牙吮血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3.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为什么,乎,语助词,无义。

B. 崖转石万壑雷 :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滚动。

C. 西当太白有鸟道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唯有鸟儿能飞行。

D. 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

4.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5.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字的用法与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

① 西当太白有鸟道 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④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6. 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

李白在《蜀道难》中展示了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 入_____ 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

A. 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 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

C. 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 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赖

7. “蜀道难”本是__________旧题,《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作者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_,

_____ 代最伟大的_______________主义诗人。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一诗,回答8、9两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8. 在本诗与《蜀道难》之中找出表现蜀道“崎岖不易行”的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塞sài)

2. D(“摩”应为“磨”)

3. B(“转”作动词用,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滚动”)

4. D(“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

5. D(①中的“当”通“挡”,阻挡;②中的“当”,把守。两个“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

6. A

7. 古乐府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浪漫

8.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清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 笼。“笼”的对象是“从秦入蜀的栈道”,“笼”字准确描画了栈道林阴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

乐不思蜀主角篇2

传说,远古黄帝时期,九州洪水泛滥,四川盆地成为泽国,低洼之处皆为深渊。黄帝于是君临东海,问罪龙王敖广。《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大戴礼・五帝德》中也有文云: “黄帝乘龙戾云”。东海龙王不得不命其儿子蜀龙随黄帝治水。下凡桃花岛的仙女蓉与蜀正处于热恋之中,难舍难分,于是化身为一条玲珑秀丽的小龙,腾空而起,追随其后。飞临巴蜀时,成都平原仍是一片,黄帝命苍龙蜀吸水开河,治理水患。蜀把水吸入东海之滨的太湖,并用龙尾在巴山开凿一条长河直通东海,这就是长江。蓉也在西面的龙门山脉凿开峡谷河川,玉龙雪山的水便顺岷江东去。

蜀和桃花仙女在群山环抱、风景旖旎的湖光山色中嬉戏,时而潜入深渊, 继而又跃入空中。中秋月圆的那一天,蜀因思念在东海的父母,便腾上巴山主峰,眺望东方,泪水模糊,不幸误触山岩,折伤两脚,从此无法腾入空中。桃花仙女和蜀在川西群山和湖泊间相伴终生。洪水后来逐渐退去,蜀和蓉也渐渐老去,死后化作两条长长的山脊,在平原的两侧, 仍旧厮守相望。

蜀和蓉的后代皆为人身,先移居到川西的高山峡谷之间,直到成都平原再现竹林遍地,野花遍野,才在族长蜀山的带领下从龙门山沿峡谷河川之路回到父母终老之地。蓉临终时,曾叮嘱他们日后返乡回到桃花岛上,并告慰祖父东海龙王。儿女们因不忍丢下父母孤单在此, 又贪恋平原的富饶和天府山川的壮美,遂在父母安息之地定居。蜀和蓉的后代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若干代过去了,川西田野阡陌,日见繁荣,于是他们开始筑城,在河湾环护的平原中部最终定居。为纪念先祖, 所筑之城后来以“蓉城”为别名。在两条龙脉的护卫下,成都数千年繁荣昌盛,人口渐多,并扩散出去。离乡人称家乡为“蜀”,成都把“蓉”奉为守护神。如今,从天上望去,龙的传人筑成的成都城宛如二龙面前的明珠。

龙的传说在四川到处都有:龙泉山上的桃花传闻是仙女蓉头发上的桃花散成;罗江蟠龙镇宝峰山千亩柏树林则是蜀的龙须化成;附近的金山镇曾传闻仙女飞临,采花折果祭奠姐姐桃花仙女;邻近的鹿头山有一深不见底的龙洞,传说是蜀没有死,而是遁入此洞,也有说他们隐入九寨沟的卧龙湖。曾记得儿时,回龙镇、顺龙乡、黄龙溪等等地方,正月十五舞龙灯,端午时赛龙船。长江三峡有“斩龙台”和“错开峡”,据说是后来大禹斩杀一只乱开水道的孽龙的地方。

在古代,“龙”也有“川”,即河流的意思,四川因此有四条龙的含意。四川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四川人是“在川一条虫, 出川一条龙”。

乐不思蜀主角篇3

“蜀道跋涉兮,飞鸟难度;蒙昧启明兮,文翁化蜀……成都蜀兴,养文化意趣;恭谦学子,透儒雅风度。”这首《蜀兴赋》是成都蜀兴职业中学对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最好的诠释。

中职学生大多经历过学业和交往的失败,他们具有敏感多疑、焦虑忧郁、放纵自我的特点,但是他们同样有努力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更重视美育,遵循学生尚美的天性,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美育树德、启智、求真,创造美的学校文化,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思维。

用独特文化引领学生的创意生活

一所学校的文化就是这所学校的师生共同感知、共同体验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价值和行为准则。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发现师生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创建一种美好的氛围,以陶冶师生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蜀风雅兴”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学校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浓郁厚重的蜀文化资源来浸润学生,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首先,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做有蜀文化底蕴的既优雅又时尚的君子,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其次,要通于艺、游于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学习能力,使他们能适应未来职业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最终形成“君子不器”的品格和价值追求。

“创意生活”的办学目标要求学校创设各种尚美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这些情感就是美好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学校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从而过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意境的、有艺术的生活,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优秀的蜀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的文化基石,我们更期望师生们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表达来继承和发扬蜀文化,成为有修养君子,成为乐享生活、创新生活的时代新人。

为提升师生的蜀文化修养,我们开设了蜀风书院,邀请了川剧大师教给师生们川剧文化和川剧唱腔,开设蜀绣文化专题讲座。此外还有藏羌的锅庄,川北的大木偶、茶马古道的茶艺等,让师生共同感受蜀文化的艺术魅力。学校目前正在启动“茶马古道”文化心理剧等心理辅导与艺术融合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创作、排演,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挫折耐受力等积极心理素质。博大精深的蜀文化中蕴含着无数的美育素材,震撼着师生的心灵,磨练着他们的人格品性。

通过生活教育以美塑行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蜀兴职业中学致力于建设“雅行、雅言、雅心”的学生文化,无论是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还是“蜀雅学堂”的社团活动,教师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尚美的生活教育,塑造学生成为儒雅少年、淑雅少女。

通识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选课程,也是学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最重要的课程。教师分专题上课,内容涵盖传统文化、英语口语、心理导肮、时事热点、礼仪培训等;教育素材多来自生产一线、社会热点和时尚潮流等,具有社会性、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征。教师采用论坛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旨在通过润物无声的人文情愫渗透,逐步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品质,培养学生在具有规范、得体之行的同时还拥有善良、美好之心。

