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2-02 10:29:02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1

《秋天的怀念》和《第一次抱母亲》是两篇从不同角度写母亲的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独具匠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母亲情结,而且领略了其课堂教学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精彩朗读,奏响课堂动人的旋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于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一直是重头戏,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最动人的旋律。

在《第一次抱母亲》和《秋天的怀念》这两节课上,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如坐春风,心潮起伏,使课堂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周一贯意味深长地说:“听了于老师的范读,可以少讲三分之二。”于老师不仅善于朗读,而且善于指导朗读,善于把解读文本和朗读指导有机融为一体。范读完《第一次抱母亲》后,他“现身说法”:“多好的母亲!多好的儿子!我每次读眼里都含着泪水,因为我是用心读的。你们刚才读的是字,而我读的是故事。读书要用心读,反复读,把作者的感情体会出来。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就是最好的朗读。当然你们才四年级,可以慢慢来,但是一定要去练,要去学,要去听……”无论是第一课时,抑或第二课时,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指导朗读,使学生于一次次身心入境的朗读中,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与故事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二、聚焦细节,款款走进母亲的情怀

于老师说:“细节往往是不起眼的,但是细节决定一切,大家千万不要忽视细节。”教学中,他没有凌驾教材去谈悠悠母爱,而是紧扣一些司空见惯的字眼和标点符号,引领学生反复品味咀嚼,进而感受文字背后饱含的深厚意蕴。这样的解读看似平淡无奇,信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的。

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他引领学生聚焦课文中的“躲”、“挡”、“笑”这几个不经意的动作和“?”这一标点符号,深入体会其中所凝聚的无限深情,使学生豁然开朗:“哦,母爱就是一堆细节!一堆不起眼的细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他紧扣“重担”、“翻山越岭”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母亲养育儿女时那超乎想象的艰辛历程;他还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是幸福的,还是激动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引领学生款款走进母亲的内心,走进母爱的情怀里。这些解读,悄悄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不约而同,有感而发:“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母亲的胸怀是最宽广的。”“母亲是大树,是天使,是海洋。”

三、多维整合,挖掘厚重的文化价值

解读文本时积极审视和反思阅读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多维文化的整合与融通,唤醒并吸纳传统文化,挖掘其中沉甸甸的文化价值,是使语文教学远离肤浅的必由之路。

于老师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有这样一段独白:“一片树叶黄了,落了下来,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让人难过,让人感到哀伤。‘一叶梧桐一叶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身有残疾的史铁生面对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感到凄凉、悲怆,甚至于绝望……”落叶悲秋复悲己,于老师信手拈来,一些悲秋的诗句,使课堂多了一分摇曳多姿的文学色彩。于老师在《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中也有这样一段深情叙述:“……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朴素厚重的语言,铸就了灵动的语文课堂,加深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底蕴。

四、深入浅出,实现文本再创造

文本解读,“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入”与“出”的过程。“入”,就是深入钻研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作者深度对话。“出”,就是在学生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实现文本阅读的再创造。在文本解读中,“入”与“出”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于老师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结尾,通过“暴怒无常”和“活泼洒脱”的对比,实现了从“入”到“出”的飞跃。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总结时,他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连起来,“作者只抱了母亲一次,母亲就那么激动,可是小时候母亲抱过我们无数次。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看这个‘无数次’,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第一次”和“无数次”的对比体验,实现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感升华。这才是真正的深入浅出。

于老师丰厚的语言积淀让我们叹为观止,那精湛的教学艺术更让我们钦佩不已。他精妙地解读文本,孜孜不倦地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一颗颗童心浸润在美好的艺术享受之中。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向名师学习,潜心钻研教材,不懈探求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就一定可以轻松驾驭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杏坛辉煌。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母爱 情节 情感 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72-03

作者简介:方芬(1979―),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松花江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研究。

母爱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作家以各种体裁、各式风格淋漓尽致地倾吐母爱笼罩下的丰富情感。颂扬母爱的作品浩如烟海,就连今天的中学生也非偶尔写之。但即使是九年级学生,对于如此熟悉的题材,也很少能从多种角度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和情感。大部分学生习作还是呈现出这样的弊病:慈爱是整齐划一的母亲形象、感激是集体倾吐的共同情感,一部分学生为此仍在继续编造味同嚼蜡的旧材料(如母亲半夜为我盖被子、冒雨送我上医院等)。为什么经过九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母爱习作在内容和情感上还是如此单一?从写作教学的角度看,可能存在日常观察、生活积累、表达方法、语言技巧等一系列的不完美。但是,写作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绝缘体,影响它的,还有听、说、读的能力。比如,我们花大力气对语文教材里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是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作文讲评课上,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片断,引导学生理读语文教材中的母爱题材作品,以此检验学生阅读此类作品的实际成效。以下就是该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的课本里有哪些文章比较集中地书写了母爱?

