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9-22 09:26:52

白露节气的诗句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1

1. 柳永《雨霖铃》一词的艺术特色。

答:《雨霖铃》 此词善用点染、铺叙,景深情长。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并茂。

2.李白的《行路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过程?

答: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赏析题

要求: ①在概述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评述作品的艺术特色。

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⒈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赏析:《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2.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2

塞路初晴

雍 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这两句与前面的诗句是否有点脱节?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带雨痕”(即“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2)示例:这两句初读时似觉与前四句有些脱节,但细细体味诗意可知,它是承上“新水乱侵青草路”而来,由于雨水充裕,草原上青草茂盛,因而想到羊马南牧。从内在联系上看,非常自然、紧密,在突然的跳跃中,隐含着细针密线的连缀。

【赏析】

既然以“塞路初晴”为题,这当然是一首边塞诗。而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浓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图画:在草原上,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流淌,袅袅炊烟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不去。这一切,是多么动人的景象!作者是成都人,他以南方人新奇的眼光,来审视这塞北的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欢悦的感情。

第五、六句是作者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这是警戒北方游牧民族,休得南下侵略,因为强大的唐军正驻守在北方。诗句显得义正辞严,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概。为了加强气势,作者使用因果倒装法,将“胡人羊马休南牧”的警告语前置,以逆笔取势,读来更为有力。最后两句,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现在确实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心情轻松愉快。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生气。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那悠然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

(1)这首词多处运用借喻手法,请举例略作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二句是全词的高潮,也是最感人的地方,试简要赏析“挑灯夜补衣”这一细节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如“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写词人孑身独存的苦状——我像遭了霜打的梧桐,白发苍苍;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寂寞之情,溢于言表。(2)示例:从末句“挑灯夜补衣”的典型细节的描写上,可见妻子勤劳贤慧,对丈夫温存体贴,这份情意令人感慨难忘。

【赏析】

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全词写得十分感人,成为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词的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写他这次重回阊门思念伴侣的感慨。“阊门”,苏州城的西门;“万事非”,说他再次来到阊门,一切面目皆非。因为前次妻子尚在,爱情美满,便觉世间万事都是美好的;如今妻子已逝,便觉万事和过去截然不同。“何事”,为什么,即与我同来的人,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接着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写自己孑身独存的苦状,“梧桐半死”,比喻丧失伴侣。这两句是说,我像遭了霜打的梧桐,白发苍苍;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寂寞之情,溢于言表。词的过片“原上草,露初晞”,用草上露易干喻人生短促。下面的“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三句,描写面对着故居新坟,词人感慨万千,既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雨打南窗,声声添愁,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裳呢?“旧栖”“新垄”“空床”“听雨”,既描绘了眼前的凄凉气氛又抒发了诗人寂寞痛苦的深情。这种既写今日寂寞,又复忆过去温馨,终见夫妻感情深厚的笔法,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3

唐诗发展至元和年间,每种诗歌样式都寻获了恰切的作法,每类题目都已被初、盛唐人写出了锦绣诗篇。唐兴一百五十年来的诗歌如同一枝开得正艳的花,它的颜色、香味、姿态都臻于至美,任何增删雕饰于它都是一种损害;更何况李白、杜甫如两座奇峰耸立,高峻巍峨,难以逾越。面对诗坛前辈如此辉煌的成就,中唐诗人想要自立门户,自然是困难的。宋人评价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时,有些不屑地说“元轻白俗”,论及孟郊、贾岛,又说“郊寒岛瘦”,可谈到李贺,却不得不饱含着爱与惋惜对病态天才称一声“鬼才”。

李贺生于贞元六年(790),卒于元和十一年(816),一生只得二十七年光阴。传说他七岁即能诗,以《高轩过》一章为韩愈激赏,并亲为束发。既有这样的才华,理应不难在以诗、赋为考试科目的进士科博一功名。然而,二十岁上,当他通过河南府试,赶赴长安应进士试时,却因举进士犯父讳“晋肃”之故而不得应举,返归昌谷家乡。满怀憧憬的年轻人本打算凭天赋和才华一飞冲天,却因无谓的构陷连一展身手的机会都失却了。

