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时间:2023-10-16 19:14:59

哈尔滨一日游篇1

在夏天提升哈尔滨的旅游人数,我们接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任务。

一座城市,两个市场

冬季旅游市场:哈尔滨冰雪文化的深入人心和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的品牌化推广,对全国旅游市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冬季旅游市场比较繁荣,以独特的冰雪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其游客构成以广东为主(60%~70%),其次是江浙(20%~30%),再次是其他城市(10%),主要出游方式以团体及旅行社居多。

夏季旅游市场:哈尔滨夏季旅游大多集中在省内和哈尔滨周边城市,以散客和一日游为主。但夏季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备,对夏季旅游景点和线路的宣传较少,导致消费者对哈尔滨夏季旅游认识不够清晰,选择度不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哈尔滨必须在清晰整个城市旅游品牌定位的前提下,通过冬夏两季旅游整合传播,用差异化的城市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哈尔滨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旅游品牌知名度。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哈尔滨之前的城市旅游品牌定位比较模糊,“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等概念都曾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过,而这几个定位只能凸显哈尔滨的一部分特色,而且是以冰雪文化为主,这使得城市品牌的季节性局限过强。为了实现由冬季一季旅游繁荣向冬夏两季旅游繁荣的转变,我们需要为哈尔滨找到一个可以涵盖冬夏两季的推广概念。

游客想要什么

游客认为:旅游主要是为了放松心情,看不一样的内容,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游客青睐有意思、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素养高一点的人更想去比较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去细细品味。他们是身边其他消费者的意见领袖。

文化素养稍微低一点的人,作为意见领袖的追随者,通常会去意见领袖去过的、有偏好的旅游景点。

家中有孩子的游客,在自己有所得的同时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开拓视野。

提炼概括性强、有足够差异性的品牌概念

我们的观点是:

必须向游客传达哈尔滨冬夏两季旅游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告知游客哈尔滨在自然生态这个避暑游的必备元素之上还有更吸引人眼球的特色。

这个特色必须是差异化的,是其他城市没有提出来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

这个特色必须能打动游客,是感性的、神秘的、多元的、耐人寻味的、充满活力的……

一个例子:

想想著名的旅游城市巴黎!

如果没有拿破仑,凯旋门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吗?

如果没有雨果笔下的那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巴黎圣母院会那么令人神往吗?

如果没有蒙娜丽莎等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品,卢浮宫会那么吸引人吗?

如果没有雪莱、毕加索以及他们身上浓烈的艺术气质,塞纳河是否还能吸引川流不息的游客?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与发生在它身上的一串串或跌宕起伏或引人入胜的故事相关联,正是这些故事扩深了它的内涵,让它充满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很多游客的观点肯定了我们的思路:“我并不认为一座城市有多美,只是因为它有故事才爱它。”

一座城市如果有故事就会更吸引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哈尔滨成为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呢?为什么不呢?因为哈尔滨从建城以来就是由一个个故事筑就的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金曾定都于此,沙俄贵族曾迁徙于此,犹太人曾落脚于此,多种民族文化至今共存共荣……哈尔滨是一座写满故事的城市,这些故事是它与生俱来的,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这个诉求点,哈尔滨作为一座城市能够很好地予以支持,也是其他城市没有说过的,是能够形成旅游理由的,是一个有足够差异性、易于传播的点。因此,我们将哈尔滨的城市旅游品牌定位为:有故事的哈尔滨。

巧借节日营销推广哈尔滨夏季旅游

哈尔滨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著名节日,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啤酒节、哈尔滨太阳岛消夏节、二龙山山水节等,选择哪个节日才能贴切地配合此次推广,将哈尔滨之夏那种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烘托出来呢?

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将目标锁定在啤酒节上。

因为,啤酒,是属于夏天的元素;开怀畅饮,能体现哈尔滨人豪爽的性情;酣畅淋漓,是旅游的绝美境界;而且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啤酒,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我们决定统筹规划整个夏季的节庆活动,命名为“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突出宣传哈尔滨啤酒节,用哈尔滨啤酒节带动整个夏季的旅游推广活动,营造一个绚烂多彩、充满奇趣的哈尔滨夏之旅。

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包括高雅脱俗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商贾云集的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激情欢乐的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山水节、登山节、漂流节、金源文化节、莲花节等50项节庆会展活动。参加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的游客,可以尽情体验哈尔滨夏之魅力,体验哈尔滨夏日异彩缤纷的时尚生活。

在推广城市旅游品牌的执行上,我们不仅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强有力的推广,还紧紧抓住旅行社、机场、火车站等重要渠道进行宣传,使外地游客一到哈尔滨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与此同时,我们在活动期间积极挖掘和制造新闻点,与本地传媒联手开展“有故事的哈尔滨”读者征文活动,让哈尔滨的夏天成为哈尔滨人和游客激情共乐的欢乐季。

活动效果评估

哈尔滨之夏的激情体验,借助啤酒节延伸接触点,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由于入境旅游团队增多,通过航空港到哈尔滨的南方游客每天都超过了8000人。今年夏天每天进入哈尔滨航空港飞机的架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宾馆入住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节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极具个性和特色的夏天,为哈尔滨的城市旅游增加了新的砝码,也让“有故事的哈尔滨”深入人心。

