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范文

时间:2023-12-12 06:01:12

司马昭之心篇1

中国军人被指控从事黑客犯罪

美国司法部于当地时间5月19日上午宣布5名中国军方人士,指控他们通过网络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美国政府官员长期抱怨中国窃取美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以及从事黑客活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从抱怨上升到却是头一遭,这也是美国政府首次公开控告外国政府公务人员针对美国公司实施网络黑客犯罪。

2013年习奥庄园会晤之前,美国出现大力指控中国搞网络袭击的高潮,后来因斯诺德事件导致美国“安静下来”。眼下正值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谈安全议题以及和普京会晤之际,美国的“”意图值得玩味。

根据国际法,一国可采取对抗措施惩罚别国的不法行为。在有些案例中,一国还可以在本国之外计划犯罪或实施犯罪的外国人。如果证据确凿,美国司法部似乎完全有权提起这些诉讼。不过美国与中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多年来,其他与美国无引渡条约的国家(比如俄罗斯)被指称为黑客的人都还处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络部门通缉要犯的名单上。更重要的是,我国外交部一发言人周一表示,这种指责纯属无中生有。同时外交部还敦促美国撤销。

常设国际法院在著名的“荷花号案”中清楚地表明,国际法上的平等原则禁止一国在另一国行使。根据这一原则,一国只有当犯罪人出现在该国的领域内时,才能对其发生在外国的罪行进行。由此可见被“”的5名中国军人,基本上会缺席美国诉讼地所在滨州的庭审。然而这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对这5名中国军人毫无影响:名字被列在FBI的通缉名单上,意味着他们不能去美国以及和美国引渡方面有合作的国家。

高调“”背后的美国式阴谋

美国5名中国军官从事黑客活动,这是美国通过刑事司法体系,而不是外交、政治或军事渠道对别国实施惩罚的一个非同寻常的案例。此举标志着美中之间的网络间谍争端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其外交意义大于司法意义,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可以确定被“”的中国军人们不会出席庭审,所以美国政府高调中国军人,只可能作为一种点名并羞辱的公开举措,也可以看做是外交和司法手段的融合,那么其别有用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美国司法部门指控中国军人黑客罪一事,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的,可以追溯到至少一年前,当时奥巴马政府正在力求针对中国黑客采取更多惩罚性措施。据称在美国司法部宣读的书中被控的5人被指为上海某部队工作。而早在去年2月,美国网络安全公司Mandiant的报告就指责有黑客组织隶属于“总部设于上海浦东一栋12层建筑内的”某部队。

美国司法部所强调的,被指控人“为中国效力”更是暗指中国军方授意。对此中方表示,当前,中美两军关系总体发展良好,美方此举与其“致力于建设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的承诺背道而驰,严重损害双方互信。

眼下正值两个时间节点:亚信峰会、和普京会晤,此时美国的“”意图值得玩味。亚信峰会的安全议题给亚洲在共同面对新安全形势威胁下提供了深入合作的保障,亚洲事务应该由亚洲来决定已成为共识。而中国国家主席与普京的会晤,也意味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推向更高水准。此时美国节外生枝,其欲重返亚洲的外交政策以及试图干扰亚洲安全问题之心,昭然若示。

美国司法部声称,被入侵的公司分别来自核电、金属以及太阳能产品等行业。有分析称,美国致力于扩大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网络间谍的指控意在为两国之间的商业活动划定清晰和可预见的规则。中美之间的金属等行业的贸易战至少可追溯至十多年前,中国的太阳能行业也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打击目标。周一披露的一项诉讼指出,有证据表明中国黑客曾搜罗美国一家太阳能企业的信息,而这家企业当时正陷入与中国竞争者的贸易争端中。而美国政府此举也是在抹黑中国,制造出中国想尽一切办法制造不公平贸易竞争环境的假象,以占领贸易争端高地。

中方该如何回击:外交抗议远远不够

针对美方的“”,中方表示: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犯罪行为,也坚决反对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如果美方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将采取措施给予坚决回击。美国已经从口头的指责上升为司法程序,那么对于中方来讲,从外交途径上抗议是远远不够的。

