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30 21:13:03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1

关键词:史记;历史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史记作为中国历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作者司马迁一生的精华,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在史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了解了一些历史的史实,在阅读中感受着《史记》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的欣赏和心灵的愉悦。

司马迁自小对历史就颇感兴趣,历游天下,加之自身的遭遇和受到先秦美学思想的影响,《史记》给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对善的追求和悲、奇的历史审美。司马迁用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形象的刻画给我们展示着这种美。在130 篇的鸿篇巨著中,人物传记就有112篇,特别是其中对于一些悲剧人物的刻画十分出色。在司马迁满怀激情的文字间,我们看到了历史人物崇高的品质、奇伟的言行以及不朽的功劳,同时这些人物身上更是富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也就在这部人物的巨著中感受着其善、悲、奇的历史美。

(一)突出的悲壮之美

我们知道在112篇的历史人物描写中,悲剧人物就达120多个,自杀、或是被杀的就达37个,还有各式的悲剧人物大都没有善终,并且就连司马迁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史记》中的悲剧美是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这种悲剧性对于历史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悲剧的历史人物:

史记中向我们描绘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且将自己的一种悲剧思想寄托在这些人物当中。首先是一些大人物的历史命运悲剧。这个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项羽。司马迁先其实在写结局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前面奠定了项羽的悲剧基调。项羽性格上志大才疏、好高骛远“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学万人敌。”鸿门宴上项羽也是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结果并没有除掉刘邦―这个未来大患,由强到弱,困于垓下、乌江自刎。其次,小人物中也不免悲剧的历史色彩。司马迁在游侠以及列传中,刻画了很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曹刿、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虽是一介草民、却身怀绝技、豪气万丈、重义轻利。在这其中其实也蕴含他进步的历史观和审美思想。再者,一些悲剧的人物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其中我们读到的是有关戚夫人的悲惨经历。刘邦驾崩后,先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被吕后骗至京城鸡酒毒死;接着戚夫人也被吕后断其手足、挖去双目,烧灼耳朵、灌下哑药,被残害成人彘,对于吕后的这种行为,她的亲生儿子惠难以接受发出“此非人所为”的痛苦哀鸣。司马迁通过戚夫人母子的悲剧形象,流露出对玩弄权术女主的极端鄙视与憎恶之情,和对戚夫人母子任人宰割的悲剧命运表示深切同情。我所说到的这些人物可能远远不能全部代表司马迁笔下的所有人物,但至少我可以从中体会出这些历史人物的悲剧色彩。

2.创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司马迁给我们展示出的人物的故事仿佛以一种剧幕的方式展开,让人物和史实栩栩如生的展示在人的眼前。给我最深感受的还要数荆轲在阔别前的悲凉。“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填目,发尽上指冠…荆柯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读到此处,我们不由得想象出一副夕阳下壮士上路的画面。通过这种悲凉环境的晕染,我们感受着这其中的悲凉,也能预示出这其后的悲剧结果。

最后,其实司马迁也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悲剧的效果,在前面这种悲凉的气氛就是因为这种语言效果造成的。

(二)人物的奇美

我们在《史记》中能读到一些不同于前代的新颖的观点和态度,奇,就是司马迁历史观点进步、审美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这些新的视角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对于奇人其事的描写让我们印象深刻,神医扁鹊、少女缇萦舅父、矮人晏子这些经典的人物都是出自《史记》。

1.人物选择奇:司马迁为“奇人”立传是对传统史学入传标准的突破。他书项羽于本纪,列陈涉于世家,为游侠立传,他说道“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更问道“此谓天道,是邪非邪”,他敢批评汉武帝“文网亦稍密矣”。并且,他热情歌颂不屈服于命运而坚决抗争的英雄,同情被宰割的善良正直的弱者,体恤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下层人民。他能以另一种角度,以更客观地角度去看待这些历史人物,这是奇的重要一面,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动。

2.事奇:司马迁在人物的事件安排上虽然在史实的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但是仍然突出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传奇。在我读到的对项王的描述,可以感知项王的英勇奇伟。“项王令壮士挑战,汉有善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射之,项王目真目叱之,楼烦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至东城之战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真目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些事件虽然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但是也就更突出了人物的奇伟。

3.语奇:《史记》的语言不仅在叙述描写方面生动传神,而且议论语言也意韵悠长、引人发思。具体的不同人物语言也有着个性化的色彩,总体上来说多姿多彩。在《刺客列传》中描写写荆轲刺秦王的场面给我以很大的震撼:先以勇士秦舞阳面对秦王的威严被吓得“色变振恐”作铺垫、对比,接着写荆轲刺秦王的具体情况,运用一连串动词如“见、把、持、拔、逐…负、击、断、掷等”以及短句,使得语句紧促,透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以上三个方面的奇,其实都体现出司马迁对传统思想的突破,而爱奇也正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他用“反正统”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人生和历史,使我们感受到一些正统史家所看不到的东西,更使《史记》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

(三)善美的贯穿和追求

悲剧性的本质是揭示人格中‘善’的内在力量,当一个本来是高尚的人物,因为冷酷的命运而遭到覆灭时,我们有了命运的悲剧。司马迁的《史记》其始终都贯穿着对善良的赞扬和对权贵的鄙视。对善良被践踏、恶人横行历史现象,司马迁也提出也自己的困惑与诘问,如在《伯夷列传》中的那段评论最为动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或择地而蹈之,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通过这些也给我们后人以深刻的反思,将善最为评断美的一个标准,以一种善美的态度为人处事。

《史记》中真的有很多美的东西,它的悲、善、奇都值得我们慢慢细读品味。要欣赏感知《史记》中的美,就要首先对《史记》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在熟识的基础上还应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和历史知识、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去阅读,思考感知其中的美。

参考文献:

[1] 张隆溪译,朱光潜著.悲剧心理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 江秀玲.理想 信念 毅力――《史记》悲剧人物简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3] 魏良.悲壮――《史记》之美[J].南京大学学报.1998(04)

