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婚姻保卫战范文

时间:2023-10-28 15:57:35

天津婚姻保卫战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1

关键词: 热播剧 经典台词 修辞格 社会效应

1.引言

2012年春节期间,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再次掀起了都市婚恋电视剧的高潮,该剧从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诸多热点话题,例如北漂、蚁族、房价等。纵观近年来高居各大卫视收视率榜首的电视剧和卖座电影,例如《失恋33天》、《蜗居》、《男人帮》和《婚姻保卫战》等,其成功都离不开编剧独具匠心的台词设计。剧中诙谐幽默和设计巧妙的经典台词让观众眼前一亮,在让人捧腹大笑之余,又让人参透其对现实的针砭,尤其对于“80后”和“90后”观众而言,台词亲切自然,不禁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精湛的语言,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感染力打动观众。经典的台词,活泼巧妙的设计,不仅体现在语言本身修辞格的运用,还体现在对当下社会热点的反馈与折射。

本文选取近年来走红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经典台词,首先从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入手,展现语言自身的独特魅力;然后从社会效应方面出发,分析电视剧经典台词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剖析;最后充当社会的镜子,侧面反映当下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经典台词中的修辞格运用

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辞格根据表达方式与修辞内容的异同,分成十类:借喻类,拟夸类,比照类,复嵌类,连珠类,直言类,曲言类,援引类,拈就类和别传类。(洛小所,2000:205)修辞格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语言自身的感染力,将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重点分析热播剧经典台词中借喻类、拟夸类和比照类修辞格的应用。

2.1比喻

不直接说被描写的对象甲,而用与它有相似性的乙来描写它,以使被描写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点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甲)、喻体(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根据这三个方面出现情况,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洛小所,2000:211)

2.1.1明喻

明喻,即通俗明白地打比方,常用的喻词有“像、如、仿佛”等。

①财富地位如同男人的脊椎,没有这些就等同于那些软体动物永远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北京爱情故事》

将财富地位比喻成男人的脊椎,本体为“财富地位”,喻体为“男人的脊椎”,喻词为“如同”。这一比喻十分贴切,虽然言辞犀利,却折射出当今社会财富地位对于一个男人的重要性,如同人身体的支柱――脊椎一样,如果说人连脊椎都缺失的话,就如同软体动物一样,永远都不能直立起来。

②夫妻过日子,就得有一种每天都在谈恋爱的态度,就像做蛋糕,每天都得给夫妻关系加点儿蜜,加点儿糖,再加点儿奶油……――《婚姻保卫战》

“夫妻过日子的过程”充当本体,喻体为“做蛋糕”,喻词为“就像”。本句来源于婚姻题材的热播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句中主人公将夫妻生活比喻为做蛋糕,要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生活,就像做蛋糕,要细心呵护,细心准备,不时为婚姻生活加点甜蜜,加点幸福,加点感动,这样夫妻生活才会更加和谐,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本句比喻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2.1.2暗喻

暗喻,即直接将本体当做喻体的方法,常用的喻词有“是、成为”等。

③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蜗居》

将人的一生比作上下波动的曲线,有低谷,也会有高潮,这就需要我们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人生低谷时,要坚定信心,不抛弃,不放弃,相信人生高潮必会到来;身处人生高峰时期,也要居安思危,所谓高处不胜寒,要不骄不躁,坦然面对眼前的成就,及时应对未来的困难挫折。将人生比作一条曲线,形象的勾勒出人生的轨迹。将困难比作人生的低谷,将胜利成就比作人生的高峰,恰到好处。

④挤公交是包含散打、瑜伽、柔道、平衡木等多种体育和健身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我的青春谁做主》

此句诙谐幽默地调侃了在大城市人们挤公交时的疲惫与无奈。将挤公交比作一项综合性运动,而且是集散打、瑜伽、柔道和平衡木等多种体育运动于一身的高难度运动。虽然语言轻松活泼、轻描淡写,却将挤公交的不易表现得淋漓尽致,幽默的语言让人大笑之余也体味到了挤公交的苦楚。

2.1.3借喻

借喻,即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指本体的方法。

⑤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我的青春谁做主》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编写一本只属于自己的独特剧本,不重演父母的人生轨迹,不做父母的续集,同样不要求子女重复自己的人生,不做子女的前传,另外也不重复朋友的某些人生轨迹,不做朋友的外篇。将人生比作一个剧本,有主人公,有情节,而自己应当勇于承担编剧的角色。

2.2排比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达到了加强语气,增加语言效果的作用,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发挥到了极致。

⑥婚姻是什么?婚姻就是元角分。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姻就是将美丽的爱情扒开,秀秀里面的疤痕和妊娠纹。――《蜗居》

句子开头一个设问句“婚姻是什么?”紧扣观众心弦,然后连续用三个“婚姻就是”揭露婚姻的琐碎与现实。排比使句子结构统一,句意紧凑,增强表达效果。

2.3双关

双关就是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

⑦我是白领:今天领了薪水,交了房租水电,买了油米泡面,摸了口袋,感叹一声:这个月工资又白领了……――《我的青春谁做主》

一语双关,第一个“白领”作为名词,特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脑力劳动者。第二个“白领”作为动词,理解为“白领薪水了”。该句道出当今白领表面光鲜,实质生活窘迫的尴尬处境。社会成本的增加,令年轻一代面对生存的残酷性感到很无奈。

2.4仿词

仿词就是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

⑧真的猛士,敢于直面自己未化妆的脸。――《我的青春谁做主》

该句仿照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句子,原句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此句表达了对猛士勇敢的歌颂与赞扬。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剧中人物将现实中的事物偷换到原句中,达到了幽默的效果,调侃当今社会女生不化妆不出门的现象。

3.经典台词的社会效应

语言是一种特定文化中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而文化通过语言使用得到最佳的展现。社会给语言的产生提供语境,而语言充当社会的镜子,折射社会现象。(胡壮麟,1988:159)

热播剧的成功,活泼生动的台词是一大亮点,从语言本身而言,大量使用修辞格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从社会层面而言,言辞犀利,句句切中当下最新最热的社会议题是推动电视剧真正走红的最大法宝。最新流行的网络语,属于新生一代的独特流行语都能在台词中找到。直面房价、医疗、教育“新三座大山”的压力与矛盾,探讨北漂、蚁族、啃老族、月光族等生活的现实与无奈,揭露年轻人面对金钱、权利、欲望等的抉择,探讨当今社会的爱情婚恋观,电视剧在演绎主人公的人生,也同时展现出很多人的现实人生,直接反映了现实中的社会。由于话题贴切生活,观众易产生共鸣,在反思自身的同时,台词中透露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抉择。

本文选取热播剧中的经典台词,旨在剖析其暗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

3.1社会现象

①被现实俘虏,向理想低头。――《北京爱情故事》

这是剧中人物在面对现实残酷发出的感慨,对于北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怀揣着梦想,憧憬着未来,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可以在大城市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面对人才济济的大都市,居高不下的房价,昂贵的生活成本,原本的雄心壮志被一点点消磨,一步步被现实俘虏,向理想低头。

3.2房奴

②你抽一辈子烟就烧掉我半套房子。――《蜗居》郭海萍

房子,医疗和教育成为新的三座大山让人倍感生活的压力。名牌大学毕业的郭海萍立志在大都市奋斗,努力扎根。为了能攒钱买房,她可以变得斤斤计较,可以每天只吃煮面,一个房子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她都喘不过气来。在丈夫抽烟时,一贯节俭的她发出这样的感慨,足见房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大都市光鲜亮丽的背后,暗含着多少房奴的无奈。

3.3婚恋观

③这世界上所有的雌性动物,都会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等或者更高的权利和财富,这源于她们要保证自己后代更加优异的天性。――《北京爱情故事》

此句话揭示了当下女生择偶的现实性,面对纷杂的世界,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物质只有爱情的婚姻是让人没有安全感的,没有物质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因为物质和爱情是密不可分的,是紧密相连的。面对婚姻,很多人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3.4婚姻中的男女角色