在美国“”他国涉嫌网络窃密的嫌疑人时,似乎忘了自己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窃密者,也是中国网络的头号攻击国。今年3月19日至5月18日,2016个位于美国的IP对我国境内1754个网站植入后门,涉及后门攻击事件约5.7万次。去年的同期数据,美国同样位于第一,这是裸的网络犯罪行为。

然而,在斯诺登引发的争议过去后,美国竭力试图分清旨在保护国家安全的政府黑客攻击与从事的工业或经济黑客攻击之间的区别。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坚称,美国政府从来不把本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信息转交给美国企业、使其在商业上得益,试图以此来理直气壮的进行黑客犯罪。

中国政府在此次事件中,除了通过外交强烈抗议,并要求美国撤销外,还决定终止中美网络工作组活动。此次“”事件,发生在中美网络安全合作谈判的大环境之下,近两年来,网络安全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热词。去年,中美同意在战略安全对话框架下建立网络工作组,以寻求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此次事件的发生,也证明了美方对通过对话合作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缺乏诚意,中方终止双方网络安全合作,对于美国,可以说是当头一棒。

司马昭之心篇2

当历史的车轮辗进魏晋时,停住了脚步,化作一片舞台,上演着魏晋人士的风流戏剧。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汉末纷争,三国逐鹿,混乱的中国在腥风血雨中缓步前行。最终,曹操和他的继任者收拾乱局??魏国统一。然而,魏国国运不长,政权被司马氏夺之。司马家族南征北战,最后统一中国,是为晋朝。魏晋风度肇始于此。动荡的局势酿造了超拔的人才,也酿造了超拔的精神。乱世中的统治者为了争雄夺霸,纷纷招揽人才,人才由此大盛;而乱世,恰恰也注定了魏晋士人的悲惨命运。嵇康便是代表。面对嵇康,除了体味,我几乎无可言说。

嵇康该是幸运儿吧?虽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后来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成为皇室宗亲。不料,这也为他悲剧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司马昭当了皇帝,深知只有拉拢士人方能获得拥戴,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嵇康。嵇康,“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如果将他纳于股肱,天下士人岂不俯首称臣?但嵇康倾向皇室一边,不只因为他是皇室宗亲,更因为他反对司马氏的残酷与杀戮。他对司马政权所持有的不合作态度,使得祸根深种。

嵇康的朋友吕安有个哥哥叫吕巽,人面兽心,用酒把吕安的妻子灌醉后奸污了。吕安之妻羞愧难当,自缢而亡。吕安从仆妇口中得知情况后,虽极其痛恨吕巽的禽兽行为,但碍于情面,只好忍气吞声,仅将此事告诉了嵇康。那吕巽做贼心虚,总觉得有把柄在吕安的手里,于自己不利。于是就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告吕安,说他对母亲不孝。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昭,自然要杀一儆百。他下令将吕安抓起来。吕安不服,把吕巽的丑事揭发出来,并引嵇康为证。嵇康义不负心,证明此事。司马昭不听吕安的辩解,判处他徒刑,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吕安在流放途中写给嵇康的书信被截获。司马昭以信中有不满之词为由,又将吕安收拘,同时下令逮捕嵇康。监狱里的嵇康思绪万千,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幽愤诗》。

司马昭的宠臣钟会曾受嵇康蔑视之耻,一直心怀嫉恨,立意报复嵇康。他对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康为虑耳。”司马昭听信谗言,下令判处嵇康死刑。在“时不我与”之时,嫉人才情的皇帝、进献谗言的小人,终于合力将不肯屈己之志的嵇康送上了刑场。临刑前,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场面蔚然壮观。嵇康抬头看看时辰未到,求哥哥嵇喜奉琴一张,弹奏一曲《广陵散》。乐音慷慨悲壮,哀恸人心。“《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从容赴死。玄风散尽,琴音空落??嵇康的悲壮凝固了一段历史,也将他的生命凝固成几张泛黄的故纸……嵇康死了,一腔热血点绽成梅,飘香九天。于是广陵散已成绝响,让后人臆想成痴。

司马昭之心篇3

2、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

3、节选如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4、译文如下: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5、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司马昭之心篇4