[4] 王刚.《史记》的悲剧美[J].贵州文史丛刊.2000(04)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2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美学特征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悲剧代表作,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整部剧笼罩在一片静穆中,像命运的钟摆一下下敲击着人的灵魂,最终走向既定的结局,而喷涌而来的矛盾与冲突――杀父娶母,遗祸城邦,及其连带而来的“怜悯与恐惧”,在最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以自责洗清自己的过错后,归于和解,达到了彻底的净化。为何这部悲剧能带给人如此强烈的审美经验?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审视其美学特征,来找寻答案。

一、悲剧性对象是有价值的生命

悲剧在人物塑造上往往具有其非常性质,往往超出一般人之上,像普罗米修斯,是半人半神的;像希波吕托斯,具有格外高尚的品格;像麦克白,虽然是坏人,却有极大的意志力量。在《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同样具有非常性质,他出身高贵,拥有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他是忒拜城的救世主,破解了狮身人面怪兽的谜语,解救了忒拜。在往后十几年中,他以英明伟大的君主形象统治着忒拜。而当忒拜城遭受瘟疫,其更是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不顾一切地追查凶手,要为城邦清除污染,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

就是这样伟大崇高的君王,遭受的却是最残酷的命运,他不顾一切要为城邦清除的污染正是他自身。一直以来尽力避免逃避的宿命最终还是找上了他,他在无意间杀父娶母,酿成了无法挽回的罪恶。当真相大白时,曾经被宙斯的祭司称为“我邦的君王”,将祭坛称为“你的祭坛”,被视为与天神平起平坐的俄狄浦斯,成为了“最可怜的”、“为天神所憎恨”的人。

而戏剧的观众或者是读者目睹了整个过程,目睹萦绕在他身上的宿命逐渐浮出水面,充斥着观众或者是读者的是一种强烈的悲剧,是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心灵震颤。同时真正拨动他们内心最敏感神经的东西,是悲剧性对象身上闪烁着的熠熠生辉的悲剧精神。俄狄浦斯一直在奋力反抗,不停地逃避这个神谕告诉他的可怕命运,在竭力避免杀父娶母的宿命。但他的孝心、他的反抗适得其反, 使他一步步走向了宿命,最终却在胜利中失败了。但即便是如此,俄狄浦斯以更为崇高的精神重生:他为了自己更为了民众不惜追查出自己就是凶手的可怕事实, 更放逐了自己,他勇于面对残酷现实的精神和他永不放弃的反抗精神, 震撼人心, 给人以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激励,这成就了他的涅重生。正是这种抗争本身才使得悲剧性具有伟大的意义,而英雄气概也正产生于这种对命运的抗争。

二、悲剧性在激烈的社会冲突中得以表现

悲剧性作品艺术地揭示的正是人类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各种冲突,悲剧性情节就是在激烈的、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逐一展开的。冲突是悲剧性作品重要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激烈的冲突就没有悲剧性。

在《俄狄浦斯王》中冲突的双方自然是俄狄浦斯和命运,但双方各自的有其合理性和片面性,并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这部剧的前因是拉伊俄斯(俄狄浦斯之父)诱拐佩洛普斯之子克律西波斯出走,不料他出走不久就自杀了,为此佩洛普斯诅咒拉伊俄斯不得好报,天神宙斯给予拉伊俄斯被自己儿子杀死的命运以示惩罚。从单方面来宙斯因拉伊俄斯的错误而给予他惩罚是合理的;作为一个勇敢智慧的人,俄狄浦斯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但宙斯的片面性在于他通过俄狄浦斯这个无辜的人来惩罚拉伊俄斯,而俄狄浦斯的片面性在于他是拉伊俄斯的儿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正是这样伦理道德双方的“冲突论”,使得该剧悲剧意义深远,同时也奠定了俄狄浦斯毁灭的必然性。

俄狄浦斯的骇人命运是神定的,其最大的悲剧在于不相信命运的神力,想用个人的意志对抗命运,因而免不了个人的失败和毁灭。这无疑激发了人们对其命运的怜悯,及其连带的恐惧。因为其悲剧不在于他弑父娶母,而在于他的不知情。他不过是上帝手上的一枚棋子,早已定好命格。那些所谓的如果,看似惊险,可以避免,而实际上都无法避免。这样的安排激发了人们对宿命的恐惧――即便拼尽全力,在万能的神面前也无济于事。

但正是因为此,才张显了俄狄浦斯的伟大――“其对被预定本质的否定”。在命运面前,他始终是反抗者的姿态,甚至说其反抗命运是存在先于本质。他始终试图去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与强大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体现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勇气。他的这种勇于同命运作斗争,并且在公众面前为自己承担责任的举动是人对“主体性”的追求,是人的生命激情的迸发。

正是主人公毁灭的必然性和其对被预定本质的否定、对强大命运的反抗使整部剧的于伦理道德双方的“冲突论”中绽放出人性的光辉,激起人类情感的共鸣和升华,从而促进人类在历史道路上的前进。

三、悲剧性的结局是在否定中肯定有价值的生命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在《俄狄浦斯王》中是极端的被否定的结局,甚至被西方称为“大流血”的结局。

在真相面前,皇后也就是俄狄浦斯的亲生母亲选择了自杀,俄狄浦斯则刺杀了自己的双眼,踏上了自我放逐的道路。他没有逃避也没有祈望得到原谅,这最后的一搏将他反抗命运的壮举发展到了极致。如果说俄狄浦斯此前的所有选择,事实上也是为命运所趋使,而自惩则是一次完全自主的行动。其最终以血的代价换取了人的尊严,赢得了真实的自我。