哈尔滨的冬季推广即将开始,我们将以更为高昂的创意激情,为哈尔滨的冬季旅游规划一个更加美好的蓝图。

哈尔滨一日游篇2

关键词: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文化旅游概述

世界旅游组织将文化旅游定义为:“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因此,文化旅游是指依托旅游地历史遗迹、民俗、建筑、宗教、艺术等人文旅游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创新,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产品和活动的集合,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体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过程。

二、哈尔滨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地缘优势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是中国沿边开放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中西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进入哈尔滨的城市性格和风貌,成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全年结冰期长,夏季凉爽宜人,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冬冷夏凉的地理气候,风情洋溢的文化魅力,热情似火的旅游节庆,造就了独特的哈尔滨,素有“北国冰城”、“东方小巴黎”、“冰城夏都”等众多美誉。

(二)政策支持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提出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11)》着重提出文化素质提升、文化产业开发、文化精品打造等文化工程,为哈尔滨文化旅游指明了发展方向。《哈尔滨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0)》提出了依托气候、资源和文化等特色和优势,确立“一市两地五大特色”的总体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地,成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中国东北标杆性旅游城市。

(三)资源优势

哈尔滨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彩——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独占鳌头,地域历史民俗文化鲜活,欧陆风情独具魅力,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工农业旅游资源日益增多。文化品级较高——7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5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类文化遗址、古墓葬、碑刻、纪念性建筑等1000余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项。

三、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定位

哈尔滨——东北亚文化旅游名城

定位释义:依托哈尔滨市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哈尔滨市的城市个性,结合《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目标,和《哈尔滨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培育“世界冰雪名城”、“世界避暑之都”两大特色城市品牌,抓住历史机遇、抢占文化旅游高地,以建设哈尔滨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战略定位和目标,打造富有浪漫气息、欧亚风情、国际时尚生活和人文情怀的城市风貌和灵魂,并使之融于城市发展战略之中,推动城市文化生活进步和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

四、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文化为魂、休闲升级

哈尔滨要从地理位置上的偏远城市变成文化上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必须强化文化旅游产品的全面提升和休闲平台的整体打造,在旅游内容上增加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体验旅游。

(二)主次分明、众星拱月

哈尔滨文化旅游应该营造出一个主次有序、众星拱月的新格局。因此,哈尔滨应该集中精力抓好对城市品牌具有强大支撑力的重点项目建设,作出市场示范效应,带动市场均衡繁荣,树立城市旅游形象和口碑,促进哈尔滨全域范围内其他项目良性发展。

(三)核心引擎、重点突破

作为哈尔滨城市客厅,中心城区是面向世界展示魅力的形象窗口。建议完善和提升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建筑文化街区、太阳岛、松北新区的旅游功能和形象。另外,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全市重点突破项目,明确责任人和开发主体,集全市之力实现开发建设,通过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为哈尔滨打造出一台空前的文化盛宴。

(四)关注高端、接轨国际

高端休闲和文化体验是哈尔滨旅游进一步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哈尔滨目前高端旅游休闲项目和设施相当欠缺的状况,应该以接轨国际的姿态去精心打造高尔夫球场、主题酒店、游艇、温泉等高端旅游休闲产品,使哈尔滨旅游形象形成健康健全的高中低产品体系。国际化是哈尔滨历史上一段时期内的一个特征,亦是哈尔滨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因此,哈尔滨要通过高举高打,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逐步树立自己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

五、小结

发展文化旅游,立足哈尔滨、比肩国内、放眼全球,基于建设“东北亚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逐步推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依托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抓住文化旅游发展机遇,通过文化旅游大项目建设、文化旅游知名品牌打造,配套交通、服务设施的完善,建设未来的东北亚文化旅游名城,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施春莉,赵洪军,王璐等.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N].中国贸易报,2012年3月8日(018).

[2]王大富,李晶琳.旅游开发牵动文化产业发展[N].黑龙江日报,2011年11月4日(012).

哈尔滨一日游篇3

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冬季漫长寒冷。太阳岛、东北虎林园、伏尔加庄园、玉泉狩猎场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哈尔滨更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里有亚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以及二龙山滑雪场等数十个设备齐全、规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场所;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是冰雪资源的一次大聚会,冰峰林立、银雕玉砌的冰灯雪雕在全城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

于2013年1月5日盛大开幕的第2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将以“满城冰雪,欢乐天地”为主题,呈现“欧陆风,冰雪情”的城市特色和节日氛围,让游客感受丰富的冰雪活动,体验冰雪的魅力和快乐。冰雪节期间,哈尔滨将举办哈尔滨伏尔加越野滑雪节、白渔泡贡鱼节、中国·哈尔滨第29届国际冰雪集体婚礼、第13届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2013冰雪之约等活动,以及国际冰球邀请赛、国际雪联滑雪系列赛等体育赛事。此次,哈尔滨还将创新举办首届寒地博览会,与冰雪节同日开幕,这将是一次融经贸、旅游、历史、民俗、艺术、体育、论坛于一体的寒地文化博览盛会。

冰雪大世界:世界级冰雪游乐园

又是一年的冬天,又要为海内外游客打造一场冰雪的盛宴。哈尔滨人把每年的1月5日定为“冰雪节”,这一天,冰雪节盛大的开幕仪式就在冰雪大世界里举行。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位于松花江北岸,是哈尔滨马迭尔集团受市政府委托承办的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动,今年已经是第14届了。在约80天的活动期间,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与各种冰雪奇观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色彩斑斓。