比如说吧,“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是为我而诞生的,可谁知道真正的含义呢?一天,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的群臣时,特意令人奏起蜀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我当然明白。蜀国的大臣都露出了悲戚的之容,我反而笑之,故意装做开心不已的样子。于是,司马昭就对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个地步。我装作没有听见,他见我仍然乐着,就问我,说你不想蜀国吗?我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我怎么可能不思蜀呢,作为一国之君,身在他国,处处都要小心,不然一不留神就找来杀身之祸呀。司马昭杀我易如反掌,我必须要在他们面前装疯卖傻,唯有如此才能保全我的命。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主导文化氛围中,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只要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我在洛阳的一段为求生的表演,让我有了“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名声。甚至连我的名字刘禅【shan】,都被人读成【chan】。人们对我的误会太深了吧。

我是刘禅,被误会遮掩住的刘禅。

重庆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司马昭之心篇5

关键词:知识分子;坚守;文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005-02

昆剧在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的戏剧样式最为成熟,影响深远。从它的起源到形成、兴盛、衰落一直到当代的新的生机的焕发,无数的文人为昆剧的创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元代的关汉卿、王实甫,明代的汤显祖、高濂,乃至于清代的洪和孔尚任。一代代的文人倾注自身的生活经历融入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形成了昆剧舞台的经久不衰的演出剧目。2004年,由台北作家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集合了艺术家们的心血在世界巡演,2006年,由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执导的《1699桃花扇》在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的联袂打造下在保利剧院揭开序幕后也开始了世界巡演。昆剧在清朝末年随着花雅之争衰落下来,昆剧的演出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舞台上上演的剧目也仅限于经典的传统戏范围内,更谈不上新戏的创作。建国以来,1960年北方昆曲剧院上演的《文成公主》一戏拉开了昆剧新编历史剧的序幕。

一、文人的无奈

由于昆剧唯美的唱腔和优雅的身段,昆剧在新时期的创作以新编历史剧最为出彩,随着时代的深度变革,昆剧的历史剧人物身上也灌注了现代人身上的缩影,其中新编历史剧中文人的身上也有了新的特点。文人历来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人物,“作者、观众和剧本主人公多半是文人墨客,因此昆剧中的书卷气之浓、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剧本不能相比的。”①郭启宏和罗怀臻是当代杰出的戏曲编剧,他们创作的昆剧作品成为昆曲在新世纪的典范之作,照亮了昆剧的未来之路。本文主要以他们二人的昆剧作品来简要分析一下当代新编历史昆剧中的文人生存困境特点,以及由此烛照出的现代人的灵魂。

1986年北方昆曲剧院首演的《南唐遗事》是新编历史昆剧的高峰,该剧中成功塑造了南唐后主李煜与北宋开国君主赵匡胤的人物形象,李煜为一代词家领袖,可惜偏偏成为了一国君主,命运弄人,在这一身份的压迫下要去处理国家的种种他所不擅长的事务,连他的对手赵匡胤都要讥讽这位“诗班头,情魁首”,作者郭启宏对于历史人物的驾驭非常熟练,他抓住了李煜在社会身份与个人才华上巨大的分歧,李煜平常擅长填词作画,喜爱歌舞,尤爱书法,但是在国家的危难之际,无疑是这种优柔寡断、柔弱多情的性格让国家走入了灭亡,作为一个文人,他的这种敏感敦厚善良是最可爱的特质,而作为一个君主却必须要有胸怀天下的野心与韬略,而这一种身份的无奈在他的传世词中挥洒得淋漓尽致。在这种种的危机下,李煜时常为种种纷至沓来的事变所惊吓,韩王被扣、曹彬吊祭、留居汴梁出现时,李煜都表现不出帝王应有的沉着冷静和运筹帷幄。而在面对周娥皇和周玉英时也陷入情感的漩涡中不知所措。一边是国家社稷,一边是儿女私情,李煜都表现出了颓废、伤感和深深的无奈挣扎。“《南唐遗事》借此唱出了生存状态与生命意志难于兼容的悲愤乐章。”②而李煜的才华在对手眼里却如此可贵,在第七场《论诗》中,赵匡胤对李煜的词章大为赞叹,更加羡慕李煜与小周后的相濡以沫,可惜一切生不逢时,李煜的后主身份只能让他走入毁灭。全剧紧紧抓住李煜的身份矛盾进行刻画人物,李煜的满腹才华,李煜的风流多情,李煜的犹豫懦弱都一一展现,让观众对这个人物既爱又恨,在整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他们不再是政治的工具,自身的人的意识逐渐觉醒,这也是郭启宏对于当代文人的关怀。