④做一个好主妇、好母亲,是女人最大的本事,为什么非要削尖了脑袋、累吐了血跟男人争资源、抢地盘呀?既来之,则安之。女人结了婚就得为家庭投入。――《婚姻保卫战》

男权社会的主流思想曾长期禁锢女人的思想,制约了妇女解放的步伐。当代,历史遗留的思想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女人就应该充当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和好媳妇的角色,要恪守妇德,忠贞不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迈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甚至承担社会重要角色。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女性没有必要做女强人,没有必要和男性一样在外拼搏,女性一旦踏入婚姻殿堂,就要回归她的本色,担当她本应要担当的角色。剧中,面对越来越强势的妻子,丈夫们表现出大男子主义的一面,规劝女性回归家庭。由此看来,当代女性的角色问题还有待探讨。

4.结语

本文以近年来婚恋题材的热播电视剧为切入点,选取其中的经典台词,从语言层面上分析修辞格的使用,呈现语言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和表达力。另外将语言放置在社会的环境中,揭示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剖析台词背后所隐射的社会现象,解析当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Fromkin,Victoria,Rodman,Robert,Hyams,Nina.An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2]何佳利.《蜗居》比喻和排比辞格探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1.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六六.蜗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5]洛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2

1 结婚了,并不表示就要跟朋友圈断绝关系

莫莫,27岁,婚龄:2年

结婚后,我不像以前那样常跟闺密聚会了,理由很简单:如果我出去吃饭,老公晚餐就得泡方便面,我会因此而内疚。然而让我气愤的是,我这边几乎跟朋友绝缘了,老公却跟婚前一样三不五时地跟朋友去酒吧一起看球,周末爬山,有一次甚至租了条船出海钓鱼。

我一生气,也召集了几个朋友吃饭、唱KTV,玩到夜里12点才回家。没想到,老公不仅做了饭菜,还打扫了卫生。更棒的是,我们没有争吵,反而分享了跟朋友在一起的趣事。此后,我意识到,婚后也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才不会陷入大眼瞪小眼的两人世界,把生活变得乏味。

《女性天地》点评:女人一结婚,就会觉得家离了自己就转动不了,因而总以为自己对婚姻贡献大,心理容易不平衡:凭什么自己为了婚姻可以放弃友情,男人却一到点就往外跑。学习男人婚后和朋友正常交往,眼界会更开阔,而且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有一个强大的亲友团开解你。

2 家是让人放松的地方,不必时时按章行事

刘小娴,29岁,婚龄:3年

我有洁癖,最受不了家里凌乱,茶杯、书本、摇控器都一定要有自己的位置,一旦老公使用之后没有归位,我就会抓狂。偏偏老公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常常乱扔东西,他觉得工作一天已经够累,回家还得顾及这么多,会让他崩溃。我们之间常因为他不能保持家里的整洁、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爆发战争。

我每天忙得晕头晕脑,但不管花多少时间打理,家仍然可能瞬间变成一个凌乱的战场,我为此常有挫败感。现在我想通了,偶尔也偷一下懒,把拿着抹布寻找灰尘的时间用来喝茶、看书、看电影。只要不是乱得太过分,家里的气氛反而更好。老公夸我说话语气都温柔了许多。

《女性天地》点评:不允许地板上掉一根发丝、被子必须叠得整整齐齐、茶杯要摆出一条线,像军队一样的生活,过久了,换谁都受不了。与其每日跟这些生活小细节争斗,还不如给自己充充电。如果情况许可,请一位钟点工帮忙整理,让你从永远也结束不了的清扫工作中解脱出来。另外,千万别过于迷恋时尚杂志里的家居图片,它们制造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假相。

3 忽略对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一笑而迪心更宽

黄珊珊,30岁,婚龄:4年

看《王贵与安娜》时,我感触最深的是,我跟安娜一样讨厌老公吃饭喝汤时的模样,吧唧吧唧的。另外他还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抽烟。让他改正,他总是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是改不了。越看他越不顺眼,想不明白当初怎么会跟他对上眼了。

有一次,朋友来家里玩,过后她羡慕地说:“你老公可真宠你,你不吃的菜尽可以扔他碗里;你说那么冲的话,也没见他生气。”原来是旁观者清呀。老公总让着我,可我却抓住他的一些小毛病不放,日子自然越过越没劲了。从此,我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女性天地》点评:早就有婚姻专家建议过,婚前睁大双眼,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才能过好。无限放大对方的小缺点,原本拥有的幸福感会被冲抵。偶尔学学男人的粗线条,女人会变得不那么敏感、任性。

4 对丈母娘基本无要求,孝敬为先

吴天心,27岁,婚龄:1年

我跟婆婆相处起来不对劲,总觉得她话里有话,比如说,我有时晚归,她就会问我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再吃点东西。我认为她是在怪我没回家吃饭。她问我新裙子花了多少钱时,我会刻意报低价格,以防她说我乱花钱。久了,特别累。但老公就不一样,他跟我妈处得特别好,不管我妈做什么给他,他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管我妈怎么唠叨,他都能耐心地听,还陪她看她喜欢的戏曲频道。我开玩笑说他太狗腿,总讨好我妈,他却说:“我没想别的,就想让你妈妈高兴,因为是你的妈妈。”

因为是你的家人我才这样。老公的想法让我感动,我也卸下了对婆婆的防备。而此后,我就很少听见婆婆话里带刺了。也许,原本就没刺,是我自己心里长刺了。

《女性天地》点评:尊重配偶的父母才能获得配偶的尊重。

5 舍得为自己喜欢的事投资

何琴,30岁,婚龄:4年

因为房贷和育儿的压力,我变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主妇,虽然对自己变得苛刻,但还是会先满足孩子和老公的要求。

老公虽然也跟我一样承受着生计的压力,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仍然保有浓厚的兴趣。譬如他想要一双耐克运动鞋,他真会发了工资就去买。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大手大脚,他却告诉我,如果放弃所有喜欢的事,人生就太无趣了。于是,我也开始像他一样,在某些时候仍然要为自己喜欢的事投资。一次释放压力的香精SPA、一套找了很久的小说全集、一件可以提升信心的衣服,都会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女性天地》点评:如果你跟一个已婚的女性朋友逛街,会发现她最先逛童装店,因为换季一定要给孩子买新衣。接着,她会逛男装,因为老公应该再拥有几件有质感的衬衣。轮到自己时,预算已经不够。通往黄脸婆的路就是这么走下来的。疼爱老公孩子并没错,但女人们一定要记得分一点爱给自己。

6 不会把所有的事都怪罪到婚姻的头上

李嘉,31岁,婚龄:3年

当我生完孩子,想重新找工作时,才发现这并不容易。这个结果让我一度很迷茫。如果不是因为结婚,可能我已经成为部门主管,薪水也一定相当不错。由此想来,就觉得是结婚误了我。这样的抱怨也影响了我们的感情。

老公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有时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我多花钱或是脾气暴躁而抱怨。在生活中,谁都可能碰到不如意的时候,抱怨只会让婚姻变得沉重。我需要的其实是重新面对职场生活的勇气,调整好心态之后,我很快重新出发,我们的感情也自然地回温了。

《女性天地》点评:如果一心想当怨妇,大可不断地从婚姻当中找出不满。男人一样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但通常他不会产生“结了婚才把生活过成这样”的想法,在遇到难题时,他会努力地想办法解决。

7 如果对方忘记给自己过生日,也不会大发脾

郭小芙,30岁,婚龄:3年

我是个很重形式的女人,特别希望老公能记住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刚结婚的时候,他为了多挣钱,揽了一些私活,忙起来经常会忘记一些事,甚至结婚纪念日,我因此常生气。

老公生日又刚好是在元旦后的第三天,我忘记过几次给他庆生。可是他总是笑笑说,以后还可以过。哪怕是生日当天,他只能吃到一盘剩菜,他也不会抱怨我忘记他的生日。学习他神经变粗一点,快乐也会多一点,只要真心相守,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3

简单说来,这类妇女有个最明显的特征,便是“被害妄想症”。比如目前火到离谱的新婚姻法,不过是个意见稿,已经有人说自己彻夜难眠,仿佛自己真的变成那个被老公扫地出门、一无所有、孤苦无依的离婚女子。实际上她连婚都没结,却已经在畅想自己如何让负心男子抛弃,如何被“小三”鸠占鹊巢。

一女友便是如此。一开始我忍不住劝她:“你实在不用这么着急。”没等我劝出第二句,对方劈头盖脸地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此话不假,可脑子没病的人谁会天天负重200斤感受一下什么叫腰疼?疼这种事情,是个可能发生的客观存在,又不是事先演练了许多遍会疼,到时候就不疼了。再说,谁能三生有幸碰到《双面胶》里的婆婆,《蜗居》里的姐姐,人生真有很大概率不会疼,实在怕疼,难道不会轻移双腿,规避风险?

