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范文

时间:2023-09-29 10:01:24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1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护保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91

1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的现状

目前,哈尔滨市在用电梯3万多部,其中注册登记的电梯有24万部左右,所占比例大约为80%;有接近1/5的电梯尚未纳入到相关部门的监管范围,为电梯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电梯数量的不断增加,电梯的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哈尔滨市电梯维保公司有近140家承担此项工作。

为了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哈尔滨市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在政策上制定了《哈尔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填补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安全管理上的一些空白,促使电梯安全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细化了相关责任的落实。其次,在电梯安全监督方面,为了保障电梯的相关信息得以获悉,相关部门正在对全市的3万余部电梯建立档案,确保电梯的安全责任人清晰明确,同时也可以使相关管理单位掌握当前每部电梯的具体情况。再次,为了确保电梯具体情况方便可查,正在开展对哈尔滨市的每部电梯设立唯一的六位编码,可以让使用电梯的任何人通过唯一编码掌握电梯的维护情况。最后,哈尔滨市已经正式引入电梯保险,主要是针对投入使用在5年以内的电梯开展电梯责任险,保费分为四档,以差别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见,当前哈尔滨市的电梯安全状况正在逐步提升。

2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1政府颁布的电梯安全文件落实不到位

哈尔滨市相关部门早在2006年印发的《电梯应急指南》中要求物业必须设置电梯管理员,但是在住宅区仍有很多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忽视此问题,没有设置电梯管理员,这导致突发的电梯事故的危害性扩大。同时新出台的《哈尔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没有在群众中普及,人们对电梯的安全监管情况不是很了解,对于电梯出现事故的责任归属无法明确。

22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开展困难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电梯需要每半个月至少进行一次维护,但是从目前哈尔滨市住宅区的电梯维护和保养情况来看,没有相关的资金储备对电梯日常维护和保养进行保障,使得电梯的维保工作展开十分困难。即使是新颁布的《哈尔滨市住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对于电梯维修、改造、更新的经费需要从住房维修资金中获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很困难,一方面住房维修资金本身的基数比较小,主要是用来对住房的维护;另一方面动用该项资金时阻力较大,直接导致电梯的维护和保养资金不足。与此同时,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维护和保养费的情形下,存在维保公司做面子工作的问题,仅仅是走走过场,没有尽到其应尽的职责,这些对电梯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带来了阻碍。

23对电梯维修和质检的监督不到位

电梯的维修和保养是基础,监督管理是保证。按照规定,对电梯维修和质检后需要相关责任人检查后才能确认签字,可实际工作中负责人大多省去了检查的环节,直接签字。质检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了电梯安全的监管质量。有部分质检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事关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个疏忽便有可能造成生命的丧失。

24电梯维保公司素质参差不齐

电梯安全问题一方面是与电梯自身质量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日常维护和保养相关。当前哈尔滨市的维保公司业务能力和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维保公司的规模不大,没有能够让社会认可的公司。同时由于行业内公司为争夺业务,通过压低维保费用抢夺业务,导致电梯维护和保养质量下降,电梯的运行安全也就无法保证。

3加强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管理的建议

为了降低哈尔滨市的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有力地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管理提出以下措施。

31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

哈尔滨市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哈尔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住宅电梯从生产到安装,从使用到日常维护等多方面的监督,以控制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在监督过程中,建议将住宅电梯的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相关的责任人上,设定终身责任制,避免因人员变动而出现相互推诿责任。

32建立长效的电梯监管机制

由于哈尔滨市的住宅维修基金的基数和比例都不能满足相关电梯维护和保养的要求,为了保证住宅电梯的安全运行,建设部门、质监部门等要建立可操作的长效监管机制,在及时发现住宅电梯安全管理问题的同时,更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可设立专门的电梯维护和保养基金,此基金可由业主和开发商共同出资,避免电梯的安全管理因资金不足而被搁置。

33加快电梯责任险的普及

在电梯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受害人的赔偿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责任主体,要解决这个问题哈尔滨市学习了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经验,引入了电梯责任保险,但目前的普及速度缓慢,可以将电梯责任险作为意外险的附加险加快普及,保费可以由业主、检验部门和维修保养单位三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摊。一般来说,电梯责任险的费率仅为保额的02%~04%,通过较小的投入使得受害者得以及时获得赔偿和救助,相关部门应该加快电梯责任险的普及,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其上升为强制险的范围,以法律的强制力为保证,以解决受害人的赔偿问题。

34推进电梯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哈尔滨市电梯保有量逐年攀升,物联网技术成为电梯安全管理运行不可或缺的技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要积极投入相关的资源建立物联网的电梯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在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设机构,专门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平台,使得电梯从故障到故障处置,从维修保养检查到远程监测,保证电梯的安全事故处理全方位呈现,同时,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第三方参与,启动与物联网的相关科研项目,实现物联网技术的本地化,从而推动哈尔滨市电梯安全运行。

35提高电梯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电梯的安全管理相关文件是指导精神,具体落实要体现到电梯管理人员上。电梯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落实了,电梯发生事故的机会也就降低了。建议哈尔滨市电梯行业协会出台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标准,每年设定固定的学习课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工作的性质,进一步认识到电梯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在保证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的基础上,周期性地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通过持续性的监督使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孟进,冯维君,刘乐雄,等浙江省电梯安全状况分析[J].中国特种安全设备安全,2013(7):3-8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2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哈尔滨市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83-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是对全面深化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做出的新的部署和要求。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始终保持对隐患问题排查整治的高压态势,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哈尔滨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防控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省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降低安全生产隐患,着实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2.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对于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明确要求:“申报前12个月内不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这是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提条件。为确保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不发生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哈尔滨市有关部门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要求,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和宣传教育,落实了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为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是“平安哈尔滨”建设的重要成果。2004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哈尔滨”活动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认真解决交通、消防和安全生产隐患,强化管理监督,努力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此,多年来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坚持强化责任,注重预防,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持把大检查贯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和应急救援工作,巩固了“平安哈尔滨”建设成果,着实维护了全市的和谐稳定。

4.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与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只有将管理时刻体现在生产之中,才能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所以,实现安全生产最终要靠科学、规范的管理,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二、哈尔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特点

