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4 21:11:13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范文第1篇

语文需要诗意的陪伴……

诗意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去反思,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反思学生学习的目标,才能抓住“语文的诗意”。

首先,反思不仅仅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而且在悠远的先秦时期,它就已经盛唱当时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了。

譬如:孔子在《论语.学而第一》中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三省”就是强调的反思。又如:荀子在《劝学》中也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荀子说的更透彻,只有“日参省乎己”,才能“知名而行无过”,古人对反思的认识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传统作为儒家正统思想的一部分,古已有之,源远流长。

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宗师,提倡的学习内容是儒家正统思想――仁、义、礼、智、信等,学习的目的也是儒家的修身养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孔孟时期完全不同了,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继承古人教学反思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学习古人这种勇于剖析自己,勇于反省自己的反思精神。

其次,在人一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是一项遗憾的艺术,而反思恰恰是弥补遗憾的最佳途径之一。

学习要反思,教师的教学更需要反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教学的追求永无止境。

教学,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人生中一段永不磨灭的生活历程。它不但在时间上影响着人的生活,更是在生命意义上影响着人的生命价值。当生命的意义在新世纪的教学中渐渐浮起,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就呈现于教学的行程之中。教学就不再是一种知识与思想的授受过程,而成为参与各方一次有意义的、塑造生命价值的生活体验之旅。

再次,教学最终形成的结果要体现为文字表达形式――教案,但它并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和最终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教案不是文学创作,教案最终要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效果,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检验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并且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又在时时刻刻变化。

无论备学生有多透彻,多充分,都需要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和接受情况,随时调整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反思、修改,继续锤炼,继续充实,继续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力争更接近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思维方式。

《礼记・学记》有曰:“学,然后知不足也;教,然后知困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精辟地论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学”后才知道知识的不足之处,教师只有“教”后才了解自己的备课不足,师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都要再进一步去钻研,师生都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

这里的“知不足而自反”,就是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知困而自强”就是反思后可以得到提高。反思教学内容,然后把教学经验和教训运用于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的良性循环。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尚在形成阶段的新教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努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把握,领会“语文教学的诗意”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反思,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学生身上反思教学效果

1.以情蓄情,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快乐教学

情感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情感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知活动起制约作用。情感问题需要通过情感来解决。教学中,运用情感的感染性是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一个教师如果上课时或萎靡不振、或神情冷漠、或满面怒容,都会使学生产生或沮丧、或紧张、或害怕的心理,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情绪障碍。因此,每次上课时,我总是先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然后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教师,学生将获得一种活力、一种动力,即教师充满情感,唤起学生的相应情感,这样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影响,学生间的相互感染,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形孕情,反思自己是否真正成功教育

直观具体的形象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青海湖、月牙泉、楼兰古城的实况图,使学生更加加深了人是加剧生态变化的罪魁。这样以形孕情,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3.以境育情,反思自己是否真正让学生自主教育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情趣,具体做法如下:

(1)想象入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引领学生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应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放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如《组歌》(纪伯伦)一文,文中描述的意境极其丰富,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想象海岸作为情人的温柔与刚毅,引导学生入境,想象海浪依偎在岸边的安适与恬静,从而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意。

(2)读中悟情,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朗读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中的人、事、物、景,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

语言的情味,即语言所表达的情调、意味,常常不是浅白直漏的,而是蕴含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文教学要让叙述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深刻体会教学内容,将无声的文字,通过教师丰富、激越的感情,绘声绘色的语言朗读,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以此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明月几时有》一文,我先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使学生在老师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中把握课文的朗读基调,接着让学生跟读(即教师范读,学生轻声伴读),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感知文中语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掌握朗读的技巧,然后再根据学生朗读中产生的问题,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期达到最佳表达效果,是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音乐美。

(3)设境生情,进行尝试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我就采取表演的形式,把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形,以及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通过学生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设计,真正使学生身临其境,实现了师生情感的共鸣。再如:教学《再塑生命》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凯勒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到底有多大,我让学生进行了尝试,先闭上眼,摒弃呼吸2分钟,然后说说这2分钟内的感受,此时此刻的学生,便很快融入主人公的感情中来了。

4.以情动情,反思自己是否真正进行和谐教育

一般说来,学生易衷老师所衷,乐老师所乐。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深刻钻研教材,努力链接作者的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再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情动情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发展,这种以情动情的媒介可以是充满激情的语言,也可以是一个细微的眼神,或一个小小的手势,或一个轻微的语气变化……让学生在你充满激情的教学中受到情的熏陶、感染,体验教师情、书中情,从而动情。

教学艺术是一门移情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必须具备深厚的感彩。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先“入境”,抓住触发点,引导学生“入境”,联系实际撞击情感火花,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师情动生情,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描述的情境中,使其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我坚信,以情动情是语文教学的一股生命之源,也是学生感受、体验“语文诗意”的基础。

二、从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漏洞

1.从课堂偶发事件反思

引发思考的某一事件通常是教学过程的偶发事件,围绕这些事件我主要开展以下三项内容:

(1)发生了什么事?

(2)为什么会发生?

(3)采取何种策略解决,效果如何?

通过以上途径来解决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避免了处理问题的片面性和无端性,同时也避免挫伤学生的求职欲望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从课后学情反思

每个教学内容结束后我都要着重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今天的教学对学生都有哪些帮助?举例说明。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什么?

(3)今天采用了那些教学方法?安排了哪些教学活动?其优缺点各是什么?

(4)今天是否设置了特殊的教学情境?其是否达到?为什么?

(5)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6)我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方法好吗?为什么?

(7)今天的教学对我明天的教学有何帮助?