为实现“全人”教育,学校创设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蜀雅学堂”成立了跆拳道、茶艺、咖啡、舞蹈、剪纸、户外拓展、合唱、花式调酒、打击乐、青春期性心理辅导、化妆色彩等多样化的学生社团,聘请专业老师指导,并把学生参加社团的表现记录在学分制档案中,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同时,几十个门类的社团活动打破了专业课程的界限,加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融通,又以其活动的自主性,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现在,各种社团活动全景式展现出当代“90后”中职学子的青春正能量,他们阳光、健康、端庄、儒雅,美好的学校生活塑造了学生美好的行为。

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开展心理辅导

“生命绿岛”是成都市成华区创建的国内首个公益性人口计生服务品牌。2013年,蜀兴职业中学入选“生命绿岛”建设单位。学校配备宣泄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文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拓展“生命绿岛”的艺术心理健康辅导功能,设立“蜀韵艺术心理辅导中心”(以下简称“辅导中心”)。

针对中职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年龄特点,“辅导中心”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为重点,以艺术心理辅导为特色开展艺术审美活动,进行艺术审美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心理辅导。

艺术心理辅导就是运用文学阅读、音乐欣赏、书法绘画、沙盘游戏、电影赏析、校园心理剧等艺术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在艺术体验、欣赏、表达、创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宣泄自己的内心困扰,促进学生的自我觉察和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沙盘游戏。学校组织心理教师参与沙盘游戏咨询师培训,配置相应的沙盘游戏器具,并通过自愿报名组建学生沙盘游戏兴趣组,广泛开展个体沙盘游戏和团体沙盘游戏咨询活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力量。

舞动心灵。学校“舞动心灵”工作室开展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是组织编排有主题、情节、角色扮演、言语沟通的校园心理剧,以舞台表演重现生活情节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使当事人与参与者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促进认知领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二是由单个或多名学生以肢体动作或舞动道具的形式来宣泄和表达内心思想和压抑的情绪,这种活动自由、无主题、无角色扮演,极少或无言语沟通,使参与者达到放松身心、愉悦和净化心灵的目的。

绘画辅导。借助于房树人的绘画治疗原理,我们在“生命绿岛”里,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绘画的素材,他们可以自由进行绘画活动。学生在绘画中表达潜意识,情感得到完全释放。安全、自由的环境支持学生进行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并以此促进自我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策划了一年一度的“萌动・青春・激情”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剧表演、心理微课、现场咨询、艺术心理健康体验等,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特色的手抄报、征文、歌唱、茶艺、平面设计、漫画等诸多学生才艺展示贯穿于整个活动。借助这个平台,“以美育心,成就另一种美丽人生”的德育工作理念不断得到强化。

乐不思蜀主角篇4

传统的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多把重点放在其起源、发展及艺术形态的分析上,这些研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弥补了民间艺术在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民间艺术在学术史上的话语权,丰富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成果。然而,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我们不能把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的文化空间完全分割开来,使其脱离了具体的情境与生存的土壤,进而缺乏细节描写与深度阐释,忽略了民间艺术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民间艺术的内涵不断扩大,不再拘泥于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诸如民间文学、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手工技艺等等都统统归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巴蜀民间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具有学术整合的研究价值;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将开启巴蜀民间艺术研究的新领域,以学术研究带动传统文化保护,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巴蜀民间艺术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巴蜀民间艺术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有的考古成果显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明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盛极一时。三星堆出土的造型独特、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玉石器,尽管残留着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迹,但也充分证明了古蜀先民在文化互补互融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原始造型艺术。这些原始造型艺术本质上是巴蜀先民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事实上它们不可能完全脱离民间艺术而存在,应该说,它们是当时社会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由此可以推断,古蜀时期的民间艺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尽管四川盆地周边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这种地形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大地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廊,古蜀文化不仅与荆楚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还通过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与东南亚、南亚、甚至西亚地区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巴蜀先民不拘于内、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形成了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最终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巴蜀先民在他们所处的特定生态环境和生活背景中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他们又创造出了各种艺术形态来表达他们的思维观念和知识体系。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民间艺术也表现得丰富多彩、灿然可观。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文化振荡,使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地方个性的同时,又呈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就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功能来看,它涵盖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艺术和美学范畴。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并不具备纯粹的审美价值,恰恰相反都是从实用性出发,渐渐发展、产生出审美价值的,如民间建筑、民间服饰等等。因此,大多数的民间艺术与艺术学的艺术形态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方式、民俗活动及其他形态的艺术相结合,决定了其特殊的艺术形态特征,诸如体裁、样式、功能、结构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与一般意义的艺术比较而言,民间艺术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实用性是其本质特性。

巴蜀民间艺术承载着历史的文化记忆。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中产生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方性知识,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与变迁,保留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纷繁多样的巴蜀民间艺术蕴含着巴蜀传统文化的根基,反映了巴蜀地区民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等,体现出巴蜀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巴蜀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脱离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呈现着巴蜀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沉淀着发展的经验、生存的智慧,这些维持民族或群体血脉的因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这些民族或群体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体意识,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因此可以说,巴蜀民间艺术与更广泛的巴蜀文化一起,承载起了一个特定地域民众的生命动力和情感依托,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巴蜀民间艺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很多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将此前已经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2年)一起汇入到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2006年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这些门类大部分是具有民间性、民族性和集体性的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征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巴蜀民间艺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魅力独具、底蕴深厚、具有重要保护和研究价值的巴蜀民间艺术形式进入部级名录之中,充分展现出了巴蜀民间艺术的多元与多样的特点:

有表现各种劳动形态的,如:川江号子、抬工号子、竹麻号子、巴山背二哥、川北薅草锣鼓、薅秧歌、高腔山歌等等;

有表现民风民俗的,如:婚嫁歌、滚板山歌、高台狮子舞、木板年画、夹江年画、雨坛彩龙舞等等;

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民间信仰和习俗的,如:彝族的支格阿鲁、毕摩经诵、阿都高腔、漆器制作工艺;苗族古歌;藏族史诗《格萨尔》、热巴舞、弦子舞、扎呗麻呢舞、唐卡;白马藏族的舞;羌族的卡斯达温舞、羌笛等。

这些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域性、集体性、传承性、象征性等。首先,巴蜀民间艺术是世代生活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巴蜀地区的民众创造并享用的各种艺术形态,是他们在这一特定的地域生态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尽管很多艺术形态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同时存在,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不同形式和特征,“巴山蜀水”独特的自然景观必然孕育出匠心独具、性格鲜明的巴蜀民间艺术。第二,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传承并享用的文化遗产。尽管在代代传习中,民间艺人都可能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倾注于艺术活动之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但是每一个民间艺人都不可能脱离生育、养育他的社会文化土壤而存在,因此他们所传承的民间艺术也必然具有集体性的特征。第三,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活态性”,而活态的具体表现就是传承。巴蜀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艺术门类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力量的传递。另外,民间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既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产生变异。第四,凝聚着巴蜀民众集体智慧的民间艺术是巴蜀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巴蜀文化特征直观生动的反映。巴蜀民间艺术以各种形式展现出巴蜀文化独特的气质和内涵,这是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因此,也可以说,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文化中的一个象征性符号。