2014年8月底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市未发生10人以上重大事故,各类事故均在可控范围内,安全生产形势基本保持平稳,各类事故呈现如下特点:

1.安全生产事故呈“三降一升”趋势。截至8月底,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3 359起,同比减少1 992起,下降37.23%;死亡199起,同比减少87人,下降30.42%;伤866人,同比增加191人,上升28.3%;经济损失4 692.88万元,同比减少3 703.36万元,下降44.11%。

2.道路交通事故呈“三降一升”趋势。截至8月底,我市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790起,同比增加126起,上升18.98%;死亡161人,同比减少80人,下降33.2%。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68起,同比减少13起,下降4.63%;死亡57人,同比减少26人,下降31.33%。

3.火灾事故呈“二降一平一升”趋势。截至8月底,我市共发生火灾事故2 544起,同比减少2 111起,下降45.35%;死亡10人,同比持平。其中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599起,同比增加50起,上升9.11%;死亡3人,同比减少3人,下降50%。

4.非煤工矿商贸事故呈下降趋势。截至6月底,我市共发生非煤工矿商贸事故16起,死亡19人,同比减少4起、3人,分别下降20%、13.64%。

三、哈尔滨市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安全生产形势良好,但也存在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市一些企业依然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行业管理弱化。不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但没有得到及时修订;行业的重大技术攻关也缺失,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既存在不重视的问题,又存在缺乏管理经验问题;既存在无人管问题,又存在管不好的问题。三是企业安全管理松懈。不少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违规违章作业时有发生,事故隐患仍然存在。

2.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从我市实际情况看,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具体表现在:一是个别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我市有关部门虽然对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但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存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倾向。二是个别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如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人员培训教育不到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和措施不落实,安全生产预防方案和控制体系流程不健全等。三是综合预防不到位。少数单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部署不得力,安全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未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前预防控制。

四、加强哈尔滨市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利于缓解哈尔滨市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有利于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市有关部门应站在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加强领导,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安全生产领导。一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领导。应将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状况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干部考核指标之一,将安全生产与安全监管部门干部职位升迁相挂钩,提高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落实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市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监管力量薄弱,因此,要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把基层安全生产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逐级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要做到依法监管,严格监管,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三是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规划。以年度为单位,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制定哈尔滨市安全生产规划,将本规划纳入到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同时制订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年度安全生产监管计划,协调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强化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培养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是要克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习惯性违章、疏忽大意、盲目侥幸心理等问题,从而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一是要通过普及安全知识来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知识水平,改变员工思想中原有的安全意识模式,通过组织企业员工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培训等方式,在员工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育形式,从企业员工的本职岗位出发,运用家庭教育、实践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理念。三是要在员工中牢固树立遵章意识,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要天天讲月月讲,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同时依据员工各自岗位特点和操作环境的不同,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坚决杜绝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3.加强监督,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体系。我市有关部门应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隐患治理信息系统、严格项目安全准入和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等方面入手,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体系。一是制定隐患排查的标准。根据不同企业规模、管理水平和危险因素等条件,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细化隐患排查标准,明确各类企业每项生产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二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系统。建立企业安全隐患动态监管分析系统和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过程记录和管理,企业和安全监管部门各负其责,把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安全生产项目准入制度。把安全作为招商引资和上项目的前置条件,对安全生产没有把握、没有保障的项目,坚决不上,严把建设项目的安全关和准入关。特别是存在高危险的建设项目,要从安全性上通盘考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重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诚信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把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融资贷款等方面挂钩,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约束。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3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些许变化,首先,一般而言,当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提出批评时,下级部门都会有苦也不说。然而这一次,情况出现了变化,吉林省环保局在面对上级领导部门的问责时,“勇敢”地拿出了两份“专报信息”的快报。这是否意味着各级官员已意识到延误信息要承担重大的责任?就解振华的辞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说:“这是中国政府一次非常罕见地公开承认错误的举动。”而香港《太阳报》、《香港经济日报》等媒体的评论则认为这是中国官员问责趋于制度化。

当接到黑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用EMS给本刊编辑部送来的快件时,我们就意识到各级新闻办尽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虽还免不了因“协同作战”而产生信息滞后的情况,但我们也看到,只要他们从“堑壕”中跃起的时候,就能让新闻这架机器快速运转起来,中国新闻制度已箭在弦上……

2005年11月23日,哈尔滨市政府下发29号公告:23日23时关闭松花江段取水口,停止市政供水管网向市区供水。这份公告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媒体的极大关注。作为拥有400万人口的哈尔滨市,至少停水4天,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龙江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省委宣传部的具体领导下,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对外宣传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和实施全方位的对外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较好地把握了公共危机事件对外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避免了谣言的产生,起到了控制局面,稳定社会和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良好效果。

迅速补位,及时

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在全力应对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关键时刻,部领导和办领导身处在处置水污染现场的第一线,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延芝、副部长李寅奎和省政府新闻办黄慰民主任的具体指挥下,我办及时了解水污染的相关情况,省政府新闻办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在哈尔滨市停水当天就以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抵哈采访的香港媒体和部分中央对外新闻媒体发送了省环保局提供的松花江上游水体监测、水样提取和水质检验情况。以接听电话的形式向《澳门日报》、《香港经济导报》、香港凤凰卫视、亚视电视、无线电视详细通报了哈尔滨市停水当日,哈尔滨市民情绪稳定,社会治安良好,水污染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港澳相关媒体编写的新闻稿,进行了客观报道,没有渲染。境外媒体记者对松花江水污染危机发生后对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危机发生后及时对外公布信息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主动应对,疏而不堵

2005年11月21日,罕见的水危机突然出现。当长达80公里的污染带逼向哈尔滨市时得到这一消息的境内外媒体记者陆续赶到了哈尔滨。据不完全统计,23时前来哈尔滨采访的境内外媒体有近60家,90余名记者。一时间,记者云集。

省委宣传部领导当夜研究宣传方案,当即决定由省委宣传部负责省内媒体和中央驻我省分社(记者站)记者,由省委外宣办负责来哈采访的港澳记者和部分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并协助省外办做好境外记者的管理工作。

