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爱漫画范文

时间:2023-11-29 08:25:54

邪恶爱漫画

邪恶爱漫画篇1

关键词:动画;民族文化;人文关怀;形象;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54-01

一、立足民族文化进行创作

民族文化精神指民族信仰、价值观、民族心理、民族风俗及各种文化规范。欧美动画的英雄主义,日本动画的追求自我和开拓探索,都符合了各自民族的主流价值,同样,我国在动画创作时应该融入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贴上属于我们民族的标签。

动画艺术植根于传统的视觉艺术,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传统视觉艺术资源,如水墨画、剪纸、泥塑、木雕等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的标签,应利用其成熟的技巧和优美的造型,创作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动画作品。《嵩山秘笈》是为宣传嵩山文化而打造的,其内容本身就包含了嵩山文化的本土特色,灵活运用方言、地方戏曲等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将中原文化蕴含其中,观众在欣赏动画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在快乐中感受民族、地域文化的内涵。其视觉形象又采用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让“皮影戏”以动画形式登上荧幕,利用传统的视觉形象和现代二维三维技术相结合,讲述故事,传递文化,这样既不失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能展现动画魅力。

我国动画应该重视从本土的民族文化中,将传统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相结合,凸显文化内涵,宣传民族文化,塑造具有民族标签的特色动画。

二、动画作品要体现人文关怀

我国在80、90年代有一些经典的动画如《葫芦娃》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这些作品所展现的亲情与友情的珍贵、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让无数小朋友受到了现实的教化,但显得太肤浅,无法让小朋友去体验成长的过程和人文关怀。

宫崎骏的作品充满魔幻,题材尽管各不相同,但都将人与自然、战争、生存、救赎等思考融入到了动画中,让观众体味其中的人文关怀。

《天空之城》、《幽灵公主》都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冲突,自然与人类的博弈正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天空之城》中希塔告诉贪婪的慕斯卡,“天空之城”之所以不能生存,是因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只有将人类文明融于自然,人类才能不断向前,而人类无尽的贪婪将会毁灭掉人类自身。《千与千寻》讲述了小女孩千寻心路成长的故事,从一个冷漠、娇惯的女孩成为为善良、努力的人,她努力的寻找自我、完成救赎,得到自己精神世界的重生。

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成长与救赎这些主题融入到动画影片当中,让观众融入其中,感受主人公的成长,体会正义与邪恶力量的博弈,感受动画所要传达的人文关怀。

我国动画应重视人文关怀,深化其思想内涵,体现成长、自然等深度主题通过展现一个未知的世界,用成长的故事让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洗涤心灵,得到启迪,感受文化。

三、设计鲜明可爱的人物形象

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塑造了可爱的人物形象。动漫角色的造型问题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一处软肋,但《喜羊羊与灰太狼》在人物造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将每个人物形象都塑造的很可爱,没有正义与邪恶的明显区分,即使是总想要抓羊的灰太狼在该片中也富有幽默感。

人物形象借鉴了日韩动画的风格,采用三头身的设计,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体,并且勾勒人物的线条是封闭的,简单而且清晰,卡通可爱。而且每一个人物的外形都和自己的性格特征相符合,灰太狼黄色补丁的帽子,脸上的伤疤,喜羊羊蓝色造型与脖子上的铃铛,女孩子美羊羊喜欢的粉色与粉色造型,简单明了,很容易熟记,也能让小观众很容易对一个角色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同时,动画片还结合当今流行的通俗语言为人物形象设计了时尚的对话,幽默风趣,如“最近白牛和黑牛的奶都不能喝了”、“如果没有你(懒羊羊),考试就没人垫底了,如果没有你,跑步就没人包尾”、“我们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等经典台词,简洁生动,趣味时尚。

无论语言还是外形,都将每一个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明可爱,能够最大程度的取得观众的喜爱,也为动画片增添了极大的色彩。

四、总结

我国动画的发展逐渐进入黄金时期,其创作应有自己的特色。首先,立足本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动画当中,其次,要吸取国际的优秀动画长处,深化动画的思想内涵,最后,注重形象的鲜明可爱。

参考文献:

[1]谭明祥.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文关怀.电影文学,2011年第3期,69页.

邪恶爱漫画篇2

“超级英雄”的部分精神也并非美国人独有,福尔摩斯和波洛就是犯罪世界中经典的“超级英雄”,西班牙人佐罗、中国人郭靖、英裔非洲人泰山,但都没有美国英雄队阵营强人数多,美国人如此乐观和好英雄,跟两次大战都得到了最大胜利果实的历史有关。

二战后的欧洲英雄有些一蹶不振,托尔金的《指环王》尽管在二战前的1937年就开始写作,但“魔戒团队”并无超级英雄,他们只是各个民族中的被斗败、火烧眉毛的精英,代表残存的希望;倒是有一个希特勒式的大魔头实力强劲。这样的故事多少象征着欧洲人对超级力量的恐惧与反思。

倒是二战后的日本,武士道传统清算干净,却又在广岛与长崎废墟中添了伤口的岛国人民,却在美国的管制和引领下,创造了忧郁派的“超级英雄”阿童木,走向文化心理的复兴。

手治虫的忧伤阿童木

日本现代漫画正是从人称“漫画之神”的手治虫开始的,1963年手的《Astro Boy》(阿童木)是第一个日本漫画的“超级英雄”。

生于1928年,成长在美军统治时期的手治虫从来不讳言对美国动画特别是迪斯尼的热爱,拥有出众超能力的阿童木也如同时期的超人一样,有令人咂舌的现代超能力:脚底有火箭引擎,能自由飞翔;通晓几种语言,听力是正常人的1000倍。配备了强力探照灯,臀部有无敌机关枪,能知道人心善恶。他面对着各种代表邪恶势力的地球人、机器人,成为地球和人类朋友的保护者。1963年的日本面临着经济复苏路上的第一层挑战,他们正在忙于保卫股市的1200点。

阿童木拥有独特的日式悲哀感,超人是成年人,有工作(还是个记者)。阿童木则是第一个孩子状态的超级英雄,拥有孩子一样善良、敏感的心。他是天马博士所造的机器仿生人。

天马博士因为儿子飞马在交通意外中丧生而痛不欲生,因此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他,将阿童木作为儿子的替代品与慰藉。然而,博士不久后发现这个能力非凡的仿生人无法替代他真正的孩子,于是阿童木被天马博士遗弃,在一个流浪马戏团中暂时寄居,被人利用,几近失灵。

