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是一种美德范文

时间:2023-12-10 10:06:46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1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无论教育界还是整个社会,大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关心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如何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已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国家重点课题,是檀传宝教授在对我国德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以德育美学观为理论基础的实验研究,该研究有可能为提高我国德育的成效起到一定的作用。基于此,记者就“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有关问题与檀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记者:檀教授,“欣赏型德育模式”这一提法令人耳目一新。我想,您是希望通过“欣赏”而不是“灌输”去实施德育。您最初是如何考虑这样一个命题的?为什么要建构一种“欣赏型德育模式”? 檀传宝:首先,为了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教育实践中诸多教育异化现象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为“趣味”的丢失、没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育,但是我们至少会认同的是,教育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取向,教育中人和人的意义的遗失等等肯定与超越性的缺乏、必要的趣味、境界等等审美要素的缺乏有关。因此教育“质量化”的应有之义之一应当是教育的审美化。欣赏型德育模式不过是这一审美化抉择在德育实践上的具体构想。如果说过去的德育相对简单,对规范、约束强调较多,那么逐步走向小康水平的社会在教育上是否到了一种不仅强调道德规范的简单授受,而且也开始追求道德教育的自由与个性境界的时候了呢?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实际上是学校德育更高境界的一种设计。 其次,解决实际德育问题与困惑 在一些人看来,道德规范就是人生的绝对真理,道德教育就是要将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交给年轻一代。这种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念使得道德教育成为一个纯粹“规训”他人的道德灌输过程。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从来就没有道德上的金科玉律,道德法则是为我所用的工具,道德教育的过程不过是特定个体在教师的关照之下自由选择价值标准的过程。这样两种决然不同的理念造就了两类基本的德育模式,我们可以大体上分别称之为德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德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孰优孰劣?很难下绝对的结论。比较起来,似乎是现代德育模式更好,而且现代德育也的确“战胜”了传统德育。从文化的角度言,东方社会与东方德育迄今为止实际上仍然主要偏于“传统”模式,道德教育上的强制与灌输的痕迹十分明显。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在寻找一条“中间路线”——既传统又现代、既绝对又相对、既强调基本价值的引导又不妨害道德学习主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的综合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其实就是希望解决这样一个两难问题。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 “我个人认为:价值引导只是真实有效的学校德育的条件,而非德育过程发生变革的本质。德育过程的本质是道德学习主体在教育工作者创设的特定价值情境中不断主动和自主地改造自己的品德心理图式,不断实现道德人格的提升。” 记者:您的解释让我们感到“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都非常重大,那么您能解释一下您的这一教育模式的深层次的教育思考或者假设吗? 檀传宝:就我个人而言,“欣赏型德育模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德育过程是对学习主体道德自主建构的帮助过程。德育过程从实质上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迄今为止,德育界实际上主要信奉的是一种品德“转化”理论,即认为德育过程就是一种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化过程——教师由外而内向学生灌输价值观念,培养成人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过程。“转化理论”作为一种强调“灌输”的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在思想上的某种强制特征之所以“挥之不去”,其教育思想上的根源即在于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承认儿童具有先天的道德禀赋,德育过程实质上不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过程,而是由内而外掌握或生成的过程。换言之,道德教育有外表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提倡道德上的“生成”或“建构”理论并不是说转化理论的内涵中没有任何合理性存在,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决不可以理解为完全放任的自生自长的过程。“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必须同时提出,以形成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这样一个完整的命题。我个人认为:价值引导只是真实有效的学校德育的条件,而非德育过程发生变革的本质。德育过程的本质是道德学习主体在教育工作者创设的特定价值情境中不断主动和自主地改造自己的品德心理图式,不断实现道德人格的提升。 记者:您的上述想法的确很有理论深度,也很有意思,涉及到德育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能否阐述一下您的理论对一些基本德育问题的认识。 檀传宝:欣赏性德育模式建立在我的德育美学观上,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构建的德育模式需要对德育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重新解释。主要涉及师生关系、德育课程和德育过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教师是参谋或伙伴 在道德教育的“转化”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教师学生”的单向关系;二是师生关系的居高临下特性。道德教育就是拥有价值真理的成年人在单方面向学生作道德的说教。欣赏型德育模式所希望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参谋或伙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的智慧表现在设置情景,并隐蔽起来(或退居幕后),学生则成为价值判断和建构的主体。这一关系的特质是:第一,“参谋或伙伴”是双向或多向的关系。