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课件范文

时间:2023-12-04 15:41:13

伟大的悲剧课件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1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教材是专业基本功,解读教材时必须对教材本身有明确地理解及读懂教材讲什么,教学要求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什么。我在教学《斑羚飞渡》、《珍珠鸟》这一类文章时,有忽略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以及人和动物和平相处却一味强调“环保”问题。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主题,以免偏离方向。教师只有在领会教材意图,掌握教学思想,抓住教学起点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2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各种教学活动设计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经验,不少时候教学目标是迷失的,如,在教学活动课“戏剧大舞台”时,课堂从头到尾唱京剧、黄梅戏、扬剧以及表演,这样的课堂活也活了,乐也乐了,但学生最后并没有掌握戏剧的知识,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定位正确了,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1.3设计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训练设计的简单化。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是合作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各种探究活动。我在教授“戏剧大舞台”活动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种戏曲,提出第一问“这是哪几种戏曲剧种?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剧种?”正当同学们讨论兴奋时接着提出第二问“能说出几个著名的戏曲故事吗?”此时学生兴致极高,课堂气氛活跃。于是又提出第三问“这些故事中人物有怎样的性格?常用些什么样的脸谱表达出来?”。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围绕仲永“泯然众人”这一结果,原因是什么?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再延伸:仲永自己有没有责任呢?你如果是仲永,你会怎么做?最后指导讨论:“谈谈成才的因素”“你将如何面对学习”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探究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得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实施

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实施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策划者又是指导者,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有效地实施教学。

2.1有效讲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只能“少讲”甚至不讲,其实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离不开讲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授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讲的内容、方法。讲亦有道。一是讲授内容是必要的,二是讲授方法是清晰到位有效的,三是讲授必须是适时的。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发生的讲授是最有效的。

比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这样讲授:“我们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而文题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呢?文是“悲”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们又伟大在何处?”我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作为分析内容,成功讲授本文的主题。

2.2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把握空间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在教授《行道树》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用抓文眼法、寻找关键词句法等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文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难以理解。我让他们抓住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①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②从事神圣的事业行道树随了哪些痛苦?③为什么说痛苦反而把这种深沉留给我们?从痛苦中能得到快乐吗?对于这几个小问题学生容易解答。再把三个小问题连成大问题,学生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注意提问的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

2.3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真实含义是“有效的关注”。因为这里的倾听不仅指用耳朵,同时注重用眼睛。有效倾听是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况,心中有学生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首先要求养成倾听学生的习惯,把课堂的中心工作从关注教案转移到关注“学况”上来;第二要善于发现,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回答及作业中的问题,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的课程价值,生成珍贵的教育资源。

2.4有效反馈;有效的教学依托于有效的反馈。首先反馈宜适时,这时的反馈有利于学业的提高,同时反馈宜“积极”。所谓“积极”的反馈是指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反馈,而不是通过反馈挫伤学生,力求在积极的反馈中交流情感,实现精彩的互动。学生对学习越是投入课堂反馈越是积极。因此,有效反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举足轻重。

有效实施还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有效活动以及有效管理来达到综合的有效教学的效果。

3.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反思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是通过有效反思来实现的。

我在教学中常常思考:“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我的教学效益不高?”“我怎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问题我都积极的归纳整理、跟踪研究,把问题变为课题,通过搜集、阅读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理论维度。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研究,用实践维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把这些“个人理论”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益。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2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它是一部感天动地的现实主义悲剧,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窦娥冤》也是引领学生进行悲剧审美体验,学习悲剧审美的绝好课文。基于此,我设计让学生在了解元杂剧特点和熟悉剧本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悲剧形象,探讨悲剧根源,体验悲剧审美,体味悲剧魅力。通过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和剧作的超现实情节进而把握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感悟悲剧美。

3.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4.欣赏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教学时数】

3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2.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第四折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生字词和有关元杂剧的知识

