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三行范文

时间:2023-10-10 21:26:45

情诗三行篇1

[关键词]莎士比亚 “商籁” 里程碑

“莎翁”是对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尊称,“商籁”就是“Sonnet”的音译,也称“商籁体”,意译为“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原是中世纪流行在民间的抒情短诗,是为歌唱而作的一种诗歌的体裁,十三世纪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诗人采用了十四行诗并赋予严谨的格律。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介绍到英国之后逐渐风行起来,到十六世纪末,这种诗体已成了英国诗坛上最流行的诗体,许多十四行诗诗人诞生了。在英国的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他的诗不仅在英国的抒情诗宝库中,而且在世界的抒情诗宝库中,保持着崇高的地位。梁宗岱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卷首介绍中概述:“他的十四行诗,是世界诗坛上的一颗明珠。就其艺术力量和意象的丰富而言,足以和他的戏剧媲美。”的确,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许多方面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热情地讴歌了友谊和爱,青春和美;他们所包含的不仅是感情,还有诗人深邃的思想。它感情丰富,寓意深刻,语言优美,节奏鲜明,是诗人进步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生动反映。笔者拜读过不少莎翁的十四行诗,而感觉最有趣的,莫过于第126首了。因此,笔者欲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诗进行一下粗浅的分析。

一、该诗的结构造型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严格韵式、抑扬格、五音部、由十四行构成的诗体,其中有三个诗节(quatrain)和一个对偶句(couplet),压韵方式为“abab,cdcd,efef,gg”。然而,莎翁154首十四行诗中的第126首却是个例外,它只有十二行,由六个对偶句构成,其压韵方式为“aa,bb,cc,ee,ff”。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每一首的最后两句(对偶句)是整个诗最为精彩的点睛之笔,也是对该诗的总结。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这些诗从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从第一首到第126首,这部分是诗人写给一位男青年的。因此,第126首作为这部分的跋(envoy),用了六个对偶句,形成了大总结,是126首诗的结语。有的论者猜测说,因为这是诗人献给爱友的最后一首诗,所以改变了章法,形成了奇特的结构造型。也正是因为这种异离于正常十四行诗的做法,才显得格外令人注目,在整个诗集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该诗的思想内容

这首诗其实只有六个对偶句,共十二行,而不是一首标准的十四行诗。这里,诗人警告他的爱友说,虽然现在由于自然的帮助,他能据有时间给他的一切美,但他仍须留心,因为自然的能力也受时间支配,到最后,她也不得不放弃她最心爱的宝贝。第1行,“孩子”:对方在诗人眼中仍然年青;“沙漏”及第2行中的“小镰刀”指时间之易变与不留情,现在这些东西在他爱友的掌握之中,即他爱友的美不易衰颓;第3行:爱友在时间的进程中不但没有衰老,反而长得更美了;第5~8行:自然所以守牢他的爱友,就为了要与时间挑战,证明时间对他爱友是不能加以损害的;第6行:用维持爱友的美而拖住他;第7,9,10等行内的“她”指第5行中的“大自然”; 第10~12行:自然不能永远守牢他的爱友,她最后总得向时间低头,把他的爱友交付与时间。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爱友的一系列十四行诗的最后一首,也是这126首诗的结语带着悲观色彩的结语。莎士比亚用这首诗(Sonnet 126)结束了对爱友(男青年)的友谊和爱情。

三、该诗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从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首到第126首,这部分是诗人写给一位男青年的;第二部分从第127首到152首,这部分是诗人写给一位“黑女郎”的;第三部分是第153首和154首,这部分与上述题材无关,像是对希腊格言诗的翻译或仿作,据说是诗人用来寄托爱神的。不难看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基本上都是歌颂友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诗人情真意切地投入了自己,既礼赞了友情,又表白了爱情,注入了个人较深的感受,因此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善、美统一的世界。诗人在这些歌颂友情与爱情的诗歌中,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生活的最高标准:真、善、美及这三者的结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除了强烈的感情之外,还有深邃的思想,反映了他进步的人生观和艺术观,这些思想在否定中世纪黑暗时代的禁欲主义和神权的基础上,赞扬了人的个性,宣称人的平等,赋予了人和人生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高水平。

莎翁“商籁”之126,以其特殊的结构和独有的韵律,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它是一个转折点,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第126首之前的十四行诗中有四个很突出的方面:(1)表达“时间”的词语出现得非常多,而且常被描述为是青春和美丽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不过,这敌人是可以战胜的,战胜了它就可以永保青春;(2)用诗表爱。诗人在诗中倾诉着自己对爱友的爱,犹如世间上的许多爱情一样,他的情绪上下波动,一阵甜蜜一阵忧伤。诗人直接地表示,“(第76首)你和爱情就是我唯一的主题。”;(3)诗人在十四行诗中大量的引用了比喻,那些喻体,好像一听到招呼就展翅飞来,而且还知道自己应该落在哪一个位置上,生动,真实的反映了诗人要表达的主题;(4)诗人很善于写时间的流转,即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在第126首之后的十四行诗中,诗人的爱情转移到了一位“黑女郎”身上,这个女子放荡,性格怪戾,多情,善于折磨人,不美却蛊,而“我”呢,一度对她痴心不已,弄到自己伤痕累累却还是甘愿如此,得不偿失。因为她,诗人和爱友之间发生了分裂,最后落得一无所有。有个别论者对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所描写的爱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说,诗人在第126首诗的前后描写的爱都是不健康的:之前是他对爱友(男青年)的过分暧昧,有同性恋的倾向;之后是他对“黑女郎”(妓女)肉体的过分迷恋,有狎妓的行为。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共同认可的:莎翁“商籁”之126是他描写爱情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分界线,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谢祖均,英语修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3]崔传明,对莎士比亚人格的对面剖析[J],岱宗学刊,2006,2

情诗三行篇2

一、初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纵观古人学习的章法,我们不难领悟:古诗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点就是朗读,朗读无疑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初读”?怎样读才能读准、读通、读深、读透?个人浅见――“初读”要实施“阶梯式”朗读。第一步: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第二步:齐声朗读,要读整齐、读连贯、读准节拍。第三步:读出抑扬顿挫、情感变化。这是最难的一步,老师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法来指导。如:可用幻灯片展示诗的有关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古诗的了解;播放适当的配乐渲染气氛;老师作示范朗读;学生、老师分句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朗诵的热情,从而达到感悟诗情,把握诗旨的目的。第四步:背诵。有了前三步作铺垫,背诵就水到渠成了,教有情节的古诗,如《石壕吏》,笔者就用老翁夜逃图、老妇乞求图(三男赴役图、家中惨状图、老妇请缨图)、与翁独别图来引导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来记忆,最后让学生将其想像成画面继而进行背诵。教没有情节的古诗,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来激发学生速记的热情,如:男女对抗赛、小组竞争赛、擂台争霸赛、限时背、师生背、接龙背等。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回味,将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二、品读

