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范文

时间:2023-12-12 19:37:10

江南四大才子篇1

2、终于见到活的唐伯虎了!偶像,说起来我和你还是同门呢,您恩师沈周的弟弟的亲家的三表叔儿子的父亲正是在下的启蒙老师啊 ;

3、文征明:“读书好吧?一定要坚持啊,就算这次不行,下次也一定要坚持。没准那次就考上了呢?对不对?” ;

4、今年过节不收礼啊不收礼啊不收礼,收礼只收文徵明的画;

5、好赌穷三代,悍妻毁一生啊 ;

6、吃饭还要给钱太不要脸啦;

7、读书好吧?一定要坚持啊,就算这次不行,下次也一定要坚持。没准那次就考上了呢?对不对。

江南四大才子篇2

关键词:徐 生平 文学家族

徐(1635-1709)是江苏吴江徐氏家族的核心代表人物。他一生经历复杂,在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修《明史》,却又在短短几年后毅然弃官而去,云游四海,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两粤,一至中州。伴随其游历经历,有诗集《昌亭草》《皖江草》《齐鲁游草》《西陵草》等传世,可谓“游益广,诗益富也”[1]。徐擅倚声学,所制《菊庄词》流入朝鲜,被都护官仇元吉用金一饼购去,题一绝句赠之:“中朝携得菊庄词,读罢烟霞照海湄。北宋风流何处是,一声铁笛起相思。”[2] 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亦可谓是文人之奇遇。然“诗文上之供奉于朝廷,远之扬播于外国”的徐,一生却并不得意。观其一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康熙十八年(1679)以前,这是徐少年成名,却屡屡失意于科考,各地游历,客友人署中的一段经历。在这一时间段,万里行迹让徐结识了当时的很多文坛要人,并得到他们的赏识,为其举荐博鸿奠定了基础。2.康熙十八年(1679)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徐在京师以布衣授博学鸿词,官至翰林检讨,修明史,与诸公交游唱和期。然而徐本性萧闲,未能在官场中如鱼得水,所以,这一段为官的经历也仅仅持续了四年。3.康熙二十六年(1687)后,徐乞求归里,之后寄情远游,与诸友在山水间定文字之好,晚年将游历诗集集成《南州草堂集》三十卷,续集四卷。

一、少年成名,行迹万里(康熙十八年前)

崇祯八年(1635)十二月初四日,徐生于吴江西鞯囊桓鍪礼世家――吴江徐氏家族。徐早岁韶令,天资英敏,年十三,便和无题诗,有“残月无情入小楼”之句,让“长老皆咸异之”[3]。十四五岁时,跟随父亲季华公读书于南州草堂,[4]时计东与季华公有旧,后一年,徐从师计东游学,“为改亭之大弟子”[5]。未几,师计东入成均,举孝廉,徐亦渐长加冠,随计东师至金昌,讲究古诗文。后因改亭出游,徐又受业于宋既庭在君门。既庭经术湛深,学徒几以千计,虹亭独英英秀绝[6],时朱长儒[7]见而奇之,欢其天才骏发,语顾茂伦曰:“此今之郭功甫也,世有王荆公,定当激赏。”[8]当时宋既庭主办了慎交社,作为其得意门生,徐加入了该社团。也正是在此,徐与当世名公探讨古今之学,其出众的才华得到诸老的赏识,冠之以“江南才子”之称,徐时年尚未二十,正可谓“生长于江南文秀之乡,所师所友皆当世伟人,奇情奥衍,少负才子之目”[9]。

吴江徐氏自迁于西飨锖螅“世为农”[10],徐父因先祖谓之“家世耕读,肯著青衣服事长官耶?”遂发奋读书,攻举子业,虽援置前列,但后因国变不复应试,故季华公将希望寄托于儿子徐身上,希望徐能博一功名。康熙六年(1667)五月,季华公卒,“先君子既即世,堂(季华公所建南州草堂)亦圮废”[11]。“丁未(即康熙六年,1667)十月,余官京邸”,之后的徐几乎是“遂漂泊四方近二十年”[12]。在外漂泊期间,徐虽有短暂的入幕经历,但更多的时候是壮游京阙,周历江淮海岱之间,遍览名山大川。康熙七年(1668),徐好友程康庄上任芜湖郡司马,遂招徐入署。徐自吴江出发,渡长江至镇江,过南京,到安庆,一路赋诗。《出门》《晓发京口》《过金山》《登燕子矶》《过牛诸采石诸山》以及《芜湖晚泊》,这一路的诗作既可见徐的才情,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一路的坎坷艰辛。在芜湖,徐与程康庄二人在公事之余,以诗词酬唱,相得甚欢,我们可从徐的《祝昆仑郡司马初度》《寒夜署中观剧即事四首》等诗作中重现当时的情景。康熙八、九年间,徐有记曰:“己酉庚戌间,余客燕齐,尘土满面,跎纵酒,颓然自放。”[13]康熙十一年(1672)徐师改亭在京师以书招,徐北上,季夏,抵达京师。客京师期间,徐与纪映钟、周在浚、冯溥、梁清标、龚鼎孳等结下文字之好。而“虹亭先生尤为龚端毅赏识,端毅临殁,谓梁真定曰:‘负才如徐君,可使之不成名耶。’”[14]于此,既可见前辈之爱才,又足显徐之才力纵横。然而,即便如此,徐在京几年仍无所作为,后应钱塘令梁允植之聘南下,入其幕府。

这一阶段,徐不仅读书,还在姑苏期间著《乙巳诗》,游历中还著《昌亭草》《皖江游草》《齐鲁游草》《西陵草》等作品。锡山钱肃润在《南州草堂集・旧序》中言:“南州草堂诗不一种,为昌亭草者十之一,为皖江草者十二三,为齐鲁游草者十四五,夫皖江之诗多于昌亭,齐鲁之诗又多于皖江,何哉?游益广,诗益富也。”[15]徐自渡江后,走马以寻诸胜,金山石壁尽入锦囊,所到之处无不留题,且所至必交其地的贤士大夫。曹溶、姜宸英、程康庄、朱彝尊、王士G等亦均在此期间与徐深结文字之好。随着徐行迹益广,亦“声华籍甚”[16]。

二、应奉翰林,名扬京师(康熙十八年至康熙二十五年)

康熙十七年(1678),朝廷有应试博学鸿词之召,时户部尚书梁清标举荐徐。康熙十八年(1679)三月,圣上召试文学之士于体仁阁下,擢高等五十人同日入使馆,而虹亭与焉,授翰林院检讨,入使馆,与修明史。[17]徐在使馆中所著“俞(大猷)、戚(继光)、刘(显)、马(芳)诸大将传尤高洁缜密,一时推大作手。”[18]时徐常与同在京师的陈维崧、王士G、乔莱、施闰章、潘耒等交往唱酬。康熙十八年(1679)花朝前一日,曹正子招同李天生、孙豹人、邓孝威、尤悔庵、彭羡门、李屺瞻、陈其年、汪舟次、朱锡鬯、李武曾、徐、王仲昭、陆冰修、沈融谷、陆云士、杨六谦、李渭清、顾赤方、吴天章、潘次耕、董苍水、田渊、吴星若诸君宴集梁园,论诗作画,相互题跋咏和,徐有诗两首记录当时的场景。这样的文人唱和阵容,足以名动京师,传为美谈。同年八月,京师地震,徐与陈维崧等中秋节饮于梁清标蕉林书屋,且作有《念奴娇・中秋饮蕉林书屋,用其年韵,时京师地震不已》。孟冬五日,徐与钱中谐、汪楫、曹禾、徐嘉炎等集乔莱寓斋小饮,徐作有《孟冬五日偕宫声舟次颂嘉暨家胜力兄集石林寓斋小饮限鞠字韵》,作为漂泊在外的旅人,再加上其中的很多文人都难以在官场中如鱼得水,他们难免“每逢佳节倍思亲”,因而,每逢节日,他们的唱酬便更加频繁。

徐曾于康熙十四年(1675)请当时著名的画师谢彬为其作《枫江渔父图》,在京师任职期间,徐携带此图与当世文人索题,以其为载体形成了文人间庞大的交游网络,成为当时文坛的一大盛事。然而在此期间,随着友人先后离开京师到各地赴任,徐的作品中呈现更多的是离别之情,如《送丁雁水佥宪之任赣南二首》《送钱越江假归云间》《送钮玉樵之任项城》《送田纶霞学使之任江南》《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四首》等,均为此期间所作。同邑的潘耒云:“()与豪隽相切,才力纵横,爽朗遒健,无忝作者,泊乎结绶登朝,鸿章钜篇,金舂玉应,粹然大雅……徐子之于文可谓尽心耳矣,当文运昌明之日,馆阁需材,徐子奋发,咀实含华,穷作者之能事,史笔严谨,颂雅淳深。”[19]康熙二十四年(1685),徐因病请假归里,二十五年(1686)还署,未满一月,时翰林外转,徐因忤权贵在被黜之列,本性萧闲的徐选择了拂衣归里,在南州草堂左侧扫除一室为读书之所,为其命名曰“松风书屋”。观徐应奉翰林,客京师期间的经历,可谓“徐子无意于名者,乃其言之工而名自归之。”[20]