生(纷纷答):《金色花》《荷叶 母亲》《我的母亲》……

师:这些课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对母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这些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很慈祥很温柔,作者在文中都流露了感激、怀念之情。

师:这些作品尽管都与母爱有关,但在不同作家笔下,难道没有表现出各自的差异?(学生先是沉默,后是急着翻找课文,最后陆陆续续地回答)

生:《金色花》里的母亲,其实很宽容,不管孩子怎样调皮嬉戏,她都能温柔地容忍接受。可见她对孩子非常疼爱。

生:《我的母亲》表现了一个严慈相济的伟大母亲形象。关上门重重责罚时,如此严厉;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时,万般慈爱”。

……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在比较母爱题材的作品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情节的差异上,从不同情节中提炼出了不同的人物特征,并贴上了“温柔”“慈爱”“宽容”之类概念化的词语标签。至于作者倾注在文字间的情感倾向,却被忽视。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抓住作者对母爱的独特感悟,深入人物内心,自然也没有真正从情感上体验人物的不同处境而产生同情、理解、感动之情。解读方式的偏差造成了阅读的粗糙和肤浅。尽管教材多次选录母爱题材的作品,学生却只能笼统地说出作品有形的形象、情节,不能深入品味作品无形的精神、情感。延伸到提笔写作,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捕捉专属于自我的母爱体验的意识,一味拘泥于材料的编造和形象的雷同。

针对这种错误的解读方式,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探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解读方式?

主要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在作品解读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

首先,人物形象的解读有严重的“套路化”倾向。有些教师只要是分析人物,就常常习惯这样提问: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设计这样的问题,容易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局限于情节的梳理或个别细节的零敲碎打。抛开这些情节,学生对人物的感知是空洞干瘪的,人物丰满的个性被缩减了,作者微妙的情感被忽略了。学完课文,留在记忆中的多是一些没有灵性的概念,有血有肉的情味是苍白的,更谈不上在自己的创作中模仿和运用。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学生认识的肤浅和情感的幼稚:反映在文学欣赏上,粗略麻木,不能敏锐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反映在自身写作上,单一浅薄,不能展现个人独特的精彩生活。

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常常无视作品的文体特征。《金色花》《荷叶 母亲》《我的母亲》这些文章,分别属于散文诗或散文。和小说相比,它们虽然也写一些人物,也包含某些情节,但这两类文体更主张以情动人,一般不以塑造人物为主要目的,往往是通过作者对人物、故事的描写和评价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我的母亲》一文,重点并不是塑造母亲的形象,而是通过叙事表现母亲对胡适的训导和影响,表达胡适对母亲真挚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金色花》是以儿童的心态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似的嬉戏,表达孩子须臾都离不开母亲的难舍难分的情感,反映家庭之爱和人类美好圣洁的天性。《荷叶 母亲》借景抒发作者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恩,此处的“母爱”就是我们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避难所。不同作家对母爱的感悟是独特的、具体的、生动的。这些绝不雷同的多样情感,大多不会直接在文中呐喊出来,作者通常把他们隐藏在言语深处。善于阅读者,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深情,震动内心并移情于己,甚至潸然泪下。这才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我们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碰撞思想,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可见,要扭转学生对作品错误的概念化解读,教师要选准适宜的教学内容,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抓住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披文入情,才能避免对母爱作标签式的理解。

其次,为了避免概念化的标签,我们该怎样抓住作者的独特感悟呢?

可以有多种路径: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3

一、情景描述

课堂上在分析完童真、乡情后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分析母亲,找了几个有关母亲的句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一个大方热情、疼爱孩子的母亲。

师:琦君写了一辈子的母亲,说她是一个世纪的寸草心也不为过。可是,老师有一次偶尔读到一段文字,震惊不已。琦君在《永世有情人》的序言中,透露道:“数10年来,我笔下的母亲,其实是对我有天高地厚之爱的伯母。我1岁丧父,4岁丧母,生母于奄奄一息中把哥哥和我这两个苦命的孤儿托付给伯母,是伯母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兄妹长大的。”不幸的是,琦君的哥哥在琦君7岁时就去世了,自此,她的伯母,也正是文中的母亲竭尽所能给予她最珍贵最伟大的母爱。

师:听完老师介绍,大家有何感想?