省委外宣办的同志陪同凤凰卫视亚视的记者前往四方台苏家屯上游取水点采访,认真配合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采访制冰三厂和省市环保中心站。我办及时权威消息,回答记者提问,满足了记者的采访需求,有效地引导了媒体的报道方向。新华社的电讯稿《松花江污染及哈尔滨供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东北网《松花江污染带抵临哈尔滨,市民生活秩序井然》等文章在这方面就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尊重事实、客观准确成为了报道本次松花江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新闻主流。

服务媒体,受理采访申请

为了满足境内外记者对松花江水污染追踪报道的需求,省委外宣办决定由对外新闻处负责媒体的采访安排。对外新闻处设专人、专线值班,及时向媒体传递水污染处监测的进展情况,认真受理记者采访申请。省委外宣办一位副主任和外联处专门负责记者的食宿安排,外宣办另一位副主任和对外新闻处则专门负责受理记者采访申请和采访的协调和安排,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省委外宣办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

协调指导,搞好新闻

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原则,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积极开展新闻,23日上午省委宣传部协助省环保局召开了新闻会,2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黄慰民同志主持召开了省政府关于松花江水污染水体监测和防控对策划新闻会。会人的信息准确、详实,哈尔滨市、省环保局、省水文局领导面对媒体记者提问,有问必答,会有序有效,省政府有关领导评价会报道组织得较好。会前,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政府新闻办领导认真研究了会的内容、口径和召开地点、方式,我办秘书处并对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制定了预案。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宋国强从11月23日至11月26日每天举行新闻会就松花江水污染监控和处置情况递进性地通报情况。

体会与收获

尊重新闻规律,开展外宣工作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必须主动、及时、准确和权威,松花江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和省政府新闻办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文稿、网络,通过各种形式将水体监测、水质检验等情况及善后处理情况告之了媒体,赢得了媒体的积极评价,体现了良好的工作效率。

递进性地向媒体提供信息

松花江水污染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境内外媒体迫切需要及时的信息服务。黑龙江省外宣部门在处理此次松花江水污染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对外新闻宣传过程中,分阶段、有步骤地信息,省和哈尔滨市新闻稿件7篇,召开会8次,电话咨询100余人次。据报道反馈,境内外媒体均陆续采用了来自官方的消息,没有出现捏造和歪曲报道情况。

有效管理媒体,主导舆论

在此次松花江水污染的对外新闻报道中,黑龙江省的外宣部门及时邀请安排省和哈尔滨市领导及省环保局、省水文局、省卫生厅及省医院的发言人及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对总理11月26日视察哈制水三厂察看水源情况,有针对性地通知组织了对外媒体,对于25日第一批哈尔滨恢复供水急需物资活性炭运抵哈尔滨,张左己省长专程到哈尔滨入城口――瓦盆窑迎接,对外新闻处尽可能地通知了大多数媒体到现场采访。记者们普遍理解和接受这种合情合理的管理模式。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4

关键词:地方立法;立法质量;立法评估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89-02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中国的法治建设完成了有法可依的阶段,在中国的法治史中完成了里程碑的建设。整个中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已经从整体数量的建设向提高质量的建设转变。如何将粗放化型立法向精细化立法转变,如何提高法律实施的质量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构建中的重中之重。哈尔滨的立法情况基本和全国的立法情况相同,但又具有很多地方特色。哈尔滨市每一年都针对城市发展,社会管理,及突出问题制定立法规划,制定相应立法。仅2013年就正式立项的地方法律有14项,预备立项的地方法律有9项,调研的地方法律项目有9项。庞大的地方法律体系建立,需要完整的立法规划,精准的立法技术和完备的立法程序,但是就考量立法质量,发挥法律的作用。我们的调研发现我市的立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方立法和中央立法相冲突,地方立法民意参与途径不畅,立法缺乏技术保障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追根索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哈尔滨市地方立法现状

近两年来,市政府坚持立法为民,突出立法重点,主动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立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0部、修改20部、废止6部,完成全国人大和省人大交付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草案45部。

(一)制定以民生为导向的地方立法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审议出台了一批重要民生法规。为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审议出台了《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审议通过了《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为缓解群众出行难,增强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审议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哈尔滨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船客运管理条例》和《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审议出台了《哈尔滨市职业介绍和劳动用工条例》以及《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作为全国首批7个控烟试点城市之一,积极兑现承诺,审议出台了《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制定此类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二)拓宽民主立法的途径

市委市政府实行开门立法、广纳民意,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立法参与度。在法规立项和草案审议阶段,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建立立法联系点,开通立法热线电话,开设立法网络专栏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去年一年就围绕养犬管理、城市道路管理、节约用水管理等立法项目,赴各区、县(市)召开了40余个座谈会和12个专家论证会,直接听取基层行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施工单位等不同主体的意见。

(三)设立立法专家库,保证地方立法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水平,组建立法咨询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地方立法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构建开放型多元化的法规起草机制,在《哈尔滨市养犬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委托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起草,有效提升了法规的公平程度;对《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进行立法后评估,为建立科学的立法评价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常委会还大胆开展创制性立法,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促进了责任型、服务型和法制型政府建设。同时,为配合《监督法》、《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和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常委会对现行的地方性法规开展了三次集中清理,确保了其合法性。

二、当前我市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立法缺乏地方性

哈尔滨市地处祖国的东北,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民族习惯,特定地区性质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首先应该体现的是地方特色。而在实践中本市的很多地方法规都是对中央立法的沿袭,缺乏地方性。而地方立法就是要充分体现本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地方民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环境等特色,符合本地区的实际。

(二)地方立法缺乏操作性

法律的生命是执行。我们制定的法律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被引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而当前哈尔滨的地方立法有时为了满足立法的完整性以及同上级法的一致性,失去了可操作性。比如体现在:一是法律条文过于笼统。地方立法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上级立法的地方化,对上级立法的本地化解释。可哈尔滨地方立法中还存在条文原则化,和上级法原文照抄,没有解释功能,没有操作性。二是宣传性、号召性条文多,实质性、操作性条文少。立法精神、立法原则应该更多的体现在上位法中,作为地方立法应该更多的“接地气”,便于操作。三是存在超前立法。法律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我们不能为了保证少立法,就不适当的超前立法,超出现有的实际承载能力的立法。全国各地方发展环境不同,立法应该为本地方的发展服务。超前立法违背立法的目的,无法在实际中操作。

