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会范文

时间:2023-11-21 01:17:02

步入社会

步入社会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找文章,到]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步入社会篇2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进入——公司实习已经有两个月了,这短暂而又充实的两个月中,我体会到了工作中的快乐与辛酸。期间的感慨万分,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预备党员,通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在思想上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本人这几个朋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汇报。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业务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过去的几个朋中,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系统、全面的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加强理论学习,其次是在行动上落实。作为一名天狮集团财务中心的实习生,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在校期间我主修的专业是电子商务,而进入天狮公司实习从事的是财务类的工作,虽然在校期间我学习了一些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部分盲区,学习起来比较慢,但我一直都在一心一意的投入工作,学习专业知识。

加强理论学习,第三是注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就是要能够掌握并能够熟悉运用理论知识,帮助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注重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我所负责的工作,比较系统的学习了相关的文件资料,并能够在主管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学习对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加强学习仍将是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主要的内容。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积极开展工作,力求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通过两个月来的工作实践,有力的促成自己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面对挫折,辨证的看待问题。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开展工作。

目前我已经基本适应了工作环境,基本熟悉了工作程序,并能够独立的处理部分日常工作事务。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加强学习,争取早日熟悉工作情况,更好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够更好的配合好领导的工作。

三、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看的东西不看,不该说的东西不说,不该问的东西不问,严格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言行,管好自己的思想。注意将工作、学习、娱乐、休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将8小时以外的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在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首先,在思想上,与新时期党员的标准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领会,并坚持作到身体力行。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开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其次,在业务知识上,与自己本职工作要求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通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业务知识的不熟悉,将会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力争早日成为一名精通业务工作的财务人员,最大限度的为党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步入社会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的放宽,民营医院开办数量呈较快增长趋势,竞争也比以前更加激烈。但是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疗技术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多半会寻求公立医院进行对口扶持。”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缪伟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采访时表示。

在此次下发的《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包括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会资本办医在内的新举措。据缪伟介绍,福建省对民营医院的对口支持主要以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的方式指导和帮扶社会资本办医。具体操作完全交由医院双方对接,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优先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基本医疗;二是以双方自愿为主,政府不去“拉郎配”,双方自行谈条件后由政府确认对口的关系,确认享受对口资源政策。

“目前,福建民营医院发展趋势良好,总体势头比较强劲,但是体量还是比较弱小,规模偏小。”缪伟认为,在医院双方的合作中,坚持自愿的互惠互利原则,把双方利益捆绑,“恋爱才能谈得比较长久”。公立医院以品牌、管理、技术、人员等参与民营医院托管,得到收益回报,外派的医生也会按照社会资本办医的待遇适当提高,进而可以改善公立医院的投入和福利,提高整体合作积极性。而民营医院通过公立医院的对口扶持,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得到发展,这对于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通过“借力”公立医院力量发展社会资本办医,在缪伟眼里,这是目前最为共赢的方式。一方面,民营医院借助公立医院的一臂之力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医院的成长定会在患者流量和技术骨干的外流方面对公立医院带来冲击和压力,但也可以反之促进公立医院改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医生的待遇。

“未来,福建省在医疗资源发展规划中将为社会资本办医下一个五年预留25%的份额,床位预留规划25%,大型设备预留配置25%,以促进全省社会资本办医的长足发展。”缪伟表示。

公立医院对口扶持社会资本办医,看似美好,事实究竟如何?近几年,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我国民营医院发展迅猛,但在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与公立医院差距很大,民营医院发展仍处于尴尬境地。“虽然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来改善这种现状,限制公立医院规模、控制门诊量,但是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所谓的“公立托管民营”,也不过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步入社会篇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占有重要位置。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涉及整个社会领域,应坚定信心、加大力度,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加以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和创新中,应注意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步骤的渐进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配合的“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这是对改革内涵和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温饱尚未解决和短缺经济问题。现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绝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供给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迅速提升,上学、看病、住房、交通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也不断凸显。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体制问题是平均主义障碍,因此需要通过拉开收入差距、引进竞争机制来提高体制运行效率。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改革开放初期,放权让利的过程使改革成为普遍的获益过程。随着改革触及利益格局的核心部分,各种利益矛盾凸显出来,产生了很多涉及利益分配和利益补偿的突出矛盾,因此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各种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在经济成分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现在,我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又出现了如何驾驭利益主体多样化的社会、如何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占有重要位置。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对于协调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正确把握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

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是现代社会运行的三种基础机制。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建设规律的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教育体制、科技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户籍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公正,提供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

社会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此,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涉及整个社会领域,应坚定信心、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进一步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坚持扩大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并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等工作。

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按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要求,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贯穿收入分配的全过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通过规范收入和财富分配来调节利益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这一体系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重视保护残疾人权益,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进一步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户籍、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完善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