第二,“参谋或伙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就像在风景区游客之间的关系一样,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共同面对道德智慧风景欣赏和交流欣赏心得的关系。当然,与纯粹的游客不同的是,教师还必须是道德风景的设置者和导游人。如同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之间存在矛盾一样,这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存在一种作为普通“游客”和作为“道德风景的设计者和导游人”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之道就是:当教师完成了风景的设计、导游的任务之后,教师就应当退居幕后,即使再在教育情境中存在,也只能以一种道德人格的风景或普通的游客同伴的身份出现。教师的作用就主要是以自己对道德智慧的欣赏来刺激、启发和带动学生的德育“欣赏”活动。 “欣赏型德育模式所希望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参谋或伙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的智慧表现在设置情景,并隐蔽起来(或退居幕后),学生则成为价值判断和建构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主要是以自己对道德智慧的欣赏来刺激、启发和带动学生的德育“欣赏”活动。” (2)课程:德育情境的审美化 欣赏型德育所希望建构的德育课程模式的特点是情境性与审美化。所谓“情境性”,不是要完全否定道德判断、推理与理论思维等等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情境性”所要求的是道德教育的内容首先应当实现“生活化”。因为只有在生活化了的德育内容中我们才可能发现道德智慧的生动性,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自由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等等,建立真正的道德理性。此外,情境性的课程也为道德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沟通提供了可能,学生很容易将显性课程的学习推进到所有的生活领域,这就在实际上为学生在更广大的时空中进行道德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所谓“审美化”,主要的要求也是两点。第一,道德教育应当发掘教育内容上的审美因素,即应当精选道德智慧的成果,充分展示人类道德文明的智慧之光。第二,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应当努力作到形象、生动、审美化。比如,在教材形式上,可以尝试小学教材故事(寓言)化、中学杂志化的形式。又比如,可以适当引进艺术手段作为道德教育的活动形式,等等。 (3)过程: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转化理论”的一个特点是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因此,教师居高临下的“教导”就无论如何也是最根本的东西。而在欣赏型德育理念之中,教师的智慧表现主要在设置情景,并隐蔽起来(或退居幕后),学生则成为“欣赏”的主体。所以欣赏型德育的过程观的第一要求和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道德教育应当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为此,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设置审美化的道德教育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于道德智慧的欣赏;最后,应当努力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自己的欣赏——形成欣赏性的评价体系。总之,欣赏型德育的全过程都应当是学生自主“欣赏”的过程、一个尊重并发挥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发掘教育内容上的审美因素,将人类道德文明的智慧之光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的学习中看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体会到人类驾驭人际关系的“本质力量”。” 记者:有许多教育方面的理论都很好,但是这些理论太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您的上述想法的确很有理论深度,为了便于大家学习,能否提供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檀传宝:我们现在的初步想法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从时间的角度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与发现欣赏的视角 一块石头从一个侧面看非常一般,但换一个侧面则可能是一种审美的存在。同样,道德规则可以以纯粹理性或命令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一种特别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规则正是一种人类生活的智慧,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形式。建立道德规范正是给予其“合目的性”的自由活动所必须的翅膀。这样,道德教育内容的“顽强的疏远性”就会在“欣赏”过程中得到消解。所以“欣赏”的关键是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建立与发现欣赏道德智慧风景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准备阶段,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这一视角的寻找与建立上。 第二阶段:展现道德智慧与积极人生的美丽 在德育实施过程之中,教师的任务是:一方面,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应当发挥创造性,作到形象、生动、审美化。在教育教学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发掘教育内容上的审美因素,将人类道德文明的智慧之光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的学习中看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体会到人类驾驭人际关系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应当探索多种形式,延续、强化和巩固审美体验,促使道德审美的结果影响品德结构、改进行为模式。因此,如何创设“展现道德智慧与积极人生的美丽”的教育形式或可欣赏性道德情境是欣赏型德育实施的关键。 第三阶段:践行审美化的人生法则 审美的任务是“立美”,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只能是道德的行动。所以欣赏型德育模式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只能是鼓励学生践行审美化的人生法则。一种是审美化的“角色扮演”,一种是审美化的真实的道德实践训练。 檀传宝,男,1962生,安徽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主要著述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及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 《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3日第4版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2