三、左迁回乡,诗名益著(康熙二十六年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徐因忤权贵买棹南归,五月抵家后,“键户读书,著述不辍,亦时而为豫章闽粤之游,篇章益富。”[21]同年秋,徐游历至湖北,访丁炜,向其出示所著《词苑丛谈》,丁炜非常欣赏,便出资为其刊刻。康熙三十四年(1695),徐将康熙元年至三十四年间游历所得诗十六卷,文十四卷,集成《南州草堂集》,自己刊刻,“岁在乙亥,余年六十,手辑生平诗古文,十存六七,汇而刻之为《南州草堂集》三十卷。”[22]同刻者有《菊庄词》二卷,《词话》二卷。康熙四十二年(1703),“圣祖皇帝南巡至吴江,徐偕在籍诸臣接驾,天颜和霁,两次诏复原官,兼有御书之赐。”[23]然徐时已六十八,感壮年外转事,遂不复应诏。康熙四十四年(1705),徐将乙亥至乙酉期间所作编为《南州草堂续集》四卷。归里后的徐在远游之外,还与朱彝尊、尤侗、潘耒等远近耆宿“日宴叙于丰草亭”[24],著书立说,悠然忘老。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月二十一日,徐卒。

观徐之一生,生长于江南文秀之乡,自幼颖悟,少年即负才子之目,其后“所师所友皆当世伟人,为人以文章雄视一世”[25],“以诗名表江表三十余年”[26],性情耿直,虽以布衣举博学鸿词,与公卿以文字交,然因性萧闲,难以适应复杂的官场,不久便左迁而去。徐一生性好远游,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安徽、湖北、江西、两广、福建等地,且“游屐所至,名流必与酬和”[27]。徐多次至京师,名公巨卿皆折节与之结文字之好,其《枫江渔父图》更是有九十余人为之题词和韵,得古文诗词曲一百三十五首,外传一首,成为文坛的一大美谈。对于徐的一生,同出生于江南的吴农祥在《枫江渔父图》题词上用两首《沁园春》以至交的立场对其作了如下简括:

我读君诗,亦复知君,玉台似之。是湛深经史,雄推盖代,驱除风雅,力变当时。白水鱼竿,丹丘鹤鳖,十载金门项龄迟。沧波阔,听江深放溜,烂却晴丝。

珊瑚闲拂春枝,誓烟雨空餍挪还椤H胃淹凡哒[28],狂呼孺子,长吟闭户,老尽男儿。雨长荷衣,风扶箬笠,岂忍扁舟诉别离。卿豪甚,羡神鳌钓得,原是忘机。

千顷澄潭,半夜归潮,轻帆碧湖。喜滩声聒耳,闲乘舴艋,月华初静,碾破蟾蜍。石齿空明,云牙缥缈,肘后时悬五岳图。天付与,认羊裘细雨,才下桐庐。

江枫的的东吴,向眼底哪能一日无。记雉媒晨伏,低衔春草,蟹奴秋困,惊坠枯芦。十斛醇醪,三升菰米,此兴还应对酒徒。烟霞癖,又花边射策,声满皇都。[29]

(本文为南京晓庄学院2013年度校级项目[青年专项人文类]“明末清初吴江徐氏家族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NXY]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锡山钱肃润旧序《南州草堂集》首一卷第222页,《续修四库全书》,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影印,以下所引用《南州草堂集》中诗句皆为此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2]《己未词科录》,《清代传记丛刊索引》014册,第174页。

[3]王:《今世说》,钱仲联:《清诗纪事》第一册(康熙朝卷・徐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703页。

[4]徐:《祭业师计甫草先生文》,《南州草堂集》卷三十, 第434页。

[5]孙宇台撰:《南州草堂集序》,《南州草堂集》卷首一卷・旧序,第227页。

[6]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钱仲联:《清诗纪事》第一册(康熙朝卷・徐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703页。

[7]朱鹤龄(1606-1683),字长儒,江苏吴江人,明诸生,颖敏嗜学,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盛行于世,著有《愚庵诗文集》。

[8]《南州诗钞小传》,吴仲集:《续诗人征略》二卷,第187页。

[9]黎士弘撰:《南州草堂集序》,《南州草堂集》第215页。

[10]徐:《先府君事略》,《南州草堂集》卷三十,第430页。

[11]徐:《南州草堂集自序》,《南州草堂集》,第218页。

[12]徐:《南州草堂集自序》,《南州草堂集》,第218页。

[13]徐:《本事诗》略例第一则,清光绪中邵武徐氏刻本。

[14]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钱仲联:《清诗纪事》第一册(康熙朝卷・徐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703页。

[15]钱肃润:《南州草堂集・旧序》,《南州草堂集》,第222页。

[16]《南州诗钞小传》,吴仲集:《续诗人征略》二卷,第187页。

[17]《南州诗钞小传》,吴仲集:《续诗人征略》二卷,第187页。

[18]《南州诗钞小传》,吴仲集:《续诗人征略》二卷,第188页。

[19]潘耒题:《南州草堂集旧序》,《南州草堂集》,第229-230页。

[20]汪懋麟撰:《南州草堂集旧序》,《南州草堂集》,第228页。

[21]《南州诗钞小传》,吴仲集:《续诗人征略》二卷,第188页。

[22]徐:《南州草堂续集》四卷自序,《清代诗文集汇编》(据清康熙四十四年刻本)一四一册,第457页。

[23]《南州诗钞小传》,吴仲集:《续诗人征略》二卷,第188页。

[24][清]徐书城纂修:《吴江徐氏宗谱》卷二,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稻香楼(刻本)。

[25]姜宸英:《南州草堂集旧序》,《南州草堂集》,第221页。

[26]朱彝尊:《南州草堂集旧序》,《南州草堂集》,第216页。

[27]朱彝尊:《南州草堂集旧序》,《南州草堂集》,第216页。

[28]邓实:《中国古代美术丛书》版中为“任科头策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29]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卷十五,《徐电发枫江渔父图卷》,清光绪吴兴陆氏家塾刻本,第174页。

江南四大才子篇3

上午好!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南通市人民政府在金桥大酒店举办“2008南通国际高层次人才智力交流会”,在此,我谨代表南通市人民政府和766万南通人民,向莅临交流会的各位海外专家、留学人才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江苏省组织、人事部门的各位领导以及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刚才播放的南通市人才工作电视短片,向大家展示了南通大江、大海、大桥、大港的美丽风景,展示了南通建设“人才特区”的战略构想和美好愿景。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沿海走廊与长江入海口交会处,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近年来,南通按照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全面推进江海联动开发,主动接轨上海,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沿海开放城市正在快速崛起。2007年,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1.88亿元,在中国地级城市中位居26位;实际利用外资31.17亿元,居江苏省第二位,跻身于全国大中城市利用外资前十强。南通先后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最具台商投资价值的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市。今年5月,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正式通车,南通历史性地跨越长江天堑阻隔。年内,我市境内的洋口、吕四两个深水海港也将实现初步通航。大桥、大港两大战略支点的确立,凸显出南通在长三角和中国沿海经济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南通真正意义上进入了通大海、通上海,大开放、大开发的桥港新时代。 

下面,我进一步向各位介绍南通的人才环境和人才需求。 

一、包容会通的人才理念,促进了南通与海外人才的合作交流 

南通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多年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得益于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得益于海外专家、留学人才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南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实现了持续跨越发展。 

南通与海外交流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初,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就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聘请国外优秀人才,依托口岸、资源等要素,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建城市,使南通成为当时闻名中外的工商业城市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谱写了南通近代文明发展的华彩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南通与海外的人才智力交流伴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五”期间来通工作的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才就达9000人次。涉及工业、农业、管理、教育、金融、法律和卫生等多个领域。我市与20多个外国专家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留学生工作联系点,建立了南通市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才的参与,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技术的实际需求,有力地提升了南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深化了国际合作与交流。2005年、2007年我市先后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留学生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二、敢为人先的发展思路,使南通成为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 

首先,步入桥港新时代的南通,更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苏通公路长江大桥的正式通车,使南通真正实现了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零阻碍对接,进一步提升了南通在长三角和中国沿海经济布局中的地位。随着沪崇苏、沪崇海过江通道和沪通铁路的相继开工建设,南通将全面接受上海乃至国际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的辐射。南通还将大力推进实施构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与南通在内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努力把南通打造成上海北翼的副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园林城市、全国最安全城市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南通必将成为国内外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 