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巴蜀文明所涵养的巴蜀民间艺术浩如繁星,其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财富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迄今为止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巴蜀民间艺术门类和数量还不是很多,事实上,最终可能有很多的民间艺术不能被纳入到国家视野之中,但它们的价值依然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巴蜀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承载着维系民族情感和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在这一浩大而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长远的工程中,各方利益的诉求又可能使原本面临生存危机的民间艺术加速走入绝境。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以人为地干预而迫使其改变原来的形态,特别是以强力手段迫使民间艺术转型,增加其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不相容的内容都所谓创新,都是以破坏和牺牲民间艺术的民族特点和乡土特点为代价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虽然许多国家都有着丰富的保护实践经验,但是国情不同、文化特性各异都决定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国策问题,还应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三、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巴蜀民间艺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之下,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研究包括巴蜀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价值,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现实角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艺术人类学将为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开拓新的视野。从社会分层来看,以往的艺术史,不仅是以欧洲为中心,同时也是以上层的文化艺术精英为中心。这不仅是世界艺术史的问题,也是我国艺术研究的一种传统视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边远地区的民众所创造的艺术长期以来没有被划入艺术史、艺术学研究的范围中。艺术人类学立足全人类艺术现象,极力主张并且强调民间艺术也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人类艺术中最根本、最基础的部分。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发展出综合的、交叉的、跨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其特点与优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关注巴蜀民间艺术的文化整体性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中,这种文化生态又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对于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必须与巴蜀文化联系起来,与巴蜀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联系起来,否则很难准确把握这些民间艺术的个性和精髓。以广大民众为创作者和享用者的巴蜀民间艺术必然是巴蜀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是巴蜀民间文化的生动展示,自然也就反映了巴蜀文化的精神和特征,同时巴蜀文化的诸多特点也就必然通过民间艺术这样丰富生动的载体表现出来。

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官方艺术、上层艺术或者精英艺术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不能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应该纠正民间艺术是边缘文化、落后文化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前者与后者不是彼此孤立静止的,它们的产生都有着相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说,整体性还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从时间上看,把巴蜀民间艺术融入到巴蜀文化当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不仅关注现代民间艺术,也要与巴蜀文化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空间上看,笔者提出巴蜀的范畴,而不是以省区来划分,正是从历史发展和文化的地域特征着眼,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尤其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学术概念的提出,使得巴蜀文化更是融为一体,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样有利于将巴蜀地区的民间艺术与周边文化圈艺术门类作比较研究。

(二)关注巴蜀民间艺术活动中的“人”

对于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虽然以具体的艺术形态为对象,但是研究的实质应该是对人的关注和重视。人不仅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民间艺术的拥有者、享用者。任何形态的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来说,都远远没有创造和拥有这些艺术形态的人本身更为重要。一幅精美的年画、一出经典的戏剧固然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然而那些创作并传承这些艺术形态的民间艺人及其高妙的智慧、精湛的技艺才是这些“遗产”的灵魂所在。这些民间艺术的精髓似乎很难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手段去进行有效的捕捉和保存,艺术人类学却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就是——写文化。因为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就可以透过对特定区域内民众生活的关注去探究一项民间艺术的本质。

巴蜀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是广大的民众,使最广泛意义上的人的群体。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巴蜀民间艺术,更多会关注巴蜀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和情感因素等。对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作为全球化背景之下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反思,在反思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与世界其他文化一起共同维护人类精神生活与文化的多样性、在社会急剧变迁中为人类构筑起理想的精神家园。

(三)重视文化理解和意义阐释

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中,没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分别,每一种艺术形态相对于它那个民族或族群而言,就是最好的、最适宜它自己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一种艺术形态相对于它的民族或者族群而言是一定有意义的。艺术人类学就是要去找寻蕴含在其中的意义所在。

艺术人类学并不会将纷繁复杂的所有艺术现象都纳入研究的视野,而是需求有价值和意义的艺术现象进行剖析。当然,也有很多艺术现象、尤其是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也将是艺术人类学在寻求研究对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巴蜀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一支,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民众共同创造的一道文化景观,是巴蜀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民间艺术也滋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因此,巴蜀民间艺术还具有文化认同价值和丰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四)注重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

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是艺术人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对于丰富多彩、数量可观的巴蜀民间艺术,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民间艺术进行逐一研究和关注。而是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中探寻民间艺术发展的规律、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田野作业使用的各种手段,都将记录下濒危的民间艺术。写文化不但可以使我们知道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表演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深刻地了解到民众的生活实情,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看法。扎实的田野工作、开阔的理论视野将为对巴蜀民间艺术进行系统的学理性阐释提供充足的空间。这有别于那种纵观千年的宏观叙事特征的研究方法,也有别于那种不见具体人和事、琐细罗列艺术形态本身的传统解读模式,强调民间艺术的本质是民众是为了生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主张以民间艺术为轴心建立起田野研究的相关动态视野,从民众行为实践中发现并揭示民间艺术活动中的文化逻辑,以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和田野实践实现民间艺术的研究价值。

结语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p·梅里亚姆说过:“从某种人类学观点来看,艺术研究的未来,取决于艺术不被看成是作为对别的社会文化行为或体制的简单反应的文化的孤立片段、而是被看作本身即是进行中的社会文化子系统的程度。在社会文化范围内,艺术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形成行动、规整行为和引发行为的行动系,也是高度有效的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使知识、价值和表现多方面人类特性的极为丰富的宝库。”艺术人类学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艺术,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人类学信息,并以此来观照人类自身,以图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审视巴蜀民间艺术,并不是研究民间艺术形态本身,而是透过这些艺术形态及深层文化内涵来认识人类自身。

乐不思蜀主角篇5

我想,在这炎热的季节里,坐在安静的书桌前独自一人享受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倒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那就让我们打开《三国演义》,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一同领略一下中国成语的魅力吧!