然而这位妇女一意孤行,偏要这么想象下去。看到别人发帖说遭遇负心汉便大喊大叫:男人都要变心的。看到剖腹产纪录片,更是撕心裂肺般地吼:做女人真是痛苦,怎么这么惨烈,怎么这么倒霉。

她似乎从来没享受过身为女人的好处,好像社会上处处都是要陷害她的凶手,自打她生出来,就饱受了重男轻女之苦,虽然她父母并没给她什么白眼,她依旧要说:“生女儿还是吃亏的。你看我嫁人父母要倒贴多少嫁妆,男方只管收进。”自打她性别为女人开始,简直无一人不是在陷害她,而她蒙受的这许多苦难,自然因为她是个女人。

你劝她想开点儿、积极点儿,她兴致勃勃地收集更多证据给你看,果然她是要遭遇不幸的,所以要先准备起来,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绝不能让人占得一分一毫的便宜。

而对这样的妇女来说,苦难总是会如期发生的,要是没有来,简直叫她失望一辈子,居然一滴狗血都没有沾上身。

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有段话:苦难、愤怒、叫嚣、哭泣是附着在人世间的,我也在三十年间经历过来,此中况味尝得够腻了。腻了还要在戏剧、小说中反复体验同样的刺激,真吃不消。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4

5月至7月,各大电视台将集中播出红色题材电视剧,庆祝建党90周年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其中《中国1945》《火线》《我的青春在延安》等新剧,以及《亮剑》《潜伏》《士兵突击》等多部经典老剧陆续登陆荧屏。

多家卫视7月份之后的电视剧编播计划中,不少电视剧具有相当的话题性、关注度和期待值。现实题材方面,赵宝刚导演、鑫宝源出品的《男人帮》,以及金牌编剧王丽萍的《双城生活》备受推崇,这两部剧也在电视台购剧负责人推荐TOP5之列;近代革命剧方面,华录百纳出品的《永不磨灭的番号》以及江苏卫视自制谍战剧《断刺》引人瞩目,前者也入选TOP5;古装剧方面,湖南卫视将在暑期档推出《新还珠格格》,江苏、安徽、云南、深圳四卫视将首播的《美人天下》以及穿越题材新剧《步步惊心》都值得关注,其中《美人天下》入选TOP5,是安徽、江苏两大电视剧播出平台重点推荐剧目之一。另一部TOP5剧目《新水浒》,因为大剧效应,理所当然成为天津、安徽、东方三家卫视下半年的重点剧目。

现实题材走向年轻化

从目前电视剧创作市场看,都市情感剧创作总量依旧雄踞榜首,但创新不多;古装剧进一步回归,带动了一些历史正剧的创作;谍战题材跟风现象依旧存在,具有突破性的力作鲜见;此外,某些电视剧出现了题材的混搭和嫁接,比如战争题材加入偶像元素、革命历史题材嫁接武侠概念......

天津电视台节目购销中心主任刘郡认为,今年下半年,在倡导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创作定位下,一批表现百姓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的电视剧将进入集中创作期,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基本需要七八个月时间,等到地面频道播出完毕,电视剧登陆卫视频道基本需要11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这批现实题材剧将在明年2-3月份集中播出。

江苏卫视采购部主任张彦认为,目前的电视剧市场中,情感剧是不变的主流,占据市场70%左右的份额。今年情感剧在细分类型上出现明显变化,一些体现家长里短、伦理矛盾的电视剧数量下降,偏向于体现年轻族群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数量上升,并把话题从传统的家庭矛盾拓展到相亲、结婚、求医、求学、求职、房子等焦点问题上。“这类现实题材在吸引年轻观众上表现不俗,一些话题的讨论老少咸宜,获得不错的口碑和收视,这是现实题材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下半年的热门剧集中,号称男人版“欲望都市”的电视剧《男人帮》将在北京、东方和天津卫视播出,剧中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一一罗列:泛爱时代、第四类情感、电视速配、姐弟恋、网恋、办公室恋情、星座学、甚至电影圈、模特圈等。这部剧延续了赵宝刚前作《婚姻保卫战》偏于年轻家庭生活的剧集风格。

市场催化平台气质细分

排名前十卫视在电视剧策略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题材、操作模式的差异化日趋明显。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湖南、江苏延续独播化策略,东方、安徽、天津逐步加大定制、独播的力度。

东方卫视在6月份了2012年的电视剧定制战略,SMG影视剧中心主任、尚世影业总经理苏晓表示,东方卫视将以都市气质类的剧为主,并加大这类剧的定制,定制剧的投入将占据购剧总投入的60%,定制剧的成本上限控制在每集100万元以内。“所谓都市气质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于社会热点、民生话题给予现实关注的剧,这类剧不再是家常里短、婆媳矛盾,而是把住房、养老、医疗甚至腐败问题作为创作主体;二是具有时代性诉求和当代精神启迪的剧,不排除古装、谍战、年代剧,这类剧具有强烈的现实关照;三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新题材剧,比如穿越题材。”

江苏卫视将在10月份独家播出自制剧《断刺》,其中《断刺》网络播放权一项收入就达到全剧投入的1/3,加上各轮次电视播放权发行,这部剧预期收入将是投入的一倍以上。张彦说:“电视台自制力度的加大,要求其电视剧团队投入更多精力、提升业务能力,从发掘项目、打造剧本、组合阵容、拍摄运行、后期制作到发行营销全程参与。”目前,电视台自制剧已经从自建队伍或者和影视剧公司合作,延伸到与知名导演、金牌编剧的直接合作。6月20日,江苏卫视和郭靖宇导演合作拍摄的革命传奇剧《红娘子》在四川开机,这部剧依然由郭靖宇自编自导,由王珞丹、杨志刚、刘威主演。“我们对《红娘子》寄予很高的期望,视其为明年的开年大戏。”张彦说。

天津卫视在自制剧目选择上,将具有浓郁天津地域色彩的《杨光的快乐生活》放在自身平台播出,将地域性剧和全国性剧区隔开,分别产生不同效益,占领不同市场。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5

小城“孔雀女”挑中“凤凰男”

“孔雀女”张家碧的父亲张勇是赣州行署首任专员宋子霖的秘书,多才多艺,张家碧耳濡目染。1977年,张家碧考入赣南师院艺术系音乐班。

在大学里,张家碧结识了“凤凰男”杨保峰。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经历却不简单。他因为家境贫寒,自小拾荒、拾粪。1969年“九大”召开,正在念初一的杨保峰花了一个晚上一字不漏地背下了“新”的全部内容。宁都县革委会主任对他刮目相看,让他参加“活学活用著作”宣讲团,巡回全县各地背诵“新”,轰动全县。

1972年3月,宁都县文工团成立,特别把杨保峰招去当演员,享受国家干部待遇。杨保峰把“胡传魁”演绎得活灵活现,出尽了风头。可是,杨保峰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听音能力不佳,在舞台上很难有太大的发展。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美术,1977年,杨保峰考取了赣南师院艺术系美术班。

杨保峰出色的才华和帅气的长相,成了众多女生心仪的人物。杨保峰唯独看上了个子高挑、容貌秀丽的张家碧,两人建立起了恋爱关系。

可是张家碧的父亲张勇却不愿意女儿找一个经历如此复杂的男朋友。毕业分配时,张勇更是从中作梗,把一对恋人分开,经过张家碧一再争取,张勇要求杨保峰写封信给他看看。杨保峰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总算通过了书法、语言文字关。紧接着,张勇调查杨保峰祖宗三代的政治成分、遗传病史,最后又向他索取照片。杨保峰被未来的岳父折腾得够呛,趁机“报复”,故意寄去一张一寸大的全身照片。张勇就买来一个放大镜,趴在桌上仔仔细细照了半天,见杨保峰长得仪表堂堂,才同意他们的婚事。后来,这成为杨保峰的“杀手锏”:“我是你父亲拿放大镜照出来的,能有什么问题吗?”