三、朗读比赛,熟悉课文(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表演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戏,开展分角色朗诵比赛。)

设计意图:依据戏剧的易于朗诵与表演的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比赛,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并且加深对元杂剧特点的了解。

四、品味鉴赏

1.窦娥之美――赏析悲剧形象,感受悲剧魅力

问题: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地方震撼你的心灵?(要求结合剧情圈点勾画,梳理窦娥的言行心理活动,整理归纳其性格特征,了解其悲惨遭遇。)

学生默读,勾画,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1)正直善良,义重情深。对自己的亲人,窦娥异常温存,关心备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婆婆病了,她熬药送汤;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就赶紧阻拦衙役,情愿屈招药死“公公”;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婆婆见了伤心;见婆婆后,她不顾自己死将临头,还劝慰婆婆保重身体,不要过分悲伤。

(2)刚强自守,决不妥协。当蔡婆婆迫于张驴儿父子的欲招其父子入门时,窦娥坚决不从,毫不退让,反复劝告婆婆。说明窦娥有主见有立场,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3)倔强刚烈,顽强反抗。前往法场受刑时,她指斥天地鬼神,实际上是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责,对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底层妇女来说,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说自己的冤屈。她至死也不放过张驴儿,变成鬼也要为自己鸣冤昭雪。

(4)悲惨不幸。窦娥三岁失母,七岁做童养媳,十七岁成婚,十九岁丧夫,二十岁冤死刑场。窦娥的遭遇让人怜悯同情,唏嘘落泪。

综上所述,窦娥是一个遭遇不幸但灵魂美好,心地高尚,令人敬佩的封建社会的下层妇女。这样一个可爱生命的毁灭实在可悲,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窦娥的悲剧引发人们深思,当时善恶、清浊与社会秩序究竟颠倒、荒谬到了什么程度!

2.窦娥之冤――探讨悲剧根源,把握悲剧主题

问题: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明确:

(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远因。其父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而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剧中赛卢医同样是难以忍受高利贷的重压而心生恶念,谋害债主蔡婆婆,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偶然碰到救了,从而张驴儿父子就狼入蔡室。这些偶然事件背后是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泛滥和社会管理的失序。

(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

(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窦娥本来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没料到官吏贪暴枉法,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不管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即处死窦娥。

(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到高利贷、流氓地痞和贪官污吏这三层压迫,终于酿成了窦娥的冤案。在这里,没有公道,秩序混乱,清浊不辨,善恶颠倒,总之是“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的悲剧,是善良的人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3.《窦娥冤》之美――赏析悲剧艺术,体会悲剧特色

(1)理解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并且这三桩誓愿都实现了(第四折里交代楚州大旱三年),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超现实情节?

学生朗读“三桩誓愿”部分,讨论明确:

①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需要;

②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寄托作者鲜明的爱憎;

③使作品既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奇异的浪漫色彩。

教师总结:作者不甘心善良美好、正义合理的东西被无辜蹂躏,他要使正义得到伸张,冤屈得到昭雪,因此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吸取前代流传的有关传说加以改造创新,创造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浪漫主义情节,更强烈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精神和民众的意愿,使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2)品味本色自然的语言

问题: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所谓本色,就是不事雕琢,朴实自然,既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又具有艺术韵味。读第三折,选出你喜爱的语句进行赏析,然后全班交流。

(3)比较阅读

问题: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变。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关汉卿原作是怎样用人物身世之苦来加重剧作悲剧气氛的,并加深对原作中窦娥强烈斗争精神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黄克先生称道它“笔力苍劲,故事本色,鞭笞得力,悲愤酣畅,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所言极是。从窦娥的悲惨遭遇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丑恶,感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到了悲剧给我们心灵带来的震撼。

六、布置作业

上网搜集有关《窦娥冤》研究和演出的情况,以加深对这部戏剧的理解和体会。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3