如果说“初读”是对古诗的整体感知,是从面的广度去把握,那么“品读”就是将古诗从点的深度去挖掘。进行“品读”时。我们要从“字词―诗句――诗篇”各层次进行诱导,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普及一些古诗技巧表达的方法。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描法:如铺陈、渲染等;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移情于景等;景物描法:如:正侧面描写、五觉、俯仰视等。

在进行“品读”教学时,我们可以用这一个问题进行引导:“你最喜欢这首古诗哪句?为什么?”这时,你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炼字词”――“赏诗句”――“理诗篇”进行品读。首先“炼字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圆”这两字用得精妙,“孤”既使人想到烽火冉冉,号角悲鸣,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又引发作者单车问边的抑郁;“圆”本是落日的感,但又拥有一种温暖苍茫之意。“孤烟直”对“落日圆”将作者的抑郁一扫而光,又使人油然而生一种雄浑壮阔之感。“炼字词”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用词之妙,表现力、感染力之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赏诗句”。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没有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句,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诗句的写作手法,让学生的心灵与诗人对话,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名句,既可炼字词“溅”、“惊”,又可从拟人、通感、拟物等修辞及移情于景的写法上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那种国恨家仇的悲伤和愤懑之情。最后,我们可以“理诗篇”,引导学生从诗深刻的内容、独特的表达、精巧的布局上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哲理。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笔者根据本诗的思路与结构特点帮学生分析情节: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从秋风破茅屋落笔,写出了自己的焦虑,这属全诗之“起”;第二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属全诗之“承”,写出了诗人无奈的心情,为下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埋下了伏笔;第三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属全诗之“转”,写“床头屋漏无干处”的痛苦与凄凉,为下文“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期望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叹作铺垫;最后一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全诗之“合”,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希望广厦庇寒士,展现了博襟和崇高理想,抒发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全诗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与结构特点去写,这样“理诗篇”,学生就能从深层面了解了全诗的主旨,背诵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三、美读

古诗教学重要的一点是激趣,如何带领学生进入古诗的神圣殿堂,使其随诗人悲而悲,喜而喜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几个小办法:

(一)情境再现法

读一首古诗,最好是能把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像放电影慢镜头般在自己的眼前再现,让自己跟随诗人经历一次游历。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十八字,十种意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的背景资料、作者的简介,身入其境,当自己就是马致远,进行扩写。当学生能运用优美的文字描摹诗的画面时,诗歌的内容和其中蕴涵的情感就会被学生巧妙地感知和体会了。

(二)角色扮演法

教杜甫的《石壕吏》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活动:为什么老翁一听抽壮丁就逾墙走,而老妇人却自动请役?不如我们把老翁、老妇和石壕吏都请到现场来,我们当小记者,召开一次“互吐心声”记者招待会,让我们当面问清楚他们。于是请学生分别扮演老翁、老妇、石壕吏和小记者进行对话交流。通过活动学生很快就得出:本诗揭露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及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同情这中心。课后再要求学生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课本剧,学生自己当编剧、导演、演员,学生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中融入角色、剧情、情感之中,演出精彩纷呈,学生都说收效颇丰。“角色扮演法”从深层面上和诗人产生感情的共鸣。这种教学方法可将死知识灌注于具体语境中,对主旨的理解挖得深,掘得透,学生搜集的信息于课堂上所获的知识在头脑中引起连锁思考,思维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又获得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三)缘诗绘画法

古人云:“诗不离画,画不离诗”,找画意是古诗教学的一种切入口,学生能借助诗中的画意进而探心境,悟诗情,以画解诗,从而达到与诗人共鸣的效果。如曹操的《观沧海》、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不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图画?我们在教学前可布置学生进行绘画,这样学生必须要对古诗的意思、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这样就迫使学生参考大量的资料才能更好地完成绘画作业,这对于课堂教学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名句的理解,绘画这种直观的方法更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情诗三行篇3

长安。

纪行组诗就是以联章组诗的形式将羁旅行役的经过完整记录下来形成的诗篇。同一组诗歌字数、句数变化不大,形式匀称,结构严整。它的创作比较自由,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尽情地写作而不受篇幅的限制。[2]3-4但是要创作出好的纪行组诗,往往需要文士开动脑筋,求新求变,力避写景叙事的单调和诗意的雷同。也正因为如此,纪行组诗才能体现唐人的艺术创造性。元稹纪行组诗的艺术成就正是体现在题材的剪裁、章法结构的安排、体制的选用等方面的煞费苦心。

一、篇章结构的巧妙安排

唐人在进行组诗创作时十分重视组诗篇章结构的安排对诗意表达的作用。“唐人纪行组诗结构安排上有平列和总分结合两种形式”,[1]275元稹在两组纪行诗中选用了总分结合的结构形式。《使东川》(并序)组诗,总题和序是总领,以下二十二首诗歌分叙其在骆口驿、汉川驿、褒城驿等地的经历与感触。《西归绝句十二首》是没有序和分题的组诗,但诗人却灵活地将这种形式运用在了诗歌创作之中。在第一首诗就交代行役的背景、目的、心情。“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3]交代他经过五年的贬谪,终于可以返归京城,心情本该愉悦。可随着目的地的接近,却越觉犹疑,恍然若梦。这就奠定了这组纪行诗的情感基调,以下诗篇全都紧扣“归”字展开,突出归途、归思。

既然纪行组诗以纪行为内容,那么行役的原因、时间、行程、成诗经历等叙事要素就与诗意的传达密切相关,但是在创作纪行诗时,又不能像行程记或旅游记那样只突出行程,毕竟诗歌是以情来动人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传达诗意,抒发真情,组诗在采用总分结合结构形式的同时,对诗篇的组合进行了考量。《使东川》组诗中诗人采用了诗序结合的方式,在序中交代行旅的时间、起因等,使诗歌的写作背景清晰明了,诗篇则集中笔力写景抒情。《使东川》在前面有一个总序,“元和四年三月七日,予以监察御史使东川,往来鞍马间,赋诗凡三十二章。秘书省校书郎白行简,为予手写为东川卷。今所录者,但七言绝句、长句耳,起《骆口驿》,尽《望驿台》二十二首云。”行役的时间、原因,组诗的形成、体制等一目了然。其次,在《骆口驿二首》《清明日》《亚枝红》等诗篇下还有诗人自撰的小注,结合小注,我们可以对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有一个了解,进而准确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与《使东川》不同,《西归绝句十二首》更侧重于主观情绪的宣泄,所以诗人采用了只有总题而无分题与小序的方式来“淡化旅途中的各个细节,淡化山水作为审美客体的特征”,进行自由挥洒,但这并不意味着叙事要素的缺失,其叙事要素在诗中仍是有迹可循的。[1]277《西归绝句十二首》即是这组诗歌的总题,由诗题可知这是诗人西归途中所作,诗歌的体制是绝句,至于归去的时间、路线等在诗歌中都间或做出了交代。《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一中“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点明了西归的地方是京城长安,其二中“五年江上损容颜”点明了归去的时间是被贬江陵五年之后,即元和十年。另外,诗中常有地名、时间出现,如“今日春风到武关”、“只去长安六日期”、“今朝西渡丹河水”等,据此我们可以得到诗人的行役路线。诗意的传达并不受限。