(编者)

1.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宁肯我辜负别人,不能让别人辜负我。指自私阴险的处世态度。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获罪逃走。遇到县令陈宫,陈宫听曹操讲完自己的志向后,不但没有将他交给官府,而且弃官跟随他逃跑。到了好友吕伯奢的家里,曹操夜里听到有磨刀的声音,便认为人家是要杀他,于是将吕伯奢的全家都杀了。当他们看到地上捆着的猪时,才知道自己错了。他们在逃走的路上又遇到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又故意将他杀了。当陈宫责怪曹操时,他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连本也赔了进去。

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设计,假意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作夫人,骗刘备到东吴成亲,吴蜀联姻共同对付曹操,乘机扣留刘备作人质讨还荆州,结果弄假成真,刘备带着孙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军士为了嘲笑周瑜,大声吆喝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3.身在曹营心在汉

比喻人坚持节操,忠于故主。

关羽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给予大量金银,送给赤兔马,并拜为汉寿亭侯。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的身边。

4.舌战群儒

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为了抵御曹操的百万大军,诸葛亮决定与东吴联合,组成吴蜀联盟。诸葛亮孤身一人来到东吴,同东吴的众谋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使吴蜀结盟。

5.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情投意合的人或很合适的环境。

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刘备以师礼待他,关羽、张飞不高兴,说:“孔明年纪轻轻,有什么才学?对待他也太过分了。”刘备说:“我得到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6.三顾茅庐

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对别人邀请、求教。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在隆中的卧龙冈上。刘备求贤心切,在得知他有出众的才华后,三次亲自登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

7.初出茅庐

原指诸葛亮刚出山就立下了战功,后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在首次作战中,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立下了战功。

8.赤膊上阵

原指不穿盔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也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地从事。

曹操名将许褚在与西凉马超作战时,斗了二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许褚性急,就卸了盔甲,上身,继续与马超作战。结果许褚胳膊上中了两箭。

9.乐不思蜀

快乐得不再想念故国。后泛指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

蜀国后主刘禅投降魏国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司马昭先让演奏魏国乐曲,蜀国官员都十分感伤,惟有刘禅面露喜色。后又让蜀人演奏蜀乐,蜀国官员纷纷落泪,惟有刘禅嬉笑自如。司马昭问刘禅:“你不想念蜀国吗?”刘禅说:“在这里这么快乐,为什么还想念蜀国呢。”

10.望梅止渴

远远看到了酸梅就解了渴。比喻凭空想来宽慰自己。

曹操在征讨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口渴得难以忍受。他忽然想出一个办法来,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将士听完后,口中生津,就不再感到口渴了。

1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比喻一切工作都准备好了,只差一个条件。

乐不思蜀主角篇6

从大汉声威,到盛唐气象,中间有一个魏晋南北朝,准确的全称应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该时段共369年。其特点是政权变移很快,多个政权并存,如中国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和南方的“六朝”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引起的社会动荡,使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学发生根本动摇。老庄、刑名等各家学说再次复兴,再加上外来佛教的大举进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等异国文化的流入,使许多士大夫在思想上显得极度活跃,即阮籍张扬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由崇尚通脱进而标榜放达任诞,甚至出现“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对弄婢妾”现象。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它给人们带来的是“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生命短促危机感。李密《陈情表》所透射出的,是整个时代的悲音:庙堂的荣华富贵,何如平凡的切实人生?深刻的怀疑精神导致了一个思想高度自由的时代出现。政治和哲学思想的变移自然引起文学的嬗变,新的时代生活产生新的文学。思考个体生命的意义,对人的终极关怀,注重个体人生的满足,就成为魏晋文学思潮的根本所在。陶渊明“觉今是而昨非,实迷途其未远”的感喟,“田园将芜,胡不归”的人生寻求,正是大多数文化人的共同心声。当然,在不同的地域,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民俗风习,以及统治者个人爱好,这个时代的文学也是异彩纷呈的。曹操父子的诗文、“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作品等,皆各呈异彩。

南朝民歌“吴声歌曲”和“西曲”等,大多是情歌,原因如干宝《晋纪・总论》所说,魏晋时女子每每“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佚之过,不拘妒忌之恶”,其语言清新秀丽,基调婉约缠绵,表现出南方人细腻微妙的情感。《南史・循吏传》解释了其地域文化原因:“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北朝民歌大多收录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以及《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最显著的特色。这和北方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游牧及军旅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如《敕勒歌》和《木兰辞》。

就文人创作来看,刘勰曾这样评说道:“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其根本原因在于“运涉季世,人未尽才”或“皆迫于仓卒,牵于战阵,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非其才有优劣,时运然也”。张华、潘岳、石崇、陆机、陆云以及郭璞,一个个都作了倾轧的牺牲品。即使是“横槊赋诗”的一代枭雄曹操也有“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之悲吟;大张“养生论”、鼓吹养生“上获千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的嵇康,亦难免作了屠刀下的短命鬼;王羲之虽然自欺欺人地要在兰亭那美丽山水和友情之中“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却仍然压抑不住“固知一死生樾榈,齐彭殇为妄作”的清醒痛苦,因而发出“岂不痛哉”的惨烈呼号!陶渊明的主要价值在于把春种秋收的田园生活,把桑垅麻畴中的恬淡人生,第一次写进诗文中,以自然真率、淳朴高尚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个人化和平民化的写作,为魏晋文学对后世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魏晋时期的《典论・论文》《文心雕龙》《诗品序》等的出现,以及挚虞的《文章流别集》编撰古今文章,“类聚区分”,“各为之论”等的努力,开始以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构架去思考文学,这都说明文学在全民族范围内的整体自觉时代已经来临。

二、巴蜀文化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兴盛,有着必然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汉代巴蜀哲学家严君平、扬雄所建构的哲学玄理思想,被适当的社会条件所激活而蓬勃兴盛起来,这正如张衡曾经预言的:“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汉四百岁《太玄》其兴矣”。当时文人以整体的态势,表现着对漫漫宇宙中短促人生不堪一击认识的彻底清醒。一味地痛哭流涕是不够的,他们还要寻找另外的方式抚慰精神伤痛,巴蜀人文性格如司马相如等的“行无节”、以及被嵇康所仰慕“越礼自放”的人生形态,被魏晋人崇尚为“高士”而模仿着。巴蜀地域文化通过汉赋作家群体所表现的“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等艺术创造方式,自然地受到人们的注意。一批俳谐文字如张敏《头责子羽文》,陆云《嘲褚常侍》《牛责季友》,石崇《奴券》,鲁褒《钱神论》等“反讽”嘲谑文学崛起于文坛,一时成为风气。它们上继扬雄、王褒,寓讽刺于嬉笑,构成了中国散文中一个新的门类。此外,佛、道的宗教流传盛行,带来鬼神志怪作品的新文体,张华《博物志》、葛洪的《神仙传》、干宝的《搜神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等志怪小说大行于世。由于清谈风气的影响,记载士大夫们轶事清言的小说也开始出现,以工笔对人物形象以细腻描绘,称为中国文学运行的一种新气象。裴启《语林》是轶事小说的先驱,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尤其是托名刘歆的《西京杂记》,更是被视为“意绪秀异,文笔可观”。魏晋文学在文体多样化开拓上的价值,值得给予充分的重视。