(三)地方立法缺乏技术支持

就哈尔滨的立法程序中,大多是由人大或者政府就本地区的发展要求提出立法规划,再委托给相关的行业或者主管部门,对相关领域进行立法调研,担任立法起草工作。可这些立法工作人员大多是人大或者政府法制办的公职人员,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研究方向,但对不同的立法需求,更多的是从法理角度规范立法工作。这样就失去了特定领域立法的专业性,我们不能要求我们的立法工作者都是“万金油”,各行各业全都懂。所以,法律制定的技术性缺乏支持。如果再加上有些立法工作者的责任心不强,就更不能保证立法的质量了。

三、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处理好上位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关系

地方立法要与国家立法保持一致,不得违反上位法,这是立法的基本原则。在哈尔滨的实践立法中,有时为了保证一致性,全盘照抄,缺少地方特色;有时为了规避国家要求,改变立法原意。在笔者看来,地方立法和中央立法保持一致,首先,要保证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则的一致性。立法精神是创建一部法律的灵魂,中央立法的作用就是确定这一领域立法的目的,树立这个灵魂。因此,地方立法必须在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则上和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其次,地方立法应该着眼于对中央立法的解释和地方的本土化,使中央的精神和地方的实际相结合。避免上位法和下位法之间的冲突,强化法制统一的观念。

(二)地方立法要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地方立法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只有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立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地方立法是地方政府运用法律调整社会秩序的手段之一。

所谓立法地方性就是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使法律的设定针对地方实际。提高针对性就是要提高地方立法的空间针对性,时间针对性以及限度针对性。首先,地方立法的空间针对性就是要让地方的立法需求和地方的立法权限,找到交集,交集就是解决问题的空间,空间确定的越准确,法律制定的就越有针对性。其次,地方立法的时间针对性。目前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形势瞬息万变,法律制定的时间针对性就是立法要选好时机。实际问题越突出的,就是法律越需要调整的。法律制定时机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超前立法和法律滞后。最后,地方立法的限度针对性。地方立法要掌握好尺度。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但绝不是万能的,事无巨细的立法可能导致的就是政府职能对社会生活的过度干预,这样就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立法要控制好立法的限度,要懂得立法,也要懂得不立法。只有将本地方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法律中,法律才能真正的为社会秩序、经济秩序服务。

(三)建立立法评估体系

考量立法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法律的实施情况,主要是考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守法、执法、司法的法律成本和法律效率。所谓的立法质量就是考查立法后的实施情况及立法目的的实现情况,这就是立法评估办法。可以说立法评估是当前全世界各国纷纷采用的考量立法质量的最好的办法。那么就立法评估工作,我国开展的也很早,不管是理论探讨还是试点探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我们哈尔滨而言,立法评估工作最早开始在2008年。2008年1月哈尔滨市政府颁布了《哈尔滨市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先后对《哈尔滨市节约能源办法》、《哈尔滨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哈尔滨市土地储备办法》、《哈尔滨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哈尔滨市酒类专卖管理办法》等地方法律进行评估。评估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今后我们应该着力于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1.确立立法评估的主体。在哈尔滨立法评估工作已经展开,并且取得很大的成果。但就目前已经形成的法律评估报告而看,每次对立法的评估都是由政府部门就要评估的法律的专项性专门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法律评估的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可弊端是造成法律评估工作的临时性,失去法律评估的长远性的作用。因此,在本市就保证立法质量,应该将法律评估常态化。应该更好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在人大下设专门的法律评估部门,有专职法律人员构成,就特定专业部门性法律可以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参与法律评估工作。

2.确定立法评估的内容。针对哈尔滨已经完成的法律评估案例,就法律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等内容的评估。除此之外,还更应该注重在法律实施的实效性。其一,法律制定之初所依据的社会环境是否已经改变,法律所调解的社会问题是否已经改变。其二,法律的实际可操作性。法律制定的生命就在于执行。法律颁布至今,有多少问题通过这部法律予以解决。法律所规定的标准什么时候能够执行。法律的实际操作性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其三,法律施行是否达到立法预期。每一部法律的出台都是有一定的预期,通过一段时间的施行,要通过评估检测是否达到当初的立法预期。其四,法律责任的规定是否适当。法律制定的目的是教育和惩戒。法律责任的确定是达到法律目的的重要途径。法律责任的适当也是考察法律实效性的重要标准。由此以达到评估的真正目的,检测法律的实效性。

3.立法评估后的保障实施。通过立法评估,形成立法评估报告。如何使用评估报告,实践中的做法千差万别。立法评估工作在评估主体对立法情况的实施原则、程序、内容、方法进行评估后,评估工作结束。并不代表评估的目的实现。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运行一段时间的法律进行立法后评估,对法律的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评估意见,保证法律在今后的运行中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保证法律制定时的立法目的实现。因此,对立法后评估结论,应该仔细分析,依照程序,该改的及时改,该废的尽快废,保证立法的质量。立法后评估,就是立法工作的“回头看”,我们的立法机关不仅要关注立法,更应该关注法律实施。

收稿日期:2014-10-08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5

[关键词]哈尔滨;抗战遗址;保护;对策

近年来,抗战文物保护日益受到各省、市的重视,展示利用也呈多样化趋势。从全国范围看,许多省、市相继开展了本地区抗战文物资源的调查工作,研究适合本地区抗战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和策略,使抗战文物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哈尔滨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东北抗战的重要城市,现存抗战文物较多,加强对哈尔滨市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研究,对发挥抗战遗址作用,促进哈尔滨市抗战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日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作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期间保留下来的各类抗战文物是对这段历史最真实、最直观的见证,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抗战文物的保护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敬畏历史和保护记忆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1]

抗日战争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阶段,因此,抗战文物是革命文物的一部分,属于近现代文物的范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界定:一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与抗日战争有关的能够反映抗战史实,可以提供研究和陈列使用的各类文献,实物;二是从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反映台湾同胞抗击日本侵略以及同大陆参加抗战的文献,实物;三是反映战后审判战犯及遣返战犯的文献,实物;四是与战后中日关系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相关的文献,实物;五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六是名人名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七是战后为纪念抗日战争而制作的各类物品;八是反映抗日战争历史的图片。[2]