其次,“人才特区”全新环境,强力助推人才创新创业。作为江苏建设“人才特区”第一个试点市,多年来,我市十分重视海外人才智力的引进与开发,坚持政策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先后制定出台了有利于促进国际人才智力交流的各项配套政策。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年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培养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有28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分获省、市100万元的资助,并在创业场所、科技项目、风险投入、生活安居、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相应优惠政策。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人才观,以各类引智平台和引智项目为依托,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先后有9000人外国专家、海外人才来通工作服务。 

第三,搭建园区载体新平台,加速集聚人才创新创业。我市加快搭建各类人才载体和创新创业平台,不断优化人才成就事业的软、硬环境。现有国内最早设立的部级开发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部级出口加工区和12个各具特色的省级开发园区。各级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政策优惠,服务体系完善,可以承接各类产业投资项目。南通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了大批国外优秀人才来通入园创业发展。截至去年底,入驻企业已达110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超10亿元。科技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显。全市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个、市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个、省高新技术企业182家,民营科技企业666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6家。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共有6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个、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建设运行的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07年在孵企业总收入35434万元。良好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海外人才智力的集聚。  

第四,优化服务保障举措,全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南通是一座环境优美、诚信法治、办事高效、宜于人居的放心城市,多次在权威机构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名列前茅,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中国投资的乐土”、“放心经营的平安城市”。近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的工作目标,按照“热情、高效、务实、廉洁”的工作要求,拓展并丰富了一整套人才智力服务业务,受到各类来通创业人士的好评。 

三、科学发展的桥港时代,期盼各类人才携手共创伟业 

随着桥港时代的到来,南通已全面进入黄金发展期。为促进南通全面小康、全面腾飞,我们迫切需要各类人才加盟。 

一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南通是中国九大电子工业生产基地之一,是大陆最大、最先进的光盘生产基地和芯片封装基地。全市现有电子企业2500多家,拥有新加坡精益电子模具园、光机电工业园、综艺数码城等电子工业园,富士通、日立、三星等均在南通投资兴办了电子企业。南通迫切需要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计算机制造、新型元器件、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等专业人才。 

二是以船舶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大装备制造专业人才。南通依托江海岸线、制造技术、产业配套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船谷”。日本川崎重工、新加坡吉宝、美国高盛以及中远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已先后落户南通。目前,南通拥有船舶制造及船舶配套企业200余家,2007年造船完工量274万吨,约占江苏省三分之二、全国七分之一。以船舶制造为代表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正加速形成,迫切需要船舶设计、船舶舾装、船舶机械、船用设备、轮机制造、航海技术、船舶修造、涂装材料,数控设备、医疗器械、罐车设计制造等方面地专业人才。 

三是以石化、精化产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产业人才。南通在精细化工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已形成以日本宝丽、三菱丽阳、吴羽化学、大日本油墨、台橡为代表的化学新材料工业基地,以瑞士先正达、美国瑞丽以及江山农化为代表的精细化工基地。在石油化工产业链上,南通将在洋口港地区建设以乙烯为龙头的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综合基地,发展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的一体化项目,加快沿海石化产业发展,同时依托现有的精细化工和化学新材料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形成化工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和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实现南通大石化产业的宏伟蓝图,迫切需要石油化工、化学工程、化学纤维、高分子材料等专业类工程技术人才。 

四是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随着南通作为东部沿海交通枢纽城市地位的确立、世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与上海同城效应的充分发挥,南通现代服务业必将实现持续跨越发展。南通将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辐射长江中上游、连接海内外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同时将着力培育大型化、高档次的产品交易市场、商品零售市场,并催生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物流企业和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当前,南通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热忱欢迎各类人才来通兴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同时欢迎法律、金融、保险、会展、旅游等专业人才来通发展创业。 

各位嘉宾,当前,南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将把江苏沿海开发列入国家战略,作为江苏沿海开发主阵地的南通必将迎来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江苏省委、省政府也要求南通全面达小康、建设北上海,努力打造江苏新的增长极。我们将紧紧抓住南通进入桥港新时代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各类资源要素抢滩南通的历史机遇,对内打造环境,对外扩大开放,全面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以鲜明、独特的比较优势不断抢占跨越发展的制高点,始终走在时展的最前列,努力把南通建成江苏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的组合大港;建成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国际先进制造业走廊;建成国内一流的宜居创业城市、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圈北翼的副中心城市。 

我们真诚地欢迎各位专家、留学人才来南通创业发展。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建设亲商安商、清廉法治、规范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着力营造商务成本低、承载能力强、市场秩序好、人居环境优的投资环境,让各位在南通放心发展,舒心创业。我们期盼,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朋老友,走进南通、认识南通、投资南通。我们坚信,有各位专家和留学人才的积极参与和热忱帮助,南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江南四大才子篇4

摘要:王尔烈作为二甲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其名气和轶事传说也是晓宇民间,其中“老主同场少主师”和“压倒三江王尔烈”最为人家喻户晓,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这二则轶事却有与史料不同的地方,但主体的大方向还是一致的,只是出于人们对王尔烈的爱慕之情。

关键词:王尔烈;压倒三江;少主同师

中图分类号:J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别名仲方。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少承家训,性行纯静,笃于孝友。尤工书法,为辽城第一书法家。由乾隆癸酉拔贡、辛卯进士、廷试二甲一名授编修。累迁内阁侍读。嘉庆元年预千叟宴,四年以大理寺少卿致仕,掌沈阳书院。六年,卒。

王尔烈生平的传说多于其史料的记载,很多民间轶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当翻阅史料典籍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存在太多的不可知。同时,王尔烈存世的著作也仅仅只有同乡后学金毓黻所编撰的《瑶峰集》传世。本文将结合史料,对王尔烈的两个轶事进行考证。

(一)、老主同场少主师

民间轶事,“老主同场”,王尔烈进京参加廷试,乾隆帝由于事先在王尔烈不知晓身份的时候便与其在御花园相遇,有感于其才学,决定帮他一把,同时也弥补下辽东少文人秀士的现状。便在考试当天与王尔烈一同下科场,并冒王尔烈之名。但,令乾隆帝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进入前两名的竟是乾隆帝和王尔烈的试卷。当大学士刘统勋将两张试卷递交圣上决议的时候。最后有感于多方便的考虑,决定本科自传胪之上,不予具名。所以前三名没有了,王尔烈的二甲第一同样为第一名。但是有关王尔烈参加辛卯年考试的史料记载如下:

《辽阳县志》载:乾隆二甲一名,授编修。

《奉天通志・选举》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黄轩榜:王尔烈:二甲一名,奉天府辽阳州人,组从子。

王组,字鸾佩,缙之弟,雍正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注慎明决,遇有疑案,司寇必以委之,其讯鞫不以刑,术善,为开导,囚自服输,凡所,皆莫能移易。

《清朝贡举年表》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会试:主考官是内阁大学士刘统勋、左都御史观保、内阁学士庄存与,中式者一百六十一名,会元邵二云晋涵,以知县归。班旋以纂修四库全书,保举人入词林,亦殊荣也。

轶事所说二甲以上,不予具名。但是据《清朝贡举年表》所载是有前三甲的,分别为黄轩、王增和范衷。《清秘述闻三种》也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会试:考官内阁大学士刘统勋,字尔纯,山东诸城人,甲辰进士;左都御史观保,字伯客,满洲正白旗人,丁巳进士,内阁学士庄存与,字方耕,江南武进人,乙丑进士。题:“子曰若臧”四句;“明乎郊社”二句;“今曰性善”二句;赋得“下车泣罪”得“惭”字,会元邵晋涵,浙江馀姚人。状元黄轩,字日驾,江南休宁人,榜眼王增,字方川,浙江会稽人,探花范衷字士恒,浙江上虞人。

由此可知,当年并非如同传说所说本科传胪之上,不予具名,而是一甲三名全有,状元是黄轩,并作为榜名公布开来,诏示天下。并作为《四库全书》的分馆纂修官担任《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所以传说有误。但王尔烈作为二甲一名,传胪是为准确无误的。至于出现此传说的原因,恐怕也是对王尔烈的爱惜和对乾隆皇帝仁义的颂扬所致。

同理,如同王尔烈在乾隆乙酉年中举人一样,在《王尔烈全传》中便称其为举人第一,即为解元。而史料中的记载当年的解元是祝,同样有误,可能是出于传记这一文体特色,故将其中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变的更强,同时以达到突出人物的作用。