虽然他后来得到奉礼郎的职位,但奉礼郎是从九品的小官,职责是掌管君臣版位,侍奉各种朝会、祭祀典礼。《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了奉礼郎的日常工作:“宗庙则设皇帝位于庭,九庙子孙列焉,昭穆异位,去爵从齿。凡樽彝勺幂,篚坫簋,登笾豆,皆辨其位。凡祭祀朝会,在位拜跪之节,皆赞导之。公卿巡行诸陵,则主其威仪鼓吹而相其礼。”从记载来看,这是一份繁琐、缺乏创造力的工作,并不能使李贺满意,他在《赠陈商》一诗中记下任奉礼郎时的情事:“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即使天降风雪,也要在直斋坛当值,不能缺勤。虽然身上佩戴印绶,俨然人臣,实际上却处处仰人鼻息,反不如洒扫的杂役来得自在。

这年轻人认为,自己不得志乃因天意不肯眷顾,因此满含长恨地质问“天眼何时开”。这一时期,郁积下来的种种激愤怨望之情已渐渐滋生出李贺奇崛怪艳的诗心,如“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二十岁的年纪,心境却已经如薄暮之人般消沉苍凉,这样的诗句也只有从李贺这样早慧的天才笔下流出。与此诗诗境相似的还有“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二十心朽”是陈述,“一心愁谢如枯兰”则是比喻,将心比作枯兰,看似无理,但因受风霜摧折而枯萎的兰丛与经受风波而萎靡凄凉的心之间却有一种奇妙的相似性。这些诗句已经渐渐显露出李贺欲凭敏锐的感受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为世间森罗万象建立新秩序的意图。

李贺殁后十五年,杜牧为其作《李长吉歌诗叙》,其中有“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的话。所谓“笔墨畦径”,即作诗的一般套路和常规方法;“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意即李贺作诗的方式和一般诗人差别极大――的确,李贺这名字在人心中唤起的常常是风樯阵马、荒国殿、鲸吸鳌掷、牛鬼蛇神的印象。然而,他的诗歌作品中也并非没有明洁平美之作,如“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南园其八》)等。可是,这类诗的分辨度极低,正如汪曾祺所说“说是谁作的都可以,说是李贺的诗反倒有人不信”。因为诗中的空间、物象、季节都是诗人们代代相承的陈旧概念,反复的递相祖述已经使它们丧失了新鲜感和震撼力。李贺的才能并不在此,他关心的是用自己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来重新描述世间万物。

对于李贺来说,天下没有任何现成的观念和物象可用,他必须自己给它们一一命名。李商隐作《李长吉小传》曰:“(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背一个装诗的破锦囊骑驴出门,并非为谋生计,而是将生活作为潜在的诗来体验――他在驴背上所见的世界当然是真实的,但却只是一团未经整理的东西,他在诗中把它们糅在一处,又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他那里,花不叫作花,是“团红”;叶也不是叶,而是“细绿”。我们看到的只是路边的细碎绿叶挂着晶莹的露珠,花朵刚刚绽放,可是在李贺眼中,这景象则变成了“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春归昌谷》)。“啼笑”二字,用得贴切巧妙:“啼”字中蕴有泪水的意象,我们由此知道那“细绿”之上是带着露珠的;而“笑”字则让人联想到佳人的朱靥,可知花朵开得烂漫可爱。无视万物既有的名称,用自己的感觉重新体验和把握它们,之后用令人意想不到的巧妙譬喻或精巧的暗示将其表述出来,即使描写对象是人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物也能带给人奇崛的感受,所以明朝的李维桢称赞李贺的诗说:“片言只语,必新必奇”。

李贺的《昌谷诗》曾被日本学者川合康三称作“比喻宝库”,它也是李贺个人风格最为鲜明的诗歌之一。此诗大约作于李贺称病辞奉礼郎东归昌谷家乡之后,其中展现的敏锐的感受力、飞动曲折的思致和高超的譬喻能力使它成为一首可以不朽的诗: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