大家都知道,四川于5月15日发生了八点零级的大地震。在短短的几秒钟内美丽的大城市成了废墟,房屋成了“叠饼状”,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发出的臭气。什么都没有了,有的是悲惨的景面,有的是伤心的哭泣声.......在这悲痛的日子里,一件又一件的感人故事从我耳边传过。其中,最感人的要算犹如我们父母的慈爱的老师了。

丁呤呤,丁呤呤,上课铃响了,当一位潭老师还没有讲课时,当爱搞恶作剧的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玩耍时,当爱学习的孩子来不及翻开书时,死神之翼已靠近了可爱的孩子们。只见墙壁裂开了,柱子东歪西斜,摇摇晃晃,眼看就要倒塌下来了,逃跑也太迟了,潭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张开温暖的双臂,紧紧地把四个孩子们抱在怀里。后来,几个孩子们毫无损伤,老师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伟大的老师啊,让我们的同胞门都献出爱心,我相信,13亿颗爱心除以这场灾难,那就是非常的渺小。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4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渗透的当今,美术基础教育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应对青少年学生有机地渗透审美心理教育。近年来,笔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研究和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努力寻求语言文学与美术作品或创作之间的美学通径,寓审美教育、美术实践活动于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启迪,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异中求同,打开通境

在往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常感困惑的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困难。学生课外阅读有限,似乎在语文与绘画之间存在鸿沟,两者之间的经络很难打通。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有的懒于思考,对课堂提问、探讨问题无动于衷;有的对作业厌烦、马虎,应付了事,甚至偷懒不做;有的作文只写一些假大空的套话,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写不出真情实感。不少学生还摆出一副“你唱你的调,我睡我的觉”的架势。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培养“古今通、中西通、艺理通”的“通人”是美术院校的教学理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己必须搞明白语言文学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异同。庄子说:“道通为一。”其实语言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体异性通,我们要从中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同,它们都是语言,都是一种道说;异,它们在表述方式上一个是诉诸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个是诉诸视觉。莱辛在著名的《拉奥孔》一书中以拉奥孔的艺术形象为例,指出诗歌与雕塑语言艺术(即视觉艺术)之间的异同,主要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异”。诗人和雕塑家都在表现拉奥孔的痛苦,因为诉诸感官不同,表现方式就有所不同。诗人可以用语言文字恣意地描述拉奥孔因痛苦呐喊而扭曲的脸;雕塑家则不同,他以实体形象诉诸视觉感官,虽然表现的是拉奥孔的痛苦,但是拉奥孔在塑像中只是微张开嘴,他的痛苦表现在人与蛇的纠缠、冲突、搏击的肌肉张力中,这样,人物的脸孔不至于因痉挛而变形、变丑。虽然两者语言不一,但毕竟都是描述人物的痛苦,在作用于读者和观众的精神层面的情绪感染上却是相同的。

搞清楚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这两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跨学科对话和分析,这样也便于抓住这些学美术专业的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他们思考、探讨、联想、理解、感悟。例如,笔者在教学戏剧《窦娥冤》《雷雨》,小说《祝福》《药》《桥边的老人》《变形记》等悲剧作品时,尽量引导学生去挖掘作品中通过故事情节描述及人物言行、心理刻画所表现的悲剧内涵,使其充分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情绪。尽管很悲愤,很痛苦,但回味后我们精神上还是有愉悦感,因为我们从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了认识的满足、理解的满足、欣赏艺术表现形式的满足,最后得到了艺术审美的肯定性的情感满足。而这种心理结构就是审美态度。我们用这个态度去把握世界,对象就成为美。在分析、讲解课文的过程中,笔者往往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课件中的图片作适当的拓展教学。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挣扎的奴隶》,奴隶的姿态是一腿挺立,一腿上抬,整个身子剧烈扭转,表现了强烈的扭曲、强烈的挣扎和强烈的对比。人们说这一作品体现了“巨人的悲剧”。而米开朗基罗的另一件雕塑《濒死的奴隶》,奴隶的形象却表现得十分安详,肌肉是那样平静,完全没有死前的痛苦。这个意境,就如作者后来在《夜神》的座下刻的一首诗所说:“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的,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和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快乐。不要惊醒我,啊,讲得轻些吧!”《濒死的奴隶》好像在说:活着是痛苦的,只有死才能解脱一切苦难。这两座雕像从动作到每块肌肉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雕塑语言、人体语言的力量,充分传达了作者的反抗和愤慨情绪,充分展示了雕塑艺术之美。通过比较,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我们无论是学习文学作品还是国画、油画、雕塑、木刻等造型艺术,都同样需要用心去品味,去体会伟大的艺术家是如何观察生活的,如何表达内容、主题的,文学艺术之美或绘画艺术之美是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认知能力。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5

