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纪录片范文

时间:2023-11-24 20:12:35

走向海洋纪录片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1

摘要:近些年来,生态纪录片在国内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最近上映的生态纪录片《海洋》,获得好评如潮。本文以“生态之音”、“和谐之音”、“融合之音”总结、分析生态纪录片的听觉语言系统构成。以国内外经典生态纪录片案例来剖析生态纪录片的声音元素,进而总结出生态纪录片声音元素的特点,以求更好的促进生态纪录片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声音构成特点

作者简介:吴涛,男,1986年9月,籍贯:山东青岛,所在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2009级影视艺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编导。指导老师:张维刚。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238-02

《海豚湾》曾在日本东京电影节上遭冷遇,而近期一部题材相似,同样致力于宣传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纪录片却大获肯定,这就是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生态纪录片《海洋》(OCEANS)。在此片之前,雅克・贝汉导演就曾凭借“天・地・人”三部曲让世界叹服,观众纷纷惊叹“纪录片也可如此之美”。 近年来,随着国外许多高质量的生态纪录片进入中国市场,国内观众的观影习惯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看惯了好莱坞用电脑特技营造的奇观景象,我们对高质量的纪录片也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期望。《帝企鹅日记》、《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海豚湾》都曾经震撼过我们的感官。2011年8月12日,《海洋》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中文版本由中国著名导演姜文担任旁白。与此同时,关于《海洋》的预告片和视频片段广泛流传于互联网中,因其精良的制作和海洋环保的主题吸引了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纪录片。各种舆论对于《海洋》的好评之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很多同样精彩的生态纪录片因为其形式的不同无法在影院正式上映,但是它们也凭借着精美的画面和发人深省的主旨打动了观众,以英国BBC公司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系列电视纪录片为主要代表。短短六集就为我们再现了祖国河山的美好及其日益堪忧的生态环境,让我们在饱览壮阔河山、奇珍异兽的同时也深深的反省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谓生态纪录片,顾名思义,纪录片的思想应该是生态至上的,生态思想的核心便是生态思想观。生态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主要是其拥有唯美的画面,深层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一部优秀的生态纪录片需要有明确的主旨和真实的内容,原则上只有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真实记录才能构成全面的真实,所以本文将针对生态纪录片的听觉系统进行分析,结合优秀的生态纪录片来总结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以及生态纪录片声音元素的特点。

一般地说,纪录片的听觉系统大致包含两个部分: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客观性声音主要指拍摄过程中所记录下来的客观存在的声音,如人物的同期声,自然音响声等。而主观性声音则多指纪录片后期编辑过程中主观加入用以烘托、渲染、加强、说明的声音,如旁白解说词、背景音乐、模拟音效等。而在生态纪录片的制作中,各个声音元素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各种声音元素合理的整合才能营造出理想的效果。

一、生态之音――同期声、音效分析

在生态纪录片中,由于画面大部分都是长时间的跟拍镜头,所以与以旁白为主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相比,同期声所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真实性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长时间的跟拍镜头有助于更好的表现动植物的生存状态,有助于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保证画面的同时无形中也在削弱了后期剪辑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声画统一则显得很重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当我们看到动物张开嘴呼喊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听见它的叫声。当我们看到一头熊涉水过河的时候,就理当听见趟水的声响。而这些同期声的存在才会使得纪录片本身更加生动、真实。同期声就是大自然的交响乐,生动、生活、丰富,有时候胜过最好的音乐。如果现场同期声无法真实还原,则给观众带来一种无法与画面沟通的感觉,使得画面很虚假,而这与纪录片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在《美丽中国》系列《云翔天边》一集中,描写雄角雉向雌角雉求爱的场景时,雄角雉抖动翎毛发出的声响和雌角雉振动翅膀发出的声响变成了镜头切换的唯一依据,同时也成了信息来源,让观众可以直观的明白雌雄角雉是通过什么方式求偶的。而在《沃土中原》一集中开篇部分,介绍北京老人喜欢在清晨提着鸟笼到公园内以鸟会友,虽然镜头不断地变化,但是背景音响一直都是清脆的鸟鸣声,惬意自然。可以看出,在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中,现场同期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期声可以很好地体现空间感,传达超越画面的内容,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丰富的同期声可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效果,使的整个纪录片的结构自然、流畅,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

现场同期声可以说是生态纪录片声音的核心部分,不可或缺,一旦缺少就会失去其纪实的本性,可信性大大降低。但是鉴于生态纪录片在拍摄过程存在的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和瞬息万变的状况,很多场景受条件所限无法采集到现场同期声。毕竟生态纪录片不同于拍电影,它面对的拍摄主体大多都是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动植物,而这时音效则成了同期声最强有力的辅助。音效虽然作为一种辅助声音出现,但是它的表现力确不容小觑。因为音效所表现的声音内容往往都是不容易采集到的声响,所以这些声响被模拟出来之后会显得更加的具有震撼力、表现力,也变得弥足珍贵。在纪录片《海洋中》有一个场景时描写在海底一只螃蟹和一只虾蛄之间的搏斗。我们可以清晰地听见蟹钳和虾足在碰撞时产生的声响,就像是战场上战士兵器之间的碰撞一般惊心动魄,而受到海底环境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这声音只可能是音效制作而不可能是同期声录制。虽然是模拟的音效,但是它并非无中生有,反而因为能客观的模拟出它们打斗的声响,才使得整个场景变得真实和扣人心弦。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纪录片《微观世界》中,两只甲虫之间的决斗,无论是坚硬的甲之间的碰撞还是相互撕咬,甚至是脚底用力踩踏发出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这些音效的存在不仅没有减少纪录片的真实性,反而可以讲场景描绘的更加精彩。

二、和谐之音――解说词分析

说到纪录片的解说词,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一种观念认同解说词的地位,甚至认为解说词一定程度上在纪录片中占据主导位置,可以深化主体内涵,表达作者的倾向和意图,同时可以弥补时间空间上的缺陷。而另一种声音则恰恰相反,它提倡留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尽可能地减少解说甚至放弃解说词。《微观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画面去表现意图,让观众去用心思考。

在我看来,针对生态纪录片而言,解说词所占篇幅的多少并不是主要的评价标准,关键应该是看解说词的质量。首先解说词是以画面为基础的,离开了画面内容解说词将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解说词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对画面内容的重复说明,而应该是具有表情表意的作用,深化画面内容,帮助观众理解画面内涵。中国古人曾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文章的结构,在我看来解说词也应该如此,开头能抓人眼球,内容丰富翔实却不累赘,结尾有力。但是有一个原则,解说词不能喧宾夺主,在观众被画面所吸引的时候一句不合时宜的旁白是失败的。在《美丽中国》―《锦绣华南》一集中,解说词先是对洞穴蝙蝠做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当蝙蝠准备觅食的时候,解说声便消失了,观众则完全沉醉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清晰画面中,蝙蝠在黑暗中的水面上掠过,带走了捕获的食物。而当观众欣赏完唯美的画面之后解说声又起,衔接讲究,语调合适,一点没有突兀的感觉。纵观整个《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因为需要讲解的内容很多,时空跨度都很大,为了方便观众能够跟上节奏变化,理解表达的内容,所以解说词的篇幅很重。但是由于细节处理得当,在整个观看过程中一直处于很和谐的状态。画面和解说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解说词方面做得同样出色的还有《微观世界》。“这是黎明,地球某处的一片草原。草原下隐藏的,是像星球般的世界。茂草变成了森林,小石头像高山,小水滴形如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在流逝。一小时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探究这个世界我们先必须保持静默,倾听这奇迹。”开头寥寥的几句话就是时长1个多小时的一部纪录片的所有解说词,而后面一个多小时的内容全是用画面去表现,给观众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著名纪录片制作人怀斯曼曾说“真正的纪录片并不是发生在荧幕上,而是发生在观看纪录片的人的眼睛和头脑里”。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不需要固执于解说词的篇幅,而是要坚持解说词的质量。解说就是依据画面而存在的,但是它绝对不是附庸。优秀的解说词可以凭借自身的听觉美感和纪录片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整个纪录片浑然天成。