同时,自惩也是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具有理性的人的体现。“我的罪恶除了自我担当以外,别人是不会沾染的。”尽管“弑父杀母”是他无意中犯下的罪过,他却勇于承担。这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他人,为了城邦。就像他做了国王而面对瘟疫一样,“你们每个人都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同时是为了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这种对责任的自觉承担,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再一次深深震撼了观众。“‘这个恐怖是我的,’他喊道,‘除我之外无人能有足够的力量来承受它’。”俄狄浦斯以巨大的勇气面对了真实的自我,以自责洗清了罪孽,成为了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俄狄浦斯的行为是悲壮的,又是高贵的,他无辜地承受着命运的打击,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仍奋起抗争,捍卫人的尊严与荣誉,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体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崇高。正是他令人感动的崇高态度,使他的生命从废墟中折射出光芒和价值,也深深感动了众人,使人们从结局的否定中肯定了他和他精神的价值。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其艺术魅力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但时至今日《俄狄浦斯王》仍是一部充满不确定性的悲剧,其美学特征绝不是仅从三个层面就可说尽的。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其美学特征也算是管中窥豹,于这一瞥中领略了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的美学艺术。

【参考文献】

[1]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A].罗念生全集(第八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戏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3

尽管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已有好些年头,但是教学中成串的“连问”、简单易答的“碎问”,对学生随意的“追问”,甚至诸如教师问“对不对?”学生答“对”或者“错”的无效提问仍然充斥于当今的课堂。课堂提问的问题缺乏整体性、层次性、指向性、问题之间缺乏逻辑性。所提问题既不具备吸引学生对课文整体品读的牵引力,也缺乏使教学环节合理流畅的支撑力,更难达到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有时甚至因为教师问题设计的不科学,人为的割裂了文章固有的逻辑,更谈不到文章逻辑与学生思维逻辑的合拍。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有这样的问题设计:《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分别是怎样体现的?这个问题咋一看,包罗全面、重点突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几个主要问题间的内容联系常常是割裂的,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中又常常出现内容交叉现象。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缺少指向性或者说指向性不够具体等缺陷,因此算不得精妙的问题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余映潮先生在上《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有这样的问题设计:“请大家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你能够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三个部分、四个部分。”要给课文分层,学生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又要分成不同的层次,当然应有不同的分层标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熟悉文本,又能训练学生不同角度探究分析理解文章的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从而达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针对语文课堂教学“零敲碎打”式的提问甚至无效提问,我们主张整体性的设计问题。即从作品内容整体理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倘若是几个问题,问题间应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文本的内容逻辑应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一个符合文章内容本身及学习规律的问题系统。这样的问题应该具备引一发而动全文,能引发学生对课文从整体的角度研读课文,能引发学生共同参与探讨交流品味理解课文,能引发学生通过字词句章积累,听说读写训练等实践活动提高语文能力等特点。

王正玲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茨威格《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设计纲举目张,析薪解牛,环节合理流畅。他把对本文的教学分为速读,概述故事;品读,发现伟大;探究获得启示;聚焦,理解心灵四个环节。单从板块任务来看,符合分析文章规律,各个板块之间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教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紧紧抓住字词句章的教学这个语文教学的“根”不放松。整个教学过程听说读写的训练这个语文教学的“血脉”贯穿于始终。教学设计中文学活动开展鲜明突出,可谓彰显语文教学的灵魂: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细究来看,在教学的开始就避免了一般语文课过多冗长的渲染铺垫,而是直奔主题,“质疑解题,导入新课”抓住理解文章的关键——标题。在第一个环节速读悲剧,概述故事。意图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其实质是解决文本“写了什么”的问题。在这一环节她提出了这样的主问题:“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故事?请大家速读课文,概述一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提示学生速读的技巧“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视”。指导学生概述故事的方法:“抓住叙述的要素,做到言简义丰”。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字词障碍,标注出来。”第二个环节,品读悲剧,发现伟大。其意图是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品味悲剧的伟大。其实质是解决文本“怎样写的”问题。主问题是“你觉得这个故事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这一环节师生围绕主问题以三个子问题:“英雄牺牲与意义伟大;理想破灭与诚实守信;身心折磨与不懈抗争”展开了探讨交流。教师仍然没有放松字词句章教学。比如,“三个极度‘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脑袋”,“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等。要求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关键句,反复品读,加深体验。同时还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把听和说结合起来训练。这种“本真”教学,不乏“语文味”。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得出思维结晶:“故事是一个悲剧,但它非凡的意义奠定了它伟大的高度!悲剧中折射出的英雄们的美好品质犹如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人类精神的天空!”第三个环节,探究原因,获得启示:是更进一步探究文本内容:悲剧何以发生?解决的仍然是“怎样写的”问题。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转眼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悲剧的故事仍旧令人震撼,引人思考。悲剧发生的原因何在?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ppt提供给学生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英国公众绝命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茨威格对他们的评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从而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思考交流探讨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阿蒙森成功了,而斯科特却失败了?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来思考、讨论彼此的区别与成败原因,得出“悲剧不仅带给我们震撼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由于斯科特一行的‘鲁莽’,他们没有避免原本可以避免的灾难,这是令人悲哀的地方。生活中的我们也会遇到失败,不仅要勇于承认失败,更要深入探究原因,善于总结,善于思考。”语文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体现了“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第四个环节,聚焦作者,理解心灵。转而和作者展开对话,其实质解决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联想到一些公开课在阅读教学中不顾及作者意图、文本实际,丢弃语文教师本质,一味迁就学生,打着“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旗号漫无边际的所谓“解读”,出现《背影》中“父亲违犯交通规则”,孔乙己没有维权意识等等荒谬讨论或结论。我们深感王正玲老师这一设计的本真。作者、文本、读者三个因素在解读作品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得偏废。要说多元解读,“应该是以文本为主体的和以读者为主体的历史结合为基础的”。任何作品的解读都不能忘记文本背后的作者。请看她在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并没有为成功者作传,却为失败者斯科特写下了激动人心的篇章,这是为什么?没有亲临现场的茨威格仅凭探险队员遗留下来开的日记资料,什么原因使得他能给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并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这几个问题设计的作用显而易见,不再叙述。

