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12-07 14:35:34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资料篇1

《不能忘却的圆明园》是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战争的罪恶,感受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反对贪婪地索取,热爱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配合本组专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不能忘却的圆明园》,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在一爱一憎的情感对比中进一步体会战争的罪恶,将和平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本次链接由三部分组成。“昔日的辉煌”、“空前浩劫” 、“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三个板块。作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尽劫难如今已成断壁残垣,成为见证中国近代历史和承载国人名族情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由课内引向课外.收集资料,在品读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触摸历史的脉搏,认识战争的罪恶,将和平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快速搜集剪辑信息的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分析整理资料。

2.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认识战争的罪恶。

教学准备:

1. 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

2. 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共同走进了“和平与发展”这单元,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了哪几篇课文,其中哪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谈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师:战争与和平是本单元的主题。古老的中国曾遭受过许多外侵者的欺凌和掠夺,这次阅读链接再次带我们走进曾经的屈辱和苦难,回顾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师:下面请大家自读链接内容,从每个板块中你了解到什么?在书中批注出来。

二、第一板块——昔日辉煌

师:读完了吗?好!下面我们先走进第一板块——昔日辉煌 (出示课件)

师:谁来说说,你在这一板块中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从位置、组成、建筑规模宏大等方面介绍)

师:从收集的哪些资料中了解到它的建筑规模宏大?

(圆明园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

师:350公顷有多大啊?能用语言描绘一下吗?

师: 是啊,350公顷相当于64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近似于一座城市的占地面积。(放图片)又因它的周围有很多小园,所以形成众星拱月般的布局。

师:接着说。从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里你又知道什么?

(学生谈园内不同风格的建筑 )

师:读着这样美的文字,在你的脑海中一定浮现出许多优美的画面,现在大家一定很憧憬,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PPT课件,教师一一解说)

师:通过所收集的资料,你们知道圆明园还有什么?

(学生从艺术手法、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西式园林景区、异木奇花等方面谈园内数不胜数的景观和艺术风格各异的建筑)

师:是啊,园内的建筑与景观数不胜数,单名族建筑就达几十余出,而且每处景观意蕴深远(PPT课件)(配乐解说)它既包揽了整个烟雨江南,诗情画意,还有和任何一座欧洲皇家园林相媲美的西洋建筑,所以(投影)——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生齐读)

师:难怪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这样说—(课件出示雨过说的话)

(生齐读)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它的辉煌还体现在哪里?

生:文物——

师:上至先秦,下至唐宋,明清,历经200多年。那该有多少件奇珍异宝呢?能数的清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不计其数……

生:数不胜数 , 价值连城…….

师:是啊,难怪雨果曾这样说:“这是一座无与伦比,叹为观止的杰作,即使把我国巴黎圣母院即所有的博物馆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师:从查阅的资料中你知道了那些奇珍异宝:

(从里面藏有的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谈。)

师:大家看大屏幕(出示PPT课件,教师解说)

师:这数不胜数的青铜礼器,不计其数的名人字画,价值连成的奇珍异宝曾都收藏在这座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内,所以它被称为(投影)——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博物馆。

师:圆明园内有一组珍贵的工笔画《四十景图咏》,是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他向我们很完整介绍了圆明园的全貌,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师:看了,感受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建筑而骄傲。

生:这是一个叹为观止的皇家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师:就是这样一座无与伦比,叹为观止的,繁花似锦的皇家园林,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变为一片灰烬,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然而更可悲的是这套珍贵的工笔画珍藏与法国图书馆内,以致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圆明园在中国人的脑海里竟然是一片空白,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走进第二板块。

三、第二板块——空前浩劫

师:读完这部分内容,你又知道了什么?

圆明园的资料篇2

虽然读书时从课本上了解过一些圆明园的往事,这却是他第一次来到实地。杨振铎发现那里与自己过去了解的大不一样。“地方太大了。”中专时就读园林专业的杨振铎说,虽然那时圆明园的水系大多已成为稻田,但仍可以从中看出山形水系的脉络。他越看越觉得气势恢弘,不免对于全盛时的圆明园充满了想象。

他跑到北京市园林局要了一份圆明园遗址平面图,“基本没有其他的资料。”在平面图上也越看越有味道,结合对那片废墟上的痕迹,到最后竟爱不释手了。

杨振铎向本刊记者回忆说,当年他看到这份图时就隐约感觉到这个园子意义重大,后来再看到农民挖石料就上去劝止。他总觉得自己有责任进行监督。

40多年过去了,今天不仅圆明园真的成为100年中国人国仇家恨的载体,对于这座伟大园林的想象甚至也扩散成为世人的必修课。

圆明园一步一步走进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救下的废墟

圆明园苗圃有4间红砖房的办公室,其中一间就是杨振铎的宿舍,另外几间用作放置工具的库房。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夹着一条条长满杂草的土路。

在杨振铎的印象里,1968年的圆明园到处都是这种林荫小道,“经常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地方了,生产队走马车的路就是大路。树林下是野草,有水的地方都让农民种了水稻。”