关键词:互联网+;美育;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K25;G12 文献标识码:A

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中,对历史的整体性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将历史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1.美育的含义

关于美育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美育,即为审美教育,旨在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亦是中国提倡“美育”第一人。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美育在大学生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生行为思想方面都区别于中学生,尤其是自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在多年高强度的理论灌输的状态下,进入大学后,易产生一种排斥理论教育的心理倾向。把美育融入历史教学中,运用具体人物形象、历史事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引起共鸣,达到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对比现当代世界、中国社会状况,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1)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与道德情感上的陶冶。我们不光要学习探讨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外交与文化层面上的影响的不可避免性。从个体情感的角度去体会历史人物内心的情感历程。

(2)通过对人物活动的观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中国近代史中,历史人物多以悲剧收场,历史中的悲剧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在严重实践斗争中的苦难或死亡,虽暂时被压倒,但终究历史会沿着前进的道路发展。因而历史人物的悲剧性会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即在审美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这就是悲剧的崇高感。

3.高校近代史教学中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成长于网络环境下的“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追求效率化、认知思维敏捷、崇尚平等自由与思想活跃等心理特征。简单地对课程知识点进行理论讲述,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关于近代史的内容与知识点,学生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可轻而易举获得。然而审美教育却是这些网络信息平台无法替代的。

把审美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中,有利于“90后”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都是由重大事件串联而成,而历史事件又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人格美往往是体现在重大的社会中,特别是特殊情境中的人格价值。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上悲剧性的失败和毁灭具有其特殊的审美性,以及社会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矛盾冲突下所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学方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1)影片教学。通过电影纪录片形象生动地再现还原历史事件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纪录片《甲午甲午》《回望梁启超》,电影《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建党伟业》与《建国大业》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网络学习平台。Coursera、Udacity、edX、中国大学MOOC,以上都为大型开放式网络平台,而且都有相应的手机客户端,方便为“90后”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有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如重说近代史、近代史研究等,每天都会推送相关有趣的历史事件以及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等内容。

“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可见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进行美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对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应该把它作为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之不断完善,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亦要把教学内容与当下相结合,紧跟时代,更好地完善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宏对.试论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悲壮美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1):84-86.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6

《杨修之死》一文见于新课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对该文的教学赏析,尤其是对杨修被杀的原因分析,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华说”“政治说”“性格说”“身份说”等等,让人莫衷一是。那么杨修究竟死于何由,其死因的何种说法更接近事实真相,更合情合理,更符合该故事编入初中教科书的初衷,更有利于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呢?

一、探究杨修死因

杨修杨德祖,其人因才思敏捷、博学多才、聪颖多谋而得到曹操的赏识器重,被委以行军主薄,成为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那么,才华横溢的杨修,年纪轻轻,怎么就成了曹操的刀下之鬼呢?