回顾分析王正玲老师《伟大的悲剧》四个环节设计的三个主问题,第二个环节中的三个子问题,还有第四个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三个主问题,无不从理解课文整体角度出发,每一问题的解决无不牵动学生对字词句篇学习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三个主问题的设计符合研读文章的一般步骤: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遵循文章内容的逻辑结构。问题引发的学生学习逻辑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思维结构的形成。问题之间有层次性、梯度性,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循序渐进。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4

一、探究“关键点”。阅读文章,必须真正领悟它的内涵,课堂上直接让学生探究课文,根据自己的解读,把住“关键点”,从多个角度领悟,进一步探寻,加深对文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和透彻的把握。“关键点”是阅读文本时看到的文笔的精彩之处、内容的蕴涵之处和情感的生发之处,是让学生兴致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这些“关键点”也正是应让学生反复玩味、酝酿感情、品味借鉴、感悟探究的地方,作品的“关键点”,有时是课文的重点,有时是课文的难点,有时是理解的关键处,抓住它去因势利导地探究会发掘出丰富意蕴。下面是就《我的第一本书》“关键点”探究的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请大家说说《我的第一本书》主要写了怎样的个故事,请探究一下课文的主旨要义。

生1:《我的第一本书》写了“我”小时候把书切成两半,分给贫穷的同学乔元贞,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怪我,还花了一夜时间给我们把书修好。

生2:写的是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

生3:写的是我有关书的童年往事。

师:同学们讲得不错,请继续思考,本文写了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还写了一些童年的趣事。如果,我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你会用哪个字?

生1:我用“本”字来概括。

师:噢!“本”字?能概括地谈谈吗?

生1:“本”指的是那本书。

生2:“本”蕴涵着与乔元贞的本真的友情,是情感的生发点。

生3:课文结尾写到“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所以说,“本”一语双关。一方面指的是那本书,另一方面指的是人在成长中最本质最珍贵的东西――友情。

这个片段顺着文本的关键点“本”进行探究,教师始终“点击”着学生的兴奋点,紧扣文本,形成了一条明晰的阅读主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生成“书本的来历”“童年的往事”“情感的本真”“友谊的珍贵”理解点,一步一步趋向文本的内涵,由“书本”导出了“人本”,创造出情趣横生的教学韵味。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准、理解能力在一点点提升。

“关键点”的探究,要贴住课文内容的展开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提出一连串密切相关的问题,能使问题环环相扣,能使理解环环相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来探究。

二、探究“疑问点”。探究“疑问点”是“内容探究”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从学生角度生发的“疑问点”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在教师的诱导下,经过对“疑问点”的追寻,讨论会很好地疏通和阐释文本,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蕴。

探究可以针对文本内容的“疑问点”,也可以针对文本形式上的“疑问点”,还可以针对文本相关因素的“疑问点”,进行质疑、争辩。教师还要巧设“疑问点”,搭起争辩的平台,发现“潜在的”“深层的”疑点,应有意识地启迪学生逐步探究,从中挖掘出新意。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告诉学生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涵着“伟大”二字呢?有意给学生设置“疑问点”,通过揣摩这个疑点,让学生有所顿悟。让学生在伟大和悲剧的解读中领悟文本的主旨要义。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5

关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范文精选   亨德尔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圣乐之祖。贝多芬说:“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极愿跪在他的墓前。”李斯特曾为“亨德尔伟大得像宇宙似的天才”而入迷。亨德尔是德国人,却在英国成名,他身居异国,由于英德之间的政治漩涡而受排挤,早年做歌剧,在英国上演频频受挫,他本人债台高筑,一生坎坷,精神十分痛苦。此时詹宁斯给他寄来了《弥赛亚》的新剧词,原先亨德尔十分痛苦,不想理睬这个歌剧,后来受到神灵的指引,振作精神,开始作曲,歌剧的歌词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内心振奋了,茨威格那极具感染力的写法,振奋了每个人,读到亨德尔21日不眠不休,写《弥赛亚》的过程,我热血沸腾,我加入了那个演奏,那是一个怎样的演奏啊,那是一种把你从泥塘里面解救出来,让你重新来过,发光放彩,让你为了自己的使命,奋勇之前,所有的颓败、忧郁将烟消云散,让你得到心灵永恒的平静。因为你的'信仰,你将超脱。我内心在那时刻久久不能平静,最近几年,由于没有任何目标,且所做的决定都没经过认真考虑,往往事倍功半,我觉得自己像一个久居坟墓的几近腐烂的人,过着痛苦,自我折磨的日子,我昏昏沉沉,每天不做任何行动,只愿昏昏睡去,忘记现实的苦恼,我逃避自己的责任,我逃避自己的失败,我逃避一切,但又不甘心这样的逃避,或许神灵觉得我应该有自己的使命,万能的神来召唤我,也许,他想通过亨德尔,告诉我,鼓起你勇气,他将使我的内心纯净,使我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伟大的主,你是我们的引路人,是你创造奇迹,主说,愿你快乐,是的,我被亨德尔震撼了。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真是一流,你不由自主就深陷其中,你在其中扮演起属于你的角色,你参与其中却浑然不觉。里面的经典语句在此就不摘抄了,因为我要背下来,放在我的心里,而不是在文字中。

关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范文精选   认识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得益于xxx老师,王老师在xxx中分享了这本书,通过其中一个历史故事《亨德尔的复活》推荐这本书,听书里那近乎诗一般的语言,行云流水而又热情四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有一种力量从我体内迸发,觉得可以做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只要我愿意。

  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开始变翻到了这一片段,在此,先对本书做一个介绍,本书选取了历史上14个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的瞬间,这些事件有些是由大人物来完成,而有些则是由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任务完成的历史的瞬间。这如本书的作者茨威格所说,尽管歌德把历史称为“上帝神秘礼物”的作坊,但是在这作坊里发生的,却是许多数不胜数的无关紧要和习以为常的事情,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需要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的流逝。