关 键 词:美术欣赏课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 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薛莉.江西省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现状及改革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3).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3

培根曾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不错,学会欣赏一种景,便心有自然,声融自然.例如,欣赏水景时,清新的水雾扑面而来,顿时神清气爽;欣赏花海时,弥漫的方向让人心情放松,还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欣赏日出或日落时,雄壮的景象使人开阔胸襟,拥抱自然.总之,学会欣赏美景,能陶冶人的心境.

其实,欣赏艺术,也能让人感到轻松与快乐.当扬起优雅轻缓的旋律时,欣赏音乐的人,总会随着音乐,逐渐地放松;当扬起欢快活泼的旋律时,我相信,所有的人听见了都会随着音乐跳起舞来,当然,除了那些不懂艺术的漠视者.

欣赏,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欣赏人。我曾在品德书上看到过,欣赏人,是欣赏艺术中的最高境界.的确,欣赏人能够使人进步,能够开阔人的胸怀.一个人学会了欣赏他人,就会轻而易举地看出他人的优点,从而,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这样取长补短,便使自己进步了。一个人他并不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后,自己就会得意洋洋,但一旦发现别人的优点后,就会长上恶毒的肿瘤——嫉妒。但学会欣赏他人的人,并不会这样,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就会尽力帮助或小心谨慎地避免这些错误的发上;而发现别人的优点后,自己便会努力地追赶,并不会产生嫉妒。这就是懂得欣赏和不懂得欣赏的区别。

就是这样,学会了欣赏事物,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地完善与优秀。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4

其实,教师不就是孩子们心灵的导航者吗?!关键在于怎么去导航,怎么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本套丛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关于构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问题。

丛书将“欣赏型德育模式”所追求的核心理想或理念感性地表达为“美丽的德育”——让德育成为一个最人道的事业,成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的核心是欣赏,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一切道德美!