二、体式立意的相互配合

纪行组诗诗歌体式的选用一般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元稹的两组纪行诗着重抒情,沿途的山川馆驿不过是触发诗人情感的审美客体,所以选用的是适于写景抒情的七言近体。在元稹的纪行组诗中,除了《南秦雪》《江楼月》《惭问囚》三首外,其余皆采用绝句这一体式。古体便于驰骋笔力,相对而言,绝句因为体制短小,不利于诗人逞才使气,但是元稹的纪行组诗却体式与立意相互配合,从意象、意境、手法等方面下工夫,写出了风情宛然的诗篇。

(一)递进式的意象“勾连”

递进式意象“勾连”是指“循着诗人情感流动的曲线,采用顺移推进的手法来采撷形象、创造意象、组合意象,表现出一种层次的嬗递,常常带有叙述性甚至情节性的特点”,是意象“勾连”的常见方式之一。[4]168元稹的两组纪行诗采用了这一方式,诗人循着自己的情感流动,将零星的、多元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融意象与情趣于一体,组诗的抒情审美功能显露无疑。《使东川》组诗写诗人奉诏出使东川的行役历程,以诗人的行迹为线索,移步换景,骆口驿的“邮亭壁”、褒城驿的“亚枝红”、骆谷的“玉笋石”“银松萝”、嘉陵驿的“山树”“野花”等等,可谓是一步一景,构成一个系列的完整的画面,渐次展现诗人行役途中所见之风物景致,诗人躁动不安的内心也逐步得到深刻表露,带有叙述性,将一段行役历程呈现在读者眼前。《西归绝句十二首》写诗人奉诏回朝途中情形及初到京城的见闻感慨,其一以“归乡梦”道出“近京城”之感,其二写由武关到商山的行程,“两纸京书”“小桃花树”尽显喜悦之情,其三思念同贬的裴度、韦丞相,“白髭须”反映独自还乡、憔悴伤情,其余诗篇写重返长安的心情及重访故旧的感受,“东流水”“寒窗风雪”“白鬓”等意象“勾连”,“几人强健几人无”的沧桑之感顿显。这十二首诗均围绕“归”字展开,也有着完整的情节。

(二)浓郁伤情的艺术造境

元稹诗歌,不独悼亡诗在艺术造境上有着浓郁伤情的特点,在两组纪行诗中,除了偶有《使东川?百牢关》 中“何事临江一破颜”,《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二中“小桃花树满商山”等诗句可以窥见诗人的愉悦心情外,大多数诗篇都呈现出感伤色彩。如《使东川?嘉陵驿二首》: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其一)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其二)

其一写自己独卧空床,独听江水,独对山树野花,景凄人寂。其二则对自己空寂的心境进一步突出,眼前的相似之景让诗人想到了九年前普救寺的春天发生的那个故事,知道那个故事的人很多,但了解实情的却少之又少。元稹曾在《梦游春七十韵》题序说:“斯言也,不可使不知吾者知,知吾者亦不可使不知,乐天知吾也,吾不敢不使吾子知。”乐天全部知道,但是却不在身旁,一腔愁思无处倾诉,所以诗人说“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氛围浓郁伤情。《西归绝句十二首》诗篇的意境之凄凉感伤更是明显,诗中就有“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白头归舍意如何,贺处无穷吊亦多”,“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须”等诗句直言斗转星移,感怀悲叹自己的人生遭际和生命,营造出一派浓郁伤情的气氛。

(三)多样化的艺术手法

优秀的绝句一般要具备浓缩凝练,暗蕴意趣两点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艺术手法的使用必不可少。在组诗的创作中,为了避免写景叙事的雷同单调,在艺术手法的使用上力求多变无疑是一良策。元稹在纪行组诗的创作中即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

一是虚实相生。如《使东川?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两句写入梦,曲江、慈恩寺是诗人与好友常常游玩之地。这一夜,又梦到与好友同游曲江、慈恩寺,这是虚景;“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两句写出梦,游兴正浓之时,却听到了驿站的官吏呼喊马夫备齐马匹的声音,朦胧中突然被惊醒的元稹,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京城,到达梁州了,这是实境。这首诗,先让旧日与今时交叠产生错觉,又把京城与梁州拉开扩大距离,语言平平,无惊人之笔,却蕴蓄着跌宕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

二是活用事典。用典可以增加诗歌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力度,但是用典过多,又容易使诗歌变得晦涩。元稹在两组诗中用典并不太多,往往是根据构思的需要,活用事典以发明诗意。如《使东川?惭问囚》:

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尚平村落拟连买,王屋山泉为别游。各待

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这里用了东汉人尚长在子女娶嫁既毕后出世隐遁之典,“三径”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用作隐逸之典。诗人借这两个典故,想要表达的是自己本欲出脱与纷繁世务之外,却又无法真正地与官场政务划清界限的惭愧矛盾心情,紧扣诗题中的“惭”字。

三是今昔对比。如《使东川》组诗中的《清明日》《汉江上笛》《邮亭月》《西县驿》,往昔与朋友家人相知相伴的欢乐,与今日孤身一人在外奉使的孤寂形成对比,映衬出诗人羁留异地的辛苦无奈。《西归绝句十二首》则更多的是通过裴家光德宅往昔的门庭若市与今日的人迹罕至,知交好友往昔的意气风发与今日的垂垂老矣形成对比,反映出世事沧桑,光阴难返的无奈痛苦之感。

情诗三行篇4

附表

从上表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从体裁上看,宋代诗歌成主角。18套试卷20首诗歌,宋代诗歌占了11首,成了今年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诗8首,词3首。其余9首为唐诗5首,金诗1首,元散曲2首,清诗1首,分布较广。不过总体来说,唐宋诗词仍是考查的主要方向。