不过,这已经是中央高层领导关照下的情况了。

经历过晚清和民国时期对遗址内残存木料和石料的拆运,当在1948年进入这里时,圆明园更像是京郊一片普通的农地:6个生产队的农民散落在二三十个小居住点里。

往日皇家的尊严和荣耀早就被人们遗忘,合卫城、大水法这些名称被胡萝卜地、西大地代替。“园里办公室所在的地方原来应该叫五代五福堂,但园里的工人和农民都叫五佛堂。”杨振铎说。这大概是为数不多能够保留历史痕迹的地名了。

新中国定都北京后,许多从解放区迁京的单位便看好了这片上风上水的“宝地”。1950年。来自革命老区的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选址在绮春园。这所主要接收军地干部、烈属子女入学的学校就是后来的101中学。在规划部门已同意它占用绮春园西北部300余亩的情况下,进行了干预。

据时任都市计划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后来向吴良镛转述,曾对他讲了如下意思的话:圆明园要保留,地不要拨出去,帝国主义把它烧毁,将来有条件时可以恢复。

根据这个指示,北京市政府发出“圆明园一砖一石不准动”的命令。1953年初,植物园也请求在圆明园遗址开辟印亩育苗地,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明确表示不得占用。

后来,中央党校又拟在圆明园选址修建校舍。知道后立即予以制止,并对当时主持党校工作的副校长杨献珍讲了一段著名的话:“圆明园这地方,总有一天会整理出来供国人参观的,国耻勿忘,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

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及圆明园遗址的意义,几乎也是1911年来中国政府的领导人第一次把圆明园和国耻联系到一起。

“但那时候我们连总理的指示都不知道,管理的时候总感觉缺少一把尚方宝剑。”杨振铎说。

被忽略的“封建残余”

杨振铎从事的绿化差不多是五六十年代圆明园的“头等大事”。1956年起,北京市开始在圆明园进行大规模植树,1959年又正式将圆明园遗址划定为公园绿地。次年,海淀区人民政府将圆明园定位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次将其纳入政府管理保护的范围。到1961年秋,圆明园遗址区域共栽种树木72万株,绿化面积1300多亩。

但60年代初,为了克服自然灾害,圆明园遗址历年植树和土地一度交由当地生产大队使用。这导致了1948年后圆明园农业生产的第一次高峰。

几年后开始农业“学大寨”,第二次高峰到来。那时圆明园已经交海淀绿化队管理,“有些生产队长打着‘学大寨’的旗号继续破坏遗址,说发展农业生产。”杨振铎去阻止的时候,对方说“圆明园遗址就是封建残余的标志,谁敢阻止谁就是跟慈禧太后站在一个队伍里的。”

和农民的冲突大多是因为树林慢慢长大,树荫遮挡了农民的庄稼。农民还经常刨山为慢慢下沉的稻田垫土,或者把河湖填平种植水稻。到80年代初,院内的2000多亩农耕地大多是填水而来。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一直从事3D再造圆明园工作的郭黛研究发现,圆明园的建筑虽然在晚清时期全部被毁,但大部分山形在1933年至1965年间变化不大。她依据的是1933年、1965年和2002年三次地形实测资料。

但是1965年后,园内面貌大变。变化最大的是洞天深处景区,到21世纪初已全部消失。另有山峰被全部削平,前后高差超过4米。水系同样在1965年后出现了较大变化:除几处大的水面外,河道完全消失、局部填平。

郭黛妲大学就读于与圆明园一墙之隔的清华大学。虽然梦想成为建筑设计师,但据她回忆只是偶尔路过圆明园,对这个早已残破的园林并没有兴趣。那时除了西洋楼遗址还有一些石刻外,其他遗址已无法分辨。许多农合就建在遗址的台阶或地基上。

这些石头一直是外界关注的东西。1969年,中央下达“一号战备令”,很多人便跑到圆明园拆运石头,“不少石料又被人们一车接一车地拉走。”杨振铎说。

根据圆明园管委会的公开出版资料,六七十年代曾出现过一次运走582车石料、一次拆除800多米围墙、一次砍伐1000多棵林木的情况。

有一次,某单位领导以“总理要求动物园三年改变面貌”为由,找到他商量拆运石料到动物园,“我说总理批示你动物园要变样,也批示你来圆明园拉石头吗?”后来他用一句“有这个批示我就给你”将对方直接拒绝。

到80年代初,圆明园遗址范围内有各类单位10余个,占地480亩。其中3个是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陆续迁入院内或占地扩建的,占有350亩。

不过,与故宫等地在“运动”期间的遭遇相比,圆明园被大大“忽略”了。“这里没有佛像,甚至连文字都很少。”杨振铎说,那时圆明园其实已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四旧”的东西,所以“运动”对园内工作影响较小:“造反派”基本不会光顾这里。

到这时,圆明园只寥寥地呈现在学生读书的课本里和教书先生的黑板上,社会上仍不了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废墟,更没有意识到它蕴含的特殊意义。

“那时圆明园就是一片废墟,人们不了解这个地方,经过的33路公交车都没有站牌。”杨振铎说,甚至从来没有学者专家到圆明园遗址去调查考证,“仍然无法从圆明园这里体会明确的爱国主义。”