郭启宏真正做到了让历史人物重新在现世的动情演绎,毫无夸张做作之嫌,整个剧本洋溢着诗词的典雅意境,情节干净利落却又丝丝入扣,前后呼应。此剧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在演出时获得了观众的强烈好评。

二、文人的困惑

在文人身份重新回来之后,文人就会安然美满了,随着90年代经济的冲击,知识分子生存的外部环境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名利场上的诱惑让知识分子再次陷于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相如》走到了我们的视野中。1996年,昆剧《司马相如》由上海昆剧团首演,岳美缇饰演司马相如,张静娴饰演卓文君,剧中的司马相如在名利场中迷失了方向,他与卓文君喜结连理之后,在面对文君当垆卖酒之后,心生愧疚,而且自己又不肯低下头来谋生,文人的清高让他无所适从,自己的一腔抱负无处施展,以致于看到杨得意以养狗为好竟然能够锦衣玉食,他更生出了文章无用的感慨,从此以后司马相如逐渐处心积虑,想着若有一天就能够平步青云,荣华富贵。由此剧中设置了种种曲折来考验人格脆弱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在被皇帝选为御用文人之后,圆了他的富贵梦,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才华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又因为贪赃枉法被贬回家乡,因为有卓文君的启发归隐田园。司马相如人隐心没有隐,面对皇后的千金买赋而再次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在利与文之间,司马相如走得越来越远。

郭启宏笔下的司马相如并不是善恶二字可以概括的,他有着满腹才华,却在功名利禄前出卖了才华,他没有自己的坚守与底线,官场的阿谀奉承也往往让他无所适从,粗茶淡饭的隐居又让他心有不甘,他的理想与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离,“究其本质,还是诚实幼稚的,无奈客观现实的严峻加之主观的极其脆弱和极易动摇,人格逐渐扭曲,形容日趋狼狈。”③看不透富贵如烟,又不甘于平淡,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能在落魄时回到卓文君的旁边,此种尴尬更是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现状,文人找不到自己的出路,笔下的文章换不来金钱地位,这是文人和时代的悲剧。相比之下,卓文君有一颗能抛舍富贵的高贵灵魂,她离开锦衣玉食的父亲家里,愿意和司马相如平淡厮守,她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对于生命的热情,选择时从不摇摆不定,当司马相如要纳妾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再不想与这个出卖灵魂的人走下去,这是作者在卓文君身上找到了文人的方向,不为世事起伏左右,有着自己的爱恨追求。

《司马相如》上演后反响强烈,它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一个剧院,一个剧种,全剧一波三折,作品的结局发人深省,“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及知识分子的人生定位等《南唐遗事》中曾经出现过的主题表现的更加集中也更加深刻,写来情致悠远,耐人寻味。”④郭启宏的这两部昆剧剧作一脉相承,他透视了知识分子的人格乃至灵魂,文人的何去何从牵动着观众的心,文人的生存困境究竟该如何面对,这成为新世纪编剧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文人的坚守