通过以上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改造和重塑,进行自我的认识和审视,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以期达到升华,使自己既有知人之智,也更有自知之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反思恰恰就是这源头活水,也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会使语文教学的诗意凸显,而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导演学生进行语文活动。因此,教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者,教师更是教学的系统思考者,是系统思维的培养者,只有这样才会留住语文教学的诗意;使教学的主体――学生,感受到语文课上独特与宽松,幽默与诙谐,平和与恬淡的氛围,感受语文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殷殷诗意。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范文第2篇

寄语2006,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展望 1(P4)

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建设:关注基础,研究关键 董玉琦1(P6)

抓住总结性评价这个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牛鼻子 李艺1(P7)

面向“十一五”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与教学 苗逢春1(P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将跨越式前进 王陆1(P9)

辞岁迎新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裴纯礼 1(P10)

面向“1对1”增强学习技术 2(P4)

面向“1对1”增强学习技术――科技增强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陈德怀2(P5)

增强学习技术创新应用的可能性思考――探索“1对1”增强学习技术内地发展前景 林建祥2(P9)

产学研互动推进增强学习技术 2(P14)

探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之路 3(P4)

寻找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供与求之间的平衡点 马志强 杨明月 张剑平等3(P5)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 黄荣怀 张进宝 3(P11)

国外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王盈 李利 朱晓男 3(P14)

Web2.0催生Edu2.0――Web2.0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 4(P4)

Web2.0与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发展 阳英 杨英4(P5)

Web2.0教育应用 庄秀丽 4(P10)

Web2.省略杯2006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活动隆重举行 8(P26)

应用引领教育网站建设――2006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回顾 陈美玲 柳栋 8(P27)

主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的反思 陈庆贵 8(P28)

数位学习内容与学习社群 林奇贤 8(P29)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究 叶平 8(P30)

主题学习资源设计探索 柯清超 8(P32)

根据新课标建设特色教育主题网站 庄秀丽 8(P33)

,挖掘教育智慧 张渝江 8(P34)

教育主题网站的应用之道 武健 8(P35)

教育博客发展之路 柳栋 金陵 李光良 陈耘 8(P36)

对话高中新课改:理论指引与经验借鉴 董玉琦 段青 叶金霞 方其桂9(P4)

实践高中新课改:实施策略与理性思考 9(P7)

积极、稳妥、创新、务实――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策略 魏雄鹰9(P7)

天津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策略 高淑印9(P9)

福建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策略与思考 周锋 9(P10)

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策略 黄道亮 9(P11)

求真务实稳中求进――扎实推进沈阳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陈莹 9(P13)

让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在理性思考中走进课堂 王勇军 9(P14)

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解读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个“关键词” 郭凤广 9(P15)

“教育在线”与数码社区建设 10(P4)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与“教育在线”的故事 张曼凌等 10(P5)

数码社区的理解与建设 朱永新10(P13)

台北市资讯教育推动现况及未来展望 11(P4)

建立优良便捷的资讯教学与学习环境 11(P5)

提升教师运用资讯科技融入各领域的教学能力 11(P8)

发展数字化的课程教材与软件 11(P9)

培养学生现代化及自主学习的资讯能力 11(P11)

台北市资讯教育未来展望 11(P12)

点亮手中的“阿拉丁神灯”――运用魔灯(Moodle)创建和管理网络课程 12 (P4)

黎加厚教授答魔灯(Moodle)相关问题 黎加厚 冯均芳12 (P6)

教师如何创建魔灯(Moodle)课程 邢丹平 12 (P10)

魔灯(Moodle)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中的活动设计 刘荣光 12 (P10)

魔灯(Moodle)在网络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 兰青 严超 12 (P15)

探索

数字故事――打开可视化学习的新视角 陈静娴 刘云华 2(P23)

翅沉高翔难――农村学校校园网应用一瞥 彭敦运 5(P27)

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机制 文付才 5(P30)

教育博客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 李光良 王迎军 6(P21)

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 韩立福 左晓梅 7(P2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理性应用思考 房雨林 9(P23)

依托数字化校园实现网络化无缝隙管理 段天虹11(P15)

视点

从教学手段的整合到课程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 蒋鸣和 1(P18)

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教育改革 朱浩东 初娜娜 6(P19)

以典型示范带动应用普及发展――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访谈录 周轶 孙雷 9(P19)

“网络一代”的学习 胡泳 9(P21)

巡礼

应用带动建设 实践促进提高――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钱澜 1(P22)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沟通 协作 成长 1(P24)

新课程:探索、开发与实施――郑州市第102中学信息化探索之路 崔振喜 穆力军 2(P26)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推动技术应用的创新策略 吴秉健 穆力军 2(P28)

对网络教育的思考 李静 2(P30)

“一网情深”做管理――一位校长平常一天的工作“流水账” 邱华国 3(P23)

架构应用型校园信息网――“蠡风”校园信息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黄祥平 张程 王小平 3(P25)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网络教育项目协同共建 吴秉健 苏晓春 3(P27)

打造虚拟学习社区 构建嘉信数字化校园 刘宇平 许勇辉 4(P23)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发挥校长的领导能力 强化学校信息化教育 吴秉健 许勇辉 4(P26)

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 郑芳 4(P28)

放眼全球化视野 聚焦开放式办学 吴秉健 甘培霖 5(P22)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 甘培霖 5(P25)

中外名校校长对话:参与国际校际交流 共享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 吴秉健 钟和军 6(P23)

让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需要之中 王晓波 冀风芳 7(P22)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邓华声 7(P24)

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品质 顾文权11(P17)

营造信息化环境,谱写教育新篇章 吴仁昌11(P19)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邹江文11(P21)

悉心规划 运维有度――上海位育中学数字校园规划与建设交流访谈录 刘晓峰11(P23)

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 刘晓薇12(P17)

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行动研究 赵文安12(P19)

提高“整合”的层次,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网络教学实践与体会 梁力佩12(P19)

最是书香能致远――《多维互动阅读》网络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思考 熊金辉 施虹冰12(P17)

域外采风

信息化浪潮中崛起的学校――以教学软件在萨腾小学的成功应用为例 魏小山 1(P26)

开源软件进学校,准备好了吗等 张渝江 陈凯 1(P28)

开启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门的12把金钥匙 Bruce M.Whitehead 吴秉健 2(P31)

教育技术应用的七个金点子 Bruce M.Whitehead 吴秉健 2(P33)