(一)探究原著,杨修之死,性格铸就

细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归纳引起曹操“恶”杨修之事,主要有如下几件:

一是“绝妙好辞”: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过曹娥碑,见碑阴镌刻“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操问其意于杨修?杨修正欲作答,操止之。三十里路后,操曰:“吾已知其意,尔先言,与吾同否?”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是受的意思,为辞。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我们不妨猜度一下曹操当时的心思,他在想些什么呢?佩服杨修,抑或是杨修你不给我面子?笔者想两者兼而有之。作为杨修,面对高高在上的主子,他顾及到主子那时的感受了吗?不练达人情世故的杨修啊,其性格可谓“幼稚”。

二是“阔门”:“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杨修说:“丞相嫌园门阔耳。”工匠们按杨修的建议修改了园门。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曰:“谁知吾意?”“杨修也。”

操虽称赞杨修,“心甚忌之。”曹操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杨修却抢了他的风头,他能不“忌之”吗?明代思想家吕坤言:“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曹操可以不“忌”,可以尽显其才,因为人家是高高在上的主子。可你杨修不行,因为你是人家的奴才。杨修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个“忌”。他缘何不“忌”?性格使然也。

三是“一合酥”:塞北送酥一盒与曹操,杨修因见盒上操写“一合酥”而与众一人一口分吃了。杨修在干什么?卖弄自己的聪明啊。于是曹操“恶之”。不要说曹操,就我们普通人,对人之“卖弄”都会“恶之”。何为“喜欢卖弄”?性格也。

四是“梦中杀人”:曹操本想以梦中杀人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众人面前揭穿。这样,曹操“愈恶之”。口无遮拦的杨修啊,你可知“祸从口出”之理?何时能行“心知肚明”之道?难道真的“本性难易”吗?

五是参与“世子之争”:曹操本想试试曹丕、曹植的才干,以确定曹家事业的继承者,这本是曹家的家事,可杨修偏要搅和其中。才华横溢的杨修,岂能不知历史上“世子”之争的凶险?他是知道的,但其喜欢表现自己的性格左右了他的理智。他“扶植贬丕”的作为,使曹操“大怒”。杨修啊,你忘记了自己永远是奴才的身份了。先贤朱舜水有云:“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杨修,你可以“满”,但不该任着自己的性格“溢”啊。

在这五件事中,杨修因“放旷”而“数犯曹操之忌”已经在作为政治家和统治者的曹操那里为自己掘好了坟墓。曹操“忌”的是什么?“忌”的是杨修不给他这个主子面子。面子是中国人传统中最注重的东西之一。杨修多次不给他主子曹操面子,这是做“下属”的一大忌讳。最终,曹操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这一能摆在桌面上的罪责为“借口”杀了杨修。杀则杀矣,而杀汝之放旷;死则死矣,而死尔之性格。

(二)人物印证,杨修之死,性格所致

对高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且不说他伟大的爱国情怀,只说他的“性格悲剧”。屈原性格耿直、执拗、孤傲、自命不凡。“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高贵的出身,非凡的降生,特别的名字,完美的修养……从中可以看出,屈原的人生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其“孤芳自赏”所致的“不群”,而“不群”缘于其性格。可谓,屈原的人生悲剧就是其“性格悲剧”。屈原可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之理?在性格造就人生悲剧这点上,屈原与杨修是相通的。

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真的不是“蓬蒿人”。他既能“杯酒诗百篇”,又常以范蠡、张良自许,可谓有才。他虽然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最终只落得“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何使之然也?性格,他桀骜不逊、蔑视权贵的性格,造就了其仕途的悲剧人生。其文才盖世,但傲骨天成不改,使毕生拜相封侯、匡时济世的宏愿只得随水东流。李白的仕途悲剧与杨修的悲剧人生,相通之处就在于性格使然也。

早年怀着“大济苍生”理想抱负的陶潜,最后只能隐藏在山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固穷守志,终于一生。读者虽然钦佩他高洁旷达、灵智早悟的人格和才华,但也悲叹他仕途的悲剧。追寻历史人物,让人看到,性格使杨修成为了曹操的刀下鬼。可见,不论是不知韬光养晦的“才华说”,还是不懂趋利避害的“政治说”,抑或是固执己见的“身份说”,其根源都是性格,是其“恃才放旷”之性格。痛惜,杨德祖,死于性格。

