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范文

时间:2023-11-02 11:41:48

司马光砸缸篇1

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现在的初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缸?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东西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

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的?我只好解释说明:“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专门用来存水的。”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他们家经常停水还是欠水费了?”

看来对学生开历史课真的很重要,不得不解释:“那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都是取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每天用。”

“连自来水都没有,说明古代人很笨,还是我们现代人聪明。”那个学生发出感慨。

第五个学生:“那个缸放在哪里?”

你个!我心里说。我有点不耐烦了,斥责他刚才老师讲故事时干吗去了!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我明明讲了放在院子里,你站着听一会!

他申辩:“老师我认真听了,我的意思是问,那个缸放在院子里的哪个地方?是院墙边还是院门口还是屋檐下还是院中间?”

这个我哪知道!司马光也没有留下回忆录详细说明,再说放哪儿小孩不都掉进去了吗?别找借口,继续站着!

第六个学生:“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儿跟哪儿呀!“有盖子的,掉到一边去了。”

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家伙气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好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可说太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救了。

体育委员看到我的示意:“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既然要救证明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压强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

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班长站起来,看看同学们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老师,我得到的启发和同学们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司马光砸缸篇2

摘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已八百多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也有《司马光砸缸》的课文。文本将以现存的缸与瓮的相关史料和实物为依据分析司马光没有砸过缸。

关键词:司马光砸缸;真实性

在中国,司马光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当代学者对司马光的研究主要针对司马光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如李金山的《重说司马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江永红的《司马光传》(作家出版社,2015)。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文章和书籍也相对较多,笔者做了一个统计,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文章共有161 篇,主要分为三类:《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与分析、司马光砸缸的原因、司马光砸缸的启示---逆向思维。在当当网上,书名为《司马光砸缸》的儿童绘本共有45本。但是,并无探讨司马光是否砸过缸的学术专著或论文。在司马光(1019一1086)生活的北宋,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实物都没有足以淹死孩子的大缸。此外,《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砸的是“瓮”而不是“缸”。笔者将这从两个方面分析“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

一、缸的概说

七岁的司马光选择“砸”缸而不是从上面拉小孩的方式救人,说明缸很大,那缸至少有多大呢?《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司马光砸缸时应是七岁,“群儿”应在3-8左右,孩子太小,没有能力爬缸,太大的孩子可以自救。

2015年中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对照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3-8周岁的小孩的标准身高在99.1-129.5厘米之间。在北宋时期,小孩的标准身高应低于2015年的最新数据,应在90厘米左右。因此,司马光砸的“缸”的高至少90厘米。

(一)宋朝及宋朝之前的缸

许慎《说文解字》:“缸,也。似罂,长颈,受十升。罂,缶也。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史记・货殖列传》:“醯酱千缸”。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成都杜甫草堂里的唐代遗址中有一口缸,高约40厘米,口径不足50厘米。现存历史最久,器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缸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鹳鸟钓鱼大缸,距今约6000年,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缸的器形和名称远古时期就已存在,是用来盛水、酒、调料的器物。就目前存世的史料和文物来看,缸在北宋时就已存在,但在器型大小上却不足以淹死小孩的程度。

(二)宋朝之后的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发生在北宋时期,笔者通过明清时期的缸来探讨缸的制作工艺之难、成本之大的特点,从而说明在宋朝时,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能力烧制高度达90厘米的缸。

大缸以明代者罕贵。洪武至嘉靖年间皆有烧制大缸,《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在洪武间始烧的景德镇官窑中,就有缸窑的设置,且数量较多,共32座。大缸出产当时已很宝贵,嘉靖龙缸尤甚。龙缸,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器皿,当是一类外壁装饰龙纹的大瓷缸,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又称“鱼缸”。

现存世的嘉靖大缸(部分)列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现存体量最大的龙缸高和口径均不超过70厘米。