主题为“梦幻林海雪原,神奇冰雪动漫”的第14届冰雪大世界,园区75万平方米,计划用冰量为18万立方米,用雪量15万立方米,参与建设人员大约有7000人。园区内的地标建筑冰晶宫高48米;景观大门长约为240米,高约25米。冰晶宫、神话园、海螺湾、冰河世纪、冰啤波尔卡、探冰川、迪士尼、国际冰雕大赛、欢乐颂9大景区独树一帜,通过创新思维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团队全力打造出一个世界级冰雪游乐园。

本届冰雪大世界与以往相比有着突出的特点。芬兰的《愤怒的小鸟》创作公司、美国的《冰河世纪》创作公司,以及《蓝精灵》的创作团队,今年都将会把自己的作品融入到冰雪大世界的园区内进行展示和娱乐,这充分体现出了冰雪大世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14届冰雪大世界今年增加了30余项互动活动,包括森林小火车、最长的雪橇场地、雪圈速滑、冰上自行车、滑冰等等。不仅仅晚上,白天冰雪大世界将盛开冰雪嘉年华,其中扩建至1200平方米的滑雪中心更是让人瞩目。

看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人,都会被它规模巨大的人工建造的冰雪梦幻童话世界的绚丽多姿、美妙无穷而震撼。而这样一个如此大的工程竟然是在短短的20几天中拔地而起的。而由于气候的原因,从采冰到冰雪建筑、灯光布设,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让这世界之最的梦幻世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不能不说是哈尔滨人创造的一个奇迹。

太阳岛雪博会:雕塑艺术的饕餮盛宴

作为冰雪节一个重要组成,第25届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以“雪的世界,雪的梦想”为主题,以“一首用雪演绎梦想世界的乐章”为主线,通过不同乐曲的节奏和韵律为中外游客奉献一场集国际性、艺术性、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生态性于一身的雪雕盛宴和冰雪嘉年华,为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畅游雪雕艺术海洋的好机会。充分展示了太阳岛中国雪雕艺术发祥地今天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尤其在促进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旅游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本届雪博会以雪为主要素材,与哈尔滨音乐名城流淌的音乐相呼应,精心设计了一部演绎“雪的艺术、雪的欢乐、雪的梦想”的华彩乐章。沿着这一激情的主旋律步入雪博会,可以阅读到7个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精美冰雪曲目,这便是梦想前奏曲、时光进行曲、生命奏鸣曲、世界摇篮曲、欢乐狂想曲、浪漫小夜曲、盛世圆舞曲七大景区。

伏尔加庄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从哈尔滨市区一路向东来到伏尔加庄园。园里,悠美的俄罗斯音乐在空中回荡,精心排练的舞娘在露天舞台上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2007年,圣·尼古拉大教堂成为了伏尔加庄园内第一个破土动工的复建建筑,成为了庄园的核心建筑。之后的5年时间里,庄园陆续复建了许多哈尔滨的俄罗斯老建筑。

在伏尔加庄园,可以徜徉在帆船形状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凡塔吉娅”俱乐部;而伏尔加宾馆、普希金沙龙、巴尼亚洗浴中心则是俄罗斯经典建筑的拷贝;此外,一些在俄罗斯境内早已消失不见的老式建筑,如巴甫洛夫城堡、奥尔洛夫马房、圣彼得堡渔村等,则在伏尔加庄园再现风姿。在这里,俄罗斯文化与哈尔滨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正完美交融。

在伏尔加庄园欣赏无限美景和建筑的同时,一定要看看这里的俄罗斯歌舞演绎。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美艳激情,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子充满了魅力,他们的表现艳而不俗,美丽风雅,既给人视觉的冲击,又给人美的享受。还有俄罗斯民间音乐手风琴、巴扬、吉它的演奏,中俄演员合演的手风琴与小提琴演奏等,大家熟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让人们浓郁的怀旧情绪在音乐中得以释放。

哈尔滨:非去不可的冰城夏都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以在保护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原生态基础上,做出了万顷松江湿地这篇大文章。叫响了“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品牌,让海内外游客领略了“冰城夏都”的风采,哈尔滨历史文化独特于中国文化的一面值得一游。也因此,越来越多国家的游客开始关注哈尔滨。

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哈尔滨已经逐渐成为部分海外游客来华的必经之地。因此,哈尔滨旅游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助力入境旅游发展,哈尔滨在交通、住宿、餐饮、通讯、金融、治安等方面形成了极好的环境,纵然是从中国最南端的三亚,直飞哈尔滨也仅需要5小时的时间。哈尔滨优化了入境旅游的关键。

作为一座拥有百年历史文脉的城市,哈尔滨的内涵正在被深深挖掘,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也是哈尔滨政府为之努力的方向。哈尔滨正在凭借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成为全球游客公认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哈尔滨一日游篇4

20xx五一劳动节时间20xx年5月1日 (四月初六 星期一)