三、融合之音――背景音乐分析

美国匹兹堡公共电视台执行副总裁托马斯・斯金纳先生曾经说过,“增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音乐。”在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中,最具主观特点的声音元素是解说词和背景音乐,而最能烘托气氛,渲染氛围的元素非背景音乐莫属。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需要有情感诉说的,同期声真实性强,但是缺乏感情色彩,而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限制,可以无障碍的交流,背景音乐的适当应用正好可以弥补纪录片情感抒发方面的不足。

诚然背景音乐在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背景音乐的选择应用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我们需要充分尊重音乐这门艺术。其次,我们为纪录片选择甚至创作音乐,那背景音乐也就变成了纪录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为了整个纪录片服务的。能够渲染气氛,烘托主旨的时候就出现,但是背景音乐并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过度的追求背景音乐的应用可能会达到相反的效果,背景音乐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音乐的表现力,但是过度使用则会进入一个误区,使得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只有真正的理解音乐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态纪录片的创作中。

看过《微观世界》的观众应该都会记得片中两只蜗牛交配的场景,在舒缓浪漫的背景音乐衬托下两个蜗牛忘情相拥,出色的音乐加之以无可挑剔的镜头表现就成就了这一个经典的场景,相信所有看过这段影片的观众都会被两个小生灵之间的爱情所折服。《美丽中国》之《风雪塞外》一集中,镜头一直介绍着中国西北方向大片的沙漠与戈壁,荒凉死寂。音乐顿时一转,充满生机和希望,镜头也转到了沙漠中的绿洲――吐鲁番。配着充满希望的音乐看着大片的葡萄林让人顿时从刚才的绝望中走出来,这就是背景音乐的力量。在《潮涌海岸》一集中介绍福建太姥山的时候,背景音乐悠扬,深沉,很好地烘托了太姥山厚重的历史底蕴,让观众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云翔天边》中对于竹鼠的介绍则依照竹鼠活泼好动的本性选择了同样俏皮的音乐相配,轻松而又活泼。背景音乐选择合适,则会使得纪录片可以感染观众。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风格、节奏以及内涵,而只是一味地因为要添加音乐而加音乐,生硬的将画面与背景音乐结合,则会使整个片子失去节奏,大大削减作品冲击力,甚至将作品毁于一旦。我们在后期制作纪录片的加工过程是一个将真实艺术化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纪录片艺术性而破坏真实性的基础。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生态纪录片涌入国内市场,在此大潮推动下,中国的生态纪录片也有所发展,《森林之歌》、《水问》等作品也获得不错的口碑,但是相对于国外优秀作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重视画面表现和主旨立意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生态纪录片的声音元素。要认真研究生态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系统,使得声音构成可以更为合理,听觉系统可以与视觉系统完美结合,以此共同促进生态纪录片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建业.解说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J]当代电视,2008,(05)

[2]陈艳.浅谈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J]安徽文学,2009,(11)

[3]魏晓军.纪录片创作中的声音误区[J]电影评介,2007,(23)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2

[关键词] 《海豚湾》;叙事技巧;关爱

美国纪录片The cove(《海豚湾》)获得了201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引起了各国环保和动物保护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以真实冷静的镜头语言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揭露了大量海豚在日本太地海湾被屠杀的事实,带给观影者巨大的心灵震撼。

一、三条叙事线索相互交叉

英国记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约翰•格里厄逊认为,纪录片是“对自然素材进行组织、重构和创造性的剪裁”[1]。《海豚湾》时长92分钟,导演皮斯霍斯运用好莱坞式的叙事技巧,将三条叙事线索相互交叉,为全面剖析日本屠杀海豚的真相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该片的第一条叙事线索是讲述主创人员是如何进行实地拍摄的。“我们本来确实想用合法手段来拍摄这个故事。”这是影片的第一句台词。然而导演皮斯霍斯的摄像机无法正常对准日本太地町的那汪美丽却又血腥的海湾,那里各种 “禁止拍照”“禁止入内,此处危险”“落石注意”的警示牌林立。附近的渔民巡逻时都有短刀在手,看到有人拍摄就蛮横甚至极为凶恶地上前阻止并抢夺摄像机。小镇的镇长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摄制组,如果他太接近那些抓海豚的渔民,不仅有可能受伤,甚至连命都不保。无奈之下,导演皮斯霍斯只能用非正常的方式来记录这一切,他请好莱坞一流的道具制作高手,制作出了可以将高清摄像机藏在里面的假岩石,组织了一支由潜水冠军、前美国空军技师等构成的十一人秘密拍摄团队,带着军事专用的夜视镜、热感摄像机等高端设备在夜晚进行秘密行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摄影机安放在屠杀海豚现场的岩石上,在水下偷偷装上水下摄像机和听音器,制作了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模型,其下方装着一架同样能够远程控制的高清摄像机,等等。最终,摄制组记录下了那些最真实的海豚屠杀画面。在现今社会,保护海洋生态的理念早已成为国际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为什么还要滥杀海豚?解答这个的疑问,片子的第二条叙事线索由此展开。导演皮斯霍斯以冷静的镜头语言让人们了解到太地町的海域是海豚每年迁徙的必经之地,渔民利用海豚是听觉动物,制造出噪音声墙惊吓海豚,从而将大量疲于奔命的海豚赶到指定的海湾围起来。这些海豚首先要经过水族馆驯养员的挑选,能够被训练成水族馆明星的母海豚被挑出后卖往世界各地,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落选的海豚则成为市民的盘中餐,但是,由于海豚肉的汞含量严重超标,所以它们大都被贴上其他品种肉类(多为鲸肉)的标签,食用者却毫不知情。而太地町当地渔民从中得到的利润其实并不高,真正获得巨额利润的是鲸肉的经销商们。那么是谁发现和揭露出日本渔民屠杀海豚的事实?为什么是美国人――以里克•奥巴瑞为核心的环保主义者要拯救海豚?这是该片的第三条叙事线索,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叙事线索。里克的人生传奇是《海豚湾》的精魂,画面回溯到1964年,年轻的里克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功成名就的海豚驯养员,他参与了美国风靡一时的电视系列节目《海豚的故事》(Flipper)的制作,此后10年,这一节目助长了数十亿美元的海豚产业。里克以为自己驯养的海豚很乐于做各种各样的表演,直到他心爱的海豚凯西绝望地在他怀里选择自杀的时候,才唤醒里克对这一物种的真正关怀。从此,他走向了保护海豚的道路。世界各地有海豚围捕场的地方,就有里克的身影,他无数次掏出身上的每一分钱买来海豚放生,也多次因为剪断铁丝网释放海豚而被捕。片中出现了大量里克面对镜头的独白,例如在反思海豚的生态灾难时,里克无比沉重地说:“我用十年的时间创造了这个辉煌的产业,现在要花上三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摧毁它。”正是里克的醒悟和不懈努力促成了皮斯霍斯跟随他前往太地町神秘海湾进行冒险拍摄。

