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男孩逃生记范文

时间:2023-11-10 11:52:14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1

从小妈妈就喜欢把我打扮得像个女孩儿,小吊带裙还有娃娃衣,我几乎都穿过。虽然长大之后,妈妈及时纠正了她的错误,总是给我买一些男孩子才能穿的衣服,但是关于女孩子的记忆却留在了我的心底。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是个男孩子,应该有个男孩样。但是因为从小被打扮成女孩子,所以收藏女孩子的东西,成为我生活的一大乐趣。我并不是一个恋物癖。只是每个小孩子都有童年,而每个孩子都有关于童年的记忆。我的记忆就是那些属于女孩子的小玩意。

记忆是一回事,喜欢又是另外一回事。作为男孩子,我当然知道收藏这些会被别人笑话,为了把我变回男孩子,妈妈丢过我的很多东西,每次发现我拿着女孩子的小玩意,妈妈都会狠狠地骂我,然后在骂声中把东西丢掉。

直到我看见妈妈那件胸衣,因为实在太喜欢,太想拥有了!我又不好去商店里买,也不能偷拿妈妈的。于是我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弄到几个好看的胸衣……

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很杂的胡同。那儿住的都是一些外地来的民工,窄窄的胡同里,晾着很多衣服。在经过那个胡同的时候,我还特意朝那些衣服瞥了一眼,果然有很多女人的胸衣!其中有几件,还是年轻女孩子才穿的款式!但是这个胡同因为太窄,楼上的窗户又开得很大,住在里面的人一低头就能看见下面的情况,我一个名校的高中生去偷农民工的胸衣,要是被人逮着,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冥思苦想,该怎么才能弄到那些胸衣,还不被抓到?这时我身边走过一个小男孩儿,五六岁的样子,穿得不是很讲究,还很脏。应该是民工的孩子。我灵机一动,拽过小男孩儿的胳膊说:“小朋友,哥哥给你买冰棍吃好不?”

小男孩儿咬着手指头点了点头。

我灵机一动:“你想要吃冰棍也可以,但是你得帮哥哥把那个拿过来行吗?”说着我的手指向了其中的一件胸衣。

小男孩儿什么都没说,跑到晾衣服的竹竿上就把那件胸衣扯了下来,又跑回来递到我手里!眼神中有想要吃到冰棍的期盼。我兴奋地将那只胸衣赶紧揣进了书包里!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得手了!我拉着小男孩儿的手去小卖部买了一个很大的“火炬”给他……

晚上回到家中,我偷偷将那件白色的胸衣拿了出来,女孩子到了十七岁应该都会有这个东西吧,这件虽然款式简单,但还是让我兴奋不已。

第二天在经过那个小巷子的时候,我看见那些晾衣的竹竿上又多了几件胸衣,而且这个时候,恰巧昨天帮我偷拿胸衣的小男孩儿又出现了!小男孩儿好像知道我这个时间会路过这里似的,他呆头呆脑地看着我,我将他叫到身边:“去再给我拿一个,我还给你买‘火炬’吃!”

小男孩儿点点头跑到晾衣服的竹竿前又扯了一件粉色的胸衣给我

小男孩儿正式成为我的胸衣偷手!因为那个地方总是有胸衣丢失,住在民工区的女人们,就总是购置新的胸衣,渐渐我收藏的胸衣开始多了起来,我也越来越贪婪,每当看见那些私房品我就想拥有更多!

老人们总是说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的贪婪终于验证了这句话,这天我再去那个巷子的时候,发现几个女人正揪着小男孩儿在盘问什么。旁边站着的一个妇女揪着小男孩儿的耳朵着急地说:快说!不是你偷的!

我吓得赶紧骑着单车逃离了那个地方!那天,我一整天都浑浑噩噩的,心中无数个设想让我不能安心学习!要是小男孩儿说出了实情怎么办,要是那些女人找到学校怎么办?那样我就名誉扫地,从此抬不起头来了!爸妈一定会觉得我给他们丢人,把我赶出家门的一

半夜,我在噩梦中惊醒。我决定第二天去找那个小男孩儿问问清楚。没想到我再去的时候,小男孩儿依旧很守时地在那等我。我战战兢兢的走过去问他:你告诉她们了吗?说这些胸衣是我让你偷的?

小男孩儿摇了摇头,我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是我又怕哪天那些女人再盘问他怎么办呢?再说童言无忌,谁知到哪天他会不会说出去?我朝那栋老旧的楼上望了一眼,发现有一家的窗户上晾着一件胸衣。孩子顺着我的眼线去看,指着那件胸衣说:“妈妈的!”

“那你妈妈在家吗?”

“妈妈上班!”

“那你去帮哥哥拿下来,哥哥再给你‘火炬’!”说出那句话的那一刻,我的心在颤抖。孩子二话没说就钻进了楼道里,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爬上了窗台,但是胸衣晾得很靠外,孩子吃力地伸着那双小手去抓的时候,从楼上掉了下来!我亲眼看见那个小孩从楼上掉了下来,手里还死死地扯着那件胸衣……

在一大群人的惊叫声中,我逃离了那个地方。那天晚上我吓得一夜没有睡觉!没有人会知道小孩的死和我有关系,可是我却不能心安理得地将自己和这件事扯开。是我先萌生了让他从窗户上掉下来就能守住我的秘密的邪恶想法!或许就是因为我的恶念,才会要了他的命。假如小男孩儿没有遇见我这个用“火炬”诱惑他的人,他应该会平平安安地长大。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2

片名:《大逃杀》(Battle Royale)

国别:日本

出品时间:2000年

片长:113分钟

导演:深作欣二

1 这是一个成人的寓言,它来自于未成年人越来越蔑视成年人的现实,有权的高层成年人,为了赢得未成年人的尊重,就制定了“RB大逃杀”法案,这个法案让所有未成年人彼此为敌,相互残杀。

42个国中学生乘坐大巴正在假期旅游,被人迷昏在车里。深夜,当他们陆续在某小岛上的一间房里醒来后,发现颈上都套有一个颈环。大家正惊慌不安,屋外降落了一架直升飞机,班主任北野从飞机上下来。他带领一队军人进入房间,开始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同学,接着用录像带向他们介绍“RB大逃杀”法案,法案要求;他们在这个小岛上相互残杀,杀到只剩最后一人胜出,他们的颈环是用无线电控制跟踪的,谁要想逃跑或不到指定区域参加游戏,颈环中的炸弹就会爆炸。讲解中,有两个同学试图反抗,被北野当场杀死,剩下的40名同学被迫拿上军队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武器陆续离开。刚到屋外,几位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先下手为强”地开始了残杀,之后,就是几天昏天黑地的中学生互相大屠杀。每天都有年轻的生命在人为的敌对中被摧毁,到了第三天,就只剩七人还活着。最后,北野本人也被学生杀死,生还的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他们成了全国的通缉对象,两人携带着武器,开始了流亡生活。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未来,其隐喻却是在当下。日本经济持续的恶化,导致成年人失去自信,也失去教育下一代的信心,少年暴力犯激增。为了防止少年失控,RB法要求,每年抽出一个高中班级参加军方举办的这种残酷的生存游戏,限时三日,相互杀戮直至最后一人胜出。这个法案宣称其推动目的在于发泄少年的暴力,并检选有能力的人以面对更严苛的未来。

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话题是“他人即地狱”,《大逃杀》是对这一话题影像的现身说法。看到影片结尾,两个幸存者携手走进山林,那山林令人想到天堂之门,但那是天堂之门还是地狱之门,谁也说不清楚。纪德在《窄门》题记里有句意味深长的话:“通往天堂的窄门,容不下两个人。”既然如此,最后的两个中学生又该如何面对自己身边的他人呢?