用电脑游戏进行历史教学等 张渝江 周华杰 2(P34)

游戏与学习 张渝江 周华杰 3(P31)

美国校长对NCLB教育法案的反思 Pete Hall 吴秉健 4(P29)

美国新教师技术整合的自我评价方案 洛丽・杰克逊 吴秉健 5(P32)

技术投入的新方向――美国《教育周刊》Technology Counts 2005译介 柴胜福 包正委 6(P26)

布什政府教育技术投入的侧重点已不同其前任 王慧敏 6(P28)

远程合作学习――互联网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新窗口 刘慧琴 7(P29)

当学校教育遇到Web 刘晓峰 张翼 罗文云 9(P26)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述评 朴成日 9(P29)

韩国重视U-learning实践与研究 朴成日 9(P33)

美国教育技术整合论坛:技术提高教育质量 吴秉健10(P16)

虚拟旅游:足不出户环游世界 王文10(P18)

发展韩国Edutainment产业,打入中国市场 朴成日10(P20)

黑白之争 张渝江11(P25)

韩国掀起M-learning浪潮 朴成日11(P27)

韩国建构“网络学习体系” 朴成日12(P29)

Web2.0融入教师的每一天 David Warlick 张渝江 周浩慧12(P30)

信息技术课

纵情演绎 放飞声音――“声音的采集与加工”单元学习活动 Michael Miller 吴秉健 1(P32)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内容的对话 王志忠 1(P37)

揭示计算机软件的奥秘――编程加工信息 王爱胜 霍瑞英 1(P39)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林杉 1(P42)

学生能尝试 尝试能成功――信息技术课“排版”中的尝试教学 朱斌 1(P45)

以评优课为载体,丰富教师业务培训 方其桂 张骏 2(P36)

以活动交流促教学提高 李尚仁 2(P38)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亟待深化 朱光明 2(P39)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体系的构建 叶志坚 2(P41)

“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其策略 夏建生 2(P46)

用“任务驱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窗口的组成与操作》教学案例 姚武东 史宏文 2(P49)

我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 陈莹 3(P33)

从举轻若重到举重若轻 沈松华 3(P34)

走进信息技术教学现场 曲玉苹 张成光 3(P36)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下载”一课教学现场 王爱胜 3(P38)

高中Prolog教学与问题情境的创设 黄秉刚 3(P40)

《和键盘握握手》教学设计与反思 丛琳 3(P46)

令人费解的人工智能 陈凯 4(P31)

我们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 钟和军 陈红 李妮 4(P33)

“我也能做好3D特效”一课教学现场 石东妮 4(P36)

真的神奇吗――《神奇的闪客之旅》课堂观察分析 汪细强 4(P39)

巧妙构思 以“生”为动――《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教学案例 姜莉 冯季伟 4(P43)

编码与通讯 陈凯 张杨 5(P34)

小学信息技术课《神奇的图块》教学现场 叶柳苗 5(P36)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以《网上交个好朋友》教学设计为例 李伟 郑雷 5(P39)

“落叶缤纷”――Flash曲线运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廖滨 5(P42)

给数据库教学支几招 郑丽君 5(P45)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培养的体现 万缨 5(P47)

程序设计与逻辑陷阱 陈凯 王浩乐 6(P30)

小学《字形与字体》 卢声怡 6(P31)

Word综合应用――制作电子贺卡 李玉霞 彭 6(P34)

游戏法教学:抽象性算法的最佳溶剂 蔡晓云 6(P37)

搭起信息“台”,唱响创新“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创新教育的方法 张国伟 6(P40)

关于信息 陈凯 7(P32)

初中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索 樊志华 7(P33)

设置文字格式 沈松华 7(P36)

“二次分组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彭朝仓 7(P39)

传统节日知多少 夏学华 7(P41)

玩转搜索引擎 陈凯 8(P38)

电子教室软件合理应用的策略与实践 王志忠 8(P39)

图形与图像的数字化 孙芳茜 8(P41)

小球作平抛运动 谢归元 8(P44)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自主研讨 傅蕾丝 8(P47)

一次机会+一点压力=创造精彩 李华 8(P48)

分布式计算 陈凯 江华 9(P34)

我是电脑绘画小高手――《创作画图》教学设计 包士娟 冯伯虎 9(P35)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马艳梅 9(P38)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曹恒来 9(P41)

生活: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与生活紧密联系 高燕芬 9(P44)

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谈信息技术课的收尾技巧 韩玉珍 9(P46)

分支语句 陈凯10(P21)

《图像的合成与表达》教学设计 郑文云10(P22)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与管理 李玲10(P25)

小学信息技术课成功要素浅析――以“文件与文件图标”一课为例 张龙10(P27)

“技术淡化”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刘超10(P29)

以博客推动信息技术活动课的开展 欧阳玲 吴爱玲10(P31)

IP地址 陈凯11(P28)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教学现场 方琴11(P29)

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数字生活体验――《获取信息的渠道》一节的教学设计 徐劲梅11(P32)

小学信息技术《图文混排》案例分析 谢琪11(P35)

电脑游戏:让人终身眷恋的“玩”中“学” 沈峥嵘11(P37)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设计的“六性” 郑玉国 董自明11(P40)

有趣的网络域名 陈凯12(P32)

“for循环结构”的教学设计 郑玉国 张丽12(P33)

“数值计算”教学现场 丛宏12(P36)

从“启发式”教学到“互动式”教学 游建波12(P39)

应该重视知识技能还是理论方法 程建娜12(P4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与研究――以“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和作用”为例 张骏12(P45)

伙伴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尝试 张秀常12(P48)

探究学习――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 高卫豪12(P49)

课程整合

读史使人明智――课程整合的脉络梳理及各家观点 任春亮 1(P49)

整合前与整合后的变革 张际平 1(P51)

整合:用技术去重构 吴向东 1(P53)

整合因需要而精彩 肖年志 1(P54)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分析方法――S-T篇 魏宁 1(P55)

痛定思痛――近年课程整合状况“追诉” 张熙春 1(P58)