生(含泪):她的母亲太无私、太伟大了。

生(动情):幼时的琦君其实挺可怜的,还好有她的伯母。

屏显: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重的记忆与怀念……琦君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白先勇

师:课上到这里,请同学用“因……而温馨,因……而悲怆 ”的句式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

生:因有母亲的疼爱而温馨;

因有母亲酿的甜甜的春酒而温馨;

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而悲怆;

因作者的孤苦伶仃而悲怆;

因母亲不是我的亲生母亲而悲怆。

师:文章有哪个具体语句能体现?

生: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二、反思和分析

1.课外拓展喧宾夺主

补充琦君的母亲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而是她的伯母这一段,确实在课堂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用,学生们的心理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澜。但自此,学生一直沉浸在对文中琦君母亲的钦佩,对琦君身世悲惨的情感中无法自拔,以致于后面想要引入到思乡怀旧的主题而不得,情感确实激发起来了,但是却脱离了文本,更是远离了主题,可谓得不偿失。

2.材料引入牵强附会

白先勇的这段文字,在《春酒》的公开课上可谓经常用到,毫无疑问,它是对琦君所有作品的一个总体评价――“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但是把这句话直接用在评价本文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尤其“怆痛”这个情感如此浓烈的词用在作者这“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的这份幽幽的怀乡愁绪中,我认为是不恰当的。而老师直接想把这两个词语作为深入主题探讨的关键问题,难怪学生不得其解。

3.教师情感居高临下

散文教学,情感应该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且因读者经历身世的差异,对文章情感的体味会不相同。而老师的“因……而温馨,因……而怆痛”这一问题抛出,可谓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上了道枷锁,只有温馨和怆痛这两种情感,因此无法让学生真正去体味、感悟这份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那份思而不得无法表露的复杂情感,自然学生也就无法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病理诊断

1.果断删减干扰材料

琦君母亲材料的补充,虽能让学生对温厚善良的母亲有了进一步了解,且能激发学生真挚的情感,学生看似动情了,却对理解本文主题有干扰作用,可以果断删除。而白先勇的这段评价文字,文字虽好却使用不得法,教师高高在上,强势侵入学生情感,没有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犯了语文教学之大忌。

2.深入挖掘文本资源

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又要掌控好本文思乡怀旧的主体情感,如何才能兼顾,我认为可以从挖掘文本资源着手。可以发现,一个“总”字多次出现,尤其是在写母亲的文字中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如此多的含“总”字的句子,一个慈爱热情、和蔼可亲,温柔和善的母亲跃然纸上。只要牢牢抓住这一字,确实可以很好且透彻地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而且还可以发现,文中不仅只有写母亲时才出现这一“总”字,在写到“我”和乡邻时也用到了“总”。

在此,不难看出,这些句子中的“总”取“一直”、“经常”、“常常”之意,文中多处出现这一字,说明这些都是儿时经常出现的画面,再平常不过了,且时隔多年,依然印象深刻。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传统孝道 基本观念 双重情怀

[中图分类号38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5-0099-04

中华传统孝道虽然长期与封建统治密不可分,以封建孝道为其主要的历史形态,但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它有比封建孝道更为久远的历史,更为多样的形态,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深刻的意义。中华传统孝道虽然一直为儒家大力倡导和精心阐发,以儒家孝道为其主要的理论形态,但并不限于儒家,它有比儒家孝道更为广阔的思想来源和思想内容。中华传统孝道之所以如此可大可久,就在于它不是中国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为人处世之道,也不是一派一家的思想准则,而是根植于更深厚久远的中国历史,存在于更广泛的民众生活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传统孝道,首先必须进行“分层次,别共殊”的理论分析,否则就难以根据时代需要予以合理取舍,而不免迷离于依违两可之间。

中华传统孝道是以孝悌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规则系统和意义系统,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包括孝理、孝德、孝心、孝教、孝行、孝星(行孝的典范人物)等一系列内外互动、相互贯通的环节和因素,展现出一个以孝心为中心的精神世界、一个以孝行为中心的社会景观。传统孝道之“孝悌”内含仁、义、礼、智、信、恭、宽、惠、敏、忠、诚、勇、和、爱、敬、喜、忧、畏、惧、顺、从、廉等一系列复杂的思想、道德、心理和社会内涵。作为百善之首和行仁之本,它几乎可以将一切被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优秀品质的特性、能力和素质涵盖其中或与之密切相连。其主要内容是“尊天、祭祖、尊贤、事亲”,或者说,“亲亲、尊尊、长长”,其基本规则就是以敬事亲、以义事亲、以礼事亲,并以一套仪式(礼乐)予以表现和表达;其基本精神是知恩图报、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以此作为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目的和意义。