一、哈尔滨市抗战遗址分布及分类情况

哈尔滨市现辖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阿城区、双城区、呼兰区9区和宾县、巴彦县、通河县、尚志市、方正县、延寿县、依兰县9县(市)。据哈尔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哈尔滨地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014处,其中新发现1437处,消失不可移动文物102处。[3]在这二千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达150余处,其中哈尔滨市区占50余处,抗联遗址主要分布在尚志市、延寿县、方正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依兰县和五常市,以通河县最为密集。

哈尔滨市抗战遗迹大体可分为罪证类、战争纪念地类、建筑设施类,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有抗战纪念地、抗战遗址、抗战战迹地、抗联战略要地、抗联密营等。

二、哈尔滨市抗战遗址的价值和意义

抗战文物资源是抗日战争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见证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及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资源,它承载着民族的深厚情感,能够引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加强对抗战文物的保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国民教育和警示作用,而且还能为反击日本政府否认和粉饰侵华罪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

哈尔滨是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为抗日战争的最后情况下坚持战斗,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保留下来的抗战遗迹正是日本侵略罪行,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有力例证。保护好抗战遗址,对于弘扬哈尔滨市市民的民族精神,唤醒民族记忆,热爱家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哈尔滨,促进哈尔滨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哈尔滨市抗战遗址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状

1、全国现状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抗战遗址保护和利用”专题调研组发现,抗战文物中约有46.7%由文化部门主管,有37.3%为其他党政机关主管,落实到使用问题上,除文物部门和民政部门外,还有医疗单位、工矿企业、乡镇、村集体、旅游公司、风景区管委会等在使用,有些是多部门管理呈交叉管理及私人管理使用等多种情况。[5]

2、哈尔滨市现状

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相继公布了两批部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烈士陵园榜上有名。

哈尔滨市150余处抗战遗址中,罪证类和战争纪念地类的抗战遗址多数由文物部门管理。近年来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为代表的遗址,陆续进行了修缮、扩大展览面积,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坚持常年对外开放;建筑设施类的抗战遗址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办公学校、医院使用。

就哈尔滨市抗战遗址保护现状而言,各级抗战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的不到总量的一半;从开放程度来看,全市抗战遗址开放程度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从利用角度看,有近三分之二的抗战遗址未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仍处在深闺中,甚至未被列入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流逝及自然的侵袭,很可能会损毁或消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抗战遗址的开发意识淡薄,价值内涵提升不足。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抗战文物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抗战遗址的保护开发的认知度,参与度不高,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感。对于抗战文物的调查、搜集、整理及研究挖掘普遍偏弱,许多抗战文物史料挖掘不够,史料价值及深层次的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2、与抗战遗址相关的法律法规欠完善,产权制度不明晰。哈尔滨市对抗战文物的管理还未纳入到法律轨道,目前缺少抗战文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致使抗战遗址的保护开发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有效的法规依据。一些抗战遗址产权制度不明晰,责任主体不明确,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譬如,抗日烈士纪念建筑物由民政部门管理,抗战遗址由文物部门管理,抗战史料的征集、研究则由党史等部门负责。而许多抗战遗址因为未确定保护级别而没有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和维护,保护开发更是无从谈起。

3、抗战遗址保护和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其保护开发的力度。目前,抗战文物资源的开发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在金额上远不能满足抗战文物资源开发的需求,从而导致哈尔滨地区的抗战遗址开发仍处于极为被动的状态,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县(市),地方政府更是难以提供经费支持。各地区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抗战文物资源的开发缺少积极性和吸引力,资金缺口不足,直接导致大量抗战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不能及时到位。

4、抗战遗址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未能与地方红色旅游业很好地契合。2015年9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战文物资源的保护热潮,但哈尔滨市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抗战遗址资源整合不足,未能与红色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存在明显的宣传开发不到位的问题。

5、抗战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手段单一,缺乏全市统一的保护规划。目前,哈尔滨市仅有少数规模较大的抗战遗址,开辟了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而且存在展示方式较为单调、呆板,缺少创新的理念和手段的问题。全市抗战遗址未编制保护规划,缺乏体系化管理,未形成哈市抗战遗址资源品牌效应。

四、哈尔滨市抗战遗址保护和利用对策

1、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抗战遗址进行一次专题调查。目的是摸清我市抗战遗址的家底,按照类型、价值、级别、保护状况等进行归类整理,建档登记,分类梳理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及价值,为进一步实施抢救性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制订保护抗战文物的地方性法规,从认定、保护、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加强抗战文物的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战文物保护与修复管理机制,强化文物部门的管理职能。[6]

3、加大政府对抗战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扶持力度,增加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充分调动民间力量,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对抗战文物保护开发的投入,政府和民间资本形成合力,共同加强抗战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4、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突出地域特色,积极推进抗战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扩大我市抗战文物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之成为推介哈尔滨的一张重要名片。同时,文物部门要加强同其他部门的联系及合作,面向各类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拓宽展示渠道,扩大教育覆盖面。

5、促进抗战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把有条件的抗战遗址进行整合,传承红色文化,形成抗战文物旅游主题产品和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充分发挥抗战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6、尽快编制哈尔滨市抗战文物保护规划,把抗战文物的保护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中,使两者有机结合,推动抗战文物的保护利用水平。

7、开展哈尔滨市抗战文物资源数字信息平台建设,使全市的抗战文物资源进入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各抗战纪念馆,陈列馆也应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网络宣传,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抗战遗址数字博物馆,使更多的观众了解抗战遗址的相关信息,扩大受众面及影响力。

总之,哈尔滨市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有这样,抗战遗址才能持续有效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注释:

[1]朱四倍:“保护抗战文物,发挥其社会功能”,《中国商报》2015.5.6P02版

[2]刘守华:关于抗战文物征集的思考―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

念馆为例,《文化研究》

[3]《哈尔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4]李韵:《光明日报》,2015.8.28

[5]保护、传承、利用好抗战文物遗址《联合时报》,2015.8.20

[6]《多措并举做好抗战文物修复》―《人民政协报》,2015.7.27

参考文献:

[1]钟汝贤、梁梦瑶:《充分发挥抗战文物在重庆旅游经济中的作

用》,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月。

[2]陈坚、潘晓军、闫少朋:《柳州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对策研究》,黑龙江史志,2015年12月。

