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12:58:08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1篇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

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四、悟读

是啊,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可以联系自己生活来谈谈吗?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比如借用鲁迅的那个“不耻最后”。跑3000米,最后一名,但坚持跑完。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2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1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教材是专业基本功,解读教材时必须对教材本身有明确地理解及读懂教材讲什么,教学要求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什么。我在教学《斑羚飞渡》、《珍珠鸟》这一类文章时,有忽略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以及人和动物和平相处却一味强调“环保”问题。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主题,以免偏离方向。教师只有在领会教材意图,掌握教学思想,抓住教学起点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2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各种教学活动设计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经验,不少时候教学目标是迷失的,如,在教学活动课“戏剧大舞台”时,课堂从头到尾唱京剧、黄梅戏、扬剧以及表演,这样的课堂活也活了,乐也乐了,但学生最后并没有掌握戏剧的知识,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定位正确了,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1.3设计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训练设计的简单化。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是合作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各种探究活动。我在教授“戏剧大舞台”活动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种戏曲,提出第一问“这是哪几种戏曲剧种?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剧种?”正当同学们讨论兴奋时接着提出第二问“能说出几个著名的戏曲故事吗?”此时学生兴致极高,课堂气氛活跃。于是又提出第三问“这些故事中人物有怎样的性格?常用些什么样的脸谱表达出来?”。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围绕仲永“泯然众人”这一结果,原因是什么?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再延伸:仲永自己有没有责任呢?你如果是仲永,你会怎么做?最后指导讨论:“谈谈成才的因素”“你将如何面对学习”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探究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得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实施

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实施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策划者又是指导者,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有效地实施教学。

2.1有效讲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只能“少讲”甚至不讲,其实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离不开讲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授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讲的内容、方法。讲亦有道。一是讲授内容是必要的,二是讲授方法是清晰到位有效的,三是讲授必须是适时的。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发生的讲授是最有效的。

比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这样讲授:“我们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而文题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呢?文是“悲”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们又伟大在何处?”我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作为分析内容,成功讲授本文的主题。

2.2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把握空间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在教授《行道树》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用抓文眼法、寻找关键词句法等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文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难以理解。我让他们抓住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①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②从事神圣的事业行道树随了哪些痛苦?③为什么说痛苦反而把这种深沉留给我们?从痛苦中能得到快乐吗?对于这几个小问题学生容易解答。再把三个小问题连成大问题,学生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注意提问的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

2.3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真实含义是“有效的关注”。因为这里的倾听不仅指用耳朵,同时注重用眼睛。有效倾听是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况,心中有学生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首先要求养成倾听学生的习惯,把课堂的中心工作从关注教案转移到关注“学况”上来;第二要善于发现,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回答及作业中的问题,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的课程价值,生成珍贵的教育资源。

2.4有效反馈;有效的教学依托于有效的反馈。首先反馈宜适时,这时的反馈有利于学业的提高,同时反馈宜“积极”。所谓“积极”的反馈是指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反馈,而不是通过反馈挫伤学生,力求在积极的反馈中交流情感,实现精彩的互动。学生对学习越是投入课堂反馈越是积极。因此,有效反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举足轻重。

有效实施还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有效活动以及有效管理来达到综合的有效教学的效果。

3.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反思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是通过有效反思来实现的。

我在教学中常常思考:“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我的教学效益不高?”“我怎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问题我都积极的归纳整理、跟踪研究,把问题变为课题,通过搜集、阅读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理论维度。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研究,用实践维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把这些“个人理论”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益。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人格培养

一、高中语文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文因道存,道以文显”,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教育的实质和宗旨始终是教人并非教术。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教师的作用时,把“传道”放在首位,其次才强调“授业、解惑”。有人说,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人格教育。这话与古人的教育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中语文教学,有意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育期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策略