  那些数不胜数的事件会像避雷针的尖端集中了整个大气层气流一样,集中在极短的 时间里发生。看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几个片段。为茨威格写人物的笔法倾倒,茨威格是一个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于一身,又有点跳跃的形式记录了历史上某一瞬间的事情。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关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范文精选   十几年前,那似乎是一个普通的炎热的夏日,一个放满了褐色课桌的高中课堂。头发略有些花白的高中语文老师,夏风轻轻吹起裹在他瘦削身躯外的的确良白色衬衫。也就是在这样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上,他给他的学生们推荐了茨威格,这位他几乎最为推崇的作家以及他的两部作品。而我当时就坐在那一堆莘莘学子中。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他略带崇拜和谦卑的表情,朴素又坚毅的眼光缓缓扫过我的脑门,似乎在期许着什么。

  中学生的我用很工整的字迹,在某页语文课本的右上角空白处,很认真的一步一化的写下了‘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人类群星闪耀时》‘。感觉这是个拥有优雅名字的作家,连作品的名字都如此优雅不俗。只是当时面对高考压力,似乎除了死记硬背那些必考内容,谁有闲暇,或者哪个望子成龙的父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将如此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课外书籍上呢?大约记得,高中时代唯一看完的一本小说,竟然是有段时间,每日做完功课后,入夜后偷偷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完的司汤达的《红与黑》。其中有一次还被老爸逮了个正着。现在想来,何等悲哀!

  时过境迁,那堂普通不过的语文课似乎变得清晰耀眼起来。十几年了,都未曾忘记当时的细节,这算是缘分吗?只是,我和大师茨威格的交集,和他的传世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相遇,竟然是从豆蔻年华直接过渡到十几年后的而立之年。我真想唏嘘,真是相见恨晚。但希望此次相见不是恨晚!

  究竟是何等深厚的人文情怀,何等悲天悯人的情感,何等的热诚浓烈的旁观,揣着何等的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何等的对旷世伟人杰出者的谦卑之意,何等的发自内心的无比浓烈的热情和能量,撷取那些或悲壮,或奇妙,或苍凉,或温暖的历史时刻,短小精悍的十篇历史小品中,铸就了这部几乎是茨威格代名词的不朽之作。

  堪称精美绝伦如同高山流水般优雅流畅的文字,恰如其分深入人物骨髓的心理刻画,有点有面精巧细致的行文结构,撷取人类历史上,确切的是西方文明史上,那些耀眼珍贵的珍珠,十篇文字,如果是将这些珍珠镶嵌在精美优雅的蛋糕之上,让原本枯燥干涩遥不可及的历史变得生动奇妙栩栩如生起来,让读者无不产生敬畏感慨唏嘘之意。

  在茨威格的笔下,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和瞬间,既是必然的,又充满了让人惊叹惊愕的偶然,让人不禁惊喜,无奈又感苍凉悲怆。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如星辰般遥远迷幻的存在,而是充满血肉和凡尘俗子一样的悲欢离合。只是唯一超越吾等凡人的,除去上天馈赠给他们的天赐良机亦或是是天降恒祸,都拥有了超越平常人的毅力,勇气和信念,让他们得以继续当时人们看来多是‘不可能的事业‘,无论这结局是喜是悲。虽然此书名被翻译成‘人类群星闪耀时’,却多是些伟大却悲壮苍凉的历史瞬间,书中所写拥有强大的悲剧力量和人格魅力。也许该加个副标题--那些伟大却苍凉的时刻。

  无论是亨德尔‘复活’后一个月废寝忘食写就《弥赛亚》时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对我的吸引,还是约翰苏特尔这个和美国西进运动加州淘金热无法撇开的名字宿命般的大起大落甚至家破人亡的让我唏嘘,还是菲尔德十年矢志不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信念不灭的成功铺设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大西洋电缆的激荡,等等等等,这一切都让读者如同置身于每一个历史瞬间,似乎与这些巨人或者小人物只有咫尺之遥,对他们当时的际遇感同身受,在茨威格的笔下,凡夫俗子的我们足以洞悉他们的每一寸笑意,和每一丝失望。这一切,直至当我读到矢志不渝的誓要完成征服南极大业的英国悲情探险家斯考特,奄奄一息的躺在极地小木屋的睡袋里,在可以预知死亡的瞬间,用几乎冻僵的手指写下一封封悲天悯人的信件,直至笔从自己手间滑落,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悲壮和伟大,看到了无奈和悲凉,也感觉到了自己眼眶中不能自己的湿润和泪滴。

  如果说人类历史上有一些最伟大的发明,我相信印刷术一定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们,我得以在一个本来昏暗无奇的周日,几乎一气呵成的阅读完了一位肤色语言年代甚至信仰和我们迥异的大师,在半个多世纪前写就的著作。通过一本薄薄的书籍,更得以和历史上的巨人们谦卑的对话,似乎亲身参与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如果一个读者可以一气呵成读完一部著作,那几乎可以断定,这位作者在当时当刻一定也是怀着无限的热忱和信念一气呵成写就此书的。感谢书籍,完成了一次跨越肤色,种族和时代的穿越,一次宏伟的能量交换。得以让我们仰望历史,仰望伟人的同时,也更加看到自身的渺小,自身的无知。你我,不过是茫茫长河中的一颗尘埃而已。只是又很庆幸,这些伟大的文字所记载描绘的伟大瞬间,又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平凡和可能性。谁都可能遇见历史,参与历史,改变历史。只要记得,找到目标,坚定信念,撇去浮躁,努力并修为,也许假以时日,你我之中,也会有那颗最闪耀的星辰。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6

摘要:“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也就是说,文学形象是可供读者审美、品读的。因此,知青形象作为文学形象的一种,它同样具有自己的特征。而知青形象的多样类型,也使得其体现出丰富的特征。本文基于此,针对新时期小说中的知青形象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知青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197-01