自行车展览

转机在70年代终于到来。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办公室的副总工李嘉乐到圆明园考察后,联合北京市规划局、海淀区建设局等单位给和时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吴德写信,要求成立专门机构对圆明园遗址进行管理。

信发出去后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任何回音。

不久,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开始恢复秩序。到1976年初,杨振铎等人知道市里已开始筹划成立圆明园遗址管理机构。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并于次年从北京大学要回5块石屏风和两块石鼎,“学校非常支持。从北京大学的朗润园搬到圆明园,工人们用绞盘搬了一周才搬到能装运的地点。路上聚集了很多人观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有意义的事情,”杨振铎说,这是1860年后首次将圆明园失散物运回园内安放,意义不言而喻。

1978年底,已经调任公园管理组的杨振铎和一部分工作人员,骑自行车和三轮车拉着图片进行展览,“开始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希望引起大家对圆明园遗址的重视。”展览的图片是从园林局要来的“圆明园四十景图”照片以及部分西洋楼图片,行程选择了行人较多的清华大学西门向北的马路,“群众看到都很兴奋,说这么好的东西都没见过,要求我们多展一会。”杨振铎说,出门不久他们就被群众围住,不得不将半天的展出计划调整到一天。

这次展出特别轰动,一路上可以用浩浩荡荡来形容。后来市里拨款17万元修建了200平米的展览室,同时修建了3公里园内道路和几座桥涵。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到圆明园实地进行查看,并讨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整修和利用问题。

不久,北京市园林局、规划局和清华大学以及国家文物局各自拿出一套方案,“这时对如何修整和保护就有了分歧,谷牧要求大家去看现场,结果仍然没有―个统一的结论。我希望整理出来后按照遗址的实际样子进行保护。”早在1977年,杨振铎首次提出建设遗址公园的思路,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修整和保护遗址,还有深刻的爱国教育意义,“圆明园遗址绝对不能进行重建,那样就彻底抹杀了圆明园遗址所体现的屈辱和民族爱国情结。”

从这时起,有关圆明园重建的争论正式开始,一直延续了30多年。

真正令圆明园引起关注的是1980年1583名社会名流签名要求保护圆明园遗址。在杨振铎看来,从此圆明园遗址从小众走向大众。

外商引起的大签名

1980年,一个外商想投资圆明园进行开发,主管部门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为了给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当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圆明园罹劫1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北京和部分省市的官员、学者90多人。最后的结果是,要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整修,于是决定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

讨论会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决定写一份倡议书并寻找社会名流签名。

很快,有当时几乎所有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的《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面世,呼吁保护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充分论证了圆明园遗址的重大政治、历史和园林价值,明确地提出圆明园遗址的发展方向和保护途径。

“120年后的今天,面对这座世界名园的残垣断壁,不能不引起一切关心人类历史文化的中外人士深情的凭吊和对帝国主义野蛮罪行的愤怒谴责。”倡议书同时写道,“我们有志气、有能力,在帝国主义破坏的废墟上整修、重建圆明园这一优秀的历史园林。”

签名的1583人中,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11人,部长、司局级干部113人,教授、研究员、总工程师79人,文学、艺术、出版界知名人士88人。

虽然其中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去过圆明园,但这场浩大的签名活动还是引起了1860年以来中国人对于圆明园最广泛的一次讨论。而1983年拍摄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也让人们对圆明园的悲剧历史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但是当年12月,《人民日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直指“整修”的合理性:“我国近十亿人口,现在还很穷,问题成山,需要大量经费解决。”与此同时,慈禧太后挪用军费修复圆明园的事件也被重新提起。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圆明园。在最早那个200平方米、40块展板的展览室,1980年日均参观人数266人,1984年激增到938人。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及工农兵单位发现,作为被侵略的历史遗留物,圆明园遗址有着巨大的爱国主义涵义。他们还邀请杨振铎等前去讲课,“有一次我讲着讲着,不知道怎么就激发起听众的爱国情绪,几十人举拳齐声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作为党报的《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以及《北京日报》均对圆明园进行了关注,圆明园遗址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被进一步挖掘出来。

几乎就在80年代的最初5年里,圆明园由京北一处差点被彻底夷平的普通古代废墟一跃成为整个国家苦难历史的象征。

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对圆明园的保护和整修。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到主持中央工作的均表达了对圆明园的关注。

不过即使如此,在1980年之后,仍有五六千农民涌入圆明园居住。至于彻底清理外来人口迁移园内单位,已经是进入新世纪的事情。好在各种拨款纷至沓来,还修复了长春园东、北、南三面围墙。

随着圆明园遗址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高级别领导到园里视察,圆明园管理处的级别提升为处级单位,杨振铎的级别也调整为副处,“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干部,并一下跳到副局长级别,开始怎么也不习惯,”杨振铎说还为此特意找到上级领导谈话,领导说他在原来的岗位上干得很好,鼓励他肯定也能干好副局长。

圆明园的资料篇3

近来,有关圆明园十二生肖兽头铜像的新闻不断:迫于“铜铸狗头”的真伪之争和香港各界“不能容忍‘赃物’在港拍卖”的批评,贞观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于9月17日宣布搁置拍卖计划;而恰巧保利艺术博物馆则又从美国购回“铜铸猪首”;更有专家披露惊人消息称:另一套“十二生肖兽头”仍存于世,传说就放在北京某机关的仓库里!