1.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本,把情感教育以单元的形式归类,重点突出,思路非常清晰。《雷雨》《哈姆莱特》等课文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悲剧。在教案里,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都写到“从美学的高度鉴赏悲剧:陶冶高尚的情操”。欣赏悲剧是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们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的手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已经认识到悲剧的功能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和净化”。鲁迅先生则指出:“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引导学生鉴赏悲剧。要突出事物的价值被毁灭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时反思价值被毁灭的原因,这有助于学生吸取教训,少在现实生活中犯同样的错误;引导学生产生怜悯和恐惧之心,这两种情感会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亲手毁灭美好事物的价值,许多害人害己的事就可能因此避免。

外国有句谚语叫“喜欢看悲剧的人不会犯罪”。《哈姆莱特》中的克劳狄斯为了篡夺王位,毒死国王老哈姆莱特,最终酿成大量无辜人物的死亡惨剧,学生在对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同情和悲痛之心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克劳狄斯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毁灭他人的价值,给他人带来不幸。这样的怜悯和恐惧心也会促使他们无法容忍别人在现实生活中毁灭美好事物的价值,看到坏人危害他人利益、毁灭他人价值的事情就会挺身而出阻止价值被毁灭,我们的社会正气也将得以弘扬。

2. 作文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反之,审题有误,写出来的作文就离题。所谓德育导向作用,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教师在指导中的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导向作用。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即人需要有责任心,人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体验相互帮助,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形成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具有对他人负责的良好精神境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形成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倾向。将语文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要让学生体会马克思敏锐的思辨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性,从而学习马克思拥有的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三、结论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兴趣;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34-02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年前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激励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喜欢语文,乐于学语文,从而达到寓乐于教、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创建融洽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以“爱”字当头。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多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教师对学困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用真诚关爱他们,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用鼓励的话语,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专制独“言”的教学模式,让民主思想进入课堂,实行民主的教学方式,创设自由、活跃、民主的课堂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同时,教师要笑进课堂。“一笑解千愁。”微笑是人际关系的通行证,也是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一句话,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二、激起情感的波澜

黄麟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首先,师披情,生入情。教师在讲台上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脸严肃板起脸孔,不会表情达意,只会不动声色地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而出色的好教师,只能说他上完了一节课。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学生便会自主地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情中读,读中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选入中学课本的作品,都是些经典优美的诗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其美,领悟其意。《陈情表》是一篇情真意切、“悲恻动人”的千古奇文。在教这篇文章时,我先引用苏轼语:“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后声情并茂地朗读,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中的五情:亲情、孝情、恩情、苦情、忠情。又如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也是唐代骈文的精品,它骈俪藻饰、辞系华美、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很适宜诵读,为此应多读,让学生读出其中的:大开大阖的叙事美、绚丽多姿的写景美、体物力挺的抒情美、徘徊独立的人格美。这样,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讲于趣,学于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穿针引线,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学习《离骚》,我先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再介绍屈原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使学生对屈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艰涩的文言文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又如讲授《小石城山记》,我让学生课后了解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并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使学生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教《生命的意义》,我只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课上说说对生命的认识。学生们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更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喜欢语文,乐于学语文,从而达到寓乐于教、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三、拓宽学习的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辅以一定的拓展延伸,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习至《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我补充介绍了古代礼仪(座次)。讲至“项王按剑而跽”,我向学生介绍“何谓‘跽’,‘坐、跪、跽、顿首、稽首、拜、再拜’这七个礼节之间的区别”,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觉得多长了见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有一句“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朱华,荷花”,课后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荷花的别名和有关荷花的名句。教《后赤壁赋》时,我让学生回顾《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并课后了解贬官文化……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四、借助先进的技术

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电教设备、音像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具和形象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曹禺《雷雨》时,我组织学生欣赏戏剧《雷雨》,让学生在戏剧中了解剧情、矛盾冲突、戏剧特点。在鉴赏《阿Q正传》中,学生加深了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意识到阿Q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认识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早读,通过同一声源播放经典诗文的录音,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是学生喜乐闻见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运用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五、给予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在诗歌教学中,教完一首诗,我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当堂背诵,学生热情高昂、跃跃欲试、你追我赶,大部分学生很快就可以背出来。在每次小测后,我都认真分析并记录详细情况,分析内容时让做对的学生给大家讲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此时,学生也绽放出了成就感的不尽喜悦,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语文教学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既是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又是师生心灵交汇的园地。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以上仅是本人的浅陋之见,希望热衷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与我一道撑起语文教学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彭聃龄,高玉祥,陈琦.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373,377.