至隆庆、万历时,生产依旧,但已没有了昔日的盛况,产品也屡有新式,而体量不断缩小,产量更是寥寥。万历二十七年,藩相督造龙缸,因多次烧制不成酷责工人。明世宗言,重启大龙缸的造作敕令。“上忽命烧大缸,围至六七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坐是为虚费甚巨,而人莫敢言。”依《陶书》所记,御器厂出产的鱼缸分大样、二样和三样3种,大样龙缸,应该高达2.8尺,制成坯重200斤,造作过程需耗用 180 斤官土、130 斤余干不土、50 斤坯屑、50 斤釉土、30斤炼灰、1 升石末、50 张石斛纸,并 3.2 两青料。用工方面,造一口缸坯前后耗时约 30 天,入窑烧制需 19 天,且每个龙缸窑一次仅能容烧一口。缸坯尚且可以多派工匠星夜赶制,多寡可控,但烧瓷环节却受限于窑,又加上“十无二三完好者”的极低的成品率,大缸数量极少。

清朝时,顺治、康熙、雍正皇帝费尽巨大的人力物力烧制大龙缸,或无成而止,或体式更新,尺幅变小,终没有达到明嘉靖时期的龙缸体量。清代雍正时期的督陶官年希尧在《重修风火神庙碑记》以及后任唐英在《火神童公传》与《龙缸记》中都提到万历时期烧制龙缸难成,童公不忍同伴受苦,以骨为薪、舍身成器的故事。不管故事真假,也足以说明龙缸烧制之难。唐英《龙缸记》中的一段文字:“青龙缸,邑志载,前明神宗间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火神童公悯同役之苦,激而舍生乃成。”《景德镇陶录》又记:“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面径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A等督造未成”。

大缸之所以难以烧制,除了耗工耗时之外,最大的问题是技术上的限制。缸是底小口大、敞口的容器,这就要考虑到应力问题。缸是敞口,烧制时,尤其是用陶土烧制时,易裂开或变形。口径大,胎薄易坍塌。因此,大缸的体量有限。《江西省大志・陶书》即记:“又如鱼缸,玉器细腻脆薄,最为难成”。民间常用的大水缸有体量大者,但民用大水缸既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叫做“石”的特殊器材。但是烧制这种容器的温度要达到2000℃左右,在北宋时,窑内高温约1280℃C1400℃。因此,大器做坯工艺和炉火控制都非寻常。

如今,我们却可以看到故宫里排列整齐的大缸。最大的缸高达1.4米,口径达1.8米。这是因为这些大缸虽都是明清两代的,但明代的缸大都用铁或青铜制成;清代的缸则多数是鎏金大铜缸。金属,尤其是铜的延伸性比土强,制造工艺相对简单。

在大缸鼎盛的明朝都无高度达到90厘米的大瓷或陶缸,就连现在烧制大缸也不是易事,那北宋时期可想而知。所以,司马光砸不到“缸”。

二、瓮的概说

(一)瓮的相关史料

《易・井》:“井谷射鲋,瓮敝漏。”《礼记》:“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庄子・天地》:“抱瓮而出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许慎《说文解字》:“瓮,罂也。”瓮是小口腹鼓的陶制容器。《广雅・释器》:“瓮,瓶也”。晋・葛洪《抱朴子》:“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清”。唐・张|《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王禹《安z丞g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坡《送南屏谦师》:“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由此可知,瓮是比较常见的,用来汲水、注水、盛酒的陶制容器。自东汉时,历朝历代均有记载。而在唐・张|《朝野佥载・周兴》中就有“请君入瓮”的典故,“君”乃来俊臣,瓮能装得下一个成年男子,也可装得下一个孩子。从制作工艺来讲,瓮是收口,烧制时,应力不得释放,能保持原型,因此,是比较常见的容器。此外,瓮小口腹鼓的特性加大了掉入水中的孩子自救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司马光救人的难度。

(二)瓮的相关文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布采集和出土蛋形瓮(含残部)的遗址地点有100余处。例如,户县马营村出土的瓮,通高108.8厘米。2003年,锡林浩特出土一件金元时期巨型陶瓮,陶瓮周长约2.5米,缸口直径约0.54米,高约0.9米。2009年,新疆阿瓦提发现大量唐朝时期的大陶瓮,其中,一个陶缸残存高度超过一米,最大直径1.5 米。晋陕间的黄河两岸地区的遗址成为蛋形瓮重要分布区,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光山。《宋史》载:“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陕州夏县即为河南光山。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为止,并无高度超过1米的瓮存世。单从翁的体量和遗址分布来看,司马光砸的可能是“瓮”。