据介绍,“猪首”铜像是中国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人士今年春天在美国一位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的。专家反复鉴定后认为,这件铜像与此前保利收藏的三件铜像同属一个系列,可确认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一件。经艰苦谈判,那位美国收藏家终于同意将“猪首”转让。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信德集团董事局主席何鸿w先生得知后,即与中国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联系,并出资收购国宝,捐赠给保利博物馆收藏。而保利博物馆顾问易昊苏在被问到公布找到“猪首”铜像与“狗首”铜像拍卖事为何巧合时表示,这次购买“猪首”铜像是以少于700万元的代价购得,比2000年拍卖会上购得的三个铜铸兽头拍卖价都低。之所以第一时间在港公布,亦可让公众以自己眼睛看清楚两者的差异。据悉,保利博物馆准备今年10月将“猪首”在北京与“牛首”、“猴首”、“虎首”铜像一起公开展出。

9月19日下午,北京圆明园文史科研究员张恩荫首次郑重告诉记者,此前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大水法前十二生肖兽头”都弄错了!其实“十二生肖兽头”是放在“海晏堂”前的。珠海圆明新园有关负责人也对笔者说,他们按1比1复制的圆明园十八处景观中,“十二生肖兽头”就是根据史料考证后放在“海晏堂”前的。

张恩荫说:圆明园西洋楼景观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海晏堂”前喷泉,有身穿罗汉袍的“十二生肖”像,每个生肖兽头口中都能喷水,用以报时。而“大水法”的水池中央是梅花鹿,四周是十只狗,被称为“猎狗逐鹿”,也能喷水。但是大水法里的狗首是否铜铸的不太清楚,史料没有记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栾贵明也对记者说,这些“十二生肖”铜兽头都是模子浇铸的,因此从理论上说不可能只做一套。而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研究员更认为浇铸了几套。另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专家透露:另一套“十二生肖兽头”仍存于世,听说就放在北京某机关的仓库里!他认为,作为皇家建筑的重要部分,完全有理由另浇一套作备件。张恩荫分析,如果说当时另浇了一套的话,那有一种可能就是慈禧做的。因为当年慈禧非常喜欢“十二生肖”喷泉,于是仿造圆明园里的“海晏堂”,在中南海又造了一个“海晏堂”。由于当时没有照片资料,只有后人的手绘图,所以这两个“海晏堂”里的兽头是否一模一样,现在还难以考证。

一些学者对有两套兽头感到愕然

还有一套天价“十二生肖”兽头被存放在北京某机关仓库里的消息披露后,一些学者感到愕然。当北京有记者采访著名考古专家、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教授宿白先生时,他对此说法非常疑惑,他称从未听说过还有另一套。而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清史专家徐凯教授也认为另有一套兽头的可能性不大,他甚至说,某报刊登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的“放在北京某机关的仓库里”的说法很不严谨,“至少应该注明这种说法的依据”。

北京记者致电收藏有“牛、虎、猴”兽头的保利博物馆馆长蒋迎春,蒋迎春亦表示诧异。他说这是第一次听说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头不只一套的说法。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圆明园十二生肖兽头出现在海外拍卖会上后,国内专家就对兽头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史料记载,圆明园能喷水十二生肖兽头只有一套,国内还有一套十二生肖兽头的说法不可信。某报还称,在这次猪首回归的过程中,拯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负责人张永年先生也表示,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兽头只有一套,也就是保利集团收购的这一套。对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认为浇铸了几套兽头的说法,蒋迎春说,2000年保利集团收购的牛首、虎首和猴首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过,马承源老先生亲自为展览剪彩,但从未听马老谈到喷水十二生肖兽头有几套的说法。

不过,圆明园文物专家、人大清史研究所的王道成教授则认为,两套兽头的说法有一定根据。王教授说:“有些史料中曾提到中南海也有一套兽头,有种说法是圆明园的十二生肖被搬到了中南海,我看它们恐怕是两套;而且清代铜器常常一铸两套,如颐和园的铜亭(宝云阁)避暑山庄也有一个,所以两套兽头是有可能的。”但是王教授也认为这种说法还需要查证。

北大教授沈弘称生肖铜兽确有两套

对一时间,对国宝生肖铜兽是否有两套的争议成为各大媒体的热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北京多家媒体采访专家,发表看法,一时众说纷纭。这时,北大一位外文专家主动到北京晨报向记者证实:国宝生肖铜兽确有两套,一套喷水报时,一套亮灯报时。

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导师沈弘教授说,有资料显示,备受关注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头确有两套,而且有照片为证。沈弘教授告诉记者,关于北京这两套十二生肖铜像,其实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和政治家写的书籍里多有记载,而且还留下了珍贵的老照片,如今可帮助专家们还历史本来面目。