进入新世纪,新编历史昆剧又有了新的进展,2001年上海昆剧团又上演了一幕大戏《班昭》,此剧罗怀臻是编剧,张静娴出演班昭一角,这部昆剧对张静娴挑战很大,她要从十四岁的少女演到七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妪,剧中班昭作为班彪之女,班固之美,为了《汉书》的著作完成,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全剧以时间为线索,分别截取了班昭十四岁、三十岁、五十岁、七十岁的生活画面,展现出班昭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班昭是为父为兄写汉书,她没有李煜的身份挣扎,也没有司马相如的身份迷失,可是她要承担的却是一个男人都难于面对的岁月的考验,《汉书》就是她的事业,她对它既爱又恨,夫婿曹寿耐不住寂寞,为皇后作赋,最终成为了自己生命的羁绊,大师兄马续的宽厚踏实倒是给了她一丝安慰,无奈流言蜚语,马续只能离开,只有傻姐默默地守候。但是一场大火又烧尽书稿,让班昭再也无力应对,无尽的寂寞与年华的逝去让班昭心灰意冷,“难道非要忍耐清贫,忍受寂寞才能做得好文章吗?”这句话真正道出了班昭对于责任、生命的诘问。班昭最终在大师兄马续的刺激下找到了自己最终的坚守。

文人的操守问题,历来是古今知识分子思索不尽的课题,它应该是对于自己的学术事业的坚持不懈,更应该是对于自我人格上的崇高追求,班昭和马续最终都没有在《汉书》完成时写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这样的默默耕耘者将“个体生命无形的融入了不朽的文化积累和精神创造之中”。⑤作者罗怀臻在创作这部剧作时同样面临着两难的问题,新时代各种文化、时尚的冲击将传统戏曲挤到边缘,很多戏曲工作者都不知道如何坚守自己的一方阵地,扮演班昭的张静娴在央视戏曲频道的访谈节目中也提到这个角色就是为她对昆曲的执着而写,这部剧作对知识分子的坚守给出了答案,若不耐得寂寞,受得清贫如何还称得上一个合格的文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知识分子确实应该思索自己的责任何在,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的良心,是文化的传承者,这才是理想所在。

这部剧作也重新认识了女性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历来的昆剧女主人公要么是忠贞爱情的守护者,要么是传统道德的化身,《班昭》中真正走进了一个女性文人的内心,对她的情感世界予以动情呈现,她对曹寿的爱恋,对马续的依恋,都让观众感受到班昭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昆剧》班昭自上演以来好评如潮,被中国戏曲协会授予戏曲界最高专家奖项――中国戏曲学会奖。它在昆剧新世纪的旅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班昭》的舞台演出形式精美,与昆曲的意境完美融合,它是所有昆曲人的骄傲。

四、总结

郭启宏与罗怀臻的这三部剧作非常具有时代性,分别展示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知识分子内心的彷徨与挣扎,思考与守望,剧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完美融合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用昆剧这一历史悠久而又意蕴绵长的形式重现古人的灵魂世界,既忠于大的历史框架,又能化历史为昆剧,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当代人以思索和警醒。新编历史昆剧是昆剧迈向当代迎接挑战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会让昆剧这样优秀的中华戏曲文化越走越远。

注释:

①艾立中. 新编历史昆剧的现代化追求[J].中国戏剧,2004(6).

②王文章主编.兰苑集萃 五十年中国昆剧演出剧本选第二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230).

③谢柏粱.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5).

④罗怀臻.昆剧《司马相如》所见所思[J].中国戏剧,1995(5).

⑤郑雷.昆曲[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4).

参考文献:

[1]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2]柯凡.论当代昆曲新编历史戏创作的阶段性特征[J].艺苑,2012(5).

[3]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1).

[4]钱洪波.关于昆曲两个基本问题思考[J].戏剧文学,2010(1).

[5]罗怀臻.罗怀臻戏剧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司马昭之心篇6

诸葛亮死后,蜀国刘禅贪生怕死、不理朝政,一直依赖着有诸葛亮真传的姜维和张飞的儿子张翼,赵云的儿子赵广,蒋斌。

魏国的晋公司马昭决定大举伐蜀国。派二十万大军跟随征西将军钟会去翻越秦岭再夺剑门关,最后就可直打成都,钟会是个用兵如神的将士,但他居心叵测,见利忘义。司马昭还派镇西将军邓艾率领一些军队去困住姜维,自从有了邓艾后,姜维连连受挫。司马昭打蜀国有两个原因:一是为统治天下大业做准备;二是只要蜀国一灭亡,自己的功劳超与了曹操,自己就可以废掉名不副实的娃娃皇帝曹央,改朝换代,以司马氏取代曹氏做皇帝。