三、结语

从缸的烧造工艺等方面来讲,在北宋时并无高度和口径超过90厘米的大缸,因此,司马光并没有砸过缸;从现存的瓮的相关文献及实物来看,司马光砸的可能是瓮。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M].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

[3][清]朱琰.陶说[M].续修四库全书本.

[4][清]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肖丰.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

[6]陆建初.古陶瓷识鉴讲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467.

[7]李亮.明代嘉靖朝龙缸考[J].史论空间,2015(5):265.

[8]萱草园主人.谈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的龙缸制作[J].收藏家,2005(5):56.

[9]连章.故宫的大缸[J].紫京城,1980(2):36.

[10]朱志升.新疆第一缸(瓮)[N].阿克苏日报,2010.

[11]张斌宏,杨巧灵.蛋形三足瓮初探[J].文物季刊,1997(3):55.

[12]阿斯钢.锡林浩特出土一件金元时期巨型陶瓮[N].人民日报,2003.

司马光砸缸篇3

一、 字词导引,重点突破

1. 拼读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映示插图)图中有几个小孩?(学生点数,师同步在图中孩童身上叠映号码)

3.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主要讲谁,几号小朋友,他姓什么?(讲6号小朋友,姓“司”)

4. “司”是一个姓。但6号不是姓一个字的“司”,而是两个字的姓,是复姓。(板书:司马)他单名一个字“光”。(板书:光)所以6号小朋友就是——司马光。(齐读)

5. 课文主要讲司马光什么事?看插图右半部分。

(1) 现在老师给你们三个生字。(在水缸上方映示:zá砸gāng缸 jiù救)

(2) (指图)这是一口什么?(缸)书上讲的是一口怎样的缸?(装满水的大水缸)三个生字哪个字是“缸”?

(3) 奇怪,水缸底部怎么有个大窟窿?三个字中,哪个动作的字可以把水缸打破的?(“zá 砸”)

(4) 好端端的一口大水缸, 司马光为什么要把它砸破呢?(为救5号小朋友)

(5) 把三个生字组成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砸缸救人。

(6) 课文主要讲谁砸缸救人?

6. 刚才你们将3个生字用识字、组词、连句的方法讲了课文主要内容。下面再用这个办法,看图简单讲讲其他有关内容。

(1) 映示生字yuán园。识字、组词,讲讲这画面是什么地方?(齐读:花园)

(2) 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做什么呢?

(3) 那5号小朋友怎么“玩”到大水缸里去了?老师再给你们3个生字。(在假山与水缸的空隙间映示):jiǎ假pá爬diào掉正音齐读。

(4) (指图):这是一座什么?(生:假山)5号小朋友是怎样上假山玩的?(生:爬上)

(5) 看,假山高低不平,5号一不小心,发生了什么事?(掉进水缸)

(6) 将3个生字用识字、组词、连句的方法简单讲讲5号怎么“玩”到大水缸里去的?

5. 小朋友,缸很大,里面装满了水,5号掉进大水缸就好比进到了游泳池里的深水区。有什么危险?所以,司马光要——(齐读)砸缸救人!