沈弘说,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铜像是在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为康熙皇帝所设计和制作的。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生肖铜像左右一字排开,各六个,分别代表了一昼夜中的十二个时辰。每到一个时辰,代表这个时辰的生肖铜像便从嘴里自动吐出喷泉。正如圆明园专家所回忆的那样,后来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在颐和园大兴土木的同时,又模仿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铜像在东宫建了另一套十二生肖铜像。这一套铜像并不是用于喷泉,而是用于慈禧最喜欢的时髦新玩意儿――电灯。因为当时清廷皇宫里已经有了发电机。

沈教授指出,从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宫的十二生肖铜像的位置排列跟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铜像几乎一模一样。然而这些铜像并不从嘴里向外喷水,而是手里都拿着做成了荷花形状的电灯。每到一个时辰,代表那个时辰的生肖铜像手里的电灯便会自动亮起来。沈弘提供的两张资料照片来自于北大图书馆收藏的西文书籍。沈弘说,晚清民初,中国的外交活动频繁,外国学者和传教士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特权。他们用笔和照片记录下来的清廷内幕和京师风貌,往往是同时代中国作家所看不到的。去年,作为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导的沈弘在协助北大图书馆整理外文资料时,发现了20000多幅西文书籍的资料配图。他花费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为老照片逐一扫描,为这些难得的历史资料做了“备份”。这些照片最早的摄于1850年前后。由于照片的主人全部都是当年在京的外国人,老照片因此罕见于中文书籍,甚至连北京大学著名的史学教授们也并不清楚它们的存在。

贞观公司终于取消狗首拍卖

香港贞观公司终于在9月23日下午3时决定,取消了原定于10月26日举行的狗首拍卖。该公司总顾问林辑光发表《郑重声明》,称“贞观公司在香港开展的‘国宝回归’拍卖活动与内地近期启动的‘国宝工程’有相同的性质与效应,都是致力于保护和抢救中华民族流失海外的珍贵文化遗产,使国之瑰宝得以殊途同归”,“虽然取消狗首拍卖,但贞观公司还是会在拍卖会上展出狗首,让有兴趣的民众和收藏家一览国宝风采”。

他还表示,日前内地有关专家提出的“圆明园皇家园林喷头系列应该不止一套存世”的观点,是综合中外专家论证及客观考测的论断。该公司取消狗首拍卖并非受到某些方面的压力。

资料链接:

猪首和狗首有何不同

内部结构:猪首内部基本中空,正中部分有一个带有锯齿的卡口,卡口直通嘴部。当年水是从颈部进入猪首,这一构造与保利博物馆已有的牛、虎、猴三兽首相同。而贞观公司将拍卖的狗首脑后有一个小孔,资料说是进水口,有铜管与其相连。

圆明园的资料篇4

其中新公布的7组档案史料是:

1928~1933年颐和园接收、管理、修缮史料/王海燕选编

内容提要:1928年8月15日,颐和园正式由国民政府内政部划归北平市政府管辖,成立管理颐和园事务所。本组史料主要包括:1928年关于颐和园接收情况的文件;事务所成立初期为拟定各管理办法、暂行章程、办事细则等规章制度以及修理石舫、钓鱼台、双亭、杏桥、佛香阁花墙、耶律楚材墓庐等工程的相关文件等。

抗战胜利后颐和园史料一组/鹿璐选编

内容提要:1948年底,中国人民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初步接管颐和园。本组史料主要包括管理颐和园事务所1947年工作报告和北平市军管会初步接管颐和园经过的相关档案。

民国时期玉泉山水源整理及水道闸洞管理史料/梅佳选编

内容提要: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北平河道管理处。北平特别市成立后,将北平河道管理处移交北平市政府接管,隶属管理颐和园事务所,开始着手勘查,拟订疏浚、整理玉泉山泉流计划。本组史料主要包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市勘查、整理、疏浚玉泉山水源的呈文、节略、训令、计划、报告书等,以及三四十年代管理玉泉山各水道闸洞的相关文件等。

20世纪20至40年代圆明园管理史料/刘静选编

内容提要:1928年,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清理圆明园园产事务所。1929年,该所裁撤归并至管理颐和园事务所。1933年,北平市政府组织成立圆明园遗址保管委员会。1934年圆明园故址交清华大学办农事试验场,以三年为期。本组史料基本反映了这一期间圆明园管理变更的概况,并包括北平市工务局印制圆明园遗址详图的史料,以及抗战胜利后关于查复清华大学有关代管圆明园地亩情形的公文。

1922~1926年北海公园史料/孙刚选编

内容提要:北海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1922年北洋政府有开放三海之议,后因中南海为中枢所在,未易划清,议由北海先行开放。1925年8月1日,北海公园正式向游人开放。1925年11月,北海公园组织董事会。本组史料主要包括1922~1923年筹办开放三海委员会、1925年北海公园筹备开放、成立北海公园董事会档案以及北海公园第一届业务报告书等。

抗战胜利后北海公园史料/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1946年1月,北平市政府令工务局局长谭炳训任北海公园委员会委员。谭到任后,对管理机构进行改组,加重整顿财政收支,使各项园务得到逐步改善。该组史料主要包括民国三十四年九月至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日北海公园业务报告。

1956~1963年中央和北京市领导视察各公园指示一组/方立霏选编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北京市的各级领导非常关心各公园的建设情况,在参观视察各公园时对公园建设做出指示。北京市园林局于1963年对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各级领导对各公园的指示和各公园对于指示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汇集整理。本组史料即是对这次汇集整理情况的反映。