《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给学生“自由”的德育(反对强制),给学生自由的“德育”(反对放任)。再详细地解读就是:解放学习者的思想,使之能更自主、更愉悦地进行价值选择、批判和人格建设;提供充分证据,有教育价值、可以自由欣赏、批判的道德文化与智慧作为教育内容,即它是能鼓励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心态下进行德育选择、品德建构的教育。总之它是一种展现道德文化的智慧、道德人格的光辉、道德人生的美好,让教育对象自由和愉快地接受价值与规范教育的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所追求的理想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位平常的德育工作者都曾遭遇过的美丽。回忆我们的教育经历,相信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学生对说教性、灌输型德育的抵触成为德育工作的最大障碍。现在的学生接触的外部世界千奇百怪,外界对学生心灵的诱惑和影响也多,如果仍然用主观生硬的说服教育,即便学生能够一时在教师的威严下暂时“屈服”,但其内心并没有发生质的认识的变化,并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仅仅是学生的行为受到了约束,完全是被动的结果,达不到育人的目的。怎样在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对象的心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教育者)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体(教育对象)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得以统一和完成呢?这就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她是一种希望内在地借鉴审美精神,以实现“解放教育对象”和“提升教育对象”双重使命相统一目标的德育实践模式(将教育对象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自觉提升其自身素质和道德价值观)。通俗地理解就是:在学校的一切德育活动中,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审美化展示,使学生在“美”的活动中认识德美、感悟德美、追求德美、创立德美的一种实践模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试想,如果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可以经过审美化改造,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所表达的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由的“欣赏”过程中得到统一和完成。这不正是让德育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吗?我们可以想象:通过“欣赏”来完成心灵的改造和升华,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美丽!我们的老师们一定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这样的审美化改造,并从中体验到了它的强大的力量,但要把它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真正从传统的灌输和强制教育中摆脱出来,成为孩子们心灵的导航者,那将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一书,理论性比较强,从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它所追求的境界、操作的基本原理、实践探索及基本原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读了它,使我曾经迷惑的心灵重新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心灵之航》一书是珠海市湾仔中学探究欣赏型德育的活动模式的实践经验和总结。现在很多学校把德育内容放在学校的团队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实施,但是其实施途径毕竟不像知识传授那样有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时,有专门的老师,有一套检查评估体系。因此在时间、空间、人才、物力上得不到保证,容易流空或流于形式。如何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宜的形式,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这是很多学校都面临的问题。湾仔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探索一种“德为核心,美为载体、德美有机结合,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时效性强的德育新模式,是他们努力的目标。我将湾仔中学与北医附中的情况比较了一下,湾仔中学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与澳门隔河相望,处于一国两制交汇点,改革前属于边防,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后山山路是外地人偷渡澳门的一条捷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位于特区窗口的学校被当时社会上的“偷渡”“弃学下海”思潮左右,导致读书缺乏原动力,弃学、厌学现象屡禁不止;学生思想观念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道德素质低,难以接受理性灌输;思想复杂,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正面价值引导有较重的逆反心理;学生来源也比较复杂:移民学生(南下打工者子女)、贫困生、当地生等等,学生之间彼此关系不融洽,甚至对立。北医附中位于首都北京文化区海淀,学生来源比湾仔中学要单纯,但大城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社会思潮的形形,也使学生受到不少不良影响,电脑派位学生的基础差,成绩低,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几乎是在老师和家长的逼迫下被动地学习。在引导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两所学校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应该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湾仔中学在探索欣赏型德育活动模式的过程中,树立了“生活德育”、“情感德育”、“欣赏型德育”、“自我发展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他们的活动有理论,有思路,有计划,针对性强,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困惑并且抓住问题的实质加以创造性的审美化处理,避免了生硬的灌输,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反映在学习成绩上也有了大幅提升。书中介绍了大量他们的具体实践活动。

对比湾仔中学的探索,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我们学校是艺美特色校,本学期又在申请“北京市金帆艺术团书画院”。欣赏型德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德美结合,那么如何从艺美中体现审美德育,使美善相谐呢?如何以艺美为切入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艺美教育中蕴涵的德育是什么?如何在其中实现教学双方“施展自由”的目标?班主任如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审美化改造,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模式,他把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礼”与艺术教育的“乐”融会于教育活动中,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乐所以修内”等教育方式,说明早在春秋时期教育家们就已经认识到,将教育过程加以审美化改造,比较容易使受,教育者自然或自由地接受教化,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上的“中和”之美;艺术手段可以为教育对象营造美丽和谐的教育氛围,使他们在情感、认知、意志等方面进入到一种道德教育的自由境地,获得诗意人生的熏陶,并在此过程中欣然接受其中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这样的德育的实效性显然远远高于灌输式德育了。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5

 

关键词: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所谓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思想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把“礼”放在首位。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观性、静态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美术欣赏正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通过其塑造的艺术形象感知作品的艺术美。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美术课堂教学特别是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除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会以一种美好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面对未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才能培养学生向往美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的体会谈谈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渗透的问题。 