二、从作者来看,所考诗的作者介乎考生“识”与“不识”之间。20首诗歌涉及到19位作者(其中有二首作者同是李白),考生熟悉的有李白、杜甫、王维等9位,不熟悉的10位,可谓平分秋色,正如考前人家预测的一样,诗歌鉴赏考查的对象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这是大趋势,估计明年仍是如此格局。有意思的是去年三套试卷中出现苏轼的作品,今年苏轼一次也未出现,而去年未出现的李白,今年却在三套试卷里露面。而王维、王安石、谢枋得等三位作家,去年在各地高考试卷里出现,今年依然考到。另外,今年安徽、江苏、湖南卷所考诗的地点都与本省相关,而江西卷所考诗的作者杨万里即为本省作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各地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关键是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从分值、题量上看,18套试卷考查分值在5―11分不等,其中8分的有9套,10―11分的2套,6―7分的5套,5分的为2套。题量2题的占13套,这样便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其他3题的有2套,1题的为3套。分值与题量基本保持了各地往年的风貌。

四、从知识点分布来看,面广点多,但基本围绕诗歌鉴赏的基本元素出题。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所涉及到的考点除文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主要表现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表现手法中又特地将修辞单独进行考查。这些都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围绕这些基本能力点做文章。

下面拟从上述四个重点方面对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作个简要剖析,以供广大考生备考2009高考时参考。

一、炼字的考查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就是在诗歌创作中对用字遣词进行精细的锤炼和创造性的搭配,使之获得简练、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这些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又往往被称作“诗眼”。赏析炼字,是品味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今年高考来看,赏析炼字的题型一般有两种:

1.定向赏析型。指命题人将诗句中的字挑出来,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如2008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动静、联想、想象等角度考虑,方能体味其妙处。要分二步走,第一步分析词义,第二步分析它的艺术效果。如这题可答为:这里的网是动词,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第一步析词义)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留住。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第二步赏修辞)类似这样考查的还有今年的安徽卷(题略,大家可以自己找来参考)。

2.自助赏析型。即命题人不明确提供赏析的诗眼,只是提供相关范围,要求考生在这个范围内找出传神的字眼进行赏析。考生如果关键的字找不准,就无法得分,因而其难度较定向赏析稍有增加。如2008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是一道自助赏析题,要求考生从第三联中找出字眼加以分析,答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找出诗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二、三两步同上。如本题答案为:“拳”和“退”二字用得传神。(第一步明诗眼)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第二步析词义)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第三步赏动静)

3􀆰比较赏析型。命题者以二首或二首以上诗歌中相同的字作为对象,要求考生从表达效果的异同角度进行比较赏析,它要求考生对二首诗能做到融会贯通的理解,难度系数相对最大。如2008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做比较赏析题,同样离不开词义和作用的分析,关键是找出比较对象之间的异同,答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明确比较点(明诗眼),第二步归纳相同点(词义、作用),第三步比较不同点(词义、作用)。这道题目只要求比较不同点,且诗眼已被明确为“愁”字,因此只要答出第三步即可。本题答案为: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用澄碧的蓝天,皎洁的月亮象征着诗人的真挚友情,因而诗人之“愁”是怀念友人王昌龄之愁。王诗中作者以“莫道弦歌愁远谪”从否定角度切入,用“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青山明月不曾空”则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二、情感的考查

“诗缘情而作”,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有9套直接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占据诗歌鉴赏的半壁江山。从题型上看,考杳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

1􀆰分析诗眼型。诗人情感的宣泄往往会聚焦在诗中的某个关键词语或句子上,而这个“词语”或“句子”即为“诗眼”或“诗骨”,抓住了“诗眼”“诗骨”,披文入情,便能把握全诗主旨。如2008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诗眼指出它在诗中的具体内容,答题时第一步要答出共性的内容,第二步要配合具体诗句知人论世分析其个性内容。如本题答案:“羁绪”是全诗的诗眼,是一种羁旅之思,其共同情感是游子漂泊要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首联)。(第一步)除此外,它在诗中具体还指①谪官的愁思(诗的颔联所用的典故);②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颈联直抒胸臆);③年华易逝的伤感(尾联“苍颜华发今如许”的描写);④宦海浮沉的厌倦(尾联“便挂衣冠已慢迟”的描述)。(第二步)

2.分析诗句型。即根据诗句分析它所体现的感情,这是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如2008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句思想感情类的答题步骤有二:第一步解释诗句的含义,第二步指出诗句中包含的感情,要全面具体。如上述题目答案为:尾联用比喻修辞,“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子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眺望长安的目光,使人心生无限哀愁。(第一步)这里的愁含义甚广,作者一愁君王为奸邪所蒙蔽,二愁奸邪为非作歹,三愁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四愁国家如何才能繁荣昌盛。(第二步)

3.物象寄托型。古人写诗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上,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吟咏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如2008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题,答题时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指出物象的特点,第二步将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情感进行对接,第三步概括其表达效果。如此题答案:小孤山孤独,在世上偶尔仅存,却在江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一步)作者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第二步)这样写使全诗抒情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第三步)

4.整体把握型。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及人生态度,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来得大,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如2008年湖北卷:

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陆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陆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这是分析全词感情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写作背景,以便做到知人论世个性化答题,另外要分析作者人生态度,答题时要注意归纳概括,还要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对人生态度的概括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一步总结人生态度用诗句加以例证。如本题答案为:①侯蒙幽默诙谐。(第一步)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第二步)②侯蒙乐观自信。(第一步)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第二步)③侯蒙志向高远。(第一步)结句写我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第二步)

三、内容的考查

诗歌往往是通过对事情的叙述、人物的塑造(叙事诗)或景物的描写、形象的描绘(抒情诗)以及史实的咏叹、见解的阐发(说理诗)来表情达意的。诗歌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就是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就成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了。今年高考考查内容的主要题型有:

1􀆰理解判别型。这类题型一般都是选择题,将对诗句的理解设置成四个选项,让考生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如2008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实际上考查对诗句内容的把握能力,可借助排除法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来确定答案,答题相对容易些。此题答案为A项,A项“是日惊秋老”不是说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而是说九日这天忽然发现秋天来了,真是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啊。

2.概括诗句型。诗歌是以具体的物象连缀来表情达意的,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善于从这些物象中概括基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2008年江苏卷(诗见二・2):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抽象,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题时要分二步:第一步找出概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与上述各题不同的是,概括要求字数精炼,作为思维过程的第一步就不要写出来,只是在思考时要注意到即可。如本题答案:这首诗颔联,描写了“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的衰败景象。(第一步)概括介绍了六朝古都(金陵、南京)昔盛今衰的史实。(第二步)颈联(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这些代表南京自然景色的词语。(第一步)描绘了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寄寓作者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注意此题答案点较多,不能遗漏。