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

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

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

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

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

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

嘹嘹湿姑声,咽源惊溅起。

(节选)

开始的三联是一个环顾:诗人看见青绿的稻子浸在水田中,这稻田一直延绵到群山之下,既然目力被山隔断,那就看山。山是数重起伏的翠峦,就像被定格的一层一层绿色巨浪,叫人担心它随时会坠落。五月,万物光润洁净,在春日凉风的吹拂之下妩媚可观。接下来则细细描写眼前的种种景致:李贺的眼睛锐利到能够看清新鲜竹节边上的那层白色霜粉――关心细小的事物本来是中唐诗歌的一种趋势,许多中唐诗人也都写到幽暗角落里的苔湿草冷,但他们就在那里止步,不能从物境中走出,再作更进一步的联想和描述,但李贺却可以――他看到这覆着白霜一般的翠竹,就感到它的香气似乎也带着一种凄寂的意味。也许很难断定竹子的香气在多大程度上是凄寂的,但当你看到翠色竹节上覆盖的那层易逝的白色粉状物时,就会觉得这样的描写相当恰切。“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是一个典型的李贺式比喻,在这个比喻里,本体是草,喻体是女子的头发,譬喻关系仅用“草发”两个字即告建立,但喻体自身却在比喻完成之后继续生长――不是说完“草如发”就结束,而是继续描摹这是怎样的一种发:它垂坠离披,是幽怨女子无心梳理的乱发。这之后,喻体仍在继续生长,草上之露,像她哭泣时滴下的泪水――层叠的比喻使作者的思路跃出了作为物象的草,在多个维度上肆意飘散,飘进了本体之外更广阔的天地。

之后,作者写到,将要凋零的红花层层围转,烂然入目。百虫攒集,啮咬古柳;一蝉独栖,鸣于高树。葛的茎叶下垂,犹如长带,蒲草则在狭窄的水岸边挤挤挨挨。石钱即石头上圆形的苔藓,所谓“参复藉”,指的是苔藓生长得参差不齐。“厚叶蟠腻”意为肥大的叶子层层叠叠且散发出光泽。之后作者走近了一条河流,平整洁白的沙滩好似被淘洗过,他在沙滩上立马踯躅,沙色白,马色青,仿佛用青色笔在白色纸上写下一个文字一样。日暮,河流中鱼群上浮,追逐嬉戏,而河岸边的一只瘦鹤则独自立着不动。耳边传来蝼蛄的鸣叫,蝼蛄是一种常常出现在湿地上的昆虫,连它的叫声似乎也带着潮湿的感觉,李贺将其形容为触石惊溅、幽咽难通的溪水之声。

回顾这首诗的物象,颓绿、凉旷、浮媚、恨鬓、老红、高邃、瘦鹄、湿姑,几乎没有出现诗歌史上已经成为典型的概念,它们全是李贺创造的新词,其意义也是李贺凭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一一赋予的,不可随意置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李贺为森罗万象建立了新秩序。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主人公马塞尔因为吃了一小块泡在茶里的“玛德兰”蛋糕而使过去的生活重新显现。这不是“听人讲了一个故事”那种意义上的简单重现,它是立体的、身临其境般的:走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脚掌所体会到的轻微压迫感、教堂的粉红色尖顶、雨声和琴声交织在一起的难以描述的声音、奶油巧克力的滋味……普鲁斯特就如同触须一般,随时捕捉各种颜色、声音、味道,他的作品就像一个“感觉的宝库”,他本人也被尊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然而,早在一千年以前,李贺已经显现出与普鲁斯特不相上下的才能。李贺也总是将感觉器官伸向各个层面,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若干种感觉的相互糅合,如《新夏歌》中说,“刺香满地菖蒲草”。“刺香”就包含了触觉和味觉两方面的感受。菖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岸边。本来菖蒲的香气极为清淡,与“刺”并不相干,但因它叶片形状似剑,所以在李贺看来,那从叶尖散发出的清香也带着一种尖锐感。又如《兰香神女庙》有“深帷金鸭冷”之句。“金鸭”即香炉,唐朝人往往将香炉做成狻猊、麒麟、凫鸭、瑞象等形状,燃香其中,烟即从口中袅袅升腾,有一种温怡之意。但如果金鸭出现在久无人迹的房栊之内,诗人就想到,许久无人贮香的香炉一定只有金属那种冰冷的温度了吧。