蜀汉政权割据虽然构成当时“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为时太短;魏晋统一的主流中心价值观作用,决不会对“伪朝”的文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使是蜀人陈寿主笔的《三国志》,也必然要受到统治阶级“主流意识”的制约甚至是干涉。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和出于对自我族群意识的骄傲,乃至于对大盆地生命史的“寻根”热情,常璩才愤而写作《华阳国志》。

“建安七子”王粲根据“巴渝舞”歌词改编的组诗四首,见载于《宋书・乐志》,即“魏《俞何韪琛匪钠,魏国初建所用,使王粲改创其辞,为《矛俞》《弩俞》《安台》《行辞新福歌》曲”。《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汉高帝所作也。高帝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人从帝为前锋,号板J蛮,勇而善斗。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人七姓。其俗喜歌舞,高帝乐其猛锐,数观其舞,曰:‘武王伐纣歌也。’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辞》,本歌曲四篇。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由于刘邦的喜爱,两汉皇室和权贵府邸宴集中,“巴渝舞曲”极为盛行。

王羲之写信给当时出镇巴蜀的友人:“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嵋而旋,实不朽之盛事,心已驰彼矣”,并且还打听“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有后否?”他的信件书帖《十七帖》中涉及蜀中的十三札《成都帖》(又称《成都城池帖》),可以说是名家中第一个为成都书写市名、并流传至今的墨宝:“成都城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为广异闻”。而《游目帖》则体现了王羲之对巴蜀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双重倾慕:“山川诸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王羲之在其他帖中也几次提及盼望“游目”益州,登临“汶、峨”二岭;梁武陵王曾经被封于蜀,后时时念及,命著名画家张僧鹞,远赴蜀地作画“图其山水”以慰藉其对巴蜀的思念之情。张僧鹞画技的高处,有“画龙点睛”“画鹞鹰驱鸟鸽”等典故说明其形象逼真的程度。他的巴蜀山水画,应该是引起当时和后来众多人向往巴蜀的因素。

魏晋文学巴蜀题材的作品,影响大的是左思的《蜀都赋》。但却是受到扬雄的影响。《晋书》记载:左思“少博览文史,欲作三都赋,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稔,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疏之”。他假托蜀人口吻而引出话题:“盖闻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九土星分,万国错N。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吾子岂亦曾闻蜀都之事欤?”其《蜀都赋・序》自称所描写的内容,“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班固《西都赋》亦不得不引用引用蜀人“李尤高安馆铭曰:增台显敞,禁室静幽。庭扣锺磬,堂抚琴瑟。匪葛匪姜,畴能是恤”。

郭璞不仅对严君平“卖卜市井”的高风亮节崇慕不已,而且以《巫咸山赋》《盐池赋》的繁富辞藻描绘巴蜀美景。《文选》收录的《江赋》就是郭璞的巴蜀题材代表作。此赋文采宏丽,铺张夸饰,气象壮阔,笔力雄健。其写大江之浩瀚的如“聿经始于洛i,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游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峨眉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状地势之险峻如“类胚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巴东之峡,夏后疏凿;绝岸万丈,壁立赧驳”;又以鱼、“羽族”、“金矿丹砾,云精C银”等铺陈巴蜀物产之丰富;也有一些写景片段(如描写江中舟楫往来的情景)亦生动传神,被誉为“中国山水文学的重要作品”。刘勰说:“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钟嵘说他:“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张载入蜀看望时任蜀郡太守的父亲张收,途中经过剑阁天险,有“表誓戒”铭文刻于碑,还有《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语。其《登成都白菟楼诗》曰:“重城结曲阿。飞宇起层楼。累栋出云表。蛲檗临太虚。高轩启朱扉。回望畅八隅。西瞻岷山岭。嵯峨似荆巫。蹲鸱蔽地生。原隰殖嘉蔬。虽遇尧汤世。民食恒有余。郁郁少城中。岌岌百族居。街术纷绮错。高甍夹长衢。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王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婿。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换句话说,总之,当时许多著名作家,或多或少地都有过“审美巴蜀”之作。

《史记》《汉书》和《水经注》的“巴蜀发现”,亦是这个时段中国文学一个突出F象: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记述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如“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洄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末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作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三峡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特征,还适当地穿前人的亲身见闻和感受,使优美迷人、妙趣横生而又气势磅礴的三峡奇观,展现于世人。后来中国文学的三峡题材文学,便由此全面拉开帷幕。

三、巴蜀文学

在急剧动荡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地理的阻隔和政治军事的割据,偏安一隅的巴蜀地区呈现着独特的发展状况。蜀汉政权的割据,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行政方式,将“天府”农业、天然气煮盐技术和盐、铁、纺织业等商业经济提升到新的高度,形成“夷汉粗安”的良好态势,这都为巴蜀文化的再发展准备了条件。但“达于为政”的诸葛亮无暇顾及文化建设,“国不置史”之禁令以及诸葛亮本人“文采不艳”(陈寿语)的垂范,使巴蜀文学未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继之而来的“成汉”政权为政宽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百姓富实。西蜀出现当时南、北方不曾有的太平局面,是以成都被称为该时期“西方之一都”。其间虽有“谯纵据蜀”负险自固八年,许穆之(司马飞龙)之乱世五年,以及南北朝时梁武陵王萧纪称帝于成都等,皆未从根本上影响巴蜀社会经济的发展。蜀汉政权的割据以及文化的运行,开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积淀。今人何满子先生说:“三国时期是巴蜀文化和周遭撞击十分激烈,因而是地缘文学的定性时期。自然形成的诸种文化因素的凝集和有序化,通常依赖于一个相对独立自足的政权……蜀汉政权则是炎刘以正统自命要匡复天下的政权,因此对巴蜀文化影响特深”。还有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巴蜀大地的确立,对中国文化特色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个时期,巴蜀文学仍然以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这“天底下两大至情文字”辉耀千古。《北史・文苑传》说:“汉自孝武之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马、王、扬为之杰”,“历选前英,于斯为盛”。汉代蜀籍作家的大赋,仍然是本时期文学创作的范式。蜀人秦宓、杜微、杨厚、任安、彭漾、杨戏,李密、李兴父子和常璩等,继扬、马、王之流风而崛起。在曾经被人们视为仅出忠勇之士的巴文化地域,也涌现出一批文士,仅巴西一郡,“文学笺启,往往可观,冠带风流,亦为不少”,产生了谯周、陈寿这样的文化大家。外地入蜀者刘巴、许靖、诸葛亮、陈震、马良,也在为巴蜀地域文化的繁荣而努力。