1983年春节刚过,杨保峰和张家碧结婚了。他们亲手拟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洞房门口,上联是:“哆来咪发嗦啦西”,下联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横批是:“同窗同床同创”。1985年6月,杨保峰调到了赣州市电教馆,张家碧也调到了赣南师院,他们还有了独生子振江。

嫌弃婆婆 丈夫误伤妻子

无论以多大喜悦开头的婚姻最终都会归于平淡的生活。随着生活渐渐富裕,张家碧的心也渐渐地膨胀,她希望拥有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可是,丈夫杨保峰时常兴致勃勃给儿子讲起自己的出身,讲起当年他如何跟人抢一块牛粪的事情,张家碧心有不悦。一次,杨保峰的母亲到赣州小住,张家碧嫌婆婆土气、不讲卫生,时不时地数落婆婆。

终于有一天,婆媳之间口角升级,发生了一场肢体冲突。回到家的杨保峰一见此景,怒不可遏:“张家碧,我明白地告诉你,你干什么我都能容忍,就是不能容忍你欺负我母亲,这是我做人的底线!”说着,他生气地抓住妻子的双臂,用力地摇晃她的身子,恨不能把妻子摇“醒”了,结果造成张家碧的颈椎扭伤。

事情闹大了!张家碧躺在医院里哭哭啼啼,双方的亲戚朋友纷纷“参战”,两路人马从说理、争吵,发展到冷战。聚得久了就闹,离得久了又想。可是糟糕的是,两个人的生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弄糟了。他们不能够平静地来思考自己婚姻的关系。杨保峰到医院去看望妻子,他发现张家碧的眼神变得又陌生又冷漠,不由自主地躲着杨保峰的手。而杨保峰见到张家碧这个样子,不想再说一句认错的话,只是沉默地坐着。他们的关系到了冰点,两人决定分开一段时间。

祸福相依 婚姻“软着陆”

张家碧先后去各地进修,攻读硕士学位。她学成归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项目,被破格提拔为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家碧只想通过繁忙的工作麻醉自己,可是她内心的痛苦和冲撞并没有减少半分,健康程度与日俱下了。由于当年颈椎受伤的后遗症,再加上长期处于高噪音的工作环境,张家碧出现间歇性失聪。搞音乐的人失去了听力,这对张家碧可谓致命的打击。

杨保峰得知消息,想让张家碧回家休养。好强的张家碧却拒绝了丈夫的建议。杨保峰试图通过儿子来劝说妻子,张家碧就用冠冕堂皇的话来搪塞儿子。杨保峰面对的是生活了那么多年现在却形同路人的妻子,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一次,他悄悄地跟踪张家碧来到学校,看着妻子走向一幢老教学楼,杨保峰跟在后面。只见张家碧来到屋顶,静静地坐在平台上仰望星空,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突然做了一个很可怕的动作,一步跨过平台的栏杆,站到了屋顶的边沿。

这个动作让杨保峰不想再躲下去,他突然跑了过去,紧紧地抱住张家碧,泪水已经劈啪掉了下来。张家碧吃惊地想抽出身来……事后张家碧坦率地告诉杨保峰,她的确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几次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如果杨保峰按照情绪来行事,他们也许早已经分开了,张家碧说不定也会轻生。一对夫妻,没有第三者,甚至感情也未泯灭,竟然轻易就走到了离婚的边缘,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感到可怕的事情。

张家碧回家了,杨保峰看着妻子瘦了不少,不禁心疼地流下眼泪:“我们是夫妻啊,你怎么能够一个人去承担痛苦。”而张家碧也非常后悔这么冲动。两人经过一次长谈,大家把内心的想法都和盘托出。两人互相约定以后要相互忍让,包容对方。

从此,杨保峰一回到家就做饭、洗衣服、喂饭,并不断鼓励妻子,带着妻子辗转全国各地寻医问药。张家碧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忙忙碌碌中她忘记了曾经追求的“格调”。一次,有人无意中用嘲讽的口气说起农民工,张家碧反驳道:“来自农村又如何,我家保峰就是来自农村,多才多艺,人品业务都是一等一。”这话传到杨保峰那里,他心里淌过一阵暖流。

杨保峰一想到妻子的病是因为自己,心中备受内疚自责的煎熬,他的头发不知不觉间掉光了。为此,他多热的天也戴着帽子。张家碧安慰丈夫:“现在的你像笑星葛优一样,还是风采过人,而且让我更有安全感了。”

爱也爱了,恨也恨了,多年来祸福相依、患难与共,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两个人对家庭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了。为了照顾妻子的起居生活,杨保峰几次放弃了升职的机会,在电教馆馆长的位置上一蹲就是二十年。2007年,张家碧也辞去了副院长职务,退居二线。

杨保峰和张家碧说,面对婚姻的难题,人们要付出的绝不仅仅只是感情。因为婚姻是感情、理智甚至意志力,三者通力合作的结果。

(文中人物为化名)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6

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和医疗安全,是当前中国人最担心的三大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在市场、超市能够“放心”地购买各种食品的受访者只占四成。尤其是对国产奶粉,投信任票的只有两成。中国乳业的信誉重建,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公众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也难称良好,认为所在城市社会治安“很安全”和“比较安全”的只有五成。娱乐场所被选为最缺乏安全感的场所。认为学校周边最没有安全感的也达到三成。

中国的医疗机构正遭受着信任危机。能够“放心”地看病、打针、吃药的人只有四成。不过在各类医疗机构中,公立大医院还是最受信赖的。

相比其他安全问题,中国公众对婚姻安全比较放心。虽然离婚率的数字在攀升,很多人也洒脱地声称“过得好就过,过不好就离”,但保守的婚姻观仍占有很大比重:55%的已婚人士对“婚外恋”坚决说不;对婚姻中出现的感情“出轨”,46%的已婚人士持“力挽狂澜”的态度;61%的已婚人士认为婚姻就要“一辈子”。

2010年6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全国12个城市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本次调查涵盖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武汉、郑州、长沙、呼和浩特、重庆、成都、西安。结合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9~2010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9.4分。

安全感也与个体特征有关,有趣的是收入与安全感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月收入3000~6000元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安全感,要明显低于月收入1500~3000元和月收入6000~8000元的人群。看来是这个收入阶层“上下皆有可能”的不确定状态,使这个群体弥散着焦虑不安的情绪。

本次调查还依据所选城市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对12个城市进行打分排名,重庆成为最具安全感城市。

食品安全成为最大不安

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环境安全、婚姻安全、隐私安全、信息安全,11项安全问题,你最担心什么?食品安全以72%的比例拔得头筹。