本专辑还收录了:《光绪末年规划改建什刹海为公园史料》、《民国初期在地坛筹设京兆公园及整修史料一组》、《1936年重建中山公园唐花坞史料》、《中南海公园史料(一)——二、三十年代中南海接收、开放经过史料》、《中南海公园史料(二)——1938年至1944年中南海公园事务报告书》、《中南海公园史料(续补)》(整理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第一期报告书)、《北京植物园筹备建设史料》7组史料。

圆明园的资料篇5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而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它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实现人机频繁地多种交互控制,方便辅助教学,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激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它直接的优点表现在:

1.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课虽尽而意无穷。

2.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3.引导想象,发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语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4.孕育情感,训练审美情感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形象,关键在于如何缩小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教学时,单凭词句的分析是不够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我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形式,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我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这节课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众星拱月。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 "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品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虽然,做这堂多媒体语文课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要大于普通备课,但是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更是享受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听的同时,也看得清楚明白。这样一堂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

然而,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通过传统媒体和其它教育媒体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必要费时、费力地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做到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

(1)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记忆、联想记忆成分增多,机械记忆成分减少,会使自主学习更有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2)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多媒体课件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扩充课本之外的知识。

圆明园的资料篇6

关键词:优化的路径 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

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

由此,本文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3个方面的规定,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一)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二)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学生主动性的引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一)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 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二)教师讲授模式改善的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出圆明园的一些背景资料,以及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再现毁灭前圆明园的美丽、毁灭中圆明园的惨烈、毁灭后圆明园的肃杀,直接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引导学生从“……、举世闻名、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瑰宝、精华、饱览中外名胜”等词语中体会圆明园的美丽和伟大。接着出示圆明园珍贵的文物图片、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圆明园文物文字资料和图片,烈火熊熊燃烧“三天三夜”的图片”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圆明园文物的损失无法想象,不可估量!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然后再次回顾圆明园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让学生一读再读,一悟再悟,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升华。这一过程,也和语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为后面学生的练笔── 情动辞发奠定了感情基础。老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要求学生把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写的话相机引导,让学生在写话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圆明园的资料篇7

坎坷的保护之路

大清帝国的同治皇帝无疑是最早的“原址重建派”的代表。1873年,“亲政”刚刚一年的同治就下达了重修圆明园的上谕,此时距圆明园第一次被烧已13年。这个时期,大清帝国对外通过与外国列强媾和,换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对内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湘淮军队,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再加上大兴洋务运动,帝国隐隐有复兴之兆。

即使如此,同治对圆明园工程耗费亦有所知,“现当库款支绌之时……诚恐不敷”。所以“再四思维”,决定“择要兴修”,“其余游观之所概不修复”。并专门为重修圆明园筹款发出上谕:“着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

其实,重修圆明园的幕后推手应该是慈禧,她重修圆明园的心情比同治更为迫切。在同治上谕的当月,她就几次催促皇家建筑设计御用的“样式雷”呈交烫样,并亲自进行修改。这一次的整修计划,最初设计总共有3000多间建筑,包括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上下天光等21个景区。但整修工程并无意准确恢复原状,设计全凭慈禧和同治的喜好,很多建筑都准备大幅改动。

但同治没想到,自己亲政后想要创造的第一得意杰作居然阻力重重。先是御史沈淮疏请缓修圆明园工程。同治览奏大怒,立即召见沈淮,严词申斥。接着御史游百川再上疏谏阻,同治更恼,下令将游百川革职,随后他干脆发了个上谕,勒令群臣不准复言。

即便如此,当时的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大学士文祥、帝师李鸿藻等重臣也不为所动,依然极力反对,君臣矛盾爆发。其结果是:双方互做妥协,重修圆明园改为修葺三海。至此,圆明园重修宣告结束。耗费了480多万两白银的这项工程,有100座500间殿阁亭榭动工在建,没有一座完工。实际上,同治时期所谓的“中兴”不过是这个没落帝国的回光返照,羸弱的清王朝早已沉疴难救。

此后十余年间,清朝统治者没有大兴土木。直到光绪年间,再一次垂帘听政的慈禧,为贺自己的六十整寿,挪用海军军费修复了原为圆明园附园的清漪园,改名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上演了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的毁灭。

在此后的岁月里,圆明园又因国人的私欲或无知屡遭破坏:自民国初期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车辆满载圆明园残料离开,此行为共持续了20多年;“”期间的1969年,曾有大批军民把圆明园的砖瓦、石料搬去建防空洞;1975年的农业学大寨阶段,圆明园区域内进行了大量的挖山填湖工程,将原来的山形水系改造为农田;上世纪末,由于各种经济原因,圆明园内建起了一些与遗址公园不相符的设施,这些经营项目和活动,也对圆明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今,北京市101中学依旧占用着部分圆明园遗址区域,万春园内的别墅还是照常被租用。

2000年,北京市出台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规划也是各方观点争论出的结果——既适度整修,又不盲目行事。《规划》重申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原则,批判商业游乐化倾向,决定恢复全园的山形水系及植物配置,保持大部分遗址被毁面貌,必要的建筑物恢复限定在1/10以内。这些内容足以让“整修派”无比振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规划》出台之后,环保主义者异军突起,成为“废墟派”的新生力量,并且在“废墟派”的发言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分量。

2008年2月,浙江横店方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高调宣布:“按1∶1的比例重造一座圆明园。”豪言一出,遂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和争议。但由于该项目规划用地6165亩,其中3096亩土地不符合横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包括基本农田1057.4亩。圆明新园重建计划在宣布两个月后即被紧急叫停。

重建还是保存?