哈尔滨五一天气预测4月29日 星期一白天

阵雨高温:13℃西北风3-4级

夜间

多云低温:2℃西北风微风

4月30日 星期二白天

阵雨高温:12℃西风3-4级

夜间

阵雨低温:3℃西北风微风

5月01日 星期三白天

晴高温:13℃西风3-4级

夜间

晴低温:2℃西风微风

哈尔滨五一旅游好去处哈尔滨游乐园座落在南岗区东大直街 1 号,始建于 1958 年,原名“哈尔滨市文化公园”, 1993 年 7 月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哈尔滨游乐园”,为县(团)级单位。占地面积 22.8 公顷,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露天游乐园,在全国 12 大游乐园中列居第 6 位。 哈尔滨游乐园现有大、中、小型现代化游乐设施 40 余项、103 台(套),以新奇特著称。其中, 世界第六高、中国第一高的巨型摩天轮,高度为 110 米。乘坐摩天轮登高远望,可将“东方小巴黎”美景尽收眼底。从国外引进的四大项目:“三环原子滑车 ”牵引升空 24 米,迅猛俯冲回环、螺旋翻滚,回味无穷。“勇敢者转盘”让您在高空盘旋中,玩得心惊肉跳;“阿拉伯飞毯”升高 6.5 米后,平行 360 度大回环;“疯狂列车”在立体翻转中, 为您带来无比的刺激。“超级飞船”带您到宇宙中旅游一番、“激流勇进”的独木舟犹如在惊涛骇浪中穿行、“摇头飞椅”让您在空中飞翔、“霹雳太空车”带您遨游太空、碰碰车、汽油赛车、高空脚踏车、豪华转马、海盗船等游乐设施令您留连忘返。

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坐落在尚志市帽儿山镇,西距哈市84公里,东离尚志市区40公里,其中心区帽儿山风景区,规划面积3327公顷。打造出了登山健身、旅游滑雪、民俗风情、农业观光、漂流五个品牌,其中尤以登山健身深得游客喜爱。

哈尔滨一日游篇5

关键词:英语导游词 旅游业 翻译错误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07-01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在这个旅游发展时期,哈尔滨市以其优质的冰雪旅游业和凉爽的夏季旅游业吸引着全世界旅游者的目光,并博得了冰城夏都的美誉,尤其近年来,哈尔滨大力开发湿地旅游,并打造出“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旅游新名片。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旅游者1.57亿人次,总收入达1313.9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分别为17.9%和25.5%,旅游业占全市GDP比重从6.7%上升到10.41%。旅游消费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在旅游者中,国外旅游者的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1.37%。以上的数据表明,哈尔滨市已经成为旅游大市,并逐渐发展为国际旅游大都市。哈尔滨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是据统计,哈尔滨市的外语导游缺口极大,尤其是高质量的英语导游更是难求,所以,为了能培养出合格的英语导游,规范正确的英语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本人多年的导游英语教学经历和英语导游的实践,将简单的分析一下哈尔滨英语导游词中易错的翻译方式。

1 介绍哈尔滨历史沿革中常犯的错误

哈尔滨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的旧石器时代,所以在带团过程中,对哈尔滨历史的讲解是一个重头戏。但本人在英语导游实践中发现,有很多英语导游在用英语介绍哈尔滨历史时,会犯一些不必要的翻译错误。如“哈尔滨”这个名称,在英语中有专有名词“Harbin”,但一些导游仍生硬的把“哈尔滨”翻译成“Haerbin”,听起来很不舒服。当介绍哈尔滨历史时,一定会从女真谈到“满族”,在翻译“满族”时,有很多英语导游从经验出发,将“满族”翻译成“Man Nationality”,这种翻译方式虽然在意思表述上不是完全错误的,可是,如同“哈尔滨”一样,“满族”在英语中也有对应的单词,即“Manchu”。当与外国人谈论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允许俄国人到中国修建“中东铁路”时,一些导游将“中东铁路”翻译成“Chinese Eastern Railway”,然而,在国际上,习惯将“中东铁路”翻译成“Middle East Railway”。这几处翻译上的错误,虽然不影响外国人对哈尔滨历史的理解,但涉及到英语的规范性,作为导游,还是应该多注意。

2 介绍哈尔滨特色动物时常犯的错误

本人在带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导游在介绍哈尔滨特色动物时,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例如,哈尔滨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时东北虎,很多导游在为外国客人介绍“东北虎”时,直接翻译成“Northeast Tiger”,听起来似乎“东北虎”是中国东北的特有动物。实际上,东北虎是八个虎亚种之一,学名为“西伯利亚虎”,所以应该翻译成“Siberian Tiger”或是“Manchurian Tiger”。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中,有一个园区叫做“狮虎园”,是将老虎与狮子混合散养,可是在园区名词被翻译成“Liger Park”,导致客人以为园中的狮子老虎都是“狮虎兽”,这个园区的正确翻译应该是“Lion and Tiger Park”。哈尔滨有国内唯一的深水白鲸表演,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前来观看,可有的导游将“白鲸”直接翻译成“White Whale”,而这种翻译方式传递给客人的信息是“白色的鲸鱼”,实际上“白鲸”应该翻译成“Beluga Whale”。这几处翻译上的错误,直接导致外国游客对所见动物的误解,甚至使游客无法理解导游词的确切含义。

3 介绍哈尔滨特色菜肴时常犯的错误

哈尔滨的菜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尤其是著名的“飞龙宴”,虽然现在已经不能品尝到地道的“飞龙宴”,但“飞龙宴”主菜的奇异选料和烹调手法仍会给外国客人留下非常新奇的印象。在介绍“飞龙宴”的四道主菜时,一些导游没能很好的将菜肴正确的翻译出来,使外国客人对哈尔滨饮食文化的印象大打折扣。传统上来说,“飞龙宴”的第一道主菜是“飞龙火锅”,有的导游直接翻译成“Flying Dragon Hotpot”,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飞龙”是指“榛鸡”,也可以称为“松鸡”,所以这道菜的正确翻译应该是“Hazel Grouse Hotpot”。“飞龙宴”的四道主菜中有一道菜叫做“犴鼻”,是用“四不像”即“麋鹿”的鼻子为原料的一道独特菜肴,有的导游把“犴鼻”翻译成“Deer’ Nose”,没有正确译出原料的实际情况,这道菜的正确译法应该是“Elk’Nose”,不然客人会理解为“鹿的鼻子”。