秦宓,绵竹人,《三国志・蜀书》卷三十八称其:“少有才学,州郡辟命,辄称疾不往”,是一个极有个性气节的士人。他开始注意到逐渐形成并且逐渐固化的巴蜀文化:“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扬雄见《易》作《太玄》,见《论语》作《法言》;司马相如为武帝制封禅之文,于今天下所共闻也”。他不无骄傲地宣称:“扬子云潜心著述,有补于世,泥蟠不滓,行参圣师,于今海内,谈咏厥词,邦有斯人,以耀四远”。作为一个文学家,秦宓在《与王商书》中自认:“仆亦善长卿之化”,强调自己的文学创作受到司马相如的影响,执著于现实世界那鲜活的人生形态,从世俗人生中获取自我的内心平衡并坚守自我人格,是谓“听玄猿之悲吟,察Q鸣于九霄,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处空虚之名,居不灵之龟,知我者稀,则我贵也”。其创作理论为“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彩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盖河、洛由文兴,六经由文起,君子懿文德,彩藻何其伤?”他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文学的本质就在于是一门美的艺术,必须要有形式的美作为表现形态。这似乎是秦宓所生活的环境所铸造的。当地人们喜爱艳华丽的民俗,遂蕴蓄成后来独具特色的绵竹年画。绵竹年画风格的喜庆、热烈、质朴、粗犷、泼辣,已经被世人公认为具有巴蜀浓郁乡土特色。“难张温秦宓逞天辩”故事,不仅在《三国志》中得到详尽地叙述,更是被《三国演义》给予浓墨重彩地描写,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蜀中多辩才”之由来,也是以被今人视为“辩论界元老”之原因。陈寿谓之“秦宓始慕肥遁之高,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馀,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秦宓的学生谯周曾经将其言论辑录为《春秋然否论》,惜失传。五言诗《远游》是其流传下来唯一可靠的诗篇,描述游子远行的艰难困苦,是为“远游何所见,所见貌难寻,岩穴非我邻,林麓无知己,虎则豹之兄,鹰则鹞之弟,困兽走环冈,飞鸟惊巢起”。

北魏时常景,写下一组颂赞巴蜀作家的组诗。《魏书・常景传》说:“景淹滞门下,积岁不至显官,以蜀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子云等四贤,皆有高才而无重位,乃托意以赞之。其赞司马相如曰‘长卿有艳才,直致不群性。郁若春烟举,皎如秋月映。游梁虽好仁,仕汉常称病。清贞非我事,穷达委天命。’其赞王子渊曰‘王子挺秀质,逸气干青云。明珠既绝俗,白鹄信惊群。才世苟不合,遇否途自分。空枉碧鸡命,徒献金马文。’其赞严君平曰‘严公体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说。才屈罗仲口,位结李强舌。素尚迈金贞,清标陵玉彻。’其赞扬子云曰‘蜀江导清流,扬子挹余休。含光绝后彦,覃思邈前修。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当途谢权宠,置酒独闲游’”。汉代巴蜀作家群的为人和作品,当然地会引起常景的喜爱,即所谓“耽好经史,爱玩文词,若遇新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这个当时“以文义见宗”著名文人,遂以巴蜀组诗,来表达对故乡前贤的景仰。

本时期巴蜀文学的运行动因,在于巴蜀文士不甘于被“边缘化”而奋起,如常璩不满于“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即史载“江左重中原故族,轻蜀人,璩时已老,常怀亢愤,遂不复仕进,裒削旧作”,改写成《华阳国志》,其立旨在于夸诩巴蜀文化的悠远。魏晋时期是中国社会动荡激烈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活跃时期,已经形成霸威的儒家思想受到首次挑战,老庄学说盛行并大胆地消解着儒学。“巴蜀半道,尤好老子之术”的地域文化,通过严君平、扬雄的哲学思想,成为魏晋玄学的核心而大行于世。纷扰的战乱使人们时时有“朝不虑夕”“人命危浅”的恐惧;文人便转向山水,力图在大自然美景中寻求身心的平衡和安宁。偏安一处的大盆地乃“无事偷着乐”,从容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静候着一个可供大展才华的时代的来临。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更衬托出大盆地“溺于逸乐”的“天府”优势,以至于巴蜀文人“士多自闲”,“少从宦之士,或至耆年白首,不离乡邑”(《隋书・地理志》)。但是,这也使巴蜀文学的影响难以扩展出去,“正史”难录。

乐不思蜀主角篇7

关键词:刘禅;庸君;大智若愚

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识码:A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人可说是知名度极高,那就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任国君也是亡国之君刘禅。他任蜀国皇帝时,一事无成,蜀国灭亡后又乐不思蜀,因他小名阿斗,在民间,故有“扶不起的阿斗”的歇后语。刘禅,也成为庸君的典型代表。但从历史记载中,却有不少蛛丝马迹,让人对刘禅的昏庸产生疑惑,他真的是庸君吗?

一、刘禅并非无能之辈

据《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描写,有一次司马昭与刘禅一起喝酒,故意安排表演蜀地歌舞,想试试刘禅的心。刘禅身边的人触景生情,非常难过,但刘禅“嘻笑自若”。司马昭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与刘禅一起降魏的大臣郃正觉得刘禅的回答太不成体统。回来后,郃正批评刘禅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刘禅说:“那我应该怎么说呢?”郃正嘱咐说:“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对他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那边,因此很难过。这样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刘禅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会记住的。”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就把郃正教他的话说了一遍,同时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因为实在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大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不由得笑了起来,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认为刘禅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放心了。

就因为司马昭对刘禅不存戒心,不但对他从未起过杀心,还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刘禅如此糊涂,也难怪人们把他看成了庸主的典型。难而,刘禅真的如人们一向认为的这么懦弱无能吗?非也。我们看看诸葛亮死后,有关刘禅的一些历史记载吧。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然后,刘禅又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当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而后方空虚时。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动。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一改以前诸葛亮在世时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局面。试想,能做出这样一种政治安排的人难道会是庸劣之主吗?

二、刘禅为庸君实乃无奈

为什么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又显得如此懦弱无能呢?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局面,不难理解,刘禅身为“庸君”可以说是逼不得己。

刘备死时,向诸葛亮托孤,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按刘备的遗嘱,刘禅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诸葛亮也是以父亲的身份来对待刘禅,对他事事不放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蜀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蜀汉的国家之事,无论大小,一切都由诸葛亮说了算。那么刘禅这个“万岁爷”干什么呢?裴松之注引《魏略》中引用刘禅的话说得很清楚:“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就是说,所有的军政大事都由诸葛亮说了算,刘禅只做一件事情:以皇帝的身份祭祀天地和先祖。刘禅做为名义上的皇帝,甚至比傀儡还不如。他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完全是个空架子。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在诸葛亮逝世不久后的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游“湔堋”,观“汶水”,玩得昏天暗地乐不思返,一直玩了整整十天才回成都。

易中天先生对此事有过这样的论断:“刘禅继位以后我估计就没有出过宫,一直到诸葛亮去世以后,在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才去了一次都江堰。这个事情被《三国志》大书特书,讲刘禅到了都江堰什么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看了岷江的水。而且据说还有人议论,说丞相要是在世的话他能去吗!你想刘禅17岁继位,一个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整天就在宫里面不能到处走,看一看都江堰还要被人说成是丧志,他爽吗?”(《品三国》三十七非常君臣)

如果仅仅只是“供着”,刘禅虽然不爽,但应还可以忍受,但诸葛亮偏偏不仅是“供着”,还要“管着”。著名的《出师表》有一段话很是精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就是皇上和丞相要象一个人一样,所有的国家大事要政出一门。这是明言,告诉刘禅你不要干涉府中政务;另外,刑罚赏赐的事情,我处理了你就不要有异议了。至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的意思则是:“你若与我不同,那就是循私,这是万万不许的!”