3.情景分析型。古代诗歌创作讲究含蓄。含蓄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它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如2008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是一首景情分析题,答题关键在把握景物的特点(哀伤、欢乐),再分析感情的内涵。答题分三步:第一步指出景物特点,第二步指出情与景的关系,第三步揭示情感的内涵。如此题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第一步)以哀景写哀情,(第二步)表现作者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第三步)

4.把握层次型。好的诗歌一般都是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写景来表达感情的,要读懂这些诗歌,就要理清所写内容间的层次安排。因此,高考常常考查对层次的理解。如2008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层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比较简单,一般分二步:第一步总说分成几个层次,第二步针对具体内容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如本题答:这首散曲写了两个层次。(第一步)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第二步)

四、手法的考查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它是人们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因此,表现手法的考查也成了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对表现手法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1.修辞定向型。即从修辞角度对具体诗句内容进行定向分析。这是比较简单的考查方式,只要考生熟悉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就行了。如2008年四川卷(诗见三・4):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这类题目答题思路一般分二步:第一步指出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要注意的是手法分析要全面。如此题答案:本散曲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第一步)“春花闻杜鹃”与“秋月看归雁”构成对偶,“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既用比喻,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又是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用了夸张的方法。(第二步)

2.虚实定向型。即从虚实、动静等角度对整个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定向分析,如2008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江西卷)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对诗歌表现手法相关的概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另外,诗歌创作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这样才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定向分析。分析时分三步:第一步定向的角度,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围绕定向角度具体展开,第三步小结这种手法的好处。如此题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手法进行写景。(第一步)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第二步)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民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第二步)

3.定点自助型。“定点”即规定好分析的诗句,“自助”即不明确限定具体的表现手法,而是让考生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规定诗句进行不定向分析。如2008年山东卷(诗见三・3):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做这类题与上面一样,分三步,即手法+分析+作用。所不同的是手法较灵活,不固定,关键看考生能否自圆其说,当然,要在合理分析的情况下圆,而不是牵强附会。如此题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的表现手法。(第一步)作者用“捻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用“放花”表达对春去的无奈。(第二步)这两个细节(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第二步)

4.全面自助型。即从表现手法角度对全诗进行不定向分析。这类题目最为开放,命题者只给出表现手法这个大范围,要求考生根据全诗内容自选角度,自选内容进行分析。由于其目标范围较广,对考生全面准确地把握表现手法的要求也较高。如2008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类题目难在角度的具体把握上,一旦角度选准了,下面的答题也将进入前面的环节,分三步走即可。如本题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第一步)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第二步)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第三步)

第二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情诗三行篇5

关键词:杜牧;诗歌;议论特征

杜牧的诗歌善于将叙事、议论和抒情这三种方式融为一体,是其经历沧桑,通过凝思构想和苦心经营创造出来的,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尤其是杜牧诗歌中的议论部分,深入人心。

一、杜牧诗歌的议论特征

1.直接议论

杜牧的诗歌中有很多议论的部分,其诗歌具有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在杜牧的诗歌中,直接议论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方式,就是在诗歌中使用诗歌的语言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念或者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杜牧在诗歌中使用的直接议论手法非常成熟,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在诗歌中如果议论过于直接会使诗歌整体过于直接,不符合诗歌含蓄的特点,表达的感情过于直白,不能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想象。但是杜牧诗歌中直接议论的方法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使诗歌中的直接议论方内容深入人心,耐人回味,从诗歌的议论内容中可以体现出杜牧的采血品性,体现出其对文字的超高驾驭能力。杜牧在《雪晴访赵瑕街西所居三韵》中关于文学将领的议论中写道“命代将,谁登李、杜坛。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对李白和杜甫诗人的赞美是直接大胆的。在《读韩杜集》中也直接写道“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议论的内容非常直接,也非常通俗易懂。虽然杜牧是通过直接议论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议论,但是并不会给人空荡和感情直白的感觉,细细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诗人想要表达情感的韵味。直接议论本身是一种并不被诗人们看好的一种作诗方式,但是杜牧对直接议论的使用却非常高明,对于深入人心的一些观念或者历史信仰,杜牧也勇于采用自身独特的直接议论的方式提出来,让人非常震撼。

2.议论和抒情结合

自古以来,诗人们在诗歌中都喜欢采用抒情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采用直接抒情,或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杜牧在诗歌中也善于使用抒情的方式来抒发自身的情感,但是其在使用抒情方式时,还常常将抒情和议论的作诗方式有效融合在一起,在抒情中穿插议论,能够使钢琴色彩更加强烈,更动人心弦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杜牧的很多诗歌都是批判性的诗歌,尤其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可以说,在杜牧的诗歌中,现实题材的诗歌占有很多的比例,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本身其在情感上的表现就非常强烈,使人读来非常激切,而杜牧在采用抒情方式批判现实社会时,还会使用议论的表现方式。将议论和抒情结合在一起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可以深刻的体现出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同情,表现了其对皇帝昏庸和宦官专权的痛恨。在《题木兰庙》中,对于战争的残忍描写非常直接,直接写道“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杜牧还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融合在诗歌中,通过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非常大胆和直接的。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可以使杜牧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明和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杜牧心中的感慨,非常有感染力。

3.在叙述中议论

叙事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也是非常常见,诗人习惯采用叙述的方式,将人物或者事件的原委和发展讲述的非常清楚。叙述一般在小说和散文中非常常见,在诗歌中虽然也经常应用,但是其和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相比,使用较少。但是在杜牧的诗歌中,却能够常常看叙述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杜牧的诗歌中,他并不会简单的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现象,而是在叙述完成之后议论一番,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观念。因此,在杜牧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在叙述中议论的情况,在叙述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念、立场以及态度直接表达出来。杜牧在诗歌中常常通过叙述政治事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宦官专权进行批判或者对统治者进行批判等。例如在《朱坡绝句三首》中写道“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看起来是简单的叙述诗,叙述自己和贾

谊的遭遇,但是实际上还进行了一番议论,主要揭示了统治者的昏庸。

二、杜牧诗歌议论的艺术效果

杜牧的诗歌议论主要有直接议论、议论和抒情结合以及在叙述中议论这三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进行议论,不仅表现力诗人自己的观念情感,同时还表现了普遍性的情感判断,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有效融合在一起,诗人读来像是读诗人的情感和观念,有像是度大众的情感,从而感染他人,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杜牧诗歌的议论是形象鲜明的,改变了唐诗歌中枯燥和抽象的情感表述,非常形象,通过具体的事物或者事件来抒感,并进行思考。杜牧将议论和形象有效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议论更加生动,容易感染他人。杜牧在诗歌中进行议论时,不仅仅关注事件的发展情况,同时还对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理性思考,对事物进行多层面的感悟。例如在《题乌江》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仅对历史上的事件进行描写,同时还进行了深刻思考,从而议论一番。丛杜牧诗歌中议论可以看出,杜牧对历史以及对当时的社会都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诗歌议论的深邃美的一种追求,善于在诗歌中体现自己的浓烈情感。

三、结语

杜牧的诗歌受到杜甫和韩愈等人的影响,同时受到忧时悯民和忠君爱国的传统文化熏陶,因此对现实社会进行了高度关注和思考,对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体现了其对宦官专权的痛恨和昏君统治的无奈。在诗歌中通过直接议论、议论和抒情结合以及在叙述中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进行议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耐人回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景明,许菊. 杜牧诗歌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02:91-94.