4 介绍哈尔滨景点时常犯的错误

哈尔滨旅游景点众多,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很多导游对景点的英语解说没有仔细推敲,导致在景点介绍常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坐落在斯大林公园正中的哈尔滨地标性建筑“防洪纪念塔”,有的导游将其翻译成“Flood Monument”,使之失去了“防洪抗洪”的含义,所以应该翻译成“Flood Control Monument”,来突出人民控制洪水的努力和成果。还如哈尔滨另一著名建筑“中央大街”,应该翻译成“Center Street”,可有的导游却将其翻译成“Middle Street”。又如哈尔滨著名的“马迭尔宾馆”,很多导游都音译为“Madieer Hotel”,而正确的翻译是“Modern Hotel”,再如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很多人将其翻译成“Sophia Church”,实际上正确翻译应该是“Saint Sophia Church”。

以上是本人在导游英语教学和导游实践中所发现的一些哈尔滨导游词中常见的错误。本人认为,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导游,应该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导游词,要勤于查阅字典,合理利用网络工具,尤其是要善于总结带团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完善导游词,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化使者。

参考文献

[1] 向萍.旅游英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朱华.黑龙江英语导游教程[M].中国旅游出版社.

[3] 薄喜如.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黑龙江导游词[M].中国旅游出版社.

哈尔滨一日游篇6

关键词: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36-02

一、文化旅游演出的内涵与特点

(一)文化旅游演出的内涵

文化旅游演出是文化旅游与文艺演出跨界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及文化精髓,并从视听感官上满足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猎奇心理和求知欲。文化旅游演出为展示当地特色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以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施以舞台化、艺术化、商品化运作,形成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不断延伸和丰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官享受,吸引游客推动其旅游消费。

(二)文化旅游演出的特点

1.资源依托性。文化旅游演出的编排设计要依托旅游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及当地的文化内涵,将目的地独特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经过艺术的加工,形成地方文化的缩影。

2.视听享受性。文化旅游演出注重强烈的视听感觉,给游客带来充分的感官刺激,从而调动游客情绪,丰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3.参与体验性。文化旅游演出强调旅游者的观赏行为同参与体验相结合,游客不仅是观赏者,同时还是演出参与者,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和新鲜感,让游客产生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二、文化旅游演出的模式

(一)实景模式

此类模式将地方文化融于旅游地山水实景之中,依赖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重现当地真实的人文地脉、生活习惯及民俗文化。其代表作品有张艺谋的“印象”系列、禅中少林音乐大典等。

(二)主题公园模式

该模式是在主题公园内部制作的演出项目,文艺演出与旅游活动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耦合形成复合型旅游演出项目。代表作有杭州的《宋城千古情》、华侨城《金面王朝》等。

(三)剧场表演模式

指在剧场内针对旅游客流打造,表演内容以地方歌舞、曲艺、杂技、戏曲等形式为主的综合演出。代表作品有北京的《功夫传奇》、西安的《大唐乐舞》等。

三、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题内容主要有冰雪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关东民俗文化等,表演形式主要包括歌舞、曲艺、杂技等。由于资金、场地、规划等多方面的原因,演出主要呈现规模小、影响力弱、品牌效应低等特点,中小型旅游演出占主流。

2.演出类型以景区旅游常态演出和节庆巡演为主。文化旅游演出常伴随哈尔滨市特色旅游节日而存在,如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哈尔滨冰雪节、哈尔滨啤酒节等节日期间进行的表演。同时,也有俄罗斯风情小镇和伏尔加庄园等景区上演的俄罗斯风情歌舞表演,充实了哈尔滨市旅游常态演出的市场。

3.演出数量和规模。哈尔滨文化旅游演出数量较少,演出规模既有冰雪节等节日开幕所上演的大型表演,也有剧场式的小型文化演出。主要文化旅游演出如表1所示。

(二)主要问题

1.政府引导力度不足,缺少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政府尚未制定包括资金支持、税收政策、文化保护、融资整合等具体的扶植政策,影响了文化旅游演出的规模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

2.缺乏系统科学的产业规划。哈尔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演出发展规划,造成了演出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一些企业对旅游演出缺乏理性的认识,导致行业盲目发展,限制了旅游演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代表哈尔滨市水平的知名品牌。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剧目缺乏知名度,未能形成系统的区位整体优势,缺乏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的实力和支撑条件。城市文化的创新和创意能力明显不足,难以为主题创新提供文化支撑。

4.对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不够,造成主题不鲜明,特色不足。演出主题和内容的雷同会降低游客的观赏体验新鲜度,哈尔滨文化旅游演出主题趋同,多取材于冰雪文化和俄罗斯异国风情文化,缺乏创意和特色。

5.策划、营销、管理和专业演出人才团队匮乏。哈尔滨目前缺乏能够提升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度的名家,同时缺乏既懂艺术创作又了解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严重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档次。