一、知青形象的悲剧性

从“十七年”到“文革”,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创作都处于政治话语的支配之下,这种政治话语不仅规定了人物形象创作的方向,而且放逐了其艺术个性,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单一性。特别在“文革”期间,文学完全成为政治的附庸,文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荡然无存,因此一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带着浓浓的政治意味,成为政治的“传声筒”。进入新时期,这种局面得到改善,“文学以悲剧精神恢复了自己的尊严,实现了自己的新时代复归和创造。"四而一代知青作家初登文坛时,正值中国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历史悲剧。所以,知青文学作品也是以悲剧开始,以一种雄浑而又悲壮的情感、苍凉而沉郁的笔调向“极左路线”和荒谬的时代进行血与泪的控诉。知青作家们在小说中通过塑造知青形象来揭露知青一代在“文革”中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折磨,展示了他们灵魂深处的痛楚,控诉了那个时代的罪恶。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十年内乱所造成的摧残人性、漠视人格的社会悲剧,展示了一代人的悲剧性命运。因此,悲剧性是新时期小说中知青形象最具冲击力度的表现。

竹林《生活的路》中的谭娟娟、卢新华《伤痕》中的王晓华和孔捷生《在小河那边》中的严凉最先唱出了这一代人的人生悲歌。这是一代知识青年对那段历史的痛苦的觉醒。竹林《生活的路》中的谭娟娟身上集中体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所经历的种种痛苦与矛盾。单纯善良、有着美好理想的谭娟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她只能机械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听任命运的摆布,最终精神崩溃,在恍惚中死去。谭娟娟的悲剧控诉了真诚被愚弄、生命被毁灭的真实情状。甘铁生《聚会》中的丘霞,是回城无路的不幸者们的代表,她强颜欢笑,苦中作乐,最终以生命来控诉自己所经受的苦难和心灵的伤痕。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我们对知青一代在那段荒谬的日子里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所经受的巨大苦难有了切肤的理解。

二、知青形象的崇高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人”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并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追求。知青作家们重新审视上山下乡运动,对痛苦往事进行批判性筛选,肯定了曾经的人生价值和使命。以梁晓声为代表的知青作家们满怀激情地创作出的知青形象富有英雄主义气质,勇于为革命事业献身。即使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他们也未泯灭浩然正气和建立伟业的雄心。这个时期的知青形象不再是悲郁凄惨的,而是表现出粗犷壮美、悲怆雄浑。虽然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下,知青的命运笼罩在悲剧之中,但是这种悲剧是英雄的悲剧,具有崇高感。“崇高是超越普通的、同人相称的现象和对象的范围的所有东西,但同时它不压抑人,而是使他高尚,使他产生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意向,感觉到自身沉睡的创造能力并与伟大的宇宙发生关系。蝴也正是这种英雄主义气概,知青们坚持着与自然、与命运的艰苦抗争,并肯定了自己青春人生的价值。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李晓燕是梁晓声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虽然李晓燕心灵备受压抑而导致性格的扭曲与荒诞,但她心中有着无比坚定的崇高理想和人生信念,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李晓燕身上体现了知青一代走向成熟的艰难,她的牺牲也显得尤为悲壮和崇高。《今夜有暴风雪》中的裴晓云、曹铁强等人的身上也体现出这种英雄主义进取精神。梁晓声笔下的这群知青英雄在滚滚的历史浪潮中依然恪守着纯真而崇高的理想,拥有不屈的品格,真正体现了崇高之美。

三、知青形象的荒诞滑稽

进入九十年代后,“晚生代”作家本着“还原历史的真实"的愿景,站在农民群体的立场,摈弃为历史人物树立丰碑的创作理念,不再力图塑造悲壮、崇高的理想主义式的知青形象,因而小说中的知青形象都是一些“悲剧小人物”,成了“另类”形象,如《大树还小》中的白狗子、老五,《枪令》中的刘永、郭大海、李南京这些人物没有一个是胸怀崇高理想,响应中央号召主动下乡的,也没有一个是认认真真地在农村积极改造自己的。他们生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但是他们对“伟大事业”和“崇高理想”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存状态。这类形象已经彻底颠覆了主流知青文学所塑造的知青形象的崇高美,而呈现出一种具有强烈讥讽的漫画式的小丑形象。

在《大树还小》中,农民表面上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知青的到来夹道欢迎,但是内心却有着难以明示的反感和恐惧。而这一群知青来到村里仿佛一下子“脱胎换骨”,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调戏乡村妇女,无所不为。这里的知青形象已经被漫画成小丑,成为被嘲讽的对象。小说《枪令》中三个知青田间休息时玩气枪,对人声称打了十好几只鸟做菜吃了。队长便下令他们打鸟,只要能打下十只,工分照算,还放一天假让他们睡觉。可是他们枪法欠佳,最后还是用每只二分钱的价格从贫下中农的孩子手中买了十只麻雀。小说的结尾,描写三个人枪毙“贫下中鸟”的场面更似卡通漫画,尽显知青形象的荒诞滑稽。

知青形象特征的变化体现了作家的理想的升华。他们对知青形象的仰视,平视抑或是俯视都是从历史的角度,特征的维度对知青形象进行透视。他们是通过对知青生活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塑造知青形象,书写人的本体生命的转变,对人生进行理性的哲学反思和观照,从而探索人性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吕智敏:《小说创作新格局中的“知青作家”代》,《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叶虎:《新时期“知青小说”模式管窥》,《池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1期。

[3]、冯小萍:《自然:知青苦难青春的象征――知青文学自然形象论之一》,《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7

【关键词】《史记》;求实;善良;奇特

《汉书司马迁传》云:“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1]司马迁的伟大著作《史记》之所以能得到“实录”称号,并被鲁迅先生称颂为“绝唱”,最根本的是它拥有历史美。而历史美不同于简单的以催情的虚虚实实不一的文学美和艺术美,它最本质的东西存在历史存在的物的本体中。

