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范文

时间:2023-11-26 02:30:11

再塑生命的人篇1

这篇课文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1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说话,用手指讲话,并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着名的哈弗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的事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高等学院的赞扬。

一个不幸的聋哑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荣誉,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如果没有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那他就可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是莎莉文老师给了她生命;莎莉文老师给了她内心的光明;是莎莉文老师给了她自由的世界。如果她向命运屈了头,那她会是什么样的。然而,她没有,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并为人类作出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人尊敬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我们极大地鼓舞。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都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那么令人尊敬的人。而我们有些健全人了。却总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呀作为借口,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只要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此,我们少年儿童都要学习海伦‘凯勒那种不去不挠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真正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

再塑生命的人篇2

关键词:塑料包装;绿色化;可降解

中图分类号T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76-0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塑料包装工业发展相当迅速,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食品、日化、医药等各个行业的进步,而这些行业的进步又反过来进一步的促进塑料包装工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塑料包装在许多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工业品包装、家庭日用品包装、服装包装、药品包装等也大量的采用塑料包装,这些都在促使塑料包装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被高度重视起来,世界产业的变革也以此为基础,同时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对商品的包装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绿色包装已经成为了国际环保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如今各个国家包装工业的主要发展潮流,同时也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避免出现个各种新的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如今绿色、低耗能、轻量化已经成为了塑料包装的主要趋势。

1 塑料包装绿色化趋势

1.1绿色包装内涵

现在对于绿色包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绿色包装主要包含了那些能够给进行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者是可降解腐化,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会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公害的包装。绿色包装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对环境的保护,并且还必须要兼备资源再生的特点。具体来说,绿色包装包含了以下的几个具体的方面:1)包装减量,绿色包装需要能够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各种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包装的用量,以此来达到节省资源和能源的目的;2)容易进行重复利用或者是方便回收再生,这是绿色包装十分重要的一点,多次的重复使用或者是通过相关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再生,那么就能够节省更多的资源;3)能够被降解腐化,绿色包装不能更够在废弃之后会成为永久垃圾,其废弃物必须要能够被分解腐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的效果和目的;4)绿色包装所采用的材料本省不能够对人和其他生物、环境等产生毒害作用,在绿色包装中不能够含有有毒性的物质,或者是必须要在相关的标准之下;5)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不能够对环境产生污染造成公害。

1.2绿色包装薄膜进展

可食性包装薄膜。这种包装薄膜主要是采用各种天然的可食性物质为主要的原料,然后通过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最终形成一种拥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例如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玉米蛋白质包装膜等等。这种薄膜能够用于各种即食性食品的内包装,在食品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传统的塑料包装薄膜,不仅仅是回收的难度很大,而且其废弃物也不易降解,如果是埋入地下,那么没有讲解的物质就会对土壤结构进行破坏,同时如果是采用焚烧的手段进行处理,那么就会产生出有毒气体对空气进行污染。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不仅仅是具有传统塑料的各种功能和特性,同时还能够在其寿命终结后,可以通过土壤和水的微生物作用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分裂降解,并最终能够重新进入到整个生态环境中,真正的回归大自然。对于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光降解塑料等,国内的研发已经覆盖了光降解、光生物降解、光氧生物降解、高淀粉含量型生物降解、全生物降解等许多大类,并且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成就。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其在包装方面的应用遍及多个方面,例如普通包装薄、购物袋、垃圾袋等等。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还环境保护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这种绿色包装材料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较为广泛,常被用于农药、化肥、颜料、染料、清洁剂、水处理剂等各种化学试剂的包装中。相比而言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降解彻底,而且使用也十分安全,因此其已经被发达国家所重视。同时国内也有企业开始投入生产。

2 塑料包装加工工艺绿色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塑料包装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低能耗和绿色化,尽可能的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并使得生产出来的塑料包装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更小。

2.1塑料稳定化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对于日用化学品、灌装塑料容器、装食品用的托盘或周转箱等都能够利用塑料稳定化技术来制造出质量好的合适的塑料制品,而且通过塑料稳定化技术所制造出来的物品的再使用或回收再利用价值也相对更高。但是这种技术的发展关键是在于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自由基捕获剂的研发和制备,只有这些方面有了突破,这种技术才能够被更加广泛的使用。

2.2塑料可降解技术的研发和使用

塑料可降解技术是绿色化塑料的一项重要技术。从降解机理来看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这几个方向上:光降解机理、生物降解机理。在光降解塑料方面,研究开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并且其应用也十分的广泛,而且就技术上来说更加的成熟,主要有合成型光降解塑料、添加型光降解塑料这两大类。基于生物降解机理的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分为生物降解型和生物破坏性塑料这两种,目前正在实用化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有聚酯和多糖系这两大类。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可降解塑料在生产上成本都较高,而且就技术方面也不是相当的成熟。

2.3焚烧回收热能或采用炼钢炉再利用塑料废弃物的开发

焚烧兼回收热能是对塑料包装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当前对塑料包装废弃物进行治理的一种最为现实的选择。在开发绿色化的塑料包装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绿色化。因此,需要,设计出使用更为简便、寿命更长、价格更低的回收设备,以此来加速我国在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发进度。

3结论

总之,绿色化塑料包装是今后塑料包装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这种趋势是对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要求的一种迎合。

如今的塑料包装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生产工艺上都在向着绿色化发展,并且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济活动行为原则,这一切都是为了希望能够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敏.世界塑料包装产品发展现状与趋势[J].塑料制造,2011(Z1).