(二)、压倒三江王尔烈

三江是当时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许多江南的才子盛气凌人,往往使考官难堪。王尔烈奉命到当癸卯江南乡试主考官,刚一到以“学而时习之”为题,命众考生连作三篇。考试之后,众考生皆不服气,便请王尔烈自作三篇以难之,哪知王尔烈文不加点,挥毫而就,字字珠玉,郎若晨星,而且立意新颖,众人为之倾倒,王尔烈又挥笔写下一首诗戏曰:“天下才子数三江,三江不如我家乡。吾乡才子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

有一江南才子认为王尔烈的文章必是事先有备而作,不足以证其才,于是他写了一上联贴在王尔烈居所的楹柱上,意欲以突发之势试试王翰林的才华和应变能力,联曰:“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出门望见,命人取笔立对下联曰:“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此联一天指皇帝,一地指皇后,圣人乃孔子也。那位才子见状脱口又吟:“江南乌纱气流暖”,王尔烈应声而对“塞北锦袍风无寒”。一天,几个江南才子邀王尔烈到郊外野游,还想考考他。在一座庙前,出联道:“万瓦千砖百日修成十字庙。”这时候在庙前的河中正有一只小船从桥下摇过。王尔烈见状对道:“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孔桥。”又一人出联道:“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王尔烈扭头看桥旁一丛丁香花开的正盛,脱口而出:“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至此,众才子对王尔烈的才智与机敏尽皆叹服,王尔烈的名字也伴随着“压倒三江”考生的故事传遍了中华。

当看到这则轶事的时候,我们首先从这则轶事所发生的年代出发,王尔烈所担任的是癸卯年乡试的主考官,同理,翻阅《清朝贡举年表》我们发现,在江南那一栏主考官并非王尔烈,而是谢墉,同为副主考官的是戴衢亨,所考的试题为“周监于二”二句、“宗庙之礼”先也和“天子适诸”守也,史料自然比轶事传说更具有可信性,所以这一则轶事应该也是没有有误的,但是通过查阅《瑶峰集》发现,这则轶事的出现并非完全的编造,在《辽阳关帝庙重建东殿碑记》的最后落款中,有“乙未会试同考官”这一记载,这是王尔烈自己所述,因此不可能有误,乾隆四十年乙未会考官所载三人为王杰、嵇璜和阿肃。所以王尔烈仅如其自己所述为同考官。王尔烈后学杜光尧在其《龙泉寺》诗中也层提及“压倒三江感不禁”,但是他在前面却事先做好了“轶事争传老翰林”的诗句,所以也不能作为论据来证实这一轶事。

对于王尔烈的轶事,多半是有一定的基础,就如所示王尔烈为二甲一名,在此基础之上,加渲染,成为二甲以上,不以具名。有过参加科举考试考官的经历,便加以夸大,说是乡试江南主考官。这些轶事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王尔烈的爱戴和尊敬之情,也是可以被人所理解的。同时,王尔烈的传说和轶事,依旧是一个切入点,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真实性的考辨,进而丰富王尔烈丰富多彩的一生。

参考文献:

[1]佚名 《清朝贡举年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6

[2]金毓黻 《辽海丛书》[M]辽沈书社 1985

[3]法式善 《清秘述闻》[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江南四大才子篇5

关键词: 镇江 人文生态 繁盛成因

千古江山兮,独擅真美;吴头楚尾兮,江河交汇;铁瓮城固兮,皇基祥瑞;江左风流兮,民国省会;屏山枕水兮,花林陶醉;天人相谐兮,画境自魅;统览人文兮,群星荟萃;苞总形胜兮,名城生辉。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吴文化的发祥地镇江,涌现出众多“敢为天下先”的杰出英才与创新硕果,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史上无可或缺和难以替代的重要地位。诸如:三国时韦昭最早的《国语》注本,无与伦比的道教炼丹术与文学艺术举世并美的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南朝宋人刘义庆编撰了第一部世情小说《世说新语》,鲍照第一个将乐府诗逐句押韵改为隔句押韵或自由换韵的形式,梁萧统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梁刘勰撰写了第一部全面、系统而完整的写作学与文艺学俱佳的巨著《文心雕龙》,梁徐陵编选了第一部艳歌总集《玉台新咏》,宋代苏颂完成了第一部水力运转天文仪研究的专著《新仪象法要》,沈括著就了被誉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的成就卓异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的专著《梦溪笔谈》,明代计成撰成了世界最早的造园学专著《园冶》,清代张玉书领衔主编了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康熙字典》,近代马建忠撰成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马氏文通》,陈庆年撰成高校第一部战史教科书《兵法史略学》,刘鹗选编了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并撰写了第一部揭露清官丑恶本质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柳诒徵撰写了第一部系统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当代陈邦贤编撰了第一部医学史名著《中国医学史》,茅以昇撰成了第一部古桥技术研究专著《中国古桥技术史》,等等。面对如此耀眼的众多文化明星与杰出成果,着实令人惊叹、钦佩与仰慕。感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镇江文化生态何以如此百花齐放而硕果累累?镇江这方水土何以涌现如此之多的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文化冠军?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镇江文化生态兴盛的原因进行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探析,以求教于方家同仁。

笔者从历代文献典籍、自然环境、家族传承、民俗风情及文化交融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初步探得镇江文艺生态兴盛的原因,约有四端。

一、得江山之助

镇江之南,有国家森林公园南山作为自然屏障,茂密的森林,滋润的空气,是镇江市民天然的大氧吧,故其有“城市绿肺”之称。镇江之北,依枕长江,沿江之焦山、北固山、金山串成一线,加之城中大小山峰重叠林立,彼此呼应,甚是壮观。城中有古运河与运粮涧蜿蜒其中,山雄水柔,山清水秀,山欢水笑,山水相依。如此独具形胜风貌的滨江山林城市,镇江的地理环境真可谓得天独厚,世所罕匹。正因为此,它以其神奇的山水魅力,吸引了神州大地四面八方不胜枚举的优秀诗人、词人、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科学家等游历于此,他们与本地作者一起,把酒临风,开怀吟诵,热情讴歌镇江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据镇江市档案处、镇江市档案馆合编的《京江赋》初步统计,市内外古代诗人歌吟镇江山水的诗篇,计有1760首。其实还远不止此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情。昭明太子萧统迷恋镇江山水,在周游江苏省内外十余处之后,最终选定招隐寺作为他读书写作并主编《文选》的绝佳胜地。他新筑读书台,增建增华阁,带领一批文人雅士潜心编就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刘勰世居京口,20岁左右去南京定林寺依僧佑并协助其整理佛典。在镇期间,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深切感受镇江山水情韵对其陶钧文思的重要作用,故而由衷言之:“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物色》),并认为屈原的辞赋之美,全赖乎“江山之助”。沈括晚年卜居镇江并建梦溪园,从而完成了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称之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的皇皇巨著《梦溪笔谈》。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开创的“米氏云山”画法,也是由于后期定居镇江之后,是家乡优美之山水,尤其是南山晴岚烟雨之美景,直接熏染了“米氏云山”画风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明人计成酷爱镇江山水,由吴地择居镇江后撰成世界造园学最早之名著《园冶》。八方精英,云集镇江,都因酷爱镇江山水而欣然卜居于此。他们的成功,与镇江山水的温润鞠育是分不开的。

二、家族文化之传承

清代,镇江有张玉书家族、鲍海门家族、李承霖家族、马建忠家族、刘鹗家族、丁传靖家族、柳诒徵家族等文化家族。在这些文化大家族中,文化传承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形式,而大多则表现为祖父母辈对子孙的耳濡目染的直接传授(即或子孙们有的不能亲承长辈之謦欬,但亦能阅读到长辈们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诗文家集),或者是兄弟姐妹们之间的酬答唱和,切磋学问。家族文化传授与学校教育及其师友之间的往来询请之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受时间、空间与教材等方面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文化的传授与交流。这一点,在镇江鲍氏家族显得尤其突出。如鲍之钟与妹妹鲍之兰中秋赏月时,年仅14岁的妹妹竟然能脱口吟出“若非今夜月,虚度一年秋”之佳句,作为长兄的鲍之钟自然是击节叹赏,奖掖有加,具有积极的鼓励与促进作用。大凡鲍之钟休假返乡与妹妹们聚宴,每宴必有酬唱,这在他们兄妹的诗集中每每可见。不仅如此,鲍之钟还亲自为其母亲及三个妹妹编定诗集《课选楼合稿》。又如柳诒徵不厌其烦地热情指导舅表弟鲍鼎学习书法与写诗,等等。因此,家族文化之传承,无疑是促进文学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耕读传家之民风影响