二、悬念冲突的设置

悬念最能激发观众观影的兴奋点。美国的钩子(Teaser)理论强调片子开始第1分钟就要亮出“钩子”,把观众的兴趣挑起来,并且在整部片子中钩子要不断出现,直到结束。[2]《海豚湾》的导演将这部揭示生态悲剧的纪录片转化成的一个悬念丛生的叙事文本,整部片子在三条叙事线索的转换中不断设置悬念,在起伏错落中调动、吸引观众的收视兴趣和注意力。片子的第一个镜头是黑暗中灯塔上闪烁的灯光,犹如警惕的目光,下一个镜头出现了夜幕下的宁静海湾。接下来晃动的镜头转向了车内,摄制组成员穿着夜行衣,“我们本来确实想用合法手段来拍摄这个故事。我设想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各种意外。里克告诉我的一切只是冰山一角”,这是导演皮斯霍斯的画外音。同时画面呈现出夜晚特有的黑白两色,几个人手拿各式器材,仿佛是间谍片中的特种部队士兵,翻过铁丝网,悄然潜入山石环绕的海湾。片子开篇的这组镜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合法?会有什么危险?里克是谁?紧张的气氛,一股脑的问题,扣人心弦。观众还来不及细想。紧接着,片子的画面与声音再次让人心悬:“糟糕!”有摄制组成员发现巡山保安。该怎么办?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就像所有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一样,镜头迅速从黑白切换为阳光明媚的现实色彩:里克开车带着皮斯霍斯抵达太地町。摄制组成员被发现了吗?到底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海湾发生了什么?悬念就此埋下,漫长的“纪录”由此开始。

影片在展开叙述的过程中,片头的悬念一一得到解答,导演在解答的过程中运用变换的叙事线索,精心布置场面调度,以紧密的节奏不断设置冲突:摄制组的拍摄与日本警察的盯梢、盘问,渔民叫嚷,威胁;里克的传奇故事和他保护海豚受到的阻挠;IWC(国际捕鲸委员会)内外就日本捕杀海豚的争论;日本捕鲸传统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博弈;被贴上鲸肉标签销售和小学生午餐饭盒里的含超标汞海豚肉,等等。这些冲突的积累不断制造悬念,使片子高潮迭起,惊心动魄。该片可以说把钩子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引导观众从一个兴奋点进入到另一个兴奋点,让观众在冲突和悬念中一步步走向谜底的最终揭示,并引发巨大的共鸣。

三、鲜明的主观化叙述视角

纪录片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客观地展示整个事件的本来面貌,因而在纪录片中,导演通常隐身于幕后,只用拍摄的镜头来“记录”事件,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拍摄,在片中并不交代。而在《海豚湾》中,导演皮斯霍斯频频现身,片子中的镜头记录下了他在拍摄过程中的遭遇以及他对此片拍摄的组织策划。更为突出的是,皮斯霍斯自己面对镜头不断讲述整个故事的方方面面还有他对屠杀海豚的看法和内心感受。这种“身份带入式”的手法,表明导演不再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直接叙述者和参与者,这也使纪录片带上了鲜明而强烈的主观色彩。对于生态保护题材的纪录片来说,这种带着主观情感的叙述方式不仅没有削弱故事的真实性,反而大大加深了观众对故事的可信性。

为了渲染保护海豚、爱护海豚的深切情感,《海豚湾》中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场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带给人们欢乐,救过人命,拥有高智商和自我意识,惟一能够与人友好相处的海洋动物――海豚与被切割成块贩卖的海豚肉的对比;曾和海豚亲密接触的女潜水员看到海豚试图逃离铁丝网围困却失败时的悲伤与日本渔民的漠然和谈笑对比。影片在揭示海豚的悲剧时的一个特别触动人心的地方,就是生活在海洋世界的海豚都因过大的噪音和压力而患有胃溃疡,它们违心地微笑与承受着痛苦的对比,以及与里克的讲述相配合,海豚被放进混凝土的水池中,从水中一跃而上进行俯拍,小小的水池和宽广的海洋形成的对比。还有在影片的结尾,海豚被屠杀后的猩红海面与一群海豚在晚霞映照的金色海面自由畅游的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心里反差和心灵震撼,使观众对海豚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不由得从心中涌起一定还海豚以自由的强烈愿望。

为了使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纪录片更加真实、更加打动人心,而不是把情绪和观点强加给观众,导演在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事件的目击者、亲历者的讲述,里克的真实经历和讲述、 相关人物采访以及采用了各种资料如电影资料、电视画面、报纸、书籍、照片、电脑绘图等。尤其是影片在讲述到食用海豚肉可能带来汞中毒时,引出了“水俣病”这个曾经让日本民众痛苦不堪、也让日本政府声名扫地的可怕事件,影片并没有直接给观众灌输这种病有多么可怕,破坏性有多么强,而只是拼接了日本纪录片大师土本典昭的代表作《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的片段。 导演皮斯霍斯以全景展现了如今一片祥和的水俣海湾,而后将镜头自然而然地转换到了土本典昭纪录片中水俣湾的镜头,灰白叙述与之前的彩色镜头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肮脏的污水,因污染而致畸致瘫的儿童,令人心碎的哭诉,让观众拾起了那段众所周知的梦魇。在这些画面的最后插入画外音:“这一切还会在发生。”这种直截了当的类比使观众在心理上对昨天水俣湾发生的惨剧会在今天的海豚湾重演的预见产生了肯定性的认同,这种巧妙地借用日本过去的类似事件呼应现在依然可能发生的惨剧的叙述手法既是导演毫不隐晦对保护海豚的疾呼,更强调了对人的生命的保护。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一张神经末梢图片上,让观众亲眼见证汞中毒对人神经的慢慢吞食,观众们不由得不寒而栗,这一切真的还会再重演吗?还能让这一切重演吗?在回忆水俣病事件接近尾声时,镜头又切换到了当今的现实世界里,这时日本渔民们自欺欺人的荒谬的回答以及日本政府官员冠冕堂皇的陈词,在证据面前变得如此的苍白和可憎,观众们最终看清楚了日本政府打着传统的旗号为杀害海豚辩解不过是为了掩盖其经济和政治目的,而此时影片传达出来的担忧已经从海豚本身扩展到了人的层面――不仅直面日本民众的健康,更是对全人类的身体与灵魂的关注。

站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导演皮斯霍斯高举着一块抵制屠杀海豚的牌子直言:“直到这些海豚不再被屠杀,我才真正获得了奥斯卡奖。”[3]《海豚湾》不同于一般事实陈述性的纪录片,它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和目的性。因而,《海豚湾》所采用的叙事说法和叙事技巧的目的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海豚的关爱以及揭露、谴责和阻止屠杀海豚的行径。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A].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230.