再塑生命的人篇3

[关键词] 注塑模具 产出效率 相关成本 投资决策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工艺装备,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模具。据统计,工业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都由模具成型来完成。模具按其种类可分为:冷冲模具、注塑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本文以注塑模具为研究对象,探讨站在模具使用方,如何用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对模具投资进行决策,并为模具的生产企业提供模具开发和定价的决策参考。

一、注塑模具简介及问题的提出

注塑模具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如ABS、PP、PC、POM等的注塑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医疗器械、药品包装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塑模具按照结构可以分为二板模和三板模,通常来讲,三板模的成本高于二板模,售价相应较高,站在模具使用方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模具投资成本较高;注塑模具按照水口可以分为大水口、点水口和热水口三种,三种水口依次减少,水口大小直接影响加工原料的一次成型率和材料的使用率,在加工材料可以重复注塑使用领域,水口大小主要影响水口再加工过程中水、电、人工消耗等再加工成本支出,在加工材料不能重复注塑使用领域(如医疗器械),水口大小主要影响材料的使用率。

由于注塑模具在现代加工工业中越来越重要,模具占制造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理论和实务上并没有可靠的决策模型为依托,并没有充分研究模具的寿命周期内的各种成本,导致模具使用方仅考虑模具的价格,没有考虑模具的使用成本等后续成本支出,只看到了模具的产出效率,而忽视了模具的成本效率等等问题出现,影响了使用方的科学投资,并由于使用方仅关注模具的价格,影响了模具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影响了模具加工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工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因此,站在使用方的角度研究模具的投资决策模型,不仅可以提升模具使用方的投资效率,更可以促进模具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提升我国现代工业制造的整体水平。

二、模具产出效率评价的主要参数

一般来说,站在使用方的角度来看,模具投资是生产领域决策的重要类型,其投资是为了生产准备,因此,模具投资属于生产资料投资范畴,而产出效率是首要的分析指标。模具产出效率评价主要用产出参数来衡量,产出参数越优,模具的价格越高。模具主要的产出参数包括:

1.开模速度:即在单位时间内模具的开模次数,或者每次开模所需要的时间。每次开模时间越短,模具的使用效率越高,产出越高。我们用每次开模所需要的时间来定义开模速度,用f表示。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水、电、汽、人工支出,也就是产生模具使用成本,该参数越小,开模速度越快,模具在寿命期内的使用成本越低,通常来讲模具价格越高。

2.腔数:即每次开模出产的产品数量,该参数越高,模具的生产效率越高,反之反然。我们将该参数用q表示。腔数越多,要求的模具加工精度、模材性能、组装难度越高,模具价格也相应越高。

3.寿命期:不同的模具,其设计寿命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来讲,寿命期越长,模具价格越高。模具寿命期可以用总有效注塑次数或者可使用时间来确定,通常来讲,模具使用方更愿意接受用总有效注塑次数表示模具寿命。在本文中,总有效注塑次数用Q来表示。

因此,模具设计寿命期内的总产出R可以表述为:R=Q・q

三、模具投资决策的相关成本释义

在模具使用方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工艺和技术要求之外,往往存在在工艺和技术要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模具投资方案可以选择。因此,有必要研究并考虑模具寿命周期内的各项成本,以便于决策。一般来说,站在使用方的角度来看,在模具的寿命期内,模具投资的初始投资和使用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1.模具的初始投资成本:即模具的购买价格,也就是卖方的售价,用C0表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的情况下,该成本同样是模具的重置成本。一般来说,模具寿命期结束,会有一定的残值,假定残值率用r表示。在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模具的净投资额通常可以表示为:C0・(1-r)。

2.模具的单次使用成本和寿命期内总使用成本:模具每次加工需要消耗水、电、汽、油、人工等成本,由于不同结构,不同材料模具的热塑成型时间不同,冷却和脱模的加工成本也不同,模具使用成本是模具使用方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的消耗参数。我们用c1表示公司模具加工的标准费用率,即单位小时的水、电、汽、油、人工等消耗成本,则每次加工的成本为c1・f。考虑到不同模具的开模频率不同,在模具的寿命周期内总产出所需要的总加工时间为T,则T=Q・f。因此,模具寿命周期内总使用成本C1可以表述为:C1=c1・f・Q

3.水口导致的废料成本:我们把一次注塑成型中产生的水口导致的废料成本计为c2,它包括扣除废料变现价值后的直接废料净损失和废料粉碎用于再加工所发生的水、电、汽、人工等加工成本两部分。通常在加工材料不可重复使用领域,其主要成本为直接废料净损失,即由水口重量和材料价格决定的废料总价值减去废料的变现价值后的净额;在加工材料可以重复使用领域,其主要成本支出为废料粉碎用于再加工所导致的水、电、汽、人工等加工成本支出。在模具寿命周期内总产出所导致的废料成本总额C2可以计为,C2=c2・Q。

4.模具的维护成本: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而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模具其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和维护支出不同,具体表现为在模具的设计寿命过程中,需要定期或者非定期的保养和维修,不同的模具在寿命周期内需要的保养维修次数和单次的保养和维修成本也不同,而由于模具结构和维修难度的差距,不同模具在单次维修和保养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维修成本不同,这会导致模具使用方两项成本:其中一项是直接维修成本,包括维修人人员的工资、材料消耗、动力成本等;另一项是停工损失,包括停工过程和再开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支出、模具在停机和再开机过程中发生的动力损耗支出和其他因停工导致的机会成本,如停工期间员工的工资福利支出等。为了便于模具使用方计算成本,我们仅考虑停工损失的直接部分,而不考虑由于停工维修期间发生的潜在机会成本,如延迟订单交付的违约金、客户流失等机会成本。这样界定后,停工损失仅由废料支出和停工时间决定。我们把每次维修保养所导致的直接维修成本和停工损失计为c3,模具寿命期内所需要的维修保养次数可以用保养周期来计量,即在模具每使用多少次注塑后需要进行保养,我们把该变量用λ来表示。这样,模具寿命期内的预计维护总成本用C3表示,则有:C3=c3・Q/λ。

四、模具投资决策模型

对于模具投资方来讲,模具投资的相关成本都会转化到总产出所对应的产品成本中,由于不同模具的使用时间长短不同,有的模具使用时间较短,比如说一年以内,而有的模具要使用几年,因此,作为科学投资决策在模具使用时间长达几年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问题。借鉴现代管理会计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在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下分别有两种模型可以用于投资决策:

1.静态环境下的投资决策模型。在模具使用时间较短,不超过一年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模具投资决策不影响产出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那么在决策过程中只须计算其静态单位产出平均模具成本即可以。静态单位产出平均模具成本是指在模具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与总产出之比,在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比率越低,该模具投资方案越优。静态单位产出平均模具成本用AC表示。公式为:

该决策指标是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情况下的决策指标,适用于模具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初始投资成本较低情况下的模具投资决策。

2.动态环境下的成本决策模型。当模具初始投资成本较高,使用周期长,一般可用很多年的时候,就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因素进行决策。假设不同的模具投资方案不影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年均产销量为D。由于在不同的模具方案中,使用寿命不同,产出效率不同,模具投资和使用过程中现金流量的产生时点也不同,我们可以借鉴管理会计学中年均成本的概念,构筑该投资决策指标。在年均收入不变时,年均成本越低,收益越高。动态年均模具成本用UAC表示,用公式表述为:

上式中:K:企业投资的资金成本率;

(P/A, K ,n)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即当利率为K,期数为n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D:预计的平均年产销量;

n:模具使用年限,可以用设计寿命周期总产出Q.q除以预计的平均年产量(D)来计算。

年均成本指标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因素后的动态评价指标,该指标适用于模具初始投资成本较高,使用年限较长,一般超过一年的模具投资决策。

五、结束语

现代工业加工中模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站在模具的使用方,对模具寿命周期内的产出和全部成本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在综合考虑不同模具投资方案的产出和全部成本后,兼顾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利用现代管理会计的决策方法,构造了静态单位产出平均模具成本含量和动态年均模具成本两个指标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模具投资决策。该模型可以作为使用方模具投资决策依据,也可以作为模具生产方在模具设计、开发、生产和定价中的决策参考。同时,该模型以注塑模具为分析对象,该分析框架和模型同样可以适用于冷冲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的投资决策和开发决策。

参考文献:

[1]孙茂竹 文光伟 杨万贵: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2]李巍毅 张 云 周华民:基于IGES接口的注射成型CAE流道建模方法研究.模具工业,2007.01

再塑生命的人篇4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与人》这部电影。电影中详细的介绍了人类的起源:人类是从宇宙中的核子结合产生核聚变,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们人类就是由基因组成的。既然是宇宙给了我们生命,是小小核子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感谢它们,应该让它们继续去创造比我们更伟大的生命。

也许保护宇宙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护地球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能够做的,更是我们必须做的。科学家已经证实: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谓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制品等。而这些白色垃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够经常看到的,比如:在某个巷子里,几个人推着车子买盒饭,那些饭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场里买东西,或在菜市场买菜他们总会给你一个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采取保护措施呢?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我们的环保为什么还远没有一些比我们小得多的国家做的好呢?真让我搞不懂。

在芬兰,商场买东西不会给你塑料袋,为了环保。在意大利,铝和塑料的再造可以节省能源90%;钢和纸的再加工可节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产可节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吨钢可节省水约25吨,可减少空气污染物90公斤;可减少水污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处理车,收集各大商场,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车内处理,他们把橘子汁烧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铁一样的东西,再经过特殊的处理,变成了纤维,又把纤维经过纺织,织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场上去买,这样废品再利用了,并且没有给大自然带来一点污染。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吗?这些方法,极大的保护了环境,甚至,有的还可以赢利。

而中国呢?目前国内城市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法,约占70%-80%;堆肥法,约占10%-20%;焚烧法极少,仅占1%。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较晚,全国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只有少数城市借助国际援助建成一些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国内自行设计的卫生填埋场,大多因资金不足,设计、施工标准不高,加之无害化处理技术不完善,设施简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监测手段,距无害化处理标准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垃圾填埋场防渗措施不力,填埋气体和渗沥液引排不畅,难以保证长期安全性,成为远期的污染源。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世界的环境。我希望在新世纪里,人们的观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顾眼前的发展,忘了长远的目标。不要让加拿大工厂排出的废气,飘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类的事情在中国发生!

再塑生命的人篇5

一、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回顾

自从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以来,女性角色的塑造一直都占据主流地位的,从黎锦晖对歌剧的探索开始,在他的《麻雀与小孩》、《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中,都是以女性作为歌剧主人公。而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出现在歌剧中,当属《扬子江风暴》中的歌女和女大学生,虽然在剧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已经有了鲜明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意识。随后的中国进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争时期,其中的女性形象多为受苦受难的女性,如《秋子》中的秋子、《兄妹开荒》中的小二妹子。《白毛女》中的喜儿。在战争的影响下,她们过着灾难般的生活,但是身上却有着吃苦耐劳和善良朴素的传统美德,能够敢于面对现实,表现出对生活的坚韧。

建国后,歌剧创作也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如《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珊瑚颂》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完成。纵观这一时期歌剧的女性形象塑造,无疑是以革命女性形象为主体的。她们本身都是普通的劳动妇女,都有着苦难的成长经历,和反动势力有着血海深仇,使他们成为了旧中国受压迫和受奴役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后来因为参加了革命,个人的性格和命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珊妹”、“韩英”在严酷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语境下被“符号化”,通过参加革命,使她们的人生信仰发生了转变,尽管这个转变的过程艰难而曲折,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信仰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其政治身份远远大于了她们的性别身份,或者说利用她们的性别突出了政治性的特征。这一点从对角色的音乐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她们的代表唱段都是“苦难回忆+立志革命到底”的模式。“细细品读作品,会发现她们只是作为一个个符号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是阶级、政治的符号,是男性界定的符号。”①

“”后,女性的形象特征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是受苦受难的同情者,也不再是坚定勇敢的革命者,逐渐从“苦难”和“英雄”的模式中走了出来。将目光转向了从生活中选取人物,用艺术的手段加以刻画,最后形成一个光彩夺目、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她们更符合女性的一般特征。《原野》中的金子,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爱情和幸福的女性形象,不管外部的环境怎样的变化,金子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于美好生活和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甚至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芳草心》则将目光转身了普通人。颂扬了女主人公芳芳――一个平凡的幼儿园保育员所具有的美好和崇高的心灵。而《玉鸟兵站》则侧重描写了主人公阿朵在经历了孤独和迷茫之后,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成为了一只引领着人们去追寻精神家园的“玉鸟”。就歌剧《芳草心》中《小草》来说,这首歌曲即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吟唱式写法,矮小严谨,同时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芳芳就像是一个邻家的女孩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些剧目音乐的塑造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进入2000年后,很多改编自历史题材的歌剧,如《木兰诗篇》、《八女投江》、《野火春风斗古城》、《西施》、《红河谷》等,也都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变,经过改编后塑造出来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具有了时代和民族的文化意义。音乐的塑造也更多地从真实出发。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已经超过了单纯女性的含义,而是多种真实情感的凝聚,有爱国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以她们所具有的深厚和隽秀的文化力量,成为了民族血脉和民族情感的象征和寄托。