[2]潘秀贞. 论杜牧诗歌中的直接和间接着色[J]. 文学教育(上),2012,06:46.

情诗三行篇6

用以前所学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通过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颂母情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并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3 教学过程

1)上课前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并出示许多名人赞美母亲的话语。

(设想意图:通过音乐和名人名言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情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而后总结学习古诗的常用方法,即: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设想意图:通过交流学习方法,为如何有秩序地自学古诗做好准备。)

3)合作学习,教师检测自学情况。

①《游子吟》中的“吟”指(吟诵),“游子”是指(出门远游的人)。

②孟郊是(唐代)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他多善写(五言)古诗。此诗是作者50岁那年在江苏溧阳做官时,回想起当年进京赶考(临行)时的情景而做。

③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通读本首五言古诗。

(通过自由读、欣赏配乐朗读、个别读、全班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通读古诗。)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 母/手 中/线,

游 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④根据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诗句的大意。

(出示影视《游子吟》情景剧。)

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哪些诗句最能表达孩子对母爱的感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⑥教师提问:能展开你的想象说说母亲除了给孩子密密缝衣,还会对进京赶考的孩子说些什么?

当老母送孩子将要远行时,孩子为何不直说“母亲啊,你的爱,孩儿难以报答”?根据刚才的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你的理解。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

喻游子之心???喻慈母之爱

⑦请同学们再读此首诗说说诗中吟诵的是什么?

(设想意图:为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选用练习填空以及划分节奏读古诗和欣赏情景剧说诗意的形式,全方位巩固学生的自学结果。并通过关键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深入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层内涵。此设想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声情并茂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诗中真情自然跃于学生脑海。)

⑧通过汶川地震的影视资料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

(设想意图:通过观看主持人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升华学生的情感,深刻地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实内涵。)

4)教师小结本诗,衔接现代诗歌《妈妈的手》。

①学习了《游子吟》,我们知道临行前母亲密密缝衣的细节让作者久久难以忘怀。作者深情地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故而此句成了赞颂母爱的千古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同样赞颂母爱的现代诗歌《妈妈的手》,先听老师朗读,同学们仔细听,想想本首诗作者是重点抓住哪个细节来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的?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游子吟》的主旨,以及指明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古流传的原因,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通过引荐现代诗歌《妈妈的手》,让学生对比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母亲的细节动作感受母爱的。)

妈??妈??的??手

作者:吾桐树

我洗手的时候 河说

把你的手给我

那是1992年 最冷的冬天

我的手钻心地痛

流水简直要割掉我的手掌

割草的妈妈从山坡上飞奔下来

她说 把你的手给我

她揉搓着 一边呵气

然后把我的双手

放在她衣服里

那温暖的肚皮上

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此首诗并和《游子吟》作对比,《游子吟》的结尾和本首诗的结尾是否相同?哪首诗的结尾更能感人肺腑?(不同,《游子吟》的结尾作者一句就道出了母爱难以回报,而这首诗的结尾并没有道出作者的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的难以回报。同时学习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有声有色,以及学习两首诗歌结尾的不同,再次体会《游子吟》中作者感人肺腑的千古名句。)

5)课堂练习。抒真情写我心:学习和赏析了这两首赞美母亲的诗歌,相信你的感受颇深。或许此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母亲为你操劳的画面,或许你的心中有很多想说给母亲的话……那就请拿起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以情煽情,趁热打铁,充分打开学生的情感空间,让学生自己回想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真实地写想对母亲说的话,练习的目的在于再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板书:

游 子 吟

临行密缝母爱之深 母爱伟大

情诗三行篇7

关键词:送别诗;模式化;岑参

一、形式的模式化

西方学者往往从结构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范型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尽管比较机械,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启发。比如,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教授在他的《初唐诗》中评论初唐的宫廷诗,认为:“结构的各种惯例在宫廷诗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其基本结构叫做‘三部式’,由破题、描写式的展开和反应三部分组成。”[1]莫励锋先生做了更为细致的翻译:“首先是开头部分,通常是两句诗介绍背景。接着是可延伸的中间部分,由描写对偶句组成,最后部分是诗歌的旨意,或是某种使前面的描写顿生光彩的结论,有时结尾两句仅描写事件的结束。”[2]欧文教授还套用这种三部式的结构来分析唐代的送别诗,“唐代送别诗的许多惯例产生于680至710年的30年间。三部式在这类诗中十分明显。”[3]以所谓的三部式来概括初盛唐的送别诗,显然有削足适履之弊,但若考察岑参的送别诗则不失一种较为恰当的方法。

(一)三部式。即开篇点明送别之情;中间部分申述题中的意思;结尾抒分别之情。在一首律诗中,即首联破题,或说明离别的原因;或将出发点与目的地相对举;或设想旅程的艰难。颔联与颈联通常描写眼前景及与离别情绪相关的景物;或设想路途之景物及所到之地之景物。尾联抒情,依所送之人的不同,或勉之以事业成功,期之以遂意如愿;或叙羡慕;或加劝勉。

如《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

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稀。

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原因是送王奇光赴吏部之选。“西亭”是虢州的送客亭。“五马”的典故最早出于《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因此“五马”为太守美称。颔联和颈联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春初,并且描写了送别友人赴选之地潼关门的景色。尾联安慰鼓励友人不要因为落选而伤感。“送人赴选,满篇春色可喜,结二语增人信心,实则殊未必然,才调稀而落选者大有人在。”[4]

另外一首押“长”字韵的送别诗与此诗非常相似。《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

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醉经秦树远,梦怯汉川长。

雨过风过黑,云开日脚黄。知君解起草,蚤去入文昌。

这首诗是送友人仕宦之作。首联“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与上一首“红亭酒瓮香,白面绣衣郎”极其相似,并且都出现“酒”意象。点明是为礼部尚书郎李司谏而送别。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所经之地秦树蜀山与汉水的沿途风景。尾联是送李司谏早去尚书省任郎官,饱含祝福勉励之意。把这两首诗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不仅是典型的三部式,而且其韵脚相同、意象极为相似。充分地体现了岑参探题分韵送别诗的模式化倾向。正如斯蒂芬欧文在《盛唐诗》所言“送别诗的中间对句通常描写眼前与离别情绪相关的特殊景物。但还有更自由的方式,如探究在场诸人的情绪,细致说明旅行原因,或推测未来的情况。少数习惯性的并置开始出现,如在律诗的第三联以酒与歌或离别诗相对。”[5]