传统孝道根源于血缘亲情,却又不限于此,而是以相互类比和移情的方式将父子关系推演到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君臣关系、师徒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横向扩展为社会等级秩序及其内圣外王之道,纵向升华为人伦天理及其价值秩序。如果说通过视父如君、视父如天的类比和移情方式,使传统孝道之“亲亲”获得其价值理据,从而使人们得以尊其所亲,那么通过视天如父、视君如父的类比和移情方式,则使传统孝道之“尊尊”获得其情感强度,从而使人们得以亲其所尊。通过这种相互类比和移情的方式,中华传统孝道逐步克服了盛行于夏商周三代的“亲而不尊”与“尊而不亲”之间的价值距离和情感疏离,实现了“亲亲”与“尊尊”在价值和情感上的统一,确立了传统孝道的价值情感等级秩序及其思想行为规则。

中华传统孝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既不断沿袭又不断损益。既体现在各种正式的制度和规范上,也体现在各种风俗习惯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具有复杂内涵的人生理念和伦理规范,而且也表达了一套充满生命气息的基本观念。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一体相通、尊卑等级、感应报应、互惠和对等等,集中表达了一种“生命连续体”的观念,而非一种“生命轮回”的观念。

第一,一体相通的观念。传统孝道之所以强调要尊天祭祖、尊贤事亲,乃是因为它认为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生死一体。在传统孝道看来,由父母到祖先、由近宗到远祖、由祖宗到鬼神、由鬼神到天地,这是一个不能割断的息息相通的生命连续体。离开这种连续体,人们将失去其在宇宙和社会历史中的位置、身份和人生意义。

第二,尊卑等级的观念。传统孝道以亲子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为范型,将天地万物纳入一个统一的价值等级秩序,即“天地君亲师”的价值等级,确立了孝道的价值依据。

第三,感应报应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是能够相互感应的。人们对天地、鬼神和祖宗尽孝不过是获得和表达这种感应的方式;如果不尽孝,那就无法获得和表达这种感应,就会遭到天地、鬼神和祖宗的报应。报应的观念其实也属于感应的观念,但又有其特别的内涵,它强调的足当人们与天地、鬼神和祖宗之间不能正常相互感应时发生的一种消极后果,多是天地、鬼神和祖宗对人们的一种惩罚性反应,如诅咒、降灾等。

第四,互惠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是互利互惠、相互帮助、相互交换的。生人礼敬鬼神,鬼神也就会庇护生人;后代祭祀先祖,祖宗就会保佑后代;父母养其子女之“小”,子女养其父母之“老”;既然三年免于父母之怀,那么也就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如此等等。

第五,对等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虽然具有尊卑等级关系,彼此却是对等的,每一方都有对对方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应的德性和品质。所谓“天公地道”“鬼神灵验”“心诚则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说的就是上述两方要获得对方的“感应”或“奉献”,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德性和品质。例如,假如“鬼神”不“灵验”,那么就不能要求人对其“虔诚”;反过来说,假如人不“虔诚”,就不能要求“鬼神”“显灵”。因此,中国老百姓会选择那些“灵验的鬼神”加以朝拜,而对那些“不灵验的鬼神”则置之不理。

中华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声名远播的一个重要内容。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内合人情之理,外合自然之理,集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与人生相互滋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绵绵不断的基本道理,将人们思考和践行的重点聚焦在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和社会人生的历史连续性方面。传统孝道内蕴天地、社会和人生有祖有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虚有实的基本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试图通过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祖及神、由实及虚而不断扩大和升华其生命意义的差序格局和“内在而超越”的基本特征。传统孝道所表达的这种连续性是双向的,既包括向前展望,又包括向后溯源;既包括向外仰望天地,又包括向内反观自问;既包括晚辈对长辈的拳拳之心,又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既包括举止得体的孝行规范,又包括充盈敬爱的人情事理;既包括亲其所亲的专爱,又包括推己及人的泛爱。人生意义就在这瞻前顾后、远眺近观、内外互动的双向交流中获得安顿和满足,缓解和克服人生的短暂、渺小和虚无之感,将对死亡的恐惧升华为对祖先的哀思和对鬼神的寄托,并在天人一体、生死一体的连续感中获得一种人生的庄严感、博大感和永恒感。