2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曾进口了深作欣二执导的《莆田进行曲》,影片把一个当替身的电影小人物的屈辱辛酸描绘得感人至深。影片些微暴露的暴力倾向已被我国的审查人员剪除得干干净净,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感同身受的世故人情。殊不知,深作欣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力电影大师,到了90年代末,随着VCD和DVD时代的来临,我们终于发现了深作欣二让人瞠目结舌的暴力本色。

生于1930年的深作欣二是日本殿堂级的电影导演,他的殊荣来自其暴力至上的艺术理念,他的影片几乎每一部都会涉及到血腥杀戮。《柳生一族的阴谋》以幕府时代为背景,展示了当时争权夺利的残酷现实,大规模的厮杀使银幕充满血色的猩红,人头满地乱滚是他最喜欢的镜头之一。深作欣二最著名的作品是1973年拍摄的《无仁义的战争》,影片以广岛的黑帮之间的权益更迭为大背景,反映了当时战后混乱的社会秩序。以血腥暴力的写实场面,映衬了江湖背叛的惨烈。其后,他一鼓作气连续拍摄了四部续集,“嗜杀”程度愈演愈烈。

到了暮年,深作欣二的雄风不仅不减当年,反而更是老夫聊发“暴力”狂。《大逃杀》掀起了世界级的暴力热潮,片中柔弱的小女孩拿起枪来也是绝不手软,为了生存毫不留情地大开杀戒,当那些象征希望的无辜的男孩女孩纷纷死去,无限的绝望和恐怖弥漫银幕,如同世界末日来临。本来,深作欣二还要将更大的暴力“进行到底”的,但在筹备《大逃杀2》时却突然因病辞世。老子死了,还有儿子,深作欣二未了的心愿,让其子深作健太实现了。《大逃杀2》描述的也是一个虚构故事,让一群中学生,按照日本政府考察国民求生能力的指导规划,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互相残杀,适者生存,最终获胜者为王。该片自然也是充满的血腥,除了鼓励无缘无故的杀戮,我不明白父子俩前赴后继拍摄这样血淋淋的影片意义何在。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3

“人吃人”惨剧发生

1943年春天,河南农民张宝文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带着妻子和年仅15岁的儿子张军伟背井离乡,逃荒异地。他们辗转千里,终于到达西安市道北落脚。张家的经历是当时河南逃荒人的缩影,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正是当年中发生的所有苦难故事中的一个。

从1941年秋季开始,在张宝文的老家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开始出现旱情,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饥饿的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充饥。到了1942年秋季,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山上的草根被挖完,树皮被剥光,每天都有饿死的灾民,而且死人的数量愈来愈多。在张军伟幼时的印象中,因为持续的干旱,田地干裂,大风过后,扬起漫天黄土。田里打不出一粒粮食,靠天吃饭的农民没有丝毫的办法。然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每家每户都没有可吃的东西了,饥不择食的人们就上山挖野菜,吃树叶、榆树皮、柿叶、剥下的柿蒂,把蒺藜捣成粉等,可是这些东西也很快吃完了,于是人们就吃鸟粪、观音土、石头面等充饥。而让人们都想不到的是,在许多地方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人吃人的事情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道听途说。在河南省档案馆里收藏着《上蔡县执委关于报因灾吃人情形的呈》,这封官方的文件可以证实:在河南旱灾期间,确有“吃人”惨剧发生过:上蔡县吕店镇第十八保第十一甲王庄60余岁的贫民刘卷良,家贫如洗,乞讨无门,曾在(1943年)3月4日将饿死的乞丐“解割煮食”,以救饥荒。1946年,河南省社会处编印的《河南灾情实况》一书这样记载当时的灾情: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颗粒无收,秋禾全数枯萎。于时树叶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细泥,亦用果腹。灾民因饥饿难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杀儿以求一饱者,所在多有,司空见惯,同时无主弃婴,到处可见,音若泣声,到处可闻,死尸横野,无人收埋,鬼哭神号,无殊地狱……

1942年夏天,还未从旱灾的阴影中走出的河南民众又面临着一场蝗灾。据1942年6月28日的《河南民报》披露,尉氏县境内发现蝗群:大群飞蝗,遮蔽天空,东西达十余里宽,由北向南飞去,一时月色为之笼罩暗淡。除了旱灾、蝗灾,还有“汤灾”。“汤灾”,是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给河南人民带来的人为灾祸。他不仅横征暴敛、抽丁拉夫,设立苛捐杂税达38种之多,而且所辖部队纪律涣散,奸淫抢掠,横行乡里。而此前的中原大地已是满目疮痍:为了阻止日军西进,1938年6月9日,军队曾在郑州的黄河花园口掘堤放水淹日军,人为地制造了一场大灾难。据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因此灾,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44个县,125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于滔滔洪水,390多万人外逃。在这样的天灾、人祸的双重夹击下,河南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苦难,他们上天无门、哭诉无处,每一天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传教士和记者笔下的灾情

少数传教士和几个中外记者成为当年河南大灾的记录者,他们在报导中的片断记录,成为还原1942年河南旱灾历史真相的有力佐证。

1942年9月份,传教士阿西克拉夫特在郑州写道:“教堂外面,几天以前有6个小孩被他们的父母绑在树上,为了让这些孩子在大人要饭时不去跟随着造成拖累。一个母亲有一个婴儿和两个大些的孩子,在讨饭的长途中疲劳不堪,坐在树下休息。她叫两个大些的孩子到前面的村子里讨一点吃的,当孩子们回来时,母亲已经饿死,婴儿还依然使劲吸吮着她的。这里大些的孩子们被卖掉。这个死去的妇女留下的两个男孩加一个女孩,用不了十块钱就能卖出去……”

当年的春天,河南南阳的《前锋报》记者赵鸿恩借了辆自行车,从洛阳到郑州,一路东行,到郑州再南下,直到信阳。一路采写了十多篇报道,系列报道《无尽长的死亡线》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历史细节。在赵鸿恩的笔下,“(郑州)国际救济会难童学校的外国牧师,在1943年的春天,一天内在街上发现了183具尸体。”

当时,敢于披露灾情的媒体,除了《前锋报》这家民营小报外,还有重庆《大公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几家媒体。1942年12月,《大公报》派张高峰到河南任战地记者。他从四川经西安到洛阳,后从洛阳南行。沿途,他看到成千上万的河南难民蜂拥入陕,到处是骨瘦如柴的乞丐,随处可见灾民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逃荒。张高峰感到气愤的是,灾情如此严重,县乡政府还逼着农民纳粮,交不出粮就抓到县政府痛打,逼灾民卖地抵租。1943年2月1日,《大公报》发表了张高峰采写的直击河南大灾的通讯——《豫灾实录》,真实地还原了部分历史场景和片段。《豫灾实录》文中质问:“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们,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第二天,《大公报》发表了总编辑王芸生写的《看重庆,念中原!》社评。富有正义感的王芸生指出,河南的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至今尚未见发放赈款。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在这篇社评发表的当晚,新闻检查所派人送来了政府军事委员会限令《大公报》停刊三天的命令。《大公报》于1943年2月3日、4日、5日停刊了三天。1943年3月初,张高峰在河南叶县被豫西警备司令部逮捕并遭刑讯。

