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刻”

时间:2022-08-03 09:38:41

摘要:针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无我”、“不新”、“不深”等问题,探求学生写作指导的思维训练之路。本文主要从如何“明概念”、“思材料”、“推原因”三方面阐述指导写作的思维训练方法,努力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走向“深刻”。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指导;思维训练;明概念;思材料;推原因;深刻

关于“深刻”,2010年浙江省《考试说明》作如下阐释:“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依笔者理解,文章要“深刻”,需具备如下三个要素:表“我”见,表“新”见,表“深”见。且以《灯下漫笔》为例。鲁迅先生由“兑银元”的生活小事揭示出国民“很容易沦为奴隶,沦为了奴隶还万分欢喜”的十足奴性,继而认为中国浩浩荡荡的几千年历史对中国国民而言无非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由现象(兑银元)到对现象的判断(十足奴性),由判断到本质性推理(几千年中国历史是奴性形成的根本),可谓眼光犀利,见解独到,论述精辟且入木三分。

但目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无我”、“不新”、“不深”。――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思维。文章是思想的跑马场,是思维的现实。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必将难以提高。因此,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探求议论文写作指导的思维训练之路,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指导学生写出“我见”“新见”“深见”。

一、明概念,表“我”见

本文提出的“明概念”不是要求学生对概念作出精确的科学论断,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而是强调立足概念思考,对概念提出“我”之见解,下一个“我”之“定义”,旗帜鲜明地亮出“我”之主张。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曾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好,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人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烛照。”从中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示:文章若没有了“隐帅其中”的生命,便丢失了灵魂,成了一种没有任何担当的文字游戏或一种技巧。而写作原本就是写作者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文章的生命就在于它是否蕴涵了写作者自身的生命情感与思想体悟。如一同学在《品味孤独》中所写:

何为孤独?字典上解释为“独自一个,孤单”。我认为这是降低了孤独的本质,这只是独处罢了。而真正的孤独就好比是魔鬼,它吞噬希望,把人类掷进深渊。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衰退,意志力变差,甚至会丧失本心。没有了心的人,那也只是行尸走肉了。

立足概念思考,否定字典解释,文中闪耀着个体生命的点滴体悟,锋芒初显。遗憾的是行文至此,下面内容却避重就轻,虚晃一枪,只论其作用却未见其实质性观点,个体思想尚未真正彰显。如若紧抓概念继续思考,对“孤独”作出正面判断,以“孤独是什么”的句式直接阐明,文章性格岂不更加鲜明?在指导下,学生作了如下修改:

何为孤独?字典上解释为“独自一个,孤单”。我认为这种解释剥离了孤独的本质,这只是独处而非孤独,真正的孤独是一个人在看不到希望与理想,没有了朋友与同志,丧失了力量与斗志时所陷入的精神真空,如同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内心滋生的无边无际的绝望感。它好比魔鬼,遮蔽光明,吞噬人心,使人成为行尸走肉。

以“真正的孤独是什么”这一判断句式阐明“我”见,使文字担当起隐含生命体悟的责任,成为思想的载体。“下定义是智性议论的基本修养。议论文的严密是和定义的严密联系在一起的。……定义的深邃决定着逻辑的精致。”虽然前文中对“孤独”的阐释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定义”,但引导学生立足概念思考,用判断句式表明“我”见,却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一条路径。而这种思维也正是议论文写作中基本的抽象能力所在,也是学生议论文写作走向深刻的必备条件。