《出师表》中没有一个字是在请示工作,通篇都是对刘禅的教训。《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在这段话下批注道:“观孔明所谓两不宜,则后主之为君可知矣。”胡三省这两句话点中了要害,使人对刘禅的处境有了很好的了解。试想,人身自由已被诸葛亮控制形同软禁,又总是被教训指责,只能是动辄得咎,除了唯唯喏喏,刘禅还能干什么呢?

三、刘禅和诸葛亮的相处之道

面对诸葛亮的大权独揽,刘禅有多种选择。第一,历来帝王最怕的是臣子功高震主,特别是这样的臣子又大权独揽。凡碰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将其灭掉,以免造成后患。这也是历史上多数帝王最常用的办法;第二,实在无法灭掉功高震主之臣时,则处处掣肘,削减其权力,让他知难而退;第三,就是尽量表现自己的能力,夺回大权,并使对方产生畏惧之心而自已打掉非分之想;第四,如果既灭不掉又制约不了对方,而自已的能力又确实不如对方并需要对方继续为自已卖命,那只有委曲求全,并表示出对对方无比信任,以求得双方的平安无事。很明显,刘禅采取的就是最后一种办法。事实也证明这是刘禅所用的最好的策略。

刘禅清楚,自已无论是从能力还是权术的应用上,都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即使从权力上看,他这个皇帝也不如诸葛亮这个丞相大。他除了委曲求全,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因为诸葛亮手上有一把尚方宝剑,那就是刘备的托孤。刘备在托孤时说得很清楚:“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有了这把尚方宝剑,刘禅不听诸葛亮的话行吗?稍不听话,诸葛亮完全可以明正言顺的取而代之。久而久之,刘禅虽有国君之名,却无帝王之尊;虽有帝王之位,却无帝王之威。为避免内廷起火,为保住皇位,也为了祸及黎民,刘禅只能一次次松开紧攥的拳头,维系与诸葛亮这间表面的君臣关系,并慢慢养成谦恭、忍让、理智的性格。

诸葛亮生前,刘禅事事听从,但他的心中,却是自有主张的。这一点,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就可以得知。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把原来集权于诸葛亮一身的职务和权力,一分为二,军事和行政职能分开,并互相制约。不少大臣向刘禅建议给诸葛亮建祠,但刘禅拒绝了。《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地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其实从平素的言语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二。刘禅的“政在葛氏,祭在寡人”这句话中,明显可以看到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他说这句话时,不称相父,也不称丞相而直称葛氏,毫不掩饰他对诸葛亮十分明显的强烈不满。

四、刘禅其实是大智若愚

刘禅在诸葛亮生前无所事事也无需事事,并在诸葛亮长久的压制下形成了谦恭、忍让的性格,给人以一个懦弱无能的“扶不起的阿斗”印象。其实他是在与诸葛亮这个绝世高手开展一场旷日持久的豪赌,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佩服。他基于自己的和蜀汉的具体实际,甘愿给人们一个“庸君”的印象。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之所以从没有公开化,一方面是刘禅觉得蜀汉需要诸葛亮为之支撑大局,另一方面又因诸葛亮大权在握,刘禅清楚斗不过他,只要能求得表面的平稳,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从这点看,刘禅是真正的大智慧。同样,刘禅向魏国乞降,也是一种大智慧。

作为蜀汉的皇帝,他的安危与蜀汉百姓的安危连在一起,因而从大处看,刘禅的投降其实是为了保住蜀汉百姓的安全。《三国志·后主传》中刘禅祈降时进书曰:“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努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三国演义》中对此也有类似的描写,刘禅面对不肯投降的儿子刘谌说:“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三国演义》一百十八回)刘禅是不是从百姓的安危在着想不是很清楚了吗?

在蜀国灭亡后,刘禅与司马昭同样进行了一场心理战。司马昭视刘禅为无能,说出“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的结论。其实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试想,历史上凡是亡国的君主哪个有好的下场?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新主子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怕他们复国。司马昭为什么要演奏蜀乐?还不是为了试探刘禅有没有复国的意图?刘禅嬉笑自若中就把这一难关解决了。至于郤正提醒刘禅的做法,表面看是表现了帮主子保住尊严,其结果将会把刘禅送上断头台。刘禅并不是看不到这一点,为怕伤了旧臣的心,他装糊涂照着做了,但在做的时候故意让司马昭看出破绽,等司马昭一问,他就装疯卖傻地表示我不想复国。于是,刘禅作为一个归降的人,让司马昭彻底放心了。

公元271年12月,刘禅在洛阳病逝,终年64岁,得以善终。在中国历朝历代亡国之君中,刘禅的下场其实是最好的。同样是亡国之君,刘禅一直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而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仅凭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诗句,被赐毒酒。可见,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机智。

《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周寿昌在《三国志集解》评价刘禅时也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其为“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这不正是对刘禅的大智惹愚一种肯定吗?

像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充胖子”的面子政治家不能同日而语。由于长期战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刘禅宁当这样的“庸君”而不要一已的虚名,适应时代大势,这是一种生存之道,更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

乐不思蜀主角篇8

一、三个维度建构德育校本课程理念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巴蜀中学在“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创新德育理念:“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简称“善、雅、志”德育理念。

善为根。指善养于心,孝慈诚让;上善若水,厚德济生。善,乃立人之根本。雅为骨。指雅修于情,高洁慧美;雅润如玉,君子淑女。雅,乃处世之风骨。志为魂。指志立于行,坚韧精进;志比鸿鹄,胸怀天下。志,乃成才之魂魄。

重庆巴蜀中学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设计了育人目标,即以“善、雅、志”为基本维度(包含向善教育、优雅教育和宏志教育),明确了巴蜀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

“善、雅、志”理念如何反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善”,聚焦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珍爱生命等素养;“雅”,聚焦学生文化基础的底蕴,培育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素养;“志”,聚焦学生责任担当的情怀,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国家认同、问题解决等素养。重庆巴蜀中学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增强了德育校本课程的目标性、针对性,提高了课程的实施效益。