天灾之后的人祸

1942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寒冷,饥寒交迫的群众又被冻死了不少。1942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两万平方英里的河南省北部地区正陷入饥饿之中。男人和女人们正在吃树皮和草根,腹部肿胀的孩子们被卖掉换取粮食。数千人已经死去,数十万人走投无路,千万人面临着一整个漫长冬天的的折磨。除了天灾外,人祸也加剧了灾难的发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南有几十万中国抗日军队驻防,而这几十万人的粮草补充,全靠自己省内解决。从1937年到1942年期间,河南兵粮的贡献都是全国第一。沉重的兵役和赋税数额,使河南民不聊生。即使在收成好的年份,河南农民在交粮纳赋之后,也只能靠野菜和一些杂粮度日。遭受旱灾后,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谢伟思在写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河南灾民最大的负担是不断增加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全部所征粮税占农民总收获的30%~50%,除通过省政府征收的全国性的实物土地税外,还有形形、无法估计的军事方面的需求。

1942年10月上旬,河南省赈济会推选代表到重庆,请求中央免除灾区征粮数额,不但不见他们,而且还不让他们在重庆公开活动。10月20日,中央政府派张继、张厉生等到河南勘灾,他们实地进行考察,也承认河南灾情真的很严重。10月29日,豫籍国民参政员郭仲隗在重庆召开的第三届一次国民参政会上,也对河南的灾民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要求采取措施。然而,多方的呼吁并没有引起政府对河南救灾的重视,救灾的延误加重了百姓的苦难。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下,河南灾民不堪重负,受灾人数骤增。1943年12月河南省政府编印的《河南省政府救灾工作总报告》中的《河南省三十一年各县旱灾调查表》显示,全省111个县中有96个县被列表统计,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

死亡人数成谜

1942年河南大旱灾的死亡人数,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大公报》等极少数媒体的报道外,《河南省志》的记载前后不过三百余字:“1942年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其后列举了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新蔡等地情况,所用词大多都是“大旱”、“秋绝收”,再无其它。据《水旱蝗汤悲歌》记载,1943年当时政府的《河南省政府救灾总结报告》提到,仅1942年河南共饿死28.8万人,逃荒150多万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42年,豫北、东、南30多个县占河南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已被日军占领,剩余的豫中、豫西尚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域内。这一官方数据未包含沦陷区数据,交战区数据也未能完全统计。

郑州是饥荒的中心,战前的郑州有12万人口,灾后锐减至约3万人。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150人至180人之间。据《巩县志》记载:民国31年(1942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据当时河南赈灾会统计,巩县饿死19100人。河南省政府救灾总结报告:巩县逃荒80505人,饿死4431人。

据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郭仲隗在《江流天地外》一书中的回忆:1942年,我续任第三届国民参政员,是年河南大旱,除少数水田外,一粒未收。中央不准报灾,亦不救济,我以参政员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结果河南饿死了500多万人,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只报了1602人,开政治上未有之奇”。

民国灾害研究者、南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苏新留在所著《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中指出,“(地方政府)救济灾荒既无计划,又欠热情。观望不前,推卸责任。隐讳灾情,不敢实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灾后许昌县行文报告该县饿死人数5万余人。当时被认为是缩小了的数字,省政府认为所报人数太多,予以驳斥,令其重报。”

对于旱灾的死亡人数,河南省抗旱救灾防御协会原秘书长管志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死了300万人!”与此相互印证的是,《河南灾情实况》中《河南省各行政区人口受灾损失统计表》附注中所列,此次旱灾死亡人数达300万。《河南省志·人口志》中也记载,1940年,河南人口是3067万,1942年2798万,1943年2595万,到1944年,2471万。这四年,人口减少了596万,减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1942年饿死人数在300万人以上。

逃荒人的苦难记忆

1943年灾区依然干旱。为了活命,张军伟的父亲和其他灾民一样,携带家小,外出逃命,他们的村庄已是十户九空。扶老携幼的河南逃荒人,沿着陇海铁路一路向西乞讨。据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报道: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往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1943年2月底至3月初,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河南灾区实地采访时拍摄的照片珍藏至今,这些照片记录了那段历史。数十张黑白照片上是大批灾民拖儿带女,外出逃荒要饭的真实影像。衣衫褴褛的灾民推着独轮车,担着挑子,有气无力地沿着铁轨向西走去。有的沿途靠吃草根啃树皮充饥,路上随处可见被饿死的人的尸体。

张宝文一家徒步翻越潼关后,来到西安,他们在火车站道北的空地上靠搭窝棚栖身。

1934年通车的陇海铁路,几年前道北还是荒凉的农村。大量河南难民涌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道北窝棚林立。这里有大片坟地,有的人就把草庵搭在坟地上。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的灾民靠拉车、卖苦力,甚至沿街乞讨谋生。后来,道北附近住满了逃荒的人,部分灾民只能沿陇海铁路来到来到宝鸡、铜川等地谋生。

70年来,河南人集聚地的西安“道北”,成了一个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区域。据说,现在的800多万西安人中,有300万是河南人。另外,在陕西宝鸡、铜川等地也有很多河南人。

那时,外出逃荒的河南人有的推着独轮车,更多的是像张宝文一样,担着挑子。于是,“河南担”成了当地人对河南人的称呼,有的陕西人还讥讽他们为“河南蛋”。在西安,道北也成为“脏乱差”的代言词。这里的环境不好,整条街只有一个公共厕所,自来水管也只有一个。从2007年开始,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了道北的平静。西安要在这里建成世界最大的大明宫遗址公园,而遗址公园就位于道北的中心位置,“道北人”陆续离开了这片土地。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4

城市里,高楼鳞次栉比。你也许常年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或者工作,但你是否真的熟悉它?在你没有到过的楼层或角落,也许,有着超乎你想象的恐惧……

(一)

狄园大学毕业以后,进到上海一家时尚杂志社工作。收入不错,老板和同事人也很好,唯一让狄园觉得不满意的,是她对密闭空间心存恐惧,但杂志社位于一幢高层写字楼的第24层,不得不搭乘电梯。

狄园第一次走进大厦电梯间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电梯里的层数按键,没有4、14和24三个数字,这三层的按键,分别写着A1、A2和A3。

同事告诉狄园,这是因为“4”同“死”谐音,带“4”的楼层被认为不吉利,所以就用别的字母来代替了。狄园觉得惊讶极了,她没想到在这样现代的城市里,大家竟会相信这些迷信的东西。而她们杂志社所处的楼层,又刚好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狄园在电梯间里望着不断闪动的层数显示灯,原本对这个狭小空间的不安越发加深。

她最后决定不再忍受这种恐慌,爬楼梯上下楼,同事都觉得她疯了,大楼里就连在二三层上班的人,都要乘电梯,那个黑洞洞的楼梯间,几乎没有人行走,阴森森的挺吓人。

但狄园真的不想再搭乘那个让她无比憋闷的电梯。这天下班后,她没有跟同事一起去电梯那边,自己来到楼梯口,推开楼梯间厚重的铁门走进去。一股潮湿难闻的冷风扑面吹来,狱园不禁打了个寒噤。