后来。在科学省(相当于科技部)的御茶水博士的努力下,阿童木得以重生,从此走上对抗邪恶、保护人类的英雄之旅。阿童木身世中的孤独感隐约为阿童木披上了一层悲伤色彩,而其中机器人认同困惑的问题,比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片《A.I》要早出现近半个世纪,这既是手壕治虫自身悲观性格的体现,又可以从战败后成长起来一代中窥见(如切腹的三岛由纪夫与川端康成)。

阿童木动画和漫画不同的版本有过不同的结尾,其中一个为阿童木女孩死了,阿童木要求博士把女孩的一条腿安在自己身上,然后孤独地坐在了屋顶上,另一个为阿童木能源耗尽,长眠在了森林之中,而最令人悲伤的一个,是天马博士来到融化旧机器人的地方。回忆起当年,正是因为他说要销毁儿子的机器人罗伯特,给他买新的,才使儿子冲出门外造成意外,而博士此刻想的是“一切都应该结束了”。

这些不同版本的阿童木结局都是手治虫“生于死”、“宿命轮回”、“末世”观的灰色印记。尽管手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永远快乐微笑的少年英雄,内心却悲哀于英雄却必然要走向死亡,时代总是在因果轮回中不断重演生死这样的剧情。

手内心这种灰色调,在其更为成人化的作品《火鸟》之中,得到了最强烈的体现――从古代到未来的不同短篇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强者,他们总试图捕捉代表永生的“火鸟”的英雄,与人类命运对抗,但最终他们只能不断死亡又不断重生:在古代,是杀掉八百比丘尼的女孩,成为八百比丘尼本身,她被困在二十年前的时间之中无法出来,等待二十年后外面的“自己”再次降生,再把自己杀害,循环往复。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手治虫的作品,一直影响着之后日本动漫文化对“超级英雄”的塑造。手助手“漫画之王”石之森章太郎的代表作《假面骑士》就延续了超级英雄的基础情节。

该故事的英雄是人造人,他们来自于人类情感的黑暗面,天马博士对儿子死去的悲痛,在后来渐渐演化为邪恶势力统治人类的野心。悖论一般地,“超级英雄”恰恰是在这些邪恶野心家的计划中产生,最后成为遏制邪恶势力的主要力量。

阿童木后,日式的“超级英雄”不再是单独一人,他们的能力总是属于一个族群,超级英雄毋宁说是具有某种能力“血统”的一群人,是命中注定的天赋,而非个人努力的结果。1966年国谷公司制作的电视剧《宇宙英雄奥特曼》中,奥特曼是来自M78星云的庞大奥特曼家族,只为保护地球而来,天生就有打败外星怪兽的能力,然而,奥特曼却只能在地球上呆3分钟,因此,他们必须要与地球人的躯体结合,才能长期保护地球。而这些被偶然挑中的“特搜队队员”,往往是在救护其他地球人的行动中被妖怪所杀,而为奥特曼所救而托身之人,这点则是手对于超级英雄身体与灵魂分离首创的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美国被卷入越南战争。日本的造船、钢铁等行业则实力越来越雄厚,奥特曼必须有地球人(还是被妖怪杀过的)配合,不然呆不久,不如说是美国人必须跟战败过的日本人合作,不然在亚洲呆不久。

阿童木的少年躯体与困惑则被少男励志漫画所吸收,如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哆啦A梦并不能算是保护人类的超级英雄,他要做的只是拯救一个男孩的世界,藤子曾说:“童年时,老师和父母都很遥远,相反虾虾霸霸的小孩却无处不在。”

哆啦A梦诞生于1970年,那个时代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有相似之处,1964年东京办了奥运会,1970年大阪举办了世博会,日本人雄心壮志开始复活,也更开始关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软弱、呆头呆脑又并不单纯的大雄(又译康夫)则是藤子自己以及无数感觉孤独的少年的影子。哆啦A梦的努力,无疑是渴望大雄能成为英雄,然而大雄却一直只能向机器猫哭诉。不过在剧场版里,大雄总是和哆啦A梦、胖虎、小夫、静香组成一个团队,扮演另一个世界的超级英雄。五人团队结构在漫画动画中非常讨巧,五人陛格和代表色截然不同,后来五色的福娃采用五人制团队,和日本动漫影响

不无关系。

《哆啦A梦》对“超级英雄”男主角的背反,却开始了少男漫画的另一传统:超级英雄少年,开始又矮又笨其貌不扬。他们的招式简单叉重复,星矢的敌人总是会发出一声“怎么会?”然后看见尘土中,满脸是血的笨蛋男孩又重新站了起来,最终男孩总是能满身伤痕地获胜,宗师、神祗总会评价,因为他们的“心”更胜一筹,这才是强者的最终奥秘。

星矢是雅典娜挑中的人,樱木花道虽笨却有天赐的弹跳力和蛮力,鸣人心中有“九尾”(《火影忍者》的男主角,表面是个“吊车尾”的最差忍者,其实体内被封印了最强的神兽九尾)都不是偶然的,这些主人公大抵有一样的热血性格,这就是战后日本人崇尚的超强意志力。

反超级英雄的宫崎骏

并非所有人都对这套战斗在生与死之间的英雄传奇感兴趣。在伟大的手治虫墓前,官崎骏就发表了这样一连串挑衅的话谣“(对于手的)动画……迄今为止他喋喋鼓吹的东西也罢,竭力主张的东西也罢,通通是错误的。听到他死去的时候,和天皇死去的时候相比,更感到昭和时代的终结。他有着常人三倍的活动力,做了常人三倍的事。六十岁死的话等于常人活了一百八十岁。我认为这是天寿了。”

宫崎骏在《天空之城》当中,就让女主角走到天边,才明白人不能养育自己的土地,他对飞来飞去的阿童木显然没有什么浓厚的兴趣。

这种攻击相当于张三丰拍砖达摩老祖。让看《阿童木》长大,又受《龙猫》感动的中国漫迷很是为难,在网上两派的粉丝口水战更是不断。

宫崎骏对手治虫的不满,既在于后者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漫画,是信奉共产主义思想和独立手工业精耕的宫崎骏所不屑的。也在于手原的超级英雄观,阿童木迎合了大众对超级力量拯救世界的需要,但深层的手壕则是堕入在命运无常的虚无感之中,这两者都是宫崎骏内心不喜的情愫,却是甚为战后日本一代人无法摆脱的情愫。