四、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的发展对策

(一)发展思路

哈尔滨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冬季冰雪资源丰富,夏季则成为避暑胜地,是名符其实的冰城夏都,使哈尔滨市持有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旅游演出,要深深根植于哈尔滨市的特色地方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景,充分挖掘和利用冰雪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关东民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实现创意,在经营管理方面,做到以市场为导向,迎合游客的需求,找准项目的赢利点,不断进行产品创意创新。

2011年《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通过构建“一轴两带”、“六大特色文化区域”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进入到全面高速发展期。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应以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为契机,结合具有拉动引领作用的重点文化项目发展自己,通过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太阳岛文化产业园区、伏尔加艺术小镇园区、冰雪产业基地、冰上舞蹈杂技创作演出基地等十大园区的建设拉动产业潜能,推动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持续发展。

(二)发展对策

1.政府制定扶持政策,为旅游文化演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在文化旅游演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地方政府应给予旅游演出资金的支持,有政府资金的注入做基础,可给予投资者以信心,更容易拓宽融资渠道。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各项政策支持,如优惠的税收政策、宽松的投资环境、全方位的产权保护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

2.政府对于大型文化旅游演出项目要充分论证,精心策划,谨慎决策。大型文化旅游演出投资较大,风险较高。在项目上马前应进行深入的前期市场调查和决策可行性分析,对客源市场、游客消费能力、气候条件影响和其他风险因素做周密的市场调查,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投资决策和市场规划。

3.拓宽融资渠道,多方合作,市场化运作,向产业集群发展。资金来源应以银行贷款、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入的股份资金为主,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为辅,同时也应吸纳各种无形资产的投资。推动文化旅游演出同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将“吃、住、行、游、购、娱”纳入到产业集群中去,以满足各区域多种产业的共同发展。

4.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创新开发文化旅游演出项目,延长产业链。文化旅游演出盈利性好,投资回报率高,受众群体广泛,市场的项目需求潜力巨大,哈尔滨市需多加宣传文化旅游演出的投资价值,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发挥核心旅游企业的龙头作用,整合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盘活存量,深度开发衍生产品,创造文化旅游演出产业的高附加值,全方位开发旅游演出的产业链。

5.在主题选择上,策划具有垄断性的哈尔滨市品牌旅游演出项目。成功的文化旅游演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展示本土区域文化的本质和特色元素。哈尔滨市要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具有名片性质哈尔滨市文化经典元素,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浓厚的文化旅游演出精品,打造自己的优势项目和文化品牌。

6.在形式选择上,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演出产品质量。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文化旅游演出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高科技的带动战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文化旅游演出的技术装备水平,增添节目的观赏性,从而增强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7.在类型选择上,要突出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民众的体验需求越来越高,哈尔滨市开发文化旅游演出应创作更多具有情景化的体验型演出项目,增加参与性和互动性环节,重视游客的多重感官体验。

8.发挥互联网及多媒体媒介的引导作用,进行营销模式创新。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对于文化旅游演出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同时手机APP等新型传播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可以利用这些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加强与旅游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激发消费者对文化旅游演出的消费意愿。

9.注重策划、管理、演出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演出需要加大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引进管理及策划人才。此外,聘请具有影响力的名家对哈尔滨市的文化旅游演出进行指导,不仅能为演出项目提供画龙点睛的建议,而且可以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名人广告效应。

参考文献:

[1] 石锐.旅游演出市场发展模式及投资价值[J].文化产业导刊,2011,(5):50-53.

[2] 周坤.旅游演出产品开发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79-81.

哈尔滨一日游篇7

[关键词]哈尔滨; 红色旅游; 冰雪文化;主导思想;开发设计方案

一、哈尔滨红色旅游与冰雪文化相结合的主导思想确立

红色旅游是上世纪末形成的集观赏性、参与性、学习性于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可具观赏性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点,而且在旅游过程中使人们感受革命民族精神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指出:今后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12大红色旅游区的其中一条为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哈尔滨市的红色景点正处在这条重点区域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遗留了许多纪念地和革命遗址,为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给予了红色旅游极大地支持。哈尔滨市旅游局与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开展首批“哈尔滨市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命名”活动,经过细致调查和专家评审,决定命名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东北烈士馆、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哈联络处(马迭尔宾馆)、七三一陈列馆、萧红故居、“四野”指挥部旧址、赵一曼纪念园、元宝中国文化第一村、北满分局旧址、王以哲公园、中日友好园林、四块石抗联密营等25处为首批“哈尔滨市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这次命名活动,对于哈尔滨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普查和建档立制,编制全面具有市场操作性的红色旅游线路,促进红色旅游景区自身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推动全市旅游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扩大红色旅游景区知名度,为广大市民游客畅游哈尔滨提供咨询和出行参考服务,打造哈尔滨“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各地方的旅游文化都有不同的地方,哈尔滨具有的是浓厚的冰雪文化。冰雪建筑、冰雪民俗、冰雪饮食、冰雪服饰等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来到这里的人无不被冰雪文化的魅力与特色所感染。冰雪,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是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它是我们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一张城市名片。冰雪为我们这个城市的冬天注入了活力,增添了魅力。发展哈尔滨的红色旅游一定要结合冰雪文化特色,打造 “抗联英雄,林海雪原”的主题形象。

二、哈尔滨红色旅游纪念品与冰雪文化结合的开发设计方案

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将是系统的工程,而不是简单的在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和广告设计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而是需要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结合现代社会的旅游文化消费心理,以现代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从哈尔滨红色文化资源中深挖特色题材和内涵,广泛调查、测试和研究游客的购买意向,对现有的红色旅游景点中的纪念品作横向纵向的调查研究,确立红色纪念品的定位研究方向,探索纪念品在内容、材料,造型、工艺、包装等方面的改进与创新。

(一)主要研究方法

1.市场调研法:实地考察哈尔滨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性以及相关纪念品市场现状,搜集系列数据。

2.游客问卷调研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随机分年龄层次的访问游客,直接收集游客的购买意向数据。

3.产品测试法:通过中期的设计效果图和相关模型的制作完毕,可在红色景区进行游客购买意向测试,通过市场检验,寻找设计上的不足,不断改良,得到最佳的产品效果.