这时候,她身后的铁门被风吹得关上了,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把狄园吓了一大跳。

她向下走去,随着她的脚步声,楼梯里昏暗的声控灯渐次亮了起来,但狄园仍觉得,这楼梯像个张着大口的洞穴,深不见底,仿佛能吞噬一切。

狄园一层一层地绕着楼梯走,好像转圈似的永远也走不完,楼梯问里没有一点人迹,惊人地阴冷,单调乏味的行走让她有点想推开楼梯间的门,乘电梯走下去。再迈下两个台阶,就到第四层了,有些疲惫的狄园对自己说:“坚持!”这时候猝不及防,她面前忽然出现了一个低着头的人,吓了她一大跳。

那人抬起头,原来是个脸蛋圆圆的年轻女孩。女孩冲狄园一笑,样子非常可爱。这是狄园在楼梯里遇见的唯一一人,她不禁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搭电梯而走楼梯。女孩回答说她是做保险的,得一层一层地去找人谈业务,走楼梯比较方便。

狄园想到自己的工作不过就是在办公室里吹着冷气看看稿件,不禁感叹道:“你的工作真是辛苦呢!”女孩浅浅笑道:“这不算什么,还有更辛苦的。”她虽然在笑,样子却有些悲戚。狄园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向她道别,继续往下走。

她终于来到一楼,推开楼梯口的大门。外面刺眼的阳光让狄园一时很不适应,身边的喧闹也与刚才在楼梯间里的寂静恍若隔世,她觉得自己竞像是从另外一个世界回来的。

(二)

第二天,狄园加班到很晚,等她走出单位的大门时。夜已经很深,大厦里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狄园站在电梯前犹豫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决定走楼梯。深夜的楼梯间里有很大的回旋风,把不知从哪里来的纸片吹得到处飞舞,竟似有生命一般。

忽然,其中一片朝狄园直刺剌地飞过来,狄园下意识地往后一躲,差点跌下楼梯去。那东西在接近狄园时侧身飞开了,原来是一只蝙蝠。

这大厦里居然有蝙蝠!狄园无比惊讶,她环视着灰尘满布的楼梯间,觉得这座她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大厦,显得如此陌生。

出乎狄园意料的是,今晚楼梯间里却有人。她走到14楼时,看见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背对着他站在墙角,似乎在瑟瑟发抖。带着五分关心加五分好奇,狄园走到他身边,想问问他到底怎么了?

没想到刚一走近,那男的忽然开口道:“你死都死了,为什么还不肯放过我?别以为我逃不掉,你以为你能一直这么守着我?”男子话语怪异的内容和阴冷的声音让狄园不寒而栗,她惶恐地迈开大步向下走去。

走了几层,她又遇见那个拉保险的小女孩。一回生二回熟,她俩冲对方打招呼时,已经显得非常亲切。看见女孩惹人喜欢的小脸蛋,狄园觉得平和了许多。她问女孩子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下班回去休息?女孩笑得很勉强,说不行呢,家里有一个生病的妈妈,要多赚点钱给她治病。

狄园伤感地向她挥手道别,继续往下走。她踩到了一张报纸,报纸上有一行巨大的标题,写着这幢大厦的名字。狄园有些好奇,便顺手把它拾起来看了看。

这一看非同小可,原来,那则新闻写的是一个男子在这幢大楼楼梯间摔死的意外事件,报纸上还刊登着暴死男子的照片。他的身形、服饰,无疑就是狄园刚才在14楼碰见的那个“人”!

狄园浑身一激灵。她吓坏了,疯了一般朝楼下冲去。很快,她到一楼了,但她伸手去推楼梯间的大门时,却发现它从外面被锁上了。狄园使劲敲着门,却没有任何人应答。守在门外的保安这时一定溜号离开了。

狄园急得快要哭出来,她敲打了好一会,终于彻底绝望,只得往上走,希望能在别的楼层走出去,然后搭电梯下楼。这时候她想到了那个拉保险的女孩,不行,得先找到她,告诉她这里不对劲,让她和自己一起离开。正这么想着,那女孩忽然出现在她面前。

狄园如遇救兵,她简单地把整件事讲了讲,着急地说:“还好遇见你了,我们得赶快找到出口离开这恐怖的地方。”

可是,二层、三层、四层、五层的楼梯口的门,都被牢牢锁上了,怎么敲打也无人应答,她们仿佛被关在瓮里的青蛙,与黑暗为伴,怎么跳也见不到光明。

越往上走,狄园越是胆战心惊,现在已经快到第14层了,不知道那个男人――不,他根本不是人――可能对狄园她们,作出什么样的举动

拉保险的女孩跟在狄园后面,看着她一层层敲打着封闭的铁门,没有上前帮忙,而是幽幽地叹道

“没用的,跟我上次一样。”

“上次?”狄园转过身,疑惑地望着她。

“大概快两年了吧?不太记得了。”女孩说,“那天也是很晚了,我一个人在楼梯里走着,忽然出现了一个强壮的中年男人,抓住我想要不轨。我踢中他的要害后逃走了,却发现每一层的楼梯口都被锁住了,我根本没法逃出去,像你现在一样。”

“后来呢?”狄园听得胆战心惊。

“后来我还是被他抓住了……之后,他把我推下楼梯逃走了。”原本侧着脸的女孩忽然转过身,她的另一边脸上,有一个巨大的窟窿,露着白森森的、挂着已干血渍的骨头,突兀地出现在狄园眼前。

狄园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一屁股跌坐在地。

“其实他逃走的时候我并没有死,我一个人在黑暗里,听着血从自己身体里惺惺流干。那种恐惧和寂寞,没有人知道。”

“我一直在这里等着他,终于有一天等到了,算是一种报复吧。我把他留在了这里,一直守着他的魂不许他离开,至于你……”

她向狄园靠拢过来。这时候,狄园终于制伏了不听话的双腿,跌跌撞撞地向楼下跑去。

已经跑到了一楼,再也没有地方可逃,狄园背靠着紧紧关闭的大门,已发不出任何声音。

女孩站在她面前,向她伸出骨节森森的手指,狄园绝望地望着她。

然而女孩的手指向的却是大门,她叹息道:“走吧,不要再来这里,不要像我一样。”

门忽然开了,背靠着大门的狄园顿时跌出门外。门外坐着的保安疑惑地望着狄园,他丝毫不知道,刚才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城市里,高楼鳞次栉比。你也许常年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或者工作,但你是否真的熟悉它?在你没有到过的楼层或角落,也许,有着超乎你想象的恐惧……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5

父母双方彼此相爱就是对孩子学习爱情和亲密关系的最好教科书。如果父母相爱、互谅互助,孩子就会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相信男女能够很好相处,并从中学到如何跟异性打交道,建立信任,维持稳定、和谐、长久的亲密关系,否则他们就容易怀疑、害怕、排斥甚至逃避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

也就是说:孩子长大后,与其让他看一些爱情心理学的书,不如父母用自己相亲相爱的行动来训练孩子来的有效。

父母关系是最好的教科书

如果父母的关系决定孩子的未来爱情,那父母是不是都不能吵架了?如果孩子将来的爱情甜蜜全记载父母头上,责任岂不是太大了吗?做父母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矛盾,也会吵架,有了孩子岂不是会很麻烦?