[2] 姜玮.悬念与冲突――电视深度报道中内聚力的构建[J].军事记者,2007(10).

[3] 田梅,徐宁.一段震撼人类心灵的赎罪之旅[J].新华日报,2010-03-17(B03).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3

10月4日星期二多云到阴

暑假里,我看过一部名叫“海洋”的纪录片,令我印象深刻。影片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在海洋里欢快地生活着,它们用自己的生存方法,创造了一个和谐又美丽的海洋。可是,人类的出现,让一切都变的不再美丽了。海洋中,种种垃圾见证了人们污染的经过,海面上,片片油污证实了可恶的破坏。海洋是地球组成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如果地球被破坏了,那么人类将会走向灭亡。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责任。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能力有限,但是我会尽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做贡献。今天,我在小区的广场上玩滑板时,突然发现有一位叔叔正要把抽完的烟头扔向花坛,我急忙赶过去阻止,说:“叔叔,请爱护环境,不要随地乱扔烟头。”叔叔羞愧地低下头,红着脸说:“对不起,小朋友!我错了,马上改正。”说完,他主动把烟头掐灭,扔到垃圾箱里。我高兴地说:“谢谢你,叔叔!”叔叔笑着夸奖我:“你真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让地球变得更加清洁、美丽!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五年级:陆韦杉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4

8月12日来到中国之前,《海洋》已经在全球31个国家上映。截止2011年10月初,《海洋》在中国的票房已超过2500万元人民币。放映档期一延再延,从8月12日至9月4日延长至10月12日,巨幕DMAX版《海洋》也开始进入院线。作为一部纪录电影,《海洋》的成功突破了大众甚至发行方的预期。微博上关于《海洋》的评论几乎是一面倒的赞美,不少媒体自觉地制作了关于《海洋》的节目,看过电影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太美了!”“用美来拒绝杀戮”“美到令人心疼。”“这是海洋的协奏曲,这是生命的交响乐,这是自然之中的歌唱,这是天地之外的细语,这是宇宙间最动听的声音。”……这么多年来,几乎还没一部电影获得如此一致的评价。甚至一位餐饮集团的CEO因为看了《海洋》中获取鲨鱼鳍骨的残忍画面,表示会从10月起在菜单里取消鱼翅。

《海洋》为什么激发了中国观众的情感共振?

其实,对于多数观众而言,海洋就是海滨浴场,就是海带、海鱼之类的产地,关于海洋的知识节目也不过告诉观众哪种鱼姓甚名谁、习性如何、食用价值,或者哪里又出现了污染。然而,电影《海洋》却带来一片全然陌生的海域,带来一种视听与心灵的双重震撼:生命之美与良知之重。

生命之美源于生命的自由,每种生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海洋里,乌龟在沙滩上散步,海豹在海边打滚,海豚追逐海浪在水面飞跃,金枪鱼集群舞动,海鸥潜水捕鱼、腾空展翅,庞大的鲸鱼航母一样兴风作浪;海底草原上,各种生物从外形看就富有想像力,刺球状、草帽状、飞机状、飘带状、长蛇状……这些叫不上名字的鱼类或贝类等海洋动物悠游自在,展示了生命的丰富与自由。当然,水里也有战争,两群蜘蛛蟹像两军对垒,发动集团攻势,最后累积成一座蟹山;小乌龟在沙滩散步,不经意遭遇鹰的袭击。水里也有温情,一只乌龟驮着另一只乌龟漫游,两条鱼深情对舞,小鱼在大鱼的嘴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在海洋里,所有生物都拥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自由,没有富贵贫贱、考试分数或者美丑的歧视――是的,包括美丑。

《海洋》所展示的视听之美也令人震撼,把观众带进海洋深处,与海洋生命共舞。其实,从《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到《海洋》,雅克•贝汉先生不断挑战电影极限,创造了一百多年电影史上关于动物的电影奇迹。这是电影人勇气、耐力与智慧的结果:雅克•贝汉先生历时5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拍摄了超过100个物种。为了拍摄暴风雨中的大海,拍摄组整整等了三年,才等到一场真正的暴风雨。假如不是为了理想,没有人会如此执着地做这种事。雅克•贝汉先生把自己的行为归之为梦想,而梦想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他说“梦想当然昂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一直做到现在。”

其实,在华美视听背后,最令人敬佩的就是雅克•贝汉先生执著的梦想――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而是人类的良知。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也是生命的栖息地。海洋滋润着万千生命从远古一路走来。海洋不属于人类,但人类却属于海洋。失去海洋,地球就会成为生命的沙漠。然而,最近一百多年来,科技与工业催生了人类的贪婪与狂妄,海洋成为世界的垃圾站与屠宰场。气温攀升,空气污染,冰原融化,海水升高,捕捞日甚一日,生存在海洋的生物一天天在灭绝,人类也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海洋》展示了这样的画面:一面大网罩住了鱼群,鲨鱼被割下鱼翅后投入海中,血染红了海水。在海洋博物馆里,那些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只剩下标本。“他们花了几百万年进化,但在几十年间就灭绝了。”

《海洋》不仅是一次视听震撼,更是心灵震撼:保护海洋不再是遥远的呼唤,而是近在咫尺的行动。正像雅克•贝汉先生所说:“电影是一种艺术奇景,一种情感来源,但它也可以成为服务与捍卫高尚事业的武器,其中就包括保卫大自然。对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海洋》是一部伟大的行动电影,它不仅以视听之美诱惑观众,更以良知感染观众,采取行动,保护海洋。“没有其他可以取代的星球。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在这里共同生存,这样才有希望。物种的多样性对于我们的未来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醒悟还来得及。在几百万年间,大自然几经磨难,坚定地相信吧,大自然的力量。”电影里发出的是人性的呼唤,它的行动价值已然显现。然而,当今被商业利益操控的物质世界,究竟有多少人能听到这一呼唤呢?