在宫崎骏的动画《幽灵公主》中。其中,世界分裂成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在幻姬大人的带领下破坏森林,提炼矿石以谋生;而森林一方的白狼神莫娜和她养大的人类女孩“幽灵公主”桑为了保护森林,与幻姬展开作战。这两方并不是“超级英雄”构架中的正邪对立,而是各有各的生存法则,只是力量越大,造成的痛苦也就越大,从中滋生的仇恨也就越恐怖。

但世界还是要有救赎者,宫崎骏最终还是创造了一个“超级英雄”飞鸟,他能理解人类也能理解森林的立场,最终用请求宽恕来使大地回春。宫崎骏反超人的英雄情结,是在于对平凡人的笃信之中。宫崎骏对手的爱恨交加,正如他对英雄的矛盾态度一般。

日本人已经进入后英雄时代,美国人却正在忙于制造多人的超级英雄团队,2000年美国罕有地出现了“超级英雄”系列《X战警》,尽管其中有头号主角金刚狼,但是却是人人有一手绝技的多人英雄设定,这一系列同样影响了之后的美剧《英雄》。

邪恶爱漫画篇3

2011年底,丁丁82岁了,82岁的丁丁即将再次登上大银幕。但这一次是与众不同的,这一次丁丁的舞台从法国转移到了好莱坞,爬上了世界电影的最高峰,制片人彼得·杰克逊,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们甚至觉得,真人无法展现出这位深入人心的小记者的神韵,所以决定做成动画片。

《丁丁在苏联》是丁丁的第一次历险,小记者的首次探险之旅大获成功,不仅在漫画故事中名声大振,还得到了现实生活里平民百姓的喜爱。很快,丁丁的第二站去了刚果,保卫印第安人的利益,与臭名昭著的芝加哥匪帮做斗争。

在这里,《丁丁历险记》系列的故事基调逐渐成型:丁丁代表文明、正义的使者,去世界各地游历采访,打击腐败与犯罪。丁丁的每一次行程都危机重重,但他总是能够凭借智慧与运气化险为夷。所以我们在评价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时,可以说这是一部纯粹的、甚至是传统的作品。它的主题非常简单——正义战胜邪恶,且正义必将对邪恶进行无情的揭露。

丁丁系列的又一个迷人的特质就体现在,作者埃尔热在创作漫画之前,总要进行充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使得故事所发生的背景真实可信、具体可考,具备高度的艺术价值。《蓝莲花》是埃尔热的转折点,从这里,埃尔热还吸取了中国的白描技法,使得丁丁漫画的画面日臻完美。它也破除了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偏见,以客观、真诚的态度展现出了中国真实的风貌特征。

丁丁的足迹遍布世界,他甚至还曾登上月球。1950年的《奔向月球》和1952年的《月球探险》,讲述的正是丁丁在月球上的冒险。丁丁的登月比1969年美国的尼尔·阿姆斯特朗足足早了17年,他才是登月的第一人。

埃尔热的创作止于1983年他去世之时,当时他已经为丁丁创造了23个半的历险故事。很遗憾最后一部《丁丁与字母艺术》他没有完成。

丁丁的电影化之路是坎坷的。1947年,黑白定格动画电影《丁丁与金钳蟹》在比利时公映。1961年,首部真人版电影《丁丁与金羊毛》登陆法国院线,3年后它的续集《丁丁与蓝橙子》上映。此后是47年的沉寂。

丁丁作为一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漫画作品,其实早已具备搬上好莱坞银幕的素质,但是机缘不巧合,直到2011年,这位比利时的神勇小记者才能走到全世界观众面前。

2011年底上映的《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在编剧一栏写着三个名字,除去漫画作者埃尔热,剩下的两个,一个是史蒂文·莫法特一个是埃德加·怀特。

邪恶爱漫画篇4

[关键词] 平衡;颠覆;影像;结构

广义来讲,平衡指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状态。作为一种影像系统,米休·欧斯洛动画在影像呈现、人物设置和情节构成这三个层面以不同的形态诠释了平衡之美的艺术力量。

影像——对称之美

从《三个发明家》《叽哩咕与女巫》到《王子与公主》,欧斯洛偏爱传统单线平涂的制作方式,与当前动画对立体性和逼真感的追求显然背道而驰,更相悖的是几乎所有静态画面都以景物均衡排列的结构呈现,左右事物两两对称的构造使画面呈现超脱现实的抽象化美感。《三个发明家》以纸雕作为表现手段,将人物剪影置于画面左右开展故事,仿佛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叽哩咕与女巫》多以主人公叽哩咕为中心,其他人物环绕周围,形成一种完整的封闭式构图。这种极端对称的构图在《阿苏与阿斯玛》中表现最为突出。黑白肤色的两个主人公如一个硬币两面,置于画面两侧,面面相觑;中东风格的建筑仿佛展开的精美剪纸、室内的场景摆设更是左右映衬、互为呼应……在这部以中东文化为背景的浪漫巨制中,大多画面都达到了极致的对称和平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装饰画般的影像风格。

此外,欧斯洛动画的镜语简单到近乎单调,多为常规化的浏览性和剧情性镜头,平视居多,俯仰较少,少纵深,多横移,角度基本上是正面或正侧面。并且因为是在仿若一个平面上设置事物和角色,人物几乎是完全对等地出现在镜头画幅当中,绝少隔物取景,少有主、次之别和主体、陪体之分。如果说摄像机是悬在空中的眼睛,镜头就是眼睛看事物的方式,代表导演看待或说对待事物的态度。欧斯洛这种镜语对事物表现上以近乎同等的距离、同等的篇幅、相似的角度,体现了一种一视同仁的态度和兼容并包的心态,更表现了创作者一种淡泊而没有强制性的陈述理念。另外,镜头的组接排列涉及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在镜头间的排列、组合和连接中,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就体现得更加清楚。欧斯洛动画镜头总在两个角色或相对等的事物场景之间均匀交替切换,镜头时长、切换方式几近重复,看似简单枯燥和单调乏味,实则精心设计,有自身的语法与节奏,不管是从时间控制、剪切点选择还是镜语序列都体现出一种递进式的,精心设计的平衡、对称之感。