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婚姻家庭治疗的有关数据表明:那些相亲相爱多年的父母和甜蜜伴侣并不是从来没有矛盾和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其他伴侣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总是能一起面对、一起协商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逃避、打岔、冷战或分手。

这样一来,孩子很小就能懂得两性间遇到问题很正常,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不要掉头转身就走,或者不理不睬,甚至大打出手,而应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交谈、商量,最后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会把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方法,用在将来和爱人、同事、他人关系中,遇到矛盾不妥协、不一味指责、不暴力之上、不回避,并且有耐心有信心去解决这些问题。

父母是孩子性别角色最好的榜样

儿子将来会不会成为男子汉?女儿会不会成长为善解人意的女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或者同性长辈的模式。男孩会暗暗地照着父亲的样子去成长,女儿会按妈妈的样子去模仿,把自己培养成为心目中的男人和女人。所以,一个懦弱、胆小的父亲就不要责怪自己的儿子没胆量,而一个粗声大气、河东狮吼的母亲也千万别指望你的女儿细声细气、温言软语。

家庭中父母呈现什么样的性别行为模式,孩子们一般也就照样画葫芦地学习这种性别角色模式。换句话说,父母要接受孩子外貌上跟自己相像,也要接受孩子在行为举止上跟自己越来越相像。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行为模式,就先从自己改起,最好在孩子出生以前。你喜欢男人说一不二,女人温柔低调,那你就先得是那个样子,孩子出生后就会慢慢学习,千万别逼着孩子变成你心目中或理想中自己却打死也做不到的样子,那基本不太可能,对孩子也不公平。

父母和孩子见的关系非常重要

情感教育中,父母任何一方都是不能缺位的,妈妈和儿子,爸爸和女儿的关系都很重要。以为一个男孩如果跟妈妈关系很好的话,一般情况下,他长大了会比较好地跟其他女性相处,因为妈妈就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女性,他会吧家中十几年间学习的这种关系模式照搬到和其他异性的关系中去,不会跟一个女孩说话就脸红脖子粗,很有异性缘;同理,女孩如果和爸爸相处的好,她将来就会很容易信任男性,知道怎样和男性相处、打交道,也更自信。

我见过的一个长相很一般却非常自信的女孩,非常有男孩缘,她曾不止一次地说:“我长大了才知道,按照传统的审美标准,自己长得实在不好看,可是我爸爸自我懂事起就大呼小叫地喊我:我的小眼美人!走到哪儿就跟人炫耀,看我家姑娘多美呀,小眼睛,古典美!所以,我一直就这么昂首挺胸美美的成长着,说也奇怪,就是很讨男孩子喜欢!”

我们也经常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不管学习成绩多好,工作业绩多出色的人,如果他们从来没有得到异性发自内心的喜欢和认同,是很难有真正的自信的,而这些问题的源头,归根结底还是和原生家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有关。由此可见,孩子未来的爱情跟父母关系紧密相连,不容小视!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6

[关键词]《一九四二》;河南民间文化;正面品格;负面品性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立项课题“大众文化背景下河南民间文学的保护应用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河南民间文学资源的现代转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电影《一九四二》是一部展示河南文化,尤其是底层民间文化的力作。之前,《盲井》《不是闹着玩的》《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等电影都不同程度地勾勒出河南地域文化的特点,生动地传达出这方水土以及生活在这方水土中的各色人等的性格、习俗、生态、底蕴、趣味等。《一九四二》讲述的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一场,底层百姓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性格情感在大规模的逃荒与流亡中尽显无遗,电影的其他两条主线——国民政府的行为方式和美国记者白修德的采访行动,也从侧面展示出河南民间文化的某些特点。从河南民间文化的角度对电影《一九四二》进行解读,无疑洞开了一扇研究的大门。影片展现了河南民间文化中坚韧、善良、乐观、随遇而安等正面品格,同时,电影对此种文化的负面品性——自私冷酷、狭隘盲从、背叛奴性等进行了更为激烈的揭露和审视。

一、河南民间文化的正面品格

承受苦难的坚韧忍耐

自古以来,河南地区作为灾害频繁和兵家必争之地,带给人民的是无尽的灾难和贫苦。河南人民仰袭着这块土地上“夸父逐”神话的不屈余韵,秉承着这块土地上“愚公移山”故事的固执血脉,执著信仰着求生本能,默默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苦难的袭击,不屈不挠地活着。影片中大批衣衫褴褛的河南灾民为了活命,在饥荒、蝗灾、的苛税、军的炮弹中艰难前行,只要有一口气,只要还能爬得动,就不会停下求生的脚步。吃树皮、挖泥土、扒火车……所做一切只是为了活着。老东家在极度贫困潦倒中仍不放弃十年后可能东山再起的希望,也正印证了电影宣传画中的那句点题之语——“走下去,活下去”。《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河南民间,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生之艰和死之易。这些虽一直为主流话语所遮蔽,但恰恰是社会的真实,能将此真实地挖掘并呈现,印证着冯导和刘编的忠诚与胆略。

能屈能伸的生存智慧

长期在社会生存格局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使河南人民身上多有一种能屈能伸的生存智慧和穷则思变的生命本能。这种智慧,在河南的历史人物那里也不难发现。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今河南禹县人),就凭着随机应变的本能,为自己赢得了赫赫大业;苏秦(今洛阳人)这样的纵横家,更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纵横捭阖,挂六国相印。吕不韦、苏秦都是民间化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某种程度上足可以体现河南民间那种能屈能伸、随遇而安的生存智慧。[1]老东家范殿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本来是地主富户,遇到贫困农民抢劫,先是让栓柱偷偷报官,被发现后不顾身份赶紧求饶,企图花钱买来平安。在逃荒的路上,能软能硬、能屈能伸,既哄着栓柱让其死心塌地地为其拉车,又花钱摆平棘手事件;既能低三下四求佃户瞎鹿帮忙,又彰显着东山再起的决心和主见。

原始本真的淳朴善良

尽管河南人民长期生活在极度的悲苦和劣势中,但乡土社会的比邻而居、互相依赖的生活方式,使乡民们天生具有一种互相关心、“一家有难众人帮”的淳朴善良的品格。在战乱时丢了全部身家的老东家,依然会在他的佃户瞎鹿要把闺女卖掉买几升米救奄奄一息的老娘的时候分一碗小米给他,给这绝望的一家一点帮持。花枝和星星这两位不同出身的女性,在绝境中做出的是同样的选择:卖掉自己,换回三五升小米留给亲人。花枝为了保住孩子和栓柱成亲,最后离别时,也没有过多的话只有一句“我的棉裤囫囵些,咱俩换换吧”。尤其是影片结尾,孤身一人的老东家收留了那个素不相识的女孩,一老一少相携而去的背影让人在心酸的同时感到了人性的善良。

幽默精明的乐观心态

除了淳朴善良外,影片还展示了河南民间文化中的乐观主义。编剧刘震云是深谙故乡文化精髓的河南作家。他准确地捕捉到家乡人幽默乐观的本性。只要刀没架到脖子上,枪没顶到脑门上,就乐乐呵呵,哪怕手里只剩下半个窝头。这种近乎麻木的乐观主义精神,使这场悲剧透露出一丝喜剧的意味。逃荒的时候,花枝穿上了出嫁的鲜艳的新衣服,还说出门见喜、图个吉利。丈夫瞎鹿也不忘用核桃做个可爱的风车给女儿玩,像是一家人一起去游玩。老东家在女儿星星被卖、瞎鹿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主持一直对星星念念不忘的栓柱和瞎鹿遗孀花枝的“婚礼”时,还说:“今儿个过年,你们俩就趁着人家别人的鞭炮拜个天地吧!”这些在逃荒路上逐步丰满起来的人物,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这种残酷的“黑色笑料”中完成的。

超越时代的血性道义

河南民间文化中最闪耀的特点就是这里的人们本着内心的良知和血性道义,本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豪气,所做出的那种直面现实压迫的叛逆壮举。这种超越时代的血性道义主要表现在张默饰演的栓柱身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长工,却有着朴素的守信崇德的心理和中华民族的血性。他牢牢记住花枝临走时的嘱托,尽心保护着花枝的两个孩子。在挤火车的途中,冒着被踩踏的风险去为孩子捡风车,不慎丢失孩子时,又不顾生命危险跳下火车去寻找。当栓柱被本兵捕获,用白面馒头要换他手里的风车时,处于极端饥饿的他表现出了让人动容佩服的选择,倒在本人的刺刀下血泊中。这成为影片中最为悲壮、最为闪光的一笔,是河南民间文化正面品格的升华和极致!