二、彰显情感目标

我国现代学者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说:“文化传统可以制约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人们的行为习惯,控制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人们的终极关怀。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同样,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陈炎说:“在感性生命方面,中国文化中有一种‘不为人先’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组成部分的“谦恭礼让”的为人性格,在我国被推崇了几千年。很显然,杨修“恃才放旷”的性格表现超出了这个传统,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当然也是不合曹操胃口的。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稍有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即使在现今的中国,在一个单位,两个“才等能同”之人,“锋芒毕露、狂放不羁”者往往会被冷落,“虚怀若谷、谦恭礼让”者常常会得到重用,更不用说“三国”时的中国了。政治家曹操喜欢为臣者对他“谦恭礼让”,文明现代的中国人又有几人会欢迎“放旷不羁”者?

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至少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性格是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性格,怎样的性格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的性格),应该是教学此文时要实现的“情感目标”。把教学的“情感目标”放在对“性格”的探讨上,笔者想也应该是该文本编者的意图。如果放在“才华说”“政治说”“身份说”上,那该文本的探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也就很难实现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故曰,杨修之死,性格使然,也是实现教学之情感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杨修之死,死于其“放旷”之性格;教学中对其死因的探究,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杨修性格”的局限性,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7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父亲是一个商人,曾任过斯特拉特福镇的镇长。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先后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莎士比亚自幼就接触过戏剧,不断有一些著名的剧团来他家乡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使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在文法学校,他经常在课下研读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尝试练写诗歌。14岁时,由于他父亲陷入债务,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谋生。他18岁结婚。1586年,他离开家乡,赴伦敦谋生。开始当过一家剧院的打杂工,在戏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在繁忙的演员生活之余,他开始从事剧本改编和创作。在16世纪末叶,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

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部抒情长诗。他的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590年至1600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莎士比亚初试创作,本时期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期,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历史剧、喜剧和很少几部悲剧,这些剧作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代表作为:《查理三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皆大欢喜》。

1601年至1608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时期,本时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莎士比亚的文艺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他的创作艺术也达到了巅峰阶段,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609年至1613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三时期。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基调显得深沉和忧郁,他的作品开始由悲剧转向传奇剧,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等,其中后者具有深远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作描述的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的父亲突然暴死,得到父王的噩耗后,他立即回国奔丧。其时,叔父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王位,母亲正匆匆要改嫁给新王。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他痛苦不已,抑郁寡欢,厌世之情开始在他灵魂深处产生。

正当新王与母后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父亲的鬼魂在城堡上空出现,向王子诉说自己的死亡真相,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谋杀而死的,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将毒草汁滴入他的耳中,毒死了他。父亲的鬼魂要王子为他报仇。