“正是这种综合平衡的计算,才能使个体产生深沉完美的审美感受,从而保证审美感受的丰富性与深刻性。”①然而,欧斯洛的影像不仅仅停留在审美感受上。“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亚里士多德:《论心灵》)对于欧斯洛,心灵的意象就是这些均衡、平整、精致的影像。平衡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对称是一种影像构图的基本方式,更是一种对等思想的深刻体现。

角色——对等之美

“人物关系的设计经常成为对现实生活加以概括的手段,人物关系的结构分析便常常对把握影片的表意层面产生影响。在戏剧式电影中,人物关系时常采取的是二元对立的态势,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压迫与反抗、爱情与复仇如此等等,都是建构人物关系的基本模式。”②的确,在欧斯洛动画中,故事的缘起与发展往往遵循正义与邪恶、好与坏的二元对立惯常模式,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王子、公主、女巫是欧斯洛动画中最常见的角色,故事在这两者(或三者)的矛盾关系中建构、表演。以往的经验是王子(英俊、勇敢)克服女巫(邪恶、阻碍)赢得公主(美丽、善良)。这种传统的角色模式始终陷入单向性、二元对立的泥沼。欧斯洛的动画却惯于打破这种模式。

首先,“女巫”颠覆了以往的丑恶形象。她们幽默智慧,充满了浪漫色彩。《王子与公主》中人们先验地将女巫设为迎娶公主的障碍,而其实女巫既不伤害人反而充满了智慧和魅力,“只有攻入女巫的城堡才能迎娶公主”这样传统的游戏模式只是庸人自扰的一种自我想象,《叽哩咕与女巫》中女巫并非诸多事端的肇始者,但人们盲目坚信她就是破坏力的源头,因为她是女巫!事实上女巫只不过有点高傲,但却美丽非凡……这种形象的颠覆直接带来了故事结局的逆转,王子舍弃公主直接投奔了女巫!女巫的升格式塑造和公主缺失性在场体现了导演对传统模式和先验偏见的戏谑式嘲讽,更体现了导演一种博大的宽容心态。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善良和邪恶的两面,邪恶也并非与生俱来而往往事出有因。《叽哩咕与女巫》中的女巫偶发恶语也只是因为芒刺在背、痛苦难耐;而《阿苏与阿斯玛》中乞丐欺骗阿苏的钱币,但最终还是帮助阿苏实现自己的愿望;《栀子的外衣》中的小偷因为家里有老母亲才行盗,而且最终还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女巫”形象的逆转,真正的邪恶被化解,传统的正义战胜邪恶变成的正义赢得非邪恶,二元对立被二元对等所替代。

其次,王子与公主的关系由单向支配变成双向互选的模式。传统的公主总是被动的、毫无作为。如睡美人睡着了,灰姑娘只能陪王子跳舞,白雪公主躲在七个小矮人那等待拯救……法国动画中的公主、女巫则自己设定了游戏规则,掌握话语支配权,拥有充满力量的道具并支配着整个故事,最为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的权利。阿苏与阿斯玛之所以能从两扇相同的门中选对入口,并不是因为超然的能力或过人的智慧,而是因为仙灵女的选择。她喜欢的人,进入哪一扇门都能见到她;她不喜欢,进入哪一扇门都见不到她。她高高在上洞察一切,只有她能决定谁是她的拯救者。《王子与公主》中王子与公主干脆就置换了身份,公主佩戴着王子的宝剑得意地嘲笑沮丧的王子,而这种结果是互相帮助、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非一人使然。《叽哩咕与女巫》中叽哩咕帮女巫拔除芒刺后自己也得到拯救,变成了英俊的青年,并牵起了美丽女巫的手……相互选择的动态结构和颠覆性的细节设置,打破了传统故事中女性被支配、被救赎的思维定式。大部分的游戏规则都是由女性制定或通过女性之口说出来,女性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更是话语支配权的所有者。这种关系的动态流动的回环性,体现了矛盾力量的对等,同时也蕴涵着导演深层的平等思想。

情节结构——均衡之美

欧斯洛动画无不遵循着序幕、发展、结尾的传统三段式顺叙模式,坚守传统的单线封闭性的叙述结构。然而,细部上又有自身的特点。即中间发展部分是由几个形式类似的小故事组成,这些结构相同、内容变化的段落依次呈现但绝谈不上首尾粘连、环环相扣,并无逻辑上的直接联系,只是一种模式的重复和内容的累加,简单但是并不雷同,形成一种前后对应的排比形式,带来一种整饬的、简洁的节奏美。这种段落的均衡迥异于剧情片因果勾连、逻辑严谨、跌宕起伏的特性,使得动画情节结构凸显了强烈的形式感,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三个发明家》依次讲述了父亲、母亲、孩子都擅长发明却受到众人的排斥与压制;《女巫的城堡》依次罗列了几位王子用撞击、火攻、升降法等暴力方式攻打城堡,最后一位却用礼貌敲开城堡大门。《法布鹭》当中,女王的爱慕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隐藏自己,却依次被女王的超级雷达找到并消灭,只有隐藏在法布鹭里的最终赢得女王的心。《叽哩咕与女巫》中,分别出现几件怪事,每一次大家都把矛头指向女巫,叽哩咕逐个研究、寻找、解决,最终发现了女巫的秘密……

可以说,欧斯洛动画一直都钟情于这种简单、整饬又充满了拙稚、童真趣味的叙述模式和故事结构。罗伯特·麦基说:“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③欧斯洛动画的剧情模式,将现实生活做了简洁、凝练的归类性处理,用不同的故事段落体现了事物的不同的侧面和角度,简单但是并不枯燥,充满了历练、规整的美。让人在轻松的审美过程中体会生活中有趣的方方面面,同时呈现出一些关于生活和文化的理性思考。《三个发明家》揭露世俗传统对创新的仇视和压制,除了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这种仇视更是让人心惊。《叽哩咕与女巫》揭示出传统的偏见和误解,虚妄的猜疑带来的更大的混乱,实事求是、勤于思索才能最终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和事实的真相,而这恰恰就是叽哩咕不同于常人的地方。《王子与公主》《无花果》《蚂蚁王子》体现了善良会得到报答而丑恶的心灵只会断送自己;《法布鹭》展现了爱情的坚贞和浪漫;《女巫的城堡》展现了女巫的智慧赢得了王子的心……但总归体现了对爱和善良的歌颂和赞美,并尽情展露对世俗的挑战和戏谑嘲讽。