教育Blog引领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徐邦桃 1(P60)

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郑芳 1(P62)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的再认识 王荣良 2(P52)

中小学管理学视野的课程整合 陈海洋 2(P54)

教学设计是整合的灵魂 刘党生 2(P56)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走出整合的困境 唐晓勇 朱爱军 2(P58)

整合,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宋慧平 2(P59)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分析方法――FIAS篇 魏宁 2(P60)

几何画板与物理教学 张熙春 2(P63)

足球教与练 巧用计算机 汪玮琳 兰师文 2(P66)

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郑敏芬 2(P67)

《动物的进化》教学设计 陈燕玲 3(P49)

鸣鸟――当地鸟类的研究 金玉 3(P50)

我们的理想,授人以渔 余建文 3(P51)

“整合”有学问――《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分析 李军 3(P52)

失败的收获 李霞 朱晓红 3(P54)

“网络版化学元素周期表”在教学中的应用 邹少兰 周国芳 3(P56)

网络评价――学生课外学习的新动力 费海明 3(P58)

FlashPaper2在电子教案开发中的应用 邹晓 3(P61)

超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金陵 3(P6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效能 王勇 3(P64)

永远的英雄 张仙 张艳明 4(P46)

走进“英雄的世界” 马立新 4(P48)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教育永远的追求 杨为中 4(P50)

精彩出在学生那里――《拉丁美洲音乐》整合教学尝试 王一然 4(P51)

《月球探秘》课例设计及评析 冯伯虎 张锋 4(P54)

图形计算器在数列探究中的应用 林米儿 4(P56)

网络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层次、模式及误区摭谈――网络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 刘泽培 4(P59)

让语文课堂走向“自由王国”――“老三样”与新手段的结合 穆憬 5(P48)

《利用信息技术定量分析三角函数图像》教学设计 张伟 5(P51)

深层次探索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刘泽培 5(P54)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解析 夏一蓁 5(P56)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复习 黄咏梅 5(P58)

一堂网络课《古代诗歌赏析》对我心灵的震撼 陈英 5(P61)

整合课的评价首先是对评价标准的整合 沙凤林 5(P63)

博客: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平台 柳永忠 5(P64)

博客:我的成长根据地――一位青年教师与博客的不解之缘 顾忠良 5(P65)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奎德 闫红云 6(P42)

小心步入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的误区 张志刚 6(P46)

E网反思随笔促我成长 周如俊 6(P49)

基于网络教育论坛的教育反思:教师教科研成长之路 谢道权等 6(P51)

Inspiration与Blog及其整合策略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叶鹏松 6(P54)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李静 6(P56)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 张志平 6(P58)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之我见 薛朝花 6(P59)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整合的研究 骆魁敏 7(P44)

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运用试探 蔡祖泉 赵刚 周恩兴 7(P48)

在整合中优化 在审美中教学 齐斌 7(P52)

一切从需求出发 周美英 7(P56)

别让语文教学仅仅成为学生的“表演秀” 成定能 7(P58)

“聊聊京剧”教学之技术篇 林颖 黄吉雁 8(P50)

“聊聊京剧”教学之资源篇 林颖 黄吉雁 8(P54)

“聊聊京剧”教学之设计与体会篇 林颖 8(P56)

博采众长,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陈莹 8(P59)

因效果而选择,因整合而精彩 陈鲁峰 李冰 8(P62)

多媒体与音乐教学 胡倬 8(P64)

“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胡泽彬 9(P48)

“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及其应用”教学片断实录 汤永东 9(P50)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教学活动设计 王怀昌 9(P53)

从“读科学”到“做科学”――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创新探索 蒋鸣和 9(P55)

课程整合你想怎么“整” 江东 9(P57)

教育博客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柳永忠 9(P60)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运用策略 孙秀华 9(P63)

精彩课件创造古诗词精彩教学 魏建芳 9(P65)

案例践行:聚焦信息化教学研究新天地 胡晓勇10(P34)

莫让合作空徘徊 汪细强10(P37)

应用互动电子白板的数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林红霞 赵霞10(P41)

电子学档:一种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工具 谈成访 刘艳丽10(P45)

发挥网络环境优势 优化社会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融合初探 颜呈礼10(P48)

跨文化教育中的语文阅读 岳岚10(P49)

走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误区 黄咏梅10(P52)

借助教育Blog实现跨区域的同伴互助 徐邦桃10(P54)

《科学与艺术》教学再设计 周伟 胡小勇11(P42)

科学与艺术:如何提升教学设计的境界 胡小勇11(P46)

虚实结合 多元评价 关注生命――新课程中基于网络的作文评价探索 张小勇11(P50)

在线交互激励式非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姜强 赵蔚 王朋娇11(P53)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形式分析 李江涛11(P56)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陈萍 胡小勇12(P5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课堂评析 胡小勇12(P53)

OEH背景下的语文教育 张春晓 吴仁昌12(P57)

网络教学中课堂的有效控制方法探索 贺绍洪12(P59)

由三个“不等于”引发的思考 殷华12(P61)

技术与应用

网络课件入门手册 赵成芳 李兆延 1(P64)

《原电池》网络课件赏析 肖瑛 李红 1(P67)

辅助手段向学习工具的转变――评网络课件《原电池》 章精设 1(P69)

用Flash轻松构建网络课件框架 高立民 1(P70)

挖掘PowerPoint的潜能――用PowerPoint制作《波的产生》动画 姚振武 1(P72)

基于Dreamweaver MX的学生档案查询系统的设计 李连珍 郑之路 1(P75)

《伏安法测电阻》综合测试课件赏析 宋仁华 彭宗勤 2(P68)

教学主体的转换――《伏安法测电阻》综合测试课件点评 蒋国强 2(P70)

用Flash设计交互式选择题课件 缪亮 夏巍 2(P71)

一个抛体运动实例的模拟 黄开宏 2(P74)

用Authorware设计电位器和虚拟指针式仪表测量 李振亭 2(P75)

花开花落何时了 肖祝生 2(P77)

