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或修复圆明园是明智之举

时间:2022-06-10 02:57:37

重建或修复圆明园是明智之举

近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笔者认为,恢复重建圆明园是正确之举。

首先,恢复重建圆明园,是保护历史古迹的需要。圆明园是清朝康熙年间修造的一座清代行宫式御园,雍正年间得到大规模扩建,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圆明园不断被扩建,形成了一座占地五千三百多亩的超级豪华的皇家园林。这样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竟以断垣残壁形式存在,岂不凉我等之心!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表示担忧:“圆明园至少有五处景观,如果不进行修缮保护,未来十年内将倒塌或彻底消失!”恢复重建圆明园,保护历史古迹,迫在眉睫。

其次,恢复重建圆明园,是抚慰民族伤痛的需要。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园中的建筑被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曾经是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成为国人内心永远的伤痛。恢复重建圆明园,可以抚平这段历史创伤。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忘却、更不能够忘却这段历史。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表示:“有选择地恢复一部分内容,比如土木建筑之类,让人有强烈的对比,更能激起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次,恢复重建圆明园,是展现我国古代灿烂的建筑文化和成就、恢复民族荣光的需要。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其巧夺天工,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令整个世界赞叹。圆明园是一个“特殊符号”,是一种自强、复兴的民族情结。圆明园其实现在完全成了废墟,地面建筑除“西洋楼”尚存残件以外,几乎一无所有。恢复重建圆明园,可以展现我国古代灿烂的建筑文化和成就,恢复民族往日的荣光,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那些极力反对恢复重建圆明园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重建费用将是笔巨大开支,而且很难获得公众认同”的观点不值得一驳――资金筹集可以有多种途径,“伤财”不劳民完全可以做得到。所谓“恢复重建圆明园会造成两极分化,还不如多建几座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廉租房”云云,只不过是鼠目之见。我们的社会建设,不可能只是种菜、盖房。按照他们的逻辑,我们不必搞什么文化建设,更不能建造航空母舰。至于两极分化,那是分配制度的事情,与建设无关。所谓“恢复重建圆明园是文化不自信”之谈更是无稽,相反,它恰恰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以保留“耻辱地”来保留对耻辱的记忆,仅仅用“苍凉感”去塑造自信,难以服众。还有人用“同治皇帝曾经发誓要修复圆明园,怎奈刚刚投以巨资又被八国联军烧毁;民国初期,袁世凯一度要‘倾力复造天朝辉煌’而重修,终因皇帝梦破灭而成为遗憾”的宿命论来反对恢复重建,其论调除了迷信色彩,还有什么意义。至于“如今皇没了,重建圆明园又有何意义”的论调更不足以与之辩论了。

(原载《大连日报》,2011年11月24日)

上一篇:重建圆明园恰恰是文化不自信 下一篇:乞丐 等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