欧斯洛独特的剧情结构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平等的意义。用一种讨论、探讨性的、宽容的态度来表现各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并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互相对立和抹杀。在《王子与公主》中,胜利的王子得到的是竞争者的欢呼与致敬。体现了导演的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阿苏与阿斯玛》当中,阿苏与阿斯玛代表的白人文化和中东文化都得到了均衡的体现,两人也都赢得了仙灵女的心。表现出对不同文化、种族的平等对待的心态和期待。

也许,欧斯洛动画中没有太多引人入胜的悬念,也难有扣人心弦的细节,更谈不上逼近现实的真实感,但是他依然能击中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思考。阿恩海姆说:“一切罪愆全在于人类永远企求在艺术中达到现实的全然逼真化,人类为力求控制自然物象,便设法另行塑造这些物象,这种原始的欲望是促使人类去创造逼真的形象的动机之一。”④当人们抛弃这种动机时,或许更能攫取生活的本质。因为在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推动人们不仅止于抄袭,而且还要创造、解释和塑造的艺术要求。米休·欧斯洛的动画通过创造性的影像风格,颠覆性的人物关系设置以及凝练的情节构筑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动画的创造性和表现力,更通过其中体现的平衡之美传达了导演对生活中平等、和谐的美好感触及期待,展现了法国动画迥异于好莱坞动画的浓浓人文气息和富于个性的艺术品格。

注释:

① 牛千:《〈芙蓉镇〉中的“均衡”》,《电影文学》,2008年第1期。

②③ 颜纯钧:《电影结构新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总第138期)。

④ 史风华:《阿恩海姆的电影美学思想》,《学术研究》,2005年第10期。

邪恶爱漫画篇5

为了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揭露和控诉邪教对社会的危害,葛大店小学本着覆盖全体师生、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弘扬科学精神,认清邪教本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邪教为主题,以广大学生、教师为主体,全面持续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教斗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防范意识,提高抵制邪教与识别邪教的能力,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我校积极拓宽反邪教警示教育领域,采取“一加强、二宣传、六个一、两延伸”的形式开展了反邪教系列活动,增强了反邪教警示教育成效,构建了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积极创建无邪教示范校。具体举措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反邪教组织。

学校充分认识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久性,在区教体局和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反邪教的方针、政策及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反对邪教,珍爱生命”的警示教育活动。为保证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取得很好成效,成立了反邪教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成员由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各班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活动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具体落实。成员人人有任务,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的领导责任制,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广大师生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全面宣传部署,营造反邪教浓厚氛围。

学校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1、召开反邪教专题教育会议。

召开全体教职工反邪教警示教育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部署工作,做到每位教师都要知晓邪教的本质,使全校教师加深对邪教的进一步了解,提高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

2、进行反邪教教育的国旗下讲话。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由六年级同学做反邪教国旗下讲话,德育处再向广大学生发出反邪教活动倡议书,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邪教?邪教有什么危害?它又是怎蒙骗人的?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邪教是害人的,我们要坚决抵制的重要性。

3、开展“反对邪教,崇尚科学,从我做起”的签名活动;

4、设计印发反邪教警示教育读本、反邪教宣传彩页及反邪教教育作业本;

5、校园内外的宣传长廊上长期摆放反邪教宣传展板、门厅电子屏滚动播放反邪教宣传标语;

6、在校园网站的法制教育栏目下,开辟反邪教专栏,刊登警示教育宣传文章、并发放给学生等,深入揭批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声讨邪教残害生命的罪行。我校运用生动的事实、形象的画面和朴实的语言,大力宣传崇尚科学、关爱生命的内容,揭示崇尚科学文明、抵制迷信邪教、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启迪师生思考人权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邪教滋生的根源。经过广泛宣传动员,全体师生积极行动,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在校园内营造了“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

三、“六个一”特色活动,稳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

学校把反邪教警示教育作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特色活动开展警示教育:

组织开展了反邪教征文漫画比赛、手抄报比赛、拒绝邪教主题班队会、主题演讲比赛、反邪教知识讲座活动、观看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片及宣传画,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进行宣讲教育,组织学生声讨邪教的罪行,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反邪教和破除迷信活动知识问答等。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师生们进一步认清了邪教的本质,增强了防范和抵御邪教侵害的能力,在校园内稳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四、“两个延伸”,小手牵大手,反邪教教育进入家庭、社区。

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对学校周边商户发放反邪教宣传材料,并宣讲反邪教的知识;学校专门印制了反邪教致家长一封信,信中揭露邪教的罪恶行径;要求家长签署家庭反邪教承诺书、要求学生向家长说说自己创编的反邪教漫画故事、读读反邪教的宣传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倡导学生向家长做好反邪教警示教育,从而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性,明确反邪教、反迷信的要求,真正起到“小手拉大手”的成效。

五、规范宣传阵地管理,防止邪教势力渗透。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内部报刊、校园网、电子屏、宣传栏的规范管理,对校园网络、各班教室布置、学生家庭等进行摸底排查,坚决防止邪教势力渗透,用先进文化统领校园内外教育阵地,确保了学校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邪恶爱漫画篇6

关键词:英雄主义;审羹接受;钦慕心理;暴力羹学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5-0104-02

在文学和电影的发展过程中,都在选材和风格形式上逐渐向几种形态集中,并出现“类型”之说。‘‘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被划分为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由此之后,文学以大致的题材和读者观众范围有了更宽泛的类型划分。电影的发展虽然远远晚于文学,但类型化却比文学有明显的倾向,有研究者声称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所有电影都是类型电影,可以把他们视为一种程式,而这种程式不是附着于某种类型,就是对抗着某种类型。“在具体某一类型电影中,其人物组成、叙事结构、主题对象、视觉图谱、社会观念是较定型的,各类型片的主题、情感、寻求的体验和反应效果是有分工的。”类型片寻求大范围内的观众认同,更注重票房或收视反应。目前而言,美国好莱坞许多高票房电影只被当作“公式化”的优秀范例,这些电影就被指责为商业上和艺术上的“模式化”,然而更能吸引大众,更能影响世界的影视作品就是这些“模式化”的类型片。这些类型片的成功也致使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类型片。与非类型片(主要指探索性的实验电影)相比,类型影视作品可以较为准确的测知艺术元素的吸引人之处以及观众作为整体的观影反应。动画、漫画的诞生和发展与文学、电影有着紧密的关系,大众化的动漫作品(与实验动漫相区别)同样也有典型的“类型”之分。由于类型化的角色性格十分鲜明,使观众易于把握,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同类型动漫作品中主要角色的性格及人物关系一般都采用类型化的塑造手法。从类型片的角度对动漫作品进行分析,能得出大众对卡通角色的性格格塑造的接受许多共性。