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主张应保留圆明园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抚平历史创伤。“两派”都理由万千、慷慨陈词。

“重建派”认为,圆明园的屈辱史属于过去,圆明园文物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其中某些圆明园设施、建筑要重建,某些历史文物要进行整合开发、合理保护和应用,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文物保护其实是广义的,保留“原汁原味”是一种保护,修建、重建、阻挡风剥雨蚀也是一种保护,两者的“高度融合”才是完美的保护。如果只主张留下“废墟一片”,势必让许多文物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科考鉴赏价值不能集中、完美体现,既浪费参观人员时间,也不利于埋在地下的文物发挥价值;如果合理地整合、利用,圆明园的文物价值就能全方位展现,对教育国内外民众、缔造世界和平,意义不可估量。埋没圆明园文物的价值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一种“抱着金饭碗去要饭”的愚昧,更不符合公众的精神需求。而且,合理重建、开发、保护圆明园险境中的文物并不是破坏,反而是更负责任的保护。比如,一些经不起岁月沧桑、水土浸泡的文物,很可能在百余年、几百余年风剥雨蚀中消失殆尽,把它们从露天、掩埋、浸泡中移到复建的建筑中,就能让文物千秋永存,价值倍增,不是更高层、更有效、更负责任的保护么?

“废墟派”则认为,花巨资“复建”“赝品”,对于某些人来说,展现今日要比重现昨日更为主要,更为心切。而一个断壁残垣的圆明园“立”在那里,将永远是国人心中的痛;一个金碧辉煌的“赝品”呈现在眼前,我们更多会感慨古人与今人巧夺天工的本事,并以国运昌盛为自豪———那么,是要用繁荣抹去我们心中永远的耻辱和疼痛,还是要用那一片残破与悲凉来警示现在的繁荣,永远保持一种“盛时要做衰时想,上场要想下半场”的危机意识?如果没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难免“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当年,清朝皇帝在修建圆明园时,心里定然有着一种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穷用不尽的骄负,何曾会有方盛虑衰之意?修建圆明园那150年,恰恰是西方工业发展、帝国主义大步前进的时期;横向比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时,中国正一步步落后于世界。透视历史深处,纵观中西发展,圆明园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经注定了最终会沦为一片废墟。不可否认,圆明园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其艺术成就足以让国人扬眉吐气。但圆明园也是无数人血汗的累积,是国人耻辱的象征,绝对谈不上民族的荣光,而是一块历史的伤疤。所以,保持圆明园一片废墟的历史风貌之历史意义,就在于真实地展示骄奢淫逸的可悲下场,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才可以担当历史的见证人。所以,复建圆明园还不如“无为”,维持原貌,多做一些保护、考古、文物收集的工作,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又是对后人负责,也才是最大的作为。

圆明园的资料篇8

面目全非

陆元淳是当时住在西洋楼附近唯一的中国人。这个从外地来到北京讨生活的中国农民,在清末民初的战乱中辗转来到这里,在无人管理的园子里拆房、开荒、种地……在陆元淳之后,陆陆续续有大批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来的移民来此定居。最终,在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群的改造下,昔日这片中国最华美的园林,就这样变得面目全非。

就在陆元淳们在此安居了十几年后,又有一大批异乡人涌入圆明园。那是八年抗战期间,由于战乱,这片无人管理的山林,成为来自华东、华北附近的饥民的“乐土”。王国安一家就是抗战期间搬进圆明园的。1950年代,新中国实行户籍制度,王国安和移民们才在这片园子里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圆明园成为行政村后,王国安还当过30多年的生产队队长,他目睹了圆明园长达半个世纪的变化历程。

最先变化的是通往圆明园的御道。尽管圆明园已毁,但直至50年代初,从西直门通往圆明园的御道依然保存。这条风姿绰约的御道出西直门经高梁桥,在魏公村与两侧垂柳曳地的白颐路相汇,直入西郊苑囿。50年代,白颐路的石块被拆下用于修建天安门广场,道路两旁的柳树也被砍下,替换成了杨树。

1956年以后,园林局征购了圆明园中非稻田的全部耕地,进行了大规模绿化。到1961年,园内植树72万株。然而,三年困难时期,大量的百姓涌进这里,圆明园一时人多地少,于是生产队把政府征购走且大量植树的土地又要了回去。人们除了种稻米、养鱼,还办起了公社一级的马场、猪场、鸡场、鸭场。那时候的圆明园村干净整齐,甚至没人往地上乱扔一片纸。如果不是随之而来的,这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还会继续下去。