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中感受到两种情怀:现实情怀和超越情怀。正如有学者说道:“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先秦儒家的扬弃,孝便逐渐成为既具形上意义又具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准则和价值理想。”所谓现实情怀,一般是指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人们的现实情怀根植于目前处境并为其所限,多受制于现实感受和事务性、功利性的考虑。孝道的现实情怀主要表现在对人们如何对待自己在世的父母等长辈这一现实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简言之,是人们对生的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传统孝道强调孝的基本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即以敬事亲、以义事亲、以礼事亲等。通俗地说,人们当怀着一颗感恩和敬仰之心以合理合法并让父母等长辈合意的方式去侍奉他们,善养其体,善养其心。曾子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否则,就是不孝。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何谓“善事父母”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但都强调,身为人子人女要竭尽自己的努力,让其父母特别是已经年老的父母生活得安宁、幸福,有体面和尊严,能够尽享“天伦之乐”,为父母“养老送终”,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父母陷入窘困和不义状态。传统孝道的这一现实情怀主要关注和解决的其实就是人们的“养老送终问题”。现在我们一般强调的也是传统孝道的这一现实情怀。

实际上,传统孝道并不限于其现实情怀,还有其超越情怀。就其人生意义而言,传统孝道的这一超越情怀比其现实情怀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所谓超越情怀,一般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其关注的对象已经不为眼前事物和目前感受所限,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事务性、功利性考虑。传统孝道的超越情怀主要表现在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天地崇拜、圣贤崇拜以及继志述事、延续香火等方面,内含历史情怀和未来情怀,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出生入死,具有一种永恒感、尊严感和神秘感。实际上,传统孝道最早强调的不是善事父母,而是孝敬鬼神,后来才将“人事”(孝敬父母)作为关注的中心,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但依然保留了对已死祖先和鬼神的虔诚敬仰。传统孝道的核心观念或基本精神就是一种知本报恩、报本返初的回报情感和人生态度。子女之所以要孝敬父母,乃是因为父母是子女的本源;而父母的本源乃是其祖父母,由此上溯直至人类始祖;长辈死去,从人祖变成鬼神;天地是万物之本。因此,孝敬父母的终极依据不在于父母本身,而在于一种“本源崇拜”和“报本意识”。祖宗崇拜、鬼神崇拜和天地崇拜其实属于同一个序列。传统孝道对远祖近宗、天地鬼神的虔诚敬仰和深切关切不仅赋予孝敬父母更为深远的意义,而且也使人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眼前的事务性、功利性考虑而获得一种神圣感、敬畏感和永恒感。

传统孝道的这一超越情怀不汉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而且具有一种急切的未来意识。传统孝道不仅强调“慎终追远”“光宗耀祖”,而且强调“世代相传”“香火不灭”。这一未来意识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孝敬父母”转向“培育后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等所表达的就是传统孝道一直所注重的一种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确保世代相传的连续性意识。由此看来,传统孝道不仅强调子女应对父母等前辈的养育之恩予以深情回报,而且也包含父母对子孙后代的深刻关切。传统孝道表达的是一种代代相续的连续性意识及其相应的责任和情感,体现了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生死一体的基本观念。可以说,传统孝道具有一种由己及人、由祖及神、由生及死既不断向外扩展又不断向上提升的双重情怀和人生境界。

传统孝道的上述两种情怀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关系。传统孝道的超越情怀有助于人们淡化眼前的事务性、功利性考虑,克服人们在践行孝道时容易产生的狭隘性和形式化,理解孝道的更深刻久远的意义,促使人们担负起家族、历史乃至天地的重大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的人生获得一种庄严感、博大感和永恒感;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们将其超越情怀落实到孝道的具体实践中,克服其超越情怀的空疏和渺茫,引导子女真情实意地奉养父母等长辈,父母等长辈则真情实意地关怀子女的健康成长,促成和维系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在一系列孝行中真切理解人生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同时,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与超越情怀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人们专注于其现实情怀,就可能忽视其超越情怀,反之亦然。人们对孝道的理解和践行有时不免陷入顾此失彼的偏执之中,再加上被人曲意利用,很容易割裂乃至扭曲传统孝道的完整意义和人伦情怀。例如,传统孝道本来强调上下通达、生死一体、事死如生,所谓“尊天祭祖、善事父母”等,而偏执的结果却可能是重死轻生,如祭祖时战战兢兢,一丝不苟;奉养父母却马马虎虎,不情不愿,出现“死人胜过活人”“厚葬薄养”等乖谬之举;传统孝道本来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有时却被简化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或相互攀比的厚葬之风;如此等等。传统孝道失去其丰富内容和人文情怀,沦为一种表面招牌或一套僵化礼仪。其实,重老轻幼或者重幼轻老,重生轻死或重死轻生,重养轻敬或重敬轻养,都是对传统孝道的偏执化,都不符合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