从近几年动漫电影的改编风格来看,“英雄主义”仍是经久不衰的主题。英雄题材漫画在变身电影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在英雄类的动画和漫画中,人物主要由英雄、需要英雄保护的人、大反派三类组成,英雄闪耀的光环使他们周围的角色都黯然失色。这与搞笑片中主要角色地位平等的状态不同,如搞笑片中,唐老鸭、米老鼠、加菲和欧迪、史努比和查理布朗,虽然他们彼此间会有处境优劣的区别,但却没有明显的好与坏、正与邪的对立之分,观众对于这些角色的欣赏是自由的。而在英雄类动漫作品中,表现的是人性光辉和丑恶的极端对立,正与邪的对立是永恒的,邪不胜正的结局也是注定的。在这些作品中,英雄是焦点,它在受众的心目中地位永远显赫于所有角色。这类影片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有使用纯动漫的形式改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角色重新塑造;也有沿袭原漫画中人物的外形、性格特点、精神面貌,使用演员表演形式演绎英雄角色。

国产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造了9亿的票房奇迹,除了大众对国产动漫支持的情意结外,更多的还是英雄人物的塑造切合了大众心理。该影片以中华文化为背景,利用对经典文学著作《西游记》中的英雄人物“孙悟空“进行重新塑造。在影片中,孙悟空并非时时刻刻都无所不能,但英雄强者的地位依旧。在失去法力之后虽然不能穿云破雾、上天入海,但依旧能够心思敏捷、拳打八方,即使被敌人打得昏天黑地,依然奋力保护着弱小。孙悟空的英雄角色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当孙悟空变身大圣的时候,仿佛那个能够奋起千钧,击败妖魔鬼怪等恶势力的大圣就是观众们自己。

好莱坞经典动漫电影《超人》沿袭动漫的经典英雄角色,利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展现超人的英雄主义,屡屡创造票房奇迹。超人来自于外星球,拥有强大的超能力,并且可以吸收利用太阳的能量。为了掩饰身份,平时在一家报社工作,一旦人们陷入危机,他就会还在装出现在人们面前,利用自己的超能力为人们化解危机灾难,为世界和平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超人每一次制服邪恶势力的情景都使得观众拍案叫好。

通过对不同英雄动漫影视作品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成人对英雄角色的性格塑造接受体现出以下两种审美接受心理:

一、钦慕式认同心理

钦慕式认同是指以榜样的完美来界定审美态度。“钦慕要求审美客体通过自身的完美来超越受众的期望,朝着理想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激起一种‘新奇感消退后依然存在’的惊讶。”在英雄漫画和影片中,主角不仅在外型上健壮、完美,内心也要善良、正义,同时又要具备无可匹敌的超能力。这种被神化的漫画英雄之所以大行其道,缘于人类对于自身生活的社会秩序备受干扰而无能为力,转而求助于一种虚拟的超强外力。英雄生动地填充了人对完美的构想,凡人都想当英雄。

由于与审美对象的巨大差距,钦慕式审美会在人的心里制造出与英雄的距离。作者于是会将英雄平凡的一面也展现出来,这样能有效地将这种心理距离淡化。比如,孙悟空也有遇到挫折,法力尽失的时候,也会在失意时一蹶不振,再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大家的大英雄。再比如,在一些好莱坞的影片里,漫画中的英雄人物大部分具有双重身份:在白天他们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守法公民,“超人”是报社记者,“蝙蝠侠”则是大企业家…英雄就是你身边生活某个人,英雄也会面对普通人要面对的问题工作、学习、爱情、亲情等。而在晚上他们却变身成为无所不能的救世主,每位英雄人物都总是能在民众危急之时挺身而出,―旦城市某个角落出现危机,他们都会马上感应到并且在几秒内全副武装出现解决危机,而且英雄们都不留姓名,让民众心目中燃起感恩正义之火,却从不知晓英雄的真正身份。

二、暴力审美需求

“暴力美学”最早是起源于美国,这个词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最初由香港的影评人开始使用,主要是指一种电影暴力形式主义的艺术趣味形式与探索。这类作品是把血腥或者暴力的素材表现成一种纯粹的形式让观众能够间接或者直接的感知。很多影视工作者和观众都认为“暴力”是可以发展成一种美,“暴力美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表现形式,也在于它与人的潜意识审美需求存在一致性。这些潜意识审美需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们本能地对动作的喜好,这种喜好是无意识的,其深层的心理积淀源于人类的远古经验:在古时代,人类为获得生存必须快跑免于成为动物的猎物。

(二)人们对力量的崇尚拜和强身健体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也是人类在原始时代是赢得与异性机会和获得实物的基本因素,同时,在当今社会,力量与健壮仍然是健康美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有关打斗、枪击等暴力镜头组接。这类镜头主要结合人类的心理和动作的速度展现,巧妙地将人对力量的崇拜、对死亡恐惧和对正义的追求、对邪恶势力的憎恨等情感交织在一起,以此宣泄人类内心的冲动。

(四)对血腥暴力的观赏需求。这也是与人类的原始意像存在联系的,通过血腥暴力来展现人类渴望超越死亡恐惧的心理因素。

(五)对武器装备的向往。制造武器是自古以来人们用以增强自己力量的主要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理想中的武器有了更丰富的想象力。这一类影片中对武器的非凡想象与完美的表现与观众的期望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带来欣赏的。

邪恶爱漫画篇7

《毒液:致命守护者》改编自漫威漫画,讲述了埃迪·布洛克受到不明外星物质共生体的入侵与控制,成为亦正亦邪的另类超级英雄的故事,电影由鲁本·弗雷斯彻执导,汤姆·哈迪、米歇尔·威廉姆斯、里兹·阿迈德等人主演。