[评析] 《司马光》是篇语言浅显易懂的人物故事。插图精美与课文内容相配,故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结构,可突破按部就班式的讲读程序。但考虑到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者采用识字、组词、连句的方法,让学生借助图画以识字带动阅读,简略理清故事发生的人物、地点、事情,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从而直接切入重点段学习。故“字词导引”既为重点段学习作好铺垫,也培养学生初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二、 观察画面,精读理解

1. 各自读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 5号掉进大水缸,小伙伴们怕不怕?(生:怕!都很惊慌)他们怎样惊慌的?看画面:2号脸上有一滴什么呀?(在2号上方映示:kū哭)看3号和4号,他们张大了嘴巴,慌得在做什么呀?(喊:快来救命啊!)(在3、4号旁映示:hǎn喊)看1号,惊慌得撒腿就跑,干什么去?(在1号上方映示:找 )

3. 小朋友,大家都很惊慌,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人。再来看司马光的表现。司马光有没有哭?(没有哭)司马光有没有喊?(没有喊)司马光有没有找大人?(没有找)说明什么?(司马光没有慌)

4. 司马光没有慌,紧接着做什么呢?(他搬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读一读,有问题吗?(少了“大”字和“使劲”)为什么要“大”石头呢?因为是大水缸!不仅要用大石头砸,而且还要花力气用力砸!哪个词表示要用力砸?(使劲砸)

5. 指导朗读。(“大、使劲”点击加红,要重读)

6. 司马光使劲砸缸,结果怎样呢?仔细观察画面:想想司马光使劲砸缸可能有几个结果?最终结果是什么?(映示:水缸破了)(板书:破)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板书:流)(映示: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7. 因为司马光使劲砸缸,缸破了,水流了出来,所以,最终达到了什么目的?(小孩得救了)(板书:救。“救”孩子是砸缸的目的)

8. 将板书画箭头并连线。看,整个板书的图形像什么?(像一口大水缸!)

9. 看板书,师生连讲:司马光使劲?砸缸?水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这过程就是?司马光砸缸救人。

10.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三、 探究总结,彰显内涵

1. 课文暂时学到这里,下面探究两个问题。

2. 5号掉进大水缸,大家都慌了,有的还跑去找大人。司马光为什么不去找大人来相救呢?

(1) 找人要花时间吗?找人时,小孩在大水缸里会怎样呢?(小孩会淹死的)

(2) 小朋友,找人时的分分秒秒,对水缸里的孩子来说是生命的威胁!早一分钟抢救,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司马光抢时间砸缸救人,因为——(映示:时间就是生命)

3. 看画面:司马光砸缸为什么砸在水缸下部,而不砸在水缸上部呢?

(1) 假如砸水缸上部,小孩能出来吗?为什么?

(2) 砸在水缸上部小孩出不来,那砸在水缸下部,为什么小孩就能出来呢?(看图)想想水的特点,水往哪里流的?

(映示:水往低处流)

(3) (指图)缸底部被砸个大窟窿,水缸里的水哗哗地直往外流,小孩被大水冲出不就得救了吗?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砸缸的下部,这正是司马光的聪明之处!

4. 小结:小朋友,司马光在危急时刻,沉着镇定,聪明机智地砸缸救人,值得我们学习!平时我们常参加逃生演习,大家要牢记逃生知识,掌握逃生方法,关键时刻才能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评析] 探究两个问题旨在彰显文章的内涵:1. 为什么司马光不找人来相救?找人要花时间,而人命关天,故抢时间砸缸救人。此情此景,司马光的奋勇形象将扎在学生心中。由此,不仅使大家懂得时间就是生命,也使其感受到珍爱生命之重要。2. 为什么司马光砸缸的下部?因为水往低处流,凸显他非凡的机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重视平时的逃生演习,关键时刻才能遇事不慌。如此,使学习司马光不空泛,而有其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常熟市石梅小学)

司马光砸缸篇4

关键词:立足课堂;感悟;朗读

一、明确目标,优化朗读

立足课堂,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的时间。特别是在第一课时,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充分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课文时提出学习目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帮助孩子提高自学质量,提高独立学习课文的能力。给孩子们一定的课堂时间学习生字、新词,对一些不理解的新字词圈圈点点,能使孩子们在大脑的记忆库里搜索出一些熟字,利用它们来学习新字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了故事梗概后,我提问:在课文中有哪些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司马光,别的小朋友。这样不但随机学习了“司”字和“别”字,而且把课文文本思路明朗化了,这时试着让大家找找文中相对应的小节,请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小节,不但检查了学生自学情况,而且有助于下一环节的有序进行,使文本学习上升了一个层次,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文本的内涵。