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消费者的最大不安,也是中国政府的一块心病。

2010年6月12日,中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在出席“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食品安全合作”论坛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农经济,分散的种植和养殖是影响我们食品安全统一监管的制约因素;另外,中国目前有40多万家食品加工企业,90%是中小企业,还有很多是个体作坊,这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历来饱受批评――“多龙治水”,监管顾虑太多。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康彼得(Peter Ben Embarek)还记得七年前中国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六个部门都不能保证一个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并不关于到底有多少部门在监管这个事情,其实它是关于如何使这些不同的职责部门协调起来工作。”康彼得说。

2010年2月9日,一个被寄予厚望的高层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由三位副总理担任主任和副主任。

“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在政治层面上摆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这是中国的特点。”康彼得说,“我希望这种政治意愿也能传递到下面的机构,就是在农场里、工厂里、市场上也能有这样的意愿。”

不过相对于监管体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更强调生产者即农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监管出来的,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他说。

“但是让中国的2亿多农户遵守农产品的安全标准,在目前这种分散经营的状况下是办不到的。”陈君石说,目前在中国,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或者由一个中间机构把农民组织起来,从事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在一些地方有试点,但在全国推广还不是很快的事。

医疗安全感溃于信任危机

医疗安全以55%的比例在公众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榜中排名第三。

安全感来自信任。本次调查中,对于“您在当地能够放心地看病、打针、吃药吗?”只有4%的人表示“很放心”,36%的人表示“比较放心”。也就是说,只有四成人对所在城市的医疗服务有足够的信任。而信任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医患关系紧张,曾在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王东生称作是“改革开放30年来,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损失”之一。

医患信任危机对社会安全有很大的破坏力,暂且不论医患冲突,在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杨雪冬看来,养生乱象也与此有关联。他曾以中国医改为例,对风险社会中的专家系统与信任维持做过专门的研究。

“一方面,正规的医疗系统受到了怀疑;另外一方面,个体会有选择地信任对他有利的信息,比如吃绿豆、吃茄子,这都是成本最低、最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在目前我们的医疗体制还不能让所有人获得相应保障的时候。”

对于医患信任危机在更高层面上的破坏力,杨雪冬分析说,公众对医生及医疗机构这一“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必然会延伸到“治理不力”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而引发对制度及政府公共权威的信任危机。

婚姻安全相对而言较放心

在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等11个项目中,选出相对而言比较放心的一项,这恐怕是一个有难度的题目。在这个题目中,婚姻安全以相对优势胜出,该项目的选择比例为38%,不到四成,不过其他选项的选择比例更低。

婚姻安全相对来讲比较让人放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婚姻有多么牢固。事实上,中国的离婚率在持续走高。据民政部2010年6月的《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9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比上年增长8.8%,从近五年的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平均增幅为7.65%。报告称,这说明我国已婚男女收入及个性越来越独立,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本次调查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婚姻观颇具个性。对于“一段婚姻能维系多久?”五成受访者选择了“过得好就过,过不好就离”。可见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认为婚姻是卸不去的绳索,对婚姻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不过保守的婚姻观仍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对于围城里面的人来说,六成以上已婚人士认为婚姻要维系“一辈子”。

对于婚外恋,过半数已婚人士选择了“不会”,远多于“会”(15%)和“看情况”(30%);如果发现他/她在婚姻中爱上别人,46%的人选择了“想方设法让他/她回头”,也比选择“放弃他/她”的多14个百分点。

或许就是这种自持和不放弃的态度,让人们增加了对婚姻的信心。

在有可能对婚姻安全构成威胁的诸因素中,调查显示,公众最担心的三项排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因素;其次是外遇问题――尽管调查中86%的受访者至今没有遭遇过第三者;然后是婆媳关系。

中等收入人群不安全感凸显

问卷还对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调查。选项包括看病难看病贵、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贫富差距过大、教育不公平、房价上涨过快、就业失业问题、、“小三”现象、黑社会等经济社会因素,也有地震、干旱、洪水、极端天气等自然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对公众安全感造成威胁的五大因素是:看病难看病贵、贫富差距过大、房价上涨过快、,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可见经济社会因素是公众不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尽管这些问题是转型期的中国人所要共同面对的,但是人们的安全感也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性别、职业、收入等。

安全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姬雪松阐释说,安全感不是思想,不是理智,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取决于外面的世界是可预测的,不可预知感便是不安全感;有安全感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焦虑是不安全感释放的信号。

本次调查中,六成以上受访者感到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经常会感到焦虑的人也超过半数,不过总体而言,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也达到七成。这说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尽管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心中常有焦虑,但对生活仍然寄予了美好的向往。

经过从“是否感到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否经常感到焦虑”,以及“总体而言,是否对生活充满希望”这三个方面对个体的安全感进行综合衡量,并对不同特征的人群进行分析发现,男人和女人的安全感差不多,但女人的稍微高一点;已婚人士比单身状态的人更有安全感。这很好理解,围城里的日子循规蹈矩,生活的不确定感也大大降低了;所有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感最高,其次是干部、公务员。

收入对于安全感至关重要。本次调查中,有高达2/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影响职业安全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低。

分析不同收入人群的安全感,发现月收入在3000~6000元的人群,安全感要明显低于月收入1500~3000元和月收入6000~8000元的人群。在月收入与安全感的曲线图上形成了一个显著的凹陷。

这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中等收入阶层缺乏安全感现象。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中等收入阶层承担着高房价、高税收,一不小心就掉到下一个阶层中去,所以他们努力工作以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又要千方百计进入上一个阶层。他们在摇摆之中,自然会有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阶层的群体中,常弥散着浮躁和焦虑不安的情绪。

打黑之后的重庆最具安全感

社会治安以67%的比例排在食品安全之后,成为公众最担心的第二大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五成受访者对所在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感到“很安全”和“比较安全”,这个水平的社会治安安全感很难称之为良好。

本次调查以所选城市市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对12个城市的平安状况进行评价。社会治安安全感的评价指标具体有四个:对所在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所在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去年相比发生的变化、对当地政法机关对犯罪活动打击力度的评价,以及对当地的治安防控工作,比如治安岗亭的设置、治安巡逻队的配备等状况的满意度。经计算排序,被调查的12个城市的社会治安安全感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上海、呼和浩特、郑州、广州、长沙、深圳、西安、武汉。

重庆成为最具安全感城市。

掀起打黑风暴的重庆共打掉了4781名“涉黑涉恶”人员,12名厅级官员因此落马,《小康》去年曾以《再塑重庆》为题报道了重庆在创建平安城市中的种种变化。

城市安全归根结底是城市人的安全,现在城市安全涉及的面越来越广。继重庆之后,北京、天津、广州、南京等地纷纷采取行动,打黑扫黄。

今年6月,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赴重庆调研,随后签发嘉奖令,对重庆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工作予以通令嘉奖,称打黑除恶“打得好、打得准、打得狠”。

“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是老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孟建柱在重庆调研时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7

得知自己的影片获奖后,顾长卫显得宠辱不惊:“这应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喜讯吧,我很高兴。能在柏林领到这个奖,是对我们所有努力的回报。感谢我的主创和我的演员,我要把这个奖献给妻子蒋雯丽,没有她的支持,我没办法走到今天。”据悉,蒋雯丽此次与老公同赴柏林,并一直默默地陪伴在顾长卫左右。

近日,蒋雯丽与丈夫顾长卫手挽着手一脸甜蜜地出现在聚光灯下,欣然向喜爱她的广大观众袒露了心迹:“许多人都问我十几年的舞台生涯,何以总是保持优雅、从容,其实这一切都跟我的家庭生活有关,如果我的婚姻不幸、心情郁闷的话,我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舞台上的优雅、从容、智慧正是她家庭幸福的最自然表白。

一个激情优雅女人的特殊生命感知力,征服了顾长卫。

蒋雯丽,出生在鱼米之乡安徽蚌埠小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铁路局话务员,都比较喜爱文艺。从小父亲就买给她世界名著,名画,外国名曲300首等,母亲送她学体操和舞蹈,在父母的影响下,她很有生命力地活着。

1988年,蒋雯丽用自身特有的对生命的感知能力,征服了面试的老师,进了盼望已久的北京电影学院。刚上电影学院时,蒋雯丽就听说了顾长卫的名字,后来还在电视里看到一部介绍《红高粱》拍摄情况的纪录片,顾长卫作为摄影师少有地出现在镜头里,像个大男孩手中挥舞着一根高粱秆,还在做着各种鬼脸。蒋雯丽就想,这个男人好可爱啊!