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何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待?如何对待我们的祖先?如何对待天地万物?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认识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华传统孝道在其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对这些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方法,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尽管传统孝道的历史形态和理论形态有其褊狭孤陋之处和时代局限,但其基本精神确实耐人寻味,有许多可取之处,既非反对它的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也非赞成它的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缺。中华传统孝道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这些基本的人生问题仍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思想价值源泉。

当代中国社会继承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将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与现代文明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所蕴含的亲情相敬相爱之理、推己及人的博爱胸怀和天人一体的生命意识,使之在培养人们的家庭美德和人生境界方面大放光彩。具体些说,当代中国人继承、改造和弘扬中华传统孝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现代精神和方法合理阐释、转化和提升其基本观念及其超越情怀,汲取其历史智慧和人文情怀,剔除其迷信成分和时代陋习。比如,加强阐释其一体相通、互惠对等观念的现代意义,克服其尊卑等级观念的历史局限;将其天地崇拜观念转化和提升为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意识,将其祖先崇拜、圣贤崇拜转化为一种现代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强化和更新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

第二,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合理阐释、转化和利用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例如,将传统孝道所提倡的“父慈子孝”观念转化为充满现代平等、民主精神的父子相处、相待的基本原则,将传统孝道的“养老送终”观念与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造和利用传统孝道的诸多礼仪,使之既体现人格尊严,又消除其各种弊端。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语文阅读 教学 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1.1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着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给人类提供环境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西湖的“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1.2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小学语文教材中从多个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等。

1.3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辽阔的疆土,还有千年丰富的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总共十二册的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芦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1.4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中感受陌生人之恩。

2 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阅读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2.1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和生活环境,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甚至形形式式的犯罪。

2.2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对学生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弄明白的道理。

2.3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努力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3 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3.1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3.2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3.2.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合在朗读中体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思想品质。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一文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我们还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感悟留下深深的痕迹。

3.2.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神功,祖国的雄伟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包括英烈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3.2.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3.3倾诉衷肠――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我们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 (1)体验角色以本色诉衷肠。如,教学《西湖的“绿”》一课,可以用“我为西湖的‘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2)深入角色诉衷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说说“每年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什么?”(3)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结束语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6

1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学会“迟、寸、报”三个字。

2

能力目标:学会默读,会用一些句式概括练说;诗文对照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感情,明白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

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2学情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与积累。大部分孩子古诗能背到七八十首,并略知大意,知道名句,早自习时也能模仿老师有模有样地配乐朗读。这首《游子吟》孩子早已熟悉。母亲节的贺卡上有的小朋友甚至用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每日一句孩子们积累过“香九龄,能温席,首孝悌,次见闻。”“事父母能竭其力”“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仅仅是纸上谈兵,从知恩,到感恩还有一段距离。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任重而道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文悟诗,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这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谁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完成这里的练习:(出示填空)唐朝有个诗人,名叫(

) ,他永远铭记(

) 。在他(

) 那年,写成了著名的小诗 (

)  。

3、是呀,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把对母亲的爱与思念都凝聚在了《游子吟》这首诗里(出示诗)。老师想跟你们一起读这首诗,可以吗?

活动2【讲授】细读一、二自然段

(一)、好!让我们一起跟随孟郊回到他临行前的那一夜吧!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找一找母亲的恩情都藏在了哪些句子里,用笔把它划出来。

(二)、(提醒学生:资源共享的乐趣,可以相互讨论,合作完成读书任务!)母亲的恩情藏在哪些句子里?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汇报你的读书收获。

温馨小提示:我划下的句子是 31;31;31;(

) ,我从中感受到了(

)         。

交流:

A、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深:妈妈缝的时间好长啊;还:母亲很辛苦,在熬夜。指名读,读出母亲辛苦,母亲的坚持。)

2、 点击:这儿一针针一线线是不是重复多余了呀?出示比较句子,(若换成“一针一线”感觉还一样吗?)读读看,(学生说,一针针、一线线:看得出她缝的十分仔细,非常认真。)是呀,一针针一线线,母亲把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全都缝进了衣裳中了!这就是词语的魅力,你们平时在说话写话时可以学着用一用。