哈姆雷特下决心替父复仇,为证实叔父谋杀父亲的真相,他开始装疯,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精神失常、语言癫狂的样子。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克劳迪斯开始怀疑起哈姆雷特,先后派遣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去试探他,被哈姆雷特看穿识破。一天,哈姆雷特乘一个戏剧班子进宫演出之机,授意他们演出了一出凶杀戏《捕鼠机》,邀请新王和王后一起前来观看。这出戏讲的是在维也纳发生的一个蓄意杀兄案。在观看演出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面容失色、惊慌失措、坐立不安,戏未终场,便仓皇退席。鬼魂的话得到证实,哈姆雷特断定新王确是弑父篡位的叔父!与此同时,克劳迪斯为搞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同时派波洛涅斯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的母亲责备他对克劳迪斯无礼。哈姆雷特反唇相讥,言辞激烈,气得母亲一阵尖叫, 呼喊救命。帷幕后面也跟着发出声响。听到帷幕后的声响,哈姆雷特误以为克劳迪斯在偷听,便拔剑将其刺死。可倒下的却是老波洛涅斯。克劳迪斯害怕哈姆雷特会伤害自己,想出一个借刀杀人之机,匆匆派人把哈姆雷特遣送到英国,暗中让他们携信给英主,让英主处掉他。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的信件,将计就计,改写了文句,让遣送他的人到英国替他送死,自己借海盗的帮助返回丹麦。这时奥菲利娅因父亲被爱人杀死、爱人哈姆雷特被遣离国,伤心过度,精神失常,后溺水身亡。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纠集一伙反叛者要为父报仇。不久,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提出挑战。阴险的克劳迪斯唆使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决斗,他在雷欧提斯的剑尖上涂了毒药,在哈姆雷特身旁放了一杯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在决斗中,哈姆雷特取胜。比剑休息时分,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顿时警觉, 夺下毒剑也反刺对方。雷欧提斯知道自己不能活命,当众披露了克劳迪斯的毒计。这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怀着新仇旧恨,用毒剑、毒酒一齐加于克劳迪斯,杀死克劳迪斯,惩罚了这个元凶,报了父仇,同时自己亦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充分体现。施咸荣先生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倡人道,反对中古神道,把人比作天神,歌颂人的伟大力量,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全集,Vol.9,4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者理想的代表人物,剧中他与克劳迪斯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戏剧一开头, 莎士比亚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丹麦发生宫廷政变,老国王被害,王位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克劳迪斯窃取;“在新王的统治下,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外敌压境、民怨沸腾,窃取得来的王位岌岌可危。他的宫廷成了当时英国封建阶层混乱时代的写照。王后‘让淫亵冲没了心窍’,成了‘情欲的奴隶’,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见风使舵,是个圆滑世故的官僚。……在第一幕的结尾,老王的鬼魂‘显灵’给他之后,哈姆莱特就惊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台词是解开哈姆雷特性格的钥匙。从一开始他就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现实的任务结合在一起的。”(引自郭开平等)哈姆雷特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本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通过装疯卖傻来替父报仇。“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 哈姆雷特敢于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他先后识破了奸王设下的一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 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哈姆雷特》成了一出‘巨人型’的悲剧。”(引自郭泽民)在这部剧作中,到处都渗透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观念,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高尚和爱情的力量的坚定信念。

哈姆雷特才能超众,决心要扭转乾坤,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总是郁郁不乐,优柔寡断。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意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这就是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世界观。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过分相信自己,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他们,始终处于孤立的地步,这就注定了他与黑暗势力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三、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

谈到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海涅把莎士比亚比作照耀英国国土的“精神上的太阳”,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他集天才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三位一体,他的作品具有高深的哲理,能供给人们以“高贵的养汁”;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赞扬莎士比亚作品的意义和内容“像宇宙一样伟大和无限”。他首创了现实主义手法,对人物的塑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莎士比亚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语言丰富、情节生动和题材鲜明等方面。他不愧为英语语言大师,在语言运用上,他的戏剧最具特色,托马斯·格雷(英国诗人)在谈到他时说:“每一个词到了他手里,都成了一幅画。”他使用的语言丰富多彩,准确精辟、生动活泼、优美动听。他不仅词汇量大,而且善于驾驭语言,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词汇、短语和双关语。他敞开了语言大门,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活生生的语言几乎全部收集进来。当今英语中许多词汇、短语、用法、谚语和格言都是从他那里继承下来的。“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满口荒唐’之言,克劳迪斯阴阳怪气之语,还有波洛涅斯擅长用的诗体语言,都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人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莎士比亚的智慧火花和艺术光芒。”(引自郭泽民)在《哈姆雷特》剧作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极其精彩,名段“生存还是毁灭”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已成为当今人们吟诵的名篇。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莎士比亚独具匠心。他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人物画廊, 塑造了一系列各种各样、性格复杂、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所有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实可信。“他的剧本像一幅巨大的油画,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传,197)他创作的著名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同罗密欧、朱丽叶等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被列入了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