[2]陈佳民,柯汉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24.

[3]黄汉清,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12.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师生互动;转变观念;创设环境;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前言:教学中师生互动如此重要,为什么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老师仍坚守灌输式教学方法呢?就是害怕学生活动,他们认为:如果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活动,就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易组织教学,还可能有问不答,使老师的问遭遇尴尬。很多老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但是,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需要课堂上师生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师生互动的首要前提即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原有教学模式中,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受支配的对象。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答案是固定唯一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不同就是答错了。有这样一个例子,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提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同学们都回答: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也像柳叶。结果老师听了这个答案批评了这个同学,说她搞特殊化。这个答案不是老师教的,因此,不对。试问:这种论断正确吗?那个女同学,今后在语文课上还敢举手答题吗?

原有教学模式中重应试教育,老师只教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作课本中有的习题,限制了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大大地拓宽了。完全拘泥与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成为历史。因此,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绝不是单向(即由教师到学生的方向),而转变为双向(即师生之间的互动),要给学生更多地发挥和发展空间,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灵活设计教案和使用教案

要想在语文课上展示师生互动的场面,就必须灵活的设计教案和使用教案。

我上初中时,语文课很热闹,同学们可以充分地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老师给每个学生发A、B、C、D四个选项卡。讲完课后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们选择A、B、C、D哪个选项对,当时并没有学生自主提问这一项。教师按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一节课,中间学生们不会有疑问,也不会出错。现在,面对具有主观性很强的学生,致使教学过程中具有了不可预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有适度的预见性。对于教材要深挖,并且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准备材料,以适应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不断生成。万不可将教案写得过死,上课时可灵活掌握。否则,死的教案限制了老师,也会限制教学方式的生成。教师要明确教案只是预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调整,不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在调整中创新。例如:《伟大的悲剧》一课,我在设计教案时,准备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斯科特为什么接受阿蒙森请求,为自己的对手充当证明的使者。我希望以此凸显斯科特的形象。可是,问题一出,学生们就有意见了,说他傻,如果他是斯科特,绝不会为阿蒙森当信使,因为,那样会使斯科特丢失尊严。这个问题是我原有教案中没有的,于是我就此让学生做了一个三分钟的讨论,让其他学生来分析那个学生发表的见解。同学们各抒己见,最终理解了斯科特的作为。如果我按原有教案进行就只能否定该学生的看法。那样,就可能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在语文课的课后题中及阅读题中常会出现主观感受或启发性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不要求语文答案完全一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语文教师必须要灵活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使用教案。引导学生发展多端,发散、逆向、求异等思维见解和创造力。使学生对学习由有趣变为兴趣,使提问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新课标有关语文评价方面的内容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评价应与培养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评价活动看成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过去那些因受卷纸限制而不能进行评价的智能素养点如:表情朗读,口语交际,晨读演讲等,用小试卷的形式进行。并用如:较好,好,一般,的形式评价结果。在此,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还要评价同伴的学习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尊重学生的评价权利,敢于放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评价,让其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激励。学生在准备评价别人时,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合理的组织语言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四、结论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心情才能愉悦,思维才能激活,个性才能张扬,才会敢说,敢问,敢答,也才能真正的实现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师生、生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只有这一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的互动、灵动与生动》(当代教育科学)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 阅读教学 ;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37-01