二、营造环境,多元朗读

在低段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低段学生独特的认知、理解的特征,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在朗读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学习“司马光砸缸”这一小节时,采用这样的朗读处理方法就非常到位。先问学生:有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司马光在干什么?(司马光在砸缸)司马光是怎样砸缸的?(使劲砸)接着请学生演一演使劲砸,进而让学生读一读这一小节。接着老师又问:缸是不是很容易砸?(不对,要砸好几次)最后老师又问:缸被司马光砸破了,掉进缸里的朋友得救了,你有什么感觉?(高兴)于是教师带学生通读全文。这样,通过教师营造的一个个朗读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本,不但充分体会了司马光的睿智和沉着,而且在朗读训练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我,引领学生在不同情感体验中走进文本。

三、随文识字,升华朗读

在学习课文时,生字随文出现,随课文的学习而识字,将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也着实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第五小节时,先请学生看图说说司马光在干什么?引出砸,进而学习“砸”字,出示生字卡片请大家读准平舌音,说说用什么砸(用石头砸),从而记住石字旁。再说说司马光怎样砸,引出“使劲”,于是学习“使劲”这个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这样一步步深入浅出,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内涵的领悟水到渠成。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再如学习“慌”这个词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何时慌张,以此来理解“慌”的含义。学习“叫、喊”时,请大家说说课文中别的小朋友会叫些什么,喊些什么。有的说:“不好了,有人掉进大水缸了,快来救人哪!”有的说:“快,快,救人救人!”有的说:“怎么办?怎么办?”教师再让大家一起叫一叫、喊一喊,再读一读这些句子,品一品这些词语,这样不仅让学生牢牢理解了词的意思,也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朗读中品味词句,理解文本,为感悟打下基础,提升阅读质量,而且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四、注重积累,提高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组课文中,无论是《找春天》,还是《笋芽儿》,还是《小鹿的玫瑰花》,课文描绘的画面都很美,课文语言文字也很美。所以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课后,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好的词句积累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里,相互比一比、背一背,看谁积累得多,激发学生积累词句的兴趣,激起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自己品读词句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司马光砸缸篇5

一、读拼音,把汉字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12%)深 生 蜻 京 阵 怎 二、看拼音写词语。(10%)yi fu  shi hou fei chang(  ) (  ) (  )gao su dong Wu guang ming(   ) (  ) (  )hua er guang rong ban fa(  ) (  )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1.“第”共11画,第7画是“”。( )2.“稻”的部首是“禾”。( )3.“军”的部首是“车”。( )4.“米”和“立”组成“粒”。( )四、组词。(10%)回( ) 兴( ) 道( ) 湖( ) 逃( )会( ) 星( ) 到( ) 蝴( ) 桃( )五、填上合适的字。(8%)一( )瓜地 一( )树枝 一( )红旗 一( )同学一( )石头 一( )乌鸦 一( )瓶子 一( )大雁六、照样子写词。(4%)例:蹦跳(蹦蹦跳跳)风雨( ) 高低( ) 前后( ) 来往( )七、选词填空。(5%)在 再 向 像 有 又1.我看见飞机( )天上飞。2.我早上去看了奶奶,下午( )去看奶奶。3.爸爸说我( )妈妈那样爱学习。4.爸爸说:“你要( )雷锋同志学习。”5.学校里有许多花,现在( )要种很多花。八、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0%)1.好事 做的 这件 谁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马路 种 在 两旁 树 少先队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造句。(10%)常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1%)司 马 光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有一回,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小朋友们都慌了,叫着喊着,有的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被救出来了。1.上文有几小节?(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正确的答案后打√)(5分)①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 )②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 )③司马光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一起玩。( )3.用____划出写司马光救小朋友经过的句子。(3分)十一、看图各写一句话。(12%)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一)答案一、生、深、阵、怎、京、蜻二、衣服、时候、非常、告诉、动物、光明、花儿、光荣、办法三、1.√;2.√;3.×;4.√四、回家、开会;高兴、红星;知道、到处;湖面、蝴蝶;逃跑、桃子五、片、根、面、位、块、只、个、群六、风风雨雨、高高低低、前前后后、来来往往七、1.在;2.再;3.像;4.向;5.又八、1.这件好事是谁做的?2.少先队员在马路两旁种树。十、1.上文有3小节。2.②;3.(第3小节)