“”期间,北京海淀周围各大院校的师生都到圆明园改造世界观来了。圆明园里除了学农的稻田,还有学工的工厂、学军的射击场。在这里,北大师生曾有改造 “绿满轩”和“畅和堂”两座岛屿的“壮举”:在生产队的指挥下,几十位北大教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大绳和撬棍,把山石拉下水中,然后再把岛上的土全部垫入水中,造出了一块面积并不大的农田。

1970年,全民“备战备荒”时,人们不仅拆除了数千米的园墙和湖岸上的石材,建筑基址也被连根拔起,统统拉走去修防空洞。人们一次拉走582车石料,一次拆掉800多米围墙,一次砍伐1000多株树木。圆明园遗址的围墙被拆得一干二净,建筑基址被掘地三尺,山头被平掉十分之四,外单位侵占掉土地十分之一。防空洞刚建好,“农业学大寨”运动又轰轰烈烈地兴起。从1975年到1977年,厂房和生活区用地就砍光了90%的林地,60年代初种下的几十万株林木万劫不复。

惊蛰年代

圆明园这一百来年里,皇帝退出、强盗进来,强盗退出、农民进来。到了1970年代,大学师生退出、海淀机修厂进入,民房退出、打靶场进入,板车拉出去、汽车开进来。那些年,圆明园的福海中甚至建了个气象站。

1975年,学者王道成为了给颐和园管理处写《颐和园》一书,申请进圆明园考察相关的情况。那个夏天,他和《颐和园》编写组的两位同仁,坐车来到圆明园东区的一个门口,下车步行。他们走进圆明园,入眼的是茂盛的庄稼,一处处农田,一间间民房。王道成站在一处田梗上,这里早年是福海,他的脑子里浮现八个字:“故宫禾黍人世沧桑。”

次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

又过了一年,诗人来了。北京六建工人赵振开和从白洋淀插队返京不久的姜世伟走进园子。以他们创刊不久的诗刊《今天》的名义,在废墟上组织诗歌朗诵会。他们在这里赋诗饮酒、思索辩论。多年后,人们再提到这两位废墟上的启蒙者时,称他们北岛、芒克。

朦胧派诗人挑选的诵诗地点是一片荒地。这批“”结束后最先脱离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话语体系的先觉者,跨越了后“”时期的“伤痕文学”,一步进入“废墟”的境界——整个社会尚处在废墟状态。他们选中这片“废墟”还具有历史意义:圆明园毁于与现代工业文明冲突、崩塌的时代,这个曾是中华无尚荣光的园子,既是古老文明伴随腐朽帝国毁灭的标志,又是中西方文化猛烈撞击的陨坑。由于北岛的到来,这片废墟上盘旋着“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时代觉醒的号角。

这就是圆明园慢慢在中国人记忆里惊蜇的那个年代,诗人思其废,学者恨其荒。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圆明园管理处统计的结果显示,园内有7个生产队,270户、2000多口人形成20多个聚居点。

1981年,来自台湾的学者汪荣祖站在圆明园这个旧时帝国的中枢,“在山泽之间找不到一处地方,可以看出这是由一百五十个精心设计的景点所组成的巨大宫苑”。此后,汪荣祖就各处查找与圆明园有关的点滴。他的资料搜集工作一直做到1991年,觉得有了足够的信心,才着手撰写《追寻消失的圆明园》。

重新被记起

1989年秋天,26岁的上海青年郭新平辞去画廊顾问的工作,在正对着北京大学西门的娄斗桥5号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涯。从这里向北不远就是圆明园废墟。作品越来越多,小屋里放不下。第二年,他在一路之隔的福缘门村花200块租了200平方米的小院,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福缘门村位于圆明园南面,一排排的红砖房,80%的房子都出租。像郭新平这样在福缘门村租房的,还有八九个人。福缘门村声势浩大的时候,进驻了200多位画家,使福缘门村成为西方前卫艺术寻访者考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必访之地。

画家们从圆明园北墙的铁丝网中钻进园子,在废墟上写生、散步,就像在自家的后院儿。他们聚在院子里聊天,屁股下面坐的是雕着西洋图案的圆明园汉白玉石墩,面前当成饭桌的台子就是雕花长柱。在村庄里,不光人生活在文物中间,就连猪都享用圆明园石刻石料围成的猪圈。随着“圆明园画家村”在西方艺术界知名度的提高,无论媒体还是画家,在谈及这个问题时,都容貌庄重起来,各种意义也随之而来。

1992年5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圆明园废墟上的艺术村落》一文的发表,才将废墟与爱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画家村在媒体以及读者的眼里成为了文化标杆,“将圆明园废墟作为某种象征,包涵了文化复兴的宏愿”。圆明园在随后的几年里,随着媒体上的各种争论,逐渐成为一个热词,时不时地被热炒一次,并更深一步地进入中国人的心灵。

1995年,画家们被当作外来人口迁出西村。围绕圆明园的各种争论——爱国主义、国耻、雪耻、民族象征、历史意义,都在全国媒体沸沸扬扬地争辩或统一过认识,但是作为“真身”的圆明园,还承受着各种污染和喧嚣。

上一篇:春天范文 下一篇:程门立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