第一次见面是在1989年12月12日,蒋雯丽和一大帮同学去参加顾长卫的生日晚会,顾长卫觉得眼前这个充满灵气、清秀可人的女孩是一个对自己挺有要求的人,对她有了很好的感觉;而蒋雯丽却只是觉得顾长卫特别亲,好像以前就认识一样。

那次生日会后不久,顾长卫就随张艺谋去了日本为影片《菊豆》做后期。他在日本买了很多礼物,回北京后就打电话给蒋雯丽,说买了些礼物要送给她,并请她一起吃饭。那时的蒋雯丽对他没什么感觉,就很自然地拒绝了他的邀请。蒋雯丽的拒绝就像命运之神的大手把生性腼腆的顾长卫从她身边推开了。真正让他们走到一起的是那部电影《霸王别姬》,那时蒋雯丽在片中出演小豆子母亲,顾长卫则担任摄影师,在朝夕相处的拍戏期间,他们在相互欣赏中订下了终身。恋情曝光后,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其貌不扬的顾长卫是怎样获得蒋雯丽的芳心的呢?

顾长卫是个很实在、话不多的人,在电影学院,周围的人都在夸夸其谈,包括蒋雯丽也是一样,侃这个那个的,大家都很浮燥,但顾长卫不是,他总是说得很少或者不说,默默地做着他所应该做的事。他其实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家庭观念也很强。这就是蒋雯丽对顾长卫最独特的感受。说到底,是他独特的才华和人格上的魅力征服了蒋雯丽这个像水一样清冽的女孩。正如蒋雯丽的回答:“我觉得顾长卫正是我想要的那种男人。”他们确定恋爱关系后,一直处得很顺利。

蒋雯丽总说顾长卫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但就是不够浪漫,让喜欢来点浪漫的她多少有点哭笑不得,有时是又气又笑。他常常不记得今天是几号,也常常不记得蒋雯丽的生日。有一次蒋雯丽过生日,她坐在电话旁傻等顾长卫说句“生日快乐”,可顾长卫就是不说,她拐弯抹角地提醒了他半天,可直到挂了电话还是没有听到想听的那四个字。蒋雯丽当时又气又伤心,放下电话,就拿着相机对自己拍下一张泪眼汪汪的照片寄给顾长卫,想着让他内疚去吧!没想到,顾长卫看到了照片,竟然觉得很好玩,还一个劲地夸她拍得好,摄影水平有很大进步,还说她哭起来很好看!把蒋雯丽弄得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高兴。

丈夫的事业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陪伴着他。

1994年11月,顾长卫受邀去好莱坞拍片,新婚不久的蒋雯丽追随着丈夫飞往了美国洛杉矶。而在一年前,她的姐姐就已经去了美国,姐姐走的时候问蒋雯丽想不想去,蒋雯丽当时说:我是一个演员,中美不同的文化,那里没有我的位置,我才不去呢。蒋雯丽也曾公开对媒体说,我是中国演员,我的根在中国。然而,这一次她却义无反顾地跟着丈夫去了好莱坞。她去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打理丈夫的生活和学习英语,这一去就是五年。可见她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用她自己的一句话说:“丈夫的事业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陪伴着他。”

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们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蒋雯丽从当红女星到“小妇人”的转变却是极其自然的,她知道自己在家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妻子。她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可爱又丰富的女人,她就像日本式的家庭主妇似的,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得井井有条。那时,顾长卫在外面工作,蒋雯丽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英语,每天学习七八个小时,头昏脑涨的,回到家就做做家务做做饭,她做饭虽然不是很好,不过总是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她觉得这是真正的放松。她平时很喜欢去逛一些大型超级市场,对一些日用品,柴、米、油、盐啊什么的特别上心,因为要把一个钱掰成两个用。

后来,酷爱电影的蒋雯丽回国拍戏。一个在国内拍戏,一个在好莱坞忙于工作,但夫妻俩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聚少离多。蒋雯丽拍戏的时候,顾长卫常来看她,蒋雯丽也经常飞往美国陪丈夫。那时她们的经济条件有了好转,不在一起的时候,两人就天天通电话,她把自己的浪漫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总会时不时利用两人的生日来增添浪漫的气氛。

顾长卫在忙于拍摄时,蒋雯丽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现场去。顾长卫在镜头前忙时,蒋雯丽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丈夫忙碌,眼神里流露出的柔情足可令人融化;或者手里捧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一旦拍戏有了间隙,蒋雯丽就会跑上前去给丈夫擦擦汗,轻声地说些什么。还会把丈夫的摄像机擦得一尘不染,每当一旁的人玩笑着对顾长卫说“你好幸福”时,顾长卫就会像个大男孩般满脸通红地“嘿嘿”笑着,说:“是吗?”

当然他们夫妻也会时有摩擦发生。有什么矛盾时,蒋雯丽也会生气地不理丈夫,不过她并不是一个固执、不讲理的人,如果丈夫说得对就听他的。有时候就算她觉得丈夫不对也会想:哎呀,他生气了,身体会不好,毕竟他是我最亲的人,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就会主动地去哄丈夫。蒋雯丽在这个问题上有种大彻大悟的思想,她最不赞成夫妻之间冷战,觉得生气不要过夜,有什么矛盾互相说出来,寻求一种平衡点,让双方都能够接受。她的原则是,要么不在一起,在一起就要生活融洽。他们两个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互相会比较理解。

他们维持十年恩爱的方法是让分离带来很多思念,当然最主要的是互相尊重。正如蒋雯丽自己所说:“男人和女人差别很大,需要宽容,多去体谅。我们给婚姻保鲜的方法是,在心里尊重对方。其实任何一个丈夫都需要妻子的欣赏。”蒋雯丽把婚姻分为三个阶段,“年轻时的婚姻是浪漫、美好的;中年的婚姻存在着危机和挣扎;到了老年时,婚姻就出现了曙光。”她已经走过了婚姻的“七年之痒”。

在我所担任的众多角色中,妻子和母亲是我最想全力塑造成功的角色。

蒋雯丽从从容容地一路走来,她曾经扮演过许多母亲的角色,却一直没能真正体会当母亲的滋味。这是因为害怕有了孩子会影响拍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内心深处的那种母性感觉越来越强烈,蒋雯丽发现自已怀孕的时候正在珠海拍电视剧《警戒线》,当时她特别高兴。而顾长卫得知妻子怀孕了,更是高兴得什么似的,把妻子送去美国静养,而他自己除了工作时间没办法脱身外,其余时间几乎都陪在蒋雯丽身边,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妻子,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身体,要注意休息。

2001年,蒋雯丽在美国顺利地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8斤多重的男孩。当时小孩没哭,可把蒋雯丽急死了,原来是宫内缺氧窒息,经过了紧急的吸氧抢救,总算听到了孩子响亮的哭声,而她也虚脱得晕了过去,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健康吗?”还在怀孕期,就有朋友劝蒋雯丽:你是演员,剖腹产、喂牛奶可以保持体形的。可蒋雯丽听说了自然分娩对小孩比较好,挤压的过程对小孩也是一个锻炼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然分娩,并且坚持喂儿子母乳。新生的婴儿给他们带来了出其不意的忙乱,但更多的是给他们增添了许多快乐。

不过初为人母让蒋雯丽和许多年轻的母亲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做,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经常慌慌张张地拿了这个丢那个,孩子一哭不知道是该喂奶还是做什么?很是尴尬。好在顾长卫是个很细心、很沉着的人,照顾孩子很有条理,比蒋雯丽想得还周到,一次,顾长卫去给儿子买奶嘴,挑完以后还自己试一试,看看口有多大,一开始太大,孩子10几分钟就喝完了,流得满床满地都是,不合适他又去换,换了好几次直到孩子满意。