十月二日司马昭让钟会在洛阳发兵了,也通知了邓艾在陇右起发。对蜀国最大的危险终于发生了。姜维立即让士兵们收割粮食,准备向剑门关出发。邓艾率领的精锐三万大军本想把蜀国姜维率领的主力部队拖住让他们无法拯救剑门关。邓艾手里有一支队伍由王欣带领,他本想偷袭蜀国的营寨,可后来又被赵广所预料,反倒被中了赵广的埋伏。

钟会率领的军队已抵达剑门关,为一场大战做准备。这是姜维的蜀军也抵达剑门关,在山上设下了埋伏,将燃烧了的树干向下滚,魏军逃的逃,伤的伤,死的死好残忍,几乎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种会的马也被烧死。

司马昭之心篇7

他打破了传统广告“商家花大钱投放没效果,用户看着嫌烦”的尴尬困境,一年就进账20亿元。

近日,他还放出“跨界打劫”的豪言,宣布要从近万亿广告市场大蛋糕中,不客气地切走1000个亿,构造“指尖上的广告帝国”。

超前,卖茶叶的冲云端落低谷

马昭德1972年出生于重庆一个工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好几家公司打拼。他看过关于比尔・盖茨的很多书,对创业有着火一样的激情。

他是个胆子很大的人,常常冲在时代前端。这成就了他,也给他带来许多冲击。

刚工作那会儿,他常去云南出差,发现普洱茶是好东西,便在成都繁华地段开起茶庄。2005年,普洱茶在全国“火”了,他转手大赚。

更神奇的命运等在后面。一天傍晚,茶庄来了位挑剔的客人。马昭德立刻拿出“镇店之宝”。面对极品,对方心情大悦,推心置腹地说:茶叶是稀缺资源,不像刚起步的互联网行业,拥有很多资源,还可无限复制。

马昭德如梦方醒,后来才知,此人是当时微软中国的一位副总裁。

他果断急流勇退,半路杀入 IT 行业。不久,他就依靠独特新颖的应用软件的研发,获得“四川省十大财经风云人物新锐奖”等荣誉。

此后,他另辟蹊径,将互联网载体转移到手机端。要知道,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概念。

他的“手机黄页”系统平台,自主研发出“无线二维码识读机”。“我随时可以找微信要二维码的专利赔偿。”谈到这,他轻松一笑。

2011年,他的“小付婆”自助支付平台诞生。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第三方支付”。然而,由于“理念太超前”,国家相关部委不予通过支付牌照。马昭德4000余万元投资血本无归,还欠下1700万元费。

圈内人感叹,若马昭德拿到了支付牌照,也许他和马云的命运就要重新改写。

公司摇摇欲坠,马昭德承受着巨大压力,难以排解时,半夜窝在车内痛哭。有企业看重他的超前意识来“挖”他。这位倔强牛人不为所动,卖掉车子和别墅,四处筹资,如数付清违约金。

秒赚,边看广告边拿钱

2013 年,马昭德在一帮好友支持下,推出揣摩许久的“指点通”手机名片,东山再起。

洞悉指尖商机后,马昭德又有了奇思妙想。他平时爱看电视剧,可惜看到精彩处,往往是狂轰滥炸的各种广告,令人不胜其烦。一次饭局上,他谈起此事,朋友们都有同感,还举了个例子:前些年有个东北名人做“泻立停”广告,大家吃午饭或晚饭时,他就喊了:“拉肚子怎么办?吃……”恶心不?再说电脑,若在上面搜个电影、电视剧之类的,马上蹦出几个低俗美女邀你玩游戏,总之,乱七八糟的广告先放一通再说。广告商、电视台、网站等赚到钱了,受害的却是大众。

商家同样头痛。马昭德的一位老板朋友就告诉他,虽然公司每年拿出几百万元,在多种媒体投放广告,效果却差强人意。他甚至搞不清在哪做广告,才能“精准定位”。

马昭德分析,如今是小屏称王的时代,手机营销广告最有前途。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喜欢看广告,甚至拉着小伙伴一起津津有味地看呢?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2013年秋,一条新闻让马昭德思路顿开。