镇江“土风质而厚,民闲故土为耕稼;土风淳而直,士习诗书敦简素”。(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除镇江市区为典型的山林城市之特征外,所辖县区之广大农村多是一马平川的肥田沃土,世世代代的农民便生息繁衍于这方热土之上。他们勤劳耕作,安土重迁,与自然为伍,和日月为伴,如鱼饮水,甘苦自知。但他们又不忘教育子女,无论如何,想方设法也要让他们读书仕进。望子成龙心切,盼女为凤意诚。可怜天下父母心,耕读传家耀门庭。“南天多秀才,北地多帝王”。江南地区物产丰饶,生活相对稳定,读书应举蔚然成风;北地贫瘠,衣食不保,穷则思变,遂多有揭竿而起而夺得天下者。镇江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所以“耕读传家”的思想理念由来已久,深入人心。生活繁衍于这方热土的世世代代的镇江人民,他们坚守故土,精心耕稼,形成了勤劳质朴、诚实纯真的优良民风。在这种民风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历代文人雅士,他们的文艺作品又多呈现出简易质朴、情真意切的风格特征。诸如张玉书家族、鲍海门家族、刘鹗家族、柳诒徵家族等诗歌创作,清代镇江前、中、后三七子的诗歌创作,“米氏云山”、京口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周镐《镇江二十四景》等,皆是如此。其文艺作品之情真意厚、清雅醇美之审美情趣,使人回味无穷。

四、南北文化交融之结晶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沿江地区。按江淮流域划分我国南北两大地域,它是典型的南方地区,但又是北方地区的近邻。历史上形成的“吴头楚尾”之地理概念,恰好是镇江独特地理位置最形象而准确的概括。从先秦至近代,由于战乱、饥荒等因素,北方移民频频南下不已,而镇江则是他们长途跋涉进入江南后落脚栖息的第一个安全地带。其中许多人便就此安营扎寨,世代生息于此;有的则在或短或长的停留之后,又继续南迁至常州、无锡、宜兴、苏州或更远的上海、浙江等地。但不管怎样,镇江是北人南下的较为理想的首个安顿之所,是南北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动感地带”。镇江有史以来经历过四次规模较大的南北文化交融时期。第一次是周太王子太伯、仲雍因朝廷皇位之争失败“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由镇江考古资料可知,太伯、仲雍等南下后曾栖息于镇江一带,时镇江称“宜”。可见北方周文化南下后首先在镇江登陆并交融,后来与吴地荆蛮文化结合产生了吴文化。虽然说文化中心在太湖流域地区,但镇江地区是吴文化的发祥之地,则是不可辩驳、毋庸置疑的事实。所谓“吴头楚尾”之地理位置之界说,正可说明这个问题。第二次北人大量南迁是在六朝时期。公元3世纪初出现的“永嘉之乱”,使得大批中原移民沿淮水南下,京口成了北方移民最集中的地方,所谓“过江名士多如鲫”,便是最形象的描述。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指出:“南徐州所接受之移民最杂,最多,而其后南朝杰出人才,亦多产于是区,则品质又最精。刘裕家在京口(镇江),萧道成、萧衍家族在武进之南兰陵(武进),皆属南徐州。……南徐州之人才又多聚于京口,今试于列传中查之,则祖逖阳遵人,刘穆之东莞莒人,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刘粹沛郡萧人,武怀玉平昌安丘人,向靖河内山阳人,刘康祖彭城吕人,诸葛璩琅琊阳都人,关康之河东杨人,皆侨居京口。”北方这些世家大族、名人学者云集京口,无疑给京口注入了新鲜的文化活力与经济动力,使之成为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皆产生于六朝时期之镇江。如葛洪的《金匮药方》、《肘后救卒方》、《抱朴子》、《西京杂记》,祖冲之的《大明历》、《圆周率》,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鲍照的《鲍参军集》,徐陵的《玉台新咏》,刘勰的《文心雕龙》,萧统的《文选》,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25首组诗,等等,均诞生于镇江。六朝的镇江是人文荟萃、群星璀璨的镇江,是举世闻名而令人刮目相看的镇江。它由此掀开了镇江历史上最为精彩绝艳、灿烂辉煌的一页。第三次是晚唐五代及宋金对峙时期,黄淮人口及北方文化呈现规模趋势,使镇江文化北化现象更突出。第四次是北洋军阀及新军阀统治时期,由于战乱与灾荒的频仍不断,淮民及苏北难民纷纷南下镇江。由于历史上多次的移民现象,便自然酿成了镇江文化兼具南方之细腻委婉与北方之粗犷刚贞的审美特质,这是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契机与必要因素。

江南四大才子篇6

关键词:南京;历史品格;十朝古都;人文渊薮;文化都市

Abstract:The ancient capital of ten dynasties, Nanjing, has distinctive cul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rich historical relics as well as numerous plac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terest.

Thus, the best historical position of Nanjing is “cultural metropolis”,which is also the significant connotation we should put forth effort to explore and develop in the days to come.

Key words:Nanjing;Historical Character;the Ancient Capital of Ten Dynasties;Residence of Scholars;Cultural Metropolis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5-41(6)

南朝齐诗人谢《入朝曲》诗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1]历史上的南京,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于此,所谓的十朝古都,“金陵帝王州”,当之无愧。

法国地理学家菲利普・潘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2]而“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才是一座城市所赖以自立的核心。每一座城市各有自己的品格特点,特别是那些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城。对于南京而言,十朝古都仅仅是其外在的标志,代表其真正品格的,却是她丰厚的历史文化积累,浓郁且持久不衰的人文气息。关于南京这种显著而突出的人文品格,已屡有人揭橥,如康熙年间周亮工为《金陵览古》撰序,称其:“故其山郁纡而妍媚,其水浩瀚而澄鲜,其林木青翠而丰美,其人饶蕴藉而好风雅,急礼仪而薄功名。”苏州人尤侗序《金陵览古》也称:“合二十一史论之,则六朝君臣当为最下,乃其人物,文采风流,美谭千古。盖其建都在金陵之地,似得江山助耳……故人谓金陵菜佣酒保,皆有六朝风味。”

兹就南京之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发展,对其城市品格之内涵及南京之城市定位,略抒管见。

1 帝王之州:南京城市的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环境与条件于社会的影响甚巨,直接关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历史上的南京,西北有长江天堑;从西南到东北沿江,群山连绵;逆流而上,有辽阔富庶的皖中沿江平原;顺流而下,则为广袤无垠的鱼米之乡太湖平原。

根据历史考古发现,汤山猿人头骨化石证明了在50 万年前,南京已经有了人类的始祖。据有学者描述:“五千多年前,南京地区森林连绵,布满荆棘,河湖纵横。由于四季分明,水源丰富,很适宜人类的生息繁衍,南京城市区域内原始村落定居生活逐渐形成。南京地区新石器遗址并不是在长江之边缘,而是在长江支流河道,主要是分布在秦淮河与金川河沿岸”[3]39;约三千年前,“长江沿岸支流金川河、玄武湖畔的台地上,已相当密集地分布着二百多处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一带最为集中”,这被考古界称为“湖熟文化”的原始居民点,主要有四个密集区:首先是秦淮河流域,其次是南京西南沿江地带,其三是金川河流域直到东北沿江,包括玄武湖一带,其四是六合、浦口等地。[3]48

在春秋时期,南京开始出现城邑。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西北的滁河下游筑棠邑。前543~前527年,吴王余祭在今高淳县城东祭筑濑渚邑。前495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市朝天宫筑冶城,如果由此算起,南京也有了2 5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前472年,越灭吴,越王勾践命范蠡在今中华门外长干里筑越城,作为沿江之军事城堡。前333年,楚国击败越国,在石头山筑金陵邑。由吴而楚而越,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南京乃兵家角逐之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县治在今天秦淮河中游的秣陵关;同时设有江乘县,县治在今栖霞山附近;设棠邑县,下辖今南京六合、浦口、大厂及江浦县大部分;设丹阳县,即今江宁丹阳镇;设溧阳县,辖今溧水、高淳两县。终秦之世,金陵属于鄣郡。汉朝承秦制,在江乘县东设胡孰县(后汉改湖熟)。秣陵、江乘、胡孰、棠邑为侯国。汉武帝元丰三年(前108),改鄣郡为丹阳郡,属于扬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战争后,孙权采纳谋臣建议,建安十六年由京口迁都秣陵,改名建业,筑石头城要塞。221年孙权迁都武昌,丹阳郡治所移建业。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再迁都建业。孙权看中南京,无非其“舟车便利,无艰阻之虞;田野沃饶,有传输之籍……进可以战,退足以守”(《建康实录》)。可以说,南京真正的作为城市,即从东吴以之为都城开始。东吴都城位于今覆舟山北极阁以南,记载说,其城周长二十里十九步(《景定建康志》卷二十),约相当于今天的8 607米[3]56-57。