巧用Excel函数提取身份证中的出生日期 张小华 2(P78)

《透镜成像》模拟实验课件赏析 孙训尧 3(P65)

模拟实验课件要讲究神似――《透镜成像》课件点评 肖祝生 3(P67)

模拟实验类课件制作技术探讨 章精设 3(P68)

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姚蕊 3(P72)

课件杂谈 郭大春 蒋国强 3(P74)

构筑基于Web的远程答疑系统 蔡冠群 张业睿 袁晓斌 3(P75)

《拼中国地图》游戏课件赏析 田径 李学昌 4(P62)

学习、游戏可兼得――《拼中国地图》课件点评 蒋国强 韩亚丽 4(P64)

用Flash Action Script制作交互式七巧板游戏 苏玉敏 4(P65)

如何塑造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 赵克学 4(P67)

PowerPoint牵手Flash四法 郭大春 4(P71)

《光的干涉》课件赏析 肖祝生 5(P66)

“三招”助自主――积件《光的干涉》点评 戴波 5(P68)

自主学习式课件技术探究 田岗 蒋国强 孔志明 5(P69)

打造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性 章精设 5(P73)

正弦函数的图像 彭兴俊 朱正琴 5(P76)

课件杂谈 国文成 李茹 5(P77)

用AS2.0实现化学课件的“积件”式开发 田岗 王乐善 6(P60)

立足积件的开发与入库技术建设积件库 宋仁华 于建华 6(P63)

积件资源库建设的四个要点 张爱文 6(P66)

打造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 肖祝生 6(P67)

课件杂谈 李晓红 赵春雷 6(P70)

排水法制取氢气实验演示 王春丽 6(P71)

网络机房管理思考与实践 沈雷明 6(P72)

《地质灾害专题网站》网络课件赏析 郑友强 7(P60)

好一个“实用”了得 肖祝生 7(P62)

几何画板的“另类”应用 魏志雄 7(P63)

积件是课件的缓冲吗 胡春秀 7(P66)

针对学习者心理的多媒体画面调节策略 常樱 吴琼 张斌 7(P67)

地理Flash课件中的目标区交互效果 钱惠龙 7(P69)

从评委的角度谈参赛 田岗 8(P66)

《对称》课件赏析 于建华 8(P68)

以实托虚 妙趣横生――课件《对称》点评 肖祝生 8(P71)

用Moho和Flash配合制作体育课件 张金丰 8(P72)

何必让PPT坐冷宫 柏焕兴 8(P74)

服务器集群技术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 陶锐 秦斌 8(P75)

以课改的眼光看课件 郭大春 9(P66)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件赏析 胡洋洋 9(P69)

淡抹浓妆总相宜――《Photoshop图像处理》课件点评 国文成 9(P71)

如何实现Authorware课件进度的保存和读取 朱斌 9(P72)

如何在模板中提高课件开发效率 王泓 9(P75)

课件也谈“拿来主义” 许浩 9(P77)

微机维护不求人――自制系统恢复光盘 冯代云 9(P78)

从技术的角度看参赛课件 陈学宏10(P56)

《我们心脏的功能》网络课件赏析 吴云 杨祥10(P59)

怎一个“精选”不易――网络课件《我们心脏的功能》点评 郭大春10(P6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件(一)――敲掉那“枷笼”的底 肖祝生10(P63)

不容忽视的校园网络数据库六大安全问题 张翼10(P66)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件(二)――主角与配角 肖祝生11(P58)

《识字2》小学语文课件赏析 李晓红11(P61)

兴趣与探索的糅合――课件《识字2》点评 肖祝生11(P64)

大雪纷飞 李洁11(P65)

小课件,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苗红英11(P67)

校园网中无线子网的应用及其搭建技术探讨 李岩 谢冬松11(P69)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件(三)――黄教授的美工 肖祝生12(P63)

《梁山伯与祝英台》课件赏析 赵姝 卞龙宝12(P66)

积件整合模式的优秀范例――评《梁山伯与祝英台》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杨春发12(P68)

基于XML的Flash选择题测验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张培山12(P69)

不等式a2+b2≥2ab的证明 许思贵 张雁12(P72)

定位入侵校园网服务器的黑客 牟晓东 杨鑫芳12(P73)

教育连线

超链接

网络管理 轻松实现――网管工具软件 张文 于清华 1(P78)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史小教育在线 张立新 1(P80)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视频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严伟 2(P78)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中华诗词网 张驰 2(P81)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音频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韩文智 3(P75)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机器人教育在线 黄利锋 3(P79)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图片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吴卫国 4(P72)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中华在线词典 刘明 4(P74)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文字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李洁辉 5(P78)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中学政治教学网 黄华林 5(P80)

让你的课件更精彩――动画文件处理软件 国文成 李洁辉 6(P74)

优秀主题网站展台――“龙之志”网上读书网站 郁栋 6(P76)

轻松实现“屏幕”一手抓 王红丽 宫淑红 7(P71)

应用促进发展,发展服务教育 朱家良 8(P77)

网页浏览软件的教学应用 李玉萍 丁秀凤 9(P79)

远程控制类软件的教学应用 袁泮年 林旭红 张金丰10(P68)

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城域网建设永恒的主题 陈锡坤10(P70)

佛山支教在线:壮志河池,情洒壮乡 吴雄刚10(P72)

电子阅读软件的教学应用 李建伟 苏丽 张金丰11(P72)

音频软件的教学应用 冯树奂 张金丰12(P74)

博客展示

行走教育 记录精彩 1(P82)

新教育实验:“追梦人”的“梦想剧场” 朱永新 1(P83)

汉博教育博客:科学教育的学习共同体 张国宪等 2(P83)

为了博客,为了教育 2(P84)

成长博客:教师共同成长的摇篮 蒋敦杰 3(P81)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想 刘良华 3(P82)

ME博客: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靠平台 朱宇辉 伍文杰 4(P76)

我与“ME博客”共成长 赵三多 4(P77)

搭建教师博客群,开启自由心路历程 梁辛 5(P82)

我的博客情结 何胜 5(P83)