一、欣赏课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高职的美术教材欣赏部分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通过欣赏这些美术作品,能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国际主义思想。高职学生大部分年龄介于十七八岁,正是求知若渴、建立理想、树立信念的关键时段。例如,在课堂上讲《富春山居图》,先谈到作品的来历、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此作品的珍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是中国书画珍品。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象,布局疏密有致,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再谈作品如何经火烧断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大陆,一部分在解放前流落到台湾。这样学生听后大呼可惜,遗憾之情犹然生起,表现出希望这一优秀作品能够早日合一为一、完好如初的渴望之情。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让他们知道:他们正肩负着使祖国早日统一、山河一体的重任这样讲课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本来理论较多、容易枯燥的欣赏课,不但使学生能够学到基本知识,同时也成为他们畅谈理想、抱负的快乐时光,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日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欣赏课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要从小抓起。这个“小”既是小事情也是小时侯。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高职学生正,处在青年期,是更新知识,正确认识自身,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大,犹如一张白绢“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要改掉他们这些不良习惯单以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老师的苦口婆心就显得苍白无力。我发现利用美术欣赏课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格、意志、信念等。有人说“一部好书能改变一个人”。同样,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也能改变一个人。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培养自身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能够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守纪律,这是一条促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的有效途径。例如,在上漫画欣赏课时就证明了这一点。漫画《难以忍受》的作者通过夸张、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刻画出到处乱写乱画者的丑态。学生看后捧腹大笑,之后体会到作者的立意,从而意识到自己该如何做,有的学生下课以后就用砂纸把画在墙上的字擦掉了。这不能说此人今后就能改掉所有的坏习惯,但最起码这样的课对他们触动很大,也就达到了我们在教学中灌输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欣赏课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 

美术作品最能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们涵盖了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无论是古代的悠久文化,还是近现代的民族抗争、自强奋斗,都描绘得生动详实。在美术欣赏课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

[1] [2] 

欣赏,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所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欣赏唐代绘画作品《步辇图》时,可介绍我国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唐朝至唐太宗时己经成为东亚的盟主。政治上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惟才适用,慎用刑法,与少数民族通婚;经济上对外贸易繁荣,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往来,多个民族融合。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唐朝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上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出灿烂的唐文化《步辇图》通过大批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再现了唐太宗如何接见吐蕃族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庄严的历史场面。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是最早反映中国汉藏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画卷。学生在对这些历史知识了解的情况下,就会对一个国家以及此国国情有所了解 

美术欣赏教学是理论与实际、教与学的统一。我们不能把美术课变成德育课,单纯“说教”;也不能把“双基”训练课变成单纯的“传艺”,必须将思想品德教育与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联系在一起,掌握好两者的尺度,这样才能体现出美术教学的特点。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6

内容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美术欣赏课中,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以体现《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

关键字: 新课程标准

美术欣赏

人文性

自主性

创造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小学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一 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美术欣赏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很自然的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要响应江泽民同志所倡导的"以德治国"的原则,教育就应该以德治校,在教学中应做到以德为先,在美术课的内容中可以加入中外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从艺术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如欣赏《秦始王兵马俑》,从中感受祖国艺术文化的瑰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儿童作品时,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二 在欣赏课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 在欣赏课中培养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早已把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孩子们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

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7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欣赏;教学;美学

音乐欣赏是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如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等正是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所应该具备的基础理论素质,本文以电影音乐欣赏为例,试论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美学渗透,使学生具备真正的独立欣赏、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一、音乐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