西晋末年,建业改秣陵。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年),割秣陵部分设临江县。三年,再将秣陵分为二邑,秦淮河以南为秣陵,秦淮河以北称建邺。西晋末,改建邺为建康。司马睿建都南京,沿建康之名,并在东吴太初宫东北之苑城旧址建台城,周长八里(约3 500多米)。成帝咸和二年(327年),苏峻之乱,建康城“宗庙宫室,并为灰烬”(《晋书・王导传》)。咸和五年,重造宫城,造建康宫;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大规模修葺。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在青溪南岸、秦淮河北岸另建东府城,城周三里十九步,为宰相府第;又于城西南筑西州城,作为扬州刺史治所;还在北郊江边幕府山筑白石垒,作为军事城堡。

南朝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都城,基本上沿用东晋旧城。其中,刘宋时期,续有新筑,如元嘉十五年(438年)建新东宫(《南史・宋文帝本纪》);大明三年,在玄武湖北建上林苑(《宋书・孝武帝传》);景和元年(465年),以石头城为长乐宫(《宋书・前废帝纪》)等。萧齐时期,宫城内新修了许多园林。梁武帝统治时期,建康城臻于鼎盛,人口由东晋初年的四万户增加到二十八万户,以每户四口算,有百万人之多。548年,梁朝降将侯景叛乱,次年下台城,所谓“都下户口,百遗一二,大航(桁)南岸(秦淮河南岸),极目无烟”(《南史・侯景传》),建康城遭到毁灭性打击。陈朝初年,开始修复重建,末代皇帝陈后主不惜国力,不顾民生凋敝,大兴土木,建康城恢复故貌。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天下,废丹阳郡,为防止南朝势力死灰复燃,摧毁建康城,“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置蒋州”(《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在石头城设蒋州治所。隋炀帝大业初年,恢复丹阳郡。大业六年,设金陵城。唐高祖武德七年(634年)恢复蒋州;八年,移扬州大都督府至江都。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设江宁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为州。上元二年(761年),改为上元县。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复设州。隋、唐两朝,均有意降低南京的建制地位。

杨吴天六年(909年),徐知诰受权臣徐温派遣前往管辖金陵,后被任命为州刺史,修造州城,建大都督府。杨吴武义二年(920年),改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公元937年,徐知诰夺取杨吴政权,改姓名李,建立南唐,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作为南唐都城的金陵,较之六朝首都建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囊括了六朝都城之外的秦淮河两岸。其东,至今天的大中桥西侧;其南,到今天的中华门;其西,在今天的水西门、汉西门一带;其北,至今天的珠江路南侧、五台山麓,以乌龙潭为护城河。明人陈沂《金陵古今图考・南唐江宁府图考》称:“城周二十五里。”都城中轴线大致沿北极阁到雨花台一线。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灭南唐,改江宁府为州;真宗朝,恢复江宁府。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为江宁府尹,填玄武湖造田。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绍兴五年(1135年),重修建康城壁及行宫。宋金交战,金兵南侵,曾摧毁南唐行宫及城中诸多建筑。南宋德元年(1275年),元兵克建康,改建康府为建康路。元天历二年(1329年),再改为集庆路。宋、元两朝,金陵城不断荒废。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公元1368年,朱氏建立大明王朝,以应天府为都城,后改名南京。明代南京城的建设,始于公元1366年,讫公元1391年。其规模宏大,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外郭,据《金陵古今图考・国朝都城图考》记载:“东尽钟山之南冈,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外,横缩屈曲,计周九十六里。外郭西北据山带江,东南阻山控野,辟十有六门……周一百八十里。”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南京作为留都,依然保持着一套朝廷建制。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京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顺治六年,于明故宫设两江总督,下辖江南、江西两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遂下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公元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拆毁明故宫,营造天王宫。太平天国与清兵的战争,使南京城受到重创,明朝建筑毁坏殆尽。

2 人文渊薮:有容乃大、历久不衰的南京城市文化

作为人文都市的南京,要比作为都城的南京,其成就更为突出,也更能够彰显其鲜明独特的品格。

在中国古代交通版图上,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穿过长江,与长江口岸城市南京近在咫尺;在横贯东西的长江航运线上,南京是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所以,历来称南京为“东南门户,南北咽喉”。特有的地理位置,十朝都城的背景,使得南京的文化底蕴,显得格外丰厚博大。“有容乃大,历久不衰”用来概括南京的文化,颇为恰切。南京的文化构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朝廷官方文化;二是流寓者创造的文化(包括在南京为官、读书,移家南京,以及历代文人有关南京的题咏等);三是本土人士创造的文化。

先看官方文化。早在三国时期,孙吴以建业为都城。孙吴政权重视文化教育工作,中央设九卿,其中太常为最高文化机构。太常下设太史令,负责图书典籍修撰国史等事。《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韦曜:“少好学,能属文……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设东观,乃“儒林之府”,集一时名儒硕学之士,“讲校文艺,处定疑难”(《三国志・吴志・华传》)。设博士祭酒,掌管国家教育工作。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南京地区的文化发展。东晋时期,晋元帝司马睿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设史馆,立太学。《晋书・职官》载:“太常,有博士、协律校尉员,又统太学诸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庙、太乐、鼓吹、陵等令,太史又别置灵台丞。”国子学为最高学府,设博士、助教,负责教育事务。另设有著作郎、秘书监等。《晋书・车胤传》载:“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耽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阳尹王混摘句,时论荣之。”这是一则关于读书的佳话。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皆重视官学。《宋书・傅隆传论》沈约评元嘉好学之风曰:“济济焉,颇有前王之遗典。天子鸾旗警跸,清道而临学馆,储后冕旒黼黻,北面而礼先师,后生所不尝闻,黄发未之前睹,亦一代之盛也。”宋明帝太始六年(470年)立总明观,分设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齐代亦重教育。梁代萧衍,更是“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戊夜”(《梁书・武帝纪》)。朝廷设有太常卿,掌管文化;太常下设祭酒、博士、助教,负责教育。宋文帝元嘉年间,设儒学、玄学、文学、史学四学馆,按照专业分类培养人才。梁武帝“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梁书・武帝纪下》);梁代还设士林院(《梁书・武帝纪下》)、集雅馆(《南史・梁武帝纪》),作为聚结士人之所。南唐时期,设立太学,招徕人才,搜求图书,实行科举,设画院。明朝立国,建都南京,国子监、应天府学都是重要的教育机构。清代南京有江宁府学为教育机构,江南贡院为江苏、安徽两省乡试之所。作为礼法社会,中国历代朝廷大都重视制礼作乐,作为都城的南京,这自然也成为都城南京文化构成的重要方面。