司马光砸缸篇6

阿吹顿时傻眼了,他心里明白,被校长和文老师抓住,至少要罚站一个星期,还要告家长。笋子烧肉,是在所难免了。

阿吹终于被放了下来,站在地上,刚才那份兴奋劲儿荡然无存。他低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腋窝里。

“到我办公室去谈谈。”校长轻描淡写地说,而文老师却虎视眈眈。文老师一挥手,阿吹、胡虎、假小子丁文丽等哥们儿像肉串似的被押进校长办公室。

“站好!”文老师绷着脸,厉声吼道。

胡虎挺胸吸肚,两眼平视,脸上堆满了讨好老师的笑容。假小子丁文丽仰着头,眼睛望着天花板,像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班长张小鸣不知是腼腆还是内疚,满脸通红地站在那儿,问:“不会不让我们回家吃饭吧?我肚子已经咕咕叫啦!”美女妖妖是扭扭捏捏,哭哭啼啼,满脸的委屈。只有阿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大大咧咧,脚还在地上不停地晃着。

校长对阿吹的表现视而不见,亲切地摸着胡虎的头,问:“看到阿吹被吊在旗杆上,你们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问这样的问题,真是多余。明摆着是哥们儿齐心协力才把阿吹拉到旗杆顶的,眼睛长到后脑勺上啦?胡虎不敢问校长的眼睛是否长在后脑勺上,小心翼翼地问校长:“我们应该怎样救呢?”

怎样救?校长从来没有想过学校会出现这种事情,不过,校长就是校长,她笑眯眯地问胡虎:“你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老掉牙的故事,谁没有听过?但听故事总比挨训强。胡虎装出一副木讷的表情,摇摇头。

校长似乎很得意,清了清嗓子,讲道:“古代有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玩的时候,他的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水缸很高,而且里面装满了水,掉进缸里的孩子自己爬不上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拿起一大块石头往水缸上一砸,水缸破了,水漏了出来,他的朋友得救了。人们都夸他很聪明。”

校长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了,可胡虎还是愣愣地望着校长。

“没听懂?”校长问。

胡虎点点头,举起手:“校长,我能提一个问题吗?”

“嗯,我就喜欢动脑筋的学生。你提吧,什么问题?”

“什么是缸?”胡虎问。

嗯,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缸是很正常的。校长解释:“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那我家为什么没有缸?”胡虎继续问。

“哈哈!”校长笑了,对于胡虎这样超幼稚的问题,还是耐心地回答,“缸是古代人专门用来存水的。”

“哇!古代的?那可是古董!”阿吹听说缸是古代的,连忙插嘴,“美女妖妖的老爸就是专门收藏古董的。听说,古时候一个吃饭的碗,现在都卖得很贵,把一个大缸打破了,多可惜啊!”

校长对阿吹的问题似乎不太重视,轻描淡写地说:“这很重要吗?”

阿吹说:“很重要!校长,如果那个缸很贵重,那司马光的老爸一定会打他。就像我在家里打破一个杯子算不了什么,如果把我家最贵重的电脑砸了,我一定死定啦!”

胡虎不懂什么古董,还是一副木讷的样子,惊讶地问:“难道古代人家里也经常停水?也欠水费?”胡虎家里就因为常常欠水费,被停水。

校长苦笑一声,但她不得不对胡虎解释:“古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都是取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以备使用。”

“连自来水都没有,说明古代人很笨,还是我们现代人聪明。”阿吹又在一旁插嘴。

校长狠狠地瞪了阿吹一眼。胡虎没有注意到校长的脸色,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生病的。”

“是啊!是啊!”校长的脸色更难看了,支支吾吾地说,“今后让司马光的家长给缸加上盖子。”

这时,假小子丁文丽也来了兴趣,站得直直的,问:“那缸有多高?”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校长无可奈何地比画。

“那么高,小孩子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下去的?”胡虎步步紧逼。

校长无语。阿吹马上接着胡虎的话茬儿说:“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校长,您说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子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

校长懒得理会阿吹的絮叨,转身问班长张小鸣:“你说,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班长张小鸣向前迈了一步,看看哥们儿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校长,我得到的启发和同学们的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校长倒!文老师跟着倒!