进一步推进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公立教育、医疗等非营利机构的社会事业法人地位、行为规范、税收规则和监管制度,在坚持社会事业机构公益性目标的同时,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文教卫生事业公共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加城乡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下大力气逐步解决人民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公共投入要适当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通过长期努力,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进一步推进社区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基层社区组织,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建设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增强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应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更好地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进一步推进劳动关系体制改革。把职工参与和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协调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建立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法律法规和调解仲裁办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劳资两利、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积极推进治安防范工作的社会化和民众参与,规范保安服务业,保护人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应遵循几个原则

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应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使我国的社会体制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相契合,更加完善成熟并逐步走向定型,更加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注意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允许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而不能简单地要求一律套用某种固定模式。应认真总结各地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成功经验,用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检验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注意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研究和把握社会体制运行不同于经济体制运行的规律,在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中既注意增强组织活力、降低运行成本,又注意处理好坚持公益性目标和提高体制效率的关系。

注意改革步骤的渐进性。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应循序渐进,通过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然后由点到面不断深入,在实践中获得广泛共识,在渐进、有效、可控的节奏下积极稳妥地逐步加以推进。

注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改革。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注重培育城乡居民的自治能力、社会组织的中介服务能力、民间资本发展社会事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

步入社会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促进民政工作更好地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大局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政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政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更加重大。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既是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基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双重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石,更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民政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全面发挥民政“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着力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到201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福利事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城乡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民间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社会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民政事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扎实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继续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形成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应保尽保,强化动态管理,推进分类施保,使之与再就业、社会保险、最低工资制度等政策相互配套、有机衔接。将城乡低保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兑现。深入贯彻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要求,认真落实各级财政供养资金,除省财政按年人均720元补助外,不足资金由各州、市、县(市、区)配套补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全面落实供养待遇。将敬老院建设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省级与州、市、县(市、区)分级承担的原则,从20****年起用5年时间改扩建和新建一批敬老院,新增床位10万个,增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0万人,将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5%以上,稳步提高对农村五保对象的整体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不断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试点范围,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力争到2008年底在全省普遍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政策,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使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都能得到救助。研究制定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全民慈善意识,健全慈善事业组织体系,完善公办慈善机构,培育民间、社区慈善机构,推进慈善事业加快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明确各级政府救灾工作职责,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灾害管理体制,加大各级政府救灾资金的投入。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机制,规范各项应急工作程序,组织好灾后恢复重建。及时安全地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的群众,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在灾后24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切实安排好春荒、冬令期间的灾区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加强救灾储备能力建设,从20****年起,省财政在今后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建设覆盖全省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力争到2011年形成以昆明为中心,滇西、滇南、滇东北为分中心,边远多灾县为储备点,救灾物资灾后能迅速及时到达灾区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加强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精心组织好一年一度的“送温暖、献爱心”集中捐助月活动,并在认真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慈善超市”建设,以更直接、更便捷的救助方式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群众避灾自救能力。

(三)积极推进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建设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发〔20****〕11号)精神,加强以社区综合服务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相配套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区自治组织的依法选举,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会议及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积极扶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公益性组织,逐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以村民自治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继续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劳动、法律等服务进入农村社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努力,实现到2010年全省80%的城市社区和10%的农村社区达到“六好”要求、到2015年全部城市社区和50%以上农村社区达到“六好”要求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完善和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认真做好双拥模范城(县)的创建工作,积极为驻滇部队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提高全省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努力形成重点优抚对象抚恤、优待、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健全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通过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采取市场化方式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大病住院医疗保险等办法,切实有效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继续全面推行“双考”安置办法,切实规范安置秩序,加大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退役士兵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渠道安置、多形式就业的退役士兵安置保障制度,引导和鼓励退役士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标准。认真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推进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抓好全省12个重点军供站维修改造规划项目的实施,加强军供站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供保障能力。

(五)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以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为重点,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福利机构的改组、改制和改造,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依法完善福利企业减免税收等扶持政策,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采取集中供养、家庭收养、社会寄养等多种方式,提高孤儿养育水平,建立“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实施救助服务。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力争****期间福利发行销售逐年递增,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切实加强老龄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认真落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大力推进“163”计划,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面向社会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新格局。