次看流寓者文化。东吴时期,朝中大臣之能文者,张昭,彭城人,“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三国志・吴志・张昭传》);严,彭城人,“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三国志・吴志・严传》);诸葛瑾,琅琊阳都人,“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七六七《总录部・儒学》);虞翻,会稽余姚人,江东士族,精于易学(《三国志・吴志・虞翻传》)。一大批经学家、文化人,均宦游于建业。东晋时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郭璞曾为著作左郎;新蔡(今属河南)干宝任著作左郎领修国史;太原中都(今属山西)孙绰官廷尉卿,领著作。南朝时期,彭城人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曾做过丹阳尹,掌管京城建康一带;东海(今连云港)人鲍照做过秣陵令;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严延之做过金紫光禄大夫;会稽山阴(今属浙江)人孔稚圭做过太子詹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融官中书郎;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刘勰做过奉朝请、东宫同事舍人;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沈约曾为尚书仆射、尚书令;济阳考城(今属河南)人江淹曾官金紫光禄大夫,不胜枚举。其他,如丘迟、王僧儒、柳恽、吴均、殷芸、裴子野、刘孝绰、刘孝威、颜之推、阴铿、江总等,均曾在南朝都城建康为官。而南朝文人皇帝及皇室成员中有名之文人,如萧子良、萧衍、萧统、萧纲、萧绎、陈后主;出身金陵乌衣巷王、谢两大家族的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谢惠连、谢,可谓蔚为大观。唐代,孟郊曾为溧阳尉,王昌龄曾为江宁令。南唐时期,李、李煜、冯延巳均为一代词人。宋代王安石曾为江宁府尹,罢相后退居南京半山园;程颢曾为上元簿。明代初期,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南京更是人才济济,据谈迁《国榷》卷三记载:“(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诏修《元史》。时得《元十三朝实录》,命左丞相李善长、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总裁,征士汪克宽、胡翰、朱禧、陶凯、陈基、赵、曾鲁、高启、赵方、张文海、徐尊生、黄、傅恕、王、傅征、谢著纂修,开局天界寺。”龙文彬《明会要》卷六记载:“太祖初定天下,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耆儒,分曹究讨……二年,诏诸儒臣修礼书,明年告成……又屡敕议礼臣李善长、傅、宋濂、詹同、陶安、刘基、魏观、崔亮、牛谅、陶凯、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且诏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谅、胡行简、刘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京,同修礼书。”解缙《王孟扬太史虚舟集序》记永乐朝事:“永乐初,敕修金匮石室之书,继是复有大典之命,内外儒臣及四方韦布之士集阙下者数千人”(解缙《文毅集》卷七)。在朝廷征召的文人之外,尚有漫游或其他原因留滞京师的文人学士,难以计数。凡此,足以看出明初南京之人文荟萃。成祖迁都,南京成为留都,保留了中央各部,大抵属于闲职,流连诗酒,成为各部官员的常课。如谢肇《五杂俎》卷三中所说:“余承乏留都比部。留都三法司省寺独在太平门外,左钟山而右玄武湖。出门,太平堤逶迤二里许,春花、夏鸟、秋月、冬雪,四时景光,皆足娱人。缓辔徐行,晨入酉出,啸歌自足,忘其署之冷也……故今宦者,谓留都为仙吏,而留都诸曹中,司寇之属尤为神仙也,然不可为巧宦者道也。”除了六部闲曹中的文人,南国子监读书的士子亦多,还有江南贡院,此南都乡试之所,三年一科,大量的举子前来应考,加之游历南都的士人,留都南京的人文气息,较之迁都以前,未减反增。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金陵社集诸诗人》记载:“海宇承平,陪京佳丽,仕宦者夸为仙都,游谭者指为乐土。弘正之间,顾华玉、王钦佩,以文章立;陈大声、徐子仁,以词曲擅长。江山妍淑,士女清华,才俊翕集,风流弘长。嘉靖中年,朱子价、何元郎为寓公;金在衡、盛仲交为地主;皇甫子循、黄淳父之流为旅人,相与授简分题,征歌选胜。秦淮一曲,烟水竞其风华;桃叶诸姬,梅柳滋其妍翠。此金陵之初盛也。万历初年,陈宁乡芹,解组石城,卜居笛步,置驿邀宾,复修青溪之社。于是,在衡、仲交,以旧老而莅盟;幼子、百,以胜流而至止。厥后轩车纷,唱和频繁。虽辞章未娴大雅,而盘游无已太康。此金陵之再盛也。其后二十余年,闵人曹学能始翔棘寺,游宴冶城,宾朋过从,名胜延眺;缙绅则臧晋叔、陈德远为眉目,布衣则吴非熊、吴允兆、柳陈父、盛太古为领袖。台城怀古,爰为凭吊之篇;新亭送客,亦有伤离之作。笔墨横飞,篇帙腾涌。此金陵之极盛也。”这段文字,足以说明明朝作为留都的南京,其人文繁盛之景况。清朝康熙年间,在南京设江宁织造府,玄烨派遣心腹曹玺、曹寅父子专职久任,世袭江宁织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笼络江南的汉族文人。为什么选取南京?自然是看中其文化中心的地位。仅从曹寅的有关著述中所记载统计,他所交往的名士有近二百人之众。程廷祚《青溪文集》卷十二中有云:“管理织造事楝亭曹公,主持风雅,四方之士多归之”(程廷祚《青溪文集》卷十二《先考祓斋府君行状》)。可见曹寅的统战工作颇具成效。乾隆年间,吴敬梓移家南京,袁枚先为江宁县令,三年后辞官卜居随园,都是看中这里的人文内涵。

最后看本土文化。这里所说的本土文化主要指出生在南京的文人,或土著士人,由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真正的南京土著文人不多,大抵是前辈流寓定居南京,自己出生并成长于斯。以明朝为例,如顾,吴县籍,明初移居南京;陈铎,下邳人,移居南京;陈沂,靳县人,移居南京,等。南京文人之有名者,除上述所举,还有王韦、徐霖、陈凤、金大车、金大舆、金銮、盛时泰、顾履祥、陈芹、姚、倪谦、童轩、庄昶、谢承举、谢少南、焦、周晖、顾起元等。顾起元(1565~1628年)《客座赘语》卷七《金陵人金陵诸志》,记录了南京人私家撰写南京方志的情况,谈到作者有陈沂、徐霖等十三人,反映了明朝南京人对乡邦文化的关注,以及南京文化的繁荣。

南京历代有关方志、地方文献如《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至大金陵新志》、《金陵琐志》、《金陵通纪》、《金陵通传》、《金陵诗征》、《金陵文征》、《江宁府志》、《上江两县志》等,对于为南京文化做出贡献的文人,均有载记,此处不赘。

图书收藏与刻印出版,很可以看成是一个地方文化氛围与文化程度的晴雨表。《南唐书》卷二三记载:“宋灭南唐,从金陵得到藏书十余万卷,多雠校精审、编帙完俱之本。”宋代江宁府学,仅据《江苏刻书》[4]记载,曾刻印《建康实录》、《史记集解》、《花间集》等73种。朱元璋洪武元年下诏,凡书籍、笔墨、田器,不得征税,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南京也成为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图书出版中心。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载:“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阖也,临安也。”又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帙类书咸会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闽中十三,燕、越弗与也。”仅明代南京的刻书,据张秀民《中国印刷史》统计:“书坊九十四家,多于建阳九家,更远远超过北京。”[5]此足见当时南京读书刻书风气之盛。

3 结语

历史上的南京,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采矿业;汉朝有冶炼、铸钱、煮盐业;东吴有缫丝业,并发展商贸,开拓海外贸易;东晋有城乡贸易;南朝商贸业发达;南唐为东南商贸中心;明朝建都更带来经贸业的空前繁荣;清代,其纺织业举国闻名,商贸业十分繁华。但总体而言,南京却是一个消费性城市。清初余怀在《板桥杂记》上卷《雅游》中说:“金陵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连云;宗室王孙,翩翩裘马。以及乌衣子弟,湖海宾游,靡不挟弹吹箫,经过赵、李。每开筵宴,则传呼乐籍,罗绮芬芳。行酒纠觞,留髡送客,酒阑棋罢,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都,升平之乐国也。”民国夏仁溥序《金陵岁时记》说:“金陵龙盘虎踞,历代都会之区,上与下习于华靡。岁时伏腊,春秋佳日,风流相尚,创为美举,递相沿袭,浸成风俗,数千百年未之或替。益以孙吴创业,人才萃于江东;东晋、六朝以还,居是邦者,率衣冠右族;五季之际,中原鼎沸,江南差安;明祖定鼎,功臣甲第连云,典章制作,海内所宗。即其余事,亦足以鼓吹休明,润色鸿业猗欤!”南京的经济贸易,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并没有太重要的位置;相反,其文化却一再创造着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世所公认的骄人业绩,如余怀《板桥杂记序》中说:“金陵古称佳丽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左,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今天的南京,早已失去其古时所有的“东南门户,南北咽喉”的地理优势,既非京城,又未沿海,毗邻的有世界性商贸大都市的上海。南京的发展,首先应该是为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嘉庆己卯八月徐尚之跋《秣陵集》,有这样一段话:“山水之美,莫如钱塘;花月之娱,厥惟吴苑。两美必合兼之者,其惟秣陵。”在他看来,南京集中了杭州的山水风景与苏州的文化娱乐,并有其美。这其实就是徐尚之为南京所作的定位。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有着2 500年的建城史。十朝古都,雄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遗迹、遗物,不胜其数的文化胜迹,先人留下了大笔珍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佳丽地”、“帝王州”、“衣冠文物”、“仙都乐土”,南京最合理的历史定位便是“文化都市”,这也是未来南京所应该着力发掘、发展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 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M].冯保善,译.台北:三民书局,2006:947.

[2] [法]菲利普・潘什梅尔.法国(下册)[M].叶闻法,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83.

[3] 姚亦锋.南京城市地理变迁及现代景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江澄波.江苏刻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20-30.