3、出示图,看,这是母亲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缝出的针脚,什么样子的?(又细又密)

4

、母亲为什么将衣裳的针脚缝的又细又密呢?这里还藏着一个习俗呢!(在古代,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出远门的人就会早早归来。母亲就是为了让孟郊外出能够早点回来,所以 (女生读)出示句子:夜深了,……)

5、这就叫“临行密密缝”,(出示句子)就是:(男生读)夜深了,……原来母亲的恩情就藏在她一针针一线线缝补的动作里(板书)

B继续汇报(出示温馨提示)

1 出示,她想,……(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担心,牵挂)

母亲还会想些什么担心什么呢?(请注意省略号,闭上眼睛在这省略号里找母亲她还会有哪些想法?)指名说

2 是啊,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原来母亲的恩情就藏在母亲的这些想法里!(板书)你能把母亲的恩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读出了牵挂;那么多的牵挂,那么多的担心都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

C继续前行。

你划下的是哪句呢?(出示温馨提示)

1、 出示:她望着儿子说:“……”,指名说

2 、缝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亲又早起送儿子到村外,谁来当当这位万分不舍的母亲,指名读。仔细看看图,模仿母亲的样子对着你身边的同学说(一句话一颗心,这是母亲的叮咛;谁再来读?我听出了母亲多想让儿子早些回家,这是母亲的期盼。母亲心里的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齐读……这就叫“意恐迟迟归”。“意恐”什么意思?它和我们前面刚学过的哪个词意思相近?母亲生怕孟郊迟迟归,所以她对孟郊说,男生读。

原来母亲的恩情还藏在这一句短短的语言里!(板书)

3 、请看课文:此时的孟郊听着母亲的叮咛嘱托,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孟郊听了(

)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

),眼睛 (

)了。引读

假如你现在就是孟郊,你会想些什么?指名说(多懂事的孩子;多体贴的郊儿)

4、 母亲的恩情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她的爱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动作上、想法和话语里。这是母亲对孟郊的一片关爱疼护之心啊!板书:画心形。50岁的孟郊难以忘怀这一幕幕,不由地写下了这些诗句:齐读  慈母……意恐迟迟归。

5、 我们也有母亲,我们的母亲也深深地爱着我们,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说说你的母亲的恩情吗?比如说,出示: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 (      ) 。你还在什么情况下感受过母亲的恩情呢?(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指名说

6 、母亲的爱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捧起书本再来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母亲的恩情。

活动3【讲授】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孟郊带着母亲那重如山的恩,深似海的情上路了。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孟郊一路上看到的,用波浪线划出孟郊由此而想到的。

2、孟郊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更显得生机勃勃呢?指名说。引读

3、他心里想什么了?出示句子:这里共有几句话?(红字出示第一句)这是一句反问句,谁能把它的意思直接说出来?知道它意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反问句读得更好?(很肯定、语气很强烈)齐读。

4、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让小草(生机勃勃),母亲的慈爱让孟郊衣服的针脚(又细又密),就是因为看到这一切,让孟郊想起自己就是小草,而母亲就是太阳。引读第二句,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沐浴着母亲恩情的孟郊,无论怎样……啊!这就是……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读好这行诗?意思就是……

活动4【练习】默写古诗、指导书写

1、虽然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但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出示诗句,引读诗句

2、你会背了吗?指名背

3、你能把这首诗默写出来吗?指导书写 :报、迟、寸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母爱伟大而又平凡,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画面,播放课件;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2、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着妈妈说:(出示课件)妈妈,您就是这轮太阳,我们就是小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全体起立,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对着妈妈说: (再读)

活动6【练习】巩固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7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41分)

1.

(6分)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崇高________

真挚________

凄凉________

沉静________

孤寂________

朦胧________

2.

(6分)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乐道

狂风________

________

德________望________

3.

(9分)添枝加叶(扩充词语)。

________的怀念

________的感情

________的条件

________的工程

________的神情

________的回击

________的敬意

________的心情

________的思念

4.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小城

________的敬意

________的爱慕

________的灵魂

________的天色

________的梦境

5.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涤

黑——________——________     民——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     会——________——________

6.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崇高——________

灵巧——________

强烈——________

增添——________

7.

(6分)默读课文《怀念母亲》,并填空。

作者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他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的________和________。作者在异国他乡,对于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从来也没有________,一直________他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8.