二、女性形象对歌剧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

从歌剧层面来讲,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一部歌剧成败的关键。中国民族歌剧中,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尽管这种塑造受到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很多明显的“弊端”,但是她们已然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和记录者深藏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中国文艺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层面来看,女性主义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进步,那么艺术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是进步的女性主义的具体表现。今天看来,五六十年代一些革命题材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鲜明的符号化特征,艺术创作的功能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些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中,确实感召了几乎所有的观众,甚至直到今天,我们听到这些歌剧中的选段,脑海中总会闪现出她们的艺术形象,这种闪现源于她们的形象是生活的高度提炼,也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榜样。从这一点来说,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歌剧本身和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着重要推动意义的。

三、女性形象塑造的人性回归

人物形象作为歌剧创作的重要元素,直接决定着这部歌剧作品在本质上的意义。而一个形象塑造的成败,则是看这个人物形象是不是具有着人性的光辉,或者说人物形象是不是因为人性而立体和丰满。对于人性的研究,既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艺术创作因为无法回避人性问题的客观存在,也因为对于人性的表现是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的重要标准,所以说是一种具象的研究和表现。一个经典艺术性形象的树立,是指引人们现实生活的榜样,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强烈的政治性特征,女性意识被遮蔽是不可避免的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治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和政治的结合的歌剧形象塑造,最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因为这些女性形象都是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的和国家文化主旋律的契合,让这些人物形象有了最广泛的受众和共鸣。进入新时期,中国歌剧的形象塑造从高压和禁锢中逐渐的挣脱出来,歌剧创作者们将眼光转移到生活中来,首先把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首先放在女性的角度上予以审视,在这个基础上在赋予人物特有的内涵和情感。当然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有了这种人性意识的觉醒,到人性刻画表现出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到艺术形象人性化的回归,最终获得人性化的美学品质,中国的歌剧创作者正在这条道路上执着地前进着。这在本次歌剧节的几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主人公是金环和银环姐妹两人。这两个人物形象,除了一般革命人物的形象之外,呈现更多的是女性特征。姐姐金环泼辣果断“刀子嘴豆腐心”。在金环的唱段《永远的花样年华》中,创作者通过比喻性的歌词,将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塑造的端庄、秀美和深情。妹妹银环温柔纯真,既热情善良,又幼稚脆弱。对于危险的革命斗争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姐妹两人一刚一柔,相互衬托和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一方面走出了政治功利化遮蔽人性化的老路,另一方面也不是完全欲望化的刻画,而是按照将人放到特定的历史境遇中,既保留了其政治文化意义,又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念,歌剧本身的文本意义获得了新的增值。

《紫藤花》是歌剧《伤逝》的节选,在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郑小瑛教授和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的师生们,再次排演了这部经典作品。子君的形象塑造跟之前的《伤逝》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依然是子君这个“叛逆”的女性,为了自己的爱情和自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同时也揭示了旧社会知识分子自身的妥协和软弱。与之前的《伤逝》不同,《紫藤花》中的子君只“伤”不“逝”,最终的结尾以子君的离去而告终,而不是《伤逝》中的饮恨而亡。这部歌剧打出的是校园歌剧的招牌,受到了广大大学生们的喜爱。《紫藤花》中子君的形象塑造,“折射出子君在对待自我、对待他者、对待爱情婚姻以及对待生存境遇的不同,透过这些不同我们会发现在男权社会和男权意识中女性的生存危机,这种生存危机在现代女性的身上依然能够找到。”②给现代的女大学生在爱情观和生命观上以很大的启示。

《远方的胡杨》讲述的是在“青歌赛”上获奖的维族少女阿拉木汗颁奖时突然不见了踪影。大赛投资人、作曲家和暗恋他的小伙子一起去阿拉木汗的家乡找她,邀请她到大城市发展。然而阿拉木汗婉言谢绝了她们,坚持留在西部的乡村中,甘做一名乡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歌剧,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面对家乡建设的需要和孩子们的呼唤,女主人公阿拉木汗毅然决定返回家乡,讴歌了以阿拉木汗这名女青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青年,坚持理想,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纵观中国民族歌剧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从注重人物的外部关系和外部动作,树立革命典型化的形象,到眼光投向生活,关注多类人、普通人的内心动作和内心冲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源于对政治功用的逐渐摆脱和对人的自身价值的逐渐认识和尊重。子君、金子、阿拉木汗、丹珠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我们看到了她们人性的一面,她们可以在舞台上无助、哭泣、呐喊,自己的情绪自己做主,正因此,我们才觉得这些人物跟我们更贴近。同时,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表演者们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是至关重要的,她们也在努力追着人物的真实性。我们欣慰于创作者和表演者对于一个个歌剧女性人物塑造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这些人性化的中国歌剧女性人物,因为展现了女性之美而多彩,而中国民族歌剧也因此精彩和收获着。

参考文献

[1]詹桥玲《中国歌剧中的女性意识》,《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

[2]李祥林《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一对“样板戏”女性塑造的反思》,《四川戏剧》1998年第4期。

①陈超《〈红色娘子军〉的改编与叙事变迁―兼论其女性形象的嬗变》,《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第74页

②王玉英《女性批评下的〈伤逝〉解读》,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4页。

再塑生命的人篇6

[关键词] 中国电影;农民形象;塑造;流变

农民作为群体性的社会力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文化角色,中国电影塑造了一大批农民形象,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农民在某种程度上被指称为中国国民的集体喻。

一、新中国成立前:苦难的承受者与觉醒的反抗者

中华民国的建立未能打破广袤农村黄土地的沉寂,超稳定的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官府的苛捐杂税,加之政局动荡、战争连绵,自然灾害频发,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承受着巨大苦难。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过着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电影中,农民主要被塑造为两种形象:苦难的承受者和觉醒的抗争者。

旧中国的农民不仅遭受着自然灾害的威胁,还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剥削。1933年明星公司推出了两部由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影片:《春蚕》和《狂流》。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春蚕》,是“五四”新文艺作品第一次被搬上银幕。电影讲述浙东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辛勤养蚕,日寇进攻上海后,纱厂纷纷关闭,他只好将蚕茧运到无锡贱卖,逐步陷入破产;《狂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村阶级斗争的影片,主人公铁生的家乡离汉口上游百里,持续暴雨使堤坝决口洪水滔天,地主傅柏仁趁火打劫盘剥农民,天灾人祸交并使农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这两部电影以白描的手法,分别塑造了老通宝和铁生两个农民形象,再现了旧中国农民在战乱和灾荒年代所承受的苦难。