新课程改革若干个年头了,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生们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师生互动充分了。然而,天马行空的讨论,天花乱坠的拓展,笑声朗朗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课件播放……看似轰轰烈烈,本质却是高耗低效,完全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既失去昔日传统教学扎扎实实的基础教学,又达不到新课改注重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妙预设,精心建构

时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脱离文本进行教学的现象相当“时髦”,“课堂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寥寥”,这不是新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一篇文章怎样教,才能提高效率?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它要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只有认真的研读具体文本,设计出符合语文学科基本规律和学生认知基本规律的教学方案,才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教学《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至少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二是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三是了解战斗的经过,接受思想教育。在短短的一课时里完成这些内容和知识,时间紧,任务重。怎样才能把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知识的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呢?我设计了用三种表达课文内容的方法:分别用一句话或短语,一段话,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阅读感知本文,思考回答,然后让学生明确: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表述内容的就是新闻的“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的概括报导内容,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翔实地报导内容的就是新闻的“主体”。通过这样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把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文体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由复杂变简单,从而提高了教学实效。

2.力求简约,有的放矢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去粗取精,返璞归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写字、说话、练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教学上既要“深入”,又要“浅出”,把繁琐复杂的阅读教学内容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课文找准切入口。

例如教学孙犁的《芦花荡》一课时,我单刀直入,紧扣老头子“三不怕”,让学生以特写镜头式地看到他过分自尊、过分自信的性格特点。《伟大的悲剧》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由于篇幅思想内涵较深,很容易弄得拖沓。教学中,我抓住“文眼”――“悲”与“伟大”,悲剧的故事为何蕴涵着伟大?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抓重点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3.坚守本原,紧扣学科

语文课就是“学语习文”。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比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去欣赏苏州园林的风景图片,了解苏州园林的美景,学生当然兴趣浓厚,但偏离了重点,效果不佳。

4.精心设问,引导点拨

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是提高效率的保证。阅读教学既要防止满堂灌,也要防止满堂问,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去思考和回答很多问题。所以,提问必须要少而精,要能有效的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完成教学目标;提问的难度要适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沉得住气,对于不能很顺利回答的问题,要予以相应的引导和点拨。必要的点拨犹如指路明灯,比如文字表达的异常处,就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看似很明显的矛盾:“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怎样理解?它们是怎样统一起来的?“似乎”表模糊,而“确凿”则十分肯定,是他记不清了,还是记得很清楚呢?这大文豪怎么回事?这样一来给学生设了一个很大的悬念,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来探求所以然了。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5.开渠引水,延伸拓展

阅读教学应该使全体学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用“活水”,“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如杨绛的《老王》一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分析课文后,我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是一群和老王一样正在苦苦挣扎的人,然后播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明白:我们跟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是幸运的。那么,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了,无疑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非预设性区别方法尺度

语文是带有浓厚感彩的人文学科,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化学生,涵养性情,唤醒心灵。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往往更重视文本主题的探究,精彩语句的分析,写作技巧的把握,以及写作特色的总结,把这些所谓的重点知识提前预设到位,考虑周全,工整认真地写在教案纸上,才能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事实上却忽略了语文课最本质、最重要的任务――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非预设性教学形态打破了语文教学的窠臼,从关注静态的教案走向关注动态的学生,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下面,我就非预设性教学形态的相关问题作以探究。

一、非预设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面对的是思想独立,个性迥异的教育对象,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协调音符。如何有效地把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现象,凭借灵活的手段使课堂教学信息迅速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在倡导真实、鲜活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非预设性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之处在于:首先,课堂教学中不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麻木地听,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渠道、全方位的思想碰撞,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由师生共同决定课堂上学什么、怎么学;其次,它强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淡化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形式化,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它更强调学生带动老师,而非由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

非预设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起了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使每节课都焕发活力,充满张力。同时也在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提高方面起到了作用。非预设性教学形态要求教师自己要扑下身子,定下性子,潜心研究教材,关注学生,拓宽视野,提升素养,练就在课堂教学中“四两拨千斤”的功力。此外也提倡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有所感悟、理解,甚至质疑。