(二)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方向

1.根据前期的市场研究,确立产品设计的基本内涵和定位。

2.根据市场消费状况,将纪念品分为食用类、珍藏类、赏玩类、游戏类、动漫类等体系。

3.在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与材料应用上,如何体现革命的艰苦性与哈尔滨的特色资源性、例如多利用北方的冰雪文化,同时多利用现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制作生产。考虑材料的高档性、耐磨性、抗腐蚀性、轻便性。

(三)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具体举措

1.将冰雪特色文化融入到纪念品及其包装设计中。可多用冰雪符号、色彩等体现“林海雪原”的主题性精神,非常具有地域特色。

2.冬季以冰雪建筑的形式模拟战争现场,让游客体验战争的残酷性和危害性,从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总之,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发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对于东北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开发红军战士的动漫形象,甚至是当时的革命领导人的形象,并且开发设计当时的战斗生活场景,与东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相结合,将是很好的具有深远影响的红色动漫产品,一方面满足游客的购物需要。另一方面将以实物的形式起到广泛的教育作用。可以将人物形象制作成公仔,作为珍藏礼物,具有重要的红色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革命教育直观性和缅怀性。还可以制成动画片或游戏以光盘的形式出售。

4.将纪念品与东北地方特色结合,制作成革命题材的鱼皮画、桦树皮画等,将人物形象制作成俄罗斯套娃的形式,艺术与革命故事融为一起,成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收藏品。

基金项目:哈尔滨剑桥学院基金项目(JQ2011-001)

参考文献:

[1]吕吉勇.冰雪打造哈尔滨新经济 [期刊论文] -冰雪运动2003(04)

[2]刘巍.弘扬冰雪文化促进哈尔滨冰雪产业发展 [期刊论文] -冰雪运动2003

[3]杨铭铎,李慧.黑龙江省红色旅游文化圈的构建I-特点及依据研究[期刊论文] 当代旅游:学术版 -2011 (08)

哈尔滨一日游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哈尔滨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43-03

生态旅游的发展宗旨是在不导致环境退化的前提下对环境具有教育意义,是促进自然保护的一种高级旅游活动形式 [1],包括自然生态系统旅游和人文生态系统旅游。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了游览、休闲、疗养保健等内容。对资源的低影响利用,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旅游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应该将其看做是旅游开发的一种战略,其战略目标就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当今哈尔滨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就要抓住这一战略目标寻求发展有哈尔滨特色的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兴起

所谓“生态旅游”(Ecotourism)名称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来的。他是以大自然为主要对象,把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与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寓教于游,促进两大文明建设的一种高品位旅游活动,其特点:在对象上是具有生态学意义或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目的上是为普及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达到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的作用;在效益上不追求单纯高额的旅游效益,而是追求环境、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在形式上讲究接近大自然,旅游设施以简朴、轻便为主,因地制宜,尽量保持与大自然的和谐;在规模上以小型为主,不追求旅游者的数量,而是重视旅游人员素质、文化的质量及达到教育的效果。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国外已受到相当的重视,发展极为迅速,例如拉美地区参加生态旅游的人数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法国去年山林、乡村旅游的人数已占总旅游人数的46.6%。中国虽然晚了一步,但也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正逐步发展。1995年国家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业也正逐步地建设着 [2]。

二、哈尔滨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1.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将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状况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使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旅游的发展必须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资源环境及丰富的客源,这是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它的发展除以上基本发展条件外,还有其特有的优势,如哈尔滨的生态旅游发展不仅要有这些基本条件,还具有其特有的自然、人文条件――冰雪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科技化优势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化的管理及有效的运作。

(1)区位优势: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南与吉林省交界。哈尔滨位于东北亚腹地的中心,是沟通东北亚的交通枢纽。京哈、滨洲等五条铁路在此并轨,并与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同江至三亚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哈尔滨港可沿松花江通往俄罗斯进入日本海。哈尔滨是东北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构筑了连通国内主要大城市和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地区/国家的空中航道。哈尔滨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持。

(2)资源优势: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是生态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哈尔滨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差较大,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土质肥沃,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自然资源,还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现代农业园区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3)客源资源:丰富的客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在哈尔滨市发展生态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发达地区,由于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态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娱乐的首选。此外,2006年哈尔滨市居民的人均GDP超过2 705美元,年均增长13%,春节黄金周期间黑龙江省接待旅游人数326.4万人次,旅游收入20.1亿元 [3],就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客源市场,哈尔滨市发展生态旅游已具备了明显的客源条件。

(4)科技优势:科技是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发达的哈尔滨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优势。哈尔滨市种植业中有农业科技人员2 700多人,绿证人员多达11.3万人,新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尤其是近两年,哈尔滨市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建立高新科技园区,这些科技园区的建立为哈尔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科技保障。