一、《史记》的求实美

司马迁是秉着“求实精神”来著作的,南宋伟大诗人陆游曾说他“饱以五车书,劳以万里行,险艰外备尝,愤郁中不平。山川与风俗,杂错而交并,邦家志忠孝人鬼参幽明,感慨发奇节,涵养出正声。故其所述作,浩浩河流倾。”(《感兴》)可见司马迁本人的不辞辛劳,深入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同时,他在著录《仲尼弟子列传》时批评学者“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 [2],从中可见他在具体史实载述过程中作了极其细致的筛选和考证,从而保证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鲁迅先生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想必此作品一定具有抒情气质。然而,司马迁会不会“爱则钻皮出羽,恶则洗垢索瘢”呢?我们知道,整个《史记》是一部爱的歌颂,恨的沮曲,是一部完整的,用血泪和生命写成的悲愤诗。司马迁曾深受封建社会酷吏峻法的迫害,他对先秦法家人物是极度反感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如《袁蛊晁错列传》,在列传正文中“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错文曰:‘刘氏安矣,而氏危矣。’”把晁错的耿耿忠心交代的很清楚,虽然在“太史公曰”中极端表现了对其厌恶之惑,但在正文部分丝毫没有掩盖历史的真相。

二、《史记》的以善为美

《史记》中“以善为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是对伟大、崇高、善良的人物倾注无限的热爱与敬仰,褒扬他们,赋予他们理想的光辉、为正义事业,不畏,敢与权贵抗争的反抗精神“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有慷慨悲歌、视死如归,敢于剌杀凶残的秦王的荆轲有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垦荒,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使秦国由弱变强,却由于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被车裂的商鞅,有明知诸候怨恨,道路险阻而力行削藩的晁错等等, [3]这些人为人正义,理想,毅然与权贵搏斗,以凛然的正义和勇气不仅书写了高尚人格的篇章,也为时代的光辉而名垂青史。另一个方面是对邪恶势力,卑鄙,奸邪,阴险人物的深刻揭露,批判,并且也表现了司马迁对这些历史人物的鄙视,憎恶。如《吕后本纪》中叙写吕后对戚夫人的残害:“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烽耳,饮瘩药,使居厕中,命日‘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日:‘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这段历史叙事,看似客观“实录”,但字里行间却涌动着司马迁大胆暴露邪恶势力阴险、毒辣的愤激之情。正是司马迁对美好,善良的人物,政治,理想的追求,对腐朽,邪恶的事物的愤恨,才使得以善为美成为整个巨著的写作追求。

三、《史记》的以悲为美

“以悲为美”则是《史记》另一个突出的特征。《史记》极具有悲剧色彩,他在以悲剧的故事线索,以其震撼人心,动人心魄的力量将这种悲剧色彩以一种裸的本真的形式强烈的冲击读者的内心。

《史记》中悲剧人物大多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并且具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他们都胸怀大志,勇于进取。如为人佣耕的陈涉曾辍耕之陇上而叹息道:“苟富贵,天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是他们都有一种历经艰险磨练的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如著名兵法家孙膑,早年受人嫉害被挖去膝盖骨,但没有颓丧,反而忍辱负重逃亡齐国,先做了田忌的门客,又任军师。第三,他们的结局都是悲壮的死亡,但却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如商鞅,在秦国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但后来惨遭发动贵族的杀害。诞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变法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功。[4]

可以看出,《史记》中的悲剧无论是悲剧人物或悲剧故事,他的基调是高亢激昂的,不像是古代欧洲悲剧强调命运作用,而是描写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充分展示造成他们悲剧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具有现实性,给后世的警戒大大增强。

四、《史记》的以奇为美

《史记》的可贵品质是以奇为美。李泽厚先生在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说:“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怨而不怒’的传统,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自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司马迁善于突破,他是一“爱奇”的历史学家。《史记》在历史叙事“实录”性的基础上,穿插在许多“奇异”的部分。这种“奇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对人物,场面叙写的夸饰,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或强调氛围,《项羽本纪》中对于樊哙的叙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皆尽裂。” [5]樊哙在鸿门之宴非常紧张的时刻,闯了进去,保护刘邦,这在《史记》中几次提到,应该是事实,但“头发上指,目皆尽裂”,应该是司马迁为了表现樊哙的勇猛和极其愤怒的情形而采用的夸张手法。此类用法还有很多,但并不违背历史史实的真实性,它反而增强了感染力和历史事实的可读性。二是对奇异传说的采用,如《殷本纪》起笔叙述殷契的出生:“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6]等等,这些引用民家传统或神话故事是运用了文学手法虚实性的描写,再如还有一些是完全虚构的神异传说,《留侯世家》中叙写圯上老人午夜赠书于张良和末尾“留侯死,并葬黄石”的叙写,带有一种虚诞色彩。

我国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其专著《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1946年出版)中称《史记》为“奇而韵”。[7] 《史记》以奇为美,因奇而韵的特点,为《史记》成为一部历史著作而增添了有机色彩。

作为一部历史巨著,《史记》不仅有着“实录”的称号,更有无韵之离骚的称赞。这些评价与其在文史中有着适度的张力是分不开的。《史记》在运用虚实描写中,为人物特点,故事氛围增添了感性色彩,但整个故事真实性并不被影响,因为司马迁在描写时,取了适度的张力,使其在实录与虚构,感想和理性,肯定以及否定中具有了历史审美感。

【参考文献】

[1][3][5]康清莲.浅议《史记》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作用[J].Scientific Research,2011(9):1255-1257.

[2]王长顺.论司马迁《史记》文史张力的审美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9-102.

[4]杨丁友.论《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性特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30(3):137-141.