二、河南民间文化的负面品性

如果说《一九四二》对河南民间文化的正面品格只是一种展示和流露的话,那么对此种文化的负面品性,影片进行了更为自觉且激烈的揭露和审视。

生存压迫的冷酷自私

在长期的饥饿、灾荒、战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河南农民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以生存为第一要义,在生存本能的压迫下催生出了自私自利和残忍冷漠的一面,导致原本淳朴善良的人性扭曲变形。同是逃荒的可怜人,一些灾民在路上遇到饿死的同乡,没有表现出怜悯和同情,竟然认为遇到死人真“晦气”,冷酷的程度可见一斑!更多的人是自私自利、欺软怕硬,趁火打劫。自己没有粮食,就抢别人的,不顾别人死活。美国记者白修德为了解救中国灾民来到河南,却被老东家他们劫走了干粮、交通工具,连相机也差点被抢走。

小农滋生的狭隘盲从

除了冷酷自私,小农经济滋生出来的狭隘、盲从也暴露无遗。这种狭隘不论在底层百姓还是官员身上都明显体现。佃户瞎鹿他娘曾庆幸说遭灾的好,因为遭灾了地主家也和他们一样穷了。不是努力让自己生活的好,而是千方百计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差。在上层官员身上,狭隘心理也普遍存在。当中央政府终于开始向河南拨八千万粮食救灾,主席李培基召开商讨救灾方案会议时,大局当前,可各个部门的官员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说问题,丝毫不顾全局、不想长远,斤斤计较、眼前只盯着自己丁点的利益。尤其是老方,竟然因官位曾被李培基代替就公报私仇、大泄私愤,救灾就这样再一次被耽搁。众人的这种心理充分暴露出漫长的农业社会因袭下来的小农意识里狭隘的本位主义的劣根性。狭隘心理也导致了众人的盲从,缺乏思想,没有主见。荣格说:“对于大众来讲,在集体所有的情况下,他们随方则方,遇圆则圆,经常凭借集体所有权的庇护,闲适自如,游刃有余于社会环境之中。”[2]每次河南遭灾,成千上万的人就盲目往陕西逃荒就是一例。

浸入骨髓的男权观念

中原大地上的人们在生存压迫、小农经济落后的条件下,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抵抗水旱等天灾,常常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而家庭或家族作为一种先天的稳定群体必然受到重视,在河南地区,以家族伦理为本位的道德观,如孝敬父母、传宗接代、男权意识等得以形成并获得极大的推崇。瞎鹿在逃荒时,为了救娘不惜要卖掉亲生女儿,不禁让人想起河南民间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花枝被领走时让孩子抱住祖宗牌位,叮嘱孩子记住老家在延津。至于旧家族中的传宗接代,男孩是家族的根脉这一思想更是浸入骨髓。河南地区长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父权体制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遗留也最为顽固。瞎鹿在卖孩子时无论如何也不卖自己的儿子,因为只有儿子才能延续血脉。老东家和媳妇地主婆在儿媳妇生了一个孙子后感天谢地。地主婆为了孙子,甚至不惜让婴儿吃已死儿媳妇的奶,直到临死都紧紧抱着孙子,在她心中这是惟一的命根子。

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

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只是男权,还有官本位。中原地区自古至今的官本位文化之强大是河南历史上长期居于封建社会统治中心的位置使然。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强调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观,宣扬“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论。同时,封建社会权力形态又用现实利益向人们证实着做官的巨大权威和实惠,强迫人们不得不接受这种信仰。以官为尊、追逐权力有根深蒂固的心理基础。范伟饰演的老马是一个伙夫出身,最荣耀的事情就是给省长做过饭,因为灾荒,成为“战时巡回法庭”的庭长,自以为成了“官”,得意洋洋,先给他人许诺,“跟着你马叔好好干,一场灾下来,就都是官了”,然后煞有介事地端起了当官的架子。河南省长李培基千里迢迢飞向重庆报告河南灾荒的事情,后来觉得和委员长处理的国家大事相比,灾民的事不值一提。大家关注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将”的豪迈,那“枯”了的“万骨”,似乎是不值得进入历史的。

保命哲学的背叛奴性

影片中揭露最激烈的还是保命哲学下的背叛奴性。民间的一盘散沙和奴性人格表现为有奶便是娘,谁给吃的、谁掌权就无条件地奉承谁,服从谁。那些灾民吃了本人的军粮,就替本人打仗。老马后来也给本人当起了伙夫,他说的是“饿啊,保命吧”。民众由对依靠个体弱小力量改变命运的无望转向对个体能力的否定,继而转向对强权的依附和谄媚,当奴性意识内化为一种心理本能时就逐渐养成了明哲保身的实用生存哲学。在这种哲学观下,背叛是一种必然。

三、结语

从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身为河南人,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河南民间文化所带来的复杂感受。学者吕微曾言,民间是一个不断阐释的过程。[3]其实,河南民间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产生新的内容和特质。期待我们的电影人能早将这些新的文化内容展现在银幕和大众中。

[参考文献]

[1]姚晓雷.“侉子性”——河南乡土小说呈现中的一种民间个性[J].当代作家评论,2003(03).

[2]荣格.未发现的自我[M].北京:华岳出版社,2003:89.

[3]吕微.现代性论证中的民间文学[J].文学评论,2000(02).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7

    讲述人小峰(16岁)

    我和她从小学起就是同学。两家住得很近,又在一个学校上学,我们上学、放学就经常一起走。同学们也经常开玩笑,说我们是一对恋人。没想到,后来我们真的走到了一起。

    上初二时,有一次,她感冒请假在家,我上完晚自习放学回去已是晚上9点,远远看见她在路口徘徊。她说她在等我。天下着雪,她打着伞、穿着羽绒服,说从下午6点开始就在那里等了。看着她冻得红红的脸,我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拉着她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很温暖。而她因此感冒加重。从那以后,我们俩的关系更近了。

    初二下学期,有一天,我们在公园游玩时,遇到几个“小混混”,其中一个挑衅地碰了一下我身旁的她。我感觉像受到了奇耻大辱,和他们进行了一场“恶战”。结果,我身上挨了无数棍棒,多处“软组织损伤”,住了一个多星期的医院。这件事让我们的关系更加明晰、确定。

    后来,老师发现了我们的秘密,分别找我们谈话。我们不舍得放弃。老师就告诉了家长。为了拆散我们,她爸爸就把她转到了别的学校。然而,距离更加深了我们对彼此的思念。在失去联系两三个星期之后,一天,我突然收到了她的一封信,我们从此又联系上了。