(5)冰雪文化优势: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雪期长达一百多天,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近年来,全省冰雪旅游发展迅速,冰雪旅游业更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独特的冰雪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据统计,2000―2004年冰雪创汇收入从1 135万美元跃升至3 029.9万美元,接待冰雪旅游人数从160.8万人次攀升至626.3万人次。2004年哈市冰洽会交易额153.2亿元,冰雪旅游收入40多亿元。截至2006年春节,中国已度过17个黄金周,出游总量累计达12.58亿人次,旅游收入5 123亿元人民币 [3],旅游客流量累计如下表:

从上表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看出,近几年哈尔滨市旅游城增长的趋势。利用地理优势,凭借哈市冰城美誉,开发狗拉雪橇、学景观光、雪地篝火晚会等特色旅游项目,哈尔滨冰雪继冰灯、雪雕之后,将会成为又一知名旅游品牌。

2.生态旅游的发展

哈尔滨市生态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建立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领导体系,编制出开发规划,组织具体旅游项目,按市场经济规律,调控计划,协调各部门各旅游点关系,使生态旅游活动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生态农业旅游吸引着大量的游客。领略淳朴民风、享受田园情调的乡村游,“农家乐”是现代旅游的新宠,使游客置身于“农”的环境中,居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观农家景。让久居都市的人们感受返璞归真的乐趣。可学习识别农作物,欣赏珍禽、畜禽养殖,参加犁地、摘菜、采果、推磨等。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载体,以文兴旅深度挖掘哈尔滨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绝活、民间技艺等本土文化,赋予乡村旅游以时代特征和内涵,逐步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

三、生态旅游对哈尔滨市环境的影响

哈尔滨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发展生态旅游,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生态旅游通过自身的行动、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利用经济手段使其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其收益的一部分用来维护生态旅游地的环境质量,同时促进社会进步。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能起到促进旅游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

1.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的建立加强了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这是在人类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下遗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由于生态系统保护良好,景观及环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与环境。同时,对周围群众和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增加物种保护经费,及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和脱贫致富[4]。例如,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北方森林植物园及各处的休闲公园就是利用这样优越的资源,对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满足人们观赏游览休憩的需要又对资源进行了保护。

2.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

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一样,其产业的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以其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优势,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外地资金与经济联合。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撑。据统计:

从上页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国际化,正日趋成为具有优势的经济开发项目。改善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使生态旅游地向开放型经济转化,促进生态旅游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哈尔滨第八届冰雪大世界以“中韩友好冰世界”为主题,打造国际品牌促进哈尔滨旅游与国际的合作,使经济发展国际化。

3.社会文化的作用。旅游者流动将带来信息资金人才,将对社会文化具有以下四点促进作用:首先,增加了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秩序,按国际惯例,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者的比例是1∶5,吸纳了社会换业,下岗人员,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造就了良好秩序。其次,提高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人才,促使人们从被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转变为主动积极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为今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次,促进生态旅游地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最后,促进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增强民族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通过科技文化交流提高生态旅游地居民文化水平,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如“农家乐”、北方民俗园、“葡萄采摘节”等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一样使旅游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四、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旅游的战略意义

由于过去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较弱,旅游业长期被视为“无烟工业”和“无形贸易”,在旅游景观的建设和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均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影响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哈尔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产生了以下问题:

1.除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二龙山风景名胜区、金上京博物馆外,全市旅游区(点)大多数属于浅层次、低水平开发经营。滑雪场、度假村、水上漂流等出现低水平重复开发,缺少全年开放的冰雪主题公园;森林公园缺乏特色;水库开发基本雷同;东北民俗旅游没有规模和深度;农业旅游初步开发;工业观光尚未起步。全市旅游景区(点)数量虽然多,但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缺少精品与亮点。

2.无序的旅游开发实际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景区(点)的无视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太阳岛建筑密度过高,建筑风格杂乱,与“绿岛”的“城市之肺”功能相差甚远。

3.加强市内外的旅游区域合作意识差、动作少,基本处在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状况。哈尔滨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以及与沈阳、大连、长春的协作也有待进一步强化。

4.冰雪节、哈夏会、哈洽会等大型节庆活动中城建、商贸、文化、体育与旅游部门的协作有待加强。

为了使哈尔滨旅游能够有序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在保证生态良性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大新兴旅游的开发,提高发展本地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如农业生态旅游,将无序的旅游变为有序的,增强区域旅游合作,强强联合,使资源与开发达到最优化,保护生态,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哈尔滨市在发展生态旅游时要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统一,保证旅游开发与管理相协调,实行宏观规划和微观详规相结合。保护生态,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最终目的不仅要使旅游业本身得到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使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和利益,同时永久持续地保持全球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哈尔滨市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欧亚大陆桥上的咽喉要塞,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随着哈尔滨战略格局的调整,生态旅游将成为其发展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 ,武友德,李宏.论生态旅游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 ,1998,(18):4.

[2]王勋陵.甘肃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J].甘肃环境研究与检测,1997,(4).

[3]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4).

[4]叶文,明庆忠,杨志耘.云南山水景观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5]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6]赵光洲,刘振萌.旅游地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8,(4).

[7]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8]刘晖.哈尔滨市旅游经济国际化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4).

[9]明庆忠,李宏,武友德.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上一篇:村卫生所范文 下一篇:秋天的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