基于“善、雅、志”理念的德育校本课程,植根于中学德育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抓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善、雅、志”特色德育理念的连接点。在此背景下,巴蜀中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局限单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是在学校办学实践基础上,围绕“善、雅、志”理念和办学文化特色,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独具巴蜀特色的育人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学校教育实践出发,又回到实践验证,将“善、雅、志”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联系起来,寻找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二、“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的创新实践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w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巴蜀中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将“善、雅、志”理念与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整体性建构课程结构

“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是带有学校烙印的原生态德育资源,也是个性独特的特色化资源,具有真实性、切近性和亲和性,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学德育课程百花齐放,但也存在德育校本课程的系统性不够、适宜性不强、特色化不明显等问题,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薄弱。巴蜀中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校本德育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结合“善、雅、志”理念,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整体建构了指向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

学校采取纵线(分起始年级、中间年级、毕业年级)、横线(全校各年级的每个学月)交错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进行了德育校本课程建构。在纵线上,起始年级:向善教育,以善心、善言、善行为重点。中间年级:优雅教育,以雅量、雅趣、雅行为重点。毕业年级:宏志教育,以志向、志趣、志气为重点。在横线上,每学年各年级的每个学月,都赋予其相应的内涵和外延。以 11 月为例,学校将每年的11月定为“理想信念教育月”,各年级以不同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学校师生精神成长。同时,我们还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构建了“善、雅、志”德育课程主题序列,即在初中阶段,开发以“完善个人修养”为主的“善、雅、志”个体建构;在高中阶段,开发以“推己及人”为主的“善、雅、志”社会建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整体的、综合的、交融的,因此课程育人应该是立体化的。重庆巴蜀中学以纵线与横线交错、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结合的方式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建构,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打破了传统课程对学生的限制,从整体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更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立体课程系统。

(二)系统化丰富课程内容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传统、办学现状及目标愿景,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其具体情况来培养人。近年来,巴蜀中学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善、雅、志”德育课程资源,丰富“善、雅、志”德育课程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以环境课程形成全方位育人氛围

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校园中的布局、建筑与风格、人文和自然景观等,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因子。“善、雅、志”理念的表达,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的灵魂。

巴蜀中学以“涵养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学生、润养高雅学校”为指导思想,建构环境课程,提升隐性德育效果。学校的校园以其“滋兰树惠,精致典雅”的特征,成为了“文化风景,育人殿堂”。主要教学楼取名“至善楼”“明德楼”“正心楼”(语出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寝室取名“静远楼”(语出诸葛亮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名字凸显学校师生自强不息的乐学尚学精神,时刻激励身在其中的学子,能勤于反思、勇于探究、承担责任、学有所成。

学校的绿化也发挥着环境育人功能。菩提树,寓意“觉悟真理”;黄桷树枝繁叶茂,彰显蓬勃的生命力;梧桐树,寓意“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学校要求各年级各班级成立之初,以“善、雅、志”为主题,确定班训、班歌、班旗、班徽、班风,让“善、雅、志”主题教育深入人心,形成常态化。在教学楼内创办“善雅书屋”,让学生在优雅的校园读书环境中幸福成长。“善、雅、志”环境课程,涵养了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激励着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使他们能担当责任、勇于创新。

2.以文化课程打造德育示范性品牌

巴蜀中学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创新开发了近100门选修课程。至今,巴蜀中学已有《俊朗少年养成教育》《餐桌上的科学》等9门课程被评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巴渝文化探究》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探究性、人文性、综合性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此外,学校还注重学科育德,从常规学科课程中挖掘“善、雅、志”教育元素,予以强化,使基于核心素养的“善、雅、志”理念从课内到课外实现全覆盖、全渗透。

3.以活动课程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实践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验成长、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巴蜀中学一直重视开展各种活动,实施活动课程教育。例如,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发展足球社、化学社、音乐社、汉服社、街舞社等社团,丰富了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同时,涵养了“善、雅、志”理念。学校形成“春夏秋冬”四大特色活动:“春季运动会”“夏季生命周”“秋季社团周”“冬季艺术节”,对学生进行“善、雅、志”教育。组织了“亲近自然,快乐农耕”“拓展体验,健康运动”“科技创新,徜徉未来”等各种研学旅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开发“生涯教育”课程、“职业规划”课程,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组织以巴蜀学子为主讲嘉宾的“善雅大讲堂”,分享理性思考、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的成果,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智慧与才情、胆识与魅力的舞台。

三、“善、雅、志”德育校本n程的实施保障

“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德育队伍、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保障。

(一)课程资源

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开发。巴蜀中学注重开发案例化、趣味化、体验性、个性化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升德育水平与效果。学校组织编写 “巴蜀中学德育315”系列丛书。学校还发动优秀教师,编写包括以善故事为主的《善养于心》、汇集优质教育文章的《学生教育――资料集锦》、由学生心情故事汇编而成的《阳光心情 悦纳自我》、注重情绪疏导的《阳光伴我行――中学生情绪管理指引》以及《青少年成功的十大因素》《青少年应养成的人际习惯》《巴蜀社团》《国旗下的讲话》等德育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解决专题德育问题。

(二)德育队伍

打造一支富有特色的德育师资队伍,关系到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学校主张“校长以教师为本”,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德育课程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开发中,学校课程团队也存在一些困难,突出表现在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有些专业性问题难以深度讲解。为此,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社会资源,邀请了教育专家、文化学者、心理咨询师等加入到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来。

(三)文化建设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基础,德育校本课程才能让“善、雅、志”理念生根。巴蜀中学坚持校本、品位、融贯、浸润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仪式文化、社团文化、校园宣传文化等挖掘自身潜力,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学会终身学习,实现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卓越的管理团队、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教师队伍、精细的教育教学、优良的教育生态构筑的巴蜀中学文化,使“善、雅、志”德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在每个巴蜀人心中生根。

(四)评价体系

巴蜀中学以特色表彰为激励,构建有效德育课程评价。学校改革传统德育评比表彰制度,设立友善星、礼仪星、勤学星、环保星、自强星、诚信星等,多维度发现新时代学生闪光之处,推行正面激励教育,以榜样示范引领,有效引导学生形成高尚卓越的人生观、世界观。此外,在评价内容上,学校改变以分数评定高低的旧模式,注重德育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在评价方式上力求多元化,做到既有学生的评价,也有教师的评价;既有学校的评价,也有家庭、社会的评价;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同学之间的互评和集体评价。

当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巴蜀中学在“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和困惑。例如,如何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标准,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活动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如何增强德育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将坚持“善、雅、志”理念,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开辟一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道德培养新路径。

上一篇:一枝清荷范文 下一篇:经典祝福短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