江南四大才子篇7

据晋王嘉 《拾遗记-周》载:周昭王二十四年,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后二女与昭王乘舟,同溺于汉水。

西周当時因楚国强盛威名响贯华夏引起周天子不安而势必伐楚,从樊城到襄阳以汉水为界,汉阴才是属于楚国地片。然而周昭王伐楚就是经南阳、邓城、樊城渡汉水过襄阳在如今的营盘村码头上岸到南漳荆山以武力抖威,当時正是楚笫5代国君熊艾治国。

周昭王16年,即元前985年,天大曀,伐楚涉汉,遇大兕。

周昭王19年,即元前982年,祭公辛伯以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昭王24年,即元前977年,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周天子第三次伐楚全军复没,延娟延娱陪侍周昭王享乐没超过一年就“南巡不返”一同葬身汉水升华为神。

旧石噐時代中期,一部分远古古人从周口过南阳在南蛮荆楚大地与当地古人融合开创先楚文化,襄阳正是必经之地。

原生楚祖先人坐荆州大地万古根基,到黄帝時代首筑襄阳原始夯土城墙设北津戍坚固门户,又筑南阳众多原始古城大战黄帝部落,至春秋時期楚人取荆州以立根基,重修襄阳城墙设北津戍定襄阳以为门户,筑南阳千里楚长城北伐以图中原,楚祖先人两次北伐襄阳都是必经之地。

西周昭王姬瑕三次伐楚走的也正是这同一条过南阳的天然万古隘道,襄阳当然还是必经之地。而当今营盘村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当年的汉江一段南岸天成地就的有重兵良将把守的襄陽渡口,千古北津戍和千古营盘村因此而得名。

马如森编著殷墟甲骨文字典中的“襄地”“襄” 字证明,在殷商一千多年之前的黄帝時代早期就已经有襄阳这个美丽的地方和响亮的地名。

宋朝人罗泌文献《路史.国名记》“今襄阳,古襄国。黄帝時襄城小童者。非襄邑。”之宝贵记载足以证明黄帝時代的确已有襄阳襄城。

明清顾炎武文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考襄阳古有大堤曲,是堤之设,自商周已然矣。”黄帝時代的襄阳城距今四千多年,商朝距今只有三千多年,秦始皇之后才有的襄阳老龙堤距今满打满祘最多也只有二千年,显然此记所载之商周大堤实乃保护襄陽原始夯土古城的四周大堤,包括现在夫人城到长门,从长门经四季青过胜利街到响水洞的原始古大堤,相比之下自然要比现在襄阳到万山的这道老龙堤以及从长门经厐公祠、涂家巷、刘家河、杨家河、岘首山到观音阁的古大堤都要早二千多年。从长门到响水洞的这道原始古大堤虽然是只到人民公社之后才全部荡平,但她辉煌的古迹却万古流芳永不磨灭。

西周春秋楚國襄陽与黄帝時代襄阳“浮在江心洲” 原本就是四面环水的汉江水围城邑,情況完全如同現在的漁梁洲开发区。当年万山至羊公山、先人洞山、岘首山山下正是汉江襄陽段分岔的江道激流中心,也正是上至丹江以上,下至汉口以下,历時两千多年南來北往的航船要道,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江水改道干涸才变成良田村庄。

勤劳智慧的襄人祖先们为了保护襄陽城墙和城外庞德公故地淤良坪一片的民宅良田,必须人工修筑老龙堤彻底截断这段江道,以杜绝汉江特大水災的肆意泛滥,所以说此后历朝厉代而多次人工修筑的老龙堤,正是这段江水改道干涸的铁山证据,然而现在厐公办事处之河心村的命名也正是如此同一个道理。

现在所看到刘备坐骑的卢马蹄印在襄陽真武山脚下与历史事实完全相符。当時襄阳西门外仍旧是特大的檀溪湖,刘备马跃檀溪跃的正是檀溪湖水通往南渠的一段特宽溪水沟。檀溪湖、南渠、老龙堤均是同一時代的古迹。

襄陽万山古迹王粲井等证明,当年从襄陽西门外坐船过檀溪湖可到万山,但仅有的一条独路就是走老龙堤。堤北边是汉江这与现在完全相同,而不同的是当时老龙堤南边就是檀溪湖,檀溪湖水连接南渠经岘首山观音阁又归入汉江。

刘禹锡“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浆声咿哑满中流。”之大堤曲,正是老龙堤接替营盘村的历史使命而成为新時期汉江南岸新渡口的文史证据。靠近万山山下老龙堤段也正是当初汉水激流中心周昭王延娟延娱乘胶船破裂沉江之处,所以这就是郑交甫“神女弄珠”与“解佩授珠”以及襄阳“穿天节”的來由和根源,然而曹操亲自主持的王粲杨修等建安众多才子大作“神女賦”,同歌汉水神女也就是在这段老龙堤上。

江南四大才子篇8

望江楼位于成都市东南锦江岸边,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薛涛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才女;她原籍长安,因父亲薛勋被贬谪而移居四川。薛涛擅长诗文,精通音律,因此得到剑南节度使韦皋的赏识,曾担任“校书郎”,时人称她为“女校书”。相传,薛涛曾在锦江边汲取井水,亲手制成深红色的诗笺,这就是后世知名的薛涛笺。薛涛诗名很盛,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等人与她多有唱和;只是这些诗篇大多散失,至今只有90余首流传下来。

为了纪念薛涛,明清两代先后在此地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构成了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其中最高大宏丽的建筑就是又名“崇丽阁”的望江楼。

望江楼高39米,共4 层,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它的建筑风格既吸取了北方殿宇的雄伟峻阔,又蕴含了江南楼亭的秀丽玲珑。崇丽阁的本名取自西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由于楼宇建在江边,人们习惯称它为“望江楼”。现在,它已成为成都的城市标志。

望江楼的东西侧分别有吟诗楼和濯锦楼;前者系依据薛涛故居的吟诗楼而建,后者则形状似船,之所以采取这个造型,据说是为了纪念薛涛在船上为诗友元稹送行的佳话。 绵阳子云亭 千古辞赋的余韵

子云亭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西山公园内,是为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建造的。

扬雄字子云,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和学者。他原籍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四十岁才到京师长安,以文才得到了君主的赏识。他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作品在当时广为传颂,被视为司马相如之后最优秀的篇章。但到了晚年,扬雄却深悔少作,他以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学术,写下了《法言》、《太玄》等艰深的著作。

扬雄恣肆的文才与他“文学穷坟典,头白仍著书”的笃学精神一直为后人传诵。为纪念这位蜀中奇才,后人在曾经的“扬子云读书台”上建起了子云亭。此亭历经翻建,目前的建筑为1987年绵阳市人民政府所建。子云亭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高23米,共三层,集楼、台、亭、阁于一体,外形典雅,雄伟壮观。

子云亭与院落中的扬雄花岗岩雕像、刘禹锡《陋室铭》的石刻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落;而在亭下的陈列室中陈列着扬雄的《太玄》、《法言》等作品,子云亭的楹柱上更书有长篇楹联,可供爱好古典文化的游客解读、品味 。 李庄奎星阁 读书人的祈愿

李庄奎星阁坐落在宜宾市东郊的李庄古镇。它初建于清光绪年早期,原是一座三层八角亭。由于它采用了全木结构,上下没有一根钢钉,因此与当地的“旋螺殿”、“百鹤窗”、“九龙碑”一起被称为李庄建筑四绝。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评价李庄奎星阁:“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两千多公里中建造最好的亭阁”。

现在的奎星阁为1998年重建,通高五层,总面积560平方米,造型巍峨挺拔,气势轩昂。奎星又称“魁星”,是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盛的神灵;为了让读书人祈求科举高中,古代城镇里大多设有魁星阁、魁星楼;而李庄奎星阁正处江边,位置优越,犹如江上的一座导航塔,上下航行的过往船只在数里开外就能望到此楼。游人由此拾级而上,古镇全貌和江面风光尽收眼底,颇可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 宜宾大观楼 高台上的华宇

大观楼,又名“谯楼”。它坐落在宜宾市中区的西街口。底层是石砌的高台,中有十字形通道,可容车马通行。台上建楼,呈长方形,总高28米,长31.6米,宽20.46米,总共三层,系“三檐歇山顶式”,每重檐下均有纲目形如意斗拱,四周棂窗,高敞明丽。

东檐下挂有“大观楼”三字匾额,每字见方1.5米,笔墨潇洒挺拔,是清乾隆年间叙州知府托隆的幕僚冀宣明所书;西檐下则有“西南半壁”四字匾额,书法遒劲,是清代华阳顾汝修所书。大观楼精美典雅,巍峨雄壮,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建筑精品。

大观楼最初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系前文提到的中唐名臣韦皋在戎州都督任上所建,但当时的选址和建筑形制均已年久失考。另据《宜宾县志》记载:“谯楼在府署之东,创自嘉庆年间。”这是现今楼址最明确的文献出处。此楼在明末又毁于火灾,清乾隆三十年(1765)叙州知府托隆重建后,才定名为“大观楼”。

解放前大观楼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解放后的宜宾市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修葺,使之焕然一新。如今的大观楼较往昔更为壮观;游人既可在楼内的图书馆看书,又可登楼欣赏古建筑的精湛艺术。 阆中华光楼 古城的极致风光

阆中古城山环水绕,风光卓绝,城内保存有众多古代建筑。这里有句老话:“阆中有个华光楼,半截矗到天里头”;说的就是城中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在阆中的众多古代楼阁中,这座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因此被称作“阆苑第一楼”。

华光楼横跨阆中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临嘉陵江,正对南津关古渡,是一座过街门楼。它最初建在唐代滕王所建的南楼旧址上,迟至明代还被称为“南楼”,而“镇江楼”、“华光楼”都是后来取的名字。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华光楼毁于一场大火,现存的建筑为同治六年(1867)重建。

上一篇:大雁南飞范文 下一篇:换位思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