(六)着力培育发展各类民间组织。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和依法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完善扶持民间组织发展和管理的政策,重点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慈善类及基层服务类民间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规范发展各类基金会。深入开展“民间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间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强化民间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协调关系的积极作用。在建立健全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的民间组织综合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对境外在滇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力度,及时有效查处民间组织违法行为和非法民间组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七)加快殡葬改革步伐。将殡葬改革工作列入社会发展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逐步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从省到乡(镇)层层签订殡葬改革目标责任制,坚决取缔非法公墓,有效治理乱埋乱葬、乱建活人墓等违法行为,确保殡葬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愿进行火化,力争到2010年将全省火化率提高到60%以上,其中昆明市的火化率不低于90%;其余州(市)的火化率不低于60%。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划地名、婚姻登记、儿童收养和印支难民安置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领导,为民政事业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民政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主动研究、经常过问民政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把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民政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的高度出发,树立大局意识,发挥部门优势,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合力做好民政工作,不断健全“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分工合作、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各地要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的要求,将民政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合理安排好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等专项资金,并积极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特困群众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逐步增加对基层民政相关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基层民政办事窗口设施建设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政事业经费使用和发放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

(三)进一步充实加强基层民政力量。近年来,随着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民政工作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各级政府要从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民政工作方针、有利于适应人民群众对基层民政工作的要求、有利于不断提高民政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出发,按照切实转变职能的要求,结合乡(镇)撤并及乡(镇)机构改革的实际,采取调配、整合等办法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使乡镇政府切实承担起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为基层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强民政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政立法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慈善事业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加大民政法制宣传和执法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营造与建设法治民政相适应的内部环境。

步入社会篇6

顺等。虽然我国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是在居民收入普遍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出现的,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也会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有效政策,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把握好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的方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靠发展,二靠改革。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督,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当前,特别应关注分配过程的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督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为此,一方面,应保护企业和个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对一些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和加强监管,对非法收入坚决予以取缔。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重点在农村,关键是“三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此,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大体同步增长;取消对农民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步入社会篇7

[关键词]初次分配;公平;民生;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1-0012-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前所未有的理论表述令人欢欣鼓舞,它表明党和政府在分配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和缩小贫富差距、最大限度地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预示着国民命运特别是普通百姓经济地位必将相应改善的社会效应的产生。这一分配理论的提出,并不是对先前的分配政策“初次分配体现效率”的简单改写,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政府人为调节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注重人权、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不平衡性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从经济发展角度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历史。几千年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运行机制,不思进取的小农经济意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生产力发展受到束缚,人类文明得不到发展与提高,子孙代代只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经济短缺、靠天吃饭、共同贫穷的自然循环状态。

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雇佣劳动制度和商品经济形式,是对小农经济形式的彻底否定和生产力解放的社会基础,与商品交换活动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作用的实施,有力地打破了小农经济社会的原始平衡。市场的价值取向极大激发了人们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欲望,而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又导致经济主体经济结果上的巨大差距,共同贫穷成为历史,贫富分化伴随市场经济的步伐亦悄然成为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现象。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社会的西欧诸国在获得生产力水平极大进步超过过去一切世代总和、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最早经历了贫富分化、公平失衡的残酷过程。由此,社会矛盾激化现象频频爆发,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等等,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带来极大的障碍,又进一步加深不同社会阶层经济利益的分化。

在西方大国最早进行海外贸易、注重交换对财富增长的作用时,我们却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带来了西欧各国市场的饱和和国内不平衡性的进一步加剧,于是,在寻找海外市场的利益驱使下,伴随强国的武力炮火不平衡性由一国发展为世界范围。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摩擦,进一步导致中国社会的衰退和经济的进一步落后,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长期处于多重压迫的中国人民政治上翻身解放,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屈辱历史,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经验不足和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我国经济生活在长期以来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徘徊,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人民生活共同贫穷的落后面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样市场经济又带来了它自身难以避免的后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初次分配体现效率、再分配体现公平”,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经过程,其必然导致一个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不平衡产生――国民的经济地位的不平衡与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步出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统计,就全国而言,2002年收入最高的1%的人群组,获得了社会总收入的6.1%,收入最高的5%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近20%,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社会总收入的近32%。到2006年,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的33倍。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远远超过国际标准0.4的安全指标,贫富悬殊愈发严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另一现象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是城乡差距拉大,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城镇人口收入的增加,农村人口收入相对下降,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为2476元,城市是7707元。城市统计的是货币收入,而农村很多则是实物折换而得到的。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近70%,但人均消费只抵城市人均消费的1/3。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与不平衡性相伴随的社会治安恶化、道德低下、信用缺失、社会效益下降等负面现象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

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证明,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社会经济形式,但市场竞争又是残酷的,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就是市场作用局限性的直接后果,但同时它又为不平衡的消除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政府的自觉干预提出了要求。

长期的自由市场竞争,最终使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西欧国家产生经济严重不平衡状况和经济的大衰退,但又为福利制度的建立、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提出了要求和条件。为消除不平衡以及由不平衡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寻找经济发展新的起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鼎盛阶段以后,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的大危机和二次大战以来,西欧各国普遍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福利制度,即运用政府手段,实施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将社会公共财富向弱势群体倾斜,旨在提高其购买能力和经济地位,扩大市场销售,促进生产企业的再发展,进而带动就业和需求,使经济走向良性循环。英国是历经市场经济最久的国家,也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后来波及到欧洲大陆、北欧、美国等发达国家。