毒液是一种外星的液态生命,被人类的宇宙飞船带回了地球,需要寄生在人类身上活动。被他寄生的人类被称为“宿主”。

在剧中汤姆·哈迪饰演的记者埃迪·布洛克就是毒液的宿主。埃迪为了寻找德雷克博士拿人类做实验的罪行进入了实验室,阴差阳错中被寄生。

里兹·阿迈德饰演的德雷克博士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他认为共生体具有无限前景,他希望创造“一个全新的物种,更高级的生命形式”,不仅用飞船带回了外星生物,还用活人做实验。

身为记者的埃迪在调查生命基金会德雷克的过程中,被毒液寄生,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能力。这时候德雷克博士制造的邪恶共生体肆虐旧金山,危害了人类社会,埃迪决定与毒液联手共同抵御这场灾难。

邪恶爱漫画篇8

关键词 动漫 高校教育 寓教于乐

1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高校教育也在发展

2003年以来,我们可以关注到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的艺术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强调,将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良好结果。

随着全球动漫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务院下文指出“支持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动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要求“发挥国内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并给予适当支持”。不过,这里更多地强调了一种职业教育。

我们应该看到发展到现今,动漫并不再仅仅从属于艺术,它已经独立登上世界舞台,发展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兴产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然而,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动漫与艺术和设计还是有着很多的互通性的。在两者的高校教育上,笔者也持同样的观点。

2 首先,动漫欣赏需要高校普及教育

笔者认为动漫的高校教育也应该与艺术和设计一样,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漫专业的精英教育:另一类是高校动漫的普及教育。在中国,很多人已经慢慢认识到艺术修养与品味的重要性:不过,若是谈及动漫,还是会有很多人,甚至一些高校教师本身,认为这是幼稚的、肤浅的、不足挂齿的。笔者由此更加感慨高校动漫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试想,如果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于动漫都有着这样的态度,而他们正在或者未来即将在各个行业成为精英人士,他们对于动漫产业的漠不关心和偏颇认知,必定会引导整个社会相类似的看法,而这样的社会认同度对于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反之。动漫产业的不良发展又会继续引导和加固人们错误的看法。这会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所以,笔者在这里提出并强调高校动漫的普及教育及其重要性。

鉴于此,我在本学期给我们学校的在校大学生们开设了《动漫欣赏》的课程,很有感触。在课程中我安排了几次问卷调查,其中一道是问同学对于各国动漫的喜爱程度,结果约60%的同学把日本动漫放在首位,40%的同学把美国动漫放在首位,而几乎没有什么同学把中国动漫放在首位。看到这样的统计结果,我感到震惊和难过,却也没有太出乎我的意料。在准备课程的时候,美国部分我列出了迪士尼所有动画作品名录,让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欣赏:日本部分我甚至无法列出所有的作品名录,因为实在太多了!而中国部分,可选的动画长片以及动画中长篇连续剧相应美国和日本少了很多,当我在课堂上给同学选播《大闹天宫》和《宝莲灯》的时候,同学的反映有些失望,原因多不在作品,只是同学们觉得怎么又是这几部?看了多少遍了!连我自己也不免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出产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有些在我看来会是永远的经典!可是,那些都是曾经的辉煌,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动漫的现状,并为其未来而努力。

3 其次,高校动漫欣赏在选题上要针对当代大学生

笔者认为高校的动漫欣赏针对的是年轻、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喜好、一定的阅历、一定的思想,他们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像诗人一样感受着爱与梦想,所以课程选材上面应该更加广泛,更具人文内涵。

长久以来,我们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思考定势。譬如,文化与经济是相对立的、教育与娱乐是相对立的。然而事实上,一定的经济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建立的,而一定的文化又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生成的,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包含着文化。教育和娱乐的关系同样如此。对于一部动漫作品,当这部作品既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又能将某些人生哲理和知识天衣无缝地融入其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时候,这部作品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都应该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蕴含于作品之中,让观众自己去体味,如同饮茶,浅酌慢饮,才能留有袅袅余香:若然让人觉得味同嚼蜡了。

我在《动漫欣赏》的课程中为学生选播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早期出品的《三个和尚》和《山水情》,这两部都是几乎没有对白的作品,仅仅凭借画面、音乐和情节,就表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寓意深长、让人回味无穷《三个和尚》是1980出品的作品,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它表述故事的方式,和现在全球流行的FLASH表述故事的方式极为相似,简洁流畅的线条、恰如其分的音乐和音效、象征性的场景说明等等。《山水情》是1988年出品的作品,出色的水墨技法和古琴技艺,随意流露出的师法自然、明心见性的思想,让作品就像天幕下的夜明珠一样熠熠发光,折服了所有的观者。对于特伟导演和阿达导演以及老一辈的动漫艺术家,学生们油然而生一种敬佩。

中国动漫作品特别强调“寓教于乐”,以上为学生选播的两部可以说是成功、经典之作。然而我们还不得不说明,有的作品将“教”作为创作的惟一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然而由于对于“乐”的无视,对于“教”的刻板,作品往往“低幼化”,又缺少艺术魅力与人文感染力,让观众觉得有“教”无“乐”,长久以往,观众对于这样的作品也只能望而生厌了。

相对于中国动漫的“寓教于乐”,美式动漫主张“娱乐至上”,孩子(家庭)就是它们永恒的上帝。为了更适合孩子们的口味,它的故事浅显易懂、人物可爱有趣、音乐优美流畅、画面色彩鲜艳跳跃。在美式动漫中,你差不多总能一眼看出正义和邪恶的一方,大部分的故事都带有美国文化的英雄崇拜情结,宣传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绝对理念:英雄们总是在不停地对抗邪恶,拯救全人类、拯救地球。并且传播着真善美。有人说过,“好莱坞是用真人影片教育成人,用动漫影片教育儿童”。其实,正是这样。娱乐并不代表浅薄!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里,娱乐更是人们最正常不过的需要。美式动漫在“娱乐至上”的形式表现后面蕴含着深层次的“寓教于乐”,譬如《海底总动员》《小马王》、……,在视觉和听觉绝对完美享受的同时,很好的传达了一种开放的美国式文化风格,传达了对于自由、对于梦想的追求,并且很好的诠释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欧式动漫相对于美式动漫,更加崇尚个性化创作,他们并不刻意针对某一类人群,也 并不一味追求完美:他们不喜欢繁文褥节、正正经经的,喜欢自我表现、自我嘲讽:在他们的作品中时时流露着随意随性的生活态度,还充斥着一些小资情调。由于欧洲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他们会从各类别的艺术形态中汲取创作灵感,因此欧式动漫的创作风格非常多元化。譬如,幽默风趣的《小鸡快跑》采用的就是粘土动画形式:而黑色浪漫的《僵尸新娘》则采用了木偶动画的形式,两者都需要定格动画的拍摄制作,更加耗时耗力,却也别有风味。