二、思材料,表“新”见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较为流行,如2009年的全国卷Ⅰ、Ⅱ、Ⅲ,上海卷,安徽卷,辽宁卷等。面对新材料作文,如何使提炼的观点既切合题意,又不落窠臼独树一帜?这依然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品质。但由于成长环境与成长阅历的趋同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同多异少,又由于生活阅历的不足,学生阅读时间的被挤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流于表面,不思考的惰性因此养成。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力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的训练方式,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概念的整理、判断的联结和推理的辩证来拓宽他们的思维纬度,加深他们的思维深度。如2009年的上海卷作文。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材料以“板桥体”为中心概念展开,其特点是“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对它的评价是“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由此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判断:材料隐含着对“板桥体”的肯定与赞誉,它的存在,是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但为何“板桥体”能作为独特的艺术存在方式独放光芒?――源于他的艺术创新。“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体现了郑板桥书法参以古意,自创新格的特点。由此,就“创新”便可展开相关的推理与明确的立意,如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传统然后融入生命的体验,如文艺需要创新,生活亦然,如同步自封是禁锢,创新才是硬道理等。再换个角度思考:选择“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表达形式是不是一味的为了标新立异?内容决定形式,由此可想到两者的辩证关系:个性的书法,反映的是对现实桎梏的挣脱欲望,表达的是对自由人生的追求,书写的是郑板桥的个性人生。继续就“形式与内容”进行相关推理,还可这样立意:没有内容支撑的“追新”是“猎奇”是“审丑”,只能是昙花一现,流星一闪,唯有以“我手写我心”才是作品的真正生命。

从不同角度切入思考,有对现象的概括,事实的判断,原因的推理,观点或浅或深或陈或新,然后,从中选取“新见”进行论述,文章岂不照样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但人的思维“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朱光潜《咬文嚼字》)。若是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材料,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分析、判断、推理,学生的思维能力必能有所提高,文章就有可能出新。若是观点、材料、语言都滑人“套版反应”,总是步人后尘,人云亦云,这便是无数个后来“吃螃蟹”的人――毫无新意可言,亦与深刻无缘了。

三、推原因,表“深”见

如今学生中的不少议论文,堆砌材料有余而分析说理不足,其根源就在于不会合理分析论据,不会透过现象推出原因。这个“不

会”,体现出的同样是学生分析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欠缺。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现象进行因果分析、逻辑推理,将有助于他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如“认识自我”这个话题,有同学这么写:

大千世界,众生百态。每个人只有准确认识自我,才能让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春秋末年,诸侯混战,礼崩乐坏。当时只有一人,被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好。“累累若丧家之犬”也罢,他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执著地传承周礼,复兴礼乐。执着的孔子,体现了个人的生命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很显然,这段文字只是材料(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与观点(认识了自我,让个体生命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的简单组合。为什么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体现了他认识自我?为什么说他已经体现了生命的最高价值,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一笔精神财富是什么?作者的思路还是不清晰的,他还未能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的推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做由材料到观点的思维推理运动:孔子是认识到自身什么,使他能如此执着?他的精神财富究竟体现在哪里,所以说是最充分地体现了生命价值。第二稿中,学生作了如下修改:

每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最合适的定位,对自己的内心需求作出最准确的判断,才能尽展其生命价值。春秋末年,诸侯混战,礼崩乐坏。时代的诸多精英选择消极避世以求独善其身,唯有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于是他汲汲奔走,苦心游说。被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好,被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犬’也罢,仍‘知其不可’却坚定‘为之’。虽在当时孔子无法实现他的从政心愿,但历史已证明,他对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不懈追求,敢于担当的道德勇气与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已是他人生价值的最充分体现。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汩汩动力。

认识自我,是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是认识到自己所担任的“恢复周礼”这一天之大任;而孔子生命的最高价值,不是体现在他的政治卓见与丰功伟绩,而是他在苦苦追寻过程中所体现的非常人所有的那份执着、那份坚强、那份敢于担当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在分析推理过程中,学生渐渐理清材料与观点之间的统一性,明确认识到孔子行为背后所支撑他的精神支柱,寻找到孔子行为所留给后人的不朽财富在于他的精神高度。

杜威认为,“思维的较好的方式叫做反省思维”(《我们怎样思维》)。当学生懵懂于自己所写,模糊于自我思想,难以进行由表入里地分析由现象到原因地推理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文章作自我反省,帮助他们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唯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对问题的思考习惯才能日渐形成。否则,满足于“借他人之见”(无我)或大路货式认识(不新)或观点加材料(不深)的写法,其文字就只能如秋风中飘零的落叶,随风摇摆,没有自我,缺乏生命之水的润泽,没有绿色。而这样的文章,自然也就远离了“深刻”。

因此,只有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走向“深刻”。

参考文献:

孙绍振,分值和题型:静悄悄的实质性突破――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语文学习,2009年7-8月合刊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中学

上一篇:有“备”而来 下一篇:浅谈如何组织初三英语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