从审美趣味上来看,当代大学生较之他们以前的欣赏者体现了新的选择,从内容上更喜欢简洁直白的音乐。从音乐风格上讲当代的大学生接受了更多的类型和风格,特别是节奏鲜明、时尚前卫的音乐风格类型。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和飞速变化急剧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时空观,表现出了简洁直白的鲜明特征。通常他们不太喜欢如秦腔、京剧等冗长拖沓的音乐而更倾心于现代气息浓郁的音乐。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压力包括学习、就业、生存、前途等等方面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不得不去面对甚至要去承受,因此,大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除了为了获得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自身竞争力外,通常还表现为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对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追求。当然,在大众文化占主导的社会里,大学生是否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正如戴锦华在《大众文化包围中的文学》中所说:“一个在不断提倡个性、提倡多样化、不断允诺有选择的体制下的大众传媒,却在持续地创造一个越来越相像、越来越整齐划一的世界。”大学生一方面追求个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时尚潮流,渴望在与别人的认同中获得自我确认。

二、电影音乐欣赏的教化功能

电影音乐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是更密切地参与剧情,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电影音乐既具有一般音乐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电影音乐欣赏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影音乐欣赏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目标,也是当前音乐教育的突出任务,德育在高校教育中一直处于相对独立和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德育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和任务,它应该贯穿在任何一项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与教育事业中其他门类的教育学科有相同的共性之外,还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特殊性。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可以组织协调人的意志与行为,表达与交流人的思想感情。音乐教育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它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审美情趣等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形成高尚品德,树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指出“声乐之人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格、性格形成中的作用。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讲“盖欲改造国民之素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借用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电影音乐作品体现的人格力量能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英雄赞歌》等作品,鲜明地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精神、人民的心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一般来说,德育的实效性是通过“晓之以理”来实现的,即通过逻辑严密、有说服力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恰当举证,使学生明白是非曲直,善恶正邪。而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一个“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对象诱发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使受教育者在自由自在的审美体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情感共鸣中获得个体心灵的满足与升华。在德育过程中,任何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及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情感的感染都是服务于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的,即“动之以情”是方法和手段。

2 电影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

电影音乐欣赏的美学功能是音乐学的一个新生学派,它只存在于电影音乐中。现代有声电影是由电影画面和电影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所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电影画面和电影声音都具有记录客观现实和揭示现实内涵的艺术表现能力,并且画面和声音都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功能,因此各自所具有的美学功能、心理功能亦不同。当我们有意识地把创作经过剪辑如音画合一、音画分立、音画平行、音画对位后,这种声画艺术构思既能对影片产生积极作用,使观众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美感效应,亦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消极的作用。可以这样认为一部优秀的有声电影就是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把画面和声音艺术有机地统一到一个主题中去。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结合电影音乐美学内容,把电影音乐这种具有独特规律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去探讨诸如音乐在影片中的功能、电影音乐的风格、语言特征、形式结构等的特点,以及研究电影音乐的价值标准或感受这类音乐时的特殊心理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目的地把握电影音乐艺术与画面艺术的规律性,将对学生产生独特的教育效果,进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气质,如我们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一般都会产生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那么,我们就可以跟学生说:这是音乐的倾向发挥了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跟学生讲音乐的其他功能如音乐的非倾向,音乐的审美功能等。

3 电影音乐欣赏的社会功能。

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音乐面前都能有所感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育,电影音乐欣赏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这样的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辨识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塞缪尔・约翰逊电影音乐欣赏也是如此,应以科学的教育观来指导教学,在平时的电影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电影音乐欣赏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大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大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三、电影音乐欣赏美学渗透的教学方法

电影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所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质,由影片中音乐与画面之间的矛盾所构成。从个人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在教学中,首先要以辩证的观点对电影音乐美学自觉、彻底地研究,将“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1 情感的体验。