二、非预设性教学的运用方法

1.对语文教材要有所选择。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只是媒介,课文学了多少有时并不重要,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课文,有所舍弃。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章时,我就选择了其中《伟大的悲剧》一文示范讲解,其余文章分别布置给几位语文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讲解,多余的时间安排大家学习课外相关的文章,而这些课外文章大多也是由学生们搜集、整理的。非预设性教学很大意义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当然也包括学生对课文的选择,师生一致选择的文章,课堂更容易形成共鸣。

2.引进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非预设性课堂在动态化的教学中,延伸拓展必不可少,需要教师不断引进相关资源来充实教学,教师应注重整合教材、挖掘资源。语文学科的外延很宽广,适时适量地选择经典引入教材,既保证了阅读的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如在讲解一些以珍视生命、学会感恩的文章时,顺势引入地震灾害的相关资料、评论文章,触及学生内心,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

3.营造氛围,尊重有效生成。伟大的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的唯一规范是自由。”非预设性教学就非常强调“自由”,包括“自由阅读”、“自由感悟”、“自主生成”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淡化课堂权威的形象,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次,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尽管有的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所提问题不全有价值,也应积极鼓励,帮助他们筛选较好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此外,营造课堂氛围的“场效应”,使学生们以点带面,互相启发,互相倾听,生发新的认识,这一点也很重要。

4.善于捕捉契机,形成教学生长点。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在这样一个历程中,教学的契机无处不在,但又稍纵即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见解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判断、回应、引导,进而发掘其中的教学生长点,不失时机地开拓更广阔的教学空间。⑴ 捕捉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契机。任何课堂都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因为有时错误也是有价值的,若能发现并正确引导,往往能推进教学。⑵尊重学生感悟加以延伸,形成教学生长点。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感悟是丰富而真实的,如果老师能独具慧眼及时抓住学生的一点感悟加以延伸,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非预设并非是任马由缰、随心所欲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教师在处理突发问题时,能够作出灵活反应,给事件以巧妙、完善的处理,从而显示出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敏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变性。但这并不是指课前毫无准备,课堂随心所欲,我们提倡的非预设性,是主张淡化教师的课堂精确预设,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积极思考探索和讨论交流中经由教师的适当辅助,生成有效的教学内容,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形态。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师只有课前尽可能地“全预设”,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非预设”,才能避免手足无措的尴尬。

总之,非预设性语文教学形态强调的是教师的“宏观调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前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对语文课堂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语文课堂生成性情景的主动创设上,还体现在对课堂发展方向的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上。

参考书目:

1、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

2、吕叔湘:《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8篇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Ji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Ji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初涉荒岛的一段,表现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内心痛苦的挣扎和人的精神的强大,《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珍珠鸟》(冯骥才)写人与鸟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2010—2011学年高三政治教学复习计划 |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 2011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初中阶段汉语作文教学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9篇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语文是以具体作品为载体的,但语文课本并不就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与学的一个立足点。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充分发挥教材的辐射功能。教师应将文本中最精彩、最有趣、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从而能够主动地阅读文本。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可抓住文章标题来揭示主题,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斯科特他们的伟大之处;教学《社戏》,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再也没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了”入手,让学生说说那夜的戏和豆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处理教材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在朗读课文时就自然特别用心了,开掘文本的内涵也就特别有兴致了。有了上述基础,便可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拓展既可以是在文本基础之上,也可以是离开文本。如在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中,笔者补充了闵凡利的短篇小说《善良的谎话》。两文虽然问题不同,却反映了一个相同的主题,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文体反映主题的特色。又如,上完《爸爸的花儿落了》后,笔者下发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一文,让学生体会父母的打和骂都是因为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做的,就是以这个教材为圆心向外辐射开去,从而获得自主、独立阅读同类文本或其他相关文本的能力。