新世纪十年是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育的时期。票房从2001年不足10亿元飙升到2010年超过百亿,《让子弹飞》单片票房超过7亿。美国大片更是风光无限,今年夏天《变形金刚3》在中国的票房突破10亿,《功夫熊猫2》也在中国市场狂收6亿元,中国电影院变成了商业电影的提款机。可是,作为大众媒介的重要形态,中国纪录片市场持续低迷,从电影到电视,一派萧瑟景象。《德拉姆》、《布达拉宫》、《外滩佚事》、《海上传奇》等国产纪录电影没能引起大众关注,票房都在百万以下。市场表现突出的算是《圆明园》,票房接近600万,而雅克•贝汉先生本人的《鸟的迁徙》也不过百万票房,同样来自法国的《帝企鹅日记》创造了市场奇迹――也只有950万。

然而,电影市场的火爆是否等同于电影繁荣?电影票房是否等同于文化价值?从历史视角看,票房成功与电影价值之间常常是一种良性互动,但电影票房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电影价值同样成功,而电影票房失败也并不意味着电影没有价值。美国的《公民凯恩》、中国的《小城之春》都没能取得票房成功,却跨越了时间的尘埃,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因此,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其价值并不简单地对应于票房,还有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而文化美学价值的计量单位并不是金钱。商业文化是需要的,甚至占据了主流地位,但如果电影市场完全被商业大片所垄断则是不健康的,因为一种繁荣的文化状态应该是多元共生,只有多元文化才能满足大众的多元需求,建构健康、良性的文化生态。中国当下电影发展的良好态势是毋庸置疑的,但商业电影大片一枝独秀、艺术电影无处藏身的现状也是不健康的――不论对于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还是对于多元文化的建构。

文化生态看似一道浅薄的理论命题,实则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工业化、信息化革命以来,人类积累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贪婪,文化价值被资本绑架,金钱不是为了人生,人生成为金钱的奴隶。最近发生于美国、波及全球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表示民众正在觉醒。再看国内,从三聚氢氨奶粉,幼儿园血案,高铁追尾到最近佛山两岁女童被碾、18路人见死不救,加上连绵不绝的官场贪腐、学术造假、豆腐渣工程、连环套骗局以及骇人听闻的环境污染案例,中国社会正发生文化癌变――无论传统中华文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文明都无法诠释这一集体文化病症。30多年来,中国经济确实腾飞了,但中国文化并没有同步上升,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陷入了一种失去道德理性的形而下狂欢。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电影、电视以及新媒体都是文化建设的主力。然而,在以收视率论成败、以票房论英雄的评估标准下,媒介的娱乐功能、经济效益远远胜过文化价值。因此,从电影到电视,纪录片成为中国近年来媒介形态中沉默的一支,也就不足为奇。《海洋》为纪录片赢得了尊严,也让公众感受到纪录片的力量与价值。正如《海洋》所揭示的,生物多样性是生命存在的必要前提,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

从《海洋》出发,让中国电影走向健康、多元的文化生态,让中国文化回归天人合一的本原命题。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5

【关键词】专题片 主题 表现手段 《沙与海》

专题片与纪录片都是纪实性作品,但纪录片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创作者一般不应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专题片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①。《沙与海》是一部偏重于写意的专题片。它取材于沙漠和海洋上两个小人物的现实生活。创作者通过用镜头捕捉他们一个个生活画面,采访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孩子,让观众感知他们对于生活在闭塞空间的感受,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交替的画面所展现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力量,展现主人公在千差万别但条件同样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运用的造型语言以及略带创作者主观色彩的解说词把该片的主题一步步表现出来。影片通过一个个平常生活的画面,让我们在平常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坚韧,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生命力量。

本文主要从选题的切入,镜头的组接,画面语言,解说词等方面来分析《沙与海》的主题是如何表现的。

一、低点切入,展现偏远地区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沙漠中不乏像牧民刘泽远一样的人家,孤岛上也有很多像刘丕成那样生活的人群,根据创作者自己的叙述,创作者的镜头选择这两户人家时并没有进行过精筛细选,而是纯属巧合。但就是这没有经过精筛细选的两户人家,正代表了和他们一样境遇下人们的生存状态。电视专题片属于一种纪实性的电视节目形态,对于电视纪实性作品的创作,首先要着手的就是纪实角度的选择。所谓角度,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择什么方向去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②。《沙与海》选择的的角度并不是两户人家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而是更加笼统性的生活现状,展现的是在偏远地区,恶劣的环境下,孤独的心境中,面对生活选择的一种生存姿态,采访牧民刘泽远的小儿子时,他低着头说:“觉得憋闷、孤单,想走出这里,出去学开车。”沙漠的生活充满了风沙,没有电视,对于外面的了解也只有一台收音机。问到刘泽远的女儿是否想离开时,纳着鞋底的她停下来久久地低着头没有说一句话。孤岛的刘丕成虽然有着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一切的养殖都漂浮在海上,随时都可能会被海浪冲得无影无踪,他羡慕陆地上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沙漠与海洋巨大差别的两种环境,创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让他们有了一种内在的联系,即无论生存在沙漠中的人还是生活在孤岛中的人,恶劣的环境都是他们与之无法抗拒的庞大怪物,无论生存还是发展他们只有顺应,但当他们与环境协调起来的时候,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他们都会镇静而有秩序地加以对待。沙漠与海洋的联系在人的韧性、人与自然的相互博弈中表现了出来。

二、蒙太奇――时空交错的视觉冲击

蒙太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是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所反映事情的内容;表现蒙太奇,往往是为了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它不是以事件发展顺序为依据的镜头组合,而是通过不同内容镜头的对列,来暗示、比喻、表达一个原来所不曾有的新含义。《沙与海》运用平行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

1、平行蒙太奇

从剪辑的方法来看,影片主要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法,把天地混为一色的苍茫沙漠与时而平静时而又波涛汹涌的海洋的镜头画面相组合。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从而在两种环境的反差中体会其蕴含的意蕴。

2、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的分类中有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理性蒙太奇。《沙与海》运用这几种表现蒙太奇的作用,分别通过隐喻的画面语言、不同的环境景观、不同的人物心理进行对列组合产生深刻的思想内涵。影片并没有刻意去对比沙漠与海洋的不同,只是把描述两种自然环境的镜头加以组接,那种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在观众心中一览无余,从而把暗喻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直喻,使其内容更加含蓄深远。对他们孩子采访时的心理描写,通过镜头与画面的有机组合,对人物的心理有了生动的表现,他们对生长地的依恋,对是否愿意走出去的不置可否。采访刘泽远大儿子和小儿子时,两个人对走出沙漠的不同态度,也通过心理蒙太奇直接而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对主题的表现作用更加突出。抒情蒙太奇的特点是通过画面的组合来创造意境,使情节发展过程中充满诗意。影片中刘泽远的小女儿划沙的片段以及刘丕成女儿赶海的情景让影片有了另一番意境,人在顺应并适应了自身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便是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一片快乐的天地。通过画面的对列组合,产生深刻的内在思想涵义是理性蒙太奇固有的特点。创作者正是通过这理性的思考,让画面在连续展现在观众面前时表现了其深刻的主题思想。

专题片的制作中,无论是叙事蒙太奇还是表现蒙太奇,画面的组合必须要在纪实的基础上增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把影片的主题更直观地根植于观众心中。《沙与海》的蒙太奇运用,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影片的主题。