[3]《黑龙江省抗战遗址分布图》,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5年8月。

[4]《保护和利用好抗战文物受到重视》,人民日报,2015年7月23日。

[5]郭晓蓉:《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发挥抗战文物社会功能

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座谈会综述》,中国文物报,2014年8月。

[6]张伟:《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中国文物报,2014年12月12日第001版。

[7]杨芷清:《建立抗战文物群打造世界和平城》,中国文物报,2013年9月20日第008版。

[8]彭颖:《湖南抗战文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南大学,2013年5月。

[9]葛雅兰:《重庆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04)。

[10]刘建平、刘向阳:《南岳衡山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11]赵毅:《德宏州抗战文物遗址的保护》,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12月15日。

[12]李建平:《广西抗战和二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抗战文化研究,2009(00)。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6

一、制定《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年初,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7-2010)》要求,我处组织制订了《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7-2010)》,并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通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流域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五项工程,强化水污染防控工作,确保流域水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同时,经过我处大量的调查摸底,健全了我市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库。结合更多范文请到国家规划,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将哈尔滨气化厂等9个点源治理项目、朱顺屯等3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项目及文昌三期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报国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目前我市三大类24个项目已纳入国家流域治理规划中,总投资约22.5亿元,争取国债支持6亿余元。

二、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一)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界工作。经调查,全市共有35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目前,依兰、方正等县已经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界工作,已报我处备案,其他各区、县(市)正在按要求进行划界工作。

(二)组织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进行整顿。四方台、朱顺屯两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放牧点已被取缔,已对较大的度假村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目前度假村已确立治理方案,较小的度假村由道理区政府负责马上搬迁;程家岗垃圾处理场的整治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之中。西泉眼确定了21家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单位,其中在坝里的11家餐饮服务单位已确定了集中治理方案,现正在落实资金;坝外的6家单位限期治理,其余的4家单位计划搬迁。磨盘山已形成了向市政府的汇报材料。

(三)继续开展湖库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宾县环保局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及二龙山湖库内的单位去吉林市松花湖进行调研考察,并最终确定了由吉林市环科院负责对二龙山13家企业进行治理,目前正在制定治理计划。道里区正在组织对太平湖内的单位进行调查,7月初能够完成。

(四)组织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治理项目申报工作。朱顺屯、四方台饮用水源地、西泉眼水库、磨盘山水库等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治理项目共落实了1.24亿的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

(一)继续抓好限期治理工作,巩固和提高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水平。年初以来,我们确定了包括哈尔滨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蓝星集团哈尔滨分公司、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等100家单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并依法对哈尔滨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等超标、不稳定达标排放废水的32家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其在期限内限产、限排,安装、改造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同时,我们对哈航集团等5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限期改造除尘器、型煤炉及清洁洁能源,实现烟尘达标排放,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二)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的煤堆、灰仓等集中堆放场所扬尘防护设施建设。目前,哈药、哈啤、世一堂等灰棚建设工程已完成;哈热电厂已将粉煤灰储灰场建设工程列入机组扩建项目及除尘系统改造的整体规划中,并确定治理方案,报总公司审核通过后即开工建设;哈航厂外道线灰场已确定治理方案,正待集团审核通过后开工建设。其它企业灰棚、煤棚建设工程正在实施中。

(三)在医药、化工企业中开展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年初,我处组织22家市直管医药、化工行业企业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了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各企业已启动该试点工作。下步,我们将组织有关区县市环保局及相关企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技术工作培训班。

(四)在流域及重点工业企业中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我处负责组织对流域、重点企业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环境隐患排查工作。3月13日至17日按照省、市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市安全、城管、水务、供排水等部门成立了三个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组,集中力量深入到各区、县(市)和有关企业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77家存在问题的单位4月14日至4月26日,为进一步落实华建敏国务委员在我省考察批示精神,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部署,我们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前阶段排查出存在隐患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化工、制药、电镀等210家企业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的3家单位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这两次排查工作,仅全市环保系统就出动1500余人次,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5处,排查企业近千家。对存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无应急预案、应急设施不完善等环境安全隐患的80家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对存在违法行为企业分别予以了处罚、限期治理。目前已有40余家单位已完成环境应急预案制订、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应急设施建设等整改工作。其它的正在整改之中,我处将加大督办检查力度,确保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单位按要求按时限完成整改工作。

(五)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作。今年我处将在包括54家电镀企业在内的80家工业企业开展规范化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年初,我们组织化工、机械及54家电镀企业召开了清洁生产工作暨内审员培训班。目前,已有30家企业完成审核任务,其它50家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将华尔化工有限公司申报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单位,争取了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5月份在哈尔滨召开的清洁生培训班。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7

6日 第九次省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近日在深圳召开,专题协商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推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省政协主席杜宇新,副省长孙尧,省政协副主席赵克非、洪袁舒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绥芬河市、密山市分别推介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省政协委员分别介绍了对俄贸易平台成果、新项目推介以及我省小微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密山市还与港龙会、澳龙会和香港中华厂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

9日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哈尔滨会见由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总会长、拿督、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黄汉良率领的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龙江考察团一行。王宪魁指出,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是全球侨团联谊交流的平台,在增进友谊与团结、促进合作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纽带。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大力支持华侨华人在龙江投资兴业,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心系龙江、情系龙江,投资龙江、助力龙江,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更多的海外侨胞到龙江参观考察,多走走多看看,多宣传多推介,积极为住在国同龙江经贸科技合作和人文领域交流牵线搭桥,共享战略机遇,实现共赢发展。赵敏、李海涛和孙尧会见时在座。

10日 2014“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启动仪式暨第4届松花江湿地节开幕式同时举行。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林铎宣布活动开幕,哈尔滨市长宋希斌致辞。活动由主会场启动式活动、市民系列活动、各区分会场活动组成。在6月10日至10月10日期间,将陆续推出湿地节、中俄博览会、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节五大板块,包括时尚巡游、百年老街音乐汇、会展交流、体育健身等百余项活动。其中,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6月26日在太阳岛西区冰雪大世界园区开幕,历时12天。首届中俄博览会6月30日至7月4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办。