情感表现是电影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艺术又是最善于表“情”,善于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感,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够鲜明生动地表达情感,而欣赏音乐级砸衾炙能表达的情感体验、体会,这是几乎每个正常人都能做到的。如,当音乐与影片中人物情绪完全配合默契时,欣赏者往往会被剧中情节的发展所吸引,与人物情感共起伏。此时音乐与剧情已经融合为一体,即使对电影音乐艺术不是很熟悉的入,也能在电影音乐所存在的影片情感中感受到这些作品大致的情感类型。教师应启发调动欣赏者的全部情感体验,让学生出情人理地把此时的音乐和电影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单位给予一个完整的审美接受,达到最佳的审美接受状态。

2 音画的对位。

音画对位则是音画同步化的对立物。它是指导演和作曲家出于一种特定的艺术目的,有意识地造成画面与音乐之间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甚至内容等方面的对立,从而产生某种新的含义或潜台词。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只有在音与画的对立结合之中才能产生,音画对位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普托夫金、亚历山大洛夫三人于1928年首次提出的。音画对位化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是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在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展现了在集中营的广场上举行体检分流,德国人让集中营里的犯人都着排队等候医生的检验,他们就像待屠的动物一样,不论男女老少都慌忙地将身体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偶尔还挨上几棒子。而在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中,这一场景的第一个镜头却是一架唱机的特写,随后德国士兵用它播放了一张抒情歌曲的唱片,歌声通过广场四周的扬声器回荡在广场上空。通过这种对位化的处理,导演使整个的、场面宏大的罪恶回荡在悠扬、缠绵的歌声之中,营造出独特且深刻的对比。

3 表演的模仿。

从教师在结合理论讲授的同时,利用电影资料,尽可能让学生多欣赏电影音乐作品,在听的过程中,具体讲解和分析音乐本身,音乐课是一门艺术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投入和适当的专业性模仿表演,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示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精湛的表演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再来观看听过的作品,以加强学生对电影音乐功能、作用的印象,求得完整的“电影音乐”知识与概念。

4 角色的体验。

角色的心理体验,是指影片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丰富、微妙的感情状态以及带有浓厚感彩的突然心理变化,包括回忆、幻觉、想象等。心理体验性音乐同画面中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则是比较内在的、深刻的,因为这音乐同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紧切的联系。音乐可以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体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状态。前苏联影片《雁南飞》中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卫国战争中士兵鲍利斯为挽救战友而中弹倒地,弥留之际,在脑海里浮现出他所期待的与未婚妻举行婚礼的场面。影片主人公倒在血泊中挣扎的画面同想象中的婚礼的音乐剪接在一起,如诗般的婚礼合唱声同战地上主人公的声和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现实和幻觉之间的一种残酷的冲突和对照。

四、结 语

欣赏是一种美德篇8

关键词: 欣赏 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活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培养艺术精神,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一、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审美需要驱动下、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观照、体验和悟解活动,遵循的也是一种情感逻辑,是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的联系。审美情趣在于对艺术欣赏的格调,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欣赏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比较之外,还需注意质量,也就是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更谈不上艺术修养的提高了。在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客观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例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照和体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赏时,就会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这就涉及到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所谓共鸣,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两种振动的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种振动,也会带着靠近它的另外一种振动起来。这种现象就是共鸣。艺术欣赏的共鸣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而激发出的情感变化。创作者和鉴赏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艺术作品相共鸣,创作者的心底最深处的一种震动,一直传达到鉴赏者的心底最深处。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通感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从而触动欣赏者的情绪、思想、精神、情调。读者得通过了作品,而体验作者心里的内容,唤起读者“心中的琴弦”的反响,即读者对于作品发生情绪、思想、精神、情调的活动,而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梁》便是采用纯红色作为全片主色调,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闪耀流淌,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体现了色彩的造型美和抒情写意功能。

二、培养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指某种艺术理想、气质、态度、追求等人文精神。从艺术作品对于人生的影响来看,它影响于人生的力很大,欣赏高尚的艺术作品能把人心潜移默化,养成健全的人格。愈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描写愈生动愈深刻,艺术形象愈鲜明愈典型,愈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上一篇:高适的边塞诗范文 下一篇:陪我到最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