三、细节画面:主题鲜活生动的关键

细节是增强专题片感染力的重要一笔,在客观的记录中,细节描写往往起着突出主题,交代人物个性的的重要作用。细节的表现主要是通过画面实现的,也可以通过解说词、字幕等形式来表现。《沙与海》的细节描写正是其展现人的韧性,人的生存斗志,使主题在画面中有所突破的关键。影片中的细节描写莫过于对刘泽远家不远处的几棵沙枣树的描写,不知是自生还是种植的,常年无人照料,然而沙枣树每年都开花结果。沙枣树的描写凸显了生活在沙漠里像刘泽远一家那样的人群,恶劣的环境,依然可以傲然独立。拣枣的画面也是入木三分,镜头从刘泽远蹲着拣枣的全景到刘泽远的面部特写,再到刘泽远拣枣的手的特写,转到铺满地的沙枣上,最后镜头落幅在一个远景上:几棵倔强的沙枣树下,刘泽远父子拣枣的画面。树与人的映衬,正是人性坚强、倔强的写照。另一个细节是小女孩划沙的场景,小女孩欢快地跑在沙丘上,时而转头看自己的脚印,跪着前行看着往下滑的沙流,让自己随着鞋子匍匐往下滑,此情此景,除了让我们感受到童真,也让我们感叹于寂寞的莽莽沙洲,孩子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人在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后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表露其中。细节还可以靠解说词和字幕来刻画。在介绍渔民刘丕成的生活环境时,字幕这样写着:这里什么都用钱,生了病一般备些常用的药,大病实在不行了就往大岛上送,在这里,小病反正是交给天了。字幕把画面不能展现的事实告诉观众,孤岛的刘丕成虽然有着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小病靠天的环境考验着这个地方人们的生存意志,字幕同样把人物内在的生动、鲜明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影片的最后解说词: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看起来一句概括性的话语,其实,正是对刘泽远和刘丕成生活感悟的细节描述,让影片蕴含的主题在最后得到了升华。

四、解说词:引导情感,扩展意蕴

专题片虽是纪实性的电视节目,但与纪录片不同的是它允许创作者表明自己的主观立场。专题片的结构是史实与观点交融,夹叙夹议,更可以直陈观点,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可以渗透较强的主体意思和主观色彩,大胆述评③。创作者的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蕴藏在解说词之中,因为解说词是创作者根据自己实际感受对拍摄镜头的一种陈述或感悟。

1、解说词引导观众情感

《沙与海》中的解说词虽然很多是客观的描述,但也不缺乏创作者自身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立场,它都会引导着观众的情感,让观众在娓娓叙述的解说词中与创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讲到刘丕成的家业时,有这么一段解说词:“钱挣得多说明这条路通,总不能放着路不走,把已经到手的家业毁了,虽然各种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越是这样越停不下步子,就像被海水推着走一样。”虽然解说的是刘丕成自己的生活感受,但就在这解说词中,让观众有了对其生活境况的一种了解,从而体会到刘丕成生活的艰辛。

2、解说词扩展影片意蕴

创作者的一些主观评述,在引导着观众情感的同时,对影片意蕴的扩展也有着强大的作用。因为创作者的主观评述往往都是精练且富含哲理的思想概括。专题片中最有概括性的主观评述,创作者一般会放在影片结尾,让观众在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的层次上更加对影片的思想主题有进一步的深思和回味。《沙与海》中创作者所说:“然而无论是沙漠的刘泽远还是海洋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时候都经历了曲曲折折,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努力。有一点他们相信,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影片在这段富含哲理的解说词中结束,主题也在这段富含哲理的解说词中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味。

解说词弥补了专题片中画面和字幕不能表现出的意蕴,充满意蕴的画面加上恰到好处的解说词,让画面的表现力更加生动鲜明,从而使主题在画面和解说词的完美结合中凸显出来。

结 语

《沙与海》是一部偏重写意的电视专题片,它遵循着“主题先行”的模式,从低点切入,选择最平常又是我们所不熟知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画面等一系列影视语言的运用让主题在镜头的叙述中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类专题片,《沙与海》确实是一部很成功的范本,在展现人的生存意志,自然的磅礴气势,以及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系上有着天人合一的意境。专题片的成功就在于其主题的凝练上,主题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主题能否表现出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是用什么样的影视手法来表现的。■

参考文献

①张绍刚:《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第16页

②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第47页

③游杰:《电视策划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第232页

(作者:均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07级本科生)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6

清末文人李锡亭曾担任过谢葆璋(曾任北洋舰队“来远”舰的轮机大副)的幕宾,在一般人看来,李先生应该对于北洋舰队的日常作训情景有一定的发言权。很自然地,他撰写的小册子《清末海军见闻录》一经面世,就成了“第一手史料”,被后人广泛引用,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北洋水师官兵道德问题的伦理风暴,其程度之烈,扩散范围之广,几乎人尽皆知,以致某些人从中推论出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惨败的“根源”。那么,李锡亭是如何记述的呢?

《清末海军见闻录》有这么一段记载:“海军军官生活大都奢侈浮华,嫖赌是平常事。刘公岛上赌馆、烟馆林立,妓院有七十多家……”显然,这就透露出如下信息:作为北洋水师基地的刘公岛,居然到处开着赌馆、烟馆和妓院等“娱乐场所”,直接服务对象就是驻扎在此的北洋水师官兵。进一步推论,既然海军军官平日生活“奢侈浮华,嫖赌是平常事”,那么上行下效,整个刘公岛自然是“一片乌烟瘴气”,舰队自然不会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虽然李锡亭在《清末海军见闻录》里并没有明说这是北洋水师甲午之败的根源,但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军队最终战败丝毫不足为奇,北洋水师也因此受到了不少这方面的指责。

事实上,不止一个北洋舰队的军人在刘公岛陷落的最后时刻,拒绝屈膝投降,选择了自杀,可是他们选择的自杀方式是服用鸦片,而不是上吊、枪击等“传统方式”。显然,在某些人看来,这应该是刘公岛存在烟馆的证据,甚至推论:以提督丁汝昌为首的一批军官用吞服鸦片的方式“逃避战败责任”,说明北洋水师确有私藏、私卖、吸食鸦片的现象……他们选择服鸦片自杀,是不是临死前还要过一次烟瘾?

其实,服用鸦片自杀并不太令人意外,当时许多人认为鸦片之类的麻醉毒剂一旦服用过量,能使中枢神经麻痹,可以“毫无痛苦”而迷迷糊糊地死去,所以在很长时间内这被认为是一种“舒服”的死法。不过某些人看到丁汝昌、林泰曾、刘步蟾等军官选择这种死法,立即对他们的勇气产生了质疑,甚至进一步对整支北洋舰队的意志和素质做出负面评价,在笔者看来未免牵强。

此外,严复曾任北洋水师学堂的教习,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师恰恰是瘾君子。于是又有人推论:老师抽大烟,学生可能洁身自好吗?有其师,必有其徒!而这“瘾君子”教出来的学生走上了舰队各个重要岗位,大烟瘾自然是不会消退分毫的,最后舰队多半成了一个“烟鬼总兵、提督的群体”!甚至有好事者看过丁汝昌的照片后,发现其身材削瘦,认为这也是抽大烟的结果。

另外也有学术观点指出,北洋军官卢毓英与沈寿等害怕战败受辱,决定买鸦片烟自尽,“在街上花一枚洋钱买回二钱烟土,旋又决定把大烟抽了,先尽一乐,临到自杀时另想办法,并称此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哪怕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也有李鸿章视察北洋水师,发现“定远”舰的管带刘步蟾在官舱中享受大烟的镜头。电视媒体的广泛受众面,进一步加深了“北洋水师军人吸食鸦片成风”的印象。