日式动漫相对于中国和欧美而言,它是一种全民文化。日式动漫以精致见长,和日本的各类工业设计一样。强调从细处着眼。以细节取胜。日式动漫男女主角多数外貌俊美,而且内外兼修。日式动漫的人物形象非常细腻生动、表情丰富,一颦一笑,可以细微到一个皱眉、一个回眸,对于观者来说,可谓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东方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含蓄,他们并不习惯把内心的想法、感受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裸地表达出来,日本也是如此,而日式动漫更将这种含蓄演绎得淋漓尽致。几乎不动声色的表情、模棱两可的语言、暖昧不清的态度,传递着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他们对于情感的描述刻画比任何国家的动漫作品都要细腻得多。正是如此,作品在画风和情节上总能引人入胜,有些优秀作品更是深入人心。

日式动漫几乎涵盖所有风格和内容,有些作品画风华丽、情节复杂,故事在上天入地、古往今来的时空中展开,毫无局限:另一些作品则画风极为简洁、情节也很简单,故事就像是在讲述普通人家的平凡生活,让人觉得熟悉而亲切。后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樱桃小九子》,“小丸子”是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丫头,她自私、懒惰、不爱学习:她爱美、爱慕虚荣、总是为了自己家的贫穷而叹气:她喜欢发呆、好奇心重、胆小、吃醋、不讲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过“小丸子”她无忧无虑、容易高兴:她运气不咋的、却对生活充满信心:她没有大理想、却有很多小乐趣,容易满足、开开心心的过下去。“小丸子”明显不是那种标准式的好孩子,但她却用她的小任性、小缺点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小丸子”总是要到暑假的最后一天才忙着赶家庭作业,这样孩童式的悲惨体验很多人都有过,也就可以体会小丸子当时焦头烂额的心情。“小丸子”的姐姐,平时叫嚷着有危险要赶紧走开,但在小丸子被狗追时,她不顾危险冲向前,用扫把将恶狗赶跑,这样的行为不仅感动了小丸子,也深深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幕幕这样的朴素场景,平凡地就像发生在自己家里,普通市民家庭的喜怒哀乐被描述得这样简单而动人,它触碰到许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为它欢喜为它忧。

日式动漫走向的最终高度,无疑是宫崎骏及其所创办吉卜力工作室的人文动画。宫崎骏也无疑是全世界最杰出的动画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既有着深厚的日本文化底蕴,又同时渲染出一种对于全人类、对于地球的美好情感和人文关怀。宫崎骏热爱动画,并且用自己的动画作品向全世界的人们证明了,动画不是幼稚艺术,它同样可以优美、可以严肃、可以大气磅礴,它适合所有的人来欣赏和品位。一部《幽灵公主》在课堂放映的时候,学生们看得简直如痴如醉,不少同学和我一样已经不是初次观赏此片了,却依然沉浸其中,为其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所折服,同时我们不得不严肃的直面这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该怎样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自身又该怎样和谐相处呢?”

4 再者,高校动漫欣赏需要交代关于“民族性”与“国际性”的问题

笔者在课程调查中,发现虽然我们的学生把喜爱给了日本动漫和美国动漫,但是尚可感到安慰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关注中国的动漫,他们希望更多的了解中国动漫的历史与现状,并希望能够为它的发展有所贡献。很多时候我们说到中国动漫的振兴,就是要做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动漫,要将中国上下五千年所创造的传统文化蕴涵于动漫作品中传播出去。关于这一点的看法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过分偏执于动漫的民族性,会抹杀了很多创意,并造成作品传播过程中的“传播隔阂”。

其实,每一个地方和区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气质,对于文化的借鉴和模仿甚至再创作都会有自己本民族的视角和特色。因此,在进行创作时不应该局限于本国的“民族文化”的所谓的“正统性”,而应该将一切可用“拿来”,“为我所用”。这就譬如美国的迪士尼,它的作品海纳百川,从世界各国的灿烂文化中选取素材,进行美国式的演绎。《花木兰》来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然而,《花木兰》该片只是借用了这一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进行动画再创意和再创作。影片中虽然出现了许多借鉴中国文化的部分,但美国人塑造的花木兰与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花木兰存在很多不同,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美国式的自由叛逆精神,充满了美国式的诙谐幽默。由此,迪士尼的《花木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民族化的故事、民族化的视觉元素只是民族风格的手段,在民族心理上作深层挖掘,才是民族化风格的内涵:并且传统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用来表现现代意识与现代文化倾向!美国大胆借鉴世界文化,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再创意和再创作“国际性”的动漫作品,这种精神正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5 最后,高校动漫欣赏需要强调“动漫”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

笔者还要强调“动漫”的这一特性与传统的艺术和设计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所谓“动漫”,一般是指动画和漫画的合称:而随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发展,动漫产业已经将动画、游戏和漫画视为一个经济整体,称为AGc(Anime/Game/Comic)。从宏观角度讲。“动漫”是一种商业性和综合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经济体:从微观角度讲,“动漫”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因此,从事动漫创作的人才既要懂艺术又要懂技术!要完成一部好的动漫作品,需要的人才非常广泛:不仅需要剧作家、动画师、音乐家、配音员等创作人才:还需要导演、摄影师、电脑制作员、软件开发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另外还特别需要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企划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

由于过去并没有意识到高校动漫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动漫专业(动漫作家,动漫画家/动漫配乐)和相关专业(文学/立乐/导演,摄影,计算机/管理)人才比例很小。于是,导致了目前国内动漫市场缺少集动漫原创和动漫制作、管理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也就导致了绝大多数国内动漫公司仅仅充当着海外产品来料加工的角色,前期创作能力与后期合成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一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无法实现最大利润的产业畸形结构。论文至此又再次印证了本文开端的一个重要立题,那就是提出并强调高校动漫的普及教育及其重要性。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上一篇:月总结报告范文 下一篇:机械工程师考试范文