(3分)换部首成新字,并组词。

根________

地________

说________

9.

(3分)换部首成新字,并组词。

待________

城________

孤________

10.

(4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散________文(sǎn

sàn)

沮丧________(sānɡ

sànɡ)

浓________淡(nónɡ

nònɡ)

类似________(sì

shì)

11.

(10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风________号

________

________如洗

________人________笑

牙牙________

________

可见________

________

12.

(8分)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他在北京大学里被称为“________”。课文以________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________,一位是________“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________,对祖国母亲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

13.

(4分)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敬意

________的爱慕

________的薄暗   ________的心潮

14.

(5分)句子加工

①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一次又一次地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缩写句子)

②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改为反问句)

③对母亲的思念我都记写在日记里了。(“被”字句)

④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用上划线词,仿写句子)

⑤我的希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孤儿了。(修改并句)

15.

(5分)按要求,摘抄句子。

摘抄《怀念母亲》中描写作者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16.

(8分)辨字组词

班________

廷________

挚________

幻________

斑________

延________

擎________

幼________

17.

(5分)用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你能够写出多少呢?拿起手中的笔,在下面写一写吧!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想起来的最多。

18.

(8分)你能照样子写吗?

设(设计)

没(没有)

阻________

控________

挚________

狂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

(5分)摘抄课文《怀念母亲》中的四字词语,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20.

(6分)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凄凉________

真挚________

忍耐________

反义词:沮丧________

怀念________

甜蜜________

21.

(10分)给形近字组词

崇________     孤________     魂________     渐________    欧________

祟________     狐________     魄________     惭________    殴________

22.

(12分)填字释义。

________不安席:________

________不下咽:________

________来入梦:________

________望灰天:________

终天之________:________

可见一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3分)

23.

(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赋得永久的悔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_____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了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_____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_____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________母亲。

赡养

侍奉 迎养

世界上________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________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虽然

无论 不但

但是

而且

(2)本文所说的“永久的悔”指的是什么?

________

(3)本文中的母亲有哪些特点?

________

24.

(18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清晰________    特别________

(2)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3)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4)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4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3分)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篇8

天气变凉了,我们都会这样想,也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加衣服,千万别冻着,生病了怎么办,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药吃。我们都在心里反反复复念叨,反反复复担心,想给孩子打个电话,又怕孩子不方便,可是不打电话,心里总也放不下。反反复复思量,反反复复忖度……自从孩子出生,我们的心就大部分时间不再安然地停在胸膛里,而是追随着孩子走遍了天涯,时常被孩子牵动。

然而无论我们怎样担心、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的怀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纵使再舍不得,孩子也要走向社会,我们终究要放手的。我们能够担心的是他们能否很好地照顾自己,他们能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为了孩子离开我们的怀抱后还能很好地生活,我们的家长现在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去锻炼,去探索,我们要从现在起就培养他们的能力。

在美国,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教育方式。在美国人看来,人一辈子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一个是教育,另一个就是独立。

美国的教育方式跟我国很不一样,尤其在教育孩子独立方面。我们教孩子走路,一般总是在床上或者是在地上铺上垫子,让孩子在上面慢慢学会走。但在美国,我们在他们的公园的水泥地上经常会看到父母带着孩子学走路的身影。有些孩子看上去很娇弱,常常摔倒在地。在夏天,有些孩子出来的膝盖有时会磕出一片暗红的血印,但是他们的父母并不会跑过去抱起来好好地安慰和抚摸孩子,而是用希望和期待的目光看着孩子,并鼓励说:“要不要再试一次?”……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而是去鼓励和勉励孩子独立地面对以后的生活,而不是一切都代办。

一天,一个大概一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妈妈牵着小手去公园玩耍,当看到有一个十几层的台阶的时候,小男孩特别必奋,挣脱母亲的手爬上了一阶台阶。但他的妈妈并没有任何去抱着他往前走的意思。当胆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而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兮兮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儿上亲了一口。

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林肯因为家庭贫困,断断续续的正规教育加起来只有一年的时间,但这并没有阻碍林肯的学习激情,他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家里没钱买笔和纸,他就用木炭在木头上写字,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就用小木棍在地上写。

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l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林肯9岁的时候,母亲就不幸去世,但母亲的思想却支持着林肯一步步走向成功。

人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台阶需要我们去攀爬,如果我们看到孩子遇到这些台阶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去牵着、扶着,就会慢慢地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永远都长不大。不经历风雨,不见识世面,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这样的孩子也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的。

上一篇:折玫瑰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清明节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