烟膏子的“威力”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两次鸦片战争可谓导致近代中国迈入深渊的缘起,以致国人对鸦片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憎恶,似乎某人只要沾染上鸦片,就会“十恶不赦”“死有余辜”。但是这里有必要搞明白北洋水师官兵们和鸦片的关系,而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鸦片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所谓“鸦片”(英语opium音译),俗称大烟、阿芙蓉(阿拉伯语Afyūm音译)、福寿膏,属天然麻醉抑制剂,有着与生俱来的医用价值,并一直作为在医学上长期使用,古埃及和古罗马的医学文献都有记载。到了16世纪,方普遍添加鸦片剂量,颇受青睐。由此可见,鸦片及其制剂长期以来是治病救人的药品,而非毒害人类的。而“鸦片属”这个定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被扣死的。即便在成为后,鸦片及其制剂作为“管制药品”,依然在医药界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严重的毒副作用罢了。

林泰曾、刘步蟾、丁汝昌确实从刘公岛军医院的药柜中取出了剂量不算太大的鸦片,以备自杀之用,这一点得到了刘公岛的德国军医贝克尔和曾经在军医院帮忙的英国人泰莱的证实。但是根据笔者的了解,林泰曾、刘步蟾、丁汝昌并非生吞鸦片自杀,因为从病理学上讲,吞鸦片只要剂量不太大,决不会导致无法抢救的死亡。中国法医学经典著作《洗冤录集证》就明确记载:“尝闻老仵作(验尸官)言:检查服鸦片者的尸体,伏者居多,侧者亦常有,惟平仰者甚少……死者埋葬之后,鸦片毒退,仍复醒回,辗转棺中,气闷而死。……道光年间,粤东有吴姓其人……吞服鸦片而死……及亲属至,死者已于前一天醒转,计‘死去’三日四夜。”可见,光服用鸦片,即便摄入量比较大,能造成服用者的深度昏迷,但只要毒性一退,总有醒来的可能。

事实上,林、刘、丁三人吞下去的并不只是鸦片,而多了一件看似平常,但此时显得十分致命的“药引子”――红酒!丁军门、林总兵和刘总兵不是吞下去那种黏糊状的熟鸦片,而是面对着一杯泡好的鸦片酒,一仰头,一饮而尽……

想对这个场景有直观的认识,不妨看看《大宅门》,剧中白家三老太爷白颖宇不愿意当日本人的伪药行商会会长,索性当着众多药行老板的面儿吞下鸦片,又喝下了红酒,不多时就毒发身亡。这主要是因为鸦片有易溶于酒精的特性,不过此时已然成了鸦片酊,适量的鸦片酊可以治病,但是过量服用就会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和呼吸抑制,最终致人死亡。此外,酒精的麻醉和扩散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鸦片毒性消退,从而加速死亡。

当然,也有资料表明丁汝昌等服下的不是鸦片酊,而是生鸦片。一份据说是丁汝昌贴身侍卫的回忆录称,丁提督服下的是“生鸦片一剂”。某些人又以“生鸦片不能入药”来说明这些鸦片不是出自刘公岛的军医院,而且军医院也有吗啡作为麻醉抑制剂,于是就推论这些生鸦片多半是官兵们私购来吸食的。但是笔者又了解到:生鸦片本身就有很大的毒性,必须经过烧制,变成熟鸦片后,才能供药用或吸食。说白了,若真是吞生鸦片自尽,那是为了“追求”比吞熟鸦片或喝鸦片酊死得更快!不能证明这是官兵们经常吸食。

笔者还看过几份病理分析,其中患者都是摄入过量但不致死亡的鸦片制剂,后被救醒:“当事人会感到头胀欲裂,五脏翻腾,欲呕又呕不出来;双目圆睁,不绝,状至恐怖……”丁汝昌服下鸦片后,一直痛苦至次日临晨才气绝身亡,其情形凡有幸目睹者,难道会用诸如“舒服”、“飘飘欲仙”等字眼去形容这位殉国将领吗?

由此可见,服用鸦片自尽是一种痛苦的过程,远比在脑袋上用子弹钻个血孔需要更大的勇气。以北洋水师军官们服用鸦片自尽来指责其“没有勇气的胆小鬼”或者“贪图享乐的瘾君子”,都没有任何能站得住脚的理由。

证伪与深思

再回到李锡亭那段记录本身,《清末海军见闻录》虽然号称是“见闻录”,乍一看像是“第一手资料”,但其成书的时间却并非战事正在发生的1894~1895年,而是1900年以后。作者李锡亭也是在甲午战争后才当了谢葆璋的幕僚,不可能对甲午战争之前的刘公岛有直观的认识,全书“记录”也不可能是李锡亭本人的“见闻”――要么是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要么就是道听途说的。但是具体的来源……很遗憾,李锡亭并没有告诉大家,这就意味着无法不容置疑地证实他的“见闻”。

事实上,《清末海军见闻录》对于研究甲午战争后的清代新建海军时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在这个阶段,李锡亭作为当事人,参与了清末新建海军的部分工作。可是对于北洋水师甲午惨败及其之前的时期,李锡亭并未亲身参与,其发言权显然是不够的。《清末海军见闻录》中所描述的刘公岛景象找不到任何其他消息来源,尤其没有在甲午年前后的文献记载中出现过。

至于某些人认为的北洋水师学堂教习严复是个瘾君子,“必然”会对他的学生产生不利影响。这只能说是推论而已,既无证据,也低估了当时一腔报国热血的海军学员们的自制力。至于所谓“由其服用鸦片酊自尽,令人怀疑其大有可能是抽大烟成性的”,笔者看来更近似于无稽之谈:难道吞金自尽者生前“大有可能”是守财奴和拜金者?难道枪击自尽者生前“大有可能”对于枪支弹药有生理需求?这种逻辑只能令人发笑。

按照笔者的观点,由《清末海军见闻录》之类“历史材料”引发的所谓北洋水师问题,根本就不该成为一个问题。但这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引出了一个值得深思之处:为什么这类无根无据且经不起严谨考证的论断,会如此容易就被大众接受呢?

就以甲午战争期间一份弹劾李鸿章养子李经方的奏折为例,其内容是李经方在担任驻日公使期间“被日本天皇招了驸马”,以此指控李经方为“日本间谍”,要求朝廷将其查办。面对这种没有半点根据的指控,身为清流魁首的帝师翁同大喜过望――在他看来,这道奏折是打击李鸿章势力的绝好“武器”,至于指控的内容是否属实,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只要能把声势做起来就够了。

翁同所代表的可谓当时中国文化水平最高、地位最清贵、最受百姓尊崇的读书人,或者称为士子阶层,他对传闻的看法应该说在士子阶层很有代表性。清代科举内容狭窄,读书人只是一心钻研《四书》《五经》,鲜有实地调查收获“第一手资料”的习惯,往往被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所迷惑,得出客观的结论不那么容易,像明代李时珍、徐霞客那种较为注重实据者在当时社会并非主流。

不喜欢实地调查仅仅是一种坏习惯,那么对于传言细加筛选,进而用来达到个人目的,恐怕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恶劣习气了――仅仅因为某条传言符合清流一党打击(至少是恶心)政敌的需要,翁同之流就可以无视传言的真实性,对其随意滥用甚至“深加工再充实”。偏偏读书人当时是拥有社会话语权的阶层,他们的论断展现在普通百姓面前,或者是出于对拥有话语权者的尊重,或者是根深蒂固的盲从惯性,原本没有多少真实性的传言就被大众接受和扩散了。