[6]半夏.半夏读《史记》[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55.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篇8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殉情书写,悲剧内涵

提起《边城》的写作动机,来源于一个微小的巧合。“1933年,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任教,他和张兆和去崂山游玩,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她穿着白色的孝衣,在黄昏中拜庙进香。在那一刹那,沈从文心中有所触动,他对张兆和说:我能为那个女子写篇小说。”1这便是魅力经久不衰的《边城》。“少女,孝衣,古庙,这些因素似乎没有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逻辑联系,但沈从文却从它们构成的情蕴,气氛中获得了某种启示:那就是生命,死亡与信仰。”2

当荆棘鸟停止歌唱,当鲜血凝固肉体腐烂,死亡便来到眼前。沈从文认为:“所谓知人,并非认识其复杂,只是归纳万汇,把人认为一单纯不过之“生物”而已。极少人能违反生物原则,换言之,便是极少人能避免自然所派定义务,“爱”与“死”。只有理解了死亡,才会真正的理解“爱”3。正是对人类怀有满腔的爱,这才有了这部伟大的作品《边城》。对死亡意象的解读,是介入《边城》悲剧中心,解读“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的一把钥匙。在沈从文的死亡叙述中,有一种死亡被描写的散发出夺目的光辉,这便是殉情之死。殉情本是表现对爱情极端的信仰,在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中是保留着殉情的习俗。对于一个善于把死亡融入创作中的作家来说,殉情,就成为了沈从文死亡意象之中独特的存在。死亡,是因为勇敢追求爱情,值得永远的流传下去。

一.殉情的哀婉

《边城》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滋生着美好的人们。这里的人们用“对歌”来表达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和歌唱。翠翠的父母就是在传统的对歌之中认识并恋爱的,情歌是感情的真切再现。翠翠的母亲在17年前与一个茶峒屯防兵士相爱之后,有了小孩子之后,结婚不成,逃走的话又不想丢下自己年迈的父亲,兵士也不愿违背自己军人的责任。但是,爱情是无法阻挡的,兵士“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儿为了自己肚中的孩子,“一面怀着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等待腹中小孩生下来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4。沈从文在《龙朱》中写道:“抓住自己的心,放在爱人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只有真实热情的歌。”5翠翠的父母由于爱情而结合,而现实却不能成全这种结合,所以选择了悲壮的死去。情歌是感情的真切在现,它所代表的是感情。翠翠的父母是因对歌相识,相爱,到相死。青年人的相爱是纯洁的,但是依然挡不住爱情成为泡影。无奈的赴死,怎不是一曲悲到极处的哀曲?赴死的无奈,爱情的虚无,这无法调和的矛盾引得两个人只能在死去之后才能在一起?这是在追求爱情莫大的勇气之后的莫大的无奈!

比较起沈从文描写殉情之死的另外一部作品《豹子。媚金与那羊》就可以看出《边城》中的翠翠父母的死亡带有深重的悲剧色彩。豹子和媚金是作为两个作者竭力赞扬的人物来塑造的,他们的殉情充满了画面的美感和史诗般的辉煌,明显的表达出作者对追求美好真挚爱情的主人公的赞扬。但是在《边城》中,翠翠父母的殉情却始终伴随着哀婉的悲剧气氛,翠翠以及祖父在这个故事中回忆着,思索着,痛苦着。让人在对翠翠凄惨身世的同情之中,也增添了对人物的悲剧结局的预设。在这里,牧歌的情调被解构,欢乐乐园被主体瓦解,悲剧色彩无所不在。

二.从“殉情”书写看翠翠的性格悲剧

叔本华认为:“悲剧的使命就是表现人类生活的不幸,可怕的一面,即在我们面前说出人类的痛苦和哀伤,演出无辜之人不可挽救的失败或毁灭。”6父母双双殉情而死的遭遇,为翠翠的身上增加些许的悲情因素。在《边城》之中,翠翠性格天真,貌美忠贞,善良等的品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翠翠的性格除了自然纯洁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矜持。纵观《边城》中的婚俗,在女孩子15岁就可以成亲,而翠翠在喜欢看新娘子这些方面表现出她对感情并不是懵懂无知,而是内心深藏着一份情感。这份矜持具体表现在对二佬初步的暗生情愫中,“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属于自己不管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当翠翠到了适婚年龄了,爷爷问翠翠,“翠翠,假若大佬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心里不高兴,但是却以“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气了!”“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为借口来推搪,心思极力的谨慎。对心爱的人表示关注的时候,就以“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这样的隐晦的意思来表示对爱人的感情。当祖父问翠翠心里在想什么的时候,翠翠就说“在看水鸭子打架!”7搪塞过去。翠翠的内心是交织着矜持和浪漫的。而这种血缘上的传递,最终带来的是翠翠人生的悲剧。翠翠的父母,一个是《边城》里地道的女子,一个却是屯防兵士,而这二者结合之后生下了翠翠。文化的不同使得这份本该完美的爱情却以悲剧告终。多元的文化使得翠翠身上有着传统女性对爱情,对婚姻保守忠贞的看法,但是在选择上却受“以歌传情”的影响。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翠翠没有明确的拒绝大佬的求婚,也没有表现出对傩送二佬的爱,而最终使得这份三角恋出现大佬因失意而落水,二佬漂泊远方,翠翠孤独等待的结局。

朱光潜在看过《边城》之后说:“它表达的是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有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深郁隐痛。翠翠似显出从文自己的这方面的性格。”8事实也正是如此,多年之后,沈从文在散文《水云》中把自己创作《边城》的动因说:“将我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的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爱情的憧憬,在这不幸故事上方得到了排泄和弥补。”9沈从文怀着少数民族的一颗敏感的心,感受到那个年代传统文化失落的悲哀。创作出了翠翠这个美好的形象。从父母“殉情”的身世描写来探究翠翠的性格悲剧是符合文化的要求的,也能更深刻的理解翠翠身世的悲剧血液。沈从文怀着对故乡的热爱,怀着对人类的爱,创造出了伟大的《边城》。解读沈从文的作品,犹如进行一次复杂的情绪体验,那些清新和哀鸣,悲伤和快乐总是混杂是给人情绪冲击。透过殉情这个黑色角度,历经几十年之后,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深沉的悲切和无奈:时间带走了一切,美好的情感美好的品质也渐渐的在这个社会中失去。(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一友.沈从文现象.吉首大学学报,1989,01

[2] 杜素娟.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7

[3] 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版,91

[4] [7]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小说[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259,290

[5] 沈从文.凤子.沈从文选集第6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195

[6] 程光辉.西方悲剧学发展概述.戏剧艺术[J].,1995,03

上一篇:期末复习方法范文 下一篇:有一种爱叫母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