11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宪魁,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在哈尔滨会见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率领的全国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兼职副主席和中国民间商会负责同志一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全哲洙,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小祥、黄荣、庄聪生、李路、安七一和省领导杜宇新、陈润儿、李海涛、孙尧、赵克非、洪袁舒及哈尔滨市领导宋希斌出席,赵持。会见结束后,全哲洙与陆昊签署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龙江经济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有关部门和我省有关市(地)、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12日 以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为契机举办的“民企龙江行”活动开幕式暨黑龙江省投资发展潜力说明会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全国工商联的负责同志和420多位民营企业家欢聚一堂畅叙情谊、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宪魁出席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作我省投资发展潜力情况介绍。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全哲洙,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小祥、谢经荣、黄荣、庄聪生、李路、林毅夫、安七一和兼职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及省领导杜宇新、陈润儿、韩学键、林铎、赵敏、李海涛、孙尧、赵克非、洪袁舒和哈尔滨市领导宋希斌出席,郝会龙主持。开幕式上,一批民营企业进行了重点项目签约。开幕式后,活动主办方组织了项目对接洽谈。截至13日,共有469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协议及合同,拟投资总额3043.8亿元。13日至16日,“民企龙江行”将分6条线路,组织企业赴我省相关市地进行考察,进一步加深与会民营企业对我省的了解,加强合作。

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六部门,公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名单,伊春市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地级市成功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后,国家在全国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于去年1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启动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前不久,六部门委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从相关领域选取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报地区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集中论证和复核把关,伊春市顺利过关。

13日 省委书记王宪魁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和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陆昊、杜宇新、陈润儿、黄建盛、张效廉、韩学键、林铎、杨东奇、李海涛、孙尧、于莎燕、孙永波、赵克非出席会议。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汇报。会议讨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调整和完善农业补贴、大豆目标价格改革的意见和方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地)和省直管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18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在哈尔滨会见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一行,双方就做好城市和小城镇邮政网点布局规划,支持邮政服务进社区,依托哈尔滨独特区位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拓展对俄罗斯及北美洲空、陆联运物流通道、推动哈尔滨成为对俄经贸交易活动中心,以及加强在涉农金融保险、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等方面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19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总理在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和部分企业及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听取近期开展的国务院国资委与我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合作推进会和“民企龙江行”活动、清理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省涉企收费清理进展等情况汇报,研究我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措施,讨论《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同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会议,专题研究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工作。会议在三种类型11个设计方案中确定了T2航站楼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体现了4月份省政府专题会议确定的以人为本、考虑哈尔滨气候条件、符合哈尔滨城市整体建筑风貌和建设期间不影响原机场正常使用的原则。省委常委、副省长郝会龙,哈尔滨市长宋希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成员,中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0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省电力发展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我省是资源大省的省情以及推动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抓实现有涉电产业项目建设,新增风电指标要尽快公开招标,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深入研究电价形成机制,努力降低一般工商企业用电成本。做好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大用户直供电、煤电联动价格调整机制等工作。结合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尽快推动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长郝会龙,中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同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省外贸发展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前5个月全省对外贸易下行压力较大,各地各部门要从挖掘市场机会、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政府给予实质性支持三个角度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会议要求,要把政府有限的资金和政策措施体现在外贸、对外投资和引资的实质性支持上。出口退税要保持合理节奏,税务部门既要争取退税额度又要指导企业依法依规享受扶持政策。着力解决有进出口机会的企业进出口配额、境外种植粮食回运配额和粮食进出口经营权等问题,加快推进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建设。副省长孙尧,中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1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定我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省受能源工业出现负增长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加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今明两年,省政府将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确保农业稳定增长,通过引入要素、激活存量、科技成果转化、依托资源形成新的工业增量,推动第三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出台65项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具体措施,即日向社会公布。

22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省旅游营销平台建设工作。陆昊强调,全省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集中力量加强营销体系和营销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游客“不知道、不便利、不放心”的问题,营销工作既要见人又要见物,线上线下统一。要大力推动手机客户端营销平台建设;整合优化“黑龙江旅游”官方网站;加强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合作,根据不同媒体的不同受众群体,分众化推出精品线路、深度报道、权威等,把握好不同传媒营销功能的性能价格比;建设好重点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既要突出展示功能,又要突出产品销售;加强与重点客源市场旅行社合作,邀请旅行社实地考察体验,选择好合作商,促进旅游产品、旅行社、景点公司紧密结合。副省长孙尧,中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13个市(地)、绥芬河市、抚远县旅游局,省森林旅游管理局、省农垦总局旅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3日 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共八个方面65条。此次出台的促进经济稳增长措施包括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确保农业稳定增长,通过引入要素、激活存量、科技成果转化、依托资源形成新的工业增量,推动第三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具体措施,每条措施都是“干货”,含金量很高,仅今明两年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就在3000亿元以上。主要措施都明确了责任部门,分解到各市地、县、区政府。

28日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哈尔滨会见香港贸易发展局和港龙促进会代表团。王宪魁对香港贸易发展局和港龙促进会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黑龙江发展潜力巨大,在俄油俄气利用、水利设施建设、高速铁路建设等方面蕴含着巨大商机。香港是黑龙江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希望香港贸易发展局和港龙促进会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新平台、促进新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表示,黑龙江发展优势明显,我们将利用好中俄博览会平台,吸引和带动更多香港人士走进龙江,在食品加工、边境贸易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合作。赵敏、李海涛、孙尧、赵克非等参加会见。

同日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哈尔滨会见由日喀则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洪波率领的党政代表团一行。王宪魁对代表团到来表示欢迎。他说,2002年对口以来,我省先后选派5批干部进藏工作,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助推了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对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创新工作方式,实施“政府、社会、市场”,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做好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援建任务。加强与经贸交流,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张洪波感谢省委、省政府对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并简要介绍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将进一步对接好落实好任务,加强与龙江在矿业、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日喀则加快发展。郝会龙、李海涛会见时在座。

29日 首届中俄博览会(第25届“哈洽会”)在哈尔滨开幕,国务院副总理与俄联邦政府副总理罗戈津共同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主持开幕式。省委书记王宪魁,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省政协主席杜宇新等出席开幕式。中俄博览会的前身是已连续举办24届的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此次升级后由中国商务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共同主办。哈洽会升级为中俄博览会,是中俄共同加强经贸关系、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既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项目,又是中俄共同搭建的开放式合作平台。