19世纪西方列强用大炮、鸦片叩开中国大门时,如果说只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少数人从噩梦中惊醒,这块古老的大地依然处于沉睡的死寂中,那么日本大举入侵,枪炮声终于使众国人惊醒,意识到再不反抗就要亡国灭种,所以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就出现觉醒的农民。如《中华儿女》中的青年农民“刘二哥”:日本侵略者要占领南京近郊的一个村子,汉奸王老爷回到村里宣传皇军的“恩惠”,刘二哥的母亲、妻子和一些农民受骗留在家中。日军走后,躲进山里的刘二哥急忙回家,发现妻子已经被日本人折磨死,母亲也奄奄一息。面对国仇家恨,他心中燃起复仇的火焰,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斗争中;《丰年》中的“阿狗”:王二叔的儿子阿狗,不堪地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号召农民奋起反抗展开斗争;《中国海的怒潮》中的“尤阿德”:阿德带领渔民驾着小船举起土枪,冲向在中国海上横行霸道的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的勇气。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影的制作主要集中在上海,受环境局限,电影不可能真正把镜头对准农民,因此塑造农民形象的电影为数不多。

二、“十七年”:农民革命英雄和农村干部

新中国的建立,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中国革命是一场以农村为根据地的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宪法规定国家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农民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国家制定了歌颂工农兵和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政策,农民自然成为新中国电影的绝对主角。一方面,新生的国家政权试图通过农民形象的塑造,为其合法性进行阐释和构建;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塑造新农民形象推行新政策,利用电影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新的政策、观念传达到田间地头,传达到农民那里,实现国家意识形态的自我确认与规训。

“十七年”电影塑造了诸多农民形象,主要是农民革命英雄和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并作为经典符码在意识形态层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农民革命英雄是中国电影特有的产物。中国的革命与中国的农民密切相关,很多人在成为“革命英雄”之前都是“农民”。从“农民”到“革命英雄”的转变过程,正是电影所努力实现的认同革命必要性,阐释新生政权合理性的过程。《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红旗谱》中的“朱老忠”等,都是典型的“农民革命英雄”。其中《红色娘子军》塑造了贫农女儿吴琼花的形象。吴琼花受到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在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娘子军。她在一次侦察任务时,贸然行动惊动了南霸天。经过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参加革命不是为报私仇,而是为解放天下受苦人。洪常青牺牲后,吴琼花继任党代表,带领娘子军解放椰林寨、击毙南霸天,她的个人经历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党的指导使她完成了从“贫农女儿”到“革命英雄”的身份转变。

农民革命英雄的完型过程,是对执政党革命前史最具说服力的论证。“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中,反复出现这种人物形象,在广泛而持久的传播过程中,将“农民革命英雄”的概念,浇铸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记忆表象。

“十七年”电影,还通过塑造新农民形象,实现国家意识形态的自我确认和身份认同。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新生政权的头等大事。电影多以鼓励农业生产为主,塑造的新农民形象,或是生产能手,或是带领社员“战天斗地”的农村干部,或是热爱集体的社员。典型人物如《女社长》中的“宋春染”、《槐树庄》中的“郭大娘”、《李双双》中的“李双双”等。这些人物活跃在“十七年”电影中,成为党各种政策的宣讲者和推动者,是国家权力在农村的发言人。

三、新时期:从“反思”到“写实”

“十年浩劫”结束后,中国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电影也迎来了复兴,开始了中国电影史上又一个活跃的阶段。思想解放所带来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反思电影”“寻根电影”中,“文化寻根”“文化反思”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的母题。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自然成为“反思”的主体;同时,在整个社会对极“左”思想批判的背景下,电影也努力摆脱“极左”意识形态的束缚,塑造新时期的农民形象,表现他们在新生活中的际遇。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首先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来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这契合了“文化反思”的主题。这类人物形象,如《湘女萧萧》中的“萧萧”,导演胡炳榴的“乡村生活三部曲”:《乡情》中的“田桂”、《乡音》中的“陶春”、《乡民》中的“韩玄子”等。其中《乡音》塑造的农村妇女“陶春”,是反思中国封建文化的经典人物形象。陶春的丈夫余木生是个撑船汉子,他们生活在江西山区柴紫云河畔。陶春想与表妹杏枝去看传说中赛过水晶宫的龙泉洞,余木生不同意;陶春想买件春秋衫,余木生也不同意,说不如用这钱买头改良种猪崽。而陶春对丈夫言听必从,张口闭口一句口头禅“我随你”。影片非常准确到位地表达了中国传统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及弱势心理,是残存的封建宗法制度的一面镜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的压抑与戕害。

“反思”以后,中国电影摆脱旧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关注现实,关注中国农民在社会转型期所遭遇的新问题,塑造了一批新时期农民形象,如《月亮湾的笑声》中的“江冒富”、《人生》中的“高加林”、《香魂女》中的“香二嫂”等。其中,吴天明导演的《人生》,成功塑造了新时期农民高加林的形象,影响极为深远。大队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乡村民办教师的位置,高加林被迫回村种地。同村的刘巧珍一直暗恋他,却因高加林是教师有文化,自己是个文盲而不敢表白。高加林回村后,巧真终于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两人开始恋爱。高加林不安于一辈子种地当农民,利用二叔从部队转业后担任地区劳动局局长的机会,到县通讯站当了记者。县广播站播音员黄亚萍,倾慕于高加林的才华,不顾父母反对追求高加林。黄亚萍闯入高加林的生活,使他觉得与巧珍没有共同语言,于是提出分手,巧珍病倒了。他的变心在高家沟村和县城引起轩然大波。就在高加林无忧无虑地在省城学习的时候,黄亚萍的往日恋人张克南的母亲,告发了高加林是“走后门”参加工作。高加林被解职,他的爱情和理想也随之化为泡影,不得不再次回到农村。他的人生似乎走了个圆又回到了原点,是命运使然还是自作自受,引发观众对人生的思考。

四、新世纪以来:“新农民”与多元化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电影中的农民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后殖民文化的滥觞,消费主义的泛滥,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开始大批拥入城市,在现代都市高楼大厦丛林的缝隙中,构建他们失落的精神家园。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并且有了一个崭新的称呼――“农民工”。这样一来,“新农民”就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塑造的农民形象主体。