对于他们这些啼笑皆非的问题,校长是闻所未闻,不得不挥挥手,说:“今天就到这儿,早点回家吧!”

耶!听到校长放行的口令,哥们儿飞快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哈哈,哥们儿和校长东扯西拉,胡说八道,竟然逃过了校长的惩罚。爽!

一路上,哥们儿对胡虎今天在校长办公室的表现是赞不绝口,用阿吹的话说:绝顶的盖帽啦!什么叫盖帽?看过NBA的篮球赛吧!姚明的盖帽多酷,只要别人出手投球,他举手就把别人的球封死,让他们吃到嘴里的鸭子飞掉。胡虎今天就属于这种情况。校长和文老师本来把阿吹和哥们儿抓个正着,哥们儿就属于校长和文老师吃到嘴的鸭子,砧板上的肉,想怎么砍,就怎么砍。哪知被胡虎胡言乱语搞得校长难以招架,头一晕,哥们儿就自由解放啦!哈哈,爽!倍儿爽!

“嗯,没想到胡虎是表面糊涂,心里有数。”班长张小鸣总结。

司马光砸缸篇7

goodeveningdeargrandpa,grandma,father,motherandchildren,welcometowatchourshow.

秦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一、中班组合

——晶晶宝贝爱唱歌,晶晶宝贝更爱跳舞,在艺术的殿堂里自由翱翔,请欣赏《中班组合》

——let’sappreciatethedancewelcome

二、舞蹈《明亮的心》

——花儿放清香,鸟儿把歌唱,明亮的心情,奔向大自然。请欣赏舞蹈《明亮的心》

——let’sappreciatethedance<thebrightheart>welcome

四、童话剧《司马光砸缸》

——小朋友们,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司马光砸缸》这个成语故事吧,我们要像司马光一样聪明、能干。请欣赏童话剧《司马光砸缸》

——let’sappreciatethedance<hittheurn>welcome

七、舞蹈《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聪明的小朋友们快看看这百家姓里,你们知道多少呢?请欣赏舞蹈《百家姓》

——let’sappreciatethedance<hundredname>welcome

八、舞蹈《越来越好》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请欣赏舞蹈《越来越好》

——let’sappreciatethedance<sogood>welcome

九、舞蹈:《铜鼓声声》

——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又将迎来万象更新的春天,让我们敲起锣,打起鼓,欢天喜地除旧岁,请欣赏舞蹈《铜鼓声声》

——let’sappreciatethedance<thedrum>welcome

十二、舞蹈《大树一地根》

——动感的音乐,优美的舞蹈,让我们沉浸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请欣赏舞蹈《大树一地根》

——let’sappreciatethedance<rootofbigtree>welcome

十三、双簧《争功》——晶晶宝贝能歌善舞,晶晶宝贝说弹唱奏样样精通,请欣赏双簧《争功》

——let’sappreciatethedance<

十五、中班组合《景东》

——晶晶是快乐的源泉,晶晶是梦想的天堂,请欣赏中班组合

——let’sappreciatethedancefromchenjianjingdongkindergarten.