同日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哈尔滨会见出席首届中俄博览会(第25届“哈洽会”)的俄联邦政府副总理罗戈津一行,宾主双方就携手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共同打造黑瞎子岛特殊经济开发区等问题进行深入交谈并达成广泛共识。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参加会见。俄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俄地区发展部部长斯柳尼亚耶夫和省领导李海涛、孙尧等会见时在座。

同日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哈尔滨先后会见俄罗斯卡卢加州州长阿尔塔莫诺夫和俄罗斯地区发展部部长斯柳尼亚耶夫,宾主亲切会谈并达成共识。王宪魁欢迎客人率团出席首届中俄博览会(第25届“哈洽会”)并简要介绍省情。并表示,愿以中俄博览会为契机,与各州区共建两国经贸合作的“支撑点”,切实加强进出口贸易、现代农业发展、林木加工、重大装备制造、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务实合作,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发展新的合作关系,实现新的合作共赢。阿尔塔莫诺夫和斯柳尼亚耶夫高度评价中俄博览会在两国经贸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示,愿与黑龙江加强口岸设施、产业园区、食品加工、森林采伐、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等领域合作,为中方企业在俄投资落户和增加劳务配额提供支持,巩固合作成果,丰富合作形式,促进互利发展。李海涛、孙尧和孙东生分别参加会见。

同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在哈尔滨分别会见了以州长科热米亚科、温尼科夫、米克卢舍夫斯基为团长的俄罗斯阿穆尔州代表团、犹太自治州代表团、滨海边区代表团,对州长率团参加首届中俄博览会(第25届“哈洽会”)表示欢迎。会见时,双方就加快推进有关合作项目交换了意见,表示将加强双方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同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在哈尔滨分别会见了工信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一行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樊友山一行。陆昊对客人参加首届中俄博览会(第25届“哈洽会”)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省工业发展和产业路径选择等情况。在与许达哲会见时,双方就依托黑龙江现有工业存量和延伸与资源有关的产业链,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力在我省布局,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拓展与俄罗斯国防科技工业合作进行了交流。在与樊友山会见时,双方就通过产业布局在黑龙江摆放有关联性的新项目,推动集团公司在我省科研院所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共同开展对俄高技术合作等进行了交流。

Δ29日 2014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本次研讨会面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所带来的机遇,为开创中俄务实合作新局面提供了智力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副省长孙尧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所所长库列绍夫,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分别致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俄相关方面的高层智库专家近50人,以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为主题,将围绕中俄经济合作机遇、模式和路径,中俄机电产品配套合作问题及对策,中俄跨境产业园区及产业链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落实《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问题与对策,《黑龙江与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国家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俄远东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相互对接的意义及举措,以中俄双边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多边合作,中俄经贸合作的法律问题等进行深入研讨。博览会期间,将举办中俄大型企业项目合作对接会、2014中国(黑龙江)―欧盟投资经贸洽谈会、2014中国(黑龙江)―韩国经贸交流等项目对接洽谈活动,还将进行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中俄高层工程技术合作交流、中俄边境海关合作会议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俄罗斯数百家企业前来参会。中俄博览会还吸引了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博览会展览总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3000个展位,参展中外企业达1597家。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现职副省级领导同志,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官员、外交使节,企业界、经贸界、商务界和新闻界人士,国内兄弟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负责人和有关来宾等。

Δ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决定,追授于海河等4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决定简要介绍了于海河同志从事“三农”工作23年、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终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他学习,把学习他的崇高精神转化为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行动,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创造一流业绩。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篇8

失去“保护伞”的大货车不再狂躁,让哈尔滨市民看到了希望,也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结合起来”的力度和价值。哈尔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兴东讲到,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哈尔滨市才挖出了“疯狂大货车”顽疾的病根,从而跳出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长期存在的黑恶势力背后,往往都有“保护伞”。哈尔滨市的大货车之所以越来越“疯狂”,原因也是如此。

“疯狂大货车”问题在哈尔滨市由来已久。2005年4月哈尔滨日报刊发的报道中,就已将违规运输建筑残土的大货车定义为哈尔滨的“公害”。当时的哈尔滨市民相互叮嘱:上街要小心,“疯狂残土车”又出动了!

为管住这些横冲直撞的大货车,十多年来哈尔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各类专项治理行动。2015年3月,哈尔滨市公安交警部门消息,指出此前三年哈市公安交警部门累计组织专项整治行动146次,查处超载、涉牌涉证等关联交通违法50余万件,暂扣违法货运车1.9万台次。仅公安交警部门一家就年均整治48次,力度可谓不小。但多年下来,哈尔滨的“超”与“治超”却始终并行“在路上”——整治时情况好转,风头一过立即反弹。当公安交警执法人员与货车司机、“保车人”之间形成相互利用的利益链条,走上以恶养腐、以腐护恶的道路后,只有打掉“保护伞”,才能根除“保车团伙”,解决“疯狂大货车”问题。

“从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出发,推动扫黑除恶和反腐败结合起来,我们从一开始就把重点锁定在‘保护伞’上,仅核查公安交警部门处罚卷宗就达30670册”,该案专案组组长、哈尔滨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金锦德讲到。对此,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市委旗帜鲜明。省委书记张庆伟强调,“坚决打掉‘保护伞’、切断利益链”;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常松要求,“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兆力批示,“深挖‘保护伞’和不作为”。

2017年10月23日,专案组正式成立。历时7个多月,排查出哈尔滨市公安交警巡逻大队以及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阿城等公安交警大队近百名交警充当‘保护伞’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作出了党纪、政务处分,并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打掉了“保护伞”,掐断了利益链,盘桓哈尔滨市十多年的“保车团伙”立刻作鸟兽散。大货车主老任介绍,现在全市上下,都没人敢做“保车生意”了。“如果公安交警系统能把管党治党责任扛起来,能针对苗头问题痛下决心、深挖细查,‘保护伞’问题决不至于大面积存在,更不会发展成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专案组工作人员讲到,说到底,根子还在于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监管制度成了“稻草人”

上一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下一篇: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