(二)两部式。即一首律诗,分前后四句,截为两半。往往前四句写送人之时目前景致,引发送别之意;后四句言送别之情、别后相思。或前四句写所送之人之处境,交待分别之由;后四句表现分离意趣。

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这首诗是送宇文舍人出为元城县令所作。前四句写送别友人时的景色,引起送别之意。用了“双凫”的典故,用双凫来比喻县令。并点明了送别的原由,是从卫河行舟赴任。并且说明了宇文舍人曾为近臣的处境以及行役时的状况。后四句用河南的县花和潼关的杨柳来暗示所到之处对县令宇文舍人的期待,以及诗人对友人的别后思念和对友人仕宦的鼓励和劝勉。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驷马应花枝,人人夹路窥。离心且莫问,春早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别君能几日,看取鬂成丝。

此诗是诗人在稠桑驿遇到同僚严武时所作。“严武为河南尹,岑参在虢州南池迎候未至,而于稠桑驿相逢喜甚,话及昔日供职左右省联接之旧情,不可复得矣。严武宜亦有作,今无存矣。”[6]诗的前四句写了送人之时的春季的景致,引发送别之情。后四句对严武位居高官为国事操劳表示倾慕和赞许。

可见,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在构思甚至语句上都出现了极为相似的情景,因而也影响到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许是因为迎来送往的场面太多,而且多是官场的应酬,因而缺乏真情实感,这就使得一些诗歌在艺术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当诗人以相似的语言惯性地套用这一结构时,让人感到诗歌仿佛被支解后又贴上一二三四的标签,完全丧失了诗的整体浑融性。除了在结构上有“三部式”、“两部式”的模式化倾向外,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在内容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二、内容的模式化

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赠别》从法度和技巧的角度对送别诗内容的模式化倾向做了精炼的概括:“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7]一般来说,传统的送别诗内容最多也不超过以下几个方面:送别的时间地点、惜别情怀、别后相思、路上景物时令、设想目的地的情形、对对方的赞扬。

岑参的这类送别诗在诗中大量写景。“送别诗,这一类诗在唐诗中比重较大。送别诗中含有景物指向,这一景观必为行人到达之地的特殊景观。……故在送别诗中,应描写行人至所的风景,这差不多成了送别诗的模式,对行人至所风物的描写不仅使诗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会使诗歌带上浓郁的地方气息,有了不同风格的呈现。”[8]早期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一个最显著的缺点就是将毫不相关的各种景物拼凑在诗句中,景物不是有机地组合,而是杂乱地堆砌。而到了岑参这些诗人手里,他们注意到对景物的摄取,注意到把摄取的景物进行组织、剪裁,从而组成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

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这首诗是诗人居虢州时的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由远及近写送别的环境。首句写置身红亭中远望所见。虢州四周多山,远远望去,顺山势而上的驿路如挂城头,写得很逼真。“挂”写出山势的高峻,单单选择驿路来写,暗示登程之意。第二句从远望收拢来写送别的宴饮场面,但不写酒酣耳热之时,而写客散饮罢之际,别离即在目前。“雨未收”三字告诉我们,送别的宴会已经很久了,看样子雨下的要更久。一面是遥远漫长的驿路,一面是经久难散的饯别,依依不舍的别情就在这种景物的对照中透露出来。诗的后两句由近及远,是对李判官此行的想象,在这样一个山雨濛濛的秋日,对于即将登程的友人,恐怕更多的应是挽留,而诗人却将笔锋一转,勾画出汾水的秋景:汾水之上的秋天,当时还是汉时的景象吧!今日虽已不似汉武帝时那样兴盛,而风土依旧,前程美好,此行好可做一番事业。这两句于人事变迁的慨叹之中颇含有慰勉之情。这首送别诗以送别的具体地点红亭为中心,由近及远,构造出一个烟雨濛濛的送别环境,在这种容易产生缠绵难舍之情的氛围中,却又由近及远,让思绪驰骋千年之前,千里之外,借以点出“使赴晋绛”。前后两层看去纯为景物描写,而送别之情自在其中。

另外,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还可以看出盛大的宴席送别场面,“盖唐人送别多置别宴,而同时同地酬赠诗显然亦为社交集会的产品。”[9]典型的有《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戌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这首诗为虢州刺史王奇光设宴席为送河南尹严武赴长水而作,在这样盛大的宴会饯别场合下,文士们必须探题分韵赋诗,岑参得时字。首联营造了歌舞升平的宴集场面,歌妓们演奏各种乐器,丝竹杂奏,并且诱劝客人饯饮,觥筹交错的盛大宴会场景。颔联点明了虢州刺史王奇光为地主设饯筵者,他设宴送别严武,宾客们通宵欢宴到天明,安坐勿辞也。颈联和尾联描写了虢州弘农升平的景象,宾客皆醉,严武醉似山翁。并赞美了河南之盛。

从此诗可见当时宴集饯别蔚然成风,在这种隆重的宴饯仪式下,诗人们必探题分韵赋诗,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合格的诗篇,诗人们需要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可循,因此必须储存一套可供容易仿效或临时套用的模式。能否即兴赋诗,也就成了衡量诗人才思的标准。“根据久已建立的宴会传统,在这种场合里最后成诗的朝臣要罚一定数量的酒。虽然这种处罚实际上十分温和,但受罚者肯定会因诗思迟钝而相当难堪。宫廷出游记录的确指出了最先成诗与最后成诗的人。因此,为能够承命迅速而写成雅致的诗篇而设立了一笔奖赏。而要做到迅速制作,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储存大量合适的惯例,及采用一种编排这种惯例的现成形式。”[10]可见,在这样的宴饯仪式下的群体性诗歌创作,其最基本的规则是限时和限韵。

君臣间的大型宴集饯别,文士、朝臣间的中小型送别仪式屡见不鲜。在送别这种隆重而特殊的场合,诗人们不禁要做诗赠别,何况唐代是个诗的国度。在这样的集体创作场合下,诗人们“群居相切磋”,相互提高诗技,使送别诗充分显示了其“可以群”的社会交际功能,充分发挥了其合群团结、协和关系的作用。送别诗的交际功能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担负了以诗代笺的通讯叙旧功能,并且发挥了即席而赋、因事而成的礼仪应酬作用。送别场合实际上也成了激发诗人才情,锻炼诗人才力的绝佳时机。面对隆重的宴饯送别仪式,文士必探题分韵的场合,学士朝臣们往往面对应制或应诏的特殊创作,这就需要有一种容易仿效或临时套用的模式。于是集体送别诗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形成了“有式可套、有迹可寻”的模式化倾向,这种倾向在初盛唐已初露端倪,这为中晚唐送别诗创作走向模式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译.初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8