二、问题设计的开放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篇课文会在教师的提问下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问题简单死板,答案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体验,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和激励,课堂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可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感情的体验完全被忽略。学生学习语文是以自身的认知结构、阅读视界、能力和经验为基础的,每个学生的经验感受不一样,在阅读文本时的个性体验也会不一样。因此,设计课堂问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闪现智慧的火花。如在《散步》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你被文中的哪个细节感动了?文中哪个句子让你感到意味深长,你读出了什么言外之意?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这三个问题从文本整体着眼,紧扣文章主题,使各层次学生都思有所获,即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能说出他的感受,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问题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提问,以利于正确地引导学生的解读思路。如《最后一课》的教学,在新课改以前,笔者总是这样问:“找出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效果总不理想。后来,笔者改变了原来的提问方式,改为:“在最后一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小弗朗士对侵略者、对学习和对老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两个问题,内容虽然一样,但语言的组织不一样,前者的指向比较宽泛,而后者比较具体,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当然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文章的解读了。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它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作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它尊重并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不以教师的体验去替代学生的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它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并更加关注学生即时生成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有着更大的不可预设性。教师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照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必须依课堂实情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笔者问学生:“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结果有个成绩很差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喜欢,因为这个景色很美。”所有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显然他们都认为这个景色不美。这样的情况是笔者不曾预料到的,但这既是个意外也是个契机,于是笔者对那位学生的回答及时加以了肯定,并接着问:“你觉得哪个画面比较美?”笑他的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也开始关注课文了,于是大家都发现了原来这首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很美。然后笔者转而问其他学生:“你们刚才笑他是不是觉得画面不美呢,那么哪些画面不美?”所有的学生都大声地喊出了答案。最后,笔者把两个问题联系在了一起问:“作者为什么要把两幅不同的画面放在一起,他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学生的回答又是惊人地一致:“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堂课的成功,缘于笔者抓住了一个意外,使这个意外成为了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契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因为学生是灵活的个体,所以课堂也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教师不能用预设的各个环节填满45分钟,而应适时调整教案预设,给自己和学生多一些自由展示的机会。

四、教学手段的开放

过去,语文教学常常出现“一言堂”“填鸭式”的情况,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追求升学率、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把语文教学根植于现实社会这个鲜活、生动的大课堂。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能说会道、能读善写、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的新型人才。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开放课堂,让课堂贴近社会,走近生活。如《羚羊木雕》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电视节目“实话实说”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进而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在《土地的誓言》的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分钟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电视短片,让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容易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总之,教师和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兴趣,文本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该根据个体和文本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

五、作业设计的开放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10篇

一、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已有世界有多远

【案例】始料未及的场面

一位教师在板书课文题目《三袋麦子》后,转向学生笑着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大家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小问号?”下面小手如林。“这三袋麦子是谁的?”“三袋麦子都送给了谁呢?”“他们得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教师一一肯定了学生爱动脑筋后,转向下一个教学环节:“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到答案。”在大多数学生准备读书时,教室里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不用读课文,就能回答所有的问题。”随后,又有七八个同样的声音:“我们也会。”这时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放下了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反思】

许多教师在新课伊始(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几乎都要请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有疑要质,无疑也要质。渐渐地,学生也学乖了,即使课前充分预习了课文,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都已了然,也会按照教师的旨意“激”出几个疑来。“质疑问难”仅仅是一顶帽子,成为课堂的一种点缀、过场而已,接下去教师还是按教案的既定环节来教,“质疑”与“教学”油水分离。这样的质疑不但形同虚设,而且浪费时间,更可怕的是逼学生说假话,一旦成为定势,有害无益。

【对策】

当然,我们并不全盘否定围绕课题质疑,有些课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曲径通幽的钥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质一质,疑一疑。但应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既然从质疑问难入手,那么,这些困惑疑难必须真正来自于学生的自主探究需求,真正成为教师诱导学生进一步熟读精思的良机。这样,既可以避免“全盘授予”式教学的弊端,又能使学生“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例如,特级教师靳家彦教授《长城》一课时,他在课前就把课文题目写好了,一上课就让学生听歌曲《长城长》,然后让他们谈感受,并出示了赞颂长城的三句话,让学生猜这三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①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成这样伟大的长城!