《南山田中行》是李贺肆意放纵感官而成的一首诗:

秋野明,秋风白,

塘水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

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

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

鬼灯如漆点松花。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4

【关键词】客寓意识;羁旅漂泊;时间性

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以羁旅与漂泊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了文学创作内容,而且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殊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此阶段,长期的旅行与客居已经成为中下层文人的生活常态,这种特殊环境寓于了他们充满着人生悖论的羁旅生活情感体验,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客寓意识,也为其开拓了独特的创作视域,深化了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已经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唐代诗人诗歌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研究。其中,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先生在研究唐代诗人李白时,针对李白长期处于异乡生活的状态提出了“客寓意识”概念①,为研究中国古代诗人诗歌开启了新的视域。如今,这一概念已为一些国内学者所接受,并且运用“客寓意识”对我国古代其他诗人诗歌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但是,在取得相关成就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从理论起点的层面来讲,“客寓意识”是什么?松浦友久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没有特别解释,因此,对于此概念的运用相对模糊。二,从方法论层面讲,这种个案研究的方式虽然在理论上为研究中国古代文人开创了新的视域,但是,并未对“客寓意识”之所以产生的深沉社会根源与人性主体精神安顿缺失的终极性根源找到深沉的哲学根基。因此,本文从新的角度阐释唐诗双峰之一杜甫作为客寓者,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生命意识,丰富并深化了唐代文学的漂泊主题。尤其在全球化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触及到那一真正远方充满人性精神困顿反思的旅行已经逐渐消失,随着商品化而来的,是购买与消费的旅行。面对人们在审美上的精神缺失,面对充满高速与刺激的灵魂麻痹,对于唐代文人客寓意识的研究,对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的人类灵魂复苏有着积极的意义。唐代文人在人生际遇中所走过的道路,所进行的每一段旅程,和我们今天相比,在心灵上比现代人要走的更远。通过一首首令人心灵焦灼的诗歌,那一个个让人震撼无比却又如此酸楚的灵魂,不断拷问着现代人的灵魂。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漂泊”已经成为历代文人抒发内心愁苦与感伤的必然主题,它承载着士人对于异己的自我意识的孤苦境遇与怅然情怀的深刻体会,彰显着他们独特的精神境界与人生品格。杜甫生活的年代相较于唐中期以前,时局充满着动荡与不安。然而,由于唐朝开国以来实行了科举取士,而不再是以唐朝以前的上层文人为主体,因此,许多寒门子弟可以依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这一时期的科举取士制度,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宽松,尤其是唐朝中后期,由于科举与铨选将天下的有才能之士齐聚与天子朝廷,但是官员的任命、升迁,以及贬谪流移等政策又将他们长期处于羁旅奔波之中,生活极具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对于自身命运与生命安定无法把握。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是杜甫三十岁以前的生活状态,和许多文人等第之前一样,都曾在“家园一京城一外洲”之间往返,长期过着客居旅寓的生活状态。而松浦久友正是用“客寓”这一词来形容他们这样的生活状态。杜甫为官时期,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此时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后来漂泊西南时期,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打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过秦州、同谷等地,后来到了成都,生活了一段时期。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又漂泊于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成都,杜甫投奔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杜甫充满无尽羁旅与漂泊的一生,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真实写照。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5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6

在香菱学诗的情节中,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诗论和写诗的体会完全故事化了。使之为描写人物性格,表现小说主题服务。

香菱矢志学诗,她的老师林黛玉要求她以“月”为题,用“十四寒”的韵写一首咏月诗,算是学诗以来的第一首习作。香菱遵照老师的命题去写,这一首诗从开始到修改、到成功,共写了三遍。