天津教研叙事群――助推新课程改革 霍晓宏 6(P78)

探索基于Blog的网络教研 高淑印 6(P79)

博客因我精彩 我因博客生动 陈小丰 7(P73)

剑出鞘 顿生辉 林辉剑 7(P74)

大家语文博客网 芮琼 8(P79)

诗意语文精彩“大家” 郭学萍 8(P80)

江阴教育博客:为教师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刘开 9(P81)

在Blog中欢跳教育舞蹈 郭利东 9(P82)

化学教研博客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郑少敏10(P74)

斑斑马的化学世界 郑少敏10(P75)

博客――让生命更灿烂 吴艳11(P74)

畅游Blog 天地竞宽 吴艳11(P75)

芦芽――记录我们的成长足迹 徐明荣 晏君良12(P76)

在Blog中成长 陆美娟12(P77)

论坛热点

整合的瓶颈:观念和技术的矛盾 黄利锋 1(P84)

博客=教师专业成长? 郭凤广 2(P85)

利用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张拥军 2(P86)

课堂中如何真正落实评价 陈亮 3(P83)

追求评价与课堂教学的和谐融合 谢作如 3(P84)

信息技术老师,你具备合作意识吗 郭凤广 4(P78)

合作,不能好到这种地步 王爱胜 4(P79)

“整合”与“应用”、“辅助教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夏建生 5(P84)

认识整合 指导实践 马忠明 5(P85)

信息技术教师该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 郭凤广 6(P80)

走专业成长之路,实现自身价值魅力 邓亚玲 6(P81)

新课改条件下,信息技术优质课“优”在哪里 刘芳 7(P75)

信息技术优质课,先“忧”后“优” 郭凤广 7(P76)

面对信息活动无原则地泛滥,如何找到课程的位置 郭凤广 8(P81)

关注活动内涵体现课程价值 夏建生 8(P82)

信息技术新教师,路在何方 朱莉 9(P83)

信息技术新教师,路在脚下 顾忠良 9(P84)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

成果展示

携手助学,助我成长 常慧钦 1(P86)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一) 2(P87)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二) 3(P85)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三) 4(P80)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四) 5(P86)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展示(五) 6(P82)

“携手助学”项目:为西部农村中学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文廷军 7(P77)

一个活动成长了一批教师,一个项目成就了一所学校 常慧钦 7(P78)

打开网页,与世界握手等 宗伟等 7(P79)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间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合作项目的新发展 陈美玲 陈丽12(P78)

动态信息

“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成功开展 1(P89)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成果评审会在上海召开 2(P90)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师资培训2006年度工作会议召开――师资培训项目硕果累累 4(P83)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百间计算机教室落成投入使用 7(P80)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第三批项目启动会胜利召开 12(P81)

支教活动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启动 8(P83)

扬激情演绎青春 献爱心携手助学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9(P85)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展示(一) 10(P76)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第二届志愿者行动展示(二) 11(P76)

课题在线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2005年年会表彰优秀部署结题工作 1(P90)

在新的平台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节选) 常洪伟 刘刚 1(P9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实验校子课题结题指导书 1(P93)

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认识与实践 余丽明 唐明基 1(P97)

网络技术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无限宽广的展示平台 吕叶妙 1(P99)

基于PRIME的课程整合 周跃良 许勇辉 2(P91)

基于PRIME的信息技术教学――《畅游祖国》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季平 2(P94)

面对网络挑战,学校德育大有作为 陈明珠 2(P96)

德育与时俱进、跟进网络时代的行动研究报告 孙西洋 2(P99)

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 李丽萍2(P102)

在交流与协作中成长 许勇辉 朱志斌 3(P89)

基于PRIME的学校文化(学校组织知识)建设实践 许勇辉 周跃良 3(P91)

我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探索 邵汝道 王华 孙国生 3(P94)

网络道德教育,学校新兴的德育内容 卞迎爽 吴华军 3(P96)

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个案研究 姚敏英 公耀辉 3(P98)

德育如何引导学生上网的兴奋点 胡跃波3(P100)

因势利导,探索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新路 刁丽梅3(P101)

网络化多媒体课件同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蒙广平3(P102)

学习社区:班级管理新渠道 魏水银 杨桂花 4(P84)

构建无缝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卫才友 刘翠莲 4(P86)

网络,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程英姿 4(P88)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邱江 4(P90)

构建学校绿色德育网络,培养e时代少年――《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子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周军 4(P91)

德育跟进网络的行动策略 孙瑞新 蔡玉梅 朱江 4(P94)

心理热线QQ在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中的使用与拓展 李晓丰 4(P97)

夯实信息化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王玉良 7(P81)

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与合作交流性学习探索 李同升 7(P8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李清美 7(P84)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新课程美术教学 周晓霞 陈宝花 曹洪花 7(P85)

基于Internet的在线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进豪 梁伟英 马广胜10(P80)

主动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科学引领学生的网络生活――2006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论坛综述 李书华 郑元洁11(P81)

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学校德育体系之构想 高芳梅 彭国平11(P8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马效军 张允禄12(P82)

赣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现状调研及趋势分析 何显文 何耀敏12(P84)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创新――《应用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课题设计思路 蒋鸣和12(P86)

应用天地

中国商用PC市场烽火蔽日联想扬天快速增长 1(P101)

IT业内盛行“节能”风 1(P104)

湖南远程教育应用,联想万全三点拓展――联想两路服务器深度拓展湖南远程教育应用空间 1(P105)

魔卡安全解决方案 让联想新扬天成为安全的数据“保险箱” 1(P107)

可弯曲的薄膜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爱普生诞生 1(P108)

番禺教育信息化驶入快车道 锐捷安全可信万兆新网络扎根“校校通” 1(P109)

八十年名校一路领先:创新网络实验教学与科研――东北大学与锐捷网络携手共建双万兆IPv6网络实验室 1(P110)

技术创新国际品质――缔造2005联想服务器“极速神话” 2(P104)

新起点 新征程――发力行业大客户市场 联想五款新品闪亮登场 2(P106)