“新农民”的出现源自中国社会的变迁。当土地不再是惟一的劳动对象时,农民的劳动场所便由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拥有农民与工人的双重身份。张扬导演拍摄于2006年的贺岁片《落叶归根》就塑造新农民“老赵”的形象。老赵南下深圳打工,在一起打工的好友老王死了。老赵坚守与好友的约定,决定把老王的尸体送回老家安葬,他先把老王伪装成醉鬼混上长途车,在半路遇上了劫匪,老赵因保护老王的赔偿金赢得劫匪的敬重,虽然全车人的财物也得到他的仗义的保全,却因暴露了尸体被乘客们赶下车。后来,他又把老王伪装成急救病人,晚上住店钱被偷,为了解决路费和吃饭问题给人哭丧。一路上老赵历经坎坷、磨难,但风趣乐观,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展现了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这一时期,有各种各样的农民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惊蛰》中西北农村逃婚的“二妹”、《暖春》中抚养遗弃小女孩小花的农村老大爷、《光荣的愤怒》中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的村支书“叶光荣”、《泥鳅也是鱼》中带着两个女儿到城市打工的农村妇女“泥鳅”、《樱桃》中的智障农村妇女“樱桃”、《盲山》中被拐妇女的“买主”农民“黄德贵”、《图雅的婚事》中带夫嫁人的“图雅”等。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乡土社会,百年来中国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流变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陆邵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郦苏元,等.新中国电影5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 卢迎安.重塑农民形象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7(03).

[4] 杜少虎.二十世纪农民形象的历史反观与文化重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5).

再塑生命的人篇7

关键词 模具材料;选用;热处理;使用寿命

中图分类号T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045-02

1 模具的作用与材料类别

模具的设置、制作以及整个使用过程对模具的寿命都有直接影响,这几个方面中,模具材料自身的特点、以及热处理有怎样的结果,其作用都是非同一般的,都能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如此,材料的冶金质量同样影响到模具的性能。因此,要使模具材料的各种性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所选用的材料必须具备合格的化学成分、冶金质量,并且要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的进行下才能使其正常发挥。模具钢自身所具有的机械性能如何,要看材料的化学因素是不是过关,因此,对材料化学因素的挑选至关重要。时下,我国模具钢所含因素大部分是高合金刚、合金刚,冶炼品质大部分是有着优良效果,能产生高质量的优质钢。由于模具钢所含因素不同,使得它所具有的机械性能也出现差异,同种因素的模具钢,热处理条件不一致,使其产生不一致的金属显微组织,如此,可以满足不相同的机械性能所具有的要求。为此,模具钢的工作用途也不相同,对模具材料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热作、冷作以及塑料模具钢等。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模具,在塑性成型的工艺生产中,模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因此,模具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行业中,而工业的发展同样为模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需求市场,可以说,模具的寿命对工业生产造价起着直接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模具寿命对成型件造价有着直接影响,企业在成型件上的竞争,其实就是价格上的较量,也就是模具寿命之间的对比。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材料、结构、状态、质量等,对模具的寿命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2 模具的选用、热处理与使用寿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2.1 热作模具钢

为了使金属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成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了热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有几种分类,例如热挤压模、热锻模以及压铸模等,由于这些模具在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被加热、冷却,因此,要求模具钢在一定的温度下有受热能力,具有很好的耐热性。一般来说,比较经常用的模具钢有5CrNiMo、5CrMnMo、3Cr2W8V这几种,其中5CrNiMo、5CrMnMo这两款模具钢,只要温度在四百度以上,就可以具备对各类工种进行成形加工的条件,不过,因为所含合金含量不多,里面的成分淬透性较低,当模具大小大于250mm时,则可能会出现淬不透的现象,因此,热作模具钢比较经常用在形状不复杂、工件的尺寸较小以及产品的批量不大的热作模具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又研究出了3Cr2MoVNi、5Cr2NiMoVS等一些新模具,通过对新模具进行化学处理,使用寿命可以提高三倍左右,而3Cr2W8V模具中,所含钨元素达到9%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添加一定数量的钒,其硬化度会提高许多,使得模具在具备一定的强度之外,还具备一定的热硬性。不过,由于3Cr2W8V原材料所含成分偏析很严重,并且其中成分W、V、Cr等都是以电子化合物的形态显现出来,所以,为了使原材料的优点能尽情体现出来,以使模具的寿命得到提高,要对原材料进行多次反反复复的锻造。并且成品淬火的温度大于1 100℃,碳化物的偏析要小于三级,在此高温的情况下,可以使碳化物高度进行弥散析出,使模具的寿命大大提高。因此,在进行尺寸较大,形状较为繁杂的工件生产中,可以用到热作模具。

2.2 冷作模具钢

为了使金属的冷塑性能够变形,在对模具进行制作时使用了冷作模具钢,例如:冷镦模、冷冲模、冷挤压模等,由于在工作中要承受的压力、弯曲力、以及摩擦力较大,这就要求冷作模具钢在韧性和强度上要能达到要求,并且要具有高强度以及很好的耐磨性能。一般情况下,是选用以下几种冷作模具钢:CrWMn、9SiCr、GCr15 、Cr12、Cr12MOV等,前三种乃属于高碳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当对其进行合金元素加入时,可以使模具钢在热处理淬透性有所提高,对毛坯进行处理时,一般要求对其进行锻造,锻造之后再要求进行退火。一般来说,模具成品的热处理工艺是低温回火加上中温盐浴淬火,因此,有较高的耐磨性、强韧性,如此,可以使冷作模具的寿命提高很多。此类工艺一般用在形状上繁杂,而且批量上比较大的模具零件材料上。而Cr12、Cr12MOV含有高碳高合金元素,这类模具的耐磨性能较强,不过,因为它们属于莱氏体钢材料,含有许多共晶碳化物元素,所以,在对其进行加工时有个缺陷,就是比较容易裂开,另外,因为原材料大多含有带状或者网状的组织成分,或者碳化物比较容易出现偏析,因此,务必要对毛坯进行来回锻造,对于形状较大的共晶碳化物要先弄碎,在进行镦拔锻造之后,再以球化退火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碳化物的偏析,要保持在三级以下。在对模具的成品进行热处理的时候,要采用高温盐浴快速加热淬火,然后再采用低温进行回火,同时,淬火温度要在一千两百度以上,保温时间保持在10分钟左右。这种方法属于不均匀奥氏体淬火方法,不仅可以使钢的韧性提高许多,还能使其淬火组织得到一定细化。而在对其进行快速加热淬火之前,则要以200℃的温度进行预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去除零件中含有的水分,使其能够快速受热,对于材料的优势可以尽情体现出来,从而使模具的寿命提高,因此,在进行产量较多、形状较为复杂的冷作模具生产时,可以采用冷作模具钢进行,而对于冷挤压模和冷冲模来说,当要对它们进行热处理时,可以采取高温盐浴快速淬火,再以中温回火的方式进行,最后采用高频离子氮化的形式进行处理。如此,可以使模具具有很强的使用寿命。