蒋雯丽生下儿子后,顾长卫看她那么珍爱儿子,照顾儿子也很辛苦,就叫她以后少拍戏或干脆不拍戏,在家好好照顾儿子。但蒋雯丽认为,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让她终日带孩子不去工作精神上会受不了。那样她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精神上就会抑郁压抑。所以她需要有好的心态,需要工作带给她另外一种快乐和体验。

一开始顾长卫很难理解妻子的这种想法,特别是在孩子断奶的问题上,因为一工作就得让孩子断奶。为此,两人还大吵了一架。不过顾长卫最后还是理解了妻子。恰好湖南广电传媒准备拍《非常公民》一片,他们盛情邀请蒋雯丽在片中扮演婉容一角。因为外景地在北京,在拍片的同时还可以继续给儿子喂奶,蒋雯丽就十分爽快地同意了。后来剧组搬到天津拍外景,她就不能带着孩子去了,可蒋雯丽很想儿子,怎么办呢?她想了个很好的方法,将儿子的照片贴在了墙上,一有空就对着照片上的儿子说话,并且天天给顾长卫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详细询问儿子的一切。而顾长卫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去看妈妈。看到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家,片场的人都很羡慕:“蒋雯丽,你是哪里修来的福气,老公这么疼你,儿子又可爱。”蒋雯丽虽然嘴里推辞着,可心里比蜜还甜。

天津婚姻保卫战篇8

早期工人运动的光辉旗帜

邓发是“工人领袖”,名副其实。他1906年3月出生于广东云浮的海员工人之家,原名邓元钊,因家境贫寒,15岁便到广州做杂工,16岁跟随共产党员苏兆征到香港太古船坞和英国驻港兵舰上当工人,参加了1922年的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和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由于他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新的升华,加上苏兆征等共产党人的培养帮助,邓发19岁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大革命失败,他参加了广州起义,担任工人赤卫队副指挥,组织和带领工人反抗反动派的血腥屠杀。起义失败后,他转入香港领导工人地下斗争,这时他22岁,被任命为中共香港市委书记。1929年11月,邓发去香港铜锣湾篱园一个党的地下印刷所检查工作,不幸被捕。面对严刑逼供,他铁骨铮铮,拒绝说出党的任何秘密,结果被敌人打断了一根肋骨。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虽然身体虚弱,但却很乐观,他说:“党的事业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在监牢里,我已经大大地休息过了。”走出牢狱第二天,就渴望立即工作,于是中央调他去广州任市委书记和广东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同时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南方代表,以及中央特科驻港负责人。

由于邓发在港、粤两地工运中作出了巨大成绩,在工人群众中有着崇高威望,至抗战时升任为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抗日根据地广大工人群众开展对敌斗争。1945年9月,邓发以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委会主任身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在会上提出了战后中国工人阶级为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的八点主张,赢得广泛称赞,当选为世界职工联合会理事和执行委员会委员,为中国工会走向世界,并为世界职工运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邓发不仅是我国工运领导人之一,还是党的保卫工作和党的教育工作的创立者之一,并从事过党的秘密工作、军事工作和党务工作。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届全国“苏代会”上,被任命为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在第二届全国“苏代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任军委二纵队副司令员;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上,坚决拥护的正确主张。长征结束后,又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粮食部长。1936年6月被派往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抗战爆发后回国,在新疆工作,任中共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并协助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开展外交活动。1939年党中央把他调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工作。这期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已升任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了,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员。从此,他那年富力强的革命生涯,一步步到达光辉的顶峰,被誉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自学成才的中央党校校长

贫农家庭出身的邓发,只读了三年书,因无钱再读,被迫辍学。参加革命后,他长期刻苦自学,据他的妻子陈慧清说:“邓发在读小学时,就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占我国神圣领土的示威游行。少年时代,外出打工谋生,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和刚毅性格,激发了他渴求知识的进取心。”邓发除了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还自学英语和俄语。他常对人说:“一个革命战士,仅凭自己的光荣经历在革命队伍里混,而不善于学习,就会做时代的尾巴。只有多学一点东西,才能为革命多作贡献。”因此,无论工作多忙,每天也要抽出一定时间学习。如在新疆工作之时,他每天用两个小时学习,其中一个小时学外语。由于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坚持不懈,孜孜求索,他积累的知识丰富了,自然就更胜任党交给的繁重任务。

邓发不仅勤奋好学,追求进步,还注重兼收并蓄,博学多才。如他在绘画、书法、摄影、艺术鉴赏等方面,也有一定造诣,是党内公认的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儿子邓北生在纪念父亲百年诞辰大会上发言说:“我父亲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特长,他喜欢毕加索的画,在法国参加二十七届世界职工代表大会期间,他收集了一些绘画,其中有一幅是毕加索的油画《和平鸽》。父亲牺牲后,母亲将这些绘画和重要物件交给了党中央。”是的,邓发的这种广泛爱好和人格魅力,还感动了许多外国朋友。有一位曾陪同邓发在巴黎工作的思斯先生,1983年12月3日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说:“在欧洲,中国大陆的邓发,跑了各地的博物馆,不仅研究各国的革命发展史,还欣赏了音乐、戏剧、绘画等文化艺术,真没有想到,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英雄,在出生入死的斗争之余,还那么爱好文化艺术,处心积虑地收藏,这使我深深敬佩,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2005年,法国一位95岁的著名画家,还托朋友到中国来,寻找60年前曾经与他同时参加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在巴黎同住一个房间的邓发的后代。

当年的邓发,体魄强健,身手矫捷,在中央苏区首届体育运动会上还获得过田径100米赛跑的冠军,荣获了颁发的奖章。同时他的文采也很出众,1940年1月,他和张浩创办《中国工人》、《解放》等杂志,并先后发表了《中国工人阶级当前的任务》、《论抗日根据地职工会的基本任务》、《论抗战中的民生问题》等重要文章。他在论述“民生”问题时写道:“要强调注重工人、农民日常生活待遇,绝不能漠视抗战人民生活的改善。”“改善民生,是为了使人民获得最低生活的解决,以提高人民抗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

邓发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工作严以律己,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大有长进,在党内赢得了广泛称赞,引起党中央的重视。他从苏联回国,在新疆工作两年,后向陈潭秋移交,于1939年10月奉命返回延安。找他谈话说:“党校是马列主义研究主阵地,是培训中高级干部主渠道。常委决定,派你这位自学成才的政治局委员去当校长。”邓发表示:坚决服从分配,努力工作,不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孤身一人前往苏联的传奇经历

邓发的短暂生命,似乎与新疆美丽的天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因为当时新疆是前往苏联的必经之地;二是当时新疆正是我党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之地;三是因为新疆还是中共与苏联沟通人才、军需、物资的国际通道和重要的中转站。虽然邓发在新疆只工作了两年,但这里却是他刻骨铭心的地方。敌人曾悬赏五万元捉拿他,结果未能找到他的踪影。

邓发的妻子陈慧清,唤丈夫为阿发,有一次在延安,妻子问:“阿发,外面都在传说你孤身一人去苏联的惊险故事,我很想知道,你能跟我说说吗?”