[2]莫砺锋.唐宋诗论稿[m].辽海出版社,2001

[3][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初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228

[4]刘开扬 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c].巴蜀书社,1995,p484

[5][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译. 盛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229

[6]刘开扬 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c].巴蜀书社,1995,p452

[7][清]何文焕 辑.历代诗话(下)[c].中华书局,1981,p734

[8]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中华书局 ,2006,p59

[9]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107

情诗三行篇8

先我们来读一读陈姝琛投稿给《少女》的诗《不多》吧:

妈妈布置的做饭任务/不多,是不多――/只有一菜加一汤。

科技老师布置的幻灯片/不多,是不多――/只有五个小要求。

品杜老师布置的资料/不多,是不多――/只有一个大项目。

还有平时的作业/不多,是不多――/顶多写到九点半。/……/不多,是不多,都不多/可是加起来/就成了泰山/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作为年纪很小的作者,这首四节的诗整体看来还是不错的,可以肯定作者对生活还是很有感悟,而且能够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如果要从诗的语言角度审视的话,还是有欠缺的。

你仔细读一读,会发现这首诗用的全是叙述的语言,只有事件,没有意象,而且每一节之间也不押韵。这样一来,诗的味道就很淡了。一首诗,最好是既有韵律,又有意象,而且还要让读者联想起一种情景,一种很和谐很温馨的氛围。如果诗说出来的都是大白话,那么谁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分成行,就变成诗啦!

如果你常读诗的话,就知道了,一般来说,诗的语言大体包括四种:一是抒情性的语言,一是意象性的语言,一是哲理性的语言,一是叙述性的语言。

所谓抒情性的语言,就是有的诗的语言非常具有抒彩,让读者明显感觉到诗人的情感是非常投入而且虔诚的。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语言,主要算是抒情性语言,因为整首诗给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息,而且诗的线索就是诗人对康桥的爱的情感。

如台湾诗人纪弦的诗《你的名字》的开头两行就非常具有抒彩。把诗人心底的对爱人的虔诚之恋表达了出来: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

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也是很抒情的,来读读它的开头的三节吧: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可以看得出来,诗人的语气是邀约式的,是以非常强烈的主体情感来参

与到与他人的对话之中的,我们在阅读时甚至都没在意它的意象如何如何,

但它的情感已经抓住了我们的心。

所谓意象性语言。就是有的诗主要是以意向取胜,而且一首诗里有中心的意向或有一连串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向之美甚至胜于情感。比如,我自己就写过一首小诗,题目叫《花蕾》:

藏着一肚子的笑话

只要她一开口

春天就会发笑

这首小诗,只有一个意象――“花蕾”。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花蕾”比作了一个很活泼,很风趣,很有活力且快乐的女孩子。这首诗当然表达了我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但它之所以能被发表且被读者喜爱,我想还是因为它意象很有情趣,而且给人一种惊奇感。意象性语言的诗,要求诗人一定是很会观察和感受的,而且对外部事物很敏感,并能够用很巧妙的词语表现它的美感,传达它的神韵。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意观察,就很留心一些小生命的变化,感受它们的灵气,所以写了不少这样的意象诗。当然。有的诗的语言里,既有意象化语言。也有抒情性语言。两者结合得非常巧妙。下面是小诗人冯恰琳写的《离别》:

草叶上的那滴露珠

其实是我的一滴泪

晶莹的

剔透的

朋友

你要走了

那是我为你流的

算是离别的礼物吧

虽然

在笑着为你祝福

心里却是无尽的不舍

这首诗应该算是一首很不错的意象性诗,但它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前面的四行,应该是意象性的语言,诗人把草叶上的露珠看作是自己的泪滴,这种意象使没有生命的自然之物变得具有人情人性,因此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后面的七行,应该算是抒情性的语言。不过,这诗后面有些哆嗦,最后的三句是可以删除的,因为前面为离别流泪,已经表达了不舍之情,所以直白地说“心里却是无尽的不舍”,就没有必要。了。

诗的哲理性语言,主要是指有些诗里,主要是传达诗人的理性思维和哲学观点,表达诗人对世界、生活和生命的看法和判断。如我们都熟悉的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以对比的手法,用理趣化甚至是格言式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

大家都知道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不属于抒情诗,当然有意象,但主要是给人以哲理的美,激发读者进行理性思索,很多人可能觉得哲理诗最容易写,其实像《断章》这样的哲理诗要求诗人有很高水平。首先,诗人要有人生诸多经验,而且对生活有深邃的理解。同时,他还具备以意象化的模糊性的语言来传达理趣的能力。有的诗,有哲理,但缺乏趣味。没有让人反复回味的空间,这样的哲理诗实际是用大道理来做诗的。少年写诗,有不少人爱写一些生活感悟,但少年初学诗,我建议还是少写哲理诗,多写抒情诗和意象诗。

有的诗的语言主要是叙述性的。比如,藏克家的《三代人》,也是很有名的小诗,这首诗有些哲理,但主要是叙述性的: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留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你看,在这诗里,诗人其实用最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三代人的生活,描述了三代人的不同的生命状态。而且,你可能会发现,这首诗的线索不是情感,不是一个哲理,而是时间。

以叙述性语言为主的诗歌,它往往会给读者明确的时间概念,而且还会表现时空交错感。以叙述性语言来写诗,最忌讳的是只叙述,只讲故事,只回忆,而不注意用抒情和意象。也就是说,即使是叙述,也要尽力把读者带到一个独特的情景里去,让读者感受到――他阅读诗时,进入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区别的时间与空间里去。前面提到的陈姝琛的诗《不多》,就差一点情景性。说白了,就是意境营造得不够。篇幅有限,关于写诗可以说很多很多。

最后,想告诉大家一点经验,写诗以后,不要太急于发表,一定要放一放,认真品评几次,加以修改。

雨君姐姐给我传过来好多读者投稿给《少女》的诗,这里,就拿一首诗来说说修改的问题吧。这首诗趣为《小鸟和蓝天》:

蓝天

是小鸟的五线谱

小鸟

是蓝天最伟大的钢琴家

试问

地做谱纸天做谱

谁人敢弹

上一篇:婆婆来了有声小说范文 下一篇:乌鸦受骗以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