    然而,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频繁的交往,使我的学习一落千丈,学习成绩从班里的前十名滑落到最后几名。一次,她妈在她抽屉里发现了我写给她的信,知道我们还在联系。为了彻底拆散我们,他们举家搬到了开封。这时,我们已是初三。经过一个寒假的思索,我终于醒悟,决心把这份感情封存起来,好好考高中,等以后有精力和实力了,再去寻找成熟的感情。后来,又联系上时,彼此都已变得很理性,回忆起当初的交往,少了一份甜蜜,多了一份青涩。

    为逃避家庭,我开始早恋

    讲述人小可(17岁)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妈妈是一普通职工。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爸爸妈妈的吵架声中完成作业的。爸爸脾气特别不好,喝完酒之后总是冲妈妈大吵大叫。这样的家庭环境,使我过早地恋爱了,而且特别依赖我的男朋友。

    高中的时候,我开始住校。暂时离开爸妈的争吵,我觉得身边清静多了,试图努力学习,希望高考的时候能考个好学校。我制定了学习计划,希望能把初中落下的课程补回来。可是,初中课程落下的很多,高中新知识也很多,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

    高二上学期,班里有个男同学经常主动帮我补功课、做作业,我对他也有好感。后来,我们恋爱了。我因此上课经常跑神,成绩又下滑很多。国庆节放假的时候,我不想回家,就住到了男朋友家里,告诉爸妈说学校不放假。但后来还是被发现了,爸妈把我带回了家,还告诉了班主任。

    为了拆散我们,爸妈给我办了走读,中午妈妈从单位赶回家给我做饭,晚上去学校接我放学。刚开始的几天,我情绪非常不稳定,在家里和爸妈大吵大闹。可爸妈的态度非常坚决,无奈之下,我只得妥协,吃完饭就钻进自己房间。他们以为我想明白了,便放松了警惕。实际上,我是在房间里给男朋友打电话。然而,好景不长,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妈妈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听到我房间里有说话的声音,推门而入,把我臭骂了一顿,还说要没收我的手机。

    “你要是把我的手机没收了,我以后就不去上学!”我知道不上学是家人最担心的。妈妈最终没有收我的手机。这以后,我虽说不打电话了,但夜里依然看不进去书,就躲在房间里给男朋友发短信。只有在和男朋友联系时,我才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然而,逃避家庭、从男朋友那里寻求情感寄托的同时,我也同样付出了代价。无心学习、把很多时间用在和男朋友在一起,我的学习成绩不但没能提高,反而又倒退很多。

    记者手记

    小峰的早恋像一个苦涩的青苹果,担心之余,我们庆幸他的淡定、理性和及早抽身。小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缺少必要的温馨、和睦,她逃避父母、家庭,至今仍沉浸在早恋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

    小可的故事让人心痛,可是,谁又能说,小可的早恋,与父母、家庭没有一点关系?如果不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小可怎会从别人那里寻求温暖和寄托?从小可的故事里,有着相似经历和背景的家庭是不是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希望此类故事不要再次上演。

    此外,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对于青少年早恋问题,堵不如疏。由于青春期的萌动,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正常反应,家长和学校老师都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把事情扩大。相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一般都会接受。那些导致孩子早恋者,问题往往正是出在家长身上。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夫妻感情出现了问题,使孩子丧失和睦的家庭环境,缺乏应有的爱的滋润。

二战男孩逃生记篇8

【关键词】黑泽明;《黑泽明之梦》;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06-02

1990年,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在80岁高龄之际,将自己一生中经历过、幻想过的实现或未实现的梦,拍成了一部《黑泽明之梦》(Akira Kurosawa's Dreams)。“黑泽明式”影片一向充满阳刚之美,给人以硬汉、刚强的感觉,如《七武士》《罗生门》等,而在本片中,黑泽明摒弃了这种强烈表达情绪的方式,用一种老者娓娓道来的口吻,讲述了八个梦,这八个梦关乎人生、人性、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具舒缓婉约的气质和荡气回肠的审美享受。黑泽明在本片中运用了独特而直接的视听语言,强调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色彩赋予的表现意味,不同的梦境、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色彩,把人类面对的所有主题一一呈现出来。

一、太阳雨

日本民间传说,狐狸会在下太阳雨的时候娶亲,但是不能被人看到,否则会向看到的人寻仇。小男孩在一个下雨的午后走进森林,阴森的光线从画面右上打入,巨大的乔木和瘦小的男孩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相当缓慢的长镜头跟着男孩移进森林深处。此时画面内容丰富,男孩处于前景,中景是参天大树,后景出现大片白雾,光线自白雾右后侧射进画面,营造出阴森诡异的气氛,也给观众造成一种紧张、忐忑不安的氛围。紧接着一个特写镜头,白雾中出现隐约的人影,雨声渐停,悠长、诡异的笛声响起,暗示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将要发生。狐狸娶亲的队伍渐渐从雾中走出。在这个段落中,黑泽明通过干练的蒙太奇手法,以及长短镜头的交替剪辑,将狐狸的警惕(走两步就四下张望)、小男孩的好奇和忐忑(躲在树后探头偷看)表现得十分真实。当小男孩被狐狸发现惊慌逃回家后,气愤的母亲给他一把短刀让他去向狐狸谢罪,“狐狸是很记仇的,你必须以死谢罪。”导演用一个小男孩视角的主观长镜头还原了母亲警告、训斥孩子,并决绝地关上大门的过程,这是一个母亲逼迫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的过程,对人来说,这是一个漫长又不得不经历的成长过程。最后,懵懂的男孩抱着短刀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山林,在一片繁花似锦中独自走向彩虹尽头,去寻找狐狸的家。这组镜头具有鲜明的平面化特征,通过摄影机的平视、光影的淡化、人物背景的简化等,达到一种绘画构成的隽永效果,表达出一种清新自然、幽玄空灵的艺术氛围,也给观众留下悬念:小男孩会得到狐狸的原谅吗?

二、桃树魂

三月桃花开,三月女儿节。姐姐们在房间里谈笑,后景是铺着鲜红罩布的雏坛,上面摆着为女儿节准备的雏人形,笛声伴随着国王、王后人偶的特写镜头响起,送茶的小男孩被陌生的粉妆女孩吸引,随着女孩行走间的清脆铃铛声一路追到山前,人偶幻化的桃树魂们将他拦下质问。此时全景俯拍,颇有些审视意味。“桃子可以用钱买,但是要上哪儿去买一片开满桃花的果园呢?我喜欢这片果园,和百花怒放的桃树。但是他们全部都消失了,所以我才哭泣。”当男孩说完这些话,特写男孩哭泣的脸庞、诚恳悲伤的表情、晶莹的泪水,代表着桃树魂们也被小男孩的赤子之心触动,不再居高临下地指责。随后人偶们演起了宏大的能剧,音乐激昂,桃花漫天飞舞,小男孩的桃花梦、黑泽明的童年之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浪漫的呈现。粉妆女孩重现,镜头跟着小男孩追上去,但只余砍伐的桃树桩。音乐渐渐消失,这时全景镜头里唯余一株孤零零的、伴有铃铛声的桃枝随风摇曳。