②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③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太伟大了!

学生猜不着,于是靳教授公布了答案:这三个人分别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学生感到很惊讶,接着便发出质疑:为什么长城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高?长城究竟伟大在哪里呢?就这样,阅读期待产生了。阅读的欲望被激发了,学生自然就能很自觉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当中。这样的质疑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质疑”。可见,只要我们仔细琢磨,许多远离学生已有世界的虚假是可以避免的。

二、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思维世界有多远

【案例】莫名其妙的结果

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什么?

生:一位阿姨。

师:对,图上有一位阿姨。看,旁边还有一个字母,读什么?

生:――

师:真棒,阿姨,、、;大公鸡,o、o、o;大白鹅,e、e、e。(就这样,不到十分钟,学生们就认识了这三个字母。)

师:这三个拼音字母小朋友们都会读了,下面看老师写这三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师边讲解边写),先写左半圆,再写一竖。请小朋友们在抄写本上练习书写。

(教师下午批改作业时发现,虽然学生在上午的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书写拼音字母,但出错率很高。)

【反思】

教学“、o、e”的失败让我明白了,入学前的孩子虽然在幼儿园或通过其他渠道或多或少接触过拼音,但他们对拼音的学习是肤浅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什么都会,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被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等到继续学习声母和音节时才发现,就为时已晚。更重要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一些直观的、形象的,甚至是滑稽可笑的思维元素,当教师摧毁了他们这种赖以成功学习的思维元素,并以理性化的、模式化的教学去引导他们建构新的认知系统时,他们思维的界面上必然会出现一片“盲区”,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行为无可适从,学习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必须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如果认为拼音教学太简单不过了,无需大动干戈,完全可以蜻蜓点水,那么,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埋下了一颗“非定时连锁炸弹”。

【对策】

第二天,在教学“i、u、ü”时,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又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小河边有许多彩色的小石子,真漂亮。

生:小河边长着青青的小草,远处还有一排小房子。

师:在这美丽的小河边,我们还看到几个小伙伴,谁和他们打个招呼?(练习打招呼)

师:这三个伙伴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先试着说一说,等会儿到讲台上进行讲故事比赛。(学生讲故事,非常精彩。)

师:这个故事中就躲着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字母,大家能找到他们吗?

生:小蚂蚁,i、i、i;小乌龟,u、u、u;小金鱼,ü、ü、ü。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我们再来看看后面的图,这些字母与三个小伙伴除了读音相同外,还有哪里像?

生:长的样子像。小蚂蚁的身子就像“i”的一竖,小蚂蚁的头就是“i”的一点。

(虽然教写字母的时间不多,但同学们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儿童是有着明显发展规律的生命个体,有时,在教学中让他们“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也不失为一种教学良策。这种“醉”,说白了就是给学生留一方自我的天空,让图片、小狗、小猫们在其认知世界中有一片栖息地,这一点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无独有偶,每当我教到《清平乐・村居》,总为不能让所有学生搞清楚古诗和词的区别而苦恼。一日,一位教师借我班上观摩课,也将清代高鼎的《村居》与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作比较,但这位教师的提问令我耳目一新:“同学们,同是‘村居’,可它们俩长得一样吗?找找看,它们都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当学生们找出诗与词在题目名称、句子长短、篇章结构上都不一样时,这位教师适时地板书“词牌名”“上下阙”“长短句”,并以儿童化的语言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好一个“长得不一样”,这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话语足以走进儿童的思维世界,自然比我空洞地将这些名词说教式地塞进他们的头脑高明多了。