浪潮:优秀的多面操盘手 2(P108)

细数联想新扬天商用PC的易用性 2(P110)

锐捷网络“第三届经典100工程――校园网方案设计大赛”揭晓等 2(P111)

质量管理体系下的网络道德教育 2(P112)

联想服务器,0.1秒的执著――联想服务器都灵奥运战地实录 3(P103)

联想助力都灵冬奥 扬天尽显奥运英姿 3(P105)

护航冬奥盛会顺利举办 联想“奥运机型”倍受好评 3(P107)

爱普生推动企业环境经营进程 3(P109)

博思激发创意 实干锻炼能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思杯机器人创意大赛 江永亨3(P110)

诚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P111)

联想服务器,奥运的选择 4(P99)

第二十届都灵冬奥会专用服务器全攻略 4(P100)

锐捷安全可信新网络实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数据共享 4(P101)

爱普生为中国企业示范创新路线图 4(P102)

维护消费者权益爱普生倡导绿色消费 4(P103)

爱普生力挺数码影院进入3LCD时代 4(P103)

聚焦下一代安全可信校园新网络,锐捷网络2006高校用户大会在湘隆重召开 4(P104)

手写,让孩子爱上英语 4(P104)

联想“零故障”服务国际大客户――都灵冬奥会 4(P105)

博思威龙智能教育机器人――引领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 4(P107)

聚焦安全PC中国芯更可靠 4(P108)

要做客户需要的“创新”――从联想新一代服务器获IDF大奖看企业创新 5(P90)

博思威龙智能教育机器人在机器人竞赛中的应用 5(P92)

《百年互动学园》――打造快乐学习乐园 5(P93)

科技兴教,无线先行――锐捷网络助力北二外构建无线校园网 5(P94)

传承奥运精神,联想“专属服务”创造价值 5(P96)

下一代安全可信IP网络的神秘之旅 5(P98)

万兆校园 安全共享 中央财经大学携手锐捷打造校园新网络 5(P99)

“同方智联无线教室方案”助力北京小学信息化“移动升级” 5(P100)

全面认识华硕TS100的RAID功能 5(P101)

AKD无限教学系统――教师多媒体教学的“好帮手” 5(P102)

让数字图书真正走进师生的生活 袁芳 6(P85)

领先产品设计,价值创新蓝海――解读联想服务器的2006 6(P86)

建设新农村引发PC下乡热 6(P88)

引领IPv6前沿 开拓万兆带宽――锐捷网络助力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万兆IPv6科研网成功接入CERNET2 6(P89)

国产服务器走向成熟,大规模定制成趋势 6(P90)

联想成长型企业服务器T168 G3上市 6(P91)

新一代联想两路服务器创造TPC-C世界性能冠军 6(P91)

日趋理性 回归务实――浅谈中国教育信息化采购标准 6(P92)

双路双核 华硕RS260-E3/RS8以一顶十 6(P93)

联想投影机TD316/318:随心所欲投影,绽放个性色彩 6(P94)

600想打印机“王者归来” 6(P94)

博思威龙智能教育机器人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6(P95)

校园网限制BT下载的几种方法 6(P96)

锐捷网络推出RG-S5750系列万兆多层交换机 6(P96)

艾科多打造“节约型”电教产品 6(P97)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软件――追求游戏和学习的完美结合 商发明 6(P98)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京启动 7(P86)

共享网络应用 锐捷打造常州大学城万兆园区网等 7(P87)

如何建设IPv6试验网 罗自灵 7(P88)

拥有IPv6与安全,享受VoIP与无线 7(P90)

宝“鉴”锋从文档管理来 7(P91)

教育行业看准理性务实三星诠释打印机产品采购标准 7(P92)

同方笔记本再中教育订单,掀起普教信息化升级热潮 7(P93)

博思致力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的普及 7(P94)

分布式的网络安全部署在教育城域网中的应用 张朝清 8(P87)

谁是现代校园网运营“大管家” 8(P90)

黄刚:以价值创新开拓商用PC的“蓝海” 8(P92)

网络:想象力的翅膀 8(P93)

孜孜不倦辛勤“耕教” 8(P94)

同方超锐K431,双核时代的“超级明星” 8(P95)

爱普生:蓝海中的百年传奇 8(P96)

提升教育信息化使用水准与效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8(P98)

领先进入教育信息化高速路――广东信宜积极投入“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 9(P89)

打造信息化校园精品网络合勤部署辅仁大学校园网络 9(P91)

华为3Com,教育网络之花遍开全球 9(P92)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网展新高――锐捷万兆多业务校园网建设方案实施效果显著 9(P93)

承担“夹缝”中的应用――锐捷网络为上海交通大学宿舍网提供关键服务 9(P94)

领先科技成就市场辉煌――教育信息化市场三星OA高歌猛进 9(P95)

名师联盟出状元诺亚舟教育资源助力基础教育 9(P96)

校园无线应需而动――锐捷精心打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移动网络生活 9(P96)

万兆领航 实现高校宿舍信息化――锐捷网络承建天津工业大学宿舍网 9(P97)

锐捷网络助推内蒙古医学院新校区校园网建设 9(P97)

东芝投影机NCEII技术,以色彩征服市场 9(P98)

锐捷网络助力国家职业化教育工程 9(P98)

三星二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采购名单背后的“七剑” 10(P85)

构建高效安全网络 合勤科技(ZyXEL)助力德国北德集团 10(P86)

打造教育新平台――华为3Com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 10(P87)

彩屏新状元,开启学习机真彩新时代 10(P88)

不再受“线”制――大连轻工业学院携手锐捷网络构建高效实用无线校园网 10(P89)

云浮:教育信息化高速路上的现在进行时――记广东省云浮市开展“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 10(P90)

新时代・跨越新巅峰――神舟酷睿2笔记本和电脑电视 10(P92)

方正科技再创佳绩 教育试点一马当先 10(P94)

TCL酷睿2笔记本电脑全国热卖两周订单超万台 10(P95)