邓发沉思了片刻,感慨地娓娓道来:“一言难尽矣!我当时去苏联是从延安瓦窑堡出发,先由西安到兰州入新疆,再从新疆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我知道一路上关卡林立,处境险恶,路途遥远。我秘密到了西安时,通过一些关系住到了张学良的司令部。从西安到兰州这段路比较顺利,因为当时弄到了一张由甘肃省主席委任到甘肃一个县当县长的委任状,用了这张委任状从西安坐车到了兰州。而从兰州去新疆就困难了,由于当时新疆的盛世才不准汉人入新疆,为了进入新疆当时想了许多办法,最后想出了一个比较妥善的办法。事先打听到兰州有一戏班应盛世才的邀请要去新疆演戏,我就化装成失业工人,千方百计找到了这个戏班的头,要求到他们那里做打水扫地的杂工赚饭吃。戏班老板看见我身体好,就让我当了杂工。为了取得老板的信任,不论苦活脏活我都尽力去做,不叫苦不叫累,结果没被他们看出我是共产党,而且还很信任。当戏班去新疆时,老板就叫我牵骆驼驮行李,这样就取得了去新疆的便利条件。”

陈慧清听得入神,不由自主地插话:“阿发,你的胆量真够大的,我听着都为你捏一把汗。路上肯定像唐僧去西天取经似的吃了许多苦吧?后来你是怎样克服艰难到达苏联的?”

邓发推开窗户,解开衣襟,深有感触地继续说:“从兰州去新疆历尽艰辛,沿途日行夜宿,经常露眠在荒山野岭。经过戈壁沙漠干旱地带时正值大热天,不要说洗澡了,就连饮用的水都很少,吃的又是自带的馍馍,像石头一样硬,就这样走了将近两个月才抵达新疆迪化。然后我一个人暗地里离开了戏班,设法同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取得了联系。当时由于不可能带介绍信和证明,离开戏班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在公园里过夜。经过两天,想方设法才同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取得了联系。因事前党中央没有同他们联系上,只因我做过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领事馆有人认识我,这才接通了关系。后来领事馆就用小车秘密把我送到飞机场。因为乘机要经过盛世才的军警严密搜查,于是就安排我到飞机驾驶室,避免了检查。就这样我顺利地乘飞机到了莫斯科,找到了共产国际,恢复了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的联系。”

妻子听了这番惊险艰辛的传奇回忆,打内心钦佩丈夫的机谋善变和大无畏精神。她十分清楚,那时沿途在抓杀共产党人,而邓发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可谓共产党的要人,却顽强地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量与气魄,运用自己曾做过保卫工作和情报工作的经验,一个人单枪匹马,顺利闯过了各种卡哨,终于到达目的地,完成了党中央的重托。

夫妻同心舍己为党

国内抗战爆发后,邓发奉命回国,留在新疆,于1938年1月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兼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党中央为照顾他们夫妻团聚,调陈慧清去迪化(今乌鲁木齐)与丈夫一道工作。此时新疆尚属隆冬,长时间冰封雪盖,大地一片白茫茫,这对生长在南国广东的陈慧清来说自然很不适应。

邓发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时,组织上给他发了一些津贴,他到迪化后又在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兼职,每月也领了一些津贴。这些津贴,他累积保存,一直藏在柜中。办事处的同志们看到陈慧清衣服单薄挨冻受冷的情景,劝他去买件棉衣,他总舍不得。妻子受冻,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怀着体贴的心情,抚摸着她的肩膀,亲切地说:“慧清,同志们同情你,是出于革命情谊。你早晚挨冷受冻,我也心疼,按说应该给你买件衣服。可是,你知道我们党需要经费,共产国际和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发给我补助生活的津贴,应以交党费的形式,交给党组织,用于革命事业。你先将就一点,天气越来越暖,冬天很快就会过去的。”

陈慧清也是久经考验的党性很强的老党员,非常理解丈夫,于是恳切地表示:“你的心思我理解。我的衣服虽然比较单薄,但室内不觉得冷,天冷了,我就少出门,自己注意点就是了。”

邓发握着妻子的手,亲切地说:“慧清,你能通情达理,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对我工作的支持。”话虽这么说,天气冷却是客观事实。有位刚从苏联回国的同志出于对陈慧清的关怀和同情,把一件心爱的衣服送给她暖身。这件衣服宽袍大袖,她穿起来很不合身,但是,已经十分满意了,因为它能够抵御寒冷。

同年秋,赴苏治疗病伤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王稼祥回国,住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邓发拿出多年积存的津贴,对王稼祥说:“这是共产国际和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发给我的津贴,请你转交给党中央,作为我的党费。”王稼祥对邓发十分了解,沉吟片刻后说:“你的大儿子寄放在你五哥家中,你五哥生活有困难,寄给他抚养孩子吧。”

邓发执意要上交组织,说:“我家里虽然有点困难,但可以克服。党的革命事业急需资金,还是请你转交党中央。”王稼祥看他意志坚决,又说:“要不这样吧,我带一点交党中央,你留一点寄给你五哥,资助抚养孩子。”邓发恳求地说:“这些津贴费,我存了很长时间。同志们劝我给陈慧清买件衣服我都没舍得,党的革命事业需要大量资金,你就带去吧!”

王稼祥无奈,只好收下,带回延安转交中央组织部。临走时,王稼祥感动地说:“邓发同志,我们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人,你们夫妻一心为公,一心为党,这种舍己为革命的高尚情操,难能可贵呵!值得我敬佩,值得全党学习。”

为邓小平与卓琳当红娘

邓发与邓小平共同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又同住过一个窑洞,工作之余总是形影不离。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说他俩:“几乎是情同手足,私交甚笃”。

比邓发大三岁的邓小平,此时35岁了,还是孤身一人,光棍一条。邓发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他为小平的婚恋着急,便问:“你而立年都过去了,为何还未成家?”小平说:“我经历过两次婚姻,1928年与张锡瑗结合,不幸她难产永远离开了我;1931年与金维映结合,当我政治上蒙受错误对待时,她与我分手了。后来我为革命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婚事。”邓发说:“延安有许多前来参加革命的女青年,我对这里的人事比较熟悉,我一定帮你介绍一个。”

1939年深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延安召开,时任八路军129师政委的邓小平,从战火纷飞的太行山前来延安参加会议,住在邓发家里。开会之余,邓发带着小平到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陕北公学以及中央党校等单位参观,借机物色对象,寻找意中人。许多同志看到这“二邓”来往穿梭,都好奇地说他们既像两兄弟,又像两“游神”。

陕甘宁特区政府保安处特别训练班有个学员卓琳(原名蒲琼英),是北大物理系毕业生,投向革命圣地延安后,考入陕北公学,毕业分配在保安处,拟经保安训练数月,派往敌后做秘密工作。这天邓小平一见钟情,欣喜地看上了她,并请邓发出面,去当“红娘”说媒。

邓发通过卓琳的女友去商谈,说前方回来的邓政委来过几次,看上了她,愿成为终身伴侣,是否同意。卓琳心想,长征过来的都是工农干部,没有什么文化,怕合不来,便找了托词,予以拒绝:“我还年轻,不想过早结婚。”

邓发觉得卓琳的顾虑主要是对邓小平缺乏了解,于是对邓小平说:“你自己直接找她谈谈,不要灰心。”邓小平便两次主动靠拢,第一次谈自己的情况,第二次谈对她的希望。卓琳听后觉得邓小平像个知识分子,会有共同语言,产生了好感,就对邓小平说:“反正早晚要嫁人,我就跟你凑合吧。”邓发听说23岁的卓琳终于把绣球抛给了邓小平,万分高兴。

办事爽快的邓发,见这桩婚姻有了可喜着落,就赶快为老战友操办起婚礼来了。

一天傍晚,杨家岭窑洞前充满了喜庆气氛,中央机关为邓小平与卓琳、孔原与许明两对夫妇举行简朴婚礼。、刘少奇、、博古、李富春等都来庆贺。在邓发精心安排下,先为新郎、新娘照相留影,接着举行聚餐婚宴。席间,这些老八路在欢乐中童心大发,捉弄新郎官,把孔原灌醉了。邓发见状,连忙为邓小平保驾,悄悄弄来了一瓶白开水充作白酒。邓小平频频应杯,一饮而尽,未见醉意。刘英问:“小平的酒量真大呀!”笑道:“这里面有假,有诈,你没看出来么?”

上一篇:个人律师事务所范文 下一篇:有关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