美国一对夫妻开发了一个名为HitBliss的在线流媒体网站,提供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著名电影公司的大片。用户可以在HitBliss商店里,以每部电影4美元、每个电视节目2美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不想掏腰包?可以通过观看广告赚钱――看一个广告25美分,用赚来的钱在这里消费。

操作很简单,用户建立一个账号,添加所在地区、性别、年龄、收入、浏览器搜索历史。根据这些信息,夫妻俩保证广告有的放矢,不会让受众厌烦。

怎么保证人们看广告呢?广告中会出现提示对话框,需要观众点击。点得越快、越连贯,跳出的提示就越少,赚钱速度越快。看起来像个考反应能力的游戏。

受此启发,马昭德投巨资,搞研发。2014年3月,“秒赚”APP产品问世。

传统广告推广模式中,广告费基本被媒体、广告、广告制作群体分流。秒赚广告是颠覆性的,将中间环节去掉,把广告费分配给受众。每看一条图文广告,扣除商家0.1元,其中7分钱直接给看广告的人。

就职于北京某外企的张女士说,自己平时工作忙,少有时间获取外界信息,但日常又需要一些生活类信息。比如,附近哪里新开了饭店,哪家美发有优惠,哪家衣服打折等。此类白领不在少数,借助“秒赚”,既收到资讯,又能获利分成。

具体讲,在“秒赚”平台上,用户点一点广告,每次可获得7∽24个银元。累积到一定数量,可到兑换商城,换取酱油、洗衣粉等日用品,甚至房子、汽车等固定资产。一般人每天大概能赚20元到60元不等。

罗女士是云南省一个鞋厂女工,无意中下载了“秒赚”当游戏玩。没想到两周后,她赚到的银元足以兑换一个价值400元的东西。挑来挑去,她在大理古城老字号沣瑞祥翡翠珠宝店里,兑换了一个翡翠挂件。

“秒赚”另一个颠覆性思维在于:把粉丝变现。如果分享推荐粉丝,每天最高可赚1万元。四川的何海,靠推荐朋友看“秒赚”,每天获得20万银元,相当于2000元。

采用“用户换用户”的推广渠道,马昭德几乎没花一分钱推广费,“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同质的小群体,这个群体的价值,远大于信息盲目传递的大群体。”

进账20亿,打造指尖广告帝国

消费者看广告能赚钱,对商家又有什么好处?

马昭德说,“传统广告绝大部分都被人们忽视,甚至排斥,真正定位准确的广告才会被人乐于接受。“秒赚”能将广告主、消费者精确配对。”

此外,这个平台可以精确记录收看广告的情况。按马昭德的游戏规则,广告主不需要先付广告费,而是根据实际收看情况,用商品冲抵广告费。老板们当然放心又高兴。

广告主通过手机,提交广告名称、内容、网址、广告语,即完成广告信息添加。通过设定广告每天投放时间、展示次数、投放地区、目标人群的属性,完成广告投放。

北京的苏女士拥有一家西餐厅。她曾动过心思,打广告扩大影响,但电视台高昂的广告费使她望而生畏。她认为报纸、网站广告对自己来说意义不大。后来她试着和“秒赚”合作,成本低了不说,营业额增加了近一倍。

最令人惊叹的,是有“中华白兰地”之称的国内一家木瓜酒生产企业,通过“秒赚”,半年内就将3亿元库存酒销售一空。

2015年4月,中国广告行业大会召开,“秒赚”成为黑马,仅仅一年,竟拥有千万用户,狂赚20亿元,并和京东、美团一起,斩获“2014最佳商业模式”大奖。

司马昭之心篇8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看得喜笑颜开。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持下去,何况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乐不恩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一直陪伴刘禅的大臣邵正在旁边听了,都觉得太不像话。但司马昭认为自己看清了刘禅是个不求上进的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刘禅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理由是:刘禅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这很难说全是诸葛亮的辅佐之功。

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读。对于刘禅的表现,诸葛亮是很满意的。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敏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不然诸葛亮岂不是有心讽刺了?《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魏延造反,却诬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魏延被杀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刘禅以费神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因此,从历史的真相来看,刘禅决不是个庸主。

上一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范文 下一篇:古代官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