我国自建国以来所奉行的经济政策就其实质而言依然是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对外盲目排斥、对内否定商品经济,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近三十年依然是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普遍贫穷,人民温饱都难以解决。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然使我们在发展举措上注重效率优先。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我国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世界穷国上升为今天的世界排位第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期250美元,提高到今天的2000余美元;经济发展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在8%~9%以上;航天事业成就令世人瞩目,彰显一个经济大国的实力;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公用事业获得空前发展,等等。这一切皆表明,在经过二十余年的经济持续发展以后,我们具备了调节社会不同阶层经济不平衡的物质条

件,为我们“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机会,为我们由不平衡――平衡的努力打下了基础。因此,“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和政府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准确性的表现,更是政府注重人权、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

三、“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注重人权、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

以雇佣劳动制度和商品经济形式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市场自由化特别是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其主要目标,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自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目标。因此,人权问题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势力的旗帜就最早写入了资产阶级宪法,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以私有产权为本位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使人权获得充分发展和真正体现,在利润最大化为其主要目的的自由竞争条件下,广大雇佣劳动者只是物质要素的附属,受资本的强制支配,从事繁重且劳动条件艰苦、劳动风险巨大的生产活动,与人权相联系的各项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合作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必然结果,利益双赢目标下必然引起竞争方式和竞争内容的变化。因此,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其对企业利益的关注,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劳动力越来越成为一种资源得到重视和开发,“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和现代社会的普遍认可。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特别是近代社会多重力量的压迫,使得中华民族是一个最缺少人权保障的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中华民族才开始享有最广泛的人权和从未有过的政治自由。改革开放,不仅为人权的实现营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也为人权保障逐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亦相应提高,“以人文本”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进入新世纪,在物质财富不断丰裕条件下,党和政府连续做出了西部大开发、取消农业税、落实义务教育、建设廉租适用房、医疗制度改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投资于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产品的供给等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又一步,国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分配制度上做出进一步的改革,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党和政府消除贫富分化的重要举措,是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的重要体现,是党性、人性的重要体现。

四、“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首先,“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既然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差别在效率追求过程中的出现是必然的,那么,由此而导致的不利于整个社会稳定因素的出现也难以避免。近三十年来,我们一方面见证并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实惠,但同时又为诸多危及社会稳定和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事件的时而发生而焦虑和恐慌,坑蒙拐骗、抢劫盗窃等犯罪活动极不协调地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文明进步相伴随,而大多数危害社会的违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所以,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给予技能低、从业难的劳动者以基本生活保障,是保障经济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

其次,“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实现全民小康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初期,解决温饱是我们最初的奋斗目标,2000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多美元,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具体化,提出了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争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党的十七大则更加明确而又体现民意,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近三十年来,举国上下为每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积极努力,并收获了相应的经济成果,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从各方面彰显了一个大国的实力。但是国大、人多、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道路上必然充满艰辛与曲折,广大低收入劳动者经济地位能否改善,决定了全民小康任务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质量。

步入社会篇8

解决社会公平“核心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红旗出版社总编辑黄苇町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财力日益雄厚,为我们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创造了条件。”

黄苇町建议,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应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解决就业难题

巩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必须看到,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问题都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黄苇町表示,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科学调控宏观经济

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尽管我国近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转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

谈到粗放型增长方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沈杰说:“目前,与粗放型增长方式密切相关的乱征土地、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相应的社会风险因素,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诱因。”

为此,沈杰建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托底”机制

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

沈杰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平仍然较低,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还有大量的人群应尽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沈杰建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应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引导和帮助低保对象、学生、儿童等居民参加城市居民医疗统筹,继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期生计;探索和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和规范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民合法权益受侵害等现象不时发生。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就如何进一步畅通百姓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出了具体建议:首先,各级党政部门在工作中要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第三,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经济社会并重

克服发展“短腿”现象

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

“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都与发展中的‘短腿’现象有关。”黄苇町说。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协调。”吴忠民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腿’现象。”

他提出,目前应着眼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着力解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二是要加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公益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对社会事业的监督管理力度,着力解决一些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等偏离公益目标的问题。

把反腐制度落到实处

防止“权力寻租”

“腐败现象是和谐社会的大敌,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削弱了全社会的凝聚力。”沈杰说,党中央清醒地看到了腐败现象对党、国家和社会的严重危害,一直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注重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治腐败现象。

沈杰表示,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各项反腐败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江南水乡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二战男孩逃生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