北洋水师覆灭之后,举国认为花费巨大的军队输给了“撮尔小邦”,是奇耻大辱,那么寻找失败的原因就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命题作文”,范围则被严格限定在北洋水师本身,所有“作文者”就只能紧盯着北洋水师这个群体的点点滴滴,搜寻所谓“战败原因”。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一切在传统读书人看来不能容忍的或者侵犯其利益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战败原因”的“原材料”,至于使其显得令人信服的“加工”,就不必担心了,更不用提“原材料”的来源,那反而是最不需要考虑的,只要对清流一党有利用价值即可。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2、“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响的白银了。”在中国近代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 ( )A.关天培 B.李秀成 C.洪秀全 D.林则徐3、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够体现侵略者意图的是(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锐锐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4、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与右侧漫画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 A.国门被打开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6、历史大戏《台湾.1 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调,被笑指犯下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C.圆明园系甲午中日战后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7、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蚕食这片“枫叶”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8、“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这句话颂扬的是谁的伟大业绩?( )。A.左宗棠 B.曾国藩 C.李鸿章 D.洪秀全9、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10、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密切相关?( )A.与英国商定关税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偿白银2亿两11、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会向游人介绍的历史情形有(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②左宗棠率领湘军奋勇抗战 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为国捐躯 ④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⑤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义和团 ,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 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13、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住着许多北京居民14、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是( )①*了清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④*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5、历史课上庞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四条,你认为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C.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D.洋务派主观目的维护清朝统治16、如果你想到上海参观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旧址,你去(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17、“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其中的“我”是( )18、1 895年,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称“公车上书”。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C.洋务运动遭到失败 D.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19、“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这批先进的“中国人”(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掀起了洋务运动C.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D.发起了新文化运动20、“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当归功先行者,积四十年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中的“先行者”不曾( )A.领导辛亥革命 B.提出“三民主义”C.创立同盟会 D.首倡“民主、科学”21、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22、有这样一副对联“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该对联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23、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一切皆好。”这里的领导人物你认为是什么时期的?(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24、在中国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25、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适合放在下图的哪个位置?(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改错题(8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方针,收复伊犁。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中国人创建的规模的造船厂。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11年10月10日,革 命党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拉开辛亥革命的序幕。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 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材料三: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 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 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6分)材料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至少写出2点)(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 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 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一《全球通史》材料二: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湖北官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材料三:清末维新人士梁启超与封建顽固派论争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弊而必更求变,天之道也。"材料四: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材料五: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因斯( 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穗、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原因。(4分),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你有什么感悟?(2分) (2)“三次灾难性战争”过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些大规模的侵略战争。(2分) (3)材料二反映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主张?(2分)从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何作用?(写出两点便可,4分)(4)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5)结合材 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分) 29.“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以历史为题材的爱国主义电影的主题。某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以下是四部入选的电影作品。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10分)(1)请你按照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向七年级同学推荐观看的顺序:__________(只填字母序号)。(1分)若要了解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应该选择观看的电影是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序号)。(1分)(2)电影《我的1919》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史学界将这一运动称为“中国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是因为它标志着中国什么革命的开始?若让你扮演电影中一名爱国学生,请为自己准备一条*时用的宣传标语。(4分) (3)“再现历史场景”是历史电影的功能之一,从上述电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华战争?(2分) (4)“弘扬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电影的主旋律。从上述电影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

走向海洋纪录片篇8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g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虎门销烟

为了掠夺中国的白银,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偷运到中国的鸦片为200箱,1840年前的加年里,中国白银外流达到1亿两,对外贸易出现超。道光皇帝看到银荒兵弱对清朝统治不利,就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开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经过20多天。鸦片全部销毁。

八国联军侵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见清朝无力镇压义和团,为了扩大对华侵略。纷纷调兵来华。1900年6月2日,俄、英、德、日、美、法、意、奥兵船24艘泊渤海湾和大沽口外示威。6月10日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2000余名八国混合军离津开始向北京进犯。21日,清朝对外宣战。7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14日,北京失陷。12月。清朝全盘接受各国共同提出的“议和大纲”。

皇姑屯事件

1927年6月,在北京组织了安国军政府,他手握军政大权,寻找新主子英美为靠山,引起日本不满。1928年2月,分编四个集团军攻打奉军。5月,“北伐军”直逼京津地区,政权岌岌可危。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皇姑屯火车站炸死了。

孙中山灵柩安葬中山陵

1924年孙中山北上,12月31抵达北京后肝病复发,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遗体经防腐处理后,暂放北京西郊香山碧云寺。根据孙中山遗愿,北伐胜利后,南京政府将孙中山灵枢奉安南下,于1980年6月1日下葬于中山陵。墓穴深达5米,用钢筋水泥密封。上面覆盖着汉白玉雕成的卧像。

袁世凯

1916年6月6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病死。1898年戊成变法期间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次年升山东巡抚,残酷镇压义和团。1901年继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又兼练兵处会办大臣等。借清廷筹办“新政”之机,扩编北洋军为六镇,建成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装力量。1907年调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9年初被摄政王载沣罢免。191 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起为内阁总理大臣。凭借北洋势力和帝国主义支持,一面胁迫革命党让权。一面挟制清帝退位,窃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建立起地主买办联合的北洋军阀政权。

欧・亨利

受人欢迎的短篇小说作家,笔名欧・亨利的威廉・西得尼・波特,1910年6月5日上午在纽约去世。他的离去也像他创作的故事结尾一样,迅急而且出乎意料。他死于并发症。年轻时他在《休斯顿邮报》报社工作。两部文集《白菜与国王》(1904)和《四百万》(1906)属于他最优秀的作品。

玛丽莲・梦露

1926年6月1日梦露出生于美国。1962年8月4日是她悲剧一生的最后一幕。关于她的死是自杀还是谋杀,争论了二十多年。1953年,在《尼亚加拉》中她第一次任主角,扮演一个专门勾引男人的,影片充斥着梦露妖艳、色情的表演。该片上映后。梦露立即被好莱坞捧为西方影坛最大的“性感明星”。梦露从影十五年。拍片三十余部。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4日近40万英、法、比部队,被迫从法国北端濒临英吉利海峡的一块狭小的地带敦刻尔克撤往英国。从5月27日到6月4日,英法水兵和船员冒着德国施图卡式轰炸机的猛烈轰炸和炮火的轰击,经过9个昼夜的苦战,把33.8万余军队从德军虎口下撤到英伦三岛,成为“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军队向纳粹德国开始反攻的大规模登陆战。开始于1944年6月6日,盟军这次远征投入兵力达267.6万人,动用了1.1万架战斗机。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战场死亡最多的战役之一,不仅打响了盟军在欧洲战场进行反攻的第一炮,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城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

怀特创造太空行走纪录

1965年6月3日,美国太空总署赶紧将爱德华・H・怀特送上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行走的美国人。

上一篇:我懂得了珍惜时间范文 下一篇:关于读书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