第一首“月桂中天夜色寒”,她初学写诗,难免幼稚,但在内容上还切题。但毛病在于立意肤浅,翻来覆地去写月亮的“圆”与光线的“亮”,内容只是停留在对事物外表的直白刻画上,虽然也运用了比喻手法,但见物不见人,没有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再加上在遣词造句上生硬呆板,缺乏含蓄和深度,更无意境可言。还是她的老师林黛玉说得妥当:“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做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接着香菱又在老师指导下写了第二首咏月诗――“非银非水映窗寒”。这第二首写得有所进步,但内容有些跑题。林黛玉说她进步,首先是胆量较前放开了许多。能够选用“香欲染”、“露初干”、“涂金砌”、“抹玉栏”等这些花香、夜露之类的事物从侧面来衬托夜幕下的月色。这首诗虽然避免了第一首直白写月的弊端,却又变得一味地描写月色了,仍然是一首见物不见人、单纯描摹物象的诗作。况且在运用侧面衬托方面有时拿一些不能相比的东西硬扯到诗句中作比,结果导致用词造语曲为比附,因文害意。所以她的老师林黛玉看了批评说:“自然算难为她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做。”于是香菱又写了第三首“精华欲掩料应难”的吟月诗。

聪明的香菱从几次挫折中悟出了门径,她一改前两首单纯描摹物象、堆砌辞藻、曲于比附的毛病,紧贴题意要求,放开胆子写开去,并且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融入诗作之中,从“月有阴晴圆缺”立意,寄情寓兴,抒发漂泊在外的游子和深闺怨女寂寞之时望月兴叹、思乡念家、盼望亲人团聚的感伤之情。诗中寄寓着她自己多年来不幸的身世遭遇,因此使诗作有了质的飞跃。

第三首诗首联点题,起句势如破竹,抒发对月光的赞叹之情。一轮皓月破云而出,它所放射出来的纯净光华是什么东西也遮盖不了的。这一句像是警策之语,似乎饱含着她内心压抑多年的才智,既写出她对美好事物终难埋没的慨叹,又含蓄地流露出她不甘于人下、对学诗必定能够成功的勇气和决心。第二句寄情于景,顾影自怜,一个“寒”字,表露了她自身处境的凄凉和精神上的寂寞之情。颔联运用修辞上的互文句式,化用李白诗句,借以抒发闺中怨女内心深处的幽怨心情。颈联也是情与景并出,分别写出游子与思妇月下的感触。这一联既是上一联内容的承接与延续,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境界开拓,更为尾联作了坚实的铺垫。在尾联中,她借景抒情,感喟自身,思念故土亲人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又巧妙地照应了“吟月”的诗题。特别是“团圆”二字用得很是奇巧,自然双关,使月中有人,物中有情,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伤感而又悠远的美妙意境,催人深思,引人共鸣。所以不但老师林黛玉满意,连众人也都称赞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令大观园诗社的妙龄才女、大家闺秀们都对她投以赞赏的眼光。

曹雪芹在小说中描写香菱创作诗歌的同时,成功地塑造了香菱的坚强而好学的性格、聪慧而善良的人品、敏捷而出众的才智,使这个人物形象牢牢地站立在读者心中,进而联想到她的不幸遭遇,更对她充满了爱怜与同情,从而也更加痛恨那罪恶的封建社会制度。因此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学作品,曹雪芹无疑是一个举世无双的旷代天才。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7

此外,秋天还有三秋、素秋、商秋、西陆、白藏等雅称。

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王维有诗:“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陈子昂有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商秋: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秋故名商秋。潘尼《安石榴赋》:“商秋授气,收毕敛实。”陆机《行思赋》:“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秋还称商序、商节、白商。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牛力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骆宾王《在狱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恩深。”

白藏: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是收获储藏的季节,故秋称之为白藏。有“白藏”注解曰:“气白而收藏万物。”《尔雅・释天》:“秋为白藏。”

爽节: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谢月兆有诗云:“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爽节亦指重阳节。李适有诗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秋天称呼颇多,还有清秋、高秋、霜天之别称,秋意似乎详述不尽。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子侯《董娇饶》:“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庾信《和裴仪同秋日》:“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