三、雪山

声画错位,沉重的呼吸声先于画面进入,黑幕淡去,一片雪雾茫茫,四个全身装备、牵着缆绳的男人艰难地跋涉在雪山上。长镜头中几乎停滞的时间、不断的粗重喘息声、筋疲力尽的缓慢身影,令观众内心也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曾说,电影的特写镜头是突出细节,无声地展现重要的、本质事物的手段。黑泽明对四个行路者运用了大量的表情特写,向观众传达了他们在风雪中挣扎而希望生存的强烈心理。当男人们在暴风雪中昏过去后,随着女人的吟唱声,一只温柔的手出现在画面中,给领队盖上银丝毯,并不断低念“雪是温的,冰是烫的。”通过领队挣扎醒来――盖毯子――睡过去――挣扎――再盖毯子的一组复沓慢镜头,观众才发现,原来女人是意图让领队长睡不起的雪山女妖,刻意升格的镜头也是凸显领队挣扎求生的坚强意志和战胜心魔的艰难过程。当最终战胜女妖、暴风雪过去之后,幸存的男人们发现营地就在眼前,白色雪原中那面随风飘动的三角红旗,也许就是苦苦挣扎之后的心理慰藉。这个梦是黑泽明在20世纪60年代事业处于低谷时期的真实反映。

四、隧道

背着背包的指挥官途径隧道,镜头对着黑洞洞的硕大隧道口缓慢推进,给人以强烈的未知、不安之感,随着狗的呜咽声,一只身上绑着手榴弹袋的狼犬从隧道中跑出,冲着指挥官愤怒吠叫,指挥官和观众一样,带着恐惧、逃避的心态进入了那个黝黑的隧道。在隧道中,导演用一组脚步、洞顶、回头表情的特写完成了现实和梦境的对接。当指挥官逐渐走出隧道,一根高高的木柱竖立在隧道口,上面一盏红色的小灯孤独地亮着。惨白面孔的野口二等兵出现在隧道口,士兵对指挥官的追问,一进一退始终被镜头圈定在画框内,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下形成一种紧张的气氛,张力十足。梦的最后,开头的那只绑着手榴弹的狼犬又出现在隧道口,冲着指挥官更加愤怒地吠。这只狼犬可能是一个特殊的意象,它像随时会爆发的战争,威胁和困扰着人们。但是日本人的天性中确实有好勇掠夺、冥顽不化的一面,作为导演的黑泽明,大概也在为此矛盾纠结、不知所措吧。这个梦在画面剪接、人物台词、情节安排上都更接近于“梦”的特征。

五、梵高

一个画家打扮的青年在美术馆欣赏梵高的作品,镜头定格在《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上,随之场景直接进入了那个百年前的法国小镇。蓝天绿地红砖,还有波光粼粼的水面,色彩极其明快鲜艳,自然美在日本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日本人对自然普遍有一种依恋与渴望的情怀,故而由自然带来的清新淡雅、柔美朴实一直是日本美学中的最高追求。梵高疯狂作画的镜头和火车前进的镜头交替剪辑,象征着梵高在艺术上永不停歇的追求,也暗示着黑泽明自己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当梵高离开时,一束强烈的阳光从头顶照下来,他说:“太阳驱策我作画,我没时间跟你闲扯淡。”留下青年一个人在空旷的麦田里。青年抬头看了刺眼的阳光,大悟般开始追寻消失的梵高。在这段追寻的戏中,黑泽明以油画画作为场景,青年穿梭其中,最后一幅场景定格在《麦田群鸦》,画面又回到美术馆里青年的背影上面。青年一把抓下帽子,疑惑地看着面前的画作。黑泽明曾在自传中说过,“从我身上减去电影,那等数大概就成了零。”片中梵高说:“我说我是艺术家,我的意思是我在寻求,我在奋斗,我全心全意地投身于艺术中。”这也正是黑泽明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追求。

六、富士山

终年积雪、纯净洁白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但在这个梦中,它成为了全日本的噩梦。青年逆着大量逃难的人群而下,镜头跟着他移到喷发的富士山上,更可怕的是,这不仅仅是火山喷发,而是核电厂爆炸。皑皑白雪融化,昏暗嘈杂的画面中,富士山逐渐变成血红色,又被高温炙烤得透明白炽,逃奔的人群和富士山的变化交替剪辑,整个画面都变成红色,给人极强的压迫感。场景转到海边,唯余青年、中年男人、和孩子,辐射的云雾越来越近,中年男人介绍云雾的情节显得格外讽刺,人类将之命名,为其染上色素,不过是为了明确自己因何而死。最后红色云雾越来越近,青年和徒劳地在海边逃奔,直至云雾将他们吞没。红色代表流血和死亡,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自以为是的破坏,最终会自取灭亡。《富士山》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内心深处难以摆脱的“核阴影”,黑泽明借“梦”表达着日本的民族之痛。

七、食人魔

受过辐射的大地一片荒芜,青年在废墟上行走,色调昏暗,有缕缕白烟飘过。长镜头中,嫩黄的蒲公英看起来毫无异样,但当食人魔入画时才发现,蒲公英疯L得比人还高!玫瑰花也变成了畸形。所剩不多的人类变成了食人魔,镜头从高坡上向下俯拍,欲死不能的食人魔们围着两汪倒映血红天空的水洼痛哭哀嚎,观众以上帝视角冷眼旁观,无情地看着人类自食恶果。周围色调几乎都是黑色,这种令人恐惧的浓浓黑色与怪异红色的对比,象征着罪恶、丑陋,具有一种强烈的批判意味。

八、水车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样的声画错位,潺潺水声入耳,青年自水上小桥步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村民友好地打着招呼,孩子采摘斑斓的野花放在桥头的大石上。导演以客观的全景镜头展示青年与老人的对话,颇有些“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的闲适意境。在这里,人们只要勤恳地过完一生,就可以有一个全村人吹奏欢送的“喜葬”。这是黑泽明的最后一个梦,也是留存在所有人记忆中的原始之梦、回归之梦。曾经人们就是这样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导演用诸多远景镜头、对称均衡的构图来表达这种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青年离开时也将一束鲜花放在流浪者的坟石上,放在所有返璞归真的灵魂的栖息之所上。

经过了这么多可怕、无奈、没有结果的梦之后,黑泽明好似给出了唯一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回归原始。但水车村只是黑泽明的终极理想,是这个耋耄老人在晚年不顾一切的心灵追求,看似轻柔,却沉重得无法承受。

影片在一片水草摇曳中结束,神秘舒缓,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慰着做了梦的孩童。黑泽明的这场大梦,涵盖了他从幼年到晚年的生命历程,也完成了从童趣般人疑惑到拷问人性的情感跨越。看似互不相关,却都隐秘地暗含了同一个主题:人类的迷途。美妙的色彩、舒缓的长镜头、奇特的构思,淡化了情节对主题表达的束缚,而转入更纯粹的对于生命的思考。正如黑泽明所说:“在这部影片中包括了我对当今社会的全部看法。如今美丽的大自然正在消失,与此同时,人类美好的心灵也在消失。我只想自然地描写我对大自然及美好心灵的怀念。”他借用梦的形式、梦的画面、梦的拍摄手法,唤醒我们心灵深处对于生命终极追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秦俊香.影视创作心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390.

[2] 王乃芳.“梦”与“非梦”之间――试论黑泽明电影“梦”的结构与表达[J].环球纵横,2013,(9):119-120.

[3] 王伟.对黑泽明电影《梦》的文化阐释[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3,(6):150-153.

上一篇:步入社会范文 下一篇:写花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