2.3 塑料模具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塑料产品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特别塑料模具钢更是得到飞速发展。由于塑料模具具有较为繁杂的工作场所,且塑料模具的型腔较为纷乱。而塑料模具钢具有耐蚀、耐磨,并且韧性、导热性能都不弱,在进行热处理时变形小等一些特点,所以,在对塑料模钢进行选择时,要根据不同塑料制品的不同特性来进行。以往的塑料模型腔的用钢一般是:38CrMnAlA、5CrNiMo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冶金行业又开发出了新型塑料模具钢,这类钢大约可以分为三种:

1)时效硬化钢。所谓的时效硬化,就是对钢材进行热处理后,使钢材搁置几天,在这搁置的整个过程中,钢材内部组织会进行改变,使钢材变得比之前更硬。在我国比较经常用的时效钢有SM2、PMS等,这类钢有个显著的特性,就是进行固溶处理时钢会变软,可以先对钢采用机械进行加工,等到钢成形之后再采取低温时效的方式进行硬化处理,如此,可以降低模具的热处理变形。在耐磨性与耐腐蚀性上,时效硬化钢优于预硬钢。时效硬化钢的使用寿命比预硬钢强,当需要制作较为精密、繁杂的塑料模具时,更适合采用时效硬化钢。

2)预硬钢:预硬钢属于合金结构钢,一般是采用炉外锻造或者电渣重溶的方式获得的,预硬钢有着较强的机械加工机能,其钢制所含杂质不多,先把模胚调质到一定的硬度之后,再进行加工成型。有时为了使钢的淬透性得到有效提高,可以在钢里面加入1%Ni。后来,我国又研究出了5NiSCa,8Cr2S等钢,此类研究主要是为了使钢的加工性能有所提高,从而使钢的加工质量更优异,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

3)通过冷挤压使其成型的塑料模具钢。对于型腔较为繁杂的塑料模具,就要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此类钢所含硅、碳元素不多,当处于正常温度时,其高塑性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方便对型腔进行冷挤压,在对其进行挤压成型之后,再采用渗碳淬火方式进行操作,以使模具表面的耐磨性与硬性得到提高。在我国,采用最多的大多是合金渗碳钢,如12CrNi3、20Cr等。例如我国开发出的LJ钢就是可以进行专门使用的冷挤压成型模具钢,当进行冷挤压使其成型之后,再采用渗碳淬火、回火进行锻造,其表面的硬度可以达到28HRC,在这样的情况下,避免模具表面出现脱落现象,使模具的耐磨性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就会得到延长。

3 结论

以上是对不同使用状态下的模具进行归纳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模具的使用寿命与其成分、状态以及热处理的工艺加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有关技术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并且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不忘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风勤.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

[2]丁德全.金属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3]王荣滨.提高了Cr2W8V钢铝合金压铸模寿命的途径[J].模具制造,2008,6.

[4]李维铖.金属材料新标准讲座.机械工人(热加工),2010,8.

再塑生命的人篇8

[关键词]人物形象;动作;环境;细节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自搬上银幕和荧屏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代中国主旋律影视剧创作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紧紧围绕其创作原则、主题、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美学特征、人物形象等问题展开研究都曾有诸多的文章问世。总的来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所要遵循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要求把人物放到典型环境中加以考察,塑造鲜明典型的人物性格,强调人物的“逼真性”,从而获得真实感。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剃中,塑造好人物形象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衡量一部影视剧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以电影《开国大典》和电视剧《井冈山》为例,从动作写人、环境写人以及细节写人这三方面来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动作写人

运动性是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之一。有银幕和屏幕上的运动才能有影视艺术,塑造好银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影视艺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影视剧的创作中,剧作家应该充分运用好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高尔基就说过“没有动作就不称其为电影作品。”对影视剧作家来说,利用影视运动性来塑造刻画好典型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是影视艺术工作者创作使然,法国电影艺术家里格就说过:“能把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那么,在影视剧当中,人物的动作则是通过画面来表现的,“这些画面,可以是人物自身的行动,也可以用象征人物内心活动的环境、物件乃至色彩等;可以是人物内心的直观再现。也可以是人物内心活动的间接流露。”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影视艺术家就要充分地把握好影视艺术运动性这一特性,让人物在自身的运动中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在银幕和屏幕上塑造好丰满的人物形象。比如,在《开国大典》这部影片中,对和的塑造就相当成功。剧作家充分运用了影视艺术运动性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描绘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使得人物的性格丰满而有张力。在影片中,受众可以看到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任弼时面前,是具有领导魄力的好领导同时也是亲密无间的好战友;在程潜、章士钊、张治中面前,则表现出宽容与大度的诤友形象;在警卫员跟前,则俨然是爱惜部下,与战士平等相处的形象;在儿子面前,则是说一不二的而又和蔼可亲的严父形象;在小吃摊上,则是与民共享北平夜市之乐的形象。同样,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非常成功。影片把在不同人的面前的形象描绘得血肉丰满,把不同性格特点展露出来。在李宗仁和桂系军阀的面前,他虚与委蛇、同床异梦、谨慎小心;在汤恩伯、毛人风面前,则表现出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统治者形象;在儿子蒋经国面前,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在陈仪面前,表现出的是喜怒形于色的暴君;在江防司令李襄南面前,他则表现出格外的宽容与大度;在蒋母面前,他俨然是一个十足的孝子;在孙儿爱伦面前,他则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爷爷。这样,通过银幕和屏幕的一系列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的形象就不光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蒋介市石也不是光会骂“娘希匹”的杀人的屠夫。他们不是公式化、脸谱化的人,他们是完整的人,是有真性情的人。正如当年长影宣传资料所写“50年来,神坛叱咤,无情未必真豪杰,请看银幕如何把由神回归人;半个世纪,鬼面登场,却也有七情六欲,且看该片怎样把由鬼写成人。”