秋是多感的季节,种种称谓,道出了秋的清美、丰实和人们心中的忧乐。

白露节气的诗句篇8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内涵非常丰富,集景趣、情趣、理趣于一体。后世有学人称此诗为唐人七律诗压卷之作。要想很好地理解此诗,必须抓住此诗的意象、典故、关键字词、艺术手法等要点。

1.字词理解:

(1)首联的省略:第一句省略的主语是诗人自己,第二句省略吹藜蒸黍的对象(妇女)和在东耕耘的对象(男人)。诗人登高远眺,看见炊烟袅袅升起,想到这是农家妇女们在生火蒸藜炊黍。女人家把饭菜准备好,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去那里劳作了。

(2)颔联和颈联的语序:按照现在的语法与逻辑,颔联应该理解为――白鹭在漠漠水田上飞,黄鹂在阴阴夏木中啭。颈联可以理解为――为了习静,我在山中观朝槿;为了清斋,我在松下折露葵。

(3)首句里“迟”的理解:①呼应“积雨”一词,连日阴雨,空气中水分多,炊烟上升缓慢;②山林中,天亮得迟,连日阴雨,亮得更迟,自然做饭时间比山外迟一些;③山庄人家自给自足,生活惬意,可以睡到很晚才起床劳作,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4)第四句中“啭”的理解:换成“啼、鸣、叫”效果就会差很多。《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啭”的释义为――(书)鸟婉转地叫。《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啭”的释义为――宛转发声。因此,“啭”应该理解为:鸟抑扬动听地鸣叫。缘情体物,杜甫“恨别鸟惊心”,王维用“啭”字,说明他当时心情愉悦。

(5)尾联中几个词语的理解:“何事”:可做两种理解,第一种是“何事”之前省略介词“以”,翻译为“因为什么事情”,即可理解为“为什么”;第二种理解是“怎么,哪里”。到底哪一种理解更好呢,要结合诗境来理解(见下文“关于典故”)。“罢”:停止(让座),不再(让座)。“更”,此处应念第四声,可理解为“竟然,还是”。

2.意象解读:

抓住首联、颔联中的“空林、东、水田、夏木”这四个意象,综合起来展开联想,可以想象出如下画面:诗人登高四望,看见的是一派怡然自得、风光如画的山村生活景象。诗人的观察角度是变动的,观察范围由大到小(由空林到树木,由东到水田)。

漠漠:薄雾蒙蒙,开阔迷茫,突出水田之广,渲染了天气空的色调;阴阴:幽深茂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突出夏木之“深”,渲染了环境清幽的气氛;白鹭、黄鹂: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真可谓“诗中有画”;朝槿、露葵:节令是夏季,观朝槿,意谓人生短暂,要有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去面对尘世喧嚣,去看淡功名利禄;折露葵,意在传达自己追求宁静淡泊、清心寡欲的生活。山中:暗扣题目,透出隐居之意;松下:松是长寿树种,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松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守志不阿、节操坚贞的寄托者,是淡泊清高人格和隐逸品性的象征物。

3.典故品读:

争席:跟辋川庄村民亲密无间,很随便,意在表达自己毫无争名逐禄之心;海鸥:可以联系上文对“何事”一词的两种理解,来把握这句诗的意蕴。“何事”理解为“为什么”,可以翻译为“海鸥为什么还要猜疑我?”言下之意是,王维即使归隐辋川庄,毫无争名逐禄之心,朝廷仍有官员嫉妒自己。“何事”理解为“怎么,哪里”,可以翻译为“海鸥怎么(哪里)还会猜疑我呢?”言下之意是,因为王维毫无争名逐禄之心,一切随缘,所以跟无心机的农民相处得很惬意,很享受归隐辋川庄的生活。这两种理解都可以,殊途同归,都是紧承上句,表白诗人自己已无求名争禄之心,只求畅享田园之美,归隐之乐。这两个典故一正一反,相得益彰,卒章显志,含蓄蕴藉。

4.主旨及艺术手法探析:

上一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猪年新年贺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