三、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情感世界有多远

【案例】平静似水的表情

《月光启蒙》是一篇色彩明快、情致浓郁、趣味盎然的美文,讴歌了母亲的智慧,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该文根据诗人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而成。《月光母亲》不仅涵盖了前面的主题,还杂糅着无奈的人生况味和某种哲学命题。原著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当儿子的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儿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当我第一次教学《月光启蒙》时,在上课伊始就调用了这段文字。随着课件画面上出现满脸皱纹的老母亲,伤感而凄楚的音乐响起,上述文字滚动向上,我深情诵读……读完,导入课题:“望着慈祥的母亲,勾起我对童年往事的深深回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月光启蒙》。”板书课文题目后,学生初读课文……

然而,学生们读课文时脸上并没有显现出我所期望的感动之情,整节课气氛压抑而郁闷,看书、读课文、对话,面对课堂上一张张平静似水的表情,我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反思】

如今的课堂教学不可谓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可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似乎,教师付出的许多真情都如泥牛入海,学生并不领情。这种现象值得反思:教师所给予的是否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呢?就拿上述课例来说,新课伊始,当凄惨悱恻的叙述突兀地回旋在教室里时,其呈现的悲凉情感,与学生当时的心境、认知状态产生了较大的背离。受凄凉的音乐和我情绪的感染,抑郁的阴影笼罩在学生心头,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情感始终徘徊在课文情感之外。所以,课堂上没有出现我所希望的场面,学生大多神色平静。

【对策】

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马克斯・舍勒说:“就给予性顺序而言,我们对某种不明确的事物之真实存在的领悟,先于对它的本质存在的领悟。”在他看来,主体对对象的情感性体验先于其对对象的认识而存在,这一点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可见在导入新课时,过分地渲染悲伤的氛围已经占据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使教材中文本本身的明快和趣味无法再走进他们的内心。所以第二次教学时,我将这个环节调到课尾。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民歌、民谣啊,多么妙趣横生的谜语、故事啊!母亲的淳朴像淡淡的月光,母亲的爱像皎洁的月光。月光不说话,给了他们一份温馨,一份光明;母亲不识字,却是作者的启蒙老师。在月光中,在母亲的启迪下,作者长大了,成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母亲却一天天老了。同学们,你们可以想象吗?有一天,母亲竟然失去了记忆!(课件画面呈现满脸皱纹的老母亲,伤感而凄楚的音乐响起。)在《月光启蒙》的原文《月光母亲》中,作者这样写道……

师:如果你就是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想想母亲在月光下为你所做的一切,你想说什么?

生:(神情凝重)母亲,你为什么不能再给我吟一首民谣,唱一曲民歌呢?

生:母亲,谢谢您!如果没有您的启蒙,我怎么能成为一名作家?您目不识丁,却充满智慧,您给予了我一切创作灵感的源泉!

生:谢谢您给予我的一切,母亲!难道,您是把全部的记忆转让给我了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我拿什么回报您?

生:母亲,您是温暖的月光,我是月光下的一朵花苞。您哺育着我,在您的怀抱中,我茁壮成长,开始绽放。今天,当我要以自己方式报答您时,您为什么不能再答应我一声呢?

基于精读课文的前提,对母亲的智慧与勤劳、对文本语言的清新与意蕴,学生都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感悟和积累。此时,我推出这段文字,仿佛给学生恬静、温馨、理趣的心房刮过一股凛冽的寒风,悲剧效果顿时产生,无法承受的情感失落激活了学生对母爱的挽留与讴歌,学生纷纷自主地进入作者内心,对母亲进行真情告白,情感与智慧的硕果交互生成。可见,学生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切实关注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对现实的需求。

让我们从内心深处走近儿童,聆听来自他们的声音,感受来自他们的呼吸,了解来自他们的过去,满足来自他们的欲望,创造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儿童。

上一篇:全等三角形教案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体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