莎士比亚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世界文学发展影响巨大。他的文学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他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深切地表达了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忍。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莎士比亚“善于描绘宽阔的时代画卷和揭示时代的基本动力。”(莎士比亚传,206)屠格涅夫称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响亮和光辉的名字,他已经成了人们的财富,已经成为他们血肉的一部分。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卡拉姆辛写道:“莎士比亚的思想像雄鹰一样在天空翱翔,绝不能用衡量燕雀的标准去衡量……他是个天才,他仿佛是大自然的化身,他用自己的目光拥抱了太阳和世间万物,无论描绘英雄和小丑、智者和愚人、勃鲁托斯和鞋匠,他的技巧同样高明。他的戏剧就像是一座无比壮观的大自然的剧坛,虽然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但仍然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整体,无需现在的剧作家们去修改。”(莎士比亚传,207)

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深深地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作为一位不朽的艺术家,他以自己的宝贵财富——充满哲理的戏剧和诗歌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艺术宝库,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正如他的挚友本·琼生所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参考文献:

[1] 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M].许海燕,吴俊忠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 杨晓峰.英美文学精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施咸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4]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郭开平.中外古代文学与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伟大的悲剧课件篇8

以苏教版高中必修为例,我们在教材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整体美学风格偏丑的作品,如《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祝福》、《拿来主义》、《雷雨》、《琵琶行》、《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纪念刘和珍君》等。另外,在新课标所推荐的课外读物中也存在大量明显具有审丑风格的作品,如《红楼梦》、《呐喊》、《子夜》、《家》、《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哈姆雷特》等。

悲剧往往更能摄人心魄,所以很多经典之作都逃不开这一点。在文学史上,越是经历坎坷的人,往往越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中都有浓厚的悲剧因素。“就像喜剧、喜与美有着天然 的联系一样,悲剧、悲与丑往往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古代文学中最有价值的经典大多是以悲、丑为主调的作品,审丑倾向是相当明显的。”1既然选经典绕不开“悲”的因素,那么我们在实际的美育教育中就不能无视这一点,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些“丑”的因素来进行“审丑”教育呢?

一、辨别美丑,培养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

丑与美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没有丑,也就无从谈美。语文教材中饱含着大量的美丑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对美的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丑的因素的利用。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转型期,思想情绪不稳定,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很重要。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这个人物形象,作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思想僵化,反对一切变革,是封建思想坚定的维护者。这样的一个人物对寡妇身份的祥林嫂自然是充满鄙视的。他对祥林嫂的遭遇是冷漠的,并最后和祥林嫂的婆婆、大伯、柳妈以及周围嘲弄她的人一起埋葬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可以说是一切封建的、落后的代表,这样的“鲁四老爷”今天也还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这一形象,自然会大有收获。

二、扬美弃丑,培养学生的审美取舍能力

社会远比学校复杂的多,尤其是在当下,这就更需要我们增强自己的审美和审丑的能力。从芙蓉姐姐开始,陆续又出现了凤姐、兽兽、干露露等“名人”。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社会的审美取向正趋于低俗化。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尖锐地指出,社会现实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取向以及辨别美丑,扬美弃丑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审视美丑,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不是一种简单的否定思维,中国青年报曾指出:“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意义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独立人格的基础。其次,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事实上,离开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而“审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比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这篇课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普通人因残酷的战争而遭遇的种种苦难。战争是残酷的、“丑”的,然而人类在战争面前也是伟大和坚强的。就在这美与丑之间展现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性的赞美,对爱的讴歌以及对和平的无限渴望。

美育的实施不能缺少“审丑”教育,“审丑”不仅是人类面对真实生活和人性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类克服自身软弱性的表现和求真愿望的表达。

(Endnotes):

1 杨云萍著.语文美育和谐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第107页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时事评论作文范文 下一篇:升学宴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