再如,电视剧《井冈山》中,送妻子回家忘了交给妻子的那把钥匙,就具有很深的含义,通过这样的―物件,来间接地刻画的性格,展露的心理活动。这把钥匙可谓贯穿电视剧的始终,钥匙被赋予了很深层的含义,寄托着对其妻子的爱和在以后的革命中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出不但是战场E指挥若定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情深义重的好丈夫。不是神,他也是人。当遇到挫折与坎坷时,感情百无聊赖时,钥匙成了他想家的寄托、对妻子爱情的见证。所以在电视剧中这把钥匙不断地重复出现。电视剧正是通过这―物件,用隐喻的方式把的重情重义和遇到困难挫折时的内心活动刻画,丰满的性格特点叙写得淋漓尽致。诸如这样的叙写方式还很多,这里不――列举。可见,艺术家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中,应该要重视动作写人的重要性,写出行动中人的独特的“这―个”,是所有影视艺术工作者必须把握的。

二、环境写人

塑造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一切写实主义文学所要遵循的准则,如何在典型的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是写实主义文学的生命所在,影视文学当然也不例外。而在典型环境营造的过程中,环境气氛是相当重要的,“环境气氛通过外景、内景、道具、服装群众场面的描写,营造出特定的生活景象,使之符合时代背景、政治氛围、人物命运,增强荧屏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而典型人物的形象、性格必须放到特定的典型气氛当中加以表现,这样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才能真实动人,呈现出特定环境当定氛围的“这一个”。在影视作品中,“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也只有通过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摄影造型在银幕上体现出来。”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当中,如何营造特定的环境和特定氛围,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氛围中表现历史人物,这是影视艺术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这一题材的电影来说,由于其自身具有纪录性和文献性的特点,要营造相应的环境和氛围来表现历史人物,就应该抓住历史氛围。仲呈祥就说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内蕴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历史本体,就是你所艺术地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氛围尤其重要。”因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中,应该要通过一切外在的环境氛围去还原历史氛围,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比如《开国大典》当中,利用光线来营造环境氛围就相当的成功。影片中,出场的大多数画面构图、光线都是阴暗的,有时还下着小雨。视察长江防御,离开中山陵到坐船到台湾等一系列影像当中,呈现在受众面前的都是灰暗构图,这种光线的运用,营造出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兵败如山倒的无奈心理,英雄无力挽狂澜的悲哀;相反,另一方面则以明亮柔和的光线来表现开国大典时的兴奋与喜 悦。这样的光线的运用给予画面构图无限的张力,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表现力。

在电视剧《井冈山》中,就通过道具来营造环境氛围,从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当仕途上受挫,感情上百无聊赖之时,影视艺术家就通过一把钥匙和一片小小的枫叶来表达那种百感交集的感情。也是人呐,男人在外边滚打得遍体鳞伤之时,想到的是回到温暖的家。于是,通过钥匙和枫叶,他想到了贤惠善良的妻子,想到了为了革命他不得不离开妻子儿女,想到了一直陪在自己身边悉心照顾自己的贺子珍。影像中,影视艺术家就通过这样两个小小的道具营造了仕途上受到挫折时的环境氛围,把感情上百无聊赖、受委屈而又复杂的心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

因此,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影视剧艺术家应该从“历史本体”出发,努力营造环境氛围,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展现自己具有质的规定性形象,利用环境氛围来刻画人物性格。

三、细节写人

在叙事类的作品当中,要写好人物形象,就得抓住表现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鲜活地把人物形象描绘出来。在影视剧的创作中,细节有两层意思:“一是场景的组成单位,在各个场景中往往借细节来细腻生动地描绘人物的性格、事件发生以及社会环境等。”“细节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细节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指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或物件、环境等。”所以“编剧手中有三件法宝: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新鲜而有创意的独特细节,在全剧中担当贯穿作用的重要细节。”因而,细节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艺术家只有努力摄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增强人物的造型性,才能更好地描绘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还原人物形象的真实感。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影视艺术家应该在把握人物质的规定性的情况下,选取富有典型性的细节来塑造“性格表象”丰富的人物形象,按照人物性格发展逻辑去表现人物,才能在历史环境中还原人物的真实感。比如在《开国大典》中,在西柏坡时就有这样一个细节,小战士给梳理着头发,从容地躺在椅子上,转身示意小战士好了,拿起了一支香烟。当小战士要走之时,忽然转过身来发现手里有烟,于是赶紧划火柴,可火柴潮了怎么也划不着,接过火柴,放到了自己的膝盖部位的棉裤上来回摩擦了几下,然后到桌子的一端一划,着了,他得意地露出了笑容,小战士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个很小的生活细节。却很有表现力,把乐观、幽默的性格以及与小战士之间平等、亲密的关系叙写了出来。再如,影片在表现方面,也有很多的细节,最突出的是视察江宁要塞这个细节在蒋经国、汤伯恩的陪同下深夜视察江宁要塞,他先看到的是三个值勤的士兵睡着了,不允许汤伯恩唤醒他们;直接走进了江塞司令部,在烟雾缭绕的屋子里,看到的是江宁司令李襄南与几位将军正在打麻将,李襄南输了个精光,连身上值钱的物件都押上了发现了站在桌子边,他马上呆住了,非常尴尬地喊了声校长,其他的三位也手忙脚乱。按照常理肯定会大发雷霆,可是观众看到的却是不动声色温和地询问,最后还替李襄南打起了麻将。把李襄南输掉的钱及物全部赢了回来,最后摘下李襄南的军帽把赢回来的钱往里一塞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拜托了!”李襄南也感激地回答:“校长,不成功便成仁!我李襄南明天就把妻子儿女接来,誓与长江防线共存亡。”这样的一个细节把随机应变、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在影片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逛北平夜市,与的对话,与章士钊的谈话,听孙儿爱伦背诵李后主的词等细节都独具表现力,用细节来成功刻画人物形象的例子随处可见

在电视剧《井冈山》中,忘了交给妻子的那把钥匙就是一个很好的细节,那把钥匙成了表现对结发妻子的爱,凸显其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诸如这样的细节还有读《三国演义》、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新房让给钟大龙和方小凤、背受伤的张子清等等,都真实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上一篇:好课件范文 下一篇:诚信的名言名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