十六、舞蹈《天上的梦》

——童年是梦幻的,童年时七彩的,梦想着有一天能飞上天空,请欣赏舞蹈《天上的梦》

司马光砸缸篇8

语文课要文采飞扬,充满诗情画意;语文课要情绪激昂,彰显少年的个性;语文课也要充满笑声,充满笑声的语文课学生愿意上,能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制造出笑声的语文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我在讲课时尝试使用诙谐的语言,不时幽学生一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振奋了学生的精神,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汉语的另类风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幽默——批评学生的温柔药

学生们都是有自尊的,不少人爱面子胜过爱知识。在课堂批评时一定要避免伤及学生自尊。短短的四十分钟授课时间分秒都弥足珍贵,言辞激烈的批评往往会激化师生矛盾,既不能迅速说服学生,又让自己生了一肚子的气,破坏了讲课的好心情。

遇到学生犯错,我往往用从肖老师那里学来的一句话“你是不是胆囊肿大了?”来提醒他,学生在一笑后认识到错误。有时说话的学生多一些,我就用“那个谁跟谁都闭嘴吧!”一句话来组织纪律。批评中糅一点幽默,首先表明教师的友善态度,以退为进,温柔的猛药多让学生醒悟,缩小了师生的距离。

幽默——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法宝

一节课过半,学生们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懈怠的情况,要把学生从涣散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重新提高他们的听课情绪,幽默是很好的方法。去年岁末期末复习时我在初二(1)班上课,班里的许多学生都得了感冒,咳嗽的学生很多。听到一个人咳嗽,其他学生似乎受了传染,也跟着咳,又有一些学生感到可笑,东瞧西看,听课效果很不好。

我借用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两个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道:“同学们,咱们班级现在的状态可用两句话来形容:期末复习上语文,听取咳声一片!”学生开口一笑,精神为之振奋,咳声小了,少了,注意力集中了,我又开讲了,事实证明接下来的课学生听得很认真。

幽默——激发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语文课不应是死板的肢解课文的技术操作,使学生在乏味的训练中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是要上活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感知语文魅力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培养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习兴趣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实际设计新颖的授课内容,让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学习课文《陋室铭》时我引导学生完成了一个仿写练习。我结合课文开头部分做了一个示范。《陋室铭》的前四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以批评抄袭行为为中心,模拟学生心理仿写了几句——“分不在高,六十就行;学不在好,一抄就灵。”学生在笑声中兴趣猛增,仿写出了《教师铭》、《学生铭》等文章。

幽默——开拓写作思路的妙招

话题作文的写作,最困难的是如何打开思路。要打开思路,就要围绕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思维的创新是取胜的重要保证,在多种创新思维中,“故事新编”备受学生青睐。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演绎、改造一些广为人知的旧故事、典故,以这些故事、典故为依托,注入现代人的思想和观点。这种写法也被称为“旧瓶装新酒”。

为了让学生学习、掌握这种写法,我给学生读了魏金树的小小说《司马光砸缸的20种后果》,其中不乏想象新奇、令人捧腹之处。比如第7个后果:司马光砸缸一举成名,招致一些未谙世事的孩子们纷纷效仿,造成村子里许多缸被无端砸破,其中也包括司马光家的缸。再比如第九个后果:司马光砸缸时遇上了一个人牵着一条狗散步,狗见司马光弯腰捡石头以为要砸它,吓得掉头就跑,主人猝不及防,被拴狗的绳子拉倒在地,脑袋正好撞在一个树桩上,当即头破血流。那人一边往医院跑一边回头说:“好你个司马光,你等着!”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也学着写起了这类文章。

幽默——鲜活语言的添加剂

词汇不断丰富着的汉语言永远是鲜活的,在生活的海洋中,鲜活的语言是闪亮的珠贝挂在智者的胸前。我发动学生看《格言》、《意林》、《读者文摘》一类的杂志,让学生在饮一勺心灵鸡汤的同时增强语言穿透力。

我也注意积累一些有趣的语言运用到授课过程中。如,讲到比喻修辞格时,我给学生举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的一个句子为例,这个句子对三仙姑喜欢擦粉做了绝妙的讽刺,说是像“驴粪蛋上下了一层霜”;谈到病句修改中的语序问题时,我举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卖女孩的小火柴”的例子;讲到如何借用名句使作文语言出新时,我举了变“断肠人在天涯”为“断肠人在刷牙”的例子。学生很喜欢,对这些句子印象也十分深刻。

怎样上好语文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授课语言中适时、适度地加入幽默的内容,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上一篇:春联范文 下一篇:罗斯福新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