“博客特色”搭建家校互动通道――广东省茂名市开展“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另辟蹊径 11(P88)

汉王科技助基础教育信息化一臂之力――访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立清 王晓军11(P90)

东芝液晶:经典品质演绎极致色彩 11(P91)

五大网络“营养素” 演绎经典解决方案――华为3Com规划实施丰台教育技术信息中心网络改造升级工程 11(P92)

宁夏中标!三星取得2006农远工程打印机采购开门红 11(P93)

锐捷网络中标教育部计算机网络实训建设项目 11(P94)

2006金融展 爱普生投影机倍受关注 11(P94)

信心源自专业 爱普生投影机推行ISO国际标准 11(P95)

锐捷网络亮相2006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展览会 11(P95)

校园口试如何开展――上海浪劲打造“人机对话”校园网口试机考平台 12(P89)

“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之众说纷纭 12(P90)

IT培训,大一新生竟占两成 12(P92)

高校宿舍建网11字方针:高效、安全、可管理、灵活计费――锐捷网络为厦门大学宿舍布网 12(P93)

联想外设四大业务,让PC如虎添翼 12(P94)

网络有线 应用无线――对外经贸大学采用锐捷无线解决方案再塑数字校园 12(P95)

新政出台――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机遇 12(P96)

北软教育折射真正“实训”模式 12(P97)

专注:看汉王创造精彩 12(P98)

从江西中标谈起――三星制胜中国教育行业要素分析 12(P99)

爱普生荣获“中国投影机市场用户满意首选第一品牌”等 12(P100)

起步交流

数学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鲁爱东5(P103)

教师与计算机的关系 李文兴5(P104)

信息技术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 吕素香5(P105)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王丽娟5(P106)

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点滴做法 张长存5(P107)

巧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 赵会新5(P108)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刘丽红5(P109)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体会 马秀娥5(P110)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鲁娜娜 6(P99)

《“喷”出美丽云彩》教学设计 钱开丽6(P100)

《设置文字格式》教学设计 蔡蕾6(P102)

《介绍研究课题》案例 吴蕾6(P104)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 陈春景6(P106)

构建我们的网络精神家园 应香微6(P107)

基于校园网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王旭东6(P109)

从知识管理视角谈网络时代的教育资源建设 殷群 7(P95)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卞国萍 7(P97)

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朱承泽 7(P98)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 曹东明 7(P99)

多媒体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王金7(P100)

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杨艳7(P101)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王康萍7(P102)

应用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教学 汤士民7(P103)

依托网络手段,领略语文教学魅力 陆琳瑶7(P104)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朱璇7(P105)

中学如何开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胡燕南7(P106)

运用绩效技术提高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效益 吴慧芬7(P107)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讨 陈彦许 王秀萍8(P100)

《平抛物体的运动》多媒体辅助教学 占丁山8(P102)

多媒体与地理教学 李凤香8(P103)

浅谈县域“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步骤 严建荣8(P104)

小学语文课堂演示型CAI课件制作经验谈 邓家卫8(P105)

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张秋玉8(P106)

运用多媒体,探究数学新课程教学 姜恭新8(P107)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祝龙莉8(P108)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 邱永平8(P109)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改革 陈竹梅 刘宝 赵丽光8(P110)

Blog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陈永平 9(P99)

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变革 张斌 杜新彦9(P100)

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初探 万江9(P102)

借网络优势展德育新画卷 李军 刘莹9(P103)

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探讨 缪素玉9(P104)

依托计算机课件强化语文课堂教学 杨明捷9(P105)

浅谈政治学科基于WebQuest探究学习的体会 罗运峰9(P106)

网络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袁立新9(P108)

教育技术应用的理性思考 谷新蕾9(P110)

小学数学网络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王丽娟10(P96)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 魏建芳10(P97)

借得彩凤双飞翼――谈音乐在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马亚伟10(P98)

校园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朱春雷10(P99)

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状况与建议 王伟 10(P100)

基于Blog培养学生个性与合作创新精神 朱宇峰 10(P101)

多媒体语音教学网站内容设计与技术实现 吴卫东 10(P102)

用好Word模板 提高操作效率 陈卫东10(P104)

浅谈元器件的布局及布线的讲解方法 王志希 冯美英 10(P105)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工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程洁 10(P107)

电子化教材――挖掘不尽的宝藏 黄晓玲11(P96)

多媒体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精彩 汤华11(P97)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钱霞云11(P98)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蒋华明11(P99)

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如何用好“互动工具” 杨竞 11(P100)

网络环境下“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张丽玉 11(P101)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邱金兰 11(P102)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曾兰兰 11(P103)

我与WebQuest结下不解之缘 张燕青 11(P104)

依托网络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 范建忠 11(P105)

运用网络技术,拓展作文教学 邵渊 11(P10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华玉萍 11(P107)

用信息技术构筑校本培训平台 闫淑春 11(P108)

多媒体应用,英语教学的好帮手 江杨燕 12(P102)

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刘叶贵 严建荣 12(P103)

中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毛开义 12(P104)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洪欢骅 12(P105)

《飞舞的文字》教学反思 唐亚君 12(P106)

汉语拼音轻松学 芮军 12(P107)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动”起来 马亚伟 12(P108)

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探讨 谢地远 12(P109)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钱利华 12(P110)

浅谈计算机网络辅助中学语文教学 刘德山 12(P111)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胡德山 12(P112)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尤日和 12(P113)

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胡清仙 12(P114)

走出误区 学会选择 邵建峰 12(P115)

ISO9000认证

采它山之石攻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ISO9000标准促进教学管理,毕业生受欢迎 3(P112)

学校管理受惠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4(P110)

新亚中学实施ISO9000标准管理的体会 5(P111)

一种现代化管理规则与中学教育管理的对接――有感于奋斗中学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6(P110)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孟德洋7(P108)

宁夏新华书店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8(P11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8(P112)

把握ISO9000实质,改进学校管理 陆建荣 毛珊凤9(P111)

学校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可行性 周长春 10(P109)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 10(P110)

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费玉良 11(P109)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范文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